TW202234543A - 加工變質層的評價方法及半導體單晶基板的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加工變質層的評價方法及半導體單晶基板的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34543A
TW202234543A TW111101781A TW111101781A TW202234543A TW 202234543 A TW202234543 A TW 202234543A TW 111101781 A TW111101781 A TW 111101781A TW 111101781 A TW111101781 A TW 111101781A TW 202234543 A TW202234543 A TW 20223454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rystal substrate
single crystal
semiconductor single
layer
evalua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017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子忠昭
名倉義信
浅川和宣
小島清
Original Assignee
學校法人關西學院
日商山梨技術工房股份有限公司
日商豊田通商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學校法人關西學院, 日商山梨技術工房股份有限公司, 日商豊田通商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學校法人關西學院
Publication of TW2022345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34543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002Preparing wafers
    • H01L21/02005Preparing bulk and homogeneous wafers
    • H01L21/02008Multistep processes
    • H01L21/0201Specific process step
    • H01L21/02024Mirror polish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84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G01N21/88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 G01N21/95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shape of the object to be examined
    • G01N21/9501Semiconductor wafers
    • G01N21/9505Wafer internal defects, e.g. microcrac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00Testing or measuring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Reliability measurements, i.e. testing of parts without further processing to modify the parts as such; Structural arrangements therefor
    • H01L22/10Measuring as part of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 H01L22/12Measuring as part of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for structural parameters, e.g. thickness, line width, refractive index, temperature, warp, bond strength, defects, optical inspection, electrical measurement of structural dimensions, metallurgic measurement of diffus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Testing Or Measuring Of Semiconductors Or The Like (AREA)
  •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係提供一種新的技術,能在不破壞半導體單晶基板的情況下評價加工變質層。本發明為一種加工變質層的評價方法,係使雷射光L1從半導體單晶基板100的表面入射,並根據於前述半導體單晶基板的內部所散射的散射光L4的強度來評價加工變質層101。本發明係包括:測量步驟S20,測量使雷射光L1入射至半導體單晶基板100的內部而散射之散射光L4;及評價步驟S30,根據散射光L4的強度來評價加工變質層101。

Description

加工變質層的評價方法及半導體單晶基板的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加工變質層的評價方法及半導體單晶基板的製造方法。
通常,半導體單晶基板(所謂的晶圓)係將作為半導體材料的晶錠切片,並對表面進行研削與研磨而形成。於該半導體單晶基板的表面係存在表面層(以下稱為加工變質層),該表面層具有切片時及研削與研磨時所導入之晶體的變形及損傷。由於該加工變質層係於器件(device)的製造步驟中成為使器件的良率降低之主因,因此較佳為將該加工變質層去除。
以往,作為評價該加工變質層是否存在及程度之方法,一般為破壞性檢查。例如,於被分類為極難加工的材料之化合物半導體材料的碳化矽(SiC)中,使用透射型電子顯微鏡(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及掃瞄電子顯微鏡(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的背向散射電子繞射技術(Electron Back Scattered Diffraction Pattern:EBSD)來觀察將半導體單晶基板劈開的剖面,從而進行加工變質層的評價(參照專利文獻1)。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20-017627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如上所述,以往對加工變質層的評價主要是將半導體單晶基板劈開的破壞性檢查。因此,存在無法使經評價加工變質層之半導體單晶基板返回器件的製造步驟之問題。
此外,對於採用拉曼光譜法來評價半導體單晶基板的加工變質層已作了各種研究。另一方面,相較於瑞利散射(Rayleigh scattering)等彈性散射,由於拉曼光譜法需要測量微弱的拉曼散射,因此對於評價一片半導體單晶基板的整個面需要時間。因此,存在導入至半導體單晶基板的製造步驟時處理量(throughput)降低的問題。
有鑑於上述問題,本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在於提供一種能在不破壞半導體單晶基板的情況下評價加工變質層之新技術。 此外,本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為提供一種能在不破壞半導體單晶基板的情況下高速地映射(mapping)加工變質層的分佈之新技術。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解決上述課題的本發明為一種加工變質層的評價方法,係使雷射光從半導體單晶基板的表面入射,並根據於前述半導體單晶基板的內部所散射的散射光的強度來評價前述半導體單晶基板的加工變質層。
於本發明的較佳形態中,包括:測量步驟,測量使雷射光入射至前述半導體單晶基板的內部而散射之散射光的強度;及評價步驟,根據前述散射光的強度來評價前述加工變質層。
於本發明的較佳形態中,前述評價步驟包括:區域設定步驟,設定將前述半導體單晶基板以任意面積所劃分出的複數個任意區域;及統計量計算步驟,依每個前述任意區域來計算前述散射光的強度的統計量。
於本發明的較佳形態中,前述統計量計算步驟係包括:累計步驟,累計前述任意區域內的前述散射光的強度;及除算步驟,將前述累計步驟中所獲得的累計值除以前述任意區域內的取得資料數量。
於本發明的較佳形態中包括,臨限值設定步驟,設定用於判別前述加工變質層的優劣之臨限值;及映射步驟,映射前述統計量超過前述臨限值之前述任意區域。
於本發明的較佳形態中,前述測量步驟係一邊使前述半導體單晶基板旋轉一邊掃描(scan)前述雷射光之步驟。
於本發明的較佳形態中,前述測量步驟係測量包含彈性散射之前述散射光之步驟。
於本發明的較佳形態中,前述測量步驟係使前述雷射光以相對於前述半導體單晶基板的表面的法線傾斜之入射角度入射之步驟。
於本發明的較佳形態中,前述雷射光係下述波長:具有比前述半導體單晶基板的帶隙大的光能。
於本發明的較佳形態中包括:清洗步驟,對前述半導體單晶基板的表面進行清洗。
於本發明的較佳形態中,前述半導體單晶基板係化合物半導體單晶基板。
此外,本發明亦與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有關。亦即,解決上述課題的本發明為一種半導體單晶基板的製造方法,係包括:測量步驟,測量使雷射光從半導體單晶基板的表面入射而於前述半導體單晶基板的內部散射之散射光的強度;及評價步驟,根據前述散射光的強度來評價前述半導體單晶基板的加工變質層。
於本發明的較佳形態中進行:加工變質層去除步驟,於前述評價步驟之後去除前述半導體單晶基板的加工變質層。
於本發明的較佳形態中,前述加工變質層去除步驟係化學機械研磨。
於本發明的較佳形態中,前述加工變質層去除步驟係蝕刻。
於本發明的較佳形態中,前述半導體單晶基板係化合物半導體。 [發明功效]
根據所揭示的技術,能提供一種能在不破壞半導體單晶基板的情況下評價加工變質層之新技術。 此外,根據所揭示的技術,能提供一種能在不破壞半導體單晶基板的情況下,高速地映射加工變質層的分佈之新技術。
在結合圖式及申請專利範圍時,藉由閱讀以下描述的用於實施發明的形態應能闡明其他的課題、特徵及優點。
以下參照附錄的圖式,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加工變質層的評價方法及半導體單晶基板的製造方法的較佳實施形態。本發明的技術範圍不限於附錄圖式所示的實施形態,在申請專利範圍所記載之範圍內能夠適當變更。另外,於以下實施形態的說明及附錄圖式中,對於相同的構成係標示相同的符號,並省略重複的說明。
[加工變質層的評價方法] 圖1係說明實施形態的加工變質層的評價方法之說明圖。 本發明的加工變質層的評價方法的特徵在於,係根據於加工變質層101所散射的散射光L4的強度來評價該加工變質層101。具體地說,使從投光系統10所照射的雷射光L1從半導體單晶基板100的表面入射至內部。入射至半導體單晶基板100的內部之入射光L3係於加工變質層101散射,藉此產生散射光L4。用受光系統20來測量該散射光L4,並根據散射光L4的強度來評價加工變質層101。
半導體單晶基板100係由包含於切片步驟、研磨步驟、研削步驟中的至少一個在內的步驟所製造之半導體材料。作為經過這些步驟所製造之半導體單晶基板100,能示例矽(Si)基板。於上述切片步驟、研磨步驟、研削步驟中,會導入在器件的製造中有不良影響之加工變質層101。近年的研究表明,尤其是被分類為難以加工的材料之化合物半導體材料對器件造成不良影響。本發明適用於評價如SiC基板、GaN基板、AlN基板、Ga 2O 3基板、藍寶石基板等化合物半導體材料基板的加工變質層101。
實施形態的加工變質層的評價方法係能包括:清洗步驟S10,清洗半導體單晶基板100的表面;測量步驟S20,測量使雷射光L1入射至半導體單晶基板100的加工變質層101而散射之散射光L4的強度;及評價步驟S30,由該散射光L4的強度來評價加工變質層101。 以下根據本發明的實施形態詳細說明各個步驟。
[清洗步驟S10] 清洗步驟S10係將由於附著於半導體單晶基板100的表面之有機物汙染、粒子汙染、氧化物層、離子汙染等而使得雷射光L1於半導體單晶基板100的表面散射的因素予以排除之步驟。尤其是當粒子附著於半導體單晶基板100的表面時,係產生比於加工變質層101所產生的散射光L4還要強的散射。因此,理想為在測量加工變質層101前去除粒子汙染等。
作為清洗步驟S10的方法,只要是能夠去除附著於半導體單晶基板100的表面之有機物汙染、粒子汙染、氧化物層、離子汙染中的至少其中之一之方法即可採用。例如能採用一般的RCA清洗(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 clean;美國無線電公司所發展之晶圓清洗技術)(NH 4OH、H 2O 2、H 2O)、酸清洗(HCl、HF)等化學清洗、基於氣泡或刷子等的物理清洗。
以上已說明了關於實施形態的清洗步驟S10。另外,本發明的加工變質層的評價方法還能示例不含清洗步驟S10之形態。亦即,當半導體單晶基板100的表面充分清潔時,只要包含後述的測量步驟S20及評價步驟S30即可。
[測量步驟S20] 如圖1所示,測量步驟S20係下述步驟:使從評價裝置的投光系統10所照射並從半導體單晶基板100的表面所入射之入射光L3於加工變質層101的內部散射,並用受光系統20來測量該散射的散射光L4。本實施形態的測量步驟係以相對於半導體單晶基板100的表面的法線N傾斜之入射角度θ使雷射L1入射之步驟。
以此方式設定入射角度θ而從投光系統10所照射之雷射光L1有一部分係於半導體單晶基板100的表面鏡面反射而成為反射光L2,一部分係入射至半導體單晶基板100的內部而成為入射光L3。另外,入射光L3係由於在加工變質層101散射而產生散射光L4。
反射光L2係以與雷射光L1的入射角度θ相同的角度鏡面反射,強度高於散射光L4。本發明係根據散射光L4的強度來評價加工變質層101之方法。因此,為了高精度地測量該散射光L4,必須抑制反射光L2入光至受光感測器24。例如,能採用將受光系統20配置為避開反射光L2之方法、於反射光L2的光路上配置遮光膠帶等來限制入光至受光感測器24之方法。
於本發明所測量的散射光L4係包括彈性散射。亦即,藉由使所測量的散射光L4包含相較於非彈性散射還要高強度的彈性散射,能使測量的靈敏度提升,並能實現高速測量。
實施形態的加工變質層的評價所使用的評價裝置只要是能夠測量使雷射光L1入射至半導體單晶基板100而於加工變質層101散射的散射光L4的強度之裝置構成,當然能採用。 以下參照圖1至圖3來說明於實施形態所使用的評價裝置的一例。
[評價裝置] 圖2係於實施形態的評價方法中所使用的評價裝置之方塊圖。 評價裝置係具有:投光系統10,照射雷射光L1;受光系統20,接收散射光L4;載台30,設置有作為測量對象之半導體單晶基板100;殼體40,設置有投光系統10及受光系統20;訊號處理部50,進行用受光系統20所測量之訊號的訊號處理;資料處理部60,進行資料處理;及控制部70,進行控制。
投光系統10係具有雷射輸出部11及波長板12。此投光系統10係以使得雷射光L1以相對於半導體單晶基板100的表面的法線N傾斜之入射角度θ入射之方式安裝於殼體40。
雷射輸出部11係雷射光L1的產生源,能採用例如He-Ne雷射(He-Ne laser;氦氖雷射)等氣體雷射、半導體雷射及YAG雷射(yttrium aluminum garnet laser;摻釹釔鋁石榴石雷射)等固體雷射等。 波長板12係對由雷射輸出部11所產生之雷射光L1進行如波長的分離、微調、橢圓率的調整、偏光的旋轉等調整。根據作為測量對象之半導體單晶基板100的材料及條件而選擇適當的材料及構成。
雷射光L1的波長理想為具有大於半導體單晶基板100的帶隙之光能。亦即,雷射光L1的波長λ理想為滿足「λ[nm]≦1239.8/帶隙[eV]」之關係式。
具體地說,當測量對象係4H-SiC(4H型碳化矽)時,理想為設定為380nm以下之波長(λ[nm]≦1239.8/3.26[eV])。當測量對象為GaN時,理想為設定為365nm以下之波長(λ[nm]≦1239.8/3.39[eV])。
雷射光L1的強度理想為設定成不穿過半導體單晶基板100之強度。亦即,入射光L3的穿透長度PD理想為設定成半導體單晶基板100的厚度以下。
受光系統20係具有物鏡21、成像透鏡22、分束器23、受光感測器24及狹縫25。該受光系統20係以使得反射光L2不入光之方式而以不同於入射角度θ之測量角度φ安裝於殼體40。
分束器(beam splitter)23理想為採用立方體型的分束器。受光感測器24只要是能夠將散射光L4的強度轉換為電訊號之構成即可。例如,能採用光電倍增管、光電二極體等。狹縫25係配置為用於確定雷射光L1的檢測區域。
圖3係實施形態的評價方法的測量步驟S20之說明圖。 如圖3所示,載台30係設置有作為測量對象的半導體單晶基板100,並構成為能夠以半導體單晶基板100的中心為軸而水平旋轉。此外,載台30係構成為使得半導體單晶基板100能夠相對於殼體40(投光系統10及受光系統20)平行移動。以此方式構成為透過使半導體單晶基板100一邊旋轉一邊平行移動,而使得雷射光L1能夠掃描半導體單晶基板100的大範圍(或是整個面)。
另外,雖然示出了使載台30移動之形態,但亦可構成為藉由使殼體40側移動而使得雷射L1能於半導體單晶基板100上進行掃描。
訊號處理部50係將藉由受光感測器24(光電倍增管)所測量的電訊號(類比訊號(analog signal))放大之後轉換為數位訊號。此外,訊號處理部50係由載台30的編碼器資訊取得位置資訊,並將散射光L4的強度資訊與位置資訊賦予關聯。
資料處理部60係根據訊號處理部50的資料,依照散射光L4的強度進行分類,進行製作加工變質層101的分佈圖之資料處理。此外,控制部70係進行雷射光的照射、掃描的控制。 該資料處理部60及控制部70係例如採用處理器、儲存裝置等硬體構成,並構成為包含投光系統10、受光系統20、載台30、訊號處理部50,且能夠透過區域網路等而彼此通訊。
另外,於本實施形態的測量步驟S20中,雖示出了使雷射光L1以相對於半導體單晶基板100的表面的法線N傾斜之入射角度θ入射之形態,但理所當然地,也能夠採用平行於法線N而入射雷射光L1(亦即以入射角度θ=0°進行入射)並藉此使散射光L4產生之形態。
[評價步驟S30] 圖4係實施形態的評價方法的評價步驟S30之說明圖。 評價步驟S30係基於測量步驟S20所獲得之資料來評價半導體單晶基板100的加工變質層101的優劣之步驟。尤其是下述步驟:於半導體單晶基板100設定任意區域AA,並依每個該任意區域AA根據散射光L4的強度來評價加工變質層101,並映射於半導體100中缺陷的加工變質層101所存在的區域。
評價步驟S30能包括:區域設定步驟S31,設定將半導體單晶基板100以任意面積所劃分出的任意區域AA;統計量計算步驟S32,依每個該任意區域AA來計算散射光L4的強度的統計量;臨限值設定步驟S33,設定用於判別加工變質層101的優劣;及映射步驟S34,映射統計量超過前述臨限值之任意區域AA。
區域設定步驟S31係將於測量步驟S20所測量之測量資料分割成複數個區間並設定任意區域AA之步驟。雖然於圖4中係於同心圓上設定扇形的任意區域AA,但亦能以網格狀或旋渦狀等任意形狀、面積來設定。
統計量計算步驟S32係依所設定的每個任意區域AA來計算平均值、中值、眾數值(modal value)等統計量之步驟。例如,當採用平均值作為統計量時,具有:累計步驟S321,累計任意區域AA內的散射光L4的強度;除算步驟,將該累計步驟S321中所獲得的累計值除以任意區域AA內的取得資料數量。
累計步驟S321係基於由訊號處理部50賦予關聯之散射光L4的強度資訊與位置資訊來計算所設定之任意區域AA內的散射光L4的累計值之步驟。
除算步驟S322係將累計步驟S321中所獲得的累計值除以任意區域AA內的取得資料數量而獲得所設定的任意區域AA範圍的平均值之步驟。
臨限值設定步驟S33係設定臨限值之步驟,該臨限值係用來提取在器件的製造中產生不良影響之不合適的加工變質層101。另外,亦可設定複數個臨限值。
映射步驟S34係製作將加工變質層101的分佈狀況予以視覺化之分佈圖之步驟。例如,將任意區域AA的統計量的值高於所設定的臨限值之區域以黑色顯示,並將任意區域AA的統計量的值低於臨限值的部位以白色顯示。以此方式藉由於分佈圖上以顏色顯示或是對比度顯示任意區域AA,能視覺上判別合適的加工變質層101所分佈的區域及不合適的加工變質層101所分佈的區域。另外,當設定了複數個臨限值時,亦可製作具有複數個顏色或多階的對比度的分佈圖。
換句話說,評價步驟S30係將統計量小於臨限值的區域評價為合適區域並將統計量大於臨限值的區域評價為不合適區域之步驟。
另外,實施形態的評價步驟S30可採用使電腦的處理器執行以下步驟:區域設定步驟S31、統計量計算步驟S32、臨限值設定步驟S33及映射步驟S34。
根據本發明的加工變質層的評價方法,使雷射光L1從半導體單晶基板100的表面入射,並對該入射的入射光L3於加工變質層101的內部散射因而產生的散射光L4進行測量,藉此能以非破壞方式來評價加工變質層101。因此,能以非破壞狀態下判別出具有對器件有不良影響的加工變質層101的半導體單晶基板101,並於進行了去除加工變質層101等適當的處理後再移送至器件的製造步驟。
此外,根據本發明的加工變質層的評價方法,透過測量含有彈性散射的散射光L4,能提高測量的靈敏度。亦即,透過於加工變質層101的內部散射而產生的散射光L4的大部分都是彈性散射。本發明係藉由使得散射光L4包含彈性散射而測量散射光L4來提升測量的靈敏度。
此外,根據本發明的加工變質層的評價方法,一邊使半導體單晶基板100旋轉一邊掃描雷射光L1,藉此能高速地映射加工變質層101。具體地說,若為6吋的半導體單晶基板100,能在5分鐘內將一片的整個面映射。
此外,根據本實施形態的加工變質層的評價方法,藉由設定任意區域AA(區域設定步驟S31)並計算該任意區域AA的統計量(統計量計算步驟S32),能對存在於半導體單晶基板100的大範圍的加工變質層101整體進行評價。亦即,並非取捨選擇一部分的測量資料,而是累計並活用所有的測量資料,而能將加工變質層101予以視覺化並進行評價。
[半導體單晶基板的製造方法] 接著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半導體單晶基板的製造方法。另外,於以下實施形態中,對於前面的[加工變質層的評價方法]的實施形態基本上相同的構成要件,標示相同的符號並簡化該構成要件的說明。
本發明的半導體單晶基板的製造方法係包括評價對器件具有不良影響的加工變質層101之步驟。具體地說,特徵在於包括下述步驟:使雷射光L1入射至半導體單晶基板100的內部,並根據散射的散射光L4的強度,來評價半導體單晶基板100的加工變質層101。
通常在製造半導體單晶基板時,具有對晶錠進行切片從而切割出晶圓之切片步驟、該步驟之後的用於將晶圓予以鏡面化的研削步驟及研磨步驟。伴隨著這些切片、研削、研磨,使得加工變質層101被導入至半導體單晶基板100。本發明係對上述加工變質層101進行評價,並能於切片步驟之後採用。此外,本發明能於研削步驟之後採用。此外,本發明能於研磨步驟之後採用。
實施形態的半導體單晶基板的製造方法係能包括:測量步驟S20,測量使雷射光L1從半導體單晶基板100的表面入射而於半導體單晶基板100的內部散射之散射光L4;及評價步驟S30,根據該散射光L4的強度來評價半導體單晶基板100的加工變質層101。
此外,實施形態的半導體單晶基板的製造方法能包括:加工變質層去除步驟S40,於評價步驟S30之後去除半導體單晶基板100的加工變質層101。
以下根據本發明的實施形態詳細說明各個步驟。另外,關於測量步驟S20及評價步驟S30,由於與前面的[加工變質層的評價方法]相同,因此將該說明簡化。
[加工變質層去除步驟S40] 加工變質層去除步驟S40係將作為評價步驟S30中被判斷為不合適的加工變質層101予以去除之步驟。作為將該加工變質層101去除的方法,能示例化學機械研磨(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CMP)及蝕刻法。
化學機械研磨係結合使用研磨墊的機械作用及漿料的化學作用而進行研磨的方法。 蝕刻方法只要是用於蝕刻半導體單晶基板100的方法即可。例如,當半導體單晶基板材料為SiC時,能示例SiVE法(Si-Vapor Etching;矽蒸氣蝕刻法)、氫氣蝕刻法等熱蝕刻法;使用如氫氧化鉀溶液、含有氫氟酸的薬液、過錳酸鉀系的薬液、含有四甲基氫氧化銨(tetramethyl ammonium hydroxide)的薬液等之濕蝕刻法。另外,通常只要是用於濕蝕刻的薬液都能採用。
根據本發明的半導體單晶基板的製造方法,能提供適合於器件的製造之半導體單晶基板100。亦即,能判別並提供不具使器件的良率變差的加工變質層101之半導體單晶基板100。結果為能提升器件的良率。
此外,根據本實施形態的半導體單晶基板的製造方法,能對具有使器件的良率降低的加工變質層101之半導體單晶基板100進行再利用。亦即,由於能以非破壞方式對半導體單晶基板100的加工變質層101進行評價,因此藉由進行去除成為問題的加工變質層101之加工變質層去除步驟,能製造適合器件的製造的半導體單晶基板100。
[實施例] 以下列舉實施例更具體地說明本發明。 使用本發明的實施形態所示的評價裝置,來評價化學機械研磨之後的6吋4H-SiC晶圓的加工變質層101。
[清洗步驟S10] 對施加了化學機械研磨之6吋4H-SiC晶圓進行RCA清洗。
[測量步驟S20] 對於經過清洗步驟S10的4H-SiC晶圓,使用圖1及圖2所示的評價裝置進行測量。如圖3所示,藉由一邊使配置於載台30的4H-SiC晶圓旋轉一邊使該4H-SiC晶圓沿X軸方向移動,於半導體單晶基板100的整個面掃描雷射光L1,測量含有彈性散射的散射光L4。另外,於測量區域φ144mm、雷射光L1的波長為355nm之條件下進行了測量。此外,一片6吋4H-SiC晶圓的測量時間為3分鐘。
[評價步驟S30] 如圖4所示,從半導體單晶基板100的中心放射狀地設定扇形的任意區域AA(區域設定步驟S31)。接著,累計與所設定的任意區域AA的位置對應的範圍的散射光L4的強度(累計步驟S321)。接著,將累計值除以任意區域AA的取得資料數量,依每個任意區域AA計算平均值(除算步驟S322)。最後,設定複數個臨限值(臨限值設定步驟S33),製作分類出各任意區域AA中平均值相較於所設定的臨限值較高的區域及較低的區域之分佈圖,並將半導體單晶基板100的加工變質層101的適合與否予以視覺化(映射步驟S34)。
圖5係於評價步驟S30中所獲得的加工變質層101的分佈圖。 另外,於此實施例中,設定任意單位50、任意單位100、任意單位110、任意單位130、任意單位150、任意單位200、任意單位400、任意單位800之8個臨限值。具體地說,以下述方式來製作分佈圖,平均值為任意單位50以下的區域為白色;平均值為任意單位50至100的區域為深藍色;平均值為任意單位100至110的區域為深綠色;平均值為任意單位110至130的區域為黃綠色;平均值為任意單位130至150的區域為黃色;平均值為任意單位150至200的區域為橙色;平均值為任意單位200至400的區域為紅色;平均值為任意單位400至800的區域為紫色;平均值為任意單位800以上的區域為黑色。
另外,任意單位係將由受光系統20所捕捉的散射光L4的強度轉換為電壓而得,且為任意設定的與散射光L4的強度成比例的單位。亦即,此任意單位只要能相對性地比較各個任意區域即可。
從圖5的分佈圖可看出,能於基板中央下部確認到有如沿橫向延伸傷痕般的黑色區域A1。此外,能於基板右部確認到呈現四角形的黑色區域A2。藉由以此方式確認分佈圖,能掌握顯現黑色的區域係存在有於製造器件時為不良影響的加工變質層101。
另外,實施例的加工變質層的評價係以非破壞方式進行。因此,所評價的4H-Si晶圓係能在不用廢棄的情況下而移送至器件的製造步驟。
10:投光系統 11:雷射輸出部 12:波長板 20:受光系統 21:物鏡 22:成像透鏡 23:分束器 24:受光感測器 25:狹縫 30:載台 40:殼體 50:訊號處理部 60:資料處理部 70:控制部 100:半導體單晶基板 101:加工變質層 102:體層 A1:黑色區域 A2:黑色區域 AA:任意區域 L1:雷射光 L2:反射光 L3:入射光 L4:散射光 N:法線 PD:穿透長度 S10:清洗步驟 S20:測量步驟 S30:評價步驟 S40:加工變質層去除步驟 θ:入射角度 φ:測量角度
[圖1]係說明實施形態的加工變質層的評價方法之說明圖。 [圖2]係於實施形態的評價方法中所使用的評價裝置之方塊圖。 [圖3]係實施形態的評價方法的測量步驟之說明圖。 [圖4]係實施形態的評價方法的評價步驟之說明圖。 [圖5]係說明實施例的評價結果之說明圖。
10:投光系統
11:雷射輸出部
12:波長板
20:受光系統
21:物鏡
22:成像透鏡
23:分束器
24:受光感測器
25:狹縫
30:載台
100:半導體單晶基板
101:加工變質層
102:體層
L1:雷射光
L2:反射光
L3:入射光
L4:散射光
N:法線
PD:穿透長度
θ:入射角度
φ:測量角度

Claims (16)

  1. 一種加工變質層的評價方法,係使雷射光從半導體單晶基板的表面入射,並根據於前述半導體單晶基板的內部所散射的散射光的強度來評價前述半導體單晶基板的加工變質層。
  2.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加工變質層的評價方法,係包括: 測量步驟,測量使雷射光入射至前述半導體單晶基板的內部而散射之散射光的強度;及 評價步驟,根據前述散射光的強度來評價前述加工變質層。
  3. 如請求項2所記載之加工變質層的評價方法,其中前述評價步驟包括: 區域設定步驟,設定將前述半導體單晶基板以任意面積所劃分出的複數個任意區域;及 統計量計算步驟,依每個前述任意區域來計算前述散射光的強度的統計量。
  4. 如請求項3所記載之加工變質層的評價方法,其中前述統計量計算步驟係包括: 累計步驟,累計前述任意區域內的前述散射光的強度;及 除算步驟,將前述累計步驟中所獲得的累計值除以前述任意區域內的取得資料數量。
  5. 如請求項3或請求項4所記載之加工變質層的評價方法,其中前述評價步驟係包括: 臨限值設定步驟,設定用於判別前述加工變質層的優劣之臨限值;及 映射步驟,映射前述統計量超過前述臨限值之前述任意區域。
  6. 如請求項2至請求項4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加工變質層的評價方法,其中前述測量步驟係一邊使前述半導體單晶基板旋轉一邊掃描前述雷射光之步驟。
  7. 如請求項2至請求項4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加工變質層的評價方法,其中前述測量步驟係測量包含彈性散射之前述散射光之步驟。
  8. 如請求項2至請求項4中的任一項所記載之加工變質層的評價方法,其中前述測量步驟係使前述雷射光以相對於前述半導體單晶基板的表面的法線傾斜之入射角度入射之步驟。
  9.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4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加工變質層的評價方法,其中前述雷射光係下述波長:具有比前述半導體單晶基板的帶隙大的光能。
  10. 如請求項2至請求項4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加工變質層的評價方法,其中包括:清洗步驟,對前述半導體單晶基板的表面進行清洗。
  11.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4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加工變質層的評價方法,其中前述半導體單晶基板係化合物半導體單晶基板。
  12. 一種半導體單晶基板的製造方法,係包括: 測量步驟,測量使雷射光從半導體單晶基板的表面入射至前述半導體單晶基板的內部而散射之散射光的強度;及 評價步驟,根據前述散射光的強度來評價前述半導體單晶基板的加工變質層。
  13. 如請求項12所記載之半導體單晶基板的製造方法,其中進行:加工變質層去除步驟,於前述評價步驟之後去除前述加工變質層。
  14. 如請求項13所記載之半導體單晶基板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加工變質層去除步驟係化學機械研磨。
  15. 如請求項13所記載之半導體單晶基板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加工變質層去除步驟係蝕刻。
  16. 如請求項12至請求項15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半導體單晶基板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半導體單晶基板係化合物半導體。
TW111101781A 2021-01-19 2022-01-17 加工變質層的評價方法及半導體單晶基板的製造方法 TW20223454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06736 2021-01-19
JP2021006736 2021-01-1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34543A true TW202234543A (zh) 2022-09-01

Family

ID=825489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01781A TW202234543A (zh) 2021-01-19 2022-01-17 加工變質層的評價方法及半導體單晶基板的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4270450A1 (zh)
JP (2) JP7344491B2 (zh)
CN (1) CN116762157A (zh)
TW (1) TW202234543A (zh)
WO (1) WO202215839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88383B2 (ja) * 1996-03-11 2005-08-24 東芝マイクロ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結晶欠陥検出方法
JPH11237226A (ja) * 1997-11-28 1999-08-31 Hitachi Ltd 欠陥検査装置
JP5732637B2 (ja) * 2007-06-01 2015-06-10 株式会社山梨技術工房 ウェハ周縁端の異物検査方法、及び異物検査装置
CN102648405B (zh) * 2009-11-20 2015-04-15 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检查缺陷方法和装置、晶圆、半导体元件
JP7406914B2 (ja) 2018-07-25 2023-12-2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SiCウェハ及びSiCウェハ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58394A1 (ja) 2022-07-28
JPWO2022158394A1 (zh) 2022-07-28
JP2023153296A (ja) 2023-10-17
CN116762157A (zh) 2023-09-15
JP7344491B2 (ja) 2023-09-14
EP4270450A1 (en) 2023-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248249B2 (ja) 半導体のマイクロ欠陥の検出と分類
US6825487B2 (en) Method for isolation of wafer support-related crystal defects
JP2002076082A (ja) シリコンウエーハの検査方法及び製造方法、半導体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及びシリコンウエーハ
CN109690746B (zh) 硅晶片的评价方法、硅晶片制造工序的评价方法、硅晶片的制造方法以及硅晶片
US20080153186A1 (en) Evaluation Method for Crystal Defect in Silicon Single Crystal Wafer
TW202300892A (zh) 檢測材料表面霧的方法和裝置
US6753955B2 (en) Inspection device for crystal defect of silicon wafer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crystal defect of the same
TW202234543A (zh) 加工變質層的評價方法及半導體單晶基板的製造方法
TW202336847A (zh) 矽晶圓的評價方法及矽晶圓的加工變質層去除方法
JP7457896B2 (ja) 加工変質層の評価方法及び評価システム
JP2001015567A (ja) 半導体基板の評価装置および評価方法
TWI797351B (zh) 用於製造具有控制尺寸之半導體晶圓特徵之系統及方法
JP4617788B2 (ja) 貼り合わせウェーハの評価方法及び貼り合わせウェーハの評価装置
JP5463884B2 (ja) 半導体単結晶基板の結晶欠陥評価方法
JP5500249B2 (ja) ウェーハの汚染防止方法、検査方法および製造方法
TWI752683B (zh) 製備半導體晶圓的方法
CN1555486A (zh) 利用x射线检查半导体材料的晶片的方法
JP7259736B2 (ja) 結晶欠陥の検出方法、エピタキシャル成長装置の管理方法およびエピタキシャルウェーハの製造方法
KR100901925B1 (ko) 웨이퍼의 게터링 평가 방법
JP2016100440A (ja) 炭化珪素基板の製造方法
JPH07147308A (ja) パーティクル数測定装置
JP2000243796A (ja) 半導体ウェーハの表面の汚染物の測定方法
CN117740855A (zh) 一种硅单晶微缺陷的检测系统及方法
JP2005019600A (ja) ウエーハの評価方法及びウエーハ製造工程の管理方法
JP4128687B2 (ja) 半導体ウェーハ表面の清浄度管理方法およびエッチング代検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