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17736A - 動態派車系統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動態派車系統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17736A
TW202217736A TW109136410A TW109136410A TW202217736A TW 202217736 A TW202217736 A TW 202217736A TW 109136410 A TW109136410 A TW 109136410A TW 109136410 A TW109136410 A TW 109136410A TW 202217736 A TW202217736 A TW 20221773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waiting
dispatch
reservation
vehicl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364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71777B (zh
Inventor
賴金輪
Original Assignee
亞東技術學院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亞東技術學院 filed Critical 亞東技術學院
Priority to TW1091364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71777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177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177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717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71777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Control Of Eletrric Generators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公開一種動態派車系統及方法。環境感測識別模組包含多個感測識別單元,分別設於多個候車處、多個道路以及多個車輛內,分別配置以感測和識別多個候車處加總的候車人數和候車人的情緒、交通路況、多個車輛分別和加總的乘客人數和空位數、各車輛的位置,包含在車輛環境狀態資訊中。派遣規劃模組分析車輛環境狀態資訊以輸出車輛派遣指令以派遣多個車輛。

Description

動態派車系統及方法
本發明涉及車輛派遣,特別是涉及一種動態派車系統及方法。
搭乘公車是民眾使用大眾運輸的主要服務,而公車的發車時刻以及班次多寡會影響民眾搭乘公車的意願。若是民眾搭乘需求多的時段公車班次供給不夠多,便會產生民眾等候公車時間過長而有抱怨之現象。若是在民眾搭乘需求少的時段或地區例如偏鄉,公車班次卻仍密集發車,人事與燃油成本很高,給人浪費公車資源的觀感且令營運公司營運效率下降。
現行公車班表的制定對於民眾搭乘需求分析是基於假設的需求分佈做推估而非應用精準的搭乘需求資料。再者,現行在既定班表下,民眾只能使用應用程式(APP)查詢公車大約到站時間以減少等候時間,然而對於臨時/即時的需求或交通環境變化卻無法動態反應給公車業者進行動態調配,因而限制了服務品質無法進一步提升。例如,通勤於高速公路的公車,僅提供座位服務,然而尖峰時間常常因為搭乘人眾多又受限於座位限制,使得即使知道公車進站時間(甚至剩餘空座位數),仍因候車人數資訊不明而無法順利搭乘,造成必須苦等許久。
目前雖有部份研究利用諸如乘客的電子票證資料搭配公車動態系統資料整理出每站公車離站後車內人數的乘載比率與表示班次間密集程度的班距資料後,接著應用數學規劃模型以推估最佳發車的時刻表進行調整,然而其自動化程度、真實狀況掌握程度、以及即時性等因素仍有諸多問題有待克服。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動態派車系統,包含環境感測識別模組、傳送接收模組、互動介面模組以及派遣規劃模組。環境感測識別模組配置以感測並隨時動態更新一車輛環境狀態資訊。環境感測識別模組包含多個感測識別單元,分別設於多個候車處、多個道路以及多個車輛內,感測並隨時動態更新車輛環境狀態資訊。環境感測識別模組包含多個感測識別單元,分別設於多個候車處、多個道路以及多個車輛內,配置以分別感測和識別多個候車處的候車人數和候車人的情緒、交通路況、多個車輛分別和加總的乘客人數和空位數、各車輛的位置,包含在車輛環境狀態資訊中。互動介面模組連接派遣規劃模組。互動介面模組配置以提供每個乘客輸入一乘客訂位請求,顯示或傳輸訂位結果至候車人的電子裝置上顯示。傳送接收模組連接環境感測識別模組。傳送接收模組配置以上傳車輛環境狀態資訊。派遣規劃模組連接傳送接收模組以及互動介面模組。派遣規劃模組配置以分析車輛環境狀態資訊,以判斷是否預留各乘客訂位請求預訂的車輛的空位以產生訂位結果,並依據車輛環境狀態資訊與所有乘客的訂位結果以輸出一車輛派遣指令,以派遣各車輛的發車時間、行駛路線和停靠站牌。
在一實施方案中,所述動態派車系統更包含互動介面模組。互動介面模組配置以提供線上訂位平台。線上訂位平台包含應用程式、網站或兩者。互動介面模組配置以接收乘客操作電子裝置輸入線上訂位平台的乘客訂位請求。
在一實施方案中,在各候車處設有刷卡感應裝置。各刷卡感應裝置具有互動介面模組,配置以感應候車人的電子票證以取得電子票券資訊,並輸出乘客訂位請求。
在一實施方案中,派遣規劃模組配置以依據車輛環境狀態資訊與多個訂位結果,以計數各候車處的候車人數,統計多個候車處的候車總人數,以決定每一路徑派遣的車輛數和各車輛臨停接送候車人的站牌。
在一實施方案中,派遣規劃模組配置以依據車輛環境狀態資訊與所有訂位結果,判斷各候車處的候車人數大於即將抵達各候車處的所有車輛的總剩餘空位數時,更新輸出的車輛派遣指令,以指示即時加派或調派其他具有空位的一或多個車輛行駛至各候車處接送。
另外,本發明提供一種動態派車方法,包含以下步驟:感測和識別一車輛環境狀態資訊,包含多個候車處加總的候車人數和候車人的情緒、交通路況、多個車輛分別和加總的乘客人數和空位數、各車輛的位置,並隨時進行動態更新;上傳車輛環境狀態資訊;接收每個乘客輸入的一乘客訂位請求;分析車輛環境狀態資訊,以判斷是否預留各乘客訂位請求預訂的車輛的空位以產生訂位結果;顯示或傳輸訂位結果至候車人的電子裝置上顯示;以及依據車輛環境狀態資訊與所有乘客的訂位結果以輸出車輛派遣指令,以派遣各車輛的發車時間、行駛路線和停靠站牌。
在一實施方案中,所述動態派車方法更包含以下步驟:分析車輛環境狀態資訊,判斷是否預留乘客訂位請求預訂的各車輛的空位,若是,提供指示訂位成功的訂位結果,若否,提供指示訂位失敗的訂位結果。
在一實施方案中,所述動態派車方法更包含以下步驟:依據車輛環境狀態資訊與所有訂位結果,以計數各候車處的候車人數,統計多個候車處的候車總人數,以決定每一路徑派遣的車輛數和各車輛臨停接送候車人的站牌。
在一實施方案中,所述動態派車方法更包含以下步驟:依據車輛環境狀態資訊與所有訂位結果,判斷各候車處的候車人數是否大於即將抵達各候車處的所有車輛的總剩餘空位數,若是,更新輸出的車輛派遣指令,以指示即時加派或調派其他具有空位的一或多個車輛行駛至各候車處接送,若否,則按原來的車輛派遣指令派遣多個車輛。
在一實施方案中,所述動態派車方法更包含以下步驟:依據車輛環境狀態資訊與所有訂位結果,判斷在一時間區間內行駛同一路線的所有車輛的總空位數是否大於設在路線上的所有候車處的候車總人數,若是,更新輸出的車輛派遣指令,以將路線的部分車輛調派至其他路線行駛,若否,則按原來的車輛派遣指令派遣路線的所有車輛。
如上所述,本發明提供一種動態派車系統及方法,其達成智慧型最佳派車效能,以提高運載率、減少等候時間、提高運輸效能與運輸服務品質。藉由檢測站牌的人流、情緒、天氣狀況、交通狀況、前車訊息等現場資訊,作為即時動態派車的依據,可有效減少等候時間、提高運輸效能、大幅提昇公眾運輸服務品質,對於智慧城市與智慧運輸系統的建置,具有極大的助益。
為使能更進一步瞭解本發明的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發明的詳細說明與圖式,然而所提供的圖式僅用於提供參考與說明,並非用來對本發明加以限制。
請參閱圖1至圖3,其中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動態派車系統的方塊圖;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動態派車系統的環境感測識別模組的方塊圖;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動態派車系統的環境感測識別模組、傳送接收模組以及派遣規劃模組的方塊圖。
如圖1所示,本發明實施例的動態派車系統可包含環境感測識別模組10、傳送接收模組20、派遣規劃模組30以及互動介面模組40。
如圖2所示,環境感測識別模組10可包含多個感測識別單元,每個感測識別單元可包含感測元件以及識別元件,分別用於執行資訊的感測和識別作業。為方便說明,全文以感測識別單元進行說明,但應理解感測元件與識別元件可設置在一起或分離設置,本發明不受限於設置方式和所採用的感測和識別方式。
舉例而言,每條道路上通常會設有一或多個候車處,在每個候車處例如公車站牌、候車亭可設置感測識別單元101例如影像擷取器,配置以在特定時間點或每隔一預定時間,擷取一次每個候車處的候車影像12,接著分析識別候車影像12中的人像,以計數每個候車處的候車人數121、(同一路線上的)所有候車處加總的候車人數121,並比較多個候車影像12以分析人流量隨時間的變化資訊。
若有需要,感測識別單元101可辨識候車影像12中的多個候車影像12中的人像的臉部表情和行為變化,以分析每個候車人的候車人情緒122,例如等車過久而導致人不耐煩、焦慮地走來走去,可作為後續加派或調派其他車輛支援到站接送候車人,以減少等候時間、減輕焦慮感,提供車輛派遣服務的滿意度。
應理解,本發明不受限於本實施例所舉例的影像擷取器,實務上可替換為微波感應器、超音波感應器、紅外線感應器、情緒壓力感測器、候車人的電子裝置例如手機所擷取的資訊等。
又例如,在每條道路的路口、路段、車輛或其組合可設置感測識別單元103例如影像擷取器,配置以擷取道路影像13,接著識別道路影像13中的車輛影像、道路設備影像例如紅綠燈、道路風景影像,以分析每條道路的車流量隨時間的變化量、派遣車輛的密度、所有車輛密度、車速等路交通路況131的相關資訊。
又例如,感測識別單元104例如影像擷取器可設置於如圖3所示的每個車輛81~8n內,配置以擷取車內影像14,接著辨識分析車內影像14,以計數多個車輛81~8n的每個車輛的可乘載人數、每部車輛乘客數141以及每部車輛空位數142,並可統計(同一路線上的)所有車輛的總乘客人數143以及剩餘總空位數144。又例如,另一感測識別單元例如全球定位裝置,配置以感測車輛的所在位置。
環境感測識別模組10可隨時動態更新候車人數121、候車人情緒122、交通路況131、每部車輛乘客數141、每部車輛空位數142、總乘客人數143、剩餘總空位數144以及每部車輛的所在位置等資訊,這些數據資訊包含在車輛環境狀態資訊19中進行說明。
如圖3所示,派遣規劃模組30可透過傳送接收模組20連接環境感測識別模組10,以透過傳送接收模組20接收環境感測識別模組10的車輛環境狀態資訊19。舉例而言,環境感測識別模組10可透過傳送接收模組20的無線傳輸單元採用的Wifi或藍牙等傳輸技術,以上傳車輛環境狀態資訊19至設於雲端伺服器的派遣規劃模組30。
派遣規劃模組30可分析車輛環境狀態資訊19,以輸出車輛派遣指令31至車輛控制中心188(的電子裝置例如公車總站的電腦),以指示派遣多個車輛81~8n,例如指示各車輛81~8n的發車時間、行駛路線和臨時停靠站牌。
請參閱圖4~圖6,其中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動態派車系統的刷卡感應裝置的互動介面模組感應電子票券以訂位車輛空位的方塊圖;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動態派車系統的線上訂位平台的互動介面模組接受線上訂位車輛空位的方塊圖;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動態派車系統應用於公車派遣的示意圖。
在每站的候車處例如公車站牌或其附近的候車亭處可設有如圖4所示的刷卡感應裝置49,例如包含如圖6所示的公車站牌STN1旁的刷卡感應模組61,以及公車站牌STN2旁的刷卡感應模組62。每個刷卡感應裝置49可具有如圖4所示的互動介面模組411。
如圖4所示,在每站的候車處的候車人可拿取持有的電子票券98例如悠遊卡、候車人的電子裝置例如手機的QR Code票證等,在車輛到站前,感應連接刷卡感應裝置49的互動介面模組411,以提供電子票券資訊15至刷卡感應裝置49,刷卡感應裝置49可依據電子票券資訊15,以產生相應的乘客訂位請求161輸出至派遣規劃模組30。
如圖1所示的互動介面模組40可包含如圖4所示的互動介面模組411。刷卡感應裝置49的互動介面模組411可有線或無線連接派遣規劃模組30。派遣規劃模組30可分析如圖3所示的車輛環境狀態資訊19,以判斷是否預留如圖4所示的乘客訂位請求161預訂的車輛的空位以產生如圖4所示的訂位結果321。如圖4所示,派遣規劃模組30產生的訂位結果321可傳輸至互動介面模組411上顯示,或實務上傳輸至候車人的電子裝置上顯示,以通知請求訂位的候車人。
又或者,如圖1所示的互動介面模組40可包含互動介面模組412。如圖5所示,線上訂位平台48可透過互動介面模組412,提供候車人透過電子裝置99(的應用程式),輸入乘客訂位請求162至線上訂位平台48例如交通運輸工具的官網或應用程式的互動介面模組412,並傳輸至派遣規劃模組30。
線上訂位平台48的互動介面模組412可有線或無線連接派遣規劃模組30。派遣規劃模組30可分析如圖3所示的車輛環境狀態資訊19,以判斷是否預留如圖5所示的乘客訂位請求162預訂的車輛的空位以產生如圖5所示的訂位結果322。如圖5所示,派遣規劃模組30產生的訂位結果322可傳輸至線上訂位平台48的互動介面模組412或候車人的電子裝置99上顯示。
互動介面模組411、412可提供與用戶雙向溝通訊息與確認服務的管道,可進一步提供派遣系統的派遣資訊。乘客(的電子裝置99)從互動介面模組411或412接收到訂位結果321或322外,更可接收到其他相關資訊例如接續到站的公車數、各車輛空位數、空位預約數或預約序號、預計可搭乘上的公車班次的抵站時間、下一站點的等候人數及可搭乘的預約序號等。
另外,在每站的候車處例如公車站牌或其附近的候車亭處可設有感測元件/影像擷取元件,例如但不限於圖6所示公車站牌STN1處的攝影機1011以及公車站牌STN2處的攝影機1012,配置以分別擷取公車站牌STN1以及公車站牌STN2處的候車影像12,並可透過識別單元辨識分析候車影像12中的人像,派遣規劃模組30可據以計數每個公車站牌STN1、STN2的候車人數。
實務上,在車輛例如圖6所示的公車BUS內亦可架設其他刷卡感應裝置或其他感測元件,透過乘客的電子票券98例如悠遊卡感應識別,據以計數上車的乘客人數或遞減下車的乘客人數,作為後續車輛派遣的依據。
如上所述,乘客無論是使用刷卡感應裝置49還是線上訂位平台48皆是採用由乘客主動請求(即乘客顯性搭乘需求),而派遣規劃模組30依據請求而被動訂位。實務上,派遣規劃模組30也可採主動訂位的方式,即自動依據候車影像12的識別結果所識別的人像所計數的候車處例如公車站牌STN1、STN2的候車人數、或是依據候車人在大眾運輸工具例如公車的網站和應用程式查詢路線資訊的歷程,自動完成訂位/預留車輛的空位,以滿足乘客隱性搭乘需求。
請參閱圖7,其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動態派車方法的派遣車輛的步驟流程圖。如圖7所示,本實施例的動態派車方法可包含步驟S101~S123,其可透過如圖1~圖5所示的動態派車系統執行,具體說明如下。
在步驟S101,利用環境感測識別模組10感測和識別車輛環境狀態資訊19,並隨時進行動態更新。
在步驟S103,利用傳送接收模組20將環境感測識別模組10產生的車輛環境狀態資訊19上傳至遠端的派遣規劃模組30。
在步驟S105,利用派遣規劃模組30分析車輛環境狀態資訊19。
在步驟S107,利用派遣規劃模組30依據步驟S105的分析結果,以計算在每個候車處正在等車的候車人數121、同一路線或一區域範圍內的所有候車處加總的候車人數121,並計算每個車輛上的乘客人數和空位數,以及同一路線上或一區域範圍內行駛的所有車輛的總乘客人數和總空位數等數據。
在步驟S109,利用互動介面模組40、411或412接收乘客手動輸入、操作電子裝置99上傳、透過電子票券98或條碼感應輸入的乘客訂位需求。
在步驟S111,利用派遣規劃模組30分析車輛環境狀態資訊19,判斷是否預留乘客訂位請求161、162預訂的車輛的空位,以分別產生訂位結果321、322。利用派遣規劃模組30依據所有指示訂位成功的訂位結果321、322,以計數成功訂位人數、每個車輛應預留的已訂位的空位數,以及計數同一路線上、同一區域內、及/或停駛同一候車處的所有車輛的已訂位的總訂位人數。
在步驟S113,利用派遣規劃模組30統計每個站牌、同一路線所有候車處例如站牌的候車總人數。應理解,利用環境感測識別模組10感測擷取車輛環境狀態資訊19例如候車影像12時,訂位人可能已抵達或未抵達候車處。因此,若有需要,環境感測識別模組10可擷取並識別候車影像12的人像的身份。若派遣規劃模組30已依據車輛環境狀態資訊19計數已抵達候車處的訂位人至候車人數,則不再依據成功訂位的訂位結果321再次重複計數此訂位人至候車人數。
在步驟S115,利用派遣規劃模組30彙整有候車人等車的候車處 (即車輛需臨停接送乘客的候車處)的位置和名稱、有候車人等車的多個候車處之間的相隔距離以及無候車人等車的候車處等資訊。
在步驟S117,利用派遣規劃模組30依據上述車輛環境狀態資訊19的分析結果以及所有訂位結果321、322的統計,規劃多個車輛的行駛路線、路經需臨停接送乘客的站牌。應理解,不同車輛停靠的站牌可能不同,取決於每站的候車人數121以及每部車輛空位數142。
在步驟S119,利用派遣規劃模組30依據上述車輛環境狀態資訊19的分析結果以及訂位結果321、322的統計和規劃,以分配每個地區、每一路線派遣的車輛數。
在步驟S121,利用派遣規劃模組30依據上述車輛環境狀態資訊19的分析結果以及訂位結果321、322的統計、規劃、分配,以決定每個車輛的發車時間和發車地點。
在步驟S123,利用派遣規劃模組30依據上述車輛環境狀態資訊19的分析結果以及訂位結果321、322的統計、規劃、分配和決定結果,以輸出車輛派遣指令。
請參閱圖8,其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動態派車方法的訂位車輛的步驟流程圖。如圖8所示,本實施例的動態派車方法可更包含步驟S201~S205,其可透過如圖1~圖5所示的動態派車系統執行,具體說明如下。
在如圖7和圖8所示的步驟S109利用派遣規劃模組30透過互動介面模組40、411或412接收到乘客訂位請求161、162後,執行步驟S105分析車輛環境狀態資訊19,接著執行步驟S201。
在步驟S201,利用派遣規劃模組30依據車輛環境狀態資訊19的分析結果,以得知乘客訂位請求161、162預訂的時間區間內進站的車輛是否有可訂位的空位(此可訂位的空位數例如為在一時間區間例如30分鐘內進站的所有車輛81~8n的總容納人數扣除車輛上已承載乘客人數、已訂位的空位數、感測識別已在候車處候車的人數),以判斷是否預留乘客訂位請求161、162預訂的車輛的空位。若是,執行步驟S203,若否,執行步驟S205。
在步驟S203,提供指示訂位成功的訂位結果321、322。
在步驟S205,提供指示訂位失敗的訂位結果321、322。
請參閱圖9,其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動態派車方法的加派車輛的步驟流程圖。如圖9所示,本實施例的動態派車方法可更包含步驟S301~S305,其可透過如圖1~圖5所示的動態派車系統執行,具體說明如下。
在如圖7和圖9所示的步驟S109利用派遣規劃模組30透過互動介面模組40、411或412接收到乘客訂位請求161、162後,執行步驟S105分析車輛環境狀態資訊19,接著執行步驟S301。
在步驟S301,利用派遣規劃模組30依據車輛環境狀態資訊19的分析結果,以判斷在站牌的候車人數是否大於即將/在小於一門檻時間內進站的所有車輛的總剩餘空位數。若是,執行步驟S303,若否,執行步驟S305。
在步驟S303,利用派遣規劃模組30更新輸出的車輛派遣指令31以指示車輛控制中心188加派或調派其他車輛81~8n行駛至此站牌接送原派遣車輛無法容納得下的乘客。
在步驟S305,原派遣車輛的空位數可容納欲臨停的候車處例如站牌的候車人數時,無需加派或調派其他車輛81~8n至此站牌。
另外,利用派遣規劃模組30依據車輛環境狀態資訊19與所有訂位結果321、322,判斷在一時間區間內行駛同一路線的所有車輛81~8n的剩餘總空位數144是否大於設在此路線上的所有候車處加總的候車人數121,若是,更新輸出的車輛派遣指令31,以將此路線的部分車輛81~8n調派至其他路線行駛,若否,則按原來的車輛派遣指令31派遣路線的所有車輛81~8n。此例如適用於交通壅塞,致使多班未滿的車輛集中於一小區域,而影響後續發車的班次時,可以(採取集中多班車輛的乘客,並)將空出額外的空車轉派遣至其他迫切需要的候車站點。
又如,在人煙稀少班次疏離的站點,互動介面模組40、411、412自動地擷取使用者以電子裝置例如手機或交通運輸工具例如地圖程式、導航程式、或公車動態的應用程式以查詢交通路徑或公車時刻與路徑後的即時資訊時可據以自動產生一乘客訂位請求時,利用派遣規劃模組30可據以即時增派車輛服務並回報服務狀態於使用者之電子裝置。又如,利用派遣規劃模組30針對VIP或優先服務需求對像(例如藍芽檢知身心障礙者攜帶之手機確認身份)派遣專車服務或保留空位。
本發明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於,本發明所提供的動態派車系統及其方法,其具有以下優勢: 1.    由現行的單向接收預計的等候時間,轉為主動/自動發出服務需求,提高服務品質與派遣效益; 2.    藉由自動/主動蒐集服務需求資訊,即時動態派遣車輛服務; 3.    蒐集候車需求的方式多元,趨近真實且滿足即時的服務需求; 4.    兼具自動化、及需求確認的雙派遣模式,規劃更為彈性。
以上所公開的內容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可行實施例,並非因此侷限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所以凡是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做的等效技術變化,均包含於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內。
10:環境感測識別模組 20:傳送接收模組 30:派遣規劃模組 40、411、412:互動介面模組 98:電子票券 99:電子裝置 101、103、104:感測識別單元 12:候車影像 13:道路影像 14:車內影像 121:候車人數 122:候車人情緒 131:交通路況 141:每部車輛乘客數 142:每部車輛空位數 143:總乘客人數 144:剩餘總空位數 19:車輛環境狀態資訊 31:車輛派遣指令 188:車輛控制中心 81~8n、BUS:車輛 321、322:訂位結果 161、162:乘客訂位請求 49:刷卡感應裝置 15:電子票券資訊 48:線上訂位平台 STN1、STN2、STN3:公車站牌 1011、1012:攝影機 61、62:刷卡感應模組 S101~S123、S201~S205、S301~S305:步驟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動態派車系統的方塊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動態派車系統的環境感測識別模組的方塊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動態派車系統的環境感測識別模組、傳送接收模組以及派遣規劃模組的方塊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動態派車系統的刷卡感應裝置的互動介面模組感應電子票券以訂位車輛空位的方塊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動態派車系統的線上訂位平台的互動介面模組接受線上訂位車輛空位的方塊圖。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動態派車系統應用於公車派遣的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動態派車方法的派遣車輛的步驟流程圖。
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動態派車方法的訂位車輛的步驟流程圖。
圖9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動態派車方法的加派車輛的步驟流程圖。
10:環境感測識別模組
20:傳送接收模組
30:派遣規劃模組
40:互動介面模組
98:電子票券
99:電子裝置

Claims (10)

  1. 一種動態派車系統,包含: 一環境感測識別模組,配置以感測並隨時動態更新一車輛環境狀態資訊,該環境感測識別模組包含多個感測識別單元,分別設於多個候車處、多個道路以及多個車輛內,配置以分別感測和識別該多個候車處加總的候車人數和候車人的情緒、交通路況、該多個車輛分別和加總的乘客人數和空位數、各該車輛的位置,包含在該車輛環境狀態資訊中; 一傳送接收模組,連接該環境感測識別模組,配置以上傳該車輛環境狀態資訊; 一互動介面模組,連接該派遣規劃模組,配置以提供每個乘客輸入一乘客訂位請求,顯示或傳輸一訂位結果至候車人的一電子裝置上顯示;以及 一派遣規劃模組,連接該傳送接收模組以及該互動介面模組,配置以分析該車輛環境狀態資訊,以判斷是否預留各該乘客訂位請求預訂的該車輛的空位以產生該訂位結果,並依據該車輛環境狀態資訊與所有乘客的該訂位結果以輸出一車輛派遣指令,以派遣各該車輛的發車時間、行駛路線和停靠站牌。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動態派車系統,其中該互動介面模組配置以提供一線上訂位平台,該線上訂位平台包含應用程式、網站或兩者,該互動介面模組配置以接收乘客操作該電子裝置輸入該線上訂位平台的該乘客訂位請求。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動態派車系統,其中在各該候車處設有一刷卡感應裝置,各該刷卡感應裝置具有該互動介面模組,配置以感應候車人的電子票證以取得一電子票券資訊,並輸出該乘客訂位請求。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動態派車系統,其中該派遣規劃模組配置以依據該車輛環境狀態資訊與多個該訂位結果,以計數各該候車處的候車人數,統計該多個候車處的候車總人數,以決定每一路徑派遣的車輛數和各該車輛臨停接送候車人的站牌。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動態派車系統,其中該派遣規劃模組配置以依據該車輛環境狀態資訊與所有該訂位結果,判斷各該候車處的候車人數大於即將抵達各該候車處的所有該車輛的總剩餘空位數時,更新輸出的該車輛派遣指令,以指示即時加派或調派其他具有空位的一或多個該車輛行駛至各該候車處接送。
  6. 一種動態派車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感測和識別一車輛環境狀態資訊,包含多個候車處加總的候車人數和候車人的情緒、交通路況、多個車輛分別和加總的乘客人數和空位數、各該車輛的位置,並隨時進行動態更新; 上傳該車輛環境狀態資訊; 接收每個乘客輸入的一乘客訂位請求; 分析該車輛環境狀態資訊,以判斷是否預留各該乘客訂位請求預訂的該車輛的空位以產生一訂位結果; 顯示或傳輸該訂位結果至候車人的一電子裝置上顯示;以及 依據該車輛環境狀態資訊與所有乘客的該訂位結果以輸出一車輛派遣指令,以派遣各該車輛的發車時間、行駛路線和停靠站牌。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動態派車方法,更包含以下步驟: 分析該車輛環境狀態資訊,判斷是否預留該乘客訂位請求預訂的各該車輛的空位,若是,提供指示訂位成功的該訂位結果,若否,提供指示訂位失敗的該訂位結果。
  8. 如請求項6所述的動態派車方法,更包含以下步驟: 依據該車輛環境狀態資訊與所有該訂位結果,以計數各該候車處的候車人數,統計該多個候車處的候車總人數,以決定每一路徑派遣的車輛數和各該車輛臨停接送候車人的站牌。
  9. 如請求項6所述的動態派車方法,更包含以下步驟: 依據該車輛環境狀態資訊與所有該訂位結果,判斷各該候車處的候車人數是否大於即將抵達各該候車處的所有該車輛的總剩餘空位數,若是,更新輸出的該車輛派遣指令,以指示即時加派或調派其他具有空位的一或多個該車輛行駛至各該候車處接送,若否,則按原來的該車輛派遣指令派遣該多個車輛。
  10. 如請求項6所述的動態派車方法,更包含以下步驟: 依據該車輛環境狀態資訊與所有該訂位結果,判斷在一時間區間內行駛同一路線的所有該車輛的總空位數是否大於設在該路線上的所有該候車處的候車總人數,若是,重新更新輸出的該車輛派遣指令,以將該路線的部分該車輛調派至其他該路線行駛,若否,則按原來的該車輛派遣指令派遣該路線的所有該車輛。
TW109136410A 2020-10-21 2020-10-21 動態派車系統 TWI7717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36410A TWI771777B (zh) 2020-10-21 2020-10-21 動態派車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36410A TWI771777B (zh) 2020-10-21 2020-10-21 動態派車系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17736A true TW202217736A (zh) 2022-05-01
TWI771777B TWI771777B (zh) 2022-07-21

Family

ID=82558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36410A TWI771777B (zh) 2020-10-21 2020-10-21 動態派車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7177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57164A (zh) * 2023-05-11 2023-06-13 武汉元光科技有限公司 候车用户焦虑响应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12668B (zh) * 2013-05-06 2015-12-11 Univ Nat Taiwan 智慧化雙向即時車輛派遣系統
CN103440768B (zh) * 2013-09-12 2015-04-15 重庆大学 一种基于动态修正的公交车到达时间实时预测方法
CN106683395A (zh) * 2016-12-29 2017-05-17 广州交通信息化建设投资营运有限公司 大型运动会专用车辆调度信息系统
US10168167B2 (en) * 2017-01-25 2019-01-01 Via Transportation, Inc. Purposefully selecting longer routes to improve user satisfaction
CN108734055B (zh) * 2017-04-17 2021-03-26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异常人员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JP7103261B2 (ja) * 2019-02-18 2022-07-2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配車装置および配車方法
CN110838044A (zh) * 2019-11-06 2020-02-25 广州市悦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互联网智能定制大巴的运营平台及其操作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57164A (zh) * 2023-05-11 2023-06-13 武汉元光科技有限公司 候车用户焦虑响应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71777B (zh) 2022-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5502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a fleet of ride-sharing vehicles using virtual bus stops
JP7149973B2 (ja) 配車サービス提供装置、配車サービス提供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20200068621A (ko) 차량배정방법, 장치, 디바이스 및 저장매체
KR102207975B1 (ko) 노선 버스 예약 시스템 및 예약 좌석변경 알림서비스 제공방법
CN112889082A (zh) 自主车辆的智能标志
JP2007502455A (ja) 情報交換機能を具備する公用車、停車駅およびセンターのシステム
US20140139359A1 (en) Parking guidance system and method based on vehicle human occupancy
JP7010194B2 (ja) 車両派遣システム、サーバ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KR20170075353A (ko) 비콘을 이용한 대중교통 승하차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2261015B1 (ko) 승하자 확인과 정보취합을 통한 최적자동노선생성시스템
CN105608883A (zh) 一种智慧城市公交信息化系统
KR20160102699A (ko) 광역버스의 공석 수에 기반한 교통 환승편 대기 시간을 반영하여 최적 환승 정보를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0378567A (zh) 智慧公交系统及实现方法
TWI771777B (zh) 動態派車系統
CN113853638A (zh) 车辆调度服务上车地点决定方法以及车辆调度服务上车地点决定系统
WO2019243883A1 (ja) 営業用車両運用システム
JP2004234469A (ja) バス運行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バス運行管理方法
CN111009149A (zh) 基于实时客流需求反馈的网联城乡公交车辆越站运行系统
JP2020095460A (ja) 交通管理装置、交通管理システム、交通管理方法、及び交通管理用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10660255B (zh) 应用于无人驾驶公交车的提醒方法和装置
KR101630713B1 (ko) 소형궤도차량의 운행 제어 시스템
KR101554570B1 (ko) 좌석을 공평하게 할당하는 대중 교통 통신 시스템 및 대중 교통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좌석 할당 방법
KR20200049280A (ko) 교통 약자와 상호작용을 하는 안내 로봇 및 이를 이용한 교통 약자 안내 방법
CN116959289B (zh) 一种基于车路协同技术的智慧停车系统及方法
WO2022201255A1 (ja) 乗車支援システム、乗車支援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