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10808A - 導出裝置、評價裝置、導出方法及評價方法 - Google Patents

導出裝置、評價裝置、導出方法及評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10808A
TW202210808A TW110124708A TW110124708A TW202210808A TW 202210808 A TW202210808 A TW 202210808A TW 110124708 A TW110124708 A TW 110124708A TW 110124708 A TW110124708 A TW 110124708A TW 202210808 A TW202210808 A TW 20221080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plant body
light
delayed fluorescence
evalu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247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松村朋和
勝又政和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濱松赫德尼古斯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濱松赫德尼古斯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濱松赫德尼古斯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108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10808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62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 G01N21/63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optically excited
    • G01N21/64Fluorescence; Phosphorescenc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Analyzing Materials By Fluorescence Or Luminescenc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導出裝置2具備:照射部11、光檢測部12、運算部51、及導出部53。照射部11朝評價對象之植物體照射光。光檢測部12在照射部11停止對植物體α照射光後,檢測植物體α所發出之延遲螢光。運算部51根據光檢測部12之檢測結果,運算特定時間下之延遲螢光之積算光量。導出部53基於在運算部51中運算出之積算光量,導出用於評價植物體α之鮮度之指標值。

Description

導出裝置、評價裝置、導出方法及評價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導出裝置、評價裝置、導出方法及評價方法。
已知一種藉由對評價對象照射光,而對評價對象之鮮度進行評價之裝置(例如,專利文獻1及專利文獻2)。於專利文獻1及專利文獻2中,對評價對象照射光,基於來自評價對象之光之檢測結果進行評價對象之鮮度評價。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6-300351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8-096712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根據使用光照射之鮮度評價,可不損傷評價對象地容易地進行評價。例如,於專利文獻1中記載之裝置檢測自被照射光之評價對象放出之自體螢光。於專利文獻2中記載之裝置檢測自被照射光之評價對象放出之反射光。然而,自體螢光或反射光與評價對象之鮮度之相關性不一定高。因此,僅憑藉檢測來自評價對象之光,檢測結果與鮮度之關係性不明瞭,而難以確保評價之準確度。評價對象即時性發出之光之強度根據溫度等各種環境而變動,因此亦難以確保鮮度評價之再現性。
本發明之一態樣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導出提高植物體之鮮度評價之準確度之指標值之導出裝置。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提高植物體之鮮度評價之準確度之評價裝置。本發明之又一態樣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導出提高植物體之鮮度評價之準確度之指標值之導出方法。本發明之再一態樣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提高植物體之鮮度評價之準確度之評價方法。 [解決課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之一態樣之導出裝置具備:照射部、光檢測部、運算部、及導出部。照射部朝評價對象之植物體照射光。光檢測部在照射部停止對植物體照射光後,檢測植物體所發出之延遲螢光。運算部根據光檢測部之檢測結果,運算特定時間下之延遲螢光之積算光量。導出部基於在運算部中運算出之積算光量,導出用於評價植物體之鮮度之指標值。
於上述一態樣中,檢測植物體所發出之延遲螢光,根據檢測結果來運算特定時間下之延遲螢光之積算光量。本申請案發明者經過積極研究,結果發現:藉由基於延遲螢光之積算光量之指標值,可提高鮮度評價之準確度。根據上述導出裝置,可導出提高植物體之鮮度評價之準確度之指標值。
於上述一態樣中,特定時間可為5秒以上。該情形下,藉由在導出部中所導出之指標值,可進一步提高植物體之鮮度評價之準確度。
於上述一態樣中,運算部可運算自光檢測部開始檢測延遲螢光起經過特定時間之積算光量。植物體發出之延遲螢光之光量隨著時間經過而衰減。由上述運算部運算之延遲螢光之積算光量,針對每一植物體之偏差比較小。因此,可藉由在導出部中所導出之指標值進一步提高鮮度評價之準確度。
於上述一態樣中,光檢測部可在植物體達飽和激發後,開始檢測延遲螢光。該情形下,植物體發出之延遲螢光之光量提高,因此可藉由在導出部中所導出之指標值進一步提高鮮度評價之再現性。
於上述一態樣中,可更具備電子快門部,其對光檢測部之光檢測之開始及停止進行電子控制。電子快門部可在照射部對植物體之光照射停止後,使光檢測部之光檢測開始。於使用電子快門之情形下,可縮小植物體與光檢測部之距離,且可提高光檢測之開始與停止之切換速度。因此,可謀求延遲螢光之檢測強度之提高,且可檢測出緊接著光照射停止之後之延遲螢光。
於上述一態樣中,光檢測部可檢測植物體於11℃以上35℃以下之環境下所發出之延遲螢光。於該情形下亦然,根據在導出部中所導出之指標值,可確保植物體之鮮度評價之準確度。
於上述一態樣中,照射部可將具有350~750 nm波長之光照射於植物體。該情形下,植物體發出之延遲螢光之光量提高,因此藉由在導出部中所導出之指標值可進一步提高植物體之鮮度評價之準確度。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之評價裝置具備:照射部、光檢測部、運算部、導出部、基準取得部、及評價部。照射部朝評價對象之植物體照射光。光檢測部在照射部停止對植物體照射光後,檢測植物體所發出之延遲螢光。運算部根據光檢測部之檢測結果,運算特定時間下之延遲螢光之積算光量。導出部基於在運算部中運算出之積算光量,導出用於評價植物體之鮮度之指標值。基準取得部取得植物體之鮮度評價之基準資料。評價部基於在基準取得部中取得之基準資料及在導出部中導出之指標值,對植物體之鮮度進行評價。
於上述另一態樣中,取得植物體之鮮度評價之基準資料,且基於所取得之基準資料與指標值,輸出植物體之鮮度評價。根據上述評價裝置,可提高植物體之鮮度評價之準確度。
於上述另一態樣中,可更具備尺寸資訊檢測部與重量資訊檢測部之至少一者。尺寸資訊檢測部可檢測植物體之尺寸資訊。重量資訊檢測部可檢測植物體之重量資訊。基準取得部可取得與尺寸資訊檢測部及重量資訊檢測部之至少一者之檢測結果相關聯之基準資料。植物體之尺寸及重量與植物體發出之延遲螢光之光量有關係。因此,根據基於該等而取得之基準資料,可進一步提高鮮度評價之準確度。
本發明之再一態樣之導出方法具備:朝評價對象之植物體照射光;在停止朝植物體照射光後,檢測植物體所發出之延遲螢光;根據延遲螢光之檢測結果,運算特定時間下之延遲螢光之積算光量;及基於運算出之積算光量,導出用於評價植物體之鮮度之指標值。
於上述再一態樣中,檢測出植物體發出之延遲螢光,並根據檢測結果運算特定時間下之延遲螢光之積算光量。根據上述導出方法,可導出提高植物體之鮮度評價之準確度之指標值。
本發明之再一態樣之評價方法具備:朝評價對象之植物體照射光;在停止朝植物體照射光後,檢測植物體所發出之延遲螢光;根據延遲螢光之檢測結果,運算特定時間下之前述延遲螢光之積算光量;基於運算出之積算光量,導出用於評價植物體之鮮度之指標值;取得植物體之鮮度評價之基準資料;及基於基準資料與指標值對植物體之鮮度進行評價。
於上述再一態樣中,取得植物體之鮮度評價之基準資料,且基於所取得之基準資料與指標值,輸出植物體之鮮度評價。根據上述評價方法,可提高植物體之鮮度評價之準確度。 [發明之效果]
本發明之一態樣提供一種可導出提高植物體之鮮度評價之準確度之指標值之導出裝置。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可提高植物體之鮮度評價之準確度之評價裝置。本發明之再一態樣提供一種可導出提高植物體之鮮度評價之準確度之指標值之導出方法。本發明之再一態樣提供一種可提高植物體之鮮度評價之準確度之評價方法。
以下,參照附圖詳細地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再者,於說明中,對同一要素或具有同一功能之要素使用同一符號,且省略重複之說明。
首先,參照圖1對本實施形態之評價裝置之構成進行說明。圖1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評價裝置之構成之概略圖。
評價裝置1對植物體α之鮮度進行評價。於本說明書中,「鮮度」亦包含「成熟度」之意思。植物體α係植物之整體或一部分。植物體α包含植物之葉、果實、花瓣、莖、及根等。
評價裝置1具備導出裝置2,其導出用於評價植物體α之鮮度之指標值。評價裝置1具備:測定部10、指標處理部50、及評價處理部60。導出裝置2具備測定部10及指標處理部50。
測定部10測定植物體α發出之延遲螢光之光量。於本實施形態中,測定部10具備殼體30。植物體α設置於殼體30之內部31。測定部10測定來自設置於殼體30之內部31之植物體α之延遲螢光之光量。殼體30對來自外部之光進行遮光。因此,會對檢測結果帶來影響之來自外部之光(干擾光)不進入殼體30之內部31。
測定部10具備照射部11及光檢測部12。照射部11及光檢測部12各者之至少一部分,設置於殼體30之內部31。照射部11朝植物體α照射光。自照射部11照射之光係對植物體α之激發光。於本實施形態中,照射部11包含複數個LED。照射部11對植物體α照射光,直至植物體α激發飽和為止。照射部11例如將具有350~750 nm之波長之光照射至植物體α。
光檢測部12檢測光。於本實施形態中,光檢測部12相對於植物體α配置於與照射部11為相同側。換言之,於本實施形態中,光檢測部12以與植物體α之表面中由照射部11照射到光之面對向之方式配置。
光檢測部12檢測植物體α發出之延遲螢光。於本實施形態中,測定部10具備配置於光檢測部12與植物體α之間之螢光濾光器33。螢光濾光器33擷取具有植物體α發出之延遲螢光之波長頻帶之光並透過。例如,透過螢光濾光器33之光僅具有植物體α發出之延遲螢光之波長頻帶。光檢測部12對植物體α發出之光中透過螢光濾光器33之光進行檢測。當植物體α飽和激發後,光檢測部12開始延遲螢光之檢測。
作為本實施形態之變化例,光檢測部12亦可相對於植物體α配置於與照射部11為相反側。換言之,於本變化例中,植物體α配置於照射部11與光檢測部12之間。例如,於本變化例中,光檢測部12以與植物體α之表面中未被照射部11照射光之面對向之方式配置。
於本實施形態中,測定部10更具備:溫度管理部13、尺寸資訊檢測部14、及重量資訊檢測部15。溫度管理部13、尺寸資訊檢測部14、及重量資訊檢測部15各者之至少一部分設置於殼體30之內部31。
溫度管理部13檢測殼體30之內部31之溫度。溫度管理部13檢測植物體α之溫度。溫度管理部13例如藉由熱電元件之冷卻對殼體30之內部31進行冷卻。溫度管理部13例如藉由熱電元件之冷卻對植物體α進行冷卻。
尺寸資訊檢測部14檢測植物體α之尺寸資訊。例如,尺寸資訊檢測部14包含攝像裝置。尺寸資訊檢測部14例如拍攝植物體α,並根據藉由拍攝而取得之圖像檢測植物體α之尺寸。例如,尺寸資訊檢測部14根據藉由植物體α之圖像之邊緣處理而檢測到之植物體α之輪廓,檢測植物體α之尺寸。尺寸資訊檢測部14亦可為藉由雷射等測定植物體α之寬度者。例如,尺寸資訊檢測部14可藉由來自固定於殼體30之雷射之照射光被遮斷之位置,檢測植物體α之尺寸。於本實施形態中,尺寸資訊檢測部14於在殼體30之內部31配置有植物體α之狀態下,檢測植物體α之尺寸資訊。尺寸資訊檢測部14可於藉由照射部11對植物體α照射光之狀態、或藉由光檢測部12檢測來自植物體α之延遲螢光之狀態下,檢測植物體α之尺寸資訊。
重量資訊檢測部15檢測植物體α之重量資訊。例如,重量資訊檢測部15包含天平。於本實施形態中,重量資訊檢測部15於在殼體30之內部31配置有植物體α之狀態下,檢測植物體α之重量資訊。重量資訊檢測部15可於藉由照射部11對植物體α照射光之狀態、或藉由光檢測部12檢測來自植物體α之延遲螢光之狀態下,檢測植物體α之重量資訊。
測定部10更具備:總括控制部20、光照射控制部21、信號處理部22、電子快門部23、溫度控制部24、及尺寸檢測控制部25。測定部10藉由該等對測定部10內之各種機器進行控制。
總括控制部20對光照射控制部21、信號處理部22、電子快門部23、溫度控制部24、及尺寸檢測控制部25各者,發送控制對應之各種機器之控制指令。總括控制部20接收自光檢測部12、溫度管理部13、尺寸資訊檢測部14、及重量資訊檢測部15輸出之信號。總括控制部20將所取得之信號朝指標處理部50發送。
光照射控制部21控制照射部11。光照射控制部21例如根據來自總括控制部20之控制指令,對光自照射部11朝植物體α之照射進行控制。光照射控制部21例如控制照射部11對植物體α照射光之時間、及停止光自照射部11朝植物體α之照射之時序等。
信號處理部22對自光檢測部12輸出之信號進行處理。信號處理部22例如根據來自總括控制部20之控制指令,讀出自光檢測部12取得之信號。信號處理部22從自光檢測部12輸出之信號去除雜訊。
電子快門部23對光檢測部12之光檢測之開始及停止進行電子控制。電子快門部23例如根據來自總括控制部20之控制指令,對光檢測部12控制電子快門之開閉。電子快門部23在自照射部11朝植物體α之光照射停止後,使光檢測部12之光檢測開始。電子快門部23例如與自照射部11朝植物體α之光照射停止同步地使光檢測部12之光檢測開始。
溫度控制部24控制溫度管理部13。溫度控制部24例如根據來自總括控制部20之控制指令,自溫度管理部13取得殼體30之內部31之溫度、亦即植物體α之溫度。溫度控制部24例如根據來自總括控制部20之控制指令,對殼體30之內部31之溫度、亦即植物體α之溫度進行控制。於本實施形態中,溫度控制部24較佳將植物體α之溫度控制在3℃以上23℃以下。溫度控制部24亦可將植物體α之溫度控制在11℃以上35℃以下。光檢測部12在由溫度控制部24設定之溫度之環境下,檢測植物體α之延遲螢光。
尺寸檢測控制部25控制尺寸資訊檢測部14。尺寸檢測控制部25例如根據來自總括控制部20之控制指令,控制植物體α之拍攝之時序。尺寸檢測控制部25例如根據來自總括控制部20之控制指令,處理植物體α之圖像。
指標處理部50處理自總括控制部20接收到之信號。指標處理部50自總括控制部20取得光檢測部12之延遲螢光之檢測結果,基於該檢測結果,導出用於評價植物體α之鮮度之指標值。指標處理部50具備:運算部51、記憶部52、導出部53、及輸出部54。
運算部51對於光檢測部12之延遲螢光之檢測結果進行運算。運算部51根據光檢測部12之檢測結果,運算特定時間下之延遲螢光之積算光量。運算部51運算延遲螢光之積算光量之時間區間為預先設定。該時間區間相當於上述特定時間。運算部51藉由對上述時間區間內之光檢測部12之檢測結果進行積算,而積算延遲螢光之光量。運算部51運算自光檢測部12開始檢測延遲螢光起經過特定時間之積算光量。特定時間例如為5秒以上。運算部51將運算結果朝導出部53輸出。
於本實施形態中,來自植物體α之延遲螢光之光量資訊自總括控制部20以特定時間間隔而輸出。運算部51藉由將在特定時間內自總括控制部20輸出之光量資訊相加而運算延遲螢光之積算光量。作為本實施形態之變化例,運算部51亦可藉由基於自總括控制部20輸出之光量資訊之時間積分,運算延遲螢光之積算光量。例如,運算部51基於自總括控制部20輸出之光量資訊運算回歸曲線,針對運算出之回歸曲線進行特定時間下之時間積分。
記憶部52記憶各種資訊。記憶部52預先記憶運算部51之運算所使用之積算時間資料。運算部51運算與積算時間資料對應之時間下之延遲螢光之積算光量。換言之,積算時間資料相當於上述之特定時間。記憶部52將上述時間區分、亦即延遲螢光之光量之積算時間預先記憶為積算時間資料。運算部51自記憶部52取得該積算時間。記憶部52可儲存將積算時間資料跟與評價對象之植物體相關之溫度、尺寸、及重量之至少一者建立關聯之資料庫。記憶部52亦可記憶自指標處理部50取得之指標值。
導出部53基於在運算部51中運算出之積算光量,導出用於植物體α之鮮度評價之指標值。導出部53亦可基於在運算部51中運算出之積算光量、與自溫度管理部13取得之溫度、在尺寸資訊檢測部14中檢測出之尺寸資訊、及在重量資訊檢測部15檢測出之重量資訊之至少一者,導出用於植物體α之鮮度評價之指標值。
輸出部54輸出在導出部53中導出之指標值。輸出部54將上述指標值輸出至評價處理部60。輸出部54亦可將指標值輸出至導出裝置2之顯示畫面。
評價處理部60基於在導出部53中導出之指標值,對植物體α之鮮度進行評價。評價處理部60亦可基於上述指標值、與溫度管理部13、尺寸資訊檢測部14、及重量資訊檢測部15之至少一者之檢測結果,對植物體α之鮮度進行評價。評價處理部60具備:記憶部61、基準取得部62、評價部63、及輸出部64。
記憶部61記憶各種資訊。記憶部61預先記憶作為植物體α之鮮度評價之基準之基準資料。記憶部61亦可儲存將基準資料跟與評價對象之植物體相關之溫度、尺寸、及重量之至少一者建立關聯之資料庫。記憶部61亦可記憶自指標處理部50取得之指標值、及在評價處理部60中獲得之評價結果。
基準取得部62取得作為植物體α之鮮度評價之基準之基準資料。基準取得部62例如自預先記憶於記憶部61之資料庫取得基準資料。基準取得部62亦可取得在運算部51中運算出之積算光量、與在溫度管理部13中檢測出之溫度資訊、自尺寸資訊檢測部14取得之尺寸資訊、及自重量資訊檢測部15取得之重量資訊之至少一者之值,且取得與該值建立關聯之基準資料。基準取得部62亦可自評價裝置1之外部取得基準資料。基準取得部62亦可根據使用者之輸入而取得基準資料。
評價部63基於在基準取得部62中所取得之基準資料及在導出部53中所導出之指標值,對植物體α之鮮度進行評價。於本實施形態中,基準資料係區分植物體α是否為未成熟之臨限值。評價部63例如對基準資料與指標值進行比較,根據比較結果對植物體α之鮮度進行評價。例如,評價部63在指標值高於基準資料時評價為植物體α為未成熟,在指標值低於基準資料時評價為植物體α適切地成熟。評價部63例如將評價結果輸出至輸出部64及記憶部61。
輸出部64輸出評價部63之評價結果。輸出部54可將評價結果輸出至評價裝置1之顯示畫面。
接著,參照圖2,對於評價裝置1及導出裝置2之硬體構成進行說明。圖2係顯示評價裝置1及導出裝置2之硬體構成之一例之圖。評價裝置1及導出裝置2包含測定裝置100及運算裝置200。測定裝置100具備:處理器101、主記憶裝置102、輔助記憶裝置103、通訊裝置104、輸入裝置105、輸出裝置106、光照射裝置111、光感測器112、攝像裝置114、及重量計測裝置115。運算裝置200具備:處理器201、主記憶裝置202、輔助記憶裝置203、通訊裝置204、輸入裝置205、及輸出裝置206。測定裝置100及運算裝置200各者包含包括該等硬體、及程式等軟體之1個或複數個電腦。
例如,測定部10之至少一部分係由測定裝置100實現。指標處理部50及評價處理部60之至少一部分係由運算裝置200實現。可行的是,評價裝置1包含複數個運算裝置200,指標處理部50及評價處理部60係由互不相同之運算裝置200實現。
評價裝置1之各種構成可進行各種組合及調換。例如,運算裝置200可包含於測定裝置100。該情形下,測定裝置100之處理器101、主記憶裝置102、輔助記憶裝置103、通訊裝置104、輸入裝置105、及輸出裝置106可分別整合於運算裝置200之處理器201、主記憶裝置202、輔助記憶裝置203、通訊裝置204、輸入裝置205、及輸出裝置206。
於測定裝置100及運算裝置200包含複數個電腦150之情形下,該等電腦可於區域中連接,亦可經由網際網路或內聯網等通訊網路而連接。藉由該連接,於邏輯上構建1個評價裝置1及導出裝置2。
處理器101及處理器201執行作業系統及應用·程式等。主記憶裝置102及主記憶裝置202包含ROM(Read Only Memory,唯讀記憶體)及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隨機存取記憶體)。例如,總括控制部20、光照射控制部21、信號處理部22、電子快門部23、溫度控制部24、及尺寸資訊檢測部14之至少一部分係由處理器101及主記憶裝置102實現。例如,運算部51、導出部53、及評價部63之至少一部分係由處理器201及主記憶裝置202實現。
輔助記憶裝置103及輔助記憶裝置203係由硬碟及快閃記憶體等構成之記憶媒體。輔助記憶裝置203一般而言較主記憶裝置102、202記憶更大量之資料。例如,記憶部52、61之至少一部分係由輔助記憶裝置203實現。
通訊裝置104及通訊裝置204包含網路卡或無線通訊模組。例如,基準取得部62之至少一部分係由通訊裝置204實現。輸入裝置105及輸入裝置205包含鍵盤、滑鼠、及觸控面板等。例如,基準取得部62之至少一部分係由輸入裝置205實現。輸出裝置106及輸出裝置206包含顯示器及印表機等。例如,輸出部54及輸出部64之至少一部分係由輸出裝置206實現。例如,輸出裝置206顯示指標值或評價結果。
光照射裝置111作為照射部11發揮功能。光感測器112作為光檢測部12發揮功能。光感測器112例如係光電子倍增管。溫度管理裝置113作為溫度管理部13發揮功能。溫度管理裝置113例如包含熱電元件。熱電元件例如係帕爾帖元件。攝像裝置114作為尺寸資訊檢測部14發揮功能。重量計測裝置115作為重量資訊檢測部15發揮功能。
輔助記憶裝置103、203預先儲存程式及處理所需之資料。該程式使電腦執行評價裝置1之各功能要素。藉由程式,例如在電腦中執行後述之處理S2至處理S8。該程式例如可在被記錄於CD-ROM、DVD-ROM、半導體記憶體等有形之記錄媒體後被提供。該程式亦可作為資料信號經由通訊網路被提供。
接著,參照圖3、圖4、及圖5,對於評價方法之處理之一例進行說明。圖3係顯示鮮度評價之處理之一例之流程圖。該等之處理包含鮮度評價所使用之指標值之導出方法之處理。
首先,將評價對象之植物體α配置於殼體30之內部(處理S1)。植物體α例如配置在重量資訊檢測部15上。此時,重量資訊檢測部15檢測植物體α之重量資訊,尺寸資訊檢測部14檢測重量資訊檢測部15上之植物體α之尺寸資訊。例如,尺寸資訊檢測部14拍攝重量資訊檢測部15上之植物體α。
接著,照射部11朝植物體α照射光(處理S2)。照射部11對植物體α照射光,直至植物體α成為飽和激發狀態。照射部11藉由光照射控制部21之控制,在植物體α之飽和激發後停止對植物體α之照射。
接著,光檢測部12檢測植物體α發出之延遲螢光(處理S3)。光檢測部12在由照射部11執行之光之照射停止之後,開始延遲螢光之檢測。「停止之後」包含與停止同時。例如,電子快門部23在緊接著由照射部11執行之光之照射停止之後釋放快門。
圖4及圖5係用於說明植物體發出之延遲螢光之檢測之圖。圖4係顯示植物體發出之延遲螢光之檢測結果之圖。於圖4中,縱軸表示與延遲螢光之強度相應之來自光檢測部12之輸出位準。橫軸表示時間經過。資料L表示在光檢測部12中檢測出之延遲螢光之光量。圖5係延遲螢光之檢測控制所使用之控制信號之時序圖。圖5顯示自總括控制部20輸入至光照射控制部21及電子快門部23之控制信號R1、R2、及表示光檢測部12之光檢測之時序之時序信號R3。控制信號R1自總括控制部20輸入至光照射控制部21。控制信號R2自總括控制部20輸入至電子快門部23。
控制信號R1係高低(HighLow)信號。光照射控制部21相應於控制信號R1之上升及下降之輸入,對照射部11之光照射之開始與停止之切換進行控制。換言之,相應於控制信號R1之上升及下降,切換照射部11之光照射之導通(ON)與關斷(OFF)。
例如,控制信號R1在高(High)之狀態下自處理開始起輸入光照射控制部21時間T1 。控制信號R1在自處理開始經過時間T1 後下降、在低(Low)之狀態下輸入至光照射控制部21。該情形下,照射部11與處理之開始同時地開始光對植物體α之照射,自處理開始經過時間T1 後使光對植物體α之照射停止。換言之,照射部11以時間T1 對植物體α照射光。控制信號R1在自處理開始起經過時間T1 後,在低(Low)之狀態下輸入至光照射控制部21時間T2 。因此,照射部11在自處理開始起經過時間T1 後,在時間T2 之期間不對植物體α照射光。
控制信號R2係高低(HighLow)信號。電子快門部23相應於控制信號R2之上升及下降之輸入,對光檢測部12之光檢測之開始與停止之切換進行控制。換言之,相應於控制信號R2之上升及下降,切換光檢測部12之電子快門之開閉。控制信號R2與控制信號R1同步。控制信號R2於在控制信號R1為高(High)之狀態下輸入至光照射控制部21之期間,在低(Low)之狀態下輸入至電子快門部23。
例如,控制信號R2在低(Low)之狀態下自處理開始輸入至電子快門部23時間T1 。控制信號R2在自處理開始起經過時間T1 後上升、在高(High)之狀態下輸入至電子快門部23。該情形下,光檢測部12在自處理開始起經過時間T1 後開始光檢測。控制信號R2在自處理開始起經過時間T1 後,在高(High)之狀態下輸入至電子快門部23時間T2 。因此,光檢測部12在自處理開始起經過時間T1 後、在時間T2 之期間進行光檢測。時間T2 只要長於運算部51對延遲螢光之光量進行積算之積算時間即可。光檢測部12與時序信號R3同步地進行光檢測之輸出。
於照射部11之光照射被停止之時間T2 ,自植物體α發出之延遲螢光入射至光檢測部12。因此,於光檢測部12中僅檢測到植物體α發出之延遲螢光。因自處理開始起經過時間T1 ,光檢測部12之電子快門關閉,因此如圖4所示般來自光檢測部12之輸出為0 V。在自處理開始起經過時間T1 後,光檢測部12之電子快門打開,與植物體α發出之延遲螢光之光量相應之輸出至少被觀測時間T2 。植物體α發出之延遲螢光之光量與自照射部11朝植物體α之光照射之停止同時地成為峰值光量,其後隨著時間經過而衰減。
於圖4及圖5所示之例中,時間T1 為2秒,時間T2 為5秒。光檢測部12之檢測結果相應於時序信號R3以10 ms間隔而輸出。時間T1 、時間T2 、及時序信號R3之間隔並不限定於此。
接著,運算部51運算植物體α發出之延遲螢光之積算光量(處理S4)。運算部51根據光檢測部12之延遲螢光之檢測結果,運算特定時間下之延遲螢光之積算光量。運算部51自記憶部52取得運算延遲螢光之積算光量之時間區間。運算部51藉由對上述時間區間之光檢測部12之檢測結果進行積算,而運算延遲螢光之積算光量。換言之,運算部51運算自光檢測部12開始檢測延遲螢光起經過特定時間之積算光量。
接著,基於在運算部51中運算出之積算光量,導出部53導出指標值(處理S5)。於本實施形態中,導出部53將在運算部51中運算出之積算光量作為指標值而導出。
接著,溫度管理部13檢測當前之溫度(處理S6)。在溫度管理部13中取得之溫度輸出至評價部63。
接著,基準取得部62取得基準資料(處理S7)。基準取得部62例如自記憶部61取得基準資料。於本實施形態中,基準取得部62取得與溫度管理部13、尺寸資訊檢測部14、及重量資訊檢測部15之至少一者之檢測結果相關聯之基準資料。
接著,評價部63基於在導出部53中導出之指標值與基準資料對植物體α之鮮度進行評價(處理S8)。例如,評價部63對在導出部53中導出之指標值與基準資料進行比較,且基於比較結果對植物體α之鮮度進行評價。
藉由以上之處理S1至處理S8,評價植物體α之鮮度。處理S1至處理S8之順序並不限定於上述說明。例如,處理S6可與處理S1至處理S5及處理S7之任一處理一起進行。處理S7可與處理S1至處理S6之任一處理一起進行。植物體α之尺寸及重量之檢測亦可與處理S2至處理S7之任一處理一起進行。亦可不進行處理S6。
接著,參照圖6至圖9,對於積算時間資料及基準資料之取得進行說明。於本實施形態中,基準資料係區分植物體α是否為未成熟之臨限值。若於導出部53中導出之指標值大於基準資料,則評價為植物體α為未成熟,若指標值小於基準資料,則評價為植物體α適切地成熟。
圖6至圖9係用於說明基準資料之設定之一例之圖。基準資料藉由使用了複數個樣品之試驗而導出。該等樣品係與植物體α同種或類似之植物體。該等樣品亦可為具有與植物體α相同特性之異種植物體。於該試驗中,使用鱷梨之果實作為樣品。
於圖6、圖7、及圖9中,針對鮮度亦即成熟度不同之6個樣品α1、α2、α3、α4、α5、α6,顯示其等在運算部51中運算之延遲螢光之積算光量於6℃至28℃間之溫度依存性。於圖6、圖7、及圖9中,縱軸表示積算光量之輸出位準,橫軸表示植物體之溫度。資料D1、D2、D3、D4、D5、D6分別表示樣品α1、α2、α3、α4、α5、α6之特性。樣品α1~α6在試驗後切斷,根據剖面之硬度、顏色、及香味而判斷是否成熟。其結果判斷為樣品α1~α4為未成熟,樣品α5、α6為適切地成熟。換言之,樣品α5、α6與樣品α1~α4相比,鮮度較低、成熟度較高。以下,將樣品α1~α4稱為「未成熟群組」,將樣品α5、α6稱為「適切成熟群組」。
於本實施形態中,將未成熟之植物體之積算光量與適切地成熟之植物體之積算光量之邊界值設定為基準資料。例如,將未成熟群組之資料D1~D4與適切成熟群組之資料D5、D6之邊界值設定為基準資料TH。圖6顯示在運算部51中以29.97秒之積算時間運算出之延遲螢光之積算光量之溫度依存性。於圖6所示之例中,於24.1℃下,將未成熟群之資料D1~D4之最低值與適切成熟群組之資料D5、D6之最高值之中間值設定為基準資料TH。
未成熟群之資料D1~D4與適切成熟群組之資料D5、D6之邊界在運算部51中積算延遲螢光之光量之積算時間愈接近0則愈模糊。圖7係顯示積算時間為0秒時之延遲螢光之積算光量之溫度依存性。換言之,圖7係顯示延遲螢光之峰值光量之圖表。如圖7所示般,未成熟群組之延遲螢光之峰值光量與適切成熟群組之延遲螢光之峰值光量接近。在針對延遲螢光之峰值光量考量誤差範圍E1、E2時,未成熟群組之延遲螢光之峰值光量之誤差範圍E1、E2與適切成熟群組之延遲螢光之峰值光量之誤差範圍E1、E2重複。
針對未成熟群組之資料D1~D4與適切成熟群組之資料D5、D6,在使積算時間自0秒起增加時,未成熟群組之資料D1~D4與適切成熟群組之資料D5、D6相離。積算時間資料係未成熟之樣品α1~α4之延遲螢光之積算光量與適切成熟之樣品α5、α6之延遲螢光之積算光量遠離誤差範圍E1、E2以上時之積算時間。
此處,誤差範圍E1、E2係在反覆檢測來自同一植物體之延遲螢光時之光量之變動值之2σ區間。變動值例如係7.5%。變動值例如係CV(Coefficient of Variation,變異係數)值之平均。CV值係針對在同一溫度下對同一植物體之同一部位檢測5次延遲螢光之積算光量所獲得之1~5次之積算光量而算出。該積算光量係從由光檢測部12開始執行延遲螢光之檢測起經過29.97秒後之延遲螢光之積算光量。變動值係針對各樣品在全溫度條件下算出之CV值之平均。如圖8所示般,誤差範圍E1例如係以資料D1為基準在正方向上之2σ區間,誤差範圍E2例如係以資料D1為基準在負方向上之2σ區間。
若針對未成熟群組之資料D1~D4與適切成熟群組之資料D5、D6使積算時間自0秒增加,則在積算時間為5秒時,未成熟群組之資料D1~D4之誤差範圍E1、E2與適切成熟群組之資料D5、D6之誤差範圍E1、E2遠離。圖9係顯示積算時間為5秒時之延遲螢光之積算光量之溫度依存性。其結果為,在該試驗中,將積算時間資料設為5秒。該情形下,在求得用於植物體α之鮮度評價之指標值時,運算部51根據光檢測部12之檢測結果,運算5秒以上之延遲螢光之積算光量。如此般,積算時間資料係未成熟之樣品α1~α4之延遲螢光之積算光量與適切成熟之樣品α5、α6之延遲螢光之積算光量遠離誤差範圍E1、E2以上時之積算時間。亦即,積算時間資料係未成熟群之資料D1~D4之誤差範圍E1、E2不與適切成熟群組之資料D5、D6之誤差範圍E1、E2重合之積算時間。
如以上所說明般,導出裝置2檢測植物體α發出之延遲螢光,根據檢測結果運算特定時間下之延遲螢光之積算光量。藉由基於延遲螢光之積算光量之指標值,可提高鮮度評價之準確度。因此,根據導出裝置2,可導出提高植物體α之鮮度評價之準確度之指標值。
評價裝置1取得植物體α之鮮度評價之基準資料,且基於所取得之基準資料與指標值,輸出植物體之鮮度評價。根據評價裝置1,可提高植物體α之鮮度評價之準確度。
特定時間例如為5秒以上。該情形下,藉由在導出部53中所導出之指標值,可進一步提高植物體α之鮮度評價之準確度。
運算部51運算自光檢測部12開始檢測延遲螢光起經過特定時間之積算光量。植物體α發出之延遲螢光之光量隨著時間經過而衰減。由運算部51運算之延遲螢光之積算光量,針對每一植物體之偏差比較小。換言之,與延遲螢光之積算光量相關之植物體之個體差比較小。因此,藉由在導出部53中所導出之指標值可進一步提高鮮度評價之準確度。
可在植物體α飽和激發後,光檢測部12開始延遲螢光之檢測。該情形下,植物體α發出之延遲螢光之光量提高,因此藉由在導出部53中所導出之指標值可進一步提高鮮度評價之再現性。
電子快門部23對光檢測部12之光檢測之開始及停止進行電子控制。電子快門部23在照射部11對植物體α之光照射停止後,使光檢測部12之光檢測開始。於使用電子快門之情形下,可縮小植物體α與光檢測部12之距離,且可提高光檢測之開始與停止之切換速度。因此,可謀求延遲螢光之檢測強度之提高,且可檢測出緊接著光照射停止之後之延遲螢光。
照射部11將具有350~750 nm之波長之光照射至植物體α。該情形下,植物體α發出之延遲螢光之光量提高,因此藉由在導出部53中導出之指標值可進一步提高植物體α之鮮度評價之準確度。
基準取得部62可取得跟尺寸資訊檢測部14與重量資訊檢測部15之至少一者之檢測結果相關聯之基準資料。植物體α之尺寸及重量與植物體α發出之延遲螢光之光量有關係。因此,根據基於該等而取得之基準資料,可進一步提高鮮度評價之準確度。
以上,對於本發明之實施形態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未必一定限定於上述之實施形態,可在不脫離其主旨之範圍內進行各種變更。
例如,於上述實施形態中所說明之各功能部之處理可集中進行,亦可分離地在其他功能部進行。例如,根據在尺寸資訊檢測部14中所取得之圖像來檢測植物體α之尺寸之處理,可不是在尺寸資訊檢測部14進行,而是在尺寸檢測控制部25、總括控制部20、運算部51任一者進行。自光檢測部12輸出之信號之雜訊之去除可不是在信號處理部22進行,而是在總括控制部20、及運算部51之任一者進行。亦可於導出部53中,自積算光量去除雜訊。
1:評價裝置 2:導出裝置 10:測定部 11:照射部 12:光檢測部 13:溫度管理部 14:尺寸資訊檢測部 15:重量資訊檢測部 20:總括控制部 21:光照射控制部 22:信號處理部 23:電子快門部 24:溫度控制部 25:尺寸檢測控制部 30:殼體 31:殼體之內部 33:螢光濾光器 50:指標處理部 51:運算部 52:記憶部 53:導出部 54:輸出部 60:評價處理部 61:記憶部 62:基準取得部 63:評價部 64:輸出部 100:測定裝置 101:處理器 102:主記憶裝置 103:輔助記憶裝置 104:通訊裝置 105:輸入裝置 106:輸出裝置 111:光照射裝置 112:光感測器 113:溫度管理裝置 114:攝像裝置 115:重量計測裝置 200:運算裝置 201:處理器 202:主記憶裝置 203:輔助記憶裝置 204:通訊裝置 205:輸入裝置 206:輸出裝置 D1~D6:資料 E1,E2:誤差範圍 L:資料 R1,R2:控制信號 R3:時序信號 S1~S8:處理 T1 ,T2 :時間 TH:基準資料 α:植物體
圖1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評價裝置之構成之概略圖。 圖2係顯示評價裝置之硬體構成之一例之方塊圖。 圖3係顯示鮮度評價之處理之一例之流程圖。 圖4係顯示植物體發出之延遲螢光之檢測結果之圖。 圖5係用於延遲螢光之檢測控制之控制信號之時序圖。 圖6係用於說明基準資料之設定之圖。 圖7係顯示延遲螢光之峰值光量之圖表。 圖8係用於說明誤差範圍之圖。 圖9係顯示設定積算時間資料時之延遲螢光之積算光量之圖表。
1:評價裝置
2:導出裝置
10:測定部
11:照射部
12:光檢測部
13:溫度管理部
14:尺寸資訊檢測部
15:重量資訊檢測部
20:總括控制部
21:光照射控制部
22:信號處理部
23:電子快門部
24:溫度控制部
25:尺寸檢測控制部
30:殼體
31:殼體之內部
33:螢光濾光器
50:指標處理部
51:運算部
52:記憶部
53:導出部
54:輸出部
60:評價處理部
61:記憶部
62:基準取得部
63:評價部
64:輸出部
α:植物體

Claims (11)

  1. 一種導出裝置,其具備: 照射部,其朝評價對象之植物體照射光; 光檢測部,其在前述照射部停止對前述植物體照射光後,檢測前述植物體所發出之延遲螢光; 運算部,其根據前述光檢測部之檢測結果,運算特定時間下之前述延遲螢光之積算光量;及 導出部,其基於在前述運算部中運算出之積算光量,導出用於評價前述植物體之鮮度之指標值。
  2. 如請求項1之導出裝置,其中 前述特定時間為5秒以上。
  3. 如請求項1或2之導出裝置,其中 前述運算部運算自前述光檢測部開始檢測前述延遲螢光起經過前述特定時間之前述積算光量。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導出裝置,其中 前述光檢測部在前述植物體達飽和激發後,開始檢測前述延遲螢光。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導出裝置,其更具備: 電子快門部,其對前述光檢測部之光檢測之開始及停止進行電子控制,且 前述電子快門部在前述照射部停止對前述植物體照射光後,使前述光檢測部之光檢測開始。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導出裝置,其中 前述光檢測部檢測前述植物體於11℃以上35℃以下之環境下所發出之前述延遲螢光。
  7.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導出裝置,其中 前述照射部將具有350~750 nm波長之光照射於前述植物體。
  8. 一種評價裝置,其具備: 照射部,其朝評價對象之植物體照射光; 光檢測部,其在前述照射部停止對前述植物體照射光後,檢測前述植物體所發出之延遲螢光; 運算部,其根據前述光檢測部之檢測結果,運算特定時間下之前述延遲螢光之積算光量; 導出部,其基於在前述運算部中運算出之積算光量,導出用於評價前述植物體之鮮度之指標值; 基準取得部,其取得前述植物體之鮮度評價之基準資料;及 評價部,其基於在前述基準取得部中取得之基準資料及在前述導出部中導出之指標值,對前述植物體之鮮度進行評價。
  9. 如請求項8之評價裝置,其更具備: 檢測前述植物體之尺寸資訊的尺寸資訊檢測部、及檢測前述植物體之重量資訊的重量資訊檢測部之至少一者,且 前述基準取得部取得與前述尺寸資訊檢測部及前述重量資訊檢測部之至少一者之檢測結果相關聯之前述基準資料。
  10. 一種導出方法,其具備: 朝評價對象之植物體照射光; 在停止朝前述植物體照射光後,檢測前述植物體所發出之延遲螢光; 根據前述延遲螢光之檢測結果,運算特定時間下之前述延遲螢光之積算光量;及 基於運算出之前述積算光量,導出用於評價前述植物體之鮮度之指標值。
  11. 一種評價方法,其具備: 朝評價對象之植物體照射光; 在停止朝前述植物體照射光後,檢測前述植物體所發出之延遲螢光; 根據前述延遲螢光之檢測結果,運算特定時間下之前述延遲螢光之積算光量; 基於運算出之前述積算光量,導出用於評價前述植物體之鮮度之指標值; 取得前述植物體之鮮度評價之基準資料;及 基於前述基準資料與前述指標值,對前述植物體之鮮度進行評價。
TW110124708A 2020-07-09 2021-07-06 導出裝置、評價裝置、導出方法及評價方法 TW20221080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18619A JP2022015638A (ja) 2020-07-09 2020-07-09 指標値導出装置、鮮度評価装置、指標値導出方法、及び、鮮度評価方法
JP2020-118619 2020-07-0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10808A true TW202210808A (zh) 2022-03-16

Family

ID=79552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24708A TW202210808A (zh) 2020-07-09 2021-07-06 導出裝置、評價裝置、導出方法及評價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22015638A (zh)
TW (1) TW202210808A (zh)
WO (1) WO202200977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79638A (ja) * 1986-02-03 1987-08-06 Toyoo Akimoto 植物鮮度測定器
JP3884592B2 (ja) * 1998-04-15 2007-02-21 浜松ホトニクス株式会社 除草剤散布量決定装置及び除草剤散布量決定方法
JP4041851B2 (ja) * 2003-03-31 2008-02-06 静岡県 花卉の日持ち性判定装置及び方法
JP4522907B2 (ja) * 2005-04-15 2010-08-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4813327B2 (ja) * 2006-11-07 2011-11-09 浜松ホトニクス株式会社 光合成サンプルの評価方法及び光合成サンプルの評価プログラム
JP4813206B2 (ja) * 2006-02-20 2011-11-09 浜松ホトニクス株式会社 環境要因の評価方法、評価装置及び評価プログラム
JP6599173B2 (ja) * 2015-08-25 2019-10-30 浜松ホトニクス株式会社 光合成サンプルの評価システム、光合成サンプルの評価方法、および光合成サンプルの評価プログラム
JP2018096712A (ja) * 2016-12-08 2018-06-21 アクア株式会社 鮮度・熟成判定装置及び鮮度・熟成判定装置を備えた冷蔵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09779A1 (ja) 2022-01-13
JP2022015638A (ja) 2022-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92338B2 (en) Particle detection apparatus and particle detection method used therefor
DK2706515T3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light scattering signals
CN105793970B (zh) 计量优化检验
EP3091902B1 (en) Non-invasive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a substance concentration
EP3531112B1 (en) Raman spectroscopy detection device and sample safety detection method for use in raman spectroscopy detection
US11187639B2 (en) Thermal compensation
WO2011143304A2 (en) Sensitivity augmentation of opacity based particulate matter measurement system
TW202210808A (zh) 導出裝置、評價裝置、導出方法及評價方法
CN111537076B (zh) 一种抑制红外设备在启动阶段温度漂移的方法及系统
EP3242249A1 (fr) Dispositif et procédé de capture optique à différentes longueurs d'onde émises en séquence
US20210191372A1 (en) Analysi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KR101536693B1 (ko) 다파장 영상구현 및 영상분석을 통한 흑색종판별방법 및 흑색종판별시스템
KR101914777B1 (ko) 생선의 선도를 검사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KR102506719B1 (ko) 변조된 웨이퍼의 감도를 튜닝하고 변조된 웨이퍼에 대한 프로세스 윈도우를 결정하는 시스템, 방법 및 비일시적 컴퓨터 판독 가능 매체
KR102190835B1 (ko) 타겟 콤포넌트 및 기준 콤포넌트에 대한 일관된 변조를 사용하여 제조된 타깃 콤포넌트에서의 결함을 검출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방법,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 제품
TWI692824B (zh) 缺陷識別系統、缺陷識別方法及電腦可讀媒體
JPH0431054B2 (zh)
JP2005055429A (ja) 顕微鏡システムで弱い蛍光放射を検出するための検知器と方法
CN110455760A (zh) 一种基于dmd的色散型afs光源散射干扰扣除方法
KR102402386B1 (ko) 두께 판단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JP3112002B2 (ja) パーティクルモニタ装置
JP6729526B2 (ja) 欠陥サイズ分布の測定方法
JP5087526B2 (ja) 散乱吸収体計測方法及び散乱吸収体計測装置
WO2022167795A1 (en) Viral load tester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JP2005037248A (ja) 分光分析器の動作異常判定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