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08736A - 檢查系統 - Google Patents

檢查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08736A
TW202208736A TW110120340A TW110120340A TW202208736A TW 202208736 A TW202208736 A TW 202208736A TW 110120340 A TW110120340 A TW 110120340A TW 110120340 A TW110120340 A TW 110120340A TW 202208736 A TW202208736 A TW 20220873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robot
specimen
sample
inspec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203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橋本康彦
岩友希男
亀山篤
宮崎利彦
久保田尚吾
大内哲志
三井栄二
白井竜弥
三井裕史
中西朋也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川崎重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川崎重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川崎重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087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08736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21/00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1/00Enclosures; Chambers
    • B01L1/52Transportable laboratories; Field ki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0Other methods or instruments for diagnosis, e.g. instruments for taking a cell sample, for biopsy, for vaccination diagnosis; Sex determination; Ovulation-period determination; Throat striking implements
    • A61B10/004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ody liquids
    • A61B10/0051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ody liquids for taking saliva or sputum samp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10/00Treatment rooms or enclosures for medical purpo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10/00Treatment rooms or enclosures for medical purposes
    • A61G10/005Isolators, i.e. enclosures generally comprising flexible walls for maintaining a germ-free environ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L2/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using physical phenomena
    • A61L2/08Radiation
    • A61L2/10Ultraviolet radi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L2/26Accessories or devices or components used for biocidal treat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1/00Enclosures; Chambers
    • B01L1/02Air-pressure chambers; Air-locks therefor
    • B01L1/025Environmental cham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1/00Enclosures; Chambers
    • B01L1/04Dust-free rooms or enclos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50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 B01L3/502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19/00Accessories fitted to manipulators, e.g. for monitoring, for viewing; Safety devices combined with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anipulators
    • B25J19/02Sens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9/00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 B25J9/0084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anipul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9/00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 B25J9/0084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anipulators
    • B25J9/0087Dual ar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99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comprising robots or similar manipulato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 G01N35/1002Reagent dispens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202/00Aspects relating to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 A61L2202/10Apparatus features
    • A61L2202/11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biocidal substances, e.g. vaporisers, UV lam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200/00Solutions for specific problems relating to 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 B01L2200/02Adapting objects or devices to another
    • B01L2200/025Align devices or objects to ensure defined positions relative to each oth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300/00Addition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01L2300/04Closures and closing means
    • B01L2300/041Connecting closures to device or container
    • B01L2300/042Caps; Plu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300/00Addition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01L2300/04Closures and closing means
    • B01L2300/046Function or devices integrated in the clo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300/00Addition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01L2300/06Auxiliary integrated devices, integrated components
    • B01L2300/0609Holders integrated in container to position an objec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300/00Addition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01L2300/08Geometry, shape and general structure
    • B01L2300/0809Geometry, shape and general structure rectangular shaped
    • B01L2300/0829Multi-well plates; Microtitration plat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2035/00178Special arrangements of analysers
    • G01N2035/00306Housings, cabinets, control panels (detai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Robot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ath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anipulator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Abstract

一種檢查系統,係從被檢者採集檢體且測量所採集的檢體以進行檢查者,該檢查系統係具備:第一單元,係採集檢體且接收檢體;第二單元,係連接於第一單元,且進行要對於檢體進行測量之前的前置處理;第三單元,係連接於第二單元,且對於已進行過前置處理之檢體進行測量;及機器人,係設於第一單元、第二單元及第三單元中的至少一者,以對於檢體進行處理。

Description

檢查系統
本揭示係關於一種檢查系統。
日本專利公開公報特開平4-333782號係揭示了一種用以對應醫療設施之緊急的配置及增設的單元醫院。單元醫院所具備之單元係藉由可搬運無菌室之模組所構成。特開平4-333782號公報的單元係能夠拆裝自如地連結於由其他的可搬運模組連結而形成的設施模組。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公開公報特開平4-333782號
感染性病毒之檢查的需求因COVID-19全球性的流行而急遽地升高。就感染性病毒檢查之代表性之例來說,可舉例有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聚合酶連鎖反應)檢查。PCR檢查中,首先從被檢者採集檢體至檢體容 器。然後,將檢體容器運送至PCR檢查設施。檢體容器中的檢體係移轉至試驗用的容器。在容器內抽出源自病毒的核酸,且將核酸藉由PCR放大而診斷被檢者之病毒感染為陽性還是陰性。此外,此等PCR檢查係藉由檢查作業者進行檢體的採集及前置處理。因此,使用特開平4-333782號公報等習知的單元醫院,藉由檢查作業者來進行PCR檢查時,特別是檢體數增加而檢查作業者僅一人持續進行長時間作業的狀況下,可能會發生因人為錯誤所致之作業錯誤。再者,由於檢查作業者要處理感染性檢體,故有感染風險變高的問題。
本揭示係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研創者,本揭示的一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可抑制人為錯誤且可降低檢查作業者之感染風險的檢查系統。
本揭示之一型態的檢查系統係從被檢者採集檢體且測量所採集的檢體以進行檢查者,該檢查系統係具備:第一單元,係採集檢體且接收檢體;第二單元,係連接於第一單元,且進行要對於檢體進行測量之前的前置處理;第三單元,係連接於第二單元,且對於已進行過前置處理之檢體進行測量;及機器人,係設於第一單元、第二單元及第三單元中的至少一者,以對於檢體進行處理。
依據本揭示,如上所述,藉由設置用以對於檢體進行處理的機器人,可由機器人替代檢查作業者進行的作業,故可減輕檢查作業者的作業負擔。此外,即使檢體具有感染性的情形,可減輕檢查作業者之作業的同時,亦可抑制感染風險。結果,可提供一種可抑制人為錯誤且可降低檢查作業者之感染風險的檢查系統。
1,1A,1B:檢查設備系統
10:倉體
11:上壁
12:底壁
13:側壁
13a1,13a4:出入開口
13a2,13a5:門
13a3,13a6:階梯
20:移動體
110,120,130,1004,1004a,1004b,1004c,1004d,1004e,1004f,1004g:機器人
111,112,121,131,132:臂
113,114,123,124,133,134,1511b,1531b,1541b,1550:手部
115,313,323:提示裝置
115a:顯示器
115b:聲音輸出裝置
116,314,324:攝像裝置
117,315,325:集音裝置
210:第一控制裝置
220:第二控制裝置
230:第三控制裝置
240:統合控制裝置
310:第一操作輸出入裝置
311,321:輸入裝置
312,322:操作裝置
320:第二操作輸出入裝置
410:接收裝置
420:第一分析裝置
430:第二分析裝置
510:第一室內攝像裝置
520:第二室內攝像裝置
530:第三室內攝像裝置
540:第四室內攝像裝置
600:結果輸出裝置
1001:第一單元
1002,1002a:第二單元
1003:第三單元
1005:貨櫃
1006a,1006b:搬運部
1007a:檢體採集容器
1007b:孔盤
1007c:複數連管
1011:被檢者區域
1012:機器人區域
1013:檢體採集容器搬運部
1014:秤量部
1015:消毒液槽
1016:稀釋液供給部
1017a:紫外線照射部
1017b:滅菌部
1018:第一離心分離機
1019,1028:振盪部
1021:櫃體
1022:保管架
1023:供給裝置
1025:磁鐵部
1025a:磁性粒子供給部
1026,1026a:吸頭架放置處
1027:加溫部
1029,1038,1316:廢棄箱
1031:試藥調配室
1032:測量室
1033:閘門
1034:檢體測量部
1034a:開狀態偵測部
1035:第二離心分離機
1036:管保持部
1037:閉蓋部
1041,1042:機械臂
1043:垂直多關節機械臂
1061,1062,1065,1221,1222,1223,1224,1632,1633,1634:搬運部
1063:孔盤搬運部
1064:吸頭供給滑動部
1071,1075:蓋
1073:凹孔
1074:管
1100,1200:檢查系統
1111,1112:分隔部
1113:通知部
1121:空調部
1131:載置部
1132:氣缸
1133:罩蓋
1134:開關
1151:海綿
1152:孔
1181:攝像部
1210:機場PCR系統
1211:受理櫃檯
1212:檢體採集機器人模組
1213:離心機器人模組
1214:開栓分注機器人模組
1215:核酸抽出機器人模組
1216:測量機器人模組
1217:控制裝置
1220:檢查主體系統
1241:滑槽
1291:收容部
1292:尖細部
1311:冷凍庫
1312:冷藏庫
1313:開栓裝置
1314:調配場所
1315:吸頭放置處
1371:抵接部
1500:開栓分注單元
1510:檢體保管部
1511:移動機器人
1511a:機器人本體
1512:保管部
1513,1526,1542c:廢棄部
1514:檢體載置部
1515:QC保管部
1520:檢體分注部
1521:開栓機器人
1522:分注機器人
1523,1542:作業台
1524:開栓把持部
1525:溶解吸附液分注裝置
1526a:廢棄口
1530:工件搬運部
1531:搬運機器人
1531a,1541a:機器人本體
1532,1533:棚架
1534:孔盤搬運部
1535:孔盤交遞部
1540:試藥分注部
1541:分注機器人
1542a:攪拌機
1542b:冷卻器
1542d:孔盤載置部
1542e:待機部
1543:蓋廢棄部
1551:夾具爪
1552:把持部
1553:抵接部
1631:供給台
1635:排出台
15111:夾具
15311:夾具爪
15411:本體部
15412:管嘴
15413:吸頭
A,B:洗淨液
AB:航站大廈
AB1:出入口
AB2:報到櫃檯
AB3:安全檢查站
AB4:候機區域
AB5:搭乘口
AB6:行李接收處
AB7:抵達口
AC:車站
AC1:第一空調系統
AC2a,AC2b,AC2c,AC2d:第二空調系統
AC3:第三空調系統
AD:乘車處
AE:停車場
AF:醫療相關設施
AG:住宿設施
AP:機場
H1:醫師(醫事人員)
H2:檢驗師(醫事人員)
P:被檢者
R1:診察室
R2:採集室
R3:第一分析室
R4:第二分析室
R5:收容室
R6,R6a,R6b:操作室
U1:第一單元部分
U2:第二單元部分
U3:第三單元部分
U4:第四單元部分
U5:第五單元部分
W1,W2,W3,W4:間隔壁
W1a:區隔板
W2a,W3a:閘門
W4a:門
W5:壁
圖1係顯示第一實施型態之檢查系統之整體構成之概略的圖。
圖2係顯示第一實施型態之檢查系統之整體構成之具體構成的圖。
圖3係顯示第一實施型態之檢查系統之第一單元之構成的圖。
圖4係顯示第一實施型態之檢查系統之檢體採集容器的圖。
圖5係顯示第一實施型態之檢查系統之消毒液槽的圖。
圖6係顯示第一實施型態之檢查系統之檢體採集容器搬運部的圖。
圖7係顯示第一實施型態之檢查系統之第二單元之用以進行開栓分注處理及去活化處理之構成的圖。
圖8係顯示第一實施型態之檢查系統之第二單元之用以進行核酸抽出處理之構成的圖。
圖9係顯示第一實施型態之檢查系統之進行核酸抽出處理之孔盤(plate)的圖。
圖10係顯示第一實施型態之檢查系統之第二單元之廢棄箱的圖。
圖11係顯示第一實施型態之檢查系統之第三單元之構成的圖。
圖12係顯示第一實施型態之檢查系統之閉蓋構件的圖。
圖13係顯示第二實施型態之檢查系統之整體構成之具體構成的圖。
圖14係顯示第三實施型態之檢查系統之整體構成之概略的圖。
圖15係顯示第三實施型態之檢查系統之第二單元之用以進行開栓分注處理之構成的立體圖。
圖16係顯示第三實施型態之檢查系統之第二單元之用以進行開栓分注處理之構成的平面圖。
圖17係顯示第三實施型態之檢查系統之第二單元之檢體保管部之移動機器人之手部的圖。
圖18係顯示第三實施型態之檢查系統之第二單元之檢體分注部之開栓機器人之手部的圖。
圖19係顯示第三實施型態之檢查系統之第二單元之檢體分注部之開栓把持部的圖。
圖20係顯示第三實施型態之檢查系統之第二單元之檢體分注部之分注機器人之手部的圖。
圖21係顯示第三實施型態之檢查系統之第二單元之工件搬運部之搬運機器人之手部的圖。
圖22係顯示第三實施型態之檢查系統之第二單元之試藥分注部之分注機器人之手部的圖。
圖23係顯示第三實施型態之檢查系統之第三單元之把持複數連管之手部的立體圖。
圖24係顯示第三實施型態之檢查系統之第三單元之把持複數連管之手部的側視圖。
圖25係顯示第四實施型態之檢查設備系統之構成的一例的平面圖。
圖26係顯示第四實施型態之檢查設備系統之構成的一例的剖面側視圖。
圖27係顯示第四實施型態之檢查設備系統之功能性構成的一例的方塊圖。
圖28係顯示第四實施型態之第一機器人之構成的一例的前視圖。
圖29係顯示第四實施型態之變形例1之檢查設備系統之構成的一例的剖面側視圖。
圖30係顯示第四實施型態之變形例2之檢查設備系統之構成的一例的剖面側視圖。
圖31係顯示第四實施型態之檢查設備系統之機場的配置例的方塊圖。
以下參照圖式來說明本揭示的實施型態。另外,以下說明的實施型態均係顯示總括性或具體性之例者。此外,以下之實施型態的構成要素之中,顯示最上位概念之獨立請求項中未記載的構成要素,可說明為任意的構成要素。此外,所附圖式中的各圖係示意性的圖而未必為嚴密地圖示者。再者,各圖中,對於實質相同的構成要素標記相同的符號且有省略或簡化重複說明的情形。此外,本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中,所謂「裝置」不僅可指一個裝置,亦可指由複數個裝置所構成的系統。
(第一實施型態)
以下參照圖1至圖12來說明第一實施型態的檢查系統1100。第一實施型態的檢查系統1100係從被檢者採集檢體,且進行所採集之檢體的測量及檢查。例如,檢查系統1100係用以進行感染性病毒之RT-PCR檢查。所謂感染性病毒並無特別指名,但COVID-19為其一例。
如圖1及圖2所示,檢查系統1100係具備第一單元1001、第二單元1002及第三單元1003。此外,檢查系統1100的第一單元1001、第二單元1002及第三單元1003中,分別設有機器人1004。此外,第一單元1001、第二單元1002及第三單元1003可設於貨櫃1005內。在此,第一單元1001、第二單元1002及第三單元 1003中之至少一者設於貨櫃1005內即可。藉此,可易於搬運並設置檢查系統1100。
此外,檢查系統1100係具備將第一單元1001、第二單元1002與第三單元1003彼此連接的搬運部1006a、1006b。具體而言,第一單元1001與第二單元1002係藉由搬運部1006a連接。此外,第二單元1002與第三單元1003係藉由搬運部1006b連接。藉此,能夠藉由搬運部1006a、1006b容易地進行第一單元1001、第二單元1002及第三單元1003間之檢體的移動。
第一單元1001係採集檢體且接收檢體。例如,第一單元1001中係進行從被檢者採集檢體且進行將所採集的檢體藉由稀釋液稀釋的處理。此外,第一單元1001中,係進行稀釋後之檢體的攪拌處理。此外,第一單元1001中係進行稀釋後之檢體的離心分離處理。第二單元1002係連接於第一單元1001,且進行要對於檢體進行測量之前的前置處理。例如,第二單元1002中係進行去活化處理之檢體的前置處理。此外,第二單元1002中係進行核酸抽出處理之檢體的前置處理。第三單元1003係連接於第二單元1002,且進行經前置處理過後之檢體的測量。例如,第三單元1003中係藉由RT-PCR檢查來進行測量檢體中是否含有感染性病毒的處理。
分別設於檢查系統1100之第一單元1001、第二單元1002及第三單元1003的機器人1004係分別對於檢體進行處理。例如,機器人1004係進行收容有檢體之容器的搬運、開栓、封栓。此外,機器人1004係進行檢體、試藥等的分注。此外,機器人1004係進行處理所需之容器、試藥、托皿等物品的搬運。在此,機器人1004係設於第一單元1001、第二單元1002及第三單元1003中的至少一者即可。
此外,檢查系統1100可配置於為了搭乘、離開移動體的移動據點。例如,檢查系統1100係配置於成為移動據點之機場、車站、公車總站、渡輪搭乘處。移動體係例如飛機、列車、公車、船舶。藉此,可在移動據點藉由檢查系統1100進行傳染病的檢查,而可在移動據點立刻確認傳染病的陽性或陰性。結果,可有效地抑制傳染病從移動據點擴大。
以下說明將檢查系統1100配置於機場之情形之例。機場中存在有航站大廈,並且存在有鐵路及公車的車站、計程車的乘車處及停車場等。飛機的搭乘者係往來於車站、乘車處及停車場與航站大廈的出入口之間。
航站大廈係包含:出入口、辦理搭乘手續的報到櫃檯、使用X光檢查及金屬探測器等的安全檢查站、候機區域、搭乘口、行李接收處、及抵達口。自機場出發之飛機的搭乘者係依報到櫃檯、安全檢查站、候機區域及搭乘口的順序行進。到達機場之飛機的搭乘者係依行李接收處及抵達口的順序行進。
如此,檢查系統1100可配置於出入口、報到櫃檯及安全檢查站的至少一者。藉此,能夠抑制未接受檢查的搭乘者通過安全檢查站。再者,檢查系統100可配置於行李接收處及抵達口的至少一者。藉此,能夠抑制未接受檢查的搭乘者通過抵達口。
機場存在有複數個航站大廈時,亦可於每一航站大廈的上述場所配置檢查系統1100。此外,檢查系統1100不僅可配置於航站大廈,亦可配置於車站、乘車處及停車場。
第一單元1001係採集唾液檢體或鼻腔檢體且接收檢體。如圖3所示,第一單元1001中係設有第一機器人1004a作為用以處理檢體之機器人1004。第一機器人1004a係包含機械臂1041、1042。換言之,第一機器人1004a係藉由二 個機械臂進行處理。此外,機械臂1041、1042係分別包含水平關節、及連接於水平關節的升降機構。水平關節係使機械臂1041(1042)的前端沿水平方向移動。此外,升降機構係使機械臂1041(1042)的前端沿上下方向(高度方向)移動。
第一單元1001係包含配置被檢者的被檢者區域1011。此外,第一單元1001係包含與被檢者區域1011分隔地配置而配置用以處理檢體之第一機器人1004a的機器人區域1012。
如圖3所示,被檢者區域1011係藉由分隔部1111被分隔為複數個隔間。藉此,可抑制複數個被檢者彼此的感染。此外,被檢者區域1011與機器人區域1012係藉由分隔部1112被分隔。藉此,可抑制被檢者進入機器人區域1012。
第一單元1001係包含將所採集之檢體秤量的秤量部1014。此外,第一單元1001係依據經由秤量部1014所秤量之檢體的量來調整稀釋液的量而將檢體稀釋。換言之,檢體的量較少時,減少稀釋液的量,而檢體的量較多時,則增多稀釋液的量,而進行檢體的稀釋。藉此,可將檢體稀釋為適當之範圍的濃度。另外,第一單元1001亦可藉由包含將病毒去活化之去活化成分的稀釋液將所採集的檢體稀釋。藉此,可隨同檢體的稀釋亦進行去活化處理。
第一單元1001係包含供給用以稀釋檢體之稀釋液的稀釋液供給部1016。稀釋液供給部1016係對於第一機器人1004a所把持的檢體採集容器1007a供給稀釋液。
第一單元1001係包含通知部1113,該通知部1113係於經秤量部1014秤量之檢體的量不足時,對於被檢者通知檢體的再採集。通知部1113係例如設於被檢者區域1011。通知部1113係例如顯示畫像的顯示部。另外,通知部1113 亦可為輸出聲音的揚聲器。藉此,可抑制因為檢體的量不足而導致檢查無法正確地進行。
第一單元1001係設有紫外線照射部1017a。第一機器人1004a係藉由紫外線照射部1017a對於第一單元1001內進行滅菌處理。具體而言,第一機器人1004a係在紫外線照射部1017a之紫外線燈點亮的狀態下,把持紫外線照射部1017a,將紫外線照射於第一單元1001的機器人區域1012內,藉此進行滅菌處理。藉此,可藉由紫外線對於第一單元1001進行滅菌,因而可有效地抑制污染、感染。
如圖4所示,第一單元1001係採集檢體且將檢體收入標示有檢體採集適當量的檢體採集容器1007a。藉此,可易於掌握被檢者提供的檢體的量,因而可易於採集無過量或不足的量的檢體。檢體採集容器1007a可藉由蓋1071封閉。此外,檢體採集容器1007a係貼附印刷有包含被檢者之資訊的識別符(例如條碼)及檢體採集適當量的標籤。
如圖3所示,第一單元1001係包含用以將採集到檢體之檢體採集容器1007a的外表面消毒的消毒液槽1015。如圖5所示,消毒液槽1015係在槽內配置有海綿1151。海綿1151係浸透有消毒液(例如酒精、次氯酸鹽水)。此外,海綿1151係設有可供插入檢體採集容器1007a的複數個孔1152。藉由將檢體採集容器1007a插入海綿1151的孔1152而藉由消毒液將檢體採集容器1007a的外表面消毒。藉此,可將檢體採集容器1007a的外表面消毒,而可有效地抑制污染、感染。
如圖6所示,第一單元1001係包含檢體採集容器搬運部1013,該檢體採集容器搬運部1013係從被檢者區域1011將採集到檢體的檢體採集容器1007a搬運至機器人區域1012。檢體採集容器搬運部1013係具有:供載置檢體採集容器1007a的載置部1131;及藉由空氣壓驅動的氣缸1132。並且,檢體採集容器搬運 部1013係藉由氣缸1132的驅動使載置部1131驅動以搬運檢體採集容器1007a。檢體採集容器搬運部1013亦可根據配置於被檢者區域1011之罩蓋1133關閉而使載置部1131從被檢者區域1011移動至機器人區域1012。在此,罩蓋1133係設置成可繞著水平方向的轉動軸轉動。罩蓋1133係可移動成為朝下轉動而覆蓋載置部1131的閉位置以及朝上轉動而使載置部1131露出的開位置。再者,亦可根據罩蓋1133移動至閉位置,使載置部1131從被檢者區域1011移動至機器人區域1012。此外,檢體採集容器搬運部1013亦可根據配置於被檢者區域1011的開關1134的操作,使載置部1131從被檢者區域1011移動至機器人區域1012。已被移動至機器人區域1012之載置部1131上所載置的檢體採集容器1007a係藉由第一機器人1004a把持而取入機器人區域1012。藉此,可將被檢者區域1011與機器人區域1012確實地隔離,同時易於使檢體從被檢者區域1011移動至機器人區域1012。
如圖3所示,第一單元1001係包含調整被檢者區域1011中之空氣的氣流的空調部1121。空調部1121係使被檢者區域1011的環境成為正壓或負壓。藉此,可保持被檢者區域1011的清潔。
第一單元1001係包含滅菌部1017b,該滅菌部1017b係對於用以處理檢體的第一機器人1004a進行滅菌處理。藉此,可對於第一機器人1004a進行滅菌,而可有效地抑制污染、感染。
第一單元1001係包含搬運部1061,該搬運部1061係搬運收容有經由稀釋液稀釋之檢體的檢體採集容器1007a。搬運部1061係將檢體採集容器1007a朝向下游的第一機器人1004b搬運。
第一單元1001係包含可將複數個檢體離心分離的第一離心分離機1018。並且,第一單元1001係每經過預定時間時,使第一離心分離機1018驅動 來進行檢體的離心分離處理。亦即,即使第一離心分離機1018未滿載檢體,亦依預定時間進行離心分離處理。藉此,可抑制因待機至檢體滿載所導致之檢體的處理積滯。
第一單元1001係包含第一機器人1004b作為用以處理檢體之機器人1004。第一機器人1004b係具有垂直多關節機械臂1043。第一機器人1004b係將藉由搬運部1061搬運的檢體採集容器1007a搬運至振盪部1019,且於振盪處理後,搬運至第一離心分離機1018。此外,第一機器人1004b係將離心分離處理後的檢體採集容器1007a搬運至搬運部1006a。
第一單元1001係藉由第一機器人1004b將平衡用離心分離管設置於第一離心分離機1018,且使第一離心分離機1018驅動來進行檢體的離心分離處理。藉此,即使每經過預定時間進行離心分離處理時,進行離心分離處理之檢體採集容器1007a的數量每次都不同的情形下,亦可藉由平衡用離心分離管來調整平衡。
第一單元1001係包含攝像部1181,該攝像部1181係用於拍攝畫像以取得第一離心分離機1018內之檢體之位置。此外,第一單元1001係藉由用以處理檢體的第一機器人1004b,從第一離心分離機1018取出檢體(檢體採集容器1007a)。具體而言,第一單元1001係根據由攝像部1181所拍攝的畫像來認知第一離心分離機1018內之檢體採集容器1007a的位置。並且,第一單元1001係藉由第一機器人1004b取出所認知之位置的檢體採集容器1007a。藉此,可易於藉由第一機器人1004b從第一離心分離機1018取出檢體採集容器1007a。
第一單元1001係於要再檢查檢體時,從第二單元1002接收再檢查用的檢體,並且將所接收之再檢查用的檢體置入第一離心分離機1018進行離心分離處理。藉此,無須進行再度採集檢體即可進行檢體的再檢查。
第一單元1001係包含使檢體振盪的振盪部1019。振盪部1019可載置複數個檢體採集容器1007a。並且,振盪部1019係用來攪拌所載置之檢體採集容器1007a內的檢體。此外,振盪部1019係使所載置的檢體採集容器1007a周期性地移動進行振盪。此外,振盪部1019係在振盪處理結束後停止於一定的位置。藉此,第一機器人1004b可前往振盪部1019中之載置檢體採集容器1007a的位置拿取振盪後的檢體採集容器1007a,因而可易於藉由第一機器人1004b從振盪部1019取出檢體採集容器1007a。
如圖7所示,第二單元1002中係設有作為機器人1004的第二機器人1004c,該第二機器人1004c係將經稀釋的檢體分注於具有複數個凹孔1073的孔盤1007b上。如圖9所示,孔盤1007b係例如具有8列12行的96個深凹孔。第二機器人1004c係包含機械臂1041、1042,此等機械臂1041、1042係具有水平關節。
此外,第二單元1002中係設有第三機器人1004d作為將孔盤1007b供給至分注位置之機器人1004。第三機器人1004d係具有垂直多關節機械臂1043。第三機器人1004d係把持供給裝置1023供給之空的孔盤1007b且搬運至供給台1631。此外,第三機器人1004d係將搬運部1006a搬運來的檢體採集容器1007a移動至搬運部1062。此外,第三機器人1004d係將供給裝置1023供給的吸頭架搬運至吸頭供給滑動部1064。此外,第三機器人1004d係將已將所收容之檢體的一部分分注至孔盤1007b的檢體採集容器1007a,從搬運部1062搬運至保管架1022。此外,第三機器人1004d係將排出台1635排出的孔盤1007b搬運至搬運部1065。
第二機器人1004c係將檢體從搬運部1062搬運的檢體採集容器1007a分注至孔盤1007b。
第二單元1002係包含孔盤搬運部1063,該孔盤搬運部1063係以預定時間搬運孔盤1007b使孔盤上的檢體去活化。孔盤搬運部1063係包含搬運部1632、搬運部1633及搬運部1634。孔盤搬運部1063的搬運部1632、搬運部1633及搬運部1634係配置成包圍第二機器人1004c之大致U字形。
搬運部1632係將孔盤1007b從供給台1631搬運至搬運部1633。供給台1631中,去活化液、洗淨液A、洗淨液B、溶出液(水)係被供給至孔盤1007b。搬運部1633中,檢體係從檢體採集容器1007a被分注至孔盤1007b。再者,搬運部1633係以去活化所需的時間(例如10分鐘)將孔盤1007b搬運至搬運部1634。搬運部1634係將孔盤1007b搬運至排出台1635。藉此,可對於複數個孔盤1007b同時進行去活化處理。
第二單元1002係包含保管架1022,該保管架1022係在採集到檢體的檢體採集容器1007a將一部分的檢體分注於孔盤1007b之後,將收容有剩餘之檢體的檢體採集容器1007a保管預定時間。保管架1022係例如保管檢體採集容器1007a二小時。藉此,可在需要再檢查時從保管架1022取出檢體進行再檢查,而不需再度採集檢體。
第二單元1002係包含櫃體1021,該櫃體1021係具有藉由第二機器人1004c將經稀釋的檢體分注於孔盤1007b上之內部空間。亦即,第二機器人1004c係在櫃體1021的內部空間使手部(終端執行器)移動同時驅動。藉此,可在櫃體1021內分注檢體,而可有效地抑制檢體擴散至外部而使感染的風險變高。
第二單元1002係包含將用以分注稀釋後之檢體之吸頭廢棄的滑槽1241。廢棄至滑槽1241的吸頭係移動至廢棄箱1024而收容於此。藉此,可容易地廢棄已使用過的吸頭。
如圖9所示,第二單元1002係對於孔盤1007b的複數個凹孔1073,隔開著空的凹孔1073分注複數個稀釋後的檢體。藉此,可隔著間隔分注檢體,而可有效地抑制污染。
如圖8所示,第二單元1002係包含複數個機器人1004e作為進行核酸抽出處理之機器人1004。機器人1004e係具有垂直多關節機械臂1043。核酸抽出處理中,藉由搬運部1065搬運孔盤1007b。藉由搬運部1065搬運來的孔盤1007b係藉由機器人1004e移動至作業台進行核酸抽出處理。第二單元1002係包含:磁鐵部1025;吸頭架放置處1026;加溫部1027;振盪部1028;及廢棄箱1029。此外,第二單元1002係包含磁性粒子供給部1025a、及吸頭架放置處1026a。
磁鐵部1025係用於收集磁性粒子供給部1025a對孔盤1007b的檢體供給之磁性粒子。具體而言,磁鐵部1025係在載置有孔盤1007b的狀態下,使磁鐵作用於孔盤1007b的檢體而進行集磁。
吸頭架放置處1026係供吸頭架放置處1026a所供給的吸頭架置放。此外,已使用過的吸頭架係被送回吸頭架放置處1026a。
加溫部1027係將孔盤1007b的檢體加溫。振盪部1028係使孔盤1007b的檢體振盪進行攪拌。
廢棄箱1029係供用以分注檢體的吸頭、孔盤1007b廢棄。此外,如圖10所示,廢棄箱1029係具有收容部1291及尖細部1292。亦即,廢棄箱1029係前端(入口)形成為尖細形狀。藉此,可抑制液體飛濺。
如圖11所示,第三單元1003係包含:試藥調配室1031,係調配用以進行檢體之測量的試藥;及測量檢體的測量室1032。試藥調配室1031係設為正壓。測量室1032係設為負壓。藉此,可抑制浮游的異物侵入試藥調配室1031內,並且可抑制病毒從測量室1032流出。
第三單元1003係包含閘門1033,該閘門1033係開閉連通試藥調配室1031與測量室1032的開口。閘門1033係在試藥調配室1031與測量室1032之間進行物品交流時開啟,而在其以外的情形下封閉。藉此,可確實地隔離試藥調配室1031與測量室1032,並且易於使檢體、經調配的試藥從試藥調配室1031移動至測量室1032。
第三單元1003係包含機器人1004f作為進行試藥調配處理之機器人1004。機器人1004f係具有垂直多關節機械臂1043。此外,第三單元1003的試藥調配室1031中係設有冷凍庫1311、冷藏庫1312、開栓裝置1313、調配場所1314、吸頭放置處1315、及廢棄箱1316。
冷凍庫1311中保管有要保管於冰點下(例如-18℃)的試藥(Enzyme Mix)。此外,冷藏庫1312中保管有要低溫(例如4℃)保管的試藥(Reaction Mix)。試藥(Enzyme Mix)與試藥(Reaction Mix)係配合使用而進行混合調配。
亦即,第三單元1003係根據檢體之檢查的受理狀況,藉由試藥調配室1031來進行試藥的調配。藉此,可無過量或不足地調配試藥。
開栓裝置1313係將試藥的容器開栓。調配場所1314係用於將試藥(Enzyme Mix)與試藥(Reaction Mix)混合進行調配。
第三單元1003係包含第四機器人1004g作為將檢體供給至檢體測量部1034之處理的機器人1004。第四機器人1004g係具有垂直多關節機械臂 1043。此外,第三單元1003的測量室1032係包含:複數個檢體測量部1034、第二離心分離機1035、管保持部1036、閉蓋部1037、及廢棄箱1038。
檢體測量部1034係在檢體收容於複數連管1007c的狀態下測量檢體,該複數連管1007c係由能夠收容複數個檢體之複數個管1074相連而成者。檢體測量部1034係例如進行RT-PCR之測定。如圖12所示,複數連管1007c係例如由八個管1074連結成直線狀。此外,複數連管1007c的管1074中,係分別連結有蓋1075。蓋1075係藉由將連結部折彎而將管1074封閉。
第三單元1003係包含開狀態偵測部1034a,該開狀態偵測部1034a係偵測複數連管1007c的蓋1075處於開狀態。藉此,儘管複數連管1007c的蓋1075已打開,由於可抑制拿複數連管1007c來進行處理,因而可有效地抑制因複數連管1007c之蓋1075的開啟所引致之污染。
第二離心分離機1035係將檢體離心分離。此外,第二離心分離機1035係在離心分離處理結束後對準停止位置來停機。藉此,第四機器人1004g可前往已對準的停止位置取得離心分離處理後的檢體,而可易於藉由第四機器人1004g從第二離心分離機1035取出離心分離處理後的檢體。
管保持部1036係保持複數個複數連管1007c。具體而言,管保持部1036係將複數連管1007c上下方向重疊地保持。
第四機器人1004g係搬運複數連管1007c。此外,第三單元1003係進行下述處理:藉由第四機器人1004g從管保持部1036朝下方取出複數連管1007c,並且在將檢體分注於複數連管1007c之後,將連接於複數個管1074之各者的蓋1075於彼此不同的時間點折彎而使其封閉。
具體而言,如圖12所示,閉蓋部1037中,平面地觀察與複數連管1007c之複數個蓋1075分別抵接之複數個抵接部1371時,其位置錯開成階梯狀。藉此,使得複數連管1007c之複數個蓋1075抵接於抵接部1371的時間點彼此不同。結果,可易於將複數連管1007c的複數個蓋1075關閉。
此外,第三單元1003係依據預定的時序來測量用以管理檢查之精確度的管理試藥。藉此,可有效地抑制檢查的精確度降低。
第一實施型態中,如上所述,藉由設置用以對於檢體進行處理的機器人1004,可由機器人1004替代檢查作業者進行的作業,故可減輕檢查作業者的作業負擔。此外,即使檢體具有感染性的情形,可減輕檢查作業者之作業的同時,亦可抑制感染風險。結果,可提供一種可抑制人為錯誤且可降低檢查作業者之感染風險的檢查系統1100。
(第二實施型態)
以下參照圖13來說明第二實施型態的檢查系統1200。
如圖13所示,檢查系統1200係具備機場PCR系統1210及檢查主體系統1220。
機場PCR系統1210係具備:受理櫃檯1211、檢體採集機器人模組1212、離心機器人模組1213、開栓分注機器人模組1214、核酸抽出機器人模組1215、測量機器人模組1216及控制裝置1217。
受理櫃檯1211係對被檢者P供給檢體容器。受理櫃檯1211係受理複數個檢體。在此,檢體係供傳染病檢查的檢體。並且,傳染病檢查係使用PCR法的檢查。
檢體採集機器人模組1212係包含複數個(四個)第一機器人1212a。複數個第一機器人1212a係分別藉由二個機械臂進行處理。此外,機械臂係分別包含水平關節、及連接於水平關節的升降機構。第一機器人1212a係保持裝入有從被檢者P所採集之檢體的檢體採集容器1007a,並且將檢體採集容器1007a消毒。第一機器人1212a係將用以稀釋檢體的稀釋液供給至檢體採集容器1007a內。第一機器人1212a係將裝入有稀釋後之檢體的檢體採集容器1007a載置於搬運部1221。在此,檢體採集機器人模組1212亦可包含一個、二個、三個或五個以上的第一機器人1212a。
離心機器人模組1213係包含複數個(二個)機器人1213a。複數個機器人1213a係分別具有垂直多關節機械臂。機器人1213a係將藉由搬運部1221搬運來的檢體採集容器1007a置入攪拌機中。機器人1213a係將攪拌後的檢體採集容器置入離心機。在此,離心機器人模組1213亦可包含一個、或三個以上的機器人1213a。
在此,設置有離心機器人模組1213的隔間係存放有預定數量(四個以上)的藉由搬運部1221搬運來的檢體採集容器1007a。機器人1213a係對於所存放之預定數量的檢體容器,配合處理的優先順位來置入離心機。機器人1213a係將離心分離後的檢體採集容器載置於搬運部1222。
開栓分注機器人模組1214係包含:第二機器人1214a及第三機器人1214b。第二機器人1214a係包含二個機械臂,二個機械臂各具有水平關節。第三機器人1214b係包含垂直多關節機械臂。第二機器人1214a係將藉由搬運部1222搬運來的檢體採集容器1007a開栓。第二機器人1214a係在檢體採集容器1007a開栓之後,將檢體採集容器1007a內的檢體分注於孔盤1007b(96個深凹孔的 孔盤)。第二機器人1214a係將複數個試藥分注於孔盤1007b(96個深凹孔的孔盤)。第三機器人1214b係將分注有檢體及試藥的孔盤1007b(96個深凹孔的孔盤)載置於搬運部1223。
核酸抽出機器人模組1215係包含複數個(五個)機器人1215a。機器人1215a係具有垂直多關節機械臂。機器人1215a係使藉由搬運部1223搬運來的孔盤1007b(96個深凹孔的孔盤)移動至作業台。機器人1215a係對於作業台上的孔盤1007b(96個深凹孔的孔盤)進行核酸抽出作業。機器人1215a係將所抽出的核酸分注於複數連管1007c(八連PCR管)。機器人1215a係將分注有從檢體抽出之核酸的複數連管1007c(八連PCR管)載置於搬運部1224。在此,核酸抽出機器人模組1215亦可包含一個、二個、三個、四個、或六個以上的機器人1215a。
測量機器人模組1216係包含機器人1216a及第四機器人1216b。機器人1216a係具有垂直多關節機械臂。第四機器人1216b係具有垂直多關節機械臂。機器人1216a係調配二種試藥。機器人1216a係使藉由搬運部1224搬運來的複數連管1007c(八連PCR管)移動至作業台。機器人1216a係將調配後的試藥分注於作業台的複數連管1007c(八連PCR管),並且抽吸攪拌。第四機器人1216b係在將複數連管1007c(八連PCR管)的蓋關閉之後置入離心機。第四機器人1216b係將裝入有經離心分離之檢體的複數連管1007c(八連PCR管)置於熱循環儀(thermal cycler)。第四機器人1216b係將經加熱的複數連管1007c(八連PCR管)置於PCR檢查裝置。
控制裝置1217係進行下述控制:在決定了複數個檢體之中要檢查的優先檢查檢體之後,依序開始進行檢查檢體的處理。具體而言,控制裝置1217係包含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單元)及具有ROM(Read Only Memory,唯讀記憶體)與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隨機存取記憶體)的記憶部。記憶部係記憶有PCR系統管理程式。控制裝置1217係根據PCR系統管理程式來管理並控制機場PCR系統1210。
檢查主體系統1220係根據PCR檢查裝置的檢查結果來判斷被檢者P是陽性還是陰性。檢查主體系統1220係發行包含PCR檢查裝置之檢查結果之資訊的文件。具體而言,檢查主體系統1220係包含控制部1220a,該控制部1220a係具備CPU及具有ROM與RAM的記憶部。記憶部係記憶有檢查結果判斷程式。控制部1220a係根據檢查結果判斷程式來控制檢查主體系統1220。
(第三實施型態)
以下參照圖14至圖24來說明第三實施型態的檢查系統1300。此第三實施型態中,針對不同於第一實施型態之第二單元1002a的開栓分注單元1500未設有櫃體1021的構成進行說明。如後所述,第三實施型態之第二單元1002a的開栓分注單元1500係藉由複數個機器人來進行處理,故未設有作為人體感染之對策的櫃體1021。並且,由於未設置櫃體1021,因而可擴增要設置之機器人之選項。例如,能夠選擇更小型的機器人,亦能夠選擇使程序節拍時間改善之可高速動作的機器人。
如圖14所示,檢查系統1300係具備第一單元1001、第二單元1002a、及第三單元1003。第二單元1002a係包含開栓分注單元1500。此外,檢查系統1300的第一單元1001係設有第一機器人1004a、1004b。並且,檢查系統1100的第二單元1002a係設有機器人1511、1521、1522、1531、及1004e。再者,檢查系統1300的第三單元1003係設有機器人1004f、1004g。此外,第一單元1001、第二單元1002及第三單元1003可設於貨櫃1005內。在此,第一單元1001、第二單元 1002a及第三單元1003中的至少一者設於貨櫃1005內即可。藉此,可易於搬運並設置檢查系統1300。
此外,檢查系統1300係具備將第一單元1001、第二單元1002a及第三單元1003彼此連接的搬運部1006a、1006b。具體而言,第一單元1001與第二單元1002a係藉由搬運部1006a而連接著。並且,第二單元1002a與第三單元1003係藉由搬運部1006b而連接著。藉此,可易於藉由搬運部1006a、1006b來進行第一單元1001、第二單元1002a及第三單元1003間的檢體的移動。
第一單元1001係採集並接收檢體。例如,第一單元1001中係從被檢者採集檢體,且進行將所採集的檢體藉由稀釋液稀釋的處理。此外,第一單元1001中係進行稀釋後之檢體的攪拌處理。此外,第一單元1001中係進行稀釋後之檢體的離心分離處理。第二單元1002a係連接於第一單元1001,且進行要對於檢體進行測量之前的前置處理。例如,第二單元1002a中,係於開栓分注單元1500進行檢體的分注處理之檢體的前置處理。此外,第二單元1002a中,係於開栓分注單元1500中進行試藥的分注處理之檢體的前置處理。此外,第二單元1002a中,係於開栓分注單元1500的下游進行核酸抽出處理之檢體的前置處理。第三單元1003係連接於第二單元1002a,且對於已進行過前置處理之檢體進行測量。例如,第三單元1003中,係藉由RT-PCR檢查來進行測量檢體中是否包含感染性病毒的處理。
(開栓分注單元的構成)
如圖15及圖16所示,開栓分注單元1500係設有檢體保管部1510、檢體分注部1520、工件搬運部1530、及試藥分注部1540。此外,開栓分注單元1500係將氣壓保持為低於第二單元1002a之開栓分注單元1500的外部的負壓。
(檢體保管部的構成)
檢體保管部1510係保管複數個檢體採集容器1007a。具體而言,檢體保管部1510係在採集到檢體的檢體採集容器1007a將一部分的檢體分注於孔盤1007b之後,將收容有剩餘之檢體的檢體採集容器1007a保管預定時間。檢體保管部1510係例如保管檢體採集容器1007a二小時。藉此,在需要再檢查的情況下,可從檢體保管部1510取出檢體進行再檢查,而不需再度採集檢體。
檢體保管部1510係包含移動機器人1511、保管部1512、廢棄部1513、檢體載置部1514、及QC(quality control,品質管理)保管部1515。此外,檢體保管部1510係設於進行檢體之分注的檢體分注部1520與進行離心分離的離心分離部之間。在此,保管部1512係第一載置部的一例。並且,檢體載置部1514係第二載置部的一例。
移動機器人1511係使保管部1512的檢體採集容器1007a移動。此外,移動機器人1511係從第一單元1001(參照圖14)收取檢體採集容器1007a,且載置於檢體載置部1514。此外,移動機器人1511係使分注有檢體的檢體採集容器1007a從檢體載置部1514移動至保管部1512。此外,移動機器人1511係將已保管預定時間的檢體採集容器1007a廢棄於廢棄部1513。
如圖15所示,移動機器人1511係包含機器人本體1511a、及安裝於機器人本體1511a之前端的手部1511b。機器人本體1511a係包含複數個垂直關節的垂直多關節機器人。如圖17所示,手部1511b係可把持複數個(四個)檢體採集容器1007a。手部1511b係具有複數組(四組)夾具15111。各夾具15111係具有三個爪,藉由開閉三個爪來把持檢體採集容器1007a。四組夾具15111之中,三組夾具15111係藉由共通的空壓源來驅動。此外,四組夾具15111中之剩餘的一組夾具15111係 藉由不同於其他三組夾具15111的空壓源而獨立地驅動。藉此,可個別地把持要較其他檢體優先進行前置處理並進行測量之插隊檢體等需要個別把持的檢體採集容器1007a。
如圖15及圖16所示,保管部1512可載置複數個檢體採集容器1007a。保管部1512係例如可保管二小時內可處理(前置處理及測量)之個數(例如數百個)的檢體採集容器1007a。保管部1512係形成有用以供檢體採集容器1007a以豎立的狀態插入的複數個保持孔。
平面地觀察時,廢棄部1513係在保管部1512內設有複數個(六個)。廢棄部1513係供已保管預定時間的檢體採集容器1007a廢棄。廢棄部1513係在架台下具有收容部,該收容部係可收容預定時間程度(例如八小時程度)的檢體採集容器1007a。
檢體載置部1514係載置從第一單元1001(參照圖14)所送來的檢體採集容器1007a。亦即,檢體載置部1514係載置檢體分注之前的檢體採集容器1007a。載置於檢體載置部1514的檢體採集容器1007a係移交至檢體分注部1520,且在分注檢體之後,再度送回檢體載置部1514。送回檢體載置部1514的分注檢體之後的檢體採集容器1007a係移動至保管部1512。此外,因無法讀取檢體採集容器1007a之識別符等而需要由作業者來確認的檢體採集容器1007a係從檢體載置部1514藉由滑槽排出外部。
QC保管部1515係保管用於品質管理的陽性對照的試藥及陰性對照的試藥。保管於QC保管部1515中之陽性對照的試藥及陰性對照的試藥係依預定次數(例如每數十次)分注於各檢體且送去測量。
檢體分注部1520係從檢體採集容器1007a將檢體分注至孔盤1007b。具體而言,檢體分注部1520係將檢體採集容器1007a開栓,且將檢體的一部分從開栓後的檢體採集容器1007a分注於孔盤1007b,再將分注後的檢體採集容器1007a封栓。
(檢體分注部的構成)
檢體分注部1520係包含:開栓機器人1521、分注機器人1522、作業台1523、開栓把持部1524、溶解吸附液分注裝置1525、及廢棄部1526。
如圖15所示,開栓機器人1521係包含:機器人本體1521a及安裝於機器人本體1521a之前端的手部1521b。機器人本體1521a係包含複數個垂直關節的垂直多關節機器人。如圖18所示,手部1521b係具有夾具15211。夾具15211係具有三個爪,藉由開閉三個爪而把持檢體採集容器1007a的蓋1071。
如圖19所示,開栓把持部1524係將所載置的檢體採集容器1007a把持成為不會旋轉。此外,開栓把持部1524中係設有讀取檢體採集容器1007a之識別符的讀取器。此外,開栓把持部1524係設有偵測蓋1071之開栓及封栓之狀態的偵測感測器。偵測感測器係例如包含內建攝像機的雷射感測器。
開栓機器人1521係進行要分注檢體之檢體採集容器1007a的開栓。具體而言,開栓機器人1521係收取載置於檢體保管部1510之檢體載置部1514的檢體採集容器1007a,且使其移動至開栓把持部1524。然後,開栓機器人1521係把持於開栓把持部1524把持之狀態下的檢體採集容器1007a的蓋1071(參照圖4)且使其朝開栓方向旋轉,藉此將檢體採集容器1007a開栓。此外,如圖19所示,開栓機器人1521係在藉由開栓把持部1524把持已分注檢體之後的檢體採集容器1007a的狀態下,藉由夾具15211把持檢體採集容器1007a的蓋1071且使其朝封栓 方向旋轉,而將檢體採集容器1007a封栓。再者,開栓機器人1521係使開栓後的檢體採集容器1007a移動至檢體保管部1510的檢體載置部1514。此外,與檢體採集容器1007a同樣地,開栓機器人1521係接收用於品質管理之陽性對照的容器及陰性對照的容器且進行開栓及封栓。
如圖15及圖16所示,分注機器人1522係將檢體從檢體採集容器1007a分注於孔盤1007b。具體而言,分注機器人1522係從開栓後的檢體採集容器1007a抽吸檢體,且將所抽吸的檢體吐出至孔盤1007b的預定位置。此外,與檢體採集容器1007a相同地,分注機器人1522係將試藥從用於品質管理之陽性對照的容器及陰性對照的容器分注於孔盤1007b。
如圖15所示,分注機器人1522係包含機器人本體1522a及安裝於機器人本體1522a的前端的手部1522b。機器人本體1522a係包含複數個垂直關節的垂直多關節機器人。如圖20所示,手部1522b係包含本體部15221及管嘴15222。管嘴15222的前端係安裝可拆裝的一次性的吸頭15223。本體部15221係對於管嘴15222供給進行檢體之抽吸及吐出的負壓及正壓。此外,本體部15221係偵測管嘴15222內的壓力,藉此偵測容器內的液面。並且,可根據液面的偵測結果以及藉由分注機器人1522下降之吸頭15223的前端位置,取得容器內的水位(檢體的量或試藥的量)。此外,分注機器人1522係每次分注檢體時,從作業台1523取得新的吸頭15223,且於液體分注後,將已使用過的吸頭15223廢棄於廢棄部1526。
如圖15及圖16所示,作業台1523係載置要分注試藥及檢體的孔盤1007b。此外,作業台1523係載置吸頭架,該吸頭架係供收容安裝於分注機器人1522之手部1522b之前端的複數個吸頭15223。
如圖15所示,溶解吸附液分注裝置1525係將溶解吸附液分注於孔盤1007b。具體而言,溶解吸附液分注裝置1525係設於作業台1523上。此外,溶解吸附液分注裝置1525係對於由工件搬運部1530之搬運機器人1531把持之狀態下的孔盤1007b分注溶解吸附液。此外,溶解吸附液分注裝置1525係包含複數個(四個)管嘴1525a,而可對於孔盤1007b的四個凹孔1073(參照圖9)同時分注溶解吸附液。此外,溶解吸附液分注裝置1525係藉由搬運機器人1531使孔盤1007b移動,藉由二次的動作而對於一個孔盤1007b將溶解吸附液分注於八個凹孔1073。此外,溶解吸附液分注裝置1525係設有與四個管嘴1525a個別對應的流量感測器,藉由切換四個端口進行分注的分注泵來分注溶解吸附液。
廢棄部1526係供已用於檢體分注之已使用過的吸頭15223廢棄。廢棄部1526係於朝上的一面具有小的廢棄口1526a,可從廢棄口1526a放入吸頭15223。廢棄部1526係於廢棄口1526a的下方配置供收容吸頭15223的醫療廢棄物收集桶(收容具有感染可能性之廢棄物之附蓋容器)。
(工件搬運部的構成)
工件搬運部1530係在開栓分注單元1500內搬運工件。具體而言,工件搬運部1530係搬運要分注檢體的孔盤1007b。此外,工件搬運部1530係搬運收容有用於檢體分注部1520之吸頭15223(參照圖20)的吸頭架。此外,工件搬運部1530係搬運收容有用於試藥分注部1540之吸頭15413(參照圖22)的吸頭架。
如圖15及圖16所示,工件搬運部1530係包含:搬運機器人1531、棚架1532、棚架1533、複數個(二個)孔盤搬運部1534、及孔盤交遞部1535。
搬運機器人1531係把持並搬運孔盤1007b。具體而言,搬運機器人1531係從孔盤搬運部1534收取孔盤1007b,且搬運至作業台1523。此外,搬運機 器人1531係在藉由溶解吸附液分注裝置1525進行分注溶解吸附液之際把持孔盤1007b且使其移動。此外,搬運機器人1531係將已分注溶解吸附液的孔盤1007b,搬運至作業台1523之分注檢體的位置。此外,搬運機器人1531係將已分注檢體的孔盤1007b搬運至試藥分注部1540的作業台1542。此外,搬運機器人1531係將已在作業台1542分注試藥的孔盤1007b搬運至孔盤交遞部1535。
此外,搬運機器人1531係將收容有用於檢體分注部1520之吸頭15223(參照圖20)的吸頭架,從棚架1532取出而搬運至作業台1523。此外,搬運機器人1531係將收容有用於試藥分注部1540之吸頭15413(參照圖22)的吸頭架,搬運至試藥分注部1540的作業台1542。此外,搬運機器人1531係將吸頭架的中蓋搬運至蓋廢棄部1543而廢棄。
搬運機器人1531係包含機器人本體1531a及安裝於機器人本體1531a的前端的手部1531b。機器人本體1531a係包含複數個垂直關節的垂直多關節機器人。如圖21所示,手部1531b係具有一對夾具爪15311。藉由一對夾具爪15311的開閉而把持孔盤1007b或吸頭架。
如圖15及圖16所示,棚架1532係保管吸頭架,該吸頭架係收容有用於檢體分注部1520之吸頭15223(參照圖20)。此外,棚架1532係保管用於試藥分注部1540之試藥(磁性粒子、proK試藥)。棚架1532係設有抽屜,所保管的吸頭架及試藥係在抽屜被拉出的狀態下,藉由搬運機器人1531取出。此外,作業者可從外部對棚架1532供給吸頭架及試藥。
棚架1533係保管吸頭架,該吸頭架係收容有用於試藥分注部1540之吸頭15413(參照圖22)。棚架1533係設有抽屜,所保管的吸頭架係在抽屜被拉 出的狀態下,藉由搬運機器人1531取出。此外,作業者從外部對棚架1533供給吸頭架。
孔盤搬運部1534係搬運使用前之新的孔盤1007b。孔盤搬運部1534係平行地設置二個。二個孔盤搬運部1534係分別具有搬運孔盤1007b的輸送裝置。
孔盤交遞部1535係設置成為用以將已分注檢體及試藥的孔盤1007b交接給要進行核酸抽出處理之下游的單元。
(試藥分注部的構成)
試藥分注部1540係將試藥分注至孔盤1007b。具體而言,試藥分注部1540係將磁性粒子及proK試藥分注於已分注檢體的孔盤1007b。
試藥分注部1540係包含分注機器人1541、作業台1542、及蓋廢棄部1543。
分注機器人1541係將磁性粒子分注於已分注檢體的孔盤1007b,該磁性粒子係收容於載置於作業台1542之攪拌機1542a上的孔盤1007b。具體而言,分注機器人1541係抽吸藉由攪拌機1542a所攪拌的磁性粒子,且將所抽吸的磁性粒子吐出至孔盤1007b的預定位置。此外,分注機器人1541係將proK試藥分注於已分注檢體的孔盤1007b,該proK試藥係收容於載置於作業台1542之冷卻器1542b上的孔盤1007b。具體而言,分注機器人1541係抽吸藉由冷卻器1542b所冷卻的proK試藥,且將所抽吸的proK試藥吐出至孔盤1007b的預定位置。
分注機器人1541係包含機器人本體1541a及安裝於機器人本體1541a的前端的手部1541b。機器人本體1541a係包含複數個垂直關節的垂直多關節機器人。如圖22所示,手部1541b係包含本體部15411及複數個(四個)管嘴 15412。複數個管嘴15412各者的前端係安裝可拆裝的一次性的吸頭15413。本體部15411係對於複數個管嘴15412供給進行檢體之抽吸及吐出的負壓及正壓。此外,分注機器人1541係對於一個孔盤1007b,將磁性粒子及proK試藥雙方分注於已分注檢體的八個凹孔1073各者。亦即,分注機器人1541係藉由四個管嘴15412將磁性粒子及proK試藥的一方分注於四個凹孔1073,之後,藉由四個管嘴15412將磁性粒子及proK試藥的一方分注於其餘的四個凹孔1073。並且,分注機器人1541係將使用過的吸頭15413更換為新的吸頭15413。之後,分注機器人1541係藉由四個管嘴15412將磁性粒子及proK試藥的另一方分注於四個凹孔1073,之後,藉由四個管嘴15412將磁性粒子及proK試藥的另一方分注於其餘四個凹孔1073。亦即,分注機器人1541係對於一個孔盤1007b的八個凹孔1073,總計進行四次分注動作,藉此分注磁性粒子及proK試藥。
如圖16所示,作業台1542係設有攪拌機1542a、冷卻器1542b、廢棄部1542c、孔盤載置部1542d、及待機部1542e。
攪拌機1542a係載置收容有磁性粒子的孔盤1007b,且使孔盤1007b振動以使磁性粒子擴散。
冷卻器1542b係載置收容有proK試藥的孔盤1007b,且將proK試藥冷卻至4℃左右。
廢棄部1542c係設於作業台1542的下方,供已藉由分注機器人1541使用於試藥分注的吸頭15413廢棄。
孔盤載置部1542d係載置已分注檢體的孔盤1007b,且對於所載置的孔盤1007b,藉由分注機器人1541分注試藥(磁性粒子及proK試藥)。
待機部1542e係載置已分注檢體的孔盤1007b以待機去活化。
蓋廢棄部1543係供吸頭架的中蓋廢棄。
(第三單元的構成)
如圖14所示,第三單元1003係包含:試藥調配室1031,係調配用以進行檢體之測量的試藥;及測量室1032,係測量檢體。此外,第三單元1003係設有搬運複數連管1007c的第四機器人1004g。如圖23所示,第四機器人1004g係設有把持複數連管1007c的手部1550。
手部1550係具有一對夾具爪1551。一對夾具爪1551係分別設有夾住並把持複數連管1007c之複數個(八個)管1074的複數個(八個)把持部1552。此外,八個把持部1552中的五個把持部1552係設有抵接部1553。抵接部1553係抑制管1074在管1074的蓋1075關閉時傾倒。
平面地觀察時,複數個把持部1552係分別形成為凹陷形狀。此外,把持部1552係施有止滑加工。例如,把持部1552係施有稜線滾花加工或丁基橡膠的燒附加工。
如圖24所示,抵接部1553係至少設於閉蓋部1037抵接蓋1075之側的把持部1552的下方。抵接部1553係於藉由閉蓋部1037相對地推壓蓋1075時抵接於管1074。藉此,即可抑制管1074傾倒而可確實地關閉蓋1075。
(第四實施型態)
茲參照圖25至圖31來說明第四實施型態的檢查設備系統1。
[檢查設備系統的構成]
圖25係顯示第四實施型態之檢查設備系統1之構成的一例的平面圖。圖26係顯示第四實施型態之檢查設備系統1之構成的一例的剖面側視圖。如圖25及圖26所示,檢查設備系統1係用以對被檢者P進行檢體的採集及測量的系統。以下的實 施型態中,以檢查設備系統1用以進行PCR檢查之檢體的採集及測量並且進行分析的系統為例來進行說明。檢查設備系統1係具備:倉體10,係收容用以進行檢體的採集及測量並且進行分析的設備;及移動體20,係裝載倉體10。
倉體10係使倉體10的內部空間與外部空間隔離。倉體10可預先形成為箱狀,藉由機械裝載於移動體20。此種倉體10可為例如能夠使用於貨物輸送的貨櫃。倉體10可藉由堆高機及起重機等裝卸機械而裝載於移動體20。倉體10亦可在移動體20上或移動體20內組裝。在此,第四實施型態中,倉體10係貨櫃。
移動體20可在裝載著倉體10的狀態下移動,其具體的構成並無特別限制。移動體20可具備驅動裝置等,可為本身可移動者,亦可為藉由其他的移動體牽引或推壓而移動者。例如,移動體20可為可於地面上行進之卡車等大型汽車,或拖車等被牽引的車種。使移動體20在地面上移動的構成不限於車輪,亦可為例如履帶以及機器人之腳部之類的可步行的腳等。例如,移動體20亦可為可於軌道上移動之鐵路列車等車頭或被牽引的車種。例如,移動體20亦可為本身可航行於水面上或水中的船舶,或是本身無法航行於水面上或水中的駁船。例如,移動體20亦可為飛機等固定翼飛機及直升機等旋轉翼飛機。在此,第四實施型態中,移動體20係大型汽車。
檢查設備系統1係可藉由移動體20移動至各種場所。再者,若具有可容納移動體20或倉體10之空間的場所,則檢查設備系統1可配置在任何場所。
檢查設備系統1可配置於輸送旅客的移動據點。檢查設備系統1係例如可移動至要跨越地理性交界之移動時的起點或終點且配置在該地點。檢查設備系統1可在倉體10裝載於移動體20的狀態下使用,亦可在將倉體10從移動體20卸下至地面等的狀態下使用。在此,第四實施型態中,檢查設備系統1係在倉 體10裝載於移動體20的狀態下使用。地理性交界並無特別限制,可為國境、省、縣、市等行政區的交界、自治區的交界、以及島之間之由海所形成的交界等。要跨越地理性交界之移動時的起點及終點可為例如機場、海或河的港口、鐵路的車站、公共汽車站、汽車專用道路的出入口、以及國境檢查站等。
檢查設備系統1係於倉體10內包含第一單元部分U1至第四單元部分U4。倉體10係收容第一單元部分U1至第四單元部分U4的全體。第一單元部分U1至第四單元部分U4全體係與倉體10一同一體化而形成一個單元。換言之,檢查設備系統1係由一個單元所構成。
第一單元部分U1係形成具備用以從被檢者P採集檢體之設備之採集室R2的部分。
第二單元部分U2係與採集室R2隔離地形成具備用以測量且分析檢體之設備之分析室R3及R4的部分。第二單元部分U2係抑制因浮游及飛散等而存在於空氣中之病原體侵入分析室R3與R4。第二單元部分U2係包含:第一分析單元部分,係形成第一分析室R3;及第二分析單元部分,係形成第二分析室R4。
第三單元部分U3係具備結果輸出裝置600的單元部分,該結果輸出裝置600係輸出分析之結果之設備的一例。第四實施型態中,第三單元部分U3係與採集室R2隔離地形成收容醫事人員H1、H2的收容室R5,且在收容室R5內包含結果輸出裝置600,但不限於此。第三單元部分U3係抑制存在於空氣中的病原體侵入收容室R5。第四實施型態中,醫事人員H1係醫師,醫事人員H2係檢驗師,但不限於此。以下有將「醫事人員H1」記載為「醫師H1」,「醫事人員H2」記載為「檢驗師H2」的情形。
第四單元部分U4係與分析室R3及R4隔離地形成被檢者P要接受用以採集檢體之診察之診察室R1的部分。第四單元部分U4係抑制存在於空氣中的病原體侵入分析室R3與R4。
診察室R1係與採集室R2鄰接。診察室R1係被倉體10的上壁11、底壁12及相鄰的三個側壁13所包圍,且藉由間隔壁W1而與採集室R2隔開。間隔壁W1係固定於倉體10,無法移動。間隔壁W1係形成有開口部,開口部係嵌入由玻璃等所形成之透明的區隔板W1a。區隔板W1a係形成有開口部,該開口部係使診察室R1與採集室R2之間可相通以從被檢者P採集檢體。
包圍診察室R1之側壁13之中,相鄰於間隔壁W1的一個側壁13係形成有供被檢者P出入診察室R1的出入開口13a1,出入開口13a1係配置有開閉出入開口13a1的門13a2。門13a2可藉由電氣等動力進行開閉動作,亦可手動地進行開閉動作。門13a2係具有遮蔽出入開口13a1的能力。出入開口13a1係配置有收納、展開自如或是拆裝自如的階梯13a3以進入、離開出入開口13a1。診察室R1可與倉體10的外部隔絕。
採集室R2係與診察室R1及第一分析室R3鄰接。診察室R1及第一分析室R3係隔著採集室R2而彼此位於相反側。採集室R2係被倉體10的上壁11、底壁12及二個相向的側壁13包圍,且藉由間隔壁W1與診察室R1隔開,並藉由間隔壁W2與第一分析室R3隔開。間隔壁W2係固定於倉體10,無法移動。間隔壁W2係形成有開口部,開口部係配置有開閉開口部的閘門W2a。閘門W2a係藉由電氣馬達的驅動而滑移開閉開口部的滑動門。閘門W2a係具有遮蔽開口部的能力。採集室R2係與診察室R1連通,但可與第一分析室R3隔離。
第一分析室R3係與採集室R2及第二分析室R4鄰接。採集室R2及第二分析室R4係隔著第一分析室R3而彼此位於相反側。第一分析室R3係被倉體10的上壁11、底壁12及二個相向的側壁13包圍,且藉由間隔壁W2與採集室R2隔開,並藉由間隔壁W3與第二分析室R4隔開。間隔壁W3係固定於倉體10,無法移動。間隔壁W3係形成有開口部,開口部係配置有開閉開口部的閘門W3a。閘門W3a係藉由電氣馬達的驅動而滑移開閉開口部的滑動門。閘門W23係具有遮蔽開口部的能力。第一分析室R3可與採集室R2及第二分析室R4皆隔離。
第二分析室R4係與第一分析室R3及收容室R5鄰接。第一分析室R3及收容室R5係隔著第二分析室R4而彼此位於相反側。第二分析室R4係被倉體10的上壁11、底壁12及二個相向的側壁13包圍,且藉由間隔壁W3與第一分析室R3隔開,並藉由間隔壁W4與收容室R5隔開。間隔壁W4係固定於倉體10,無法移動。間隔壁W4係形成有開口部,開口部係配置有開閉開口部的門W4a。門W4a可藉由電氣等動力進行開閉動作,亦可手動地進行開閉動作。門W4a係具有遮蔽開口部的能力。第二分析室R4可與第一分析室R3及收容室R5隔離。
收容室R5係與第二分析室R4鄰接。收容室R5係被倉體10的上壁11、底壁12及相鄰的三個側壁13包圍,且藉由間隔壁W4與第二分析室R4隔開。收容室R5可與第二分析室R4隔離。收容室R5可配置能夠設置且能夠除去的壁W5。壁W5係區分醫師H1的工作區域與檢驗師H2的區域。
包圍收容室R5之側壁13之中,相向於間隔壁W4的一個側壁13係形成有出入開口13a4,以供醫事人員H1、H2進出倉體10內以及機材的搬出搬入,出入開口13a4係配置有開閉出入開口13a4的門13a5。門13a5可藉由電氣等動力進行開閉動作,亦可手動地進行開閉動作。門13a5係具有遮蔽出入開口13a4的能力。 出入開口13a4係配置有收納、展開自如或是拆裝自如的階梯13a6以進入、離開出入開口13a4。收容室R5可與倉體10的外部隔絕。
圖27係顯示第四實施型態之檢查設備系統1之功能性構成的一例的方塊圖。如圖25至圖27所示,第四單元部分U4係在診察室R1內具備第一室內攝像裝置510。第一室內攝像裝置510係例如具備可見光攝像機等以拍攝診察室R1內。第一室內攝像裝置510係將所拍攝到之畫像的資料傳送至配置於收容室R5之第一操作輸出入裝置310之提示裝置313及第二操作輸出入裝置320之提示裝置323的至少一方。
第一單元部分U1係具備使採集室R2成為負壓環境的第一空調系統AC1。第一空調系統AC1係使採集室R2、以及連通於採集室R2的診察室R1成為負壓環境。藉此,使採集室R2及診察室R1內的氣壓低於第一分析室R3內的氣壓。採集室R2及診察室R1內的氣壓亦可設為低於外氣壓。第一空調系統AC1可具備空調機器、空氣清淨裝置、吸排氣裝置、風道、過濾器及逆流防止調節閥等。藉由第一空調系統AC1的作用,抑制存在於空氣中的病原體洩漏至採集室R2及診察室R1的外部。
第一單元部分U1係在採集室R2內具備:執行從被檢者P採集檢體之行為的第一機器人110;接收裝置410;及第二室內攝像裝置520。第一機器人110係藉由操作輸出入裝置310及320來操作。第一機器人110係具備通信裝置,可供操作第一操作輸出入裝置310的醫師H1與被檢者P進行溝通。第二室內攝像裝置520係例如具備可見光攝像機等以拍攝採集室R2內。第二室內攝像裝置520係將所拍攝到之畫像的資料傳送至第二操作輸出入裝置320的提示裝置323。
第一單元部分U1可在採集室R2內更具備供第一機器人110進行醫療檢查行為的器具、實驗裝置、及各種檢查試藥等。就上述器具來說,例如可列舉自動吸管、自動吸管的吸頭、微管、離心管、離心分離管,就上述實驗裝置來說,例如可列舉離心分離機、PCR裝置等。
接收裝置410可從第一機器人110接收檢體。第四實施型態中,接收裝置410係具備使檢體去活化的功能,但不限於此。接收裝置410可更具備將檢體分注的功能,惟亦可由第一機器人110在接收裝置410中將檢體進行分注。接收裝置410可具備將去活化檢體轉送至第一分析室R3的功能,惟亦可由第一機器人110通過閘門W2a的開口部將去活化檢體轉送至第一分析室R3。
第一機器人110係執行自被檢者P採集檢體的採集行為、將檢體置入接收裝置410的置入行為、在接收裝置410進行檢體的分注行為、從接收裝置410取出去活化檢體的取出行為、以及將去活化檢體轉送至第一分析室R3之轉送行為之中的至少一個行為。
例如,第一機器人110係依據醫師H1使用第一操作輸出入裝置310進行之操作,進行自被檢者P採集檢體的採集行為。第一機器人110係依據醫師H1之手動操縱來進行檢體的採集行為,惟亦可搭載AI(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以自動操縱來進行。第一機器人110係依據從第二操作輸出入裝置320接收的指令而進行檢體之採集行為以外的行為,惟亦可依據從第一操作輸出入裝置310接收的指令來進行檢體之採集行為以外的行為。第一機器人110係依據自動化程式的自動操縱而進行檢體之採集行為以外的行為,惟亦可由使用操作輸出入裝置320或310的手動操縱來執行檢體之採集行為以外的行為。
間隔壁W2的閘門W2a可藉由操作輸出入裝置310或320任一者來操作,亦可藉由第一控制裝置210或統合控制裝置240自動地控制。
在此說明第一機器人110的構成。圖28係顯示第四實施型態之第一機器人110之構成的一例的前視圖。如圖28所示,第一機器人110係具備:屬於機械臂的臂111、112;及屬於安裝於臂111、112各者之前端的機械手的手部113、114。手部113、114係對於對象物進行動作,亦被稱為終端執行器(end effector)。臂111、112係分別由水平多關節型的機械臂所構成,臂111、112的基部係配置於同軸上。第一機器人110係同軸雙臂機器人。後述的第二機器人120及第三機器人130亦為同軸雙臂機器人。
另外,機器人110至130的構成不限於具備水平多關節型之機械臂的同軸雙臂機器人而可為任意的機器人。例如,機器人110至130亦可具備垂直多關節型、極座標型、圓筒座標型、直角座標型及其他形式的任意機械臂。機器人110至130所具備之臂的數量亦可為一個或三個以上之任意數量。此外,機器人110至130係具有與產業用機器人相同的構成,惟亦可具有服務機器人、仿人形機器人等的構成。服務機器人係指看護、醫療、清掃、警衛、導覽、救助、烹調、商品提供等各種的服務業中所使用的機器人。
第一機器人110係更具備提示裝置115(參照圖3)、攝像裝置116、以及集音裝置117。提示裝置115、攝像裝置116以及集音裝置117係用於供被檢者P與醫師H1進行溝通的裝置。
攝像裝置116係例如具備可見光攝像機等,隔著區隔板W1a來拍攝診察室R1的被檢者P,且將所拍攝到之畫像的資料傳送至第一操作輸出入裝置310及第二操作輸出入裝置320中之至少第一操作輸出入裝置310。集音裝置117 係例如具備麥克風等,隔著區隔板W1a收集診察室R1之被檢者P的聲音等,且將所收音的聲音信號傳送至第一操作輸出入裝置310及第二操作輸出入裝置320中之至少第一操作輸出入裝置310。
提示裝置115係具備顯示器115a及聲音輸出裝置115b。顯示器115a可為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有機或無機EL顯示器(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等顯示器。聲音輸出裝置115b可為揚聲器、耳機、頭戴式耳機等。顯示器115a及聲音輸出裝置115b係將藉由第一操作輸出入裝置310之攝像裝置314集集音裝置315(參照圖27)所取得之畫像資料及聲音信號所對應的畫像及聲音,隔著區隔板W1a提示給診察室R1的被檢者P。顯示器115a及聲音輸出裝置115b亦可將藉由第二操作輸出入裝置320之攝像裝置324及集音裝置325(參照圖27)所取得之畫像資料及聲音信號所對應的畫像及聲音提示給被檢者P。
第四實施型態中,攝像裝置116及集音裝置117係固定地配置於顯示器115a,但不限於此,若可取得被檢者P的畫像及聲音即可。例如,攝像裝置116及集音裝置117亦可配置於臂111、112、區隔板W1a、被檢者P、以及診察室R1等。顯示器115a係固定地配置於第一機器人110之臂111、112的基部附近,但不限於此,若可對被檢者P提示畫像即可。聲音輸出裝置115b係固定地配置於顯示器115a,但不限於此,若可對被檢者P提示聲音即可。例如,顯示器115a及聲音輸出裝置115b亦可配置於臂111、112、區隔板W1a、被檢者P、以及診察室R1等。
如圖25至圖27所示,第二單元部分U2係具備第二空調系統AC2a及AC2b。第二空調系統AC2a係使第一分析室R3成為正壓環境,且使第一分析室R3內的氣壓高於採集室R2內的氣壓。藉此,抑制空氣從採集室R2及第二分析室R4流入第一分析室R3。第一分析室R3內的氣壓可設為高於外氣壓。第二空調系 統AC2b係使第二分析室R4成為負壓環境,且使第二分析室R4內的氣壓低於第一分析室R3內的氣壓。第二空調系統AC2a及AC2b係可具備空調機器、空氣清淨裝置、吸排氣裝置、風道、過濾器及逆流防止調節閥等。
第二單元部分U2係在第一分析室R3內具備:第二機器人120,係對於從採集室R2所傳送的檢體執行第一分析行為;第一分析裝置420;及第三室內攝像裝置530。第二機器人120係與第一機器人110同樣地具備臂121、122、以及臂121、122各者之前端的手部123、124。另外,由於第二機器人120不與被檢者P進行溝通,因此不具備提示裝置、攝像裝置及集音裝置,惟亦可具備攝像裝置作為第二機器人120的眼。第二機器人120係藉由第二操作輸出入裝置320來操作。第三室內攝像裝置530係具備可見光攝像機等以拍攝第一分析室R3內。第三室內攝像裝置530係將所拍攝到之畫像的資料傳送至第二操作輸出入裝置320的提示裝置323。
第一分析裝置420係包含用以對於已去活化之檢體進行第一分析所需的各種裝置及器具。第一分析係在正壓環境下進行的分析。例如,以PCR檢查的情形而言,第一分析係包含從檢體抽出核酸、PCR反應液的生成及調整、對照試藥的添加、以及密封等步驟。第一分析裝置420係包含各步驟所需的裝置及器具。
第二機器人120係使用第一分析裝置420所含的裝置及器具來執行第一分析之各步驟的至少一步驟。第二機器人120係通過間隔壁W3之閘門W3a的開口部而進行將第一分析後的檢體轉送至第二分析室R4的行為。在此,亦可由第一分析裝置420進行第一分析後之檢體的轉送。第二機器人120係依據從第二操作輸出入裝置320所接收的指令而進行各行為,惟亦可依據從第一操作輸出 入裝置310接收的指令來進行各行為。第二機器人120係依據自動化程式的自動操縱而進行各行為,惟亦可由使用操作輸出入裝置320或310的手動操縱來執行各行為。
第二單元部分U2係在第二分析室R4內具備:第三機器人130,係對於從第一分析室R3所送來的檢體執行第二分析行為;第二分析裝置430;及第四室內攝像裝置540。第三機器人130係具有與第二機器人120相同的構成,具備臂131、132、及臂131、132各者之前端的手部133、134。另外,第三機器人130可具備攝像裝置作為第三機器人130的眼。第三機器人130係藉由第二操作輸出入裝置320來操作。第四室內攝像裝置540係具備可見光攝像機等以拍攝第二分析室R4內。第四室內攝像裝置540係將所拍攝到之畫像的資料傳送至第二操作輸出入裝置320的提示裝置323。
第二分析裝置430係包含為了對於第一分析後的檢體進行第二分析所需的各種裝置及器具。第二分析係在負壓環境下進行的分析。例如,以PCR檢查的情形而言,第二分析係包含放大、檢測PCR及輸出檢測結果資料等步驟。第二分析裝置430係包含各步驟所需的裝置及器具。
第三機器人130係使用第二分析裝置430所含的裝置及器具來執行第二分析之各步驟的至少一個步驟。第三機器人130可通過間隔壁W4之門W4a的開口部而執行將第二分析後之檢體轉送至收容室R5的行為。第三機器人130係依據從第二操作輸出入裝置320接收的指令而進行各行為,惟亦可依據從第一操作輸出入裝置310接收的指令來進行各行為。第三機器人130係依據自動化程式的自動操縱而進行各行為,惟亦可由使用操作輸出入裝置320或310的手動操縱來執行各行為。
第三單元部分U3係具備第三空調系統AC3。第三空調系統AC3係進行收容室R5內的空調。例如,第三空調系統AC3可使收容室R5內之氣壓高於第二分析室R4內的氣壓,例如,亦可使其與外氣壓為相等的氣壓。第三空調系統AC3可具備空調機器、空氣清淨裝置、吸排氣裝置、風道、過濾器及逆流防止調節閥等。
第三單元部分U3係在收容室R5內具備第一操作輸出入裝置310、第二操作輸出入裝置320、及結果輸出裝置600。操作輸出入裝置310、320係分別具備輸入裝置311、321、操作裝置312、322、提示裝置313、323、攝像裝置314、324、以及集音裝置315、325。
輸入裝置311、321係接受由醫事人員H1、H2下達的指令、資訊及資料等的輸入。例如,輸入裝置311、321可接受要使機器人110至130執行自動操縱下的自動動作的指令,且將該指令對統合控制裝置240輸出。輸入裝置311、321可具備撥桿、按鍵、觸控面板、操縱桿、動態捕捉、攝像機及麥克風等習知的輸入手段。例如,輸入裝置311、321可具備屬於教示裝置之一的教導裝置、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智慧型裝置、個人電腦、以及專用終端裝置等終端裝置。
操作裝置312、322係接受醫事人員H1、H2進行之用以手動操縱機器人110至130之操作的輸入。操作裝置312、322可將對應於該操作的指令對統合控制裝置240輸出。操作裝置312、322可具備撥桿、按鍵、觸控面板、操縱桿、動態捕捉、攝像機及麥克風等習知的輸入手段。第四實施型態中,機器人110至130係在手動操縱中以主控從屬方式控制,操作裝置312、322係具備主控機。操作裝置312、322不僅輸出使機器人110至130執行依據所輸入之操作之動作的指 令,並且對於操作裝置312、322的操作者之醫事人員H1、H2賦予作用於機器人110至130之手部之力的回授。
此外,操作裝置312、322亦可具備緊急時(例如機器人110至130異常動作的情形等)由醫事人員H1、H2按壓的解除按鍵(未圖示)。按壓解除按鍵時進行的指令可建立成為對應於用以使保持於手部之醫療檢查器具或醫療診察器具放開的指令、及/或用以使手部移動而從被檢者P離開的指令等關係。
提示裝置313係具備已例示之如同第一機器人110之提示裝置115的顯示器及聲音輸出裝置。提示裝置313係對醫師H1等提示由第一機器人110之攝像裝置116及集音裝置117所取得之畫像資料及聲音信號所對應的畫像及聲音。提示裝置313可提示被檢者P的畫像及聲音。提示裝置313亦可提示由室內攝像裝置510至540所取得之畫像資料所對應的畫像。
提示裝置323係具備已例示之如同第一機器人110之提示裝置115的顯示器及聲音輸出裝置中的至少顯示器。提示裝置323係對檢驗師H2等提示由室內攝像裝置510至540所取得之畫像資料所對應的畫像。提示裝置323可提示各室內的畫像。提示裝置323亦可提示由第一機器人110之攝像裝置116及集音裝置117、以及機器人120、130之攝像裝置(未圖示)所取得之畫像資料及聲音信號所對應的畫像及聲音。
攝像裝置314、324係具備可見光攝像機等。集音裝置315、325係具備麥克風等。攝像裝置314及集音裝置315係取得第一操作輸出入裝置310之操作者之醫師H1等的畫像資料及聲音信號,且輸出至第一機器人110的提示裝置115。攝像裝置314及集音裝置315可對被檢者P提示醫師H1的畫像及聲音。攝像裝置324及集音裝置325係取得第二操作輸出入裝置320之操作者之檢驗師H2等 的畫像資料及聲音信號,且輸出至第一機器人110的提示裝置115。攝像裝置324及集音裝置325可對被檢者P提示檢驗師H2的畫像及聲音。
結果輸出裝置600係輸出分析之結果之設備的一例。結果輸出裝置600係從第二分析裝置430接受檢測結果的資料。結果輸出裝置600可將對於檢測結果之資料的判定、所見事實及證明等附件資料附在該資料中。結果輸出裝置600可依據程式來產生附件資料,亦可依據由醫師H1及檢驗師H2等所輸入的資訊來產生附件資料。結果輸出裝置600係將包含附件資料之檢測結果的資料,以可供被檢者P辨識的資料或紙面來輸出。例如,結果輸出裝置600可將PCR檢查之陰性證明書進行資料輸出或紙面輸出。
如圖27所示,檢查設備系統1係具備第一控制裝置210、第二控制裝置220、第三控制裝置230及統合控制裝置240作為用以控制各裝置之動作的控制裝置。
第一控制裝置210係控制第一機器人110之各構成要素的動作。第二控制裝置220係控制第二機器人120之各構成要素的動作。第三控制裝置230係控制第三機器人130之各構成要素的動作。
統合控制裝置240係控制檢查設備系統1的整體。例如,統合控制裝置240係從操作輸出入裝置310、320接受指令,且將該指令輸出至該指令之對象的裝置,或者,依據該指令控制該指令之對象之裝置的動作。例如,操作輸出入裝置310、320之指令之對象為機器人110至130之任一個機器人時,統合控制裝置240係將該指令輸出至控制裝置210至230中之要控制該機器人的控制裝置。統合控制裝置240可藉由一個第一操作輸出入裝置310來操作機器人110至130中的 任意機器人,亦可藉由一個第二操作輸出入裝置320來操作機器人110至130中的任意機器人。
例如,操作輸出入裝置310、320之指令的對象為室內攝像裝置510至540、接收裝置410及分析裝置420至430中的任意裝置時,統合控制裝置240可將該指令輸出至該裝置,或者,依據該指令控制該裝置的動作。統合控制裝置240可藉由一個第一操作輸出入裝置310使任意裝置動作,亦可藉由一個第二操作輸出入裝置320使任意裝置動作。
此外,統合控制裝置240可控制空調系統AC1、AC2a、AC2b及AC3的動作。
控制裝置210至240係具備電腦裝置。再者,控制裝置210至240可具備用以控制供給至機器人110至130及各裝置之電力的電氣電路等。例如,控制裝置210至240可配置於收容室R5中。或者,控制裝置210至230亦可配置於機器人110至130中。
例如,控制裝置210至240的電腦裝置係包含演算器,該演算器係具有處理器及記憶體等。演算器係與其他裝置進行指令、資訊及資料等的授受。演算器係接收從各種機器輸入的信號並且對各控制對象輸出控制信號。記憶體係由揮發性記憶體及非揮發性記憶體等半導體記憶體、硬碟及SSD(Solid State Drive,固態驅動器)等記憶裝置所構成。例如,記憶體係記憶要由演算器執行的程式及各種固定資料等。
演算器的功能可藉由以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單元)等處理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隨機存取記憶體)等揮發性記憶體及ROM(Read Only Memory,唯讀記憶體)等非揮發性記憶體等構成的電腦系統 (未圖示)來實現。電腦系統可藉由以CPU使用RAM作為工作區域來執行記錄於ROM中的程式而實現演算器的功能。在此,演算器之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可藉由上述電腦系統來實現,亦可藉由電子電路或積體電路等專用的硬體電路來實現,亦可藉由上述電腦系統與硬體電路的組合來實現。控制裝置210至240各者可藉由單一電腦裝置進行的集中控制來執行各處理,亦可藉由複數個電腦裝置的協同動作進行的分散控制來執行各處理。例如,亦可將控制裝置210至240的至少二者統合於單一電腦裝置中。
例如,控制裝置210至240的各功能係可藉由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ler)、MPU(Micro Processing Unit,微處理器)、LSI(Large Scale Integration:大規模積體電路)、系統LSI、PLC(Programmable Gate Array,可程式閘陣列)及邏輯電路等來實現。控制裝置210至240各者的複數個功能可個別地單晶片化,亦可單晶片化成包含一部分或全部的功能。此外,電路可分別為通用的電路,亦可為專用的電路。就LSI來說,可利用可在LSI製造後進行程式化的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場域可程式閘陣列)、可再構成LSI內部之電路單元的連接及/或設定的可重組態處理器(reconfigurable processor)、或是適於特定用途之將複數個功能的電路匯集為一體的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特殊應用積體電路)等。
圖27所示之檢查設備系統1所含的各構成要素係經由有線通信或無線通信來彼此連接。有線通信、無線通信的種類可為任意種類。
[檢查設備系統的動作]
以下說明第四實施型態之檢查設備系統1中之檢查處理的流程的一例。在此,以下說明PCR檢查之檢查處理的流程的一例。
如圖25至圖27所示,首先,被檢者P進入診察室R1,且就坐於椅子而成為隔著區隔板W1a面向第一機器人110。被檢者P係使用從第一機器人110之提示裝置115輸出之醫師H1的畫像及聲音、以及輸入於攝像裝置116及集音裝置117之被檢者P的畫像及聲音而與醫師H1進行溝通,並且依照醫師H1的指示,將被檢者P的臉部伸入區隔板W1a的開口部內。
醫師H1係使用第一操作輸出入裝置310手動操縱第一機器人110,以使手部113或114移動,且使用該手部所保持的檢查器具,從被檢者P採集檢體。採集後,醫師H1係使用第一操作輸出入裝置310將第一機器人110的動作控制切換為自動操縱,或者進行表示採集完成的輸入。第一操作輸出入裝置310係將切換為自動操縱的通知等傳送至第二操作輸出入裝置320。
檢驗師H2經由第二操作輸出入裝置320察覺到該通知時,即對於第二操作輸出入裝置320輸入要自動地執行檢體之處理的指令。檢驗師H2係在檢體的處理自動地進行之際,視覺確認第二操作輸出入裝置320之提示裝置323播放的各房間的畫像,以監視有無發生異常等。檢驗師H2係在發生異常時及有必要時,使用第二操作輸出入裝置320來進行處理的中止或從自動操縱切換為手動操縱等。
統合控制裝置240係使第一機器人110與接收裝置410依序自動地執行:由第一機器人110進行之將檢體置入接收裝置410的置入行為、由第一機器人110進行之接收裝置410中的檢體的分注行為、由接收裝置410進行之檢體的去活化及由第一機器人110進行之自接收裝置410取出去活化檢體的取出行為、以及由第一機器人110進行之將去活化檢體轉送至第一分析室R3的轉送行為。
再者,統合控制裝置240係使閘門W2a開啟間隔壁W2的開口部,且使第一機器人110將檢體插入該開口部。統合控制裝置240係使第二機器人120動作,使第二機器人120接受已插入開口部的檢體,且使閘門W2a封閉。
接著,統合控制裝置240係使第二機器人120依序自動執行第一分析的各步驟。統合控制裝置240係於第一分析的所有步驟完成後,使閘門W3a開啟間隔壁W3的開口部,且使第二機器人120將檢體插入該開口部。統合控制裝置240係使第三機器人130動作,使第三機器人130接受已插入開口部的檢體,且使閘門W3a封閉。
接著,統合控制裝置240係使第三機器人130依序自動執行第二分析的各步驟。統合控制裝置240係於第二分析的所有步驟完成後,使第二分析裝置430對結果輸出裝置600輸出檢測結果的資料。統合控制裝置240係使結果輸出裝置600發行檢查結果的證明書。檢驗師H2係將結果輸出裝置600所發行之PCR檢查之陰性證明等的證明書交給被檢者P。結果輸出裝置600亦可將該證明書的資料傳送至被檢者P之終端裝置等其他裝置。
在此,統合控制裝置240係可在從第一機器人110將檢體交接給第二機器人120之後,將第一機器人110的動作控制切換為手動操縱,且將切換的通知或交接完成的通知輸出於第一操作輸出入裝置310。藉此,醫師H1係可對於下一個被檢者P進行檢體的採集。
綜上所述,第四實施型態之檢查設備系統1可在配置檢查設備系統1的場所進行從被檢者P採集檢體至輸出檢體之檢查結果之一連串的處理。再者,檢查設備系統1可僅使用配置於倉體10內的裝置來進行上述一連串的處理。換言之,檢查設備系統1只要配置倉體10就能夠在配置場所執行一連串的處理。
(第四實施型態的變形例1)
第四實施型態之變形例1與第四實施型態的相異點在於第二單元部分U2係具備第一分析室R3的第一前室R3a及第二分析室R4的第二前室R4a。以下以與第四實施型態的相異點為中心來說明變形例1,且適當省略與第四實施型態的相同點的說明。
圖29係顯示第四實施型態之變形例1之檢查設備系統1A之構成的一例的剖面側視圖。如圖29所示,檢查設備系統1A的第二單元部分U2係在倉體10內具備第一分析室R3的第一前室R3a及第二分析室R4的第二前室R4a。第一前室R3a係位於採集室R2與第一分析室R3之間,第二前室R4a係位於第一分析室R3與第二前室R4a之間。第二單元部分U2亦可包含形成第一前室R3a的分析單元部分及形成第二前室R4a的分析單元部分以分別作為第一前室R3a及第二前室R4a。
第一前室R3a係藉由間隔壁W2與採集室R2隔開,且藉由間隔壁W6與第一分析室R3隔開。間隔壁W6係與間隔壁W2同樣地具備開口部及開閉該開口部的閘門W6a。
第二前室R4a係藉由間隔壁W3與第一分析室R3隔開,且藉由間隔壁W7與第二分析室R4隔開。間隔壁W7係與間隔壁W3同樣地具備開口部及開閉該開口部的閘門W7a。
第二單元部分U2係具備:第二空調系統AC2c,係調整第一前室R3a的空調環境;及第二空調系統AC2d,係調整第二前室R4a的空調環境。第二空調系統AC2c可將第一前室R3a的空調環境調整成為與負壓環境之採集室R2的空調環境及正壓環境之第一分析室R3的空調環境中之至少第一分析室R3相同的空調環境。第二空調系統AC2d係可將第二前室R4a的空調環境調整成為與正壓 環境之第一分析室R3的空調環境及負壓環境之第二分析室R4的空調環境中之至少第二分析室R4相同的空調環境。
統合控制裝置240(參照圖27)係控制空調系統AC1、AC2a至AC2d及AC3的動作。
例如,由第一機器人110進行從採集室R2轉送檢體的情形下,統合控制裝置240係在使第一前室R3a成為正壓環境的狀態下,開啟間隔壁W2的閘門W2a。接著,統合控制裝置240係在使第一機器人110將檢體載置於第一前室R3a內的承台上之後,將閘門W2a封閉。再者,統合控制裝置240係在使第一前室R3a成為負壓環境的狀態下,開啟間隔壁W6的閘門W6a。接著,統合控制裝置240係使第二機器人120將第一前室R3a內的承台的檢體轉送至第一分析室R3內,且將閘門W6a封閉。在此,第一前室R3a可為正壓環境。藉此,可確實地抑制存在於空氣中的病原體從採集室R2侵入第一分析室R3。
例如,由第二機器人120進行從第一分析室R3轉送檢體的情形下,統合控制裝置240係在使第二前室R4a成為正壓環境的狀態下,開啟間隔壁W3的閘門W3a。接著,統合控制裝置240係在使第二機器人120將檢體載置於第二前室R4a內的承台上之後,將閘門W3a封閉。再者,統合控制裝置240係在使第二前室R4a成為負壓環境的狀態下,開啟間隔壁W7的閘門W7a。接著,統合控制裝置240係使第三機器人130將第二前室R4a內的承台的檢體轉送至第二分析室R4內,且將閘門W7a封閉。藉此,可確實地抑制存在於空氣中的病原體從第一分析室R3侵入第二分析室R4。
依據以上所述之第四實施型態之變形例1的檢查設備系統1A,將確實地抑制存在於空氣中的病原體在房屋間移動。
(第四實施型態之變形例2)
第四實施型態之變形例2與第四實施型態的相異點在於第一操作輸出入裝置310與第二操作輸出入裝置320的至少一方配置在離開倉體10的位置以下,以與第四實施型態及變形例1的相異點為中心來說明變形例2,且適當省略與第四實施型態及變形例1的相同點的說明。
圖30係顯示第四實施型態之變形例2之檢查設備系統1B之構成的一例的剖面側視圖。如圖30所示,本變形例的檢查設備系統1B中,第三單元部分U3係不具備操作輸出入裝置310、320。第三單元部分U3係在收容室R5具備結果輸出裝置600,結果輸出裝置600可直接將陰性證明書等檢查結果對倉體10的外部的被檢者P輸出。本變形例中,收容室R5未收容醫事人員H1、H2。
此外,檢查設備系統1B係在離開倉體10的位置具備第五單元部分U5。第五單元部分U5可配置在單一個場所,亦可配置在複數個場所。第五單元部分U5係具備第一操作輸出入裝置310與第二操作輸出入裝置320的至少一方。
本例中,第五單元部分U5係配置在彼此分離的二個場所。一方的第五單元部分U5係具備收容第一操作輸出入裝置310的操作室R6a,另一方的第五單元部分U5係具備收容第二操作輸出入裝置320的操作室R6b。二個第五單元部分U5可分別具備包含操作室R6a、R6b的倉體且與該倉體共同配置,亦可利用既有之設施之房間等空間作為操作室R6a、R6b而配置於該空間內。
操作輸出入裝置310、320皆通過通信網路N與統合控制裝置240(參照圖27)通信。藉此,醫師H1可使用第一操作輸出入裝置310從遠端操作包含機器人110至130等倉體10內的各裝置,檢驗師H2可使用第二操作輸出入裝置320從遠端操作包含機器人110至130等倉體10內的各裝置。
通信網路N可為有線通信網路,亦可為無線通信網路。例如,通信網路N係可包含隨建即連網路(Ad Hoc Network)、網際網路(internet)、商際網路(extranet)、虛擬私人網路(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區域網路(Local Area Network,LAN)、無線LAN(Wireless LAN,WLAN)、廣域網路(Wide Area Netwrok,WAN)、無線WAN(Wireless WAN,WWAN)、大型都市網路(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網際網路的一部分、公眾交換電話網(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PSTN)的一部分、行動電話網、ISDNs(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s,整體服務數位網路)、無線LANs、LTE(Long Term Evolution,長期演進技術)、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碼分多工處理)、藍牙(Bluetooth(註冊商標))、衛星通信等、或此等二個以上的組合。通信網路N亦可包含一個或複數個網路。
經由通信網路N而與統合控制裝置240(參照圖27)通信的操作輸出入裝置310、320可配置在與倉體10相同的建物或相同的場地內,亦可配置在離開此等建物或場地的遠端地。
此外,一個倉體10的統合控制裝置240(參照圖27)亦可經由通信網路N而與二個以上的第一操作輸出入裝置310及/或二個以上的第二操作輸出入裝置320通信。藉此,位於各種場所的複數個醫師H1與複數個檢驗師H2可操作倉體10內的各裝置。例如,由複數個醫師H1與複數個檢驗師H2輪流操作各裝置,而在24小時的任何時候皆可執行檢查處理。
另外,本變形例中,操作輸出入裝置310、320係經由通信網路N與統合控制裝置240(參照圖27)通信,但亦可不經由通信網路N而與統合控制裝置240進行有線通信或無線通信。
依據如上所述之第四實施型態之變形例2的檢查設備系統1B,在配置倉體10的場所不再需要常駐醫師H1及檢驗師H2,而可降低參與檢查設備系統1B中之作業的醫師H1及檢驗師H2的人數。
本變形例中,操作輸出入裝置310、320係配置於不同的操作室R6a、R6b,但不限於此,亦可配置於一個操作室R6。
此外,亦可在倉體10內配置第五單元部分U5的一部分。換言之,可將操作輸出入裝置310、320的一方配置於倉體10內。此時,倉體10內之第三單元部分U3的一部分亦可兼作為第五單元部分U5的一部分。
(檢查設備系統在機場的配置例)
以下說明第四實施型態之檢查設備系統1的配置例。圖31係顯示第四實施型態之檢查設備系統1之機場AP的配置例的方塊圖。圖31中,實線的箭頭係顯示自機場AP出發之飛機之搭乘者的流程,虛線的箭頭係顯示到達機場AP之飛機之搭乘者的流程。一點鏈線的箭頭係顯示資料通信的流程。如圖31所示,機場AP中存在有航站大廈AB,並且,存在有鐵路及公車的車站AC、計程車的乘車處AD及停車場AE等。搭乘者係往來於車站AC、乘車處AD及停車場AE與航站大廈AB的出入口AB1之間。
航站大廈AB係包含:出入口AB1、辦理搭乘手續的報到櫃檯AB2、使用X光檢查及金屬探測器等的安全檢查站AB3、候機區域AB4、搭乘口AB5、行李接收處AB6、及抵達口AB7。自機場AP出發之飛機的搭乘者係依報到櫃檯AB2、安全檢查站AB3、候機區域AB4及搭乘口AB5的順序行進。到達機場AP之飛機的搭乘者係依行李接收處AB6及抵達口AB7的順序行進。
檢查設備系統1的倉體10可配置於出入口AB1、報到櫃檯AB2及安全檢查站AB3的至少一者,本例中係於此等各處皆配置。藉此,抑制未接受檢查的搭乘者通過安全檢查站AB3。再者,檢查設備系統1的倉體10可配置於行李接收處AB6及抵達口AB7的至少一者,本例中係於此等各處皆配置。藉此,抑制未接受檢查的搭乘者通過抵達口AB7。
存在有複數個航站大廈AB時,亦可於每一航站大廈AB的上述場所配置檢查設備系統1的倉體10。
檢查設備系統1可在該檢查設備系統1的配置場所,將檢查結果的證明書發行給搭乘者,或者,將檢查結果之證明書的資料輸入搭乘者之票券等攜帶物。或者,檢查設備系統1亦可將檢查結果之證明書的資料傳送至其他場所。傳送目的地可為搭乘者必會造訪的場所之報到櫃檯AB2、安全檢查站AB3及抵達口AB7的至少一者。
此外,航站大廈AB的檢查設備系統1亦可從航站大廈AB的外部的設施經由通信而接收該外部的設施中所實施之搭乘預定者之檢查結果之證明書的資料。例如,外部的設施係醫院、衛生所及檢查設施等醫療相關設施AF、鄰接於機場AP或位於附近的住宿設施AG、以及搭乘者所出發之其他機場APa等。醫療相關設施AF及住宿設施AG可位於機場AP的場區內,亦可位於該場區外。
外部的設施不具備檢查設備時,亦可在外部的設施配置檢查設備系統1,且由該檢查設備系統1將資料傳送至航站大廈AB的檢查設備系統1。圖31中,資料係傳送至報到櫃檯AB2的檢查設備系統1,但亦可傳送至其他檢查設備系統1。航站大廈AB的檢查設備系統1亦可根據檢查的實施時期及實施事業體等 資訊來評估外部的設施的證明書的信用度,而發行具有信用性的證明書作為本身的證明書。藉此,可降低搭乘者的等待時間。
另外,檢查設備系統1的倉體10不僅可配置於航站大廈AB,亦可配置於車站AC、乘車處AD及停車場AE。配置於航站大廈AB、車站AC、乘車處AD、停車場AE及外部的設施等的檢查設備系統1亦可未必具備倉體10而可利用既有的設施來配置。
(其他實施型態)
以上已說明了本揭示之第一至第四實施型態之例,但本揭示不限於上述第一至第四實施型態及變形例。亦即,在本揭示的範圍內可進行各種變形及改良。例如,將各種變形施行於實施型態及變形例者以及將不同實施型態及變形例中的構成要素組合建構的型態,亦包含於本揭示的範圍。
例如,第一實施型態及變形例中,檢查設備系統之各單元部分係裝載於移動體20,但不限於此。檢查設備系統的各單元部分亦能夠以未裝載於移動體20的狀態配置於目的之場所。此時,檢查設備系統的各單元部分可藉由機械移動設置,亦可將所搬運之各單元部分藉由機械而配置於目的之場所。檢查設備系統的各單元部分可在現場進行組裝,亦可在目的之場所進行組裝。此時,檢查設備系統的各單元部分亦可不收容於倉體10內,藉由在目的之場所組裝的壁或頂棚等包圍而與外部隔離,亦可利用目的之場所之既有的壁及頂棚等而與外部隔離。
第一實施型態及變形例中,檢查設備系統的所有單元部分係被一體化,以單一的單元收容於倉體10內,但不限於此。單元部分的一部分或全部亦可分離。例如,亦可為單元部分的至少一者形成一個單元,且該一個單元收容於 一個倉體內。再者,第一分析室R3及第二分析室R4等的房間亦可分離。例如,亦可為於一個倉體內收容一個房間。此種檢查設備系統亦可具備複數個倉體。複數個倉體可彼此分離地配置,亦可彼此連結。另外,單元部分的至少一者形成的一個單元及一個房間可在配置場所進行組裝。此時,一個單元及一個房間可藉由在配置場所組裝的壁及頂棚等包圍而與外部隔離,亦可利用配置場所既有的壁及頂棚等與外部隔離。
第一實施型態及變形例中,例示了以貨櫃作為倉體10,但倉體10的構成不限於此。倉體10的構成若為可隔絕內部空間與外部空間的構成即可。例如,倉體10可為單元組合屋,該單元組合屋係可預先組裝成倉狀,或可在移動體20等之上進行組裝。
第一實施型態及變形例係藉由機器人110至130進行採集室R2、第一分析室R3及第二分析室R4中的處理,但不限於此。亦可藉由醫事人員來進行三個房間中的至少一個房間中的處理。
第一實施型態及變形例中,配置於採集室R2、第一分析室R3及第二分析室R4的機器人110至130係相同型式的機器人,但不限於此,亦可為不同型式的機器人。所配置的機器人可為適於在各房間進行處理的機器人。
第一實施型態及變形例中,檢查設備系統係具備第一單元部分U1至第四單元部分U4,但不限於此。檢查設備系統亦可具備更多的單元部分,亦可不具備第一單元部分U1至第四單元部分U4的至少一個。例如,檢查設備系統亦可不具備包含診察室R1的第四單元部分U4。例如,檢查設備系統配置於屋外時,檢查設備系統亦可對於倉體10的外部的被檢者P採集檢體。
第一實施型態及變形例中,檢查設備系統係配置於要跨越地理性交界之移動時的起點及終點的至少一方,但不限於此。例如,檢查設備系統亦可配置於多人聚集的場所,或病原體帶原可能性較高的人聚集的場所。例如,檢查設備系統亦可配置於醫院、衛生所、PCR檢查設施、住宿設施、病原體帶原者的隔離設施、大型建物、運動場及會館。此時,檢查設備系統的各單元部分能夠以收容於倉體的狀態進行配置,亦可利用配置場所之房屋等的設施來進行配置。
此外,本揭示之技術的各態樣例可列舉如下。本揭示之一態樣的檢查設備系統係用以對被檢者進行檢體的採集及分析者,該檢查設備系統係具備:第一單元部分,係形成具備用以採集檢體之設備的採集室;第二單元部分,係與採集室隔離地形成具備用以測量檢體之設備的分析室;及第三單元部分,係具備輸出分析之結果的設備;檢查設備系統可配置於要跨越地理性交界之移動時的起點及終點的至少一方。
依據上述態樣,檢查設備系統係具備:用以採集檢體的第一單元部分;用以分析檢體的第二單元部分;及用以輸出分析之結果的第三單元部分。檢查設備系統可在配置檢查設備系統的場所進行檢體的採集、分析及輸出分析結果之一連串的處理。第一單元部分係形成採集室,第二單元部分係形成分析室。具備此種第一單元部分及第二單元部分之檢查設備系統的配置,即使在未具備檢查設備的場所亦可簡單地進行。檢查設備系統可在未具備檢查設備的場所容易地建構可進行檢查的環境。
本揭示之一態樣的檢查設備系統中,第一單元部分可具備使採集室成為負壓環境的第一空調系統。
依據上述態樣,第一空調系統可抑制檢體及被檢者的飛沫中所含的病原體等擴散至採集室的外部,且可提供適於採集室的空調環境。由於第一單元部分具備第一空調系統,故第一空調系統的配置變得容易。
本揭示之一態樣的檢查設備系統中,第二單元部分亦可具備使分析室成為正壓環境或負壓環境的第二空調系統。
依據上述態樣,第二空調系統可提供適於分析室的空調環境。由於第二單元部分具備第二空調系統,故第二空調系統的配置變得容易。
本揭示之一態樣的檢查設備系統可更具備第四單元部分,該第四單元部分係與分析室隔離地形成被檢者接受用以採集檢體之診察的診察室。
依據上述態樣,檢查設備系統不需要另行準備有別於檢查設備系統的診察室。檢查設備系統可在配置檢查設備系統的場所進行診察、檢體的採集及檢體之分析之一連串的處理。
本揭示之一態樣的檢查設備系統中,第三單元部分亦可與採集室隔離地形成收容醫事人員的收容室。
依據上述態樣,檢查設備系統不需要另行準備有別於檢查設備系統之收容醫事人員的收容室。檢查設備系統可在配置檢查設備系統的場所由醫事人員執行職務。例如,上述職務可包含分析結果的評估以及分析結果之證明書的發行等職務。此外,由於收容室係與採集室隔離,故可防止醫事人員受到病原體污染。
本揭示之一態樣的檢查設備系統中,第一單元部分及第二單元部分的至少一者可具備能夠執行為了採集檢體的行為及為了分析檢體的行為之至 少一者的機器人。再者,第一單元部分亦可具備能夠執行為了採集檢體之行為的機器人。
依據上述態樣,可由機器人替代進行檢體的採集及/或檢體的分析。藉此,可減少從事檢體的採集及檢體的分析的醫事人員。藉由使用機器人的自動化,可不拘於時間執行連續的處理。再者,由機器人替代進行檢體的採集,可降低醫事人員受到病原體污染的危險性。
本揭示之一態樣的檢查設備系統可更具備配置在藉由第三單元部分形成的收容室且操作機器人的操作裝置,收容室可與採集室隔離地形成且收容醫事人員。
依據上述態樣,醫事人員可在與採集室隔離的收容室使用操作裝置來操作機器人。藉此,可降低醫事人員與病原體接觸。
本揭示之一態樣的檢查設備系統可更具備操作裝置,該操作裝置係配置在與所有的具備機器人的單元部分分離的遠端位置,且經由通信手段遠端操作機器人。
依據上述態樣,醫事人員可在與所有的具備機器人的單元部分分離的遠端位置使用操作裝置遠端操作機器人。例如,即使醫事人員未留駐於配置檢查設備系統之場所的情形下,亦可藉由檢查設備系統進行處理。例如,即便是配置在彼此分離之複數個場所的複數個檢查設備系統,醫事人員亦可遠端操作機器人。因此,可由較少的醫事人員進行檢查設備系統的運用。
本揭示之一態樣的檢查設備系統中,單元部分的至少一者可形成為可從其他的單元部分分離之個別的單元。
依據上述態樣,可變更單元部分的配置。例如,可依據要配置檢查設備系統之場所的環境來配置單元部分。
本揭示之一態樣的檢查設備系統中,單元部分可全體一體化形成為一個單元。
依據上述態樣,可總括地處理檢查設備系統所具備的全部的單元部分。由於檢查設備系統所具備的全部的單元部分被一體化,故能夠將檢查設備系統精簡化與檢查設備系統之構成的簡易化。
本揭示之一態樣的檢查設備系統中,一個單元亦可具備收容單元部分全體的一個倉體。
依據上述態樣,檢查設備系統所具備之單元部分的全體被集中於一個倉體內。因此,可易於進行檢查設備系統的配置及移除。
本揭示之一態樣的檢查設備系統中,單元部分形成的單元可藉由機械移動設置。
依據上述態樣,可易於進行單元的配置及移除。
本揭示之一態樣的檢查設備系統中,單元部分形成的單元可裝載至移動體。
依據上述態樣,可使用移動體來移動單元。因此,可易於將單元配置至各種場所。
本揭示之一態樣的檢查設備系統中,單元部分形成的單元亦可為在配置場所組裝之組裝式的單元。
依據上述態樣,可依據要配置檢查設備系統之場所的環境來配置單元。例如,即使是已組裝完成的單元無法搬入配置場所的情況,亦能夠進行單元的配置。
本揭示之一態樣的檢查設備系統中,第二單元部分可包含:第一分析單元部分,係與採集室隔離地形成具備用以對檢體進行第一分析之設備的第一分析室;及第二分析單元部分,係與採集室及第一分析室隔離地形成具備用以對檢體進行第二分析之設備的第二分析室;第一分析單元部分係具備使第一分析室成為正壓環境及負壓環境中之一方的環境的空調系統作為第二空調系統,第二分析單元部分係具備使第二分析室成為正壓環境及負壓環境中之另一方的環境的空調系統作為第二空調系統。
依據上述態樣,檢查設備系統可具備空調環境不同的複數個分析室。因此,檢查設備系統可對應各種檢體的分析。
本揭示之一態樣的檢查設備系統可配置於機場的航站大廈。
依據上述態樣,檢查設備系統係可對於搭乘飛機從機場出發的搭乘者進行出發前之檢查的實施及結果的輸出,且可對於搭乘飛機到達機場的搭乘者,從機場離開到外部之前進行檢查的實施及結果的輸出。檢查結果將成為搭乘者有無污染的證明。藉此,可抑制受到病原體污染的人擴散至他國等其他區域。並且,亦可抑制未受到污染的人無法利用飛機前往其他地區之情事。
本揭示之一態樣的檢查設備系統中,檢體可為接受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聚合酶連鎖反應)檢查的檢體,分析可為用以進行PCR檢查的分析。
依據上述態樣,檢查設備系統可在未具備PCR檢查之檢查設備的場所建構可進行PCR檢查的環境。
此外,上述說明中所使用的序數、數量等數字皆為用以具體說明本揭示之技術所例示者,本揭示不限於所例示的數字。此外,構成要素間的連接關係係用以具體說明本揭示之技術所例示者,實現本揭示之功能的連接關係不限於此。
1001:第一單元
1002:第二單元
1003:第三單元
1004:機器人
1005:貨櫃
1006a,1006b:搬運部
1100:檢查系統

Claims (22)

  1. 一種檢查系統,係從被檢者採集檢體且測量所採集的檢體以進行檢查者,該檢查系統係具備:第一單元,係採集檢體且接收檢體;第二單元,係連接於前述第一單元,且進行要對於檢體進行測量之前的前置處理;第三單元,係連接於前述第二單元,且對於已進行過前述前置處理之檢體進行測量;及機器人,係設於前述第一單元、前述第二單元及前述第三單元中的至少一者,以對於檢體進行處理。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檢查系統,其更具備搬運部,該搬運部係將前述第一單元、前述第二單元及前述第三單元彼此連接。
  3.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檢查系統,其中,前述第一單元、第二單元及前述第三單元中的至少一者係設於貨櫃內。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之檢查系統,係配置於要搭乘、離開移動體的移動據點。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所述之檢查系統,其中,前述第一單元係採集唾液檢體或鼻腔檢體且接收檢體。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所述之檢查系統,其中,前述第一單元係設有第一機器人作為用以處理檢體之前述機器人;前述第一機器人係藉由紫外線照射部將前述第一單元內進行滅菌處理。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檢查系統,其中,前述第一單元更包含消毒液槽,該消毒液槽係用以將採集到檢體之檢體採集容器的外表面消毒。
  8. 如請求項6或7所述之檢查系統,其中,前述第一單元更包含:被檢者區域,係供配置被檢者;機器人區域,係與前述被檢者區域分隔地配置,供配置作為用以處理檢體之前述機器人的第一機器人;及檢體採集容器搬運部,係將採集到檢體的檢體採集容器從前述被檢者區域搬運至前述機器人區域。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檢查系統,其中,前述第一單元更包含空調部,該空調部係調整前述被檢者區域之空氣的氣流。
  10. 如請求項6至9中任一項所述之檢查系統,其中,前述第一單元更包含滅菌部,該滅菌部係將作為用以處理檢體之前述機器人的第一機器人進行滅菌處理。
  11. 如請求項1至10中任一項所述之檢查系統,其中,前述第二單元係設有第二機器人作為將稀釋後的檢體分注於具有複數個凹孔之孔盤上的前述機器人;前述第二單元係包含孔盤搬運部,該孔盤搬運部係以預定時間搬運前述孔盤以使前述孔盤上的檢體去活化。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檢查系統,其中,前述第二單元更包含保管部,該保管部係具有第一載置部,在將一部分的檢體從採集到檢體的檢體採集容器分注於前述孔盤之後,以該第一載置部保管收容剩餘的檢體的前述檢體採集容器達預定時間。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檢查系統,其中,前述第二單元係設有移動機器人,該移動機器人係配置於前述保管部,作為使前述保管部之前述檢體採集容器移動的前述機器人。
  14. 如請求項12或13所述之檢查系統,其中,前述保管部係設於進行檢體之分注的分注部與進行離心分離的離心分離部之間。
  15. 如請求項12至14中任一項所述之檢查系統,其中,前述保管部係具有第二載置部,該第二載置部係供載置要分注檢體之前的前述檢體採集容器。
  16. 如請求項11至15中任一項所述之檢查系統,其中,前述第二單元更包含櫃體,該櫃體係具有內部空間,該內部空間係供稀釋後的檢體藉由前述第二機器人分注於前述孔盤上。
  17. 如請求項11至16中任一項所述之檢查系統,其中,前述第二單元更包含滑槽,該滑槽係將用以分注稀釋後之檢體的吸頭廢棄。
  18. 如請求項11至17中任一項所述之檢查系統,其中,前述第二單元係設有第三機器人作為將前述孔盤供給至分注位置的前述機器人。
  19. 如請求項11至18中任一項所述之檢查系統,其中,前述第二單元係設有分注機器人作為將試藥分注於前述孔盤的前述機器人。
  20. 如請求項1至19中任一項所述之檢查系統,其中,前述第三單元係包含:試藥調配室,係調配用以進行檢體之測量的試藥;及測量室,係測量檢體;前述試藥調配室係設為正壓;前述測量室係設為負壓。
  21. 如請求項20所述之檢查系統,其中,前述第三單元更包含開狀態偵測部,該開狀態偵測部係偵測複數連管的蓋處於開狀態,該複數連管係將可收容要進行測量之複數個檢體的複數個管相連而成者。
  22. 如請求項1至21中任一項所述之檢查系統,其中,前述第三單元係藉由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聚合酶連鎖反應)檢查來測量檢體。
TW110120340A 2020-06-02 2021-06-01 檢查系統 TW20220873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96130 2020-06-02
JP2020-096130 2020-06-02
JP2020167769 2020-10-02
JP2020-167769 2020-10-02
JP2021-004272 2021-01-14
JP2021004272 2021-01-1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08736A true TW202208736A (zh) 2022-03-01

Family

ID=78831154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20340A TW202208736A (zh) 2020-06-02 2021-06-01 檢查系統
TW110120338A TW202206686A (zh) 2020-06-02 2021-06-01 檢查系統
TW110120339A TW202206687A (zh) 2020-06-02 2021-06-01 檢查設備系統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20338A TW202206686A (zh) 2020-06-02 2021-06-01 檢查系統
TW110120339A TW202206687A (zh) 2020-06-02 2021-06-01 檢查設備系統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3) US20230221344A1 (zh)
EP (3) EP4159176A1 (zh)
JP (7) JP7447257B2 (zh)
CN (3) CN115916132A (zh)
TW (3) TW202208736A (zh)
WO (3) WO202124640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3124475A (ja) * 2022-02-25 2023-09-06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検査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33782A (ja) 1991-05-02 1992-11-20 Aoki Corp ユニットホスピタル
JPH0972917A (ja) * 1995-09-05 1997-03-18 Hitachi Ltd 自動分析装置を用いた緊急検査方法
JP2004061456A (ja) * 2002-07-31 2004-02-26 Teruaki Ito 検体前処理搬送システム
CN1626034A (zh) 2003-12-10 2005-06-15 戴建平 不接触检查的医院发烧门诊系统
KR101808060B1 (ko) * 2014-09-29 2017-12-14 주식회사 싸이토젠 혈중세포 검사차량
EP3259578B1 (en) * 2015-02-17 2019-10-23 Siemens Healthcare Diagnostics Inc. Model-based methods and testing apparatus for classifying an interferent in specimens
JP6853717B2 (ja) * 2017-03-31 2021-03-31 株式会社北川鉄工所 感染症診察スペースを設けた自走式立体駐車場
JP7260960B2 (ja) * 2018-03-29 2023-04-19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検体前処理装置、ロボットアームおよび検体前処理方法
JP6689918B2 (ja) * 2018-07-17 2020-04-28 株式会社アイディエス 検査残り時間表示装置及び検査残り時間表示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078033A (ja) 2022-05-24
US20230201816A1 (en) 2023-06-29
WO2021246410A1 (ja) 2021-12-09
CN115884739A (zh) 2023-03-31
EP4159177A1 (en) 2023-04-05
CN115916131A (zh) 2023-04-04
EP4159178A1 (en) 2023-04-05
EP4159178A8 (en) 2023-06-28
CN115916132A (zh) 2023-04-04
JP6989734B1 (ja) 2022-01-05
JP7447257B2 (ja) 2024-03-11
US20230213540A1 (en) 2023-07-06
EP4159176A1 (en) 2023-04-05
JPWO2021246410A1 (zh) 2021-12-09
WO2021246412A1 (ja) 2021-12-09
TW202206686A (zh) 2022-02-16
JPWO2021246412A1 (zh) 2021-12-09
TW202206687A (zh) 2022-02-16
JP2024052869A (ja) 2024-04-12
WO2021246407A1 (ja) 2021-12-09
JP7376716B2 (ja) 2023-11-08
JP7021390B2 (ja) 2022-02-16
US20230221344A1 (en) 2023-07-13
JPWO2021246407A1 (zh) 2021-12-09
JP2024003026A (ja) 2024-01-11
JP2022023185A (ja) 2022-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34611B2 (ja) 生体試料の自動処理システムと自動処理方法
CN101849187B (zh) 用于在气动寄送系统中加载和卸载生物材料试管的自动设备
EP2604679B1 (en) Cell culture treat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nection of modules for cell culture treatment system
JP2024052869A (ja) 検査システム
RU2637395C2 (ru) Способ медицинского анализа
US20170292101A1 (en) Liquid transport method
US9733264B2 (en) Supply module for an automated analyzer
AU2014241182A1 (en) Biological sample processing
CN212989381U (zh) 一种移动式云诊断新冠病毒筛查系统及装置
WO2023026751A1 (ja) 蓋閉め装置および検査システム
WO2021243087A1 (en) Automated medical diagnostic system and method
JP2024072457A (ja) 検査システムおよび検査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US20210008541A1 (en) Instrument and methods for automated sample preparation for microorganism identific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GB2616869A (en) Sample processing line
JP2021166648A (ja) 医療支援ロボット及び医療ロボットシステム
CN117625392A (zh) 一种生物样本转移培养装置
CN115078743A (zh) 生物离体样本的质检控制设备、质检管理及控制系统
TW201804157A (zh) 自動化整合型檢驗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