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08721A - 人工皮革 - Google Patents

人工皮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08721A
TW202208721A TW110130977A TW110130977A TW202208721A TW 202208721 A TW202208721 A TW 202208721A TW 110130977 A TW110130977 A TW 110130977A TW 110130977 A TW110130977 A TW 110130977A TW 202208721 A TW202208721 A TW 20220872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rtificial leather
layer
density
fibers
thicknes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309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上野勝
橘惣之助
田口法大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東麗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東麗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東麗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087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08721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WALL, FLOOR, OR LIKE COVERING MATERIALS, e.g. LINOLEUM, OILCLOTH, ARTIFICIAL LEATHER, ROOFING FELT, CONSISTING OF A FIBROUS WEB COATED WITH A LAYER OF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FLEXIBLE SHEET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3/00Artificial leather, oilcloth or other material obtained by covering fibrous webs with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e.g. resins, rubber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D06N3/18Artificial leather, oilcloth or other material obtained by covering fibrous webs with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e.g. resins, rubber or derivatives thereof with two layers of different macromolecular materials
    • D06N3/186Artificial leather, oilcloth or other material obtained by covering fibrous webs with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e.g. resins, rubber or derivatives thereof with two layers of different macromolecular materials one of the layers is on one surface of the fibrous web and the other layer is on the other surface of the fibrous web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WALL, FLOOR, OR LIKE COVERING MATERIALS, e.g. LINOLEUM, OILCLOTH, ARTIFICIAL LEATHER, ROOFING FELT, CONSISTING OF A FIBROUS WEB COATED WITH A LAYER OF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FLEXIBLE SHEET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3/00Artificial leather, oilcloth or other material obtained by covering fibrous webs with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e.g. resins, rubber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D06N3/0002Artificial leather, oilcloth or other material obtained by covering fibrous webs with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e.g. resins, rubber or derivative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ubstrate
    • D06N3/0004Artificial leather, oilcloth or other material obtained by covering fibrous webs with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e.g. resins, rubber or derivative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ubstrate using ultra-fine two-component fibres, e.g. island/sea, or ultra-fine one component fibres (< 1 denier)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WALL, FLOOR, OR LIKE COVERING MATERIALS, e.g. LINOLEUM, OILCLOTH, ARTIFICIAL LEATHER, ROOFING FELT, CONSISTING OF A FIBROUS WEB COATED WITH A LAYER OF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FLEXIBLE SHEET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3/00Artificial leather, oilcloth or other material obtained by covering fibrous webs with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e.g. resins, rubber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D06N3/0002Artificial leather, oilcloth or other material obtained by covering fibrous webs with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e.g. resins, rubber or derivative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ubstrate
    • D06N3/0011Artificial leather, oilcloth or other material obtained by covering fibrous webs with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e.g. resins, rubber or derivative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ubstrate using non-woven fabric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WALL, FLOOR, OR LIKE COVERING MATERIALS, e.g. LINOLEUM, OILCLOTH, ARTIFICIAL LEATHER, ROOFING FELT, CONSISTING OF A FIBROUS WEB COATED WITH A LAYER OF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FLEXIBLE SHEET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3/00Artificial leather, oilcloth or other material obtained by covering fibrous webs with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e.g. resins, rubber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D06N3/0002Artificial leather, oilcloth or other material obtained by covering fibrous webs with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e.g. resins, rubber or derivative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ubstrate
    • D06N3/0015Artificial leather, oilcloth or other material obtained by covering fibrous webs with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e.g. resins, rubber or derivative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ubstrate using fibres of specified chemical or physical nature, e.g. natural silk
    • D06N3/0025Rubber threads; Elastomeric fibres; Stretchable, bulked or crimped fibres; Retractable, crimpable fibres; Shrinking or stretching of fibres during manufacture; Obliquely threaded fabric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WALL, FLOOR, OR LIKE COVERING MATERIALS, e.g. LINOLEUM, OILCLOTH, ARTIFICIAL LEATHER, ROOFING FELT, CONSISTING OF A FIBROUS WEB COATED WITH A LAYER OF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FLEXIBLE SHEET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3/00Artificial leather, oilcloth or other material obtained by covering fibrous webs with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e.g. resins, rubber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D06N3/0002Artificial leather, oilcloth or other material obtained by covering fibrous webs with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e.g. resins, rubber or derivative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ubstrate
    • D06N3/0015Artificial leather, oilcloth or other material obtained by covering fibrous webs with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e.g. resins, rubber or derivative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ubstrate using fibres of specified chemical or physical nature, e.g. natural silk
    • D06N3/0025Rubber threads; Elastomeric fibres; Stretchable, bulked or crimped fibres; Retractable, crimpable fibres; Shrinking or stretching of fibres during manufacture; Obliquely threaded fabrics
    • D06N3/0027Rubber or elastomeric fibre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WALL, FLOOR, OR LIKE COVERING MATERIALS, e.g. LINOLEUM, OILCLOTH, ARTIFICIAL LEATHER, ROOFING FELT, CONSISTING OF A FIBROUS WEB COATED WITH A LAYER OF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FLEXIBLE SHEET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3/00Artificial leather, oilcloth or other material obtained by covering fibrous webs with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e.g. resins, rubber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D06N3/0002Artificial leather, oilcloth or other material obtained by covering fibrous webs with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e.g. resins, rubber or derivative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ubstrate
    • D06N3/0015Artificial leather, oilcloth or other material obtained by covering fibrous webs with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e.g. resins, rubber or derivative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ubstrate using fibres of specified chemical or physical nature, e.g. natural silk
    • D06N3/0036Polyester fibre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WALL, FLOOR, OR LIKE COVERING MATERIALS, e.g. LINOLEUM, OILCLOTH, ARTIFICIAL LEATHER, ROOFING FELT, CONSISTING OF A FIBROUS WEB COATED WITH A LAYER OF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FLEXIBLE SHEET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3/00Artificial leather, oilcloth or other material obtained by covering fibrous webs with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e.g. resins, rubber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D06N3/0043Artificial leather, oilcloth or other material obtained by covering fibrous webs with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e.g. resins, rubber or derivative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aminous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amed layer or of cellular layers
    • D06N3/0052Artificial leather, oilcloth or other material obtained by covering fibrous webs with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e.g. resins, rubber or derivative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aminous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amed layer or of cellular layers obtained by leaching out of a compound, e.g. water soluble salts, fibres or fillers; obtained by freezing or sublimation; obtained by eliminating drops of sublimable fluid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WALL, FLOOR, OR LIKE COVERING MATERIALS, e.g. LINOLEUM, OILCLOTH, ARTIFICIAL LEATHER, ROOFING FELT, CONSISTING OF A FIBROUS WEB COATED WITH A LAYER OF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FLEXIBLE SHEET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3/00Artificial leather, oilcloth or other material obtained by covering fibrous webs with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e.g. resins, rubber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D06N3/007Artificial leather, oilcloth or other material obtained by covering fibrous webs with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e.g. resins, rubber or derivative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or physical treatments
    • D06N3/0075Napping, teasing, raising or abrading of the resin coating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WALL, FLOOR, OR LIKE COVERING MATERIALS, e.g. LINOLEUM, OILCLOTH, ARTIFICIAL LEATHER, ROOFING FELT, CONSISTING OF A FIBROUS WEB COATED WITH A LAYER OF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FLEXIBLE SHEET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3/00Artificial leather, oilcloth or other material obtained by covering fibrous webs with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e.g. resins, rubber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D06N3/04Artificial leather, oilcloth or other material obtained by covering fibrous webs with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e.g. resins, rubber or derivatives thereof with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D06N3/10Artificial leather, oilcloth or other material obtained by covering fibrous webs with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e.g. resins, rubber or derivatives thereof with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with styrene-butadiene copolymerisation products or other synthetic rubbers or elastomers except polyurethanes
    • D06N3/106Elastomer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WALL, FLOOR, OR LIKE COVERING MATERIALS, e.g. LINOLEUM, OILCLOTH, ARTIFICIAL LEATHER, ROOFING FELT, CONSISTING OF A FIBROUS WEB COATED WITH A LAYER OF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FLEXIBLE SHEET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3/00Artificial leather, oilcloth or other material obtained by covering fibrous webs with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e.g. resins, rubber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D06N3/12Artificial leather, oilcloth or other material obtained by covering fibrous webs with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e.g. resins, rubber or derivatives thereof with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gelatine proteins
    • D06N3/14Artificial leather, oilcloth or other material obtained by covering fibrous webs with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e.g. resins, rubber or derivatives thereof with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gelatine proteins with polyurethane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WALL, FLOOR, OR LIKE COVERING MATERIALS, e.g. LINOLEUM, OILCLOTH, ARTIFICIAL LEATHER, ROOFING FELT, CONSISTING OF A FIBROUS WEB COATED WITH A LAYER OF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FLEXIBLE SHEET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2201/00Chemical constitution of the fibres, threads or yarns
    • D06N2201/02Synthetic macromolecular fibres
    • D06N2201/0254Polyolefin fibre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WALL, FLOOR, OR LIKE COVERING MATERIALS, e.g. LINOLEUM, OILCLOTH, ARTIFICIAL LEATHER, ROOFING FELT, CONSISTING OF A FIBROUS WEB COATED WITH A LAYER OF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FLEXIBLE SHEET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2209/00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s
    • D06N2209/16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s having other properties
    • D06N2209/1635Elasticity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WALL, FLOOR, OR LIKE COVERING MATERIALS, e.g. LINOLEUM, OILCLOTH, ARTIFICIAL LEATHER, ROOFING FELT, CONSISTING OF A FIBROUS WEB COATED WITH A LAYER OF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FLEXIBLE SHEET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2211/00Specially adapted uses
    • D06N2211/12Decorative or sun protection articles
    • D06N2211/28Artificial leath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Synthetic Leather, Interior Materials Or Flexible Sheet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的課題在於提供一種為具有充實感的厚度、同時具有柔和的柔軟性與適度的回彈感的人工皮革,且將如下的人工皮革作為主旨,所述人工皮革為含有包含平均單纖維直徑為0.1 μm以上且10 μm以下的極細纖維的不織布、與高分子彈性體作為結構要素的人工皮革,且滿足以下的式(a)及式(b)。 0.5≦FA /FB <1        ···(a) 0.5≦FC /FB <1        ···(b) 此處,FA 、FB 、FC 分別為將所述人工皮革於厚度方向上分割為三等分時的其中一表面側的層內的纖維的密度(g/cm3 )、厚度方向中央的層內的纖維的密度(g/cm3 )、另一表面側的層內的纖維的密度(g/cm3 )。

Description

人工皮革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包含由極細纖維構成的不織布與高分子彈性體的皮革狀的人工皮革,特佳是有關於一種為具有類天然皮革的充實感的厚度、同時具有柔和的柔軟性與適度的回彈感的人工皮革。
主要包含極細纖維與高分子彈性體的人工皮革具有耐久性的高度或品質的均勻性等與天然皮革對比時優異的特徵,不僅用於衣服用原材料,而且用於車輛內飾材料、內飾或鞋子、雜貨等各個領域。
於此種狀況下,為了應對多樣化的用途,要求各種厚度、與其相應的手感或物性、表面感。針對此種要求而提出各種方案(參照專利文獻1~專利文獻4)。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2015/037528號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04-91960號公報 專利文獻3:國際公開第2011/121940號 專利文獻4:國際公開第2017/022387號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如專利文獻1或專利文獻2所揭示的技術般,藉由將麂皮狀人工皮革製成特定的密度結構,或者將其分割,於薄質化的情況下,能夠達成一定的手感或物性。然而,於設為與各種各樣的製品相對應的厚度的情況下,關於手感或物性並不充分。
另外於專利文獻3中,藉由將厚度方向的密度設為特定的比,能夠達成一定的充實感與柔軟性,但關於天然皮革所具有的柔和的柔軟性中存在的適度的回彈感並不充分。
進而於專利文獻4中,能夠於某種程度上達成磨砂皮革(nubuck leather)的觸感或起絨感,但關於不僅具有表面感而且亦具有柔軟的手感或回彈感並不充分。
因此,本發明是鑒於所述情況而成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為具有充實感的厚度、同時具有柔和的柔軟性與適度的回彈感的人工皮革。 [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發明者等人為了達成所述目的而重覆努力研究,結果獲得如下見解:關於在人工皮革中將特定的人工皮革於厚度方向上分割為三等分時的各層的密度,降低其中一表面側的層內與另一表面側的層內的纖維的密度,提高厚度方向中央的層內的纖維的密度,藉此不僅可賦予柔和的柔軟性,而且成為不僅抑制片材彎曲時的彎折褶皺的產生或鬆垂而且具有適度的回彈感的人工皮革。
本發明是基於該些見解而完成者,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以下的發明。
本發明的人工皮革為含有包含平均單纖維直徑為0.1 μm以上且10 μm以下的極細纖維的不織布、與高分子彈性體作為結構要素的人工皮革,且滿足以下的式(a)、及式(b)。
0.5≦FA /FB <1          ···(a) 0.5≦FC /FB <1                   ···(b) 此處,FA 、FB 、FC 分別為將所述人工皮革於厚度方向上分割為三等分時的其中一表面側的層內的纖維的密度(g/cm3 )、厚度方向中央的層內的纖維的密度(g/cm3 )、另一表面側的層內的纖維的密度(g/cm3 )。
根據本發明的人工皮革的較佳的態樣,所述人工皮革是具有至少一層起毛所形成的起絨層而成。
根據本發明的人工皮革的較佳的態樣,所述人工皮革是進而具有至少一層樹脂層而成。
根據本發明的人工皮革的較佳的態樣,所述樹脂層是於所述人工皮革的表面內間斷地形成而成。
根據本發明的人工皮革的較佳的態樣,所述人工皮革進而滿足以下的式(c)、及式(d)。
0.6≦PA /PB <1          ···(c) 0.6≦PC /PB <1                   ···(d) 此處,PA 、PB 、PC 分別為將所述人工皮革於厚度方向上分割為三等分時的其中一表面側的層內的高分子彈性體的密度(g/cm3 )、厚度方向中央的層內的高分子彈性體的密度(g/cm3 )、另一表面側的層內的高分子彈性體的密度(g/cm3 )。
根據本發明的人工皮革的較佳的態樣,所述人工皮革整體的密度為0.2 g/cm3 以上且0.7 g/cm3 以下。
根據本發明的人工皮革的較佳的態樣,所述人工皮革的厚度為0.8 mm以上且4.0 mm以下。 [發明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可獲得為具有充實感的厚度、同時具有柔和的柔軟性與適度的回彈感的人工皮革。特別是,本發明的人工皮革由於將厚度方向上的密度設為特定的密度,因此可抑制人工皮革彎曲時產生的彎折褶皺或鬆垂,因此可用於衣服、車輛用內飾材料、家具內飾用原材料、建築材料、鞋子、包、雜貨等各種領域,特別是可較佳地用於要求天然皮革狀的外觀、手感的鞋、包、雜貨用途。
本發明的人工皮革為含有包含平均單纖維直徑為0.1 μm以上且10 μm以下的極細纖維的不織布、與高分子彈性體作為結構要素的人工皮革,且滿足以下的式(a)、及式(b)。
0.5≦FA /FB <1          ···(a) 0.5≦FC /FB <1                   ···(b) 此處,FA 、FB 、FC 分別為將所述人工皮革於厚度方向上分割為三等分時的其中一表面側的層內的纖維的密度(g/cm3 )、厚度方向中央的層內的纖維的密度(g/cm3 )、另一表面側的層內的纖維的密度(g/cm3 )。
以下,對詳情進行說明,但本發明只要不超出其主旨,則並不受以下說明的範圍的任何限定。
[不織布] 本發明的人工皮革含有包含平均單纖維直徑為0.1 μm以上且10 μm以下的極細纖維的不織布作為結構要素。
作為構成本發明的人工皮革的不織布的極細纖維,為了獲得機械強度、耐熱性、及耐光性優異的人工皮革,可較佳地使用合成纖維。作為合成纖維,例如可列舉包含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酯、聚乙烯2,6-萘二羧酸酯及聚乳酸等聚酯、聚醯胺6或聚醯胺66等聚醯胺、丙烯酸、聚乙烯、聚丙烯及熱塑性纖維素等的各種合成纖維。於所述合成纖維中,特別是可較佳地使用聚酯纖維或聚醯胺纖維。其中,就強度、尺寸穩定性、耐光性及染色性優異的觀點而言,可特佳地使用包含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及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酯等的聚酯纖維。進而,於使用合成纖維作為構成不織布的纖維的情況下,就環境考慮的觀點而言,亦可使用含有再生原料或生物質資源來源的成分的纖維。進而,亦可混合不同的原材料的極細纖維。
作為生物質資源來源的成分,於使用聚酯纖維作為合成纖維的情況下,亦可使用生物質資源來源的成分作為聚酯的原料即二羧酸及/或其酯形成性衍生物。另外,亦可使用生物質資源來源的成分作為二醇。就降低環境負荷的觀點而言,較佳為於二羧酸及/或其酯形成性衍生物與二醇兩者中使用生物質資源來源的成分。
於使用聚酯纖維作為合成纖維的情況下,作為可用作原料的二羧酸,可列舉:「對苯二甲酸、間苯二甲酸、萘二羧酸(例如,2,6-萘二羧酸)、二苯基二羧酸(例如,二苯基-4,4'-二羧酸)」等芳香族二羧酸、「草酸、丙二酸、丁二酸、戊二酸、己二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一烷二酸及十二烷二酸」等脂肪族二羧酸、1,4-環己烷二羧酸等脂環式二羧酸、「5-磺基間苯二甲酸鹽(5-磺基間苯二甲酸鋰鹽、5-磺基間苯二甲酸鉀鹽、5-磺基間苯二甲酸鈉鹽等)」等芳香族二羧酸鹽等。
作為成為聚酯的原料的二羧酸的酯形成性衍生物,可例示二羧酸的低級烷基酯、酸酐、醯基氯化物等。具體而言,可較佳地使用甲基酯、乙基酯、羥基乙基酯等。
另外,作為二醇,可列舉: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環己烷二甲醇、二乙二醇、2-甲基-1,3-丙二醇、分子量為500以上且20000以下的聚氧伸烷基二醇(例如聚乙二醇)、雙酚A-環氧乙烷加成物。
於使用聚醯胺纖維作為合成纖維的情況下,可使用聚醯胺6、聚醯胺66、聚醯胺56、聚醯胺610、聚醯胺11、聚醯胺12及共聚聚醯胺等。其中,可較佳地使用容易含有生物質資源來源的成分的聚醯胺56、聚醯胺610、聚醯胺11。
於使用合成纖維作為構成不織布的纖維的情況下,根據各種目的,可於形成纖維的聚合物中添加氧化鈦粒子等無機粒子、潤滑劑、顏料、熱穩定劑、紫外線吸收劑、導電劑、蓄熱劑及抗菌劑等。
而且,所述極細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為0.1 μm以上且10 μm以下。藉由將平均單纖維直徑設為10.0 μm以下、較佳為7.0 μm以下、更佳為4.0 μm以下,可獲得緻密且觸感柔軟的表面品位優異的人工皮革。另一方面,藉由將平均單纖維直徑設為0.1 μm以上、較佳為1.0 μm以上、更佳為1.5 μm以上,發揮染色後的顯色性或堅牢度優異的效果。
再者,於本發明中平均單纖維直徑設為如下值,所述值是藉由拍攝人工皮革剖面的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照片,隨機選擇50根圓形或接近圓形的橢圓形的極細纖維,測定單纖維直徑並計算50根的算術平均值,於以μm為單位表述時的小數點以下第二位進行四捨五入來算出。於極細纖維為異形剖面的情況下,設為首先測定單纖維的剖面積,並算出圓相當直徑,藉此求出單纖維直徑。
另外,作為極細纖維的剖面形狀,可為圓剖面,但可採用橢圓、扁平、三角等多邊形、扇形及十字型等異形剖面的形狀。
作為本發明中所使用的不織布,可使用長纖維不織布及短纖維不織布的任一種,但就製品面的起絨根數多而容易獲得優美的外觀而言,較佳的態樣為短纖維不織布。
使用短纖維不織布時的極細纖維的纖維長較佳為25 mm以上且90 mm以下。藉由將纖維長設為90 mm以下,成為良好的品位與手感,藉由將纖維長設為25 mm以上,可製成耐磨耗性優異的人工皮革。纖維長更佳為35 mm以上且80 mm以下,進而佳為40 mm以上且70 mm以下。
本發明中所使用的不織布的單位面積重量較佳為50 g/m2 以上且1000 g/m2 以下。藉由不織布的單位面積重量設為50 g/m2 以上、更佳為80 g/m2 以上,人工皮革不易成為類紙式者,可獲得手感優異的人工皮革。另一方面,若不織布的單位面積重量設為1000 g/m2 以下、更佳為900 g/m2 以下,則人工皮革的手感亦不易變硬,從而成為柔軟的人工皮革。
再者,不織布的單位面積重量基於日本工業標準(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JIS)L1913:2010「一般不織布試驗方法」的「6.2 每單位面積的質量」進行測定。
對於本發明中所使用的不織布而言,出於提高強度或形態穩定性的目的,亦可於不織布的內部或單側積層織物並交纏使其一體化。
作為構成將織物交纏使其一體化時使用的織物的纖維的種類,可使用長絲、細紗、創新細紗、長絲與細紗的混合複合紗等。細紗於其結構上表面存在大量的絨毛,將不織布與織物交纏時,若該絨毛脫落露出至表面,則容易成為缺點。因此,更佳為使用長絲,作為長絲,較佳為使用複絲。
構成織物的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較佳為1 μm以上且50 μm以下。藉由將構成織物的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設為50 μm以下,可獲得柔軟性優異的人工皮革,藉由將平均單纖維直徑設為1 μm以上,提高作為人工皮革的製品的形態穩定性。
再者,構成本發明中所使用的織物的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與所述極細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的測定方法相同。
構成織物的絲線的總纖度是基於JIS L1013:2010「化學纖維長絲紗試驗方法」的「8.3.1 正量纖度 b) B法(簡便法)」進行測定,較佳為30 dtex以上且170 dtex以下。藉由將總纖度設為170 dtex以下,可獲得柔軟性優異的人工皮革,藉由將總纖度設為30 dtex以上,提高作為人工皮革的製品的形態穩定性。再者,經紗與緯紗的複絲的總纖度較佳為設為相同的總纖度。
作為構成織物的纖維的成分,較佳為設為與不織布的結構成分為相同成分,就降低環境負荷的觀點而言,較佳為含有生物質資源來源的成分。
特別是於本發明的人工皮革的不織布、構成其的極細纖維、或者所述織物中,國際標準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16620(2015)中所規定的生物質塑膠度較佳為5%以上且100%以下。進而,就可進一步降低環境負荷,或者人工皮革中的極細纖維的纖維強度、人工皮革的耐磨耗性提高而言,不織布的生物質塑膠度更佳為15%以上,進而佳為25%以上。
再者,如所述般於在不織布的內部或單側積層織物並交纏使其一體化的情況下,將不織布與織物一體化而成者的生物質塑膠度設為「不織布的生物質塑膠度」。
本發明中,不織布、人工皮革的生物質塑膠度如以下般測定。 (1)基於ISO16620-2,測定構成試樣的成分的總碳中的生物基碳含有率。 (2)鑑定構成試樣的成分及成分比。 再者,於鑑定時可使用氣相層析-質譜(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元素分析等公知的方法。 (3)根據(1)、(2)的結果,確定生物質資源來源的成分。 (4)試樣成分中,將生物質資源來源的成分的比例(質量比)作為試樣的生物質塑膠度來算出。
於自人工皮革測定不織布的生物質塑膠度時,可根據人工皮革的結構成分適宜採用使用僅不織布可溶的溶媒萃取不織布的成分並分離的方法,或者相反地使用高分子彈性體及樹脂層可溶的溶媒自人工皮革去除該些成分的方法等。
作為自人工皮革去除不織布以外的成分的方法,例如可利用使用加熱至60℃以上且100℃以下的N,N-二甲基甲醯胺,萃取包含高分子彈性體或樹脂層的成分的方法。
[高分子彈性體] 進而,本發明的人工皮革包含所述不織布與高分子彈性體作為結構要素。
本發明中所使用的高分子彈性體主要發揮把握作為人工皮革的結構要素的不織布的黏合劑的作用。為了獲得柔軟的手感的人工皮革,作為高分子彈性體,可使用聚胺基甲酸酯、苯乙烯-丁二烯橡膠(styrene-butadiene rubber,SBR)、丙烯腈-丁二烯橡膠(acrylonitrile-butadiene rubber,NBR)、及丙烯酸樹脂等。其中,較佳為使用聚胺基甲酸酯作為主要成分。藉由使用聚胺基甲酸酯,可獲得具備具有充實感的觸感、類皮革的外觀及可耐實際使用的物性的人工皮革。另外,此處所謂的主要成分是指相對於高分子彈性體整體的質量而言聚胺基甲酸酯的質量多於50質量%。
藉由使用高分子彈性體,可獲得具備具有充實感的觸感、類皮革的外觀及可耐實際使用的物性的人工皮革。
於本發明中使用聚胺基甲酸酯的情況下,可使用於溶解於有機溶劑的狀態下使用的有機溶劑系聚胺基甲酸酯、與於分散於水中的狀態下使用的水分散型聚胺基甲酸酯中的任一種。另外,作為聚胺基甲酸酯,可較佳地使用藉由聚合物二醇與有機二異氰酸酯和鏈伸長劑的反應而獲得的聚胺基甲酸酯。另外,就降低環境負荷的觀點而言,較佳為含有生物質資源來源的成分。特別是,作為生物質資源來源的成分,於使用聚胺基甲酸酯作為高分子彈性體的情況下,較佳為於其結構成分中生物質資源來源的原料的採購比較容易的聚合物二醇中使用生物質資源來源的成分。以下,進一步示出於本發明中使用聚胺基甲酸酯作為高分子彈性體時構成聚胺基甲酸酯的各成分的較佳的態樣。
<聚合物二醇> 於使用聚胺基甲酸酯作為高分子彈性體的情況下,作為較佳的聚合物二醇,可使用聚酯二醇、聚醚二醇、聚碳酸酯二醇、或選自聚酯二醇、聚醚二醇等聚合物二醇等中的至少一種聚合物二醇,但較佳為包含耐水解性優異的聚碳酸酯二醇。
所述聚碳酸酯系二醇可藉由烷二醇與碳酸酯的酯交換反應、或者光氣或氯甲酸酯與烷二醇的反應等來製造。
作為所述烷二醇,例如可列舉:「乙二醇、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1,9-壬二醇及1,10-癸二醇」等直鏈烷二醇、或「新戊二醇、3-甲基-1,5-戊二醇、2,4-二乙基-1,5-戊二醇及2-甲基-1,8-辛二醇」等分支烷二醇、1,4-環己二醇等脂環族二醇、雙酚A等芳香族二醇、甘油、三羥甲基丙烷、及季戊四醇等。於本發明中,可為由各個單獨的烷二醇獲得的聚碳酸酯系二醇、由兩種以上的烷二醇獲得的共聚聚碳酸酯系二醇的任一種。
作為所述聚酯系二醇,可列舉使各種低分子量多元醇與多元酸縮合而獲得的聚酯二醇。
作為所述低分子量多元醇,例如可使用選自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2,2-二甲基-1,3-丙二醇、1,6-己二醇、3-甲基-1,5-戊二醇、1,8-辛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二丙二醇、三丙二醇、環己烷-1,4-二醇、及環己烷-1,4-二甲醇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另外,亦可使用對雙酚A加成各種環氧烷而成的加成物。
另外,作為所述多元酸,例如可列舉選自丁二酸、馬來酸、己二酸、戊二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二烷二羧酸、鄰苯二甲酸、間苯二甲酸、對苯二甲酸、及六氫間苯二甲酸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
作為所述聚醚系二醇,例如可列舉: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四亞甲基二醇、及將該些組合而成的共聚二醇。
本發明中所使用的聚合物二醇的數量平均分子量較佳為500以上且4000以上。藉由將數量平均分子量設為較佳為500以上、更佳為1500以上,可防止人工皮革的手感變硬的情況。另外,藉由將數量平均分子量設為較佳為4000以下、更佳為3000以下,可維持作為聚胺基甲酸酯的強度。
於在聚合物二醇中使用生物質資源來源的成分的情況下,聚合物二醇可僅包括生物質資源來源的成分,亦可包括生物質資源來源的聚合物二醇與石油資源來源的聚合物二醇的共聚物。就降低環境負荷的觀點而言,較佳為生物質資源來源的聚合物二醇的量比石油資源來源的聚合物二醇多。
<有機二異氰酸酯> 於使用聚胺基甲酸酯作為高分子彈性體的情況下,作為所使用的有機二異氰酸酯,可列舉「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二環己基甲烷二異氰酸酯、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二甲苯二異氰酸酯」等脂肪族系二異氰酸酯、或「4,4'-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及甲苯二異氰酸酯」等芳香族系二異氰酸酯,另外亦可將該些組合而使用。其中,於重視耐久性或耐熱性的情況下,較佳為4,4'-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等芳香族系二異氰酸酯,於重視耐光性的情況下,可較佳地使用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二環己基甲烷二異氰酸酯及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等脂肪族系二異氰酸酯。作為有機二異氰酸酯,可使用該些中的一種,亦可併用兩種以上。
<鏈伸長劑> 於使用聚胺基甲酸酯作為高分子彈性體的情況下,作為較佳的鏈伸長劑,可列舉水、乙二醇、丁二醇、乙二胺及4,4'-二胺基二苯基甲烷等具有兩個以上的活性氫原子的至少一種低分子化合物。就降低環境負荷的觀點而言,較佳為使用含有生物質資源來源的成分的鏈伸長劑。
<交聯劑> 於使用聚胺基甲酸酯作為高分子彈性體的情況下,視所需,出於提高耐水性、耐磨耗性及耐水解性等目的而可併用交聯劑。交聯劑可為對聚胺基甲酸酯而言作為第三成分添加的外部交聯劑,另外亦可為於聚胺基甲酸酯分子結構內預先導入成為交聯結構的反應點的內部交聯劑。本發明中,就可於聚胺基甲酸酯分子結構內更均勻地形成交聯點,可減輕柔軟性的減少的觀點而言,較佳為使用內部交聯劑。
作為所述交聯劑,可使用具有異氰酸酯基、噁唑啉基、碳二醯亞胺基、環氧基、三聚氰胺樹脂、及矽烷醇基等的化合物。其中,若交聯過度進行,則聚胺基甲酸酯會硬化,人工皮革的手感亦有變硬的傾向,因此就反應性與柔軟性的平衡的方面而言,可較佳地使用具有矽烷醇基的交聯劑。
於本發明中使用水分散型聚胺基甲酸酯的情況下,為了使聚胺基甲酸酯分散於水中,較佳為使用內部乳化劑。作為內部乳化劑,例如可列舉:四級胺鹽等陽離子系內部乳化劑、磺酸鹽或羧酸鹽等陰離子系內部乳化劑及聚乙二醇等非離子系內部乳化劑,進而亦可採用陽離子系與非離子系的內部乳化劑的組合、及陰離子系與非離子系的內部乳化劑的組合的任一種。其中,非離子系內部乳化劑與陽離子系內部乳化劑相比耐光性優異,另外與陰離子系內部乳化劑相比亦無由中和劑引起的弊端,就所述方面而言可較佳地使用。
<其他添加劑> 另外,高分子彈性體中可根據目的而含有各種添加劑,例如碳黑等顏料、磷系、鹵素系及無機系等的阻燃劑、酚系、硫系及磷系等的抗氧化劑、苯並三唑系、二苯甲酮系、水楊酸酯系、丙烯酸氰基酯系及草醯替苯胺(oxalic acid anilide)系等的紫外線吸收劑、受阻胺系或苯甲酸酯系等的光穩定劑、聚碳二醯亞胺等耐水解穩定劑、塑化劑、抗靜電劑、界面活性劑、凝固調整劑及染料等。
於不損害作為黏合劑的性能或手感的範圍內,本發明中所使用的高分子彈性體可包含聚酯系、聚醯胺系及聚烯烴系等的彈性體樹脂、丙烯酸樹脂、及乙烯-乙酸乙烯基酯樹脂等。
人工皮革中的高分子彈性體的含量可考慮使用的高分子彈性體的種類、高分子彈性體的製造方法及手感或物性來適宜調整。相對於不織布的質量(於不織布與織物交纏而使其一體化的情況下,是指不織布與織物的合計質量),高分子彈性體的含量較佳為10質量%以上且60質量%以下。藉由使高分子彈性體的含量相對於不織布的質量而言設為較佳為10質量%以上、更佳為15質量%以上、進而佳為20質量%以上,可提高構成不織布的纖維間的由高分子彈性體形成的鍵結,可提高人工皮革的耐磨耗性。另一方面,藉由使高分子彈性體的含量相對於不織布的質量而言設為較佳為60質量%以下、更佳為45質量%以下、進而佳為40質量%以下,可製成使人工皮革的手感柔軟的人工皮革。
於本發明的人工皮革的高分子彈性體中,ISO16620(2015)中所規定的生物質塑膠度較佳為5%以上且100%以下。進而,就可進一步降低環境負荷、或者提高人工皮革的手感而言,高分子彈性體的生物質塑膠度更佳為15%以上,進而佳為25%以上。
為了測定高分子彈性體的生物質塑膠度,自人工皮革分離高分子彈性體時可例示:使用僅高分子彈性體可溶的溶媒萃取高分子彈性體的成分並分離的方法,或者相反地使用極細纖維及樹脂層可溶的溶媒自人工皮革去除該些成分的方法等。可根據人工皮革的結構成分而適宜採用。除此以外,設為基本上利用與所述不織布的生物質塑膠度相同的方法進行測定。
若高分子彈性體可溶於有機溶劑,則可利用N,N-二甲基甲醯胺等有機溶媒萃取高分子彈性體並加以分離。於高分子彈性體由水分散型的物質獲得的情況下,可例示使用溶解纖維的溶媒(於聚酯的情況下,為1,1,1,3,3,3-六氟-2-丙醇或鄰氯苯酚等)並去除纖維的方法。此外,可使用利用加熱至60℃以上且100℃以下的N,N-二甲基甲醯胺分解並萃取水分散型的高分子彈性體的方法。
再者,於後述的樹脂層溶解於與高分子彈性體相同的溶媒中的情況下,可藉由預先將樹脂層切片或剝離並去除,利用所述方法分離高分子彈性體。
[人工皮革] 本發明的人工皮革為包含所述不織布、與所述高分子彈性體作為結構要素的人工皮革,且滿足以下的式(a)及式(b)。
0.5≦FA /FB <1          ···(a) 0.5≦FC /FB <1                   ···(b) 此處,FA 、FB 、FC 分別為將所述人工皮革於厚度方向上分割為三等分時的其中一表面側的層內的纖維的密度(g/cm3 )、厚度方向中央的層內的纖維的密度(g/cm3 )、另一表面側的層內的纖維的密度(g/cm3 )。
即,重要的是降低其中一表面側的層內與另一表面側的層內的纖維的密度,提高厚度方向中央的層內的纖維的密度。
如所述式(a)般,藉由相對於厚度方向中央的層內而降低其中一表面側的層內的纖維的密度,容易起毛,可獲得緻密且觸感柔軟的表面品位。另外,可對人工皮革賦予柔和的柔軟性。進而,如所述式(b)般,藉由相對於厚度方向中央的層內而降低另一表面側的層內的纖維的密度,可對人工皮革賦予柔和的柔軟性。如式(a)與式(b)般,藉由相對於厚度方向中央的層內而降低其中一表面側的層內與另一表面側的層內的纖維的密度,不僅可賦予柔和的柔軟性,而且可抑制片材彎曲時的彎折褶皺的產生或鬆垂。另一方面,藉由提高厚度方向中央的層內的纖維的密度,可對人工皮革賦予適度的回彈感。具體而言,藉由將纖維的密度之比(FA /FB 或者FC /FB )設為未滿1、較佳為0.95以下、更佳為0.9以下、進而佳為0.85以下、特佳為0.8以下,其中一表面容易起毛,容易形成緻密且觸感柔軟的表面品位。另外,藉由將纖維的密度之比設為0.5以上、較佳為0.6以上、更佳為0.65以上,可兼顧柔和的柔軟性與回彈感。
本發明中,所述FA 、FB 、FC 可分別如以下般測定。如下述所示般,本發明中所謂的纖維的密度表示於不織布的內部或單側積層織物並交纏使其一體化時,包含構成不織布的極細纖維與織物的纖維結構物的密度。 (1)關於人工皮革,使用20 cm×20 cm的樣品,於厚度方向上分割為三等分。 (2)如圖1所示般,人工皮革11被分為其中一表面側的層(A)、厚度方向中央的層(B)、及另一表面側的層(C)。於起絨層形成於表面側的層(A)的情況下,包括起絨層在內於厚度方向上分割為三等分。如圖3所示般,於在其中一表面側的層(A)中將樹脂層配置於起絨層之上般的情況下,將包含該樹脂層的部分設為其中一表面側的層(D),以下同樣地分為厚度方向中央的層(E)、與另一表面側的層(F)。然後,將分割後的樣品於N,N-二甲基甲醯胺中浸漬8小時,完全萃取高分子彈性體。 (3)將樣品充分乾燥,測定進行了乾燥的樣品的質量,利用下述的式子算出各層內的纖維的密度。
纖維的密度(g/cm3 )=萃取後樣品質量(g)/(20(cm)×20(cm)×萃取前的樣品的厚度(cm)) 關於萃取前的樣品的厚度,使用掃描式電子顯微鏡,以200倍的倍率對萃取前的樣品剖面的不同部位拍攝十張,根據該些各拍攝圖像求出樣品的厚度。於具有起絨層的情況下,將除去起絨層的厚度後的厚度作為樣品的厚度。 (4)使用算出的FA 與FB 、FC ,算出纖維的密度之比(FA /FB 或者FC /FB ),將對十個點測定的值的平均值作為結果。
本發明的人工皮革中,較佳為具有至少一層起毛所形成的起絨層而成。藉由具有起絨層,可獲得類天然皮革的表面觸感,並且與後述的樹脂層的接著性優異。進而,藉由露出在具有間斷地形成的樹脂層的人工皮革表面的起絨纖維,亦可獲得更接近天然皮革的表面觸感。
另外,本發明的人工皮革中,亦較佳為具有至少一層樹脂層而成。藉由具有樹脂層,可獲得粒面(grained)狀或磨砂狀的類天然皮革的表面觸感。於該情況下,所述樹脂層亦較佳為於人工皮革的表面內間斷地形成而成。
藉由間斷地形成樹脂層,於作為不存在非樹脂層的部分的起絨層的一部分露出的部分即起絨部,可確保人工皮革所具有的充分的通氣性,並且於人工皮革彎曲時,亦不會表現出樹脂層的破裂,可維持良好的品位與手感。
再者,本發明中所謂「樹脂層於人工皮革的表面內間斷地形成而成」,是指如圖2所例示般,自人工皮革的上方看時在人工皮革的表面,層狀的樹脂呈島狀散佈的樹脂層2配置於在其下方亦連續存在的起絨層1上的狀態。於自上方的觀察中,是存在樹脂層與露出的起絨部的狀態,例如亦包含樹脂層2被起絨層1包圍而成為獨立的形狀的情況。再者,將該情況下的人工皮革的剖面例示於圖3。另外,呈島狀散佈的樹脂層2亦可有規則地存在,但為了藉由形狀、配置隨機,獲得更接近天然皮革的表面感,較佳為樹脂層2的形狀、配置隨機。
所述樹脂層於人工皮革表面所佔的面積比例較佳為10%~90%。藉由將該比例設為10%以上、較佳為20%以上,可製成耐磨耗性優異、具有磨砂狀或粒面狀的表面感、觸感的含樹脂層的人工皮革。另一方面,藉由將所述比例設為90%以下、較佳為80%以下,可對含樹脂層的人工皮革賦予麂皮狀的基材般的通氣性或起絨感。
所述樹脂層較佳為包括至少兩層。更佳為包括至少三層。進而佳為所述樹脂層為接著層、中間層及表面層此三層結構。此處,接著層具有將纖維結構體與中間層接著的功能。接著層為與纖維結構體的極細纖維起毛的起絨層的纖維及中間層的接著性優異的樹脂層,藉由存在於該些之間,提高纖維結構體與樹脂層的接著性,從而成為耐磨耗性優異的人工皮革。
另外,藉由樹脂層為兩層以上,可獲得汽車座椅或沙發等進一步要求耐久性的耐磨耗性優異的人工皮革。於樹脂層為一層的情況下,耐磨耗性差。
作為樹脂層中所使用的樹脂,較佳為具有可伸縮的橡膠彈性的樹脂,例如可列舉:聚胺基甲酸酯、苯乙烯-丁二烯橡膠(SBR)、丙烯腈-丁二烯橡膠(NBR)及丙烯酸樹脂等。其中,就取得手感與物性的平衡的方面而言,可較佳地使用以聚胺基甲酸酯為主要成分而成的材料,具體而言使用50質量%以上包含聚胺基甲酸酯的材料。
如所述般,聚胺基甲酸酯有於溶解於有機溶劑的狀態下使用的有機溶劑系聚胺基甲酸酯、或於分散於水中的狀態下使用的水分散型聚胺基甲酸酯等,但於本發明中可採用任一種。
本發明中,作為用於樹脂層的聚胺基甲酸酯,可較佳地使用藉由聚合物二醇與有機二異氰酸酯和鏈伸長劑的反應而獲得的聚胺基甲酸酯。另外,就降低環境負荷的觀點而言,較佳為含有生物質資源來源的成分。特別是,作為生物質資源來源的成分,於使用聚胺基甲酸酯作為樹脂層中所使用的樹脂的情況下,較佳為於其結構成分中生物質資源來源的原料的採購比較容易的聚合物二醇中使用生物質資源來源的成分。以下,進一步示出於本發明中使用聚胺基甲酸酯作為樹脂層中所使用的樹脂時構成該聚胺基甲酸酯的各成分的較佳的態樣。
<聚合物二醇> 於使用聚胺基甲酸酯作為樹脂層的情況下,作為較佳的聚合物二醇,例如可使用聚碳酸酯二醇、聚酯二醇、聚醚二醇、矽酮系二醇及氟系二醇、或將該些組合而成的共聚物。其中,就耐光性的觀點而言,可較佳地使用聚碳酸酯二醇及聚酯二醇。進而,就耐水解性與耐熱性的觀點而言,可較佳地使用聚碳酸酯二醇。於接著層中,就與人工皮革表面的接著性而言,可較佳地使用聚醚二醇、或聚酯二醇。
該聚碳酸酯系二醇可藉由烷二醇與碳酸酯的酯交換反應、或者光氣或氯甲酸酯與烷二醇的反應等來製造。
作為烷二醇,可例示:「乙二醇、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1,9-壬二醇、1,10-癸二醇」等直鏈烷二醇、或「新戊二醇、3-甲基-1,5-戊二醇、2,4-二乙基-1,5-戊二醇、2-甲基-1,8-辛二醇」等分支烷二醇、1,4-環己二醇等脂環族二醇、雙酚A等芳香族二醇、甘油、三羥甲基丙烷、及季戊四醇等。
於本發明中,可使用由各個單獨的烷二醇獲得的聚碳酸酯二醇、由兩種以上的烷二醇獲得的共聚聚碳酸酯二醇的任一種。
<有機二異氰酸酯> 於使用聚胺基甲酸酯作為樹脂層中所使用的樹脂的情況下,作為較佳的與聚合物二醇反應的有機二異氰酸酯,例如可列舉:「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二環己基甲烷二異氰酸酯、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及二甲苯二異氰酸酯」等脂肪族系聚異氰酸酯、或「4,4'-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及甲苯二異氰酸酯」等芳香族系聚異氰酸酯。另外亦可將該些組合而使用。其中,於重視耐久性或耐熱性的情況下,較佳為4,4'-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等芳香族系聚異氰酸酯。於重視耐光性的情況下,較佳為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二環己基甲烷二異氰酸酯及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等脂肪族系聚異氰酸酯。作為有機二異氰酸酯,可使用該些中的一種,亦可併用兩種以上。
<鏈伸長劑> 於使用聚胺基甲酸酯作為樹脂層的情況下,作為較佳的鏈伸長劑,可列舉水、乙二醇、丁二醇、乙二胺及4,4'-二胺基二苯基甲烷等具有兩個以上的活性氫原子的至少一種低分子化合物。
<其他添加劑> 於本發明的樹脂層中所使用的樹脂中,於不損害耐磨耗性或手感的範圍內,可含有聚酯系、聚醯胺系及聚烯烴系等的彈性體樹脂、丙烯酸樹脂及乙烯-乙酸乙烯基酯樹脂等。另外,該些樹脂中可含有各種添加劑,例如碳黑等顏料、磷系、鹵素系及無機系等的阻燃劑、酚系、硫系及磷系等的抗氧化劑、受阻胺系或苯甲酸酯系等的光穩定劑、聚碳二醯亞胺等耐水解穩定劑、塑化劑、抗靜電劑、界面活性劑、凝固調整劑、及染料等。
樹脂層的厚度並無特別限定,但其總厚度較佳為0.001 mm以上且0.500 mm以下。於總厚度為0.001 mm以上、更佳為0.010 mm以上、進而佳為0.050 mm以上的情況下,可獲得耐磨耗性優異的含樹脂層的人工皮革。另一方面,於總厚度為0.500 mm以下、更佳為0.400 mm以下、進而佳為0.300 mm以下的情況下,可獲得具有柔軟的手感的含樹脂層的人工皮革。
另外,關於樹脂層的各層的厚度,第一層與第二層分別較佳為0.001 mm以上且0.200 mm以下,第三層較佳為0.008 mm以上且0.300 mm以下。
本發明中,人工皮革的樹脂層的總厚度設為如以下般測定。 (1)切出與人工皮革的平面方向及機械方向垂直的剖面,以剖面不變形的方式設置於試樣台。 (2)使用掃描式電子顯微鏡,以200倍的倍率對不同的部位拍攝十張人工皮革的試樣片的剖面。 (3)根據該些各拍攝圖像,獲取將與剖面平行的方向設為水平,以剖面的起絨層側為上,另一面為下時的樹脂層的最高位置z1與樹脂層的最低位置z2的兩點間距離,算出樹脂層的總厚度。 (4)將算出而得的十個值的平均值作為樹脂層的總厚度。
本發明的人工皮革較佳為進而滿足以下的式(c)、及式(d)。
0.6≦PA /PB <1          ···(c) 0.6≦PC /PB <1                   ···(d) 此處,PA 、PB 、PC 分別為將所述人工皮革於厚度方向上分割為三等分時的其中一表面側的層內的高分子彈性體的密度(g/cm3 )、厚度方向中央的層內的高分子彈性體的密度(g/cm3 )、另一表面側的層內的高分子彈性體的密度(g/cm3 )。
即,較佳為與纖維密度同樣地,降低其中一表面側的層內與另一表面側的層內的高分子彈性體密度,提高厚度方向中央的層內的高分子彈性體密度。
如所述式(c)般,藉由相對於厚度方向中央的層內而降低其中一表面側的層內的高分子彈性體密度,容易起毛,可獲得緻密且觸感柔軟的表面品位。另外,可對人工皮革賦予柔和的柔軟性。進而,如所述式(d)般,藉由相對於厚度方向中央的層內而降低另一表面側的層內的高分子彈性體密度,可對人工皮革賦予柔和的柔軟性。如式(c)與式(d)般,藉由相對於厚度方向中央的層內而降低其中一表面側的層內與另一表面側的層內的高分子彈性體密度,不僅可賦予柔和的柔軟性,而且可抑制片材彎曲時的彎折褶皺的產生或鬆垂。另一方面,藉由提高厚度方向中央的層內的高分子彈性體密度,可對人工皮革賦予適度的回彈感。具體而言,藉由將高分子彈性體密度之比(PA /PB 或者PC /PB )設為未滿1、較佳為0.95以下、更佳為0.9以下、進而佳為0.85以下、特佳為0.8以下,表面容易起毛,容易形成緻密且觸感柔軟的表面品位。另外,藉由將高分子彈性體密度之比設為0.6以上、較佳為0.7以上、更佳為0.75以上,可兼顧柔和的柔軟性與回彈感。
本發明中,所述PA 、PB 、PC 可分別如以下般測定。 (1)關於人工皮革,使用20 cm×20 cm的樣品,於厚度方向上分割為三等分。 (2)如圖1所示般,分為其中一表面側的層(A)、厚度方向中央的層(B)、及另一表面側的層(C)。如圖3所示般,於在其中一表面側的層(A)中將樹脂層配置於起絨層之上般的情況下,將包含該樹脂層的部分設為其中一表面側的層(D),以下同樣地分為厚度方向中央的層(E)、與另一表面側的層(F)。此時設為,將存在於其中一表面側的層(D)的樹脂層除去。然後,將分割後的樣品於N,N-二甲基甲醯胺中浸漬8小時,完全萃取高分子彈性體。 (3)將樣品充分乾燥,測定進行了乾燥的樣品的質量,利用下述的式子算出各層內的高分子彈性體密度。
高分子彈性體密度(g/cm3 )=(萃取前樣品質量(g)-萃取後樣品質量(g))/(20(cm)×20(cm)×萃取前的樣品的厚度(cm)) 關於萃取前的樣品的厚度,使用掃描式電子顯微鏡,以200倍的倍率對萃取前的樣品剖面的不同部位拍攝十張,根據該些各拍攝圖像求出樣品的厚度。於具有起絨層的情況下,將除去起絨層的厚度後的厚度作為樣品的厚度。 (4)使用算出的PA 與PB 、PC ,算出高分子彈性體密度比(PA /PB 或者PC /PB ),將對十個點測定的值的平均值作為結果。
另外,於本發明的人工皮革中,人工皮革整體的密度較佳為0.20 g/cm3 以上且0.70 g/cm3 以下。藉由將密度設為0.20 g/cm3 以上,可確保人工皮革的適度的回彈感,藉由將密度設為0.70 g/cm3 以下,人工皮革的手感變得良好。人工皮革整體的密度更佳為0.22 g/cm3 以上且0.60 g/cm3 以下,進而佳為0.25 g/cm3 以上且0.50 g/cm3 以下。
本發明中,人工皮革整體的密度是指,對於人工皮革,使用20 cm×20 cm的樣品的質量,藉由下述式算出人工皮革整體的密度,並對十個點測定而得的值的平均值。
人工皮革整體的密度(g/cm3 )=樣品質量(g)/(20(cm)×20(cm)×樣品厚度(cm))。
就兼顧人工皮革的柔和的柔軟性與適度的回彈感的觀點而言,本發明的人工皮革的厚度較佳為0.8 mm以上且4.0 mm以下,更佳為0.9 mm以上且3.5 mm以下。
本發明中,人工皮革的厚度是指對於人工皮革寬度方向的十個點,使用厚度測定器(例如,尾崎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針盤式厚度規「孔雀(PEACOCK)型號H」等)進行厚度的測定時的值的算術平均值。
本發明的人工皮革包含例如染料、顏料、柔軟劑、手感調整劑、抗起球劑、抗菌劑、除臭劑、撥水劑、耐光劑及耐候劑等亦為較佳的態樣。
[人工皮革的製造方法] 其次,對製造本發明的人工皮革的方法的例子進行說明。
本發明的人工皮革的製造方法較佳為含有包含平均單纖維直徑為0.1 μm以上且10 μm以下的極細纖維的不織布、與高分子彈性體作為結構要素的人工皮革的製造方法,依序包括以下的(i)~(v)的步驟。 (i)使包含相對於溶劑的溶解性不同的兩種以上的熱塑性樹脂的極細纖維顯現型纖維交纏而製作不織布的步驟 (ii)藉由使水溶性樹脂的水溶液含浸於所述不織布中,於110℃以上乾燥來賦予水溶性樹脂的步驟 (iii)將賦予了水溶性樹脂的不織布於厚度方向上壓縮並加以片材化的步驟 (iv)利用溶劑對所述(iii)中獲得的片材進行處理而顯現出單纖維的平均纖維直徑為0.1 μm以上且10 μm以下的極細纖維後,使高分子彈性體的溶劑液含浸於該片材中並固化從而賦予高分子彈性體的步驟,或者 使高分子彈性體的溶劑液含浸於所述(iii)中獲得的片材中並固化從而賦予高分子彈性體後,利用溶劑對該片材進行處理,顯現出單纖維的平均纖維直徑為0.1 μm以上且10 μm以下的極細纖維的步驟 (v)不將所述(iv)中獲得的片材於厚度方向上分割為多個,而於至少一個面上形成起絨的步驟 藉由依序實施步驟(i)~步驟(v)的步驟,可獲得具有柔和的柔軟性與適度的回彈感的人工皮革。
首先,對步驟(i)進行說明。
於步驟(i)中,使包含相對於溶劑的溶解性不同的兩種以上的熱塑性樹脂的極細纖維顯現型纖維交纏而製作不織布。
於將極細纖維顯現型纖維預先交纏而製成不織布後,於之後的步驟(iv)中進行纖維的極細化,藉此可獲得極細纖維交纏而成的不織布。
作為極細纖維顯現型纖維,可採用下述纖維等:海島型複合纖維,將溶劑溶解性不同的兩成分的熱塑性樹脂作為海成分與島成分,使用溶劑等溶解去除海成分,藉此將島成分作為極細纖維;或者剝離型複合纖維,對於兩成分的熱塑性樹脂將纖維剖面呈放射狀或多層狀交替配置,將各成分剝離分割,藉此割纖為極細纖維。其中,海島型複合纖維可藉由去除海成分,於島成分間、即纖維束內部的極細纖維間賦予適度的空隙,因此就手感或表面品位的觀點而言亦可較佳地使用。
海島型複合纖維可利用如下方式等:使用海島型複合用模口,使用將海成分與島成分此兩成分相互排列並進行紡絲的高分子相互排列體的方式;與將海成分與島成分此兩成分混合並進行紡絲的混合紡絲方式等,就獲得均勻纖度的極細纖維的方面而言,可較佳地利用藉由使用高分子排列體的方式的海島型複合纖維。
於作為不織布而製成短纖維不織布的情況下,對於所獲得的極細纖維顯現型纖維,較佳為實施捲縮加工,切割為規定長度而獲得原棉。捲縮加工或切割加工可使用公知的方法。
其次,利用交叉鋪網機(cross lapper)等將所獲得的原棉製成纖維網,並使其交纏,藉此獲得不織布。作為使纖維網交纏而獲得不織布的方法,可使用針刺(needle punch)或水刺(water jet punch)等。
為了提高纖維的緻密感,對所述不織布施加利用溫水或蒸汽處理的熱收縮處理亦為較佳的態樣。
其次,對步驟(ii)進行說明。
於步驟(ii)中,藉由使水溶性樹脂的水溶液含浸於所述不織布中,於110℃以上乾燥來賦予水溶性樹脂。藉此,藉由遷移使水溶性樹脂偏向存在於不織布的兩表層部側而對所述不織布賦予水溶性樹脂。藉由對不織布賦予水溶性樹脂,纖維被固定而尺寸穩定性提高,而且藉由使水溶性樹脂偏向存在於不織布的兩表層部側並加以賦予,當於之後的步驟(iii)中在厚度方向上進行壓縮時,水溶性樹脂少、尺寸穩定性低的內層部側優先被壓縮,其結果,形成兩表層部的纖維密度低、內層部的纖維密度高的結構。另外,於之後的步驟(iv)中,於極細纖維顯現後賦予高分子彈性體時,藉由使水溶性樹脂偏向存在於兩表面部側,水溶性樹脂多的兩表層部中高分子彈性體少,且極細纖維與高分子彈性體的接著面積由於被水溶性樹脂阻礙而變小。水溶性樹脂少的不織布的內層部側可賦予更多的高分子彈性體,且極細纖維與高分子彈性體的接著面積變大。
以所述方式獲得的纖維片材的兩表層部側中纖維密度及高分子彈性體的密度低,且兩者的接著面積小,因此容易起毛,能夠形成緻密且觸感柔軟的製品面,可對人工皮革賦予柔和的柔軟性。另一方面,關於內層部側,纖維及高分子彈性體的密度高,且兩者的接著面積大,因此可對人工皮革賦予適度的回彈感。藉由不將以所述方式獲得的纖維片材於步驟(v)中分割為多個,而是使至少一個表面起毛,滿足作為本發明的重要要件的以下的式(a)及式(b)。
0.5≦FA /FB <1          ···(a) 0.5≦FC /FB <1                   ···(b) 此處,FA 、FB 、FC 分別為將所述人工皮革於厚度方向上分割為三等分時的其中一表面側的層內的纖維的密度(g/cm3 )、厚度方向中央的層內的纖維的密度(g/cm3 )、另一表面側的層內的纖維的密度(g/cm3 )。
本發明中,作為所述水溶性樹脂,可較佳地使用皂化度80%以上的聚乙烯基醇。
作為向不織布賦予水溶性樹脂的方法,可列舉將水溶性樹脂的水溶液含浸於不織布中進行乾燥的方法等。水溶性樹脂的水溶液濃度較佳為1%以上且20%以下。為了使其進一步遷移,乾燥溫度重要的是設為110℃以上。
相對於即將賦予之前的不織布(片材),水溶性樹脂的賦予量較佳為5質量%以上且60質量%以下。藉由將賦予量設為5質量%以上、更佳為10質量%以上,可製成所述結構。另外,藉由將賦予量設為60質量%以下、更佳為50質量%以下,可獲得加工性良好、耐磨耗性等物性良好的加工中間體片材及人工皮革。
對於賦予至不織布的水溶性樹脂,於步驟(iv)中賦予高分子彈性體後,利用熱水等加以去除。
其次,對步驟(iii)進行說明。
於步驟(iii)中,將賦予了水溶性樹脂的不織布於厚度方向上壓縮並加以片材化。如所述般,重要的是將使水溶性樹脂遷移而賦予的包含極細纖維的不織布於厚度方向上壓縮。藉此,由於水溶性樹脂少,極性纖維未被固定的不織布的內層部側優先被壓縮,因此內層部側的纖維密度成為比表層部側更高的纖維密度。
作為將不織布壓縮的方法,可於壓延加工、或對極細纖維顯現處理時的溶劑進行軋液時同時進行。
其次,對步驟(iv)進行說明。
於步驟(iv)中,利用溶劑對所述步驟(iii)中獲得的片材進行處理而顯現出平均單纖維直徑為0.1 μm以上且10 μm以下的極細纖維後,使高分子彈性體的溶劑液含浸於該片材中並固化,從而賦予高分子彈性體,或者使高分子彈性體的溶劑液含浸於所述步驟(iii)中獲得的片材中並固化從而賦予高分子彈性體後,利用溶劑對該片材進行處理,顯現出平均單纖維直徑為0.1 μm以上且10 μm以下的極細纖維。
極細纖維的顯現處理可藉由在溶劑中浸漬包含海島型複合纖維的不織布並溶解去除海成分來進行。
於極細纖維顯現型纖維為海島型複合纖維的情況下,作為溶解去除海成分的溶劑,於海成分為聚乙烯、聚丙烯及聚苯乙烯的情況下,可使用甲苯或三氯乙烯等有機溶劑。另外,於海成分為共聚聚酯或聚乳酸的情況下,可使用氫氧化鈉等鹼水溶液。另外,於海成分為水溶性熱塑性聚乙烯基醇系樹脂的情況下,可使用熱水。
作為將高分子彈性體固定於包含不織布的片材上的方法,有使高分子彈性體的溶液含浸於片材中進行濕式凝固或乾式凝固的方法,可根據使用的聚胺基甲酸酯的種類來適宜選擇。
其次,對步驟(v)進行說明。
於步驟(v)中,不將所述步驟(iv)中獲得的片材於厚度方向上分割為多個,而使至少一個面起毛並形成起絨。
起毛處理亦可兩面均進行。如所述般,纖維與高分子彈性體的比率低的面容易起毛,可獲得柔軟的觸感。
起毛處理可藉由使用砂紙或輥式砂光機(roll sander)等進行研磨的方法等來施加。可於起毛處理之前賦予矽酮乳液等潤滑劑。另外,於起毛處理之前賦予抗靜電劑時,藉由研磨而自片材產生的研磨粉不易堆積在砂紙上,因此為較佳的態樣。
根據本發明,由於厚度方向的起絨面側及另一面側的纖維密度及高分子彈性體密度低,因此容易起毛,可獲得緻密且觸感柔軟的表面品位,可賦予柔和的柔軟性。藉由將厚度方向的中央設為纖維密度及高分子彈性體密度高者,可對人工皮革賦予適度的回彈感。據此,能夠兼顧柔和的柔軟性與適度的回彈感,抑制片材彎曲時的彎折褶皺的產生或鬆垂。
本發明的人工皮革可進行染色。染料可配合構成人工皮革的極細纖維來選擇。例如,於極細纖維包含聚酯纖維的情況下可使用分散染料,另外於極細纖維包含聚醯胺纖維的情況下可使用酸性染料或含金染料。於利用分散染料染色的情況下,較佳為於染色後進行還原清洗。
另外,出於提高染色的均勻性或再現性的目的,使用染色助劑亦為較佳的態樣。
另外,本發明的人工皮革亦可施加矽酮等柔軟劑或抗靜電劑等修飾劑(finishing agent)處理。修飾劑處理可於染色後進行,亦可與染色同浴進行。
進而,亦可於本發明的人工皮革形成樹脂層。作為本發明中的樹脂層的形成方法,可列舉:利用平網(flat screen)或滾網(rotary screen)等網版法或凹版塗佈法等塗佈後進行乾燥而形成樹脂層的方法、或者於脫模紙等支撐基材纖維上連續或間斷地形成樹脂膜後,於該樹脂膜的表面塗佈接著劑,貼合至成為纖維結構物的表面並接著,將脫模紙剝離,藉此形成樹脂層的方法等。
於本發明中,較佳為以於人工皮革的起絨面的表層間斷地形成樹脂層的方式進行塗佈。進而,為了使樹脂層為兩層或三層,可藉由將所述方法重覆兩次或三次來形成。另外,關於所述方法,可重覆相同的方法,亦可將兩種以上組合而使用。
另外,視需要可對所述人工皮革的表面施加設計性。例如,可施加穿孔等開孔加工、壓花加工、雷射加工、平索尼克(pinsonic)加工、及印刷加工等後加工處理。 [實施例]
其次,列舉實施例對本發明的人工皮革進行說明。再者,對於無特別記載的事項,按照所述方法實施測定。
<層內的纖維密度> 對於所獲得的人工皮革,使用20 cm×20 cm的樣品,使用切片機於厚度方向上分割為其中一表面側的層(A)、厚度方向中央的層(B)、及另一表面側的層(C)此三等分。另外,關於進行了三等分的樣品的厚度,使用掃描式電子顯微鏡,以200倍的倍率進行測定,確認到三張樣品為同等的厚度。然後,將分割後的樣品於N,N-二甲基甲醯胺中浸漬8小時,完全萃取高分子彈性體。之後,利用水沖洗樣品中包含的N,N-二甲基甲醯胺,利用熱風乾燥機於100℃×20分鐘的條件下將樣品充分地乾燥。測定進行了乾燥的樣品的質量,利用下述的式子算出各層內的纖維的密度。
纖維的密度(g/cm3 )=萃取後樣品質量(g)/(20(cm)×20(cm)×萃取前的樣品的厚度(cm)) 關於纖維的密度的算出中的萃取前的樣品的厚度,使用掃描式電子顯微鏡,以200倍的倍率對萃取前的樣品剖面的不同部位拍攝十張,根據該些各拍攝圖像求出樣品的厚度。於具有起絨層的情況下,將除去起絨層的厚度後的厚度作為樣品的厚度。
使用算出的FA 與FB 、FC ,算出纖維的密度之比(FA /FB 或者FC /FB ),將對十個點測定的值的平均值作為結果。
<層內的高分子彈性體的密度> 對於所獲得的人工皮革,使用20 cm×20 cm的樣品,使用切片機於厚度方向上分割為其中一表面側的層(A)、厚度方向中央的層(B)、及另一表面側的層(C)此三等分。另外,測定進行了三等分的樣品的厚度,確認到三張樣品為同等的厚度。然後,將分割後的樣品於N,N-二甲基甲醯胺中浸漬8小時,完全萃取高分子彈性體。之後,利用水沖洗樣品中包含的N,N-二甲基甲醯胺,利用熱風乾燥機於100℃×20分鐘的條件下將樣品充分地乾燥。測定進行了乾燥的樣品的質量,利用下述的式子算出各層內的高分子彈性體密度。
高分子彈性體密度(g/cm3 )=(萃取前樣品質量(g)-萃取後樣品質量(g))/(20(cm)×20(cm)×萃取前的樣品的厚度(cm)) 關於高分子彈性體密度的算出中的萃取前的樣品的厚度,使用掃描式電子顯微鏡,以200倍的倍率對萃取前的樣品剖面的不同部位拍攝十張,根據該些各拍攝圖像求出樣品的厚度。於具有起絨層的情況下,將除去起絨層的厚度後的厚度作為樣品的厚度。
使用算出的PA 與PB 、PC ,算出高分子彈性體密度比(PA /PB 或者PC /PB ),將對十個點測定的值的平均值作為結果。
<評價方法> (1)表面品位: 將健康的成年男性與成年女性各十名、共計二十名作為評價者,藉由目視與官能評價,如下述5~1般進行評價,將最多的評價設為外觀品位。本發明中良好的水準為4以上。 5:纖維的分散狀態良好,觸感柔軟。 4:3與5的中間 3:存在纖維的分散狀態稍許不良的部分,但觸感柔軟。 2:1與3的中間 1:整體上纖維的分散狀態非常差,觸感粗澀。
(2)柔軟性: 將健康的成年男性與成年女性各十名、共計二十名作為評價者,藉由官能評價,如下述5~1般進行評價,將最多的評價設為外觀品位。本發明中良好的水準為4以上。 5:柔和地追隨變形,觸感亦柔軟。 4:3與5的中間 3:變形的追隨稍許不良,但觸感柔軟。 2:1與3的中間 1:變形後會彎曲,觸感亦硬。
(3)回彈感: 將健康的成年男性與成年女性各十名、共計二十名作為評價者,藉由官能評價,如下述5~1般進行評價,將最多的評價設為外觀品位。本發明中良好的水準為4以上。 5:變形後恢復原狀,握持時感覺到芯。 4:3與5的中間 3:變形後欲恢復原狀,但無法恢復,握持時稍許感覺到芯。 2:1與3的中間 1:不會自變形的狀態恢復,握持時未感覺到芯。
(4)彎曲時的彎折褶皺、鬆垂: 將健康的成年男性與成年女性各十名、共計二十名作為評價者,藉由官能評價,如下述5~1般進行評價,將最多的評價設為外觀品位。本發明中良好的水準為4以上。 5:即便彎曲亦無明顯的褶皺,亦無片材的鬆垂。 4:3與5的中間 3:彎曲後,可稍許看到褶皺,但無片材的鬆垂。 2:1與3的中間 1:彎曲後,可清晰地看到褶皺,片材亦鬆垂。
<化學物質的表述> ·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 ·PU:聚胺基甲酸酯 ·MDI:4,4'-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 ·DMF:N,N-二甲基甲醯胺 ·PVA:聚乙烯基醇。
<極細纖維樹脂> (1)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A(PET-A) ·乙二醇:石油資源來源 ·對苯二甲酸:石油資源來源 ·生物質塑膠度:0% (2)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B(PET-B) ·乙二醇:生物質資源來源 ·對苯二甲酸:石油資源來源 ·生物質塑膠度:31% <高分子彈性體> (1)聚碳酸酯系聚胺基甲酸酯A(PU-A) ·多元醇:聚碳酸酯二醇(石油資源來源) ·聚異氰酸酯:MDI ·鏈伸長劑:EG ·生物質塑膠度:0% (2)聚碳酸酯系聚胺基甲酸酯B(PU-B) ·多元醇:聚碳酸酯二醇(生物質資源來源) ·聚異氰酸酯:MDI ·鏈伸長劑:EG ·生物質塑膠度:38% [實施例1] (原棉) 使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A(PET-A)作為島成分,另外使用聚苯乙烯作為海成分,使用島數為16島/孔的海島型複合用模口,於紡絲溫度280℃、島/海質量比率55/45、噴出量1.3 g/分鐘/孔、紡絲速度1300 m/min下進行熔融紡絲。繼而,於90℃的紡絲用油劑液浴中延伸至3.6倍,使用壓入型捲縮機進行捲縮加工處理,之後切割為51 mm的長度,從而獲得作為島成分的極細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為3.5 μm的海島型複合纖維的原棉。
(交纏) 使用如所述般獲得的原棉,經過梳理與交叉鋪網步驟,形成積層纖維網,以3500根/cm2 的刺針根數施加針刺,獲得厚度4.2 mm、密度0.20 g/cm3 的交纏片(氈)。
(水溶性樹脂的賦予、脫海、壓縮) 利用96℃溫度的熱水使所述交纏片材收縮後,含浸皂化度88%、12質量%的PVA水溶液,以相對於固體成分的纖維成分而言的目標附著量40質量%進行壓擠,利用溫度140℃的熱風使PVA遷移的同時乾燥10分鐘,從而獲得帶PVA的片材。其次,使如所述般獲得的帶PVA的片材浸漬於三氯乙烯中,將利用軋液機(mangle)進行的軋液與壓縮進行十次,藉此進行海成分的溶解去除與帶PVA的片材的壓縮處理,從而獲得賦予了PVA的極細纖維束交纏而成的脫海帶PVA的片材。
(高分子彈性體的賦予) 使所述脫海帶PVA的壓縮片材含浸於固體成分濃度調整為15質量%的聚胺基甲酸酯A(PU-A)的DMF溶液中,以相對於固體成分的纖維成分而言的目標附著量50質量%進行壓擠,於DMF濃度30質量%的水溶液中使聚胺基甲酸酯凝固。之後,利用熱水去除PVA及DMF,並利用110℃溫度的熱風乾燥10分鐘,從而獲得帶聚胺基甲酸酯的片材。
(起毛) 利用砂紙型號240號的環形砂紙研磨所述帶聚胺基甲酸酯的片材的單面,與形成起絨面同時地進行厚度調整,從而獲得厚度2.70 mm的起絨片材。
(染色) 使用液流染色機於120℃的溫度條件下,對所述起絨片材施加染色,使用乾燥機進行乾燥來獲得人工皮革。
所獲得的人工皮革的表面品位良好且具有柔和的柔軟性與適度的回彈感,彎曲時無彎折褶皺或鬆垂。將結果示於表1。
[實施例2] (原棉) 與實施例1同樣地獲得海島型複合纖維的原棉。
(交纏) 除了設為厚度4.7 mm、密度0.18 g/cm3 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獲得交纏片材(氈)。
(水溶性樹脂的賦予、脫海、壓縮~高分子彈性體的賦予) 與實施例1同樣地獲得帶聚胺基甲酸酯的片材。
(起毛) 除了設為厚度2.75 mm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獲得起絨片材。
(染色) 與實施例1同樣地獲得人工皮革。
所獲得的人工皮革的表面品位良好且具有柔和的柔軟性與適度的回彈感,彎曲時無彎折褶皺或鬆垂。將結果示於表1。
[實施例3] (原棉) 與實施例1同樣地獲得海島型複合纖維的原棉。
(交纏) 除了設為厚度2.6 mm、密度0.19 g/cm3 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獲得交纏片材(氈)。
(水溶性樹脂的賦予、脫海、壓縮~高分子彈性體的賦予) 與實施例1同樣地獲得帶聚胺基甲酸酯的片材。
(起毛) 除了設為厚度1.60 mm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獲得起絨片材。
(染色) 與實施例1同樣地獲得人工皮革。
所獲得的人工皮革的表面品位良好且具有柔和的柔軟性與適度的回彈感,彎曲時無彎折褶皺或鬆垂。將結果示於表1。
[實施例4] (原棉) 使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B(PET-B)作為島成分,另外使用聚苯乙烯作為海成分,使用島數為16島/孔的海島型複合用模口,於紡絲溫度285℃、島/海質量比率80/20、噴出量1.2 g/分鐘/孔、紡絲速度1100 m/min下進行熔融紡絲。繼而,於90℃的紡絲用油劑液浴中延伸至2.8倍,使用壓入型捲縮機進行捲縮加工處理,之後切割為51 mm的長度,從而獲得作為島成分的極細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為5.0 μm的海島型複合纖維的原棉。
(交纏) 除了設為厚度2.3 mm、密度0.25 g/cm3 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獲得交纏片(氈)。
(水溶性樹脂的賦予、脫海、壓縮) 除了設為目標附著量30質量%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獲得脫海帶PVA的片材。
(高分子彈性體的賦予) 使所述脫海帶PVA的壓縮片材含浸於固體成分濃度調整為12質量%的聚胺基甲酸酯A(PU-A)的DMF溶液中,以相對於固體成分的纖維成分而言的目標附著量30質量%進行壓擠,於DMF濃度30質量%的水溶液中使聚胺基甲酸酯凝固。之後,利用熱水去除PVA及DMF,並利用110℃溫度的熱風乾燥10分鐘,從而獲得帶聚胺基甲酸酯的片材。
(起毛) 除了設為厚度1.35 mm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獲得起絨片材。
(染色) 與實施例1同樣地獲得人工皮革。
所獲得的人工皮革的表面品位良好且具有柔和的柔軟性與適度的回彈感,彎曲時無彎折褶皺或鬆垂。將結果示於表1。
[實施例5] (原棉) 與實施例4同樣地獲得海島型複合纖維的原棉。
(交纏) 除了設為厚度2.4 mm、密度0.24 g/cm3 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獲得交纏片材(氈)。
(水溶性樹脂的賦予、脫海、壓縮) 與實施例4同樣地獲得脫海帶PVA的片材。
(高分子彈性體的賦予) 除了使用聚胺基甲酸酯B(PU-B)以外,與實施例4同樣地獲得帶聚胺基甲酸酯的片材。
(起毛) 除了設為厚度1.45 mm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獲得起絨片材。
(染色) 與實施例1同樣地獲得人工皮革。
所獲得的人工皮革的表面品位良好且具有柔和的柔軟性與適度的回彈感,彎曲時無彎折褶皺或鬆垂。將結果示於表1。
[實施例6] (原棉) 與實施例4同樣地獲得海島型複合纖維的原棉。
(交纏) 除了設為厚度2.4 mm、密度0.24 g/cm3 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獲得交纏片材(氈)。
(水溶性樹脂的賦予、脫海、壓縮~高分子彈性體的賦予) 與實施例4同樣地獲得帶聚胺基甲酸酯的片材。
(起毛) 除了設為厚度1.30 mm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獲得起絨片材。
(染色) 與實施例1同樣地獲得人工皮革。
所獲得的人工皮革的表面品位良好且具有柔和的柔軟性與適度的回彈感,彎曲時無彎折褶皺或鬆垂。將結果示於表1。
[實施例7] (原棉) 使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A(PET-A)作為島成分,另外使用聚苯乙烯作為海成分,使用島數為200島/孔的海島型複合用模口,於紡絲溫度280℃、島/海質量比率60/40、噴出量1.1 g/分鐘/孔、紡絲速度1300 m/min下進行熔融紡絲。繼而,於90℃的紡絲用油劑液浴中延伸至2.8倍,使用壓入型捲縮機進行捲縮加工處理,之後切割為51 mm的長度,從而獲得作為島成分的極細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為0.7 μm的海島型複合纖維的原棉。
(交纏) 除了設為厚度2.0 mm、密度0.22 g/cm3 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獲得交纏片材(氈)。
(水溶性樹脂的賦予、脫海、壓縮~高分子彈性體的賦予) 與實施例4同樣地獲得帶聚胺基甲酸酯的片材。
(起毛) 除了設為厚度1.15 mm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獲得起絨片材。
(染色) 與實施例1同樣地獲得人工皮革。
所獲得的人工皮革的表面品位良好且具有柔和的柔軟性與適度的回彈感,彎曲時無彎折褶皺或鬆垂。將結果示於表1。
[表1]
[表1]
   實施例1 實施例2 實施例3 實施例4 實施例5 實施例6 實施例7
極細纖維樹脂 PET-A PET-A PET-A PET-B PET-B PET-B PET-B
高分子彈性體 PU-A PU-A PU-A PU-A PU-B PU-A PU-A
極細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μm] 3.5 3.5 3.5 5.0 5.0 5.0 0.7
FA /FB [-] 0.81 0.65 0.76 0.72 0.60 0.90 0.70
FC /FB [-] 0.78 0.61 0.73 0.70 0.63 0.92 0.70
PA /PB [-] 0.79 0.71 0.85 0.73 0.65 0.88 0.85
PC /PB [-] 0.77 0.72 0.81 0.71 0.68 0.90 0.81
人工皮革整體的密度[g/cm3 ] 0.32 0.30 0.31 0.36 0.34 0.35 0.35
人工皮革的厚度[mm] 2.80 2.85 1.70 1.45 1.55 1.40 1.25
不織布的生物質塑膠度[%] 0 0 0 31 31 31 0
高分子彈性體的生物質塑膠度[%] 0 0 0 0 38 0 0
人工皮革的生物質塑膠度[%] 0 0 0 23 33 23 0
表面品位 5 5 5 4 4 4 5
柔軟性 4 4 5 5 5 4 5
回彈感 5 5 5 4 4 4 4
彎曲時的彎折褶皺、鬆垂 4 4 5 5 5 4 5
[比較例1] (原棉~交纏) 與實施例1同樣地獲得交纏片材(氈)。
(水溶性樹脂的賦予、脫海、壓縮) 關於PVA賦予,利用溫度100℃的熱風抑制PVA的遷移的同時乾燥30分鐘,使帶PVA的片材浸漬於三氯乙烯中,不進行利用軋液機進行的軋液與壓縮處理而進行海成分的去除,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獲得脫海帶PVA的片材。
(高分子彈性體的賦予~染色) 與實施例1同樣地獲得人工皮革。
所獲得的人工皮革的表面品位差,柔軟性差,另外回彈感亦少,彎曲時的彎折褶皺或鬆垂明顯。將結果示於表2。
[比較例2] (原棉~交纏) 與實施例1同樣地獲得交纏片材(氈)。
(水溶性樹脂的賦予、脫海、壓縮) 關於PVA賦予,利用溫度140℃的熱風使PVA遷移的同時乾燥10分鐘,使帶PVA的片材浸漬於三氯乙烯中,不進行利用軋液機進行的軋液與壓縮處理而進行海成分的去除,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獲得脫海帶PVA的片材。
(高分子彈性體的賦予~染色) 與實施例1同樣地獲得人工皮革。
所獲得的人工皮革雖然表面品位差,柔軟性差,具有回彈感,但是彎曲時的彎折褶皺或鬆垂明顯。將結果示於表2。
[比較例3] (原棉~高分子彈性體的賦予) 與實施例1同樣地獲得帶聚胺基甲酸酯的片材。
(起毛) 除了將帶聚胺基甲酸酯的片材於厚度方向上裁成對半,使與半裁面相反的面起毛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獲得厚度1.45 mm的起絨片材。
(染色) 與實施例1同樣地獲得人工皮革。
所獲得的人工皮革雖然表面品位良好,但是柔軟性差,另外回彈感亦少,稍許可見彎曲時的彎折褶皺。將結果示於表2。
[比較例4] (原棉~交纏) 與實施例4同樣地獲得交纏片材(氈)。
(水溶性樹脂的賦予、脫海、壓縮) 關於PVA賦予,利用溫度100℃的熱風抑制PVA的遷移的同時乾燥30分鐘,使帶PVA的片材浸漬於三氯乙烯中,不進行利用軋液機進行的軋液與壓縮處理而進行海成分的去除,除此以外與實施例4同樣地獲得脫海帶PVA的片材。
(高分子彈性體的賦予~染色) 與實施例4同樣地獲得人工皮革。
所獲得的人工皮革的表面品位差,柔軟性差,另外回彈感亦少,彎曲時的彎折褶皺或鬆垂明顯。將結果示於表2。
[表2]
[表2]
   比較例1 比較例2 比較例3 比較例4
極細纖維樹脂 PET-A PET-A PET-A PET-B
高分子彈性體 PU-A PU-A PU-A PU-A
極細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μm] 3.5 3.5 3.5 5.0
FA /FB [-] 1.10 1.06 0.90 1.15
FC /FB [-] 1.13 1.10 1.50 1.10
PA /PB [-] 1.15 0.92 0.87 1.10
PC /PB [-] 1.10 0.95 1.45 1.05
人工皮革整體的密度[g/cm3 ] 0.31 0.30 0.31 0.35
人工皮革的厚度[mm] 2.82 2.88 1.35 1.50
不織布的生物質塑膠度[%] 0 0 0 31
高分子彈性體的生物質塑膠度[%] 0 0 0 0
人工皮革的生物質塑膠度[%] 0 0 0 23
表面品位 3 3 4 3
柔軟性 3 3 3 3
回彈感 3 4 3 3
彎曲時的彎折褶皺、鬆垂 2 2 3 2
[實施例8] (原棉~染色) 與實施例1同樣地獲得人工皮革。
(樹脂層的形成) 於所述步驟中所獲得的片材的起絨面上重覆三次旋轉塗佈方法,於表面形成由間斷的三層構成的聚胺基甲酸酯樹脂層來獲得人工皮革。另外,表面的樹脂層部分呈島狀散佈,樹脂層間斷地存在。
所獲得的人工皮革的表面品位良好且具有柔和的柔軟性與適度的回彈感,彎曲時無彎折褶皺或鬆垂。將結果示於表3。
[實施例9] (原棉~染色) 與實施例4同樣地獲得人工皮革。
(樹脂層的形成) 與實施例8同樣地獲得人工皮革。
所獲得的人工皮革的表面品位良好且具有柔和的柔軟性與適度的回彈感,彎曲時無彎折褶皺或鬆垂。將結果示於表3。
[比較例5] (原棉~染色) 與比較例1同樣地獲得人工皮革。
(樹脂層的形成) 與實施例8同樣地獲得人工皮革。
所獲得的人工皮革的表面品位差,柔軟性差,另外回彈感亦少,彎曲時的彎折褶皺或鬆垂明顯。將結果示於表3。
[表3]
[表3]
   實施例8 實施例9 比較例5
極細纖維樹脂 PET-A PET-B PET-A
高分子彈性體 PU-A PU-A PU-A
樹脂層的厚度[μm] 0.10 0.10 0.10
極細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μm] 3.5 5.0 3.5
FA /FB [-] 0.86 0.78 1.20
FC /FB [-] 0.84 0.76 1.20
人工皮革整體的密度[g/cm3 ] 0.35 0.41 0.36
人工皮革的厚度[mm] 2.70 1.30 2.72
不織布的生物質塑膠度[%] 0 31 0
高分子彈性體的生物質塑膠度[%] 0 0 0
樹脂層的生物質塑膠度[%] 0 0 0
人工皮革的生物質塑膠度[%] 0 21 0
表面品位 5 4 3
柔軟性 4 5 3
回彈感 5 4 3
彎曲時的彎折褶皺、鬆垂 4 5 2
1:起絨層 2:樹脂層 11:人工皮革 A、D:其中一表面側的層 B、E:厚度方向中央的層 C、F:另一表面側的層
圖1是示意性地說明本發明的人工皮革的剖面的一實施態樣的剖面示意圖。 圖2是例示本發明的人工皮革的一實施態樣的表面形態的平面示意圖。 圖3是示意性地說明本發明的人工皮革的剖面的另一實施態樣的剖面示意圖。
1:起絨層
11:人工皮革
A:其中一表面側的層
B:厚度方向中央的層
C:另一表面側的層

Claims (7)

  1. 一種人工皮革,含有包含平均單纖維直徑為0.1 μm以上且10 μm以下的極細纖維的不織布、與高分子彈性體作為結構要素,且所述人工皮革滿足以下的式(a)、及式(b), 0.5≦FA /FB <1        ···(a) 0.5≦FC /FB <1        ···(b) 此處,FA 、FB 、FC 分別為將所述人工皮革於厚度方向上分割為三等分時的其中一表面側的層內的纖維的密度(g/cm3 )、厚度方向中央的層內的纖維的密度(g/cm3 )、另一表面側的層內的纖維的密度(g/cm3 )。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人工皮革,其中所述人工皮革是具有至少一層起毛所形成的起絨層而成。
  3.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所述的人工皮革,其中所述人工皮革是進而具有至少一層樹脂層而成。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人工皮革,其中所述樹脂層是於所述人工皮革的表面內間斷地形成而成。
  5.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所述的人工皮革,其中所述人工皮革進而滿足以下的式(c)、及式(d), 0.6≦PA /PB <1        ···(c) 0.6≦PC /PB <1        ···(d) 此處,PA 、PB 、PC 分別為將所述人工皮革於厚度方向上分割為三等分時的其中一表面側的層內的高分子彈性體的密度(g/cm3 )、厚度方向中央的層內的高分子彈性體的密度(g/cm3 )、另一表面側的層內的高分子彈性體的密度(g/cm3 )。
  6.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5中任一項所述的人工皮革,其中所述人工皮革整體的密度為0.2 g/cm3 以上且0.7 g/cm3 以下。
  7.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6中任一項所述的人工皮革,其中所述人工皮革的厚度為0.8 mm以上且4.0 mm以下。
TW110130977A 2020-08-28 2021-08-23 人工皮革 TW20220872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44200 2020-08-28
JP2020-144200 2020-08-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08721A true TW202208721A (zh) 2022-03-01

Family

ID=80355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30977A TW202208721A (zh) 2020-08-28 2021-08-23 人工皮革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87625A1 (zh)
EP (1) EP4206398A1 (zh)
JP (1) JPWO2022044945A1 (zh)
KR (1) KR20230056624A (zh)
CN (1) CN115917076A (zh)
TW (1) TW202208721A (zh)
WO (1) WO202204494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746887B1 (zh) * 1969-05-14 1972-11-27
JP4064187B2 (ja) 2002-08-30 2008-03-19 株式会社クラレ スエード調人工皮革の製造方法
US20130022776A1 (en) 2010-03-31 2013-01-24 Kuraray Co., Ltd. Leather-like sheet
JP6428627B2 (ja) 2013-09-13 2018-11-28 東レ株式会社 シート状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733673B2 (ja) 2015-07-31 2020-08-05 東レ株式会社 皮革様布帛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30056624A (ko) 2023-04-27
EP4206398A1 (en) 2023-07-05
US20230287625A1 (en) 2023-09-14
WO2022044945A1 (ja) 2022-03-03
JPWO2022044945A1 (zh) 2022-03-03
CN115917076A (zh) 2023-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33673B2 (ja) 皮革様布帛
JP5958060B2 (ja) シート状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7075793B (zh) 片状物的制造方法
JP2013112905A (ja) シート状物
JP5880721B2 (ja) シート状物の製造方法及びこの製造方法より得られるシート状物
JP6838602B2 (ja) シート状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983470B2 (ja) シート状物、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てなる内装材、衣料用資材及び工業用資材
JP5070852B2 (ja) シート状物の製造方法
WO2019202877A1 (ja) 人工皮革用基体および人工皮革
JP6645432B2 (ja) シート状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2208721A (zh) 人工皮革
WO2020040201A1 (ja) シート状物
JP6221538B2 (ja) シート状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052165A (ja) シート状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354337B2 (ja) シート状物
JP2020051003A (ja) 銀付人工皮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4019983A (ja) シート状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790795B2 (ja) シート状物
JP2018123443A (ja) 布帛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6141903A (ja) 表面加工シート状物の製造方法
JP2020066821A (ja) シート状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20172736A (ja) シート状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22119295A (ja) 銀付調人工皮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387653B2 (ja) シート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