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03475A - 太陽能電池單元、其製備方法及含彼之太陽能電池模組 - Google Patents

太陽能電池單元、其製備方法及含彼之太陽能電池模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03475A
TW202203475A TW109122157A TW109122157A TW202203475A TW 202203475 A TW202203475 A TW 202203475A TW 109122157 A TW109122157 A TW 109122157A TW 109122157 A TW109122157 A TW 109122157A TW 202203475 A TW202203475 A TW 20220347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olar cell
film layer
adhesive film
layer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221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46034B (zh
Inventor
林于庭
彥志 林
令佳 陳
Original Assignee
林于庭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林于庭 filed Critical 林于庭
Priority to TW1091221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46034B/zh
Priority to CN202011578144.7A priority patent/CN1139485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460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46034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034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03475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2Details
    • H01L31/0216Coatings
    • H01L31/02161Coatings for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at least one potential 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 H01L31/02167Coatings for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at least one potential 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for so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4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 H01L31/042PV modules or arrays of single PV cells
    • H01L31/048Encapsulation of modules
    • H01L31/0481Encapsulation of modu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f the encapsulation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4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 H01L31/042PV modules or arrays of single PV cells
    • H01L31/05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means between PV cells inside the PV module, e.g. series connection of PV cells
    • H01L31/0504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means between PV cells inside the PV module, e.g. series connection of PV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ries or parallel connection of solar cells in a module
    • H01L31/0512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means between PV cells inside the PV module, e.g. series connection of PV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ries or parallel connection of solar cells in a module made of a particular material or composition of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4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 H01L31/054Optical elements directly associated or integrated with the PV cell, e.g. light-reflecting means or light-concentrating means
    • H01L31/0543Optical elements directly associated or integrated with the PV cell, e.g. light-reflecting means or light-concentrating means comprising light concentrating means of the refractive type, e.g. len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18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thes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31/1876Particular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batch treatment of the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2PV systems with concentra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太陽能電池單元,其包含電池片及位於該電池片之一側的第一層,其中該第一層包含第一膠膜層及位於該第一膠膜層之一側的基板。根據本發明的太陽能電池單元中的電池片相較於習知電池片經封裝成太陽能電池模組後可具有較少的隱裂。

Description

太陽能電池單元、其製備方法及含彼之太陽能電池模組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太陽能電池單元,其包含電池片及位於該電池片之一側的第一層,其中該第一層包含第一膠膜層及位於該第一膠膜層之一側的基板。根據本發明之太陽能電池單元可防電池片隱裂,從而降低太陽能電池模組內部的電池片發生隱裂的機率,藉以減緩太陽能電池模組發電效率的衰退及延長其發電壽命。
太陽能電池片將太陽光透過光生伏打效應轉換成電能,主要包含PN接面。
常見的太陽能電池片材料包含但不限於晶體矽及非晶體矽、CdTe、CdAs、CuInSe、CuInGaSe、染料敏化及高分子薄膜等材料,其中基於晶體矽(包括單晶矽及多晶矽)的太陽能電池的發展最為成熟。
晶體矽太陽能電池中電池片的生產流程主要包括矽料提純、拉晶或鑄錠、切片、清洗粗糙化、擴散形成PN接面、二次清洗、製備抗反射膜、印刷電極及燒結。
由於成本的考量,在上述切片步驟中有將單晶矽棒或多晶矽錠越切越薄的趨勢。此外,在矽晶片製作成電池片的過程中,矽晶片需受高溫、蝕刻、鍍膜等處理,因此其內部易殘留熱應力或機械應力。電池片的厚度變薄及內部應力殘留使其在後續製程中容易產生不易以肉眼觀察到細微破裂,亦即隱裂。除了上述因素,矽晶片本身的晶體缺陷也是導致隱裂的主要因素之一。
此外,單一太陽能電池片因工作電壓低,無法直接作為電源;因此,需將多個太陽能電池片以串、並聯的方式連接並封裝才能獲得可作為獨立電源的太陽能電池模組。
製備太陽能電池模組的製程主要包括鋪置可透光的前蓋板、鋪置第一層可透光的封裝膠膜、串聯數個單一太陽能電池片、焊接成串列、定位串列及焊接串列、鋪置第二層封裝膠膜、鋪置背板、層壓、裁邊、封邊裝框及安裝接線盒等步驟。在上述步驟中所使用的串焊機、層壓機及裝框機直接對太陽能電池片施加作用力;因此,若加工參數設置不當(例如但不限於焊接溫度過高、焊帶硬度太高、串焊機探針下壓機械作用力過大),電池片將因厚度變薄及內部殘留的應力等原因,較難抵抗外加的應力而造成隱裂。
具體而言,例如但不限於在串焊步驟中對電池片的局部位置加熱焊接,造成該位置與周圍之間的溫度差及膨脹程度不同,該等差異在同一個平面內互相拉扯造成面內應力。變薄的電池片承受面內應力的能力差、容易因焊接所造成的溫度差造成隱裂,所造成的隱裂主要發生在主柵線(busbar)附近,尤其頭尾,因為該等位置具有應力集中效應。此外,若焊接溫度過高或時間過長將造成過焊,使主柵線下與其周圍發生隱裂及電池片正面的細柵線(finger)斷開。
隱裂的影響可大可小,重點在於裂紋的形狀。根據電池片隱裂的形狀,可分樹狀裂紋、綜合型裂紋、斜裂紋、平行於主柵線、垂直於柵線和貫穿整個電池片的裂紋,其中平行於主柵線的裂紋最容易對細柵線造成影響。若細柵線斷裂將無法將收集到的電流輸送至主柵線,導致電池片部分甚至全部失效、大幅度降低電池片的效率。
因此,技術領域中期望一種可以防止電池片隱裂之太陽能電池單元及薄型化、輕量化及無框化的太陽能模組,從而增加太陽能模組的可應用性。技術領域中亦期望一種可以減少面內應力,例如但不限於減少使用焊接,的太陽能模組。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防電池片隱裂之太陽能電池單元,其額外將太陽能電池片與防隱裂薄膜層結合,以提升電池片對機械應力性與熱應力的抗性,從而降低太陽能電池模組內部電池片發生隱裂的機率,藉以減緩太陽能電池模組發電效率的衰退及延長其發電壽命。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製造上述太陽能電池單元的方法。
本發明的又一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包含上述太陽能電池單元的太陽能電池模組,其中焊帶與電極線間的接合,部分或全部以非焊接方式,例如但不限於加熱接合或以黏著劑接合的方式取代。
本案實施例的額外層面及優點將部分地在後續說明中描述、顯示、或是經由本案實施例的實施而闡釋。
為便於理解本文所陳述的揭示內容,茲於下文中定義若干術語。
在本發明中,術語「約」意謂由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所測定的特定值的可接受誤差,其部分地視如何量測或測定該值而定。
在本發明中,用語「電池片」意謂將太陽光通過光生伏打效應轉成電能的太陽能電池,例如但不限於晶體矽太陽能電池片。
在本發明中,用語「太陽能電池單元」相當於電池片與防隱裂薄膜層之組合,在太陽能電池模組的封裝製程中可視為電池片。
太陽能電池單元
相較於先前技術,根據本發明的太陽能電池單元,如圖1所示,除電池片(1)外進一步包含第一防隱裂薄膜層(以下稱:第一層(6)),其中該第一防隱裂薄膜層包含第一防隱裂膠膜層(以下稱:第一膠膜層(7))及防隱裂基板(以下稱:基板(8)),其中該第一層較佳位於該電池片的背面。
根據本發明的太陽能電池單元,相較於先前技術的電池片,具有較強的機械應力抗性。因此,經封裝成模組後,該模組的機械荷載能力也會變高,可減少電池片產生隱裂的機率。
電池片(1)
根據本發明之太陽能電池單元所使用的電池片材料無特殊限制,可為本發明所屬技術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能輕易選用者,例如但不限於晶體矽太陽能電池及非晶體矽、CdTe、CdAs、CuInSe、CuInGaSe、染料敏化及高分子薄膜電池等。根據本發明的太陽能電池單元尤其適用於晶體矽太陽能電池,其可為單晶矽或多晶矽太陽能電池。
根據本發明之太陽能電池單元所使用的電池片厚度無特殊限制。根據本發明的太陽能電池單元尤其適用於厚度不超過約180微米的電池片,更佳不超過約150微米,尤佳約不超過120微米。
第一膠膜層(7)
根據本發明之太陽能電池單元所使用的第一膠膜層材料無特殊限制,可為本發明所屬技術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能輕易選用者,例如但不限於EVA(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合樹脂)、POE(聚烯烴彈性體樹脂)、PVB(聚乙烯醇縮丁醛樹脂)、有機矽膠樹脂、環氧樹脂膠、壓克力膠等。本發明所使用的第一膠膜層材料可與後續太陽能電池模組所使用的封裝材料相同或者不相同。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膠膜層可不具有或具有開孔;若具有開孔,該開孔的位置較佳經配置與電池片上的電極線位置重合。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具體實施態樣,該第一膠膜層每平方公分可具有兩個以上的開孔(例如但不限於蜂窩狀結構)。
根據本發明之太陽能電池單元所使用的第一膠膜層厚度無特殊限制,較佳為約50至1000微米,更佳為約150至500微米,尤佳為約250至400微米。
基板(8)
根據本發明之太陽能電池單元包含基板,使得第一膠膜層與後續封裝成太陽能電池模組的製程中所鋪設的封裝膠膜間存在至少一層不同於該第一膠膜層且不同於該封裝膠膜的材料。
根據本發明之太陽能電池單元所使用的基板材料與該第一膠膜層材料不同,但可為本發明所屬技術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能輕易選用者,例如但不限於金屬(例如但不限於金、銀、銅、鐵、錫、不鏽鋼或鋁、鎂或鈦等合金等)、陶瓷(例如但不限於氧化鋁、氮化鋁、氮化硼或氧化鋯等)、有機塑膠(例如但不限於PET、PC、PE、PVC或PP等)、玻璃纖維強化熱固性塑膠、碳纖維強化熱固性塑膠、玻纖布、玻璃或其它複合材等。根據本發明之太陽能電池單元所使用的基板材料較佳為具優良導熱性及/或氣密性的材料,例如但不限於金屬或陶瓷。
根據本發明之太陽能電池單元所使用的基板厚度無特殊限制,較佳約為10至1000微米,更佳約為20至100微米,尤佳約為30至50微米。
根據本發明的基板可不具有或具有開孔;若具有開孔,該開孔的位置較佳經配置與電池片上的電極線位置重合。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具體實施態樣,該基板每平方公分可具有兩個以上的開孔(例如但不限於蜂窩狀結構)。
在本發明的一個具體實施態樣中,根據本發明之太陽能電池單元所使用的基板在與第一膠膜層接觸的表面上具有凹凸微結構不平坦的粗糙設計,該粗糙設計可提高該基板與該第一膠膜層的結合。
在本發明的一個具體實施態樣中,如圖2所示,該第一膠膜層包覆焊帶(例如但不限於9)。
在本發明的一個具體實施態樣中,該第一膠膜層包覆焊帶且該焊帶與前述基板接觸。
根據本發明之太陽能電池單元中第一膠膜層所包覆的焊帶材料無特殊限制,可為本發明所屬技術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能輕易選用者,例如但不限於含銅、錫、銀、鉛、鉍或彼等之組合。
根據本發明之太陽能電池單元中第一膠膜層所包覆的焊帶材可用作例如但不限於連接主柵線及主柵線或連接電池片及電池片。
在本發明的一個具體實施態樣中,如圖3所示,該太陽能電池單元進一步包含第二膠膜層(10),該第二膠膜層較佳位於該電池片的正面。
根據本發明之太陽能電池單元所使用的第二膠膜層材料無特殊限制,可為本發明所屬技術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能輕易選用者,例如但不限於EVA(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合樹脂)、POE(聚烯烴彈性體樹脂)、PVB(聚乙烯醇縮丁醛樹脂)、有機矽膠樹脂、環氧樹脂膠、壓克力膠等。據本發明之太陽能電池單元所使用的第二膠膜層材料較佳具有高透光特性,可提高太陽光入射到電池片內的光量,藉以幫助增加太陽能電池模組的發電效率。本發明所使用的第二膠膜層材料可與後續太陽能電池模組所使用的封裝材料相同或者不相同,亦可與該第一膠層材料相同或不同。
根據本發明之太陽能電池單元所使用的第二膠膜層厚度無特殊限制,較佳約為50至1000微米,更佳約為150至750微米,尤佳約為250至650微米。本發明所使用的第二膠膜層材料之厚度可與該第一膠層之厚度相同或不同。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膠膜層可不具有或具有開孔;若具有開孔,該開孔的位置較佳經配置與電池片上的電極線位置重合。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具體實施態樣,該第二膠膜層每平方公分可具有兩個以上的開孔(例如但不限於蜂窩狀結構)。
在本發明的一個具體實施態樣中,如圖4所示,該第二膠膜層包覆焊帶(例如但不限於9)。
根據本發明之太陽能電池單元中第二膠膜層所包覆的焊帶材料無特殊限制,可為本發明所屬技術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能輕易選用者,例如但不限於含銅、錫、銀、鉛、鉍或彼等之組合。
根據本發明之太陽能電池單元中第二膠膜層所包覆的焊帶材可用作例如但不限於連接主柵線及主柵線或連接電池片及電池片。
在本發明的一個具體實施態樣中,如圖5所示,該第二膠膜層的上方以光學薄膜(11)覆蓋。
根據本發明之太陽能電池單元所使用的光學薄膜材料無特殊限制,例如但不限於PET膜材上鍍製多層氧化物薄膜結構以增加入射至太陽能電池單元的太陽光,或PET膜材表面上製作凹凸結構以增加入射至太陽能電池單元的太陽光,該光學薄膜較佳可與後續製程的前蓋板形成一個聚光的結構,例如但不限於非涅爾透鏡結構。
太陽能電池單元的製備方法
根據本發明太陽能電池單元之製備方法因根據本發明的太陽能電池單元進一步包含防隱裂薄膜層,因此需要額外步驟,主要係將防隱裂薄膜層與電池片接合,其中若存在焊帶,太陽能電池單元中的焊帶精準地與電池片上的電極線對齊,且可經由該防隱裂薄膜層與該電池片的接合完成該焊帶與該電極線的接合,亦可視情況局部地二次接合,以提高該焊帶與該電極線間的接合。
與習知直接將焊帶焊接至電池片(參圖6)的方法有明顯的差異,根據本發明的太陽能電池單元之製備方法,可將焊帶與電極線不經焊接接合,以減少殘留在電池片上的應力,從而降低電池片在封裝過程中或後發生隱裂的機率。
根據本發明太陽能電池單元之製備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A)  將第一膠膜層與基板接合成第一防隱裂薄膜層(下稱:第一層);及 (B)  選自由以下步驟組成之群之至少一者: (1)   先將焊帶與電池片上的電極線對齊,再將步驟(A)所得之該第一層與該電池片接合,其中經對齊的該焊帶及該電極線因該第一層與該電池片接合而接合,視情況局部地加強接合,以提高該焊帶與該電極線間的接合,及其中該第一膠膜層及該基板可分別經開孔或不經開孔,較佳不經開孔(參圖7); (2)   先將焊帶依電池片上的電極線的尺寸及間距位置放置於步驟(A)所得之該第一層上,再將該第一層與該電池片接合,其中該焊帶及該電極線因該第一層與該電池片接合而接合,視情況局部地加強接合,以提高該焊帶與該電極線間的接合,其中該第一膠膜層及該基板可分別經開孔或不經開孔,較佳不經開孔(參圖8);及 (3)   先將步驟(A)所得之該第一層與電池片接合,其中該第一膠膜層及/或該基板具有複數個開孔且該複數個開孔的位置經配置與該電池片上的電極線位置重合以便自該開孔處將焊帶與該電極線接合(參圖9); 其中在步驟(A)中,該第一膠膜層與該基板以例如但不限於鍍膜(例如但不限於網印塗布、旋轉塗布、狹縫式塗布、浸塗、擠出塗布)或加熱接合的方式(例如但不限於卷對卷紅外線加熱、卷對卷熱風加熱)互相接合; 其中在步驟(B)中,該電池片與該第一層的接合方式可為例如但不限於加熱接合,其中加熱接合溫度較佳在60至250°C,更佳在100至150°C,或經黏著劑接合,且視情形透過例如但不限於加熱器局部地二次接合,以提高該焊帶與該電極線間的接合;及 其中該焊帶可例如但不限於以加熱接合及/或以黏著劑接合及/或焊接的方式與該電池片上的該電極線接合,較佳該焊帶僅以加熱接合及/或黏著劑接合的方式精準地與該電池片上的該電極線對位接合,更佳該焊帶僅以加熱接合的方式精準地與該電池片上的該電極線對位接合,其中加熱溫度較佳在60至250°C,更佳在100至150°C。
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態樣,該電池片與該第一層的接合方式為加熱接合,其中加熱下壓該電池片與該第一層時,可將該第一層中的金屬粒子壓破,使該電池片上的該電極線與該焊帶緊密接合在一起,其中加熱溫度較佳為60至250°C,更佳為100至150°C。使用上述方法製備根據本發明之太陽能電池單元,可以降低焊帶與電池片上的電極線接和時產生的應力作用,例如但不限於熱應力、面內應力。
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態樣,該方法進一步包含將第二膠膜層與電池片的另一側接合,例如但不限於以加熱的方式接合,其中接合溫度較佳在60至250°C,更佳100至150°C。
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態樣,該第二膠膜層包覆焊帶。
太陽能電池模組
根據本發明的太陽能電池模組可藉由將單片電池片以上述太陽能電池單元的製備方法加工為太陽能電池單元,再以習知的太陽能電池模組封裝製程製備為太陽能電池模組。在習知的太陽能電池模組中,電池片與焊帶串接為電池片串(如圖10所示),再將電池片串焊接並經封裝後製成習知的太陽能電池模組(如圖11所示)。
根據本發明的太陽能電池模組包含複數個太陽能電池片串、其中該複數個太陽能電池片串,如圖12或圖13所示,包含上述根據本發明的太陽能電池單元。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具體實施態樣,太陽能電池模組進一步包含前蓋板(12)、第一封裝膠膜(14)、第二封裝膠膜(14)及背板(13)。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具體實施態樣,太陽能電池模組依序包含前蓋板(12)、第一封裝膠膜(14)、如圖12所示的太陽能電池片串、第二封裝膠膜(14)及背板(13),且其中該前蓋板(12)及該第一封裝膠膜(14)間較佳進一步包含光學薄膜,該光學薄膜較佳與該前蓋板形成一個聚光的結構,例如但不限於非涅爾透鏡結構。
前蓋板(12)
根據本發明之太陽能電池模組所使用的前蓋板材料無特殊限制,可為本發明所屬技術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能輕易選用者,例如但不限於高透光高分子塑料或高透光鋼化玻璃,較佳為高透光高分子塑料。由於本發明之太陽能電池單元具有更強對抗機械應力的能力,因此可降低對前蓋板強度的需求,從而減低前蓋板的厚度,亦可視情況使用薄型塑料薄膜材料,例如但不限於ETFE膜材、PVDF膜材、PTFE膜材、有機矽膠膜材、PET膜材或上述膜材雙雙接合而成的複合膜材,來當前蓋板的保護膜,達到對太陽能電池模組能薄型化、輕量化及無框化等目的。
背板(13)
根據本發明之太陽能電池模組所使用的背板材料無特殊限制,可為本發明所屬技術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能輕易選用者,例如但不限於高分子塑料。
第一及第二封裝膠膜(14)
根據本發明之太陽能電池模組所使用的封裝膠膜材料無特殊限制,可為本發明所屬技術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能輕易選用者,例如但不限於EVA(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合樹脂)、POE(聚烯烴彈性體樹脂)、PVB(聚乙烯醇縮丁醛樹脂)、有機矽膠樹脂、環氧樹脂膠、壓克力膠等。
相較於習知太陽能電池模組,焊帶僅以封裝膠膜包覆(圖11),根據本發明的太陽能電池模組之焊帶如圖14或圖15所示,額外以第一膠膜層包覆並且在背板及電池片間至少存在一層不同於封裝膠膜材料之層作為基板。
實例
隱裂不易以肉眼觀察。因此,技術領域中常使用電致發光(Electroluminescence;EL)檢測太陽能電池或組件的內部缺陷。EL利用晶體矽的電致發光原理,通過高解析度的紅外相機拍攝組件獲得近紅外圖像,可由該圖像簡單有效地檢測隱裂。在EL影像中呈現黑色不發光的區域,稱「壞死區」。壞死區無法發電,因此有壞死區的電池片產出的電流會比較小,導致整片模組的發電功率降低。電池片的壞死區域太大時,不只會讓電池片的功率下降,而且在電池片串成串列後損失會再放大。壞死區不只會使發電降低,若面積過大還會造成過熱而使模組燒毀。
測試實驗:落球衝擊測試
實驗用鋼球:重量為227克,球體直徑為3.8公分。
落球衝擊測試高度:50公分。
樣品一(比較例):透明塑膠前蓋板(300微米)/POE膜(500微米)/晶體矽太陽能電池片(150微米)/POE膜(500微米)/塑膠光伏背板(350微米)。
樣品二(發明例):透明塑膠前蓋板(300微米)/POE膜(500微米)/電池單元A(480微米)/POE膜(500微米)/塑膠光伏背板(350微米),其中電池單元A的結構為晶體矽太陽能電池片(150微米)/第一膠膜層-POE(300微米)/不鏽鋼膜基板(30微米)。
樣品三(發明例):透明塑膠前蓋板(300微米)/POE膜(500微米)/電池單元B(500微米)/POE膜(500微米)/塑膠光伏背板(350微米),其中電池單元B的結構為晶體矽太陽能電池片(150微米)/第一膠膜層-POE(300微米)/不鏽鋼膜基板(50微米)。
測試結果摘要至下表1:
樣品 測試實驗 開路 電壓 Voc [V] 短路 電流 Isc [A] 填充 因數 FF [%] 發電效率 Power [W] 衝擊測試後EL圖像
樣品一 實驗前 2.488 8.378 77.6 16.183 圖16左
實驗後 2.478 8.400 74.300 15.468 圖16右:壞死區大
前後對比差異 -0.40% 0.26% -4.25% -4.42%   
樣品二 實驗前 2.480 8.301 76.8 15.821 圖17左
實驗後 2.478 8.354 77.600 16.059 圖17右:壞死區小
前後對比差異 -0.08% 0.64% 1.04% 1.50%   
樣品三 實驗前 2.498 8.332 76.3 15.868 圖18左
實驗後 2.491 8.420 76.700 16.089 圖18右:壞死區相當小
前後對比差異 -0.28% 1.06% 0.52% 1.39%   
樣品一(比較例)承受落球重力衝擊的能力弱,使晶體矽電池片因外部應力形成相對大面積的隱裂區域,其中黑色壞死區的佔比面積大。
樣品二及樣品三(發明例)為根據本發明的電池單元(即:將電池片與第一膠膜層及基板(30微米/50微米不銹鋼薄板材料)組合),透過落球重力衝擊測試,可以發現根據本發明電池單元中的晶體矽電池片在遭受外部應力作用後形成相對小面積的隱裂區域,其中黑色壞死區的佔比面積也小。
由上述結果可知,根據本發明的電池單元能承受比單獨晶體矽電池片更強的外部應力,且降低晶體矽電池片隱裂發生的機率及減少黑色壞死區的面積。使用本發明的電池單元的太陽能電池模組,可降低因受外部應力產生隱裂的機率,從而降低功率衰減及提高使用壽命。
由上述結果可知,根據本發明的電池單元透過第一膠膜層及基板來提昇單一電池片抗應力的能力,且基板的厚度也具有抗應力的能力,厚度越厚改善的效果也越加明顯。
1:電池片 2:電池片正面 3:電池片背面 4:上電極線 5:下電極線 6:第一層(第一防隱裂薄膜層) 7:第一膠膜層(第一防隱裂膠膜層) 8:基板(防隱裂基板) 9:焊帶 10:第二膠膜層(第二防隱裂膠膜層) 11:光學薄膜 12:前蓋板 13:背板 14:封裝膠膜 15:開孔位
下文將簡要地說明為了描述本申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所必要的附圖。附圖僅只是本申請中的部分實施例。對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而言,在不需要過度實驗的前提下,依然可以根據這些附圖中所例示的結構來獲得其他實施例。 圖1:根據本發明的太陽能電池單元,其包含第一防隱裂膠膜層及防隱裂基板。 圖2:如圖1之太陽能電池單元,其中所涉第一膠膜層包覆焊帶。 圖3:如圖1之太陽能電池單元,其進一步包含第二膠膜層。 圖4:如圖3之太陽能電池單元,其中所涉之膠膜層包覆焊帶。 圖5:如圖3之太陽能電池單元,其中所涉之第二膠膜層以光學薄膜覆蓋。 圖6:先前技術中焊帶與電池片直接透過焊接接合。 圖7:根據本發明電池單元的製備方法之一具體態樣,其中焊帶先與電池片上的電極線對齊,再將防隱裂薄膜層與該電池片接合,其中經對齊的該焊帶及該電極線因該防隱裂薄膜層與該電池片接合而接合。 圖8:根據本發明電池單元的製備方法之另一具體態樣,其中依據電池片上電極線的尺寸及間距,焊帶先與防隱裂薄膜層對齊,再將與該電池片與該防隱裂薄膜層接合,其中該焊帶及該電極線因該防隱裂薄膜層與該電池片接合而接合。 圖9:根據本發明電池單元的製備方法之又一具體態樣,其中防隱裂薄膜層與電池片先接合,其中該防隱裂薄膜層上具有複數個開孔,該複數個開孔的位置經配置與該電池片上的電極線位置重合以便自該開孔處將焊帶與該電極線接合。 圖10:包含先前技術太陽能電池片之電池片串。 圖11:包含圖10電池片串之太陽能電池模組。 圖12:包含本發明之圖2太陽能電池單元的電池片串。 圖13:包含本發明之圖4太陽能電池單元的電池片串。 圖14:包含圖12太陽能電池片串之太陽能電池模組。 圖15:包含圖13太陽能電池片串之太陽能電池模組。 圖16:根據先前技術之太陽能電池片受衝擊測試前及後之EL圖像,其中左圖為受衝擊測試之前的EL圖像及右圖為受衝擊測試之後的EL圖像。 圖17:根據本發明之太陽能電池單元受衝擊測試前及後之EL圖像,其中左圖為受衝擊測試之前的EL圖像及右圖為受衝擊測試之後的EL圖像。 圖18: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太陽能電池單元受衝擊測試前及後之EL圖像,其中左圖為受衝擊測試之前的EL圖像及右圖為受衝擊測試之後的EL圖像。
1:電池片
2:電池片正面
3:電池片背面
4:上電極線
5:下電極線
6:第一層/第一防隱裂薄膜層
7:第一膠膜層/第一防隱裂膠膜層
8:基板/防隱裂基板

Claims (12)

  1. 一種太陽能電池單元,其包含電池片及位於該電池片之一側的第一層,其中該第一層包含第一膠膜層及位於該第一膠膜層之一側的基板。
  2. 如請求項1之太陽能電池單元,其中該第一膠膜層包覆焊帶。
  3. 如請求項2之太陽能電池單元,其中該焊帶與該基板接觸。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太陽能電池單元,其中該基板之材料與該第一膠膜層之材料不同。
  5.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太陽能電池單元,其中該基板之與該第一膠膜層接觸的表面具有凹凸微結構。
  6.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太陽能電池單元,其進一步包含位於該電池片之另一側的第二膠膜層。
  7. 如請求項6之太陽能電池單元,其中該第二膠膜層包覆焊帶。
  8. 如請求項6之太陽能電池單元,其中該第二膠膜層之一側以光學薄膜覆蓋。
  9. 如請求項8之太陽能電池單元,其中該光學薄膜係聚光薄膜。
  10. 一種製備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之太陽能電池單元的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驟: (A)  將第一膠膜層與基板接合成第一層;及 (B)  選自由以下步驟組成之群之至少一者: (1)   先將焊帶與電池片上的電極線對齊,再將步驟(A)所得之該第一層與該電池片接合,其中經對齊的該焊帶及該電極線因該第一層與該電池片接合而接合,視情況局部地加強接合,以提高該焊帶與該電極線間的接合,及其中該第一膠膜層及該基板可分別經開孔或不經開孔; (2)   先將焊帶依電池片上的電極線的尺寸及間距位置放置於步驟(A)所得之該第一層上,再將該第一層與該電池片接合,其中該焊帶及該電極線因該第一層與該電池片接合而接合,視情況局部地加強接合,以提高該焊帶與該電極線間的接合,其中該第一膠膜層及該基板可分別經開孔或不經開孔;及 (3)   先將步驟(A)所得之該第一層與電池片接合,其中該第一膠膜層及/或該基板具有複數個開孔且該複數個開孔的位置經配置與該電池片上的電極線位置重合以便自該開孔處將焊帶與該電極線接合。
  11. 一種太陽能電池模組,其包含複數個太陽能電池片串,其中該複數個太陽能電池片串包含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之太陽能電池單元。
  12. 如請求項11的太陽能電池模組,其進一步包含前蓋板及光學薄膜,且該前蓋板與該光學薄膜形成一個聚光的結構。
TW109122157A 2020-06-30 2020-06-30 太陽能電池單元、其製備方法及含彼之太陽能電池模組 TWI7460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22157A TWI746034B (zh) 2020-06-30 2020-06-30 太陽能電池單元、其製備方法及含彼之太陽能電池模組
CN202011578144.7A CN113948585A (zh) 2020-06-30 2020-12-28 太阳能电池单元、其制备方法及含彼的太阳能电池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22157A TWI746034B (zh) 2020-06-30 2020-06-30 太陽能電池單元、其製備方法及含彼之太陽能電池模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46034B TWI746034B (zh) 2021-11-11
TW202203475A true TW202203475A (zh) 2022-01-16

Family

ID=79327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22157A TWI746034B (zh) 2020-06-30 2020-06-30 太陽能電池單元、其製備方法及含彼之太陽能電池模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48585A (zh)
TW (1) TWI74603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31791B2 (ja) * 2011-03-14 2013-01-30 学校法人 関西大学 集光フィルム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TW201312771A (zh) * 2011-09-05 2013-03-16 Tainergy Tech Co Ltd 太陽能電池模組
CN207183291U (zh) * 2017-09-01 2018-04-03 上海海优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带反射条的双面透明光伏组件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48585A (zh) 2022-01-18
TWI746034B (zh) 2021-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96290B (zh) 太陽電池模組及太陽電池模組之製造方法
US20090314330A1 (en) Photovoltaic module
JP6550042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879513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US20150155398A1 (en) Photovoltaic monolithic solar module connection and fabrication methods
JP5052154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EP4246599A1 (en) Photovoltaic module manufacturing method, battery module, battery string and photovoltaic module
JP2008010857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08023537A (zh) 一种彩钢瓦屋顶光伏组件结构
CN113178501A (zh) 一种柔性光伏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JP2014157874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2039631A (ja) 光熱ハイブリッドパネル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ハイブリッドパネル本体及び光熱ハイブリッド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KR20190000859U (ko) 태양광 모듈
JP2012079838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とその製造方法
CN115172535B (zh) 一种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及光伏组件
JP6431486B2 (ja) 太陽電池のi‐v測定方法、太陽電池のi‐v測定装置、太陽電池の製造方法、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TWI746034B (zh) 太陽能電池單元、其製備方法及含彼之太陽能電池模組
JP6995828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WO2014050193A1 (ja) 光電変換モジュール
JP2011054660A (ja) 太陽電池ストリング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CN216648326U (zh) 太阳能电池片串及太阳能电池模块
JP2014229754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5980923B2 (ja) 薄膜太陽電池セ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684278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4969337B2 (ja) 光電変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