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46055A - 喜樹鹼衍生物及其結合物 - Google Patents

喜樹鹼衍生物及其結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46055A
TW202146055A TW110106742A TW110106742A TW202146055A TW 202146055 A TW202146055 A TW 202146055A TW 110106742 A TW110106742 A TW 110106742A TW 110106742 A TW110106742 A TW 110106742A TW 202146055 A TW202146055 A TW 20214605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ala
val
och
gl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067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為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麥迪波士頓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麥迪波士頓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麥迪波士頓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460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46055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3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A61K31/47Quinolines; Isoquinolines
    • A61K31/4738Quinolines; Isoquinolines ortho- or peri-condensed with heterocyclic ring systems
    • A61K31/4745Quinolines; Isoquinolines ortho- or peri-condensed with heterocyclic ring systems condensed with ring system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phenantroli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5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 A61K47/51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 A61K47/54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organic compound
    • A61K47/545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5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 A61K47/51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 A61K47/62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 protein, peptide or polyamino acid
    • A61K47/65Peptidic linkers, binders or spacers, e.g. peptidic enzyme-labile link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5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 A61K47/51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 A61K47/68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an immunoglobulin or a fragment thereof, e.g. an Fc-fragment
    • A61K47/6801Drug-antibody or immunoglobulin conjugates defined by the pharmacologically or therapeutically active agent
    • A61K47/6803Drugs conjugated to an antibody or immunoglobulin, e.g. cisplatin-antibody conjuga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5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 A61K47/51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 A61K47/68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an immunoglobulin or a fragment thereof, e.g. an Fc-fragment
    • A61K47/6801Drug-antibody or immunoglobulin conjugates defined by the pharmacologically or therapeutically active agent
    • A61K47/6803Drugs conjugated to an antibody or immunoglobulin, e.g. cisplatin-antibody conjugates
    • A61K47/68037Drugs conjugated to an antibody or immunoglobulin, e.g. cisplatin-antibody conjugates the drug being a camptothecin [CPT] or derivat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5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 A61K47/51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 A61K47/68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an immunoglobulin or a fragment thereof, e.g. an Fc-fragment
    • A61K47/6835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an immunoglobulin or a fragment thereof, e.g. an Fc-fragm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or an immunoglobulin bearing at least one antigen-binding site
    • A61K47/6851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an immunoglobulin or a fragment thereof, e.g. an Fc-fragm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or an immunoglobulin bearing at least one antigen-binding site the antibody targeting a determinant of a tumour cell
    • A61K47/6855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an immunoglobulin or a fragment thereof, e.g. an Fc-fragm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or an immunoglobulin bearing at least one antigen-binding site the antibody targeting a determinant of a tumour cell the tumour determinant being from breast cancer cel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5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 A61K47/51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 A61K47/68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an immunoglobulin or a fragment thereof, e.g. an Fc-fragment
    • A61K47/6889Conjugates wherein the antibody being the modifying agent and wherein the linker, binder or spacer confers particular properties to the conjugates, e.g. peptidic enzyme-labile linkers or acid-labile linkers, providing for an acid-labile immuno conjugate wherein the drug may be released from its antibody conjugated part in an acidic, e.g. tumoural or environ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9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the condensed ring system both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nd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59/00, C07D463/00, C07D477/00 or C07D489/00
    • C07D491/2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the condensed ring system both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nd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59/00, C07D463/00, C07D477/00 or C07D489/00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four or more hetero ring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Onc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Nitrogen Condensed Heterocyclic Ring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Antibodies Or Antigens For Use As Internal Diagnostic Agents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喜樹鹼、喜樹鹼有效負載及喜樹鹼結合物、其製備及使用方法以及可用於其製備中之中間體。本文亦提供利用本文所述之該等喜樹鹼結合物治療癌症及自體免疫疾病之方法。

Description

喜樹鹼衍生物及其結合物
抗體藥物結合物(ADC)作為一類新的治療劑引起人們極大興趣。舉例而言,ADC可利用單株抗體(mAb)將細胞毒性劑靶向遞送至腫瘤細胞,藉此允許使用習用非靶向模式無法使用之高細胞毒性藥物。ADC之設計通常以細胞毒性劑與抗體通常經由連接體連接為特徵,包括對多種因素之考慮,該等因素包括藥物上存在用於與連接體連接之結合柄,以及用於以條件穩定之方式將藥物與抗體連接之連接體技術。非最佳設計可導致ADC效力降低、結合物之免疫特異性不足以及由於藥物自結合物之非特異性釋放而毒性增加。
喜樹鹼(CPT)係最初自一種中國本地樹種(拉丁語稱為喜樹(Camptotheca acuminata Camptotheca,Happy tree),且中文稱為喜樹(xi shu ))之木材及樹皮分離出之五環喹啉生物鹼。喜樹鹼藉由抑制拓樸異構酶I展現顯著抗腫瘤活性,拓樸異構酶I係一種在多種腫瘤細胞系中過表現且對DNA合成至關重要之酶。由於其廣譜抗腫瘤活性及獨特作用機制,人們一直在大力開發喜樹鹼之臨床類似物。然而,喜樹鹼及其大部分衍生物在生理條件下溶解性差且無活性,此限制適宜喜樹鹼類似物之臨床開發。
因此,喜樹鹼作為用於ADC之毒素可克服彼等限制,且仍然需要治療有效之喜樹鹼衍生物及用於治療用途之新ADC。
本文闡述根據 (I) 之新細胞毒性劑。然後可將該等細胞毒性劑與肽連接體組合以形成根據 (II) 之有效負載,其又可用於製備與細胞結合劑之結合物(式(III) )。 (III) 化合物包括可用於治療細胞增生疾病(例如癌症)之ADC。
因此,在一態樣中,本發明之特徵為 (I) 化合物, D—L1 —L2 —Q(I) ,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其中:D 由以下結構式表示:
Figure 02_image003
,其中R1 獨立地係-H、C1 -C6 烷基、C2 -C6 烯基、C2 -C6 炔基、矽基、C3 -C6 環烷基、C1 -C6 鹵化烷基、C2 -C6 鹵化烯基或C2 -C6 鹵化炔基;R2 獨立地係-H、-F、-N(R4 )2 、-N(R4 )(R5 )、-OR4 、-SR4 、-S(=O)R5 、-SO2 R5 、C1 -C6 烷基或C1 -C6 氟烷基;且R3 獨立地係-H、-F、-CN、-OCH3 、-CH3 或-CF3 ;或R2 R3 一起形成式-O(CH2 )n O-或-O(CF2 )n O-之基團,其中n係1或2;R4 獨立地係-H或C1 -C4 烷基;R5 獨立地係C1 -C4 烷基;L1 獨立地不存在或係-(C1 -C10 伸烷基)-;L2 獨立地不存在或係-OCH2 -L3 -*、-SCH2 -L3 -*、-S(=O)-L3 -*、-SO2 -L3 -*、-C(=O)-L3 -*、-N(R6 )CH2 -L3 -*、-N(R6 )C(=O)-L3 -*、-N(R6 )C(=O)N(R7 )-L3 -*、-C(=O)N(R6 )CH2 -L3 -*、-OC(=O)N(R6 )CH2 -L3 -*或-N(R6 )C(=O)OCH2 -L3 -*;其中*表示與Q 共價連接之位點;L3 獨立地係-(C1 -C10 伸烷基)-、-CH2 OCH2 CH2 -或-CH2 CH2 OCH2 CH2 -; 各R6 R7 獨立地係-H、C1 -C6 烷基、C1 -C6 氟烷基、C3 -C6 環烷基、芳基、雜芳基或苄基;且Q 係-OH或-SH;且 其中 當R2 R3 組合以形成-OCH2 O-時,R1 不為-CH2 CH2 CH2 CH3 ;且 當R1 係-H或-CH2 CH3R2 係-OH或烷氧基且R3 係-H時,則-L1 -L2 -Q 不為-CH(R’)CH2 OH或-CH(R’)(CH2 )2 OH,其中R’ 係-H或C1 -C6 烷基、烷氧基、經取代之烷基、苯基或PhCH2 -。
在實施例中,R1 R2 R3 中之至少一者不為-H。
在實施例中,L1 L2 中之至少一者存在。
在實施例中,R1 獨立地係C1 -C6 烷基、矽基、C2 -C6 烯基、C2 -C6 炔基、C3 -C6 環烷基、C1 -C6 鹵化烷基、烯烴或炔烴。
在實施例中,R1 獨立地係-H或C1 -C6 烷基。
在實施例中,R2 獨立地係-H、-F、-N(R4 )2 、-N(R4 )(R5 )、-OR4 、-SR4 、-S(=O)R5 、-SO2 R5 、C1 -C6 烷基或C1 -C6 氟烷基;且R3 獨立地係-H、-F、-CN、-OCH3 、-CH3 或-CF3
在實施例中,R2 獨立地係C1 -C6 烷基、C1 -C6 氟烷基或-F。
在實施例中,R3 獨立地係-H、-F、-CN或-CF3
在實施例中,R3 獨立地係-F、-CN、-OCH3 、-CH3 或-CF3
在實施例中,R2 R3 組合以形成-O(CH2 )n O-或-O(CF2 )n O-,其中n係1或2。
在實施例中,D 由以下結構中之一者表示:
Figure 02_image004
(D-I);
Figure 02_image005
(D-II);
Figure 02_image006
(D-III);
Figure 02_image007
(D-IV);
Figure 02_image008
(D-V);
Figure 02_image009
(D-VI);
Figure 02_image010
(D-VII);或
Figure 02_image011
(D-VIII)。
在實施例中,R1 係-H或C1 -C6 烷基。
在實施例中,D 由以下結構中之一者表示:
Figure 02_image012
(D1);
Figure 02_image013
(D2);
Figure 02_image014
(D3);
Figure 02_image015
(D4);
Figure 02_image016
(D5);
Figure 02_image017
(D6);
Figure 02_image018
(D7);
Figure 02_image020
(D8);
Figure 02_image021
(D9);
Figure 02_image023
(D10);
Figure 02_image025
(D11);
Figure 02_image027
(D12);
Figure 02_image029
(D13);
Figure 02_image031
(D14);
Figure 02_image033
(D15);或
Figure 02_image035
(D16)。
在實施例中,L1 係-(C1 -C10 伸烷基)-且L2 不存在。
在實施例中,L1 係-(C1 -C10 伸烷基)-且L2 係-N(R6 )CH2 -L3 -*或-N(R6 )C(=O)-L3 -*,其中*表示與Q 共價連接之位點。
在實施例中,L1 不存在且L2 係-N(R6 )CH2 -L3 -*或-N(R6 )C(=O)-L3 -*,其中*表示與Q 共價連接之位點。
在實施例中,L3 係-(C1 -C10 伸烷基)-。
在實施例中,R6 係-H或-CH3
在實施例中,L1 -L2 係-CH2 -、-CH2 CH2 -、-CH2 CH2 CH2 -或-CH2 CH2 CH2 CH2 -。
在實施例中,L1 -L2 係-OCH2 CH2 -*、-OCH2 CH2 OCH2 CH2 -*、-SCH2 CH2 -*、-SCH2 CH2 OCH2 CH2 -*、-S(=O)CH2 -*、-SO2 CH2 -*、-C(=O)CH2 -*、-NHCH2 CH2 -*、-N(CH3 )CH2 CH2 -*、-N(CF3 )CH2 CH2 -*、-NHC(=O)CH2 -*、-CH2 NHC(=O)CH2 -*、-CH2 CH2 NHC(=O)CH2 -*、CH2 N(CH3 )C(=O)CH2 -*、-N(CH3 )C(=O)CH2 -*、-N(CH3 )C(=O)CH2 CH2 -*、-C(=O)NHCH2 CH2 -*、-NHC(=O)NHCH2 CH2 -*、-NHC(=O)OCH2 CH2 -*、-CH2 OC(=O)NHCH2 CH2 -*或-C(=O)N(CH3 )CH2 CH2 -*,其中*表示與Q 共價連接之位點。
在實施例中,L1 -L2 -Q 係-CH2 CH2 CH2 CH2 OH、-CH2 CH2 CH2 OH、-CH2 CH2 OH、-CH2 CH2 OCH2 CH2 OH、-CH2 SCH2 CH2 OH、-CH2 NHC(=O)CH2 OH、-CH2 CH2 NHC(=O)CH2 OH、-CH2 N(CH3 )C(=O)CH2 OH、-OCH2 CH2 OH、-OCH2 CH2 CH2 OH、-SCH2 CH2 CH2 OH、-SCH2 CH2 OH、-NHCH2 CH2 OH、-NHCH2 CH2 CH2 OH、-N(CH3 )CH2 CH2 OH、-C(=O)NHCH2 CH2 OH、-NHC(=O)CH2 OH、-CH2 S(=O)CH2 OH、-CH2 SO2 CH2 OH、-CH2 CH2 CH2 CH2 SH、-CH2 CH2 CH2 SH、-CH2 CH2 SH、-CH2 CH2 OCH2 CH2 SH、-CH2 SCH2 CH2 SH、-CH2 NHC(=O)CH2 SH、-OCH2 CH2 CH2 SH、-SCH2 CH2 CH2 SH、-SCH2 CH2 SH、-NHCH2 CH2 CH2 SH、-N(CH3 )CH2 CH2 SH、-C(=O)NHCH2 CH2 SH、-NHC(=O)CH2 SH、-CH2 S(=O)CH2 SH或-CH2 SO2 CH2 SH。
在實施例中,D-L1 -L2 由為以下之結構表示
Figure 02_image037
(P-I);
Figure 02_image039
(P-II);
Figure 02_image041
(P-III);
Figure 02_image043
(P-IV);或
Figure 02_image045
(P-V)。  
在實施例中,R1 係-H或C1 -C6 烷基。
在實施例中,R1 係H或-CH2 CH3
在實施例中,Q 係-OH。
在實施例中,Q 係-SH。
在實施例中,該化合物具有以下結構中之一者,
Figure 02_image047
(P1);
Figure 02_image049
(P2);
Figure 02_image050
(P3);
Figure 02_image052
(P4);
Figure 02_image053
(P5);或
Figure 02_image055
(P6)。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之特徵為 (II) 化合物, D—L1 —L2 —Q’—CH2 —NH—E—Z(II) ,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其中:D 由以下結構式表示:
Figure 02_image057
,其中R1 獨立地係-H、C1 -C6 烷基、C2 -C6 烯基、C2 -C6 炔基、矽基、C3 -C6 環烷基、C1 -C6 鹵化烷基、C2 -C6 鹵化烯基或C2 -C6 鹵化炔基;R2 獨立地係-H、-F、-N(R4 )2 、-N(R4 )(R5 )、-OR4 、-SR4 、-S(=O)R5 、-SO2 R5 、C1 -C6 烷基或C1 -C6 氟烷基;且R3 係-H、-F、-CN、-OCH3 、-CH3 、-CF3 ;或R2 R3 一起形成式-O(CH2 )n O-或-O(CF2 )n O-之基團,其中n係1或2;R4 獨立地係-H或C1 -C4 烷基;R5 獨立地係C1 -C4 烷基;L1 獨立地不存在或係-(C1 -C10 伸烷基)-;L2 獨立地不存在或係-OCH2 -L3 -*、-SCH2 -L3 -*、-S(=O)-L3 -*、-SO2 -L3 -*、-C(=O)-L3 -*、-N(R6 )CH2 -L3 -*、-N(R6 )C(=O)-L3 -*、-N(R6 )C(=O)N(R7 )-L3 -*、-C(=O)N(R6 )CH2 -L3 -*;-OC(=O)N(R6 )CH2 -L3 -*或-N(R6 )C(=O)OCH2 -L3 -*,其中*表示與Q 共價連接之位點;L3 獨立地係-(C1 -C10 伸烷基)-、-CH2 OCH2 CH2 -或-CH2 CH2 OCH2 CH2 -; 各R6 R7 獨立地係-H、C1 -C6 烷基、C1 -C6 氟烷基、C3 -C6 環烷基、芳基、雜芳基或苄基;且Q’ 係-O-或-S-;E 係包含2至10個胺基酸之肽;其中E 視情況經一或多個多元醇取代;且其中肽之N末端共價連接至ZZ 係-C(=O)-L4 -Y、
Figure 02_image058
Figure 02_image059
;其中m表示1-10之整數;L4 係-(C1 -C10 伸烷基)-*、-CH2 CH2 (OCH2 CH2 )n N(R8 )C(=O)-L5 -*或-CH2 (OCH2 CH2 )n N(R8 )C(=O)-L5 -*;其中n表示1-10之整數;且其中*表示與Y 共價 連接之位點;L5 係-(C1 -C10 伸烷基)-;R8 係-H或-CH3 ;且Y 係親電子基團;且 其中當R2 R3 組合以形成-OCH2 O-時,R1 不為-CH2 CH2 CH2 CH3
在實施例中,E 係2、3或4個胺基酸之肽,該肽中之每一胺基酸係L胺基酸,或該肽中之至少一個胺基酸係D胺基酸。
在實施例中,E 包含一或多個選自甘胺酸、丙胺酸、纈胺酸、麩醯胺酸、麩胺酸、苯丙胺酸及白胺酸之胺基酸,且其中該麩醯胺酸或麩胺酸視情況由多元醇取代。
在實施例中,E 包含選自甘胺酸、丙胺酸、纈胺酸、麩醯胺酸、麩胺酸、苯丙胺酸及白胺酸之胺基酸,且其中該麩醯胺酸或麩胺酸視情況由多元醇取代。
在實施例中,E 包含具有以下結構之胺基酸,
Figure 02_image061
, 其中R9 係-H或-C1 -C6 烷基。
在實施例中,E 包含具有以下結構之胺基酸,
Figure 02_image062
在實施例中,E 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Ala-Val-*、-Val-Ala-*、-Gly-Gly-*、-Val-Cit-*、-Cit-Val-*、-Leu-Ala-*、-Ala-Leu-*、-Leu-Cit-*、-Cit-Leu-*、-Leu-Ala-*、-Ala-Leu-*、-Lys-Lys-*、-Ala-Lys-*、-Lys-Ala-*、-Val-Lys-*、-Lys-Val-*、-Tyr-Arg-*、-Arg-Tyr-*、-Arg-Arg-*、-Ala-Ala-*、-Phe-Lys-*、-Lys-Phe-*、-Thr-Thr-*、-Thr-Met-*、-Met-Thr-*、-Met-Tyr-*、-Tyr-Met-*、-Phe-Gln-*、-Gln-Phe-*、-Gly-Ser-*、-Leu-Gln-*、-Gln-Leu-*、-Ser-Ala-*、-Ser-Gly-*、-Val-Thr-*、-Thr-Val-*、-Val-Gln-*、-Ser-Val-*、-Val-Ser-*、-Ala-Met-*、-Met-Ala-*、-Val-Arg-*、-Arg-Val-*、-Phe-Ala-*、-Ala-Phe-*、-Cit-Val-*、-Gln-Val-*、-Phe-Arg-*、-Arg-Phe-*、-Ala-Ala-Ala-* 、-Gly-Gly-Gly-* 、-Ala-Val-Ala-* 、-Gly-Val-Gly-* 、-Ala-Val-Gly-* 、-Gly-Phe-Lys-*、-Lys-Phe-Gly-*、-Leu-Ala-Leu-*、-Val-Ala-Leu-*、-Leu-Ala-Val-*、-Val-Ala-Val-*、-Ala-Val-Ala-Gly-* 、-Gly-Phe-Gly-Gly-* 、-Gly-Gly-Phe-Gly-*、-Ala-Val-Gly-Gly-*、-Ala-Ala-Ala-Ala-* 、-Ala-Val-Ala-Ala-* 、-Ala-Leu-Ala-Leu-*、-Leu-Ala-Leu-Ala-*、-Gly-Phe-Leu-Gly-*及-Gly-Leu-Phe-Gly-*,其中*表示共價連接至Z 之肽之N-末端。
在實施例中,E 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L-Ala-D-Val-*、-L-Val-D-Ala-*、-L-Val-D-Lys-*、-L-Val-D-Arg-*、-L-Val-D-Cit-*、-L-Val-D-Arg-*、-L-Val-D-Cit-*、-L-Val-D-Lys-*、-L-Val-D-Arg-*、-L-Arg-D-Arg-*、-L-Ala-D-Ala-*、-L-Ala-D-Lys-*、-L-Ala-D-Arg-*、-L-Ala-D-Ala-L-Ala-* 、-L-Ala-D-Val-L-Ala-* 、-L-Ala-D-Ala-Gly-* 及-L-Ala-D-Val-Gly-* ,其中*表示共價連接至Z 之肽之N-末端。
在實施例中,-E-NH-CH2 - 具有以下結構中之一者,其中*表示共價連接至Z 之肽之N-末端:
Figure 02_image063
Figure 02_image065
Figure 02_image067
在實施例中,L4 係-(C1 -C10 伸烷基)-。
在實施例中,L4 係-CH2 CH2 (OCH2 CH2 )n N(R8 )C(=O)-L5 -*或-CH2 (OCH2 CH2 )n N(R8 )C(=O)-L5 -*,其中n表示1-10之整數;且其中*表示與Y 共價連接之位點。
在實施例中,L4 係-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OCH2 CH2 OCH2 CH2 NHC(=O)CH2 CH2 -*或-CH2 OCH2 CH2 OCH2 CH2 NHC(=O)CH2 CH2 -*,其中*表示與Y 共價連接之位點。
在實施例中,Y 係邁克爾受體基團(Michael acceptor group)、琥珀醯亞胺、環氧化物或鹵素。
在實施例中,Y
Figure 02_image069
Figure 02_image071
; 其中R10 R11 各自獨立地係H或C1 -C3 烷基。
在實施例中,Z 係-C(=O)-L4 -Y。
在實施例中,Z
Figure 02_image072
。在實施例中,m 係1。在實施例中,m 係2。在實施例中,m 係3。在實施例中,m 係4。在實施例中,m 係5。在實施例中,m 係6。在實施例中,m 係7。在實施例中,m 係8。在實施例中,m 係9。在實施例中,m 係10。
在實施例中,Z
Figure 02_image073
。在實施例中,m 係1。在實施例中,m 係2。在實施例中,m 係3。在實施例中,m 係4。在實施例中,m 係5。在實施例中,m 係6。在實施例中,m 係7。在實施例中,m 係8。在實施例中,m 係9。在實施例中,m 係10。
在實施例中,Z
Figure 02_image074
Figure 02_image076
Figure 02_image078
在實施例中,Z-E-NH-CH2 - 具有以下結構中之一者,
Figure 02_image080
Figure 02_image082
在實施例中,當R1 係-H或-CH2 CH3R2 係-OH或烷氧基且R3 係-H時,則-L1 -L2 -Q’- 不為-CH(R’)CH2 O-或-CH(R’)(CH2 )2 O-,其中R’ 係-H或C1 -C6 烷基、烷氧基、經取代之烷基、苯基或PhCH2 -。
在實施例中,L1 L2 中之至少一者存在。
在實施例中,R1 R2 R3 中之至少一者不為-H。
在實施例中,R1 獨立地係C1 -C6 烷基、C2 -C6 烯基、C2 -C6 炔基、矽基、C3 -C6 環烷基、C1 -C6 鹵化烷基、烯烴或炔烴。
在實施例中,R1 獨立地係-H或C1 -C6 烷基。
在實施例中,R2 獨立地係-H、-F、-N(R4 )2 、-N(R4 )(R5 )、-OR4 、-SR4 、-S(=O)R5 、-SO2 R5 、C1 -C6 烷基或C1 -C6 氟烷基;且R3 獨立地係-H、-F、-CN、-OCH3 、-CH3 或-CF3
在實施例中,R2 獨立地係C1 -C6 烷基、C1 -C6 氟烷基或-F。
在實施例中,R3 獨立地係-H、-F、-CN或-CF3
在實施例中,R3 獨立地係-F、-CN、-OCH3 、-CH3 或-CF3
在實施例中,R2 R3 組合以形成-O(CH2 )n O-或-O(CF2 )n O-,其中n係1或2。
在實施例中,D 由以下結構中之一者表示:
Figure 02_image084
(D-I);
Figure 02_image085
(D-II);
Figure 02_image086
(D-III);
Figure 02_image087
(D-IV);
Figure 02_image088
(D-V);
Figure 02_image089
(D-VI);
Figure 02_image090
(D-VII);或
Figure 02_image091
(D-VIII)。
在實施例中,R1 係-H或C1 -C6 烷基。
在實施例中,D 由以下結構中之一者表示:
Figure 02_image092
(D1);
Figure 02_image093
(D2);
Figure 02_image095
(D3);
Figure 02_image097
(D4);
Figure 02_image098
(D5);
Figure 02_image099
(D6);
Figure 02_image100
(D7);
Figure 02_image102
(D8);
Figure 02_image103
(D9);
Figure 02_image105
(D10);
Figure 02_image106
(D11);
Figure 02_image108
(D12);
Figure 02_image110
(D13);
Figure 02_image112
(D14);
Figure 02_image114
(D15);或
Figure 02_image116
(D16)。
在實施例中,L1 係-(C1 -C10 伸烷基)-且L2 不存在。
在實施例中,L1 係-(C1 -C10 伸烷基)-且L2 係-N(R6 )CH2 -L3 -*或-N(R6 )C(=O)-L3 -*,其中*表示與Q 共價連接之位點。
在實施例中,L1 不存在且L2 係-N(R6 )CH2 -L3 -*或-N(R6 )C(=O)-L3 -*,其中*表示與Q 共價連接之位點。
在實施例中,L3 係-(C1 -C10 伸烷基)-。
在實施例中,R6 係-H或-CH3
在實施例中,L1 -L2 係-CH2 -、-CH2 CH2 -、-CH2 CH2 CH2 -或-CH2 CH2 CH2 CH2 -。
在實施例中,L1 -L2 係-OCH2 CH2 -*、-OCH2 CH2 OCH2 CH2 -*、-SCH2 CH2 -*、-SCH2 CH2 OCH2 CH2 -*、-S(=O)CH2 -*、-SO2 CH2 -*、-C(=O)CH2 -*、-NHCH2 CH2 -*、-N(CH3 )CH2 CH2 -*、-N(CF3 )CH2 CH2 -*、-NHC(=O)CH2 -*、-CH2 NHC(=O)CH2 -*、-CH2 CH2 NHC(=O)CH2 -*、-CH2 N(CH3 )C(=O)CH2 -*、-N(CH3 )C(=O)CH2 -*、-N(CH3 )C(=O)CH2 CH2 -*、-C(=O)NHCH2 CH2 -*、-NHC(=O)NHCH2 CH2 -*、-NHC(=O)OCH2 CH2 -*、-CH2 OC(=O)NHCH2 CH2 -*或-C(=O)N(CH3 )CH2 CH2 -*,其中*表示與Q 共價連接之位點。
在實施例中,L1 -L2 -Q’ 係-CH2 CH2 CH2 CH2 O-、-CH2 CH2 CH2 O-、-CH2 CH2 O-、-CH2 CH2 OCH2 CH2 O-、-CH2 SCH2 CH2 O-、-CH2 NHC(=O)CH2 O-、-CH2 CH2 NHC(=O)CH2 O-、-CH2 N(CH3 )C(=O)CH2 O-、-OCH2 CH2 O-、-OCH2 CH2 CH2 O-、-SCH2 CH2 CH2 O-、-SCH2 CH2 O-、-NHCH2 CH2 O-、-NHCH2 CH2 CH2 O-、-N(CH3 )CH2 CH2 O-、-C(=O)NHCH2 CH2 O-、-NHC(=O)CH2 O-、-CH2 S(=O)CH2 O-、-CH2 SO2 CH2 O-、-CH2 CH2 CH2 CH2 S-、-CH2 CH2 CH2 S-、-CH2 CH2 S-、-CH2 CH2 OCH2 CH2 S-、-CH2 SCH2 CH2 S-、-CH2 NHC(=O)CH2 S-、-OCH2 CH2 CH2 S-、-SCH2 CH2 CH2 S-、-SCH2 CH2 S-、-NHCH2 CH2 CH2 S-、-N(CH3 )CH2 CH2 S-、-C(=O)NHCH2 CH2 S-、-NHC(=O)CH2 S-、-CH2 S(=O)CH2 S-或-CH2 SO2 CH2 S-。
在實施例中,D-L1 -L2 由為以下之結構表示
Figure 02_image118
(P-I);
Figure 02_image119
(P-II);
Figure 02_image121
(P-III);
Figure 02_image122
(P-IV);或
Figure 02_image124
(P-V);  
在實施例中,R1 係-H或C1 -C6 烷基。
在實施例中,R1 係-H或-CH2 CH3
在實施例中,Q’ 係-O-。
在實施例中,Q’ 係-S-。
在實施例中,D—L1 —L2 —Q’— 具有以下結構中之一者:
Figure 02_image125
(P1’);
Figure 02_image126
(P2’);
Figure 02_image127
(P3’);
Figure 02_image128
(P4’);
Figure 02_image129
(P5’);或
Figure 02_image130
(P6’);
在實施例中,該化合物具有以下結構中之一者,
Figure 02_image131
(PL1)、
Figure 02_image133
(PL2)、
Figure 02_image135
(PL3)、
Figure 02_image137
(PL4)、
Figure 02_image139
(PL5)、
Figure 02_image141
(PL6)、
Figure 02_image143
(PL7)、
Figure 02_image145
(PL8)、
Figure 02_image147
(PL9)、
Figure 02_image149
(PL10)、
Figure 02_image151
(PL11)、
Figure 02_image153
(PL12)、
Figure 02_image155
(PL13)或
Figure 02_image157
(PL14);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在又一態樣中,本發明之特徵為 (III) 化合物, {D—L1 —L2 —Q’—CH2 —NH—E—Z’}p —C(III) ,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其中:D 由以下結構式表示:
Figure 02_image159
,其中R1 獨立地係-H、C1 -C6 烷基、C2 -C6 烯基、C2 -C6 炔基、矽基、C3 -C6 環烷基、C1 -C6 鹵化烷基、C2 -C6 鹵化烯基或C2 -C6 鹵化炔基;R2 獨立地係-H、-F、-N(R4 )2 、-N(R4 )(R5 )、-OR4 、-SR4 、-S(=O)R5 、-SO2 R5 、C1 -C6 烷基或C1 -C6 氟烷基;且R3 係-H、-F、-CN、-OCH3 、-CH3 或-CF3 ;或R2 R3 一起形成式-O(CH2 )n O-或-O(CF2 )n O-之基團,其中n係1或2;R4 獨立地係-H或C1 -C4 烷基;R5 獨立地係C1 -C4 烷基;L1 獨立地不存在或係-(C1 -C10 伸烷基)-;L2 獨立地不存在或係-OCH2 -L3 -*、-SCH2 -L3 -*、-S(=O)-L3 -*、-SO2 -L3 -*、-C(=O)-L3 -*、-N(R6 )CH2 -L3 -*、-N(R6 )C(=O)-L3 -*、-N(R6 )C(=O)N(R7 )-L3 -*、-C(=O)N(R6 )CH2 -L3 -*、-OC(=O)N(R6 )CH2 -L3 -*或-N(R6 )C(=O)OCH2 -L3 -*;其中*表示與Q 共價連接之位點;L3 獨立地係-(C1 -C10 伸烷基)-、-CH2 OCH2 CH2 -或-CH2 CH2 OCH2 CH2 -; 各R6 R7 獨立地係-H、C1 -C6 烷基、C1 -C6 氟烷基、C3 -C6 環烷基、芳基、雜芳基或苄基;Q’ 係-O-或-S-;E 係包含2至10個胺基酸之肽;其中E 視情況經一或多個多元醇取代;且其中肽之N末端共價連接至Z’Z’ 係-C(=O)-L4 -Y’、
Figure 02_image161
Figure 02_image163
;其中m表示1-10之整數且*表示與該C 共價連接之位點;L4 係-(C1 -C10 伸烷基)-、-CH2 CH2 (OCH2 CH2 )n N(R8 )C(=O)-L5 -*或-CH2 (OCH2 CH2 )n N(R8 )C(=O)-L5 -*;其中n表示1-10之整數;且其中*表示與Y’ 共價連接之位點;L5 係-(C1 -C10 伸烷基)-;R8 係-H或-CH3C 代表細胞結合劑;Y’ 係藉由親電子基團與該細胞結合劑上存在之反應性親核基團之反應形成的基團;且 其中當R2 R3 組合以形成-OCH2 O-時,R1 不為-CH2 CH2 CH2 CH3 ;且p 具有介於1至18之間之值。
在實施例中,L4 係-(C1 -C10 伸烷基)-。
在實施例中,L4 係-CH2 CH2 (OCH2 CH2 )n N(R8 )C(=O)-L5 -*或-CH2 (OCH2 CH2 )n N(R8 )C(=O)-L5 -*,其中n表示1-10之整數;且其中*表示與Y’ 共價連接之位點。
在實施例中,L4 係-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OCH2 CH2 OCH2 CH2 NHC(=O)CH2 CH2 -*或-CH2 OCH2 CH2 OCH2 CH2 NHC(=O)CH2 CH2 -*,其中*表示與Y’ 共價連接之位點。
在實施例中,Y’ 係自邁克爾受體基團、琥珀醯亞胺、環氧化物或鹵素形成。
在實施例中,Y’ 係自以下形成:
Figure 02_image165
; 其中R10 R11 各自獨立地係-H或C1 -C3 烷基。
在實施例中,Y’
Figure 02_image167
Figure 02_image169
; 其中R10 R11 各自獨立地係-H或C1 -C3 烷基且*表示與該C 共價連接之位點。
在實施例中,Z’ 係自以下形成:
Figure 02_image170
Figure 02_image172
Figure 02_image174
在實施例中,Z’ 係-C(=O)-L4 -Y’。
在實施例中,Z’
Figure 02_image176
,且*表示與該C 共價連接之位點。在實施例中,m係1。在實施例中,m係2。在實施例中,m係3。在實施例中,m係4。在實施例中,m係5。在實施例中,m係6。在實施例中,m係7。在實施例中,m係8。在實施例中,m係9。在實施例中,m係10。
在實施例中,Z’
Figure 02_image178
,且*表示與該C 共價連接之位點。在實施例中,m係1。在實施例中,m係2。在實施例中,m係3。在實施例中,m係4。在實施例中,m係5。在實施例中,m係6。在實施例中,m係7。在實施例中,m係8。在實施例中,m係9。在實施例中,m係10。
在實施例中,Z’ 係:
Figure 02_image180
Figure 02_image182
Figure 02_image184
; 其中*表示與C 共價連接之位點。
在實施例中,E 係2、3或4個胺基酸之肽,該肽中之每一胺基酸係L胺基酸,或該肽中之至少一個胺基酸係D胺基酸。
在實施例中,E 包含一或多個選自甘胺酸、丙胺酸、纈胺酸、麩醯胺酸、麩胺酸、苯丙胺酸及白胺酸之胺基酸,且其中該麩醯胺酸或麩胺酸視情況由多元醇取代。
在實施例中,E 包含選自甘胺酸、丙胺酸、纈胺酸、麩醯胺酸、麩胺酸、苯丙胺酸及白胺酸之胺基酸,且其中該麩醯胺酸或麩胺酸視情況由多元醇取代。
在實施例中,E 包含具有以下結構之胺基酸,
Figure 02_image185
, 其中R9 係-H或-C1 -C6 烷基。
在實施例中,E 包含具有以下結構之胺基酸,
Figure 02_image186
在實施例中,E 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Ala-Val-*、-Val-Ala-*、-Gly-Gly-*、-Val-Cit-*、-Cit-Val-*、-Leu-Ala-*、-Ala-Leu-*、-Leu-Cit-*、-Cit-Leu-*、-Leu-Ala-*、-Ala-Leu-*、-Lys-Lys-*、-Ala-Lys-*、-Lys-Ala-*、-Val-Lys-*、-Lys-Val-*、-Tyr-Arg-*、-Arg-Tyr-*、-Arg-Arg-*、-Ala-Ala-*、-Phe-Lys-*、-Lys-Phe-*、-Thr-Thr-*、-Thr-Met-*、-Met-Thr-*、-Met-Tyr-*、-Tyr-Met-*、-Phe-Gln-*、-Gln-Phe-*、-Gly-Ser-*、-Leu-Gln-*、-Gln-Leu-*、-Ser-Ala-*、-Ser-Gly-*、-Val-Thr-*、-Thr-Val-*、-Val-Gln-*、-Ser-Val-*、-Val-Ser-*、-Ala-Met-*、-Met-Ala-*、-Val-Arg-*、-Arg-Val-*、-Phe-Ala-*、-Ala-Phe-*、-Cit-Val-*、-Gln-Val-*、-Phe-Arg-*、-Arg-Phe-*、-Ala-Ala-Ala-* 、-Gly-Gly-Gly-* 、-Ala-Val-Ala-* 、-Gly-Val-Gly-* 、-Ala-Val-Gly-* 、-Gly-Phe-Lys-*、-Lys-Phe-Gly-*、-Leu-Ala-Leu-*、-Val-Ala-Leu-*、-Leu-Ala-Val-*、-Val-Ala-Val-*、-Ala-Val-Ala-Gly-* 、-Gly-Phe-Gly-Gly-* 、-Gly-Gly-Phe-Gly-*、-Ala-Val-Gly-Gly-*、-Ala-Ala-Ala-Ala-* 、-Ala-Val-Ala-Ala-* 、-Ala-Leu-Ala-Leu-*、-Leu-Ala-Leu-Ala-*、-Gly-Phe-Leu-Gly-*及-Gly-Leu-Phe-Gly-*,其中*表示共價連接至Z’ 之肽之N-末端。
在實施例中,E 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L-Ala-D-Val-*、-L-Val-D-Ala-*、-L-Val-D-Lys-*、-L-Val-D-Arg-*、-L-Val-D-Cit-*、-L-Val-D-Arg-*、-L-Val-D-Cit-*、-L-Val-D-Lys-*、-L-Val-D-Arg-*、-L-Arg-D-Arg-*、-L-Ala-D-Ala-*、-L-Ala-D-Lys-*、-L-Ala-D-Arg-*、-L-Ala-D-Ala-L-Ala-* 、-L-Ala-D-Val-L-Ala-* 、-L-Ala-D-Ala-Gly-* 及-L-Ala-D-Val-Gly-* ,其中*表示共價連接至Z’ 之肽之N-末端。
在實施例中,-E-NH-CH2 - 具有以下結構中之一者,其中*表示共價連接至Z’ 之肽之N-末端:
Figure 02_image187
Figure 02_image189
在實施例中,Z’-E-NH-CH2 係自以下結構中之一者形成:
Figure 02_image191
Figure 02_image193
Figure 02_image195
在實施例中,Z’-E-NH-CH2 係以下結構中之一者,其中*表示與C 之連接點:
Figure 02_image197
Figure 02_image199
Figure 02_image201
在實施例中,當R1 係-H或-CH2 CH3R2 係-OH或烷氧基且R3 係-H時,則-L1 -L2 -Q’- 不為-CH(R’)CH2 O-或-CH(R’)(CH2 )2 O-,其中R’ 係-H或C1 -C6 烷基、烷氧基、經取代之烷基、苯基或PhCH2 -。在實施例中,當R1 係-H或-CH2 CH3R2 係-OH或烷氧基且R3 係-H時,則-L1 -L2 -Q’- 不為-CH(R’)CH2 O-或-CH(R’)(CH2 )2 O-,其中R’ 係-H或C1 -C6 烷基、烷氧基、經取代之烷基、苯基或PhCH2 -。
在實施例中,L1 L2 中之至少一者存在。
在實施例中,R1 R2 R3 中之至少一者不為-H。
在實施例中,R1 獨立地係C1 -C6 烷基、C2 -C6 烯基、C2 -C6 炔基、矽基、C3 -C6 環烷基、C1 -C6 鹵化烷基、烯烴或炔烴。
在實施例中,R1 獨立地係-H或C1 -C6 烷基。
在實施例中,R2 獨立地係-H、-F、-N(R4 )2 、-N(R4 )(R5 )、-OR4 、-SR4 、-S(=O)R5 、-SO2 R5 、C1 -C6 烷基或C1 -C6 氟烷基;且R3 獨立地係-H、-F、-CN、-OCH3 、-CH3 或-CF3
在實施例中,R2 獨立地係C1 -C6 烷基、C1 -C6 氟烷基或-F。
在實施例中,R3 獨立地係-H、-F、-CN或-CF3
在實施例中,R3 獨立地係-F、-CN、-OCH3 、-CH3 或-CF3
在實施例中,R2 R3 組合以形成-O(CH2 )n O-或-O(CF2 )n O-,其中n係1或2。
在實施例中,D 由以下結構中之一者表示:
Figure 02_image203
(D-I);
Figure 02_image204
(D-II);
Figure 02_image205
(D-III);
Figure 02_image206
(D-IV);
Figure 02_image207
(D-V);
Figure 02_image208
(D-VI);
Figure 02_image209
(D-VII);或
Figure 02_image210
(D-VIII)。
在實施例中,R1 係-H或C1 -C6 烷基。
在實施例中,D 由以下結構中之一者表示:
Figure 02_image211
(D1);
Figure 02_image213
(D2);
Figure 02_image215
(D3);
Figure 02_image217
(D4);
Figure 02_image219
(D5);
Figure 02_image221
(D6);
Figure 02_image223
(D7);
Figure 02_image225
(D8);
Figure 02_image227
(D9);
Figure 02_image229
(D10);
Figure 02_image231
(D11);
Figure 02_image233
(D12);
Figure 02_image235
(D13);
Figure 02_image237
(D14);
Figure 02_image239
(D15);或
Figure 02_image241
(D16)。
在實施例中,L1 係-(C1 -C10 伸烷基)-且L2 不存在。
在實施例中,L1 係-(C1 -C10 伸烷基)-且L2 係-N(R6 )CH2 -L3 -*或-N(R6 )C(=O)-L3 -*,其中*表示與Q 共價連接之位點。
在實施例中,L1 不存在且L2 係-N(R6 )CH2 -L3 -*或-N(R6 )C(=O)-L3 -*,其中*表示與Q 共價連接之位點。
在實施例中,L3 係-(C1 -C10 伸烷基)-。
在實施例中,R6 係-H或-CH3
在實施例中,L1 -L2 係-CH2 -、-CH2 CH2 -、-CH2 CH2 CH2 -或-CH2 CH2 CH2 CH2 -。
在實施例中,L1 -L2 係-OCH2 CH2 -*、-OCH2 CH2 OCH2 CH2 -*、-SCH2 CH2 -*、-SCH2 CH2 OCH2 CH2 -*、-S(=O)CH2 -*、-SO2 CH2 -*、-C(=O)CH2 -*、-NHCH2 CH2 -*、-N(CH3 )CH2 CH2 -*、-N(CF3 )CH2 CH2 -*、-NHC(=O)CH2 -*、-CH2 NHC(=O)CH2 -*、-CH2 CH2 NHC(=O)CH2 -*、-CH2 N(CH3 )C(=O)CH2 -*、-N(CH3 )C(=O)CH2 -*、-N(CH3 )C(=O)CH2 CH2 -*、-C(=O)NHCH2 CH2 -*、-NHC(=O)NHCH2 CH2 -*、-NHC(=O)OCH2 CH2 -*、-CH2 OC(=O)NHCH2 CH2 -*或-C(=O)N(CH3 )CH2 CH2 -*,其中*表示與Q 共價連接之位點。
在實施例中,L1 -L2 -Q’ 係-CH2 CH2 CH2 CH2 O-、-CH2 CH2 CH2 O-、-CH2 CH2 O-、-CH2 CH2 OCH2 CH2 O-、-CH2 SCH2 CH2 O-、-CH2 NHC(=O)CH2 O-、-CH2 CH2 NHC(=O)CH2 O-*、-CH2 N(CH3 )C(=O)CH2 O-、-OCH2 CH2 O-、-OCH2 CH2 CH2 O-、-SCH2 CH2 CH2 O-、-SCH2 CH2 O-、-NHCH2 CH2 O-、-NHCH2 CH2 CH2 O-、-N(CH3 )CH2 CH2 O-、-C(=O)NHCH2 CH2 O-、-NHC(=O)CH2 O-、-CH2 S(=O)CH2 O-、-CH2 SO2 CH2 O-、-CH2 CH2 CH2 CH2 S-、-CH2 CH2 CH2 S-、-CH2 CH2 S-、-CH2 CH2 OCH2 CH2 S-、-CH2 SCH2 CH2 S-、-CH2 NHC(=O)CH2 S-、-OCH2 CH2 CH2 S-、-SCH2 CH2 CH2 S-、-SCH2 CH2 S-、-NHCH2 CH2 CH2 S-、-N(CH3 )CH2 CH2 S-、-C(=O)NHCH2 CH2 S-、-NHC(=O)CH2 S-、-CH2 S(=O)CH2 S-或-CH2 SO2 CH2 S-。
在實施例中,D-L1 -L2 由為以下之結構表示
Figure 02_image243
(P-I);
Figure 02_image245
(P-II);
Figure 02_image247
(P-III);
Figure 02_image249
(P-IV);或
Figure 02_image251
(P-V);  
在實施例中,R1 係-H或C1 -C6 烷基。
在實施例中,R1 係-H或-CH2 CH3
在實施例中,Q’ 係-O-。
在實施例中,Q’ 係-S-。
在實施例中,D—L1 —L2 —Q’— 具有以下結構中之一者:
Figure 02_image253
(P1’);
Figure 02_image255
(P2’);
Figure 02_image257
(P3’);
Figure 02_image259
(P4’);
Figure 02_image261
(P5’);或
Figure 02_image263
(P6’)。
在實施例中,D—L1 —L2 —Q’—CH2 —NH—E—Z’—係自以下結構中之一者形成,
Figure 02_image265
(PL1)
Figure 02_image267
(PL2)
Figure 02_image269
(PL3)
Figure 02_image271
(PL4)
Figure 02_image273
(PL5)
Figure 02_image275
(PL6)
Figure 02_image277
(PL7)
Figure 02_image279
(PL8)
Figure 02_image281
(PL9)
Figure 02_image283
(PL10)
Figure 02_image285
(PL11)
Figure 02_image287
(PL12)
Figure 02_image289
(PL13)
Figure 02_image291
(PL14)
在實施例中,{D—L1 —L2 —Q’—CH2 —NH—E—Z’}p —C係以下結構中之一者,其中C 係單株抗體且p 係藥物對抗體比率(DAR)且p 係介於約2-10、4-8、7-8或3.2至8.0範圍內之平均數,
Figure 02_image293
(PL1’)
Figure 02_image295
(PL2’)
Figure 02_image297
(PL3’)
Figure 02_image299
(PL4’)
Figure 02_image301
(PL5’)
Figure 02_image303
(PL6’)
Figure 02_image305
(PL7’)
Figure 02_image307
(PL8’)
Figure 02_image309
(PL9’)
Figure 02_image311
(PL10’)
Figure 02_image313
(PL11’)
Figure 02_image315
(PL12’ )、
Figure 02_image317
(PL13’ )或
Figure 02_image319
(PL14’)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之特徵為一種製備包含細胞結合劑及藥物之 (III) 之結合物的方法,該方法包含使細胞結合劑與式(II)化合物接觸,使得在該細胞結合劑與該 (II) 化合物之間形成共價鍵。
在又一態樣中,本發明之特徵為包含細胞結合劑及藥物之結合物。在實施例中,結合物係根據本文所述之任何方法製備。
在實施例中,結合物包含細胞結合劑,該細胞結合劑係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
在實施例中,結合物包含細胞結合劑,該細胞結合劑係單株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
在實施例中,細胞結合劑係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p 係藥物對抗體比率(DAR)且具有介於1至18之間之值。在實施例中,p 係介於約2-10、4-8或7-8 (例如3.2至8.0)範圍內之平均數。
在實施例中,細胞結合劑係單株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p 係藥物對抗體比率(DAR)且具有介於1至18之間之值。在實施例中,p 係介於約2-10、4-8或7-8 (例如3.2至8.0)範圍內之平均數。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之特徵為包含本文所述之任何結合物的醫藥組合物。
在又一態樣中,本發明之特徵為一種治療細胞增生疾病或病症或抑制異常細胞生長的方法,其中該方法包含投與本文所述之任何結合物或包含本文所述之任何結合物的任何醫藥組合物。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之特徵為包含如本文所述之任何 (III) 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的醫藥組合物。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之特徵為一種治療細胞增生疾病或病症或抑制異常細胞生長之方法,該方法包含投與如本文所述之任何 (III) 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包含如本文所述之任何 (III) 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的醫藥組合物。
在實施例中,該方法用於治療癌症。
在實施例中,癌症係腺癌、腦癌、膀胱癌、乳癌、子宮頸癌、絨毛膜癌、CNS腫瘤、結腸或結腸直腸癌、瀰漫型內因性橋腦神經膠細胞瘤(DIPG)、子宮內膜癌、食道癌、尤因氏肉瘤(Ewing's sarcoma)、輸卵管癌、膽囊癌、胃癌、神經膠母細胞瘤、頭頸癌、血液癌症、霍奇金氏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腎癌、喉癌、白血病、肝癌、肺癌、淋巴瘤、黑色素瘤、默克爾細胞癌(Merkel cell carcinoma)、間皮瘤、多發性骨髓瘤、骨髓發育不良症候群(MDS)、神經胚細胞瘤、非霍奇金氏淋巴瘤、骨肉瘤、胰臟癌、腹膜癌、前列腺癌、卵巢癌、腎癌、橫紋肌肉瘤、唾液腺癌、肉瘤、皮膚癌、小腸癌、鱗狀細胞癌、睪丸癌、甲狀腺癌、子宮癌或威爾姆氏瘤(Wilms tumor)。
在實施例中,癌症係乳癌。
相關申請案之交叉參考
本申請案主張於2020年2月25提出申請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2/981,197號之權益,該專利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定義
除非另有說明,否則如本文所用之以下術語及片語皆意欲具有以下含義。當本文使用商標名時,除非上下文另有說明,否則商標名包括產品配方、普通藥及商標名產品之活性醫藥成分。
如本文所用術語「抗體 」係指特異性結合至特定抗原之試劑。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術語涵蓋任何多肽或多肽複合物,其包括足以賦予特異性結合之免疫球蛋白結構元件。實例性抗體包括(但不限於)單株抗體或多株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可包括一或多個恆定區序列,其係小鼠、兔、靈長類動物或人類抗體之特徵。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可包括一或多個人類化、靈長類化、嵌合等之序列元件,如業內已知。在許多實施例中,術語「抗體」用於指一或多種業內已知或研發之構築體或形式,其用於在替代表現中利用抗體結構及功能特徵。舉例而言,在實施例中,根據本發明使用之抗體之形式選自但不限於完整IgA、IgG、IgE或IgM抗體;雙特異性或多特異性抗體(例如Zybodies® 等);抗體片段,例如Fab片段、Fab’片段、F(ab’)2片段、Fd’片段、Fd片段及分離之CDR或其集合;單鏈Fv;多肽-Fc融合體;單結構域抗體(例如,鯊魚單結構域抗體,例如IgNAR或其片段);駱駝狀抗體;隱蔽型抗體(例如,Probodies® );小型模塊化免疫醫藥(S mallM odularI mmunoP harmaceuticals,「SMIPsTM 」);單鏈或串聯雙價抗體(TandAb® );VHH;Anticalins® ;Nanobodies® 微抗體;BiTE® ;錨定蛋白重複蛋白或DARPINs® ;Avimers® ;DART;TCR樣抗體;Adnectins® ;Affilins® ;Trans-bodies® ;Affibodies® ;TrimerX® ;MicroProteins;Fynomers® ;Centyrins® ;及KALBITOR®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可缺乏共價修飾(例如,聚碳之連接),而該修飾若天然產生則會具有。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可含有共價修飾(例如,聚醣之連接)、有效負載[例如,可檢測部分、治療部分、催化部分等]或其他側接基團[例如,聚乙二醇等])。在許多實施例中,抗體係或包含其胺基酸序列包括一或多個由熟習此項技術者識別為互補決定區(CDR)之結構元件的多肽;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係或包含其胺基酸序列包括至少一個CDR (例如,至少一個重鏈CDR及/或至少一個輕鏈CDR)之多肽,該CDR與在參考抗體中發現之CDR實質上相同。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試劑係或包含其胺基酸序列包括由熟習此項技術者識別為免疫球蛋白可變結構域之結構元件的多肽。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試劑係具有與免疫球蛋白結合結構域同源或很大程度上同源之結合結構域的多肽蛋白質。
本文所用之術語「單株抗體 」係指自實質上同源抗體之群體獲得之抗體,亦即,除可少量存在之可能天然突變外,構成該群體之個別抗體均相同。單株抗體具有高度特異性,其針對單一抗原位點。修飾詞「單株」指示抗體之特徵在於自實質上同源之抗體群體獲得,且不應理解為需要藉由任一特定方法來產生該抗體。
如本文所用術語「人類抗體 」意欲包括具有自人類免疫球蛋白序列產生(或組裝)之可變區及恆定區的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或抗體組分)可被認為係「人可」的,即使其胺基酸序列包括例如在一或多個CDR且具體而言CDR3中未由人類種系免疫球蛋白序列編碼之殘基或元件(例如,包括例如可能(最初)已藉由活體外隨機或位點特異性誘變或活體內體細胞突變引入的序列變異)。
如業內已知,術語「人類化 」通常用於指其胺基酸序列包括來自在非人類物種(例如小鼠)中產生之參考抗體之VH 及VL 區序列的抗體(或抗體組分),且亦包括意欲使其更「似人類」、即更類似於人類種系序列之彼等序列相對於參考抗體的修飾。在一些實施例中,「人類化」抗體(或抗體組分)係免疫特異性結合至所關注抗原且具有胺基酸序列實質上與人類抗體之胺基酸序列相同之框架(FR)區以及胺基酸序列實質上與非人類抗體之胺基酸序列相同之互補決定區(CDR)者。人類化抗體包含實質上所有的至少一個、且通常兩個可變結構域(Fab、Fab'、F(ab')2、FabC、Fv),其中所有或實質上所有CDR區皆對應於非人類免疫球蛋白(即供體抗體)之彼等,且所有或實質上所有框架區皆為人類免疫球蛋白共有序列之彼等。在一些實施例中,人類化抗體亦包含免疫球蛋白恆定區(Fc)之至少一部分,通常係人類免疫球蛋白恆定區之至少一部分。在一些實施例中,人類化抗體含有輕鏈以及重鏈之至少可變結構域二者。抗體亦可包括重鏈恆定區之CH1 、鉸鏈、CH2 、CH3 及視情況CH4 區。在一些實施例中,人類化抗體僅含有VL 區。在一些實施例中,人類化抗體僅含有人類化VH 區。在一些確定實施例中,人類化抗體含有人類化VH 及VL 區。
完整抗體 」係包含抗原結合可變區以及輕鏈恆定結構域(C L )及重鏈恆定結構域C H 1、C H 2、C H 3及C H 4 (只要適於抗體類別)者。恆定結構域可為天然序列恆定結構域(例如,人類天然序列恆定結構域)或其胺基酸序列變體。
抗體片段 」包含完整抗體之一部分,包含抗原結合區或其可變區。抗體片段之實例包括Fab、Fab’、F(ab’)2 、及Fv片段、雙價抗體、三價抗體、四價抗體、線性抗體、單鏈抗體分子、scFv、scFv-Fc、自抗體片段形成之多特異性抗體片段、藉由Fab表現庫產生之片段、或上述中之任一者之表位結合片段,其免疫特異性結合至靶抗原(例如癌細胞抗原、病毒抗原或微生物抗原)。
抗原 」係抗體特異性結合之實體。
應理解,如本文所用術語「結合 」通常係指兩個或更多個實體之間之非共價締合。「直接」結合包括實體或部分之間之物理接觸;間接結合包括藉助與一或多個中間實體之物理接觸之物理相互作用。通常可在各種情況中之任一者中評價兩個或更多個實體之間之結合,該等情況包括相互作用實體或部分係在分離之情況下或在更複雜之系統之情況下(例如,當與載劑實體共價或以其他方式締合時及/或在生物系統或細胞中)進行研究的情況。在一些實施例中,「結合」係指在免疫球蛋白分子與免疫球蛋白特異性之抗原之間發生之類型之非共價相互作用。免疫結合相互作用之強度或親和性可用相互作用之解離常數(Kd )表示,其中Kd 愈小,代表親和性愈大。所選多肽之免疫結合性質可使用業內熟知之方法來定量。一種該方法需要量測抗原結合位點/抗原複合物形成及解離之速率,其中彼等速率取決於複合物配偶體之濃度、相互作用之親和性及在兩個方向上同等影響速率之幾何參數。因此,「締合速率常數」(Kon )及「解離速率常數」(Koff )二者皆可藉由計算濃度以及締合及解離之實際速率來測定。(參見 Nature 361:186-87 (1993))。Koff /Kon 之比率能夠消除所有與親和性無關之參數,且等於解離常數Kd 。(通常,參見 Davies等人 (1990) Annual Rev Biochem 59:439-473)。
術語「特異性結合 (specific bindingspecifically binds )」意指抗體或抗體衍生物將以高度選擇性方式與其靶抗原之相應表位結合,而不與大量其他抗原結合。通常,抗體或抗體衍生物以至少約1×10-7 M且較佳10-8 M至10-9 M、10-10 M、10-11 M或10-12 M之親和性結合,並以為其結合至除預定抗原或密切相關抗原之外之非特異性抗原(例如BSA、酪蛋白)之親和性的至少兩倍之親和性結合至預定抗原。術語「特異性 」係指細胞結合劑(例如,如本文所述,例如抗體或其片段)特異性結合給定靶抗原(例如人類靶抗原) (例如與其免疫反應)之能力。
一般而言,「蛋白質 」係多肽(即,藉由肽鍵彼此連接之至少兩個胺基酸之串)。蛋白質可包括除了胺基酸之外之部分(例如,可為醣蛋白)及/或可以其他方式經處理或修飾。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理解,「蛋白質」可為由細胞(具有或不具有信號序列)產生之完整多肽鏈,或可為其功能部分。熟習此項技術者應進一步理解,蛋白質有時可包括一個以上之多肽鏈,例如藉由一或多個二硫鍵連接或藉由其他方式締合。
術語「抑制 」或「……之抑制 」意指以可量測之量減少或完全防止。
術語「實質 (substantialsubstantially )」係指大多數,亦即、混合物或樣品群體之>50%,較佳群體之超過50%、55%、60%、65%、70%、75%、80%、85%、90%、91%、92%、93%、94%、95%、96%、97%、98%或99%。
術語「細胞毒性活性 」係指藥物或喜樹鹼結合物或喜樹鹼結合物之細胞內代謝物之細胞殺死效應。細胞毒性活性可表示為IC50 值,其係每單位體積內半數細胞存活之濃度(莫耳濃度或質量)。
術語「細胞生長抑制活性 」係指藥物或喜樹鹼結合物或喜樹鹼結合物之細胞內代謝物之抗增生效應。
如本文所用術語「細胞毒性劑 」係指具有細胞毒性活性並引起細胞破壞之物質。該術語意欲包括化學治療劑及毒素,例如細菌、真菌、植物或動物來源之小分子毒素或酶活性毒素,包括其合成類似物及衍生物。
如本文所用術語「細胞生長抑制劑 」係指抑制細胞功能(包括細胞生長或繁殖)之物質。細胞生長抑制劑包括抑制劑,例如蛋白抑制劑,例如酶抑制劑。細胞生長抑制劑具有細胞生長抑制活性。
術語「癌症 」及「癌性 」係指或闡述哺乳動物中特徵通常在於細胞生長失調之生理學病況。「腫瘤 」包含一或多個癌細胞。
如本文所用之「自體免疫疾病 」係指源於並針對個體自身組織或蛋白質之疾病或病症。
如本文所用術語「患者 」或「個體 」係指例如出於實驗、診斷、預防及/或治療目的根據本發明向其投與本文所述提供之一或多種化合物之任何生物體。典型個體包括動物。術語「動物 」係指動物界之任何成員。在一些實施例中,「動物」係指處於任何發育階段之人類。在一些實施例中,「動物」係指處於任何發育階段之非人類動物。在一些實施例中,非人類動物係哺乳動物(例如,齧齒類動物、小鼠、大鼠、兔、猴、狗、貓、綿羊、牛、靈長類動物及/或豬)。在一些實施例中,動物包括(但不限於)哺乳動物、鳥類、爬行動物、兩棲動物、魚類、昆蟲及/或蠕蟲。在一些實施例中,動物可為轉基因動物、基因工程動物及/或純系。在實施例中,動物係哺乳動物,例如小鼠、大鼠、兔、非人類靈長類動物及人類;昆蟲;蠕蟲;等。在實施例中,個體係人類。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可患有及/或易患疾病、病症及/或病況(例如,癌症)。如本文所用,「患者群體」或「個體之群體」指複數個患者或個體。
如本文所用術語「正常 」當用於修飾術語「個體(individual或subject)時係指無特定疾病或病況且亦不為疾病或病況之攜帶者之個體或個體組。術語「正常」在本文中亦用於對自正常或野生型個體(individual或subject)分離之生物樣本或樣品(例如「正常生物樣品」)進行定性。
患有 」疾病、病症及/或病況(例如本文所述之任何癌症)之個體已經診斷有疾病、病症及/或病況之一或多種症狀或展示疾病、病症及/或病況之一或多種症狀。
易患 」疾病、病症及/或病況之個體尚未診斷出疾病、病症及/或病況之症狀及/或可未展現疾病、病症及/或病況之症狀。在一些實施例中,易患疾病、病症及/或病況(例如,癌症)之個體之特徵可在於以下中之一或多者:(1)與疾病、病症及/或病況之發展相關之遺傳突變;(2)與疾病、病症及/或病況之發展相關之遺傳多型性;(3)與疾病、病症及/或病況相關之蛋白之表現及/或活性增加及/或降低;(4)與疾病、病症及/或病況之發展相關之習慣及/或生活方式;(5)疾病、病症及/或病況之家族史;(6)對某些細菌或病毒反之應;(7)暴露於某些化學品。在一些實施例中,易患疾病、病症及/或病況之個體將發生該疾病、病症及/或病況。在一些實施例中,易患疾病、病症及/或病況之個體將不發生該疾病、病症及/或病況。
除非上下文另有指示,否則術語「治療 (treattreatment )係指治療分子(例如本文所述之任何化合物)之任何投與,其部分或完全緩和、改善、減輕、抑制特定疾病、病症及/或病況(例如癌症)之一或多種症狀或特徵,延遲其發作、延遲其進展、降低其嚴重程度及/或降低其發病率。該治療可針對未展現相關疾病、病症及/或病況之體徵之個體及/或僅展現疾病、病症及/或病況之早期體徵之個體。或者或另外,該治療可針對展現相關疾病、病症及/或病況之一或多種已確定體徵之個體。或者,藥理及/或生理效應可為預防性的 ,亦即完全或部分預防疾病或其症狀之效應(例如,延遲疾病或其症狀之發作或減慢其進展)。就此而言,本發明方法包含投與「預防有效量」之結合劑。「預防有效量」係指在所需時間段內以所需劑量有效地達成期望預防結果之量。因此,目標係抑制或減慢(減輕)不期望生理變化或病症(例如癌症之發展或擴散)的治療(包括預防性治療)。出於本發明之目的,有益或期望臨床結果包括(但不限於)減輕症狀、降低疾病程度、穩定疾病狀態(即不惡化)、延遲或減慢疾病進展、改善或緩和疾病狀態及緩解(部分或全部),不管可檢測或不可檢測。治療亦可包括與未接受治療者之預期存活期相比延長存活期。需要治療之彼等包括已經患有該病況或病症之彼等以及容易患有該病況或病症之彼等。
在癌症之上下文中,術語「治療 」包括以下中之任一者或全部:殺死腫瘤細胞;抑制腫瘤細胞、癌細胞或腫瘤之生長;抑制腫瘤細胞或癌細胞之複製,減少總腫瘤負荷或減少癌細胞之數量,以及改善與疾病相關之一或多種症狀。
在自體免疫疾病之上下文中,術語「治療 」包括以下中之任一者或全部:抑制與自體免疫疾病狀態相關之細胞之複製,該等細胞包括(但不限於)產生自體免疫性抗體之細胞;減輕自體免疫性抗體負擔及改善自體免疫疾病之一或多種症狀。
術語「治療有效量 」或「有效量 」係指有效治療或預防哺乳動物(例如,如本文所述)之疾病或病症之結合物之量。在癌症情形中,治療有效量之結合物可減少癌細胞數;減小腫瘤大小;抑制(即在一定程度上減慢且較佳終止)癌細胞浸潤至周圍器官中;抑制(即在一定程度上減慢且較佳終止)腫瘤轉移;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腫瘤生長;及/或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與癌症相關之一或多種症狀。就藥物可抑制現有癌細胞之生長及/或殺死現有癌細胞而言,其可具有細胞生長抑制性及/或細胞毒性。對於癌症療法,可藉由(例如)評價疾病進展時間(TTP)及/或測定反應率(RR)來量測功效。
如本文所用術語「醫藥上可接受之形式 」係指所揭示之化合物之形式,包括(但不限於)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酯、水合物、溶劑合物、多形體、異構物、前藥及同位素標記之衍生物。在一個實施例中,「醫藥上可接受之形式」包括(但不限於)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酯、前藥及同位素標記之衍生物。在實施例中,「醫藥上可接受之形式」包括(但不限於)其醫藥上可接受之異構物及立體異構物、前藥及同位素標記之衍生物。
在實施例中,醫藥上可接受之形式係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如本文所用術語「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係指化合物之醫藥上可接受之有機或無機鹽(例如喜樹鹼、喜樹鹼有效負載或喜樹鹼結合物)。在一些態樣,化合物可含有至少一個胺基,且因此可與胺基形成酸加成鹽。實例性鹽包括(但不限於)硫酸鹽、三氟乙酸鹽、檸檬酸鹽、乙酸鹽、草酸鹽、氯化物、溴化物、碘化物、硝酸鹽、硫酸氫鹽、磷酸鹽、酸式磷酸鹽、異菸鹼酸鹽、乳酸鹽、柳酸鹽、酸式檸檬酸鹽、酒石酸鹽、油酸鹽、鞣酸鹽、泛酸鹽、酒石酸氫鹽、抗壞血酸鹽、琥珀酸鹽、馬來酸鹽、龍膽酸鹽、富馬酸鹽、葡萄糖酸鹽、葡糖醛酸鹽、糖二酸鹽、甲酸鹽、苯甲酸鹽、麩胺酸鹽、甲磺酸鹽、乙磺酸鹽、苯磺酸鹽、對甲苯磺酸鹽及雙羥萘酸鹽(亦即1.1’-亞甲基-雙-(2-羥基-3-萘酸鹽))。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可涉及納入另一分子,例如乙酸根離子、琥珀酸根離子或其他抗衡離子。抗衡離子可為穩定母體化合物上之電荷之任一有機或無機部分。另外,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可在其結構中具有一個以上之帶電原子。多個帶電原子作為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部分的實例可具有多個抗衡離子。因此,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可具有一或多個帶電原子及/或一或多個抗衡離子。
如本文所用術語「醫藥組合物 」係指其中活性劑(例如,根據如本文所述之式(I)-(III)中任一者之化合物)與一或多種醫藥上可接受之載劑一起調配之組合物。在一些實施例中,活性劑以適於在治療方案中投與之單位劑量量存在,該治療方案在投與給相關群體時顯示達到預定治療效應之統計上顯著之機率。在一些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可特別調配用於以固體或液體形式投與,包括適用於以下之彼等:經口投與,例如獸用頓服藥(水性或非水性溶液或懸浮液)、錠劑(例如靶向頰、舌下及全身吸收之彼等)、大丸劑、粉劑、顆粒劑、施用於舌之糊劑;非經腸投與,例如藉由皮下、肌內、靜脈內或硬膜外注射,例如以無菌溶液或懸浮液或持續釋放調配物形式;局部施用,例如以乳膏、軟膏或受控釋放貼片或噴霧劑形式施用至皮膚、肺或口腔;陰道內或直腸內,例如以陰道栓劑、乳膏或發泡劑形式;舌下;經眼;經皮;或經鼻、經肺及投與至其他黏膜表面。
如本文所用之「載劑 」或「醫藥上可接受之載劑 」係指與組合物一起投與之稀釋劑、佐劑、賦形劑或媒劑。在一些實例性實施例中,載劑可包括無菌液體,例如水及油,包括石油、動物、植物或合成來源之油,例如花生油、大豆油、礦物油、芝麻油及諸如此類。在一些實施例中,載劑係或包括一或多種固體組分。在一些實施例中,載劑可為含有例如水、乙醇、多元醇(例如甘油、丙二醇及液體聚乙二醇及諸如此類)及其適宜混合物之溶劑或分散介質。可(例如)藉由使用包衣(例如卵磷脂)、在分散液情形中藉由維持所需粒徑且藉由使用表面活性劑來維持適當流動性。可藉由各種抗細菌劑及抗真菌劑(例如,對羥基苯甲酸酯、氯丁醇、苯酚、山梨酸、硫柳汞及諸如此類)來防止微生物作用。在許多情形下,可期望在組合物中包括等滲劑(例如糖、多元醇(例如甘露醇、山梨醇)、氯化鈉。可注射組合物之延長吸收可藉由在組合物中包括延遲吸收之試劑(例如,單硬脂酸鋁及明膠)來實現。
如本文所用術語「套組 」係指用於遞送材料之任何遞送系統。該等遞送系統可包括允許各種診斷或治療試劑(例如,適當容器中之寡核苷酸、酶等)及/或支持材料(例如,緩衝劑、用於實施分析之書面指示等)之儲存、自一個位置至另一個位置之運輸或遞送的系統。舉例而言,套組包括一或多個含有相關反應試劑及/或支持材料之外殼(例如盒、藥筒、瓶子、安瓿等)。如本文所用術語「分部式套組」係指包含兩個或多個單獨容器之遞送系統,每個容器含有總套組組分之亞部分。容器可一起或單獨遞送至預期接收者。舉例而言,第一容器可含有用於分析之酶,而第二容器含有寡核苷酸。術語「分部式套組」意欲涵蓋含有在Federal Food, Drug, and Cosmetic Act之520(e)部分下規定之分析物特異性試劑(ASR)之套組,但不限於此。實際上,包含兩個或更多個單獨容器之任何遞送系統(每個容器含有總套組組分之亞部分)包括在術語「分部式套組」中。相反,「組合套組」係指在單一容器中(例如,在容納每一期望組分之單一盒中)含有所有組分之遞送系統。術語「套組」包括分部式及組合套組二者。
如本文所用術語「投與 」通常係指將組合物投與給個體或系統,以實現藥劑之遞送,該藥劑係組合物或包括於組合物中。熟習此技術者將知道在適當情況下可用於投與給個體(例如人類)之各種途徑。投與途徑之實例包括非經腸,例如,靜脈內、真皮內、皮下、經口(例如吸入)、經皮(例如局部)、經黏膜及直腸投與。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投與可為經眼、經口、非經腸、局部等。在實施例中,投與係非經腸的(例如靜脈內投與)。在實施例中,靜脈內投與係靜脈內輸注。在一些特定實施例中,投與可為支氣管的(例如,藉由支氣管滴注)、經頰、經真皮(其可為或包括例如局部施加至真皮、真皮內、真皮間、經皮等中之一或多者)、腸內、動脈內、真皮內、胃內、髓內、肌內、鼻內、腹膜內、鞘內、靜脈內、心室內、特定器官內(例如肝內)、黏膜、鼻、口、直腸、皮下、舌下、局部、氣管(例如藉由氣管內滴注)、陰道、玻璃體等。
如本文所用術語「親核 」係指富含電子之反應性基團,其具有用作反應性位點之未共享電子對,並與帶正電或缺電子位點反應。適用於本發明之親核基團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胺基(例如一級胺、二級胺、羥基胺及/或肼)、硫醇、酚及醇。在實施例中,親核官能基包含:胺基、肼基、羥基胺基、羥基或硫基。在實施例中,親核官能基係甲醯胺、N-羥基甲醯胺、羧基醯肼或胍基。在實施例中,親核基團係硫醇基團或包含硫醇基團。某些親核基團必須用鹼活化以便能夠與親電子基團反應。舉例而言,當多官能化合物中存在親核硫醇及羥基時,必須將化合物與水性鹼混合,以去除質子並提供硫醇鹽或羥基化陰離子,從而能夠與親電子基團反應。除非期望鹼參與反應,否則非親核鹼較佳。在一些實施例中,鹼可作為緩衝溶液之組分存在。
如本文所用術語「親電子 」係指易受親核攻擊、即易於與引入之親核基團反應之反應性基團。可選擇親電子基團,使得可與配對反應物之親核基團反應。舉例而言,當親核反應性基團係胺基時,可選擇親電子基團以與胺基反應。類似地,當親核反應性基團係硫醇部分時,相應親電子基團可為硫醇反應性基團及諸如此類。適用於本發明之親電子基團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羧酸酯、醯氯基團、酸酐、異氰酸酯、硫代異氰酸酯、環氧化物、活化羥基、琥珀醯亞胺基酯、磺基琥珀醯亞胺基酯、馬來醯亞胺基及乙烯基磺醯基。在實施例中,親電子基團係醛、α-鹵基酮、馬來醯亞胺、琥珀醯亞胺、羥基琥珀醯亞胺、異硫氰酸酯、異氰酸酯、醯基疊氮化物、磺醯氯、甲苯磺酸酯、乙二醛、環氧化物、環氧乙烷、碳酸酯、亞胺酸酯、酸酐、氟苯基酯、羥甲基膦衍生物、碳酸酯、鹵代乙醯基、氯三嗪、鹵代乙醯基、鹵代烷、氮丙啶、丙烯醯基衍生物、酮、羧酸、酯、乙醯氯或乙酸酐。在實施例中,親電子基團係或包含馬來醯亞胺或琥珀醯亞胺基團。羧酸基團可經活化以與親核劑反應,包括在去水(例如二環己基碳二亞胺(DCC)或二環己基脲(DHU))存在下與適宜含羥基化合物反應。舉例而言,羧酸可與烷氧基取代之N-羥基琥珀醯亞胺或N-羥基磺基琥珀醯亞胺在DCC存在下反應,分別形成反應性親電子基團N-羥基琥珀醯亞胺酯及N-羥基磺基琥珀醯亞胺酯。羧酸亦可藉由與醯鹵(例如醯氯(如乙醯氯))反應來活化,以提供反應性酸酐基團。在又一實例中,可使用例如能夠進行交換反應之亞硫醯氯或醯氯將羧酸轉化為醯氯基團。
除非另外指示,否則術語「烷基 」自身或作為另一術語之部分係指具有指示碳原子數之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直鏈或具支鏈、飽和或不飽和烴(例如,「—C1 -C8 烷基」或「—C1 -C10 」烷基分別係指具有1至8或1至10個碳原子之烷基)。當未指示碳原子時,烷基具有1至8個碳原子。代表性直鏈「—C1 -C8 烷基」包括(但不限於)-甲基、-乙基、-正丙基、-正丁基、-正戊基、-正己基、-正庚基及-正辛基;而具支鏈—C3 -C8 烷基包括(但不限於)-異丙基、-第二丁基、-異丁基、-第三丁基、-異戊基及-2-甲基丁基;不飽和—C2 -C8 烷基包括(但不限於)-乙烯基、-烯丙基、-1-丁烯基、-2-丁烯基、-異丁烯基、-1 戊烯基、-2 戊烯基、-3-甲基-1-丁烯基、-2 甲基-2-丁烯基、-2,3 二甲基-2-丁烯基、-1-己基、2-己基、-3-己基、-乙炔基、-丙炔基、-1 丁炔基、-2 丁炔基、-1 戊炔基、-2 戊炔基及-3 甲基 1 丁炔基。有時,烷基未經取代。烷基可經一或多個基團取代。在其他態樣中,烷基將為飽和的。
除非另外指示,否則「伸烷基 」自身或作為另一術語之部分係指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飽和、具支鏈或直鏈或環狀烴基團,其具有所述碳原子數、通常1-10個碳原子且具有藉由自母體烷烴之相同或兩個不同碳原子去除兩個氫原子而得到之兩個單價基團中心。典型伸烷基包括(但不限於):亞甲基(—CH2 —)、1,2-伸乙基(—CH2 CH2 —)、1,3-伸丙基(—CH2 CH2 CH2 —)、1,4-伸丁基(—CH2 CH2 CH2 CH2 —)及諸如此類。在較佳態樣中,伸烷基係具支鏈或直鏈烴(即,其不為環狀烴)。
除非另外指示,否則「芳基 」自身或作為另一術語之部分意指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單價碳環芳香族烴基團,其具有所述碳原子數、通常6-20個碳原子,藉由自母體芳香族環系統之單一碳原子去除一個氫原子而得到。一些芳基在實例性結構中表示為「Ar」。典型芳基包括(但不限於)衍生自苯、經取代苯、苯基、萘、蒽、聯苯及諸如此類之基團。實例性性芳基係苯基。
除非另有說明,「伸芳基 」自身或作為另一術語之部分係如上定義之具有兩個共價鍵(即,其係二價的)且可為鄰位、間位或對位之芳基。
除非另有說明,否則「C3 -C8 雜環 」自身或作為另一術語之部分係指具有3至8個碳原子(亦稱為環成員)及1至4個獨立地選自N、O、P或S之雜原子環成員且係藉由自母體環系統之環原子去除一個氫原子而得到的單價經取代或未取代之芳香族或非芳香族單環或二環系統。雜環中之一或多個N、C或S原子可經氧化。包括雜原子之環可為芳香族環或非芳香族環。其中所有環原子皆參與芳香性之雜環稱為雜芳基,否則稱為雜碳環。除非另有所述,否則雜環可在任何雜原子或碳原子處與其側基連接,從而產生穩定結構。因此,雜芳基可經由其芳香族環系統之芳香族碳鍵結,稱為C-連接之雜芳基;或經由其芳香族環系統中之非雙鍵結N原子(即非=N—)鍵結,稱為N-連接之雜芳基。因此,含氮雜環可為C-連接或N-連接的,且包括吡咯部分,例如吡咯-1-基(N-連接的)及吡咯-3-基(C-連接的);及咪唑部分,例如咪唑-1-基及咪唑-3-基(二者皆為N-連接的)、及咪唑-2-基、咪唑-4-基及咪唑-5-基部分(所有皆為C-連接的)。
除非另外指示,否則「C3 -C8 雜芳基 」係芳香族C3 -C8 雜環,其中下標表示雜環之環系統之碳總數或雜芳基之芳香族環系統之芳香族碳總數,且不涉及環系統之大小或環融合之存在或不存在。C3 -C8 雜環之代表實例包括(但不限於)吡咯啶基、氮雜環丁基、六氫吡啶基、嗎啉基、四氫呋喃基、四氫吡喃基、苯并呋喃基、苯并噻吩、吲哚基、苯并吡唑基、吡咯基、噻吩基(噻吩)、呋喃基、噻唑基、咪唑基、吡唑基、嘧啶基、吡啶基、吡嗪基、嗒嗪基、異噻唑基及異噁唑基。當明確給出時,雜環或雜芳基之環系統之大小由環中原子之總數指示。舉例而言,命名為5或6員雜芳基指示雜芳基之雜芳香族環系統中之芳香族原子之總數(即,5或6),但並不暗指該環系統中芳香族雜原子或芳香族碳之數量。稠合雜芳基藉由上下文明確陳述或暗示,且通常由每一芳香族環中稠合在一起以構成稠合雜芳香族環系統之芳香族原子之數量指示。舉例而言,5,6員雜芳基係與芳香族6員環稠合之芳香族5員環,其中一個或兩個環具有芳香族雜原子,或者其中在兩個環之間共享雜原子。
與芳基或雜芳基稠合使得雜環保持為非芳香族且經由與稠合環系統之非芳香族部分連接而作為更大結構之部分的雜環係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之實例,其中雜環藉由與芳基或雜芳基之環融合而經取代。同樣,經由與稠合環系統之芳香族部分連接而作為更大結構之部分的與雜環或碳環稠合之芳基或雜芳基係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或雜環之實例,其中芳基或雜環藉由與雜環或碳環之環融合而經取代。
除非另外指示,否則「C3 -C8 雜環 」自身或作為另一術語之部分係指上文所定義之C3 -C8 雜環,其中雜環之一個氫原子經鍵置換(即,其係二價的)。除非另外指示,否則「C3 -C8 伸雜芳基」自身或作為另一術語之部分係指上文所定義之C3 -C8 雜芳基,其中雜芳基之氫原子之一經鍵置換(即,其係二價的)。
除非另外指示,否則「C3 -C8 碳環 」自身或作為另一術語之部分係藉由自母體環系統之環原子去除一個氫原子而得到之3-、4-、5-、6-、7-或8-員單價、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飽和或不飽和非芳香族單環或二環碳環。代表性—C3 -C8 碳環包括(但不限於)環丙基、環丁基、環戊基、環戊二烯基、環己基、環己烯基、1,3-環己二烯基、1,4-環己二烯基、環庚基、1,3-環庚二烯基、1,3,5-環庚二烯基、環辛基及環辛二烯基。
除非另外指示,否則「C3 -C8 碳環 」自身或作為另一術語之部分係指上文所定義之C3 -C8 碳環基團,其中碳環基團之另一氫原子經鍵置換(即,其係二價的)。
除非另外指示,否則術語「雜烷基 」自身或與另一術語組合除非另外陳述否則意指穩定直鏈或具支鏈烴、或其組合、完全飽和或含有1至3個不飽和度,由所述碳原子數及1至10個、較佳1至3個選自由O、N、Si及S組成之群之雜原子組成,且其中氮及硫原子可視情況經氧化且氮雜原子可視情況四級化。可將雜原子O、N及S置於雜烷基之任一內部位置處或置於烷基連接至分子之其餘部分之位置處。雜原子Si可置於雜烷基之任何位置處,包括烷基連接至分子之其餘部分之位置。實例包括—CH2 — CH2 —O—CH3 、—CH2 —CH2 —NH—CH3 、—CH2 — CH2 —N(CH3 )—CH3 、—CH2 —S—CH2 —CH3 、—CH2 —CH2 —S(O)—CH3 、—NH—CH2 —CH2 —NH—C(O)—CH2 —CH3 、—CH2 —CH2 —S(O)2 —CH3 、—CH=CH—O—CH3 、—Si(CH3 )3 、—CH2 —CH=N—O—CH3 及—CH=CH—N(CH3 )—CH3 。最多兩個雜原子可為連續的,例如—CH2 —NH—OCH3 及—CH2 —O—Si(CH3 )3 。通常,C1 至C4 雜烷基或伸雜烷基具有1至4個碳原子及1或2個雜原子,且C1 至C3 雜烷基或伸雜烷基具有1至3個碳原子及1或2個雜原子。在一些態樣中,雜烷基或伸雜烷基係飽和的。
除非另外指示,否則術語「伸雜烷基 」自身或與另一術語組合意指衍生自雜烷基(如上文所論述)之二價基團,如由—CH2 —CH2 —S—CH2 —CH2 —及—CH2 —S—CH2 —CH2 —NH—CH2 —所例示。對於伸雜烷基,雜原子亦可佔據鏈末端之一者或二者。此外,對於伸烷基及伸雜烷基連接基團,未暗指連接基團之定向。
除非另外指示,否則「胺基烷基 」自身或與另一術語組合意指雜烷基,其中如本文定義之烷基部分經胺基、烷基胺基、二烷基胺基或環烷基胺基取代。實例性非限制性胺基烷基係—CH2 NH2 、—CH2 CH2 NH2 、—CH2 CH2 NHCH3 及—CH2 CH2 N(CH3 )2 且進一步包括呈(R)-或(S)-構形之具支鏈物種,例如—CH (CH3 )NH2 及—C(CH3 )CH2 NH2 。或者,胺基烷基係如本文定義之烷基部分、基團或取代基,其中除了基團碳之外之sp3 碳可經胺基置換;或烷基胺基部分,其中其sp3 氮置換烷基之sp3 碳,條件係保留至少一個sp3 碳。當提及胺基烷基部分作為較大結構或另一部分之取代基時,胺基烷基經由胺基烷基之烷基部分之碳基團共價連接至該結構或部分。
除非另外指示,否則「烷基胺基 」及「環烷基胺基 」自身或與另一術語組合意指如本文所述之烷基或環烷基,其中烷基或環烷基之基團碳經氮基團置換,條件係保留至少一個sp3 碳。在其中烷基胺基在其氮處經另一烷基部分取代之彼等情況中,所得經取代基團有時稱作二烷基胺基部分、基團或取代基,其中取代氮之烷基部分獨立地經選擇。實例性且非限制性胺基、烷基胺基及二烷基胺基取代基包括具有—N(R’)2 之結構之彼等,其中該等實例中之R’獨立地選自氫或C1 -6 烷基、通常氫或甲基,而在雜環烷基中所包括之環烷基胺中,兩個R’與其連接之氮一起定義雜環。當兩個R’皆為氫或烷基時,該部分有時分別闡述為一級胺基及三級胺基團。當一個R’係氫且另一者係烷基時,則該部分有時稱作二級胺基。一級及二級烷基胺基部分作為朝向含羰基親電子中心之親核劑之反應性更大,而三級胺之鹼性更大。
經取代之 」及「經取代之芳基 」分別意指其中一或多個、通常一個氫原子各自獨立地經取代基置換的烷基及芳基。典型取代基包括(但不限於) —X、—R’、—OH、—OR’、—SR’、—N(R’)2 、—N(R’)3 、=NR’、—CX3 、—CN、—NO2 、—NR’C(=O)R’、—C(=O)R’、—C(=O)N(R’)2 、—S(=O)2 R’、—S(=O)2 NR、—S(=O)R’、—OP(=O)(OR’)2 、—P(=O)(OR’)2 、-PO3 =、PO3 H2 、—C(=O)R’、—C(=S)R’、—CO2 R’、—CO2 -、—C(=S)OR’、—C(=O)SR’、—C(=S)SR’、—C(=O)N(R’)2 、—C(=S)N(R)2 及—C(=NR)N(R’)2 ,其中各X獨立地選自由鹵素—F、—CI、—Br及—I組成之群;且其中各R’獨立地選自有—H、—C1 - C20 烷基、—C6 -C20 芳基、—C3 -C14 雜環、保護基團及前藥部分組成之群。
更通常地,取代基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X、—R’、—OH、—OR’、—SR’、—N(R’)2 、—N(R’)3 、=NR’、—NR’C(=O)R、—C(=O)R’、—C(=O)N(R’)2 、—S(=O)2 R’、—S(=O)2 NR’、—S(=O) R’、—C(=O)R’、—C(=S)R、—C(=O)N(R’)2 、—C(=S)N (R’)2 及—C(=NR)N(R’)2 ,其中各X獨立地選自由—F及—CI組成之群或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X、—R、—OH、—OR’、—N(R’)2 、—N(R’)3 、—NR’ C(=O)R’、—C(=O)N(R’)2 、—S(=O)2 R’、—S(=O)2 NR’、—S(=O)R’、—C(=O)R’、—C(=O)N(R’)2 、—C(=NR)N(R’)2 、保護基團及前藥部分,其中各X係—F;且其中各R’獨立地選自由氫、—C1 -C20 烷基、—C6 -C20 基、—C3 -C14 雜環、保護基團及前藥部分組成之群。在一些態樣中,烷基取代基選自由—N(R’)2 、—N(R’)3 及—C(=NR)N(R’)2 組成之群,其中R選自由氫及—C1 -C20 烷基組成之群。在其他態樣中,烷基經一系列伸乙基氧基部分取代以定義PEG單元。如上所述之伸烷基、碳環、碳環基、伸芳基、雜烷基、伸雜烷基、雜環、雜環基、雜芳基及伸雜芳基亦可類似地經取代。
如本文所用之「保護基團 」意指防止或降低與其連接之原子或官能基參與不想要之反應之能力的部分。原子或官能基之典型保護基團於Greene (1999), 「PROTECTIVE GROUPS IN ORGANIC SYNTHESIS, 第3版」, Wiley Interscience中給出。在一些情況下,使用諸如氧、硫及氮等雜原子之保護基團來最小化或避免其與親電子化合物發生不想要之反應。在其他情況下,保護基團用於降低或消除未保護雜原子之親核性及/或鹼性。經保護氧之非限制性實例由—OR PR 給出,其中R PR 係羥基之保護基團,其中羥基通常保護為酯(例如乙酸酯、丙酸酯或苯甲酸酯)。羥基之其他保護基團避免干擾有機金屬試劑或其他高鹼性試劑之親核性,其中羥基通常保護為醚,包括烷基或雜環烷基醚(例如甲基或四氫吡喃基醚)、烷氧基甲基醚(例如甲氧基甲基或乙氧基甲基醚)、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醚及矽基醚(例如三甲基矽基(TMS)、三乙基矽基(TES)、第三丁基二苯基矽基(TBDPS)、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TBS/TBDMS)、三異丙基矽基(TIPS)及[2-(三甲基矽基)乙氧基]-甲基矽基(SEM))。氮保護基團包括一級胺或二級胺之保護基團,如—NHR PR 或—N(R PR )2 —中所示,其中至少一個R PR 係氮原子保護基團,或者兩個R PR 一起構成保護基團。
當保護基團在實現分子中其他地方期望之化學轉化所需之反應條件下以及在期望時純化新近形成之分子期間能夠防止或避免不想要之副反應或保護基團之過早損失,且可在不對新近形成之分子之結構或立體化學完整性產生不利影響之條件下去除時,保護基團係適宜的。作為實例而非限制,適宜保護基團可包括先前闡述用於保護官能基之彼等。適宜保護基團有時係肽偶合反應中使用之保護基團。
芳香族醇 」自身或作為較大結構之部分係指經羥基官能基—OH取代之芳香族環系統。因此,芳香族醇係指如本文所述之任何芳基、雜芳基、伸芳基及伸雜芳基部分,其具有鍵結至其芳香族環系統之芳香族碳上之羥基官能基。當芳香族醇之芳香族環系統係該部分之取代基時,芳香族醇可為較大部分之部分,或可藉由環融合嵌入至較大部分中,且可視情況經如本文所述之包括一或多個其他羥基取代基之部分取代。酚醇係具有酚基作為芳香族環之芳香族醇。
脂肪族醇 」自身或作為較大結構之部分係指具有鍵結至羥基官能基—OH之非芳香族碳之部分。含羥基之碳可未取代(即,甲醇)或可具有一個、兩個或三個視情況經取代之具鏈或無支鏈烷基取代基以定義一級醇、或線性或環狀結構中之二級或三級脂肪族醇。當醇係較大結構之部分時,藉由經由含羥基碳、經由如本文所述之烷基或其他部分之碳與該含羥基碳鍵結、或經由該烷基或其他部分之取代基鍵結,醇可為該結構之取代基。脂肪族醇考慮非芳香族環狀結構(即,碳環及雜碳環,視情況經取代),其中羥基官能基鍵結至其環狀環系統之非芳香族碳。
如本文所用之「芳基烷基 」或「雜芳基烷基 」意指取代基、部分或基團,其中芳基部分鍵結至烷基部分,亦即芳基-烷基-,其中烷基及芳基如上所述,例如C6 H5 —CH2 —或C6 H5 —CH(CH3 )CH2 —。芳基烷基或雜芳基烷基經由其烷基部分之sp3 碳與較大結構或部分相連。
如本文所用之「琥珀醯亞胺部分 」係指由琥珀醯亞胺環系統構成之有機部分,其存在於式(III)化合物之一種Y’ 型中,通常進一步由與該環系統之醯亞胺氮鍵結之含伸烷基部分構成。琥珀醯亞胺部分通常由細胞結合劑之硫醇基團與喜樹鹼有效負載化合物(式II)之馬來醯亞胺環系統之邁克爾加成(Michael addition)而產生。因此,琥珀醯亞胺部分由硫基取代之琥珀醯亞胺環系統構成,且當存在於喜樹鹼結合物中時,其醯亞胺氮經喜樹鹼結合物之細胞結合劑之其餘部分取代,且視情況經存在於式II化合物之馬來醯亞胺環系統上之取代基取代。
如本文所用之「 - 醯胺部分 」係指具有醯胺取代基之琥珀酸,該醯胺取代基由琥珀醯亞胺部分之硫基取代之琥珀醯亞胺環系統產生,該琥珀醯亞胺部分藉由水解而經歷其羰基-氮鍵之一之斷裂。產生琥珀酸-醯胺部分之水解提供連接體,該連接體不太可能經由消除抗體-硫基取代基而過早喪失與其鍵結之連接體。硫基取代之琥珀醯亞胺部分之琥珀醯亞胺環系統之水解預期提供酸-醯胺部分之區域化學異構物,此係由於琥珀醯亞胺環系統之兩個羰基碳之反應性差異,該等反應性差異至少部分歸因於式II化合物之馬來醯亞胺環系統中存在之任何取代基及由靶向配體引入之硫基取代基。
如本文使用之術語「前藥 」係指生物活性較低或無活性之化合物,其在體內經由化學或生物過程(即化學反應或酶促生物轉變)轉變為生物活性更高之化合物。通常,藉由用前藥部分對生物活性化合物進行化學修飾,使該化合物之生物活性更低(即轉化為前藥)。在一些態樣,前藥係II型前藥,其在細胞外(例如,在消化液中)或在身體之循環系統中(例如,在血液中)經生物活化。實例性前藥係酯及(β-D-葡萄吡喃醣苷。
在許多情況下,本文所述之結合物、連接體及組分之組裝將涉及反應性基團。「反應性基團 」或RG係含有能夠與喜樹鹼有效負載或喜樹鹼結合物之連接體之組分形成鍵的反應性位點(RS)之基團;或者喜樹鹼。RS係反應性基團(RG)內之反應性位點。反應性基團包括用以形成二硫鍵或硫醚鍵之硫醇基;形成腙鍵之醛、酮或肼基;用以形成肽鍵之羧酸或胺基;用以形成酯鍵之羧酸或羥基;用以形成磺醯胺鍵之磺酸;用以形成胺基甲酸酯鍵之醇及用以形成磺醯胺鍵或胺基甲酸酯鍵之胺。下表舉例說明反應性基團、反應性位點及在反應性位點反應後可形成之實例性官能基。該表無限制性。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瞭解,表中所述之R’及R’’部分有效地係與將RG轉化為實例性官能基之一中提供之鍵形成相容的任何有機部分(例如烷基、芳基、雜芳基或經取代之烷基、芳基或雜芳基)。亦應瞭解,如應用於本發明之實施例,R’可視情況代表自穩定連接體或可選第二連接體之一或多種組分,且R''可視情況代表可選第二連接體、喜樹鹼、穩定單元或檢測單元之一或多種組分。
Figure 02_image321
本發明所設計之取代基與變量之組合僅係形成穩定化合物之彼等。如本文所用之術語「穩定 」係指化合物擁有足以容許製造之穩定性且維持化合物完整性足夠時間段以可用於本文詳述之目的。
在製備之後,較佳分離及純化本發明之化合物以獲得含有等於或大於95重量%之量(「實質上純」)之組合物,然後如本文所述使用或調配該組合物。
如本文所用之術語「結合物 」係指與細胞結合劑連接之本文所述之化合物或其衍生物。
如本文所用之術語「可與細胞結合劑連接 」係指本文所述之化合物或其衍生物,其包含至少一個適於將該等化合物或其衍生物與細胞結合劑連接之連接基團或其前體。
術語給定基團之「前體 」係指藉由任何去保護、化學修飾或偶合反應可導致該基團之任何基團。
術語「與細胞結合劑連接 」係指包含至少一種經由適宜連接基團或其前體結合至細胞結合劑之本文所述化合物或其衍生物的結合物分子。
術語「異常細胞生長 」及「增生病症 」在本申請案中可互換使用。除非另有指示,否則如本文所用之「異常細胞生長 」係指獨立於正常調控機制(例如失去接觸抑制)之細胞生長。此包括(例如)以下之異常生長:(1)藉由表現突變之酪胺酸激酶或受體酪胺酸激酶之過表現而增生之腫瘤細胞(腫瘤);(2)其中發生異常酪胺酸激酶活化之其他增生疾病之良性及惡性細胞;(3)藉由受體酪胺酸激酶而增生之任何腫瘤;(4)藉由異常絲胺酸/蘇胺酸激酶活化而增生之任何腫瘤;及(5)其中發生異常絲胺酸/蘇胺酸激酶活化之其他增生疾病之良性及惡性細胞。
術語「癌症 」及「癌性 」係指或闡述哺乳動物中特徵通常在於細胞生長失調之生理學病狀。「腫瘤」包含一或多種癌細胞及/或良性或癌前細胞。
治療劑 」涵蓋生物劑,例如抗體、肽、蛋白質、酶或化學治療劑。
化學治療劑 」係可用於治療癌症之化學化合物。
代謝物 」係藉由指定化合物、其衍生物或其結合物或其鹽在體內之代謝而產生之產物。可使用業內已知之常規技術鑑別化合物、其衍生物或其結合物之代謝物,並使用諸如本文所述之彼等測試來測定其活性。該等產物可由例如所投與化合物之氧化、羥基化、還原、水解、醯胺化、去醯胺化、酯化、去酯化、酶裂解及諸如此類產生。因此,本發明包括本發明之化合物、其衍生物或其結合物之代謝物,包括藉由包含使本發明之化合物、其衍生物或其結合物與哺乳動物接觸足以產生其代謝產物之時間段之方法產生之化合物、其衍生物或其結合物。
如本文定義之「連接體 」、「連接體部分 」或「連接基團 」係指將兩個基團(例如細胞結合劑及細胞毒性化合物)連接在一起之部分。通常,連接體在其所連接之兩個基團連接之條件下實質上係惰性的。雙官能交聯劑可包含兩個反應性基團,一個在連接體部分之每一端,使得一個反應性基團可首先與細胞毒性化合物反應以提供帶有連接體部分及第二反應性基團之化合物,然後該化合物可與細胞結合劑反應。或者,雙官能交聯劑之一端可首先與細胞結合劑反應以提供帶有連接體部分及第二反應性基團之細胞結合劑,然後其可與細胞毒性化合物反應。連接部分可含有允許細胞毒性部分在特定位點釋放之化學鍵。適宜化學鍵為業內熟知,且包括二硫鍵、硫醚鍵、酸不穩定鍵、光不穩定鍵、肽酶不穩定鍵及酯酶不穩定鍵(例如,參見美國專利5,208,020;5,475,092;6,441,163;6,716,821;6,913,748;7,276,497;7,276,499;7,368,565;7,388,026及7,414,073)。較佳者係二硫鍵、硫醚鍵及肽酶不穩定鍵。可用於本發明之其他連接體包括不可裂解之連接體,例如在美國公開案第20050169933號中詳述之彼等連接體;或帶電連接體或親水連接體,並在US 2009/0274713、US 2010/01293140及WO 2009/134976中闡述,該等專利中之每一者皆以引用方式明確併入本文中。
術語「胺基酸 」係指天然及合成胺基酸以及以與天然胺基酸相似之方式起作用之胺基酸類似物及胺基酸模擬物。天然胺基酸係藉由基因代碼編碼之彼等以及稍後經修飾之彼等胺基酸,例如,羥基脯胺酸、γ-羧基麩胺酸鹽、硒半胱胺酸及O-磷酸絲胺酸。胺基酸類似物係指與天然胺基酸具有相同基本化學結構(即,與氫、羧基、胺基及R基團結合之α-碳)之化合物,例如,高絲胺酸、正白胺酸、甲硫胺酸亞碸、甲硫胺酸甲基鋶。該等類似物具有經修飾之R基團(例如正白胺酸)或經修飾之肽骨架,但保留與天然胺基酸相同之基本化學結構。尤其可使用之一種胺基酸係瓜胺,其係精胺酸之衍生物且參與肝中尿素之形成。胺基酸模擬物係指具有不同於胺基酸之一般化學結構之結構但以類似於天然胺基酸之方式起作用的化學化合物。術語「非天然胺基酸」意欲代表上述20種天然胺基酸之「D」立體化學形式。應進一步理解,術語非天然胺基酸包括天然胺基酸之同系物或其D異構物、以及天然胺基酸之合成修飾形式。合成修飾之形式包括(但不限於)具有縮短或延長至多兩個碳原子之側鏈之胺基酸、包含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之胺基酸及包含鹵化基團、較佳鹵化烷基及芳基之胺基酸,亦及N取代之胺基酸,例如N-甲基-丙胺酸。胺基酸或肽可經由胺基酸或肽之末端胺或末端羧酸連接至連接體/間隔體或細胞結合劑。胺基酸亦可經由側鏈反應性基團(例如但不限於半胱胺酸之硫醇基團、離胺酸之ε胺、或絲胺酸或蘇胺酸之側鏈羥基)連接至連接體/間隔體或細胞結合劑。
在實施例中,胺基酸由NH2 -C(Raa 'Raaa )-C(=O)OH表示,其中Raa 及Raa '各自獨立地係H;具有1至10個碳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直鏈、具支鏈或環狀烷基、烯基或炔基;芳基、雜芳基或雜環基,或R及N-末端氮原子可一起形成雜環(例如如在脯胺酸中)。術語「胺基酸殘基 」係指當自胺去除一個氫原子及/或自胺基酸之羧基端去除羥基時之相應殘基,例如-NH-C(Raa 'Raa )-C (=O)O-。
如本文所用,胺基酸可為L或D異構物。除非另外規定,否則當提及胺基酸時,其可為L或D異構物或其混合物。在實施例中,當肽由其胺基酸序列提及時,除非另外規定,否則每一胺基酸可為L或D異構物。若肽中之一個胺基酸指定為D異構物,則除非另外規定,否則其他胺基酸為L異構物。舉例而言,肽D-Ala-Ala意指D-Ala-L-Ala。
胺基酸及肽可受到阻斷基團之保護。阻斷基團係保護胺基酸或肽之N-末端免於不期望反應之原子或化學部分,且可在藥物-配體結合物之合成期間使用。其應在整個合成中保持連接至N-末端,並可在藥物結合物合成完成後藉由化學或選擇性實現其去除之其他條件將其去除。適用於N-末端保護之阻斷基團在肽化學領域係眾所周知的。實例性阻斷基團包括(但不限於)甲基酯、第三丁基酯、胺基甲酸9-茀基甲基酯(Fmoc)及苄氧羰基(Cbz)。
術語「 蛋白酶 裂解 之肽 」係指含有蛋白酶之可裂解識別序列之肽。如本文所用,蛋白酶係可裂解肽鍵之酶。蛋白酶之裂解識別序列係在蛋白水解裂解期間由蛋白酶識別之特定胺基酸序列。許多蛋白酶裂解位點為業內已知,且該等及其他裂解位點可包括在連接體部分中。例如,參見Matayoshi等人,Science 247 : 954 (1990);Dunn等人,Meth. Enzymol. 241 : 254 (1994);Seidah等人,Meth. Enzymol. 244 : 175 (1994);Thornberry,Meth. Enzymol. 244 : 615 (1994);Weber等人,Meth. Enzymol. 244 : 595 (1994);Smith等人,Meth. Enzymol. 244 : 412 (1994);Bouvier等人,Meth. Enzymol. 248 : 614 (1995), Hardy等人,於以下中:AMYLOID PROTEIN PRECURSOR IN DEVELOPMENT, AGING, AND ALZHEIMER’S DISEASE, Masters等人編輯,第190-198頁(1994)。
肽序列係基於其由蛋白酶裂解之能力來選擇,蛋白酶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細胞自溶酶B、C、D、H、L及S及弗林蛋白酶(furin)。較佳地,肽序列能夠在活體外由適當分離之蛋白酶裂解,其可使用業內已知之活體外蛋白酶裂解分析進行測試。
在另一實施例中,肽序列係基於其由溶酶體蛋白酶裂解之能力來選擇。溶酶體蛋白酶係主要位於溶酶體中之蛋白酶,但亦可位於胞內體。溶酶體蛋白酶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細胞自溶酶B、C、D、H、L及S及弗林蛋白酶。
在另一實施例中,肽序列係基於其由腫瘤相關之蛋白酶(例如在癌細胞表面上或在腫瘤細胞附近在細胞外發現之蛋白酶)裂解之能力來選擇,該等蛋白酶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人西酶脫寡肽酶(thimet oligopeptidase,TOP)、CD10 (腦啡肽酶)、基質金屬蛋白酶(例如MMP2或MMP9)、II型跨膜絲胺酸蛋白酶(例如Hepsin、testisin、TMPRSS4或matriptase/MT-SPl)、天冬醯胺內肽酶及以下參考文獻(Current Topics in Developmental Biology: Cell Surface Proteases, 第54卷 Zucker S. 2003, Boston, MA)中所述之酶。可使用業內已知之活體外蛋白酶裂解分析測試肽由腫瘤相關之蛋白酶裂解之能力。
術語「陽離子 」係指具有正電荷之離子。陽離子可為單價的(例如Na+ 、K+ 等)、二價的(例如Ca2+ 、Mg2+ 等)或多價的(例如Al3+ 等)。在實施例中,陽離子係單價的。 式(I)化合物
在一些態樣中,本發明之特徵為包含喜樹鹼衍生物之代謝物。該等代謝物可展現合意的細胞毒性性質且可用於製備包含如本文所述之細胞結合劑的結合物。
在一個態樣中,本發明之特徵為 (I) 化合物, D—L1 —L2 —Q(I) ,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其中:D 由以下結構式表示:
Figure 02_image323
,其中R1 獨立地係-H、C1 -C6 烷基、C2 -C6 烯基、C2 -C6 炔基、矽基、C3 -C6 環烷基、C1 -C6 鹵化烷基、C2 -C6 鹵化烯基或C2 -C6 鹵化炔基;R2 獨立地係-H、-F、-N(R4 )2 、-N(R4 )(R5 )、-OR4 、-SR4 、-S(=O)R5 、-SO2 R5 、C1 -C6 烷基或C1 -C6 氟烷基;且R3 獨立地係-H、-F、-CN、-OCH3 、-CH3 或-CF3 ;或R2 R3 一起形成式-O(CH2 )n O-或-O(CF2 )n O-之基團,其中n係1或2;R4 獨立地係-H或C1 -C4 烷基;R5 獨立地係C1 -C4 烷基;L1 獨立地不存在或係-(C1 -C10 伸烷基)-;L2 獨立地不存在或係-OCH2 -L3 -*、-SCH2 -L3 -*、-S(=O)-L3 -*、-SO2 -L3 -*、-C(=O)-L3 -*、-N(R6 )CH2 -L3 -*、-N(R6 )C(=O)-L3 -*、-N(R6 )C(=O)N(R7 )-L3 -*、-C(=O)N(R6 )CH2 -L3 -*、-OC(=O)N(R6 )CH2 -L3 -*或-N(R6 )C(=O)OCH2 -L3 -*;其中*表示與Q 共價連接之位點;L3 獨立地係-(C1 -C10 伸烷基)-、-CH2 OCH2 CH2 -或-CH2 CH2 OCH2 CH2 -; 各R6 R7 獨立地係-H、C1 -C6 烷基、C1 -C6 氟烷基、C3 -C6 環烷基、芳基、雜芳基或苄基;且Q 係-OH或-SH。
在實施例中,當R2 R3 組合以形成-OCH2 O-時,R1 不為-CH2 CH2 CH2 CH3
在實施例中,當R1 係-H或-CH2 CH3R2 係-OH或烷氧基且R3 係-H時,則-L1 -L2 -Q 不為-CH(R’)CH2 OH或-CH(R’)(CH2 )2 OH,其中R’ 係-H或C1 -C6 烷基、烷氧基、經取代之烷基、苯基或PhCH2 -。在實施例中,當R1 係-H或-CH2 CH3R2 係-OH或烷氧基且R3 係-H時,則-L1 -L2 -Q 不為-CH(R’)CH2 OH或-CH(R’)(CH2 )2 OH,其中R’ 係-H或C1 -C6 烷基、烷氧基、經取代之烷基、苯基或PhCH2 -。
在實施例中,R1 R2 R3 中之至少一者不為-H。
在實施例中,L1 L2 中之至少一者存在。
在實施例中,R1 獨立地係C1 -C6 烷基、矽基、C2 -C6 烯基、C2 -C6 炔基、C3 -C6 環烷基、C1 -C6 鹵化烷基、烯烴或炔烴。
在實施例中,R1 獨立地係-H或C1 -C6 烷基。
在實施例中,R2 獨立地係-H、-F、-N(R4 )2 、-N(R4 )(R5 )、-OR4 、-SR4 、-S(=O)R5 、-SO2 R5 、C1 -C6 烷基或C1 -C6 氟烷基;且R3 獨立地係-H、-F、-CN、-OCH3 、-CH3 或-CF3
在實施例中,R2 獨立地係C1 -C6 烷基、C1 -C6 氟烷基或-F。
在實施例中,R3 獨立地係-H、-F、-CN或-CF3
在實施例中,R3 獨立地係-F、-CN、-OCH3 、-CH3 或-CF3
在實施例中,R2 R3 組合以形成-O(CH2 )n O-或-O(CF2 )n O-,其中n係1或2。
在實施例中,D 由以下結構中之一者表示:
Figure 02_image324
(D-I);
Figure 02_image326
(D-II);
Figure 02_image328
(D-III);
Figure 02_image330
(D-IV);
Figure 02_image332
(D-V);
Figure 02_image334
(D-VI);
Figure 02_image336
(D-VII);或
Figure 02_image338
(D-VIII)。
在實施例中,D
Figure 02_image340
(D-II)。
在實施例中,D 係(D-I)。在實施例中,D 係(D-III)。在實施例中,D 係(D-IV)。
在實施例中,D 係(D-V)。在實施例中,D 係(D-VI)。在實施例中,D 係(D-VII)。在實施例中,D 係(D-VIII)。
在實施例中,R1 係-H或C1 -C6 烷基。
在實施例中,D 由以下結構中之一者表示:
Figure 02_image342
(D1);
Figure 02_image344
(D2);
Figure 02_image346
(D3);
Figure 02_image348
(D4);
Figure 02_image350
(D5);
Figure 02_image352
(D6);
Figure 02_image354
(D7);
Figure 02_image356
(D8);
Figure 02_image358
(D9);
Figure 02_image360
(D10);
Figure 02_image362
(D11);
Figure 02_image364
(D12);
Figure 02_image366
(D13);
Figure 02_image368
(D14);
Figure 02_image370
(D15);或
Figure 02_image372
(D16)。
在實施例中,D
Figure 02_image374
(D3)。
在實施例中,D 係(D1)。在實施例中,D 係(D2)。在實施例中,D 係(D4)。
在實施例中,D 係(D5)。在實施例中,D 係(D6)。在實施例中,D 係(D7)。在實施例中,D 係(D8)。
在實施例中,D 係(D9)。在實施例中,D 係(D10)。在實施例中,D 係(D11)。在實施例中,D 係(D12)。
在實施例中,D 係(D13)。在實施例中,D 係(D14)。在實施例中,D 係(D15)。在實施例中,D 係(D16)。
在實施例中,L1 係-(C1 -C10 伸烷基)-且L2 不存在。
在實施例中,L1 係-(C1 -C10 伸烷基)-且L2 係-N(R6 )CH2 -L3 -*或-N(R6 )C(=O)-L3 -*,其中*表示與Q 共價連接之位點。
在實施例中,L1 不存在且L2 係-N(R6 )CH2 -L3 -*或-N(R6 )C(=O)-L3 -*,其中*表示與Q 共價連接之位點。
在實施例中,L3 係-(C1 -C10 伸烷基)-。
在實施例中,R6 係-H或-CH3
在實施例中,L1 -L2 係-CH2 -、-CH2 CH2 -、-CH2 CH2 CH2 -或-CH2 CH2 CH2 CH2 -。
在實施例中,L1 -L2 係-OCH2 CH2 -*、-OCH2 CH2 OCH2 CH2 -*、-SCH2 CH2 -*、-SCH2 CH2 OCH2 CH2 -*、-S(=O)CH2 -*、-SO2 CH2 -*、-C(=O)CH2 -*、-NHCH2 CH2 -*、-N(CH3 )CH2 CH2 -*、-N(CF3 )CH2 CH2 -*、-NHC(=O)CH2 -*、-CH2 NHC(=O)CH2 -*、-CH2 CH2 NHC(=O)CH2 -*、CH2 N(CH3 )C(=O)CH2 -*、-N(CH3 )C(=O)CH2 -*、-N(CH3 )C(=O)CH2 CH2 -*、-C(=O)NHCH2 CH2 -*、-NHC(=O)NHCH2 CH2 -*、-NHC(=O)OCH2 CH2 -*、-CH2 OC(=O)NHCH2 CH2 -*或-C(=O)N(CH3 )CH2 CH2 -*,其中*表示與Q 共價連接之位點。
在實施例中,L1 -L2 -Q 係-CH2 CH2 CH2 CH2 OH、-CH2 CH2 CH2 OH、-CH2 CH2 OH、-CH2 CH2 OCH2 CH2 OH、-CH2 SCH2 CH2 OH、-CH2 NHC(=O)CH2 OH、-CH2 CH2 NHC(=O)CH2 OH、-CH2 N(CH3 )C(=O)CH2 OH、-OCH2 CH2 OH、-OCH2 CH2 CH2 OH、-SCH2 CH2 CH2 OH、-SCH2 CH2 OH、-NHCH2 CH2 OH、-NHCH2 CH2 CH2 OH、-N(CH3 )CH2 CH2 OH、-C(=O)NHCH2 CH2 OH、-NHC(=O)CH2 OH、-CH2 S(=O)CH2 OH、-CH2 SO2 CH2 OH、-CH2 CH2 CH2 CH2 SH、-CH2 CH2 CH2 SH、-CH2 CH2 SH、-CH2 CH2 OCH2 CH2 SH、-CH2 SCH2 CH2 SH、-CH2 NHC(=O)CH2 SH、-OCH2 CH2 CH2 SH、-SCH2 CH2 CH2 SH、-SCH2 CH2 SH、-NHCH2 CH2 CH2 SH、-N(CH3 )CH2 CH2 SH、-C(=O)NHCH2 CH2 SH、-NHC(=O)CH2 SH、-CH2 S(=O)CH2 SH或-CH2 SO2 CH2 SH。
在實施例中,D-L1 -L2 由為以下之結構表示
Figure 02_image376
(P-I);
Figure 02_image378
(P-II);
Figure 02_image380
(P-III);
Figure 02_image382
(P-IV);或
Figure 02_image384
(P-V)。  
在實施例中,D-L1 -L2 由為以下之結構表示:
Figure 02_image386
(P-II)。
在實施例中,D-L1 -L2 由為(P-I)之結構表示。
在實施例中,D-L1 -L2 由為(P-III)之結構表示。
在實施例中,D-L1 -L2 由為(P-IV)之結構表示。
在實施例中,D-L1 -L2 由為(P-V)之結構表示。
在實施例中,R1 係-H或C1 -C6 烷基。
在實施例中,R1 係-H或-CH2 CH3
在實施例中,Q 係-OH。
在實施例中,Q 係-SH。
在實施例中,該化合物具有以下結構中之一者,
Figure 02_image388
(P1);
Figure 02_image390
(P2);
Figure 02_image392
(P3);
Figure 02_image394
(P4);
Figure 02_image396
(P5);或
Figure 02_image398
(P6)。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在實施例中,該化合物係
Figure 02_image400
(P1);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在實施例中,該化合物係化合物P2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在實施例中,該化合物係化合物P3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在實施例中,該化合物係化合物P4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在實施例中,該化合物係化合物P5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在實施例中,該化合物係化合物P6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式(II)化合物
在一些態樣中,包含喜樹鹼衍生物之代謝物可包括肽連接體及反應性基團:該等化合物可用於製備包含如本文所述之細胞結合劑的結合物。
在實施例中,該等化合物係自根據如本文所述之 (I) 之任何實施例之結構形成或包含該結構。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之特徵為 (II) 化合物, D—L1 —L2 —Q’—CH2 —NH—E—Z(II) ,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其中:D 由以下結構式表示:
Figure 02_image402
,其中R1 獨立地係-H、C1 -C6 烷基、C2 -C6 烯基、C2 -C6 炔基、矽基、C3 -C6 環烷基、C1 -C6 鹵化烷基、C2 -C6 鹵化烯基或C2 -C6 鹵化炔基;R2 獨立地係-H、-F、-N(R4 )2 、-N(R4 )(R5 )、-OR4 、-SR4 、-S(=O)R5 、-SO2 R5 、C1 -C6 烷基或C1 -C6 氟烷基;且R3 係-H、-F、-CN、-OCH3 、-CH3 、-CF3 ;或R2 R3 一起形成式-O(CH2 )n O-或-O(CF2 )n O-之基團,其中n係1或2;R4 獨立地係-H或C1 -C4 烷基;R5 獨立地係C1 -C4 烷基;L1 獨立地不存在或係-(C1 -C10 伸烷基)-;L2 獨立地不存在或係-OCH2 -L3 -*、-SCH2 -L3 -*、-S(=O)-L3 -*、-SO2 -L3 -*、-C(=O)-L3 -*、-N(R6 )CH2 -L3 -*、-N(R6 )C(=O)-L3 -*、-N(R6 )C(=O)N(R7 )-L3 -*、-C(=O)N(R6 )CH2 -L3 -*;-OC(=O)N(R6 )CH2 -L3 -*或-N(R6 )C(=O)OCH2 -L3 -*,其中*表示與Q 共價連接之位點;L3 獨立地係-(C1 -C10 伸烷基)-、-CH2 OCH2 CH2 -或-CH2 CH2 OCH2 CH2 -; 各R6 R7 獨立地係-H、C1 -C6 烷基、C1 -C6 氟烷基、C3 -C6 環烷基、芳基、雜芳基或苄基;且Q’ 係-O-或-S-;E 係包含2至10個胺基酸之肽;其中E 視情況經一或多個多元醇取代;且其中肽之N末端共價連接至ZZ 係-C(=O)-L4 -Y、
Figure 02_image403
Figure 02_image404
;其中m表示1-10之整數;L4 係-(C1 -C10 伸烷基)-*、-CH2 CH2 (OCH2 CH2 )n N(R8 )C(=O)-L5 -*或-CH2 (OCH2 CH2 )n N(R8 )C(=O)-L5 -*;其中n表示1-10之整數;且其中*表示與Y 共價連接之位點;L5 係-(C1 -C10 伸烷基)-;R8 係-H或-CH3 ;且Y 係親電子基團;且 其中當R2 R3 組合以形成-OCH2 O-時,R1 不為-CH2 CH2 CH2 CH3
在實施例中,E 係2、3或4個胺基酸之肽,該肽中之每一胺基酸係L胺基酸,或該肽中之至少一個胺基酸係D胺基酸。
在實施例中,E 包含一或多個選自甘胺酸、丙胺酸、纈胺酸、麩醯胺酸、麩胺酸、苯丙胺酸及白胺酸之胺基酸,且其中該麩醯胺酸或麩胺酸視情況由多元醇取代。
在實施例中,E 包含選自甘胺酸、丙胺酸、纈胺酸、麩醯胺酸、麩胺酸、苯丙胺酸及白胺酸之胺基酸,且其中該麩醯胺酸或麩胺酸視情況由多元醇取代。
在實施例中,E 包含具有以下結構之胺基酸,
Figure 02_image405
, 其中R9 係-H或-C1 -C6 烷基。
在實施例中,E 包含具有以下結構之胺基酸,
Figure 02_image406
在實施例中,E 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Ala-Val-*、-Val-Ala-*、-Gly-Gly-*、-Val-Cit-*、-Cit-Val-*、-Leu-Ala-*、-Ala-Leu-*、-Leu-Cit-*、-Cit-Leu-*、-Leu-Ala-*、-Ala-Leu-*、-Lys-Lys-*、-Ala-Lys-*、-Lys-Ala-*、-Val-Lys-*、-Lys-Val-*、-Tyr-Arg-*、-Arg-Tyr-*、-Arg-Arg-*、-Ala-Ala-*、-Phe-Lys-*、-Lys-Phe-*、-Thr-Thr-*、-Thr-Met-*、-Met-Thr-*、-Met-Tyr-*、-Tyr-Met-*、-Phe-Gln-*、-Gln-Phe-*、-Gly-Ser-*、-Leu-Gln-*、-Gln-Leu-*、-Ser-Ala-*、-Ser-Gly-*、-Val-Thr-*、-Thr-Val-*、-Val-Gln-*、-Ser-Val-*、-Val-Ser-*、-Ala-Met-*、-Met-Ala-*、-Val-Arg-*、-Arg-Val-*、-Phe-Ala-*、-Ala-Phe-*、-Cit-Val-*、-Gln-Val-*、-Phe-Arg-*、-Arg-Phe-*、-Ala-Ala-Ala-* 、-Gly-Gly-Gly-* 、-Ala-Val-Ala-* 、-Gly-Val-Gly-* 、-Ala-Val-Gly-* 、-Gly-Phe-Lys-*、-Lys-Phe-Gly-*、-Leu-Ala-Leu-*、-Val-Ala-Leu-*、-Leu-Ala-Val-*、-Val-Ala-Val-*、-Ala-Val-Ala-Gly-* 、-Gly-Phe-Gly-Gly-* 、-Gly-Gly-Phe-Gly-*、-Ala-Val-Gly-Gly-*、-Ala-Ala-Ala-Ala-* 、-Ala-Val-Ala-Ala-* 、-Ala-Leu-Ala-Leu-*、-Leu-Ala-Leu-Ala-*、-Gly-Phe-Leu-Gly-*及-Gly-Leu-Phe-Gly-*,其中*表示共價連接至Z 之肽之N-末端。
在實施例中,E 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L-Ala-D-Val-*、-L-Val-D-Ala-*、-L-Val-D-Lys-*、-L-Val-D-Arg-*、-L-Val-D-Cit-*、-L-Val-D-Arg-*、-L-Val-D-Cit-*、-L-Val-D-Lys-*、-L-Val-D-Arg-*、-L-Arg-D-Arg-*、-L-Ala-D-Ala-*、-L-Ala-D-Lys-*、-L-Ala-D-Arg-*、-L-Ala-D-Ala-L-Ala-* 、-L-Ala-D-Val-L-Ala-* 、-L-Ala-D-Ala-Gly-* 及-L-Ala-D-Val-Gly-* ,其中*表示共價連接至Z 之肽之N-末端。
在實施例中,-E-NH-CH2 - 具有以下結構中之一者,其中*表示共價連接至Z 之肽之N-末端:
Figure 02_image407
Figure 02_image409
Figure 02_image411
在實施例中,L4 係-(C1 -C10 伸烷基)-。
在實施例中,L4 係-CH2 CH2 (OCH2 CH2 )n N(R8 )C(=O)-L5 -*或-CH2 (OCH2 CH2 )n N(R8 )C(=O)-L5 -*,其中n表示1-10之整數;且其中*表示與Y 共價連接之位點。
在實施例中,L4 係-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OCH2 CH2 OCH2 CH2 NHC(=O)CH2 CH2 -*或-CH2 OCH2 CH2 OCH2 CH2 NHC(=O)CH2 CH2 -*,其中*表示與Y 共價連接之位點。
在實施例中,Y 係邁克爾受體基團、琥珀醯亞胺、環氧化物或鹵素。
在實施例中,Y
Figure 02_image413
Figure 02_image415
; 其中R10 R11 各自獨立地係H或C1 -C3 烷基。
在實施例中,Z 係-C(=O)-L4 -Y。
在實施例中,Z
Figure 02_image417
。在實施例中,m 係1。在實施例中,m 係2。在實施例中,m 係3。在實施例中,m 係4。在實施例中,m 係5。在實施例中,m 係6。在實施例中,m 係7。在實施例中,m 係8。在實施例中,m 係9。在實施例中,m 係10。
在實施例中,Z
Figure 02_image418
。在實施例中,m 係1。在實施例中,m 係2。在實施例中,m 係3。在實施例中,m 係4。在實施例中,m 係5。在實施例中,m 係6。在實施例中,m 係7。在實施例中,m 係8。在實施例中,m 係9。在實施例中,m 係10。
在實施例中,Z
Figure 02_image420
Figure 02_image422
Figure 02_image424
在實施例中,Z-E-NH-CH2 - 具有以下結構中之一者,
Figure 02_image426
Figure 02_image428
Figure 02_image430
在實施例中,當R1 係-H或-CH2 CH3R2 係-OH或烷氧基且R3 係-H時,則-L1 -L2 -Q’- 不為-CH(R’)CH2 O-或- CH(R’)(CH2 )2 O-,其中R’ 係-H或C1 -C6 烷基、烷氧基、經取代之烷基、苯基或PhCH2 -。在實施例中,當R1 係-H或-CH2 CH3R2 係-OH或烷氧基且R3 係-H時,則-L1 -L2 -Q’- 不為-CH(R’)CH2 O-或- CH(R’)(CH2 )2 O-,其中R’ 係-H或C1 -C6 烷基、烷氧基、經取代之烷基、苯基或PhCH2 -。
在實施例中,L1 L2 中之至少一者存在。
在實施例中,R1 R2 R3 中之至少一者不為-H。
在實施例中,R1 獨立地係C1 -C6 烷基、C2 -C6 烯基、C2 -C6 炔基、矽基、C3 -C6 環烷基、C1 -C6 鹵化烷基、烯烴或炔烴。
在實施例中,R1 獨立地係-H或C1 -C6 烷基。
在實施例中,R2 獨立地係-H、-F、-N(R4 )2 、-N(R4 )(R5 )、-OR4 、-SR4 、-S(=O)R5 、-SO2 R5 、C1 -C6 烷基或C1 -C6 氟烷基;且R3 獨立地係-H、-F、-CN、-OCH3 、-CH3 或-CF3
在實施例中,R2 獨立地係C1 -C6 烷基、C1 -C6 氟烷基或-F。
在實施例中,R3 獨立地係-H、-F、-CN或-CF3
在實施例中,R3 獨立地係-F、-CN、-OCH3 、-CH3 或-CF3
在實施例中,R2 R3 組合以形成-O(CH2 )n O-或-O(CF2 )n O-,其中n係1或2。
在實施例中,D 由以下結構中之一者表示:
Figure 02_image432
(D-I);
Figure 02_image434
(D-II);
Figure 02_image436
(D-III);
Figure 02_image438
(D-IV);
Figure 02_image440
(D-V);
Figure 02_image442
(D-VI);
Figure 02_image444
(D-VII);或
Figure 02_image446
(D-VIII)。
在實施例中,D
Figure 02_image448
(D-II)。
在實施例中,D 係(D-I)。在實施例中,D 係(D-III)。在實施例中,D 係(D-IV)。
在實施例中,D 係(D-V)。在實施例中,D 係(D-VI)。在實施例中,D 係(D-VII)。在實施例中,D 係(D-VIII)。
在實施例中,R1 係-H或C1 -C6 烷基。
在實施例中,D 由以下結構中之一者表示:
Figure 02_image450
(D1);
Figure 02_image452
(D2);
Figure 02_image454
(D3);
Figure 02_image456
(D4);
Figure 02_image458
(D5);
Figure 02_image460
(D6);
Figure 02_image462
(D7);
Figure 02_image464
(D8);
Figure 02_image466
(D9);
Figure 02_image468
(D10);
Figure 02_image470
(D11);
Figure 02_image472
(D12);
Figure 02_image474
(D13);
Figure 02_image476
(D14);
Figure 02_image478
(D15);或
Figure 02_image480
(D16)。
在實施例中,D
Figure 02_image482
(D3)。
在實施例中,D 係(D1)。在實施例中,D 係(D2)。在實施例中,D 係(D4)。
在實施例中,D 係(D5)。在實施例中,D 係(D6)。在實施例中,D 係(D7)。在實施例中,D 係(D8)。
在實施例中,D 係(D9)。在實施例中,D 係(D10)。在實施例中,D 係(D11)。在實施例中,D 係(D12)。
在實施例中,D 係(D13)。在實施例中,D 係(D14)。在實施例中,D 係(D15)。在實施例中,D 係(D16)。
在實施例中,L1 係-(C1 -C10 伸烷基)-且L2 不存在。
在實施例中,L1 係-(C1 -C10 伸烷基)-且L2 係-N(R6 )CH2 -L3 -*或-N(R6 )C(=O)-L3 -*,其中*表示與Q 共價連接之位點。
在實施例中,L1 不存在且L2 係-N(R6 )CH2 -L3 -*或-N(R6 )C(=O)-L3 -*,其中*表示與Q 共價連接之位點。
在實施例中,L3 係-(C1 -C10 伸烷基)-。
在實施例中,R6 係-H或-CH3
在實施例中,L1 -L2 係-CH2 -、-CH2 CH2 -、-CH2 CH2 CH2 -或-CH2 CH2 CH2 CH2 -。
在實施例中,L1 -L2 係-OCH2 CH2 -*、-OCH2 CH2 OCH2 CH2 -*、-SCH2 CH2 -*、-SCH2 CH2 OCH2 CH2 -*、-S(=O)CH2 -*、-SO2 CH2 -*、-C(=O)CH2 -*、-NHCH2 CH2 -*、-N(CH3 )CH2 CH2 -*、-N(CF3 )CH2 CH2 -*、-NHC(=O)CH2 -*、-CH2 NHC(=O)CH2 -*、-CH2 CH2 NHC(=O)CH2 -*、-CH2 N(CH3 )C(=O)CH2 -*、-N(CH3 )C(=O)CH2 -*、-N(CH3 )C(=O)CH2 CH2 -*、-C(=O)NHCH2 CH2 -*、-NHC(=O)NHCH2 CH2 -*、-NHC(=O)OCH2 CH2 -*、-CH2 OC(=O)NHCH2 CH2 -*或-C(=O)N(CH3 )CH2 CH2 -*,其中*表示與Q 共價連接之位點。
在實施例中,L1 -L2 -Q’ 係-CH2 CH2 CH2 CH2 O-、-CH2 CH2 CH2 O-、-CH2 CH2 O-、-CH2 CH2 OCH2 CH2 O-、-CH2 SCH2 CH2 O-、-CH2 NHC(=O)CH2 O-、-CH2 CH2 NHC(=O)CH2 O-、-CH2 N(CH3 )C(=O)CH2 O-、-OCH2 CH2 O-、-OCH2 CH2 CH2 O-、-SCH2 CH2 CH2 O-、-SCH2 CH2 O-、-NHCH2 CH2 O-、-NHCH2 CH2 CH2 O-、-N(CH3 )CH2 CH2 O-、-C(=O)NHCH2 CH2 O-、-NHC(=O)CH2 O-、-CH2 S(=O)CH2 O-、-CH2 SO2 CH2 O-、-CH2 CH2 CH2 CH2 S-、-CH2 CH2 CH2 S-、-CH2 CH2 S-、-CH2 CH2 OCH2 CH2 S-、-CH2 SCH2 CH2 S-、-CH2 NHC(=O)CH2 S-、-OCH2 CH2 CH2 S-、-SCH2 CH2 CH2 S-、-SCH2 CH2 S-、-NHCH2 CH2 CH2 S-、-N(CH3 )CH2 CH2 S-、-C(=O)NHCH2 CH2 S-、-NHC(=O)CH2 S-、-CH2 S(=O)CH2 S-或-CH2 SO2 CH2 S-。
在實施例中,D-L1 -L2 由為以下之結構表示
Figure 02_image484
(P-I);
Figure 02_image486
(P-II);
Figure 02_image488
(P-III);
Figure 02_image490
(P-IV);或
Figure 02_image492
(P-V)。  
在實施例中,D-L1 -L2 由為以下之結構表示:
Figure 02_image494
(P-II)。
在實施例中,D-L1 -L2 由為(P-I)之結構表示。
在實施例中,D-L1 -L2 由為(P-III)之結構表示。
在實施例中,D-L1 -L2 由為(P-IV)之結構表示。
在實施例中,D-L1 -L2 由為(P-V)之結構表示。
在實施例中,R1 係-H或C1 -C6 烷基。
在實施例中,R1 係-H或-CH2 CH3
在實施例中,Q’ 係-O-。
在實施例中,Q’ 係-S-。
在實施例中,D—L1 —L2 —Q’— 具有以下結構中之一者:
Figure 02_image496
(P1’);
Figure 02_image498
(P2’);
Figure 02_image500
(P3’);
Figure 02_image502
(P4’);
Figure 02_image504
(P5’);或
Figure 02_image506
(P6’)。
在實施例中,D—L1 —L2 —Q’—係:
Figure 02_image508
(P1’)。
在實施例中,D—L1 —L2 —Q’— 係(P2’)。
在實施例中,D—L1 —L2 —Q’— 係(P3’)。
在實施例中,D—L1 —L2 —Q’— 係(P4’)。
在實施例中,D—L1 —L2 —Q’— 係(P5’)。
在實施例中,D—L1 —L2 —Q’— 係(P6’)。
在實施例中,該化合物具有以下結構中之一者,
Figure 02_image510
(PL1)、
Figure 02_image512
(PL2)、
Figure 02_image514
(PL3)、
Figure 02_image516
(PL4)、
Figure 02_image518
(PL5)、
Figure 02_image520
(PL6)、
Figure 02_image522
(PL7)、
Figure 02_image524
(PL8)、
Figure 02_image526
(PL9)、
Figure 02_image528
(PL10)、
Figure 02_image530
(PL11)、
Figure 02_image532
(PL12 )、
Figure 02_image534
(PL13)或
Figure 02_image536
(PL14);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在實施例中,該化合物係
Figure 02_image538
(PL1),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在實施例中,該化合物係
Figure 02_image540
(PL3)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在實施例中,該化合物係(PL2)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在實施例中,該化合物係(PL4)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在實施例中,該化合物係(PL5)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在實施例中,該化合物係(PL6)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在實施例中,該化合物係(PL7)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在實施例中,該化合物係(PL8)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在實施例中,該化合物係(PL9)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在實施例中,該化合物係(PL10)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在實施例中,該化合物係(PL11)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在實施例中,該化合物係(PL12)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在實施例中,該化合物係(PL13)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在實施例中,該化合物係(PL14)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之特徵為一種製備包含細胞結合劑及藥物之結合物的方法,該方法包含使細胞結合劑與式(II)化合物接觸,使得在該細胞結合劑與該 (II) 化合物之間形成共價鍵。在實施例中,該結合物具有根據如本文所述之 (III) 的結構。
在實施例中,細胞結合劑係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
在實施例中,細胞結合劑係單株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之特徵為包含細胞結合劑及藥物之結合物。在實施例中,結合物係根據本文所述之任何方法製備。
在實施例中,結合物包含細胞結合劑,該細胞結合劑係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
在實施例中,結合物包含細胞結合劑,該細胞結合劑係單株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之特徵為包含本文所述之任何結合物之醫藥組合物。
在又一態樣中,本發明之特徵為一種治療細胞增生疾病或病症或抑制異常細胞生長之方法,其中該方法包含投與本文所述之任何結合物或包含本文所述之任何結合物的任何醫藥組合物。
在實施例中,方法用於治療癌症。
在實施例中,癌症係腺癌、腦癌、膀胱癌、乳癌、子宮頸癌、絨毛膜癌、CNS腫瘤、結腸或結腸直腸癌、瀰漫型內因性橋腦神經膠細胞瘤(DIPG)、子宮內膜癌、食道癌、尤因氏肉瘤、輸卵管癌、膽囊癌、胃癌、神經膠母細胞瘤、頭頸癌、血液癌症、霍奇金氏淋巴瘤、腎癌、喉癌、白血病、肝癌、肺癌、淋巴瘤、黑色素瘤、默克爾細胞癌、間皮瘤、多發性骨髓瘤、骨髓發育不良症候群(MDS)、神經胚細胞瘤、非霍奇金氏淋巴瘤、骨肉瘤、胰臟癌、腹膜癌、前列腺癌、卵巢癌、腎癌、橫紋肌肉瘤、唾液腺癌、肉瘤、皮膚癌、小腸癌、鱗狀細胞癌、睪丸癌、甲狀腺癌、子宮癌或威爾姆氏瘤。
在實施例中,癌症係乳癌。 式(III)化合物
在一些態樣中,本發明之特徵為包含細胞結合劑及喜樹鹼衍生物之結合物。在實施例中,包含喜樹鹼衍生物之結合物之一部分係自根據如本文所述之 (I) (II) 之任何實施例之結構形成或包括該結合。
在又一態樣中,本發明之特徵為式(III)化合物, {D—L1 —L2 —Q’—CH2 —NH—E—Z’}p —C(III)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其中:D 由以下結構式表示:
Figure 02_image542
,其中R1 獨立地係-H、C1 -C6 烷基、C2 -C6 烯基、C2 -C6 炔基、矽基、C3 -C6 環烷基、C1 -C6 鹵化烷基、C2 -C6 鹵化烯基或C2 -C6 鹵化炔基;R2 獨立地係-H、-F、-N(R4 )2 、-N(R4 )(R5 )、-OR4 、-SR4 、-S(=O)R5 、-SO2 R5 、C1 -C6 烷基或C1 -C6 氟烷基;且R3 係-H、-F、-CN、-OCH3 、-CH3 或-CF3 ;或R2 R3 一起形成式-O(CH2 )n O-或-O(CF2 )n O-之基團,其中n係1或2;R4 獨立地係-H或C1 -C4 烷基;R5 獨立地係C1 -C4 烷基;L1 獨立地不存在或係-(C1 -C10 伸烷基)-;L2 獨立地不存在或係-OCH2 -L3 -*、-SCH2 -L3 -*、-S(=O)-L3 -*、-SO2 -L3 -*、-C(=O)-L3 -*、-N(R6 )CH2 -L3 -*、-N(R6 )C(=O)-L3 -*、-N(R6 )C(=O)N(R7 )-L3 -*、-C(=O)N(R6 )CH2 -L3 -*、-OC(=O)N(R6 )CH2 -L3 -*或-N(R6 )C(=O)OCH2 -L3 -*;其中*表示與Q 共價連接之位點;L3 獨立地係-(C1 -C10 伸烷基)-、-CH2 OCH2 CH2 -或-CH2 CH2 OCH2 CH2 -; 各R6 R7 獨立地係-H、C1 -C6 烷基、C1 -C6 氟烷基、C3 -C6 環烷基、芳基、雜芳基或苄基;Q’ 係-O-或-S-;E 係包含2至10個胺基酸之肽;其中E 視情況經一或多個多元醇取代;且其中肽之N末端共價連接至Z’Z’ 係-C(=O)-L4 -Y’、
Figure 02_image543
Figure 02_image544
;其中m表示1-10之整數且*表示與該C 共價連接之位點;L4 係-(C1 -C10 伸烷基)-、-CH2 CH2 (OCH2 CH2 )n N(R8 )C(=O)-L5 -*或-CH2 (OCH2 CH2 )n N(R8 )C(=O)-L5 -*;其中n表示1-10之整數;且其中*表示與Y’ 共價連接之位點;L5 係-(C1 -C10 伸烷基)-;R8 係-H或-CH3C 代表細胞結合劑;Y’ 係藉由親電子基團與該細胞結合劑上存在之反應性親核基團之反應形成的基團;且 其中當R2 R3 組合以形成-OCH2 O-時,R1 不為-CH2 CH2 CH2 CH3 ;且p 具有介於1至18之間之值。
在實施例中,L4 係-(C1 -C10 伸烷基)-。
在實施例中,L4 係-CH2 CH2 (OCH2 CH2 )n N(R8 )C(=O)-L5 -*或-CH2 (OCH2 CH2 )n N(R8 )C(=O)-L5 -*,其中n表示1-10之整數;且其中*表示與Y’ 共價連接之位點。
在實施例中,L4 係-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OCH2 CH2 OCH2 CH2 NHC(=O)CH2 CH2 -*或-CH2 OCH2 CH2 OCH2 CH2 NHC(=O)CH2 CH2 -*,其中*表示與Y’ 共價連接之位點。
在實施例中,Y’ 係自邁克爾受體基團、琥珀醯亞胺、環氧化物或鹵素形成。
在實施例中,Y’ 係自以下形成:
Figure 02_image546
其中R10 R11 各自獨立地係-H或C1 -C3 烷基。
在實施例中,Y’
Figure 02_image548
其中R10 R11 各自獨立地係-H或C1 -C3 烷基且*表示與該C 共價連接之位點。
在實施例中,Z’ 係自以下形成:
Figure 02_image550
Figure 02_image552
Figure 02_image554
在實施例中,Z’ 係-C(=O)-L4 -Y’。
在實施例中,Z’
Figure 02_image556
,且*表示與該C 共價連接之位點。在實施例中,m係1。在實施例中,m係2。在實施例中,m係3。在實施例中,m係4。在實施例中,m係5。在實施例中,m係6。在實施例中,m係7。在實施例中,m係8。在實施例中,m係9。在實施例中,m係10。
在實施例中,Z’
Figure 02_image557
,且*表示與該C 共價連接之位點。在實施例中,m係1。在實施例中,m係2。在實施例中,m係3。在實施例中,m係4。在實施例中,m係5。在實施例中,m係6。在實施例中,m係7。在實施例中,m係8。在實施例中,m係9。在實施例中,m係10。
在實施例中,Z’ 係:
Figure 02_image558
Figure 02_image560
Figure 02_image562
; 其中*表示與C 共價連接之位點。
在實施例中,E 係2、3或4個胺基酸之肽,該肽中之每一胺基酸係L胺基酸,或該肽中之至少一個胺基酸係D胺基酸。
在實施例中,E 包含一或多個選自甘胺酸、丙胺酸、纈胺酸、麩醯胺酸、麩胺酸、苯丙胺酸及白胺酸之胺基酸,且其中該麩醯胺酸或麩胺酸視情況由多元醇取代。
在實施例中,E 包含選自甘胺酸、丙胺酸、纈胺酸、麩醯胺酸、麩胺酸、苯丙胺酸及白胺酸之胺基酸,且其中該麩醯胺酸或麩胺酸視情況由多元醇取代。
在實施例中,E 包含具有以下結構之胺基酸,
Figure 02_image564
, 其中R9 係-H或-C1 -C6 烷基。
在實施例中,E 包含具有以下結構之胺基酸,
Figure 02_image565
在實施例中,E 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Ala-Val-*、-Val-Ala-*、-Gly-Gly-*、-Val-Cit-*、-Cit-Val-*、-Leu-Ala-*、-Ala-Leu-*、-Leu-Cit-*、-Cit-Leu-*、-Leu-Ala-*、-Ala-Leu-*、-Lys-Lys-*、-Ala-Lys-*、-Lys-Ala-*、-Val-Lys-*、-Lys-Val-*、-Tyr-Arg-*、-Arg-Tyr-*、-Arg-Arg-*、-Ala-Ala-*、-Phe-Lys-*、-Lys-Phe-*、-Thr-Thr-*、-Thr-Met-*、-Met-Thr-*、-Met-Tyr-*、-Tyr-Met-*、-Phe-Gln-*、-Gln-Phe-*、-Gly-Ser-*、-Leu-Gln-*、-Gln-Leu-*、-Ser-Ala-*、-Ser-Gly-*、-Val-Thr-*、-Thr-Val-*、-Val-Gln-*、-Ser-Val-*、-Val-Ser-*、-Ala-Met-*、-Met-Ala-*、-Val-Arg-*、-Arg-Val-*、-Phe-Ala-*、-Ala-Phe-*、-Cit-Val-*、-Gln-Val-*、-Phe-Arg-*、-Arg-Phe-*、-Ala-Ala-Ala-* 、-Gly-Gly-Gly-* 、-Ala-Val-Ala-* 、-Gly-Val-Gly-* 、-Ala-Val-Gly-* 、-Gly-Phe-Lys-*、-Lys-Phe-Gly-*、-Leu-Ala-Leu-*、-Val-Ala-Leu-*、-Leu-Ala-Val-*、-Val-Ala-Val-*、-Ala-Val-Ala-Gly-* 、-Gly-Phe-Gly-Gly-* 、-Gly-Gly-Phe-Gly-*、-Ala-Val-Gly-Gly-*、-Ala-Ala-Ala-Ala-* 、-Ala-Val-Ala-Ala-* 、-Ala-Leu-Ala-Leu-*、-Leu-Ala-Leu-Ala-*、-Gly-Phe-Leu-Gly-*及-Gly-Leu-Phe-Gly-*,其中*表示共價連接至Z’ 之肽之N-末端。
在實施例中,E 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L-Ala-D-Val-*、-L-Val-D-Ala-*、-L-Val-D-Lys-*、-L-Val-D-Arg-*、-L-Val-D-Cit-*、-L-Val-D-Arg-*、-L-Val-D-Cit-*、-L-Val-D-Lys-*、-L-Val-D-Arg-*、-L-Arg-D-Arg-*、-L-Ala-D-Ala-*、-L-Ala-D-Lys-*、-L-Ala-D-Arg-*、-L-Ala-D-Ala-L-Ala-* 、-L-Ala-D-Val-L-Ala-* 、-L-Ala-D-Ala-Gly-* 及-L-Ala-D-Val-Gly-* ,其中*表示共價連接至Z’ 之肽之N-末端。
在實施例中,-E-NH-CH2 - 具有以下結構中之一者,其中*表示共價連接至Z’ 之肽之N-末端:
Figure 02_image566
Figure 02_image568
Figure 02_image570
在實施例中,Z’-E-NH-CH2 係自以下結構中之一者形成:
Figure 02_image572
Figure 02_image574
在實施例中,Z’-E-NH-CH2 係以下結構中之一者,其中*表示與C 之連接點:
Figure 02_image575
Figure 02_image577
Figure 02_image579
在實施例中,當R1 係-H或-CH2 CH3R2 係-OH或烷氧基且R3 係-H時,則-L1 -L2 -Q’- 不為-CH(R’)CH2 O-或-CH(R’)(CH2 )2 O-,其中R’ 係-H或C1 -C6 烷基、烷氧基、經取代之烷基、苯基或PhCH2 -。在實施例中,當R1 係-H或-CH2 CH3R2 係-OH或烷氧基且R3 係-H時,則-L1 -L2 -Q’- 不為-CH(R’)CH2 O-或-CH(R’)(CH2 )2 O-,其中R’ 係-H或C1 -C6 烷基、烷氧基、經取代之烷基、苯基或PhCH2 -。
在實施例中,L1 L2 中之至少一者存在。
在實施例中,R1 R2 R3 中之至少一者不為-H。
在實施例中,R1 獨立地係C1 -C6 烷基、C2 -C6 烯基、C2 -C6 炔基、矽基、C3 -C6 環烷基、C1 -C6 鹵化烷基、烯烴或炔烴。
在實施例中,R1 獨立地係-H或C1 -C6 烷基。
在實施例中,R2 獨立地係-H、-F、-N(R4 )2 、-N(R4 )(R5 )、-OR4 、-SR4 、-S(=O)R5 、-SO2 R5 、C1 -C6 烷基或C1 -C6 氟烷基;且R3 獨立地係-H、-F、-CN、-OCH3 、-CH3 或-CF3
在實施例中,R2 獨立地係C1 -C6 烷基、C1 -C6 氟烷基或-F。
在實施例中,R3 獨立地係-H、-F、-CN或-CF3
在實施例中,R3 獨立地係-F、-CN、-OCH3 、-CH3 或-CF3
在實施例中,R2 R3 組合以形成-O(CH2 )n O-或-O(CF2 )n O-,其中n係1或2。
在實施例中,D 由以下結構中之一者表示:
Figure 02_image581
(D-I);
Figure 02_image583
(D-II);
Figure 02_image585
(D-III);
Figure 02_image587
(D-IV);
Figure 02_image589
(D-V);
Figure 02_image591
(D-VI);
Figure 02_image593
(D-VII);或
Figure 02_image595
(D-VIII)。
在實施例中,D
Figure 02_image597
(D-II)。
在實施例中,D 係(D-I)。在實施例中,D 係(D-III)。在實施例中,D 係(D-IV)。
在實施例中,D 係(D-V)。在實施例中,D 係(D-VI)。在實施例中,D 係(D-VII)。在實施例中,D 係(D-VIII)。
在實施例中,R1 係-H或C1 -C6 烷基。
在實施例中,D 由以下結構中之一者表示:
Figure 02_image599
(D1);
Figure 02_image601
(D2);
Figure 02_image603
(D3);
Figure 02_image605
(D4);
Figure 02_image607
(D5);
Figure 02_image609
(D6);
Figure 02_image611
(D7);
Figure 02_image613
(D8);
Figure 02_image615
(D9);
Figure 02_image617
(D10);
Figure 02_image619
(D11);
Figure 02_image621
(D12);
Figure 02_image623
(D13);
Figure 02_image625
(D14);
Figure 02_image627
(D15);或
Figure 02_image629
(D16)。
在實施例中,D
Figure 02_image631
(D3)。
在實施例中,D 係(D1)。在實施例中,D 係(D2)。在實施例中,D 係(D4)。
在實施例中,D 係(D5)。在實施例中,D 係(D6)。在實施例中,D 係(D7)。在實施例中,D 係(D8)。
在實施例中,D 係(D9)。在實施例中,D 係(D10)。在實施例中,D 係(D11)。在實施例中,D 係(D12)。
在實施例中,D 係(D13)。在實施例中,D 係(D14)。在實施例中,D 係(D15)。在實施例中,D 係(D16)。
在實施例中,L1 係-(C1 -C10 伸烷基)-且L2 不存在。
在實施例中,L1 係-(C1 -C10 伸烷基)-且L2 係-N(R6 )CH2 -L3 -*或-N(R6 )C(=O)-L3 -*,其中*表示與Q 共價連接之位點。
在實施例中,L1 不存在且L2 係-N(R6 )CH2 -L3 -*或-N(R6 )C(=O)-L3 -*,其中*表示與Q 共價連接之位點。
在實施例中,L3 係-(C1 -C10 伸烷基)-。
在實施例中,R6 係-H或-CH3
在實施例中,L1 -L2 係-CH2 -、-CH2 CH2 -、-CH2 CH2 CH2 -或-CH2 CH2 CH2 CH2 -。
在實施例中,L1 -L2 係-OCH2 CH2 -*、-OCH2 CH2 OCH2 CH2 -*、-SCH2 CH2 -*、-SCH2 CH2 OCH2 CH2 -*、-S(=O)CH2 -*、-SO2 CH2 -*、-C(=O)CH2 -*、-NHCH2 CH2 -*、-N(CH3 )CH2 CH2 -*、-N(CF3 )CH2 CH2 -*、-NHC(=O)CH2 -*、-CH2 NHC(=O)CH2 -*、-CH2 CH2 NHC(=O)CH2 -*、-CH2 N(CH3 )C(=O)CH2 -*、-N(CH3 )C(=O)CH2 -*、-N(CH3 )C(=O)CH2 CH2 -*、-C(=O)NHCH2 CH2 -*、-NHC(=O)NHCH2 CH2 -*、-NHC(=O)OCH2 CH2 -*、-CH2 OC(=O)NHCH2 CH2 -*或-C(=O)N(CH3 )CH2 CH2 -*,其中*表示與Q 共價連接之位點。
在實施例中,L1 -L2 -Q’ 係-CH2 CH2 CH2 CH2 O-、-CH2 CH2 CH2 O-、-CH2 CH2 O-、-CH2 CH2 OCH2 CH2 O-、-CH2 SCH2 CH2 O-、-CH2 NHC(=O)CH2 O-、-CH2 CH2 NHC(=O)CH2 O-、-CH2 N(CH3 )C(=O)CH2 O-、-OCH2 CH2 O-、-OCH2 CH2 CH2 O-、-SCH2 CH2 CH2 O-、-SCH2 CH2 O-、-NHCH2 CH2 O-、-NHCH2 CH2 CH2 O-、-N(CH3 )CH2 CH2 O-、-C(=O)NHCH2 CH2 O-、-NHC(=O)CH2 O-、-CH2 S(=O)CH2 O-、-CH2 SO2 CH2 O-、-CH2 CH2 CH2 CH2 S-、-CH2 CH2 CH2 S-、-CH2 CH2 S-、-CH2 CH2 OCH2 CH2 S-、-CH2 SCH2 CH2 S-、-CH2 NHC(=O)CH2 S-、-OCH2 CH2 CH2 S-、-SCH2 CH2 CH2 S-、-SCH2 CH2 S-、-NHCH2 CH2 CH2 S-、-N(CH3 )CH2 CH2 S-、-C(=O)NHCH2 CH2 S-、-NHC(=O)CH2 S-、-CH2 S(=O)CH2 S-或-CH2 SO2 CH2 S-。
在實施例中,D-L1 -L2 由為以下之結構表示
Figure 02_image633
(P-I);
Figure 02_image635
(P-II);
Figure 02_image637
(P-III);
Figure 02_image639
(P-IV);或
Figure 02_image641
(P-V)。  
在實施例中,D-L1 -L2 由為以下之結構表示:
Figure 02_image643
(P-II)。
在實施例中,D-L1 -L2 由為(P-I)之結構表示。
在實施例中,D-L1 -L2 由為(P-III)之結構表示。
在實施例中,D-L1 -L2 由為(P-IV)之結構表示。
在實施例中,D-L1 -L2 由為(P-V)之結構表示。
在實施例中,R1 係-H或C1 -C6 烷基。
在實施例中,R1 係-H或-CH2 CH3
在實施例中,Q’ 係-O-。
在實施例中,Q’ 係-S-。
在實施例中,D—L1 —L2 —Q’— 具有以下結構中之一者:
Figure 02_image645
(P1’);
Figure 02_image647
(P2’);
Figure 02_image649
(P3’);
Figure 02_image651
(P4’);
Figure 02_image653
(P5’);或
Figure 02_image655
(P6’)。
在實施例中,D—L1 —L2 —Q’—係:
Figure 02_image657
(P1’)。
在實施例中,D—L1 —L2 —Q’— 係(P2’)。
在實施例中,D—L1 —L2 —Q’— 係(P3’)。
在實施例中,D—L1 —L2 —Q’— 係(P4’)。
在實施例中,D—L1 —L2 —Q’— 係(P5’)。
在實施例中,D—L1 —L2 —Q’— 係(P6’)。
在實施例中,D—L1 —L2 —Q’—CH2 —NH—E—Z’—係自以下結構中之一者形成,
Figure 02_image659
(PL1)、
Figure 02_image661
(PL2)、
Figure 02_image663
(PL3)、
Figure 02_image665
(PL4)、
Figure 02_image667
(PL5)、
Figure 02_image669
(PL6)、
Figure 02_image671
(PL7)、
Figure 02_image673
(PL8)、
Figure 02_image675
(PL9)、
Figure 02_image677
(PL10)、
Figure 02_image679
(PL11)、
Figure 02_image681
(PL12)、
Figure 02_image683
(PL13)或
Figure 02_image685
(PL14)。
在實施例中,該化合物係
Figure 02_image687
(PL1),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在實施例中,該化合物係
Figure 02_image689
(PL3)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在實施例中,該化合物係(PL2)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在實施例中,該化合物係(PL4)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在實施例中,該化合物係(PL5)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在實施例中,該化合物係(PL6)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在實施例中,該化合物係(PL7)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在實施例中,該化合物係(PL8)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在實施例中,該化合物係(PL9)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在實施例中,該化合物係(PL10)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在實施例中,該化合物係(PL11)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在實施例中,該化合物係(PL12)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在實施例中,該化合物係(PL13)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在實施例中,該化合物係(PL14)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在實施例中,{D—L1 —L2 —Q’—CH2 —NH—E—Z’}p —C係以下結構中之一者,其中C 係單株抗體且p 係藥物對抗體比率(DAR)且p 係介於約2-10、4-8或7-8 (例如3.2至8.0)範圍內之平均數,
Figure 02_image691
(PL1’ )、
Figure 02_image693
(PL2’ )、
Figure 02_image695
(PL3’ )、
Figure 02_image697
(PL4’ )、
Figure 02_image699
(PL5’ )、
Figure 02_image701
(PL6’ )、
Figure 02_image703
(PL7’ )、
Figure 02_image705
(PL8’ )、
Figure 02_image707
(PL9’ )、
Figure 02_image709
(PL10’ )、
Figure 02_image711
(PL11’ )、
Figure 02_image713
(PL12’ )、
Figure 02_image715
(PL13’ )或
Figure 02_image717
(PL14’)
在實施例中,{D—L1 —L2 —Q’—CH2 —NH—E—Z’}p —C係
Figure 02_image719
(PL1’ ),其中C 係單株抗體且p 係藥物對抗體比率(DAR)。在實施例中,p 係約2-10、4-8或7-8 (例如3.2至8.0)之平均數。
在實施例中,{D—L1 —L2 —Q’—CH2 —NH—E—Z’}p —C係
Figure 02_image721
(PL3’ ),其中C 係單株抗體且p 係藥物對抗體比率(DAR)。在實施例中,p 係約2-10、4-8或7-8 (例如3.2至8.0)之平均數。
在實施例中,{D—L1 —L2 —Q’—CH2 —NH—E—Z’}p —C係(PL2’ ),其中C 係單株抗體且p 係藥物對抗體比率(DAR)。在實施例中,p 係約2-10、4-8或7-8 (例如3.2至8.0)之平均數。
在實施例中,{D—L1 —L2 —Q’—CH2 —NH—E—Z’}p —C係(PL4’ ),其中C 係單株抗體且p 係藥物對抗體比率(DAR)。在實施例中,p 係約2-10、4-8或7-8 (例如3.2至8.0)之平均數。
在實施例中,{D—L1 —L2 —Q’—CH2 —NH—E—Z’}p —C係(PL5’ ),其中C 係單株抗體且p 係藥物對抗體比率(DAR)。在實施例中,p 係約2-10、4-8或7-8 (例如3.2至8.0)之平均數。
在實施例中,{D—L1 —L2 —Q’—CH2 —NH—E—Z’}p —C係(PL6’ ),其中C 係單株抗體且p 係藥物對抗體比率(DAR)。在實施例中,p 係約2-10、4-8或7-8 (例如3.2至8.0)之平均數。
在實施例中,{D—L1 —L2 —Q’—CH2 —NH—E—Z’}p —C係(PL7’ ),其中C 係單株抗體且p 係藥物對抗體比率(DAR)。在實施例中,p 係約2-10、4-8或7-8 (例如3.2至8.0)之平均數。
在實施例中,{D—L1 —L2 —Q’—CH2 —NH—E—Z’}p —C係(PL8’ ),其中C 係單株抗體且p 係藥物對抗體比率(DAR)。在實施例中,p 係約2-10、4-8或7-8 (例如3.2至8.0)之平均數。
在實施例中,{D—L1 —L2 —Q’—CH2 —NH—E—Z’}p —C係(PL9’ ),其中C 係單株抗體且p 係藥物對抗體比率(DAR)。在實施例中,p 係約2-10、4-8或7-8 (例如3.2至8.0)之平均數。
在實施例中,{D—L1 —L2 —Q’—CH2 —NH—E—Z’}p —C係(PL10’ ),其中C 係單株抗體且p 係藥物對抗體比率(DAR)。在實施例中,p 係約2-10、4-8或7-8 (例如3.2至8.0)之平均數。
在實施例中,{D—L1 —L2 —Q’—CH2 —NH—E—Z’}p —C係(PL11’ ),其中C 係單株抗體且p 係藥物對抗體比率(DAR)。在實施例中,p 係約2-10、4-8或7-8 (例如3.2至8.0)之平均數。
在實施例中,{D—L1 —L2 —Q’—CH2 —NH—E—Z’}p —C係(PL12’ ),其中C 係單株抗體且p 係藥物對抗體比率(DAR)。在實施例中,p 係約2-10、4-8或7-8 (例如3.2至8.0)之平均數。
在實施例中,{D—L1 —L2 —Q’—CH2 —NH—E—Z’}p —C係(PL13’ ),其中C 係單株抗體且p 係藥物對抗體比率(DAR)。在實施例中,p 係約2-10、4-8或7-8 (例如3.2至8.0)之平均數。
在實施例中,{D—L1 —L2 —Q’—CH2 —NH—E—Z’}p —C係(PL14’ ),其中C 係單株抗體且p 係藥物對抗體比率(DAR)。在實施例中,p 係約2-10、4-8或7-8 (例如3.2至8.0)之平均數。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之特徵為一種製備包含細胞結合劑及藥物之 (III) 之結合物的方法,該方法包含使細胞結合劑與式(II)化合物接觸,使得在該細胞結合劑與該 (II) 化合物之間形成共價鍵。
在又一態樣中,本發明之特徵為包含細胞結合劑及藥物之結合物。在實施例中,結合物係根據本文所述之任何方法製備。
在實施例中,結合物包含細胞結合劑,該細胞結合劑係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
在實施例中,結合物包含細胞結合劑,該細胞結合劑係單株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
在實施例中,細胞結合劑係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p 係藥物對抗體比率(DAR)且具有介於1至18之間之值。在實施例中,p 係介於約2-10、4-8或7-8 (例如3.2至8.0)範圍內之平均數。
在實施例中,細胞結合劑係單株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p 係藥物對抗體比率(DAR)且具有介於1至18之間之值。在實施例中,p 係介於約2-10、4-8或7-8 (例如3.2至8.0)範圍內之平均數。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之特徵為包含本文所述之任何結合物的醫藥組合物。
在又一態樣中,本發明之特徵為一種治療細胞增生疾病或病症或抑制異常細胞生長的方法,其中該方法包含投與本文所述之任何結合物或包含本文所述之任何結合物的任何醫藥組合物。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之特徵為包含如本文所述之任何 (III) 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的醫藥組合物。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之特徵為一種治療細胞增生疾病或病症或抑制異常細胞生長之方法,該方法包含投與如本文所述之任何 (III) 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包含如本文所述之任何 (III) 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的醫藥組合物。
在實施例中,該方法用於治療癌症。
在實施例中,癌症係腺癌、腦癌、膀胱癌、乳癌、子宮頸癌、絨毛膜癌、CNS腫瘤、結腸或結腸直腸癌、瀰漫型內因性橋腦神經膠細胞瘤(DIPG)、子宮內膜癌、食道癌、尤因氏肉瘤、輸卵管癌、膽囊癌、胃癌、神經膠母細胞瘤、頭頸癌、血液癌症、霍奇金氏淋巴瘤、腎癌、喉癌、白血病、肝癌、肺癌、淋巴瘤、黑色素瘤、默克爾細胞癌、間皮瘤、多發性骨髓瘤、骨髓發育不良症候群(MDS)、神經胚細胞瘤、非霍奇金氏淋巴瘤、骨肉瘤、胰臟癌、腹膜癌、前列腺癌、卵巢癌、腎癌、橫紋肌肉瘤、唾液腺癌、肉瘤、皮膚癌、小腸癌、鱗狀細胞癌、睪丸癌、甲狀腺癌、子宮癌或威爾姆氏瘤。
在實施例中,癌症係乳癌。 下標「p」
本文所述之結合物(例如根據 (III) 之任何化合物)可包含與至少喜樹鹼衍生物(例如,根據如本文所述之 (II) 之任何化合物,例如自根據如本文所述之 (I) 之任何化合物形成之彼等)的共價連接。
在實施例中,下標p 代表細胞結合劑上之喜樹鹼有效負載部分(例如,如自根據 (II) 之化合物所形成 )之數量且具有1至18、1至12或1至8之值。個別喜樹鹼結合物亦可稱作喜樹鹼結合物化合物。在本文之實施例中,可存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或18個結合至個別喜樹鹼結合物之細胞結合劑的喜樹鹼有效負載部分。
在實施例中,個別喜樹鹼結合物之群體實質上相同,除了結合至每一細胞結合劑之喜樹鹼有效負載部分(即,喜樹鹼結合物組合物)之數量,使得p 代表結合至喜樹鹼結合物組合物之細胞結合劑之喜樹鹼有效負載部分的平均數。在該組實施例中,p 係介於1至約18、1至約10、或1至約8、2至約6、3至約5或6至約8範圍內之平均數。在實施例中,p 係約2-10、4-8或7-8 (例如3.2至8.0)之平均數。在實施例中,p 係約2。在實施例中,p 係約4。在實施例中,p 係約6。在實施例中,p 係約8。在實施例中,p 係約10。在實施例中,p 係約12。。在實施例中,p 係2。在實施例中,p 係4。在實施例中,p 係8。在實施例中,p 具有3至4之值。在實施例中,p 具有4至5之值。在實施例中,p 具有5至6之值。在實施例中,p 具有6至7之值。在實施例中,p 具有7至8之值。在實施例中,p 具有7.4至8之值。在實施例中,p 值係指平均載藥量以及組合物中主要ADC之載藥量。
在實施例中,結合(例如,如在如本文所述之根據 (III) 之任何化合物中所發現)將經由還原之鏈間二硫鍵進行且可為約1至約8、或3至5、或6至8個結合至細胞結合劑之喜樹鹼有效負載化合物(例如根據本文所述之 (II) 或自如本文所述之 (I) 化合物形成之任何化合物)。
在實施例中,結合(例如,如在如本文所述之根據 (III) 之任何化合物中所發現)將經由引入之半胱胺酸殘基以及還原之鏈間二硫鍵進行且可為1至8、或1至10、或1至12、或1至18個結合至細胞結合劑之喜樹鹼有效負載化合物(例如根據本文所述之 (II) 或自如本文所述之 (I) 化合物形成之任何化合物)。
在實施例中,結合(例如,如本文所述之根據 (III) 之任何化合物中所發現)將經由還原之鏈間二硫鍵進行且可為約2、或4、或6、或8個結合至細胞結合劑之喜樹鹼有效負載化合物(例如根據本文所述之 (II) 或自如本文所述之 (I) 化合物形成之任何化合物)。
在實施例中,結合(例如,如本文所述之根據 (III) 之任何化合物中所發現)將經由離胺酸殘基進行且可存在1至10、或1至12、或1至14、或1至18個結合至細胞結合劑之喜樹鹼有效負載化合物(例如根據本文所述之 (II) 或自如本文所述之 (I) 化合物形成之任何化合物)。 用於共價連接之細胞結合劑上之反應性基團
在實施例中,細胞結合劑鍵結至式(II)化合物中之肽可釋放連接體以形成結合物,例如根據 (III) 之彼等。如上所述,本文所述結合物中可存在 (II) 中之其他連接組分以用於在喜樹鹼化合物與細胞結合劑之間提供額外空間之目的。在實施例中,細胞結合劑經由細胞結合劑之雜原子鍵結至中 (II) 之連接體單元。
用於該鍵結之細胞結合劑上可存在之雜原子包括硫(在一個實施例中,來自靶向配體之硫醇基團)、氧(在一個實施例中,來自靶向配體之羧基或羥基)及視情況經取代之氮(在一個實施例中,來自靶向配體之一級或二級胺官能基,或在另一實施例中來自視情況經取代之醯胺氮)。彼等雜原子可存在於呈細胞結合劑之天然狀態、例如天然抗體中之靶向配體上,或可經由化學修飾或生物工程化引入靶向配體中。
在一個實施例中,細胞結合劑具有硫醇官能基,使得細胞結合劑經由硫醇官能基之硫原子鍵結至喜樹鹼有效負載化合物(例如,根據本文所述之 (II) 或自如本文所述之 (I) 化合物形成之任何化合物)。
在另一實施例中,細胞結合劑具有一或多個離胺酸殘基,其能夠與喜樹鹼有效負載化合物(例如,根據本文所述之 (II) 或自如本文所述之 (I) 化合物形成之任何化合物)之活化酯(該等酯包括(但不限於) N-羥基琥珀醯亞胺、五氟苯基及對硝基苯基酯)反應且因此提供由細胞結合劑之氮原子及 (II) 化合物之C=O基團組成的醯胺鍵。
在又一態樣中,細胞結合劑具有一或多個能夠化學修飾以引入一或多個硫醇基團之離胺酸殘基。在比對實施例中,細胞結合劑經由硫醇官能基之硫原子共價連接至喜樹鹼有效負載化合物(例如根據本文所述之 (II )或自如本文所述之 (I) 化合物形成之任何化合物)。可用於以該方式修飾離胺酸之試劑包括(但不限於) S-乙醯基硫代乙酸N-琥珀醯亞胺基酯(SATA)及2-亞胺基四氫噻吩鹽酸鹽(喬特試劑(Traut’s Reagent))。
在另一實施例中,細胞結合劑具有一或多個能夠修飾以提供一或多個硫醇官能基之碳水化合物基團。喜樹鹼結合物中之化學修飾之細胞結合劑經由硫醇官能基之硫原子鍵結至喜樹鹼有效負載化合物(例如根據本文所述之 (II )或自如本文所述之 (I) 化合物形成之任何化合物)。
在另一實施例中,細胞結合劑具有一或多個可經氧化以提供醛(—CHO)官能基之碳水化合物基團(例如,參見Laguzza等人,1989,J. Med. Chem. 32(3):548-55)。在該等實施例中,相應醛與喜樹鹼有效負載化合物(例如,在根據本文所述之 (II )或自如本文所述之 (I) 化合物形成之任何化合物中)上之反應性位點相互作用以在喜樹鹼有效負載化合物(例如,在根據本文所述之 (II )或自如本文所述之 (I) 化合物形成之任何化合物中)與細胞結合劑之間形成鍵。喜樹鹼有效負載化合物(例如,在根據本文所述之 (II )或自如本文所述之 (I) 化合物形成之任何化合物中)上能夠與靶向配體上含反應性羰基之官能基相互作用的反應性位點包括(但不限於)肼及羥基胺。
在一些態樣中,細胞結合劑能夠藉由與反應性官能基Y (例如,在根據 (II) 之任何化合物中)相互作用以在 (III) 中之Y’ 與對應於靶向配體之細胞結合劑之間形成共價鍵而形成鍵。具有與靶向配體相互作用之能力之官能基Y 將取決於細胞結合劑之性質。在實施例中,反應性基團係在其連接以形成細胞結合劑之前在喜樹鹼有效負載化合物上存在之馬來醯亞胺。細胞結合劑與喜樹鹼有效負載化合物之共價連接係經由細胞結合劑之硫醇官能基與有效負載化合物(例如,在根據本文所述之 (II )或自如本文所述之 (I) 化合物形成之任何化合物中)之馬來醯亞胺官能基Y 相互作用以形成硫基取代之琥珀醯亞胺來完成 硫醇官能基可存在於呈細胞結合劑之天然狀態、例如天然殘基中之細胞結合劑上,或可經由化學修飾或藉由生物工程化引入靶向細胞結合劑中。
在另一實施例中,細胞結合劑係抗體且硫醇基團係藉由抗體之鏈間二硫鍵之還原來產生。因此,在實施例中,喜樹鹼有效負載化合物結合至來自還原之鏈間二硫鍵之半胱胺酸殘基。
在另一實施例中,細胞結合劑係抗體,且硫醇官能基例如藉由引入半胱胺酸殘基而以化學方式引入抗體中。因此,在實施例中,喜樹鹼有效負載化合物經由細胞結合劑之引入之半胱胺酸殘基結合至細胞結合劑。
已觀察到,對於生物結合物,藥物結合之位點可影響許多參數,包括結合之容易性、藥物-連接體穩定性、對所得生物結合物之生物物理性質之效應以及活體外細胞毒性。關於藥物-連接體穩定性,藥物-連接體部分與細胞結合劑之結合位點可影響結合之藥物-連接體部分經歷消除反應之能力,在一些情況下,引起游離藥物之過早釋放。靶向配體上之結合位點包括例如還原之鏈間二硫鍵以及工程化位點之所選半胱胺酸殘基。在實施例中,與使用來自還原之二硫鍵之硫醇殘基之結合方法相比,形成如本文所述之喜樹鹼結合物之結合方法在對較不易發生消除反應之遺傳工程化位點(例如,根據如Kabat中所述之EU索引之位置239)使用硫醇殘基。在其他實施例中,形成如本文所述之喜樹鹼結合物之結合方法在更易發生消除反應之位點(例如由鏈間二硫鍵還原產生)使用硫醇殘基。 細胞結合劑(C)
在本發明之實施例中,存在細胞結合劑。細胞結合劑用於將喜樹鹼或含有喜樹鹼之藥物組分靶向並呈遞至特定靶細胞群體,由於其靶向之組分或分子之存在,細胞結合劑與該特定靶細胞群體相互作用,並允許隨後在靶細胞內(即細胞內)或附近(即細胞外)釋放游離藥物。
在實施例中,細胞結合劑可為結合至靶細胞上之部分(例如細胞表面受體)之配體。在實施例中,配體可為結合至生長因子受體之生長因子或其片段。在實施例中,配體可為結合至細胞介素受體之細胞介素或其片段。在實施例中,生長因子受體或細胞介素受體係細胞表面受體。
因此,喜樹鹼結合物(例如,如本文所述之根據 (III) 之化合物)之治療用途可藉由適當選擇細胞結合劑來追蹤。
細胞結合劑包括(但不限於)蛋白質、多肽及肽。適宜細胞結合劑包括例如抗體(如全長抗體及其抗原結合片段,包括多株抗體及單株抗體)、干擾素、淋巴介質、激素、生長因子、群落刺激因子、維生素(例如葉酸鹽)、營養物轉運分子(例如但不限於運鐵蛋白)或任何其他細胞結合分子或物質。在實施例中,細胞結合劑係抗體或非抗體蛋白靶向劑。 由細胞結合劑靶向之抗原
在實施例中,實例性抗原或配體包括腎素;生長激素(例如人類生長激素及牛生長激素);生長激素釋放因子;副甲狀腺激素;或甲狀腺刺激激素,或其片段。
在實施例中,實例性抗原或配體包括脂蛋白;α-1-抗胰蛋白酶;胰島素A-鏈;胰島素B-鏈;胰島素原;激濾泡素;降鈣素;黃體促素;或升糖素,或其片段。
在實施例中,實例性抗原或配體包括凝血因子(例如,因子vmc、因子IX、組織因子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s factor));抗凝血因子(例如蛋白C);心房利鈉因子;肺表面活性劑;纖維蛋白溶酶原活化劑(例如尿激酶、人尿液或組織型纖維蛋白溶酶原活化劑);鈴蟾素;凝血酶;或造血生長因子,或其片段。
在實施例中,實例性抗原或配體包括腫瘤壞死因子-α及-β或其片段。
在實施例中,實例性抗原或配體包括腦啡肽酶;RANTES (即T細胞正常表現及分泌之活化調控因子);人類巨噬細胞發炎性蛋白-1-α;血清白蛋白(人類血清白蛋白);米勒管抑制物質;鬆弛素A-鏈;鬆弛素B-鏈;鬆弛素原;小鼠促性腺激素相關之肽;微生物蛋白(β-內醯胺酶);DNA酶;IgE;抑制素;或活化素;或其片段。
在實施例中,實例性抗原或配體包括細胞毒性T-淋巴球相關之抗原(例如CTLA-4)或其片段。
在實施例中,實例性抗原或配體包括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或其片段。
在實施例中,實例性抗原或配體包括激素或生長因子之受體;蛋白A或D;類風濕因子;神經營養因子(例如,骨源神經營養因子、神經營養蛋白-3、-4、-5或-6)、神經生長因子(例如NGF-b);血小板源生長因子;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例如aFGF及bFGF);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受體2;表皮生長因子;轉變生長因子(例如TGF-α、TGF-bI、TGF-p2、TGF-p3、TGF-p4及TGF-p5);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及-II;去(1-3)-IGF-I (腦IGF-I);或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結合蛋白、或其片段。
在實施例中,實例性抗原或配體包括黑素運鐵蛋白;CA6、CAK1、CALLA、CAECAM5、GD3;FLT3;PSMA;PSCA;MUC1;STEAP;CEA;TENB2;EphA受體;EphB受體;葉酸鹽受體;FOLR1;間皮素;科瑞特(cripto);αv β6 ;或整聯蛋白、或其片段。
在實施例中,實例性抗原或配體包括VEGF或VEGFR、或其片段。
在實施例中,實例性抗原或配體包括EGFR、或其片段。
在實施例中,實例性抗原或配體包括FGFR3;LAMP1、p-鈣黏蛋白或運鐵蛋白受體、或其片段。
在實施例中,實例性抗原或配體包括IRTA1;IRTA2;IRTA3;IRTA4;IRTA5、或其片段。
在實施例中,實例性抗原或配體包括酪胺酸-蛋白激酶跨膜受體(例如ROR1及ROR2)、或其片段。
在實施例中,實例性抗原或配體包括CD蛋白(例如CD2、CD3、CD4、CD6、CD8、CD11、CD14、CD19、CD20、CD21、CD22、CD26、CD28、CD30、CD33、CD36、CD37、CD38、CD40、CD44、CD52、CD55、CD56、CD59、CD70、CD79、CD80、CD81、CD103、CD105、CD123、CD134、CD137、CD138、CD152及CD276)或其片段。
在實施例中,實例性抗原或配體包括一或多種腫瘤相關之抗原或細胞表面受體(參見美國公開案第2008/0171040號或美國公開案第2008/0305044號,其以引用方式全文引入)、或其片段。
在實施例中,實例性抗原或配體包括促紅血球生成素、或其片段。
在實施例中,實例性抗原或配體包括骨誘導因子、或其片段。
在實施例中,實例性抗原或配體包括免疫毒素或其片段。
在實施例中,實例性抗原或配體包括骨形態演發蛋白或其片段。
在實施例中,實例性抗原或配體包括干擾素(例如干擾素-α、-β及-γ)。
在實施例中,實例性抗原或配體包括群落刺激因子(例如M-CSF、GM-CSF及G-CSF)或其片段。
在實施例中,實例性抗原或配體包括介白素(例如IL-1至IL-10)或其片段。
在實施例中,實例性抗原或配體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或其片段。
在實施例中,實例性抗原或配體包括T細胞受體或其片段。
在實施例中,實例性抗原或配體包括表面膜蛋白或其片段。
在實施例中,實例性抗原或配體包括衰變加速因子或其片段。
在實施例中,實例性抗原或配體包括病毒抗原(例如HIV包膜之一部分)或其片段。
在實施例中,實例性抗原或配體包括轉運蛋白或其片段。
在實施例中,實例性抗原或配體包括歸巢受體或其片段。
在實施例中,實例性抗原或配體包括位址素(addressin)或其片段。
在實施例中,實例性抗原或配體包括調控蛋白或其片段。
在實施例中,實例性抗原或配體包括整聯蛋白(例如CDlla、CDllb、CDllc、CD18、ICAM、VLA-4及VCAM)或其片段。
在實施例中,實例性抗原或配體包括腫瘤相關抗原(例如HER2、HER3及HER4受體)或其片段。
在實施例中,實例性抗原或配體包括恩多林(endoglin);c-Met;c-套組;1GF1R;PSGR;NGEP;PSMA;PSCA;TMEFF2;LGR5;B7H4;TROP-2、DLL-3、CDH6、AXL、SLITRK6、ENPP3、BCMA、組織因子或CD352或其片段。
在實施例中,細胞結合劑靶向Apo2、BAFF-R、骨形態演發蛋白受體、IGF-IR、CA125、CanAg、E16、ErbB2、MUC1、MUC16、Napi3b、TF、EpCAM、FcRH2、C242、CD2、CD3、CD4、CD5、CD6、CD11、CD18、CD19、CD20、CD21、CD22、CD26、CD30、CD33、CD37、CD38、CD40、CD44、CD56、CD70、CD72、CD79、CD90、CD138、CRIPTO、CXCR5、LY64、TDGF1、內皮素B受體、EphA受體、EphB受體、內皮素、FCRH1、HER2、HER2/neu、HER3、MHC II類分子Ia抗原、整聯蛋白、IRTA2、LIV-1、MPF、NaPi2b、PDL1、FLJ10372、KIAA1445、Mm42015、SEMA5B、SEMAG、前列腺1之六跨膜上皮抗原、IPCA-1、PCANP1、STMP、前列腺抗原;胰島素生長因子受體或葉酸鹽受體。
在實施例中,細胞結合劑靶向GPNMB、NCAM (CD56)、TACSTD2 (TROP-2)、葉酸鹽受體α、組織因子、ENPP3、CD70、P-鈣黏蛋白、間皮素、STEA1、CEACAM5、黏蛋白1、連接素4、鳥苷酸環化酶C、SLC44A4、PSMA、LIV1 (ZIP6)、SLITRK6、5T4或SC-16。
在實施例中,細胞結合劑靶向HER2或EGFR。
在實施例中,細胞結合劑靶向纖連蛋白胞外結構域B (EDB)、內皮受體ETB、PSMA、VEGFR2 (CD309)、組織因子或ROBO4。
在實施例中,細胞結合劑靶向膠原IV、骨膜素或生腱蛋白c。
在實施例中,細胞結合劑靶向CD30、CD22、CD79b、CD19、CD138、CD74、CD37、CD33、CD19或CD98。
在實施例中,細胞結合劑靶向HER2。
在實施例中,細胞結合劑靶向EGFR。
在實施例中,細胞結合劑靶向CD70。
在實施例中,細胞結合劑靶向CD33。
在實施例中,細胞結合劑靶向CD30。
在實施例中,細胞結合劑靶向CD22。
在實施例中,細胞結合劑靶向CD19。
在實施例中,細胞結合劑靶向Mucl。
在實施例中,細胞結合劑靶向CD37。
在實施例中,細胞結合劑靶向CD123。 非蛋白細胞結合劑
在實施例中,細胞結合劑不為蛋白質。舉例而言,在實施例中,細胞結合劑可為結合至維生素受體(例如細胞表面受體)之維生素。就此而言,維生素A結合至視黃醇結合蛋白(RBP)以形成複合物,該複合物又以高親和性結合STRA6受體,且增加維生素A之攝入。在另一個實例中,葉酸/葉酸鹽/維生素B9 以高親和性結合細胞表面葉酸鹽受體(FR),例如FRa。結合至FRa之葉酸或抗體可用於靶向在卵巢及其他腫瘤上表現之葉酸受體。另外,維生素D及其類似物結合至維生素D受體。 蛋白質及多肽細胞結合劑
在其他實施例中,細胞結合劑係蛋白質或多肽、或包含蛋白質或多肽(包括抗體、非抗體蛋白質或多肽)之化合物。
在實施例中,細胞結合劑可為淋巴介質、激素、生長因子、群落刺激因子或營養物轉運分子。
在實施例中,GM-CSF (一種結合至骨髓細胞之配體/生長因子)可用作來自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之患病細胞的細胞結合劑。
在實施例中,結合至活化之T細胞之IL-2可用於預防移植物排斥,用於治療及預防移植物抗宿主病,以及用於治療急性T細胞白血病。
在實施例中,結合至黑色素細胞之MSH可用於治療黑色素瘤,針對黑色素瘤之抗體亦可如此。
在實施例中,表皮生長因子可用於靶向鱗狀細胞癌,例如肺癌及頭頸癌以及牙齦鱗狀細胞癌。
在實施例中,體抑素可用於靶向神經胚細胞瘤及其他腫瘤類型。
在實施例中,雌激素(或雌激素類似物)可用於靶向乳癌。
在實施例中,雄激素(或雄激素類似物)可用於靶向睪丸。
在實施例中,細胞結合劑係抗體模擬物,例如錨蛋白重複蛋白、琴都靈(Centyrin)或阿德耐汀(adnectin) / 單價抗體。
在實施例中,喜樹鹼結合物包含非免疫反應蛋白、多肽或肽,作為其細胞結合劑。因此,在實施例中,細胞結合劑係非免疫反應蛋白、多肽或肽。實例包括(但不限於)運鐵蛋白、表皮生長因子(「EGF」)、鈴蟾素、胃泌素、胃泌素釋放肽、血小板源生長因子、IL-2、IL-6、轉變生長因子(「TGF」) (例如TGF-α及TGF-β)、牛痘生長因子(「VGF」)、胰島素及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及II、體抑素、凝集素及來自低密度脂蛋白之缺輔基蛋白。 抗體及相關細胞結合劑
在實施例中,細胞結合劑係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在本文所述之實施例中之任一者中,細胞結合劑可為抗體。
在實施例中,在細胞結合劑係抗體或其抗原結合部分(包括抗體衍生物)或某些抗體模擬物之情況下,細胞結合劑可結合至靶細胞上之配體,例如細胞表面配體,包括細胞表面受體。
適宜抗體亦包括(但不限於)人類抗體、靈長類化抗體、嵌合抗體、雙特異性抗體、人類化抗體、結合之抗體(即,與其他蛋白質、放射標記、細胞毒素結合或融合之抗體)、小型模塊化免疫醫藥(「SMIPsTM 」)及抗體片段。
舉例而言,抗體包括對命名之蛋白質或肽、或其片段特異性反應之免疫球蛋白(Ig)及其片段。在實施例中,抗體包括完整單株抗體、多株抗體、單一結構域抗體(例如,鯊魚單一結構域抗體(例如IgNAR或其片段))及抗體片段,只要其展現期望生物活性即可。在實施例中,抗體係IgG、IgA、IgE、IgD或IgM。在實施例中,抗體係IgG1、IgG2、IgG3或IgG4。在實施例中,抗體係IgAl或IgA2。
在實施例中,細胞結合劑係表面重塑之抗體、表面重塑之單鏈抗體、表面重塑之抗體片段(或「抗原結合部分」)或雙特異性抗體。
在實施例中,細胞結合劑係微小抗體、阿維體(avibody)、雙價抗體、三價抗體、四價抗體、奈米抗體、前體(probody)、結構域抗體或單抗體。
抗體片段可包括完整抗體之一部分,例如抗體之抗原結合區或可變區。抗體片段之實例包括Fab、Fab’、F(ab’)2及Fv片段;三價抗體;四價抗體;線性抗體;單鏈抗體分子。抗體片段亦可為任何合成或遺傳工程化蛋白,其藉由結合至特異性抗原以形成複合物而類似於抗體起作用。舉例而言,抗體片段可包括經分離片段、由重鏈及輕鏈之可變區組成的「Fv」片段、其中輕鏈及重鏈可變區由肽連接體連接之重組單鏈多肽分子(「ScFv蛋白」)、及由模擬超變區之胺基酸殘基組成的最小識別單位。
有用之多株抗體係源自經免疫動物之血清之抗體分子的異質群體。有用之單株抗體係針對特定抗原性決定子(例如,癌細胞抗原、病毒抗原、微生物抗原、蛋白質、肽、碳水化合物、化學品、核酸或其片段)之抗體的均質群體。針對感興趣抗原之單株抗體(mAb)可藉由使用業內已知之任何技術製備,該技術提供藉由培養物中之連續細胞系產生抗體分子。
在實施例中,細胞結合劑係單株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
有用之單株抗體包括(但不限於)人類單株抗體、人類化單株抗體或嵌合人類-小鼠(或其他物種)單株抗體。抗體包括全長抗體及其抗原結合片段。人類單株抗體可藉由業內已知之多種技術中之任一者製得(例如,Teng等人,1983,Proc. Natl. Acad. Sci. USA. 80:7308-7312;Kozbor等人,1983,Immunology Today 4:72-79;及Olsson等人,1982,Meth. Enzymol. 92:3-16)。
在實施例中,適於本發明之抗體可包括人類化或人類抗體。非人類抗體之人類化形式係嵌合Ig、Ig鏈或片段(例如Fv、Fab、Fab'、F(ab')2或Ab之其他抗原結合子序列),其含有源自非人類Ig之最小序列。通常,人類化抗體具有一或多個自非人類源引入之胺基酸殘基。該等非人類胺基酸殘基經常稱為「輸入」殘基,其通常取自「輸入」可變結構域。人類化係藉由用齧齒類動物互補決定區(CDR)或CDR序列取代人類抗體之相應序列來完成(Riechmann等人,Nature 332(6162):323-7, 1988;Verhoeyen等人,Science .239(4847):1534-6, 1988)。該等「人類化」抗體為嵌合Ab (美國專利第4,816,567號, 1989),其中實質上少於一個完整人類可變結構域已由來自非人類物種之相應序列取代。在實施例中,靶向人類抗原之非人類抗體(例如小鼠)之CDR移植至人類Ig之可變結構域之框架區上。業內已知之各種技術適於CDR移植,包括例如定點誘變。在實施例中,人類化抗體通常為人類抗體,其中一些CDR殘基及可能一些FR殘基由來自齧齒類動物Ab中類似位點的殘基取代。人類化抗體包括人類Ig (接受者抗體),其中來自接受者之CDR之殘基由來自諸如小鼠、大鼠或兔等非人類物種(供體抗體)之CDR置換,且具有期望特異性、親和性及能力。在實施例中,本文所述之單特異性及雙特異性抗體與非人類靈長類動物常見抗原具有交叉反應性。在一些情況下,相應非人類殘基置換人類Ig之Fv框架殘基。人類化抗體可包含在接受者抗體以及輸入之CDR或框架序列中皆未發現之殘基。一般而言,人類化抗體包括實質上全部的至少一個、且通常兩個可變結構域,其中大部分(若不為全部的話) CDR區對應於非人類Ig之彼等CDR區,且大部分(若不為全部的話)FR區係人類Ig一致序列之彼等FR區。人類化抗體最佳地亦包含Ig恆定區(Fc)之至少一部分,通常人類Ig之至少一部分(Riechmann等人,Nature 332(6162):323-7, 1988;Verhoeyen等人,Science . 239(4847):1534-6, 1988)。
人類抗體亦可使用各種技術產生,該等技術包括噬菌體展示庫(Hoogenboom等人,Mol Immunol. (1991) 28(9):1027-37;Marks等人,J Mol Biol. (1991) 222(3):581-97)及人類單株抗體之製備(Reisfeld及Sell, 1985,Cancer Surv. 4(1):271-90)。類似地,將人類Ig基因引入其中內源Ig基因已部分或完全失活之轉基因動物中,可用於合成人類抗體。在攻擊時,觀察到人類抗體產生,此在所有方面(包括基因重排、裝配及抗體圖譜)與在人類中觀察到之非常相似(Fishwild等人,High-avidity human IgG kappa monoclonal antibodies from a novel strain of minilocus transgenic mice,Nat Biotechnol. 1996年7月;14(7):845-51;Lonberg等人,抗Antigen-specific human antibodies from mice comprising four distinct genetic modifications,Nature 1994年4月28日;368(6474):856-9;Lonberg及Huszar, Human antibodies from transgenic mice,Int. Rev. Immunol. 1995;13(1):65-93;Marks等人,By-passing immunization: building high affinity human antibodies by chain shuffling.Biotechnology (N Y). 1992年7月;10(7):779-83)。
抗體可為免疫特異性結合至靶細胞(例如,癌細胞抗原、病毒抗原或微生物抗原)之抗體或結合至腫瘤細胞或基質之其他抗體之功能活性片段、衍生物或類似物。就此而言,「功能活性」意指片段、衍生物或類似物能夠免疫特異性結合至靶細胞。為了確定哪些CDR序列結合抗原,含有CDR序列之合成肽可藉由業內已知之任何結合分析方法(例如,BIAcore係)用於與抗原之結合分析中(例如,參見Kabat等人,1991,Sequences of Proteins of Immunological Interest, 第五版, 國立衛生研究院, Bethesda, Md.;Kabat E等人, 1980,J. Immunology 125(3):961-969)。
其他有用之抗體包括抗體之片段,例如但不限於F(ab’)2 片段、Fab片段、Fvs、單鏈抗體、雙價抗體、三價抗體、四價抗體、scFv、scFv-FV或與抗體具有相同特異性之任何其他分子。
抗體片段之另一形式係編碼單一CDR之肽。CDR肽(「最小識別單位」)可藉由構築編碼感興趣抗體之CDR之基因獲得。例如,藉由使用聚合酶鏈式反應以自抗體產生細胞之RNA合成可變區來製備該等基因。例如,參見Larrick等人,Methods: A Companion to Methods in Enzymology 2:106 (1991);Courtenay-Luck, 「Genetic Manipulation of Monoclonal Antibodies,」 inMonoclonal Antibodies: Production, Engineering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 Ritter等人 (編輯),第166-179頁(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及Ward等人,「Genetic Manipulation and Expression of Antibodies,」 inMonoclonal Antibodies: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 Birch等人,(編輯), 第137-185頁(Wiley-Liss, Inc. 1995)。
另外,可使用標準重組DNA技術製備之包含人類及非人類部分之重組抗體(例如嵌合及人類化單株抗體)係有用之抗體。嵌合抗體係其中不同部分源自不同動物物種之分子,例如具有源自鼠類單株抗體之可變區及人類免疫球蛋白恆定區之彼等。(例如,參見美國專利第4,816,567號;及第4,816,397號,其全文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人類化抗體係來自非人類物種之抗體分子,其具有來自非人類物種之一或多個互補決定區(CDR)及來自人類免疫球蛋白分子之框架區。(例如,參見美國專利第5,585,089號,其全文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該等嵌合及人類化單株抗體可藉由業內已知之重組DNA技術、例如使用以下中所述之方法來產生:國際公開案第WO 87/02671號;歐洲專利公開案第0 184 187號;歐洲專利公開案第0 171 496號;歐洲專利公開案第0 173 494號;國際公開案第WO 86/01533號;美國專利第4,816,567號;歐洲專利公開案第012 023號;Berter等人,1988,Science 240:1041-1043;Liu 等人, 1987,Proc. Natl. Acad. Sci. USA 84:3439-3443;Liu等人,1987,J. Immunol. 139:3521-3526;Sun等人,1987,Proc. Natl. Acad. Sci. USA 84:214-218;Nishimura等人,1987,Cancer. Res. 47:999-1005;Wood等人,1985,Nature 314:446-449;及Shaw等人,1988,J. Natl. Cancer Inst. 80:1553-1559;Morrison, 1985,Science 229:1202-1207;Oi等人,1986,BioTechniques 4:214;美國專利第5,225,539號;Jones等人,1986,Nature 321:552-525;Verhoeyan等人,1988,Science 239: 1534;及Beidler等人,1988,J. Immunol. 141:4053-4060;其各自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在一些情況下(例如,當可出現非人類或嵌合抗體之免疫原性時),完全人類抗體係更合意的,且可使用不能表現內源性免疫球蛋白重鏈及輕鏈基因但可表現人類重鏈及輕鏈基因之轉基因小鼠來產生。
抗體包括經修飾之類似物及衍生物,亦即藉由任何類型之分子之共價連接,只要該共價連接允許抗體保留其抗原結合免疫特異性即可。舉例而言,但不限於,抗體之衍生物及類似物包括已經進一步修飾之彼等,例如藉由醣基化、乙醯化、聚乙二醇化、磷酸化、醯胺化、藉由已知保護/阻斷基團衍生化、蛋白水解裂解、與細胞抗體單元或其他蛋白質之連接等。許多化學修飾中之任一者皆可藉由已知技術實施,該等技術包括(但不限於)特異性化學裂解、乙醯化、甲醯化、在衣黴素(tunicamycin)存在下之代謝合成等。另外,類似物或衍生物可含有一或多個非天然胺基酸。
抗體可在與Fc受體相互作用之胺基酸殘基中具有修飾(如取代、缺失或添加)。具體而言,抗體可在鑑別為參與抗Fc結構域與FcRn受體之間之相互作用之胺基酸殘基中具有修飾(例如,參見,國際公開案第WO 97/34631號,其以全文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抗體可使用業內熟知之方法產生。舉例而言,抗體產生之方案由Harlow及Lane,Antibodies:  A Laboratory Manual, (1988)闡述。通常,抗體可在小鼠、大鼠、天竺鼠、倉鼠、駱駝、駱駝、鯊魚或其他適當宿主中產生。或者,抗體可在雞中製備,從而產生IgY分子(Schade等人,(1996)ALTEX 13(5):80-85)。在實施例中,適用於本發明之抗體係非人類靈長類動物抗體。舉例而言,用於在狒狒中產生治療上有用之抗體之一般技術可在參見例如Goldenberg等人之國際專利公開第WO 91/11465號(1991)及Losman等人,Int. J. Cancer 46: 310 (1990)。在實施例中,單株抗體可使用雜交瘤方法製備(Milstein及Cuello, (1983)Nature 305(5934):537-40)。在實施例中,單株抗體亦可藉由重組方法製備(美國專利第4,166,452號, 1979)。
與藉由B細胞永生化產生單株抗體相關之許多困難可藉由使用噬菌體展示在大腸桿菌中工程化及表現抗體片段來克服。為了確保高親和性單株抗體之回收,組合免疫球蛋白庫通常必須含有大的圖譜大小。典型策略利用自免疫小鼠之淋巴球或脾細胞獲得之mRNA以使用反轉錄酶合成cDNA。重鏈及輕鏈基因藉由PCR分開擴增,並連接至噬菌體選殖載體中。產生兩個不同庫,一個含有重鏈基因,且一個含有輕鏈基因。自每一庫分離噬菌體DNA,並將重鏈及輕鏈序列連接在一起並包裝以形成組合庫。每一噬菌體含有一對隨機之重鏈及輕鏈cDNA,且在大腸桿菌感染時指導抗體鏈在感染細胞中之表現。為了鑑別識別感興趣抗原之抗體,平鋪噬菌體庫,並將存在於噬斑中之抗體分子轉移至過濾器。將過濾器與放射性標記之抗原一起培育,且然後洗滌以去除過量未結合之配體。自動放射顯影圖上之放射性斑點可鑑別含有結合抗原之抗體之斑塊。可自(例如) STRATAGENE選殖系統(La Jolla, Calif.)獲得可用於產生人類免疫球蛋白噬菌體庫之選殖及表現載體。
可採用類似之策略來獲得高親和性scFv。例如,參見Vaughn等人,Nat. Biotechnol., 14: 309 314 (1996)。藉由使用對應於所有已知VH 、Vk 及Vλ 基因家族之PCR引子自未免疫之人類供體分離V基因,可構築具有大的圖譜之scFv庫。擴增後,Vk 及Vλ 池合併以形成一個池。將該等片段連接至噬粒(phagemid)載體中。然後將scFv連接體(Gly4 , Ser)3 連接至VL 片段上游之噬粒中。將VH 及連接體-VL 片段擴增並組裝在JH區上。將所得VH -連接體-VL 片段連接至噬粒載體中。可使用如上所述之過濾器或使用免疫管(Nunc;Maxisorp )淘選噬粒庫。藉由自免疫兔之淋巴球或脾細胞構築組合免疫球蛋白庫、及藉由在巴斯德畢赤酵母(P. pastoris)中表現scFv構築體,可獲得類似結果。例如,參見Ridder等人,Biotechnology, 13: 255 260 (1995)。另外,分離適當scFv後,可經由親和力成熟過程(例如CDR3誘變及鏈改組)獲得結合親和性更高且解離速率更慢之抗體片段。例如,參見Jackson等人,Br. J. Cancer, 78: 181 188 (1998);Osbourn等人,Immunotechnology, 2: 181 196 (1996)。
在實施例中,本文所述之結合物(例如根據 (III) 之任何化合物)包含細胞結合劑係靶向在癌細胞中過表現之抗原的抗體。
在實施例中,本文所述之結合物(例如根據 (III) 之任何化合物)包含細胞結合劑係識別特異性腫瘤相關抗原(TAA)之抗體。
對癌細胞抗原具有免疫特異性之抗體可商業獲得或藉由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之任何方法(例如重組表現技術)產生。編碼對癌細胞抗原具有免疫特異性之抗體之核苷酸序列可自例如基因庫資料庫或類似數據庫、文獻出版物或藉由常規選殖及測序獲得。
在具體實施例中,可使用已知之用於治療癌症之抗體。
在另一具體實施例中,根據本發明之組合物及方法使用用於治療自體免疫疾病之抗體。
在實施例中,有用之抗體可結合至在活化淋巴球上表現之受體或受體複合物。受體或受體複合物可包含免疫球蛋白基因超家族成員、TNF受體超家族成員、整聯蛋白、細胞介素受體、趨化介素受體、主要組織相容性蛋白、凝集素或補體對照蛋白。
在實施例中,本文所述之結合物(例如根據 (III) 之任何化合物)包含靶向以下之細胞結合劑(例如抗體或其片段):Apo2、BAFF-R、骨形態演發蛋白受體、IGF-IR、CA125、CanAg、E16、ErbB2、MUC1、MUC16、Napi3b、TF、EpCAM、FcRH2、C242、CD2、CD3、CD4、CD5、CD6、CD11、CD18、CD19、CD20、CD21、CD22、CD26、CD30、CD33、CD37、CD38、CD40、CD44、CD56、CD70、CD72、CD79、CD90、CD138、CRIPTO、CXCR5、LY64、TDGF1、內皮素B受體、EphA受體、EphB受體、內皮素、FCRH1、HER2、HER2/neu、HER3、MHC II類分子Ia抗原、整聯蛋白、IRTA2、LIV-1、MPF、NaPi2b、PDL1、FLJ10372、KIAA1445、Mm42015、SEMA5B、SEMAG、前列腺1之六跨膜上皮抗原、IPCA-1、PCANP1、STMP、前列腺抗原;胰島素生長因子受體或葉酸鹽受體。
在實施例中,本文所述之結合物(例如根據 (III) 之任何化合物)包含靶向以下之細胞結合劑(例如抗體或其片段):GPNMB、NCAM (CD56)、TACSTD2 (TROP-2)、葉酸鹽受體α、組織因子、ENPP3、CD70、P-鈣黏蛋白、間皮素、STEA1、CEACAM5、黏蛋白1、連接素4、鳥苷酸環化酶C、SLC44A4、PSMA、LIV1 (ZIP6)、SLITRK6、5T4或SC-16。
在實施例中,本文所述之結合物(例如根據 (III) 之任何化合物)包含靶向HER2或EGFR之細胞結合劑(例如抗體或其片段)。
在實施例中,本文所述之結合物(例如根據 (III) 之任何化合物)包含靶向纖連蛋白胞外結構域B (EDB)、內皮受體ETB、PSMA、VEGFR2 (CD309)、組織因子或ROBO4之細胞結合劑(例如抗體或其片段)。
在實施例中,本文所述之結合物(例如根據 (III) 之任何化合物)包含靶向膠原IV、骨膜素或生腱蛋白c之細胞結合劑(例如抗體或其片段)。
在實施例中,本文所述之結合物(例如根據 (III) 之任何化合物)包含靶向CD30、CD22、CD79b、CD19、CD138、CD74、CD37、CD33 、CD19或CD98之細胞結合劑(例如抗體或其片段)。
在實施例中,本文所述之結合物(例如根據 (III) 之任何化合物)包含靶向HER2之細胞結合劑(例如抗體或其片段)。
在實施例中,本文所述之結合物(例如根據 (III) 之任何化合物)包含靶向EGFR之細胞結合劑(例如抗體或其片段)。
在實施例中,本文所述之結合物(例如根據 (III) 之任何化合物)包含靶向CD70之細胞結合劑(例如抗體或其片段)。
在實施例中,本文所述之結合物(例如根據 (III) 之任何化合物)包含靶向CD33之細胞結合劑(例如抗體或其片段)。
在實施例中,本文所述之結合物(例如根據 (III) 之任何化合物)包含靶向CD30之細胞結合劑(例如抗體或其片段)。
在實施例中,本文所述之結合物(例如根據 (III) 之任何化合物)包含靶向CD22之細胞結合劑(例如抗體或其片段)。
在實施例中,本文所述之結合物(例如根據 (III) 之任何化合物)包含靶向CD19之細胞結合劑(例如抗體或其片段)。
在實施例中,本文所述之結合物(例如根據 (III) 之任何化合物)包含靶向Mucl之細胞結合劑(例如抗體或其片段)。
在實施例中,本文所述之結合物(例如根據 (III) 之任何化合物)包含靶向CD37之細胞結合劑(例如抗體或其片段)。
在實施例中,本文所述之結合物(例如根據 (III) 之任何化合物)包含靶向CD123之細胞結合劑(例如抗體或其片段)。 合成方法
本文所述化合物(例如根據 (I) (II) (III) 中之任一者之化合物)可根據業內已知之方法來製備。本文闡述實例性方法。
在實施例中,方案 1 提供所述化合物MB-1 (P1) 之實例性合成方法。方案 1
Figure 02_image723
在實施例中,方案 2 提供所述化合物MB-1 (P1 )之替代合成方法:方案 2
Figure 02_image725
在實施例中,方案 3 提供所述化合物(P2) 之實例性合成方法:方案 3
Figure 02_image727
在實施例中,方案 4 提供所述(P3) 化合物之實例性合成方法:方案 4
Figure 02_image729
在實施例中,方案 5 提供所述化合物(P4) 之實例性合成方法:方案 5
Figure 02_image731
在實施例中,方案 6 提供所述化合物(P5) 之實例性合成方法:方案 6
Figure 02_image733
在實施例中,方案 7 提供所述化合物(P6) 之實例性合成方法:方案 7
Figure 02_image735
在實施例中,方案 8 提供用以製備所述可連接有效負載(PL1) 、(PL2) 、(PL4) 及(PL7) 之實例性合成方法:方案 8
Figure 02_image737
在實施例中,方案 9 提供所述化合物MB-2 (PL1 )之實例性合成方法:方案 9
Figure 02_image739
在實施例中,方案 10 提供所述化合物MB-3 (美德坎(meditecan)) (PL3 )之實例性合成方法:方案 10
Figure 02_image741
在實施例中,方案 11 提供所述可連接有效負載MB-3 (美德坎)(PL3) 之替代合成方法:方案 11
Figure 02_image743
在實施例中,方案 12 提供所述可連接有效負載(PL9) 之實例性合成方法:方案 12
Figure 02_image745
在實施例中,方案 13 提供所述化合物PL12 之實例性合成方法:方案 13
Figure 02_image747
在實施例中,方案 14 提供所述化合物PL13 之實例性合成方法:方案 14
Figure 02_image749
在實施例中,方案 15 提供用以製備結合物(PL’) 之實例性一般方法:方案 15
Figure 02_image751
在實施例中,用以製備藥物對抗體比率(DAR)介於7-8之間或為8之結合物(PL’ )的實例性實驗程序: 於25℃下將抗體C 用50 mM pH7.4磷酸鹽緩衝液及10 mM DTPA (二乙烯三胺五乙酸)中之8當量(2當量/二硫鍵)之參(2-羧基乙基)膦鹽酸鹽(TCEP)處理2小時,之後添加12當量之於DMSO中之有效負載(PL) (DMSO之體積係約磷酸鹽緩衝液之體積之12-15%)。於25℃下將獲得之反應溶液在管式旋轉器上旋轉1小時。立刻使用超濾管(30 KD)利用調配緩衝液將反應混合物純化幾個週期。所得結合物(PL’) 通常具有介於7-8之間或8之藥物對抗體比率(DAR),且藉由粒徑篩析層析量測得> 95%單體。
在實施例中,抗體-藥物結合物係MB-2a 。在實施例中,方案 16 提供所述抗體-藥物結合物MB-2a 之實例性合成方法:方案 16
Figure 02_image753
在實施例中,抗體-藥物結合物係MB-3a (曲妥珠單抗美德坎)。在實施例中,方案 17 提供所述抗體-藥物結合物MB-3a (曲妥珠單抗美德坎)之實例性合成方法:方案 17
Figure 02_image755
喜樹鹼結合物混合物及組合物
本發明提供包含本文所述喜樹鹼結合物(式III )中之任一者之喜樹鹼結合物混合物及醫藥組合物。混合物及醫藥組合物包含複數個結合物。在一些態樣,混合物或組合物中之每一結合物係相同的或實質上相同的;然而,混合物或組合物中細胞結合劑上之藥物-連接體之分佈以及載藥量可變化。舉例而言,用於將藥物-連接體結合至作為靶向配體之抗體之結合技術可產生關於在混合物及/或組合物內喜樹鹼有效負載化合物在抗體(細胞結合劑)上之分佈異質的組合物或混合物。在一些態樣中,該等分子之混合物或組合物中喜樹鹼有效負載化合物在每一抗體分子上之荷載係在1至18範圍內之整數。
在彼等態樣中,當涉及組合物整體時,藥物-連接體之荷載係1至約18範圍內之數字。在組合物或混合物內,亦可存在小百分比之非結合抗體。混合物或組合物中每個細胞結合劑之藥物-連接體之平均數(即平均藥物荷載)係重要的屬性,此乃因其決定可遞送至靶細胞之藥物之最大量。平均藥物荷載可為約1、2或約2、3或約3、4或約4、5或約5、6或約6、7或約7、8或約8、9或約9、10或約10、11或約11、12或約12、13或約13、14或約14、15或約15、16或約16、17或約17、18或約18。
在一些態樣中,混合物及醫藥組合物包含複數個結合物(即,結合物之群體);然而,結合物係相同的或實質上相同的,且關於在混合物及/或組合物內藥物-連接體在配體分子上之分佈及關於在在混合物及/或組合物內藥物-連接體在細胞結合劑分子上之荷載實質上均質。在一些該等態樣,抗體上藥物-連接體之荷載係2或4。在組合物或混合物內,亦可存在小百分比之非結合抗體。在該等實施例中,平均藥物荷載為約2或約4。通常,該等組合物及混合物係使用位點特異性結合技術產生且結合係由於引入之半胱胺酸殘基。
來自結合反應之製劑中每個細胞結合劑之喜樹鹼(式I )或喜樹鹼有效負載化合物(式II )之平均數可藉由習用方式(例如HIC、UV、LC-MS、ELISA分析)表徵。亦可確定關於p 之喜樹鹼結合物之定量分佈。在一些情況下,均質喜樹鹼結合物之分離、純化及表徵可藉由諸如反相HPLC或電泳等方式達成。
在一些態樣,組合物係包含本文所述喜樹鹼結合物及醫藥上可接受之載劑之醫藥組合物。在一些態樣,醫藥組合物呈液體形式。在一些態樣中,醫藥組合物係固體。在一些態樣,醫藥組合物係凍乾粉末。
組合物(包括醫藥組合物)可以純化形式提供。如本文所用之「純化之」係指當分離時,分離物含有以分離物之重量計至少95%且在另一態樣中至少98%之結合物。 使用方法  組合物及投與方法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之特徵在於包含本文所述之任何化合物(例如,如本文所述之任何 (I) (II) (III) 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醫藥組合物。在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醫藥上可接受之載劑。
在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根據 (III) 之結合物。
在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包含本文所述喜樹鹼結合物及醫藥上可接受之載劑之醫藥組合物。喜樹鹼結合物可呈允許將化合物投與給患者以治療與細胞結合劑結合之抗原之表現相關之病症的任何形式。舉例而言,結合物可呈液體或固體形式。較佳投與途徑係非經腸的。非經腸投與包括皮下注射、靜脈內、肌內、胸骨內注射或輸注技術。在一態樣中,非經腸投與組合物。在一態樣中,靜脈內投與結合物。投與可藉由任何便利途徑,例如藉由輸注或濃注注射。
可調配醫藥組合物以使化合物在將組合物投與給患者時具有生物利用度。組合物可採取一或多個劑量單位之形式。
用於製備醫藥組合物之材料之所用量可為非毒性的。彼等熟習此項技術者將明瞭,醫藥組合物中之活性成分之最佳劑量將取決於多個因素。相關因素包括(但不限於)動物之類型(例如人類)、化合物之特定形式、投與方式及所採用之組合物。
組合物可呈例如液體形式。液體可用於藉由注射遞送。在藉由注射投與之組合物中,亦可包括表面活性劑、防腐劑、潤濕劑、分散劑、懸浮劑、緩衝劑、穩定劑及等滲劑中之一或多者。
液體組合物不論呈溶液、懸浮液抑或其他類似形式亦可包括以下中之一或多者:無菌稀釋劑,例如注射用水、鹽水溶液(較佳生理鹽水)、林格氏溶液(Ringer’s solution)、等滲氯化鈉;不揮發性油,例如可用作溶劑或懸浮介質之合成單或二甘油酯、聚乙二醇、甘油、環糊精、丙二醇或其他溶劑;抗細菌劑,例如苄基醇或對羥基苯甲酸甲酯;抗氧化劑,例如抗壞血酸或亞硫酸氫鈉;螯合劑,例如乙二胺四乙酸;緩衝劑,例如胺基酸、乙酸鹽、檸檬酸鹽或磷酸鹽;清潔劑,例如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多元醇;及用於調節張力之試劑(例如氯化鈉或右旋糖)。非經腸組合物可封閉於安瓿(由玻璃、塑膠或其他材料製得之可棄式唧筒或多劑量小瓶)中。生理鹽水係實例性佐劑。可注射組合物較佳係無菌的。
有效治療特定病症或病況之結合物之量將取決於病症或病況之性質,且可藉由標準臨床技術測定。另外,活體外或活體內分析可視情況用於幫助鑑別最佳劑量範圍。欲在組合物中採用之精確劑量亦取決於投與途徑及疾病或病症之嚴重性,且應當根據從業者之判斷及每一患者之情況來決定。
組合物包含有效量之化合物,使得將獲得適宜劑量。通常,該量為以組合物之重量計至少約0.01%之化合物。
對於靜脈內投與,組合物可包含約0.01至約100 mg喜樹鹼結合物/kg動物之體重。在一態樣中,組合物可包括約1至約100 mg喜樹鹼結合物/kg動物之體重。在另一態樣中,投與之量將在約0.1至約25 mg化合物/kg體重之範圍內。根據使用之藥物,劑量甚至可更低,例如1.0 µg/kg至5.0 mg/kg、4.0 mg/kg、3.0 mg/kg、2.0 mg/kg或1.0 µg/kg、或1.0 µg/kg至500.0 µg/kg個體體重。
通常,投與給患者之結合物之劑量通常為約0.01 mg/kg至約100 mg/kg個體體重或1.0 µg/kg至5.0 mg/kg個體體重。在實施例中,投與給患者之劑量介於約0.01 mg/kg至約15 mg/kg個體體重之間。在實施例中,投與給患者之劑量介於約0.1 mg/kg與約15 mg/kg個體體重之間。在實施例中,投與給患者之劑量介於約0.1 mg/kg與約20 mg/kg個體體重之間。在實施例中,投與之劑量介於約0.1 mg/kg至約5 mg/kg或約0.1 mg/kg至約10 mg/kg個體體重之間。在實施例中,投與之劑量介於約1 mg/kg至約15 mg/kg個體體重之間。在實施例中,投與之劑量介於約1 mg/kg至約10 mg/kg個體體重之間。在實施例中,投與之劑量在治療週期內介於約0.1至4 mg/kg、甚至更佳0.1至3.2 mg/kg或甚至更佳0.1至2.7 mg/kg個體體重之間。
術語「載劑 」係指與化合物一起投與之稀釋劑、佐劑或賦形劑。該等醫藥載劑可為液體,例如水及油,包括石油、動物、植物或合成來源之彼等,例如花生油、大豆油、礦物油、芝麻油。載劑可為鹽水、阿拉伯膠、明膠、澱粉糊劑、滑石粉、角蛋白、膠質二氧化矽、尿素。另外,可使用輔助劑、穩定劑、增稠劑、潤滑劑及著色劑。在一個實施例中,當投與給患者時,化合物或組合物及醫藥上可接受之載劑係無菌的。
當靜脈內投與化合物時,水係實例性載劑。亦可採用鹽水溶液及水性右旋糖及甘油溶液作為液體載劑、具體而言用於可注射溶液。適宜醫藥載劑亦包括賦形劑,例如澱粉、葡萄糖、乳糖、蔗糖、明膠、麥芽、水稻、麵粉、白堊、矽膠、硬脂酸鈉、單硬脂酸甘油酯、滑石粉、氯化鈉、脫脂奶粉、甘油、丙二醇、水、乙醇。本發明組合物(若需要)亦可含有極少量之潤濕劑或乳化劑或pH緩衝劑。
在實施例中,根據常規程序將結合物調配為適於靜脈內投與給動物、具體而言人類之醫藥組合物。通常,靜脈內投與之載劑或媒劑為無菌等滲水性緩衝溶液。必要時,組合物亦可包括增溶劑。靜脈內投與之組合物可視情況包含局部麻醉劑(例如利多卡因(lignocaine))以減輕注射部位之疼痛。通常,成分單獨供應或以單位劑型混合在一起,例如,作為於指示活性劑之量之氣密性密封容器(例如安瓿或小藥囊)中之乾燥凍乾粉末或無水濃縮物。在結合物欲藉由輸注來投與之情形下,其可用(例如)含有無菌醫藥級水或鹽水之輸注瓶來分配。在結合物藉由注射投與之情形下,可提供一安瓿注射用無菌水或鹽水,使得可在投與前混合各成分。
通常將醫藥組合物調配為無菌、實質上等滲且完全符合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之所有良好製造實踐(GMP)法規。 癌症之治療
本文所述之化合物(例如,根據 (I) (II) (III )中之任一者之任何化合物)可有效地選擇性誘導某些群體(例如,過表現某些抗原(包括本文所述之彼等,例如腫瘤相關抗原)之細胞)中之細胞死亡。
活體外細胞毒性分析: 在平底96孔細胞培養板(Corning Costar)中使用細胞計數套組-8 (CCK-8)分析(Shanghai Life Lab Biotech Co., Ltd.)評價化合物之細胞毒性功效。簡言之,在37℃、5% CO2 下在存在或不存在過量相應非結合抗體下在適當培養基中將人類腫瘤細胞(2,000-10,000個細胞/孔,取決於細胞系)與化合物或結合物一起培育120小時。
舉例而言,對於根據 (III) 之任何化合物,適當選擇細胞結合劑可提供有效、高度選擇性之癌細胞靶向,此將係有用的。
本文所述之喜樹鹼結合物(例如,根據 (III) 之任何化合物)可用於抑制異常細胞增生(例如,腫瘤細胞或癌細胞之異常細胞增生,引起腫瘤或癌細胞之細胞凋亡),或用於治療患者之癌症。因此,本文提供治療有需要之個體之癌症之方法,該方法包括向個體投與一或多種本文所述之喜樹鹼結合物。
在實施例中,本發明之特徵為一種治療細胞增生疾病或病症或抑制異常細胞生長之方法,該方法包含投與如本文所述之任何 (III) 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包含如本文所述之任何 (III) 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的醫藥組合物。
因此,本文所述化合物(例如根據 (III) 之任何化合物)可相應地用於治療各種癌症。在實施例中,喜樹鹼結合物可用於將藥物遞送至腫瘤細胞或癌細胞。不受限於理論,在一個實施例中,喜樹鹼結合物之細胞結合劑癌細胞或腫瘤細胞相關之抗體或與其締合,且喜樹鹼結合物可經由受體介導之胞吞作用或其他內化機制吸收(內化)於腫瘤細胞或癌細胞內。抗原可連接至腫瘤細胞或癌細胞,或可為與腫瘤細胞或癌細胞相關之細胞外基質蛋白。一旦進入細胞內,藥物即經由細胞內之肽裂解釋放。在替代實施例中,游離藥物自喜樹鹼結合物在腫瘤細胞或癌細胞外釋放,且游離藥物隨後穿透細胞。
在一個實施例中,細胞結合劑結合至腫瘤細胞或癌細胞。
在另一實施例中,細胞結合劑結合至腫瘤細胞或癌細胞抗原,其在腫瘤細胞或癌細胞之表面上。
在另一實施例中,細胞結合劑結合至腫瘤細胞或癌細胞抗原,其係與腫瘤細胞或癌細胞相關之細胞外基質蛋白。
細胞結合劑對特定腫瘤細胞或癌細胞之特異性對於確定最有效治療之腫瘤或癌症可為重要的。
可用喜樹鹼結合物治療之癌症包括(但不限於)造血癌,例如淋巴瘤(霍奇金氏淋巴瘤及非霍奇金氏淋巴瘤)及白血病及實體腫瘤。造血癌之實例包括濾泡性淋巴瘤、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瘤、外套細胞淋巴瘤、急性骨髓母細胞性白血病、慢性骨髓細胞性白血病、慢性淋巴球性白血病、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及多發性骨髓瘤。實體腫瘤之實例包括纖維肉瘤、黏液肉瘤、脂肪肉瘤、軟骨肉瘤、骨原性肉瘤、脊索瘤、血管肉瘤、內皮肉瘤、淋巴管肉瘤、淋巴管內皮肉瘤、滑膜瘤、間皮瘤、尤恩氏腫瘤、平滑肌肉瘤、橫紋肌肉瘤、結腸癌、結腸直腸癌、腎癌、胰臟癌、骨癌、乳癌、卵巢癌、前列腺癌、食道癌、胃癌、口腔癌、鼻癌、喉癌、鱗狀細胞癌、基底細胞癌、腺癌、汗腺癌、皮脂腺癌、乳頭狀癌、乳頭狀腺癌、囊腺癌、髓樣癌、支氣管癌、腎細胞癌、肝細胞瘤、膽管癌、絨毛膜癌、精原細胞瘤、胚胎性癌、威爾姆氏瘤、子宮頸癌、子宮癌、睪丸癌、小細胞肺癌、膀胱癌、肺癌、上皮癌、神經膠質瘤、多形性神經膠母細胞瘤、星細胞瘤、髓母細胞瘤、顱咽管瘤、室管膜瘤、松果體瘤、血管母細胞瘤、聽神經瘤、寡樹突神經膠細胞瘤、腦脊髓膜瘤、皮膚癌、黑色素瘤、神經胚細胞瘤及視網膜母細胞瘤。
在實施例中,癌症係腺癌、腦癌、膀胱癌、乳癌、子宮頸癌、絨毛膜癌、CNS腫瘤、結腸或結腸直腸癌、瀰漫型內因性橋腦神經膠細胞瘤(DIPG)、子宮內膜癌、食道癌、尤因氏肉瘤、輸卵管癌、膽囊癌、胃癌、神經膠母細胞瘤、頭頸癌、血液癌症、霍奇金氏淋巴瘤、腎癌、喉癌、白血病、肝癌、肺癌、淋巴瘤、黑色素瘤、默克爾細胞癌、間皮瘤、多發性骨髓瘤、骨髓發育不良症候群(MDS)、神經胚細胞瘤、非霍奇金氏淋巴瘤、骨肉瘤、胰臟癌、腹膜癌、前列腺癌、卵巢癌、腎癌、橫紋肌肉瘤、唾液腺癌、肉瘤、皮膚癌、小腸癌、鱗狀細胞癌、睪丸癌、甲狀腺癌、子宮癌或威爾姆氏瘤。
在實施例中,癌症係乳癌。 癌症之多模式療法
可藉由投與喜樹鹼結合物來治療或抑制癌症,包括(但不限於)腫瘤、轉移疾病或特徵在於細胞生長失控之其他疾病或病症。
在其他實施例中,提供治療癌症之方法,其包括向有需要之患者投與有效量之喜樹鹼結合物及化學治療劑。在一個實施例中,化學治療劑係尚未發現對癌症之治療係難治之化學治療劑。在另一實施例中,化學治療劑係已經發現對癌症之治療係難治之化學治療劑。可將喜樹鹼結合物投與給亦已經歷手術作為癌症治療之患者。
在實施例中,患者亦接受額外治療,例如放射療法。在具體實施例中,喜樹鹼結合物與化學治療劑或與放射療法同時投與。在另一具體實施例中,化學治療劑或放射療法在投與喜樹鹼結合物之前或之後投與。
化學治療劑可在一系列療程中投與。可投與化學治療劑中之任一者或組合,例如標準護理化學治療劑。
另外,提供用喜樹鹼結合物治療癌症之方法,作為化學療法或放射療法之替代,其中化學療法或放射療法已證明或可證明對所治療之個體而言毒性太大,例如導致不可接受或不可忍受之副作用。所治療之患者可視情況用另一癌症治療(例如手術、放射療法或化學療法,此取決於發現哪種治療係可接受或可忍受的)來治療。 自體免疫疾病之治療
喜樹鹼結合物可用於殺死或抑制產生自體免疫疾病之細胞之不想要之複製或用於治療自體免疫疾病。
因此,喜樹鹼結合物可用於治療患者之自體免疫疾病之各種環境中。喜樹鹼結合物可用於將藥物遞送至靶細胞。不受限於理論,在一個實施例中,喜樹鹼結合物與促發炎或不適當刺激之免疫細胞表面上之抗原締合,且然後喜樹鹼結合物經由受體介導之胞吞作用吸收於靶細胞內。一旦在細胞內,細胞結合劑即裂解,導致喜樹鹼之釋放。然後,釋放之喜樹鹼在胞質液中自由遷移,並誘導細胞毒性或細胞生長抑制活性。在替代實施例中,藥物在靶細胞外自喜樹鹼結合物裂解,且喜樹鹼隨後穿透細胞。
在一個實施例中,細胞結合劑結合至自體免疫抗原。在一態樣中,抗原在參與自體免疫病況之細胞表面上。
在一個實施例中,細胞結合劑結合至與自體免疫疾病狀態相關之活化淋巴球。
在另一實施例中,喜樹鹼結合物殺死或抑制產生與特定自體免疫疾病相關之自體免疫抗體之細胞之繁殖。
可用喜樹鹼結合物治療之特定類型之自體免疫疾病包括(但不限於) Th2淋巴球相關之病症(例如,異位性皮膚炎、異位性氣喘、鼻炎結膜炎、過敏性鼻炎、歐門氏症候群(Omenn’s syndrome)、全身性硬化及移植物抗宿主病);Th1淋巴球相關之病症(例如類風濕性關節炎、多發性硬化、牛皮癬、薛格連氏症候群(Sjorgren’s syndrome)、橋本氏甲狀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格雷氏病(Grave’s disease)、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韋格納肉芽腫(Wegener’s granulomatosis)及結核症);及活化B淋巴球相關之病症(例如全身性紅斑狼瘡、古巴士德氏症候群(Goodpasture’s syndrome)、類風濕性關節炎及I型糖尿病)。 自體免疫疾病之多藥物療法
亦揭示治療自體免疫疾病之方法,其包括向有需要之患者投與有效量之喜樹鹼結合物及已知用於治療自體免疫疾病之另一治療劑。 製備喜樹鹼結合物之方法
本文所述之喜樹鹼結合物可以抗體、連接體及藥物單元之系列構築來製備,或以會聚方式藉由組裝部分隨後進行完整之組裝步驟來製備。
在一組實施例中,如本文提供之喜樹鹼有效負載化合物與適宜細胞結合劑組合以促進喜樹鹼有效負載化合物與細胞結合劑之共價連接。在實施例中,細胞結合劑係具有至少2個、至少4個、至少6個或8個硫醇之抗體,由於還原鏈間二硫鍵,該等硫醇可用於連接喜樹鹼有效負載化合物。在實施例中,喜樹鹼有效負載化合物經由抗體上引入之半胱胺酸部分與細胞結合劑連接。 治療用途之套組
在一些態樣,提供用於癌症治療及自體免疫疾病治療之套組。該等套組可包括包含本文所述喜樹鹼結合物之醫藥組合物。
在實施例中,套組可包括在本文所述之任何治療方法中使用之說明書。所包括之說明書可提供對將醫藥組合物投與給個體以在個體中實現預期活性(例如,治療疾病或病症,例如癌症)之說明。在實施例中,與本文所述醫藥組合物之使用有關之說明書可包括關於用於預期治療之劑量、投藥時間表及投與途徑之資訊。容器可為單位劑量、體包裝(例如,多劑量包裝)或亞單位劑量。本揭示內容之套組中供應之說明書通常係標籤或包裝插頁上之書面說明書。標籤或包裝插頁指示醫藥組合物用於治療個體之疾病或病症、延遲其發作及/或緩和該疾病或病症。
在實施例中,本文提供之套組在適宜包裝中。適宜包裝包括(但不限於)小瓶、瓶、罐、撓性包裝及諸如此類。亦考慮與特定裝置(例如吸入器、經鼻投與裝置或輸注裝置)組合使用之包裝。在實施例中,套組可具有無菌進入埠(例如,容器可為靜脈內溶液袋或具有可由皮下注射針刺穿之塞子之小瓶)。
在實施例中,本文提供之套組包括可用於治療如本文所述之自體免疫疾病之癌症的額外治療劑。 實例
以下縮寫用於以下術語: ADC              抗體-藥物結合物 ACN              乙腈 DAR              藥物對抗體比率 DCC              N,N’-二環己基碳化二亞胺 DCM              二氯甲烷 DIPA             二異丙胺 DIPEA           二異丙基乙胺 DMF              二甲基甲醯胺 DMSO            二甲基亞碸 DMTMM        氯化4-(4,6-二甲氧基-1,3,5-三嗪-2-基)-4-甲基嗎啉鎓 DMTMMT      四氟硼酸4-(4,6-二甲氧基-1,3,5-三嗪-2-基)-4-甲基嗎啉鎓 DTPA            二乙烯三胺五乙酸 HIC               疏水性相互作用層析 i.v.                靜脈內 LC-MS           液相層析-質譜 M                  莫耳濃度 nM                 奈莫耳 NMM             N-甲基嗎啉 PPTS             吡啶鎓對甲苯磺酸酯 PTSA 4-甲苯磺酸 SEC               粒徑篩析層析 TBS               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 TCEP             3,3',3''-膦三基三丙酸鹽酸鹽 TEA               三乙胺 TFA               三氟乙酸 THF               四氫呋喃 TLC               薄層層析 p-TsOH          對甲苯磺酸 實例1.化合物MB-1 (P1)之實例性合成
2,6-二溴-4-氟苯甲醛(2 )之製備之一般程序
Figure 02_image757
化合物 1 (30 g, 79.0 mmol, 1 eq)於無水甲苯(180 mL)中之溶液冷卻至-35℃且在5分鐘之時段內添加i -PrMgCl (2 M,於無水THF中, 51.3 mL, 1.3 eq),同時維持內部溫度低於-25℃。獲得澄清褐色溶液。將反應混合物於-30℃至-25℃下攪拌1.5 hr。然後在5分鐘之時段內逐滴添加無水DMF (17.32 g, 236.97 mmol, 18.2 mL, 3.3 eq)。將反應混合物升溫至10℃且於此溫度下攪拌1.5 hr。TLC (石油醚/乙酸乙酯 = 10/1, Rf = 0.7)顯示未留下起始材料。將反應物用飽和NH4 Cl水溶液(60 mL)淬滅且然後過濾。經Na2 SO4 乾燥濾液,在減壓下蒸發,以產生殘餘物,藉由矽膠管柱層析(石油醚/乙酸乙酯 = 50/1至10/1)對其進行純化,以產生黃色固體狀2,6- 二溴-4- 氟- 苯甲醛( 14.8 g, 47.3 mmol, 產率59.8%)。1 H NMR (400 MHz, 氯仿-d) δ 10.23 (s, 1H), 7.44 (d,J =7.7 Hz, 2H)。
2-(2,6-二溴-4-氟苯基)-1,3-二氧戊環(3 )之製備之一般程序
Figure 02_image759
於25℃下向化合物 2 (14.8 g, 47.3 mmol, 1 eq)於1,2-二氯-乙烷(240 mL)中之溶液中添加乙二醇(14.66 g, 236.25 mmol, 13.2 mL, 5 eq)、二乙氧基甲氧基乙烷(6.02 g, 40.64 mmol, 6.76 mL, 0.86 eq)及4-甲苯磺酸(81.37 mg, 472.50 umol, 0.01 eq)。將反應混合物於80℃下攪拌10 hr。TLC (石油醚/乙酸乙酯 = 10/1, Rf = 0.45, UV及I2 )顯示起始材料消耗。將反應混合物冷卻至20℃,連續用飽和NaHCO3 (100 mL)、H2 O (2 × 100 mL)及鹽水(2 × 100 mL)洗滌,經Na2 SO4 乾燥且在減壓下濃縮,以產生黃色固體狀2-(2,6- 二溴-4- 氟- 苯基)-1,3- 二氧戊環 (15.4 g, 44.9 mmol, 產率100%)。1 H NMR (400MHz, 氯仿-d) δ 7.36 (d,J =7.7 Hz, 2H), 6.36 (s, 1H), 4.36 - 4.31 (m, 2H), 4.11 - 4.06 (m, 2H)。
2-(2,6-二溴-4-氟-3-甲基苯基)-1,3-二氧戊環(4 )之製備之一般程序
Figure 02_image761
於-65℃下向二異丙胺(6.50 g, 64.25 mmol, 9.08 mL, 1.36 eq)於無水THF (26 mL)中之溶液中逐滴添加正丁基鋰(2.5 M, 24.6 mL, 1.3 eq)。將反應混合物升溫至0℃且攪20 min。然後將反應物再次冷卻至-65℃。逐滴添加化合物 3 (15.4 g, 47.3 mmol, 1 eq)於無水THF (42 mL)中之溶液且將混合物於-65℃下再攪拌1 hr。於-65℃下逐滴添加碘甲烷(8.05 g, 56.7 mmol, 3.5 mL, 1.2 eq)。將混合物於-65℃下攪拌2 hr且然後升溫至15℃且攪拌12 hr。TLC (石油醚/乙酸乙酯, 10/1, Rf = 0.48)顯示起始材料消耗。藉由添加水(50 mL)淬滅反應且用乙酸乙酯(2 × 80 mL)萃取。將合併之有機相用飽和鹽水(2 × 50 mL)洗滌,經無水Na2 SO4 乾燥,過濾且在真空中濃縮,以產生殘餘物,藉由矽膠層析(石油醚/乙酸乙酯, 50/1至10/1)純化殘餘物,以產生黃色固體狀2-(2,6- 二溴-4- 氟-3- 甲基- 苯基)-1,3- 二氧戊環( 6.5 g, 19.1 mmol, 產率40.5%)。1 H NMR (400MHz, 氯仿-d) δ 7.34 (d,J =8.8 Hz, 1H), 6.44 (s, 1H), 4.37 - 4.32 (m, 2H), 4.11 - 4.07 (m, 2H), 2.33 (d,J =2.4 Hz, 3H)。
N-[3-溴-2-(1,3-二氧戊環-2-基)-5-氟-4-甲基-苯基]-1,1-二苯基-甲亞胺(5 )之製備之一般程序
Figure 02_image762
在N2 保護下向化合物 4 (0.1 g, 294.13 umol, 1 eq)於甲苯(6 mL)中之溶液中添加化合物 4a (63.97 mg, 352.96 umol, 59.23 uL, 1.2 eq)、第三丁醇鈉(56.53 mg, 588.26 umol, 2 eq)及Xantphos-Pd-G4 (14.14 mg, 14.71 umol, 0.05 eq)。將反應混合物於100℃下在N2 保護下攪拌12 hr。TLC (石油醚/乙酸乙酯 = 10/1, Rf = 0.32)顯示起始材料消耗。如上所述設置九個額外小瓶且合併所有十種反應混合物。經由矽藻土墊過濾合併之反應混合物且用乙酸乙酯(100 mL)洗滌濾餅。在減壓下濃縮合併之濾液,以產生殘餘物,藉由矽膠層析(石油醚/乙酸乙酯 = 100/1至10/1)對其進行純化,以產生黃色固體狀N-[3- 溴-2-(1,3- 二氧戊環-2- 基)-5- 氟-4- 甲基- 苯基]-1,1- 二苯基- 甲亞胺 (0.7 g, 1.27 mmol, 產率43.24%)。
1 H NMR (400MHz, 氯仿-d) δ 7.77 (br d,J =7.5 Hz, 2H), 7.48 (br d,J =7.1 Hz, 1H), 7.45 - 7.37 (m, 3H), 7.31 (br d,J =4.3 Hz, 4H), 6.48 (s, 1H), 5.93 (d,J =10.1 Hz, 1H), 4.11 - 4.06 (m, 2H), 3.96 - 3.91 (m, 2H), 2.23 (d,J =2.3 Hz, 3H)。
6-胺基-2-溴-4-氟-3-甲基苯甲醛(6 )之製備之一般程序
Figure 02_image764
於0℃下向化合物 5 (0.5 g, 1.14 mmol, 1 eq)於四氫呋喃(2 mL)中之溶液中添加HCl (12 M, 6.66 mL, 70.39 eq)。將反應混合物於0℃下攪拌10 min。TLC (石油醚/乙酸乙酯 = 10/1, Rf = 0.35)顯示所有起始材料消耗。藉由添加固體NaHCO3 中和反應混合物。用乙酸乙酯(3 × 2 mL)萃取所得溶液。如上所述設置四個額外反應小瓶。合併反應混合物且藉由添加固體NaHCO3 中和。用乙酸乙酯萃取所得溶液。合併所有有機層,經Na2 SO4 乾燥,過濾且在減壓下濃縮,以產生殘餘物,藉由prep-TLC (石油醚/乙酸乙酯 = 10/1)對其進行純化,以產生黃色固體狀6- 胺基-2- 溴-4- 氟-3- 甲基- 苯甲醛( 0.12 g, 439.6 umol, 產率38.7%)。1 H NMR (400MHz, 氯仿-d) δ 10.40 (s, 1H), 6.52 (br s, 2H), 6.32 (d,J =11.2 Hz, 1H), 2.26 (d,J =2.2 Hz, 3H)。
(S)-10-溴-4-乙基-8-氟-4-羥基-9-甲基-1H-吡喃并[3',4':6,7]吲嗪并[1,2-b]喹啉-3,14(4H,12H)-二酮(8 )之製備之一般程序
Figure 02_image766
化合物 6 (120 mg, 517.13 umol, 1 eq)及化合物 7 (122.52 mg, 465.42 umol, 0.9 eq)於乙酸(2 mL)中之混合物加熱至120℃。然後向混合物中添加HCl (12 N, 100 uL, 2.32 eq)。將反應混合物於120℃下攪拌12 hr。TLC (石油醚/乙酸乙酯 = 2/1, Rf = 0.2)顯示所有起始材料消耗。如上所述設置六個額外反應小瓶且合併所有七種反應混合物。在減壓下濃縮合併之反應混合物以產生殘餘物。將殘餘物與甲醇(6 mL)一起研磨且過濾,以產生褐色固體狀(S)-10- 溴-4- 乙基-8- 氟-4- 羥基-9- 甲基-1H- 吡喃并[3',4':6,7] 吲嗪并[1,2-b] 喹啉-3,14(4H,12H)- 二酮 (600 mg, 1.18 mmol, 產率45.47%)。1 H NMR (400MHz, DMSO-d6 ) δ 8.90 (s, 1H), 8.01 (d,J =10.6 Hz, 1H), 7.33 (s, 1H), 6.55 (br s, 1H), 5.43 (s, 2H), 5.29 (s, 2H), 2.57 (d,J =1.8 Hz, 3H), 1.87 (tt,J =7.1, 14.6 Hz, 2H), 0.88 (t,J =7.3 Hz, 3H)。
(S)-10-(4-((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丁-1-炔-1-基)-4-乙基-8-氟-4-羥基-9-甲基-1H-吡喃并[3',4':6,7]吲嗪并[1,2-b]喹啉-3,14(4H,12H)-二酮(9 )之製備之一般程序
Figure 02_image768
在N2 保護下向化合物 8 (50 mg, 108.87 umol, 1 eq)於甲苯(1.5 mL)中之溶液中添加化合物 8a (100.35 mg, 544.35 umol, 5 eq)、K2 CO3 (75.23 mg, 544.35 umol, 5 eq)、(±)-2,2’-雙(二苯基膦基)-1,1’-聯萘(BINAP, 13.56 mg, 21.77 umol, 0.2 eq)及二乙醯氧基鈀(4.89 mg, 21.77 umol, 0.2 eq)。將反應混合物於100℃下攪拌12 hr。TLC (石油醚/乙酸乙酯 = 1/2, Rf = 0.35)顯示所有起始材料消耗。如上所述設置三個額外反應小瓶且合併所有四種反應混合物。用水(6 mL)及乙酸乙酯(6 mL)稀釋合併之反應混合物。分離有機層且用乙酸乙酯(2 × 6 mL)萃取水相。在減壓下濃縮合併之有機層以產生殘餘物,藉由prep-TLC (石油醚/乙酸乙酯 = 1/2)對其進行純化,以產生淺褐色固體狀(S)-10-(4-(( 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 氧基) 丁-1- 炔-1- 基)-4- 乙基-8- 氟-4- 羥基-9- 甲基-1H- 吡喃并[3',4':6,7] 吲嗪并[1,2-b] 喹啉-3,14(4H,12H)- 二酮 (60 mg, 90.6 umol, 產率27.8%)。1 H NMR (400MHz, 氯仿-d) δ 8.87 - 8.82 (m, 1H), 7.77 (d,J =10.3 Hz, 1H), 7.68 - 7.64 (m, 1H), 5.76 (d,J =16.4 Hz, 1H), 5.30 (s, 3H), 3.99 - 3.91 (m, 2H), 2.91 - 2.81 (m, 2H), 2.69 - 2.55 (m, 3H), 1.98 - 1.81 (m, 2H), 1.06 (s, 3H), 0.96 - 0.93 (m, 9H), 0.16 - 0.11 (m, 6H)。
(S)-4-乙基-8-氟-4-羥基-10-(4-羥基丁基)-9-甲基-1H-吡喃并[3',4':6,7]吲嗪并[1,2-b]喹啉-3,14(4H,12H)-二酮MB-1 (P1) 之製備之一般程序
Figure 02_image769
化合物 9 (30 mg, 53.31 umol, 1 eq)於四氫呋喃(5 mL)中之溶液中添加PdCl2 (9.45 mg, 53.31 umol, 1 eq)。將反應混合物於15℃下在H2 (10 psi)下攪拌15 min。TLC (石油醚/乙酸乙酯 = 1/2, Rf = 0.45)顯示起始材料消耗。檢測到期望產物MB-1 (P1) 及TBS保護之產物。然後將反應混合物在25℃下再攪拌1 hr。TLC (乙酸乙酯/甲醇 = 8/1, Rf = 0.45)顯示TBS保護之產物消耗且主要產物係化合物MB-1 (P1) 。如上所述設置一個額外反應小瓶且合併所有兩種反應混合物。過濾合併之反應混合物且在減壓下濃縮濾液,以產生殘餘物,藉由在中性條件下prep-HPLC對其進行純化,以產生黃色固體狀 (S)-4- 乙基-8- 氟-4- 羥基-10-(4- 羥基丁基)-9- 甲基-1H- 吡喃并[3',4':6,7] 吲嗪并[1,2-b] 喹啉-3,14(4H,12H)- 二酮(5 mg, 產率10.4%) 1 H NMR (400MHz, DMSO-d6 ) δ 8.87 (s, 1H), 7.75 (d,J =10.8 Hz, 1H), 7.31 (s, 1H), 6.52 (br s, 1H), 5.42 (s, 2H), 5.25 (s, 2H), 3.49 (br t,J =5.8 Hz, 2H), 3.16 (br s, 1H), 3.14 (br s, 2H), 2.43 (d,J =1.5 Hz, 3H), 1.87 (tt,J =7.0, 14.4 Hz, 2H), 1.62 (br s, 4H), 0.88 (t,J =7.3 Hz, 3H);13 C NMR (101MHz, DMSO-d6 ) δ 172.93, 161.00, 157.28, 152.78, 150.42, 148.38 (d,J =14.5 Hz, 1C), 145.80, 140.76 (d,J =5.1 Hz, 1C), 129.70, 128.78, 125.53 (d,J =18.9 Hz, 1C), 124.48, 119.49, 110.64 (br d,J =23.3 Hz, 1C), 97.15, 72.84, 65.72, 60.88, 50.88, 32.84, 30.75, 28.31, 27.07, 11.91, 8.23;HRMS (ESI-TOF) m/z: [M - H]- calcd 451.1650;實驗值451.1650;
Prep-HPLC方法(Gilson 281半製備型HPLC系統): 移動相: A:H2 O;B:乙腈;管柱:Welch Xtimate C18 150 × 25mm × 5um 流速:25 mL/min;監測器波長:220及254 nm;梯度:在8 min內B自20%至45%,然後在0.2 min內B自45%至100%,然後B 100%持續2 min,在0.2 min內B自100%至20%,然後B 20%持續1.5 min。實例 2. 化合物 MB-1 (P1) 之實例性替代合成
2,6-二溴-4-氟-3-甲基-苯胺(1-2 )之製備之一般程序
Figure 02_image770
於15℃下在1.5 hr內使用加料漏斗向化合物 1-1 (70 g, 559.36 mmol, 1eq )於CH2 Cl2 /甲醇(1:1, 1.2 L)中之攪拌溶液中逐滴添加Br2 (223.48 g, 1.40 mol, 72.09 mL, 2.5eq )於CH2 Cl2 /甲醇(1:1, 200 mL)中之溶液。將反應混合物於25℃下攪拌4 hr且TLC (石油醚/乙酸乙酯=6/1, Rf=0.6)顯示起始材料消耗。如上所述設置三個額外小瓶且合併來自四個反應之混合物且濃縮。向所得殘餘物中添加1 N Na2 S2 O3 (1.5 L)及乙酸乙酯(1.5 L)。將溶液攪拌10 min且然後小心地用1 N Na2 CO3 (150 mL)鹼化。將其轉移至分液漏斗中且分離有機層。用乙酸乙酯(2 × 1 L)萃取水層。將合併之有機層用1 N Na2 S2 O3 (1 L)、之後鹽水(1 L)洗滌,然後經Na2 SO4 乾燥。將其過濾且在減壓下濃縮,以產生殘餘物。將殘餘物與石油醚(1 L)一起研磨且過濾,以得到淺紫色固體狀產物1-2 (574 g, 1.93 mol, 產率86%, 純度95%)。1 H NMR (400MHz, 氯仿-d) δ 7.18 (d, J=8.6 Hz, 1H), 4.52 - 4.30 (m, 2H), 2.29 (d, J=2.4 Hz, 3H)。
1,3-二溴-5-氟-2-碘-4-甲基-苯(1-3 )之製備之一般程序
Figure 02_image771
向p-TsOH (90 g, 522.2 mmol, 3eq )於乙腈(700 mL)中之溶液中添加化合物 1-2 (49.25 g, 174.07 mmol, 1eq )。將所得白色懸浮液冷卻至10-15℃且然後逐漸添加NaNO2 (24.02 g, 348.14 mmol, 2eq )及KI (73.22 g, 435.13 mmol, 2.5eq )於水(105 mL)中之溶液。懸浮液變為深褐色且釋放氣體。將稠混合物於10℃下攪拌10 min,然後於20℃下再攪拌1 hr。TLC (石油醚/乙酸乙酯=6/1, Rf=0.6)顯示起始材料消耗。將反應混合物傾倒至水(400 mL)中。添加1 N碳酸氫鈉溶液(200 mL)以將pH調節至9-10,之後添加2 N硫代硫酸鈉溶液(200 mL)。用乙酸乙酯(3 × 500 mL)萃取所得混合物。如上所述設置11個額外小瓶。合併來自12個反應之合併之有機層,經Na2 SO4 乾燥且在減壓下濃縮。藉由矽膠層析純化所得殘餘物且用石油醚溶析,以得到黃色固體狀產物1-3 (504 g, 1.09 mol, 產率56%, 純度85%)。1 H NMR (400MHz, 氯仿-d) δ 7.41 (d, J=8.8 Hz, 1H), 2.43 (d, J=2.4 Hz, 3H)。
2,6-二溴-4-氟-3-甲基-苯甲醛(1-4 )之製備之一般程序
Figure 02_image772
在10 min之時段內向化合物 1-3 (50.4 g, 127.98 mmol, 1eq )於無水甲苯(300 mL)中之溶液中添加氯(異丙基)鎂之溶液(2 M,於四氫呋喃中, 76.80 mL, 1.2eq ),同時維持內部溫度低於-25℃。獲得澄清褐色溶液且將混合物攪拌1.5 hr,之後在10 min內添加N,N-二甲基甲醯胺(30.86 g, 422.33 mmol, 3.3eq )。添加後,將反應混合物之溫度增加至-19℃。在0.5 hr內將反應混合物升溫至20℃且攪拌1.5 hr。TLC (石油醚/乙酸乙酯=10/1, Rf=0.45)顯示反應完成。將反應混合物用飽和NH4 Cl水溶液(50 mL)淬滅。如上所述設置十個額外小瓶且合併所有11種反應混合物。過濾合併之混合物且在減壓下蒸發濾液,以產生殘餘物。藉由矽膠管柱層析純化殘餘物且用石油醚溶析,以產生黃色固體狀產物1-4 (253 g, 812.18 mmol, 產率60%, 純度95%)。1 H NMR (400MHz, 氯仿-d) δ 10.22 (s, 1H), 7.40 (d, J=8.6 Hz, 1H), 2.37 (d, J=2.4 Hz, 3H)。
2-(2,6-二溴-4-氟-3-甲基-苯基)-1,3-二氧戊環(4 )之製備之一般程序.
Figure 02_image774
化合物 1-4 (50.6 g, 170.99 mmol, 1eq )於1,2-二氯乙烷(430 mL)中之溶液中添加乙二醇(53.06 g, 878.58 mmol, 47.80 mL, 5eq )、原甲酸三乙酯(25.34 g, 170.99 mmol, 28.44 mL, 1eq )及對甲苯磺酸(1.47 g, 8.55 mmol, 0.05eq )。將反應混合物於80℃下攪拌3 hr且TLC (石油醚/乙酸乙酯=10/1, Rf=0.59)顯示反應完成。如上所述設置四個額外小瓶且合併來自五個反應之反應混合物。隨後將合併之反應混合物用飽和Na2 CO3 水溶液(1 L)、飽和NH4 C1水溶液(1 L)及水(1 L)洗滌。將有機層經Na2 SO4 乾燥,過濾並在減壓下蒸發,以產生粗產物。於20℃下將粗產物與石油醚一起研磨15 min且過濾,以產生淺黃色固體狀產物4 (280 g, 741.21 mmol, 產率84%, 純度90%)。1 H NMR (400MHz, 氯仿-d) δ 7.34 (d, J=8.6 Hz, 1H), 6.44 (s, 1H), 4.37 - 4.31 (m, 2H), 4.11 - 4.06 (m, 2H), 2.34 (d, J=2.4 Hz, 3H)。
N-[3-溴-2-(1,3-二氧戊環-2-基)-5-氟-4-甲基-苯基]-1,1-二苯基-甲亞胺(5 )之製備之一般程序
Figure 02_image776
在N2 保護下向化合物 4 (53 g, 155.89 mmol, 1eq )於甲苯(100 mL)中之溶液中添加化合物 4a (29.67 g, 163.69 mmol, 27.46 mL, 1.05eq )、第三丁醇鈉(29.97 g, 311.78 mmol, 2eq )、乙酸鈀(II) (3.5 g, 15.59 mmol, 0.1eq )及4,5-雙(二苯基膦基)-9,9-二甲基𠮿
Figure 110106742-A0304-12-01
(9.02 g, 15.59 mmol, 0.1eq )。將反應混合物於100℃下在N2 保護下攪拌12 hr且TLC (石油醚/乙酸乙酯=10/1, Rf=0.32)顯示反應完成。如上所述設置兩個額外小瓶且合併所有三種反應混合物且經由矽藻土墊過濾。用乙酸乙酯(500 mL)洗滌濾餅。在減壓下濃縮合併之濾液,以產生殘餘物。藉由管柱層析純化殘餘物且用石油醚/乙酸乙酯=10/1溶析,以產生黃色固體狀產物5 (105 g, 214.62 mmol, 產率45.61%, 80%純度)。產物未經進一步純化即用於下一步驟中。1 H NMR (400MHz, 氯仿-d) δ 7.77 (br d, J=7.3 Hz, 2H), 7.54 - 7.37 (m, 4H), 7.31 (br d, J=4.5 Hz, 3H), 7.26 - 7.22 (m, 1H), 6.48 (s, 1H), 5.93 (d, J=10.3 Hz, 1H), 4.11 - 4.05 (m, 2H), 3.96 - 3.91 (m, 2H), 2.23 (d, J=2.3 Hz, 3H)。
N-[3-[4-[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丁基]-2-(1,3-二氧戊環-2-基)-5-氟-4-甲基-苯基]-1,1-二苯基-甲亞胺(1-6 )之製備之一般程序
Figure 02_image778
於10℃下在氮氣氛下向化合物5a (5.3 g, 28.44 mmol, 1 eq)於甲苯(80 mL)中之攪拌混合物中添加9-BBN (0.5 M,於四氫呋喃中, 68.13 mL, 1.2 eq)。將所得混合物於80℃下在氮氣保護下攪拌20 min且TLC (石油醚/乙酸乙酯=1/1, Product Rf = 0.2, I2 )顯示反應完成。於10℃下在氮氣氣氛下向上述混合物中添加NaOH (2.27 g, 56.78 mmol, 2eq )於水(20 mL)中之溶液。將所得混合物於10℃下攪拌10 min,之後於10℃下在氮氣氣氛下添加化合物 5 (10.00 g, 22.71 mmol, 0.8eq )、四丁基碘化銨(524.31 mg, 1.42 mmol, 0.05eq )及[1,1-雙(二苯基-膦基)二茂鐵]二氯化鈀(II)二氯甲烷加成物(463.7 mg, 568.8 µmol, 0.02eq )。將所得混合物於80℃下在氮氣氣氛下攪拌15 hr且LCMS (滯留時間=3.620)顯示反應完成。如上所述設置七個額外小瓶且合併所有八種反應混合物。用水(500 mL × 3)洗滌合併之反應混合物,經Na2 SO4 乾燥,過濾,並在減壓下濃縮。藉由管柱層析(SiO2 ,石油 醚/乙酸乙酯=10/1至5/1)純化獲得之殘餘物,以產生粗產物,藉由反相HPLC對其進一步純化,以產生黃色膠狀產物1-6 (45 g, 82.15 mmol, 產率50%, 純度80%)。1 H NMR (400MHz, DMSO-d6) δ 7.72 - 7.61 (m, 2H), 7.59 - 7.51 (m, 1H), 7.50 - 7.42 (m, 2H), 7.37 - 7.22 (m, 4H), 7.19 (br d, J=3.5 Hz, 1H), 6.03 (s, 1H), 5.89 (s, 1H), 4.07 - 3.99 (m, 2H), 3.93 - 3.78 (m, 2H), 3.65 - 3.56 (m, 2H), 2.75 - 2.64 (m, 2H), 2.01 (s, 2H), 1.64 (s, 1H), 1.59 - 1.44 (m, 4H), 0.87 (s, 9H), 0.03 (s, 6H)。
(19S)-19-乙基-6-氟-19-羥基-8-(4- 羥基丁基)-7-甲基-17-氧雜-3,13-二氮雜戊環[11.8.0.02,11 .04,9 .015,20 ]二十-1(21),2,4,6,8,10,15(20)-庚烯-14,18-二酮(MB-1 )(P1) 之製備之一般程序
Figure 02_image780
於20℃下向化合物 1-6 (500 mg, 912.79 umol, 1eq )於乙醇(5 mL)中之溶液中添加化合物 7 (144.17 mg, 547.67 umol, 0.6eq )及濃鹽酸(12 M, 0.5 mL, 6.57eq )。將反應混合物於80℃下攪拌2 hr。TLC (石油醚/乙酸乙酯=10/1, 產物Rf=0;乙酸乙酯/甲醇=10/1, 產物Rf=0.2)顯示大部分化合物 7 消耗且生成新的斑點。如上所述設置29個額外小瓶且合併所有30種反應混合物。在減壓下濃縮合併之反應混合物。藉由矽膠層析(乙酸乙酯/甲醇=1/0至7/3)純化獲得之殘餘物,以產生粗產物。在藉由管柱層析(SiO2 , 乙酸乙酯/甲醇=1/0至7/3)及反相HPLC純化後,回收呈褐色固體形式之化合物 7 (1.7 g, 4.52 mmol, 22.5%產率, 70%純度)。使回收之化合物7 在另外20個反應中經受相同反應條件。處理反應物且如上文詳述純化。將合併之粗產物進一步與乙酸乙酯/甲醇(1/1, 1 mL)一起研磨,以產生深褐色固體狀產物MB-1 (P1) (3.7 g, 8.18 mmol, 產率10%, 90%純度)。1 H NMR (400MHz, DMSO-d6) δ 8.89 (s, 1H), 7.77 (d, J=11.0 Hz, 1H), 7.31 (s, 1H), 6.54 (br s, 1H), 5.53 - 5.33 (m, 2H), 5.26 (s, 2H), 4.80 - 4.06 (m, 1H), 3.49 (br t, J=5.9 Hz, 2H), 3.19 - 3.11 (m, 2H), 2.43 (d, J=1.8 Hz, 3H), 1.86 (tt, J=7.2, 14.5 Hz, 2H), 1.62 (br s, 4H), 0.88 (t, J=7.3 Hz, 3H)。實例 3. 化合物 MB-2 (PL1) 之實例性合成
C17 H14 NO4 (S2 )之製備之一般程序.
Figure 02_image782
於20℃下將裝有2-(9H-茀-9-基甲氧基羰基胺基)乙酸(74.92 g, 252.10 mmol, 2eq )、Trt-樹脂S1 (120.00 g, 126.05 mmol, 1eq )及N,N-二異丙基乙胺(162.85 g, 1.26 mol, 219.47 mL, 10 eq)於二氯甲烷(1500 mL)之管柱用氮氣鼓泡12 hr。過濾後,隨後將殘餘物用二氯甲烷(3 × 300 mL)、二甲基甲醯胺二氯甲烷/甲醇 = 1/1 (3 × 300 mL)及二甲基甲醯胺(3 × 300 mL)洗滌。進一步在高真空上乾燥殘餘物,以產生黃色固體狀粗製樹脂 -C17 H14 NO4 (150 g, 123.66 mmol, 98.10%產率, 粗純度)。產物未經純化即直接用於下一步驟。向裝有DMF (1200 mL)中之樹脂 -C17 H14 NO4 (150 g, 123.66 mmol, 1eq )中添加六氫吡啶(105.30 g, 1.24 mol, 122.13 mL, 10eq )。將混合物於20℃下用N2 鼓泡1 hr。過濾出所得樹脂且隨後用二甲基甲醯胺(2 × 500 mL)及二氯甲烷(2 × 500 mL)洗滌。乾燥樹脂,以得到黃色固體狀樹脂 -C2 H4 NO2 (S2 ) (120 g, 121.21 mmol, 98.02%產率)且直接用於下一步驟。
樹脂-C5 H9 N2 O3 (S3 )之製備之一般程序
Figure 02_image784
向裝有二甲基甲醯胺(1200 mL)中之(2S)-2-(9H-茀-9-基甲氧基羰基胺基)丙酸(75.47 g, 242.42 mmol, 2eq )及樹脂 -C2 H4 NO2 (S2 ) (120 g, 121.21 mmol, 1eq )之管柱中添加HCTU (六氟磷酸O-(6-氯-1H-苯并三唑-1-基)-1,1,3,3-四甲基脲鎓) (100.29 g, 242.42 mmol, 2eq )及N,N-二異丙基乙胺(78.33 g, 606.06 mmol, 105.56 mL, 5eq )。將混合物於20℃下用N2 鼓泡1hr。過濾出所得樹脂且連續用二甲基甲醯胺(2 × 500 mL)及二氯甲烷(2 × 500 mL)洗滌。將其乾燥,以得到黃色固體狀樹脂 -C20 H19 N2 O5 (150 g, 粗製),其直接用於下一步驟。向裝有二甲基甲醯胺(1200 mL)中之樹脂 -C20 H19 N2 O5 (150 g, 116.91 mmol, 1eq )之管柱中添加六氫吡啶(99.55 g, 1.17 mol, 115.46 mL, 10eq )。將混合物於20℃下用N2 鼓泡1 hr。過濾出所得樹脂且連續用二甲基甲醯胺(2 × 500 mL)及二氯甲烷(2 × 500 mL)洗滌。將其乾燥,以得到黃色固體狀樹脂 C5 H9 N2 O3 (S3 ) (120 g, 粗製)且直接用於下一步驟中。
2-[[(2S)-2-[[(2S)-2-(9H-茀-9-基甲氧基- 羰基胺基)-3-甲基-丁醯基]胺基]丙醯基]胺基]乙酸(1-7 )之製備之一般程序
Figure 02_image786
向裝有二甲基甲醯胺(200 mL)中之樹脂 C5 H9 N2 O3 (S3 ) (120 g, 112.99 mmol, 1eq )及(2S)-2-(9H-茀-9-基甲氧基羰基胺基)-3-甲基-丁酸(76.70 g, 225.99 mmol, 2eq )之管柱中添加六氟磷酸O-(6-氯-1-H苯并三唑-1-基)-1,1,3,3-四甲基脲鎓(93.49 g, 225.99 mmol, 2eq )及N,N-二異丙基-乙胺(73.02 g, 564.97 mmol, 98.41 mL, 5eq )。將混合物於20℃下用N2 鼓泡12 hr。過濾出所得樹脂且連續用二甲基甲醯胺(2 × 500 mL)及二氯甲烷(2 × 500 mL)洗滌。用三氟乙酸/二氯甲烷(10%, 3 × 500 mL)淬滅樹脂。合併有機層,且在減壓下濃縮,以產生殘餘物。於20℃下將殘餘物與正己烷一起研磨12 hr。將其過濾,以產生白色固體狀產物1-7 (60 g, 39.05 mmol, 產率34.56%, 純度90%)。1 H NMR (400MHz, DMSO-d6) δ 8.17 (br t, J=5.7 Hz, 1H), 7.99 (d, J=7.5 Hz, 1H), 7.89 (d, J=7.3 Hz, 2H), 7.74 (t, J=6.6 Hz, 2H), 7.45 - 7.38 (m, 3H), 7.37 - 7.29 (m, 2H), 4.39 - 4.19 (m, 4H), 3.93 - 3.66 (m, 3H), 2.03 - 1.92 (m, 1H), 1.22 (d, J=7.1 Hz, 3H), 0.85 (dd, J=6.9, 9.8 Hz, 6H)。
乙酸[[(2S)-2-[[(2S)-2-(9H-茀-9-基甲氧基羰基胺基)-3-甲基-丁醯基]胺基]丙醯基]胺基]甲基酯(1-8 )之製備之一般程序.
Figure 02_image788
將化合物1-7 (15 g, 32.08 mmol, 1eq )、吡啶(3.04 g, 38.51 mmol, 1.2eq )及乙酸(IV)鉛(17.07 g, 38.51 mmol, 1.2eq )於四氫呋喃(192 mL)及甲苯(38.4 mL)中之溶液於80℃下攪拌12 hr且LCMS (產物之滯留時間= 1.157)顯示反應完成。在減壓下濃縮反應混合物,以產生殘餘物,將其與乙醇(15 mL)一起研磨且過濾,以產生褐色固體狀產物1-8 (5 g, 8.31 mmol, 產率38.83%, 純度80%)。1 H NMR (400MHz, DMSO-d6) δ 8.03 - 7.93 (m, 1H), 7.89 (d, J=7.5 Hz, 2H), 7.74 (br t, J=6.3 Hz, 2H), 7.47 - 7.36 (m, 3H), 7.36 - 7.28 (m, 2H), 5.16 - 5.02 (m, 1H), 4.39 - 4.26 (m, 2H), 4.22 (br d, J=3.9 Hz, 2H), 3.93 - 3.82 (m, 1H), 1.98 (s, 2H), 1.78 (s, 1H), 1.27 - 1.13 (m, 3H), 0.92 - 0.75 (m, 6H)。
N-[(1S)-1-[[(1S)-2-[4-[(19S)- 19-乙基-6-氟-19-羥基-7-甲基-14,18-二側氧基-17-氧雜-3,13-二氮雜戊環[11.8.0.02,11 .04,9 .015,20 ]二十-1(21),2,4,6,8,10,15(20)-七烯-8-基]丁氧基甲基胺基]-1-甲基-2-側氧基-乙基]胺甲醯基]-2-甲基-丙基]胺基甲酸9H-茀-9-基甲基酯(1-9 )之製備之一般程序.
Figure 02_image790
MB-1 (411 mg, 0.908 mmol, 1eq )及化合物 1-8 (555 mg, 1.15 mmol, 1.27eq )於無水N,N-二甲基甲醯胺(6 mL)中之攪拌溶液中添加HCl/醚合物(1.5 M HCl二乙醚溶液, 1.18 mL, 2eq )。將反應混合物於20℃下攪拌15 hr。LCMS (產物之滯留時間 = 2.415)顯示大部分起始材料消耗且檢測到具有期望MS之新峰。如上所述設置八個額外小瓶且所有九種反應混合物皆消耗。在減壓下(35℃加熱浴)濃縮合併之反應混合物以產生殘餘物。將殘餘物重新溶解於N,N-二甲基甲醯胺(20 mL)中且藉由prep-HPLC純化,以產生淺黃色固體狀產物1-9 (2 g, 2.29 mmol, 產率25.19%, 純度90%)。1 H NMR (400MHz, DMSO-d6) δ 8.85 (br s, 1H), 8.62 (br s, 1H), 8.02 (br d, J=6.8 Hz, 1H), 7.85 (br d, J=6.8 Hz, 2H), 7.77 (br d, J=11.0 Hz, 1H), 7.70 (br s, 2H), 7.37 (br d, J=7.3 Hz, 3H), 7.33 - 7.22 (m, 3H), 6.52 (s, 1H), 5.49 - 5.35 (m, 2H), 5.27 (br s, 2H), 4.55 (br d, J=4.9 Hz, 2H), 4.31 - 4.12 (m, 4H), 3.90 - 3.79 (m, 1H), 3.58 (br s, 2H), 3.13 (br s, 2H), 2.42 (br s, 3H), 1.88 (td, J=7.0, 13.8 Hz, 3H), 1.68 (br s, 2H), 1.57 (br s, 2H), 1.19 (br d, J=6.6 Hz, 3H), 0.94 - 0.72 (m, 9H)。
Prep-HPLC方法: 管柱:Kromasil C18 (250 × 50mm × 10 um);移動相:A為H2 O且B為乙腈;梯度:在20min內B自40%至70%;流速:80 mL/min;波長:220及254nm。
(2S)-2-胺基-N-[(1S)-2-[4-[(19S)-19-乙基-6-氟-19-羥基-7-甲基-14,18-二側氧基-17-氧雜-3,13-二氮雜戊環[11.8.0.02,11 .04,9 .015,20 ]二十-1(21),2,4,6,8,10,15(20)-七烯-8-基]丁氧基甲基胺基]-1-甲基-2-側氧基-乙基]-3-甲基-丁醯胺(1-10) 之製備之一般程序
Figure 02_image792
化合物 1-9 (400 mg, 0.458 mmol, 1eq )於無水N,N-二甲基甲醯胺(4 mL)中之攪拌溶液中添加嗎啉(199.37 mg, 2.29 mmol, 200 µL, 5eq )。將反應混合物於15℃下攪拌4 hr。LCMS (產物之滯留時間=1.812)顯示所有起始材料皆消耗且檢測到具有期望MS之新峰。如上所述設置四個額外小瓶。在反應完成後合併五個反應混合物。在減壓下濃縮合併之反應混合物以產生殘餘物。將殘餘物重新溶解於N,N-二甲基甲醯胺中且藉由prep-HPLC純化,以產生白色固體狀產物1-10 (990 mg, 1.47 mmol, 產率77.10%, 純度90%)。1 H NMR (400MHz, DMSO-d6) δ 8.87 (s, 1H), 8.68 (br s, 1H), 8.09 (br s, 1H), 7.77 (br d, J=10.6 Hz, 1H), 7.32 (s, 1H), 6.51 (s, 1H), 5.43 (s, 2H), 5.29 (br s, 2H), 4.55 (br s, 2H), 4.28 (br s, 1H), 3.46 (br s, 1H), 3.45 - 3.42 (m, 1H), 3.14 (br s, 2H), 3.02 (br s, 1H), 2.43 (br s, 3H), 1.88 (br dd, J=7.9, 14.8 Hz, 3H), 1.70 (br s, 2H), 1.58 (br s, 2H), 1.19 (br d, J=6.8 Hz, 3H), 0.88 (br t, J=7.2 Hz, 3H), 0.82 (br d, J=6.6 Hz, 3H), 0.73 (br d, J=6.6 Hz, 3H)。
Prep-HPLC方法: 管柱:Kromasil C18 (250 × 50mm × 10 um);移動相:A為H2 O且B為乙腈;梯度:在20min內B自10%至45%;流速:80 mL/min;波長:220及254 nm。
6-(2,5-二側氧基吡咯-1-基)-N-[(1S)-1-[[(1S)-2-[4-[(19S)- 19-乙基-6-氟-19-羥基-7-甲基-14,18-二側氧基-17-氧雜-3,13-二氮雜戊環[11.8.0.02,11 .04,9 .015,20 ]二十-1(21),2,4,6,8,10,15(20)-七烯-8-基]丁氧基甲基胺基]-1-甲基-2-側氧基-乙基]胺甲醯基]-2-甲基-丙基]己醯胺(MB-2) (PL1) 之製備之一般程序
Figure 02_image794
化合物 1-10 (400 mg, 613.8 µmol, 1eq )於二甲基甲醯胺(10 mL)中之溶液中添加化合物 10A (283.8 mg, 920.6 µmol, 1.5eq )。將反應混合物於15℃下攪拌12 hr。LCMS (產物之滯留時間 = 2.080)顯示所有化合物 1-10 皆消耗且檢測到具有期望MS之新峰。過濾反應混合物且藉由prep-HPLC使用乙腈及去離子水作為移動相純化濾液,以產生白色固體狀產物MB-2 (PL1) (173 mg, 203.9 µmol, 產率33.36%, 純度95.74%)。1 H NMR (400MHz, DMSO-d6) δ 8.87 (s, 1H), 8.57 (t, J=6.4 Hz, 1H), 7.97 (d, J=7.2 Hz, 1H), 7.81 - 7.71 (m, 2H), 7.32 (s, 1H), 6.99 (s, 2H), 6.52 (s, 1H), 5.43 (s, 1H), 5.49 - 5.37 (m, 1H), 5.30 (s, 2H), 4.54 (dq, J=6.6, 10.1 Hz, 2H), 4.21 (quin, J=7.1 Hz, 1H), 4.10 (dd, J=6.8, 8.4 Hz, 1H), 3.48 - 3.41 (m, 2H), 3.37 - 3.34 (m, 2H), 3.20 - 3.08 (m, 2H), 2.43 (d, J=2.0 Hz, 3H), 2.18 - 2.01 (m, 2H), 1.95 - 1.79 (m, 3H), 1.68 (br d, J=7.0 Hz, 2H), 1.58 (br s, 2H), 1.51 - 1.38 (m, 4H), 1.20 - 1.10 (m, 5H), 0.88 (t, J=7.3 Hz, 3H), 0.76 (dd, J=6.8, 9.3 Hz, 6H)。13 C NMR (101MHz, DMSO-d6) δ 173.09, 172.54, 172.26, 171.09, 170.85, 160.54, 156.86, 152.36, 150.00, 147.85, 145.38, 140.13, 134.46, 129.33, 128.33, 125.02, 124.04, 119.05, 110.14, 96.73, 72.40, 69.18, 66.72, 65.27 (br s, 1C), 57.44, 50.49 (br s, 1C), 48.29, 37.02, 34.88, 30.31 (br s, 1C), 29.00, 27.78, 27.62 (br s, 1C), 26.73 (br s, 1C), 25.78, 24.89, 19.18, 18.03 (br d, J=5.8 Hz, 1C), 11.46, 7.80。HRMS (ESI-TOF) m/z: [M + H]+ 計算值845.39;實驗值845.3859。
Prep-HPLC方法: Gilson 281半製備型HPLC系統及Phenomenex Gemini C18管柱(75 × 40 mm × 3 um);移動相:乙腈及水;流速:25 mL/min;監測器波長:220及254 nm。梯度:在8分鐘內30%至50%乙腈、在0.2分鐘內50%至100%乙腈、100%乙腈持續2分鐘、在0.1分鐘內100%至30%乙腈、然後30%乙腈持續1.2分鐘。實例 4. MB-3 (美德坎 )(PL3) 之實例性合成
(2S)-2-(苄基氧基羰基胺基)-5-側氧基-5- [[(2S,3R,4R,5R)-2,3,4,5,6-五羥基己基]胺基]戊酸苄基酯(1-12 )之製備之一般程序.
Figure 02_image796
化合物 11A (6.03 g, 16.27 mmol, 1.1eq )於N,N-二甲基甲醯胺(27 mL)中之溶液中連續添加四氟硼酸4-(4,6-二甲氧基-1,3,5-三嗪-2-基)-4-甲基嗎啉鎓(DMTMMT) (9.7 g, 29.59 mmol, 2eq )及三乙胺(2.24 g, 22.19 mmol, 1.5eq )。於25℃下攪拌0.5 hr後,添加化合物 1-11 (2.68 g, 14.79 mmol, 1eq )且將反應混合物於25℃下攪拌12 hr。LCMS (產物之滯留時間 = 0.253)顯示起始材料消耗且檢測到具有期望MS之新峰。用水(50 mL)稀釋反應混合物並用二氯甲烷(6 × 50 mL)萃取。用鹽水(3 × 130 mL)洗滌合併之有機層,經Na2 SO4 乾燥並過濾。在減壓下濃縮濾液且對殘餘物進行高真空處理以產生油狀物。藉由反相HPLC (3 kg Agela C18管柱, CH3 CN/H2 O, 300 mL/min, 梯度:30% CH3 CN持續10 min、在30 min內30%至45% CH3 CN、45% CH3 CN持續35 min;將約15克粗產物溶解於70 mL DMF中以加載於管柱上)純化油狀物,以得到白色固體狀產物1-12 (4 g, 6.74 mmol, 產率46.1%, 純度99%)。1 H NMR (400 MHz, DMSO-d6) δ 1.72 - 1.85 (m, 1 H) 1.91 - 2.03 (m, 1 H) 2.18 (br t, J=7.44 Hz, 2 H) 2.96 - 3.03 (m, 1 H) 3.24 (dt, J=13.16, 5.17 Hz, 2 H) 3.37 - 3.40 (m, 2 H) 3.44 (br s, 2 H) 4.04 - 4.11 (m, 1 H) 4.29 (d, J=6.38 Hz, 1 H) 4.39 - 4.45 (m, 2 H) 4.51 (d, J=5.63 Hz, 1 H) 4.75 (d, J=4.63 Hz, 1 H) 4.96 - 5.14 (m, 4 H) 7.19 - 7.46 (m, 10 H) 7.68 - 7.85 (m, 2 H)。
(2S)-2-胺基-5-側氧基-5-[[(2S,3R,4R,5R)-2,3,4,5,6-五羥基己基]胺基]戊酸(1-13) 之製備之一般程序.
Figure 02_image798
化合物 1-12 (4 g, 7.48 mmol, 1eq )於水(192 mL)及四氫呋喃(48 mL)中之溶液中添加Pd/C (15.86 g, 14.96 mmol, 10 wt%, 2eq )。將混合物於25℃下在H2 (15 psi)下攪拌12 hr。LCMS (產物之滯留時間 = 0.137)顯示起始材料消耗且檢測到期望產物。經由矽藻土墊過濾混合物且濃縮濾液,以產生白色固體狀產物1-13 (2 g, 6.26 mmol, 產率83.6%, 純度97.1%)。1 H NMR (400MHz, 氧化氘) δ 3.84 (dt, J=7.76, 4.74 Hz, 1 H) 3.70 - 3.80 (m, 4 H) 3.58 - 3.64 (m, 2 H) 3.41 (dd, J=14.06, 4.03 Hz, 1 H) 3.25 (dd, J=14.06, 7.83 Hz, 1 H) 2.41 (br s, 2 H) 2.10 (br s, 2 H)。
(2S)-2-[6-(2,5-二側氧基吡咯-1-基)己醯基胺基]-5-側氧基-5-[[(2S,3R,4R,5R)-2,3,4,5,6-五羥基己基]胺基]戊酸(1-14) 之製備之一般程序.
Figure 02_image800
化合物 1-13 (1 g, 3.22 mmol, 1eq )及化合物 10A (993.51 mg, 3.22 mmol, 1eq )於N,N-二甲基甲醯胺(10 mL)中之溶液中添加三乙胺(3.26 g, 32.23 mmol, 4.49 mL, 10eq )。將混合物於20℃下攪拌12 hr。LCMS (產物之滯留時間 = 1.054)顯示起始材料消耗且檢測到期望產物。如上所述設置一個額外小瓶。反應完成後,合併來自兩個反應之反應混合物且用水(15 mL)稀釋。藉由prep-HPLC對其直接純化,以產生白色固體狀產物1-14 (700 mg, 1.39 mmol, 產率21.57%, 純度100%)。1 H NMR (400MHz, 氧化氘) δ 6.78 (s, 1 H) 4.30 (dd,J =9.11, 5.07 Hz, 1 H) 3.83 (dt,J =7.89, 4.74 Hz, 1 H) 3.79 - 3.74 (m, 1 H) 3.74 - 3.68 (m, 2 H) 3.65 - 3.57 (m, 2 H) 3.46 (t,J =6.91 Hz, 2 H) 3.40 (dd,J =14.06, 4.16 Hz, 1 H) 3.23 (dd,J =14.00, 7.89 Hz, 1 H) 2.39 - 2.30 (m, 2 H) 2.24 (t,J =7.27 Hz, 2 H) 2.20 - 2.08 (m, 1 H) 2.04 - 1.89 (m, 1 H) 1.55 (dquin,J =14.04, 7.19, 7.19, 7.19, 7.19 Hz, 4 H) 1.28 - 1.17 (m, 2 H)。
Prep-HPLC方法: 管柱:Phenomenex luna c18 250 mm × 100 mm × 15 um 移動相:A為H2 O (0.075%三氟乙酸)且B為乙腈 梯度:在20 min內B自1%至30%;流速:250 mL/min;波長:220及254 nm
(2S)-2-[6-(2,5-二側氧基吡咯-1-基)己醯基胺基]-5-側氧基-5-[[(2S,3R,4R,5R)-2,3,4,5,6-五羥基己基]胺基]戊酸(2,5-二側氧基吡咯啶-1-基)酯(14A )之製備之一般程序
Figure 02_image802
化合物 1-14 (100 mg, 198.61 µmol, 1eq )及N-羥基琥珀醯亞胺(45.71 mg, 397.22 µmol, 2eq )於N,N-二甲基甲醯胺(2 mL)中之溶液中添加N,N-二環己基碳二亞胺(DCC) (81.96 mg, 397.22 µmol, 80.35 µL, 2eq )。將反應混合物於20℃下攪拌6 hr。LCMS (滯留時間=1.418)顯示大部分起始材料消耗且檢測到約65%之具有期望MS之產物。如上所述設置四個額外小瓶且以80 mg規模設置另一小瓶。合併來自六個反應之反應混合物。對其過濾以去除固體且含有產物14A 之濾液直接用於下一步驟。LCMS (ESI+): m/z 601.3 (M+H)+ , RT: 1.418 min。
(2S)-2-[6-(2,5-二側氧基吡咯-1-基)己醯基胺基]-N-[(1S)-1-[[(1S)-2-[4-[(19S)-19-乙基-6-氟-19-羥基-7-甲基-14,18-二側氧基-17-氧雜-3,13-二氮雜戊環[11.8.0.02,11 .04,9 .015,20 ]二十-1(21),2,4,6,8,10,15(20)-七烯-8-基]丁氧基甲基胺基]-1-甲基-2-側氧基-乙基]胺甲醯基]-2-甲基-丙基]-N'-[(2S,3R,4R,5R)-2,3,4,5,6-五羥基己基]戊烷二醯胺(MB-3 ) (美德坎 )(PL3) 之製備之一般程序
Figure 02_image804
化合物 1-10 (83.9 mg, 128.79 µmol, 0.65eq )及2 mL N,N-二甲基甲醯胺中之化合物 14A (來自上述反應之粗產物, 119 mg, 198.14 µmol)之混合物於25℃下攪拌15 hr。LCMS (滯留時間=1.729)顯示大部分起始材料消耗且檢測到具有期望MS之產物。如上所述設置四個額外小瓶且另一小瓶設置為67.12 mg規模。合併來自六個反應之反應溶液且過濾。藉由prep-HPLC純化濾液,以產生灰白色固體狀產物MB-3 ( 美德坎) (PL3) (260 mg, 221.18 µmol, 產率18.6%, 純度96.74%)。1 H NMR (400MHz, DMSO-d6 ) δ 8.87 (s, 1H), 8.60 (br s, 1H), 8.08 (br d,J =6.2 Hz, 1H), 8.00 (br d, J=7.7 Hz, 1H), 7.77 (br d, J=11.5 Hz, 1H), 7.72 (br s, 1H), 7.63 (br d, J=9.3 Hz, 1H), 7.32 (s, 1H), 6.99 (s, 2H), 6.53 (s, 1H), 5.43 (br s, 2H), 5.29 (br s, 2H), 4.74 (br s, 1H), 4.57 (br s, 1H), 4.52 (br d, J=6.6 Hz, 1H), 4.47 (br d, J=5.5 Hz, 1H), 4.38 (br d, J=5.1 Hz, 1H), 4.33 (br s, 1H), 4.26 (br d, J=6.4 Hz, 1H), 4.23 (br d, J=6.6 Hz, 2H), 4.13 (br s, 1H), 3.55 (br d, J=4.4 Hz, 3H), 3.45 (br s, 7H), 3.14 (br s, 3H), 3.00 (br s, 1H), 2.42 (br s, 3H), 2.08 (br d, J=5.7 Hz, 4H), 1.96 - 1.78 (m, 1H), 1.96 - 1.78 (m, 4H), 1.69 (br s, 3H), 1.58 (br s, 2H), 1.45 (br s, 4H), 1.18 (br d, J=6.4 Hz, 5H), 0.88 (br t, J=7.1 Hz, 3H), 0.76 - 0.76 (m, 1H), 0.76 (br dd, J=6.9, 11.4 Hz, 5H)。13 C NMR (101MHz, DMSO-d6) δ 173.14, 172.49 (d, J=10.3 Hz, 1C), 172.08, 171.53, 171.14, 170.58, 163.06, 160.59, 156.93, 152.35, 150.07, 147.96 (d, J=13.9 Hz, 1C), 145.41, 140.24, 134.48, 129.34, 128.39, 125.08, 124.09, 119.08, 110.24 (br d, J=22.7 Hz, 1C), 96.83, 72.44, 72.10, 71.78, 71.55, 69.67, 69.25, 66.80, 65.33, 63.38, 57.25, 52.34, 50.52, 48.41, 42.09, 37.02, 34.99, 31.98, 30.69, 30.36, 29.01, 27.81, 27.65 (br s, 1C), 26.75, 25.82, 24.80, 19.12, 17.88 (d, J=11.7 Hz, 1C), 11.44 (d, J=5.9 Hz, 1C), 7.81。HRMS (ESI-TOF) m/z: [M + H]+ 計算值1137.52;實驗值1137.5140。
Prep-HPLC方法: 儀器:Gilson 281半製備型HPLC系統;管柱:Phenomenex Gemini-NX 150 × 30 mm × 5 um;移動相:A:H2 O;B:乙腈;流速:25 mL/min;監測器波長:220及254 nm;梯度:在10分鐘內20%至50% B、50% B持續0.1分鐘、在0.1分鐘內50%至100% B、100% B持續2分鐘、在0.1分鐘內100%至20% B及20% B持續1.2分鐘。實例 5. 抗體 - 藥物結合物 MB-2a MB-3a ( 曲妥珠單抗美德坎 ) 之實例性合成
曲妥珠單抗-藥物結合物MB-2a 之製備之一般程序
Figure 02_image806
50 mM結合緩衝液(pH 7.4):一升含有6.86 g Na2 HPO4 ·2H2 O及1.58 g NaH2 PO4 ·H2 O。
10 mM DTPA (噴替酸(pentetic acid))溶液:一升含有3.90 g DTPA及1.20 g NaOH。
25 mM His/His-HCl調配緩衝液(pH 5.5):一升含有0.90 g L-組胺酸及4.04 g L-組胺酸鹽酸鹽一水合物。
抗體製備:將452 mg凍乾曲妥珠單抗粉末溶解於22 mL純化水中。使用超濾管(30KD)利用50 mM結合緩衝液將獲得之抗體透析4個循環,以產生8.63 mg/ml之抗體濃度(使用ε280 = 213380 M-1 cm-1 之曲妥珠單抗之消光係數)。
抗體之還原:向含有12.2 mL (105 mg, 0.000724 mmol曲妥珠單抗)上述製備之曲妥珠單抗溶液中添加6.2 mL 50 mM結合緩衝液,之後添加579.2 μl TCEP (10 mM)及2.1 mL 10 mM DTPA。將管放入Thermomixer中且還原反應於25℃下運行2小時。
抗體與有效負載之間之結合:向上述曲妥珠單抗還原溶液中添加MB-2 (PL1) (7.45 mg, 0.00882 mmol)於DMSO (1.76 mL)中之溶液。將管放入Thermomixer中且還原反應於25℃下運行1小時。
純化:使用超濾管(30KD)利用25 mM His/His-HCl調配緩衝液使上述結合反應溶液經受純化6個循環,以在調配緩衝液中產生5.5 mL (15.1 mg/mL, 抗體產率 = 83 mg, 產率% = 79%)MB-2a
MB-2a 之物理化學表徵(使用有效負載之消光係數ε280 = 4546 M-1 cm-1 及ε360 = 17513 M-1 cm-1 ) (表1 ): 1
分析項目 方法 結果
單體含量 SEC-HPLC 99.4 %
DAR HIC-HPLC DAR = 7.9 D6 = 5.9% D8 = 94.1%
濃度 UV-Vis 物質濃度 15.1 mg/ml
莫耳濃度 抗體 98.9 μmol/L
有效負載 797.3 μmol/L
曲妥珠單抗-藥物結合物MB-3a (曲妥珠單抗美德坎)之製備之一般程序
Figure 02_image808
50 mM結合緩衝液(pH 7.4):一升含有6.86 g Na2 HPO4 ·2H2 O及1.58 g NaH2 PO4 ·H2 O。
10 mM DTPA (噴替酸)溶液:一升含有3.90 g DTPA及1.20 g NaOH。
25 mM His/His-HCl調配緩衝液(pH 5.5):一升含有0.90 g L-組胺酸及4.04 g L-組胺酸鹽酸鹽一水合物。
抗體製備:將452 mg凍乾曲妥珠單抗粉末溶解於22 mL純化水中。使用超濾管(30KD)利用50 mM結合緩衝液將獲得之抗體透析4個循環,以產生8.63 mg/ml之抗體濃度(使用ε280 = 213380 M-1 cm-1 之曲妥珠單抗之消光係數)。
抗體之還原:向含有12.2 mL (105 mg, 0.000724 mmol曲妥珠單抗)上述製備之曲妥珠單抗溶液中添加6.2 mL 50 mM結合緩衝液,之後添加579.2 μl TCEP (10 mM)及2.1 mL 10 mM DTPA。將管放入Thermomixer中且還原反應於25℃下運行2小時。
抗體與有效負載之間之結合:向上述曲妥珠單抗還原溶液中添加MB-3 (美德坎)(PL3) (10.02 mg, 0.00886 mmol)於DMSO (1.77 mL)中之溶液。將管放入Thermomixer中且還原反應於25℃下運行1小時。
純化:使用超濾管(30KD)利用25 mM His/His-HCl調配緩衝液使上述結合反應溶液經受純化6個循環,以在調配緩衝液中產生6.2 mL (14.6 mg/mL, 抗體產率 = 90.5 mg, 產率% = 86%)MB-3a (曲妥珠單抗美德坎)。
MB-3a( 曲妥珠單抗美德坎) 之物理化學表徵(使用有效負載之消光係數ε280 = 4546 M-1 cm-1 及ε360 = 17513 M-1 cm-1 ) (表2 ): 2
分析項目 方法 結果
單體含量 SEC-HPLC 98.4 %
DAR HIC-HPLC DAR = 8 D8 = 100%
濃度 UV-Vis 物質濃度 14.6 mg/ml
莫耳濃度 抗體 94.8 μmol/L
有效負載 772.5 μmol/L
實例 6. 化合物 P2 之實例性合成
1-(6-胺基-2-溴-4-氟-3-甲基-苯基)丙-1-醇(6a )之製備之一般程序.
Figure 02_image810
於0℃下向乙基溴化鎂於THF (3 M, 2.01 mL, 2 eq)中之溶液中添加四氫呋喃(5 mL)中之化合物 6 (700 mg, 3.02 mmol, 1 eq)。使所得懸浮液升溫至20℃且攪拌4 hr。於0℃下小心地用飽和NH4 Cl水溶液(4 mL)淬滅反應且用乙酸乙酯(4 mL × 3)萃取。用鹽水洗滌合併之有機層,經Na2 SO4 乾燥,過濾並在真空中濃縮,以產生殘餘物。藉由prep-TLC (石油醚/乙酸乙酯=5/1)純化殘餘物,以產生黃色油狀產物6a (240 mg, 產率18.21%, 純度60%)。1 H NMR (400MHz, 氯仿-d) δ = 6.39 (d, J=10.8 Hz, 1H), 4.02 (br s, 2H), 2.93 - 2.86 (m, 2H), 2.22 (d, J=2.2 Hz, 3H), 1.23 - 1.18 (m, 3H)。
1-(6-胺基-2-溴-4-氟-3-甲基-苯基)丙-1-酮(10 )之製備之一般程序.
Figure 02_image811
化合物 6a (80 mg, 0.305 mmol, 1eq )及2-二碘氧基苯甲酸(213.66 mg, 0.763 mmol, 2.5 eq)於乙酸乙酯(3 mL)中之混合物於80℃下攪拌4 hr。基於TLC (石油醚/乙酸乙酯 = 8/1, Rf = 0.31),反應完成。如上所述設置兩個額外小瓶且合併所有三種反應混合物。過濾反應混合物並用乙酸乙酯洗滌濾餅。在減壓下濃縮溶液,以產生殘餘物。藉由prep-TLC (石油醚/乙酸乙酯=8/1)純化殘餘物,以產生粗產物,在中性條件下藉由prep-HPLC進一步純化,以產生黃色油狀產物10 (80 mg, 276.81 umol, 產率30.23%, 純度90%)。1 H NMR (400MHz, 氯仿-d) δ = 6.39 (d, J=10.6 Hz, 1H), 4.02 (br s, 2H), 2.90 (q, J=7.3 Hz, 2H), 2.22 (d, J=2.0 Hz, 3H), 1.22 (t, J=7.2 Hz, 3H)。
製備型HPLC方法: 管柱:Kromasil C18 (250 × 50 mm × 10 um) 移動相:A為H2 O (10 mM NH4 HCO3 )且B為乙腈 梯度:在20 min內B自45%至65%;流速:80 mL/min
(19S)-8-溴-10,19-二乙基-6-氟-19-羥基-7-甲基-17-氧雜-3,13-二氮雜戊環[11.8.0.02,11 .04,9 .015,20 ]二十-1(21),2,4,6,8,10,15(20)-庚烯-14,18-二酮(11 )之製備之一般程序.
Figure 02_image813
化合物 10 (80 mg, 0.307 mmol, 1eq )及化合物 7 (80.97 mg, 0.307 mmol, 1eq )於AcOH (2.5 mL)中之混合物加熱至120℃且然後添加12 N HCl (0.125 mL, 4.8 eq)。將反應混合物於120℃下攪拌12 hr。TLC (石油醚/乙酸乙酯 = 2/1, 產物Rf = 0.2)顯示起始材料消耗。在減壓下濃縮反應混合物,以產生殘餘物,藉由prep-TLC (石油醚/乙酸乙酯=1/1, 產物Rf=0.5)對其進行純化,以產生褐色固體狀產物11 (80 mg, 0.131 mmol, 產率42.7%, 純度80%)1 H NMR (400MHz, DMSO-d6) δ = 8.09 (d, J=9.5 Hz, 1H), 7.35 (s, 1H), 5.45 (s, 2H), 5.35 (s, 2H), 3.61 (br d, J=8.2 Hz, 2H), 2.67 (s, 3H), 1.90 - 1.84 (m, 2H), 1.37 (q, J=7.6 Hz, 3H), 0.92 - 0.87 (m, 3H)。
(19S)-8-[4-[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丁-1-炔基]-10,19-二乙基-6-氟-19-羥基-7-甲基-17-氧雜-3,13-二氮雜戊環[11.8.0.02,11 .04,9 .015,20 ]二十-1(21),2,4,6,8,10,15(20)-庚烯-14,18-二酮(12 )之製備之一般程序.
Figure 02_image815
在N2 保護下向化合物 11 (40 mg, 0.0821 mmol, 1eq )於甲苯(2 mL)中之溶液中添加化合物 11A (60.53 mg, 0.328 mmol, 4eq )、Pd(OAc)2 (7.37 mg, 0.0328 mmol, 0.4eq )、(+/-)-2,2-雙(二苯基膦基)-1,1-二萘(25.56 mg, 0.0410 mmol, 0.5eq )及K2 CO3 (56.72 mg, 0.410 mmol, 5eq )。將反應混合物於100℃下在N2 保護下攪拌12 hr。TLC (石油醚/乙酸乙酯 = 1/2, Rf = 0.5)顯示大部分起始材料消耗。如上所述設置一個額外小瓶。合併來自兩個反應之反應混合物且在減壓下濃縮,以產生殘餘物,藉由prep-TLC (石油醚/乙酸乙酯 = 1/2, 產物Rf = 0.5)對其進行純化,以產生褐色固體狀產物12 (30 mg, 0.0508 mmol, 產率30.9%)。LCMS (ESI+): m/z (M+H)+ , 計算值591.3, 實驗值591.4。
(19S)-10,19-二乙基-6-氟-19-羥基-8-(4-羥基丁基)-7-甲基-17-氧雜-3,13-二氮雜戊環[11.8.0.02,11 .04,9 .015,20 ]二十-1(21),2,4,6,8,10,15(20)-庚烯-14,18-二酮(P2) 之製備之一般程序
Figure 02_image817
在H2 (15 psi)保護下向化合物 12 (10 mg, 0.0169 mmol, 1eq )於四氫呋喃(2 mL)中之溶液中添加PdCl2 (4.50 mg, 0.0254 mmol, 1.5eq )。將反應混合物於25℃下攪拌2 hr。TLC (石油醚/乙酸乙酯=1/1, 產物Rf=0;乙酸乙酯/甲醇 = 10/1,產物Rf = 0.45)且LCMS (滯留時間 =1.204)顯示起始材料消耗且檢測到具有期望MS之新峰。如上所述設置一個額外小瓶。合併來自兩個反應之反應混合物且經由矽藻土墊過濾。在減壓下濃縮濾液以產生殘餘物,藉由prep-HPLC對其進行純化,以產生白色固體狀產物P2 (2.5 mg, 產率19.7%, 純度97.45%)。1 H NMR (400MHz, 甲醇-d4) δ = 7.60 (s, 1H), 7.37 (d, J=10.6 Hz, 1H), 5.61 (d, J=16.3 Hz, 1H), 5.41 (d, J=16.3 Hz, 1H), 5.38 (s, 1H), 3.60 (t, J=6.2 Hz, 2H), 3.35 (br s, 2H), 3.25 (br s, 2H), 2.73 (d, J=2.2 Hz, 3H), 2.02 - 1.94 (m, 2H), 1.76 (br d, J=7.5 Hz, 2H), 1.72 - 1.63 (m, 2H), 1.40 (t, J=7.5 Hz, 3H), 1.02 (t, J=7.4 Hz, 3H)。13 C NMR (101MHz, 甲醇-d4) δ = 188.26 - 187.89 (m, 1C), 188.02, 174.99, 157.34, 153.76, 152.96, 148.59, 146.32, 135.47, 121.49, 121.23, 120.19, 119.52, 111.49, 99.28, 86.57, 74.50, 66.91, 62.65, 51.49, 37.51, 33.44, 32.24, 30.61, 27.20, 15.71, 10.14, 8.33。HRMS (ESI-TOF) m/z: [M + H]+ 計算值481.21;實驗值481.2103
Prep-HPLC方法: 儀器:Gilson 281半製備型HPLC系統 移動相:A:H2 O;B:乙腈;管柱:Waters Xbridge BEH C18 100 × 25 mm × 5 um;流速:25 mL/min;梯度:在10分鐘內30%至60%、在0.2分鐘內60%至100% B、100% B持續2分鐘、在0.1分鐘內100%至30% B、然後30% B持續1.2分鐘。實例 7. 毒性及 ADC 之活體外細胞毒性分析
將175 μL細胞懸浮液以1500個細胞/孔分配於96孔板中,並在加濕之培育器(37℃、5% CO2 )中培育24小時。對於抗體阻斷,用2 × 10-6 M之曲妥珠單抗(最終濃度1 μM)培育細胞(15000個細胞/mL)。將25 μL各種濃度之化合物以5x溶液形式添加至板中之細胞培養基(胎牛血清,Invitrogen)中,並在培育器中培育120小時。在工作臺頂部上或在37℃水浴中解凍CCK-8,將10 μL CCK-8添加至培育之板之每一孔中(小心不將氣泡引入孔中,此乃因其將干擾O.D.讀數),且然後在培育器中進一步培育1-4小時。使用SpectraMax i3x微板讀數器量測450 nm之吸光度,並計算細胞抑制率。藉由使用GraphPad Prism軟體產生IC50 曲線以及IC50 值。
毒素(ADC之預計代謝物)之活體外細胞毒性分析之結果概述於下 3 中。代謝物MB-1 之細胞毒性與DS-8201a (Enhertu)在多種細胞系中之代謝物DXd相當,除了在中等Her-2表現及曲妥珠單抗抗性細胞系JIMT-1中,其中MB-1 比DXd強十倍。 3
化合物 細胞系(IC50 , nM)
SK-BR-3 MCF-7 NCI-N87 SK-OV-3 MDA-MB-468 JIMT-1
Figure 02_image819
0.77 0.37 1.3 1.0 0.42 0.78
Figure 02_image821
> 30    > 30    > 30 > 30
Figure 02_image823
1.9 0.57 3.6 4.7 0.57 8.7
ADC之活體外細胞毒性分析之結果概述於下 4 中。除了 III 之實例性化合物(例如MB-2aMB-3a ( 曲妥珠單抗美德坎 ) )外,亦評估曲妥珠單抗及ADC曲妥珠單抗地魯昔坎(Deruxtecan) (DS-8201a,Enhertu)之活性以供比較。如 4 中所示,曲妥珠單抗ADCMB-2aMB-3a 在Her2高表現細胞系NCI-N87中顯示與DS-8201a相同之效力。然而,當用曲妥珠單抗阻斷Her2抗原時,ADC之細胞生長抑制能力降低。另外,ADC在Her2陰性細胞系MDA-MB-468中無效力,展現ADC對表現Her2之細胞之特異性。儘管ADC在活體外分析中在具有中等Her2表現程度之JIMT-1細胞不敏感,但MB-2aMB-3a 在該細胞系中仍比DS-8201a相對更強效。 4
化合物 細胞系(IC50 , nM)
NCI-N87 NCI-N87 用曲妥珠單抗阻斷 JIMT-1 MDA-MB-468
曲妥珠單抗 495
MB-2a 11.5 37.8 3773 > 1000
MB-3a 11.1 36.4 1815 > 1000
DS-8201a 11.3 29 6496 > 1000
Figure 02_image825
(DS-8201a) 實例 8. NCI-N87 CDX 模型中之 ADC 活體內 功效
將每一小鼠(來自Vital Rivers之雌性Balb/c-裸鼠)在右脅皮下接種0.2 mL PBS中之與Matrigel混合(50:50)之NCI-N87腫瘤細胞(5 × 106 )用於腫瘤發育。在腫瘤接種後第6天,隨機分組動物,當平均腫瘤體積達到約160 mm3 時,然後開始治療以進行功效研究。每組一含有8隻小鼠。將測試及對照製品以5 mL/kg之體積經由尾靜脈投與給帶有腫瘤之小鼠。
使用卡尺每週兩次在兩個維度上量測腫瘤大小,且使用下式以mm3 表示體積:V = 0.5 a × b2 ,其中a及b分別係腫瘤之長維度及短維度。結果用平均值及標準誤差(平均值± SEM)表示。
統計分析:實施二因子ANOVA以比較兩組之間之腫瘤體積。所有資料皆使用Graphpad Prism 6.0進行分析,且P<0.05被認為係統計學上顯著的。考慮統計分析及生物學觀察。
腫瘤生長抑制:腫瘤大小用於計算T/C值。使用下式計算相對腫瘤增生率之T/C (%):T/C (%) = (Ti/T0) / (Vi/V0) × 100%。藉由下式計算相對腫瘤生長抑制:TGI (%) = [1 - (Ti/T0) / (Vi/V0)] × 100%。Ti係指在治療後每一指示時間點量測之治療組之平均腫瘤體積;T0係指分組時治療組之腫瘤體積;Vi係指在治療後每一指示時間點量測之媒劑對照組之平均腫瘤體積;V0係指分組時媒劑對照組之腫瘤體積。若T/C>40%,則無功效;若T/C =<40%,且p值< 0.05,則存在腫瘤抑制。
NCI-N87 CDX模型中ADC之抗腫瘤效應如 1 5 中所闡釋。如 1 中所闡釋,MB-2a (1 mg/kg及4 mg/kg)及MB-3a (曲妥珠單抗美德坎) (1 mg/kg及4 mg/kg劑量)皆展現強的抗腫瘤效應,且比DS-8201a (Enhertu)更有效。 5
模型 ADC 劑量 (mg/Kg, 單一i.v.) 消退 TGI (%) (第23天) 註釋
部分 完全
   NCI-N87    媒劑 N/A --- --- --- ---
曲妥珠單抗 4 0/8 0/8 16.8 無活性
MB-2a 0.25 0/8 0/8 12.0 無活性
MB-3a 0.25 0/8 0/8 28.1 無活性
DS-8201a 0.25 0/8 0/8 24.7 無活性
MB-2a 1 2/8 0/8 75.5 活性
MB-3a 1 3/8 0/8 82.4 高度活性
DS-8201a 1 0/8 0/8 52.2 活性
MB-2a 4 5/8 3/8 97.1 高度活性
MB-3a 4 5/8 3/8 97.6 高度活性
DS-8201a 4 8/8 0/8 97.3 高度活性
實例 9. JIMT-1 CDX 模型中之 ADC 活體內 功效
將每一小鼠(來自Shanghai Lingchang Biotech之Scid-Beige)在右脅皮下接種0.2 mL PBS中之與Matrigel混合(50:50)之JIMT-1腫瘤細胞(1 × 107 )用於腫瘤發育。在腫瘤接種後第6天,隨機分組動物,當平均腫瘤體積達到約175 mm3 時,然後開始治療以進行功效研究。每組一含有8隻小鼠。將測試及對照製品以5 mL/kg之體積經由尾靜脈投與給帶有腫瘤之小鼠。
使用卡尺每週兩次在兩個維度上量測腫瘤大小,且使用下式以mm3 表示體積:V = 0.5 a × b2 ,其中a及b分別係腫瘤之長維度及短維度。結果用平均值及標準誤差(平均值± SEM)表示。
統計分析:實施二因子ANOVA以比較兩組之間之腫瘤體積。所有資料皆使用Graphpad Prism 6.0進行分析,且P<0.05被認為係統計學上顯著的。考慮統計分析及生物學觀察。
腫瘤生長抑制:腫瘤大小用於計算T/C值。使用下式計算相對腫瘤增生率之T/C (%):T/C (%) = (Ti/T0) / (Vi/V0) × 100%。藉由下式計算相對腫瘤生長抑制:TGI (%) = [1 - (Ti/T0) / (Vi/V0)] × 100%。Ti係指在治療後每一指示時間點量測之治療組之平均腫瘤體積;T0係指分組時治療組之腫瘤體積;Vi係指在治療後每一指示時間點量測之媒劑對照組之平均腫瘤體積;V0係指分組時媒劑對照組之腫瘤體積。若T/C>40%,則無功效;若T/C =<40%,且p值< 0.05,則存在腫瘤抑制。
JIMT-1 CDX模型中ADC之抗腫瘤效應闡釋於 2-5 6 中。 2 闡釋JIMT-1 CDX模型中三個不同劑量之抗體藥物結合物(ADC)的效應。在本研究中,所研究之所有三個劑量之MB-2aMB-3a (曲妥珠單抗美德坎)皆顯示顯著抗腫瘤效應。在低及中等劑量下,MB-2aMB-3a 比DS-8201a (Enhertu)更有效。在該等實驗中研究之不同劑量亦單獨闡釋於 3 (2.5 mg/kg,i.v.單一劑量)、 4 (5 mg/kg,i.v.單一劑量)及 5 (10 mg/kg,i.v.單一劑量)中。 6
模型 ADC 劑量 (mg/Kg, 單一i.v.) 消退 TGI (%) (第27天) 註釋
部分 完全
   JIMT-1    媒劑 N/A --- --- --- ---
曲妥珠單抗 10 0/8 0/8 22.5 無活性
MB-2a 2.5 5/8 0/8 83.9 高度活性
MB-3a 2.5 3/8 0/8 76.2 活性
DS-8201a 2.5 1/8 0/8 66.3 活性
MB-2a 5 6/8 0/8 85.1 高度活性
MB-3a 5 7/8 0/8 88.4 高度活性
DS-8201a 5 4/8 0/8 78.4 活性
MB-2a 10 8/8 0/8 90.9 高度活性
MB-3a 10 6/8 1/8 90.9 高度活性
DS-8201a 10 7/8 0/8 87.5 高度活性
等效形式
彼等熟習此項技術者僅使用常規實驗將認識到或能確定本文所述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的許多等效形式。本發明之範圍並不意欲限於上述說明書,而是如以下申請專利範圍中所述。
圖1 圖解說明NCI-N87 CDX模型中抗體藥物結合物(ADC)之效應。MB-2a及MB-3a係本式所涵蓋之ADC,其與媒劑對照、曲妥珠單抗(trastuzumab)及ADC DS-8201a一起進行研究。如此圖中所示,MB-2a (1 mg/kg及4 mg/kg)及MB-3a (1 mg/kg及4 mg/kg)展現強的抗腫瘤效應。
圖2 圖解說明JIMT-1 CDX模型中抗體藥物結合物(ADC)之效應。在此研究中,所研究之MB-2a及MB-3a之所有三個劑量皆顯示顯著抗腫瘤效應。
圖3 圖解說明來自 2 之資料之選擇,其顯示使用2.5 mg/kg IV單一劑量之MB-2a及MB-3a之抗腫瘤效應。
圖4 圖解說明來自 2 之資料之選擇,其顯示使用5 mg/kg IV單一劑量之MB-2a及MB-3a之抗腫瘤效應。
圖5 圖解說明來自 2 之資料之選擇,其顯示使用10 mg/kg IV單一劑量之MB-2a及MB-3a之抗腫瘤效應。
Figure 110106742-A0101-11-0001-1

Claims (132)

  1. 一種 (I) 化合物, D—L1 —L2 —Q(I) ,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其中:D 由以下結構式表示:
    Figure 03_image827
    ,其中R1 獨立地係-H、C1 -C6 烷基、C2 -C6 烯基、C2 -C6 炔基、矽基、C3 -C6 環烷基、C1 -C6 鹵化烷基、C2 -C6 鹵化烯基或C2 -C6 鹵化炔基;R2 獨立地係-H、-F、-N(R4 )2 、-N(R4 )(R5 )、-OR4 、-SR4 、-S(=O)R5 、-SO2 R5 、C1 -C6 烷基或C1 -C6 氟烷基;且R3 獨立地係-H、-F、-CN、-OCH3 、-CH3 或-CF3 ;或R2 R3 一起形成式-O(CH2 )n O-或-O(CF2 )n O-之基團,其中n係1或2;R4 獨立地係-H或C1 -C4 烷基;R5 獨立地係C1 -C4 烷基;L1 獨立地不存在或係-(C1 -C10 伸烷基)-;L2 獨立地不存在或係-OCH2 -L3 -*、-SCH2 -L3 -*、-S(=O)-L3 -*、-SO2 -L3 -*、-C(=O)-L3 -*、-N(R6 )CH2 -L3 -*、-N(R6 )C(=O)-L3 -*、-N(R6 )C(=O)N(R7 )-L3 -*、-C(=O)N(R6 )CH2 -L3 -*、-OC(=O)N(R6 )CH2 -L3 -*或-N(R6 )C(=O)OCH2 -L3 -*;其中*表示與Q 共價連接之位點;L3 獨立地係-(C1 -C10 伸烷基)-、-CH2 OCH2 CH2 -或-CH2 CH2 OCH2 CH2 -; 各R6 R7 獨立地係-H、C1 -C6 烷基、C1 -C6 氟烷基、C3 -C6 環烷基、芳基、雜芳基或苄基;且Q 係-OH或-SH;且 其中 當R2 R3 組合以形成-OCH2 O-時,R1 不為-CH2 CH2 CH2 CH3 ;且 當R1 係-H或-CH2 CH3R2 係-OH或烷氧基且R3 係-H時,則-L1 -L2 -Q 不為-CH(R’)CH2 OH或-CH(R’)(CH2 )2 OH,其中R’ 係-H或C1 -C6 烷基、烷氧基、經取代之烷基、苯基或PhCH2 -。
  2. 如請求項1之化合物,其中R1 R2 R3 中之至少一者不為-H。
  3. 如請求項1或2之化合物,其中L1 L2 中之至少一者存在。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R1 獨立地係C1 -C6 烷基、矽基、C2 -C6 烯基、C2 -C6 炔基、C3 -C6 環烷基、C1 -C6 鹵化烷基、烯烴或炔烴。
  5.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R1 獨立地係-H或C1 -C6 烷基。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R2 獨立地係-H、-F、-N(R4 )2 、-N(R4 )(R5 )、-OR4 、-SR4 、-S(=O)R5 、-SO2 R5 、C1 -C6 烷基或C1 -C6 氟烷基;且R3 獨立地係-H、-F、-CN、-OCH3 、-CH3 或-CF3
  7.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R2 獨立地係C1 -C6 烷基、C1 -C6 氟烷基或-F。
  8.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R3 獨立地係-H、-F、-CN或-CF3
  9.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R3 獨立地係-F、-CN、-OCH3 、-CH3 或-CF3
  10.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R2 R3 組合以形成-O(CH2 )n O-或-O(CF2 )n O-,其中n係1或2。
  11. 如請求項1之化合物,其中D 由以下結構中之一者表示:
    Figure 03_image829
    (D-I);
    Figure 03_image830
    (D-II);
    Figure 03_image831
    (D-III);
    Figure 03_image832
    (D-IV);
    Figure 03_image833
    (D-V);
    Figure 03_image834
    (D-VI);
    Figure 03_image835
    (D-VII);或
    Figure 03_image836
    (D-VIII)
  12. 如請求項11之化合物,其中R1 係-H或C1 -C6 烷基。
  13. 如請求項11之化合物,其中D 由以下結構中之一者表示:
    Figure 03_image837
    (D1);
    Figure 03_image838
    (D2);
    Figure 03_image839
    (D3);
    Figure 03_image840
    (D4);
    Figure 03_image841
    (D5);
    Figure 03_image842
    (D6);
    Figure 03_image843
    (D7);
    Figure 03_image845
    (D8);
    Figure 03_image846
    (D9);
    Figure 03_image848
    (D10);
    Figure 03_image850
    (D11);
    Figure 03_image852
    (D12);
    Figure 03_image853
    (D13);
    Figure 03_image854
    (D14);
    Figure 03_image856
    (D15);或
    Figure 03_image858
    (D16)
  14. 如請求項1至13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L1 係-(C1 -C10 伸烷基)-且L2 不存在。
  15. 如請求項1至13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L1 係-(C1 -C10 伸烷基)-且L2 係-N(R6 )CH2 -L3 -*或-N(R6 )C(=O)-L3 -*,其中*表示與Q 共價連接之位點。
  16. 如請求項1至13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L1 不存在且L2 係-N(R6 )CH2 -L3 -*或-N(R6 )C(=O)-L3 -*,其中*表示與Q 共價連接之位點。
  17. 如請求項15或16之化合物,其中L3 係-(C1 -C10 伸烷基)-。
  18. 如請求項15至17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R6 係-H或-CH3
  19. 如請求項1至13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L1 -L2 係-CH2 -、-CH2 CH2 -、-CH2 CH2 CH2 -或-CH2 CH2 CH2 CH2 -。
  20. 如請求項1至13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L1 -L2 係-OCH2 CH2 -*、-OCH2 CH2 OCH2 CH2 -*、-SCH2 CH2 -*、-SCH2 CH2 OCH2 CH2 -*、-S(=O)CH2 -*、-SO2 CH2 -*、-C(=O)CH2 -*、-NHCH2 CH2 -*、-N(CH3 )CH2 CH2 -*、-N(CF3 )CH2 CH2 -*、-NHC(=O)CH2 -*、-CH2 NHC(=O)CH2 -*、-CH2 CH2 NHC(=O)CH2 -*、CH2 N(CH3 )C(=O)CH2 -*、-N(CH3 )C(=O)CH2 -*、-N(CH3 )C(=O)CH2 CH2 -*、-C(=O)NHCH2 CH2 -*、-NHC(=O)NHCH2 CH2 -*、-NHC(=O)OCH2 CH2 -*、-CH2 OC(=O)NHCH2 CH2 -*或-C(=O)N(CH3 )CH2 CH2 -*,其中*表示與Q 共價連接之位點。
  21. 如請求項1至13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L1 -L2 -Q 係-CH2 CH2 CH2 CH2 OH、-CH2 CH2 CH2 OH、-CH2 CH2 OH、-CH2 CH2 OCH2 CH2 OH、-CH2 SCH2 CH2 OH、-CH2 NHC(=O)CH2 OH、-CH2 CH2 NHC(=O)CH2 OH、-CH2 N(CH3 )C(=O)CH2 OH、-OCH2 CH2 OH、-OCH2 CH2 CH2 OH、-SCH2 CH2 CH2 OH、-SCH2 CH2 OH、-NHCH2 CH2 OH、-NHCH2 CH2 CH2 OH、-N(CH3 )CH2 CH2 OH、-C(=O)NHCH2 CH2 OH、-NHC(=O)CH2 OH、-CH2 S(=O)CH2 OH、-CH2 SO2 CH2 OH、-CH2 CH2 CH2 CH2 SH、-CH2 CH2 CH2 SH、-CH2 CH2 SH、-CH2 CH2 OCH2 CH2 SH、-CH2 SCH2 CH2 SH、-CH2 NHC(=O)CH2 SH、-OCH2 CH2 CH2 SH、-SCH2 CH2 CH2 SH、-SCH2 CH2 SH、-NHCH2 CH2 CH2 SH、-N(CH3 )CH2 CH2 SH、-C(=O)NHCH2 CH2 SH、-NHC(=O)CH2 SH、-CH2 S(=O)CH2 SH或-CH2 SO2 CH2 SH。
  22. 如請求項1之化合物,其中D-L1 -L2 由為以下之結構表示
    Figure 03_image860
    (P-I);
    Figure 03_image862
    (P-II);
    Figure 03_image864
    (P-III);
    Figure 03_image866
    (P-IV);或
    Figure 03_image868
    (P-V)  
  23. 如請求項22之化合物,其中R1 係-H或C1 -C6 烷基。
  24. 如請求項23之化合物,其中R1 係-H或-CH2 CH3
  25. 如請求項1至20及22至24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Q 係-OH。
  26. 如請求項1至20及22至24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Q 係-SH。
  27. 如請求項1之化合物,其中該化合物具有以下結構中之一者:
    Figure 03_image870
    (P1);
    Figure 03_image872
    (P2);
    Figure 03_image874
    (P3);
    Figure 03_image876
    (P4);
    Figure 03_image878
    (P5);或
    Figure 03_image880
    (P6)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28. 一種 (II) 化合物, D—L1 —L2 —Q’—CH2 —NH—E—Z(II) ,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其中:D 由以下結構式表示:
    Figure 03_image882
    ,其中R1 獨立地係-H、C1 -C6 烷基、C2 -C6 烯基、C2 -C6 炔基、矽基、C3 -C6 環烷基、C1 -C6 鹵化烷基、C2 -C6 鹵化烯基或C2 -C6 鹵化炔基;R2 獨立地係-H、-F、-N(R4 )2 、-N(R4 )(R5 )、-OR4 、-SR4 、-S(=O)R5 、-SO2 R5 、C1 -C6 烷基或C1 -C6 氟烷基;且R3 係-H、-F、-CN、-OCH3 、-CH3 、-CF3 ;或R2 R3 一起形成式-O(CH2 )n O-或-O(CF2 )n O-之基團,其中n係1或2;R4 獨立地係-H或C1 -C4 烷基;R5 獨立地係C1 -C4 烷基;L1 獨立地不存在或係-(C1 -C10 伸烷基)-;L2 獨立地不存在或係-OCH2 -L3 -*、-SCH2 -L3 -*、-S(=O)-L3 -*、-SO2 -L3 -*、-C(=O)-L3 -*、-N(R6 )CH2 -L3 -*、-N(R6 )C(=O)-L3 -*、-N(R6 )C(=O)N(R7 )-L3 -*、-C(=O)N(R6 )CH2 -L3 -*;-OC(=O)N(R6 )CH2 -L3 -*或-N(R6 )C(=O)OCH2 -L3 -*,其中*表示與Q 共價連接之位點;L3 獨立地係-(C1 -C10 伸烷基)-、-CH2 OCH2 CH2 -或-CH2 CH2 OCH2 CH2 -; 各R6 R7 獨立地係-H、C1 -C6 烷基、C1 -C6 氟烷基、C3 -C6 環烷基、芳基、雜芳基或苄基;且Q’ 係-O-或-S-;E 係包含2至10個胺基酸之肽;其中E 視情況經一或多個多元醇取代;且其中該肽之N末端共價連接至ZZ 係-C(=O)-L4 -Y、
    Figure 03_image884
    Figure 03_image886
    ;其中m表示1-10之整數;L4 係-(C1 -C10 伸烷基)-*、-CH2 CH2 (OCH2 CH2 )n N(R8 )C(=O)-L5 -*或-CH2 (OCH2 CH2 )n N(R8 )C(=O)-L5 -*;其中n表示1-10之整數;且其中*表示與Y 共價連接之位點;L5 係-(C1 -C10 伸烷基)-;R8 係-H或-CH3 ;且Y 係親電子基團;且 其中當R2 R3 組合以形成-OCH2 O-時,R1 不為-CH2 CH2 CH2 CH3
  29. 如請求項28之化合物,其中E 係2、3或4個胺基酸之肽,該肽中之每一胺基酸係L胺基酸,或該肽中之至少一個胺基酸係D胺基酸。
  30. 如請求項28或29之化合物,其中E 包含一或多個選自甘胺酸、丙胺酸、纈胺酸、麩醯胺酸、麩胺酸、苯丙胺酸及白胺酸之胺基酸,且其中該麩醯胺酸或麩胺酸視情況由多元醇取代。
  31. 如請求項30之化合物,其中E 包含選自甘胺酸、丙胺酸、纈胺酸、麩醯胺酸、麩胺酸、苯丙胺酸及白胺酸之胺基酸,且其中該麩醯胺酸或麩胺酸視情況由多元醇取代。
  32. 如請求項28至31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E 包含具有以下結構之胺基酸,
    Figure 03_image888
    , 其中R9 係-H或-C1 -C6 烷基。
  33. 如請求項32之化合物,其中E 包含具有以下結構之胺基酸,
    Figure 03_image890
  34. 如請求項28或29之化合物,其中E 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Ala-Val-*、-Val-Ala-*、-Gly-Gly-*、-Val-Cit-*、-Cit-Val-*、-Leu-Ala-*、-Ala-Leu-*、-Leu-Cit-*、-Cit-Leu-*、-Leu-Ala-*、-Ala-Leu-*、-Lys-Lys-*、-Ala-Lys-*、-Lys-Ala-*、-Val-Lys-*、-Lys-Val-*、-Tyr-Arg-*、-Arg-Tyr-*、-Arg-Arg-*、-Ala-Ala-*、-Phe-Lys-*、-Lys-Phe-*、-Thr-Thr-*、-Thr-Met-*、-Met-Thr-*、-Met-Tyr-*、-Tyr-Met-*、-Phe-Gln-*、-Gln-Phe-*、-Gly-Ser-*、-Leu-Gln-*、-Gln-Leu-*、-Ser-Ala-*、-Ser-Gly-*、-Val-Thr-*、-Thr-Val-*、-Val-Gln-*、-Ser-Val-*、-Val-Ser-*、-Ala-Met-*、-Met-Ala-*、-Val-Arg-*、-Arg-Val-*、-Phe-Ala-*、-Ala-Phe-*、-Cit-Val-*、-Gln-Val-*、-Phe-Arg-*、-Arg-Phe-*、-Ala-Ala-Ala-* 、-Gly-Gly-Gly-* 、-Ala-Val-Ala-* 、-Gly-Val-Gly-* 、-Ala-Val-Gly-* 、-Gly-Phe-Lys-*、-Lys-Phe-Gly-*、-Leu-Ala-Leu-*、-Val-Ala-Leu-*、-Leu-Ala-Val-*、-Val-Ala-Val-*、-Ala-Val-Ala-Gly-* 、-Gly-Phe-Gly-Gly-* 、-Gly-Gly-Phe-Gly-*、-Ala-Val-Gly-Gly-*、-Ala-Ala-Ala-Ala-* 、-Ala-Val-Ala-Ala-* 、-Ala-Leu-Ala-Leu-*、-Leu-Ala-Leu-Ala-*、-Gly-Phe-Leu-Gly-*及-Gly-Leu-Phe-Gly-*,其中*表示共價連接至Z 之該等肽之N-末端。
  35. 如請求項34之化合物,其中E 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L-Ala-D-Val-*、-L-Val-D-Ala-*、-L-Val-D-Lys-*、-L-Val-D-Arg-*、-L-Val-D-Cit-*、-L-Val-D-Arg-*、-L-Val-D-Cit-*、-L-Val-D-Lys-*、-L-Val-D-Arg-*、-L-Arg-D-Arg-*、-L-Ala-D-Ala-*、-L-Ala-D-Lys-*、-L-Ala-D-Arg-*、-L-Ala-D-Ala-L-Ala-* 、-L-Ala-D-Val-L-Ala-* 、-L-Ala-D-Ala-Gly-* 及-L-Ala-D-Val-Gly-* ,其中*表示共價連接至Z 之該等肽之N-末端。
  36. 如請求項28之化合物,其中-E-NH-CH2 - 具有以下結構中之一者,其中*表示共價連接至Z 之該等肽之N-末端:
    Figure 03_image892
    Figure 03_image894
    Figure 03_image896
  37. 如請求項28至36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L4 係-(C1 -C10 伸烷基)-。
  38. 如請求項28至36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L4 係-CH2 CH2 (OCH2 CH2 )n N(R8 )C(=O)-L5 -*或-CH2 (OCH2 CH2 )n N(R8 )C(=O)-L5 -*,其中n表示1-10之整數;且其中*表示與Y 共價連接之位點。
  39. 如請求項28至36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L4 係-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OCH2 CH2 OCH2 CH2 NHC(=O)CH2 CH2 -*或-CH2 OCH2 CH2 OCH2 CH2 NHC(=O)CH2 CH2 -*,其中*表示與Y 共價連接之位點。
  40. 如請求項28至39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Y 係邁克爾受體基團(Michael acceptor group)、琥珀醯亞胺、環氧化物或鹵素。
  41. 如請求項28至40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Y
    Figure 03_image898
    Figure 03_image899
    ; 其中R10 R11 各自獨立地係-H或C1 -C3 烷基。
  42. 如請求項28至36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Z
    Figure 03_image900
    Figure 03_image902
    Figure 03_image904
  43. 如請求項28之化合物,其中Z-E-NH-CH2 - 具有以下結構中之一者,
    Figure 03_image906
    Figure 03_image908
  44. 如請求項28至43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當R1 係-H或-CH2 CH3R2 係-OH或烷氧基且R3 係-H時,則-L1 -L2 -Q’- 不為-CH(R’)CH2 O-或-CH(R’)(CH2 )2 O-,其中R’ 係-H或C1 -C6 烷基、烷氧基、經取代之烷基、苯基或PhCH2 -。
  45. 如請求項28至44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L1 L2 中之至少一者存在。
  46. 如請求項28至45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R1 R2 R3 中之至少一者不為-H。
  47. 如請求項28至46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R1 獨立地係C1 -C6 烷基、C2 -C6 烯基、C2 -C6 炔基、矽基、C3 -C6 環烷基、C1 -C6 鹵化烷基、烯烴或炔烴。
  48. 如請求項28至46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R1 獨立地係-H或C1 -C6 烷基。
  49. 如請求項28至48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R2 獨立地係-H、-F、-N(R4 )2 、-N(R4 )(R5 )、-OR4 、-SR4 、-S(=O)R5 、-SO2 R5 、C1 -C6 烷基或C1 -C6 氟烷基;且R3 獨立地係-H、-F、-CN、-OCH3 、-CH3 或-CF3
  50. 如請求項28至49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R2 獨立地係C1 -C6 烷基、C1 -C6 氟烷基或-F。
  51. 如請求項28至50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R3 獨立地係-H、-F、-CN或-CF3
  52. 如請求項28至50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R3 獨立地係-F、-CN、-OCH3 、-CH3 或-CF3
  53. 如請求項28至48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R2 R3 組合以形成-O(CH2 )n O-或-O(CF2 )n O-,其中n係1或2。
  54. 如請求項28至46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D 由以下結構中之一者表示:
    Figure 03_image910
    (D-I);
    Figure 03_image911
    (D-II);
    Figure 03_image912
    (D-III);
    Figure 03_image913
    (D-IV);
    Figure 03_image914
    (D-V);
    Figure 03_image915
    (D-VI);
    Figure 03_image916
    (D-VII);或
    Figure 03_image917
    (D-VIII)
  55. 如請求項54之化合物,其中R1 係-H或C1 -C6 烷基。
  56. 如請求項54之化合物,其中D 由以下結構中之一者表示:
    Figure 03_image918
    (D1);
    Figure 03_image919
    (D2);
    Figure 03_image920
    (D3);
    Figure 03_image921
    (D4);
    Figure 03_image922
    (D5);
    Figure 03_image923
    (D6);
    Figure 03_image924
    (D7);
    Figure 03_image926
    (D8);
    Figure 03_image927
    (D9);
    Figure 03_image929
    (D10);
    Figure 03_image931
    (D11);
    Figure 03_image933
    (D12);
    Figure 03_image935
    (D13);
    Figure 03_image937
    (D14);
    Figure 03_image939
    (D15);或
    Figure 03_image941
    (D16)
  57. 如請求項28至56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L1 係-(C1 -C10 伸烷基)-且L2 不存在。
  58. 如請求項28至56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L1 係-(C1 -C10 伸烷基)-且L2 係-N(R6 )CH2 -L3 -*或-N(R6 )C(=O)-L3 -*,其中*表示與Q 共價連接之位點。
  59. 如請求項28至56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L1 不存在且L2 係-N(R6 )CH2 -L3 -*或-N(R6 )C(=O)-L3 -*,其中*表示與Q 共價連接之位點。
  60. 如請求項58或59之化合物,其中L3 係-(C1 -C10 伸烷基)-。
  61. 如請求項58至60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R6 係-H或-CH3
  62. 如請求項28至56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L1 -L2 係-CH2 -、-CH2 CH2 -、-CH2 CH2 CH2 -或-CH2 CH2 CH2 CH2 -。
  63. 如請求項28至56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L1 -L2 係-OCH2 CH2 -*、-OCH2 CH2 OCH2 CH2 -*、-SCH2 CH2 -*、-SCH2 CH2 OCH2 CH2 -*、-S(=O)CH2 -*、-SO2 CH2 -*、-C(=O)CH2 -*、-NHCH2 CH2 -*、-N(CH3 )CH2 CH2 -*、-N(CF3 )CH2 CH2 -*、-NHC(=O)CH2 -*、-CH2 NHC(=O)CH2 -*、-CH2 CH2 NHC(=O)CH2 -*、-CH2 N(CH3 )C(=O)CH2 -*、-N(CH3 )C(=O)CH2 -*、-N(CH3 )C(=O)CH2 CH2 -*、-C(=O)NHCH2 CH2 -*、-NHC(=O)NHCH2 CH2 -*、-NHC(=O)OCH2 CH2 -*、-CH2 OC(=O)NHCH2 CH2 -*或-C(=O)N(CH3 )CH2 CH2 -*,其中*表示與Q 共價連接之位點。
  64. 如請求項28至56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L1 -L2 -Q’ 係-CH2 CH2 CH2 CH2 O-、-CH2 CH2 CH2 O-、-CH2 CH2 O-、-CH2 CH2 OCH2 CH2 O-、-CH2 SCH2 CH2 O-、-CH2 NHC(=O)CH2 O-、-CH2 CH2 NHC(=O)CH2 O-、-CH2 N(CH3 )C(=O)CH2 O-、-OCH2 CH2 O-、-OCH2 CH2 CH2 O-、-SCH2 CH2 CH2 O-、-SCH2 CH2 O-、-NHCH2 CH2 O-、-NHCH2 CH2 CH2 O-、-N(CH3 )CH2 CH2 O-、-C(=O)NHCH2 CH2 O-、-NHC(=O)CH2 O-、-CH2 S(=O)CH2 O-、-CH2 SO2 CH2 O-、-CH2 CH2 CH2 CH2 S-、-CH2 CH2 CH2 S-、-CH2 CH2 S-、-CH2 CH2 OCH2 CH2 S-、-CH2 SCH2 CH2 S-、-CH2 NHC(=O)CH2 S-、-OCH2 CH2 CH2 S-、-SCH2 CH2 CH2 S-、-SCH2 CH2 S-、-NHCH2 CH2 CH2 S-、-N(CH3 )CH2 CH2 S-、-C(=O)NHCH2 CH2 S-、-NHC(=O)CH2 S-、-CH2 S(=O)CH2 S-或-CH2 SO2 CH2 S-。
  65. 如請求項28至46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D-L1 -L2 由為以下之結構表示
    Figure 03_image943
    (P-I);
    Figure 03_image945
    (P-II);
    Figure 03_image947
    (P-III);
    Figure 03_image949
    (P-IV);或
    Figure 03_image951
    (P-V)  
  66. 如請求項65之化合物,其中R1 係-H或C1 -C6 烷基。
  67. 如請求項66之化合物,其中R1 係-H或-CH2 CH3
  68. 如請求項28至64及66至68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Q’ 係-O-。
  69. 如請求項28至64及66至68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Q’ 係-S-。
  70. 如請求項28至46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D—L1 —L2 —Q’— 具有以下結構中之一者:
    Figure 03_image953
    (P1’);
    Figure 03_image955
    (P2’);
    Figure 03_image957
    (P3’);
    Figure 03_image959
    (P4’);
    Figure 03_image961
    (P5’);或
    Figure 03_image963
    (P6’)
  71. 如請求項28之化合物,其中該化合物具有以下結構中之一者,
    Figure 03_image965
    (PL1)、
    Figure 03_image966
    (PL2)、
    Figure 03_image967
    (PL3)、
    Figure 03_image968
    (PL4)、
    Figure 03_image969
    (PL5)、
    Figure 03_image970
    (PL6)、
    Figure 03_image971
    (PL7)、
    Figure 03_image972
    (PL8)、
    Figure 03_image973
    (PL9)、
    Figure 03_image974
    (PL10)、
    Figure 03_image975
    (PL11)、
    Figure 03_image976
    (PL12)、
    Figure 03_image978
    (PL13)或
    Figure 03_image980
    (PL14);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72. 一種 (III) 化合物, {D—L1 —L2 —Q’—CH2 —NH—E—Z’}p —C(III)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其中:D 由以下結構式表示:
    Figure 03_image982
    ,其中R1 獨立地係-H、C1 -C6 烷基、C2 -C6 烯基、C2 -C6 炔基、矽基、C3 -C6 環烷基、C1 -C6 鹵化烷基、C2 -C6 鹵化烯基或C2 -C6 鹵化炔基;R2 獨立地係-H、-F、-N(R4 )2 、-N(R4 )(R5 )、-OR4 、-SR4 、-S(=O)R5 、-SO2 R5 、C1 -C6 烷基或C1 -C6 氟烷基;且R3 係-H、-F、-CN、-OCH3 、-CH3 或-CF3 ;或R2 R3 一起形成式-O(CH2 )n O-或-O(CF2 )n O-之基團,其中n係1或2;R4 獨立地係-H或C1 -C4 烷基;R5 獨立地係C1 -C4 烷基;L1 獨立地不存在或係-(C1 -C10 伸烷基)-;L2 獨立地不存在或係-OCH2 -L3 -*、-SCH2 -L3 -*、-S(=O)-L3 -*、-SO2 -L3 -*、-C(=O)-L3 -*、-N(R6 )CH2 -L3 -*、-N(R6 )C(=O)-L3 -*、-N(R6 )C(=O)N(R7 )-L3 -*、-C(=O)N(R6 )CH2 -L3 -*、-OC(=O)N(R6 )CH2 -L3 -*或-N(R6 )C(=O)OCH2 -L3 -*;其中*表示與Q 共價連接之位點;L3 獨立地係-(C1 -C10 伸烷基)-、-CH2 OCH2 CH2 -或-CH2 CH2 OCH2 CH2 -; 各R6 R7 獨立地係-H、C1 -C6 烷基、C1 -C6 氟烷基、C3 -C6 環烷基、芳基、雜芳基或苄基;Q’ 係-O-或-S-;E 係包含2至10個胺基酸之肽;其中E 視情況經一或多個多元醇取代;且其中該肽之N末端共價連接至Z’Z’ 係-C(=O)-L4 -Y’、
    Figure 03_image983
    Figure 03_image984
    ;其中m表示1-10之整數且*表示與該C 共價連接之位點;L4 係-(C1 -C10 伸烷基)-、-CH2 CH2 (OCH2 CH2 )n N(R8 )C(=O)-L5 -*或-CH2 (OCH2 CH2 )n N(R8 )C(=O)-L5 -*;其中n表示1-10之整數;且其中*表示與Y’ 共價連接之位點;L5 係-(C1 -C10 伸烷基)-;R8 係-H或-CH3C 代表細胞結合劑;Y’ 係藉由親電子基團與該細胞結合劑上存在之反應性親核基團之反應形成的基團;且 其中當R2 R3 組合以形成-OCH2 O-時,R1 不為-CH2 CH2 CH2 CH3 ;且p 具有介於1至18之間之值。
  73. 如請求項72之化合物,其中L4 係-(C1 -C10 伸烷基)-。
  74. 如請求項72之化合物,其中L4 係-CH2 CH2 (OCH2 CH2 )n N(R8 )C(=O)-L5 -*或-CH2 (OCH2 CH2 )n N(R8 )C(=O)-L5 -*,其中n表示1-10之整數;且其中*表示與Y’ 共價連接之位點。
  75. 如請求項72之化合物,其中L4 係-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OCH2 CH2 OCH2 CH2 NHC(=O)CH2 CH2 -*或-CH2 OCH2 CH2 OCH2 CH2 NHC(=O)CH2 CH2 -*,其中*表示與Y’ 共價連接之位點。
  76. 如請求項72至75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Y’ 係自邁克爾受體基團、琥珀醯亞胺、環氧化物或鹵素形成。
  77. 如請求項72至75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Y’ 係自以下形成:
    Figure 03_image985
    Figure 03_image986
    ; 其中R10 R11 各自獨立地係-H或C1 -C3 烷基。
  78. 如請求項72至75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Y’
    Figure 03_image987
    Figure 03_image988
    ; 其中R10 R11 各自獨立地係-H或C1 -C3 烷基且*表示與該C 共價連接之位點。
  79. 如請求項72至78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Z’ 係自以下形成:
    Figure 03_image989
    Figure 03_image991
    Figure 03_image993
  80. 如請求項72至78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Z’ 係:
    Figure 03_image995
    Figure 03_image997
    Figure 03_image999
    ; 其中*表示與C 共價連接之位點。
  81. 如請求項72至80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E 係2、3或4個胺基酸之肽,該肽中之每一胺基酸係L胺基酸,或該肽中之至少一個胺基酸係D胺基酸。
  82. 如請求項72至81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E 包含一或多個選自甘胺酸、丙胺酸、纈胺酸、麩醯胺酸、麩胺酸、苯丙胺酸及白胺酸之胺基酸,且其中該麩醯胺酸或麩胺酸視情況由多元醇取代。
  83. 如請求項82之化合物,其中E 包含選自甘胺酸、丙胺酸、纈胺酸、麩醯胺酸、麩胺酸、苯丙胺酸及白胺酸之胺基酸,且其中該麩醯胺酸或麩胺酸視情況由多元醇取代。
  84. 如請求項72至83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E 包含具有以下結構之胺基酸,
    Figure 03_image1000
    , 其中R9 係-H或-C1 -C6 烷基。
  85. 如請求項84之化合物,其中E 包含具有以下結構之胺基酸,
    Figure 03_image1001
  86. 如請求項72至80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E 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Ala-Val-*、-Val-Ala-*、-Gly-Gly-*、-Val-Cit-*、-Cit-Val-*、-Leu-Ala-*、-Ala-Leu-*、-Leu-Cit-*、-Cit-Leu-*、-Leu-Ala-*、-Ala-Leu-*、-Lys-Lys-*、-Ala-Lys-*、-Lys-Ala-*、-Val-Lys-*、-Lys-Val-*、-Tyr-Arg-*、-Arg-Tyr-*、-Arg-Arg-*、-Ala-Ala-*、-Phe-Lys-*、-Lys-Phe-*、-Thr-Thr-*、-Thr-Met-*、-Met-Thr-*、-Met-Tyr-*、-Tyr-Met-*、-Phe-Gln-*、-Gln-Phe-*、-Gly-Ser-*、-Leu-Gln-*、-Gln-Leu-*、-Ser-Ala-*、-Ser-Gly-*、-Val-Thr-*、-Thr-Val-*、-Val-Gln-*、-Ser-Val-*、-Val-Ser-*、-Ala-Met-*、-Met-Ala-*、-Val-Arg-*、-Arg-Val-*、-Phe-Ala-*、-Ala-Phe-*、-Cit-Val-*、-Gln-Val-*、-Phe-Arg-*、-Arg-Phe-*、-Ala-Ala-Ala-* 、-Gly-Gly-Gly-* 、-Ala-Val-Ala-* 、-Gly-Val-Gly-* 、-Ala-Val-Gly-* 、-Gly-Phe-Lys-*、-Lys-Phe-Gly-*、-Leu-Ala-Leu-*、-Val-Ala-Leu-*、-Leu-Ala-Val-*、-Val-Ala-Val-*、-Ala-Val-Ala-Gly-* 、-Gly-Phe-Gly-Gly-* 、-Gly-Gly-Phe-Gly-*、-Ala-Val-Gly-Gly-*、-Ala-Ala-Ala-Ala-* 、-Ala-Val-Ala-Ala-* 、-Ala-Leu-Ala-Leu-*、-Leu-Ala-Leu-Ala-*、-Gly-Phe-Leu-Gly-*及-Gly-Leu-Phe-Gly-*,其中*表示共價連接至Z’ 之該等肽之N-末端。
  87. 如請求項86之化合物,其中E 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L-Ala-D-Val-*、-L-Val-D-Ala-*、-L-Val-D-Lys-*、-L-Val-D-Arg-*、-L-Val-D-Cit-*、-L-Val-D-Arg-*、-L-Val-D-Cit-*、-L-Val-D-Lys-*、-L-Val-D-Arg-*、-L-Arg-D-Arg-*、-L-Ala-D-Ala-*、-L-Ala-D-Lys-*、-L-Ala-D-Arg-*、-L-Ala-D-Ala-L-Ala-* 、-L-Ala-D-Val-L-Ala-* 、-L-Ala-D-Ala-Gly-* 及-L-Ala-D-Val-Gly-* ,其中*表示共價連接至Z’ 之該等肽之N-末端。
  88. 如請求項72之化合物,其中-E-NH-CH2 - 具有以下結構中之一者,其中*表示共價連接至Z’ 之該等肽之N-末端:
    Figure 03_image1002
    Figure 03_image1004
    Figure 03_image1006
  89. 如請求項72之化合物,其中Z’-E-NH-CH2 係自以下結構中之一者形成:
    Figure 03_image1008
    Figure 03_image1010
  90. 如請求項72之化合物,其中Z’-E-NH-CH2 係以下結構中之一者,其中*表示與C 之連接點:
    Figure 03_image1012
    Figure 03_image1014
  91. 如請求項72至90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當R1 係-H或-CH2 CH3R2 係-OH或烷氧基且R3 係-H時,-L1 -L2 -Q’- 不為-CH(R’)CH2 O-或-CH(R’)(CH2 )2 O-,其中R’ 係-H或C1 -C6 烷基、烷氧基、經取代之烷基、苯基或PhCH2 -。
  92. 如請求項72至91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L1 L2 中之至少一者存在。
  93. 如請求項72至92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R1 R2 R3 中之至少一者不為-H。
  94. 如請求項72至93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R1 獨立地係C1 -C6 烷基、C2 -C6 烯基、C2 -C6 炔基、矽基、C3 -C6 環烷基、C1 -C6 鹵化烷基、烯烴或炔烴。
  95. 如請求項72至93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R1 獨立地係-H或C1 -C6 烷基。
  96. 如請求項72至95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R2 獨立地係-H、-F、-N(R4 )2 、-N(R4 )(R5 )、-OR4 、-SR4 、-S(=O)R5 、-SO2 R5 、C1 -C6 烷基或C1 -C6 氟烷基;且R3 獨立地係-H、-F、-CN、-OCH3 、-CH3 或-CF3
  97. 如請求項72至95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R2 獨立地係C1 -C6 烷基、C1 -C6 氟烷基或-F。
  98. 如請求項72至97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R3 獨立地係-H、-F、-CN或-CF3
  99. 如請求項72至97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R3 獨立地係-F、-CN、-OCH3 、-CH3 或-CF3
  100. 如請求項72至95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R2 R3 組合以形成-O(CH2 )n O-或-O(CF2 )n O-,其中n係1或2。
  101. 如請求項72至93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D 由以下結構中之一者表示:
    Figure 03_image1016
    (D-I);
    Figure 03_image1017
    (D-II);
    Figure 03_image1018
    (D-III);
    Figure 03_image1019
    (D-IV);
    Figure 03_image1020
    (D-V);
    Figure 03_image1021
    (D-VI);
    Figure 03_image1022
    (D-VII);或
    Figure 03_image1023
    (D-VIII)
  102. 如請求項101之化合物,其中R1 係-H或C1 -C6 烷基。
  103. 如請求項101之化合物,其中D 由以下結構中之一者表示:
    Figure 03_image1024
    (D1);
    Figure 03_image1025
    (D2);
    Figure 03_image1027
    (D3);
    Figure 03_image1028
    (D4);
    Figure 03_image1029
    (D5);
    Figure 03_image1030
    (D6);
    Figure 03_image1031
    (D7);
    Figure 03_image1033
    (D8);
    Figure 03_image1035
    (D9);
    Figure 03_image1037
    (D10);
    Figure 03_image1039
    (D11);
    Figure 03_image1041
    (D12);
    Figure 03_image1043
    (D13);
    Figure 03_image1044
    (D14);
    Figure 03_image1046
    (D15);或
    Figure 03_image1048
    (D16)
  104. 如請求項72至103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L1 係-(C1 -C10 伸烷基)-且L2 不存在。
  105. 如請求項72至103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L1 係-(C1 -C10 伸烷基)-且L2 係-N(R6 )CH2 -L3 -*或-N(R6 )C(=O)-L3 -*,其中*表示與Q 共價連接之位點。
  106. 如請求項72至103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L1 不存在且L2 係-N(R6 )CH2 -L3 -*或-N(R6 )C(=O)-L3 -*,其中*表示與Q 共價連接之位點。
  107. 如請求項105或106之化合物,其中L3 係-(C1 -C10 伸烷基)-。
  108. 如請求項105至107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R6 係-H或-CH3
  109. 如請求項72至103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L1 -L2 係-CH2 -、-CH2 CH2 -、-CH2 CH2 CH2 -或-CH2 CH2 CH2 CH2 -。
  110. 如請求項72至103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L1 -L2 係-OCH2 CH2 -*、-OCH2 CH2 OCH2 CH2 -*、-SCH2 CH2 -*、-SCH2 CH2 OCH2 CH2 -*、-S(=O)CH2 -*、-SO2 CH2 -*、-C(=O)CH2 -*、-NHCH2 CH2 -*、-N(CH3 )CH2 CH2 -*、-N(CF3 )CH2 CH2 -*、-NHC(=O)CH2 -*、-CH2 NHC(=O)CH2 -*、-CH2 CH2 NHC(=O)CH2 -*、-CH2 N(CH3 )C(=O)CH2 -*、-N(CH3 )C(=O)CH2 -*、-N(CH3 )C(=O)CH2 CH2 -*、-C(=O)NHCH2 CH2 -*、-NHC(=O)NHCH2 CH2 -*、-NHC(=O)OCH2 CH2 -*、-CH2 OC(=O)NHCH2 CH2 -*或-C(=O)N(CH3 )CH2 CH2 -*,其中*表示與Q 共價連接之位點。
  111. 如請求項72至103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L1 -L2 -Q’ 係-CH2 CH2 CH2 CH2 O-、-CH2 CH2 CH2 O-、-CH2 CH2 O-、-CH2 CH2 OCH2 CH2 O-、-CH2 SCH2 CH2 O-、-CH2 NHC(=O)CH2 O-、-CH2 CH2 NHC(=O)CH2 O-、-CH2 N(CH3 )C(=O)CH2 O-、-OCH2 CH2 O-、-OCH2 CH2 CH2 O-、-SCH2 CH2 CH2 O-、-SCH2 CH2 O-、-NHCH2 CH2 O-、-NHCH2 CH2 CH2 O-、-N(CH3 )CH2 CH2 O-、-C(=O)NHCH2 CH2 O-、-NHC(=O)CH2 O-、-CH2 S(=O)CH2 O-、-CH2 SO2 CH2 O-、-CH2 CH2 CH2 CH2 S-、-CH2 CH2 CH2 S-、-CH2 CH2 S-、-CH2 CH2 OCH2 CH2 S-、-CH2 SCH2 CH2 S-、-CH2 NHC(=O)CH2 S-、-OCH2 CH2 CH2 S-、-SCH2 CH2 CH2 S-、-SCH2 CH2 S-、-NHCH2 CH2 CH2 S-、-N(CH3 )CH2 CH2 S-、-C(=O)NHCH2 CH2 S-、-NHC(=O)CH2 S-、-CH2 S(=O)CH2 S-或-CH2 SO2 CH2 S-。
  112. 如請求項72至103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D-L1 -L2 由為以下之結構表示
    Figure 03_image1050
    (P-I);
    Figure 03_image1052
    (P-II);
    Figure 03_image1054
    (P-III);
    Figure 03_image1056
    (P-IV);或
    Figure 03_image1058
    (P-V)  
  113. 如請求項112之化合物,其中R1 係-H或C1 -C6 烷基。
  114. 如請求項113之化合物,其中R1 係-H或-CH2 CH3
  115. 如請求項72至110及112至114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Q’ 係-O-。
  116. 如請求項72至110及112至114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Q’ 係-S-。
  117. 如請求項72至103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D—L1 —L2 —Q’— 具有以下結構中之一者:
    Figure 03_image1060
    (P1’);
    Figure 03_image1062
    (P2’);
    Figure 03_image1064
    (P3’);
    Figure 03_image1066
    (P4’);
    Figure 03_image1068
    (P5’);或
    Figure 03_image1070
    (P6’)
  118. 如請求項72之化合物,其中D—L1 —L2 —Q’—CH2 —NH—E—Z’—係自以下結構中之一者形成,
    Figure 03_image1072
    (PL1)、
    Figure 03_image1073
    (PL2)、
    Figure 03_image1074
    (PL3)、
    Figure 03_image1075
    (PL4)、
    Figure 03_image1076
    (PL5)、
    Figure 03_image1077
    (PL6)、
    Figure 03_image1078
    (PL7)、
    Figure 03_image1079
    (PL8)、
    Figure 03_image1081
    (PL9)、
    Figure 03_image1082
    (PL10)、
    Figure 03_image1083
    (PL11)、
    Figure 03_image1084
    (PL12)、
    Figure 03_image1086
    (PL13)或
    Figure 03_image1088
    (PL14)。
  119. 如請求項72之化合物,{D—L1 —L2 —Q’—CH2 —NH—E—Z’}p —C係以下結構中之一者,其中C 係單株抗體且p 係藥物對抗體比率(DAR)且p 係介於約2-10、4-8、7-8或3.2至8.0範圍內之平均數,
    Figure 03_image1090
    (PL1’)
    Figure 03_image1092
    (PL2’)
    Figure 03_image1094
    (PL3’)
    Figure 03_image1096
    (PL4’)
    Figure 03_image1098
    (PL5’)
    Figure 03_image1100
    (PL6’)
    Figure 03_image1102
    (PL7’)
    Figure 03_image1104
    (PL8’)
    Figure 03_image1106
    (PL9’)
    Figure 03_image1108
    (PL10’)
    Figure 03_image1110
    (PL11’)
    Figure 03_image1112
    (PL12’ )、
    Figure 03_image1114
    (PL13’ )或
    Figure 03_image1116
    (PL14’)
  120. 如請求項72至119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該細胞結合劑係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
  121. 如請求項120之化合物,其中該細胞結合劑係單株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
  122. 一種醫藥組合物,其包含如請求項72至121中任一項之化合物。
  123. 一種製備包含細胞結合劑及藥物之結合物的方法,該方法包含使細胞結合劑與如請求項28至71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接觸,使得在該細胞結合劑與該化合物之間形成共價鍵。
  124. 如請求項123之方法,其中該細胞結合劑係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
  125. 如請求項124之方法,其中該細胞結合劑係單株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
  126. 一種包含細胞結合劑及藥物之結合物,其中該結合物係根據如請求項123至125中任一項之方法來製備。
  127. 如請求項126之結合物,其包含細胞結合劑,該細胞結合劑係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
  128. 如請求項127之結合物,其包含細胞結合劑,該細胞結合劑係單株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
  129. 一種治療細胞增生疾病或病症或抑制異常細胞生長之方法,該方法包含向有需要之個體投與如請求項72至121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如請求項122之醫藥組合物。
  130. 如請求項129之方法,其中該方法用於治療癌症。
  131. 如請求項130之方法,其中該癌症係腺癌、腦癌、膀胱癌、乳癌、子宮頸癌、絨毛膜癌、CNS腫瘤、結腸或結腸直腸癌、瀰漫型內因性橋腦神經膠細胞瘤(DIPG)、子宮內膜癌、食道癌、尤因氏肉瘤(Ewing's sarcoma)、輸卵管癌、膽囊癌、胃癌、神經膠母細胞瘤、頭頸癌、血液癌症、霍奇金氏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腎癌(kidney cancer)、喉癌、白血病、肝癌、肺癌、淋巴瘤、黑色素瘤、默克爾細胞癌(Merkel cell carcinoma)、間皮瘤、多發性骨髓瘤、骨髓發育不良症候群(MDS)、神經胚細胞瘤、非霍奇金氏淋巴瘤、骨肉瘤、胰臟癌、腹膜癌、前列腺癌、卵巢癌、腎癌(renal cancer)、橫紋肌肉瘤、唾液腺癌、肉瘤、皮膚癌、小腸癌、鱗狀細胞癌、睪丸癌、甲狀腺癌、子宮癌或威爾姆氏瘤(Wilms tumor)。
  132. 如請求項131之方法,其中該癌症係乳癌。
TW110106742A 2020-02-25 2021-02-25 喜樹鹼衍生物及其結合物 TW20214605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062981197P 2020-02-25 2020-02-25
US62/981,197 2020-02-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46055A true TW202146055A (zh) 2021-12-16

Family

ID=74947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06742A TW202146055A (zh) 2020-02-25 2021-02-25 喜樹鹼衍生物及其結合物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283125A1 (zh)
EP (1) EP4110402A1 (zh)
JP (1) JP2023520605A (zh)
KR (1) KR20230004453A (zh)
CN (1) CN115551552A (zh)
AU (1) AU2021226341A1 (zh)
BR (1) BR112022017064A2 (zh)
CA (1) CA3168882A1 (zh)
MX (1) MX2022010457A (zh)
TW (1) TW202146055A (zh)
WO (1) WO202117377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378929A1 (en) * 2021-02-25 2022-12-01 MediBoston Limted Anti-her2 antibody-drug conjugates and uses thereof
TW202404647A (zh) * 2022-07-14 2024-02-01 大陸商蘇州宜聯生物醫藥有限公司 抗體藥物偶聯物及其製備方法和用途
US20240108744A1 (en) 2022-07-27 2024-04-04 Mediboston Limited Auristatin derivatives and conjugates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66452A (en) 1976-05-03 1979-09-04 Generales Constantine D J Jr Apparatus for testing human responses to stimuli
GB2036891B (en) 1978-12-05 1983-05-05 Windsor Smith C Change speed gear
GB8308235D0 (en) 1983-03-25 1983-05-05 Celltech Ltd Polypeptides
US4816567A (en) 1983-04-08 1989-03-28 Genentech, Inc. Recombinant immunoglobin preparations
JPS6147500A (ja) 1984-08-15 1986-03-07 Res Dev Corp Of Japan キメラモノクロ−ナル抗体及びその製造法
EP0173494A3 (en) 1984-08-27 1987-11-25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Chimeric receptors by dna splicing and expression
GB8422238D0 (en) 1984-09-03 1984-10-10 Neuberger M S Chimeric proteins
JPS61134325A (ja) 1984-12-04 1986-06-21 Teijin Ltd ハイブリツド抗体遺伝子の発現方法
JPS63501765A (ja) 1985-11-01 1988-07-21 インタ−ナショナル、ジェネティック、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インコ−ポレ−テッド 抗体遺伝子のモジュ−ル組立体、それにより産生された抗体及び用途
US5225539A (en) 1986-03-27 1993-07-06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Recombinant altered antibodi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ltered antibodies
JPH0615547B2 (ja) * 1988-01-20 1994-03-02 株式会社ヤクルト本社 新規なカンプトテシン誘導体
US5530101A (en) 1988-12-28 1996-06-25 Protein Design Labs, Inc. Humanized immunoglobulins
US5208020A (en) 1989-10-25 1993-05-04 Immunogen Inc. Cytotoxic agents comprising maytansinoids and their therapeutic use
SG46445A1 (en) 1990-01-26 1998-02-20 Immunomedics Inc Vaccines against cancer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JP2684104B2 (ja) * 1990-02-09 1997-12-03 株式会社ヤクルト本社 新規なカンプトテシン誘導体
CA2076465C (en) 1992-03-25 2002-11-26 Ravi V. J. Chari Cell binding agent conjugates of analogues and derivatives of cc-1065
WO1997034631A1 (en) 1996-03-18 1997-09-25 Board Of Regents,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System Immunoglobin-like domains with increased half lives
ATE349438T1 (de) 1999-11-24 2007-01-15 Immunogen Inc Cytotoxische wirkstoffe enthaltend taxane und deren therapeutische anwendung
US6441163B1 (en) 2001-05-31 2002-08-27 Immunogen, Inc. Methods for preparation of cytotoxic conjugates of maytansinoids and cell binding agents
US6716821B2 (en) 2001-12-21 2004-04-06 Immunogen Inc. Cytotoxic agents bearing a reactive polyethylene glycol moiety, cytotoxic conjugates comprising polyethylene glycol linking group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US6756397B2 (en) 2002-04-05 2004-06-29 Immunogen, Inc. Prodrugs of CC-1065 analogs
CN100522955C (zh) 2002-08-02 2009-08-05 伊缪诺金公司 含有新型强效紫杉烷的细胞毒性剂及其治疗用途
DE60336149D1 (de) 2002-08-16 2011-04-07 Immunogen Inc Vernetzer mit hoher reaktivität und löslichkeit und ihre verwendung bei der herstellung von konjugaten für die gezielte abgabe von kleinmolekularen arzneimitteln
US8088387B2 (en) 2003-10-10 2012-01-03 Immunogen Inc. Method of targeting specific cell populations using cell-binding agent maytansinoid conjugates linked via a non-cleavable linker, said conjugat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said conjugates
US7276497B2 (en) 2003-05-20 2007-10-02 Immunogen Inc. Cytotoxic agents comprising new maytansinoids
BRPI0510883B8 (pt) 2004-06-01 2021-05-25 Genentech Inc composto conjugado de droga e anticorpo, composição farmacêutica, método de fabricação de composto conjugado de droga e anticorpo e usos de uma formulação, de um conjugado de droga e anticorpo e um agente quimioterapêutico e de uma combinação
CN100354279C (zh) * 2004-06-04 2007-12-12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喜树碱的新型结构衍生物、制备方法和用途
JP2008521828A (ja) 2004-11-29 2008-06-26 シアトル ジェネティ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操作された抗体およびイムノコンジュゲート
SG189811A1 (en) 2008-04-30 2013-05-31 Immunogen Inc Cross-linkers and their uses
BRPI0911442A2 (pt) 2008-04-30 2019-03-12 Immunogen, Inc. conjugados potentes e ligantes hidrofílicos
WO2010134437A1 (ja) 2009-05-18 2010-11-25 Nishiyama Shuhei 仮想単一メモリストレージ上におけるメタ情報共有型分散データベース・システム
AU2019247434A1 (en) * 2018-04-06 2020-10-08 Seagen Inc. Camptothecin Peptide Conjugates
HRP20231619T1 (hr) * 2019-04-26 2024-04-26 Immunogen, Inc. Derivati kamptotecina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51552A (zh) 2022-12-30
WO2021173773A1 (en) 2021-09-02
CA3168882A1 (en) 2021-09-02
US20210283125A1 (en) 2021-09-16
JP2023520605A (ja) 2023-05-17
BR112022017064A2 (pt) 2022-11-16
KR20230004453A (ko) 2023-01-06
AU2021226341A1 (en) 2022-09-29
EP4110402A1 (en) 2023-01-04
MX2022010457A (es) 2022-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29639B2 (en) Camptothecin derivatives
JP7254861B2 (ja) エリブリンをベースとする抗体-薬物コンジュゲート及び使用方法
EP3107557B1 (en) Hydrophilic antibody-drug conjugates
JP2020152726A (ja) 細胞透過性Bcl−xL阻害剤との抗体薬物コンジュゲート
WO2019044947A1 (ja) 抗体-薬物コンジュゲートの改良製造方法
JP7390315B2 (ja) スプライシング調節薬抗体-薬物コンジュゲート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TW202146055A (zh) 喜樹鹼衍生物及其結合物
KR20170054430A (ko) 세포-결합제 및 세포독성 약물을 포함하는 콘주게이트
JP2016050204A (ja) 抗体薬物コンジュゲートと共に使用する安定性調節用リンカー
CN115955980A (zh) 电荷可变接头
TW202400137A (zh) 喜樹鹼偶聯物
JP2020534300A (ja) タイランスタチン類似体
CN111295201A (zh) 抗egfr抗体药物结合物(adc)和其用途
US20220378929A1 (en) Anti-her2 antibody-drug conjugates and uses thereof
US20240108744A1 (en) Auristatin derivatives and conjugates thereof
CN111278462A (zh) 抗egfr抗体药物结合物(adc)和其用途
TW202412762A (zh) 奧瑞他汀衍生物及其結合物
WO2023088963A1 (en) Anti-il-13ralpha2 conjug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