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27753A - 電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電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27753A
TW202127753A TW110110459A TW110110459A TW202127753A TW 202127753 A TW202127753 A TW 202127753A TW 110110459 A TW110110459 A TW 110110459A TW 110110459 A TW110110459 A TW 110110459A TW 202127753 A TW202127753 A TW 20212775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insulating body
electrical connector
buckl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104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13970B (zh
Inventor
陳茂山
郭榮哲
陳宏基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東莞立訊技術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東莞立訊技術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東莞立訊技術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277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277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139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13970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1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H01R13/6597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the conductive member being a contact of the conne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devices mounted on the edg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 H01R12/727Coupling devices presenting arrays of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2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with earth pin, blade or sock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1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4Bases; Cases composed as a modular blocks or assembly, i.e. composed of co-operating parts provided with contact member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between them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電連接器,其包含絕緣本體、第一端子模組、第二端子模組及電磁屏蔽組件,絕緣本體具有端子容置槽、複數個第一端子插槽和複數個第二端子插槽;第一端子模組包含複數個第一訊號端子、複數個第一接地端子及第一端子絕緣本體,第一端子絕緣本體包覆部分的複數個第一訊號端子和複數個第一接地端子,並設置於端子容置槽中;第二端子模組包含分別組裝於複數個第一端子插槽的複數個第二訊號端子及分別組裝於複數個第二端子插槽的複數個第二接地端子;電磁屏蔽組件設置於絕緣本體或/及第一端子絕緣本體。

Description

電連接器
本申請有關於連接器的技術領域,特別是關於一種電連接器。
目前電連接器為了追求良好的訊號傳輸性能,通常於電連接器中增加電磁屏蔽件的設置,以對電連接器中的複數個訊號端子進行電磁屏蔽,有效提升電連接器的訊號傳輸性能。但目前電磁屏蔽件通常藉由二次成型的方式成形於電連接器的絕緣本體或端子模組上,如此增加製作上的複雜程度,而且也無法任意更換,導致使用上的不便。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電連接器,解決目前電磁屏蔽件通常藉由二次成型的方式成形於電連接器的絕緣本體或端子模組上,如此增加製作上的複雜程度,而且也無法任意更換,導致使用上的不便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是這樣實現的:
提供了一種電連接器,其包含:絕緣本體,具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端子容置槽、複數個第一端子插槽和複數個第二端子插槽,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相對且位於第一方向上,複數個第一端子插槽及複數個第二端子插槽沿與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間隔設置於端子容置槽的一側;第一端子模組,包含複數個第一訊號端子、複數個第一接地端子及第一端子絕緣本體,第一端子絕緣本體包覆部分的複數個第一訊號端子和複數個第一接地端子,第一端子絕緣本體設置於端子容置槽中;第二端子模組,包含複數個第二訊號端子及複數個第二接地端子,複數個第二訊號端子分別組裝於複數個第一端子插槽,複數個第二接地端子分別組裝於複數個第二端子插槽;以及電磁屏蔽組件,設置於絕緣本體或/及第一端子絕緣本體,電磁屏蔽組件與複數個第一接地端子及複數個第二接地端子接觸。
在本申請實施例中,藉由將電磁屏蔽組件以組裝的方式設置於絕緣本體或/及第一端子模組的第一端子絕緣本體,達到容易組裝,減少製作的複雜程度,同時也能隨時更換其中的電磁屏蔽組件,大幅提升使用上的便利性。
下面將結合本申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申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申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本申請保護的範圍。
本申請的電連接器包含絕緣本體、第一端子模組、第二端子模組及電磁屏蔽組件,第一端子模組及第二端子模組設置於絕緣本體內,電磁屏蔽組件設置於絕緣本體或/及第一端子模組,電磁屏蔽組件能與第一端子模組的複數個接地端子及第二端子模組的複數個接地端子,如此電磁屏蔽組件能對第一端子模組的複數個訊號端子及第二端子模組的複數個訊號端子進行電磁屏蔽。下述提供各種實施例說明本申請的電連接器的細部結構。
請參閱圖1、圖2、圖3、圖4及圖5,是本申請第一實施例的電連接器的立體圖、分解圖、後視圖、圖3中沿A-A’線的剖視圖和第一端子模組組裝有第一電磁屏蔽件的立體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的電連接器1包含絕緣本體10、第一端子模組11、第二端子模組12、第一電磁屏蔽件13和第二電磁屏蔽件14。絕緣本體10具有第一表面101、第二表面102、第一插槽103、第二插槽104、端子容置槽105、複數個第一端子插槽106a、複數個第二端子插槽106b、第一電磁屏蔽容置槽107和複數個電磁屏蔽接觸槽108,第一表面101與第二表面102相對且位於第一方向X上,第一插槽103設置於第一表面101上且沿第一方向X延伸,第一插槽103於第一表面101上形成第一開口1031。第二插槽104設置於第二表面102上且沿第一方向X延伸,第二插槽104於第二表面102上形成第二開口1041。端子容置槽105位於第一插槽103與第二插槽104之間,端子容置槽105沿第一方向X延伸且分別與第一插槽103與第二插槽104連通。
複數個第一端子插槽106a和複數個第二端子插槽106b沿與第一方向X正交的第二方向Y間隔設置於第一插槽103與第二插槽104之間,複數個第一端子插槽106a和複數個第二端子插槽106b沿第一方向X延伸且分別與第一插槽103與第二插槽104連通,複數個第一端子插槽106a和複數個第二端子插槽106b位於端子容置槽105的一側,在本實施例中,複數個第一端子插槽106a和複數個第二端子插槽106b位於端子容置槽105的下側。兩個第二端子插槽106b之間具有兩個第一端子插槽106a。第一電磁屏蔽容置槽107沿第二方向Y設置於端子容置槽105、複數個第一端子插槽106a與複數個第二端子插槽106b之間,第一電磁屏蔽容置槽107沿第一方向X延伸且與第二插槽104連通,複數個電磁屏蔽接觸槽108沿第二方向Y間隔設置於端子容置槽105、複數個第一端子插槽106a與複數個第二端子插槽106b之間,複數個電磁屏蔽接觸槽108與第二插槽104連通,複數個電磁屏蔽接觸槽108分別與第一電磁屏蔽容置槽107及複數個第二端子插槽106b連通。
如圖5所示,第一端子模組11包含複數個第一訊號端子111、複數個第一接地端子112和第一端子絕緣本體113,複數個第一訊號端子111和複數個第一接地端子112沿第二方向Y間隔設置,兩個第一接地端子112之間具有兩個第一訊號端子111。請一併參閱圖6,是圖1中沿B-B’線的剖視圖;如圖所示,第一端子絕緣本體113包覆部分的複數個第一訊號端子111和複數個第一接地端子112。第一端子絕緣本體113在第三方向Z上的表面具有複數個第一鏤空部1131,複數個第一接地端子112從第一鏤空部1131露出。再參閱圖4,第一端子模組11的第一端子絕緣本體113設置於端子容置槽105中,複數個第一訊號端子111和複數個第一接地端子112的一端進入第一插槽103,複數個第一訊號端子111和複數個第一接地端子112的另一端位於第二插槽104。
複參閱圖2、圖4及圖6,第二端子模組12包含複數個第二訊號端子121和複數個第二接地端子122,複數個第二訊號端子121分別組裝於複數個第一端子插槽106a,複數個第二訊號端子121的一端藉由複數個第一端子插槽106a進入第一插槽103,複數個第二訊號端子121的另一端位於第二插槽104中。複數個第二接地端子122分別組裝於複數個第二端子插槽106b,複數個第二接地端子122的一端藉由複數個第二端子插槽106b進入第一插槽103,複數個第二訊號端子121的另一端位於第二插槽104中。
複參閱圖4、圖5及圖6,第一電磁屏蔽件13設置於第一端子絕緣本體113且與複數個第一接地端子112接觸,第一電磁屏蔽件13具有間隔設置的複數個第一接觸凸部131,複數個第一接觸凸部131沿與第一方向X及第二方向Y正交的第三方向Z延伸,複數個第一接觸凸部131分別進入複數個第一鏤空部1131,複數個第一接觸凸部131分別與複數個第一接地端子112接觸,位於兩個第一接觸凸部131的第一電磁屏蔽件13與位於兩個第一鏤空部1131之間的第一端子絕緣本體113接觸,如此第一電磁屏蔽件13對複數個第一訊號端子111進行電磁屏蔽。本實施例的第一鏤空部1131的截面形狀與第一接觸凸部131的截面形狀相同,使第一電磁屏蔽件13的複數個第一接觸凸部131能分別穩固地卡合於複數個第一鏤空部1131,也表示第一電磁屏蔽件13可直接組裝於第一端子絕緣本體113上。本實施例的第一電磁屏蔽件13為波浪狀。
本實施例的第一端子絕緣本體113在第三方向Z上的表面具有第一讓位部1132,複數個第一鏤空部1131位於第一讓位部1132中,第一讓位部1132與複數個第一鏤空部1131連通,第一電磁屏蔽件13位於第一讓位部1132中,如此第一電磁屏蔽件13不從第一端子絕緣本體113在第三方向Z上的表面凸出。本實施例的第一電磁屏蔽件13還具有複數個第一定位凸部132,複數個第一定位凸部132分別位於相鄰的兩個第一接觸凸部131之間,複數個第一定位凸部132沿第一方向X延伸,第一端子絕緣本體113在第三方向Z上的表面還具有複數個定位凹部1133,複數個定位凹部1133分別位於相鄰的兩個第一鏤空部1131之間且與第一讓位部1132連通。複數個第一定位凸部132分別設置於複數個定位凹部1133中,以定位第一電磁屏蔽件13位於第一讓位部1132中的位置,使複數個第一接觸凸部131能準確地分別設置於複數個第一鏤空部1131中。
複參閱圖2及圖4,第二電磁屏蔽件14具有電磁屏蔽本體141及複數個下接觸彈片142,複數個下接觸彈片142沿第二方向Y間隔設置於電磁屏蔽本體141的一側,電磁屏蔽本體141設置於第一電磁屏蔽容置槽107,複數個下接觸彈片142分別設置於複數個電磁屏蔽接觸槽108,複數個下接觸彈片142分別與位於複數個電磁屏蔽接觸槽108的複數個第二接地端子122接觸,如此第二電磁屏蔽件14對複數個第二訊號端子121進行電磁屏蔽。本實施例的第二電磁屏蔽件14也是直接組裝於絕緣本體10上。由上述可知,本實施例的第一電磁屏蔽件13和第二電磁屏蔽件14各自獨立對第一端子模組11的複數個第一訊號端子111和第二端子模組12的複數個第二訊號端子121作電磁屏蔽。
本實施例的電連接器1為水平式電連接器,所以複數個第一訊號端子111、複數個第一接地端子112、複數個第二訊號端子121和複數個第二接地端子122均呈彎折狀,複參閱圖3、圖4及圖5,絕緣本體10的底面還具有缺口109,缺口109與第二插槽104連通,位於第二插槽104的複數個第一訊號端子111、複數個第一接地端子112、複數個第二訊號端子121和複數個第二接地端子122從缺口109穿出。本實施例的複數個第一訊號端子111和複數個第一接地端子112分別具有第一端部114a和第二端部114b,第一端部114a與第二端部114b之間具有夾角,夾角的角度小於180度,第一端部114a沿第一方向X延伸,第二端部114b沿第三方向Z延伸。第一端子絕緣本體113設置於複數個第一訊號端子111和複數個第一接地端子112的第一端部114a,本實施例的第一端子模組11還包含第二端子絕緣本體115,第二端子絕緣本體115設置於複數個第一訊號端子111和複數個第一接地端子112的第二端部114b,第二端子絕緣本體115在第一方向X上的表面還具有第二鏤空部1151,複數個第一訊號端子111和複數個第一接地端子112從第二鏤空部1151露出,電連接器1還包含第三電磁屏蔽件15,第三電磁屏蔽件15能設置於第二鏤空部1151中,第三電磁屏蔽件15與複數個第一接地端子112接觸,使第三電磁屏蔽件15對複數個第一訊號端子111進行電磁屏蔽。第三電磁屏蔽件15的結構與第一電磁屏蔽件13相同,於此不再贅述。
在本實施例中,複參閱圖2及圖6,端子容置槽105在第三方向Z上且靠近絕緣本體10的底面的表面還具有間隔設置的複數個第一間隔凸條1051,當第一端子絕緣本體113設置於端子容置槽105中時,複數個第一間隔凸條1051支撐第一端子絕緣本體113,減少第一端子絕緣本體113在第三方向Z上且靠近絕緣本體10的底面的表面與端子容置槽105在第三方向Z上且靠近絕緣本體10的底面的表面的接觸面積,使第一端子絕緣本體113容易裝設於端子容置槽105中。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端子絕緣本體113在第三方向Z上且遠離絕緣本體10的底面的表面還具有間隔設置的複數個第二間隔凸條1134,當第一端子絕緣本體113設置於端子容置槽105時,複數個第二間隔凸條1134與端子容置槽105在第三方向Z上且遠離絕緣本體10的底面的表面接觸,減少第一端子絕緣本體113在第三方向Z上且遠離絕緣本體10的底面的表面與端子容置槽105在第三方向Z上且遠離絕緣本體10的底面的表面的接觸面積,使第一端子絕緣本體113容易裝設於端子容置槽105中。
複參閱圖2及圖3並同時參閱圖7,圖7是圖3中沿C-C’線的剖視圖。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端子絕緣本體113在第二方向Y上且相對的兩側還分別設有彈臂116,彈臂116的一端設置於第一端子絕緣本體113,彈臂116往遠離複數個第一訊號端子111及複數個第一接地端子112的一端的方向且沿第一方向X延伸,彈臂116的另一端為活動端,彈臂116與第一端子絕緣本體113之間具有間距,彈臂116的另一端還具有卡扣凸部1161,卡扣凸部1161往遠離第一端子絕緣本體113的方向沿第二方向Y延伸。絕緣本體10在第二方向Y上且相對的兩個內表面分別具有導引槽100,導引槽100從第二表面102沿第一方向X延伸至端子容置槽105,也表示導引槽100位於第二插槽104及端子容置槽105在第二方向Y上的內表面上。導引槽100在第二方向Y上的內表面具有卡扣穿孔1001。當第一端子絕緣本體113從第二插槽104移入端子容置槽105時,兩個彈臂116分別沿著對應的導引槽100進入端子容置槽105,彈臂116的卡扣凸部1161位於卡扣穿孔1001中,卡扣凸部1161在第一方向X上且靠近第二插槽104的表面抵接於卡扣穿孔1001在第一方向X上且靠近第二插槽104的側壁,如此防止第一端子絕緣本體113從第二插槽104脫離,進而防止第一端子模組11從第二插槽104脫離。
複參閱圖2及圖3並同時參閱圖8,圖8是圖3中沿D-D’線的剖視圖。在本實施例中,本實施例的第二插槽104在第二方向Y上且相對的兩個側壁分別具有限位槽1042,第二端子絕緣本體115在第二方向Y上且相對的兩側分別設有限位凸部1152,當第二端子絕緣本體115位於第二插槽104時,限位凸部1152設置於對應的限位槽1042中,限位凸部1152在第三方向Z上且遠離絕緣本體10的底面的表面限制限位槽1042在第三方向Z上且遠離絕緣本體10的底面的表面,如此能定位第二端子絕緣本體115在第二插槽104中的位置。
複參閱圖1、圖2、圖3及圖4,本實施例的電連接器1還包含外殼16,外殼16設置於絕緣本體10的一側,外殼16覆蓋於絕緣本體10的頂面及在第二方向Y上且相對的兩個側面,絕緣本體10的底面從外殼16露出。絕緣本體10的頂面具有第一定位凹口110a和兩個第二定位凹口110b,兩個第二定位凹口110b位於第一定位凹口110a的兩側,兩個第二定位凹口110b分別與第一定位凹口110a連通,第一定位凹口110a及兩個第二定位凹口110b與外殼16形成複數個定位部,兩個第二定位凹口110b呈倒L型,兩個第二定位凹口110b分別與外殼16形成倒L型定位部。複數個定位部設置為與對接連接器連接,使對接連接器與電連接器1準確地連接。
外殼16具有相對的第一側16a及第二側16b,第一側16a與絕緣本體10的第一插槽103對應,第二側16b與絕緣本體10的第二插槽104對應。請一併參閱圖9,是圖3中沿E-E’線的剖視圖;如圖所示,外殼16的頂面在第一方向X上且靠近第二側16b的側邊還具有複數個定位片161。第一定位凹口110a在第一方向X上且靠近第二表面102的側壁還具有間隔設置的複數個定位插孔1101,複數個定位插孔1101沿第一方向X延伸,當外殼16設置於絕緣本體10的一側時,複數個定位片161分別插設於複數個定位插孔1101,以定位外殼16相對於絕緣本體10的位置。本實施例的定位片161呈L型,定位片161具有相連接的第一定位片體161a和第二定位片體161b,第一定位片體161a沿第三方向Z延伸,第一定位片體161a遠離第二定位片體161b的一端與外殼16的頂面連接,第二定位片體161b沿第一方向X延伸,第一定位片體161a使第二定位片體161b深入第一定位凹口110a中,第二定位片體161b插設於定位插孔1101中。
在本實施例中, 請一併參閱圖10,是圖6中沿F-F’線的剖視圖;如圖所示,外殼16的頂面在第一方向X上且靠近第二側16b的側邊還具有複數個第一扣接片162,複數個第一扣接片162還分別具有扣接孔1621,絕緣本體10的頂面還具有間隔設置的複數個第一扣接凹槽1102和複數個扣接凸塊1103,複數個第一扣接凹槽1102沿第三方向Z延伸且與第一定位凹口110a連通,複數個扣接凸塊1103分別設置於複數個第一扣接凹槽1102在第三方向Z上的表面上。當外殼16設置於絕緣本體10的一側時,複數個第一扣接片162分別位於複數個第一扣接凹槽1102中,複數個扣接凸塊1103分別位於複數個第一扣接片162的扣接孔1621,扣接凸塊1103限制第一扣接片162在第一方向X及第二方向Y上的移動,以固定外殼16在絕緣本體10上。本實施例的第一扣接片162呈L型,第一扣接片162具有相連接的第一扣接片體162a和第二扣接片體162b,第一扣接片體162a沿第三方向Z延伸,第一扣接片體162a遠離第二扣接片體162b的一端與外殼16的頂面連接,第二扣接片體162b沿第一方向X延伸,扣接孔1621位於第二扣接片體162b上。第一扣接片體162a讓第二扣接片體162b深入第一定位凹口110a,第二扣接片體162b設置於第一扣接凹槽1102中,扣接凸塊1103位於扣接孔1621中。
在本實施例中,請一併參閱圖11及圖12,是圖1中沿G-G’線的剖視圖及圖1中沿H-H’線的剖視圖;如圖所示,外殼16的頂面在第一方向X上且靠近第一側16a的側邊還具有兩個第二扣接片163,兩個第二扣接片163分別為倒C型或U型,兩個第二扣接片163分別具有第一連接端163a及扣接端163b,第一連接端163a位於外殼16的頂面在第一方向X上且靠近第一側16a的側邊上,扣接端163b位於外殼16內。絕緣本體10的第一表面101還具有兩個第二扣接凹槽1011,兩個第二扣接凹槽1011分別位於第一定位凹口110a及第二定位凹口110b之間,兩個第二扣接凹槽1011分別沿第一方向X延伸。當外殼16設置於絕緣本體10的一側時,兩個第二扣接片163的扣接端163b分別插設於兩個第二扣接凹槽1011,兩個第二扣接片163抵接於絕緣本體10的第一表面101上,如此防止外殼16往遠離第一開口1031的方向脫離絕緣本體10。本實施例的第二扣接片163相對的兩側還分別具有干涉部1631,干涉部1631靠近扣接端163b,干涉部1631與第二扣接凹槽1011的側壁產生干涉,使第二扣接片163不容易脫離第二扣接凹槽1011。
在本實施例中,外殼16的頂面在第一方向X上且靠近第一側16a的側邊還具有閂鎖凸片164,閂鎖凸片164位於兩個第二扣接片163之間,閂鎖凸片164從外殼16的頂面在第一方向X上且靠近第一側16a的側邊沿第一方向X凸出。閂鎖凸片164設置為與對接連接器連接,以固定電連接器1於對接連接器。本實施例的閂鎖凸片164還具有兩個閂鎖孔1641。
複參閱圖1及一併參閱圖13,圖13是本申請第一實施例的電連接器的前視圖。在本實施例中,絕緣本體10的底面還具有兩個限位凹槽1002,兩個限位凹槽1002分別靠近外殼16的兩個側面,兩個限位凹槽1002從絕緣本體10的第一表面101往絕緣本體10的第二表面102且沿第一方向X延伸。外殼16的兩個側面在第三方向Z上且遠離外殼16的頂面的側邊還分別具有限位片165,本實施例的限位片165呈U型或C型,限位片165具有第二連接端165a和限位端165b,第二連接端165a位於外殼16的兩個側面在第三方向Z上且遠離外殼16的頂面的側邊,限位端165b位於外殼16內。當外殼16設置於絕緣本體10的一側時,限位片165的限位端165b位於限位凹槽1002中,限位片165的限位端165b抵接於限位凹槽1002在第一方向X上的側壁,避免外殼16沿第一方向X且往第一表面101的方向脫離,同時限位片165抵接於絕緣本體10的底面,避免外殼16沿第三方向Z且往遠離絕緣本體10的頂面的方向脫離。
複參閱圖1及圖2並同時參閱圖14,圖14是圖1中沿I-I’線的剖視圖。在本實施例中,絕緣本體10在第二方向Y上且相對的兩個側面還分別具有導引凹槽1003,導引凹槽1003從絕緣本體10的第一表面101往絕緣本體10的第二表面102且沿第一方向X延伸。外殼16的兩個側面還分別具有導引凸部166,導引凸部166往外殼16內凸出。當本實施例的外殼16設置於絕緣本體10的一側時,導引凸部166沿著導引凹槽1003移動,以帶動外殼16移動至預定位置,導引凸部166在第一方向X上且靠近第二表面102的表面限制導引凹槽1003在第一方向X上且靠近第二表面102的表面,避免外殼16沿第一方向X且往靠近第一表面101的方向脫離。
在本實施例中,絕緣本體10在第二方向Y上且相對的兩個側面還分別具有定位槽1004,定位槽1004較導引凹槽1003靠近第二表面102,定位槽1004從絕緣本體10的底面往絕緣本體10的頂面且沿第三方向Z延伸。定位槽1004還具有在第一方向X上的抵接斜面10041和限位表面10042,限位表面10042較抵接斜面10041遠離第二表面102。外殼16的兩個側面還分別具有讓位口167和限位彈片168,限位彈片168的一端與讓位口167在第一方向X上且靠近第二表面102的側邊連接,限位彈片168沿第一方向X延伸,限位彈片168的另一端可活動於讓位口167中。限位彈片168相對於外殼16的側面往外殼16內傾斜。當本實施例的外殼16設置於絕緣本體10的一側時,限位彈片168抵接於抵接斜面10041,限位彈片168的另一端與限位表面10042對應。兩個限位彈片168在第二方向Y上的彈力夾持絕緣本體10,限制絕緣本體10在第二方向Y上移動,此外限位表面10042限制限位彈片168在第一方向X上且往靠近第一表面101的方向移動,避免外殼16脫離絕緣本體10。
在本實施例中,複參閱圖1及圖2,外殼16的兩個側面遠離外殼16的頂面的側邊還具有複數個插腳169,複數個插腳169沿第三方向Z且從外殼16的兩個側面遠離外殼16的頂面的側邊凸出。複數個插腳169設置為與外部電路板連接。
請參閱圖15及圖16,是本申請第二實施例的電連接器的立體圖和圖15中沿J-J’線的剖視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的電連接器1與第一實施例的電連接器不同在於增加第四電磁屏蔽件17的設置,絕緣本體10的底面還具有複數個第四鏤空部1005,複數個第四鏤空部1005分別與複數個第二端子插槽106b連通,複數個第二接地端子122分別從複數個第四鏤空部1005露出。第四電磁屏蔽件17具有間隔設置的複數個第二接觸凸部171,複數個第二接觸凸部171沿第三方向Z延伸,當第四電磁屏蔽件17設置於絕緣本體10時,複數個第二接觸凸部171分別進入複數個第四鏤空部1005,複數個第二接觸凸部171分別與複數個第二接地端子122接觸,位於兩個第二接觸凸部171的第四電磁屏蔽件17與位於兩個第四鏤空部1005之間的絕緣本體10接觸,如此第四電磁屏蔽件17對複數個第二訊號端子121進行電磁屏蔽,有效提升電連接器1的電磁屏蔽性能。本實施例的第四鏤空部1005的截面形狀與第二接觸凸部171的截面形狀相同,使第四電磁屏蔽件17的複數個第二接觸凸部171能分別穩固地卡合於複數個第四鏤空部1005,也表示第四電磁屏蔽件17可直接組裝於絕緣本體10上。本實施例的第四電磁屏蔽件17為波浪狀。
本實施例的絕緣本體10的底面還具有第二讓位部1006,複數個第四鏤空部1005位於第二讓位部1006中,第四電磁屏蔽件17位於第二讓位部1006中,如此第四電磁屏蔽件17不從絕緣本體10的底面凸出。本實施例的第四電磁屏蔽件17還具有複數個第二定位凸部172,複數個第二定位凸部172分別位於相鄰的兩個第二接觸凸部171之間,複數個第二定位凸部172沿第一方向X延伸,當複數個第二接觸凸部171組裝於複數個第四鏤空部1005時,複數個第二定位凸部172抵接於第二讓位部1006在第三方向Z上的表面,以定位第四電磁屏蔽件17位於第二讓位部1006中的位置,使複數個第二接觸凸部171能準確地分別設置於複數個第四鏤空部1005中。
本實施例的第一電磁屏蔽件對第一端子模組11的複數個第一訊號端子進行電磁屏蔽,第二電磁屏蔽件14和第四電磁屏蔽件17藉由包覆第二端子模組12的複數個第二訊號端子121而對包覆複數個第二訊號端子121進行電磁屏蔽,能完全隔絕複數個第二訊號端子121所產生的電磁干擾或外部的電磁干擾,使電連接器1具有良好的電磁屏蔽性能。
請參閱圖17,是本申請第三實施例的電連接器的剖視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的電連接器1與第二實施例的電連接器不同在於省略第二電磁屏蔽件的設置,本實施例的電連接器1僅設置第一電磁屏蔽件13及第四電磁屏蔽件17,第一電磁屏蔽件13對第一端子模組11的複數個第一訊號端子進行電磁屏蔽,第四電磁屏蔽件17對第二端子模組12的複數個第二訊號端子進行電磁屏蔽。
請參閱圖18,是本申請第四實施例的電連接器的剖視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的電連接器1與第二實施例的電連接器不同在於第二電磁屏蔽件14還具有間隔設置的複數個上接觸彈片143,複數個上接觸彈片143設置於電磁屏蔽本體141的另一側,複數個上接觸彈片143的延伸方向與複數個下接觸彈片142的延伸方向相反。複數個上接觸彈片143遠離電磁屏蔽本體141的一端穿過端子容置槽105而分別與第一電磁屏蔽件13接觸。第一電磁屏蔽件13及第四電磁屏蔽件17藉由第二電磁屏蔽件14連接,提升電連接器1的電磁屏蔽性能。
請參閱圖19,是本申請第五實施例的電連接器的剖視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的電連接器1與第四實施例的電連接器不同在於省略第一電磁屏蔽件的設置,複數個上接觸彈片143遠離電磁屏蔽本體141的一端穿過端子容置槽105而分別與複數個第一接地端子112接觸。第二電磁屏蔽件14可同時對第一端子模組11的複數個第一訊號端子及第二端子模組12的複數個第二訊號端子進行電磁屏蔽。
在其他實施例中,可再省略複數個下接觸彈片的設置,使第二電磁屏蔽件14僅與第一端子模組11的複數個第一接地端子112接觸,以對第一端子模組11的複數個第一訊號端子進行電磁屏蔽。第四電磁屏蔽件17對第二端子模組12的複數個第二訊號端子進行電磁屏蔽
請參閱圖20,是本申請第六實施例的電連接器的剖視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的電連接器1與第五實施例的電連接器不同在於省略第四電磁屏蔽件的設置,第二電磁屏蔽件14可同時對第一端子模組11的複數個第一訊號端子及第二端子模組12的複數個第二訊號端子進行電磁屏蔽。
上述說明本申請的電磁屏蔽組件是由第一電磁屏蔽件、第二電磁屏蔽件及第四電磁屏蔽件中任意組合,例如是第一電磁屏蔽件與第二電磁屏蔽件的組合(第一實施例)、第一電磁屏蔽件、第二電磁屏蔽件與第四電磁屏蔽件的組合(第二實施例及第四實施例)、第一電磁屏蔽件與第四電磁屏蔽件的組合(第三實施例)、第二電磁屏蔽件與第四電磁屏蔽件的組合(第五實施例)、僅使用第二電磁屏蔽件(第六實施例)。
綜上所述,本申請提供一種電連接器,藉由將電磁屏蔽組件以組裝的方式組裝於絕緣本體或/及第一端子模組的第一端子絕緣本體,達到容易組裝,減少製作的複雜程度,同時也能隨時更換其中的電磁屏蔽組件,大幅提升使用上的便利性。
還需要說明的是,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含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商品或者設備不僅包含那些要素,而且還包含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含為這種過程、方法、商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含一個……」限定的要素,並不排除在包含所述要素的過程、方法、商品或者設備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說明示出並描述了本申請的若干較佳實施方式,但如前對象,應當理解本申請並非局限於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應看作是對其他實施方式的排除,而可用於各種其他組合、修改和環境,並能夠在本文對象申請構想範圍內,藉由上述教導或相關領域的技術或知識進行改動。而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所進行的改動和變化不脫離本申請的精神和範圍,則都應在本申請所附申請專利範圍的保護範圍內。
1:電連接器 10:絕緣本體 100:導引槽 1001:卡扣穿孔 1002:限位凹槽 1003:導引凹槽 1004:定位槽 10041:抵接斜面 10042:限位表面 1005:第四鏤空部 1006:第二讓位部 101:第一表面 1011:第二扣接凹槽 102:第二表面 103:第一插槽 1031:第一開口 104:第二插槽 1041:第二開口 1042:限位槽 105:端子容置槽 1051:第一間隔凸條 106a:第一端子插槽 106b:第二端子插槽 107:第一電磁屏蔽容置槽 108:電磁屏蔽接觸槽 109:缺口 110a:第一定位凹口 110b:第二定位凹口 1101:定位插孔 1102:第一扣接凹槽 1103:扣接凸塊 11:第一端子模組 111:第一訊號端子 112:第一接地端子 113: 第一端子絕緣本體 1131:第一鏤空部 1132:第一讓位部 1133:定位凹部 1134:第二間隔凸條 114a:第一端部 114b:第二端部 115:第二端子絕緣本體 1151:第二鏤空部 1152:限位凸部 116:彈臂 1161:卡扣凸部 12:第二端子模組 121:第二訊號端子 122:第二接地端子 13:第一電磁屏蔽件 131:第一接觸凸部 132:第一定位凸部 14:第二電磁屏蔽件 141:電磁屏蔽本體 142:下接觸彈片 143:上接觸彈片 15:第三電磁屏蔽件 16:外殼 16a:第一側 16b:第二側 161:定位片 161a:第一定位片體 161b:第二定位片體 162:第一扣接片 162a:第一扣接片體 162b:第二扣接片體 1621:扣接孔 163:第二扣接片 163a:第一連接端 163b:扣接端 1631:干涉部 164:閂鎖凸片 1641:閂鎖孔 165:限位片 165a:第二連接端 165b:限位端 166:導引凸部 167:讓位口 168:限位彈片 169:插腳 17:第四電磁屏蔽件 171:第二接觸凸部 172:第二定位凸部 A-A’:線 B-B’:線 C-C’:線 D-D’:線 E-E’:線 F-F’:線 G-G’:線 H-H’:線 I-I’:線 J-J’:線 X:第一方向 Y:第二方向 Z:第三方向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申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申請的示意性實施方式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申請,並不構成對本申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是本申請第一實施例的電連接器的立體圖; 圖2是本申請第一實施例的電連接器的分解圖; 圖3是本申請第一實施例的電連接器的後視圖; 圖4是圖3中沿A-A’線的剖視圖; 圖5是本申請第一實施例的第一端子模組組裝有第一電磁屏蔽件的立體圖; 圖6是圖1中沿B-B’線的剖視圖; 圖7是圖3中沿C-C’線的剖視圖; 圖8是圖3中沿D-D’線的剖視圖; 圖9是圖3中沿E-E’線的剖視圖; 圖10是圖6中沿F-F’線的剖視圖; 圖11是圖1中沿G-G’線的剖視圖; 圖12是圖1中沿H-H’線的剖視圖; 圖13是本申請第一實施例的電連接器的前視圖; 圖14是圖1中沿I-I’線的剖視圖; 圖15是本申請第二實施例的電連接器的立體圖; 圖16是圖15中沿J-J’線的剖視圖; 圖17是本申請第三實施例的電連接器的剖視圖; 圖18是本申請第四實施例的電連接器的剖視圖; 圖19是本申請第五實施例的電連接器的剖視圖;以及 圖20是本申請第六實施例的電連接器的剖視圖。
1:電連接器
10:絕緣本體
101:第一表面
1011:第二扣接凹槽
103:第一插槽
1031:第一開口
110a:第一定位凹口
110b:第二定位凹口
11:第一端子模組
12:第二端子模組
16:外殼
16a:第一側
16b:第二側
163:第二扣接片
165:限位片
165a:第二連接端
169:插腳
B-B’:線
G-G’:線
H-H’:線
I-I’:線
X:第一方向
Y:第二方向
Z:第三方向

Claims (33)

  1. 一種電連接器,其包含: 一絕緣本體,具有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一端子容置槽、複數個第一端子插槽和複數個第二端子插槽,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相對且位於一第一方向上,該複數個第一端子插槽及該複數個第二端子插槽沿與該第一方向正交的一第二方向間隔設置於該端子容置槽的一側; 一第一端子模組,包含複數個第一訊號端子、複數個第一接地端子及一第一端子絕緣本體,該第一端子絕緣本體包覆部分的該複數個第一訊號端子和該複數個第一接地端子,該第一端子絕緣本體設置於該端子容置槽中; 一第二端子模組,包含複數個第二訊號端子及複數個第二接地端子,該複數個第二訊號端子分別組裝於該複數個第一端子插槽,該複數個第二接地端子分別組裝於該複數個第二端子插槽;以及 一電磁屏蔽組件,設置於該絕緣本體或/及該第一端子絕緣本體,該電磁屏蔽組件與該複數個第一接地端子及該複數個第二接地端子接觸。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絕緣本體還具有一第一插槽及一第二插槽,該第一插槽設置於該第一表面上,該第二插槽設置於該第二表面上,該端子容置槽、該複數個第一端子插槽及該複數個第二端子插槽位於該第一插槽及該第二插槽之間,該複數個第一端子插槽及該複數個第二端子插槽分別與該第一插槽與該第二插槽連通,該複數個第一訊號端子、該複數個第一接地端子、該複數個第二訊號端子及該複數個第二接地端子的一端位於該第一插槽,該複數個第一訊號端子、該複數個第一接地端子、該複數個第二訊號端子及該複數個第二接地端子的另一端位於該第二插槽。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電磁屏蔽組件包含一第一電磁屏蔽件及一第二電磁屏蔽件,該第一電磁屏蔽件設置於該第一端子絕緣本體上且與該複數個第一接地端子接觸,該第二電磁屏蔽件組裝於該絕緣本體上且與該複數個第二接地端子接觸。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第一端子絕緣本體具有複數個第一鏤空部,該複數個第一接地端子分別從該複數個第一鏤空部露出,該第一電磁屏蔽件具有複數個第一接觸凸部,該複數個第一接觸凸部分別卡合於該複數個第一鏤空部且與該複數個第一接地端子接觸。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第一端子絕緣本體還具有一第一讓位部,該複數個第一鏤空部位於該第一讓位部中,該複數個第一鏤空部與該第一讓位部連通,該第一電磁屏蔽件位於該第一讓位部中。
  6. 如請求項4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第一端子絕緣本體還具有複數個定位凹部,兩個第一鏤空部之間具有兩個定位凹部;該第一電磁屏蔽件還具有複數個第一定位凸部,該複數個第一定位凸部分別位於相鄰的兩個第一接觸凸部之間,該複數個第一定位凸部分別位於該複數個定位凹部中。
  7. 如請求項3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第二電磁屏蔽件包含一電磁屏蔽本體及複數個下接觸彈片,該複數個下接觸彈片沿該第二方向間隔設置於該電磁屏蔽本體的一側。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絕緣本體還具有一第一電磁屏蔽容置槽及複數個電磁屏蔽接觸槽,該第一電磁屏蔽容置槽設置於該端子容置槽、該複數個第一端子插槽及該複數個第二端子插槽之間,該第一電磁屏蔽容置槽與該第二插槽連通,該複數個電磁屏蔽接觸槽沿該第二方向間隔設置於該第一電磁屏蔽容置槽、該複數個第一端子插槽及該複數個第二端子插槽之間,該複數個電磁屏蔽接觸槽分別與該第一電磁屏蔽容置槽及該複數個第二端子插槽連通;該電磁屏蔽本體設置於該第一電磁屏蔽容置槽中,該複數個下接觸彈片分別設置於該複數個電磁屏蔽接觸槽中且分別與該複數個第二接地端子接觸。
  9. 如請求項7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第二電磁屏蔽件還包含複數個上接觸彈片,該複數個上接觸彈片沿該第二方向間隔設置於該電磁屏蔽本體的另一側,該複數個下接觸彈片的延伸方向及該複數個上接觸彈片的延伸方向相反,該複數個上接觸彈片穿過該端子容置槽且分別與該複數個第一接地端子接觸。
  10. 如請求項3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第一端子模組還包含第二端子絕緣本體,該第二端子絕緣本體包覆部分該複數個第一訊號端子及該複數個第一接地端子,該第二端子絕緣本體具有第二鏤空部,該複數個第一訊號端子及該複數個第一接地端子分別從該第二鏤空部露出;該電磁屏蔽組件還包含一第三電磁屏蔽件,該第三電磁屏蔽件設置於該第二鏤空部中且與該複數個第一接地端子接觸。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電磁屏蔽組件包含一第一電磁屏蔽件及一第四電磁屏蔽件,該第一電磁屏蔽件設置於該第一端子絕緣本上且與該複數個第一接地端子接觸,該第四電磁屏蔽件設置於該絕緣本體且與該複數個第二接地端子接觸。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絕緣本體在與該第一方向及該第二方向正交的一第三方向上的表面還具有複數個第二鏤空部,該複數個第二接地端子分別從該複數個第二鏤空部露出;該第四電磁屏蔽件具有複數個第二接觸凸部,該複數個第二接觸凸部分別卡合於該複數個第二鏤空部且分別與該複數個第二接地端子接觸。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絕緣本體在該第三方向上的表面還具有一第二讓位部,該複數個第二鏤空部位於該第二讓位部中,該複數個第二鏤空部與該第二讓位部連通,該第四電磁屏蔽件位於該第二讓位部中。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第四電磁屏蔽件還具有複數個第二定位凸部,該複數個第二定位凸部分別位於相鄰的兩個第二接觸凸部之間,該複數個第二定位凸部抵接該第二讓位部在該第三方向上的表面。
  15. 如請求項2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電磁屏蔽組件包含一第二電磁屏蔽件,該第二電磁屏蔽件組裝於該絕緣本體上且與該複數個第一接地端子及該複數個第二接地端子接觸。
  16. 如請求項15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絕緣本體還具有一第一電磁屏蔽容置槽及複數個電磁屏蔽接觸槽,該第一電磁屏蔽容置槽設置於該端子容置槽、該複數個第一端子插槽及該複數個第二端子插槽之間,該第一電磁屏蔽容置槽與該第二插槽連通,該複數個電磁屏蔽接觸槽沿該第二方向間隔設置於該第一電磁屏蔽容置槽、該複數個第一端子插槽及該複數個第二端子插槽之間,該複數個電磁屏蔽接觸槽分別與該第一電磁屏蔽容置槽及該複數個第二端子插槽連通;該第二電磁屏蔽件包含一電磁屏蔽本體、複數個下接觸彈片及複數個上接觸彈片,該複數個下接觸彈片沿該第二方向間隔設置於該電磁屏蔽本體的一側,該複數個上接觸彈片沿該第二方向間隔設置於該電磁屏蔽本體的另一側,該複數個下接觸彈片的延伸方向及該複數個上接觸彈片的延伸方向相反,該電磁屏蔽本體設置於該第一電磁屏蔽容置槽中,該複數個下接觸彈片分別設置於該複數個電磁屏蔽接觸槽中且分別與該複數個第二接地端子接觸,該複數個上接觸彈片穿過該端子容置槽且分別與該複數個第一接地端子接觸。
  17. 如請求項2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電磁屏蔽組件包含一第二電磁屏蔽件及一第四電磁屏蔽件,該第二電磁屏蔽件組裝於該絕緣本體上且與該複數個第一接地端子接觸,該第四電磁屏蔽件與該複數個第二接地端子接觸。
  18. 如請求項17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絕緣本體還具有一第一電磁屏蔽容置槽,該第一電磁屏蔽容置槽設置於該端子容置槽、該複數個第一端子插槽及該複數個第二端子插槽之間,該第一電磁屏蔽容置槽與該第二插槽連通;該第二電磁屏蔽件包含電磁屏蔽本體及複數個上接觸彈片,該複數個上接觸彈片沿該第二方向間隔設置於該電磁屏蔽本體的一側,該電磁屏蔽本體設置於該第一電磁屏蔽容置槽中,該複數個上接觸彈片穿過該端子容置槽且分別與該複數個第一接地端子接觸。
  19.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端子容置槽在與該第一方向及該第二方向正交的一第三方向上且靠近該絕緣本體的底面的表面還具有間隔設置的複數個第一間隔凸條,該複數個第一間隔凸條支撐該第一端子絕緣本體。
  20.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第一端子絕緣本體在與該第一方向及該第二方向正交的一第三方向上且遠離該絕緣本體的底面的表面還具有間隔設置的複數個第二間隔凸條,該複數個第二間隔凸條與該端子容置槽在該第三方向上且遠離該絕緣本體的底面的表面接觸。
  21. 如請求項2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第一端子絕緣本體的兩側分別設有一彈臂,該彈臂的一端設置於該第一端子絕緣本體,該彈臂的另一端為一活動端,該彈臂與該第一端子絕緣本體之間具有間距,該彈臂的另一端具有一卡扣凸部,該卡扣凸部往遠離該第一端子絕緣本體的方向沿該第二方向沿伸;該絕緣本體在該第二方向上且相對的內表面分別具有一導引槽,該導引槽藉由該第二插槽及該端子容置槽,該導引槽在該第二方向上的內表面具有一卡扣穿孔,該彈臂設置於該導引槽,該卡扣凸部位於該卡扣穿孔中。
  22. 如請求項2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第二插槽在該第二方向上且相對的兩個側壁分別具有一限位槽,該第一端子模組還包含一第二端子絕緣本體,該第二端子絕緣本體包覆位於該第二插槽的部分該複數個第一訊號端子及該複數個第一接地端子,該第二端子絕緣本體在該第二方向上且相對的兩側分別設有一限位凸部,該限位凸部設置於該限位槽中。
  2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還包含外殼,該外殼設置於該絕緣本體的一側,該外殼覆蓋該絕緣本體的頂面及在該第二方向上且相對的兩個側面,該絕緣本體的底面從該外殼露出。
  24. 如請求項23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絕緣本體的頂面具有一第一定位凹口及兩個第二定位凹口,該兩個第二定位凹口位於該第一定位凹口的兩側,該第一定位凹口及該兩個第二定位凹口分別與該外殼形成一定位部。
  25. 如請求項24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外殼在該第一方向上的側邊還具有複數個定位片,該第一定位凹口在該第一方向上且靠近該第二表面的側壁還具有間隔設置的複數個定位插孔,該多述定位片分別插設於該複數個定位插孔。
  26. 如請求項25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複數個定位片分別具有相連接的一第一定位片體及一第二定位片體,該第一定位片體沿與該第一方向及該第二方向正交的一第三方向延伸,該第二定位片體沿該第一方向延伸,該第一定位片體位於該第一定位凹口,該第二定位片體插設於對應的定位插孔。
  27. 如請求項24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外殼的頂面的側邊還具有複數個第一扣接片,該複數個第一扣接片還分別具有一扣接孔,該絕緣本體的頂面還具有間隔設置的複數個第一扣接凹槽及複數個扣接凸塊,該複數個第一扣接凹槽沿與該第一方向及該第二方向正交的一第三方向延伸,該複數個扣接凸塊分別設置於該複數個第一扣接凹槽在該第三方向上的表面上,該複數個第一扣接片分別位於該複數個第一扣接凹槽中,該複數個扣接凸塊分別位於該複數個第一扣接片的該扣接孔。
  28. 如請求項27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複數個第一扣接片分別具有相連接的一第一扣接片體及一第二扣接片體,該第一扣接片體沿該第三方向延伸,該第二扣接片體沿該第一方向延伸,該扣接孔位於該第二扣接片體上,該第一扣接片體位於該第一定位凹口中,該第二扣接片體設置於第一扣接凹槽中,該第一扣接凹槽中的扣接凸塊位於該扣接孔中。
  29. 如請求項24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外殼的頂面的側邊還具有兩個第二扣接片,該兩個第二扣接片分別具有一第一連接端及一扣接端,該第一連接端位於該外殼的定面的側邊上,該扣接端位於該外殼內;該絕緣本體的該第一表面還具有兩個第二扣接凹槽,該兩個第二扣接凹槽分別位於該第一定位凹口及第二定位凹口之間,該兩個第二扣接凹槽分別沿該第一方向延伸,該兩個第二扣接片分別插設於該兩個第二扣接凹槽。
  30. 如請求項29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兩個第二扣接片分別具有一干涉部,該干涉部與該第二扣接凹槽的側壁產生干涉。
  31. 如請求項23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絕緣本體的底面還具有兩個限位凹槽,該兩個限位凹槽分別靠近該外殼的兩個側面,該兩個限位凹槽從該絕緣本體的該第一表面往該絕緣本體的該第二表面且沿該第一方向延伸;該外殼的兩個側面在與該第一方向及該第二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上且遠離該外殼的頂面的側邊還分別具有限位片,該限位片具有一第二連接端和一限位端,該第二連接端位於該外殼的兩個側面在該第三方向上且遠離該外殼的頂面的側邊,該限位端位於該外殼內。
  32. 如請求項23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絕緣本體在該第二方向上且相對的兩個側面還分別具有一導引凹槽,該導引凹槽從該絕緣本體的該第一表面往該絕緣本體的該第二表面且沿該第一方向延伸;該外殼的兩個側面還分別具有一導引凸部,該導引凸部往該外殼內凸出,該導引凸部位於該導引凹槽中。
  33. 如請求項23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絕緣本體在該第二方向上且相對的兩個側面還分別具有一定位槽,該定位槽從該絕緣本體的底面往該絕緣本體的頂面且沿與該第一方向及該第二方向正交的一第三方向延伸,該定位槽具有在該第一方向上的一抵接斜面和一限位表面,該限位表面較該抵接斜面遠離該第二表面;該外殼的兩個側面還分別具有一讓位口和一限位彈片,該限位彈片的一端與該讓位口在該第一方向上且靠近該第二表面的側邊連接,該限位彈片沿該第一方向延伸,該限位彈片的另一端活動於該讓位口中,該限位彈片抵接於該抵接斜面,該限位彈片的另一端與該限位表面對應。
TW110110459A 2021-01-18 2021-03-23 電連接器 TWI8139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65322.4 2021-01-18
CN202110065322.4A CN112886341B (zh) 2021-01-18 2021-01-18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27753A true TW202127753A (zh) 2021-07-16
TWI813970B TWI813970B (zh) 2023-09-01

Family

ID=76049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10459A TWI813970B (zh) 2021-01-18 2021-03-23 電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843202B2 (zh)
CN (1) CN112886341B (zh)
TW (1) TWI8139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90774A (zh) 2020-12-16 2021-03-12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线端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112490773A (zh) * 2020-12-16 2021-03-12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板端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5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82731B (zh) 2008-11-14 2015-10-21 莫列斯公司 共振修正连接器
US9028281B2 (en) 2009-11-13 2015-05-12 Amphenol Corporation High performance, small form factor connector
CN102437455B (zh) * 2010-09-29 2013-09-11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US8353726B2 (en) * 2010-11-03 2013-01-15 Hon Hai Precision Inc.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grounding bars therein to reduce cross talking
CN103250306A (zh) 2010-12-13 2013-08-14 Fci公司 高速边缘卡连接器
WO2012106554A2 (en) 2011-02-02 2012-08-09 Amphenol Corporation Mezzanine connector
CN202076606U (zh) * 2011-05-03 2011-12-1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3166022B (zh) * 2011-12-13 2015-05-2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3192962U (zh) * 2013-01-22 2013-09-1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3911137U (zh) * 2014-02-07 2014-10-29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4243363U (zh) * 2014-02-21 2015-04-01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TWM497372U (zh) * 2014-07-21 2015-03-11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td 電連接器
CN204167554U (zh) * 2014-10-09 2015-02-18 至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端子结构及具有该端子结构的电连接器
CN106410517B (zh) * 2015-07-29 2019-04-26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CN204947245U (zh) * 2015-07-29 2016-01-06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TWM521820U (zh) * 2015-08-17 2016-05-11 宣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連接器結構
TW201712974A (zh) * 2015-09-09 2017-04-01 蔡周賢 雙向雙面電連接器
CN205335540U (zh) * 2015-12-09 2016-06-22 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5595487U (zh) 2016-03-11 2016-09-21 富加宜连接器(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完整性优化设计的二次成型结构的高速连接器
JP2018010724A (ja) * 2016-07-11 2018-01-18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板付き電気コネクタ
CN206163778U (zh) * 2016-08-31 2017-05-10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7871986A (zh) * 2016-09-23 2018-04-03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件
CN107994402B (zh) * 2016-10-26 2021-02-26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插座连接器
CN107134692A (zh) * 2016-12-15 2017-09-05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TWI635677B (zh) * 2017-04-28 2018-09-11 Greenconn Corp. 高速連接器及其傳輸模組
CN206947652U (zh) * 2017-05-09 2018-01-30 格棱电子科技(赣州)有限公司 高速连接器及其传输模块
US9979136B1 (en) * 2017-06-26 2018-05-22 Greenconn Corporation High speed connector and transmission module thereof
US9893446B1 (en) * 2017-06-26 2018-02-13 Greenconn Corp. High speed connector and transmission module thereof
CN207199871U (zh) * 2017-08-14 2018-04-06 龙杰(苏州)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传输速率的电连接器组及其插头连接器
CN107658616B (zh) * 2017-08-28 2019-08-30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7250764U (zh) * 2017-09-01 2018-04-17 富顶精密组件(深圳)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US10601181B2 (en) 2017-12-01 2020-03-24 Amphenol East Asia Ltd. Compact electrical connector
TWM558483U (zh) 2017-12-01 2018-04-11 Amphenol East Asia Ltd 具有對接槽之連接器
CN109962353B (zh) * 2017-12-14 2020-10-30 莫列斯有限公司 卡缘连接器
CN109950750B (zh) * 2017-12-20 2022-09-2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US10470313B1 (en) * 2018-07-02 2019-11-05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Solder ball module for contact assembly of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8608398U (zh) 2018-07-23 2019-03-15 香港商安费诺(东亚)有限公司 具有单一侧支撑部与对接凹部的连接器及其绝缘本体
CN208753607U (zh) 2018-08-15 2019-04-16 富加宜连接器(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模内封装件的连接器
CN110867681B (zh) * 2018-08-28 2022-06-2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卡缘连接器
CN208797211U (zh) * 2018-08-28 2019-04-26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卡缘连接器
CN113169484A (zh) * 2018-10-09 2021-07-23 安费诺商用电子产品(成都)有限公司 高密度边缘连接器
CN110098505B (zh) * 2018-11-28 2020-10-30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与连接器组件
CN209374758U (zh) 2018-12-21 2019-09-10 香港商安费诺(东亚)有限公司 具有防位移结构的金属壳体及其连接器
TWM581318U (zh) * 2018-12-21 2019-07-21 宣帆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its terminal module and grounding member
CN111313180A (zh) * 2020-02-25 2020-06-19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端子模块
CN211428493U (zh) * 2020-03-18 2020-09-04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电连接器组件以及电连接器模组
CN111342272A (zh) * 2020-04-06 2020-06-26 深圳市方向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连接器
CN111342273A (zh) * 2020-04-06 2020-06-26 深圳市方向电子有限公司 插座连接器及其与之相匹配的插头连接器
CN211605562U (zh) * 2020-04-24 2020-09-29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端子结构和板端连接器
CN111769395B (zh) * 2020-07-24 2022-02-01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端子结构和电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843202B2 (en) 2023-12-12
TWI813970B (zh) 2023-09-01
US20220231464A1 (en) 2022-07-21
CN112886341A (zh) 2021-06-01
CN112886341B (zh) 2022-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49948B2 (en) Backplane connector
KR100282629B1 (ko) 전기접지시라우드
US950282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metal shell
US779428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separate contact mounting and compensation boards
US20190190209A1 (en) Connector
US20190173233A1 (en) Connector
US7086901B2 (en) Shiel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TWM565419U (zh) 改良的連接器組合
TWM599485U (zh) 端子結構和板端連接器
US10862234B2 (en) Electrical contact terminal
TWI813970B (zh) 電連接器
TWI782354B (zh) 板端連接器和連接器組件
CN113285309B (zh) 电连接器
TWM613035U (zh) 電連接裝置
CN111478088A (zh) 端子结构及连接器
TWM600947U (zh) 板端連接器
US7677926B1 (en) Connector jack and connector combination using same
JP3078520U (ja) コネクタ装置
US6077092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stabilizing structure for spacer and terminal
US11637402B2 (en) Backplane connector assembly
TWM538265U (zh) 電子連接器
CN214254925U (zh) 电连接器
JPH10149858A (ja) 電気コネクタのキー機構
US20220393405A1 (en) Shielding plate, terminal module, high-speed backplane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system
CN212392408U (zh) 端子结构及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