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08398U - 具有单一侧支撑部与对接凹部的连接器及其绝缘本体 - Google Patents

具有单一侧支撑部与对接凹部的连接器及其绝缘本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08398U
CN208608398U CN201821164879.3U CN201821164879U CN208608398U CN 208608398 U CN208608398 U CN 208608398U CN 201821164879 U CN201821164879 U CN 201821164879U CN 208608398 U CN208608398 U CN 2086083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insulating body
docking
support portion
anoth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6487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洛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mphenol East Asia Ltd
Original Assignee
Amphenol East Asi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mphenol East Asia Ltd filed Critical Amphenol East Asia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16487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083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083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083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具有单一侧支撑部与对接凹部的连接器及其绝缘本体,该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多个支金属端子与一金属壳体,其中,该绝缘本体内嵌设有所述金属端子,且其能伸入至该金属壳体内,其一侧面会与该金属壳体的第一侧壁相隔一距离,以形成一对接槽,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的顶面对应该一侧面的周缘凹设有一对接凹部,该绝缘本体的另一侧面的外侧会朝外凸设至少一第一支撑部,当该连接器组装至一电路板时,该第一支撑部的底面能抵靠至该电路板表面,且在另一连接器插接至该连接器时,该另一连接器的一对接凸部能容纳至该对接凹部。

Description

具有单一侧支撑部与对接凹部的连接器及其绝缘本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连接器,尤指一种在绝缘本体的单一侧设有支撑部,且在另一侧设有对接凹部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信号连接器(Connector)泛指所有应用在电子信号及电源上的连接组件及其附属配件,是所有信号的桥梁,其质量会对电流与信号传输的可靠度产生影响,且亦与电子装置的运作息息相关。一般而言,各式电子装置(如: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桌面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数字相机...等)上均已设有各种类型的连接器,以使各个电子装置能相互交换数据,故可知,连接器能在装置与装置、组件与组件、系统与系统之间进行电连接和信号传递,而为构成一个完整系统所需要的基础组件。
承上,连接器作为多个电子装置之间的重要沟通桥梁,倘若其上的金属端子未能确实地焊接于电路板上,则会造成该连接器无法正常作业,然而,申请人发现,尽管在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已小心地使每一支金属端子确实焊接于电路板上,但在使用过程中,该连接器势必需与另一连接器相互组装插拔,又,在插拔连接器时,其施力方向以平行于该连接器的轴线方向较佳,惟,实际上,使用者并不会特别注意插拔角度,造成该连接器往往会受到非平行于该连接器的轴线方向的外力,导致该连接器歪斜,甚至使其上的金属端子脱离原有的焊接状态,令该连接器失去作用,进而影响了电子装置的正常运作。
为能解决前述问题,申请人曾设计出一种连接器结构,请参阅图1~图2所示,申请人曾设计出一种连接器结构,该连接器1包括一绝缘座体11、多个支金属端子13与一金属壳体15,其中,该绝缘座体11能伸入该金属壳体15中,其内则容纳有所述金属端子13,又,为使该绝缘座体11能稳定地承载于电路板上,其相对应的两侧面的外侧会分别朝外凸设一支撑部111,当该绝缘座体11被固定至电路板E时,该二支撑部111的底面能够抵靠至电路板E顶面,以保持该连接器1的稳固性,如此,当该连接器1在组装或使用过程中(例如:插拔连接器1的动作),令该绝缘座体11承受到非与其轴线平行的外力时,藉由前述该支撑部111的构造,能够有效地支撑该绝缘座体11因外力而产生的弯曲载荷,使得该绝缘座体11的底面仍能稳定地保持当前状态,以避免发生该绝缘座体11受外力而过度歪斜,导致所述金属端子13因随着绝缘座体11歪斜,进而自该电路板E上脱离的不良情况。
然而,请参阅图3所示,当另一连接器1’与该连接器1相插接后,当该另一连接器1’欲脱离该连接器1时,使用者往往需按压该另一连接器1’的按压片17,使得该按压片17上的凸块171能够脱离该连接器1的金属壳体15的卡扣孔151,此时,使用者才能够将另一连接器1’拔出该连接器1,令所述连接器1、1’相互分离。又,申请人发现,在前述过程中,当使用者对按压片17施力时,该绝缘座体11背对按压片17方向的支撑部111,才会承受到较大的力道,由于随着电子装置的轻薄化设计趋势,申请人认为应对前述连接器及使用方式,再度改良该连接器的结构,以使该连接器在保持原有功能的情况下,能缩减其体积,同时能确保连接与安装上的稳定性,此亦为本实用新型在此探讨的一大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创作人凭借着多年来专业从事各式电源或信号连接器设计、加工及制造的丰富实务经验,且秉持着精益求精的研究精神,在经过长久的努力研究与实验后,终于研发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单一侧支撑部与对接凹部的连接器及其绝缘本体,期藉由本实用新型的问世,能够有效缩减连接器的整体体积,并保持使用上的稳定性,以提供使用者更佳的使用经验。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提供一种具有单一侧支撑部与对接凹部的连接器,该连接器能与另一连接器相互插接,该另一连接器设有一对接壁,且该对接壁的一外侧面凸设有至少一突起块,该对接壁的一内侧面则凸设有一对接凸部,该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多个支金属端子及一金属壳体,其中,该绝缘本体的前侧开设有一插接口,其内设有一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与该插接口相连通,所述金属端子嵌设于该绝缘本体内,其前端会外露出该容纳空间,其后端则由该绝缘本体的后端延伸而出,该金属壳体内设有前后两侧相贯穿的一组装空间,该绝缘本体能伸入并固定至该组装空间,该金属壳体的一第一侧壁开设有至少一卡扣孔,且其与该绝缘本体相对应的一侧面相隔一距离,以形成一对接槽,在该另一连接器插接至该连接器的状态下,该对接壁能伸入该对接槽中,且各该突起块能嵌入至对应的卡扣孔,该连接器的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的顶面对应该一侧面的周缘凹设有一对接凹部,该绝缘本体背对该卡扣孔的另一侧面的外侧会朝外凸设一第一支撑部,在该连接器组装至一电路板的状态下,该第一支撑部的底面能抵靠至该电路板表面,且在该另一连接器插接至该连接器的状态下,该对接凸部能容纳至该对接凹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提供一种具有单一侧支撑部与对接凹部的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能够伸入至一金属壳体内,且其内能嵌设多个支金属端子,该绝缘本体的一侧面会与该金属壳体的第一侧壁相隔一距离,以形成一对接槽,该绝缘本体的特征在于,其顶面对应该一侧面的周缘凹设有一对接凹部,其另一侧面的外侧则会朝外凸设一第一支撑部,当该连接器组装至一电路板时,该第一支撑部的底面能抵靠至该电路板表面,且在另一连接器插接至该连接器后,该另一连接器的一对接凸部能容纳至该对接凹部。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目的、技术特征及其功效,做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现举实施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现有连接器的爆炸图;
图2现有绝缘座体的示意图;
图3现有连接器与另一连接器的分离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爆炸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与另一连接器的分离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与另一连接器的组装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的绝缘本体的侧视图;及
图8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与另一连接器的组装剖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现有]
连接器......1
另一连接器......1’
绝缘座体......11
支撑部......111
金属端子......13
金属壳体......15
卡扣孔......151
按压片......17
凸块......171
电路板......E
[本实用新型]
连接器......2
绝缘本体......21
插接口......210
容纳空间......211
端子槽......214
第一支撑部......216
倾斜面......2161
对接凹部......218
金属端子......23
金属壳体......25
第一侧壁......25A
组装空间......250
卡扣孔......251
对接槽......253
另一连接器......3
端子板......31
对接壁......33
按压片......330
突起块......331
对接凸部......332
轴线......L
锐角夹角......θ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单一侧支撑部与对接凹部的连接器及其绝缘本体,请参阅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该连接器2包括一绝缘本体21、多个支金属端子23与一金属壳体25,为方便说明,以图4的上方作为组件的前侧位置,图4的下方作为组件的后侧位置。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2的态样,并不限于图4所绘制,业者能够根据产品需求,调整各个组件的样式,因此,只要是具有后续实施例述及的相关结构与功效,即为本实用新型所欲保护的连接器2,合先陈明。
复请参阅图4所示,在该实施例中,该绝缘本体21的前侧开设有一插接口210,其内设有一容纳空间211,且该容纳空间211与该插接口210彼此相连通,在该实施例中,该绝缘本体21相对应的二内侧面尚分别开设有多个道端子槽214,该插接口210、所述端子槽214与该容纳空间211亦相互连通。惟,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该绝缘本体21亦能够不设有端子槽214,或是在该绝缘本体21内增设一舌板,并将所述端子槽214设于舌板上,如此,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即能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连接器2上。
复请参阅图4所示,所述金属端子23分别固设于该绝缘本体21中,且彼此相隔一间距,在该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端子23能够为信号端子、接地端子或电源端子等至少其中一种,且能分别嵌入各该端子槽214中,所述金属端子23的前端能够外露出该容纳空间211,以与另一连接器3的端子相电气连接,举例而言,请参阅图5及图6所示,该另一连接器3设有一端子板31,且该端子板31上布设有多个支端子(图中未示),当该另一连接器3与该连接器2相插接后,该端子板31能够经由该插接口210伸入至该容纳空间211,以使其上的端子与所述金属端子23的前端相电气连接,进而能彼此交换信号或电流。又,所述金属端子23的后端则会由该绝缘本体21的后端延伸而出(如图5所示),以能被焊接至一电路板上(图中未示)。
复请参阅图4及图5所示,在该实施例中,该金属壳体25由一金属板弯折成形,其中,当该金属板被弯折成框体状后,其间会围绕形成前后两侧贯穿的一组装空间250,又,该绝缘本体21能伸入至该组装空间250,并固定于该金属壳体25中(如图5所示),以藉由该金属壳体25的作用,达到防电磁干扰(EMI)、作为接地途径与保护绝缘本体21等效果。再者,该金属壳体25的一第一侧壁25A会开设有至少一卡扣孔251,且该第一侧壁25A的内侧面会与该绝缘本体21相对应的一侧面相隔一距离,以形成一对接槽253,意即,该组装空间250会大于该绝缘本体21的体积,使得该绝缘本体21组装至金属壳体25后,两者间的缝隙即会形成该对接槽253。
承上,请参阅图4及图7所示,该绝缘本体21的顶面对应该一侧面的周缘凹设有一对接凹部218,该绝缘本体21背对该卡扣孔251的另一侧面的外侧会朝外凸设至少一第一支撑部216,在该实施例中,该第一支撑部216位在该绝缘本体21邻近后端的位置,但并不以此为限,在不考虑连接器1的整体体积与成本的情况下,该第一支撑部216的前侧能够连接于该绝缘本体21邻近前端或中段区域。又,该第一支撑部216至少具有一倾斜面2161,该倾斜面2161会与该绝缘本体21的轴线L形成一锐角夹角θ,且当该连接器2组装至一电路板时,该第一支撑部216的底面能抵靠至该电路板表面。
复请参阅图4~6所示,该另一连接器2尚设有一对接壁33,该对接壁33的延伸方向会相同于该端子板31的延伸方向,且该对接壁33与端子板31两者相隔一间距,该对接壁33的外侧面设有一按压片330及至少一突起块331,该对接壁33的内侧面(即,朝向端子板31的侧面)则设有一对接凸部332(如图8所示),其中,该按压片330的底端能固设于该对接壁33上,其顶端则会与该对接壁33的外侧面保持一距离,以供使用者能够按压该按压片330的顶端,并使该按压片330朝内(即,朝向对接壁33的方向)位移,又,各该突起块331位于该按压片330上,且能随着该按压片330而移动。如此,当该另一连接器3插接至该连接器2后(如图6所示),该另一连接器3的对接壁33会伸入至该对接槽253,同时,各该突起块331能够嵌入至对应的卡扣孔251中,且该对接凸部332能容纳至该对接凹部218,使得所述连接器2、3无法轻易地松脱,同时,该按压片330的顶端会外露于该连接器2之外,之后,当使用者欲取下该另一连接器3时,使用者能够以手指按压该按压片330的顶端,此时,各突起块331脱离对应的卡扣孔251中,令使用者能够将该另一连接器3拔出至该连接器2外。
综上所述,藉由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能达成下列功效:
(1)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2仅在单一侧设有第一支撑部216,因此,相较于申请人所研发的先前产品(如图2所示),该连接器2的厚度能够大幅减少,进而有效缩减该连接器2的整体体积,以不会占用到电路板的过多空间;
(2)藉由该对接凹部218的设计,能够增加该对接槽253的空间,因此,该另一连接器2的对接壁33能够挪出足够供按压片330顶端位移的距离(如图8的W),并在该对接壁33的内侧面形成对接凸部332,使得该按压片330顶端具有较多的空间被按压位移,以确保该连接器2的整体体积缩减时,仍能够保持该连接器2与另一连接器3间的正常插拔作用;
(3)当使用者按压该按压片330顶端,令该绝缘本体21承受到非与其轴线L平行的外力时(如图7的箭头所示),藉由前述该第一支撑部216的断面略呈直角三角形的构造(即,具有倾斜面2161的构造),能够有效地支撑该绝缘本体21因外力而产生的弯曲载荷,使得该绝缘本体21的底面仍能稳定地保持当前状态,以避免发生该绝缘本体21受外力而过度歪斜,导致所述金属端子23因随着绝缘本体21歪斜,进而自该电路板上脱离的不良情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惟,本实用新型所主张的权利要求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按凡熟悉该项技艺人士,依据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轻易思及的等效变化,均应属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

Claims (4)

1.一种具有单一侧支撑部与对接凹部的连接器,能与另一连接器相互插接,该另一连接器设有一对接壁,且该对接壁的一外侧面凸设有至少一突起块,该对接壁的一内侧面则凸设有一对接凸部,该连接器包括:
一绝缘本体,其前侧开设有一插接口,其内设有一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与该插接口相连通;
多个支金属端子,嵌设于该绝缘本体内,其前端会外露出该容纳空间,其后端则由该绝缘本体之后端延伸而出;及
一金属壳体,其内设有前后两侧相贯穿的一组装空间,且该绝缘本体能伸入并固定至该组装空间,该金属壳体的一第一侧壁开设有至少一卡扣孔,并与该绝缘本体相对应的一侧面相隔一距离,以形成一对接槽,在该另一连接器插接至该连接器的状态下,该对接壁能伸入该对接槽中,且各该突起块能嵌入至对应的卡扣孔;
该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该绝缘本体的顶面对应该一侧面的周缘凹设有一对接凹部,该绝缘本体背对该卡扣孔的另一侧面的外侧会朝外凸设一第一支撑部,在该连接器组装至一电路板的状态下,该第一支撑部的底面能抵靠至该电路板表面,且在该另一连接器插接至该连接器的状态下,该对接凸部能容纳至该对接凹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该第一支撑部至少具有一倾斜面,该倾斜面会与该绝缘本体的轴线形成一锐角夹角。
3.一种具有单一侧支撑部与对接凹部的绝缘本体,其能够伸入至一金属壳体内,且其内能嵌设多个支金属端子,该绝缘本体的一侧面会与该金属壳体的一第一侧壁相隔一距离,以形成一对接槽,该绝缘本体的特征在于:
该绝缘本体的顶面对应该一侧面的周缘凹设有一对接凹部,该绝缘本体相对应的另一侧面的外侧会朝外凸设至少一第一支撑部,在该连接器组装至一电路板的状态下,该第一支撑部的底面能抵靠至该电路板表面,且在另一连接器插接至该连接器的状态下,该另一连接器的一对接凸部能容纳至该对接凹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绝缘本体,其中,该第一支撑部至少具有一倾斜面,该倾斜面会与该绝缘本体的轴线形成一锐角夹角。
CN201821164879.3U 2018-07-23 2018-07-23 具有单一侧支撑部与对接凹部的连接器及其绝缘本体 Active CN2086083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64879.3U CN208608398U (zh) 2018-07-23 2018-07-23 具有单一侧支撑部与对接凹部的连接器及其绝缘本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64879.3U CN208608398U (zh) 2018-07-23 2018-07-23 具有单一侧支撑部与对接凹部的连接器及其绝缘本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08398U true CN208608398U (zh) 2019-03-15

Family

ID=65669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64879.3U Active CN208608398U (zh) 2018-07-23 2018-07-23 具有单一侧支撑部与对接凹部的连接器及其绝缘本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0839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43202B2 (en) 2021-01-18 2023-12-12 Dongguan Luxshare Technologies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grounding bar
TWI840685B (zh) 2020-07-15 2024-05-01 英屬開曼群島商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連接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40685B (zh) 2020-07-15 2024-05-01 英屬開曼群島商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連接器
US11843202B2 (en) 2021-01-18 2023-12-12 Dongguan Luxshare Technologies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grounding bar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197730U (ja) コネクタ
TWM582251U (zh) Connector set with built-in locking mechanism and socket connector thereof
CN203850492U (zh) 可正反方向对插的usb插头
CN208045830U (zh) 具有对接槽的连接器
US20100093213A1 (en) Esata connector
TWI556524B (zh) 連接器結構
CN208608398U (zh) 具有单一侧支撑部与对接凹部的连接器及其绝缘本体
CN208445005U (zh) 在绝缘本体上形成强化支撑部的连接器
CN205319424U (zh) 电池连接器
CN203850552U (zh)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其组合
US20160372871A1 (en) A Power Plug Connector Can Be Plugged in Both Normal and Reverse Way
CN204885560U (zh) 防翘曲的插座电子连接器
CN203071275U (zh) 电池连接器
CN105071086A (zh) 一种防翘曲的插座电子连接器
CN201699176U (zh) 转换标准连接器插入方向的结构
CN204668630U (zh) Usb连接器
CN204858056U (zh) 插座电子连接器
CN205141186U (zh) 电连接器
CN205141277U (zh) 电连接器
CN203481542U (zh) 电连接器
CN201829782U (zh) 转接器
TWI451636B (zh)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10272798U (zh) 推拉式集线器
CN208045773U (zh) 具有不同间距的信号端子与接地端子且兼有肋条的连接器
CN201194295Y (zh) 连接器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