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21756A - 電連接器組 - Google Patents

電連接器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21756A
TW202121756A TW109134092A TW109134092A TW202121756A TW 202121756 A TW202121756 A TW 202121756A TW 109134092 A TW109134092 A TW 109134092A TW 109134092 A TW109134092 A TW 109134092A TW 202121756 A TW202121756 A TW 20212175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nal terminal
terminal
mounting
connector
electrical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340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50832B (zh
Inventor
眞室稔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村田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75437919&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TW202121756(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村田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村田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217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217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08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0832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24Securing in base or case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insulating parts having at least one resilient insulating pa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3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othe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提高電特性的電連接器組。 電連接器組具備:第1基板,其具有第1導體;第1內部端子,其具有安裝於第1基板之第1導體的第1安裝部及第2安裝部、及於第1安裝部與第2安裝部之間彎曲延伸之凸部;第2基板,其具有第2導體;及第2內部端子,其具有安裝於第2基板之第2導體的第3安裝部、及於底部形成第3安裝部之凹部;且構成為第1內部端子之凸部與第2內部端子之凹部嵌合。

Description

電連接器組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電連接器組。
先前以來,揭示有使第1連接器與第2連接器嵌合而構成之電連接器組(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專利文獻1之第1連接器具備複數個第1內部端子、及保持複數個第1內部端子之絕緣性之殼體。第1內部端子之各者藉由焊料而連接於配線基板之電極。
同樣,第2連接器具備複數個第2內部端子、及保持複數個第2內部端子之絕緣性之殼體。第2內部端子之各者藉由焊料而連接於配線基板之電極。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8-116925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謀求進而提高電連接器組之電特性。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提高電特性之電連接器組。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之電連接器組具備:第1基板,其具有第1導體;第1內部端子,其具有安裝於上述第1基板之上述第1導體的第1安裝部及第2安裝部、及於上述第1安裝部與上述第2安裝部之間彎曲延伸之凸部;第2基板,其具有第2導體;及第2內部端子,其具有安裝於上述第2基板之上述第2導體的第3安裝部、及於底部形成上述第3安裝部之凹部;且構成為上述第1內部端子之上述凸部與上述第2內部端子之上述凹部嵌合。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使電特性提高之電連接器組。
根據本發明之第1態樣,提供一種電連接器組,其具備:第1基板,其具有第1導體;第1內部端子,其具有安裝於上述第1基板之上述第1導體之第1安裝部及第2安裝部、及於上述第1安裝部與上述第2安裝部之間彎曲延伸之凸部;第2基板,其具有第2導體;及第2內部端子,其具有安裝於上述第2基板之上述第2導體之第3安裝部、及於底部形成上述第3安裝部之凹部;且構成為上述第1內部端子之上述凸部、與上述第2內部端子之上述凹部嵌合。
根據此種構成,藉由於第1內部端子具有2個安裝部,而與1個安裝部之情形相比,可使流經第1內部端子之電路徑分散。藉此,於將內部端子連接於電源之情形時,藉由使電流之集中部位分散,可抑制因過電流引起之發熱。又,於將內部端子接地之情形時,可抑制內部端子作為接地端子之電位之變化,可提高屏蔽性。如此,可提高電連接器組之電特性。
根據本發明之第2態樣,提供如第1態樣記載之電連接器組,其中上述第2內部端子具有自上述凹部之上述底部沿一側豎立之第1部分、與沿另一側豎立之第2部分,且上述第1部分為自由片。根據此種構成,藉由將第1部分設為自由片,而提高設計之自由度。
根據本發明之第3態樣,提供如第2態樣記載之電連接器組,其中與上述第3安裝部分開地進而具備使上述第2內部端子安裝於上述第2基板之上述第2導體的第4安裝部,上述第2內部端子進而具有連接於上述第2部分之凸部、及自上述凸部延伸至上述第4安裝部之第3部分。根據此種構成,藉由於第2內部端子具有2個安裝部,而可與第1內部端子同樣,使流經第2內部端子之電路徑分散,可提高電連接器組之電特性。
根據本發明之第4態樣,提供如第3態樣記載之電連接器組,其進而具備保持上述第2內部端子之絕緣體,且上述第2內部端子之上述第3部分具有寬度變寬之寬幅部,上述絕緣體具有以收納上述第3部分之上述寬幅部之方式凹陷的第1缺口。根據此種構成,藉由於絕緣體設置第1缺口並收納第2內部端子之寬幅部,可將第2內部端子定位於絕緣體。
根據本發明之第5態樣,提供如第4態樣記載之電連接器組,其中上述絕緣體進而具有相對於上述第2內部端子之上述凸部朝外側凹陷的第2缺口。根據此種構成,藉由於絕緣體設置第2缺口,而可於第1內部端子與第2內部端子嵌合時,確保第2內部端子之凸部朝外側受擠壓而變形的空間。
根據本發明之第6態樣,提供如第2態樣至第5態樣中任一項記載之電連接器組,其中上述第2內部端子之上述1部分之寬度大於上述第2部分之寬度。根據此種構成,藉由使自由片即第1部分之寬度大於第2部分之寬度,而可增大自由片之彈簧常數,可接近第2部分及連接於第2部分之凸部之彈簧常數之值。藉此,容易確保與第1內部端子之接點。
根據本發明之第7態樣,提供如第1態樣至第6態樣中任一項記載之電連接器組,其中上述第1、第2導體為與電源連接之導體。根據此種構成,於將內部端子連接於電源之情形時,藉由於第1內部端子具有2個安裝部,而與1個安裝部之情形相比,可使流經內部端子之電路徑分散,而抑制因過電流引起之發熱。
根據本發明之第8態樣,提供如第1態樣至第6態樣中任一項記載之電連接器組,其中上述第1、第2導體為接地之導體。根據此種構成,於將內部端子接地之情形時,藉由於第1內部端子具有2個安裝部,與1個安裝部之情形相比,可使流經內部端子之電路徑分散,而抑制作為接地端子之電位之變化,提高屏蔽性。
以下,基於圖式詳細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
(實施形態) 圖1A~圖1C係顯示實施形態之第1連接器2之圖。圖2A~圖2C係顯示實施形態之第2連接器4之圖。圖3A、圖3B係顯示電連接器組6之立體圖。
藉由使圖1A~圖1C所示之第1連接器2、與圖2A~圖2C所示之第2連接器4彼此嵌合,而構成圖3A、圖3B所示之電連接器組6。於實施形態中,第1連接器2為公型多極連接器,第2連接器4為母型多極連接器。
使用圖1A~圖1D說明第1連接器2。圖1A係第1連接器2之上表面側之立體圖,圖1B係第1連接器2之下表面側之立體圖,圖1C係第1連接器2之分解立體圖。圖1D係顯示供安裝第1連接器2之第1基板7之概略俯視圖。
於圖1A~圖1D中,將第1連接器2之長度方向(長邊方向)設為X方向,將寬度方向(短邊方向)設為Y方向,將正交於長邊方向與短邊方向之高度方向(上下方向)設為Z方向。
如圖1A~圖1C所示,第1連接器2具備複數個第1內部端子8、第1外部端子10、及第1絕緣體12。
複數個第1內部端子8安裝於圖1D所示之第1基板7。如圖1D所示,第1基板7具有複數個第1導體50。第1導體50與第1內部端子8一一對應而設置,於1個第1導體50安裝有1個第1內部端子8。於實施形態中,於第1導體50之中央部之表面設置有抗蝕劑51,第1導體50被分割為2個區域。1個第1內部端子8相對於1個第1導體50安裝於2個區域。藉此,與將1個第1內部端子8僅安裝於第1導體50之1個區域之情形相比,可使流經第1內部端子8之電路徑分散。細節予以後述。另,於圖1A、圖1B、圖1C中,省略了第1基板7之圖示。
第1內部端子8為與後述之第2連接器4之第2內部端子26(參照圖2A~圖2C)嵌合而電性連接的端子。第1內部端子8之各者由相同導電性之材料形成(例如磷青銅)。因存在複數個第1內部端子,故將圖1A~圖1C所示之第1連接器2稱為「多極」連接器。
複數個第1內部端子8以沿X方向彼此空開間隔之狀態排列。實施形態中,將沿X方向延伸之第1內部端子8之行於Y方向空開間隔設置2行。
如圖1C等所示,第1內部端子8構成為公型端子。公型端子具有凸部40,且以凸部40與第2內部端子26之凹部42(參照圖2C)嵌合。
第1外部端子10為與後述之第2連接器4之第2外部端子28(參照圖2A~圖2C)嵌合而電性連接的端子。第1外部端子10作為接地端子發揮功能。第1外部端子10由與上述之第1內部端子8相同導電性之材料形成(例如磷青銅)。
第1外部端子10構成為公型端子,且嵌合於母型端子即第2外部端子28。由於第1外部端子10為公型,故將圖1A~圖1C所示之第1連接器2稱為「公型」連接器。
實施形態之第1外部端子10沿X方向空開間隔而具備第1部分10A與第2部分10B。第1部分10A與第2部分10B以沿X方向夾著複數個第1內部端子8之方式設置。不限於此種構成,亦可將第1部分10A與第2部分10B一體構成。
如圖1A~圖1C所示之第1絕緣體12為將複數個第1內部端子8及第1外部端子10以相互電性絕緣之狀態加以保持的構件。第1絕緣體12例如由絕緣性材料即樹脂(例如液晶聚合物)形成。
其次,使用圖2A~圖2D說明第2連接器4。圖2A係第2連接器4之上表面側之立體圖,圖2B係第2連接器4之下表面側之立體圖,圖2C係第2連接器4之分解立體圖。圖2D係顯示供安裝第2連接器4之第2基板25之概略俯視圖。
於圖2A~圖2D中,與前述之第1連接器2同樣,將第2連接器4之長度方向(長邊方向)設為X方向,將寬度方向(短邊方向)設為Y方向,將高度方向(上下方向)設為Z方向。
如圖2A~圖2C所示,第2連接器4具備複數個第2內部端子26、第2外部端子28、及第2絕緣體30。
複數個第2內部端子26安裝於圖2D所示之第2基板25。如圖2D所示,第2基板25具有複數個第2導體60。第2導體60與第2內部端子26一對一對應地設置,於1個第2導體60安裝1個第2內部端子26。於實施形態中,於第2導體60之中央部之表面設置有抗蝕劑61,第2導體60被分割為2個區域。1個第2內部端子26相對於1個第2導體60安裝於2個區域。藉此,與將1個第2內部端子26僅安裝於第2導體60之1個區域之情形相比,可使流經第2內部端子26之電路徑分散。細節予以後述。另,於圖2A、圖2B、圖2C中,省略了第2基板25之圖示。
第2內部端子26為與圖1A~圖1C所示之第1連接器2之第1內部端子8嵌合並電連接的端子。第2內部端子26之各者由相同之導電性材料形成(例如磷青銅)。藉由存在複數個第2內部端子26,而將圖2A~圖2C所示之連接器稱為「多極」連接器。
複數個第2內部端子26以沿X方向彼此空開間隔之狀態排列。於實施形態中,將沿X方向延伸之第2內部端子26之行沿Y方向空開間隔設置2行。
如圖2C等所示,第2內部端子26構成為母型端子。母型端子具有凹部42,且以凹部42而與第1內部端子8之凸部40(參照圖1C)嵌合。
第2外部端子28為與圖1A~圖1C所示之第1連接器2之第1外部端子10嵌合且電連接的端子。第2外部端子28作為接地端子發揮功能。第2外部端子28由與上述之第2內部端子26相同之導電性材料形成(例如磷青銅)。
第2外部端子28構成為母型端子,且具有將公型端子即第1外部端子10引入於內側的功能。如圖2C所示,第2外部端子28具備用以引入第1外部端子10之傾斜面即導引部21。由於第2外部端子28為母型,故將圖2A~圖2C所示之第2連接器4稱為「母型」連接器。
第2外部端子28具有包圍複數個第2內部端子26之形狀。藉由以第2外部端子28包圍第2內部端子26之周圍,可抑制產生因第2內部端子26與第1內部端子8引起之雜訊。
於實施形態中,第2外部端子28構成為一體之環狀構件。但未限定於此種形狀,亦可以複數個獨立之構件構成第2外部端子28。
第2外部端子28進而具備鎖定部19。鎖定部19為將第1外部端子10嵌合於第2外部端子28時,作為第1外部端子10之防脫件而發揮作用的突起。於第1外部端子10與第2外部端子28嵌合時,鎖定部19亦可未必與第1外部端子10接觸。
圖2A~圖2C所示之第2絕緣體30為以彼此電絕緣之狀態保持前述之第2內部端子26及第2外部端子28的構件。第2絕緣體30例如由絕緣性材料即樹脂(例如液晶聚合物)形成。
圖3A、圖3B所示之電連接器組6藉由使上述之公型第1連接器2嵌合於母型第2連接器4而構成。圖3A係自第1連接器2側觀察電連接器組6之立體圖,圖3B係自第2連接器4側觀察電連接器組6之立體圖。
於將第1連接器2嵌合於第2連接器4時,將第1連接器2之第1外部端子10(公型),嵌合於第2連接器4之第2外部端子28(母型)。再者,將第1連接器2之第1內部端子8之凸部40(公型)嵌合於第2連接器4之第2內部端子26之凹部42(母型)。其中,嵌合之順序可適當替換。
於具有上述之構成之電連接器組6中,對將第1連接器2之第1內部端子8安裝於第1基板7之安裝構造、與將第2連接器4之第2內部端子26安裝於第2基板25之安裝構造,使用圖4A、圖4B、圖5A、圖5B說明。
圖4A係自下方側觀察第1內部端子8之立體圖,圖4B係自上方側觀察第1內部端子8之立體圖。
如圖4A、圖4B所示,於第1內部端子8設置有第1安裝部52與第2安裝部54。第1安裝部52為第1內部端子8之一側之端部,第2安裝部54為第1內部端子8之另一側之端部。第1安裝部52經由第1安裝構件52A安裝於第1基板7之第1導體50,第2安裝部54經由第2安裝構件54A安裝於第1導體50。第1安裝構件52A與第2安裝構件54A同為用以將第1內部端子8安裝於第1導體50的構件。實施形態中之第1安裝構件52A與第2安裝構件54A使用焊料。於圖4A、圖4B中,模式化圖示第1安裝構件52A與第2安裝構件54A,實際上於熔融後成為濕潤擴散之狀態。
如圖4A、圖4B所示,第1內部端子8具有凸部40。凸部40之兩端折回,構成第1安裝部52與第2安裝部54。第1安裝構件52A與第2安裝構件54A分別接觸於第1安裝部52及第2安裝部54之底面。
藉由設置2個將第1內部端子8安裝於第1導體50之安裝部52、54,與僅設置1個安裝部之情形相比,可使流經第1內部端子8之電路徑分散。
於使用電連接器組6時,第1導體50連接於電源、地面或信號線路之任一者。於第1導體50連接於電源之情形,藉由使流經第1內部端子8之電路徑分散,可於第1內部端子8中抑制因過電流引起之發熱。又,於第1導體50接地之情形,藉由使流經第1內部端子8之電路徑分散,而可抑制第1內部端子8中之電位之變化,且可提高第1內部端子8作為接地端子之屏蔽性。如此,可提高電連接器組6之電特性。
僅設置1個第1內部端子8之安裝部之情形,因根據導體電阻之關係電流密度集中於最短路徑而為容易發熱的構造,故有無法使用於電源等流通大電流之用途的可能性。與此相對,實施形態之第1內部端子8藉由設置2個安裝部52、54而抑制發熱性,因而亦可使用於大電流之用途。如此,無論是大電流用途還是高頻用途,皆可使用。又,因可不使第1內部端子8之寬度變寬而流通大電流,故可縮小第1連接器2之長邊方向X之尺寸,亦可削減構件個數,又可謀求降低成本。
圖5A係自下方側觀察第2內部端子26之立體圖,圖5B係自上方側觀察第2內部端子26之立體圖。
如圖5A、圖5B所示,於第2內部端子26設置有第3安裝部56與第4安裝部58。第3安裝部56經由第3安裝構件56A安裝於第2基板25之第2導體60,第4安裝部58經由第4安裝構件58A安裝於第2導體60。第3安裝構件56A與第4安裝構件58A同為用以將第2內部端子26安裝於第2導體60的構件。實施形態中之第3安裝構件56A,第4安裝構件58A使用焊料。於圖5A、圖5B中,與圖4A、圖4B同樣模式化圖示第3安裝構件56A與第4安裝構件58A。
如圖5A、圖5B所示,第2內部端子26進而具有底部26A、第1部分26B、第2部分26C、凸部26D、及第3部分26E。
底部26A、第1部分26B及第2部分26C為構成第2內部端子26之凹部42的部分。底部26A為凹部42之底面且構成第3安裝部56。第3安裝構件56A接觸於第3安裝部56之底面。第1部分26B為自底部26A沿一側豎立之部分,第2部分26C為自底部26A沿另一側豎立之部分。第1部分26B之前端未連接於其他構件,而成為自由端,第1部分26B為自由片。換言之,第1部分26B為一端未連接於其他構件,另一端與安裝於第2基板25之第2導體60之部分即底部26A連接。第2部分26C並非自由端,而連接於底部26A與凸部26D。
凸部26D為朝與凹部42凹陷之方向為相反方向即上方突出的部分。凸部26D具有平滑彎曲之形狀,且連接於第3部分26E。第3部分26E自凸部26D延伸至第4安裝部58。第4安裝構件58A接觸於第4安裝部58之底面。
如此,藉由設置2個將第2內部端子26安裝於第2導體60之安裝部56、58,可發揮與第1內部端子8同樣之效果,且可提高電連接器組6之電特性。
如上所述,根據實施形態之電連接器組6,第1內部端子8具有安裝於第1基板7之第1導體50之第1安裝部52及第2安裝部54,第2內部端子26具有安裝於第2基板25之第2導體60之第3安裝部56。根據此種構成,藉由於第1內部端子8具有2個安裝部52、54,而與1個安裝部之情形相比,可使流經第1內部端子8之電路徑分散。於本實施形態中,第2內部端子26亦具有2個安裝部56、58,但如藉由於第1內部端子8設置2個安裝部52、54,而無關第2內部端子26之安裝部之數,僅設置第3安裝部56之情形時,亦可發揮使流經電連接器組6之電路徑分散的效果。
此處,於實施形態之第2內部端子26中,使寬度局部變化。具體而言,底部26A、第2部分26C及凸部26D一律具有相同寬度,與此相對,第1部分26B及第3部分26E各自具有寬度局部變寬之寬幅部70、72。
第1部分26B之寬幅部70係為增大第1部分26B之彈簧常數而設置。因第1部分26B之一側為自由端,故與如第2部分26C或凸部26D般兩側被固定於第3安裝部56與第4安裝部58之部分相比,彈簧常數變小,而容易柔軟化。與此相對,凸部26D與自由片相比較難變形,彈簧常數較高。因此,於將第2內部端子26與第1內部端子8嵌合時,自由片即第1部分26B有接觸壓變弱之傾向。此時,若欲提高彈簧常數而將第2內部端子26全體之寬度增大,則凸部26D會難以變形,從而難以嵌合。因此,維持將第2部分26C或26D之寬度設為與底部26A之寬度相同,並於第1部分設置寬幅部70,而局部增大第2內部端子26之彈簧常數。藉此,可使第1部分26B之彈簧常數接近第2部分26C或凸部26D之彈簧常數值,可使其等各自具有同等之彈力。根據此種構成,於使第1內部端子8之凸部40嵌合於第2內部端子26之凹部42時,可沿自Y方向之兩側夾著第1內部端子8之凸部40之方向分別使力均等地作用。藉此,可實現精度良好之嵌合。如此,藉由將自由片即第1部分26B選擇性地加寬而接近凸部26D之彈簧常數,可保持接觸壓並實現適當之嵌合。
如上所述,藉由使自由片即第1部分26B之寬度大於第2部分26C之寬度,而可使第1部分26B之彈簧常數之值接近第2部分26C及凸部26D之彈簧常數之值。另,設定第1部分26B與第2部分26C之寬度時,只要將第1部分26B之平均寬度或最大寬度設定為較第2部分26C之平均寬度或最大寬度更大即可。
另一方面,第3部分26E之幅寬部72係為了將第2內部端子26定位於上述之第2絕緣體30而設置。具體而言,使用圖6A、圖6B進行說明。
圖6A係第2絕緣體30及第2內部端子26之俯視圖。於圖6A中為簡化起見而顯示去除一部分之第2內部端子26之狀態。圖6B係圖6A之局部放大圖。
如圖6A所示,於第2絕緣體30設置有用以配置複數個第2內部端子26之空隙74。
空隙74之各者如圖6B所示,具有第1缺口76及第2缺口78。
第1缺口76為用以配置上述之第2內部端子26之寬幅部72的缺口。第1缺口76作為相對於第2內部端子26朝第2連接器4之長度方向即X方向之外側凹陷的凹部而設置。藉由將寬幅部72配置於第1缺口76,而可限制第2內部端子26於空隙74中朝Y方向移動,可將第2內部端子26定位於第2絕緣體30。
第2缺口78係用以接納第2內部端子26之凸部26D的缺口。第2缺口78設置為相對於第2內部端子26之凸部26D朝第2連接器4之寬度方向即Y方向之外側凹陷的凹部。藉由設置第2缺口78,可於第1內部端子8嵌合於第2內部端子26而使得第2內部端子26之凸部26D朝外側擠壓時,確保凸部26D變形的空間。藉此,第2內部端子26可發揮期望之彈力,可實現精度良好之嵌合。
(變化例) 對第1內部端子8之安裝構件52A、54A及第2內部端子26之安裝構件56A、58A之變化例,使用圖7A、圖7B進行說明。
圖7A係顯示變化例中之第1內部端子8之第1安裝構件152A及第2安裝構件154A之概略側視圖。
如圖7A所示,第1安裝構件152A及第2安裝構件154A與實施形態之第1安裝構件52A及第2安裝構件54A相比,Y方向之長度設定得更長。
若將第1內部端子8中之與第2內部端子26之2個接點部位分別設為第1接點182、第2接點184,則設計為第1接點182與第1安裝構件152A於Z方向上重疊,且第2接點184與第2安裝構件154A於Z方向上重疊(參照虛線)。
如此,藉由將第1安裝構件152A、第2安裝構件154A分別配置於接點182、184之正下方,與安裝構件未存在於接點182、184之正下方之構成相比,自第1內部端子8流向第1安裝構件152A、第2安裝構件154A之電路徑變短。藉由縮短電路徑,而可於將第1內部端子8連接於電源之情形時使發熱性下降,又,於將第1內部端子8連接於接地端子之情形時,可抑制接地端子之電位之變化,可提高屏蔽性。藉由此種設計,可提高電連接器組6之電特性。
圖7B係顯示變化例中之第2內部端子26之第3安裝構件156A及第4安裝構件158A之概略側視圖。
如圖7B所示,第3安裝構件156A及第4安裝構件158A與實施形態之第3安裝構件56A及第4安裝構件58A相比,Y方向之長度設定得更長。
若將第2內部端子26中之與第1內部端子8之2個接點部位分別設為第3接點186、第4接點188,則設計為第3接點186與第4接點188皆於Z方向上和第3安裝構件156A重疊(參照虛線)。
如此,藉由將第3安裝構件156A配置於接點186、188之正下方,與安裝構件未存在於接點186、188之正下方之構成相比,自第2內部端子26流向第3安裝構件156A之電路徑變短。藉由電路徑變短,可發揮與上述之第1內部端子8同樣之效果,可提高電連接器組6之電特性。
以上,雖已列舉上述實施形態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並非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例如,關於內部端子或外部端子之個數,亦可為任意數。
又,於實施形態中,已對於第1內部端子8與第2內部端子26之各者設置2個安裝部之情形進行說明,但並未限定於此種情形。例如,亦可於第1內部端子8設置2個安裝部,而於第2內部端子26僅設置1個安裝部。該情形時,亦可省略第2內部端子26之第4安裝部58而僅設置第3安裝部56,且於第2基板25之第2導體60僅安裝第3安裝部56。該情形時,亦可構成為省略圖2D所示之第2基板25之抗蝕劑61,而將分割為2個區域之第2導體60合為1個。
本揭示係一面參照附加圖式一面與較好之實施形態關聯而充分記述,但各種變化或修正對於熟悉此技術之人員而言係顯而易見。應理解此種變化或修正只要不脫離附加之申請專利範圍之本揭示之範圍,則皆包含於其中。又,各實施形態之要件之組合或順序之變化可不脫離本揭示之範圍及思想而實現。
另,藉由適當組合上述各種實施形態中任意之實施形態,可發揮各自具有之效果。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只要為電連接器組即可適用本發明。
2:第1連接器(公型多極連接器) 4:第2連接器(母型多極連接器) 6:電連接器組 7:第1基板 8:第1內部端子 10:第1外部端子 10A:第1部分 10B:第2部分 12:第1絕緣體 19:鎖定部 21:導引部 25:第2基板 26:第2內部端子 26A:底部 26B:第1部分 26C:第2部分 26D:凸部 26E:第3部分 28:第2外部端子 30:第2絕緣體 40:凸部 42:凹部 50:第1導體 51:抗蝕劑 52:第1安裝部 52A:第1安裝構件 54:第2安裝部 54A:第2安裝構件 56:第3安裝部 56A:第3安裝構件 58:第4安裝部 58A:第4安裝構件 60:第2導體 61:抗蝕劑 70:寬幅部 72:寬幅部 74:空隙 76:第1缺口 78:第2缺口 152A:第1安裝構件 154A:第2安裝構件 156A:第3安裝構件 158A:第4安裝構件 182:第1接點 184:第2接點 186:第3接點 188:第4接點
圖1A係實施形態之第1連接器之上表面側之立體圖。 圖1B係實施形態之第1連接器之下表面側之立體圖。 圖1C係實施形態之第1連接器之分解立體圖。 圖1D係實施形態之第1基板之概略俯視圖。 圖2A係實施形態之第2連接器之上表面側之立體圖。 圖2B係實施形態之第2連接器之下表面側之立體圖。 圖2C係實施形態之第2連接器之分解立體圖。 圖2D係實施形態之第2基板之概略俯視圖。 圖3A係自第1連接器側觀察實施形態之電連接器組之立體圖。 圖3B係自第2連接器側觀察實施形態之電連接器組之立體圖。 圖4A係自下方側觀察實施形態之第1內部端子之立體圖。 圖4B係自上方側觀察實施形態之第1內部端子之立體圖。 圖5A係自下方側觀察實施形態之第2內部端子之立體圖。 圖5B係自上方側觀察實施形態之第2內部端子之立體圖。 圖6A係實施形態之第2絕緣體及第2內部端子之概略俯視圖。 圖6B係圖6A之局部放大圖。 圖7A係顯示變化例中之第1內部端子與第1、第2安裝構件之概略側視圖。 圖7B係顯示變化例中之第2內部端子與第3、第4安裝構件之概略側視圖。
8:第1內部端子
40:凸部
52:第1安裝部
52A:第1安裝構件
54:第2安裝部
54A:第2安裝構件

Claims (10)

  1. 一種電連接器組,其具備: 第1基板,其具有第1導體; 第1內部端子,其具有安裝於上述第1基板之上述第1導體的第1安裝部及第2安裝部、及於上述第1安裝部與上述第2安裝部之間彎曲延伸之凸部; 第2基板,其具有第2導體;及 第2內部端子,其具有安裝於上述第2基板之上述第2導體的第3安裝部、及於底部形成上述第3安裝部之凹部;且構成為 上述第1內部端子之上述凸部與上述第2內部端子之上述凹部嵌合。
  2. 如請求項1之電連接器組,其中上述第2內部端子具有自上述凹部之上述底部沿一側豎立之第1部分、與沿另一側豎立之第2部分,且上述第1部分為自由片。
  3. 如請求項2之電連接器組,其中在上述第3安裝部之外進而具備第4安裝部,該第4安裝部使上述第2內部端子安裝於上述第2基板之上述第2導體;且 上述第2內部端子進而具有連接於上述第2部分之凸部、及自上述凸部延伸至上述第4安裝部之第3部分。
  4. 如請求項3之電連接器組,其進而具備保持上述第2內部端子之絕緣體;且 上述第2內部端子之上述第3部分具有寬度變寬之寬幅部; 上述絕緣體具有以收納上述第3部分之上述寬幅部之方式凹陷的第1缺口。
  5. 如請求項4之電連接器組,其中上述絕緣體進而具有相對於上述第2內部端子之上述凸部朝外側凹陷的第2缺口。
  6. 如請求項2至5中任一項之電連接器組,其中上述第2內部端子之上述1部分之寬度大於上述第2部分之寬度。
  7.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電連接器組,其中上述第1、第2導體為連接於電源之導體。
  8. 如請求項6之電連接器組,其中上述第1、第2導體為連接於電源之導體。
  9.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電連接器組,其中上述第1、第2導體為連接於接地之導體。
  10. 如請求項6之電連接器組,其中上述第1、第2導體為連接於接地之導體。
TW109134092A 2019-10-11 2020-09-30 電連接器組 TWI7508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87604 2019-10-11
JP2019-187604 2019-10-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21756A true TW202121756A (zh) 2021-06-01
TWI750832B TWI750832B (zh) 2021-12-21

Family

ID=75437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34092A TWI750832B (zh) 2019-10-11 2020-09-30 電連接器組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31443A1 (zh)
JP (1) JP7095812B2 (zh)
CN (1) CN114521309A (zh)
TW (1) TWI750832B (zh)
WO (1) WO202107076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34053B2 (ja) * 2000-03-01 2004-06-07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2772061Y (zh) * 2005-02-04 2006-04-12 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件
JP4143092B2 (ja) * 2005-02-23 2008-09-03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201060974Y (zh) * 2007-03-23 2008-05-14 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板对板连接器
CN201060978Y (zh) * 2007-05-11 2008-05-14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板对板连接器
JP5826620B2 (ja) * 2011-11-30 2015-12-02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241712B2 (ja) * 2013-06-25 2017-12-0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および当該コネクタに用いられるヘッダならびにソケット
US9190752B1 (en) * 2014-04-24 2015-11-17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imited Board to board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improved terminal arrangement
JP2016152083A (ja) * 2015-02-16 2016-08-22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コネクタ
CN104600457B (zh) * 2015-02-26 2017-03-01 昆山科信成电子有限公司 端子组合及rf同轴开关连接器
JP6591251B2 (ja) * 2015-10-01 2019-10-16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17212035A (ja) * 2016-05-23 2017-11-30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装置
JP6806028B2 (ja) * 2017-01-19 2020-12-23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多極コネクタセット
CN108075264B (zh) * 2017-11-28 2020-12-04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CN109103697B (zh) * 2018-08-06 2020-03-17 唐虞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插座连接器及电连接器总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21309A (zh) 2022-05-20
JPWO2021070761A1 (zh) 2021-04-15
US20220231443A1 (en) 2022-07-21
JP7095812B2 (ja) 2022-07-05
TWI750832B (zh) 2021-12-21
WO2021070761A1 (ja) 2021-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90213B (zh) 多极连接器组
KR101660093B1 (ko) 전기 커넥터
JP2018073827A (ja) フラットコンタクトソケット
CN105390648B (zh) 蓄电装置
CN107318270B (zh) 充电用连接器
KR20180072533A (ko) 커넥터 장치
WO2005002018A2 (en) Connector related structures including an energy
CN107251669A (zh) 基板单元
JP2020071954A (ja) 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電子デバイス
JP6277292B1 (ja) 半導体装置及びリードフレーム
KR20080011113A (ko) 전력용 반도체 부품 및 접촉 디바이스를 구비하는 장치
KR20160082442A (ko) 커넥터
KR20100083413A (ko) 버스바조립체
TWI750832B (zh) 電連接器組
KR101488892B1 (ko) 기판 대 기판 커넥터 어셈블리
CN114284773B (zh) 连接器
US11289855B2 (en) Shield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bonding strength to a substrate
WO2019202974A1 (ja) コネクタ
JP2021026980A (ja) コネクタ及びそれに用いるソケット
JP2021026981A (ja) ヘッダ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コネクタ
KR200432944Y1 (ko) 버스바
JP7208517B2 (ja) 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電子デバイス
WO2021125244A1 (ja) コネクタ
CN113491037B (zh) 多极连接器组件以及电路基板连接构造
JP2019067630A (ja) プラグ装置及び配電システ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