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21276A - 使用智慧儲物設備的智慧物流方法 - Google Patents

使用智慧儲物設備的智慧物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21276A
TW202121276A TW108141600A TW108141600A TW202121276A TW 202121276 A TW202121276 A TW 202121276A TW 108141600 A TW108141600 A TW 108141600A TW 108141600 A TW108141600 A TW 108141600A TW 202121276 A TW202121276 A TW 20212127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logistics
control unit
smart
box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416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38116B (zh
Inventor
邱銘賢
韓昱文
Original Assignee
邱銘賢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邱銘賢 filed Critical 邱銘賢
Priority to TW1081416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38116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212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212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81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8116B/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案揭露一種使用智慧物流系統之智慧儲物設備的智慧物流方法。智慧儲物設備可以安裝於載具上,並具有基座裝置與至少一個物流容器,其中物流容器可裝載貨品並被收納於基座裝置的容器收納結構,而智慧物流方法使基座裝置的容器收納結構進一步取得物流容器的識別資訊並鎖付物流容器於其中。再者,基座裝置具有取盒控制單元,智慧物流方法用以根據伺服器的退盒資訊控制基座裝置中對應的容器收納結構對其與物流容器之間的鎖付進行解鎖。

Description

使用智慧儲物設備的智慧物流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於智慧物流系統的智慧儲物設備及使用其的智慧物流方法,所述智慧儲物設備可以安裝於載具,且本發明尤其指一種可確保貨品完整性(integrity)之用於智慧物流系統的智慧儲物設備及使用其的智慧物流方法,智慧儲物設備可將業主用戶(例如,貨品賣方)的貨品於輸送過程中獨立地固定於載具的承載部並直到抵達目的地才能卸除貨品。
隨著網路生活化,網路購物對人類的生活而言,幾乎已密不可分。各類型的網路購物平台、模式與物流配送紛紛興起,其中除了普遍的貨物之物流以外,更包括生鮮食材與熟食餐飲的配送。
現行多數的陸上物流配送大致採用兩種載具:機車或貨車,通常會因應貨品尺寸、貨品數量和運送距離而選擇較佳的運送方法。不管是哪種載具,一般都是外勤人員拿到貨品後將貨品置於配送車上的置物箱或置物櫃內,有時是隨機擺放,有時是根據目的地的遠近擺放,然後到目的地後再將貨品取出。然而,當外勤人員沿途拿貨收貨、取貨送貨時,除了拿錯貨品的可能性,找貨品時移動其他貨品也會增加損壞貨品內容物的機率。
再者,現行多數的配送車上的置物箱或置物櫃僅是單一個可容納貨品的空間,偶爾設有層架可將貨品分層擺放,但沒有固定貨品的設計,因此貨品在運送過程可能會因為路況而產生位移及碰撞,導致貨品內容物的損壞。除此之外,於運送過程中,多半無法知悉貨品是否被外勤人員使用或竊取,故當貨品未順利交送到買方手上或交至買方手上之貨品有瑕疵時,此將造成了貨品買賣上的糾紛。
因此,為了克服昔知技術的不足之處,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用於智慧物流系統的智慧儲物設備與使用其的智慧物流方法,所述智慧物流設備其可以安裝於載具。所述用於智慧物流系統的智慧儲物設備具有基座裝置以及至少一個物流容器,其中物流容器可裝載貨品並被收納於基座裝置的容器收納結構,而所述智慧物流方法使基座裝置的容器收納結構進一步取得物流容器的識別資訊並鎖付物流容器於其中。再者,基座裝置具有取盒控制單元,所述智慧物流方法使取盒控制單元用以根據伺服器的退盒資訊控制基座裝置中對應的容器收納結構對其與物流容器之間的鎖付進行解鎖。所述用於智慧物流系統的智慧儲物設備與使用其的智慧物流方法可將業主用戶(例如,貨品賣方)的貨品於輸送過程中獨立地固定於載具的承載部,直到抵達目的地才能卸除貨品,以藉此確保貨品的完整性。再者,各個物流容器分別鎖付於基座裝置中特定位置的容器收納結構中,其解鎖與否係根據退盒資訊,如此,可減少配送員拿錯貨品的可能性,以及降低貨品內容物因位移碰撞產生的損壞。
基於前述目的的至少其中之一者,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之使用智慧物流系統的智慧儲物設備的智慧物流方法,其步驟如下。提供智慧儲物設備,其包括基座裝置以及至少一個物流容器。所述基座裝置包括基座本體、通訊單元以及取盒控制單元,其中基座本體具有複數個容器收納結構,且通訊單元與取盒控制單元設置於基座本體,其中複數個容器收納結構的每一者設置有容器鎖件與識別控制單元,識別控制單元通訊或電性連接取盒控制單元,取盒控制單元通訊連接通訊單元,且通訊單元通訊連結伺服器。所述物流容器包括容器本體,其中容器本體具有識別資訊,且設置有對應於容器鎖件的基座鎖件。當物流容器被收納於容器收納結構時,所述智慧物流方法使識別控制單元感應判讀物流容器的識別資訊並進行容器鎖件與基座鎖件之間的鎖付。當物流容器鎖付於容器收納結構時,所述智慧物流方法使取盒控制單元根據伺服器的退盒資訊控制容器鎖件與基座鎖件之間是否解鎖。
可選地,所述退盒資訊包括需解鎖之物流容器的資訊,所述取盒控制單元根據所述退盒資訊產生退盒訊號到各對應收納需解鎖之物流容器於其中之容器收納結構的辨識控制單元,以便控制辨識控制單元解除對應之容器鎖件與基座鎖件之間的鎖付。
可選地,所述取盒控制單元更設置有一取盒按鈕,外勤用戶透過觸碰取盒按鈕以產生退盒訊號對對應所述退盒資訊之物流容器解鎖,以便拿取物流容器。
可選地,所述基座本體更包括至少一個倉儲模組用以設置容器收納結構,且所述倉儲模組固定於所述基座本體上,或可相對所述基座本體轉動或滑動地設於所述基座本體上。
可選地,所述智慧儲物設備更包括取盒機構,其可移動地設於所述基座本體周圍面向容器收納結構收納物流容器的一面,且電性連接或通訊連接所述取盒控制單元,其中取盒控制單元根據退盒資訊控制取盒機構拿取已解鎖之物流容器。
可選地,所述取盒機構設有集裝箱,其中取盒機構拿取已解鎖之物流容器並放置於集裝箱中以便外勤用戶拿取,當外勤用戶放置新的物流容器於所述集裝箱中時,取盒控制單元控制取盒機構拿取新的物流容器並放置到基座本體內空的容器收納結構中。
可選地,所述取盒控制單元根據伺服器的收貨資訊控制取盒機構放置已解鎖之物流容器於定點儲物設備中。
可選地,所述取盒控制單元根據伺服器的收貨資訊控制所述取盒機構由定點儲物設備拿取新的物流容器並放置新的物流容器於基座本體內空的容器收納結構中。
可選地,所述容器收納結構更設置有標示單元,標示單元電性連接所述辨識控制單元,所述辨識控制單元根據退盒訊號啟動標示單元,以供外勤用戶辨識已解鎖之物流容器。
可選地,所述載具為一機車、一客車、一貨車、無人機、船、飛機或任何可以安裝智慧儲物設備移動的交通工具。
可選地,當所述智慧儲存設備具有取盒機構且所述載具停靠於定點儲物設備時,所述取盒控制單元根據伺服器的收貨資訊驅動取盒機構之智慧識別定位模組辨識收貨資訊,以知悉新的物流容器位於定點儲物設備的位置,並使所述取盒控制單元控制取盒機構由定點儲物設備拿取新的物流容器。
可選地,所述載具包括第一電子裝置,所述第一電子裝置訊號連接伺服器,當已解鎖之物流容器置入定點儲物設備後,所述取盒控制單元透過通訊單元發送完成訊號給伺服器,以使伺服器發送完成通知給第一電子裝置。
簡言之,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用於智慧物流系統的智慧儲物設備及使用其的智慧物流方法可減少物流公司的外勤用戶在收貨送貨時誤拿貨品的可能性,尤其是經由自動識別物流容器可節省理貨找貨的時間,提高物流效率並節省物流成本,且透過容器收納結構與物流容器的鎖付可降低物流容器內的貨品內容物因位移碰撞而損壞的機率以及降低貨品被外勤用戶竊取或使用的機率,故於對物流系統有需求之各種市場(例如商家、餐飲業、物流公司等)具有優勢。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及優點能更明顯易懂,配合所附圖示,做詳細說明如下。
為充分瞭解本發明之目的、特徵及功效,茲藉由下述具體之實施例,並配合所附之圖式,對本發明做一詳細說明,說明如後。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用於智慧物流系統的智慧儲物設備及使用其的智慧物流方法。所述用於智慧物流系統的智慧儲物設備包括基座裝置與至少一個物流容器。當業主用戶(例如,商家)根據消費用戶的訂單將貨品(例如,物品或食品)放置到物流容器後,外勤用戶(例如,物流業者的送貨員)將物流容器收納於基座裝置的容器收納結構,以便將物流容器送達消費用戶指定的定點儲物設備。進一步地,容器收納結構感應判讀物流容器的辨識資訊並進行鎖付動作,使物流容器可在運輸過程中鎖付於容器收納結構。接著,在外勤用戶抵達定點儲物設備時,伺服器傳送退盒資訊給基座裝置,基座裝置根據退盒資訊解除目的地為此定點儲物設備之物流容器的鎖付,以便外勤用戶將物流容器移出容器收納結構並置入定點儲物設備。本發明實施例將以手動、半自動以及自動的模式進行物品的配送為例進行說明,但本發明不以物流之配送模式的類型為限制。所述用於智慧物流系統的智慧儲物設備可節省業主用戶因貨品內容物損壞而產生的額外花費。再者,由於智慧儲物設備設有多個容器收納結構與物流容器,且每個物流容器擁有獨立的識別資訊及收納空間,因此可確保貨品在對的地點卸下讓消費用戶取貨,因此,本發明所述之用於智慧物流系統的智慧儲物設備有取代現行物流載具上的運送櫃的潛力,並減少外勤用戶送貨時拿取貨品的時間。
首先,請參照圖1、圖2A與圖2B,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之智慧儲物設備的側視示意圖,圖2A是本發明實施例之智慧儲物設備的物流容器的正視示意圖,以及圖2B是本發明實施例之智慧儲物設備的物流容器的後視示意圖。如圖1所示,智慧儲物設備的基座裝置1包括基座本體106以及複數個容器收納結構101,其中於基座本體106設置有通訊單元104與取盒控制單元105,以及容器收納結構101的每一者設置有容器鎖件102、識別控制單元103以及標示單元107,其中標示單元107設於容器收納結構101的外側,讓外勤用戶可清楚辨識啟動後的標示單元107。如圖2A與圖2B所示,智慧儲物設備的物流容器2包括容器本體206、基座鎖件202、收發控制單元203以及攜帶識別資訊的條碼201(例如為二維條碼,條碼201非必要元件,識別資訊可以透過無線射頻技術、近場通訊技術或其他方式被讀取)。容器本體206具有夾取結構205和旋轉結構204以便拿取物流容器2,夾取結構205和旋轉結構204例如是凹槽,且凹槽可以設於容器本體206的兩側和底面,但本發明不依此限定。當物流容器2被收納於基座本體106之容器收納結構101時,所述容器收納結構101的識別控制單元103感應到物流容器2的條碼201,在讀取其識別資訊後控制容器收納結構101的容器鎖件102與物流容器2的基座鎖件202對應地鎖付。容器收納結構101的容器鎖件102與物流容器2的基座鎖件202的其中一者為金屬件,且容器收納結構101的容器鎖件102與物流容器2的基座鎖件202的其中另一者為電磁鐵,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制,其彼此亦可以是彼此對應的鎖件結構,且其中一者或兩者可以被電致驅動以進行鎖付與解鎖。於其他實施例中,物流容器2的識別資訊可以是由物流容器2的收發控制單元203傳送給容器收納結構101的識別控制單元103,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制。
圖1更揭示了乘載所述智慧儲物設備的載具5,以便運送物流容器2由發出地到目的地。載具5可以是機車、客車、貨車、無人機、船、飛機或任何可以運送物品的交通工具,本發明實施利並不依此限定。載具5包含第一電子裝置501和承載部502,其中第一電子裝置501設置在或位於載具50的駕駛座503內,而智慧儲物設備的基座裝置1則設置在承載部502上(例如,機車後座的貨物架或貨車的貨櫃中)。
另外,物流容器2可以是具有保溫功能的物流容器,以確保物流容器中之貨品的新鮮度,前述保溫功能包括保熱與/或保冷功能,且本發明不以物流容器2是否具有保溫功能為必要限制。再者,物流容器2可以設有可更換或可充電的電池,以獲取電力,或者,物流容器2不設有電池,但具有目前能近場進行無線感應並獲取電力的感應電路,且本發明不以物流容器2獲取電力的方式為限制。
接著,請參照圖3,所述智慧物流系統包括智慧儲物設備(包括基座裝置1與物流容器2)以及伺服器3,其中基座裝置1中的通訊單元104與取盒控制單元105彼此通訊連接,基座裝置1中的取盒控制單元105與識別控制單元103彼此通訊或電性連接,基座裝置1中的識別控制單元103與物流容器2的收發控制單元203彼此通訊連接,以及基座裝置1中的通訊單元104與伺服器3彼此通訊連接。再者,當外勤用戶(例如配送員)透過第一電子裝置301使用智慧儲物系統時,第一電子裝置301與伺服器3通訊連接。
於上述實施例中,本發明之智慧儲物設備的硬體設備以及其與伺服器之間的連接方式已被描述,接著,將進一步地說明使用智慧物流系統的方法與細節。請參照圖4,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之智慧物流方法中智慧儲物設備的解鎖流程圖。如步驟S401所示,外勤用戶開著承載基座裝置與物流容器的載具前往下一個停靠點 (例如但不限定為業主用戶地點或定點儲物設備地點)。載具行駛時,物流容器收納於基座裝置的容器收納結構且鎖付於其中,確保物流容器不會於運送途中位移,減少貨品碰撞損壞的機率。在前往停靠點的途中或抵達停靠點時,如步驟S402所示,伺服器傳送退盒資訊給基座裝置的通訊單元,其中退盒資訊包括目的地為正在前往的停靠點(或目前的停靠點)所以需要解鎖的物流容器之資訊,而退盒資訊可以是已整合所有需退盒的物流容器資訊於其中(伺服器傳送一次退盒資訊即可),或是僅具有個別需退盒的物流容器資訊(伺服器可能須傳送多次退盒資訊),本發明不限制退盒資訊的內容及數量,與伺服器是傳送退盒資訊的次數是一次或多次。接著,如步驟S403所示,通訊單元把收到的退盒資訊傳送給基座裝置的取盒控制單元。進一步地,如步驟S404所示,取盒控制單元根據收到的退盒資訊產生退盒訊號,然後將退盒訊號發送到對應的容器收納結構之識別控制單元,其中對應的容器收納結構為收納目的地為下一個停靠站(也可以是正在前往的停靠站或目前已到達的停靠站)的物流容器的容器收納結構。取盒控制單元可透過退盒資訊鎖定對應的容器收納結構,例如但不限定,退盒資訊中包括收納物流容器的容器收納結構資料。於其他實施例中,取盒控制單元可根據退盒資訊提供的需退盒之物流容器的辨識資訊比對容器收納結構中的物流容器之辨識資訊,以便發送退盒訊號,但本發明不以此限制。在識別控制單元收到退盒訊號後,如步驟S405所示,識別控制單元啟動容器收納結構的標示單元並解除容器收納結構的容器鎖件與物流容器的基座鎖件之間的鎖付,解鎖物流容器。於此,其標示單元被啟動的容器收納結構所收納的物流容器不再鎖付於其中,亦即,啟動的標示單元標示了解鎖的物流容器,降低誤拿貨品的可能性。
當外勤用戶駕駛載具抵達停靠點後,將物流容器卸下載具的方式有三種:手動、半自動與全自動,以下將分別說明採用這三種方式拿取物流容器的流程與其所用之智慧儲物設備的架構。
請參照圖5,圖5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智慧物流系統的智慧儲物設備的俯視示意圖,可於手動卸貨時採用。基座裝置1的基座本體106包括複數個倉儲模組108、109、110,而複數個容器收納結構101設置於各個倉儲模組108、109、110。倉儲模組108為固定式模組,固設於基座本體106,不能移動。倉儲模組109為滑動式模組,可在設於基座本體106或載具502的滑軌111上滑動,相對基座本體106移動。倉儲模組110為轉動式模組,具有轉軸112固定於基座本體106或載具502,可相對基座本體106轉動。多種不同倉儲模組108、109、110的組合可增加容器收納結構101於一載具上的數量,也可讓外勤用戶輕易的找到容器收納結構101以便拿取物流容器2。
另外,取盒控制單元105 設有取盒按鈕1051控制退盒訊號的發送,外勤用戶可依此控制解鎖物流容器的時間點。
接著請參照圖6,圖6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智慧物流方法中收貨送貨流程圖。首先,於步驟S501中,外勤用戶駕駛載具抵達停靠點,其中停靠點可以是業主用戶或是定點儲物設備,本發明不依此限制。於步驟S502,外勤用戶觸碰盒控制單元上的取盒按鈕,取盒控制單元進而產生退盒訊號並發送到對應的容器收納結構之識別控制單元,然後於下一步驟S503中,收到退盒訊號的識別控制單元解鎖對應的物流容器並啟動其容器收納結構的標示單元。辨識對應的容器收納結構與解鎖之方法已詳述於上(圖3),因此不再贅述。於步驟S504中,外勤用戶根據啟動的標示單元可以清楚地得知須要拿取哪一個物流容器並將已解鎖的物流容器置入集裝箱,其中集裝箱可以是任何有空間可以暫放物流容器的箱子,主要是中轉卸下的物流容器。而外勤用戶在拿取完目的地為此停靠站的物流容器後,把集裝箱推送到停靠點(步驟S505)。
當停靠點是業主用戶的時候,外勤用戶把集裝箱中的已解鎖之物流容器拿給業主用戶(步驟S5061),而如果業主用戶有新的物流容器交給外勤用戶的話,外勤用戶於步驟S5071把新拿到的物流容器放在集裝箱中。一般而言,外勤用戶交給業主用戶的物流容器(已解鎖之物流容器)是空的,而業主用戶交給外勤用戶的物流容器(新的物流容器)則是有裝載貨品的,然而本發明不依此限制。
當停靠點是定點儲物設備的時候,如果定點儲物設備是滿的(亦即,沒有空的收納空間可放置其他物流容器),外勤用戶由定點儲物設備拿取新的物流容器並放在集裝箱中(步驟S5062)。接著,於步驟S5072,外勤用戶把集裝箱中的已解鎖之物流容器放在定點儲物設備中原本收納新的物流容器的位置。一般而言,外勤用戶由定點儲物設備拿取的物流容器(新的物流容器)是空的,而外勤用戶置入定點儲物設備的物流容器(已解鎖的物流容器)則是有裝載貨品的,然而本發明不依此限制。另外,如果定點儲物設備不是滿的,則步驟S5062可以選擇性被執行,且於步驟S5072中,外勤用戶把集裝箱中的已解鎖之物流容器放在定點儲物設備中任一個空的位置。
外勤用戶在分完集裝箱中的已解鎖之物流容器後,於步驟S508中把集裝箱推送到載具處,並接著於步驟S509,把集裝箱中新的物流容器拿取出來並置入空的容器收納結構中。於步驟S510,當新的物流容器被置入容器收納結構時,容器收納結構的識別控制單元感應到新的物流容器的識別資訊並將其鎖付其中。詳細地說,在識別控制單元讀取新的物流容器的識別資訊後,其控制容器收納結構的容器鎖件與物流容器的基座鎖件對應地鎖付。一般而言,每個停靠點會卸下到達目的地之已解鎖的物流容器和裝上新的物流容器,但也可能僅是卸下或僅是裝上物流容器,本發明不依此限定,例如集裝箱中也有可能沒有收到新的物流容器可裝上載具。
請參照圖7與圖8,分別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智慧物流系統的智慧儲物設備的側視示意圖與俯視示意圖,可於半自動卸貨時採用。智慧儲物設備包括取盒機構4可移動的設於基座裝置1的基座本體106周圍,面向倉儲模組108中容器收納結構101收納物流容器2的一面。取盒機構4包括分別固設於基座本體106上方與下方之上軌道402和下軌道403,和滑設於上下軌道402、403之間的移動機構410,其中移動機構410可透過上軌道402和下軌道403而沿著基座本體106做橫向的移動。移動機構410設有移動本體404和夾取模組405。移動本體404為一方型框架,其上頂架與下底架分別滑設於上軌道402和下軌道403,而其左右側架則支撐夾取模組405於移動本體404之中做縱向的移動。夾取模組405包括可於移動本體404中上下移動的升降架407和夾取單元406,其中夾取單元406可進行包括夾取、推移、旋轉等動作,以便將物流容器2從容器收納結構101中取出並置於升降架407上。本發明不限制取盒機構的架構與組成,任何可做縱向及/或橫向移動並拿取或置放基座裝置中的物流容器之裝置即可作為取盒機構。
取盒機構4更包括集裝箱401可拆卸地設於載具5的承載部502上,其中移動機構410可在集裝箱401和容器收納結構101之間將物流容器2做雙向的取出與置入。
於一實施例中,夾取單元406包括設於升降架407上之旋轉單元408,用以旋轉取出之物流容器2至正確的方向以便置入集裝箱401或容器收納結構101。
如圖9所示,取盒機構4電性或通訊連接基座裝置1的取盒控制單元105。取盒控制單元105根據伺服器收到的退盒資訊和/或啟動的標示單元控制取盒機構4之移動機構410位移到對應的容器收納結構101並控制夾取模組405取出已解鎖之物流容器2,而後移動機構4再位移到集裝箱401處將物流容器2置入集裝箱401中。集裝箱401的結構可如圖10所示,具有複數個容置空間放置物流容器2,但本發明並不依此限定集裝箱401的架構組成。
接著請參照圖11,圖11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智慧物流方法中收貨送貨流程圖。首先,於步驟S601中,外勤用戶駕駛載具抵達停靠點,其中停靠點可以是業主用戶或是定點儲物設備,本發明不依此限制。於步驟S602,取盒控制單元根據伺服器傳送的退盒資訊產生退盒訊號並發送到對應的容器收納結構之識別控制單元,然後於下一步驟S603中,收到退盒訊號的識別控制單元解鎖對應的物流容器並啟動其容器收納結構的標示單元。辨識對應的容器收納結構與解鎖之方法已詳述於上(圖3),因此不再贅述。於步驟S604中,取盒控制單元控制取盒機構拿取已解鎖的物流容器並置入集裝箱中。外勤用戶可根據啟動的標示單元清楚地得知取盒機構是否完成拿取所有目的地為此停靠點的物流容器,並於步驟S605中將容置已解鎖之物流容器的集裝箱由載具上取下,推送到停靠點。
當停靠點是業主用戶的時候,外勤用戶把集裝箱中的已解鎖之物流容器拿給業主用戶(步驟S6061),而如果業主用戶有新的物流容器交給外勤用戶的話,外勤用戶於步驟S6071把新拿到的物流容器放在集裝箱中。
當停靠點是定點儲物設備的時候,如果定點儲物設備是滿的(亦即,沒有空的收納空間可放置其他物流容器),外勤用戶由定點儲物設備拿取新的物流容器並放在集裝箱中(步驟S6062)。接著,於步驟S6072,外勤用戶把集裝箱中的已解鎖之物流容器放在定點儲物設備中原本收納新的物流容器的位置。另外,如果定點儲物設備不是滿的,則步驟S6062可以選擇性被執行,且於步驟S6072中,外勤用戶把集裝箱中的已解鎖之物流容器放在定點儲物設備中任一個空的位置。
外勤用戶在分完集裝箱中的已解鎖之物流容器後,於步驟S608中把集裝箱推送到載具處,並將集裝箱定位於載具上。接著於步驟S609,取盒控制單元控制取盒機構把集裝箱中新的物流容器拿取出來並置入空的容器收納結構中。於步驟S510,當新的物流容器被置入容器收納結構時,容器收納結構的識別控制單元感應到新的物流容器的識別資訊並將其鎖付其中。
請參照圖12與圖13,分別是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智慧物流系統的智慧儲物設備的側視示意圖與俯視示意圖,可於全自動卸貨時採用。第三實施例之智慧儲物設備與上述第二實施例之智慧儲物設備相似,其差異在於全自動的智慧儲物設備之取盒機構4沒有設置集裝箱401,而夾取模組405具有智慧識別定位模組409,用以識別定點儲物設備中的收納位置。
接著請參照圖14,圖14是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智慧物流方法中收貨送貨流程圖。首先,於步驟S701中,外勤用戶駕駛載具抵達停靠點,其中停靠點是定點儲物設備,或是具有類似定點儲物設備之業主用戶。於步驟S702,取盒控制單元根據伺服器傳送的退盒資訊產生退盒訊號並發送到對應的容器收納結構之識別控制單元,然後於下一步驟S703中,收到退盒訊號的識別控制單元解鎖對應的物流容器並啟動其容器收納結構的標示單元。辨識對應的容器收納結構與解鎖之方法已詳述於上(圖3),因此不再贅述。於步驟S704中,伺服器傳送收貨資訊給通訊單元,通訊單元將收到的收貨資訊再傳送給取盒控制單元(步驟S705)。於步驟S706中,取盒控制單元根據收貨資訊驅動智慧識別定位模組進行儲物設備位置辨別,取盒控制單元驅動智慧識別定位模組辨識收貨資訊,以知悉新的物流容器位於定點儲物設備的位置,其中收貨資訊包括,但不限定,須由此定點儲物設備停靠點拿取之物流容器的識別資訊與收納位置,或此定點儲物設備中空的物流容器之識別資訊與收納位置。
於步驟S707中,取盒控制單元控制取盒機構拿取已解鎖的物流容器,然後於步驟S708中,取盒控制單元驅動取盒機構由定點儲物設備拿取對應收貨資訊的新的物流容器。接著於步驟709中,取盒控制單元控制取盒機構放置已解鎖的物流容器於定點儲物設備中,而於步驟710中,取盒控制單元驅動取盒機構放置新的物流容器於基座裝置上空的容器收納結構。其中,當取盒控制單元控制取盒機構拿取已解鎖的物流容器並置入定點儲物設備中時,可以是定點儲物設備中原本收納新的物流容器的位置,或是定點儲物設備中任一個空的位置。另外,如果此停靠點沒有已解鎖的物流容器需要置放(亦即沒有物流容器的目的地為此停靠點),則步驟S707和S709可以跳過。於步驟S711,當新的物流容器被置入容器收納結構時,容器收納結構的識別控制單元感應到新的物流容器的識別資訊並將其鎖付其中。另外,如果此停靠點沒有需要收取之新的物流容器,則步驟S708、710和S711可以跳過。
於一實施例中,取盒機構於步驟S707拿取已解鎖的物流容器後,將其暫放於取盒機構,而後於步驟S708拿取新的物流容器,亦將其暫放於取盒機構中,在步驟S709和S710時分別將兩個物流容器放置於定點儲物設備和基座裝置的容器收納結構。本發明不限定步驟S708~S710之順序,只要步驟S707早於S709,S708早於S710即可。舉例而言,於另一實施例中,取盒機構可以先進行步驟S708和S710,拿取定點儲物設備的新的物流容器並置入基座裝置上空的容器收納結構,然後再進行步驟S707和S709,拿取已解鎖的物流容器並置入定點儲物設備。
當退盒資訊和收貨資訊上的物流容器皆被置入新的位置後,取盒控制單元發送完成訊號給通訊單元(步驟S712),而通訊單元傳送完成訊號給伺服器(步驟S713)。於步驟S714,伺服器在收到完成訊號後產生完成通知發送到第一電子裝置,知會外勤用戶此停靠點的工作已完成,可前往下一個停靠點。
綜合以上所述,相較於昔知技術,本發明實施例所述之用於智慧物流系統的智慧儲物設備及使用其的智慧物流方法之技術效果,係說明如下。
昔知技術中,物流系統的輸送載具上的容置設備為一未分隔之空間,且沒有將貨品固定於其中之裝置,使得貨品的內容物在輸送過程可能會因路況而發生碰撞損壞。反觀本發明實施例所述之用於智慧物流系統的智慧儲物設備及使用其的智慧物流方法,其提供每個貨品獨立的容置空間和鎖付裝置,確保貨品內容物不會因位移而產生碰撞和損壞。再者,本發明所述之用於智慧物流系統的智慧儲物設備及使用其的智慧物流方法,其中的容器收納結構更具有標示單元,可降低配送員拿錯貨品的機率,進而增進配送的效率。
本發明在上文中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然熟習本項技術者應理解的是,上述實施例僅用於描繪本發明,而不應解讀為限制本發明之範圍。應注意的是,舉凡與前述實施例等效之變化與置換,均應設為涵蓋於本發明之範疇內。
1:基座裝置 101:容器收納結構 102:容器鎖件 103:識別控制單元 104:通訊單元 105:取盒控制單元 1051:取盒按鈕 106:基座本體 107:標示單元 108:倉儲模組 109:倉儲模組 110:倉儲模組 111:滑軌 112:轉軸 2:物流容器 201:條碼 202:基座鎖件 203:收發控制單元 204:旋轉結構 205:夾取結構 206:容器本體 3:伺服器 4:取盒機構 401:集裝箱 402:上軌道 403:下軌道 404:移動本體 405:夾取模組 406:夾取單元 408:升降架 408:旋轉單元 409:智慧識別定位模組 410:移動機構 5:載具 501:第一電子裝置 502:承載部 503:駕駛座 S401~S405:步驟 S501~S510:步驟 S601~S610:步驟 S701~S712:步驟
圖1是本發明之智慧物流系統的智慧儲物設備的側視示意圖。
圖2A是本發明之智慧物流系統的智慧儲物設備的物流容器的正視示意圖。
圖2B是本發明之智慧物流系統的智慧儲物設備的物流容器的後視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之智慧物流系統的訊號連結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之智慧物流方法中智慧儲物設備解鎖的流程圖。
圖5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智慧物流系統的智慧儲物設備的俯視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智慧物流方法中收貨送貨流程圖。
圖7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智慧物流系統的智慧儲物設備的側視示意圖。
圖8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智慧物流系統的智慧儲物設備的俯視示意圖。
圖9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智慧物流系統的訊號連結示意圖。
圖10 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智慧物流系統的集裝箱的示意圖。
圖11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智慧物流方法中收貨送貨的流程圖。
圖12是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智慧物流系統的智慧儲物設備的側視示意圖。
圖13 是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智慧物流系統的智慧儲物設備的俯視示意圖。
圖14是本發明三實施例之智慧物流方法中收貨送貨的流程圖。
S501~S510:步驟

Claims (10)

  1. 一種智慧物流方法,包括: 提供可安裝於一載具的一智慧儲物設備,該智慧儲物設備包括: 一基座裝置,包括一基座本體、一通訊單元以及一取盒控制單元,該基座本體具有複數個容器收納結構,且該通訊單元與該取盒控制單元設置於該基座本體,其中該等容器收納結構的每一者設置有一容器鎖件與一識別控制單元,該識別控制單元通訊或電性連接該取盒控制單元,該取盒控制單元通訊連接該通訊單元,且該通訊單元通訊連結一伺服器;以及 至少一物流容器,包括一容器本體,其中該容器本體具有一識別資訊,且設置有對應於該容器鎖件的一基座鎖件; 當該物流容器被收納於該容器收納結構時,使該識別控制單元感應判讀該物流容器的一識別資訊並進行該容器鎖件與該基座鎖件之間的鎖付;以及 當該物流容器鎖付於該容器收納結構時,使該取盒控制單元根據該伺服器的一退盒資訊控制該容器鎖件與該基座鎖件之間是否解鎖。
  2.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智慧物流方法,其中該退盒資訊包括需解鎖之物流容器的資訊,該取盒控制單元根據該退盒資訊產生一退盒訊號到各該對應收納該需解鎖之物流容器於其中之容器收納結構的辨識控制單元,以便控制該辨識控制單元解鎖對應之該容器鎖件與該基座鎖件之間的鎖付。
  3. 如請求項第2項所述之智慧物流方法,其中該取盒控制單元設置有一取盒按鈕,一外勤用戶透過觸碰該取盒按鈕產生該退盒訊號對對應該退盒資訊之物流容器解鎖,以便拿取該物流容器。
  4. 如請求項第2項所述之智慧物流方法,該智慧儲物設備更包括一取盒機構可移動地設於該基座本體周圍面向該等容器收納結構收納該物流容器的一面且電性連接或通訊連接該取盒控制單元,其中該取盒控制單元根據該退盒資訊控制該取盒機構拿取已解鎖之物流容器。
  5. 如請求項第4項所述之智慧物流方法,其中該取盒機構設有一集裝箱,該取盒機構拿取該已解鎖之物流容器並放置於該集裝箱中以便一外勤用戶拿取,當該外勤用戶放置一新的物流容器於該集裝箱中時,該取盒控制單元控制該取盒機構拿取該新的物流容器並放置到該基座本體之一空的容器收納結構中。
  6. 如請求項第4項所述之智慧物流方法,其中該取盒控制單元根據該伺服器的一收貨資訊控制該取盒機構放置該已解鎖之物流容器於一定點儲物設備中。
  7. 如請求項第4項所述之智慧物流方法,其中該取盒控制單元根據該伺服器的一收貨資訊控制該取盒機構由一定點儲物設備拿取一新的物流容器並放置該新的物流容器於該基座本體之一空的容器收納結構中。
  8.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智慧物流方法,其中該容器收納結構更設置有一標示單元,該標示單元電性連接該辨識控制單元,該辨識控制單元根據該退盒訊號啟動該標示單元以供一外勤用戶辨識已解鎖之物流容器。
  9. 如請求項第1至8項其中一項所述之智慧物流方法,當該智慧儲存設備具有該取盒機構且該載具停靠於一定點儲物設備時,該取盒控制單元根據該伺服器的該收貨資訊驅動該取盒機構之一智慧識別定位模組辨識該收貨資訊,以知悉該新的物流容器位於該定點儲物設備的位置,並使該取盒控制單元控制該取盒機構由該定點儲物設備拿取該新的物流容器。
  10. 如請求項第9項所述之智慧物流方法,其中該載具包括一第一電子裝置,該第一電子裝置訊號連接該伺服器,當該已解鎖之物流容器置入該定點儲物設備後,該取盒控制單元透過該通訊單元發送一完成訊號給該伺服器,以使該伺服器發送一完成通知給該第一電子裝置。
TW108141600A 2019-11-15 2019-11-15 使用智慧儲物設備的智慧物流方法 TWI7381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41600A TWI738116B (zh) 2019-11-15 2019-11-15 使用智慧儲物設備的智慧物流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41600A TWI738116B (zh) 2019-11-15 2019-11-15 使用智慧儲物設備的智慧物流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21276A true TW202121276A (zh) 2021-06-01
TWI738116B TWI738116B (zh) 2021-09-01

Family

ID=77516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41600A TWI738116B (zh) 2019-11-15 2019-11-15 使用智慧儲物設備的智慧物流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38116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95087A1 (en) * 2008-07-15 2011-04-28 Israel Master Smart logistic system with rfid reader mounted on a forklift tine
CN203580741U (zh) * 2013-07-01 2014-05-07 俞东晖 一种物流快递企业收发邮件的汽车
CN107423930A (zh) * 2017-05-31 2017-12-01 傅春 物流运输装置及系统
CN109978427A (zh) * 2017-12-28 2019-07-05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配送车取货方法、控制装置和配送车
TWM569013U (zh) * 2018-07-25 2018-10-21 莊連豪 Electronic Wisdom Box Management System
CN109367989B (zh) * 2018-11-02 2023-11-28 深圳市丰巢科技有限公司 快递盒、快递盒承载装置、物品寄送方法及储存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38116B (zh) 2021-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32491B2 (en) Transfer station configured to handle cargo and cargo receptacle sorting method
US9950862B2 (en) Automated loading and unloading items
RU2562087C2 (ru) Оборудование для укладки не имеющих поддонов упаковок различных размеров на стеллажи товарного склада
CA2939548C (en) Mobile pickup locations
US10062047B2 (en) Automated loading and unloading items
US1095406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livering items in delivery containers
US7664567B2 (en) Warehouse system
CN105009004B (zh) 具有可连接的库存保持器的库存系统
US20160027093A1 (en) Electronic commerce platform
CN104395172B (zh) 运输和处理系统以及运输商品的方法
CN110892428A (zh) 全自动自助商店
JP7203982B2 (ja) 物流システム
JP7296571B2 (ja) 物品出荷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物品出荷システム
US10929802B2 (en) Method for opening a door of a delivery van
TWM589333U (zh) 用於智慧物流系統的智慧儲物設備
TWI738116B (zh) 使用智慧儲物設備的智慧物流方法
CN204331796U (zh) 一种模块化容器及模块化容器集装装置
TW201321292A (zh) 物流方法及運輸用之承載裝置、集合式儲放裝置、底承板及移動載具
KR101146691B1 (ko) 자동 개폐형 수용장을 갖춘 입출고용 운반차
CN113183847A (zh) 分布式实时输配系统用自走搬运车及该搬运车用标准货箱
CN115703577A (zh) 货物设备
CN112101882A (zh) 基于公共货盘的无人车供货方法
TW201425186A (zh) 運輸用移動載具
TW201425185A (zh) 物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