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21292A - 物流方法及運輸用之承載裝置、集合式儲放裝置、底承板及移動載具 - Google Patents

物流方法及運輸用之承載裝置、集合式儲放裝置、底承板及移動載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21292A
TW201321292A TW100141896A TW100141896A TW201321292A TW 201321292 A TW201321292 A TW 201321292A TW 100141896 A TW100141896 A TW 100141896A TW 100141896 A TW100141896 A TW 100141896A TW 201321292 A TW201321292 A TW 20132129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device
carrying
carrier
transportation
collecti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418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u-Chia Kuo
Hui-Chuan Chen
Chen-Jyh Fan
Li-Huei Chen
Lih-Guong Jang
Hao-Hsuan Peng
Original Assignee
Ind Tech Res Ins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 Tech Res Inst filed Critical Ind Tech Res Inst
Priority to TW1001418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321292A/zh
Priority to CN2011104240388A priority patent/CN103112655A/zh
Publication of TW2013212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21292A/zh

Link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一種物流方法,其步驟包含,將一貨物置入一單位承載裝置;將承載裝置配送至一轉運中心,待轉運中心收集多個承載裝置後;判斷集中於該轉運中心的多個承載裝置是否為同一序列;若是,則將同一序列的承載裝置裝載至同一集合式儲放裝置;將集合式儲放裝置承載至一移動載具;以及令移動載具將集合式儲放裝置配送至一運輸交通工具。

Description

物流方法及運輸用之承載裝置、集合式儲放裝置、底承板及移動載具
本案係關於一種物流方法及運輸用之承載裝置、集合式儲放裝置、底承板及移動載具,特別是一種運用於海陸空的物流方法及運輸用之之承載裝置、集合式儲放裝置、底承板及移動載具。
由於經濟的蓬勃發展,進出口貿易便顯得相當活絡。國與國之間的貿易往來,往往是藉由海運或是空運來進行。以海運為例,貿易商品一般係經包裝後架設於一棧板,再由一堆高車將貿易商品連同棧板一併置入一貨櫃內。接著,再由大型吊掛機具將貨櫃裝載於運輸船上,以進行接下來的海運行程。
然而,由於海運的貨櫃裝卸方式是需使用大型吊掛機具以及碼頭旁的各型設施配合進行,方可使得貨櫃順利地裝卸。如此,將使得現有的海運貨櫃裝卸方式之彈性與機動性不足。並且,一般貿易商品係經由人工分揀後才透過輸送帶傳送至不同的貨櫃。然而針對低溫品(冷凍產品)之貨運,由於為了避免低溫品之貿易商品與其他非低溫品之貿易商品產生交叉污染的現象,於是便需要有一獨立貨櫃專門裝設這些低溫品之貿易商品。若低溫品之貿易商品的數量體積不足一貨櫃的大小,則將造成運輸空間浪費,進而使得運輸成本提高之問題。
並且,由於一般海運貨櫃不易提供貨櫃冷凍電源,因此針對低溫品之貿易商品,則必須使用具有冷凍櫃與電源之特殊規格的船隻來運送,如此也造成運輸成本的提升。
至於以空運為例,現有機場係採用小型貨櫃裝卸的方式。然而機場採用的貨櫃裝卸方式,除了以人工裝卸貨物外,貨櫃傳送的方式亦必須具有特殊傳送機具才可達成。如此,將容易造成貨物遺失與貨物損壞的問題。並且,小型貨櫃在裝卸站以外區域則必須以堆高車進行裝卸,如此的運作模式也將花費大量的時間。
本案在於提供一種物流方法及運輸用之承載裝置、集合式儲放裝置、底承板及移動載具,藉以解決目前的運輸成本較高,以及貨櫃裝卸方式需要花費較多時間的問題。
本案所揭露之運輸用承載裝置,其包含一承載箱、一制鎖器、一狀態讀取器及一非接觸式電子標籤。承載箱具有一儲納空間以及具有一可活動的門構件。制鎖器設於承載箱,以限制門構件。狀態讀取器設於承載箱且位於儲納空間內。非接觸式電子標籤設置於承載箱,且制鎖器及狀態讀取器一併地電性連接於非接觸式電子標籤,以控制制鎖器或由狀態讀取器取得狀態訊息。
本案所揭露之運輸用集合式儲放裝置,用以儲放多個承載裝置,其包含一儲物體及多個低阻力構件組。儲物體具有多個儲物室,每個儲物室具有一裝載方向。每個低阻力構件組分別設置於這些儲物室的一承載底面,且每個低阻力構件組由多個低阻力構件所構成,這些低阻力構件沿著裝載方向連續排列。
本案所揭露之運輸用底承板,其包含一主構件及二翼構件。主構件具有一承載面。二翼構件可活動地設置於主構件的相對兩側,翼構件並具有一卡合面。
本案所揭露之運輸用移動載具,其包含一托載體及多個輪構件。托載體具有一承載面,承載面適於承載一貨物。多個輪構件設置於托載體,承載面至其中一輪構件之輪軸距離小於輪構件之輪半徑。
本案所揭露之物流方法,其步驟包含,將一貨物置入一單位承載裝置;將承載裝置配送至一轉運中心,待轉運中心收集多個承載裝置後;判斷集中於該轉運中心的多個承載裝置是否為同一序列;若是,則將同一序列的承載裝置裝載至同一集合式儲放裝置;將集合式儲放裝置承載至一移動載具;以及令移動載具將集合式儲放裝置配送至一運輸交通工具。
根據上述本案所揭露之物流方法及運輸用之承載裝置、集合式儲放裝置、底承板及移動載具,其中承載裝置係藉由非接觸式電子標籤,可令工作人員能夠充分地掌控貨物的狀態及運送資訊。此外,集合式儲放裝置藉由低阻力構件的設計,可節省貨物裝卸的時間以及成本。此外,底承板藉由二翼構件相對主構件的開合,可底承板靈活地運用不同的運輸條件。此外,藉由低底盤設計的移動載具,可令工作人員更輕易的搬運貨物。並且,本實施例之物流方法,可使處理貨物的時間縮短、成本降低以及減少錯誤率的發生。
有關本案的特徵、實作與功效,茲配合圖式作最佳實施例詳細說明如下。
請同時參照「第1A圖」及「第1B圖」,「第1A圖」及「第1B圖」係為根據本案一實施例之承載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本案所揭露之運輸用承載裝置10為一運輸用之物流設備,其係可用以裝載各種產品溫度的貨物(如冷凍食品、乾貨、電子產品、日常用品等),使貨物能夠不受破壞地保存於承載裝置10內。承載裝置10包含一承載箱100、一制鎖器120、一狀態讀取器140及一非接觸式電子標籤130。其中,承載箱100係可為一具保溫效果的箱體,其具有一儲納空間101,儲納空間101可用以容設貨物。承載箱100並具有一可活動的門構件110,門構件110係為一蓋體,門構件110樞設於承載箱100且可相對承載箱100開合。門構件110以密封住儲納空間101,以避免貨物由儲納空間101內掉出,或者避免外界污染物進入儲納空間101內而污染了貨物。
此外,制鎖器120設於承載箱100,且本實施例之制鎖器120係以一電子鎖為例,但不以此為限。制鎖器120用以限制門構件110,以令門構件110能夠鎖合於承載箱100而緊密的封閉住儲納空間101。狀態讀取器140設於承載箱100且位於儲納空間101內,且本實施例之狀態讀取器140係以一溫度感測器為例,但不以此為限。非接觸式電子標籤130設置於承載箱100,且制鎖器120及狀態讀取器140一併地電性連接於非接觸式電子標籤130。其中,本實施例之非接觸式電子標籤130係為一無線射頻(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標籤,非接觸式電子標籤130可控制制鎖器120開啟或鎖合,且非接觸式電子標籤130更可由狀態讀取器140取得狀態訊息,譬如儲納空間101內的溫度資訊。如此一來,工作人員可經由一讀取器讀取非接觸式電子標籤130而獲得儲納空間101內的時間與溫度變化資訊,甚至可經由制鎖器120的鎖合時間而判斷收貨日期,以能夠充分地掌控貨物的狀態及運送資訊。
此外,在本實施例或其它實施例當中,承載裝置10更可包含一蓄冷器160,蓄冷器160設置於儲納空間101內。其中,蓄冷器160可為一無動力的吸熱裝置,譬如可為具有乾冰、冰塊或其它致冷劑的裝置,但不以此為限。當承載裝置10預裝設冷凍物品時,便可將蓄冷器160放入儲納空間101,以使儲納空間101內能夠長時間地維持於低溫的環境,以避免冷凍物品的腐壞。
此外,在本實施例或其它實施例當中,狀態讀取器140更可包含一顯示區141,顯示區141可顯示狀態讀取器140所偵測之儲納空間101內的溫度值,以令工作人員可直接藉由目測來判斷承載箱100所裝設的貨物是否為冷凍物品。
請接著參照「第2圖」,「第2圖」係為根據本案一實施例之集合式儲放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本實施例之運輸用集合式儲放裝置20為一運輸用之物流設備,其係可用以儲放多個如「第1A圖」所示之承載裝置10。更進一步來說,可將其視為一小型貨櫃。集合式儲放裝置20包含一儲物體200及多個低阻力構件組210。儲物體200內係具有多個隔板202而將儲物體200區隔有多個儲物室204,使得儲物體200成為一櫃體。就本實施例而言,集合式儲放裝置20係以六個儲物室204為例,但不以此為限,譬如集合式儲放裝置20也可僅具有二個儲物室204或是大於六個儲物室204。其中,本實施例之單一儲物室204可容設單一個承載裝置10,但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單一儲物室204也可同時容設多個承載裝置10,意即儲物室204的深度係可視使用者的實際需求而進行調整。
此外,每一個儲物室204係具有一裝載方向A,承載裝置10可沿著裝載方向A而置入儲物室204內,且承載於儲物室204的一承載底面206上。
此外,每個低阻力構件組210係分別設置於這些儲物室204的承載底面206,低阻力構件組210用以降低承載裝置10置入儲物室204時,承載裝置10與承載底面206之間摩擦所造成的阻力。此外,每個低阻力構件組210係由多個低阻力構件211所構成,且這些低阻力構件211係沿著裝載方向連續排列。其中,本實施例之低阻力構件211係以無動力滾輪為例,但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在其它實施例當中,低阻力構件211也可以是滾珠。藉由上述的結構設計,使得工作人員可輕易的將承載裝置10置入儲物室204而不需透過其它外界的輔助機具,以節省貨物裝卸的時間以及成本。並且,藉由集合式儲放裝置20區隔有多個儲物室204分別容設一個承載裝置10的設計,也可避免承載裝置10因互相堆疊而造成擠壓損壞的問題。
此外,在本實施例或其它實施例當中,儲物體200的頂緣四角更可分別設置有一吊掛孔208。藉由吊掛孔208的設置,可令集合式儲放裝置20於運輸時,方便固定於棧板或是船艙中。並且,本實施例之集合式儲放裝置20的儲物體200之尺寸係小於一般現有的20呎貨櫃,且儲物體200的體積略小於現有的20呎貨櫃的四分之一。更進一步來說,運輸人員係可將四個集合式儲放裝置20容設於一個現有的20呎貨櫃內,以使集合式儲放裝置20能夠與目前一般的運輸作業接軌。
請接著參照「第3A圖」至「第3C圖」,「第3A圖」至「第3C圖」係為根據本案一實施例之底承板的結構示意圖。
本實施例所揭露之運輸用底承板30為一運輸用之物流設備,其係用以承載如「第2圖」所示之集合式儲放裝置20。底承板30包含一主構件300及二翼構件310。主構件300可為一平板體,且其具有一承載面301,承載面301可用以供集合式儲放裝置20放置。二翼構件310皆可為一平板體,且二翼構件310分別以可旋轉活動地關係樞設於主構件300的相對兩側。此外,翼構件310並具有一卡合面311。當集合式儲放裝置20固定底承板30上且於需以飛機進行運輸時,運輸人員係可將二翼構件310相對主構件300展開,以使主構件300與二翼構件310共同構成一平板體(如「第3B圖」所示)。此時,底承板30的大小正好可匹配於飛機機艙內的一固定軌道99,主構件300相對兩端的翼構件310正可滑入固定軌道99內,且卡合面311係底靠於固定軌道99的一限位肋991,以使底承板30能夠穩固地固定於飛機機艙內。
若固定於底承板30上的集合式儲放裝置20需以其他方式進行運輸,或只是需要暫時存放於一暫存區時,運輸人員係可將二翼構件310相對主構件300彎折收合,以減少底承板30所佔的體積(如「第3C圖」所示)。
此外,在本實施例或其它實施例當中,底承板30的主構件300之一側更可具有兩插槽302。插槽302可用以供一堆高車插取,以利將底承板30與集合式儲放裝置20一併進行搬移的動作。
請接著參照「第4A圖」至「第4D圖」,「第4A圖」至「第4D圖」係為根據本案一實施例之移動載具的結構示意圖。
本實施例之運輸用移動載具40為一運輸用之物流設備,其係可搭配一路面交通運輸工具(如運輸車)而進行位移。移動載具40用以托載集合式儲放裝置20,以令集合式儲放裝置20進行一預定距離的移動。並且在本實施例圖示中,集合式儲放裝置20係以先設置於底承板30上,然後在放置於移動載具40為例,但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載集合式儲放裝置20也可以直接放置於移動載具40上。
本實施例之移動載具40包含一托載體400及多個輪構件440。其中,托載體400具有一底盤410,底盤410具有一承載面411,承載面411用以供集合式儲放裝置20或底承板30放置於其上。此外,輪構件440設置於托載體400,且承載面411至其中一輪構件440之輪軸距離D小於輪構件440之輪半徑R(如「第4B圖」所示)。更進一步來說,可將本實施例之移動載具40視為一個具有低底盤的拖運載具,意即承載面411低於輪構件440的上端緣。並且,在本實施例或其它實施例中,輪構件440更可以相對底盤410進行垂直位移,以調整承載面411至輪構件440之輪軸距離D。意即,藉由改變輪構件440相對底盤410的位置來調整承載面411的水平高度,以令承載面411能夠匹配各種高度的物流傳輸工具。
此外,在本實施例或其它實施例當中,承載面411上更設置有多個滾輪430,並且這些滾輪430更可以是雙向動力滾輪。此外,在本實施例或其它實施例當中,底盤410的相對兩端更延伸有二連接部420,此二連接部420分別具有一連接孔421。並且,連接孔421之連線的延伸方向係與移動載具40的移動方向同向。因此,工作人員可藉由一連結插件(未繪示)同時穿設兩移動載具40的連接孔421,以使兩移動載具40串接在一起,以增加貨物的運送量。
當工作人員欲將集合式儲放裝置20裝載至移動載具40上時,係可先令移動載具40的承載面411的高度與存放集合式儲放裝置20的平台一致。接著,將集合式儲放裝置20推至承載面411,並搭配承載面411上的動力滾輪430的運轉而驅使集合式儲放裝置20移動至承載面411的中央位置,如「第4C圖」所示。當工作人員欲將集合式儲放裝置20由移動載具40上卸下時,係啟動動力滾輪430進行運轉,以驅使集合式儲放裝置20朝移動載具40的一側移動至一存放平台或是其它的物流傳輸工具,如「第4D圖」所示。因此藉由上述的結構設計,工作人員不需藉由吊掛機具,即可藉由動力滾輪430而將集合式儲放裝置20托載至移動載具40或是由移動載具40上卸下,以節省裝卸時間及成本。
請接著參照「第5圖」,「第5圖」係為根據本案一實施例之物流方法的流程圖。
請同時參照「第1A圖」及「第1B圖」。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物流方法,其步驟包含:將一貨物置入一單位承載裝置10(S1)。其中,貨物可以是但不侷限於低溫品(冷凍產品),本實施例將以低溫品為例來做後續說明。其中,物流公司可將如「第1A圖」所示之承載裝置10送至廠商或是客戶所在之處,以供廠商或是客戶將貨品放入承載裝置10內。並且,當貨物為低溫品時,係可同時將蓄冷器160連同貨物一併放入承載裝置10內,以使承載裝置10內的環境為度能夠長時間維持在低溫狀態。接著利用制鎖器120進行封箱,而承載裝置10上的非接觸式電子標籤130紀錄下封箱時間以及紀錄狀態讀取器140所觀測的溫度變化。
接著,將該承載裝置10配送置一轉運中心,待該轉運中心收集多個承載裝置10(S2)。其中,轉運中心內配置有一讀取器及一伺服器。當多個承載裝置10配送轉運中心時,可藉由讀取器讀取每一承載裝置10的非接觸式電子標籤130而獲取每一承載裝置10的封箱時間以及承載裝置10內部的溫度變化,並將上述的資訊透過短距離無線傳輸並搭配整合封包無線電服務(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做長距離傳輸至伺服器以方便控管。其中,讀取器係可設置於轉運中心的一貨物傳輸路徑上。因此藉由非接觸式電子標籤130的設置,可使得讀取器於貨物傳輸時同步讀取資訊而不需刻意採用人工進行一對一的確認,以增加貨物處理的速度。
接著,判斷集中於轉運中心的多個承載裝置10是否為同一序列(S3)。詳細來說,利用讀取器讀取每一承載裝置10的資訊,以對每一承載裝置10進行分類,以將同一序列的承載裝置10集中在一起。其中,上述的同一序列譬如可以是指同一溫品類型的貨物(譬如低溫品或是常溫品)、同一目的地區域的貨物(譬如運送至上海或香港)或是同一收貨時段的貨物(譬如可透過非接觸式電子標籤130所紀錄的封箱時間來判斷收貨時段),但不以此為限。需注意的是,上述同一序列的多個承載裝置10內也可分別裝設不同溫品的貨物,而非限定要同一種溫品之貨物。
接著請同時參照「第2圖」。若判斷為是,則將同一序列的這些承載裝置10裝載至同一集合式儲放裝置20(S4)。如「第2圖」,將同一序列的承載裝置10分別裝載至同一集合式儲放裝置20的儲物室204,令集合式儲放裝置20的每一儲物室204皆裝有承載裝置10。
接著請同時參照「第3圖」。接著,可選擇性的將集合式儲放裝置20承放置底承板30,並可透過一束帶而將集合式儲放裝置20與底承板30捆綁固定,以利工作人員透過堆高車插取底承板30而移動集合式儲放裝置20。需注意的事,在其它實施例中,集合式儲放裝置20也可不需搭配底承板30,工作人員可直接利用吊掛的方式來進行搬運集合式儲放裝置20。
接著,判斷集合式儲放裝置20是否該裝載至一運輸交通工具(S5)。舉例來說,由於每一集合式儲放裝置20皆有其既定的運輸時間,因此當一集合式儲放裝置20的既定運輸時間到達時,便準備對其進行運輸。其中,上述所指的運輸交通工具可以是但不侷限於飛機或輪船。
接著,若判定集合式儲放裝置20的既定運輸時間尚未到達時,便將集合式儲放裝置20傳送到一等待區進行存放(S9)。
請同時參照「第4C圖」。若判定集合式儲放裝置20的既定運輸時間到達時,便將集合式儲放裝置20承載至一移動載具40(S6)。如「第4C圖」所示,可將集合式儲放裝置20透過移動載具40的動力滾輪430而承載至承載面411上。
接著,判斷運輸交通工具之航班是否確認(S7)。換句話說,當集合式儲放裝置20欲運送至運輸交通工具時,還必須先確認運輸交通工具之航班是否準時到達,或是誤點甚至停駛。
若運輸交通工具之航班出現誤點甚至停駛狀態時,則將集合式儲放裝置20由移動載具40上卸下(S10),並將集合式儲放裝置20傳送到等待區進行存放(S9)。
若運輸交通工具之航班為準時到達時,則利用移動載具40將集合式儲放裝置20配送至運輸交通工具上(S8),以接著後續的運輸作業。
根據上述實施例之運輸用承載裝置,其中承載裝置係藉由非接觸式電子標籤,以紀錄承載裝置的出貨時間與溫度變化資訊,令工作人員能夠充分地掌控貨物的狀態及運送資訊。並且,藉由每一承載裝置內的蓄冷器提供無動力之冷藏效果,以降低運輸成本。此外,集合式儲放裝置藉由低阻力構件的設計,使得工作人員可輕易的將上述承載裝置置入儲物室,以節省貨物裝卸的時間以及成本。此外,底承板可供集合式儲放裝置放置,並藉由二翼構件相對主構件的開合,可令底承板靈活地運用於不同的運輸條件。此外,藉由低底盤以及動力滾輪設計的移動載具,可令工作人員更輕易的將底承板或集合式儲放裝置裝載於其上,以利短距離的傳輸運送。並且,藉由本實施例之物流方法搭配本實施例之承載裝置、集合式儲放裝置、底承板及移動載具,可使處理貨物的時間縮短、成本降低以及減少錯誤率的發生。
雖然本案以前述之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案,任何熟習相像技藝者,在不脫離本案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案之專利保護範圍須視本說明書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承載裝置
100...承載箱
101...儲納空間
110...門構件
120...制鎖器
130...非接觸式電子標籤
140...狀態讀取器
141...顯示區
160...蓄冷器
20...集合式儲放裝置
200...儲物體
202...隔板
204...儲物室
206...承載底面
208...吊掛孔
210...低阻力構件組
211...低阻力構件
30...底承板
300...主構件
301...承載面
302...插槽
310...翼構件
311...卡合面
40...移動載具
400...托載體
410...底盤
411...承載面
420...連接部
421...連接孔
430...滾輪
440...輪構件
99...固定軌道
991...限位肋
第1A圖及第1B圖係為根據本案一實施例之承載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第2圖係為根據本案一實施例之集合式儲放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第3A圖至第3C圖係為根據本案一實施例之底承板的結構示意圖。
第4A圖至第4D圖係為根據本案一實施例之移動載具的結構示意圖。
第5圖係為根據本案一實施例之物流方法的流程圖。

Claims (16)

  1. 一種運輸用承載裝置,其包含:一承載箱,具有一儲納空間,並具有一可活動的門構件;一制鎖器,設於該承載箱,以限制該門構件;一狀態讀取器,設於該承載箱且位於該儲納空間內;以及一非接觸式電子標籤,設置於該承載箱,且該制鎖器及該狀態讀取器一併地電性連接於該非接觸式電子標籤,以控制該制鎖器或由該狀態讀取器取得狀態訊息。
  2.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運輸用承載裝置,更包含一蓄冷器設置於該儲納空間內。
  3.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運輸用承載裝置,其中該狀態讀取器更包含一顯示區,用以顯示狀態訊息。
  4. 一種運輸用集合式儲放裝置,其包含:一儲物體,具有多個儲物室,每個該儲物室具有一裝載方向;以及多個低阻力構件組,每個該低阻力構件組分別設置於該些儲物室的一承載底面,且每個該低阻力構件組由多個低阻力構件所構成,該些低阻力構件沿著該裝載方向連續排列。
  5. 如請求項第4項所述之運輸用集合式儲放裝置,其中該儲物體的頂緣四角更分別設置有一吊掛孔。
  6. 一種運輸用底承板,其包含:一主構件,具有一承載面;以及二翼構件,可活動地設置於該主構件的相對兩側,該翼構件並具有一卡合面。
  7. 如請求項第6項所述之運輸用底承板,其中該主構件之一側具有兩插槽。
  8. 一種運輸用移動載具,其包含:一托載體,具有一承載面;以及多個輪構件,設置於該托載體,該承載面至其中一該輪構件之輪軸距離小於該輪構件之輪半徑。
  9. 如請求項第8項所述之運輸用移動載具,其中該承載面上更設置有多個滾輪。
  10. 如請求項第9項所述之運輸用移動載具,其中該些滾輪係為動力滾輪。
  11. 如請求項第8項所述之運輸用移動載具,其中該托載體包含一底盤以及由該底盤相對兩端延伸之二連接部,該承載面位於該底盤,該二連接部分別具有一連接孔。
  12. 一種物流方法,其步驟包含:將一貨物置入一單位承載裝置;將該承載裝置配送至一轉運中心,該轉運中心收集多個該承載裝置;判斷集中於該轉運中心的多個該承載裝置是否為同一序列;若是,則將同一序列的該些承載裝置裝載至同一集合式儲放裝置;將該集合式儲放裝置承載至一移動載具;以及令該移動載具將該集合式儲放裝置配送至一運輸交通工具。
  13. 如請求項第12項所述之物流方法,其中於將該集合式儲放裝置承載至該移動載具之步驟前,更包含,判斷該集合式儲放裝置是否該裝載至該運輸交通工具。
  14. 如請求項第13項所述之物流方法,其中於判斷該集合式儲放裝置是否該裝載至該運輸交通工具之步驟後,更包含,若否,則將該集合式儲放裝置傳送到一等待區。
  15. 如請求項第12項所述之物流方法,其中於令該移動載具將該集合式儲放裝置配送至該運輸交通工具之步驟前,更包含,該運輸交通工具之航班是否確認。
  16. 如請求項第15項所述之物流方法,其中於該運輸交通工具之航班是否確認之步驟後,更包含,若否,則將該集合式儲放裝置由該移動載具上卸下,並將該集合式儲放裝置傳送到一等待區。
TW100141896A 2011-11-16 2011-11-16 物流方法及運輸用之承載裝置、集合式儲放裝置、底承板及移動載具 TW2013212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41896A TW201321292A (zh) 2011-11-16 2011-11-16 物流方法及運輸用之承載裝置、集合式儲放裝置、底承板及移動載具
CN2011104240388A CN103112655A (zh) 2011-11-16 2011-12-09 物流方法及运输用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41896A TW201321292A (zh) 2011-11-16 2011-11-16 物流方法及運輸用之承載裝置、集合式儲放裝置、底承板及移動載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21292A true TW201321292A (zh) 2013-06-01

Family

ID=484110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41896A TW201321292A (zh) 2011-11-16 2011-11-16 物流方法及運輸用之承載裝置、集合式儲放裝置、底承板及移動載具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12655A (zh)
TW (1) TW201321292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97711B (zh) * 2016-12-30 2023-09-01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轻型件物料搬运装置的使用方法
TWI715358B (zh) * 2019-12-18 2021-01-0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移動載具及其狀態估測與感測融合切換方法
CN113277236B (zh) * 2021-06-28 2022-02-18 江苏海宇机械有限公司 机械配件免封装用货物运输集装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27838A (ja) * 1998-02-09 1999-08-24 Shimano Inc 保冷箱
CN1690340A (zh) * 2004-04-30 2005-11-02 深圳市朗科科技有限公司 安全防护系统及实现方法
CN100491211C (zh) * 2005-07-18 2009-05-27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保冷或保热的保税箱
CN2915732Y (zh) * 2006-06-21 2007-06-27 孙运凤 车载血液运输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12655A (zh) 2013-05-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92212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cessing objects including transport vehicles
JP6141238B2 (ja) 冷材装入タイプのトラックの荷室/貨物専用コンテナおよび温度−保持ボックス
JP4883616B2 (ja) 仕分装置
ES2847877T3 (es) Método para el transporte con temperatura controlada
WO2019224282A1 (en) Transfer station configured to handle cargo and cargo receptacle sorting method
US20070071585A1 (en) Shuttles for transporting goods
US20170225601A1 (en) Vehicle insert and method of vehicle loading and unloading
US20070150373A1 (en) System for delivering multi-temperature goods
JP2012056659A (ja) 自動倉庫とその容器
US11040828B1 (en) Modular transfer units for delivering items
JP5565035B2 (ja) ピッキング設備およびピッキング方法
CN107403294A (zh) 物流运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AU2017371916B2 (en) A system for item logistics and a mobile container of boxes used in this system
TW201321292A (zh) 物流方法及運輸用之承載裝置、集合式儲放裝置、底承板及移動載具
CN110539948B (zh) 冷链物流方法
ES2912583T3 (es) Método para el paletizado centralizado de objetos que salen de líneas de producción
CN113807780A (zh) 一种大数据环境下冷链运输方法及冷链运输用气柱袋
JP2010052878A (ja) ピッキングシステム
TW201425185A (zh) 物流方法
TW201425186A (zh) 運輸用移動載具
EP3144202A1 (en) Mobile device for distributing goods and assembly comprising it
JP2019018976A (ja) 物流管理システム
TWM589333U (zh) 用於智慧物流系統的智慧儲物設備
CN113183847A (zh) 分布式实时输配系统用自走搬运车及该搬运车用标准货箱
CN217945947U (zh) 冷链箱及具有其的冷链运载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