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20801A - 活塞泵及具有該活塞泵的夾持裝置 - Google Patents

活塞泵及具有該活塞泵的夾持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20801A
TW202120801A TW108142014A TW108142014A TW202120801A TW 202120801 A TW202120801 A TW 202120801A TW 108142014 A TW108142014 A TW 108142014A TW 108142014 A TW108142014 A TW 108142014A TW 202120801 A TW202120801 A TW 20212080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outlet
exhaust
chamber
block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420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17112B (zh
Inventor
權亮
Original Assignee
科頡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科頡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科頡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420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17112B/zh
Priority to US16/749,399 priority patent/US10962034B1/en
Priority to DE102020112217.9A priority patent/DE102020112217A1/de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71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7112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208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20801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5/00Fluid-actuated devices for displacing a member from one position to another; Gearing associated therewith
    • F15B15/20Other details, e.g. assembly with regulating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5/00Fluid-actuated devices for displacing a member from one position to another; Gearing associated therewith
    • F15B15/18Combined units comprising both motor and pump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7/00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B27/02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connecting objects by press fit or detaching same
    • B25B27/10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connecting objects by press fit or detaching same inserting fittings into ho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FCOMBINATION OR MULTI-PURPOSE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5Hydraulic driv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1/00Servomotor systems without provision for follow-up action; Circuits therefor
    • F15B11/08Servomotor systems without provision for follow-up action; Circuits therefor with only one servomo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21/00Common features of fluid actuator systems; Fluid-pressure actuato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any other group of this subclass
    • F15B21/04Special measures taken in connection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fluid
    • F15B21/044Removal or measurement of undissolved gas, e.g. de-aeration, venting or blee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tails Of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提出一種活塞泵,其包含一蓄油袋、一主體組件、一驅動組件、及一活塞。主體組件具有一第一腔室、一第二腔室、一排氣通道、及一排氣阻斷件。排氣通道連通第一腔室及蓄油袋。當活塞上受反作用力時,而若驅動組件持續推抵第一腔室,第一腔室內的油及空氣會經由排氣通道流回蓄油袋。本創作還提出一種夾持裝置,其具有前述活塞泵,並透過前述活塞泵來控制夾爪作動夾緊。藉此,即使蓄油袋內的油含有空氣而流入主體組件,能透過排氣通道將空氣排回蓄油袋內,因此活塞泵能對抗反作用力,且能使夾持裝置夾緊物品。

Description

活塞泵及具有該活塞泵的夾持裝置
本創作是關於一種活塞泵及一種手工具,特別是關於一種透過液壓推動元件移動的活塞泵及具有該活壓泵的夾持工具。
現有技術的活塞泵中,包含一蓄油袋、一驅動組件、以及一活塞。驅動組件運作時,將蓄油袋內的油抽出,然後對油加壓打入活塞,藉此能推動活塞移動。而在目前在活塞泵的製作過程中,雖然將油裝入蓄油袋後會抽真空再與驅動組件組接密封,但仍無法完全避免蓄油袋內含有空氣。若蓄油袋內含有空氣,當驅動組件抽取蓄油袋內的油時,可能連同空氣一起抽出。然而,由於空氣具有可壓縮性,在驅動組件對油加壓過程中空氣也同時被加壓,因此體積被壓縮,使流入活塞的油及空氣的總體積不足以推動活塞移動。換句話說,當驅動組件內含有空氣時可能造成活塞泵失去作用。
有鑑於此,提出一種更佳的改善方案,乃為此業界亟待解決的問題。
本創作的主要目的在於,提出一種活塞泵及具有該活塞泵的夾持裝置,其能排出流通部內的空氣,使活塞泵受到反作用力時也能推動活塞移動。
為達上述目的,本創作所提出的活塞泵具有: 一蓄油袋; 一主體組件,其具有: 一第一主流道,其具有依序相連通的一第一入口段、一第一分流段、及一第一出口段;該第一入口段更連通於該蓄油袋; 一第一入口阻斷件,其可移動地設置於該第一主流道內,並選擇性地阻斷該第一入口段及該第一分流段; 一第一出口阻斷件,其可移動地設置於該第一主流道內,並選擇性地阻斷該第一分流段及該第一出口段; 一第二主流道,其具有依序相連通的一第二入口段、一第二分流段、及一第二出口段;該第二入口段更連通於該蓄油袋; 一第二入口阻斷件,其可移動地設置於該第二分流段內,並選擇性地阻斷該第二入口段及該第二分流段; 一第二出口阻斷件,其可移動地設置於該第二出口段內,並選擇性地阻斷該第二分流段及該第二出口段; 一第一腔室,其連通於該第一分流段; 一第二腔室,其口徑小於該第一腔室的口徑; 一排氣通道,其兩端分別連通該第一腔室及該蓄油袋; 一排氣阻斷件,其選擇性地阻塞該排氣通道; 一驅動組件,其具有: 一驅動柱,其可移動地穿設於該第一腔室及該第二腔室,並具有相對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該驅動柱的該第二端位於該第二腔室內,且密封該第二腔室; 一行程控制環,其固設於該驅動柱上並位於該第一腔室內;該行程控制環密封該第一腔室; 一連通道,其分別與端連通於該第一腔室及該第二腔室; 一連通道阻斷件,其選擇性地阻塞該連通道; 一動力組件,其連接於該驅動柱的該第一端,並用以帶動該驅動柱移動;以及 一活塞,其可移動地設置於該主體組件,並具有: 一蓄油腔,其連通於該第一出口段及該第二出口段。
本創作所提出的夾持裝置具有: 一外殼體; 一如前所述的活塞泵,其固設於該外殼體內; 一第一夾持件,其固設於該活塞泵的該活塞;及 一第二夾持件,其固設於該外殼體;該第一夾持件與該第二夾持件形成有一夾持間距,該夾持間距的大小受該活塞泵的該活塞的位置控制。
因此,本創作的優點在於即使蓄油袋內的油含有空氣而流入主體組件,能透過排氣通道將空氣排回蓄油袋內,因此活塞泵能對抗反作用力,且能使夾持裝置夾緊物品。
如前所述之活塞泵中: 該第一主流道更具有: 一第一分流抵靠面,其位於該第一入口段與該第一分流段之間,並面向該第一分流段;及 一第一出口抵靠面,其位於該第一分流段與該第一出口段之間,並面向該第一出口段; 該第二主流道更具有: 一第二分流抵靠面,其位於該第二入口段與該第二分流段之間,並面向該第二分流段;及 一第二出口抵靠面,其位於該第二分流段與該第二出口段之間,並面向該第二出口段;且 該主體組件更具有: 一第一分流段彈性件,其設置於該第一分流段內,並用以推抵該第一入口阻斷件抵靠於該第一分流抵靠面,藉此阻斷該第一入口段及該第一分流段; 一第一出口段彈性件,其設置於該第一出口段內,並用以推抵該第一出口阻斷件抵靠於該第一出口抵靠面,藉此阻斷該第一分流段及該第一出口段; 一第二分流段彈性件,其設置於該第二分流段內,並用以推抵該第二入口阻斷件抵靠於該第二分流抵靠面,藉此阻斷該第二入口段及該第二分流段;以及 一第二出口段彈性件,其設置於該第二出口段內,並用以推抵該第二出口阻斷件抵靠於該第二出口抵靠面,藉此阻斷該第二分流段及該第二出口段。
如前所述之活塞泵中: 該主體組件更具有: 一第一抵靠件,其固設於該第一出口段內,且該第一出口段彈性件的兩端分別抵靠於該第一抵靠件及該第一出口阻斷件上;以及 一第二抵靠件,其固設於該第二出口段內,且該第二出口段彈性件的兩端分別抵靠於該第二抵靠件及該第二出口阻斷件上; 該第一分流段彈性件的兩端分別抵靠於該入口阻斷件及該第一出口阻斷件;且 該第二分流段彈性件的兩端分別抵靠於及入口阻斷件及該第二出口阻斷件。
如前所述之活塞泵中: 該主體組件更具有: 一腔室抵靠面,其位於該第一腔室與該第二腔室之間,並面向該第一腔室; 該驅動柱更具有: 一驅動彈性件,其套設於該驅動柱,且該驅動彈性件的兩端分別抵靠於該腔室抵靠面及該行程控制環上;且 該動力組件具有: 一凸輪,其抵靠於該驅動柱的該第一端,藉此當該凸輪轉動時能帶動該驅動柱移動。
如前所述之活塞泵中: 該連通道具有: 一第一連通段及一第二連通段,其相連通;且該第一連通段連通於該第一腔室,該第二連通段連通於該第二腔室; 一連通道抵靠面,其位於該第一連通段及該第二連通段之間,並面向該第二連通段;且 該連通道阻斷件可移動地設置於該第二連通段,並選擇性地抵靠於該連通道抵靠面,藉此阻斷該第一連通段及該第二連通段。
如前所述之活塞泵中: 該第一連通段與該第二連通段皆沿該驅動柱的軸向延伸;且 該連通道更具有: 一徑向連通段沿該驅動柱的徑向延伸,且該第一連通段藉由該徑向連通段與該第一腔室連通。
如前所述之活塞泵中,該驅動組件更具有一彈性銷,其固設於該第二連通段內,並自該驅動柱的該第二端凸出。
如前所述之活塞泵中,該行程控制環具有: 一平面部,其為一環形板體,並套設於該驅動柱上;以及 一罩體部,其呈一中空柱體狀並環繞該驅動柱,且一端固設於該平面部的外邊緣。
如前所述之活塞泵中: 該排氣通道具有: 一第一排氣段及一第二排氣段,其相連通;該第一排氣段更連通於該第一腔室,該第二排氣段更連通於該蓄油袋,且該排氣阻斷件可移動地設置於該第二排氣段;以及 一排氣抵靠面,其位於該第一排氣段及該第二排氣段之間,並面向該第二排氣段;且 該主體組件更具有: 一排氣彈性件,其設置於該第二排氣段內,並用以推抵該排氣阻斷件抵靠於該排氣抵靠面,藉此阻斷該第一排氣段及該第二排氣段。
如前所述之活塞泵中,該主體組件更具有: 一回流通道,其兩端分別連通該活塞的該蓄油腔及該蓄油袋;以及 一回流阻斷件,其選擇性地阻塞該回流通道。
如前所述之活塞泵中: 該回流通道具有: 一第一回流段及一第二回流段,其相連通;該第一回流段更連通於該活塞的該蓄油腔,該第二回流段更連通於該蓄油袋,且該回流阻斷件可移動地設置於該第一回流段;以及 一回流抵靠面,其位於該第一回流段及該第二回流段之間,並面向該第一回流段;且 該主體組件更具有: 一回流彈性件,其設置於該第一回流段內,並用以推抵該回流阻斷件抵靠於該回流抵靠面,藉此阻斷該第一回流段及該第二回流段。
如前所述之活塞泵中,該主體組件更具有一操作件,其位於該第二回流段內,並選擇性地穿過該回流抵靠面而推抵於該回流阻斷件,藉此連通該第一回流段及該第二回流段。
首先請參考圖1及圖2。本創作提出一種活塞泵1及一種具有活塞泵1的夾持裝置。夾持裝置還具有一外殼體2、一第一夾持件3、及一第二夾持件4,並選擇性地具有復位彈性件5。活塞泵1固設於外殼體2內。
接著請參考圖2及圖3。活塞泵1具有一蓄油袋10、一主體組件20、一驅動組件30、一動力組件40、以及一活塞50。主體組件20具有一流通部21、一驅動部22、及一排氣部23,且本實施例中還可具有一回流部24。
接著請參考圖3及圖4。流通部21具有一第一主流道211、一第一入口阻斷件212、及一第一出口阻斷件214,且本實施例中還可具有一第一抵靠件216、一第一分流段彈性件213、及一第一出口段彈性件215,但不以此為限。流通部21還可具有類似結構的一第二主流道、一第二入口阻斷件、一第二出口阻斷件、一第二抵靠件、一第二分流段彈性件、及一第二出口段彈性件。
具體而言,第一主流道211具有依序相連通的一第一入口段2111、一第一分流段2113、及一第一出口段2115,且第一入口段2111更連通於蓄油袋10,而第一出口段2115更連通於活塞50。本實施例中,第一入口段2111的口徑小於第一分流段2113的口徑,且第一分流段2113的口徑小於第一出口段2115的口徑,因此第一主流道211上更形成有兩階級面,其分別為一第一分流抵靠面2112及一第一出口抵靠面2114。第一分流抵靠面2112位於第一入口段2111與第一分流段2113之間並面向第一分流段2113,而第一出口抵靠面2114位於第一分流段2113與第一出口段2115之間,並面向第一出口段2115。
第一入口阻斷件212可移動地設置於第一分流段2113內,而第一出口阻斷件214可移動地設置於第一出口段2115內。第一抵靠件216固設於第一出口段2115內,但不阻塞第一出口段2115。配合此一結構,第一分流段彈性件213設置於第一分流段2113內,且第一分流段彈性件213的兩端分別抵靠於第一入口阻斷件212及第一出口阻斷件214,並用以推抵第一入口阻斷件212抵靠於第一分流抵靠面2112,藉此阻斷第一入口段2111及第一分流段2113。類似地,第一出口段彈性件215設置於第一出口段2115內,且第一出口段彈性件215的兩端分別抵靠於第一出口阻斷件214及第一抵靠件216,並用以推抵第一出口阻斷件214抵靠於第一出口抵靠面2114,藉此阻斷第一分流段2113及第一出口段2115。
類似地,第二主流道具有依序相連通的一第二入口段、一第二分流段2113’、及一第二出口段,且第二入口段更連通於蓄油袋10,而第二出口段更連通於活塞50。本實施例中,第二入口段的口徑小於第二分流段2113’的口徑,且第二分流段2113’的口徑小於第二出口段的口徑,因此第二主流道上更形成有兩階級面,其分別為一第二分流抵靠面及一第二出口抵靠面。第二分流抵靠面位於第二入口段與第二分流段2113’之間並面向第二分流段2113’,而第二出口抵靠面位於第二分流段2113’與第二出口段之間,並面向第二出口段。
第二入口阻斷件可移動地設置於第二分流段2113’內,而第二出口阻斷件可移動地設置於第二出口段內。第二抵靠件固設於第二出口段內,但不阻塞第二出口段。配合此一結構,第二分流段彈性件設置於第二分流段2113’內,且第二分流段彈性件的兩端分別抵靠於第二入口阻斷件及第二出口阻斷件,並用以推抵第二入口阻斷件抵靠於第二分流抵靠面,藉此阻斷第二入口段及第二分流段2113’。類似地,第二出口段彈性件設置於第二出口段內,且第二出口段彈性件的兩端分別抵靠於第二出口阻斷件及第二抵靠件,並用以推抵第二出口阻斷件抵靠於第二出口抵靠面,藉此阻斷第二分流段2113’及第二出口段。
然而,流通部21的結構並不以上述揭露為限,於其他實施例中,第一主流道211或第二主流道也可以是口徑相同的通道,但其內固設有相間隔的兩環體以作為供入口阻斷件及出口阻斷件抵靠阻斷用的分流抵靠面及出口抵靠面。
驅動部22具有一第一腔室221及一第二腔室222,且第一腔室221連通於第一分流段2113,第二腔室222連通於第二分流段2113’,而本實施例中第一腔室221與第二腔室222相連通。本實施例中第一腔室221的寬度大於第二腔室222的寬度,因此驅動部22形成有一階級面,其為腔室抵靠面223。因此,腔室抵靠面223位於第一腔室221與第二腔室222之間,並面向第一腔室221。
接著請參考圖6。排氣部23具有一排氣通道231及一排氣阻斷件232,且本實施例中更具有一排氣彈性件233。排氣通道231的兩端分別連通第一腔室221及蓄油袋10,且本實施例中排氣通道231具有相連通的一第一排氣段2311及一第二排氣段2312。第一排氣段2311更連通於第一腔室221,第二排氣段2312更連通於蓄油袋10。第一排氣段2311的口徑可小於第二排氣段2312的口徑,因此排氣通道231形成有一排氣抵靠面2313。排氣抵靠面2313位於第一排氣段2311及第二排氣段2312之間,並面向第二排氣段2312。
排氣阻斷件232可移動地設置於排氣通道231的第二排氣段2312內,而排氣彈性件233也設置於第二排氣段2312內,且排氣彈性件233用以推抵排氣阻斷件232抵靠於排氣抵靠面2313,藉此阻斷第一排氣段2311及第二排氣段2312。換言之,排氣阻斷件232選擇性地阻塞排氣通道231。
回流部24具有一回流通道241及一回流阻斷件242,且本實施例中可具有一回流彈性件243。回流通道241的兩端分別連通於活塞50及蓄油袋10,且本實施例中回流通道241具有相連通的一第一回流段2411及一第二回流段2412。第一回流段2411更連通於活塞50的蓄油腔500,第二回流段2412更連通於蓄油袋10。第一回流段2411的口徑可大於第二回流段2412的口徑,因此回流通道241形成有一回流抵靠面2413。回流抵靠面2413位於第一回流段2411及第二回流段2412之間,並面向第一回流段2411
接著請參考圖7。回流阻斷件242可移動地設置於第一回流段2411內,而回流彈性件243也設置於第一回流段2411內,並用以推抵回流阻斷件242抵靠於回流抵靠面2413,藉此選擇性地阻斷第一回流段2411及第二回流段2412。換言之,回流阻斷件242選擇性地阻塞回流通道241。
本實施例中,主體組件20更具有一操作件244,其位於第二回流段2412內,並選擇性地穿過回流抵靠面2413而進入第一回流段2411,藉此推抵於回流阻斷件242並使第一回流段2411及第二回流段2412連通。
驅動組件30具有一驅動柱31、一行程控制環32、一驅動彈性件33、一連通道34、一連通道阻斷件35、及一彈性銷36。
接著請參考圖5。驅動柱31可移動地穿設於第一腔室221及第二腔室222,並具有相對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驅動柱31的第二端位於第二腔室222內,且密封第二腔室222。具體而言,驅動柱31的第二端的外徑等於第二腔室222的口徑,並可具有一密封件來密封第二腔室222內的液壓油。行程控制環32固設於驅動柱31上的第一端與第二端之間,並位於第一腔室221內,且行程控制環32密封第一腔室221。具體而言,行程控制環32的外徑等於第一腔室221的口徑。因此,驅動部22還具有一密封件224,其固設於第一腔室221的內壁面,並抵靠密封於行程控制環32的外環壁面,藉此防止液壓油通過行程控制環32與第一腔室221之間。
本實施例中,行程控制環32具有一平面部321及一罩體部322。平面部321為一環形板體,並套設於驅動柱31上。罩體部322呈一中空柱體狀並環繞驅動柱31,且一端固設於平面部321的外邊緣。平面部321及罩體部322的外徑等於第一腔室221的口徑,因此密封件224能抵靠密封於罩體部322的外環壁面。於本實施例中,罩體部322由平面部321起向第二腔室222延伸,藉此環繞驅動柱31。於其他實施例中,行程控制環32僅具有平面部321而不具有罩體部322。
驅動彈性件33套設於驅動柱31,且驅動彈性件33的兩端分別抵靠於腔室抵靠面223及行程控制環32上。本實施例中,驅動彈性件33是抵靠於行程控制環32的平面部321並被罩體部322所環繞。
連通道34具有相連通的一第一連通段341及一第二連通段342,且選擇性地具有一徑向連通段343。第一連通段341透過徑向連通段343連通於第一腔室221,第二連通段342連通於第二腔室222。本實施例中,第一連通段341及第二連通段342皆沿驅動柱31的軸向延伸,而徑向連通段343沿驅動柱31的徑向延伸。第一連通段341的口徑可小於第二連通段342,因此連通道34可具有一連通道抵靠面344。連通道抵靠面344位於第一連通段341及第二連通段342之間,並面向第二連通段342。連通道阻斷件35可移動地設置於第二連通段342內,並選擇性地抵靠於連通道抵靠面344,藉此阻斷第一連通段341及第二連通段342。
彈性銷36固設於第二連通段342內,並自驅動柱31的第二端凸出。本實施例中,彈性銷36形成有一狹縫,其平行該第二連通段342的長度方向。藉由彈性銷36,可將連通道阻斷件35限制於第二連通段342內。
接著請參考圖2及圖5。動力組件40連接於驅動柱31的第一端,並用以帶動驅動柱31移動。本實施例中,動力組件40具有一馬達41及一凸輪42。馬達41帶動凸輪42轉動,而凸輪42抵靠於驅動柱31的第一端,藉此當凸輪42轉動時能帶動驅動柱31移動。然而,於其他實施例中,也可以一往復滑動曲柄機構來帶動驅動柱31移動。因此,動力組件40配合驅動組件30能控制活塞50前進。
接著請參考圖3。活塞50可移動地設置於主體組件20,並具有蓄油腔500。蓄油腔500連通於第一入口段2111及第二入口段。第一夾持件3固設於活塞50,因此第一夾持件3的位置受到活塞50的控制。而第二夾持件4固設於活塞泵1的主體組件20,因此第一夾持件3與第二夾持件4之間的夾持間距的大小受活塞泵1所控制。本實施例中,復位彈性件5連接於第一夾持件3,並以增加夾持間距的大小之方向推抵第一夾持件3。然而,於其他實施例中可不具有復位彈性件5,而是以其他方式來打開夾持間距。
接著請參考圖7及圖8。本實施例中,夾持裝置還可具有一按壓機構6,其設置於外殼體2上供使用者握持的部分,並連接於回流部24的操作件244。藉此,當使用者施力於按壓機構6時,操作件244能推抵於回流阻斷件242,並打開回流通道241。
接著請參考圖2、圖4、圖5、及圖9。透過上述結構,當馬達41帶動凸輪42轉動後,驅動柱31便會反復上下移動。當驅動柱31向下移動時,第一腔室221與第二腔室222的空間增加,因此所連通的第一分流段2113及第二分流段2113’內形成真空狀態,藉此第一入口阻斷件212與第一分流抵靠面2112分離,且第二入口阻斷件與第二分流抵靠面分離,但第一出口阻斷件214抵緊於第一出口抵靠面2114,且第二出口阻斷件抵緊於第二出口抵靠面。換言之,此時第一入口段2111與第一分流段2113相連通,且第二入口段與第二分流段2113’相連通,但第一分流段2113與第一出口段2115被阻斷,且第二分流段2113’與第二出口段被阻斷,使蓄油袋10內的油僅能流入第一腔室221與第二腔室222。另一方面,當驅動柱31向下移動時,第一腔室221的壓力與第二腔室222的壓力相近,因此油不會藉由連通道34而在第一腔室221與第二腔室222之間流動。
接著請參考圖1、圖10、圖11、及圖12。接著,當驅動柱31向上移動時上移動時,第一腔室221與第二腔室222的空間減少,因此所連通的第一分流段2113及第二分流段2113’內形成高壓狀態,藉此第一入口阻斷件212抵緊於第一分流抵靠面2112且第二入口阻斷件抵緊於第二分流抵靠面,但第一出口阻斷件214與第一出口抵靠面2114分離且第二出口阻斷件與第二出口抵靠面分離。換言之,此時第一入口段2111與第一分流段2113被阻斷,且第二入口段與第二分流段2113’被阻斷,但第一分流段2113與第一出口段2115相連通,且第二分流段2113’與第二出口段相連通,使第一腔室221與第二腔室222的油僅能流入活塞50的蓄油腔500。當油流入蓄油腔500,便能推動活塞50向前移動,進而縮小第一夾持件3與第二夾持件4之間的夾持間距,達到夾持物品的功能。
同時,第一腔室221內的壓力還不足以對抗排氣彈性件233,因此排氣阻斷件232仍是保持在阻塞排氣通道231的狀態,第一腔室221內的油僅能流入活塞50的蓄油腔500。藉由第一腔室221及第二腔室222內的油都流入活塞50的蓄油腔500,活塞50能以較高的速度移動,快速地夾持物品。
接著請參考圖1、圖6、圖13、及圖14。當第一夾持件3與第二夾持件4共同夾持物品時,會對第一夾持件3產生一反作用力,造成蓄油腔500內的油壓力升高。第一腔室221與第二腔室222內的壓力會相應變大而繼續推動活塞50。然而,當第一腔室221內的壓力升高到足以對抗排氣彈性件233時,排氣阻斷件232被推開,使第一連通段341與第二連通段342相連通,此時驅動柱31向上移動時第一腔室221內的油便會流回蓄油袋10,而不會流入活塞50的蓄油腔500。同時,凸輪42作用於驅動柱31的推力便能集中在驅動柱31的第二端,使第二腔室222內的壓力能進一步地升高,持續推動活塞50夾緊物品。
此時,若先前流動過程中油包含有空氣,而含有空氣的油流入第二腔室222,第二腔室222內的壓力升高僅會造成空氣被壓縮。因此第二腔室222內空間減少不會驅動油流出第二腔室222,無法造成活塞50向前移動。然而,於本創作中,隨著驅動柱31繼續反復上下運動,當驅動柱31再次向上時,第一腔室221內含有空氣的油便能經由排氣通道231流回蓄油袋10內。因此,本創作能避免空氣於第二腔室222累積而無法推動活塞50的狀況。
當使用者要放開所夾持的物品時,可按壓施力於按壓機構6時,操作件244能推抵於回流阻斷件242,並打開回流通道241,因此高壓的活塞50的蓄油腔500內的油便會經由回流通道241流回蓄油袋10中。且本實施例中,是以復位彈性件5將第一夾持件3推離第二夾持件4。同時,在驅動部22將油打入活塞50的蓄油腔500的過程中,空氣難免會隨著油經過流通部21而進入蓄油腔500。因此在使用者操作按壓機構6使油回流的過程中,也能一併將蓄油腔500內的空氣排回蓄油袋10內。
1:活塞泵 10:蓄油袋 20:主體組件 21:流通部 211:第一主流道 2111:第一入口段 2112:第一分流抵靠面 2113:第一分流段 2113’:第二分流段 2114:第一出口抵靠面 2115:第一出口段 212:第一入口阻斷件 213:第一分流段彈性件 214:第一出口阻斷件 215:第一出口段彈性件 216:第一抵靠件 22:驅動部 221:第一腔室 222:第二腔室 223:腔室抵靠面 224:密封件 23:排氣部 231:排氣通道 2311:第一排氣段 2312:第二排氣段 2313:排氣抵靠面 232:排氣阻斷件 233:排氣彈性件 24:回流部 241:回流通道 2411:第一回流段 2412:第二回流段 2413:回流抵靠面 242:回流阻斷件 243:回流彈性件 244:操作件 30:驅動組件 31:驅動柱 32:行程控制環 321:平面部 322:罩體部 33:驅動彈性件 34:連通道 341:第一連通段 342:第二連通段 343:徑向連通段 344:連通道抵靠面 35:連通道阻斷件 36:彈性銷 40:動力組件 41:馬達 42:凸輪 50:活塞 500:蓄油腔 2:外殼體 3:第一夾持件 4:第二夾持件 5:復位彈性件 6:按壓機構
圖1為本創作的夾持裝置的側面示意圖。 圖2為本創作的夾持裝置及活塞泵的剖面示意圖。 圖3為本創作的夾持裝置及活塞泵的另一剖面示意圖。 圖4為本創作的流通部的剖面放大圖。 圖5為本創作的驅動部及驅動組件的剖面放大圖。 圖6為本創作的排氣部及驅動組件的剖面放大圖。 圖7為本創作的回流部的剖面放大圖。 圖8為本創作的回流部被按壓後的剖面放大圖。 圖9為本創作的回流部的另一剖面放大圖。 圖10為本創作的流通部的動作示意圖。 圖11為本創作的驅動部及驅動組件的動作示意圖。 圖12為本創作的流通部的動作示意圖。 圖13為本創作的排氣部及驅動組件的動作示意圖。 圖14為本創作的流通部的動作示意圖。
1:活塞泵
10:蓄油袋
20:主體組件
22:驅動部
221:第一腔室
222:第二腔室
223:腔室抵靠面
23:排氣部
231:排氣通道
232:排氣阻斷件
24:回流部
241:回流通道
242:回流阻斷件
243:回流彈性件
244:操作件
30:驅動組件
31:驅動柱
40:動力組件
41:馬達
42:凸輪
50:活塞
500:蓄油腔
2:外殼體
3:第一夾持件
5:復位彈性件

Claims (13)

  1. 一種活塞泵,其具有: 一蓄油袋; 一主體組件,其具有: 一第一主流道,其具有依序相連通的一第一入口段、一第一分流段、及一第一出口段;該第一入口段更連通於該蓄油袋; 一第一入口阻斷件,其可移動地設置於該第一主流道內,並選擇性地阻斷該第一入口段及該第一分流段; 一第一出口阻斷件,其可移動地設置於該第一主流道內,並選擇性地阻斷該第一分流段及該第一出口段; 一第二主流道,其具有依序相連通的一第二入口段、一第二分流段、及一第二出口段;該第二入口段更連通於該蓄油袋; 一第二入口阻斷件,其可移動地設置於該第二分流段內,並選擇性地阻斷該第二入口段及該第二分流段; 一第二出口阻斷件,其可移動地設置於該第二出口段內,並選擇性地阻斷該第二分流段及該第二出口段; 一第一腔室,其連通於該第一分流段; 一第二腔室,其連通於該第二分流段;該第二腔室的口徑小於該第一腔室的口徑; 一排氣通道,其兩端分別連通該第一腔室及該蓄油袋; 一排氣阻斷件,其選擇性地阻塞該排氣通道; 一驅動組件,其具有: 一驅動柱,其可移動地穿設於該第一腔室及該第二腔室,並具有相對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該驅動柱的該第二端位於該第二腔室內,且密封該第二腔室; 一行程控制環,其固設於該驅動柱上並位於該第一腔室內;該行程控制環密封該第一腔室; 一連通道,其兩端分別連通於該第一腔室及該第二腔室; 一連通道阻斷件,其選擇性地阻塞該連通道; 一動力組件,其連接於該驅動柱的該第一端,並用以帶動該驅動柱移動;以及 一活塞,其可移動地設置於該主體組件,並具有: 一蓄油腔,其連通於該第一出口段及該第二出口段。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活塞泵,其中: 該第一主流道更具有: 一第一分流抵靠面,其位於該第一入口段與該第一分流段之間,並面向該第一分流段;及 一第一出口抵靠面,其位於該第一分流段與該第一出口段之間,並面向該第一出口段; 該第二主流道更具有: 一第二分流抵靠面,其位於該第二入口段與該第二分流段之間,並面向該第二分流段;及 一第二出口抵靠面,其位於該第二分流段與該第二出口段之間,並面向該第二出口段;且 該主體組件更具有: 一第一分流段彈性件,其設置於該第一分流段內,並用以推抵該第一入口阻斷件至抵靠於該第一分流抵靠面,藉此阻斷該第一入口段及該第一分流段; 一第一出口段彈性件,其設置於該第一出口段內,並用以推抵該第一出口阻斷件至抵靠於該第一出口抵靠面,藉此阻斷該第一分流段及該第一出口段; 一第二分流段彈性件,其設置於該第二分流段內,並用以推抵該第二入口阻斷件至抵靠於該第二分流抵靠面,藉此阻斷該第二入口段及該第二分流段;以及 一第二出口段彈性件,其設置於該第二出口段內,並用以推抵該第二出口阻斷件至抵靠於該第二出口抵靠面,藉此阻斷該第二分流段及該第二出口段。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活塞泵,其中: 該主體組件更具有: 一第一抵靠件,其固設於該第一出口段內,且該第一出口段彈性件的兩端分別抵靠於該第一抵靠件及該第一出口阻斷件上;以及 一第二抵靠件,其固設於該第二出口段內,且該第二出口段彈性件的兩端分別抵靠於該第二抵靠件及該第二出口阻斷件上; 該第一分流段彈性件的兩端分別抵靠於該第一入口阻斷件及該第一出口阻斷件;且 該第二分流段彈性件的兩端分別抵靠於該第二入口阻斷件及該第二出口阻斷件。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之活塞泵,其中: 該主體組件更具有: 一腔室抵靠面,其位於該第一腔室與該第二腔室之間,並面向該第一腔室; 該驅動組件更具有: 一驅動彈性件,其套設於該驅動柱,且該驅動彈性件的兩端分別抵靠於該腔室抵靠面及該行程控制環上;且 該動力組件具有: 一凸輪,其抵靠於該驅動柱的該第一端,藉此當該凸輪轉動時能帶動該驅動柱移動。
  5.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之活塞泵,其中: 該連通道具有: 一第一連通段及一第二連通段,其相連通;且該第一連通段連通於該第一腔室,該第二連通段連通於該第二腔室; 一連通道抵靠面,其位於該第一連通段及該第二連通段之間,並面向該第二連通段;且 該連通道阻斷件可移動地設置於該第二連通段,並選擇性地抵靠於該連通道抵靠面,藉此阻斷該第一連通段及該第二連通段。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活塞泵,其中: 該第一連通段與該第二連通段皆沿該驅動柱的軸向延伸;且 該連通道更具有: 一徑向連通段沿該驅動柱的徑向延伸,且該第一連通段藉由該徑向連通段與該第一腔室連通。
  7. 如請求項5項所述之活塞泵,其中,該驅動組件更具有一彈性銷,其固設於該第二連通段內,並自該驅動柱的該第二端凸出。
  8.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之活塞泵,其中,該行程控制環具有: 一平面部,其為一環形板體,並套設於該驅動柱上;以及 一罩體部,其呈一中空柱體狀並環繞該驅動柱,且一端固設於該平面部的外邊緣。
  9.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之活塞泵,其中: 該排氣通道具有: 一第一排氣段及一第二排氣段,其相連通;該第一排氣段更連通於該第一腔室,該第二排氣段更連通於該蓄油袋,且該排氣阻斷件可移動地設置於該第二排氣段;以及 一排氣抵靠面,其位於該第一排氣段及該第二排氣段之間,並面向該第二排氣段;且 該主體組件更具有: 一排氣彈性件,其設置於該第二排氣段內,並用以推抵該排氣阻斷件至抵靠於該排氣抵靠面,藉此阻斷該第一排氣段及該第二排氣段。
  10.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之活塞泵,其中,該主體組件更具有: 一回流通道,其兩端分別連通該活塞的該蓄油腔及該蓄油袋;以及 一回流阻斷件,其選擇性地阻塞該回流通道。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活塞泵,其中: 該回流通道具有: 一第一回流段及一第二回流段,其相連通;該第一回流段更連通於該活塞的該蓄油腔,該第二回流段更連通於該蓄油袋,且該回流阻斷件可移動地設置於該第一回流段;以及 一回流抵靠面,其位於該第一回流段及該第二回流段之間,並面向該第一回流段;且 該主體組件更具有: 一回流彈性件,其設置於該第一回流段內,並用以推抵該回流阻斷件至抵靠於該回流抵靠面,藉此阻斷該第一回流段及該第二回流段。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活塞泵,其中,該主體組件更具有一操作件,其位於該第二回流段內,並選擇性地穿過該回流抵靠面而推抵於該回流阻斷件,藉此連通該第一回流段及該第二回流段。
  13. 一種夾持裝置,其具有: 一外殼體; 一如請求項1至12中任一項所述的活塞泵,其固設於該外殼體內; 一第一夾持件,其固設於該活塞泵的該活塞;及 一第二夾持件,其固設於該外殼體;該第一夾持件與該第二夾持件形成有一夾持間距,該夾持間距的大小受該活塞泵的該活塞的位置控制。
TW108142014A 2019-11-19 2019-11-19 活塞泵及具有該活塞泵的夾持裝置 TWI7171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42014A TWI717112B (zh) 2019-11-19 2019-11-19 活塞泵及具有該活塞泵的夾持裝置
US16/749,399 US10962034B1 (en) 2019-11-19 2020-01-22 Driving pump and clamping tool comprising the same
DE102020112217.9A DE102020112217A1 (de) 2019-11-19 2020-05-06 Antriebspumpe und Spannwerkzeug, das dieselbe umfass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42014A TWI717112B (zh) 2019-11-19 2019-11-19 活塞泵及具有該活塞泵的夾持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17112B TWI717112B (zh) 2021-01-21
TW202120801A true TW202120801A (zh) 2021-06-01

Family

ID=751645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42014A TWI717112B (zh) 2019-11-19 2019-11-19 活塞泵及具有該活塞泵的夾持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962034B1 (zh)
DE (1) DE102020112217A1 (zh)
TW (1) TWI7171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7670B (zh) * 2022-08-23 2023-10-01 科頡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活塞泵自動回油結構
TWI820886B (zh) * 2022-08-31 2023-11-01 科頡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活塞泵自動回油結構
CN115318767B (zh) * 2022-09-02 2023-11-17 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半导体工艺设备与废气处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32026A (en) * 1971-01-11 1973-05-08 R Peters Hand operated power tool and chuck therefor
US5125324A (en) * 1988-02-10 1992-06-30 Daia Industry Co. Ltd. Portable hydraulically operated device incorporating automatic drain valve
JP2617031B2 (ja) * 1990-11-30 1997-06-04 日本電池株式会社 変速機構付電動圧着工具
AU7649598A (en) * 1997-07-19 1999-02-10 Gustav Klauke Gmbh Piston pump
ES2172224T3 (es) * 1997-10-15 2002-09-16 Klauke Gmbh Gustav Aparato hidraulico para apretar a presion.
JP3309308B2 (ja) * 1997-12-08 2002-07-29 株式会社泉精器製作所 充電式圧縮工具
JP4210386B2 (ja) 1999-03-30 2009-01-14 テルモ株式会社 体腔内超音波診断装置
DE10013194B4 (de) * 2000-03-17 2005-02-24 Festo Ag & Co.Kg Antriebsvorrichtung
JP4009939B2 (ja) * 2002-02-22 2007-11-21 株式会社ジーエス・ユアサ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電動油圧工具
US7111835B2 (en) * 2002-10-10 2006-09-26 Smc Kabushiki Kaisha Clamp apparatus
JP4961808B2 (ja) * 2006-04-05 2012-06-27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鉄筋結束機
EP2135709B1 (de) * 2008-06-18 2016-03-23 Von Arx AG Elektrisch betriebenes Presswerkzeuggerät
CN103072124B (zh) * 2012-12-27 2015-11-18 台州巨力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液压工具
CN204163974U (zh) * 2014-10-23 2015-02-18 台州巨力工具有限公司 柱塞泵
TWM590632U (zh) * 2019-11-19 2020-02-11 科頡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活塞泵及具有該活塞泵的夾持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962034B1 (en) 2021-03-30
TWI717112B (zh) 2021-01-21
DE102020112217A1 (de) 2021-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17112B (zh) 活塞泵及具有該活塞泵的夾持裝置
DE50306704D1 (de) Hochdruckpumpe
WO1986007118A1 (en) Fluid pressure intensifier
CN101772643A (zh) 压缩机容量调节系统和方法
TWI623372B (zh) Tool machine turret high-pressure cutting fluid water guiding device
JP2018017269A (ja) 増力機構付き流体圧シリンダ
CN110520633A (zh) 增压器
TWM590632U (zh) 活塞泵及具有該活塞泵的夾持裝置
JPS6137465B2 (zh)
CN110573750B (zh) 增压装置以及具备该增压装置的气缸装置
JPS63131873A (ja) 急速昇圧式プランジヤポンプ
US3105414A (en) High energy impactor apparatus
TWM635095U (zh) 活塞泵自動回油結構
CN112901474B (zh) 活塞泵及具有该活塞泵的夹持装置
TWI407011B (zh) 改進型高壓流體泵裝置與其建立方法
RU2204742C2 (ru) Силовой гидроцилиндр с двухступенчатым усилием
TWI820886B (zh) 活塞泵自動回油結構
TW402674B (en) Overload protector for mechanical press
TWM648654U (zh) 自動回油結構
CN220268047U (zh) 自动回油结构
TW201822923A (zh) 用於工具機夾頭之油壓驅動裝置
TW202411535A (zh) 活塞泵自動回油結構
EP1719922A2 (en) Hydraulic linear actuator the tensile force of which varies as a function of the applied load
CN217976804U (zh) 活塞泵自动回油结构
KR20030073462A (ko) 증압실린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