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19066A - 生物感測器及其形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生物感測器及其形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19066A
TW202119066A TW109132316A TW109132316A TW202119066A TW 202119066 A TW202119066 A TW 202119066A TW 109132316 A TW109132316 A TW 109132316A TW 109132316 A TW109132316 A TW 109132316A TW 202119066 A TW202119066 A TW 20211906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filters
filter
organic color
biosens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323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51715B (zh
Inventor
謝馨儀
謝錦全
王唯科
陳裕仁
邱怡華
許中榮
Original Assignee
采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采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采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190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190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17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1715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62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 G01N21/63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optically excited
    • G01N21/64Fluorescence; Phosphorescence
    • G01N21/6428Measuring fluorescence of fluorescent products of reactions or of fluorochrome labelled reactive substances, e.g. measuring quenching effects, using measuring "optrod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62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 G01N21/63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optically excite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62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 G01N21/63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optically excited
    • G01N21/64Fluorescence; Phosphorescence
    • G01N21/645Specially adapted constructive features of fluorimeters
    • G01N21/6452Individual samples arranged in a regular 2D-array, e.g. multiwell plates
    • G01N21/6454Individual samples arranged in a regular 2D-array, e.g. multiwell plates using an integrated detector arra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8Interference filters
    • G02B5/285Interference filters comprising deposited thin solid films
    • G02B5/288Interference filters comprising deposited thin solid film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thin film resonant cavity, e.g. in bandpass filt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46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in a 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01Structural or fun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1L27/1462Coatings
    • H01L27/14621Colour filter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01Structural or fun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1L27/1462Coatings
    • H01L27/14623Optical shiel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43Photodiode arrays; MOS imagers
    • H01L27/14645Colour imag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83Processes or apparatus peculiar to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these devices or part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83Processes or apparatus peculiar to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these devices or parts thereof
    • H01L27/14685Process for coatings or opti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62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 G01N21/63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optically excited
    • G01N21/64Fluorescence; Phosphorescence
    • G01N21/6428Measuring fluorescence of fluorescent products of reactions or of fluorochrome labelled reactive substances, e.g. measuring quenching effects, using measuring "optrodes"
    • G01N2021/6439Measuring fluorescence of fluorescent products of reactions or of fluorochrome labelled reactive substances, e.g. measuring quenching effects, using measuring "optrodes" with indicators, stains, dyes, tags, labels, marks
    • G01N2021/6441Measuring fluorescence of fluorescent products of reactions or of fluorochrome labelled reactive substances, e.g. measuring quenching effects, using measuring "optrodes" with indicators, stains, dyes, tags, labels, marks with two or more labe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62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 G01N21/63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optically excited
    • G01N21/64Fluorescence; Phosphorescence
    • G01N21/645Specially adapted constructive features of fluorimeters
    • G01N2021/6463Optics
    • G01N2021/6471Special filters, filter wheel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62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 G01N21/63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optically excited
    • G01N21/64Fluorescence; Phosphorescence
    • G01N21/6486Measuring fluorescence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DNA, RNA, cel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1/00Features of devices classified in G01N21/00
    • G01N2201/06Illumination; Optics
    • G01N2201/068Optics, miscellaneou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2Details
    • H01L31/0216Coatings
    • H01L31/02161Coatings for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at least one potential 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 H01L31/02162Coatings for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at least one potential 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for filtering or shielding light, e.g. multicolour filters for photodetectors
    • H01L31/02165Coatings for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at least one potential 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for filtering or shielding light, e.g. multicolour filters for photodetectors using interference filters, e.g. multilayer dielectric filt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2Details
    • H01L31/0232Optical elements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ice
    • H01L31/02327Optical elements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ice the optical elements being integrated or being directly associated to the device, e.g. back refle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Immun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atholog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vestigating, Analyzing Materials By Fluorescence Or Luminescence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種生物感測器。此生物感測器包含基底、複數個光電二極體、複數個畫素化濾光片、激發光阻擋層和固定層。基底具有複數個畫素。光電二極體設置於基底中且分別對應至畫素中的一者。畫素化濾光片設置於基底上。激發光阻擋層設置於畫素化濾光片上。固定層設置於激發光阻擋層上。

Description

生物感測器及其形成方法
本發明實施例係有關於生物感測器,特別係有關於具有畫素化濾光片的生物感測器。
在先前技術中,生物感測器通常使用一種光學濾光片來阻擋激發光且使發射光進入感測畫素。光學濾光片可為有機濾光片,其對入射光角度不敏感並且易於圖案化。然而,有機濾光片通常也會因為紫外光或可見光激發而產生強螢光,而干擾待測樣品訊號分辨率。有機濾光片的​​穿透光譜頻寬較廣且可供利用的光譜選擇性少。另外,其附著力和化學或機械耐性等製程相容性,不如其他種類的濾光片。
光學濾光片也可為介電干涉濾光片,其經由紫外光或可見光激發時,僅產生微弱的螢光或不產生螢光。且可根據待測訊號光波段所需的頻譜,來調整介電干涉濾光片中各膜層堆疊厚度,輕易地達到通帶和阻帶波段需求。然而,介電干涉濾光片的穿透光譜對入射光角度敏感,且難以被畫素化(使鄰近畫素上之濾光片帶有不同的通帶與阻帶頻譜)。因此,需要一種新穎的生物感測器。
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提供一種生物感測器。此生物感測器包含基底、複數個光電二極體、複數個畫素化濾光片、激發光阻擋層和固定層。基底具有複數個畫素。光電二極體設置於基底中且分別對應至畫素中的一者。畫素化濾光片設置於基底上。激發光阻擋層設置於畫素化濾光片上。固定層設置於激發光阻擋層上。
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提供一種生物感測器的形成方法。此方法包含:提供具有複數個畫素的基底;形成複數個光電二極體於基底中,其中光電二極體中的每一者都分別對應至畫素中的一者;形成複數個畫素化濾光片於基底上;形成激發光阻擋層於畫素化濾光片上;以及形成固定層於激發光阻擋層上。
在以下實施例中參考所附圖式給予實施方式。
在以下描述中詳細描述本揭露的生物感測器。在以下的實施方式中,出於解釋的目的,闡述了許多具體細節和實施例以提供對本揭露的透徹理解。闡述以下實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特定元件和配置,以清楚地描述本揭露。然而,將顯而易見的是,本文所闡述的示例性實施例僅用於說明的目的,且發明概念可以各種形式體現,而不限於那些示例性實施例。此外,不同實施例的圖式可使用相似和/或對應的數字來表示相似和/或對應的元件,以便清楚地描述本揭露。然而,在不同實施例的圖式中使用相似和/或對應的數字不暗示不同實施例之間的任何相關性。此外,在本說明書中,例如「設置在第二材料層上/上方的第一材料層」的表達可指第一材料層和第二材料層的直接接觸,或者其可指在第一材料層和第二材料層之間有一或多層中間層的非接觸狀態。在上述情況中,第一材料層可不與第二材料層直接接觸。
此外,在本說明書中,使用相對性的表達。例如「較低」、「底部」、「較高」或「頂部」用於描述一元件相對於另一元件的位置。應理解的是,如果將裝置上下顛倒,則「較低」的元件將變為「較高」的元件。
除非另有定義,否則本文使用的所有技術和科學術語都具有與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通常知識者一般所理解的相同含義。應理解的是,在各種情況下,在常用字典中定義的術語應被解釋為具有符合本揭露的相對技能和本揭露的背景或上下文的含義,且不應以理想化或過於正式的方式來解釋,除非如此定義。
在敘述中,相對性術語例如「下」、「上」、「水平」、「垂直」、「之下」、「之上」、「頂部」、「底部」等等應被理解為該實施例以及相關圖式中所繪示的方位。此相對性的用語是為了方便說明之用,並不表示所敘述之裝置需以特定方位來製造或運作。此外,關於接合、連接之用語,例如「連接」、「互連」等,除非特別定義,否則可表示兩個結構直接接觸,或者亦可表示兩個結構並非直接接觸,而是有其它結構設置於此兩個結構之間。另外,關於接合、連接之用語,亦可包含兩個結構都可移動,或者兩個結構都固定之實施例。
應理解的是,儘管可在本文中使用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等等,來描述各種元件、組件、區域、膜層、部分和/或區段,但這些元件、組件、區域、膜層、部分和/或區段不應受這些術語所限制。這些術語僅用於區分一元件、組件、區域、膜層、部分或區段與另一元件、組件、區域、膜層、部分或區段。因此,在不脫離本揭露的教示的情況下,以下所討論的第一元件、組件、區域、膜層、部分或區段可被稱為第二元件、組件、區域、膜層、部分或區段。
應注意的是,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膜層皆由類似的參考數字標記。在一些實施例中,由類似的參考數字標記的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層具有相同的意義,且為了簡潔而不會再重複敘述。
本揭露的實施例所提供的生物感測器包含畫素化濾光片。此濾光片可具有更強的附著力以及化學或機械耐性,因此可防止有機彩色濾光片之間直接接觸而可能引起的剝離問題。本揭露實施例可用於細胞行為觀察、基因(DNA)定序、即時定量聚合酶連鎖反應(qPCR)、基因/蛋白質微陣列、液體切片檢查等。
第1圖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繪示生物感測器100的俯視圖。請參閱第1圖,生物感測器100包含具有畫素104的基底102。
第2A-2G圖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繪示形成第1圖的生物感測器100的各階段之沿線A-A’的剖面圖。
請參閱第2A圖,提供基底102。在基底102中形成光電二極體106。一個光電二極體106對應至且定義出一個畫素104。在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中,基底102是主體半導體基底,例如半導體晶圓。舉例而言,基底102是矽晶圓。基底102可包含矽或其它元素半導體材料例如鍺。在另一些實施例中,基底102包含化合物半導體。化合物半導體可包含砷化鎵、碳化矽、砷化銦、磷化銦、其它合適的材料或前述之組合,但不限於此。
在一些實施例中,基底102包含絕緣體上半導體(semiconductor-on-insulator,SOI)基底。可使用氧佈植分離(separation by implantation of oxygen,SIMOX)製程、晶圓接合製程、其它可應用的方法或前述之組合,來製造SOI基底,但不限於此。在一些實施例中,基底102是未摻雜的基底。
接著,在基底102上形成材料層108。在一些實施例中,藉由使用濺射(sputtering)、旋轉塗佈(spin-coating)、化學氣相沉積(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低壓化學氣相沉積(low-pressure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LPCVD)、低溫化學氣相沉積(low-temperature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LTCVD)、快速熱化學氣相沉積(rapid thermal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RTCVD)、電漿增強化學氣相沉積(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PECVD)、原子層沉積(atomic layer deposition,ALD)、物理氣相沉積(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分子束沉積(molecular beam deposition)、任何其他合適的方法或前述之組合來形成材料層108。材料層108的材料可包含金屬或介電質。金屬可包含鎢(W)、銅(Cu)、鋁(Al)、銀(Ag)、金(Au)、鈦(Ti)、鎳(Ni)、鋅(Zn),前述之合金、前述之組合或前述類似金屬。介電質可包含碳化矽(SiC)、摻雜氮的碳化矽、摻雜氧的碳化矽、氮化矽(SiN)、氮氧化矽(SiON)、氧化矽、一或多種其他合適的材料、前述之組合或前述類似介電質。
然後請參閱第2B圖,將材料層108圖案化。藉由合適的製程,例如濺射、旋轉塗佈或化學氣相沉積、低壓化學氣相沉積、低溫化學氣相沉積、快速熱化學氣相沉積、電漿增強化學氣相沉積、原子層沉積、物理氣相沉積、分子束沉積或前述之組合,在材料層108上形成光阻材料。接著,執行光學曝光、曝光後烘烤和顯影來去除一些光阻材料,以形成圖案化的光阻層。圖案化的光阻層作為蝕刻的蝕刻遮罩。可執行雙層或三層光阻。然後,藉由使用任何合適的蝕刻製程例如反應離子蝕刻(reactive ion etch,RIE)、中性束蝕刻(neutral beam etch,NBE)、前述類似製程或前述之組合來蝕刻材料層108,以形成格牆108’。格牆108’設置在兩個相鄰的畫素104之間。具體而言,格牆108’圍繞畫素104中的一者設置。之後可藉由蝕刻或任何其他合適的方法,來去除光阻層。
接著,請參閱第2C圖,在基底102上形成濾光片材料層110。具體而言,一部分的濾光片材料層110形成於格牆108’之間。在一些實施例中,可藉由使用濺射、旋轉塗佈或化學氣相沉積、低壓化學氣相沉積、低溫化學氣相沉積、快速熱化學氣相沉積、電漿增強化學氣相沉積、原子層沉積、物理氣相沉積、分子束沉積或前述之組合來形成濾光片材料層110。
接著,請參閱第2D圖,藉由蝕刻製程來去除一部分的濾光片材料層110。具體而言,去除濾光材料層110在格牆108’上的部分,然後基底102上就形成了畫素化濾光片110’。 在一些實施例中,格牆108’的頂面和畫素化濾光片110’的頂面是共平面。在一些實施例中,畫素化濾光片110’可為有機彩色濾光片。
接著,請參閱第2E圖,在畫素化濾光片110’上形成中間層112以將輪廓平坦化。在一些實施例中,可藉由使用濺射、旋轉塗佈或化學氣相沉積、低壓化學氣相沉積、低溫化學氣相沉積、快速熱化學氣相沉積、電漿增強化學氣相沉積、原子層沉積、物理氣相沉積、分子束沉積或前述之組合來形成中間層112。中間層112的材料包含有機聚合物、SiO2 、Al2 O3 、Si3 N4 、Ta2 O5 、其他合適的介電材料或前述之組合。
接著,請參閱第2F圖,在畫素化濾光片110’上形成激發光阻擋層114。在一些實施例中,可藉由使用濺射、旋轉塗佈或化學氣相沉積、低壓化學氣相沉積、低溫化學氣相沉積、快速熱化學氣相沉積、電漿增強化學氣相沉積、原子層沉積、物理氣相沉積、分子束沉積或前述之組合來形成激發光阻擋層114。激發光阻擋層114可為法布里-伯羅(Fabry-Perot)干涉濾光片,其包含至少一個由兩個平行的反射面製成的介電光學空腔。在一些實施例中,法布里-伯羅干涉濾光片是高折射率的介電層和低折射率的介電層交替沉積的介電多層膜。在另一些實施例中,法布里-伯羅干涉濾光片是高反射率的金屬層和低反射率的氧化物層交替沉積的多層膜。舉例而言,激發光阻擋層114可為TiO2 /SiO2 、Ta2 O5 /SiO2 、Nb2 O5 /SiO2 、SiH/SiN、Ag/SiO2 、Cu/SiO2 、Au/SiO2 、Al/SiO2 或前述之組合。激發光阻擋層114可為具有金屬層的介電干涉濾光片。由於激發光阻擋層114中包含金屬層,所以激發光阻擋層114的厚度可為0.1 μm至2 μm,其比具有相同雷射激發光排斥密度(optical density,OD)之僅有介電質的濾光片還薄。金屬層可包含Ag、Au、Al、Cu或前述之組合。
接著,請參閱第2G圖,在激發光阻擋層114上形成固定層116。固定層116用以固定分析物。在一些實施例中,可藉由使用濺射、旋轉塗佈或化學氣相沉積、低壓化學氣相沉積、低溫化學氣相沉積、快速熱化學氣相沉積、電漿增強化學氣相沉積、原子層沉積、物理氣相沉積、分子束沉積或前述之組合來形成固定層116。固定層116的材料包括SiO2 、Ta2 O5 、Al2 O3 、Au、金屬氧化物或前述之組合。然後,生物感測器100形成了。根據一些實施例,固定層的材料可為透明或半透明的。
由於激發光阻擋層設置在畫素化濾光片和固定層之間,因此激發光阻擋層可防止激發光照射畫素化濾光片,從而避免畫素化濾光片產生不希望的螢光。
由於濾光片被格牆畫素化,所以濾光片可具有更強的附著力和化學或機械耐性,因此防止由有機彩色濾光片之間直接接觸而可能引起的剝離問題。
第3A-3E圖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繪示形成生物感測器200的各階段的剖面圖。
請參閱第3A圖,提供基底102。然後,在基底102上形成材料層110a。在一些實施例中,可藉由使用濺射、旋轉塗佈或化學氣相沉積、低壓化學氣相沉積、低溫化學氣相沉積、快速熱化學氣相沉積、電漿增強化學氣相沉積、原子層沉積、物理氣相沉積、分子束沉積或前述之組合來形成材料層110a。材料層110a可為介電質干涉濾光片,其包含水平排列的高折射率的介電膜和低折射率的介電膜,例如TiO2 /SiO2 、Ta2 O5 /SiO2 、Nb2 O5 /SiO2 、SiH/SiN或前述之組合。
然後請參閱第3B圖,將材料層110a圖案化。具體而言,藉由合適的製程,例如濺射、旋轉塗佈或化學氣相沉積、低壓化學氣相沉積、低溫化學氣相沉積、快速熱化學氣相沉積、電漿增強化學氣相沉積、原子層沉積、物理氣相沉積、分子束沉積或前述之組合,在材料層110a上形成光阻材料。接著,執行光學曝光、曝光後烘烤和顯影來去除一些光阻材料,以形成圖案化的光阻層。圖案化的光阻層作為蝕刻的蝕刻遮罩。可執行雙層或三層光阻。然後,藉由使用任何合適的蝕刻製程例如反應離子蝕刻、中性束蝕刻、前述類似製程或前述之組合來蝕刻材料層110a。然後,形成了畫素化介電干涉濾光片110a’。之後可藉由蝕刻或任何其他合適的方法,來去除光阻層。一個畫素化介電干涉濾光片110a’對應至兩個畫素104,且兩個畫素化介電干涉濾光片110a’之間具有對應至一個畫素104的開口。畫素化介電干涉濾光片110a’可為帶通濾光片(bandpass filter)、短通濾光片(shortpass filter)、長通濾波片(longpass filter)或多帶通濾光片(multiple bandpass filter)。
接著,請參閱第3C圖,在基底102上形成有機彩色濾光片110b。具體而言,有機彩色濾光片110b的一部分在畫素化介電干涉濾光片110a’之間的開口中。
接著,請參閱第3D圖,藉由蝕刻製程去除有機彩色濾光片110b的一部分。具體而言,去除有機彩色濾光片110b在畫素化介電干涉濾光片110a’上的部分,然後基底102上形成了畫素化濾光片110’。 在一些實施例中,畫素化介電干涉濾光片110a’的頂面和有機彩色濾光片110b的頂面是共平面。有機彩色濾光片110b的厚度可等於或小於畫素化介電干涉濾光片110a’的厚度。
接著,請參閱第3E圖,之後如第2E-2G圖中所述地,在畫素化濾光片110’上形成中間層112、激發光阻擋層114和固定層116。形成了生物感測器200。
由於激發光阻擋層設置在濾光片和固定層之間,因此激發光阻擋層可防止激發光照射有機彩色濾光片,從而避免有機彩色濾光片產生不希望的螢光。
由於有機彩色濾光片的每一者都被畫素化介電干涉濾光片隔開,所以濾光片可具有更強的附著力和化學或機械耐性,因此防止由有機彩色濾光片之間直接接觸而可能引起的剝離問題。
第4A-4C圖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繪示形成生物感測器300的各階段的剖面圖。
第4A圖接續第2B圖中所示的結構。請參閱第4A圖,藉由上述的圖案化製程,在基底102上形成有機彩色濾光片110b。具體而言,有機彩色濾光片110b形成於格牆108’之間。
接著,請參閱第4B圖,藉由上述的圖案化製程,在基底102上形成有機彩色濾光片110c。具體而言,有機彩色濾光片110c形成在格牆108’之間和有機彩色濾光片110b之間。
接著,請參閱第4C圖,如第2D圖中所述,蝕刻有機彩色濾光片110b和有機彩色濾光片110c在格牆108’上的部分。之後如第2E-2G圖中所述地,在畫素化濾光片110’上形成中間層112、激發光阻擋層114和固定層116。形成了生物傳感器300。
在一些實施例中,有機彩色濾光片110b和110c的面積可等於或小於一個畫素104的面積。
由於激發光阻擋層設置在濾光片和固定層之間,因此激發光阻擋層可防止激發光照射有機彩色濾光片110b和110c,從而避免有機彩色濾光片產生不希望的螢光。
由於濾光片被格牆畫素化,所以濾光片可具有更強的附著力和化學或機械耐性,因此防止由有機彩色濾光片之間直接接觸而可能引起的剝離問題。
第5A-5D圖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繪示形成生物感測器400的各階段的剖面圖。
第5A圖接續第3B圖中所示的結構。第5A圖和第3B圖之間的差異在於,一個畫素化介電干涉濾光片110a’對應至一個畫素104。
接著,請參閱第5B圖,如上所述地形成有機彩色濾光片110b和有機彩色濾光片110c。畫素化介電干涉濾光片110a’介於有機彩色濾光片110b和有機彩色濾光片110c之間。
接著,請參閱第5C圖,如第2D圖中所述,蝕刻有機彩色濾光片110b和有機彩色濾光片110c在畫素化介電干涉濾光片110a’上的部分,然後即形成了畫素化濾光片110’。有機彩色濾光片110b和有機彩色濾光片110c的厚度可等於或小於畫素化介電干涉濾光片110a’的厚度。
接著,請參閱第5D圖,如第2E-2G圖中所述地,後續在畫素化濾光片110’上形成中間層112、激發光阻擋層114和固定層116。形成了生物傳感器400。
由於激發光阻擋層設置在濾光片和固定層之間,因此激發光阻擋層可防止激發光照射有機彩色濾光片110b和110c,從而避免有機彩色濾光片產生不希望的螢光。
由於有機彩色濾光片的每一者都被畫素化介電干涉濾光片隔開,所以濾光片可具有更強的附著力和化學或機械耐性,因此防止由有機彩色濾光片之間直接接觸而可能引起的剝離問題。
第6A-6C圖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繪示形成生物感測器的各階段的剖面圖。
第6A圖接續激發光阻擋層114形成之後的結構。請參閱第6A圖,使用濺射、旋轉塗佈或化學氣相沉積、低壓化學氣相沉積、低溫化學氣相沉積、快速熱化學氣相沉積、電漿增強化學氣相沉積、原子層沉積、物理氣相沉積、分子束沉積或前述之組合,來在激發光阻擋層114上形成下披覆層118a。下披覆層118a的材料包含聚合物、SiO2 、Al2 O3 、低折射率的材料或前述之組合。然後,在下披覆層118a上形成波導器120。波導器120的材料包含TiO2 、Ta2 O5 、Nb2 O5 、Al2 O3 、Si3 N4 、高折射率的材料。波導器120的折射率高於下披覆層118a的折射率。
請參閱第6B圖,將波導器120圖案化。藉由合適的製程,例如濺射、旋轉塗佈或化學氣相沉積、低壓化學氣相沉積、低溫化學氣相沉積、快速熱化學氣相沉積、電漿增強化學氣相沉積、原子層沉積、物理氣相沉積、分子束沉積或前述之組合,在波導器120上形成光阻材料。接著,執行光學曝光、曝光後烘烤和顯影來去除一些光阻材料,以形成圖案化的光阻層。圖案化的光阻層作為蝕刻的蝕刻遮罩。可執行雙層或三層光阻。然後,藉由使用任何合適的蝕刻製程例如反應離子蝕刻、中性束蝕刻、前述類似製程或前述之組合來蝕刻波導器120,以形成圖案化的波導器120’。圖案化的波導器120’為線狀的。之後可藉由蝕刻或任何其他合適的方法,來去除光阻層。
請參閱第6C圖,使用濺射、旋轉塗佈或化學氣相沉積、低壓化學氣相沉積、低溫化學氣相沉積、快速熱化學氣相沉積、電漿增強化學氣相沉積、原子層沉積、物理氣相沉積、分子束沉積或前述之組合,來在下披覆層118a上形成上披覆層118b。具體而言,圖案化的波導器120’被上披覆層118b覆蓋。上披覆層118b的材料包含聚合物、SiO2 、Al2 O3 、低折射率的材料或前述之組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上披覆層118b的材料與下披覆層118a的材料相同,如此一來上披覆層118b和下披覆層118a之間的界面不明顯。在另一些實施例中,上披覆層118a的材料與下披覆層118a的材料不同。上披覆層118b和下披覆層118a可作為固定層116。
藉由用波導器來配置生物感測器,可更容易地控制分析物何時和如何被激發,從而可避免串擾。
應理解的是,波導器結構可包含於上述生物感測器中的任何一種中。
第7A-7C圖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繪示形成生物感測器的各階段的剖面圖。
第7A圖接續激發光阻擋層114形成之後的結構。請參閱第7A圖,使用濺射、旋轉塗佈或化學氣相沉積、低壓化學氣相沉積、低溫化學氣相沉積、快速熱化學氣相沉積、電漿增強化學氣相沉積、原子層沉積、物理氣相沉積、分子束沉積或前述之組合,來在激發光阻擋層114上形成下氧化層122a。下氧化層122a的材料包含聚合物、SiO2 、Al2 O3 、低折射率的材料或前述之組合。
然後,在下氧化層122a上形成不透明材料124。不透明材料124的材料包含W、Ti、Al、Nb、Ni、Au、Cu、SiH、Ag、前述之合金或前述之組合。
請參閱第7B圖,將不透明材料124圖案化。藉由合適的製程,例如濺射、旋轉塗佈或化學氣相沉積、低壓化學氣相沉積、低溫化學氣相沉積、快速熱化學氣相沉積、電漿增強化學氣相沉積、原子層沉積、物理氣相沉積、分子束沉積或前述之組合,在不透明材料124上形成光阻材料。接著,執行光學曝光、曝光後烘烤和顯影來去除一些光阻材料,以形成圖案化的光阻層。圖案化的光阻層作為蝕刻的蝕刻遮罩。可執行雙層或三層光阻。然後,藉由使用任何合適的蝕刻製程例如反應離子蝕刻、中性束蝕刻、前述類似製程或前述之組合來蝕刻不透明材料124,以形成光圈結構124’。光圈結構124’具有對應至畫素104中之一者的開口。之後可藉由蝕刻或任何其他合適的方法,來去除光阻層。
請參閱第7C圖,使用濺射、旋轉塗佈或化學氣相沉積、低壓化學氣相沉積、低溫化學氣相沉積、快速熱化學氣相沉積、電漿增強化學氣相沉積、原子層沉積、物理氣相沉積、分子束沉積或前述之組合,來在下氧化層122a上形成上氧化層122b。具體而言,光圈結構124’被上氧化層122b覆蓋。上氧化層122b的材料包含聚合物、SiO2 、Al2 O3 、低折射率的材料或前述之組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上氧化層122b的材料與下氧化層122a上的材料相同,如此一來上氧化層122b和下氧化層122a之間的界面不明顯。在另一些實施例中,上氧化層122b的材料與下氧化層122a的材料不同。上氧化層122b和下氧化層122a可作為固定層116。
由於光圈結構包含開口,所以待測物的放射光可進一步被控制為被基底的某些區域檢測,從而避免串擾。
應理解的是,光圈結構可包含於上述生物感測器中的任何一種中。
第8A-8B圖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繪示形成生物感測器的各階段的剖面圖。
第8A圖接續第7C圖的結構。請參閱第8A圖,如上所述地,在光圈結構124’上形成波導器120。在此實施例中,波導器120是平面的。
接著,請參閱第8B圖,如上所述地,在波導器120上形成子固定層116’。下氧化層122a、上氧化層122b和子固定層116’可被視為固定層116。因此,在固定層116中形成光圈結構124’,且在光圈結構124’上形成波導器120。
應理解的是,光圈結構和波導器可包含於上述生物感測器中的任何一種中。
根據濾光片的不同組合,以下將詳細描述本發明概念。
實施態樣1
在此實施態樣中,生物感測器包含濾光片,其過濾相同波長的光。第9A圖繪示生物感測器上的分析物126a的排列。第9B圖繪示第9A圖沿線A-A’的剖面圖。在一些實施例中,生物感測器包含畫素化介電干涉濾光片110a’和有機彩色濾光片110b,其過濾相同波長的光。在此實施例中,假設一個分析物所發出的光可到達與此光下方的畫素相距一個畫素的畫素。換句話說,圍繞此光下方的畫素之最接近的八個畫素。舉例而言,如第9A圖所示,畫素1041是在分析物126a1所發射的光之下,且畫素1042-1049是與畫素1041相距僅一個畫素的畫素。分析物126a1發射的光可到達畫素1041-1049。
分析物126a放置在生物感測器上。一個分析物126a的面積等於或小於一個畫素104的面積。
激發光128照射分析物126a。激發光128可從生物感測器100的一側移動至相對側,如此一來分析物126a將依序而不是同時地被激發且發射光。舉例而言,激發光128可沿方向X移動。在此實施例中,方向X是在俯視圖中從生物感測器100的左側至右側的方向,如第9A圖所示。
因此,分析物126a可放置在所有畫素104上,且藉由依序激發的方式來降低串擾。
第9C圖根據本揭露的另一些實施例繪示第9A圖沿線A-A’的剖面圖。第9C圖和第9B圖的實施例之間的差異之一是,第9C圖的生物感測器包含有機彩色濾光片110b,且有機彩色濾光片110b中的每一者都被格牆108’隔開。
第9D圖根據本揭露的另一些實施例繪示生物感測器的剖面圖。第9D和9C圖的實施例之間的差異是,分析物126b的面積大於一個畫素104的面積。分析物126b可為細胞、組織、器官等等。
儘管分析物126b的面積大於一個畫素104的面積,但應理解的是,在閱讀以下的示例性實施例後,第9A-9C圖的實施例中所記載的相同概念亦可適用於第9D圖的實施例,為了簡潔起見將不再重複敘述。再者,前述的排列僅為範例。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根據實際需要來放置分析物。
第9E圖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繪示生物感測器100上的分析物126a的排列的俯視圖。在此實施例中,假設一個分析物所發出的光只能到達此光正下方的畫素。第9F-9I圖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繪示第9E圖沿線A-A’的剖面圖。
第9E-9I圖與第9A至9D圖的差異之一是,分析物126a或分析物126b同時被激發光128照射。
儘管分析物126a或分析物126b同時被激發光128照射,但應理解的是,在閱讀以下的示例性實施例後,第9A-9D圖的實施例中所記載的相同概念亦可適用於第9E-9I圖的實施例,為了簡潔起見將不再重複敘述。再者,前述的排列僅為範例。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根據實際需要來放置分析物。
第9J圖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繪示生物感測器100上的分析物126a的排列的俯視圖。在一些實施例中,生物感測器100包含畫素化介電干涉濾光片110a’和有機彩色濾光片110b,其過濾相同波長的光。在此實施例中,如第9A圖先前所述,假設一個分析物所發出的光可到達與此光下方的畫素相距一個畫素的畫素。第9K-9L圖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繪示第9J圖沿線A-A’的剖面。
第9J-9L圖和第9A至9I圖的實施例之間的差異之一,第9J-9L圖的生物感測器包含光圈結構124’。分析物126a或分析物126b同時被激發光128照射。
如第9J-9L圖所示,光圈結構124’包含分別對應於一個分析物126a的開口,如此一來可進一步控制光以僅照射基底102的某些區域。舉例而言,如第9K圖中所示,沒有畫素104同時被兩個各別的分析物126a發射的光L所照射。因此,可避免串擾。
儘管第9J-9L圖的生物感測器包含光圈結構124’,但應理解的是,第9A-9I圖的實施例中記載的相同概念也可應用於第9J-9L圖的實施例。為了簡潔起見將不再重複敘述。
以下敘述如何使用第9A-9L圖的生物感測器。
可根據上述的生物感測器來分辨光。舉例而言,若獲得訊號,則此訊號定義為Pass。然後,可知分析物126a或分析物126b發射期望的光。若未獲得訊號,則此訊號定義為No。然後,可知分析物126a或分析物126b沒有發射期望的光或沒有發射光。
實施態樣2
在此實施態樣中,生物感測器包含兩種分別過濾不同波長的光的濾光片。第10A圖繪示生物感測器300上的分析物126a的排列。第10B圖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繪示第10A圖沿線B-B’的剖面圖。在一些實施例中,生物感測器包含畫素化介電干涉濾光片110a’和有機彩色濾光片110b,其中畫素化介電干涉濾光片110a’過濾一種光,而有機彩色濾光片110b過濾另一種光。在此實施例中,假設一個分析物所發出的光可到達圍繞此光的最接近的六個畫素。舉例而言,如第10A圖所示,分析物126a1所發射的光可到達畫素1041、1045、1046、1047、1048和1049。
激發光128照射分析物126a。激發光128可從生物感測器300的一側移動至相對側,如此一來分析物126a將依序而不是同時地被激發且發射光。舉例而言,激發光128可沿方向X移動。在此實施例中,方向X是在俯視圖中從生物感測器300的左側至右側的方向,如第10A圖所示。
因此,可如第10A圖所示地,將分析物126a放置在生物感測器上,以避免串擾。
第10C圖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繪示第10A圖沿線B-B’的剖面圖。第10C圖和第10B圖的實施例之間的差異之一是,第10C圖的生物感測器包含有機彩色濾色器110b和有機濾色器110c,且每個有機彩色濾光片110b和有機彩色濾光片110c都被格牆108’隔開。有機彩色濾光片110b過濾一種光,而有機彩色濾光片110c過濾另一種光。
第10D圖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繪示生物感測器上的分析物126a的排列的俯視圖。在此實施例中,如第10A圖中所述,假設一個分析物所發出的光可到達圍繞此光的最接近的六個畫素。第10E-10F圖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繪示第10D圖沿線B-B’的剖面圖。
第10D-10F圖與第10A-10C圖的差異之一是,分析物126a或分析物126b同時被激發光128照射。
儘管分析物126a或分析物126b同時被激發光128照射,但應理解的是,在閱讀以下的示例性實施例後,第10A-10C圖的實施例中所記載的相同概念亦可適用於第10D-10F圖的實施例,為了簡潔起見將不再重複敘述。再者,前述的排列僅為範例。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根據實際需要來放置分析物。
第10G圖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繪示生物感測器上的分析物126a的排列的俯視圖。在此實施例中,如第10A圖中所述,假設一個分析物所發出的光可到達圍繞此光的最接近的六個畫素。第10H-10I圖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分別繪示第10G圖沿線A-A’和B-B’的剖面圖。
第10G-10I圖與第10A-10F圖的實施例之間的差異之一是,第10G-10I圖的生物感測器包含光圈結構124’。分析物126a或被分析物126b同時被激發光128照射。
如第10G-10I圖所示,光圈結構124’包含分別對應於一個分析物126a的開口,如此一來可進一步控制光以僅照射基底102的某些區域。如第10H和10I圖中所示,沒有畫素104同時被兩個各別的分析物126a發射的光L所照射。因此,可避免串擾。
儘管第10G-10I圖的生物感測器包含光圈結構124’,但應理解的是,第10A-10F圖的實施例中記載的相同概念也可應用於第10G-10I圖的實施例,為了簡潔起見將不再重複敘述。
以下描述如何使用第10A-10I圖的生物感測器。
可根據上述的生物感測器來分辨光。舉例而言,若獲得訊號,則此訊號定義為Pass。然後,可知分析物126a或分析物126b發射期望的光。若未獲得訊號,則此訊號定義為No。然後,可知分析物126a或分析物126b沒有發射期望的光或沒有發射光。
第11圖是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的發射或穿透率對波長的分析圖。110A’代表可通過畫素化介電干涉濾光片110a’的光的波長。110B代表可通過有機彩色濾光片110b的光的波長。EYFP、PE、FM2-10和eFluor 610是四種發出不同光的染劑。從畫素化介電干涉濾光片110a’下的畫素104獲得光L的第一訊號強度。從有機彩色濾光片110b下的畫素104獲得光L的第二訊號強度。110A’的曲線下面積(area under curve,AUC)與EYFP的AUC之間的重疊面積代表EYFP的第一訊號強度,而110B的AUC和EYFP的AUC之間的重疊面積代表EYFP的第二訊號強度。對於相同的概念,PE、FM2-10和eFluor 610都具有第一訊號強度和第二訊號強度。可為第一訊號強度設置第一閾值。可為第二訊號強度設置第二閾值。取決於第一訊號強度是高於還是低於第一閾值,來將第一訊號強度定義為Pass或No。舉例而言,當EYFP的第一訊號強度高於第一閾值時,EYFP的第一訊號強度定義為Pass。當EYFP的第一訊號強度低於第一閾值時,EYFP的第一訊號強度定義為No。如上所述地將第二訊號強度定義為Pass或No。
可根據實際情況來設置第一閾值和第二閾值。以下表1是根據上述的概念和第11圖所製成的,其中第一訊號強度由110a’表示,而第二訊號強度由110b表示。 表1
染劑 110a’ 110b
EYFP No No
PE No Pass
FM2-10 Pass Pass
eFluor 610 Pass No
可根據第一訊號強度和第二訊號強度的定義的組合,來分辨這四種染劑。舉例而言,EYFP的第一訊號強度定義為No,且EYFP的第二訊號強度定義為No。因此,若第一訊號強度和第二訊號強度的組合為No和No,可知光是由EYFP所發射的。基於上述相同的概念,可分辨染劑。
或者,亦可計算第一訊號強度與第二訊號強度的第一訊號強度比值(由110a’/110b表示),來分辨四種不同的染劑,即四種不同的光。
取決於第一訊號強度比值是高於還是低於預定比值,來將訊號強度比值110a’/110b定義為H或L。然後,在定義為H的群組中,取決於第一訊號強度是高於還是低於第一閾值,來將第一訊號強度定義為H或L,或取決於第二訊號強度是高於還是低於第二閾值,來將第二訊號強度定義為H或L。然後,對於上述相同的概念,也可應用於定義為L的群組。
以下表2是根據上述的概念和第11圖所製成的,其中第一訊號強度由110a’表示,第二訊號強度由110b表示,而第一訊號強度比值由110a’/110b表示。 表2
染劑 110b 110a’ 110a’/110b
EYFP 0.1 (L) 0.02 0.2 (L)
PE 0.4 (H) 0.1 0.25 (L)
FM2-10 1 (H) 1 1 (H)
eFluor 610 0.1 (L) 0.5 5 (H)
根據第一訊號強度比值110a’/110b的定義和第一訊號強度或第二訊號強度的定義,可分辨這四種染劑。舉例而言,EYFP的第一訊號強度比值110a’/110b和PE的第一訊號強度比值110a’/110b均低於預定比值,而將EYFP的第一訊號強度比值110a’/110b和PE的第一訊號強度比值110a’/110b定義為L。FM2-10的第一訊號強度比值110a’/110b和eFluor 610的第一訊號強度比值110a’/110b高於預定比值,而將FM2-10的第一訊號強度比值110a’/110b和eFluor 610的第一訊號強度比值110a’/110b定義為H。有兩個第一閾值,其中一個是為群組L所設置,而另一個是為群組H所設置。然後在群組L中,EYFP的第二訊號強度低於第一閾值,而將EYFP的第二訊號強度定義為L。PE的第二訊號強度高於第一閾值,而將PE的第二訊號強度定義為H。在群組H中,FM2-10的第二訊號強度高於另一個第一閾值,而將FM2-10的第二訊號強度定義為H。eFluor 610的第二訊號強度低於另一個第一閾值,而將eFluor 610的第二訊號強度定義為L。
因此,若110a’/110b的第一訊號強度比的定義為L,且第二訊號強度的定義為L,則可知光是由EYFP所發射的。基於上述相同的概念,可分辨染劑。
實施態樣3
在此實施態樣中,生物感測器包含三種分別過濾不同波長的光的濾光片。舉例而言,生物感測器包含有機彩色濾光片110b、有機彩色濾光片110c和有機彩色濾光片110d,如第12C圖所示。或者,如第12B圖所示,生物感測器可包含畫素化介電干涉濾光片110a’和有機彩色濾光片110b。在此實施態樣中,將畫素化介電干涉濾光片110a’製造為僅過濾一種光。然而,由於介電干涉濾光片110a’本質上是角度敏感的,所以當光以大的入射角進入介電干涉濾光片110a’時,會發生光譜偏移現象。因此,畫素化介電干涉濾光片110a’實際上可過濾超過一種光。第12A圖繪示生物感測器上的分析物的排列。第12B圖繪示第12A圖沿線A-A’的剖面圖。在此實施例中,假設一個分析物所發出的光可到達與此光下方的畫素相距一個畫素的畫素。換句話說,圍繞此光下方的畫素之最接近的八個畫素,如第9A圖中所述。
如第12A圖中所示,在方向X上,有機彩色濾光片110b被畫素化介電干涉濾光片110a’所覆蓋的兩個畫素隔開,且在垂直於方向X的方向Y上,有機濾色器110b被畫素化介電干涉濾光片110a’所覆蓋的一個畫素隔開。
激發光128(見第12B圖)照射分析物126a或126b (未繪示)。激發光128可從生物感測器200的一側移動至相對側,如此一來分析物126a將依序而不是同時地被激發且發射光。舉例而言,激發光128可沿方向X移動。在此實施例中,方向X是在俯視圖中從生物感測器的左側至右側的方向,如第12A圖所示。
請參閱第12B圖,分析物126a被激發光128激發且發射光L。光L的第一部分L1以第一入射角θ1進入畫素化介電干涉濾光片110a’。第一入射角θ1是光L的第一部分L1與基底102的法線之間的角度。接收光L的第一部分L1的畫素是第一畫素104a。
光L的第二部分L2以第二入射角θ2進入畫素化介電干涉濾光片110a’。第二入射角θ2是光L的第二部分L2與基底102的法線之間的角度。第一入射角θ1小於第二入射角θ2。接收光L的第二部分L2的畫素是第二畫素104b。
光L的第三部分L3以第三入射角θ3進入有機彩色濾光片110b。第三入射角θ3是光L的第三部分L3與基底102的法線之間的角度。接收光L的第三部分L3的畫素是第三畫素104c。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入射角θ1為0度至40度,第二入射角θ2為20度至70度,且第三入射角θ3為20度至70度。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入射角θ1為0至30度,第二入射角θ2為20度至60度,且第三入射角θ3為20度至60度。由於第一入射角θ1小於第二入射角θ2,所以第二部分L2將比第一部分L1更顯著地發生光譜偏移。
第12C圖根據本揭露的另一些實施例繪示第12A圖沿線A-A’的剖面圖。第12B和12C圖的實施例之間的差異之一是,第12C圖的生物感測器包含三種不同的有機彩色濾光片,即有機彩色濾光片110b、有機彩色濾光片110c和有機彩色濾光片110d。再者,有機彩色濾光片110b、有機彩色濾光片110c和有機彩色濾光片110d分別被格牆108’圍繞。
第12D圖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繪示生物感測器上的分析物126a的排列。第12E圖繪示第12D圖沿線A-A’的剖面圖。第12F圖根據本揭露的另一些實施例繪示第12D圖沿線B-B’的剖面圖。第12D-12F圖和第12A至12C圖的實施例之間的差異之一是,第12D-12F圖的生物感測器包含光圈結構124’。
儘管上述的第12A-12F圖的生物感測器並不完全相同,但應理解的是,第12A-12C圖的生物感測器的使用概念也可應用於第12D-12F圖的實施例,為了簡潔起見將不再重複敘述。
以下敘述如何使用第12A-12F圖的生物感測器。
第13A圖顯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的發射或穿透率對波長的分析圖。104A代表以第一入射角θ1進入畫素化介電干涉濾光片110a’且被第一畫素104a接收的光的波長。104B代表以第二入射角θ2進入畫素化介電干涉濾光片110a’且被第二畫素104b接收的光的波長。110C代表以第三入射角θ3進入有機彩色濾光片110b且被第三畫素104c接收的光的波長。Alexa 532、Alexa 568和Alexa 647是三種發出不同光的染劑。
可為第一訊號強度設置第一閾值。可為第二訊號強度設置第二閾值。可為第三訊號強度設置第三閾值。如前所述,可將訊號強度定義為Pass或No。
可根據實際情況設置第一閾值、第二閾值和第三閾值。以下表3是根據上述概念和第13A圖製成的,其中第一訊號強度由104a表示,第二訊號強度由104b表示,且第三訊號強度由110c表示。 表3
畫素化介電干涉濾光片 染劑 104a 104b 110c
短通 Alexa 532 Pass Pass Pass
Alexa 568 Pass No Pass
Alexa 647 No No Pass
帶通 Alexa 532 Pass Pass Pass
Alexa 568 Pass No Pass
Alexa 647 No No Pass
長通 Alexa 532 No No Pass
Alexa 568 No Pass Pass
Alexa 647 Pass Pass Pass
可根據第一訊號強度、第二訊號強度和第三訊號強度的定義的組合,來分辨三種染劑。在畫素化介電干涉濾光片是短通濾光片的實施例中,可基於前述相同的概念來分辨染劑。
在畫素化介電干涉濾光片是帶通濾光片的實施例中,可基於前述相同的概念來分辨染劑。
在畫素化介電干涉濾光片是長通濾光片的實施例中,可基於前述相同的概念來分辨染劑。
或者,亦可計算第一訊號強度與第三訊號強度的第一訊號強度比值(由104a/110c表示)以及第二訊號強度與第三訊號強度的第二訊號強度比值(由104b/110c表示),來分辨三種不同的染劑,即三種不同的光。根據第一訊號強度比值和第二訊號強度比值來繪圖。具體而言,繪製了第一訊號強度比值對第二訊號強度比值的群落分佈圖。
舉例而言,第13B圖顯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所繪製的第一訊號強度比值對第二訊號強度比值的分析圖。X軸代表第一訊號強度比值。Y軸代表第二訊號強度比值。Alexa 532以菱形表示。Alexa 568以正方形表示。Alexa 647以三角形表示。
在畫素化介電干涉濾光片是短通濾光片的實施例中,Alexa 532、Alexa 568和Alexa 647的資料點分別聚集在圖中的不同位置。因此,若染劑位於或最靠近Alexa 532的資料點所聚集的位置,則可知光是由Alexa 532所發出的。若染劑位於或最靠近Alexa 568的資料點所聚集的位置,則可知光是由Alexa 568所發出的。若染劑位於或最靠近Alexa 647的資料點所聚集的位置,則可知光是由Alexa 647所發出的。
在畫素化介電干涉濾光片是帶通濾光片的實施例中,Alexa 532、Alexa 568和Alexa 647的資料點分別聚集在圖中的不同位置。因此,可如上所述地分辨染劑。
在畫素化介電干涉濾光片是長通濾光片的實施例中,Alexa 532、Alexa 568和Alexa 647的資料點分別聚集在圖中的不同位置。因此,可如上所述地分辨染劑。
儘管實施例中僅有三種染劑,但應理解的是,可分辨超過三種染劑。
實施態樣4
在此實施態樣中,生物感測器包含四種分別過濾不同波長的光的濾光片。舉例而言,生物感測器包含有機彩色濾光片110b、有機彩色濾光片110c、有機彩色濾光片110d和有機彩色濾光片110e,如第14E-14G圖所示。或者,生物感測器可包含畫素化介電干涉濾光片110a’、 有機彩色濾光片110b和有機彩色濾光片110c,如第14B-14D圖所示。在此實施態樣中,將畫素化介電干涉濾光片110a’製造為僅過濾一種光。然而,由於介電干涉濾光片110a’本質上是角度敏感的,所以當光以大的入射角進入介電干涉濾光片110a’時,會發生光譜偏移現象。因此,畫素化介電干涉濾光片110a’實際上可過濾超過一種光。第14A圖繪示生物感測器上的分析物126a的排列。第14B、14C和14D圖分別繪示第14A圖沿線A-A’、B-B’和C-C’的剖面圖。在此實施例中,假設一個分析物所發出的光可到達與此光下方的畫素相距一個畫素的畫素,如第9A圖中所述。
如第14A圖所示,在方向X上以有機彩色濾光片110b/畫素化介電干涉濾光片110a’/有機彩色濾光片110c的順序,將畫素化介電干涉濾光片110a’、有機彩色濾光片110b和有機彩色濾光片110c設置於基底102上設置在基底102上。在垂直於方向X的方向Y上,有機彩色濾光片110b被畫素化介電干涉濾光片110a’所覆蓋的一個畫素隔開。另一種排列為在方向Y上,有機彩色濾光片110c被畫素化介電干涉濾光片110a’所覆蓋的一個畫素隔開。換句話說,在方向Y上以有機彩色濾光片110b/畫素化介電干涉濾光片110a’的順序,將有機彩色濾光片110b設置在基底102上,或在方向Y上以有機彩色濾光片110c/畫素化介電干涉濾光片110a’的順序,將有機彩色濾光片110c設置於基底102上。一組畫素S包含被有機彩色濾光片110b覆蓋的一個畫素、被有機彩色濾光片110c覆蓋的一個畫素以及被畫素化介電干涉濾光片110a’覆蓋的兩個畫素。畫素化介電干涉濾光片110a’所覆蓋的兩個畫素不被有機彩色濾光片110b或有機彩色濾光片110c隔開。
激發光128(見第14B圖)照射分析物126a或126b (未繪示)。激發光128可從生物感測器400的一側移動至相對側,如此一來分析物126a將依序而不是同時地被激發且發射光。舉例而言,激發光128可沿方向X移動。在此實施例中,方向X是在俯視圖中從生物感測器的左側至右側的方向,如第14A圖所示。
請參閱第14B-14D圖,分析物126a被激發光128激發且發射光L。光L的第一部分L1以第一入射角θ1進入畫素化介電干涉濾光片110a’。第一入射角θ1是光L的第一部分L1與基底102的法線之間的角度。接收光L的第一部分L1的畫素是第一畫素104a。
光L的第二部分L2以第二入射角θ2進入畫素化介電干涉濾光片110a’。第二入射角θ2是光L的第二部分L2與基底102的法線之間的角度。第一入射角θ1小於第二入射角θ2。接收光L的第二部分L2的畫素是第二畫素104b。
光L的第三部分L3以第三入射角θ3進入有機彩色濾光片110b。第三入射角θ3是光L的第三部分L3與基底102的法線之間的角度。接收光L的第三部分L3的畫素是第三畫素104c。
光L的第四部分L4以第四入射角θ4進入有機彩色濾光片110c。第四入射角θ4是光L的第四部分L4與基底102的法線之間的角度。接收光L的第四部分L4的畫素是第四畫素104d。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入射角θ1為0度至40度,第二入射角θ2為20度至70度,第三入射角θ3為20度至70度且第四入射角θ4為20度至70度。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入射角θ1為0至30度,第二入射角θ2為20度至60度,第三入射角θ3為20度至60度且第四入射角θ4為20度至60度。由於第一入射角θ1小於第二入射角θ2,所以第二部分L2將比第一部分L1更顯著地發生光譜偏移。
第14E-14G圖根據另一些實施例分別繪示第14A圖沿線A-A’、B-B’和C-C’的剖面圖。第14E-14G圖和第14B-14D圖的實施例之間的差異之一是,第14E-14G圖的生物感測器包含四個不同的有機彩色濾光片,亦即有機彩色濾光片110b、有機彩色濾光片110c、有機彩色濾光片110d和有機彩色濾光片110e。再者,有機彩色濾光片110b、有機彩色濾光片110c、有機彩色濾光片110d和有機彩色濾光片110e分別被格牆108’圍繞。
第14H圖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繪示生物感測器上的分析物126a的排列的俯視圖。第14I、14J和14K圖分別繪示第14H圖沿線A-A’、B-B’和C-C’的剖面圖。第14H-14K圖和第14A-14D圖的實施例之間的差異之一是,第14H-14K圖的生物感測器包含光圈結構124’。因此,儘管分析物126a或分析物126b同時被激發光128照射,但仍可避免串擾。
第14L-14N圖根據本揭露的另一些實施例分別繪示第14H圖沿線A-A’、B-B’和C-C’的剖面圖。第14L-14N圖和第14I-14K圖的實施例之間的差異之一是,第14L-14N圖的生物感測器包含四個不同的有機彩色濾光片,亦即有機彩色濾光片110b、有機彩色濾光片110c、有機彩色濾光片110d和有機彩色濾光片110e。再者,有機彩色濾光片110b、有機彩色濾光片110c、有機彩色濾光片110d和有機彩色濾光片110e分別被格牆108’圍繞。
儘管上述的第14A-14N圖的生物感測器並不完全相同,但應理解的是,第14A-14D圖的生物感測器的使用概念也可應用於第14E-14N圖的實施例,為了簡潔起見將不再重複敘述。
以下敘述如何使用第14A-14N圖的生物感測器。
第15A圖顯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發射或穿透率對波長的分析圖。104A代表以第一入射角θ1進入畫素化介電干涉濾光片110a’且被第一畫素104a接收的光的波長。104B代表以第二入射角θ2進入畫素化介電干涉濾光片110a’且被第二畫素104b接收的光的波長。104C代表以第三入射角θ3進入有機彩色濾光片110b且被第三畫素104c接收的光的波長。104D代表以第四入射角θ4進入有機彩色濾光片110c且被第四畫素104d接收的光的波長。基於與前述相同的概念,Alexa 488、Alexa 532、eFluor 610和Alexa 647具有第一訊號強度、第二訊號強度、第三訊號強度和第四訊號強度。
如前所述,訊號強度可定義為Pass或No。
可根據實際情況設置第一閾值、第二閾值、第三閾值和第四閾值。以下表4是根據上述概念和第15A圖製成的,其中第一訊號強度由104a表示、第二訊號強度由104b表示,第三訊號強度由104c表示且第四訊號強度由104d表示。 表4
介電干涉濾光片 染劑 104a 104b 104c 104d
短通 Alexa 488 Pass Pass Pass No
Alexa 532 Pass Pass Pass Pass
eFluor 610 Pass No Pass Pass
Alexa 647 No No Pass Pass
帶通 Alexa 488 No Pass Pass No
Alexa 532 Pass Pass Pass Pass
eFluor 610 Pass No Pass Pass
Alexa 647 No No Pass Pass
長通 Alexa 488 No No Pass No
Alexa 532 No No Pass Pass
eFluor 610 No Pass Pass Pass
Alexa 647 Pass Pass Pass Pass
如前所述,可根據第一訊號強度、第二訊號強度、第三訊號強度和第四訊號強度的定義的組合,來分辨四種染劑。
儘管實施例中僅有四種染劑,但由於有16種第一訊號強度、第二訊號強度、第三訊號強度和第四訊號強度的定義的組合,所以應理解的是,最多可分辨16種染劑。
或者,亦可計算第一訊號強度與第四訊號強度的第一訊號強度比值(由104a/104d表示)、第二訊號強度與第四訊號強度的第二訊號強度比值(由104b/104d表示)以及第三訊號強度與第四訊號強度的第三訊號強度比值(由104c/104d表示),來分辨四種不同的染劑,即四種不同的光。根據第一訊號強度比值、第二訊號強度比值和第三訊號強度比值來繪圖。具體而言,繪製了第一訊號強度比值、第二訊號強度比值和第三訊號強度比值的群落分佈圖。
舉例而言,第15B圖顯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所繪製的第一訊號強度比值對第二訊號強度比值對第三訊號強度比值的分析圖。X軸代表第一訊號強度比值。Y軸代表第二訊號強度比值。Z軸代表第三訊號強度比值。Alexa 488以五角形表示。Alexa 532以三角形表示。eFluor 610以正方形表示。Alexa 647以星形表示。
在畫素化介電干涉濾光片是短通濾光片的實施例中,Alexa 488、Alexa 532、eFluor 610和Alexa 647的資料點分別聚集在圖中的不同位置。因此,可如前所述地分辨染劑。
在畫素化介電干涉濾光片是帶通濾光片的實施例中,Alexa 488、Alexa 532、eFluor 610和Alexa 647的資料點分別聚集在圖中的不同位置。因此,可如前所述地分辨染劑。
在畫素化介電干涉濾光片是長通濾光片的實施例中,Alexa 488、Alexa 532、eFluor 610和Alexa 647的資料點分別聚集在圖中的不同位置。因此,可如前所述地分辨染劑。
儘管實施例中僅有四種染劑,但應理解的是,可分辨超過四種染劑。
儘管圖式中未繪示出分析物126b的實施例,但可理解的是,分析物126b亦可放置在本案實施例所提供的生物感測器上。
綜上所述,本揭露的實施例提供的生物感測器及光的分辨方法的優點至少包含以下一或多個: (1) 濾光片被畫素化,所以可為濾光片提供更強的附著力和化學或機械耐性,從而防止可能由有機彩色濾光片之間直接接觸而引起的剝離問題。 (2) 藉由設置波導器,開口結構或遮蔽層,可更好地避免串擾。
雖然本發明的實施例及其優點已揭露如上,但應該瞭解的是,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更動、替代與潤飾。此外,本發明之保護範圍並未侷限於說明書內所述特定實施例中的製程、機器、製造、物質組成、裝置、方法及步驟,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從本發明實施例內容中理解,現行或未來所發展出的製程、機器、製造、物質組成、裝置、方法及步驟,只要可以與在此處所述實施例中實現大抵相同功能或獲得大抵相同結果者皆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使用。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包括上述製程、機器、製造、物質組成、裝置、方法及步驟。此外,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為準。
100,200,300,400:生物感測器 102:基底 104,1041-1049:畫素 104a:第一畫素 104b:第二畫素 104c:第三畫素 104d:第四畫素 106:光電二極體 108:材料層 108’:格牆 110:濾光片材料層 110’:畫素化濾光片 110a:材料層 110a’:畫素化介電干涉濾光片 110b,110c,110d,110e:有機彩色濾光片 112:中間層 114:激發光阻擋層 116:固定層 116’:子固定層 118a:下披覆層 118b:上披覆層 120:波導器 120’:圖案化的波導器 122a:下氧化層 122b:上氧化層 124:不透明材料 124’:光圈結構 126a,126a1,126b:分析物 128:激發光 θ1:第一入射角 θ2:第二入射角 θ3:第三入射角 θ4:第四入射角 A-A’,B-B’,C-C’:線 L:光 L1:第一部分 L2:第二部分 L3:第三部分 L4:第四部分 S:畫素組 X,Y,Z:方向
藉由閱讀後續的實施方式和範例並參考所附圖式,可更完全地理解本發明,其中: 第1圖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繪示生物感測器100的俯視圖。 第2A-2G圖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繪示形成第1圖的生物感測器100的各階段之沿線A-A’的剖面圖。 第3A-3E圖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繪示形成生物感測器200的各階段的剖面圖。 第4A-4C圖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繪示形成生物感測器300的各階段的剖面圖。 第5A-5D圖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繪示形成生物感測器400的各階段的剖面圖。 第6A-6C圖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繪示形成生物感測器的各階段的剖面圖。 第7A-7C圖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繪示形成生物感測器的各階段的剖面圖。 第8A-8B圖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繪示形成生物感測器的各階段的剖面圖。 第9A圖繪示生物感測器上的分析物的排列。 第9B圖繪示第9A圖沿線A-A’的剖面圖。 第9C圖根據本揭露的另一些實施例繪示第9A圖沿線A-A’的剖面圖。 第9D圖根據本揭露的另一些實施例繪示生物感測器的剖面圖。 第9E圖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繪示生物感測器上的分析物的排列的俯視圖。 第9F-9I圖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繪示第9E圖沿線A-A’的剖面圖。 第9J圖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繪示生物感測器上的分析物的排列的俯視圖。 第9K-9L圖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繪示第9J圖沿線A-A’的剖面圖。 第10A圖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繪示生物感測器上的分析物的排列的俯視圖。 第10B圖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繪示第10A圖沿線B-B’的剖面圖。 第10C圖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繪示第10A圖沿線B-B’的剖面圖。 第10D圖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繪示生物感測器上的分析物的排列的俯視圖。 第10E-10F圖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繪示第10D圖沿線B-B’的剖面圖。 第10G圖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繪示生物感測器上的分析物的排列的俯視圖。 第10H-10I圖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分別繪示第10G圖沿線A-A’和B-B’的剖面圖。 第11圖是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的發射或穿透率對波長的分析圖。 第12A圖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繪示生物感測器上的分析物的排列。 第12B圖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繪示第12A圖沿線A-A’的剖面圖。 第12C圖根據本揭露的另一些實施例繪示第12A圖沿線A-A’的剖面圖。 第12D圖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繪示生物感測器上的分析物的排列。 第12E圖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繪示第12D圖沿線A-A’的剖面圖。 第12F圖根據本揭露的另一些實施例繪示第12D圖沿線B-B’的剖面圖。 第13A圖顯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的發射或穿透率對波長的分析圖。 第13B圖顯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所繪製的第一訊號強度比值對第二訊號強度比值的分析圖。 第14A圖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繪示生物感測器上的分析物的排列。 第14B-14D圖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分別繪示第14A圖沿線A-A’、B-B’和C-C’的剖面圖。 第14E-14G圖根據本揭露的另一些實施例分別繪示第14A圖沿線A-A’、B-B’和C-C’的剖面圖。 第14H圖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繪示生物感測器上的分析物的排列的俯視圖。 第14I-14K圖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分別繪示第14H圖沿線A-A’、B-B’和C-C’的剖面圖。 第14L-14N圖根據本揭露的另一些實施例分別繪示第14H圖沿線A-A’、B-B’和C-C’的剖面圖。 第15A圖顯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發射或穿透率對波長的分析圖。 第15B圖顯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所繪製的第一訊號強度比值對第二訊號強度比值對第三訊號強度比值的分析圖。
100:生物感測器
102:基底
104:畫素
106:光電二極體
108’:格牆
110’:畫素化濾光片
112:中間層
114:激發光阻擋層
116:固定層
A-A’:線

Claims (10)

  1. 一種生物感測器,包括: 一基底,具有複數個畫素; 複數個光電二極體,設置於該基底中且分別對應至該些畫素中的一者; 複數個畫素化濾光片,設置於該基底上; 一激發光阻擋層,設置於該些畫素化濾光片上;以及 一固定層,設置於該激發光阻擋層上。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生物感測器,其中該些畫素化濾光片中的一些是複數個有機彩色濾光片,且該些畫素化濾光片中的另一些是複數個介電干涉濾光片,該些介電干涉濾光片為帶通濾光片、短通濾光片、長通濾光片或多帶通濾光片。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生物感測器,其中該些有機彩色濾光片中的每一者都對應至該些畫素中的一者,且該些介電干涉濾光片中的每一者都對應至該些畫素中的一者,或該些有機彩色濾光片中的每一者都對應至該些畫素中的一者,且該些介電干涉濾光片中的每一者都對應至該些畫素中的兩者。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生物感測器,其中該些有機彩色濾光片被該些介電干涉濾光片隔開。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生物感測器,其中該些畫素化濾光片是複數個有機彩色濾光片,且該些畫素化濾光片被一格牆隔開。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生物感測器,更包括一光圈結構,埋入於該固定層中。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生物感測器,更包括一波導器,埋入於該固定層中。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生物感測器,更包括: 一光圈結構,埋入該固定層中;以及 一波導器,設置於該光圈結構上。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生物感測器,其中該激發光阻擋層為具有一金屬層的介電干涉濾光片。
  10. 一種生物感測器的形成方法,包括: 提供具有複數個畫素的一基底; 形成複數個光電二極體於該基底中,其中該些光電二極體中的每一者都分別對應至該些畫素中的一者; 形成複數個畫素化濾光片於該基底上; 形成一激發光阻擋層於該些畫素化濾光片上;以及 形成一固定層於該激發光阻擋層上。
TW109132316A 2019-10-10 2020-09-18 生物感測器及其形成方法 TWI7517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598,627 2019-10-10
US16/598,627 US11630062B2 (en) 2019-10-10 2019-10-10 Biosensor and method of forming the sam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9066A true TW202119066A (zh) 2021-05-16
TWI751715B TWI751715B (zh) 2022-01-01

Family

ID=68653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32316A TWI751715B (zh) 2019-10-10 2020-09-18 生物感測器及其形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630062B2 (zh)
EP (1) EP3805736B1 (zh)
JP (1) JP7072014B2 (zh)
CN (1) CN112652637B (zh)
TW (1) TWI7517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128576B1 (fr) * 2021-10-27 2024-02-09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Filtre pixelisé

Family Cites Families (5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E77483T1 (de) 1986-04-23 1992-07-15 Avl Medical Instr Ag Sensorelement zur bestimmung von stoffkonzentrationen.
US5606633A (en) 1995-06-26 1997-02-25 American Research Corporation Of Virginia Chemical detector employing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excited using an optical waveguide configured as an asymmetric waveguide coupler
JP4534352B2 (ja) 2000-12-27 2010-09-01 株式会社ニコン 有機分子検出用半導体素子、有機分子検出用半導体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有機分子の測定方法
JP2002350347A (ja) 2001-05-22 2002-12-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蛍光検出装置
DE10145701A1 (de) 2001-09-17 2003-04-10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Fluoreszenz-Biosensorchip und Fluoreszenz-Biosensorchip-Anordnung
JP2004361256A (ja) 2003-06-05 2004-12-24 Aisin Seiki Co Ltd 表面プラズモン共鳴センサー及び表面プラズモン共鳴測定装置
DE60320814D1 (de) * 2003-12-19 2008-06-19 Sgs Thomson Microelectronics Bio-optische Sensoren
JP4802508B2 (ja) 2004-06-18 2011-10-26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生体高分子分析チップ及び分析支援装置
US7193289B2 (en) * 2004-11-30 2007-03-2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amascene copper wiring image sensor
JP4836498B2 (ja) * 2005-06-15 2011-12-1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固体撮像装置及びカメラ
FR2892196B1 (fr) 2005-10-18 2008-06-20 Genewave Soc Par Actions Simpl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un biocapteur a detection integree
US8637436B2 (en) 2006-08-24 2014-01-28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tegrated semiconductor bioarray
JP4909656B2 (ja) 2006-06-26 2012-04-0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Dna解析用デバイス、dna解析装置
JP2010518389A (ja) 2007-02-08 2010-05-27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エバネセント導波管及び集積センサを用いるバイオセンサ
US9829485B2 (en) 2007-11-16 2017-11-28 Nxp B.V. Biosensor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09204486A (ja) 2008-02-28 2009-09-10 Fujifilm Corp センシング装置及び物質検出方法
JP2009222583A (ja) 2008-03-17 2009-10-01 Casio Comput Co Ltd 撮像装置、生体高分子分析チップ及び分析方法
KR101065077B1 (ko) 2008-11-05 2011-09-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시료 검출용 기판, 이를 채용한 바이오칩, 시료 검출용 기판의 제조방법 및 바이오 물질 검출장치
US20100122904A1 (en) 2008-11-17 2010-05-20 Board Of Regents,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System Incorporating cmos integrated circuits in the design of affinity-based biosensor systems
JP4798232B2 (ja) 2009-02-10 2011-10-19 ソニー株式会社 固体撮像装置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JP5310373B2 (ja) 2009-05-14 2013-10-09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学的検出装置
US8330840B2 (en) 2009-08-06 2012-12-11 Aptina Imaging Corporation Image sensor with multilayer interference filters
US8026559B2 (en) 2009-11-27 2011-09-27 Visera Technologies Company Limited Biosensor devices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JP2011243785A (ja) * 2010-05-19 2011-12-01 Nikon Corp 固体撮像素子
US20120200749A1 (en) * 2011-02-03 2012-08-09 Ulrich Boettiger Imagers with structures for near field imaging
JP6299058B2 (ja) 2011-03-02 2018-03-28 ソニー株式会社 固体撮像装置、固体撮像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JP2013088378A (ja) * 2011-10-21 2013-05-13 Sony Corp ケミカルセンサ、ケミカルセンサモジュール、生体分子検出装置及び生体分子検出方法
JP2013092393A (ja) 2011-10-24 2013-05-16 Sony Corp ケミカルセンサ、生体分子検出装置及び生体分子検出方法
JP6011544B2 (ja) 2011-11-30 2016-10-19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ケミカルセンサ、ケミカルセンサモジュール、化学物質検出装置及び化学物質検出方法
CN203259680U (zh) * 2013-05-15 2013-10-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彩色滤光片及显示装置
AU2014348305B2 (en) 2013-11-17 2020-10-01 Quantum-Si Incorporated Integrated device with external light source for probing detecting and analyzing molecules
CN110411998B (zh) 2013-12-10 2022-06-07 伊鲁米那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生物或化学分析的生物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KR102209097B1 (ko) 2014-02-27 2021-01-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미지 센서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US10119915B2 (en) 2015-04-09 2018-11-06 Visera Technologies Company Limited Detection device for specimens
JP6682556B2 (ja) 2015-04-22 2020-04-15 シェンゼン・ジェノリビジョン・テクノロジー・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ッド バイオセンサ
US9968927B2 (en) * 2015-05-22 2018-05-15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Optical biosensor device
US10436711B2 (en) 2015-07-21 2019-10-08 Ecole Polytechnique Federale De Lausanne (Epfl) Plasmonic nanohole arrays on hybrid substrate for highly sensitive label-free biosensing
CN108352391B (zh) * 2015-11-16 2023-01-03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固态成像器件的制造方法及固态成像器件、以及彩色滤光片的制造方法及彩色滤光片
EP3387414A4 (en) 2015-12-07 2019-07-10 Shenzhen Genori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BIOSENSOR
JP2017183388A (ja) 2016-03-29 2017-10-05 ソニー株式会社 固体撮像装置
KR102603196B1 (ko) 2016-11-03 2023-11-15 엠쥐아이 테크 컴퍼니 엘티디. 생물학적 또는 화학적 분석을 위한 바이오센서들 및 이를 제조하는 방법
US11255793B2 (en) 2017-03-20 2022-02-22 Mgi Tech Co., Ltd. Biosensors for biological or chemical analysi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wells formed by a metal or metal oxide layer
US10670784B2 (en) * 2017-05-17 2020-06-02 Visera Technologies Company Limited Light filter structure and image sensor
US10451783B2 (en) * 2017-05-22 2019-10-22 Viavi Solutions Inc. Induced transmission filter having plural groups of alternating layers of dielectric material for filtering light with less than a threshold angle shift
AU2018307742A1 (en) 2017-07-24 2020-01-30 Quantum-Si Incorporated Optical rejection photonic structures
JP6916519B2 (ja) * 2017-08-23 2021-08-11 国立大学法人 奈良先端科学技術大学院大学 蛍光観察用フィルタ及び蛍光観察顕微鏡
EP3460456B1 (en) 2017-09-20 2020-08-26 IMEC vzw A biosensor system for detecting supercritical angle fluorescent light
US10295482B1 (en) * 2017-12-22 2019-05-21 Visera Technologies Company Limited Spectrum-inspec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FR3082322B1 (fr) 2018-06-08 2020-07-31 Commissariat A L Energie Atomique Et Aux Energies Alternatives Capteurs d'images comprenant une matrice de filtres interferentiels
KR20210028808A (ko) 2019-09-04 2021-03-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미지 센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촬상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05736A1 (en) 2021-04-14
CN112652637A (zh) 2021-04-13
US20210109022A1 (en) 2021-04-15
EP3805736B1 (en) 2022-12-21
JP2021063793A (ja) 2021-04-22
TWI751715B (zh) 2022-01-01
US11630062B2 (en) 2023-04-18
CN112652637B (zh) 2024-05-14
JP7072014B2 (ja) 2022-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314325A1 (en) Arrays of integrated analytical devices
US10119909B2 (en) Biological sensing structures
TW201326816A (zh) 化學檢測器、活體分子檢測裝置及活體分子檢測方法
TWI751715B (zh) 生物感測器及其形成方法
JP5050922B2 (ja) ファブリペロー干渉計
JP5810565B2 (ja) 光学センサー及び電子機器
TWI747277B (zh) 感測器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TWI784264B (zh) 生物感測器及光的分辨方法
EP3462148B1 (en) Optical sens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optical sensing device
EP4095516B1 (en) Biosensor with grating array
TW202115886A (zh) 生物感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