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16386A - 抽獎裝置 - Google Patents

抽獎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16386A
TW202116386A TW109135083A TW109135083A TW202116386A TW 202116386 A TW202116386 A TW 202116386A TW 109135083 A TW109135083 A TW 109135083A TW 109135083 A TW109135083 A TW 109135083A TW 202116386 A TW202116386 A TW 20211638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ottery
target location
bodies
hole
entit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350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50840B (zh
Inventor
内山貴視
東尚吾
伊藤信也
吉田健作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科樂美遊樂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科樂美遊樂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科樂美遊樂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163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163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08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0840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9/00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ime Recorders, Dirve Recorders, Access Control (AREA)

Abstract

一種抽獎裝置,具備:賦能部,將多個抽獎體賦能;引導機構,將已藉由賦能部賦能的多個抽獎體之中的任一抽獎體引導至目標地點;第一偵測機構,在引導機構中偵測已到達到目標地點為止的路徑上的地點之抽獎體;以及通知裝置,向遊樂者通知第一偵測機構已偵測到抽獎體。

Description

抽獎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一種抽獎裝置。
自以往建議有利用例如球體等的抽獎體的抽獎裝置。在專利文獻1揭露有使抽獎體進入到形成於抽獎盤的多個抽獎孔之中的任一者的抽獎裝置。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5383600號公報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然而,在專利文獻1的技術中,遊樂者直到一個抽獎體進入到多個抽獎孔的任一者為止僅等待,並有所謂物理抽獎的過程單調的課題。考慮以上的情形,本發明的一個態樣以實現趣味性高的、有特徵性的物理抽獎為目的。 [為解決課題之手段]
為了解決以上的課題,依照本發明的一個態樣的抽獎裝置具備:賦能部,將多個抽獎體向上方賦能;引導機構,將已藉由所述賦能部賦能的所述多個抽獎體之中的任一者引導至目標地點;第一偵測機構,在所述引導機構中偵測已到達到所述目標地點為止的路徑上的地點之所述抽獎體;以及通知裝置,向遊樂者通知所述第一偵測機構已偵測到所述抽獎體。
一邊參照圖式一邊說明本發明的實施的型態。以下所記載的實施的型態包括技術上較佳的各種限制。本發明的範圍並不限於以下所例示的型態。
[第一實施型態] 圖1是例示依照第一實施型態的遊戲裝置100的側面圖,圖2是自鉛直方向的上方觀看的遊戲裝置100的平面圖。遊戲裝置100是例如設置於遊樂設施的遊樂系統。遊樂設施是例如遊戲中心或娛樂場等的娛樂設施、或購物中心等的商業設施。遊戲裝置100將抽獎遊戲提供給遊樂設施內的遊樂者。再者,遊戲裝置100除了可作為單個裝置而實現以外,也可作為相互分開構成的多個裝置的集合(亦即系統)而實現。
遊樂者藉由使用遊樂媒體來遊玩抽獎遊戲。遊樂媒體是使用於抽獎遊戲的有實體或無實體的價值媒體。有實體的遊樂媒體例如是代幣(金屬硬幣)、硬幣(貨幣)或票券。無實體的遊樂媒體例如是電子金屬硬幣、信用值或點數。無實體的遊樂媒體的數量作為電子數據儲存於例如IC卡片等的記錄媒體。遊樂者藉由遊樂媒體的使用來遊玩抽獎遊戲,並獲得按照此抽獎遊戲的進行的數量的遊樂媒體作為報酬。為了抽獎遊戲的遊玩而使用的遊樂媒體與作為報酬賦予給遊樂者的遊樂媒體,是同種類以及不同種類的任一者皆可。遊樂媒體的使用也可換言為遊樂媒體的投入或消費(或者押注),遊樂媒體的賦予也可換言為遊樂媒體的支付。
再者,遊樂者以與此遊樂媒體為不同種類的價值媒體交換,而取得在抽獎遊戲中使用的遊樂媒體亦可。遊樂者以與例如代幣(金屬硬幣)、硬幣(貨幣)或電子貨幣等的各種價值媒體的預定量交換,而取得在抽獎遊戲使用的信用值等的遊樂媒體。如自以上的說明所理解地,在抽獎遊戲使用的遊樂媒體、為了此遊樂媒體的取得(例如購入)而消費的價值媒體、以及作為報酬賦予給遊樂者的遊樂媒體,是同種類以及不同種類的任一者皆可。
如圖1以及圖2中所例示地,第一實施型態的遊戲裝置100具備抽獎裝置10、多個遊樂單元20、支撐機構30以及通知裝置40。抽獎裝置10是以自鉛直方向的平面視大致構成為圓形狀的結構體。在以下的說明中,假設在鉛直方向延伸的軸線C。軸線C是抽獎裝置10的中心軸。在以下的說明中,將沿著以軸線C為中心的任意的直徑的圓形中的圓周之方向表示為「圓周方向」。
抽獎裝置10執行利用多個抽獎體B的物理抽獎。利用抽獎裝置10的物理抽獎是隨機選擇多個抽獎體B的任一者的動作。對於多個抽獎體B的各個分配有相異的抽獎號碼(抽獎要素的一個例子)。因而,利用抽獎裝置10的物理抽獎也可換言為隨機選擇多個抽獎號碼的任一者的動作。
圖3是一個抽獎體B的正面圖。第一實施型態的抽獎體B是例如由多孔材料所形成的輕量(例如7 g~10 g)的球體。在各個抽獎體B的表面印刷或黏貼有被分配到此抽獎體B的抽獎號碼。如圖3中所例示地,在各個抽獎體B設置有發送機D。發送機D是藉由近距離無線來發送此抽獎體B的識別資訊的RF(Radio Frequency)標籤。自發送機D所發送的電波指向指定的方向。各個抽獎體B的識別資訊與多個抽獎號碼的任一者對應。因而,可自從各個抽獎體B所發送的識別資訊指定被分配到此抽獎體B的抽獎號碼。
圖1以及圖2中的多個遊樂單元20的各個是遊樂者用於遊玩抽獎遊戲而使用的單元。多個遊樂單元20以包圍抽獎裝置10般地被排列於圓周方向。在多個遊樂單元20中抽獎遊戲並行進行。亦即,利用一個抽獎裝置10而遊樂單元20的台數份的遊樂者能夠同時遊玩抽獎遊戲。再者,在多個遊樂單元20中並行進行的抽獎遊戲的種類是共同的亦可,是不同的亦可。各個遊樂單元20具備接受裝置21、顯示裝置22以及操作裝置23。
接受裝置21具備例如代幣等的有實體的遊樂媒體被投入的投入裝置、以及支付有實體的遊樂媒體作為報酬的支付裝置(圖示省略)。但是,在處理例如電子金屬硬幣或信用值等的無實體的遊樂媒體的情況下,接受裝置21具備例如自IC卡片等的記錄媒體讀出的讀出裝置來代替投入裝置,具備例如將無實體的遊樂媒體寫入到記錄媒體的寫入裝置來代替支付裝置。在處理有實體的遊樂媒體以及無實體的遊樂媒體的雙方的結構中,接受裝置21具備於以上所例示的全部的裝置(投入裝置、支付裝置、讀出裝置以及寫入裝置)。
顯示裝置22顯示各種圖像。利用例如液晶顯示面板或有機EL(ElectroLuminescence)顯示面板等的平板型的顯示面板作為顯示裝置22。在顯示裝置22顯示有例如表示抽獎遊戲的進行的圖像。操作裝置23接受由遊樂者所進行的操作。利用例如檢測由遊樂者所致的接觸的觸摸面板、或遊樂者所操作的操作子作為操作裝置23。
支撐機構30是支撐位於抽獎裝置10的上方的通知裝置40的結構體。在支撐機構30的上方的部分中的各個側面設置有通知裝置40。通知裝置40藉由播放包括影像以及聲音的活動圖像來向遊樂者通知各種資訊。具體而言,如圖1中所例示地,通知裝置40具備顯示影像的顯示裝置41、以及播放聲音的播音裝置42。顯示裝置41例如是液晶顯示面板或有機EL顯示面板等的顯示面板。播音裝置42例如是揚聲器。因而,使用各個遊樂單元20的遊樂者除了能夠自顯示於此遊樂單元20的顯示裝置22的圖像得知各種資訊以外,能夠得知來自通知裝置40所播放的活動圖像的各種資訊。再者,將顯示裝置41以及播音裝置42相互分開設置亦可。再者,不僅是使用各個遊樂單元20的遊樂者,通知裝置40也能夠向遊樂設施內的其他的遊樂者通知各種資訊。例如,不僅是有關於遊戲裝置100的資訊,藉由通知裝置40向遊樂設施內的許多的遊樂者通知有關於遊樂設施內所提供的各種服務的資訊亦可。
[抽獎裝置10] 圖4是包括軸線C的剖面中的抽獎裝置10的剖面圖。圖5是自鉛直方向的上方觀看的抽獎裝置10的平面圖。如圖4以及圖5中所例示地,抽獎裝置10具備基礎結構體11、載置部件12、噴射機構13、罩蓋部件14、驅動機構15以及引導機構16。再者,在圖5中為了方便省略罩蓋部件14的圖示。
基礎結構體11是支撐抽獎裝置10的各個元件的結構體。具體而言,基礎結構體11具備底面部111、側壁部112以及支撐部113。底面部111是例如圓形狀或多角形狀的板狀部件。側壁部112是自底面部111的周緣向鉛直方向的上方突出的筒狀部件。支撐部113在側壁部112的內側被設置於底面部111。支撐部113是支撐載置部件12、噴射機構13、驅動機構15以及引導機構16的結構體。
載置部件12是設置於側壁部112的內側的結構體。載置部件12是以自鉛直方向的平面視大致看起來為圓盤的形狀。載置部件12以可以軸線C為中心地旋轉的狀態被支撐部113支撐。載置部件12的外周面與側壁部112的內周面隔著預定的間隔面對著。在載置部件12形成有以軸線C為中心的圓形狀的開口O。
第一實施型態的載置部件12具備載置面Fa以及設置面Fb。載置面Fa是載置部件12中的鉛直方向的上方的表面。在載置面Fa載置有多個抽獎體B。設置面Fb是與載置面Fa相反側(亦即鉛直方向的下方)的表面。載置部件12的外周面與側壁部112的內周面的間隔低於抽獎體B的外徑。因而,多個抽獎體B不自載置面Fa的外周緣落下。在載置部件12的外周緣的一部分形成有切口121。切口121是形成於載置部件12的外周面的凹陷(凹部)。
噴射機構13被設置於載置部件12的下方。具體而言,在載置部件12的設置面Fb固定有噴射機構13。因而,藉由旋轉載置部件12而噴射機構13也一體地移動。具體而言,噴射機構13具備噴射空氣的管狀的噴嘴131、以及向噴嘴131供給空氣的供氣機構132(例如供氣幫浦)。噴射機構13被如噴嘴131的前端的噴射口在自鉛直方向的平面視中位於載置部件12的切口121的內側般地,固定於載置部件12的設置面Fb。噴射機構13對於已來到切口121(噴嘴131)的抽獎體B噴射空氣。作為噴嘴131的形狀,為了有效地噴射空氣而選擇最佳的形狀。例如,較佳為切口121的形狀與噴嘴131的平面形狀為大致相同的形狀的結構。
載置部件12的載置面Fa是整個區域相對於鉛直方向的軸線C向一個方向傾斜的傾斜面。換言為載置面Fa相對於水平面傾斜亦可。具體而言,載置面Fa自隔著軸線C與切口121相反側的周緣朝向切口121下降。亦即,載置面Fa如切口121成為最低的位置般地相對於水平面傾斜。如自以上的說明所理解地,第一實施型態的載置面Fa是朝向噴嘴131下降的傾斜面。在以上的結構中,載置於載置面Fa的多個抽獎體B以藉由自身重量在載置面Fa上滾動、或沿著側壁部112的內周面滾動而到達切口121(噴嘴131)。因而,不需特別的機構而能夠使載置面Fa上的多個抽獎體B集中到切口121(噴嘴131)。因而,可藉由來自噴嘴131的空氣的噴射,來使多個抽獎體B有效地自載置面Fa上昇。
如前述地,多個抽獎體B足夠輕量地被形成。因而,多個抽獎體B藉由碰撞自噴嘴131所噴射的空氣而自載置面Fa上昇。因為多個抽獎體B自相異的方向以相異的速度到達噴嘴131,所以多個抽獎體B的各個藉由來自噴嘴131的空氣的噴射向多樣的方向不規則地飛起。如自以上的說明所理解地,噴嘴131作為將載置面Fa上的多個抽獎體B向鉛直方向的上方賦能的賦能部發揮功能。根據以上的結構,多個抽獎體B的各個藉由多樣的軌道移動。噴嘴131也可換言為將載置面Fa上的多個抽獎體B向此載置面Fa的上方的空間(以下稱為「抽獎空間」)L內賦能的元件。
引導機構16是將已藉由噴射機構13向抽獎空間L內賦能的多個抽獎體B的任一者引導至目標地點Q的機構。目標地點Q是多個抽獎體B之中已藉由物理抽獎選擇的抽獎體B所到達的地點。亦即,藉由抽獎體B到達目標地點Q來確定物理抽獎中的此抽獎體B的選擇。
第一實施型態的引導機構16具備抽獎機構50以及輸送機構60。抽獎機構50是隨機選擇已向抽獎空間L內賦能的多個抽獎體B的任一者的機構。抽獎機構50是大致為圓柱狀的結構體。抽獎機構50藉由支撐部113被支撐,並通過載置部件12的開口O自載置面Fa向上方突出。載置面Fa是包圍抽獎機構50的圓環狀的表面。輸送機構60是將已藉由抽獎機構50選擇的抽獎體B輸送到目標地點Q的機構。
罩蓋部件14是如覆蓋抽獎空間L般地形成為與側壁部112大致相同直徑的半球狀的中空的結構體。罩蓋部件14中的周緣的部分被固定於側壁部112。如自圖4的例示所理解地,罩蓋部件14中的內周面(以下稱為「指引面」)141是與載置部件12的載置面Fa面對著的曲面(例如半球面)。利用載置面Fa與指引面141之間的空間作為用於使多個抽獎體B散佈的抽獎空間L。罩蓋部件14藉由例如丙烯樹脂等的透光性的材料而形成。因而,遊樂者能夠通過罩蓋部件14視覺上辨認多個抽獎體B散佈在抽獎空間L內的狀態。在罩蓋部件14的頂部(與軸線C相交的部分)形成有圓形狀的開口142。抽獎機構50相對於罩蓋部件14的頂部隔著間隔地面對著。
指引面141相對於載置部件12、噴射機構13以及抽獎機構50位於鉛直方向的上方。噴射機構13的噴嘴131朝向指引面141噴射空氣。亦即,噴嘴131將多個抽獎體B朝向指引面141賦能。已藉由來自噴嘴131的空氣的噴射而上昇至指引面141的抽獎體B沿著此指引面141接近軸線C,最終藉由自身重量而落下。再者,在多個抽獎體B之中也有未到達指引面141而落下的抽獎體B。已藉由來自噴嘴131的空氣的噴射而上昇的多個抽獎體B的一部分相對於抽獎機構50自上方到達。根據以上的結構,可將已散佈在抽獎空間L內的許多的抽獎體B以分為到達抽獎機構50的情況以及未到達的情況來進行賦能。
驅動機構15藉由例如馬達等的電動機而被構成,並使載置部件12以沿著鉛直方向的軸線C為中心旋轉。亦即,載置面Fa以軸線C為中心旋轉。因而,形成於載置部件12之中最低的位置的切口121在抽獎機構50的周圍旋轉。在第一實施型態中,如前述地,噴射機構13被固定於載置部件12。因而,藉由驅動機構15使載置部件12旋轉而噴射機構13也一體地移動。亦即,驅動機構15使噴射機構13的噴嘴131相對於抽獎機構50(引導機構16)移動。如自以上的說明所理解地,在第一實施型態中,驅動機構15被兼用於載置部件12的旋轉以及噴射機構13的旋轉。亦即,藉由使載置部件12旋轉的簡便的結構,來移動載置部件12以及噴射機構13的雙方。因而,與個別驅動噴射機構13以及載置部件12的各個的結構相比,可簡化抽獎裝置10的結構。但是,個別驅動噴射機構13以及載置部件12亦可。又,在第一實施型態中,因為噴射機構13與載置面Fa一同移動,所以可一邊使多個抽獎體B集中到噴嘴131一邊使此噴嘴131移動。因而,與載置面Fa以及噴嘴131被固定的結構相比,載置面Fa上的多個抽獎體B以多樣的軌道散佈,結果能夠自多樣的方向向抽獎機構50供給多個抽獎體B。
具體而言,噴射機構13以軸線C為中心在圓周方向移動。亦即,噴嘴131自鉛直方向觀看在抽獎機構50的周圍旋轉。因而,能夠將多個抽獎體B自多樣的方向對於抽獎機構50賦能。亦即,可使多個抽獎體B散佈在抽獎空間L內。如自以上的說明所理解地,驅動機構15也可換言為使噴射機構13的噴嘴131旋轉的機構。
再者,在噴射機構13例如通過饋電線來供給電力。自抑制饋電線的扭曲等的觀點來看,較佳為限制載置部件12以及噴射機構13的旋轉的範圍的結構。具體而言,驅動機構15使載置部件12以及噴射機構13的旋轉的方向在例如低於360°的角度的範圍內週期性地反轉。因而,噴射機構13在低於360°的角度的範圍內往返於圓周方向。較佳為噴射機構13未到達的範圍位於在抽獎裝置10的周圍未配置有遊樂單元20的範圍(例如在圖2中支撐機構30所位處的範圍G)內的結構。根據以上的結構,各個遊樂者能夠於眼前視覺上辨認多個抽獎體B上昇而進入抽獎機構50的狀態。當然,藉由未利用饋電線的結構來向噴射機構13供給電力亦可。利用例如集電環(Slip Ring)或旋轉連接器(Rotary Connector)等的供電技術。於未利用饋電線的結構中,可使載置部件12以及噴射機構13無限制地旋轉。
圖6是在包括軸線C的剖面中的抽獎機構50的剖面圖。如圖5以及圖6中所例示地,抽獎機構50具備第一部件51、第二部件52、周壁部53、多個引導路54、多個突起部55以及驅動機構56。
如圖6中所例示地,第一部件51是包括第一抽獎面F1的圓盤狀或圓柱狀的結構體。第一抽獎面F1是第一部件51中的鉛直方向的上方的表面。散佈在抽獎空間L內的多個抽獎體B之中已到達抽獎機構50的抽獎體B首先落下到第一抽獎面F1,並一邊在此第一抽獎面F1上滾動一邊滯留。在第一抽獎面F1形成有連續或離散的凹凸(圖示省略)。因而,抽獎體B在第一抽獎面F1上不規則地滾動。在第一抽獎面F1上滾動的抽獎體B視滾動的方向而定,有自第一抽獎面F1的周緣落下的情形。已自第一抽獎面F1的周緣落下的抽獎體B落下到載置部件12的載置面Fa。
在第一部件51形成有多個第一抽獎孔H1。具體而言,在隔著軸線C的相反側形成有二個第一抽獎孔H1。各個第一抽獎孔H1是貫通第一部件51的圓形狀的開口。第一抽獎孔H1的內徑超過抽獎體B的外徑。因而,抽獎體B可自第一抽獎面F1進入到第一抽獎孔H1。再者,第一抽獎孔H1的個數為任意的。例如在第一部件51形成有一個或三個以上的第一抽獎孔H1亦可。如自以上的說明所理解地,已落下到第一抽獎面F1的抽獎體B有進入到第一抽獎孔H1的情形以及自第一抽獎面F1的周緣落下的情形。
在各個第一抽獎孔H1設置有第一偵測機構171。第一偵測機構171是偵測已進入到第一抽獎孔H1的抽獎體B的有無以及抽獎體B的識別資訊的機構。圖7是例示第一偵測機構171的結構的方塊圖。如圖7中所例示地,第一偵測機構171具備偵測裝置81以及旋轉機構82。
偵測裝置81是偵測已進入到第一抽獎孔H1的抽獎體B的有無、且藉由例如利用電波的近距離無線而自此抽獎體B的發送機D接收識別資訊的讀取機。旋轉機構82在已檢測到已進入到第一抽獎孔H1的抽獎體B的情況下,使此抽獎體B旋轉。例如,旋轉機構82藉由沿著相互相交的二軸所設置的膠轆(Rubber Roller)而被構成。各個膠轆的外周面與抽獎體B接觸。因而,抽獎體B在以二軸的各個為中心的方向旋轉。藉由抽獎體B的旋轉來變化相對於偵測裝置81之發送機D的方向。第一實施型態的旋轉機構82自使此抽獎體B在將抽獎體B保持於第一抽獎孔H1內的狀態下旋轉的保持狀態、以及將抽獎體B自第一抽獎孔H1向鉛直方向的下方排出的釋放狀態之一方轉變為另一方。具體而言,旋轉機構82通常被維持於保持狀態。而且,在偵測裝置81能夠自已進入到第一抽獎孔H1的抽獎體B的發送機D接收識別資訊的情況下,旋轉機構82停止動作而暫時轉變為釋放狀態。亦即,已進入到第一抽獎孔H1的抽獎體B被暫時保持於此第一抽獎孔H1的內部,並在由偵測裝置81所進行的識別資訊的接收後自此第一抽獎孔H1向鉛直方向的下方被排出。
因為自發送機D所發送的電波指向指定的方向,所以於抽獎體B已進入到第一抽獎孔H1的緊接在後的初始的狀態下,有偵測裝置81無法接收來自發送機D的電波的可能性。因為在第一實施型態中,已進入到第一抽獎孔H1的抽獎體B旋轉,所以即使抽獎體B初始在任一之方向,偵測裝置81也能夠自此抽獎體B的發送機D適當地接收識別資訊。亦即,即使採用有指向性的近距離無線,也能夠自抽獎體B的發送機D適當地接收識別資訊。
在第一部件51設置有多個突起部55。在每個第一抽獎孔H1設置有突起部55。與各個第一抽獎孔H1對應的突起部55是自第一抽獎面F1沿著第一抽獎面F1中的此第一抽獎孔H1的外側的周緣突出的壁狀部件。第一抽獎孔H1的外側的周緣是意味著隔著第一抽獎孔H1而與軸線C相反側的周緣。亦即,第一抽獎孔H1位於突起部55與軸線C之間。
第一實施型態的各個突起部55可向鉛直方向的上方以及下方移動。亦即,各個突起部55可向沿著與第一抽獎面F1相交的軸線的一個方向以及相反方向移動(亦即往返)。具體而言,如圖8中所例示地,突起部55被控制為自第一抽獎面F1向鉛直方向的上方突出的有效狀態、以及不自第一抽獎面F1突出的無效狀態的任一者。於突起部55在有效狀態的情況下,已到達第一抽獎面F1的周緣的抽獎體B與突起部55碰撞。因而,可阻礙抽獎體B自此周緣落下。另一方面,於突起部55在無效狀態的情況下,抽獎體B不與突起部55碰撞而自第一抽獎面F1落下。再者,在抽獎體B已到達在第一抽獎面F1的周緣中未設置有突起部55的範圍的情況下,無論突起部55的狀態如何,抽獎體B自第一抽獎面F1落下。如自以上的說明所理解地,於突起部55在有效狀態的情況下,與在無效狀態的情況相比,抽獎體B被維持於第一抽獎面F1上的可能性高。亦即,可藉由將突起部55控制為有效狀態來提高抽獎體B進入到第一抽獎孔H1的頻率。在第一實施型態中,尤其因為突起部55可移動,所以能夠按照突起部55的狀態(有效狀態/無效狀態)來調整抽獎體B不自第一抽獎面F1落下而進入到第一抽獎孔H1的頻率。
按照突起部55的狀態來控制抽獎體B進入到第一抽獎孔H1的頻率,結果,可調整抽獎遊戲之一次的時間(遊戲時間)。具體而言,藉由將突起部55控制為有效狀態,與突起部55在無效狀態的情況相比,遊戲時間被縮短。例如,在一次抽獎遊戲中,預定個數的抽獎體B藉由物理抽獎被選擇。在以上的結構中,在一次抽獎遊戲中抽獎體B的選擇越進行(亦即完成選擇的抽獎體B越接近預定個數),散佈在抽獎空間L內的抽獎體B的個數越減少。因而,抽獎體B進入到第一抽獎孔H1的頻率降低,以結果而言有遊戲時間延長的可能性。在第一實施型態中,因為藉由將突起部55控制為有效狀態而抽獎體B變得易於進入到第一抽獎孔H1,所以如前述地,可縮短用於一次抽獎遊戲的時間。
再者,在設置有多個突起部55的結構中,除了將多個突起部55控制為共同的狀態以外,對於每個突起部55個別控制狀態亦可。亦即,對於每個突起部55使狀態(有效狀態/無效狀態)不同亦可。例如,將二個突起部55之中的一方控制為有效狀態且將另一方控制為無效狀態亦可。又,在以上的說明中,雖然將突起部55控制為有效狀態以及無效狀態的任一者,但是將突起部55階段性或連續地控制為自第一抽獎面F1的突出量不同的多個狀態亦可。
圖6的第二部件52位於鉛直方向中的第一部件51的下方。第一部件51以及第二部件52在鉛直方向相互隔著間隔地被設置。第二部件52是包括第二抽獎面F2的圓盤狀或圓柱狀的結構體。第二抽獎面F2是第二部件52中的鉛直方向的上方的表面。已通過第一部件51的第一抽獎孔H1的抽獎體B落下到第二抽獎面F2,並一邊在此第二抽獎面F2上滾動一邊滯留。在第二抽獎面F2形成有連續或離散的凹凸(圖示省略)。因而,抽獎體B在第二抽獎面F2上不規則地滾動。
在第二部件52形成有多個第二抽獎孔H2。具體而言,在隔著軸線C的相反側形成有二個第二抽獎孔H2。各個第二抽獎孔H2是貫通第二部件52的圓形狀的開口。第二抽獎孔H2的內徑超過抽獎體B的外徑。因而,抽獎體B可自第二抽獎面F2進入到第二抽獎孔H2。已進入到第二抽獎孔H2的抽獎體B藉由輸送機構60被輸送至目標地點Q。如自以上的說明所理解地,抽獎體B經由第一抽獎孔H1以及第二抽獎孔H2的雙方被引導到目標地點Q。再者,第二抽獎孔H2的個數為任意的。例如在第二部件52形成有一個或三個以上的第二抽獎孔H2亦可。
第二部件52可以軸線C為中心旋轉。驅動機構56藉由例如馬達等的電動機而被構成,並使第二部件52以軸線C為中心旋轉。藉由使第二部件52旋轉,第二抽獎面F2上的抽獎體B被朝向外周緣賦能。藉由如以上地使抽獎體B在第二抽獎面F2上滾動,而抽獎體B進入到第二抽獎孔H2的頻率降低。因而,與第二部件52被固定的結構相比,抽獎體B到達目標地點Q的難度上昇。又,可抑制抽獎體B滯留於第二抽獎面F2的內周緣的附近。另一方面,第一部件51不旋轉。根據第一部件51不旋轉的結構,可簡化用於將第一偵測機構171設置於第一部件51的結構。再者,也可假設使第一部件51與第二部件52同樣地旋轉的結構、或不使第二部件52旋轉的結構。再者,在圖6中雖然例示第一部件51與第二部件52為相同直徑的結構,但是第一部件51的外徑與第二部件52的外徑不同亦可。又,第一部件51以及第二部件52的形狀為任意的。
周壁部53是包圍第一部件51與第二部件52之間的空間的圓筒狀的結構體。周壁部53沿著第一部件51以及第二部件52的各個的外周緣。具體而言,周壁部53的外周面與第一部件51的外周面接合。又,周壁部53的內周面與第二部件52的外周面隔著足夠低於抽獎體B的外徑的間隔而面對著。如圖5以及圖6中所例示地,在周壁部53的內周面形成有與各個第一抽獎孔H1對應的引導路54。引導路54是將已通過第一抽獎孔H1的抽獎體B引導到第二抽獎面F2的螺旋狀的通道。周壁部53藉由例如丙烯樹脂等的透光性的材料而被形成。因而,遊樂者能夠通過周壁部53視覺上辨認在第一部件51與第二部件52之間的抽獎體B的狀態。
於未設置有周壁部53的結構中,有散佈於抽獎空間L內的抽獎體B不經由第一抽獎孔H1而直接到達第二抽獎面F2上的可能性。亦即,有未藉由第一偵測機構171偵測的抽獎體B進入到第二抽獎孔H2的可能性。在第一實施型態中,因為設置有在第一部件51與第二部件52之間的周壁部53,所以可藉由周壁部53防止抽獎體B不經由第一抽獎孔H1而直接到達第二抽獎面F2。因而,可提高藉由第一偵測機構171偵測進入到第二抽獎孔H2的抽獎體B的準確性。但是,省略周壁部53以及引導路54亦可。
圖9是放大周壁部53中的第二抽獎孔H2的附近的部分的立體圖。如圖6以及圖9中所例示地,在周壁部53形成有多個開口531。具體而言,在隔著軸線C的相反側形成有二個開口531。第二抽獎面F2上的抽獎體B可通過各個開口531。已自第二抽獎面F2通過開口531的抽獎體B落下到載置部件12的載置面Fa。如自以上的說明所理解地,已通過第一抽獎孔H1而到達第二抽獎面F2上的抽獎體B有進入到第二抽獎孔H2的情況以及自開口531落下到載置面Fa的情況。暫定選擇多個抽獎體B之中已進入到第一抽獎孔H1的抽獎體B,更進一步藉由此抽獎體B進入到第二抽獎孔H2來確定此抽獎體B的選擇。
圖10是著眼於輸送機構60的側面圖。輸送機構60將已進入到第二抽獎孔H2的抽獎體B輸送至目標地點Q。第一實施型態的輸送機構60具備輸送路徑61以及減壓機構62。輸送路徑61是用於將已通過第二抽獎孔H2的抽獎體B輸送至目標地點Q的管路。輸送路徑61是被構成為略微超過抽獎體B的外徑的內徑之圓管狀的結構體。目標地點Q位於輸送路徑61的上端。目標地點Q位於顯示裝置41的背後。輸送路徑61藉由例如丙烯樹脂等的透光性的材料而被形成。因而,遊樂者能夠視覺上辨認抽獎體B在輸送路徑61內移動的狀態。
輸送路徑61以軸線C為中心軸在鉛直方向直線狀地延伸。如圖10中所例示地,輸送路徑61貫通形成於第二部件52的開口O2、形成於第一部件51的開口O1以及罩蓋部件14的開口142。開口O1以及開口O2是以軸線C為中心的圓形狀的貫通孔。根據以上的結構,與在自第一部件51以及第二部件52分離的位置設置有輸送路徑61的結構相比,有所謂可小型化抽獎裝置10的優點。輸送路徑61的上端部自罩蓋部件14的開口142向上方突出。
再者,抽獎體B所進入的輸送路徑61的供給口為一處。已進入到第二抽獎孔H2的抽獎體B於藉由第二部件52的旋轉而此第二抽獎孔H2移動到輸送路徑61的供給口的正上方的階段,自第二抽獎孔H2落下到供給口。因而,即使在抽獎體B已同時進入到多個第二抽獎孔H2的各個的情況下,也沒有同時向輸送路徑61供給多個抽獎體B的情況。亦即,能夠隔著適度的間隔向輸送路徑61供給多個抽獎體B。又,根據使第二部件52旋轉的結構,不需對於多個第二抽獎孔H2的各個個別形成輸送路徑61的供給口。亦即,對於多個第二抽獎孔H2共用一個輸送路徑61的供給口。
減壓機構62被設置於輸送路徑61的上端部。減壓機構62是使抽獎體B在輸送路徑61內移動的機構。第一實施型態的減壓機構62例如是抽吸輸送路徑61的內部的空氣的抽吸幫浦。輸送路徑61內的抽獎體B以藉由減壓機構62抽吸空氣來向鉛直方向的上方朝向目標地點Q移動。在輸送路徑61內移動的抽獎體B到達位於罩蓋部件14的頂部的目標地點Q。再者,將加壓輸送路徑61內的空氣的加壓機構代替減壓機構62設置於輸送路徑61的下端部亦可。
在目標地點Q設置有第二偵測機構172。第二偵測機構172是偵測已到達目標地點Q的抽獎體B的機構。第二偵測機構172與在圖7中所例示的第一偵測機構171同樣地,具備偵測裝置81以及旋轉機構82。亦即,在藉由旋轉機構82旋轉已到達目標地點Q的抽獎體B的保持狀態下,藉由偵測裝置81接收自抽獎體B的發送機D所發送的識別資訊。當旋轉機構82自保持狀態轉變為釋放狀態時,則抽獎體B自輸送路徑61向圖10的蓄積路徑63排出。
蓄積路徑63是與輸送路徑61的上端部連接的管路。蓄積路徑63是用於暫時蓄積已到達目標地點Q的一個以上的抽獎體B的空間。如圖10中所例示地,在側壁部112形成有返回口114。蓄積路徑63自目標地點Q沿著罩蓋部件14的外周面圓弧狀地延伸到返回口114為止。蓄積路徑63藉由例如丙烯樹脂等的透光性的材料而被形成。因而,遊樂者能夠視覺上辨認抽獎體B在蓄積路徑63內移動的狀態。
已自輸送路徑61排出的抽獎體B藉由在蓄積路徑63內藉由自身重量沿著罩蓋部件14的外周面移動而到達此蓄積路徑63的下端部。直到在一次抽獎遊戲中所選擇的預定個數的抽獎體B被蓄積為止,已到達蓄積路徑63的下端部的抽獎體B被保持於蓄積路徑63。亦即,直到預定個數的抽獎體B藉由物理抽獎被選擇為止,抽獎體B被保持於蓄積路徑63。因而,於一次抽獎遊戲結束的時間點,預定個數的抽獎體B以由抽獎機構50所進行的選擇的順序排列在蓄積路徑63內。當藉由預定個數的抽獎體B藉由物理抽獎被選擇而一次抽獎遊戲結束時,則通過側壁部112的返回口114向抽獎空間L返回被保持於蓄積路徑63的預定個數的抽獎體B。例如,在蓄積路徑63的下端部設置有開閉機構(圖示省略),此關閉機構被控制為閉塞返回口114的關閉狀態以及敞開返回口114的打開狀態。直到預定個數的抽獎體B藉由物理抽獎被選擇為止,開閉機構被維持於關閉狀態。當一次抽獎遊戲結束時,則藉由開閉機構被控制為打開狀態而通過返回口114向抽獎空間L返回預定個數的抽獎體B。
如自以上的說明所理解地,第二偵測機構172偵測已到達目標地點Q的抽獎體B。另一方面,第一偵測機構171在引導機構16中偵測已到達到目標地點Q為止的路徑上的中途的地點(以下稱為「偵測地點」)之抽獎體B。第一實施型態中的偵測地點是第一抽獎孔H1的內側的地點(具體而言是藉由旋轉機構82所保持的地點)。
如在以上所說明地,根據第一實施型態的抽獎裝置10,可實現將已藉由噴射機構13賦能的多個抽獎體B的任一者引導至目標地點Q的趣味性高的有特徵性的物理抽獎。在第一實施型態中,因為噴嘴131相對於抽獎機構50移動,所以與對於抽獎機構50之噴嘴131的位置被固定的結構相比,可使多個抽獎體B藉由多樣的軌道移動。
圖11是例示遊戲裝置100的功能上的結構的方塊圖。如圖11中所例示地,第一實施型態的遊戲裝置100除了抽獎裝置10、多個遊樂單元20以及通知裝置40以外,還具備控制裝置43以及儲存裝置44。
控制裝置43例如是控制抽獎裝置10的各個元件的單個或多個處理器。具體而言,藉由例如中央處理單元(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圖像處理單元(GPU, Graphics Processing Unit)、數位訊號處理器(DSP,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場式可程式閘陣列(FPGA,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或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等的一種以上的處理器而構成控制裝置43。儲存裝置44是儲存控制裝置43所執行的程式以及控制裝置43所使用的各種數據的單個或多個記憶體。藉由例如半導體記錄媒體以及磁性記錄媒體等的習知的記錄媒體構成。再者,藉由多種記錄媒體的組合構成儲存裝置44亦可。
圖12是例示控制裝置43的功能的方塊圖。控制裝置43藉由執行儲存於儲存裝置44的程式來作為控制遊戲裝置100的各個元件的控制部70而發揮功能。第一實施型態的控制部70具備要素指定部71、遊戲控制部72以及通知控制部73。
要素指定部71指定被分配到第一偵測機構171以及第二偵測機構172已偵測到的抽獎體B之抽獎號碼。亦即,指定已進入到第一抽獎孔H1的抽獎體B的抽獎號碼、以及已進入到第二抽獎孔H2的抽獎體B的抽獎號碼。對於抽獎號碼的指定是利用儲存於儲存裝置44的參照表R。參照表R是使自各個抽獎體B的發送機D所發送的識別資訊以及被分配到此抽獎體B的抽獎號碼互相對應的數據表。要素指定部71自參照表R檢索第一偵測機構171已自發送機D接收的識別資訊,並指定與此識別資訊對應的抽獎號碼。
再者,在已向抽獎空間L追加抽獎體B的情況下或在現有的抽獎體B已被交換的情況下,參照表R被更新。例如,在指定的抽獎號碼的抽獎體B1已丟失或破損的情況下,向抽獎空間L導入被分配有此抽獎號碼的新的抽獎體B2。然而,新的抽獎體B2的識別資訊有與先前的抽獎體B1的識別資訊不一致的情況。在此,在參照表R中與此抽獎號碼對應的識別資訊被更新為新的抽獎體B2的識別資訊。參照表R的更新為控制裝置43按照例如來自管理者的指示而執行。
遊戲控制部72控制遊樂者所遊玩的遊戲的進行。第一實施型態的遊戲是按照利用抽獎裝置10的物理抽獎的結果來判斷遊樂者的中獎/落選之抽獎遊戲。具體而言,遊戲控制部72控制抽獎遊戲(賓果遊戲),此抽獎遊戲是在排列為矩陣狀的多個號碼之中藉由物理抽獎依序選擇的抽獎號碼排列為一列的情況下,中獎成立之抽獎遊戲。再者,對於每個遊樂單元20設置遊戲控制部72亦可。
遊戲控制部72使在圖13中所例示的遊樂卡片P顯示於各個遊樂單元20的顯示裝置22。遊樂卡片P是多個候選號碼被排列為矩陣狀的賓果卡片。多個候選號碼的組合以及排列為每個遊樂單元20不同的。遊戲控制部72每當由第二偵測機構172所進行的抽獎體B的偵測時,將遊樂卡片P的多個候選號碼之中與此抽獎體B的抽獎號碼一致的候選號碼依序變更為有效狀態。而且,遊戲控制部72在遊樂卡片P中的任意的一列(例如縱一列、橫一列或斜一列)內的全部的候選號碼已被變更為有效狀態的情況下,判斷為中獎(賓果)已成立。對於中獎已成立的遊樂者賦予預定量的遊樂媒體作為報酬。再者,各個遊樂者在遊樂單元20中所遊玩的遊戲不限於在以上所例示的種類的遊戲(賓果遊戲)。
圖12的通知控制部73藉由通知裝置40向遊樂者通知第一偵測機構171或第二偵測機構172已偵測到抽獎體B。具體而言,通知控制部73使表示第一偵測機構171或第二偵測機構172已偵測到抽獎體B的圖像(以下稱為「通知圖像」)顯示於顯示裝置41。又,通知控制部73使播音裝置42播放表示第一偵測機構171或第二偵測機構172已偵測到抽獎體B的聲音(以下稱為「通知聲音」)。
第一實施型態的通知控制部73使要素指定部71所指定的抽獎號碼藉由通知裝置40向遊樂者通知。具體而言,通知控制部73使包括要素指定部71所指定的抽獎號碼的通知圖像顯示於顯示裝置41。又,通知控制部73使播音裝置42播放包括要素指定部71所指定的抽獎號碼的聲音。第一實施型態的通知控制部73在抽獎體B移動到目標地點Q的過程中與此移動並行地,藉由通知裝置40向遊樂者通知抽獎體B的偵測(具體而言為抽獎號碼)。根據以上的結構,因為實時向遊樂者通知抽獎體B的狀態,所以可實現有臨場感的物理抽獎。
圖14以及圖15是通知圖像X以及通知聲音V的說明圖。圖14是在第一偵測機構171已偵測到抽獎體B的情況下所播放的通知圖像X以及通知聲音V。圖15是在第二偵測機構172已偵測到抽獎體B的情況下所播放的通知圖像X以及通知聲音V。如圖14以及圖15中所例示地,通知圖像X包括虛擬角色X1以及實況訊息X2。虛擬角色X1是表示在虛擬空間內實況報導利用抽獎裝置10的物理抽獎的狀況的虛擬的生物之物件。通知聲音V是虛擬角色X1實況報導物理抽獎的狀況的聲音。因而,生成如虛擬角色X1正實況報導物理抽獎的狀態般的氛圍。
如圖14中所例示地,在第一偵測機構171已偵測到抽獎體B的情況下所顯示的實況訊息X2包括此抽獎體B的抽獎號碼。在例如要素指定部71所指定的抽獎號碼為「4」的情況下,「4號 進入機會區域!」等的實況訊息X2被顯示於顯示裝置41。又,自播音裝置42播放「4號球已進入到機會區域!會中獎嗎?」等的通知聲音V。亦即,藉由影像以及聲音向遊樂者通知抽獎體B已進入到第一抽獎孔H1。在圖14中所例示的「機會區域」是第一部件51與第二部件52之間的空間。
如圖15中所例示地,在第二偵測機構172已偵測到抽獎體B的情況下所顯示的實況訊息X2包括此抽獎體B的抽獎號碼。在例如要素指定部71所指定的抽獎號碼為「4」的情況下,「4號 中獎!」等的實況訊息X2被顯示於顯示裝置41。又,自播音裝置42播放「4號球已中獎!」等的通知聲音V。亦即,藉由影像以及聲音向遊樂者通知抽獎體B已到達目標地點Q。
再者,對於通知聲音V的生成任意採用聲音合成技術。例如,通知控制部73藉由將抽獎號碼的聲音插入到事先準備好的聲音來生成通知聲音V。又,通知控制部73藉由對於將抽獎號碼插入到事先準備好的固定語句的字元串執行聲音合成處理來生成通知聲音V亦可。
圖16是例示控制部70所執行的處理(以下稱為「控制處理」)的具體的步驟的流程圖。將例如每當預定的時間所發生的中斷作為契機而執行控制處理。
要素指定部71判斷第一偵測機構171是否已偵測到抽獎體B(Sa1)。亦即,判斷抽獎體B是否已進入到第一抽獎孔H1。在第一偵測機構171已偵測到抽獎體B的情況下(Sa1:是),要素指定部71指定與第一偵測機構171已自抽獎體B接收的識別資訊對應的抽獎號碼(Sa2)。通知控制部73藉由通知裝置40向遊樂者通知要素指定部71所指定的抽獎號碼(Sa3)。亦即,如圖14中所例示地,包括抽獎號碼的通知圖像X被顯示於顯示裝置41,並自播音裝置42播放包括抽獎號碼的通知聲音V。在第一偵測機構171未偵測到抽獎體B的情況下(Sa1:否),抽獎號碼的指定(Sa2)以及通知(Sa3)不被執行。
要素指定部71判斷第二偵測機構172是否已偵測到抽獎體B(Sa4)。亦即,判斷抽獎體B是否已到達目標地點Q。在第二偵測機構172已偵測到抽獎體B的情況下(Sa4:是),要素指定部71指定與第二偵測機構172已自抽獎體B接收的識別資訊對應的抽獎號碼(Sa5)。通知控制部73藉由通知裝置40向遊樂者通知要素指定部71所指定的抽獎號碼(Sa6)。亦即,如圖15中所例示地,包括抽獎號碼的通知圖像X被顯示於顯示裝置41,並自播音裝置42播放包括抽獎號碼的通知聲音V。在第二偵測機構172未偵測到抽獎體B的情況下(Sa4:否),抽獎號碼的指定(Sa5)以及通知(Sa6)不被執行。遊戲控制部72按照已到達目標地點Q的抽獎體B的抽獎號碼使各個遊樂者的抽獎遊戲進行(Sa7)。
如前述地,直到預定個數被蓄積為止,已到達目標地點Q的抽獎體B被保持於蓄積路徑63。因而,每次抽獎體B藉由物理抽獎被選擇時,殘存於抽獎空間L內的抽獎體B的個數減少。遊戲控制部72判斷殘存於抽獎空間L內的抽獎體B的個數是否低於閾值(Sa8)。在抽獎空間L內的抽獎體B的個數低於閾值的情況下(Sa8:是),遊戲控制部72將突起部55控制為有效狀態。亦即,抽獎體B進入到第一抽獎孔H1的可能性上昇。在抽獎空間L內的抽獎體B的個數超過閾值的情況下(Sa8:否),突起部55被維持於無效狀態。
如自以上的說明所理解地,在第一實施型態中,不僅是向遊樂者通知抽獎體B已到達目標地點Q,也向遊樂者通知抽獎體B已到達位於到目標地點Q為止的路徑上的中途的偵測地點。亦即,對於遊樂者實況報導直到抽獎體B到達目標地點Q為止的中途經過。因而,與僅向遊樂者通知目標地點Q之抽獎體B已到達的結構相比,可在物理抽獎的過程中提高氣氛。例如,能夠將直到抽獎體B到達目標地點Q為止的期待感賦予給遊樂者。
又,在第一實施型態中,朝向目標地點Q的抽獎體B一邊在第一抽獎面F1以及第二抽獎面F2上滾動一邊滯留。因而,能夠藉由簡便的結構確保直到抽獎體B到達目標地點Q為止的時長。藉由充分確保直到抽獎體B到達目標地點Q為止的時長,可增進所謂期望的抽獎體B能夠到達目標地點Q的遊樂者的期待感。
又,在第一實施型態中,已自第二抽獎面F2進入到第二抽獎孔H2的抽獎體B被引導到目標地點Q,另一方面,已自第二抽獎面F2通過開口531的抽獎體B落下到載置面Fa上。亦即,已通過開口531的抽獎體B不到達目標地點Q。根據以上的結構,與在周壁部53未形成有開口531的結構相比,抽獎體到達目標地點的機率被減低。因而,能夠藉由簡便的結構確保直到多個抽獎體的任一者到達目標地點為止的時長。
[第二實施型態] 說明本發明的第二實施型態。再者,對於在以下所例示的各個型態中功能與第一實施型態同樣的元件,挪用於第一實施型態的說明中所使用的符號而適當省略各個詳細的說明。
圖17是例示第二實施型態中的載置部件12的結構的平面圖。如圖17中所例示地,第二實施型態的抽獎裝置10具備指引部122。指引部122是指引載置於載置面Fa上的多個抽獎體B朝向噴嘴131的結構體。具體而言,指引部122是被設置於載置面Fa,並自此載置面Fa突出的突起。例如,指引部122是朝向噴嘴131所露出的切口121延伸的突起。根據以上的結構,在載置面Fa上與指引部122接觸的抽獎體B沿著此指引部122被引導到切口121。因而,可使載置面Fa上的多個抽獎體B集中到噴嘴131的附近。在第二實施型態中也可實現與第一實施型態同樣的效果。
再者,在以上的說明中,雖然例示指引部122被設置於載置面Fa的結構,但是設置指引部122的位置不限於載置面Fa。例如,在自載置面Fa向鉛直方向的上方分離的位置設置有與圖17同樣的形狀的指引部122亦可。依照以上的態樣的指引部122與驅動機構15連接,並與載置部件12一同旋轉。
[第三實施型態] 圖18是第三實施型態中的抽獎裝置10的側面圖。如圖18中所例示地,在第三實施型態中設置有自罩蓋部件14的指引面141向抽獎空間L突出的多個突起部143。在圖18中一併記載有多個突起部143的平面圖。各個突起部143是對於指引面141以及輸送路徑61的外周面大致正交的板狀部件。各個突起部143在自鉛直方向的平面視中,自輸送路徑61的外周面在徑向放射狀地延伸。多個突起部143在輸送路徑61的周圍被等間隔地設置。又,各個突起部143中的下端面是大致與指引面141連續的曲面(例如圓弧面)。但是,突起部143的形狀或個數不限於圖18的例示。
如自圖18所理解地,多個突起部143相對於抽獎機構50位於鉛直方向的上方。如在圖18中以虛線的箭頭a所圖示地,已藉由噴嘴131向上方賦能的抽獎體B沿著指引面141接近軸線C,並藉由與突起部143碰撞而朝向抽獎機構50落下。又,如在圖18中以虛線的箭頭b所圖示地,已藉由噴嘴131向上方賦能的抽獎體B沿著指引面141以及突起部143的下端面以圓弧狀的軌道移動,並沿著輸送路徑61向抽獎機構50落下。
再者,於未設置突起部143的結構中,已自噴射機構13上昇的抽獎體B有沿著指引面141通過抽獎機構50的上方(亦即飛越抽獎機構50),並向與載置面Fa中的噴射機構13相反側落下的可能性。與以上的結構對比地,根據第三實施型態,可使許多的抽獎體B有效地朝向抽獎機構50落下。又,根據第三實施型態,藉由使抽獎體B與突起部143碰撞而使其易於對於抽獎機構50落下。因而,即使在使由噴嘴131所致的空氣的噴射量或噴射方向變化的情況下,也可使許多的抽獎體B朝向抽獎機構50移動。根據以上的結構,例如,也有所謂易於採用藉由控制由噴射機構13所致的噴射來使多個抽獎體B的軌道多樣地變化等的表演效果的優點。
再者,雖然在圖18中例示平板狀的多個突起部143,但是突起部143的形狀不限於以上的例示。例如,如圖19中所例示地,將側面形成為曲面(例如圓弧面)的圓錐台狀的突起部143設置於指引面141亦可。突起部143的側面是在圓周方向的整個圓周中,大致與指引面141連續的曲面。根據以上的結構,沿著指引面141接近軸線C的抽獎體B即使在對於突起部143自任一之方向來到的情況下,也如以圖19中的虛線的箭頭b所圖示地,沿著指引面141以及突起部143的側面以圓弧狀的軌道移動。因而,與圖18的結構同樣地,可使許多的抽獎體B有效地朝向抽獎機構50落下。
[第四實施型態] 圖20是第四實施型態中的載置部件12之中噴嘴131的附近的結構圖(正面圖、上視圖以及側面圖)。如圖20中所例示地,在第四實施型態中的載置部件12的載置面Fa設置有分散機構18。分散機構18是使已藉由噴嘴131向鉛直方向的上方賦能的抽獎體B的方向變化的機構。
具體而言,分散機構18具備基部180、側面部181、側面部182以及多個支撐部183。基部180是與側壁部112的內周面隔著間隔面對著的平板狀的部分。側面部181以及側面部182的各個是自基部180的周緣向軸線C側突出的壁狀的部分。側面部181以及側面部182在圓周方向相互隔著間隔面對著。多個支撐部183的各個是用於將基部180、側面部181以及側面部182與載置部件12連接的部件。已藉由噴嘴131向鉛直方向的上方賦能的抽獎體B通過側面部181與側面部182之間的空間而朝向指引面141上昇。
如圖20中所圖示地,對於載置面Fa之分散機構18的角度為可變更的。圖20的驅動機構184藉由例如馬達等的電動機而被構成,並使分散機構18在圓周方向擺動。亦即,以沿著載置部件12的徑向的中心軸為中心而變更對於載置面Fa的分散機構18。
在圖20中圖示有關於分散機構18的第一狀態以及第二狀態。第一狀態以及第二狀態是載置部件12相對於鉛直方向相互向相反側傾斜的狀態。在分散機構18在第一狀態的情況下,藉由抽獎體B與側面部181碰撞來變化此抽獎體B的進行的方向。因而,抽獎體B被向方向d1發射。另一方面,在分散機構18在第二狀態的情況下,藉由抽獎體B與側面部182碰撞來變化此抽獎體B的進行的方向。因而,抽獎體B被向方向d2發射。如自以上的說明所理解地,分散機構18使已藉由噴嘴131向鉛直方向的上方賦能的抽獎體B向包括方向d1以及方向d2的多個方向分散。
在第四實施型態中也可實現與第一實施型態同樣的效果。又,在第四實施型態中,藉由分散機構18變更已藉由噴嘴131賦能的抽獎體B的方向。因而,所謂在抽獎空間L的全體中分散有多個抽獎體B的第一實施型態的效果是格外顯著的。
[第五實施型態] 在第一實施型態中,例示將多個抽獎體B向上方賦能的噴嘴131移動的結構。在第五實施型態中,藉由使多個噴嘴131選擇性地動作,來使多個抽獎體B被賦能的位置相對於抽獎機構50變化。
圖21是第五實施型態中的載置部件12以及噴射機構13的平面圖以及剖面圖。如圖21中所例示地,第五實施型態中的載置部件12的載置面Fa是自內周緣到外周緣下降的傾斜面。因而,載置於載置面Fa的多個抽獎體B藉由自身重量朝向載置面Fa的外周緣滾動。在第五實施型態中,載置部件12不旋轉。載置部件12的外周面與側壁部112的內周面隔著預定的間隔面對著。
第五實施型態的噴射機構13具備多個噴嘴131。多個噴嘴131沿著載置部件12的外周緣排列於圓周方向。多個噴嘴131的各個在自鉛直方向的平面視中,露出於載置部件12的外周面與側壁部112的內周面的間隔內。各個噴嘴131是噴射自供氣機構132(在圖21中圖示省略)所供給的空氣的管狀的結構體。接近載置面Fa的外周緣的多個抽獎體B藉由自噴嘴131所噴射的空氣被向抽獎空間L賦能。如自以上的說明所理解地,多個噴嘴131的集合作為將載置於載置面Fa的多個抽獎體B向上方賦能的賦能部而發揮功能。又,多個噴嘴131的各個作為將載置於載置面Fa的多個抽獎體B向上方賦能的個別賦能部而發揮功能。
驅動機構15可使多個噴嘴131的各個選擇性地動作。具體而言,驅動機構15使多個噴嘴131之中一個以上的噴嘴131噴射空氣,並使由剩餘的噴嘴131所進行的空氣的噴射停止。亦即,多個噴嘴131之中一個以上的噴嘴131被選擇性地控制為動作狀態。例如,驅動機構15將多個噴嘴131的各個以沿著圓周方向的排列的順序依序控制為動作狀態。根據以上的結構,載置面Fa上的多個抽獎體B被賦能的位置以軸線C為中心在圓周方向旋轉。但是,噴嘴131的選擇的順序以及個數為任意的。例如,將自多個噴嘴131所隨機選擇的一個以上的噴嘴131控制為動作狀態亦可。再者,噴射空氣的噴嘴131的組合(包括個數)是可變更的。如自以上的說明所理解地,第五實施型態的驅動機構15藉由依序變更多個噴嘴131之中使其動作的一個以上的噴嘴131,來使載置面Fa上的多個抽獎體B被賦能的位置變化。
在第五實施型態中也可實現與第一實施型態同樣的效果。又,在第五實施型態中,藉由使多個噴嘴131的各個選擇性地動作來變化對於多個抽獎體B的賦能的位置。因而,有所謂不需要使噴嘴131移動的機構的優點。又,在第五實施型態中,因為能夠任意控制多個噴嘴131之中噴射空氣的噴嘴131的位置以及個數,所以也有所謂相較於第一實施型態能夠多樣化抽獎體B的軌道的優點。另一方面,根據使噴嘴131移動的第一實施型態的結構,與第五實施型態相比,有所謂能夠削減噴嘴131的個數的優點。
使噴嘴131移動的第一實施型態的驅動機構15、以及使多個噴嘴131選擇性地動作的第五實施型態的驅動機構15被作為使賦能部將多個抽獎體B賦能的位置相對於抽獎機構50變化的機構而總括地表現。亦即,使噴嘴131移動的結構、以及使多個噴嘴131選擇性地動作的結構與使多個抽獎體B被賦能的位置變化的結構的具體例相當。
[第六實施型態] 第六實施型態的遊戲裝置100執行第一抽獎活動以及第二抽獎活動。第一抽獎活動是與第一實施型態同樣地,使各個遊樂者所遊玩的抽獎遊戲按照物理遊戲的結果來進行的遊戲活動。第二抽獎活動是滿足指定的條件的遊樂者可參加的特別的遊戲活動。例如在抽獎遊戲中已獲得的品目的個數已達到預定值的遊樂者可參加第二抽獎活動。第二抽獎活動是選擇多個候選要素的任一者的抽獎(以下稱為「特別抽獎」)遊戲活動。
圖22是例示第六實施型態中的支撐機構30以及通知裝置40的結構的側面圖。在第六實施型態中的支撐機構30設置有顯示裝置31。具體而言,在支撐機構30中,以平面視在位於遊樂單元20側的各個表面設置有顯示裝置31。顯示裝置31例如是將LED(Light Emitting Diode)等的發光元件排列為矩陣狀的平面狀的顯示體。藉由使各個發光元件選擇性地發光而在顯示裝置31顯示有圖像。
顯示裝置31包括第一區域311以及第二區域312。第一區域311以及第二區域312的各個是圓弧狀的顯示體。在第一區域311與第二區域312之間設置有通知裝置40的顯示裝置41。顯示裝置31與顯示裝置41相互協同作動而顯示圓弧狀的圖像(以下稱為「輔助圖像」)。輔助圖像是多個候選要素E被排列為圓弧狀的圖像。在第一區域311、顯示裝置41以及第二區域312中顯示有圓弧狀的輔助圖像。在顯示裝置41顯示有多個候選要素E之中的一個候選要素E。先行於顯示於顯示裝置41的一個候選要素E之多個候選要素E被顯示於第一區域311,後續於顯示於顯示裝置41的一個候選要素E之多個候選要素E被顯示於第二區域312。再者,在第一抽獎活動中,與第一實施型態同樣的通知圖像X被顯示於顯示裝置41。
在第二抽獎活動中,遊戲控制部72使多個候選要素E的排列前進。亦即,多個候選要素E的排列沿著支撐機構30圓弧狀地前進。因而,顯示於顯示裝置41的一個候選要素E以候選要素E中的排列的順序依序切換。又,遊戲控制部72在第二偵測機構172已偵測到抽獎體B的情況下,使多個候選要素E的前進停止。在前進已停止的時間點,正顯示於顯示裝置41的一個候選要素E為特別抽獎的結果。與第一實施型態同樣地,目標地點Q位於顯示裝置41的背後。因而,遊樂者以在輸送路徑61的內部移動的抽獎體B與顯示於顯示裝置41的候選要素E碰撞般地進行感知。按照特別抽獎的結果而報酬被賦予給遊樂者。具體而言,按照藉由特別抽獎所選擇的候選要素E的數量的遊樂媒體被作為報酬賦予給遊樂者。
在第六實施型態中也可實現與第一實施型態同樣的效果。又,在第六實施型態中,用於向遊樂者通知物理抽獎的過程以及結果的顯示裝置41也被兼用於選擇多個候選要素E的任一者的第二抽獎活動。因而,能夠實現趣味性高的多樣的抽獎。
[變形例] 以上所例示的各個型態能夠多樣地變形。在以下例示能夠被適用於前述的各個型態之具體的變形的態樣。於相互不矛盾的範圍合併自以下的例示所任意選擇的二個以上的態樣亦可。
(1)雖然在前述的各個型態中,顯示裝置41顯示表示物理抽獎的過程以及結果的通知圖像X,但是顯示通知圖像X的元件不限於顯示裝置41。例如各個遊樂單元20的顯示裝置22顯示通知圖像X亦可。第六實施型態的顯示裝置31顯示通知圖像X亦可。
又,例如如圖23中所例示地,將顯示裝置511設置於抽獎裝置10(例如抽獎機構50)亦可。圖23的顯示裝置511被設置於第一部件51的外周面。顯示裝置511例如是將LED等的發光元件排列為矩陣狀的平面狀的顯示體。藉由使各個發光元件選擇性地發光而在顯示裝置511顯示有各種圖像。通知控制部73使由第一偵測機構171或第二偵測機構172所進行的抽獎體B的偵測顯示於顯示裝置511。例如,如圖23中所例示地,使第一偵測機構171或第二偵測機構172已偵測到的抽獎體B的抽獎號碼顯示於顯示裝置511。再者,將顯示裝置511設置於第二部件52亦可。如自以上的說明所理解地,顯示抽獎體B的偵測的元件(顯示裝置41、顯示裝置22、顯示裝置31、顯示裝置511)是向遊樂者通知抽獎體B已被偵測到的通知裝置的一個例子。
(2)雖然在前述的各個型態中,播音裝置42播放表示物理抽獎的過程以及結果的通知聲音V,但是播放通知聲音V的元件不限於播音裝置42。例如,設置於各個遊樂單元20的播音裝置(例如揚聲器)播放通知聲音V亦可。
(3)雖然在前述的各個型態中,通知裝置40藉由通知圖像X的顯示以及通知聲音V的播放的雙方來向遊樂者通知抽獎體B的偵測,但是通知裝置40僅藉由通知圖像X的顯示以及通知聲音V的播放的一方來向遊樂者通知抽獎體B的偵測亦可。因而,例如在通知裝置40中,顯示裝置41以及播音裝置42的一方被省略亦可。
(4)雖然在前述的各個型態中,以輸送路徑61的上端部為目標地點Q,但是目標地點Q的位置不限於以上的例示。例如,也採用以蓄積路徑63的下端部的附近為目標地點Q的結構。在以上的結構中,在蓄積路徑63的下端部的附近設置有第二偵測機構172。
(5)雖然在前述的各個型態中,將第一偵測機構171設置於第一抽獎孔H1,但是第一偵測機構171偵測抽獎體B的偵測地點不限於以上的例示。例如,將第一偵測機構171設置於第二抽獎孔H2亦可。將第一偵測機構171設置於引導路54亦可。在將第一偵測機構171設置於如引導路54般地抽獎體B藉由自身重量滾動的通道的結構中,省略使抽獎體B保持以及旋轉的旋轉機構82亦可。又,在第二偵測機構172被設置於蓄積路徑63的下端部的結構中,將第一偵測機構171設置於例如輸送路徑61中的輸送路徑61的上端部亦可。又,將多個第一偵測機構171設置於到目標地點Q為止的路徑上亦可。如自以上的例示所理解地,較佳為將第一偵測機構171設置於引導機構16中的到目標地點Q為止的路徑上的一個以上的地點的結構。
再者,將第一偵測機構171設置於未到達目標地點Q的抽獎體B所通過的路徑上亦可。例如,在周壁部53中的開口531設置有第一偵測機構171。根據以上的結構,可藉由通知圖像X或通知聲音V向遊樂者通知已通過第一抽獎孔H1的抽獎體B已自向目標地點Q的路徑脫離。在到目標地點Q為止的路徑上所設置的第一偵測機構171的個數越多,有所謂越能夠向遊樂者通知抽獎遊戲中的詳細的中途經過的優點。
(6)雖然在前述的各個型態中,例示載置面Fa的全體相對於軸線C傾斜的傾斜面的結構,但是僅載置面Fa的一部分作為傾斜面亦可。亦即,也可假設載置面Fa包括水平面以及傾斜面的結構。又,載置面Fa的傾斜面是平面以及曲面的任一者亦可。
(7)雖然在前述的各個型態中,要素指定部71利用第一偵測機構171以及第二偵測機構172已自抽獎體B的發送機D接收的識別資訊來指定抽獎號碼,但是用於要素指定部71指定抽獎號碼的結構不限於以上的例示。例如,在第一偵測機構171具備拍攝抽獎體B的拍攝裝置的結構中,要素指定部71自拍攝裝置所拍攝的圖像來指定抽獎號碼亦可。
例如,要素指定部71藉由分析拍攝印刷或黏貼有抽獎號碼的抽獎體B的圖像來指定此抽獎號碼。又,在例如在抽獎體B的表面印刷或黏貼有表示抽獎號碼的QR碼(註冊商標)等的識別用的圖像的結構中,要素指定部71自此圖像來指定抽獎號碼。再者,於例如利用可藉由可見光拍攝的墨水而在抽獎體B印刷有抽獎號碼的結構中,各個遊樂者可藉由目視來視覺上辨認抽獎體B的抽獎號碼。另一方面,利用可藉由紅外光等的非可見光拍攝的墨水而將識別用的圖像印刷於抽獎體B亦可。根據以上的結構,因為識別用的圖像無法由遊樂者視覺上辨認,所以能夠確保有關於抽獎體B的設計的自由度。再者,藉由包括識別資訊的接收以及抽獎體B的拍攝等的二個以上的方法來指定各個抽獎體B的抽獎號碼亦可。
再者,要素指定部71不需指定至抽獎體B為止的抽獎號碼。例如,要素指定部71自第一偵測機構171所具備的拍攝裝置所拍攝的抽獎空間L內的圖像,來指定已進入到抽獎機構50的抽獎體B的有無或個數亦可。拍攝裝置被設置於罩蓋部件14的內部(抽獎空間L)亦可,被設置於罩蓋部件14的外部亦可。在以上的結構中,例如「球已進入到機會區域!」「二個球在機會區域!」等的通知圖像X或通知聲音V被播放。根據以上的結構,因為不需指定至抽獎體B為止的識別號碼,所以有所謂可簡化第一偵測機構171的結構的優點。
(8)雖然在前述的各個型態中,將噴嘴131設置於載置面Fa的外周緣,但是噴嘴131的位置不限於以上的例示。例如,將噴嘴131設置於載置面Fa的內周緣亦可。在噴嘴131被設置於載置面Fa的內周緣的結構中,載置面Fa包括自外周緣到內周緣下降的傾斜面。又,將噴嘴131設置於載置面Fa中的內周緣與外周緣的中間的位置亦可。較佳為無論噴嘴131的位置如何,載置面Fa包括越靠近此噴嘴131的位置越低的傾斜面的結構。
(9)雖然在前述的各個型態中,使載置部件12以及噴射機構13的雙方旋轉,但是將載置部件12以及噴射機構13的一方或雙方固定亦可。例如,如圖24中所例示地,基於載置部件12被固定的結構,使噴射機構13相對於抽獎機構50移動亦可。在圖24的結構中,載置部件12的載置面Fa是自內周緣到外周緣下降的傾斜面。載置部件12相對於抽獎機構50不旋轉。因而,載置於載置面Fa的多個抽獎體B藉由自身重量朝向載置面Fa的外周緣滾動。噴射機構13的噴嘴131位於載置面Fa的外周緣與側壁部112的內周面的間隙內,並以軸線C為中心沿著此外周緣旋轉。因而,已到達載置面Fa的外周緣的多個抽獎體B藉由來自接近此抽獎體B的噴嘴131的空氣而被向抽獎空間L內賦能。再者,基於將噴射機構13固定的結構,使載置部件12旋轉亦可。
(10)雖然在第一實施型態至第四實施型態中,例示載置面Fa以及噴嘴131以軸線C為中心旋轉的結構,但是載置面Fa以及噴嘴131的移動的態樣不限於以上的例示。例如,與包括多角形狀的載置面Fa的載置部件12的旋轉一同,噴射機構13的噴嘴131沿著載置面Fa的周緣藉由多角形狀的軌道移動亦可。又,當假設以矩形狀的載置面Fa中的第一邊緣相較於相反側的第二邊緣低地傾斜的載置部件12,則也可假設噴嘴131沿著第一邊緣直線往返的結構。如自以上的說明所理解地,根據載置面Fa的傾斜面中的下降的方向朝向噴嘴131的結構,可使多個抽獎體B有效地集中到噴嘴131。
(11)雖然在前述的各個型態中,在載置部件12的設置面Fb設置有噴射機構13,但是載置部件12與噴射機構13的位置的關係不限於以上的例示。例如,如圖25中所例示地,噴嘴131的一部分或全部自載置面Fa突出亦可。又,如圖26中所例示地,噴射機構13的一部分或全部自載置面Fa向鉛直方向的上方突出亦可。在圖26中,例示有噴嘴131的全部以及供氣機構132的一部分自載置面Fa突出的結構。也可假設噴射機構13的全部位於載置面Fa的表面上的結構。
(12)雖然在前述的各個型態中,藉由由噴嘴131所進行的空氣的噴射而將多個抽獎體B向抽獎空間L內賦能,但是用於將多個抽獎體B賦能的結構不限於以上的例示。例如,藉由打擊多個抽獎體B的打擊體而將各個抽獎體B向抽獎空間L內賦能亦可。又,例如藉由使載置部件12振動而將載置面Fa上的多個抽獎體B賦能亦可。又,也可將多個抽獎體B收容於形成抽獎空間L的透光性的容器,並藉由使此容器振動或旋轉而將多個抽獎體B賦能。如自以上的例示所理解地,前述的各個型態中的噴嘴131、打擊抽獎體B的打擊體、藉由振動而將抽獎體B賦能的載置部件12、以及在收容多個抽獎體B的狀態下振動或旋轉的容器是將多個抽獎體B賦能的賦能部的例示。
(13)雖然在前述的各個型態中,例示設置有一個噴嘴131的結構,但是將多個噴嘴131設置於抽獎空間L內亦可。例如多個噴嘴131沿著載置面Fa的外周緣被以預定的間隔設置。
(14)雖然在前述的各個型態中,例示對於各個抽獎體B分配有抽獎號碼的結構,但是被分配到各個抽獎體B的抽獎要素不限於抽獎號碼。例如,也可假設多個色彩的任一者作為抽獎要素被分配到各個抽獎體B的結構、或多個記號的任一者作為抽獎要素被分配到各個抽獎體B的結構。如自以上的例示所理解地,抽獎要素被作為成為由抽獎所進行的選擇的對象之要素而總括地表現。
[附註] 自以上的記載,例如如以下地掌握本發明的較佳的態樣。再者,為了易於理解各個態樣,於以下,雖然為了方便以括弧一併記載圖式的符號,但是並非將本發明限於圖示的態樣的意思。
[附註A] 在專利文獻1的技術中,遊樂者直到一個抽獎體進入到多個抽獎孔的任一者為止僅等待,並有所謂物理抽獎的過程單調的課題。考慮以上的情形,本發明的具體的態樣(附註A1至附註A14)以實現趣味性高的、有特徵性的物理抽獎為目的。
[附註A1] 依照本發明的一個態樣(附註A1)的抽獎裝置(10),具備:賦能部(131),將多個抽獎體(B)向上方賦能;引導機構(16),將已藉由所述賦能部(131)賦能的所述多個抽獎體(B)之中的任一抽獎體(B)引導至目標地點(Q);第一偵測機構(171),在所述引導機構(16)中偵測已到達到所述目標地點(Q)為止的路徑上的地點之所述抽獎體(B);以及通知裝置(40),向遊樂者通知所述第一偵測機構(171)已偵測到所述抽獎體(B)。
在以上的態樣中,可實現將已藉由賦能部(131)賦能的多個抽獎體(B)的任一者引導至目標地點(Q)的、趣味性高的有特徵性的物理抽獎。而且,向遊樂者通知在引導機構(16)中抽獎體(B)已到達到目標地點(Q)為止的中途的地點。亦即,向遊樂者通知直到多個抽獎體(B)的任一者到達目標地點(Q)為止的中途經過。因而,能夠將直到抽獎體(B)到達目標地點(Q)為止的期待感賦予給遊樂者。
賦能部(131)是將多個抽獎體(B)向上方賦能的任意的元件。「賦能」是意味著藉由使力作用於抽獎體(B)而使此抽獎體(B)移動。「上方」是意味著相對於水平方向向上方相交的方向。因而,「上方」是除了與水平方向正交的方向(亦即,鉛直方向的上方)以外,也包含相對於水平方向以及鉛直方向傾斜的方向。
抽獎體(B)是被利用於由抽獎裝置(10)所進行的抽獎的立體物。抽獎體(B)的典型例雖然是可滾動的立體(例如球體或多面體),但是利用例如圓盤等的板狀部件作為抽獎體(B)亦可。
目標地點(Q)是成為由引導機構(16)所進行的引導的目標之地點。已到達目標地點(Q)的抽獎體(B)確定作為已藉由由抽獎裝置(10)所進行的抽獎所選擇的抽獎體(B)。另一方面,藉由第一偵測機構(171)來偵測抽獎體(B)的地點是在引導機構(16)中位於目標地點(Q)的近前側的任意的地點。
通知裝置(40)是可向遊樂者通知資訊的任意的輸出設備。例如,顯示表示已偵測到抽獎體(B)的圖像的顯示裝置(41)、或播放表示已偵測到抽獎體(B)的聲音的播音裝置(42)為通知裝置(40)的具體例。
[附註A2] 在附註A1的具體例(附註A2)中,所述引導機構(16)包括第一部件(51),此第一部件(51)包括載置有所述抽獎體(B)的第一抽獎面(F1);在所述第一抽獎面(F1)形成有所述抽獎體(B)所進入的第一抽獎孔(H1);所述抽獎體(B)經由所述第一抽獎孔(H1)被引導到所述目標地點(Q);且所述第一偵測機構(171)偵測已進入到所述第一抽獎孔(H1)的所述抽獎體(B)。在以上的態樣中,因為藉由引導機構(16)所引導的抽獎體(B)滯留於第一部件(51)的第一抽獎面(F1),所以能夠藉由簡便的結構來確保直到抽獎體(B)到達目標地點(Q)為止的時長。藉由充分確保直到抽獎體(B)到達目標地點(Q)為止的時長,可增進所謂抽獎體(B)到達目標地點(Q)的遊樂者的期待感。
[附註A3] 在附註A2的具體例(附註A3)中,所述引導機構(16)包括位於鉛直方向中的所述第一部件(51)的下方之第二部件(52);所述第二部件(52)包括載置有所述抽獎體(B)的第二抽獎面(F2);在所述第二抽獎面(F2)形成有所述抽獎體(B)所進入的第二抽獎孔(H2);且所述抽獎體(B)經由所述第二抽獎孔(H2)被引導到所述目標地點(Q)。在以上的態樣中,因為藉由引導機構(16)所引導的抽獎體(B)滯留於第二部件(52)的第二抽獎面(F2),所以能夠藉由簡便的結構來確保直到抽獎體(B)到達目標地點(Q)為止的時長。藉由充分確保直到抽獎體(B)到達目標地點(Q)為止的時長,可增進所謂抽獎體(B)到達目標地點(Q)的遊樂者的期待感。
[附註A4] 在附註A3的具體例(附註A4)中,所述引導機構(16)包括包圍所述第一部件(51)與所述第二部件(52)之間的空間之周壁部(53)。在以上的態樣中,因為設置有包圍第一部件(51)與第二部件(52)之間的空間之周壁部(53),所以抽獎體(B)藉由第一部件(51)中的第一抽獎孔(H1)以外的路徑到達第二部件(52)的可能性被減低。因而,可提高藉由第一偵測機構(171)偵測到達目標地點(Q)的抽獎體(B)的準確性。再者,周壁部(53)被設置於第二部件(52)的整個圓周中亦可,被設置於第二部件(52)的一部分的周緣亦可。
[附註A5] 在附註A4的具體例(附註A5)中,在所述周壁部(53)形成有開口(531);且已自所述第二抽獎面(F2)通過所述開口(531)的所述抽獎體(B)移動到抽獎空間(L),此抽獎空間(L)是所述多個抽獎體(B)藉由所述賦能部(131)被向上方賦能的抽獎空間。在以上的態樣中,已自第二抽獎面(F2)進入到第二抽獎孔(H2)的抽獎體(B)被引導到目標地點(Q)。另一方面,已自第二抽獎面(F2)通過開口(531)的抽獎體(B)移動到抽獎空間(L)。亦即,已通過開口(531)的抽獎體(B)不到達目標地點(Q)。根據以上的結構,與在周壁部(53)未形成有開口(531)的結構相比,抽獎體(B)到達目標地點(Q)的機率被減低。因而,能夠藉由簡便的結構來確保直到多個抽獎體(B)的任一者到達目標地點(Q)為止的時長。
[附註A6] 在附註A3至附註A5的任一具體例(附註A6)中,所述引導機構(16)包括將已進入到所述第二抽獎孔(H2)的所述抽獎體(B)輸送至所述目標地點(Q)之輸送路徑(61)。在以上的態樣中,能夠確實將已進入到第二抽獎孔(H2)的抽獎體(B)輸送至目標地點(Q)。
輸送路徑(61)例如是抽獎體(B)所通過的管路。藉由例如向抽獎體(B)噴射氣體而此抽獎體(B)在輸送路徑(61)的內部移動。但是,輸送路徑(61)不限於管路。將抽獎體(B)藉由例如槽狀的輸送路徑(61)輸送亦可。
[附註A7] 在附註A6的具體例(附註A7)中,所述輸送路徑(61)貫通所述第一部件(51)以及所述第二部件(52),並將所述抽獎體(B)向鉛直方向的上方輸送。在以上的結構中,因為將抽獎體(B)向鉛直方向的上方輸送的輸送路徑(61)貫通第一部件(51)以及第二部件(52),所以與輸送路徑(61)被設置於自第一部件(51)以及第二部件(52)分離的位置的結構相比,可小型化抽獎裝置(10)。
[附註A8] 在附註A2至附註A7的任一具體例(附註A8)中,所述引導機構(16)包括自所述第一抽獎面(F1)沿著所述第一抽獎面(F1)中的所述第一抽獎孔(H1)的外側的周緣突出之突起部(55)。在以上的結構中,可藉由突起部(55)限制已到達第一抽獎孔(H1)的附近的抽獎體(B)自此第一抽獎孔(H1)的外側的周緣落下。因而,可提高抽獎體(B)進入到第一抽獎孔(H1)的頻率。再者,第一抽獎孔(H1)的外側是意味著隔著第一抽獎孔(H1)而與第一抽獎面(F1)的中心相反側。
[附註A9] 在附註A8的具體例(附註A9)中,所述突起部(55)可在與所述第一抽獎面(F1)相交的方向移動。在以上的態樣中,因為突起部(55)可移動,所以可按照突起部(55)的位置來調整抽獎體(B)進入到第一抽獎孔(H1)的頻率。
[附註A10] 在附註A1至附註A9的任一具體例(附註A10)中,所述通知裝置(40)在所述抽獎體(B)移動到所述目標地點(Q)的過程中,與所述移動並行地通知所述抽獎體(B)的偵測。在以上的態樣中,因為實時向遊樂者通知抽獎體B的狀態,所以可實現有臨場感的抽獎。
[附註A11] 在附註A1至附註A10的任一具體例(附註A11)中,對於所述多個抽獎體(B)的各個分配有多個抽獎要素的任一者;具備要素指定部(71),指定被分配到所述第一偵測機構(171)已偵測到的所述抽獎體(B)之抽獎要素;且所述通知裝置(40)向所述遊樂者通知所述要素指定部(71)所指定的抽獎要素。在以上的態樣中,因為向遊樂者通知第一偵測機構(171)已偵測到的抽獎體(B)之抽獎要素,所以在例如按照已到達目標地點(Q)的抽獎體(B)之抽獎要素來決定中獎/落選的遊戲中,能夠將對於中獎的期待感賦予給遊樂者。
抽獎要素是藉由由抽獎裝置(10)所進行的抽獎所選擇的要素。抽獎要素的典型例雖然是號碼,但是例如抽獎體(B)的色彩或被分配到抽獎體(B)的記號等的各種要素也被包含於抽獎要素的概念。
[附註A12] 在附註A1至附註A11的任一具體例(附註A12)中,所述第一偵測機構(171)包括:偵測裝置(81),自設置於所述抽獎體(B)的發送機(D)接收所述抽獎體(B)的識別資訊;以及旋轉機構(82),使所述抽獎體(B)旋轉。在以上的態樣中,旋轉機構(82)使抽獎體(B)旋轉。因而,在設置於抽獎體(B)的發送機(D)向指定的方向發送識別資訊的結構中,即使抽獎體(B)初始在任一之方向,偵測裝置(81)也能夠自抽獎體(B)的發送機(D)適當地接收識別資訊。
[附註A13] 在附註A1至附註A12的任一具體例(附註A13)中,所述賦能部(131)包括對於所述多個抽獎體(B)噴射氣體的噴嘴(131);且具備驅動機構(15),使所述噴嘴(131)相對於所述引導機構(16)移動。在以上的態樣中,將多個抽獎體(B)賦能的噴嘴(131)相對於引導機構(16)移動。因而,與賦能部(131)被相對於引導機構(16)固定的結構相比,可使多個抽獎體(B)藉由多樣的軌道移動。再者,噴嘴(131)的軌道為任意的。例如可假設噴嘴(131)圓弧狀地移動的結構。
[附註A14] 在附註A1至附註A13的任一具體例(附註A14)中,具備第二偵測機構(172),偵測已到達所述目標地點(Q)的所述抽獎體(B);且所述通知裝置(40)向所述遊樂者通知所述第二偵測機構(172)已偵測到所述抽獎體(B)。根據以上的態樣,可向遊樂者通知直到多個抽獎體(B)的任一者到達目標地點(Q)為止的中途經過、以及抽獎體(B)已到達目標地點(Q)的結果的雙方。
[附註B] 在專利文獻1的技術中,有所謂多個抽獎體的各個的軌道單調的課題。考慮以上的情形,本發明的具體的態樣(附註B1至附註B8)以使被利用於物理抽獎的多個抽獎體藉由多樣的軌道移動為目的。
[附註B1] 依照本發明的一個態樣(附註B1)的抽獎裝置(10),具備:載置面(Fa),載置有多個抽獎體(B);賦能部(131),將載置於所述載置面(Fa)的所述多個抽獎體(B)向上方賦能;抽獎機構(50),執行選擇已藉由所述賦能部(131)賦能的所述多個抽獎體(B)的任一者之物理抽獎;以及驅動機構(15),使所述賦能部(131)相對於所述抽獎機構(50)移動。
在以上的態樣中,將多個抽獎體(B)向上方賦能的賦能部(131)被相對於抽獎機構(50)移動。因而,與賦能部(131)被相對於抽獎機構(50)固定的結構相比,可使多個抽獎體(B)藉由多樣的軌道移動。
抽獎體(B)是被利用於由抽獎裝置(10)所進行的抽獎的立體物。抽獎體(B)的典型例雖然是可滾動的立體(例如球體或多面體),但是利用例如圓盤等的板狀部件作為抽獎體(B)亦可。
賦能部(131)是將多個抽獎體(B)向上方賦能的任意的元件。「賦能」是意味著藉由使力作用於抽獎體(B)而使此抽獎體(B)移動。「上方」是意味著相對於水平方向向上方相交的方向。因而,「上方」是除了與水平方向正交的方向(亦即,鉛直方向的上方)以外,也包含相對於水平方向以及鉛直方向傾斜的方向。
[附註B2] 在附註B1的具體例(附註B2)中,所述驅動機構(15)藉由使所述賦能部(131)相對於所述抽獎機構(50)移動,來使所述賦能部(131)將所述多個抽獎體(B)賦能的位置變化。根據以上的結構,有所謂可簡化賦能部(131)的結構的優點。
[附註B3] 在附註B1或附註B2的具體例(附註B3)中,所述載置面(Fa)包括朝向所述賦能部(131)下降的傾斜面。在以上的態樣中,多個抽獎體(B)以藉由自身重量在傾斜面滾動來接近賦能部(131)。因而,不需將多個抽獎體(B)輸送到賦能部(131)的機構,而可使載置面(Fa)上的多個抽獎體(B)集中到賦能部(131)。但是,也可採用將多個抽獎體(B)輸送到賦能部(131)的機構添加到載置面(Fa)的傾斜面而設置的結構。
假設傾斜面上的第一地點以及第二地點。第二地點相較於第一地點靠近賦能部(131)。關於傾斜面「朝向賦能部(131)下降」是意味著鉛直方向中的第二地點的高度相較於第一地點低。在傾斜面的整個區域中不需此傾斜面朝向賦能部(131)連續地下降。傾斜面包括例如鉛直方向的高度不連續變化的高低差亦可。又,傾斜面是平面或曲面。組合多個平面或曲面而構成傾斜面亦可。又,載置面(Fa)的整個區域不需為傾斜面,載置面(Fa)的一部分為傾斜面亦可。
[附註B4] 在附註B3的具體例(附註B4)中,所述載置面(Fa)以所述傾斜面的下降的方向朝向所述賦能部(131)般地,與所述賦能部(131)的移動一同移動。例如,在所述賦能部(131)自鉛直方向觀看在所述抽獎機構(50)的周圍旋轉的結構中,所述載置面(Fa)以沿著鉛直方向的軸線(C)為中心旋轉。在以上的態樣中,因為載置面(Fa)的傾斜面與賦能部(131)的移動一同移動,所以可使載置面(Fa)上的多個抽獎體(B)有效地集中到賦能部(131)。
[附註B5] 依照附註B4的具體例(附註B5)的抽獎裝置(10),具備包括所述載置面(Fa)的載置部件(12);所述賦能部(131)被固定於所述載置部件(12)。在以上的態樣中,因為賦能部(131)被固定於載置部件(12)的設置面(Fb),所以可藉由使賦能部(131)以及載置部件(12)的一方移動的結構來使賦能部(131)以及載置部件(12)的雙方一體地移動。
[附註B6] 在附註B1至附註B5的任一具體例(附註B6)中,所述賦能部(131)自鉛直方向觀看在所述抽獎機構(50)的周圍旋轉。在以上的態樣中,可自多樣的方向對於抽獎機構(50)供給多個抽獎體(B)。
「賦能部(131)在抽獎機構(50)的周圍旋轉」是意味著賦能部(131)的軌道的至少一部分為圓弧狀。關於軌道「圓弧狀」是除了軌道為嚴格的圓形的情況以外,也包含例如軌道為橢圓狀的情況。又,即使賦能部(131)的一部分的軌道為直線狀,若其他的部分為圓弧狀的話,也被包含於「旋轉」的概念。又,「賦能部(131)旋轉」的結構不限於賦能部(131)在抽獎機構(50)的整個圓周(360°)中移動的結構,也包含在小於360°的範圍內圓弧狀地移動的結構。
[附註B7] 在附註B1的具體例(附註B7)中,所述賦能部(131)包括將載置於所述載置面(Fa)的所述多個抽獎體(B)向上方賦能的多個個別賦能部(131);且所述驅動機構(15)藉由變更所述多個個別賦能部(131)之中使其動作的一個以上的個別賦能部(131),而使此賦能部(131)將所述多個抽獎體(B)賦能的位置變化。根據以上的結構,有所謂不需要使賦能部(131)移動的機構的優點。
[附註B8] 在附註B1至附註B7的任一具體例(附註B8)中,所述賦能部(131)包括對於所述多個抽獎體(B)噴射氣體的噴嘴(131)。在以上的態樣中,可藉由自噴嘴(131)噴射氣體來使許多的抽獎體(B)有效地散佈。
在前述的附註B2的結構中,向噴嘴(131)供給氣體的供氣機構是否相對於抽獎機構(50)移動是不論的。亦即,除了供氣機構(132)與噴嘴(131)一同移動的結構以外,也可假設於供氣機構(132)被固定的狀態下噴嘴(131)移動的結構。
[附註B9] 依照附註B1至附註B8的任一具體例(附註B9)的抽獎裝置(10),具備朝向所述賦能部(131)指引所述多個抽獎體(B)的指引部(122)。在以上的態樣中,可使多個抽獎體(B)集中到賦能部(131)的附近。
指引部(122)是指引多個抽獎體(B)朝向賦能部(131)的任意的元件。例如,雖然自載置面(Fa)突出的突起為指引部(122)的典型例,但是藉由環帶等的輸送體來輸送多個抽獎體(B)的輸送機構也被包含於指引部(122)的概念。
[附註B10] 在附註B9的具體例(附註B10)中,所述指引部(122)是設置於所述載置面的突起。根據以上的結構,能夠藉由將突起設置於載置面(Fa)的簡便的結構來指引多個抽獎體(B)朝向賦能部(131)。
[附註B11] 依照附註B1至附註B10的任一具體例(附註B11)的抽獎裝置(10),具備位於所述載置面(Fa)以及所述抽獎機構(50)的上方的指引面(141);所述賦能部(131)將所述多個抽獎體(B)朝向所述指引面(141)賦能。在以上的態樣中,多個抽獎體(B)藉由由賦能部(131)所進行的賦能向上方飛起,沿著指引面(141)移動之後朝向抽獎機構(50)落下。因而,可使許多的抽獎體(B)有效地朝向抽獎機構(50)移動。
[附註B12] 依照附註B11的具體例(附註B12)的抽獎裝置(10),具備在所述抽獎機構(50)的上方自所述指引面(141)突出的突起部(143)。根據以上的態樣,已藉由賦能部(131)賦能的抽獎體(B)可藉由與突起部(143)碰撞、或沿著突起部(143)移動,來使其朝向抽獎機構(50)落下。
[附註B13] 依照附註B1至附註B12的任一具體例(附註B13)的抽獎裝置(10),具備使已藉由所述賦能部(131)賦能的所述多個抽獎體(B)向多個方向分散的分散機構(18)。根據以上的結構,即使是賦能部(131)將多個抽獎體(B)向一個方向賦能的結構,也可使多個抽獎體(B)向多個方向分散。
100:遊戲裝置 10:抽獎裝置 11:基礎結構體 111:底面部 112:側壁部 113:支撐部 12:載置部件 121:切口 122:指引部 13:噴射機構 131:噴嘴 132:供氣機構 14:罩蓋部件 141:指引面 142:開口 143:突起部 15:驅動機構 16:引導機構 171:第一偵測機構 172:第二偵測機構 18:分散機構 180:基部 181、182:側面部 183:支撐部 184:驅動機構 20:遊樂單元 21:接受裝置 22:顯示裝置 23:操作裝置 30:支撐機構 31:顯示裝置 311:第一區域 312:第二區域 40:通知裝置 41:顯示裝置 42:播音裝置 43:控制裝置 44:儲存裝置 50:抽獎機構 51:第一部件 511:顯示裝置 52:第二部件 53:周壁部 531:開口 54:引導路 55:突起部 56:驅動機構 60:輸送機構 61:輸送路徑 62:減壓機構 63:蓄積路徑 70:控制部 71:要素指定部 72:遊戲控制部 73:通知控制部 81:偵測裝置 82:旋轉機構 B、B1、B2:抽獎體 C:軸線 D:發送機 E:候選要素 F1:第一抽獎面 F2:第二抽獎面 Fa:載置面 Fb:設置面 H1:第一抽獎孔 H2:第二抽獎孔 L:抽獎空間 O、O1、O2:開口 Q:目標地點 R:參照表 V:通知聲音 X:通知圖像 X1:虛擬角色 X2:實況訊息 114:返回口 a、b:箭頭 d1、d2:方向 G:範圍 P:遊樂卡片 Sa1~Sa9:步驟
圖1是例示依照第一實施型態的遊戲裝置的結構的側面圖; 圖2是遊戲裝置的平面圖; 圖3是抽獎體的正面圖; 圖4是抽獎裝置的剖面圖; 圖5是抽獎裝置的平面圖; 圖6是抽獎機構的剖面圖; 圖7是例示第一偵測機構的結構的方塊圖; 圖8是例示突起部的狀態的說明圖; 圖9是放大周壁部中的第二抽獎孔的附近的部分的立體圖; 圖10是輸送機構的側面圖; 圖11是例示遊戲裝置的功能上的結構的方塊圖; 圖12是例示控制裝置的功能的方塊圖; 圖13是遊樂卡片的說明圖; 圖14是通知圖像以及通知聲音的說明圖; 圖15是通知圖像以及通知聲音的說明圖; 圖16是例示控制處理的具體的步驟的流程圖; 圖17是例示第二實施型態中的載置部件的結構的平面圖; 圖18是第三實施型態中的載置部件以及噴射機構的平面圖以及剖面圖; 圖19是第三實施型態的變形例中的載置部件以及噴射機構的平面圖以及剖面圖; 圖20是第四實施型態中的載置部件之中噴嘴的附近的結構圖; 圖21是第五實施型態中的載置部件以及噴射機構的平面圖以及剖面圖; 圖22是例示第六實施型態中的支撐機構以及通知裝置的結構的側面圖; 圖23是變形例中的第一部件的側面圖; 圖24是變形例中的載置部件以及噴射機構的平面圖以及剖面圖; 圖25是變形例中的載置部件以及噴射機構的剖面圖;以及 圖26是變形例中的載置部件以及噴射機構的剖面圖。
10:抽獎裝置
11:基礎結構體
111:底面部
112:側壁部
113:支撐部
12:載置部件
121:切口
13:噴射機構
131:噴嘴
132:供氣機構
14:罩蓋部件
141:指引面
142:開口
15:驅動機構
16:引導機構
171:第一偵測機構
172:第二偵測機構
50:抽獎機構
60:輸送機構
62:減壓機構
63:蓄積路徑
B:抽獎體
C:軸線
Fa:載置面
Fb:設置面
L:抽獎空間
O:開口
Q:目標地點

Claims (14)

  1. 一種抽獎裝置,具備: 賦能部,將多個抽獎體向上方賦能; 引導機構,將已藉由所述賦能部賦能的所述多個抽獎體之中的任一抽獎體引導至目標地點; 第一偵測機構,在所述引導機構中偵測已到達到所述目標地點為止的路徑上的地點之所述抽獎體;以及 通知裝置,向遊樂者通知所述第一偵測機構已偵測到所述抽獎體。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抽獎裝置,其中 所述引導機構包括第一部件,其中所述第一部件包括載置有所述抽獎體的第一抽獎面; 在所述第一抽獎面形成有所述抽獎體所進入的第一抽獎孔; 所述抽獎體經由所述第一抽獎孔被引導到所述目標地點;且 所述第一偵測機構偵測已進入到所述第一抽獎孔的所述抽獎體。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抽獎裝置,其中 所述引導機構包括位於鉛直方向中的所述第一部件的下方之第二部件; 所述第二部件包括載置有所述抽獎體的第二抽獎面; 在所述第二抽獎面形成有所述抽獎體所進入的第二抽獎孔;且 所述抽獎體經由所述第二抽獎孔被引導到所述目標地點。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抽獎裝置,其中所述引導機構包括包圍所述第一部件與所述第二部件之間的空間之周壁部。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抽獎裝置,其中 在所述周壁部形成有開口;且 已自所述第二抽獎面通過所述開口的所述抽獎體移動到抽獎空間,其中所述抽獎空間是所述多個抽獎體藉由所述賦能部被向上方賦能的抽獎空間。
  6. 如請求項3至請求項5中任一項所述的抽獎裝置,其中所述引導機構包括將已進入到所述第二抽獎孔的所述抽獎體輸送至所述目標地點之輸送路徑。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抽獎裝置,其中所述輸送路徑包括貫通所述第一部件以及所述第二部件並將所述抽獎體向鉛直方向的上方輸送之部分。
  8. 如請求項2至請求項7中任一項所述的抽獎裝置,其中所述引導機構包括自所述第一抽獎面沿著所述第一抽獎面中的所述第一抽獎孔的外側的周緣突出之突起部。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抽獎裝置,其中所述突起部可在與所述第一抽獎面相交的方向移動。
  10.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9中任一項所述的抽獎裝置,其中所述通知裝置在所述抽獎體移動到所述目標地點的過程中,與所述移動並行地通知所述抽獎體的偵測。
  11.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10中任一項所述的抽獎裝置,其中 對於所述多個抽獎體的各個分配有多個抽獎要素的任一者; 具備要素指定部,指定被分配到所述第一偵測機構已偵測到的所述抽獎體之抽獎要素;且 所述通知裝置向所述遊樂者通知所述要素指定部所指定的抽獎要素。
  12.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11中任一項所述的抽獎裝置,其中所述第一偵測機構包括: 偵測裝置,自設置於所述抽獎體的發送機接收所述抽獎體的識別資訊;以及 旋轉機構,使所述抽獎體旋轉。
  13.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12中任一項所述的抽獎裝置,其中 所述賦能部包括對於所述多個抽獎體噴射氣體的噴嘴;且 具備驅動機構,使所述噴嘴相對於所述引導機構移動。
  14.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13中任一項所述的抽獎裝置,其中 具備第二偵測機構,偵測已到達所述目標地點的所述抽獎體;且 所述通知裝置向所述遊樂者通知所述第二偵測機構已偵測到所述抽獎體。
TW109135083A 2019-10-15 2020-10-12 抽獎裝置 TWI7508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88783 2019-10-15
JP2019188783A JP6889937B2 (ja) 2019-10-15 2019-10-15 抽選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6386A true TW202116386A (zh) 2021-05-01
TWI750840B TWI750840B (zh) 2021-12-21

Family

ID=75486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35083A TWI750840B (zh) 2019-10-15 2020-10-12 抽獎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2) JP6889937B2 (zh)
TW (1) TWI750840B (zh)
WO (1) WO202107534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60698A (zh) 2021-06-11 2024-01-26 国立大学法人京都大学 表面修饰纳米粒子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68721B2 (ja) * 2002-06-04 2005-07-06 コナミ株式会社 ゲーム装置、ゲーム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668678B2 (ja) * 2005-05-12 2011-04-13 株式会社ユニバーサルエンターテインメント ルーレット装置
US20080128986A1 (en) * 2006-12-05 2008-06-05 Morris Douglas P Syllabic roulette game with solmization, and method
JP4412740B2 (ja) 2007-12-18 2010-02-10 株式会社コナミデジタル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ジャックポット抽選装置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ゲーム装置及びゲームシステム
JP2009240593A (ja) 2008-03-31 2009-10-22 Namco Bandai Games Inc ゲーム装置
CN103083902B (zh) * 2011-10-28 2015-11-25 京乐产业.株式会社 游戏机
CN103127697B (zh) * 2011-12-02 2015-08-19 京乐产业.株式会社 演出按钮装置以及游戏机
JP6234051B2 (ja) * 2013-04-10 2017-11-22 株式会社カプコン ゲーム機
JP5746743B2 (ja) * 2013-11-05 2015-07-08 株式会社カプコン メダルゲーム機
JP6451043B2 (ja) * 2013-12-05 2019-01-16 株式会社三洋物産 遊技機
TWM495885U (zh) * 2014-10-16 2015-02-21 zhi-yu Shen 浮球遊戲機之感應結構
SI3213798T1 (sl) * 2016-03-04 2019-02-28 Novomatic Gaming Industries Gmbh Sistem za igranje rulete
WO2019044987A1 (ja) * 2017-08-31 2019-03-07 株式会社コナミアミューズメント 搬送装置
JP6561304B2 (ja) * 2017-08-31 2019-08-21 株式会社コナミアミューズメント ゲーム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442717B1 (ja) * 2017-12-27 2018-12-26 株式会社コナミアミューズメント ゲームシステム、及びそ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889937B2 (ja) 2021-06-18
WO2021075347A1 (ja) 2021-04-22
JP2021062070A (ja) 2021-04-22
JP7367995B2 (ja) 2023-10-24
TWI750840B (zh) 2021-12-21
JP2021098083A (ja) 2021-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24463B1 (en) Number drawing apparatus and game machine therewith
CN100431648C (zh) 游戏机
JP3481211B2 (ja) メダル遊技機
TWI284053B (en) Lottery device
US9526978B1 (en) Vacuum drop arcade game
EP3735305B1 (en) Interactive component for an amusement park
JP2000140406A (ja) メダルゲーム装置
US8317599B2 (en) Game system, and game apparatus and challenge notifying apparatus constituting the game system
US20080188288A1 (en) Gaming device and method
US7335103B2 (en) Gaming device and method
US7311304B1 (en) Game apparatus with multiple moving elements
TWI750840B (zh) 抽獎裝置
US20100273559A1 (en) Network system of game apparatuses for business use and benefit-imparting condition deciding apparatus constituting the same
JP6931154B2 (ja) ゲーム装置、ゲーム装置の動作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050266935A1 (en) Game system and method
JP7423890B2 (ja) 抽選装置
JP5367938B2 (ja) 遊技機
JP2010046178A (ja) メダルゲーム機
JP4341898B2 (ja) 遊技機
JP2004181255A (ja) メダルゲーム装置
US20220180698A1 (en) Game apparatus
US20230260364A1 (en) Virtual attendant game machine
US20240185666A1 (en) Virtual attendant game machine
JP7426703B2 (ja) ゲーム装置
US10453313B2 (en) Parabolic ball launcher amusement g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