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10996A - 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 - Google Patents

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10996A
TW202110996A TW109123984A TW109123984A TW202110996A TW 202110996 A TW202110996 A TW 202110996A TW 109123984 A TW109123984 A TW 109123984A TW 109123984 A TW109123984 A TW 109123984A TW 202110996 A TW202110996 A TW 20211099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composition
mass
polycarbonate resin
parts
fill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239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49182B (zh
Inventor
廣瀬晃司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三菱工程塑料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三菱工程塑料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三菱工程塑料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109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109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491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4918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9/00Compositions of polycarbonat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polycarbo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1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specific function
    • C08K3/013Fillers, pigments or reinforcing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34Silicon-containing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7/00Use of ingredient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1/00Compositions of unspecified rubb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26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7/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7/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7/1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containing fluorine 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7/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7/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7/1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containing fluorine atoms
    • C08L27/18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r tetrafluoroeth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51/00Compositions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51/04Compositions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grafted on to rubb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9/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njugated diene hydrocarb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8Stabilised against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r oxyda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一種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相對於聚碳酸酯樹脂(A)100質量份含有1~50質量份之平均粒徑0.1~10μm之填充材(B),其特徵為:含有平均粒徑超過10μm之填充材時其含量在樹脂組成物中未達10質量%,且含有磷系阻燃劑時含量為樹脂組成物中之2%以下。

Description

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
本發明係關於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及光學模組,詳言之係關於剛性及耐衝擊性優異,呈低異向性,且耐濕熱性優異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及光學模組。
聚碳酸酯樹脂有優良的機械特性,廣泛使用作為工程塑膠,依據利用領域,為了改善其性質,尤其是機械物性,已進行各式各樣強化劑、添加劑之摻合。且在要求高機械強度、剛性之領域,係會使用玻璃纖維等纖維狀之強化材。但是聚碳酸酯樹脂中摻合了玻璃纖維之樹脂組成物,雖機械強度、剛性優良,卻會有因纖維配向導致發生成形收縮率之異向性的缺點。
近年,例如於照相機等配備透鏡之攝影或光學設備,為了要輕量化、低成本化,已達成將鏡身用筒狀體(鏡筒)等光學模組以樹脂製作,也會使用經以玻璃纖維將聚碳酸酯樹脂予以強化而成的材料。為了使透鏡鏡筒在對焦、變焦驅動時光學系之光軸不會偏離,要求鏡筒材質有充分的剛性及高尺寸精度。
也有人使用具特定剖面形狀之玻璃纖維來改善尺寸精度。 專利文獻1中提出由聚碳酸酯樹脂、具特定剖面形狀之扁平剖面玻璃纖維、與磷酸酯系阻燃劑構成之機械強度及阻燃性經改良之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其實施例中,記載將扁平剖面玻璃纖維與厚度5μm之玻璃屑片以特定之量比摻合,並進而含有磷酸酯系阻燃劑及聚四氟乙烯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但其異向性並非十分令人滿意,且因使用磷系阻燃劑,容易因將聚碳酸酯樹脂予以可塑化而導致衝擊強度及耐熱性下降,衝擊強度、耐熱性與異向性不理想,並非十分令人滿意。
且,因鏡筒等在成形為筒狀時要求圓周方向之均勻性(真圓度),故樹脂材料需為低異向性,進而會將樹脂材料與鋁、鎂等金屬(或合金)複合,故需要在廣範圍的使用環境溫度仍防止基於熱膨脹差之光軸之偏離,希望樹脂材料的線膨脹係數接近此等金屬。另一方面,在智慧手機等可攜式器件之照相機模組中使用的這類光學模組中,由於其結構,透鏡與鏡筒係採一體化形態,為了防止光軸偏離,需要鏡筒的樹脂材料的線膨脹係數和透鏡匹配。如此的光學模組的透鏡大多是以如聚碳酸酯之類的樹脂構成,因此於此用途,希望線膨脹係數趨近此等樹脂為宜。如此,鏡筒用途方面,尋求能夠依器件而控制線膨脹係數之材料系。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5021918號公報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本發明有鑑於上述狀況,目的(課題)在於提供剛性及耐衝擊性優異,且呈低異向性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及光學模組。 [解決課題之方式]
本案發明人發現:若於聚碳酸酯樹脂摻合平均粒徑為特定之微小填充材,則剛性及低異向性提高,且此時宜不摻合特定之量以上之平均粒徑為10μm以上之大平均粒徑之填充材、磷系阻燃劑。 又,再者,發現藉由以特定之量比組合烯烴・馬來酸酐共聚物、彈性體及含氟樹脂,則衝擊強度大幅提高,展現高剛性及高耐衝擊性之特性,呈低異向性,且聚碳酸酯樹脂之劣化受抑制,耐濕熱性優異,乃完成本發明。 本發明係關於以下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成形體、及光學模組。
[1] 一種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相對於聚碳酸酯樹脂(A)100質量份含有1~50質量份之平均粒徑0.1~10μm之填充材(B), 其特徵為: 含有平均粒徑超過10μm之填充材時其含量在樹脂組成物中未達10質量%,且含有磷系阻燃劑時含量為樹脂組成物中之2%以下。 [2] 如[1]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更含有相對於聚碳酸酯樹脂(A)100質量份為0.1~5質量份之烯烴・馬來酸酐共聚物(C)、1~25質量份之彈性體(D)、及0.05~10質量份之含氟樹脂(E), 彈性體(D)與含氟樹脂(E)之含量之比(D)/(E)為超過1且250以下。 [3] 如[2]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其中,填充材(B)與含氟樹脂(E)之含量之比(B)/(E)為超過1且500以下。 [4] 如[1]~[3]中任一項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其中,填充材(B)為板狀之填充材。 [5] 如[1]~[4]中任一項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其中,填充材(B)為板狀之填充劑且係選自滑石、雲母、玻璃屑片、蒙特石、水滑石、絹雲母、高嶺土、氧化鋁、黏土、石墨中之至少1種。 [6] 如[1]~[5]中任一項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其中,填充材(B)為滑石。 [7] 如[2]~[6]中任一項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其中,彈性體(D)為核/殼型彈性體。 [8] 如[2]~[7]中任一項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其中,彈性體(D)為丁二烯系橡膠核之核/殼型彈性體。 [9] 如[1]~[8]中任一項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其中,依據ISO179測得之附缺口夏丕衝擊強度為20kJ/m2 以上。 [10] 如[1]~[9]中任一項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其中,依據ISO179測得之在溫度85℃、相對濕度85%之條件經100小時處理後之附缺口夏丕衝擊強度為10kJ/m2 以上。 [11] 如[1]~[10]中任一項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其中,依據ISO75 A法測得之負荷撓曲溫度為120℃以上。 [12] 一種成形體,係由如[1]~[11]中任一項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構成。 [13] 一種光學模組,包含如[12]之成形體。
[14] 一種光學模組,其特徵為: 包括一成形體,該成形體係由含有相對於聚碳酸酯樹脂(A)100質量份為1~50質量份之平均粒徑0.1~10μm之填充材(B)之樹脂組成物構成且依據ISO179測得之附缺口夏丕衝擊強度為20kJ/m2 以上。 [15] 如[14]之光學模組,其中,該樹脂組成物更含有相對於聚碳酸酯樹脂(A)100質量份為0.1~5質量份之烯烴・馬來酸酐共聚物(C)、1~25質量份之彈性體(D)、及0.05~10質量份之含氟樹脂(E),彈性體(D)與含氟樹脂(E)之含量之比(D)/(E)為超過1且250以下。 [16] 如[15]之光學模組,其中,該樹脂組成物含有平均粒徑超過10μm之填充材時其含量在樹脂組成物中未達10質量%。 [17] 如[15]或[16]之光學模組,其中,填充材(B)與含氟樹脂(E)之含量之比(B)/(E)為超過1且500以下。 [18] 如[14]~[17]中任一項之光學模組,其中,填充劑(B)為滑石。 [19] 如[15]~[18]中任一項之光學模組,其中,彈性體(D)為核/殼型彈性體。 [20] 如[15]~[19]中任一項之光學模組,其中,彈性體(D)為丁二烯系橡膠核之核/殼型彈性體。 [21] 如[14]~[20]中任一項之光學模組,其中,該樹脂組成物依據ISO179測得之於溫度85℃、相對濕度85%之條件經100小時處理後之附缺口夏丕衝擊強度為10kJ/m2 以上。 [22] 如[14]~[21]中任一項之光學模組,其中,該樹脂組成物依據ISO75 A法測得之負荷撓曲溫度為120℃以上。 [發明之效果]
本發明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剛性及耐衝擊性優異,呈低異向性,且耐濕熱性也優良。 本發明中,若摻合平均粒徑為0.1~10μm之微小填充材(B),則剛性及低異向性更好,使用在光學模組等時也能抑制光學性能下降。並且,較佳為摻合烯烴・馬來酸酐共聚物(C)而抑制由於填充材(B)導致之聚碳酸酯樹脂之樹脂劣化,並利用彈性體(D)使耐衝擊性更為提升,進而含氟樹脂(E)之摻合會發揮如界面活性劑之作用,使耐衝擊性提升,能夠展現剛性及耐衝擊性、低異向性,進而展現耐濕熱性。 本發明之光學模組係包含由上述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構成之成形體之光學模組,剛性、耐衝擊性及低異向性優異,故不變形,尺寸精度極良好,作為即便掉落亦不會破裂之高性能之光學模組為有效。
以下就本發明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及構成光學模組之樹脂組成物中使用之各成分等詳細說明。 又,本說明書中,使用「~」並於其前後以數值或物性值包夾而表達範圍時,係指包括其前後之值之範圍。
[聚碳酸酯樹脂(A)] 聚碳酸酯樹脂,係具有式:-[-O-X-O-C(=O)-]-表示之碳酸鍵之基本結構之聚合物。式中,X一般為烴,但為了賦予各種特性,也可使用導入了雜原子、雜鍵之X。 又,聚碳酸酯樹脂,可分類為直接鍵結於碳酸鍵之碳為芳香族碳之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及為脂肪族碳之脂肪族聚碳酸酯樹脂,皆可以使用。其中,考量耐熱性、機械物性、電特性等觀點,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較佳。
聚碳酸酯樹脂之具體種類不限,例如:使二羥基化合物與碳酸酯前驅物反應而成之聚碳酸酯聚合物。此時,除了二羥基化合物及碳酸酯前驅物,也可使多羥基化合物等反應。又,也可使用將二氧化碳作為碳酸酯前驅物,並使其和環狀醚反應之方法。聚碳酸酯聚合物可以為直鏈狀也可為分支鏈狀。再者,聚碳酸酯聚合物可為由1種重複單元構成之均聚物,也可為有2種以上之重複單元之共聚物。此時,共聚物可以選擇無規共聚物、嵌段共聚物等各種共聚合形態。又,通常,如此的聚碳酸酯聚合物,成為熱塑性樹脂。
成為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之原料之單體當中,若舉芳香族二羥基化合物之例,可舉出: 1,2-二羥基苯、1,3-二羥基苯(亦即間苯二酚)、1,4-二羥基苯等二羥基苯類; 2,5-二羥基聯苯、2,2’-二羥基聯苯、4,4’-二羥基聯苯等二羥基聯苯類;
2,2’-二羥基-1,1’-聯萘、1,2-二羥基萘、1,3-二羥基萘、2,3-二羥基萘、1,6-二羥基萘、2,6-二羥基萘、1,7-二羥基萘、2,7-二羥基萘等二羥基萘類;
2,2’-二羥基二苯醚、3,3’-二羥基二苯醚、4,4’-二羥基二苯醚、4,4’-二羥基-3,3’-二甲基二苯醚、1,4-雙(3-羥基苯氧基)苯、1,3-雙(4-羥基苯氧基)苯等二羥基二芳醚類;
2,2-雙(4-羥基苯基)丙烷(亦即雙酚A)、 1,1-雙(4-羥基苯基)丙烷、 2,2-雙(3-甲基-4-羥基苯基)丙烷(亦即雙酚C)、 2,2-雙(3-甲氧基-4-羥基苯基)丙烷、 2-(4-羥基苯基)-2-(3-甲氧基-4-羥基苯基)丙烷、 1,1-雙(3-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烷、 2,2-雙(3,5-二甲基-4-羥基苯基)丙烷、 2,2-雙(3-環己基-4-羥基苯基)丙烷、 2-(4-羥基苯基)-2-(3-環己基-4-羥基苯基)丙烷、 α,α’-雙(4-羥基苯基)-1,4-二異丙基苯、 1,3-雙[2-(4-羥基苯基)-2-丙基]苯、 雙(4-羥基苯基)甲烷、 雙(4-羥基苯基)環己基甲烷、 雙(4-羥基苯基)苯基甲烷、 雙(4-羥基苯基)(4-丙烯基苯基)甲烷、 雙(4-羥基苯基)二苯基甲烷、 雙(4-羥基苯基)萘基甲烷、 1,1-雙(4-羥基苯基)乙烷、 1,1-雙(4-羥基苯基)-1-苯基乙烷、 1,1-雙(4-羥基苯基)-1-萘基乙烷、 1,1-雙(4-羥基苯基)丁烷、 2,2-雙(4-羥基苯基)丁烷、 2,2-雙(4-羥基苯基)戊烷、 1,1-雙(4-羥基苯基)己烷、 2,2-雙(4-羥基苯基)己烷、 1,1-雙(4-羥基苯基)辛烷、 2,2-雙(4-羥基苯基)辛烷、 4,4-雙(4-羥基苯基)庚烷、 2,2-雙(4-羥基苯基)壬烷、 1,1-雙(4-羥基苯基)癸烷、 1,1-雙(4-羥基苯基)十二烷、 等雙(羥基芳基)烷類;
1,1-雙(4-羥基苯基)環戊烷、 1,1-雙(4-羥基苯基)環己烷、 1,1-雙(4-羥基苯基)-3,3-二甲基環己烷、 1,1-雙(4-羥基苯基)-3,4-二甲基環己烷、 1,1-雙(4-羥基苯基)-3,5-二甲基環己烷、 1,1-雙(4-羥基苯基)-3,3,5-三甲基環己烷、 1,1-雙(4-羥基-3,5-二甲基苯基)-3,3,5-三甲基環己烷、 1,1-雙(4-羥基苯基)-3-丙基-5-甲基環己烷、1,1-雙(4-羥基苯基)-3-第三丁基-環己烷、 1,1-雙(4-羥基苯基)-4-第三丁基-環己烷、 1,1-雙(4-羥基苯基)-3-苯基環己烷、 1,1-雙(4-羥基苯基)-4-苯基環己烷、 等雙(羥基芳基)環烷類;
9,9-雙(4-羥基苯基)茀、 9,9-雙(4-羥基-3-甲基苯基)茀等含cardo結構之雙酚類;
4,4’-二羥基二苯基硫醚、 4,4’-二羥基-3,3’-二甲基二苯基硫醚等二羥基二芳基硫醚類;
4,4’-二羥基二苯基亞碸、4,4’-二羥基-3,3’-二甲基二苯基亞碸等二羥基二芳基亞碸類;
4,4’-二羥基二苯基碸、 4,4’-二羥基-3,3’-二甲基二苯基碸等二羥基二芳基碸類等。
該等之中,雙(羥基芳基)烷類較理想,其中雙(4-羥基苯基)烷類較理想,尤其考量耐衝擊性、耐熱性之觀點,2,2-雙(4-羥基苯基)丙烷(亦即雙酚A)、2,2-雙(3-甲基-4-羥基苯基)丙烷(亦即雙酚C)較佳。 又,芳香族二羥基化合物可使用1種,也可將2種以上以任意之組合及比率併用。
又,若舉成為脂肪族聚碳酸酯樹脂之原料之單體之例,可舉出 乙烷-1,2-二醇、丙烷-1,2-二醇、丙烷-1,3-二醇、2,2-二甲基丙烷-1,3-二醇、2-甲基-2-丙基丙烷-1,3-二醇、丁烷-1,4-二醇、戊烷-1,5-二醇、己烷-1,6-二醇、癸烷-1,10-二醇等烷二醇類;
環戊烷-1,2-二醇、環己烷-1,2-二醇、環己烷-1,4-二醇、1,4-環己烷二甲醇、4-(2-羥基乙基)環己醇、2,2,4,4-四甲基-環丁烷-1,3-二醇等環烷二醇類;
乙二醇、2,2’-氧基二乙醇(亦即二乙二醇)、三乙二醇、丙二醇、螺甘醇等甘醇類;
1,2-苯二甲醇、1,3-苯二甲醇、1,4-苯二甲醇、1,4-苯二乙醇、1,3-雙(2-羥基乙氧基)苯、1,4-雙(2-羥基乙氧基)苯、2,3-雙(羥基甲基)萘、1,6-雙(羥基乙氧基)萘、4,4’-聯苯二甲醇、4,4’-聯苯二乙醇、1,4-雙(2-羥基乙氧基)聯苯、雙酚A雙(2-羥基乙基)醚、雙酚S雙(2-羥基乙基)醚等芳烷基二醇類;
1,2-環氧乙烷(亦即氧乙烯)、1,2-環氧丙烷(亦即氧丙烯)、1,2-環氧環戊烷、1,2-環氧環己烷、1,4-環氧環己烷、1-甲基-1,2-環氧環己烷、2,3-環氧降莰烷、1,3-環氧丙烷等環狀醚類;等。
成為聚碳酸酯樹脂之原料之單體當中,若舉碳酸酯前驅物之例,可使用羰基鹵、碳酸酯等。又,碳酸酯前驅物可使用1種,也可將2種以上以任意之組合及比率併用。
羰基鹵,具體而言例如:光氣;二羥基化合物之雙氯甲酸酯體、二羥基化合物之一氯甲酸酯體等鹵甲酸酯等。
碳酸酯具體而言例如:碳酸二苯酯、碳酸二甲苯基酯等碳酸二芳酯類;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等碳酸二烷基酯類;二羥基化合物之雙碳酸酯體、二羥基化合物之一碳酸酯體、環狀碳酸酯等二羥基化合物之碳酸酯體等。
聚碳酸酯樹脂之製造方法無特殊限制,能採用任意的方法。若舉其例,可列舉:界面聚合法、熔融酯交換法、吡啶法、環狀碳酸酯化合物之開環聚合法、預聚物之固相酯交換法等。
聚碳酸酯樹脂之理想例,可列舉:為二羥基化合物之雙酚A或雙酚A與其他芳香族二羥基化合物併用而成之聚碳酸酯樹脂、雙酚C或雙酚C與其他芳香族二羥基化合物(尤其雙酚A)併用而成之聚碳酸酯樹脂,進而此等樹脂之摻混物。
聚碳酸酯樹脂(A)之分子量,按黏度平均分子量(Mv)計為16000~50000之範圍較佳,更佳為18000以上,更佳為20000以上,更佳為45000以下,更佳為40000,尤佳為38000以下。黏度平均分子量若小於黏度平均分子量為16000,則成形品之耐衝擊性易降低,有造成破裂之虞,故不理想,若大於50000,則流動性變差,成形性易出現問題,故不理想。 又,聚碳酸酯樹脂(A),可將黏度平均分子量不同之2種以上之聚碳酸酯樹脂混合使用,於此情形,也可混合黏度平均分子量為上述理想範圍外之聚碳酸酯樹脂。
又,本發明中,聚碳酸酯樹脂之黏度平均分子量[Mv],係使用二氯甲烷作為溶劑,使用烏氏黏度計求溫度25℃之極限黏度[η](單位dl/g),並從Schnell之黏度式,亦即, η=1.23×10-4 Mv0.83 算出之值。極限黏度[η],係測定於各溶液濃度[C](g/dl)之比黏度[ηsp ],並依下式算出之值。 [數1]
Figure 02_image001
又,本發明中,例如為了使阻燃性、耐衝擊性更高之目的,也可以是聚碳酸酯樹脂、和有矽氧烷結構之寡聚物或聚合物之共聚物;為了使熱氧化安定性、阻燃性更好的目的,也可是和有磷原子之單體、寡聚物或聚合物之共聚物;為了使熱氧化安定性更好,也可以是和有二羥基蒽醌結構之單體、寡聚物或聚合物之共聚物;為了改良光學的性質,也可是和聚苯乙烯等有烯烴系結構之寡聚物或聚合物的共聚物;為了使耐藥品性更好之目的,也可以是和聚酯樹脂寡聚物或聚合物之共聚物;等以聚碳酸酯樹脂作為主體之共聚物。
又,為了達成成形品之外觀提升、流動性之提升,聚碳酸酯樹脂亦可含有聚碳酸酯寡聚物。此聚碳酸酯寡聚物之黏度平均分子量(Mv),通常為1500以上,較佳為2000以上,又,通常9500以下,較佳為9000以下。含有聚碳酸酯寡聚物時之含量,相對於聚碳酸酯樹脂(A)100質量份較佳為30質量份以下,更佳為20質量份以下,尤其10質量份以下,含有時之下限較佳為1質量份以上,更佳為2質量份以上,尤佳為3質量份以上。
聚碳酸酯樹脂不僅是原生原料,也可為由使用完畢的製品再生而成的聚碳酸酯樹脂(所謂經材料回收之聚碳酸酯樹脂)。 惟再生的碳酸酯樹脂,宜為聚碳酸酯樹脂(A)中之80質量%以下較佳,其中50質量%以下更佳。原因在於:再生之聚碳酸酯樹脂,受到熱劣化、經年劣化等劣化之可能性高,故若使用較前述範圍多量的如此的聚碳酸酯樹脂時,可能會使色相、機械物性下降。
[填充材(B)] 填充材(B)係使用平均粒徑為0.1~10μm之填充材。填充材(B)之平均粒徑較佳為9μm以下,更佳為8μm以下、7μm以下、6μm以下、5μm以下、4μm以下,其中3μm以下,尤其2.5μm以下為較佳。 較佳為0.12μm以上,更佳為0.15μm以上、0.18μm以上,其中0.2μm以上,尤其0.25μm以上為較佳。
又,填充材(B)之平均粒徑係利用雷射繞射法求得之D50 平均粒徑。
填充材(B)為無機填充材較理想,板狀之填充材更佳,具體而言,滑石、雲母、玻璃屑片、蒙特石、水滑石、絹雲母、高嶺土、氧化鋁、黏土、石墨等較理想,可單獨使用1種,也可混用2種以上。 該等之中,滑石、雲母較佳。
[滑石] 本發明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中,就填充材(B)而言,尤其含有滑石較佳。藉由同時含有滑石及後述各成分,能使樹脂組成物更低異向性且低線膨脹,剛性也會更好。
滑石,如周知,係帶有層狀結構之含水矽酸鎂。 滑石係使用平均粒徑為0.1~10μm者。平均粒徑較佳為0.3~8μm,尤其0.7~5μm則更好。平均粒徑藉由為0.1μm以上,樹脂組成物之熱安定性有更好的傾向,平均粒徑藉由未達10μm,樹脂組成物之成形品外觀、剛性更理想。
滑石,為了提高和聚碳酸酯樹脂(A)之親和性,經施以表面處理亦為理想。表面處理劑具體而言例如從三羥甲基乙烷、三羥甲基丙烷、新戊四醇等醇類、三乙胺等烷醇胺、有機聚矽氧烷等有機矽氧烷系化合物、硬脂酸等高級脂肪酸、硬脂酸鈣、硬脂酸鎂等脂肪酸金屬鹽、聚乙烯蠟、流動石蠟等烴系潤滑劑、離胺酸、精胺酸等鹼性胺基酸、聚甘油及它們的衍生物、矽烷系偶聯劑、鈦酸酯系偶聯劑、鋁系偶聯劑等偶聯劑選出之至少一種。
又,就滑石而言,考量含於樹脂組成物時之表面外觀性及熱安定性之觀點,使用黏結劑造粒成顆粒狀者亦為理想。顆粒狀滑石的體積密度,宜為0.4~1.5g/ml較佳。
填充材(B)之理想含量相對於聚碳酸酯樹脂脂(A)100質量份為1~50質量份。藉由在如此的範圍內,可獲得低線膨脹及充分的機械物性。填充材(B)之含量若低於1質量份,則無法獲得低線膨脹,且剛性不足,若超過50質量份,則生產安定性降低,靱性也下降。填充材之含量較佳為3質量份以上,更佳為5質量份以上,較佳為45質量份以下,更佳為40質量份以下,進而35質量份以下,尤其30質量份以下為較佳。
本發明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特徵為:含有平均粒徑超過10μm之填充材時其含量在樹脂組成物中未達10質量%。 在此,就平均粒徑超過10μm之填充材(以下有時稱為填充材(BX))而言,可為摻合和使用之填充材(B)同種且平均粒徑超過10μm之情形,也可為和使用之填充材(B)不同種之填充材且平均粒徑超過10μm之填充材。不含填充材(BX)、或含有時之含量在樹脂組成物中未達10質量%。
填充材(BX),係和填充材(B)不同種之例例如鈦酸鉀、硼酸鋁等晶鬚狀填充材、碳纖維、玻璃纖維等纖維狀填充材等較理想。本發明中,填充材(BX)之平均粒徑,於填充材(BX)為晶鬚狀、針狀、纖維狀等時,係採其平均纖維長。
含有填充材(BX)時,在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中之比例,係樹脂組成物中之未達10質量%,較佳為0質量%或未達10質量%,更佳為0質量%或未達7質量%、0質量%或未達5質量%、0質量%或未達3質量%。填充材(BX)之含有比例若成為上述上限值以上,則會發生光學模組之透鏡單元之光學性能惡化等問題。
[烯烴・馬來酸酐共聚物(C)] 藉由同時含有烯烴・馬來酸酐共聚物(C)、上述及後述各成分,可妨礙聚碳酸酯樹脂與填充材(B)直接接觸,可以改良樹脂組成物之熱安定性、機械物性,能夠使耐衝擊性更好。
烯烴・馬來酸酐共聚物(C)宜為烯烴・馬來酸酐共聚物及/或馬來酸酐改性烯烴聚合物為較佳。
烯烴・馬來酸酐共聚物,可列舉馬來酸酐與α-烯烴之共聚物、馬來酸酐與共軛二烯系單體之共聚物、馬來酸酐與共軛二烯・芳香族乙烯系單體之共聚物等。
就α-烯烴而言,宜為乙烯、丙烯、丁-1-烯、戊-1-烯、己-1-烯、4-甲基戊-1-烯、辛-1-烯、1-癸烯等碳數2~10之α-烯烴較理想,它們可為單獨或多數以上。該等之中,乙烯、丙烯、丁-1-烯、己-1-烯、辛-1-烯更佳,乙烯組合丙烯、丁-1-烯、己-1-烯或辛-1-烯尤佳。
就共軛二烯系單體而言,可將1,3-丁二烯、異戊二烯(亦即,2-甲基-1,3-丁二烯)、2,3-二甲基-1,3-丁二烯、1,3-戊二烯等共軛二烯單體單獨使用或將多種組合使用。此等將其聚合物中存在之不飽和鍵之一部分或全部予以氫化還原者也宜使用。 芳香族乙烯基系單體可列舉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鄰甲基苯乙烯、對甲基苯乙烯、1,3-二甲基苯乙烯、乙烯基萘等,其中,苯乙烯較理想。
α-烯烴・馬來酸酐共聚物宜為馬來酸酐-乙烯-丙烯共聚物、馬來酸酐-乙烯-丁烯-1共聚物尤佳。
馬來酸酐改性烯烴聚合物中之烯烴系聚合物可列舉:乙烯、丙烯、丁-1-烯、戊-1-烯、己-1-烯、4-甲基戊-1-烯、辛-1-烯等α-烯烴之均聚物或乙烯系共聚物、共軛二烯系聚合物(二烯烴系單體之均聚物或共聚物)、共軛二烯・芳香族乙烯基烴系共聚物、非共軛系二烯等,可將此等中的2種以上混合使用。
在此所指之均聚物可舉出聚乙烯、聚丙烯、聚丁烯等。聚乙烯也宜使用帶有LDPE、LLDPE、HDPE等中之任意分子結構者。 進而,乙烯系共聚物係指乙烯與其他單體之共聚物及多元共聚物。乙烯系共聚物中,乙烯之共聚量為50~99莫耳%較佳。和乙烯共聚合之其他單體可以從碳數3以上之α-烯烴、非共軛二烯、乙酸乙烯酯等之中選擇。 碳數3以上之α-烯烴為丙烯、丁-1-烯、戊-1-烯、3-甲基戊-1-烯、辛-1-烯等,丙烯、丁-1-烯較理想。
該等乙烯系共聚物之中,乙烯與碳數3以上之α-烯烴之共聚物較理想,具體而言,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丁-1-烯共聚物等為特佳例。
就非共軛系二烯而言,可列舉5-亞甲基-2-降莰烯、5-亞乙基-2-降莰烯、5-乙烯基-2-降莰烯、5-丙烯基-2-降莰烯、5-異丙烯基-2-降莰烯、5-巴豆基-2-降莰烯、5-(2-甲基-2-丁烯基)-2-降莰烯、5-(2-乙基-2-丁烯基)-2-降莰烯、5-甲基-5-乙烯基降莰烯等降莰烯化合物、二環戊二烯、甲基四氫茚、4,7,8,9-四氫茚、1,5-環辛二烯、1,4-己二烯、異戊二烯、6-甲基-1,5-庚二烯、11-十三碳二烯等,較佳可列舉5-亞甲基-2-降莰烯、5-亞乙基-2-降莰烯、二環戊二烯、1,4-己二烯等。
就共軛二烯系聚合物而言,可舉出1,3-丁二烯、異戊二烯(2-甲基-1,3-丁二烯)、2,3-二甲基-1,3-丁二烯、1,3-戊二烯等共軛二烯單體之均聚物或共聚物。該等聚合物中存在之不飽和鍵之一部分或全部經氫化予以還原也宜使用。
再者,也可使用共軛二烯與芳香族乙烯基烴之共聚物。例如:共軛二烯與芳香族乙烯基烴之比各不同之嵌段共聚物或無規共聚物,構成其之共軛二烯之例可舉出前述單體,尤其1,3-丁二烯、異戊二烯為較佳。芳香族乙烯基烴之例可舉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鄰甲基苯乙烯、對甲基苯乙烯、1,3-二甲基苯乙烯、乙烯基萘等,其中,苯乙烯較理想。又,共軛二烯・芳香族乙烯基烴系共聚物之芳香環以外之不飽和鍵之一部分或全部經氫化還原者亦為理想。理想例可舉出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予以部分氫化而成之共聚物。
以上說明之烯烴系聚合物,可舉出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丁-1-烯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予以部分氫化而成之共聚物等為理想例,乙烯・丙烯共聚物尤佳。
馬來酸酐改性烯烴聚合物,係將馬來酸酐接枝到前述烯烴系聚合物而予以改性成者。接枝改性的方法可使用公知之方法。例如可使用擠壓機,對於熔融狀態之烯烴系聚合物混合預定量之不飽和羧酸類並使其反應。 進行接枝反應之馬來酸酐之量,按馬來酸酐改性烯烴聚合物100質量%基準計,通常為0.005~25質量%,較佳為0.01~20質量%之範圍。
烯烴・馬來酸酐共聚物(C)之理想含量,相對於聚碳酸酯樹脂脂(A)100質量份為0.1~5質量份。藉由在如此的範圍內,能夠抑制聚碳酸酯樹脂之樹脂劣化,耐衝擊性高,且由於發生氣體導致模具污染的情況減少。共聚物(C)之含量若少於0.1質量份,則成形品之耐衝擊性降低,若多於5質量份,則成形品之剛性降低,且起因於成形時之發生氣體之模具污染增加。共聚物(C)之理想含量較佳為0.3質量份以上,更佳為0.5質量份以上,較佳為4.5質量份以下,更佳為4質量份以下,進而為3.5質量份以下,其中3質量份以下,特別2.5質量份以下,尤其2質量份以下為較佳。
[彈性體(D)] 藉由組合含有彈性體(D)和上述各成分及含氟樹脂(E),能夠改良樹脂組成物之耐衝擊性,且藉由彈性體(D)與含氟樹脂(E)之含量之比(D)/(E)較佳超過1~250,能夠使衝擊強度大幅提升,可成為高剛性及高耐衝擊性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
本發明使用之彈性體,宜為在橡膠成分接枝共聚合了可和其共聚之單體成分而得之接枝共聚物較佳。接枝共聚物之製造方法可以為塊狀聚合、溶液聚合、懸浮聚合、乳化聚合等任意製造方法,共聚合的方式可為一段接枝也可為多段接枝。
橡膠成分,玻璃轉移溫度通常為0℃以下,其中-20℃以下較理想,-30℃以下更佳。橡膠成分之具體例可舉出:聚丁二烯橡膠、聚異戊二烯橡膠、聚丙烯酸丁酯、聚(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共聚物等聚丙烯酸烷基酯橡膠、聚有機矽氧烷橡膠等聚矽氧系橡膠、丁二烯-丙烯酸複合橡膠、由聚有機矽氧烷橡膠與聚烷基丙烯酸酯橡膠構成之IPN(Interpenetrating Polymer Network)型複合橡膠、苯乙烯-丁二烯橡膠、乙烯-丙烯橡膠、乙烯-丁烯橡膠、乙烯-辛烯橡膠等乙烯-α-烯烴系橡膠、乙烯-丙烯酸橡膠、氟橡膠等。它們可單獨使用也可將2種以上混合使用。 該等之中,考量機械特性、表面外觀方面,聚丁二烯橡膠、聚丙烯酸烷基酯橡膠、聚有機矽氧烷橡膠、由聚有機矽氧烷橡膠與聚烷基丙烯酸酯橡膠構成之IPN型複合橡膠、苯乙烯-丁二烯橡膠為較佳。
就能和橡膠成分接枝共聚合之單體成分之具體例,可舉出: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氰化乙烯化合物、(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甲基)丙烯酸化合物、環氧丙基(甲基)丙烯酸酯等含環氧基之(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馬來醯亞胺、N-甲基馬來醯亞胺、N-苯基馬來醯亞胺等馬來醯亞胺化合物;馬來酸、鄰苯二甲酸、衣康酸等α,β-不飽和羧酸化合物、它們的酐(例如馬來酸酐等)等。該等單體成分可單獨使用1種,也可併用2種以上。該等之中,考量機械特性、表面外觀方面,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氰化乙烯化合物、(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甲基)丙烯酸化合物較理想,更佳為(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之具體例可舉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環己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等。
和橡膠成分共聚合成的接枝共聚物,考量耐衝擊性、表面外觀方面,宜為核/殼型接枝共聚物型較佳。其中,將從含聚丁二烯之橡膠、含聚丙烯酸丁酯之橡膠、聚有機矽氧烷橡膠、由聚有機矽氧烷橡膠與聚烷基丙烯酸酯橡膠構成之IPN型複合橡膠選出之至少1種橡膠成分作為核層,並於其周圍共聚合(甲基)丙烯酸酯而形成之殼層所構成之核/殼型接枝共聚物尤佳。上述核/殼型接枝共聚物中,橡膠成分含有40質量%以上較理想,含有60質量%以上又更佳。又,(甲基)丙烯酸含有10質量%以上較佳。
彈性體(D),上述之中,核/殼型彈性體較佳,其中聚矽氧・丙烯酸複合系、丙烯酸系橡膠、或丁二烯系橡膠為核之核/殼型彈性體較理想,尤其丁二烯系橡膠為核之核/殼型彈性體為較佳。
又,本發明中,核/殼型亦可是核層與殼層不一定能明確區別者,廣泛包括在成為核之部分之周圍接枝聚合了橡膠成分而獲得之化合物之意旨。
此等核/殼型接枝共聚物之理想具體例可舉出: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ABS)、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共聚物(MB)、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橡膠共聚物(MA)、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橡膠-苯乙烯共聚物(MAS)、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二烯橡膠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二烯橡膠-苯乙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聚矽氧IPN橡膠)共聚物、含有聚有機矽氧烷及聚(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之聚矽氧-丙烯酸複合橡膠等,宜為含有聚有機矽氧烷及聚(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之聚矽氧-丙烯酸複合橡膠及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共聚物(MB)。如此的橡膠性聚合物可以單獨使用1種也可將2種以上併用。
彈性體(D)之理想含量為,相對於聚碳酸酯樹脂(A)100質量份為1~25質量份,更佳為2質量份以上,又更佳為2.5質量份以上,尤佳為3質量份以上,更佳為20質量份以下,又更佳為18質量份以下,尤佳為15質量份以下。 彈性體(D)可僅含1種,也可含2種以上。含2種以上時,合計量成為上述範圍。
[含氟樹脂(E)] 藉由同時含有含氟樹脂及上述各成分,含氟樹脂會發揮如界面活性劑之作用,使耐衝擊性提升,且更改善樹脂組成物之機械物性,且燃燒時之滴加防止性改善,能使阻燃性更好。且彈性體(D)與含氟樹脂(E)之含量之比(D)/(E)藉由較佳為超過1~250,衝擊強度大幅提升,能夠展現高剛性及高耐衝擊性。
含氟樹脂宜為氟烯烴樹脂較佳。氟烯烴樹脂,通常係含有氟乙烯結構之聚合物或共聚物,具體例可舉出二氟乙烯樹脂、四氟乙烯樹脂、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合樹脂等,其中,四氟乙烯樹脂較佳。 又,此含氟樹脂宜具有纖絲(fibril)形成能力較理想,具體而言,可舉出具有纖絲形成能力之氟烯烴樹脂。藉由具有纖絲形成能力,耐衝擊性、彎曲彈性模數顯著提升,且燃燒時之滴加防止性有提高之傾向。
又,含氟樹脂也宜使用有機聚合物被覆氟烯烴樹脂。藉由使用有機聚合物被覆氟烯烴樹脂,分散性更好,且成形品之表面外觀更好,能抑制表面異物。 有機聚合物被覆氟烯烴樹脂可利用公知之各種方法製造,例如(1)將聚氟乙烯粒子水性分散液與有機系聚合物粒子水性分散液混合,利用凝固或噴灑乾燥予以粉體化而製造之方法、(2)於聚氟乙烯粒子水性分散液存在下,將構成有機系聚合物之單體予以聚合後,利用凝固或噴灑乾燥進行粉體化而製造之方法、(3)於混合了聚氟乙烯粒子水性分散液與有機系聚合物粒子水性分散液之分散液中,將有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單體予以乳化聚合後,利用凝固或噴灑乾燥予以粉體化而製造之方法等。
作為用以生成將氟烯烴樹脂予以被覆之有機系聚合物之單體,考量摻合於聚碳酸酯樹脂時之分散性之觀點,宜為和聚碳酸酯樹脂間之親和性高者較理想,芳香族乙烯系單體、(甲基)丙烯酸酯系單體、氰化乙烯系單體更理想。
含氟樹脂(E)可使用1種,也可將2種以上按任意之組合及任意之比率併用。
含氟樹脂(E)之理想含量為,相對於聚碳酸酯樹脂(A)100質量份係0.05~10質量份,其上限較佳為8質量份以下,更佳為5質量份以下,進而為3質量份以下,尤其2質量份以下為較佳。 含氟樹脂(E)之含量藉由設為0.05質量份以上,可獲得充分的機械物性改善效果,藉由設為10質量份以下,樹脂組成物成形而得的成形品不易因含氟樹脂之分散不良造成外觀不良,能保持高機械強度。
[各成分之含量之比] 本發明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中,彈性體(D)與含氟樹脂(E)之含量之比(D)/(E)較佳為超過1~250,更佳為2以上,更佳為200以下,進而為150以下,尤佳為100以下。 填充材(B)與含氟樹脂(E)之含量之比(B)/(E)較佳為超過1~500,於展現耐衝擊性方面較理想,更佳為400以下,進而為300以下,尤佳為250以下。 彈性體(D)與烯烴・馬來酸酐共聚物(C)之含量之比(D)/(C)為0.2~250的話,考量展現耐衝擊性方面較理想,更佳為超過1,更佳為200以下,進而為100以下,其中50以下,尤其30以下,尤佳為10以下。 烯烴・馬來酸酐共聚物(C)與含氟樹脂(E)之含量之比(C)/(E)為0.1~50的話,考量展現耐衝擊性方面較理想,更佳為0.5以上,又更佳為30以下,進而為20以下,尤其為15以下。
[阻燃劑] 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含有阻燃劑亦為理想。理想含量為,相對於聚碳酸酯樹脂(A)100質量份為0.01~30質量份,更佳為0.03~20質量份。 阻燃劑,例如:有機金屬鹽系阻燃劑、矽氧烷系阻燃劑、磷系阻燃劑、硼系阻燃劑、氮系阻燃劑、鹵素系阻燃劑等,但本發明尤其有機金屬鹽系阻燃劑為較佳。
有機金屬鹽化合物為有機磺酸金屬鹽尤佳。 又,金屬鹽化合物之金屬宜為鹼金屬或鹼土類金屬較佳,可列舉鋰(Li)、鈉(Na)、鉀(K)、銣(Rb)、銫(Cs)等鹼金屬;鎂(Mg)、鈣(Ca)、鍶(Sr)、鋇(Ba)等鹼土類金屬。其中,尤其鈉、鉀、銫為較佳。
舉有機磺酸金屬鹽之例,可列舉有機磺酸鋰鹽、有機磺酸鈉鹽、有機磺酸鉀鹽、有機磺酸銣鹽、有機磺酸銫鹽、有機磺酸鎂鹽、有機磺酸鈣鹽、有機磺酸鍶鹽、有機磺酸鋇鹽等。其中,尤其有機磺酸鈉鹽、有機磺酸鉀鹽、有機磺酸銫鹽等有機磺酸鹼金屬鹽較佳。
有機磺酸金屬鹽化合物之中,理想例可舉出含氟脂肪族磺酸或芳香族磺酸之金屬鹽。其中理想之具體例可舉出:全氟丁烷磺酸鉀、全氟丁烷磺酸鋰、全氟丁烷磺酸鈉、全氟丁烷磺酸銫等分子中有至少1個C-F鍵之含氟脂肪族磺酸之鹼金屬鹽;全氟丁烷磺酸鎂、全氟丁烷磺酸鈣、全氟丁烷磺酸鋇、三氟甲磺酸鎂、三氟甲磺酸鈣、三氟甲磺酸鋇等分子中有至少1個C-F鍵之含氟脂肪族磺酸之鹼土類金屬鹽;等含氟脂肪族磺酸金屬鹽、
二苯基碸-3,3’-二磺酸二鉀、二苯基碸-3-磺酸鉀、苯磺酸鈉、(聚)苯乙烯磺酸鈉、對甲苯磺酸鈉、(分支)十二基苯磺酸鈉、三氯苯磺酸鈉、苯磺酸鉀、苯乙烯磺酸鉀、(聚)苯乙烯磺酸鉀、對甲苯磺酸鉀、(分支)十二基苯磺酸鉀、三氯苯磺酸鉀、苯磺酸銫、(聚)苯乙烯磺酸銫、對甲苯磺酸銫、(分支)十二基苯磺酸銫、三氯苯磺酸銫等分子中有至少1種之芳香族基之芳香族磺酸之鹼金屬鹽;對甲苯磺酸鎂、對甲苯磺酸鈣、對甲苯磺酸鍶、對甲苯磺酸鋇、(分支)十二基苯磺酸鎂、(分支)十二基苯磺酸鈣等分子中有至少1種之芳香族基之芳香族磺酸之鹼土類金屬鹽;等芳香族磺酸金屬鹽等。
上述例示物之中,含氟脂肪族磺酸之鹼金屬鹽、芳香族磺酸之鹼金屬鹽更佳,含氟脂肪族磺酸之鹼金屬鹽特佳,全氟烷磺酸之鹼金屬鹽又更佳,具體而言,全氟丁烷磺酸鉀等較佳。 又,金屬鹽化合物可使用1種,也可將2種以上按任意之組合及比率併用。
含有有機金屬鹽系阻燃劑時之含量為,相對於聚碳酸酯樹脂(A)100質量份為0.01~1.5質量份較理想,更佳為0.02質量份以上,又更佳為0.03質量份以上,更佳為1質量份以下,又更佳為0.5質量份以下,其中0.3質量份以下,尤佳為0.15質量份以下。
[著色劑] 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含有著色劑亦為理想。 作為著色劑之染顏料,例如:無機顏料、有機顏料、有機染料等。
無機顏料,例如:碳黑、鎘紅、鎘黃等硫化物系顏料;群青等矽酸鹽系顏料;氧化鈦、鋅華、弁柄、氧化鉻、鐵黑、鈦黃、鋅-鐵系棕、鈦鈷系綠、鈷綠、鈷藍、銅-鉻系黑、銅-鐵系黑等氧化物系顏料;黃鉛、鉬酸橙等鉻酸系顏料;紺青等亞鐵氰化物系顏料等。 又,作為著色劑之有機顏料及有機染料,例如:銅酞花青藍、銅酞花青綠等酞花青系染顏料;鎳偶氮黃等偶氮系染顏料;硫靛系、紫環酮(perinone)系、苝系、喹吖酮(Quinacridone)系、雙㗁𠯤(dioxazine)系、異吲哚啉酮(isoindolinone)系、喹啉黃(quinophthalone)系等縮合多環染顏料;喹啉系、蒽醌系、雜環系、甲基系之染顏料等。 該等之中,考量熱安定性方面,碳黑、氧化鈦、花青系、喹啉系、蒽醌系、酞花青系染顏料等為較佳。又,染顏料可含有1種,也可按任意之組合及比率含有2種以上。
又,染顏料,為了擠壓時之操作性改良、對於樹脂組成物中之分散性改良之目的,也可使用和聚苯乙烯系樹脂、聚碳酸酯系樹脂、丙烯酸系樹脂進行母料化後而得者。
含有著色劑時之量,相對於聚碳酸酯樹脂(A)100質量份例如5質量份以下,較佳為4.8質量份以下,更佳為4.5質量份以下。著色劑之含有比例若過多,可能耐衝擊性不足。
[添加劑等] 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也可以含有上述以外之其他添加劑,例如:安定劑、脫模劑、螢光增白劑、抗靜電劑、塑化劑、增溶劑等添加劑。該等添加劑或其他樹脂可以摻合1種或2種以上。
又,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亦可以含有聚碳酸酯樹脂(A)及烯烴・馬來酸酐共聚物(C)、彈性體(D)以外之其他樹脂。其他樹脂,例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樹脂、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樹脂等熱塑性聚酯樹脂;聚乙烯樹脂、聚丙烯樹脂等聚烯烴樹脂;聚醯胺樹脂;聚醯亞胺樹脂;聚醚醯亞胺樹脂;聚苯醚樹脂;聚苯基硫醚樹脂;聚碸樹脂等。其他樹脂可含有1種,也可按任意之組合及比率含有2種以上。 惟含有聚碳酸酯樹脂(A)以外之其他樹脂時之含量,相對於聚碳酸酯樹脂(A)100質量份設為20質量份以下較佳,10質量份以下更佳,進而5質量份以下,尤其3質量份以下為較佳。
[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之製造] 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之製造方法無限制,可廣泛採用公知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之製造方法,可舉出將上述必要成分、及視需要摻合之其他成分,例如使用滾動機、亨舍耳混合機等各種混合機預先混合後,再以班伯里混合機、輥、Brabender、單軸混練擠壓機、雙軸混練擠壓機、捏揉等混合機予以熔融混練之方法。又,熔融混練之溫度無特殊限制,通常為260~320℃之範圍。
本發明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可以將上述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造粒後之丸粒依各種成形法予以成形而製成各種成形品。也可不經由丸粒,而將經擠壓機予以熔融混練之樹脂直接成形成成形品。
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基於ISO179測得之附缺口夏丕衝擊強度,較佳為20kJ/m2 以上,更佳為25kJ/m2 以上,較佳為100kJ/m2 以下,更佳為80kJ/m2 以下。 又,本發明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基於ISO178測得之彎曲彈性模數,較佳為2500MPa以上,更佳為2800MPa以上,較佳為5000MPa以下。
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耐濕熱性優異,依據ISO179測得之於溫度85℃、相對濕度85%之條件經100小時處理後之附缺口夏丕衝擊強度,較佳為10kJ/m2 以上,更佳為15kJ/m2 以上。
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耐熱性優異,依據ISO75 A法測得之負荷撓曲溫度DTUL較佳為120℃以上,更佳為121℃以上,又更佳為122℃以上,尤佳為123℃以上。
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依據ISO 11359-2測定之MD方向與TD方向之線膨脹係數比,亦即異向性(MD/TD),較佳為0.92以上,更佳為0.94以上,較佳為1.08以下,更佳為1.06以下。如此,藉由使異向性低,即使在廣泛的使用環境溫度,也可防止由於熱膨脹差造成真圓度、光軸偏離等。
由本發明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獲得之成形體,耐衝擊性及彎曲彈性模數優異,且呈低異向性。 因此就其用途而言,例如:照相機、望遠鏡、顯微鏡、投影曝光裝置、光學測定裝置等的框體零件、透鏡鏡筒等、行動電話用照相機、智慧手機用照相機、平板用照相機、車載照相機、運動照相機、筆記電腦用照相機、行車記錄器、監視照相機、無人機搭載用小型照相機等的框體零件、機構零件等、車之防撞感測器、後方監視用感測器、車速感測器、溫度感測器、防盜用感測器、遊戲機用動作感測器等感測器之框體、機構零件、汽車、機車、自行車、輪椅等的框架構件、外板構件、家庭用電視、個人電腦用顯示器、車載螢幕、智慧手機、頭戴顯示器之面板構件、機構零件等、條碼讀取機、掃描器等讀取裝置之框體、機構零件、空調、空氣清淨器、壓縮機等的框體、機構零件、有線・無線LAN路由器(router)、WIFI收訊機、WIFI貯存器、USB記憶體、記憶卡、讀卡機、數據伺服器保存設備等資訊設備框體、機構零件、光學設備、半導體封裝基板、半導體製造裝置等之製造・加工設備零件、量測設備零件等為理想例。
尤其由本發明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獲得之成形體,適合使用在光學設備零件,適合光學模組,其中有透鏡保持部之光學模組,尤其包括成形體之照相機模組,例如構成透鏡單元之透鏡鏡筒(Barrel)、透鏡之支架、間隔件、擋板等、構成致動器單元之套筒、台座、殼體等照相機模組。
本發明之光學模組,特徵為:包括一成形體,該成形體係由含有相對於聚碳酸酯樹脂(A)100質量份為1~50質量份之平均粒徑0.1~10μm之填充材(B)之樹脂組成物構成且依據ISO179測得之附缺口夏丕衝擊強度為20kJ/m2 以上。 本發明之光學模組,含有將上述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成形得到的成形體作為其構成構件,尤其適合在構成透鏡單元之透鏡鏡筒(Barrel)、透鏡之支架、間隔件、擋板等透鏡支持構件、構成致動器單元之套筒、台座、殼體等中使用。尤其本發明之光學模組,適合行動電話、可攜式個人電腦等各種行動終端搭載之攝影模組、LED燈模組等。
用以將本發明之光學模組含有之成形體予以成型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如前述。
成型體,係由依ISO179測定之附缺口夏丕衝擊強度為20kJ/m2 以上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構成之有高度耐衝擊性之成形體,較佳為有依ISO179測定之在溫度85℃、相對濕度85%之條件經100小時處理後之附缺口夏丕衝擊強度為10kJ/m2 以上之高度耐濕熱性、依ISO75 A法測定之負荷撓曲溫度為120℃以上之高耐熱性,且剛性、耐衝擊性及低異向性優異,故不變形,尺寸精度極佳,作為即使掉落也不破裂之高性能之光學模組有效。 [實施例]
以下,依實施例對本發明更具體說明。惟本發明不限於以下之實施例而解釋。
以下之實施例及比較例使用之原料如下列表1。 [表1]
成分 簡稱  
PC樹脂 (A) A1 以雙酚A作為出發原料,並以界面聚合法製造之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 黏度平均分子量(Mv):16,700
A2 以雙酚A作為出發原料,並以界面聚合法製造之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 黏度平均分子量(Mv):18,900
A3 以雙酚A作為出發原料,並以界面聚合法製造之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 黏度平均分子量(Mv):20,200
A4 以雙酚A作為出發原料,並以界面聚合法製造之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 黏度平均分子量(Mv):21,300
填充材 (B) B1 滑石 松村產業公司製,商品名: HICON TALC R5 平均粒徑: 2.5μm
共聚物 (C) C1 α-烯烴・馬來酸酐共聚物 三菱化學公司製,商品名: DIACARNA 30M
C2 馬來酸酐改性乙烯丙烯共聚物 三井化學公司製,商品名: Hi-wax 1105A
彈性體 (D) D1 丁二烯(核)/丙烯酸系(殼)之 核/殼型彈性體 三菱化學公司製,商品名: METABLEN E875A
D2 丁二烯(核)/丙烯酸系(殼)之 核/殼型彈性體 三菱化學公司製,商品名: METABLEN E870A
D3 矽・丙烯酸複合系(核)/丙烯酸系(殼)之 核/殼型彈性體 三菱化學公司製,商品名: METABLEN S-2001
D4 丙烯酸系(核)/丙烯酸系(殼)之 核/殼型彈性體 三菱化學公司製,商品名: METABLEN W-600
D5 丁二烯(核)/丙烯酸系(殼)之 核/殼型彈性體 KANEKA公司製,商品名: KANEACE M-711
含氟 樹脂(E) E1 Mitsui Dupont Fluorochemical co.製 商品名: PTFE 6J
PC 寡聚物 (F) F1 雙酚A型聚碳酸酯寡聚物 三菱工程塑膠公司製, 商品名:AL-071、黏度平均分子量(Mv):5,000
著色劑 MB(G) G1 碳黑母料 越谷化成公司製,商品名: RB948G 碳黑:60%、聚苯乙烯:40%
碳纖維 (H) H1 PAN系碳纖維複合材 三菱化學公司製,商品名:PYROFIL
阻燃劑 (I) I1 磷系阻燃劑 ADEKA製,商品名:FP-600
(實施例1~11、比較例1~11) [樹脂組成物丸粒之製造] 將上述各成分按表2-3記載之比例(皆為質量份)摻合,以滾動機混合機均勻混合後,從料斗進料到擠壓機並進行熔融混練。 擠壓機使用日本製鋼所公司製雙軸擠壓機(TEX25αIII、L/D=52.5),按螺桿轉速200rpm、缸筒溫度280℃、吐出量25kg/hr之條件進行熔融擠壓。將經擠壓之股線於水槽急冷,並使用造粒機造粒。
將上述製造方法獲得之丸粒於120℃進行5小時乾燥後,使用日精樹脂工業公司製之NEX80射出成形機,按缸筒溫度280℃、模具溫度100℃、射出速度30mm/s、保壓90MPa之條件,成形為厚度4mm之ISO啞鈴試驗片成形品。又,使用同機種,按缸筒溫度300℃、模具溫度100℃、射出速度100mm/s、保壓80MPa之條件,成形為長度100mm×寬度100mm×厚度2mm之平板狀成形品。
[彎曲彈性模數之測定] 使用上述獲得之ISO啞鈴試驗片(厚度4mm),依ISO178,測定彎曲彈性模數(單位:MPa)。
[夏丕衝擊強度(附缺口)之測定及耐濕熱性之評價] 使用上述獲得之ISO啞鈴片(厚度4mm),依ISO179測定附缺口夏丕強度(單位:kJ/m2 )。 又,將上述獲得之ISO啞鈴片(厚度4mm)使用恆溫恆濕槽,按溫度85℃、相對濕度85%之條件處理100小時,測定附缺口之夏丕衝擊強度(單位:kJ/m2 ))。濕熱試驗處理後之夏丕衝擊強度之值之下降越少,代表耐濕熱性越優異。
[耐熱性(負荷撓曲溫度、DTUL)之測定] 使用上述獲得之ISO啞鈴片(厚度4mm),依ISO75 A法,按負荷1.80MPa之條件測定負荷撓曲溫度(DTUL、單位:℃)。
[異向性(MD/TD)之測定] 將上述獲得之平板狀成形品之中心部沿MD/TD方向各切出長度15mm×寬度10mm×厚度2mm,以獲得試驗片,用在異向性之測定。 測定設備使用日立先端科學公司製TMA/SS6100,以試驗片之長度部分作為測定對象,以20℃/分之速度從-30℃升溫至+120℃,從尺寸變化量對溫度變化量之斜率,算出線膨脹係數(單位:/K)。 又,算出上述算出之MD方向與TD方向之線膨脹係數之比,亦即異向性(MD/TD)。MD/TD越接近1,代表異向性越少。 以上之評價結果示於下列表2-表3。
[表2]
   實施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PC樹脂(A) A1 100                   100         
A2    100 100                        
A3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A4                100               
填充材(B) B1 8.6 19.6 29.7 19.9 5.7 21.3 5.7 8.6 19.6 19.6 19.6
共聚物(C) C1 1.2 1.3 1.5 1.3 1.1 1.4 1.1    1.3 1.3 1.3
C2                      1.2         
彈性體 (D) D1 8.6 6.5 13.4 6.6    7.1    8.6         
D2             3.4    3.4            
D3                         6.5      
D4                            6.5   
D5                               6.5
含氟樹脂(E) E1 1.2 0.1 0.1 1.3 1.1 1.4 1.1 1.2 0.1 0.1 0.1
PC寡聚物(F) F1                7.1               
著色劑MB(G) G1 3.1 3.3 3.7 3.3 2.9 3.5    3.1 3.3 3.3 3.3
碳纖維(H) H1                                 
阻燃劑(I) I1                                 
(D)/(E)比 7 50 90 5 3 5 3 7 50 50 50
(B)/(E)比 7 150 200 15 5 15 5 7 150 150 150
(C)/(E)比 1 10 10 1 1 1 1 1 10 10 10
(D)/(C)比 7 5 9 5 3 5 3 7 5 5 5
彎曲彈性模數(MPa) 2850 3700 4200 3900 2800 4000 2800 2900 3600 3600 3600
附缺口夏丕衝擊強度(kJ/m2 ) 37 28 21 35 29 42 29 31 32 31 33
濕熱處理後之衝擊強度(kJ/m2 ) 22 24 17 32 27 41 27 21 27 31 33
異向性MD/TD 0.96 0.98 0.94 0.94 0.98 0.94 0.98 0.96 0.98 0.98 0.98
DTUL (℃) 121 124 127 129 126 126 126 126 129 129 129
[表3]
   比較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PC樹脂(A) A1                                 
A2 100 100 100 100                     
A3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A4                100               
填充材(B) B1 18.4 19.6 20.7 26.1 5.5 19.6 5.5 5.8 22.9 20.7 21.3
共聚物(C) C1 1.2 1.3 1.4 1.3 1.1 1.3 1.1    1.5 1.4 1.4
C2                                 
彈性體 (D) D1    6.5 12.4             5.8 7.6 6.9 7.1
D2                                 
D3                                 
D4                                 
D5                                 
含氟樹脂(E) E1             1.1    1.1 1.2 1.5 1.4 1.4
PC寡聚物(F) F1                6.5               
著色劑MB(G) G1 3.1 3.3 3.4 3.3 2.8 3.3    2.9 3.8 3.4 3.5
碳纖維(H) H1                         15.3      
阻燃劑(I) I1                            4.1 7.1
(D)/(E)比 - - - - 0 - 0 5 5 5 5
(B)/(E)比 - - - - 5 - 5 5 15 15 15
(C)/(E)比 - - - - 1 - 1 0 1 1 1
(D)/(C)比 0 5 9 0 0 0 0 - 5 5 5
彎曲彈性模數(MPa) 4000 3700 3400 4700 2900 4000 2900 2700 9300 4000 4000
附缺口夏丕衝擊強度(kJ/m2 ) 11 13 16 8 16 14 16 12 8 25 11
濕熱處理後之衝擊強度(kJ/m2 ) 7 7 8 5 6 5 6 3 5 21 8
異向性MD/TD 0.94 0.93 0.94 0.92 0.98 0.96 0.98 0.98 0.59 0.94 0.94
DTUL (℃) 129 127 125 131 126 129 127 126 145 116 109
[產業利用性]
本發明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剛性及耐衝擊性優異,呈低異向性,且耐濕熱性優異,適合使用在光學設備零件等各種用途,又,本發明之光學模組不變形,尺寸精度極高,作為即便掉落也不破裂之高性能之各種光學模組有效。

Claims (22)

  1. 一種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相對於聚碳酸酯樹脂(A)100質量份含有1~50質量份之平均粒徑0.1~10μm之填充材(B), 其特徵為: 含有平均粒徑超過10μm之填充材時其含量在樹脂組成物中未達10質量%,且含有磷系阻燃劑時含量為樹脂組成物中之2%以下。
  2. 如請求項1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更含有相對於聚碳酸酯樹脂(A)100質量份為0.1~5質量份之烯烴・馬來酸酐共聚物(C)、1~25質量份之彈性體(D)、及0.05~10質量份之含氟樹脂(E), 彈性體(D)與含氟樹脂(E)之含量之比(D)/(E)為超過1且250以下。
  3. 如請求項2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其中,填充材(B)與含氟樹脂(E)之含量之比(B)/(E)為超過1且500以下。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其中,填充材(B)為板狀之填充材。
  5.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其中,填充材(B)為板狀之填充劑且係選自滑石、雲母、玻璃屑片、蒙特石、水滑石、絹雲母、高嶺土、氧化鋁、黏土、石墨中之至少1種。
  6.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其中,填充材(B)為滑石。
  7. 如請求項2或3項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其中,彈性體(D)為核/殼型彈性體。
  8. 如請求項2或3項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其中,彈性體(D)為丁二烯系橡膠核之核/殼型彈性體。
  9.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其中,依據ISO179測得之附缺口夏丕衝擊強度為20kJ/m2 以上。
  10.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其中,依據ISO179測得之在溫度85℃、相對濕度85%之條件經100小時處理後之附缺口夏丕衝擊強度為10kJ/m2 以上。
  11.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其中,依據ISO75 A法測得之負荷撓曲溫度為120℃以上。
  12. 一種成形體,係由如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構成。
  13. 一種光學模組,包含如請求項12之成形體。
  14. 一種光學模組,其特徵為: 包括一成形體,該成形體係由含有相對於聚碳酸酯樹脂(A)100質量份為1~50質量份之平均粒徑0.1~10μm之填充材(B)之樹脂組成物構成且依據ISO179測得之附缺口夏丕衝擊強度為20kJ/m2 以上。
  15. 如請求項14之光學模組,其中,該樹脂組成物更含有相對於聚碳酸酯樹脂(A)100質量份為0.1~5質量份之烯烴・馬來酸酐共聚物(C)、1~25質量份之彈性體(D)、及0.05~10質量份之含氟樹脂(E),彈性體(D)與含氟樹脂(E)之含量之比(D)/(E)為超過1且250以下。
  16. 如請求項15之光學模組,其中,該樹脂組成物含有平均粒徑超過10μm之填充材時其含量在樹脂組成物中未達10質量%。
  17. 如請求項15或16之光學模組,其中,填充材(B)與含氟樹脂(E)之含量之比(B)/(E)為超過1且500以下。
  18. 如請求項14至16中任一項之光學模組,其中,填充劑(B)為滑石。
  19. 如請求項15或16之光學模組,其中,彈性體(D)為核/殼型彈性體。
  20. 如請求項15或16項之光學模組,其中,彈性體(D)為丁二烯系橡膠核之核/殼型彈性體。
  21. 如請求項14至16中任一項之光學模組,其中,該樹脂組成物依據ISO179測得之於溫度85℃、相對濕度85%之條件經100小時處理後之附缺口夏丕衝擊強度為10kJ/m2 以上。
  22. 如請求項14至16中任一項之光學模組,其中,該樹脂組成物依據ISO75 A法測得之負荷撓曲溫度為120℃以上。
TW109123984A 2019-07-17 2020-07-16 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 TWI8491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31720 2019-07-17
JP2019131720 2019-07-17
JP2019-169277 2019-09-18
JP2019169277 2019-09-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0996A true TW202110996A (zh) 2021-03-16
TWI849182B TWI849182B (zh) 2024-07-21

Family

ID=74210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23984A TWI849182B (zh) 2019-07-17 2020-07-16 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7500566B2 (zh)
KR (1) KR20220035876A (zh)
CN (1) CN114127190A (zh)
TW (1) TWI849182B (zh)
WO (1) WO202101036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431550A1 (en) * 2021-11-10 2024-09-18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 Pellets, molded articl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pellet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21918B1 (zh) 1969-08-06 1975-07-26
JPH1171316A (ja) * 1996-07-31 1999-03-16 Mitsui Chem Inc 低複屈折性有機光学部品およびスピロビインダン系ポリマー
JP5592046B2 (ja) * 2006-05-16 2014-09-17 帝人株式会社 帯電防止性に優れた難燃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JP5592047B2 (ja) 2006-05-30 2014-09-17 帝人株式会社 帯電防止性に優れた難燃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JP5250438B2 (ja) 2009-01-29 2013-07-31 帝人化成株式会社 難燃性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JP2011168633A (ja) 2010-02-16 2011-09-01 Mitsubishi Engineering Plastics Corp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品
JP6133645B2 (ja) 2013-03-25 2017-05-24 帝人株式会社 高剛性・高耐衝撃性樹脂組成物
JP6252181B2 (ja) 2014-01-09 2017-12-27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成形品
JP2015203049A (ja) 2014-04-11 2015-11-16 テクノ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鏡胴用筒状体及び鏡胴
JP6424276B2 (ja) * 2015-08-21 2018-11-14 帝人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JP2019059813A (ja) 2017-09-25 2019-04-18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CN111201281B (zh) 2017-10-13 2022-09-09 三菱工程塑料株式会社 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1010366A1 (zh) 2021-01-21
CN114127190A (zh) 2022-03-01
WO2021010366A1 (ja) 2021-01-21
JP7500566B2 (ja) 2024-06-17
KR20220035876A (ko) 2022-03-22
TWI849182B (zh) 2024-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82485B (zh) 高热传导性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和成型体
JP4700770B2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体
CN105324421B (zh) 阻燃性片材或阻燃性膜、以及使用该片材或膜的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JP5540758B2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体
JP5383398B2 (ja) 電池パック用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電池パック
US20120248381A1 (en) Resin composition and molded article made of the same
JP2012219177A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体
TW201903029A (zh) (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樹脂組成物及其成形體
CN116096818A (zh) 耐水解聚碳酸酯组合物
JP5893848B2 (ja) 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成形品
JP2011168633A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品
US11214681B2 (en) Flame-retardant polycarbonate resin composition, sheet and film using sam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each
CN104583319B (zh) 树脂组合物及树脂成型体
TWI849182B (zh) 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
JP6373201B2 (ja) 難燃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を成型して得られたトイレ装置用樹脂成型体
JPWO2017038735A1 (ja) 難燃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それを用いたシート及びフィルム、ならびに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JP2011140545A (ja) 繊維強化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これを成形してなる樹脂成形体
JP2003277597A (ja) ガラス繊維強化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CN117343524A (zh) 一种低温抗冲击阻燃改性的聚碳酸酯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12081391A1 (ja) 難燃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用難燃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880823B2 (ja) ガラス繊維強化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JP6411173B2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成形品
WO2019176213A1 (ja) 透明難燃性樹脂組成物及び透明難燃性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TWI846989B (zh) 聚碳酸酯組成物及由其所形成之光學產品
CN111527149B (zh)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和由其形成的模制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