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10465A - 桑黃之菌絲體及/或其衍生物、其製造方法暨其用於製備改善睡眠之組成物的用途 - Google Patents

桑黃之菌絲體及/或其衍生物、其製造方法暨其用於製備改善睡眠之組成物的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10465A
TW202110465A TW109129939A TW109129939A TW202110465A TW 202110465 A TW202110465 A TW 202110465A TW 109129939 A TW109129939 A TW 109129939A TW 109129939 A TW109129939 A TW 109129939A TW 202110465 A TW202110465 A TW 20211046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ycelium
phellinus igniarius
phellinus
derivatives
cultu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299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29928B (zh
Inventor
張芳嘉
陳勁初
李宜蓁
Original Assignee
葡萄王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葡萄王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葡萄王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104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104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299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29928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桑黃之菌絲體及/或其衍生物、其製造方法暨其用於製備改善睡眠之組成物的用途。將自行篩選的桑黃進行多階段培養步驟,所得之桑黃之菌絲體及/或其衍生物可應用於製備改善睡眠之組成物。

Description

桑黃之菌絲體及/或其衍生物、其製造方法暨其用於製備改善睡眠之組成物的用途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真菌菌絲體及/或其衍生物、其製造方法暨其用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桑黃(Phellinus linteus)之菌絲體及/或其衍生物、其製造方法暨其用於製備改善睡眠之組成物的用途。
良好的睡眠可使身體可以正常代謝,心靈得到放鬆,倘若無法擁有良好的睡眠,將影響生活的各個層面,包含生理、心理、認知、社會功能及生活品質。於生理方面,長期失眠可能導致肥胖、心血管系統、內分泌系統、惡性腫瘤、支氣管哮喘、潰瘍病、糖尿病及性功能障礙等方面疾病相關。於心理、認知、社會功能方面,影響白天的情緒、工作表現及人際關係。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睡眠障礙率達27%,而台灣睡眠醫學學會調查則發現,全台至少有200萬人有慢性失眠困擾,亦即每5人有1人有失眠的症狀。
治療失眠的藥物包含苯二氮平(Benzodiazepines,BZD)類藥物、非苯二氮平(Non-Benzodiazepines,Non-BZD)類藥物、三環抗憂鬱劑(Tricyclic Antidepressants,TCA)類藥物、褪黑素致效劑(Melatonin Agonist)類藥物及抗組織胺類藥物。前述藥物除了會產生頭昏、頭痛、胃腸不適或嗜睡等副作用外,長期使用苯二氮平類藥物,有可能產生依賴性及戒斷症狀。非苯二氮平類藥物有可能造成短暫失憶及夢遊的副作用。三環抗憂鬱劑則亦有戒斷症狀。
桑黃(Phellinus linteus)的中文學名為裂蹄木層孔菌,屬於刺革菌科(Hymenochaetaceae)木層孔菌屬(Phellinus)。桑黃生長於桑屬植物的樹幹上,又稱桑耳或桑臣。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即記載其性寒、味微苦,能利五臟、宣腸氣、排毒氣或止血等,為中醫常用於利尿、健胃或止瀉等。然而,對於桑黃在改善睡眠的效果,則少有研究。
因此,本發明之一態樣是提供一種桑黃(Phellinus linteus)之菌絲體及/或其衍生物,其中桑黃之菌絲體及/或其衍生物係源自於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生物資源中心(BCRC)寄存之菌株。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係在提供一種桑黃之菌絲體及/或其衍生物的製造方法,其係利用多階段培養步驟,以獲得桑黃之菌絲體及/或其衍生物。
本發明之又一態樣係在提供一種桑黃之菌絲體及/或其衍生物,其係利用上述之製造方法所製得。
本發明之再一態樣係在提供一種上述桑黃之菌絲體及/或其衍生物用於製備改善睡眠之組成物的用途。
根據本發明之上述之態樣,提出一種桑黃(Phellinus linteus)之菌絲體及/或其衍生物,其中桑黃之菌絲體及/或其衍生物係於2019年7月18日寄存於台灣新竹食品路331號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生物資源中心(BCRC)、寄存編號為BCRC 930210之菌株。
根據本發明之上述之另一態樣,提出一種桑黃菌絲體及/或其衍生物的製造方法,包含將桑黃之第一菌絲體進行多階段培養步驟,以獲得桑黃之菌絲體及/或其衍生物。多階段培養步驟如下。首先,進行固態培養步驟,其係利用固態培養基於15°C至30°C培養第一菌絲體達1週至2週,以獲得第二菌絲體。桑黃是於2019年7月18日寄存於台灣新竹食品路331號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生物資源中心(BCRC)、寄存編號為BCRC 930210之菌株。
接著,進行液態培養步驟,其係利用第一培養液於15°C至30°C培養第二菌絲體達3天至14天,以獲得第三菌絲體,其中第一培養液之酸鹼值為pH 2至pH 6。然後,進行醱酵培養步驟,其係利用第二培養液於15°C至30°C培養第三菌絲體達3天至21天,以獲得桑黃醱酵液,其中第二培養液之酸鹼值為pH 2至pH 6,且桑黃醱酵液包含桑黃之菌絲體及/或其衍生物。
依據本發明上述之實施例,上述之醱酵培養步驟係於醱酵槽中進行,且在進行醱酵培養步驟時,可選擇包含對醱酵槽導入氣體,氣體係選自於由空氣、氧氣、二氧化碳、氦氣或上述任意組合所組成之一族群。
依據本發明上述之實施例,上述之醱酵培養步驟係於0.5 kg/cm2 至1.0 kg/cm2 之槽壓及0.01〔通入氣體體積/醱酵液體積/分鐘,VVM〕至1.5 VVM之通氣速率下進行。
依據本發明上述之實施例,上述之醱酵培養步驟後更包含對桑黃醱酵液進行乾燥步驟,以獲得桑黃醱酵乾燥物。
依據本發明上述之實施例,在乾燥步驟後,更包含利用極性溶劑對桑黃醱酵乾燥物進行萃取步驟,以獲得桑黃萃取液。
依據本發明上述之實施例,上述之極性溶劑包含水及/或低級醇。
依據本發明上述之實施例,在萃取步驟後,更包含對桑黃萃取液進行濃縮步驟,以獲得桑黃萃取濃縮物。
根據本發明之上述之又一態樣,提出一種桑黃之菌絲體及/或其衍生物,其係利用上述之製造方法所製得,其中桑黃之菌絲體及/或其衍生物包含桑黃醱酵液、桑黃醱酵乾燥物、桑黃萃取液及/或桑黃萃取濃縮物。
根據本發明之上述之再一態樣,提出一種如上述的桑黃之菌絲體及/或其衍生物用於製備改善睡眠之組成物的用途,其中組成物為口服組成物。
應用本發明的桑黃之菌絲體及/或其衍生物及/或含有桑黃之菌絲體及/或其衍生物之組成物,其係將自行篩選的桑黃進行多階段培養步驟,所得之桑黃之菌絲體及/或其衍生物可應用於製備改善睡眠之組成物。
承上所述,本發明提供一種桑黃(Phellinus linteus)之菌絲體及/或其衍生物、其製造方法暨其用於製備改善睡眠之組成物的用途。
本發明之桑黃(Phellinus linteus)屬於刺革菌科(Hymenochaetaceae)木層孔菌屬(Phellinus),中文學名為裂蹄木層孔菌,其係於2019年7月18日寄存於台灣新竹食品路331號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生物資源中心(BCRC)、寄存編號為BCRC 930210之菌株。
本發明另提出一種桑黃之菌絲體及/或其衍生物的製造方法,包含將桑黃之菌絲體進行多階段培養步驟,以獲得桑黃之菌絲體及/或其衍生物。
請參閱圖1,其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桑黃之菌絲體及/或其衍生物的製造方法100之流程圖。首先,如方法100步驟110所示,提供桑黃之第一菌絲體。桑黃之第一菌絲體係於2019年7月18日寄存於台灣新竹食品路331號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生物資源中心(BCRC)、寄存編號為BCRC 930210之菌株。
接著,如步驟120所示,將桑黃之第一菌絲體進行多階段培養步驟。由於營養成分與環境因子等條件,對於桑黃的生長與分化有直接的影響,透過多階段培養步驟可調控桑黃在每個階段的生長條件,而可獲得不同成分的產物。
在此實施例中,如步驟121所示,多階段培養步驟包含對第一菌絲體進行固態培養步驟,以獲得第二菌絲體。固態培養步驟是利用固態培養基進行。固態培養基包含可提供桑黃之菌絲體生長的碳源、氮源及必須的營養物質。固態培養基可例如為馬鈴薯糊精培養基(Potato Dextrose Agar,PDA)。
在此實施中,固態培養步驟的條件為於15°C至30°C培養第一菌絲體達1週至2週。倘溫度超出前述範圍,則將抑制菌絲體的生長。倘培養時間少於1週,則菌絲體尚未完全生長。此外,當培養時間達2週,菌絲體已完全生長,故無需培養超過2週的時間。
接著,如步驟123所示,對第二菌絲體進行液態培養步驟,以獲得第三菌絲體。液態培養步驟是利用第一培養液進行。第一培養液包含1重量%至3重量%的綜合性碳氮源(例如穀類及/或豆類)、1重量%至4重量%的醣類(例如單醣及/或雙醣)、0.1重量%至1重量%的酵母抽出物、0.1重量%至1重量%的蛋白腖及0.01重量%至0.05重量%的無機鹽類(例如磷酸鹽及/或硫酸鹽)。應理解的是,前述第一培養液的成份可視使用需求做適當的調整。
上述第一培養液之酸鹼值為pH 2至pH 6。倘酸鹼值超出前述範圍,將導致菌絲體生長不佳。
在此實施例中,液態培養步驟的培養條件為,於15°C至30°C培養第二菌絲體達3天至14天。倘溫度超出前述範圍,則將抑制菌絲體的生長。倘培養時間超過14天,對菌絲體生長沒有幫助甚至抑制其生長。
在其他實施例中,液態培養步驟的轉速為110 rpm至130 rpm。
然後,如步驟125所示,對第三菌絲體進行醱酵培養步驟。醱酵培養步驟是利用第二培養液進行。第二培養液的成份可相同於前述之第一培養液,或可視使用需求適當調整其成份。前述第二培養液之酸鹼值為pH 2至pH 6,倘酸鹼值超出前述範圍,將導致菌絲體生長不佳。
醱酵培養步驟的條件為於15°C至30°C培養第三菌絲體達3天至21天。倘溫度超出前述範圍,則將抑制菌絲體的生長。倘醱酵培養時間少於3天,則桑黃之菌絲體及/或其衍生物的有效量不足。此外,當醱酵培養時間超過21天,對菌絲體生長沒有幫助甚至抑制其生長。
醱酵培養步驟係於醱酵槽中進行。在一實施例中,在進行醱酵培養步驟時,對醱酵槽導入氣體,氣體係選自於由空氣、氧氣、二氧化碳、氦氣上述任意組合所組成之一族群。在一實施例中,槽壓為0.5 kg/cm2 至1.0 kg/cm2 。在一實施例中,通氣速率為0.01(通入氣體體積/醱酵液體積/分鐘,VVM)至1.5 VVM。在其他實施例中,醱酵培養步驟的轉速為50 rpm至150 rpm。
接下來,如方法100步驟130所示,藉由上述的多階段培養步驟,可獲得含有特定成分的桑黃醱酵液,其中桑黃醱酵液包含桑黃之菌絲體及/或其衍生物。
在一實施例中,於醱酵培養步驟後,可選擇包含對桑黃醱酵液進行乾燥步驟,以獲得桑黃醱酵乾燥物。桑黃醱酵液可利用習知之乾燥處理方法進行乾燥步驟,例如:冷凍乾燥法、真空乾燥法或噴霧乾燥法。
在一實施例中,在乾燥步驟後,可選擇包含利用極性溶劑對桑黃醱酵乾燥物進行萃取步驟,以獲得桑黃萃取液。在其他實施例中,極性溶劑包含水及/或低級醇(例如:甲醇、乙醇、丙醇、異丙醇等)。
在一實施例中,在萃取步驟後,可選擇包含對桑黃萃取液進行濃縮步驟,以獲得桑黃萃取濃縮物。桑黃萃取液可利用習知之濃縮方法進行濃縮步驟,例如:減壓濃縮、蒸發濃縮法或膜濃縮法。
本發明又提出一種桑黃之菌絲體及/或其衍生物,其係利用如上所述之製造方法所製得。上述桑黃之菌絲體及/或其衍生物包含但不限於桑黃醱酵液、桑黃醱酵乾燥物、桑黃萃取液及/或桑黃萃取濃縮物。
本發明再提出一種桑黃之菌絲體及/或其衍生物用於製備改善睡眠之組成物的用途。在一實施例中,上述組成物為口服組成物,其種類並無特別限制,任何含有桑黃之菌絲體及/或其衍生物皆屬之。
在一實施例中,上述組成物可例如食品組成物或醫藥組成物。在一實施例中,上述組成物可選擇性地包含食品或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賦形劑、稀釋劑、輔助劑及/或添加劑,可例如溶劑、乳化劑、懸浮劑、崩解劑、黏合劑、安定劑、螫合劑、稀釋劑、膠凝劑、防腐劑、潤滑劑及/或吸收延緩劑等。
本發明組成物之劑型並無特別限制。在一實施例中,組成物之劑型可例如但不限於水溶液、懸浮液、分散液、乳液(單相或多相分散體系、單室或多室脂質體)、水膠、凝膠、固體脂質奈米粒、錠劑、顆粒劑、粉劑及/或膠囊劑等。
前述的食品組成物可例如但不限於穀物類製品、水果類製品、蔬菜類製品、肉類製品、魚類製品、蛋類製品、奶類製品、飲品、健康食品、保健食品、機能性食品、營養補充食品或特殊營養食品。
以下利用數個實施例以說明本發明之應用,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本發明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
實施例一、桑黃之菌絲體及/或其衍生物的製備
(1)桑黃的形態特徵及親緣分析
桑黃之菌絲體及/或其衍生物於2019年7月18日寄存於台灣新竹食品路331號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生物資源中心(BCRC),寄存編號為BCRC 930210。
上述桑黃的形態特徵如下所述。桑黃的菌絲不分枝且無橫膈,直徑為3微米至5微米。上述桑黃的孢子近球型,表面光滑,其中孢子的長徑約有5微米至6微米,且短徑約有4微米至5微米。上述桑黃的子實體質地為硬木質,無菌柄,菌蓋約有3公分至20公分寬,背部為褐色或黑褐色,腹面為黃色。
接著,藉由親緣分析,評估上述桑黃(BCRC 930210)與同種習知菌種的相異處。首先,抽取桑黃之菌絲體的gDNA,利用聚合酶鏈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獲得18s rRNA的基因序列並進行定序。上述PCR的方法為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熟知,可視實際需求任意調整,在此不另贅述。
接下來,將桑黃(BCRC 930210)之18s rRNA序列[如序列辨識編號(SEQ ID NO):1所示]與習知桑黃菌株[例如基因銀行(GeneBank)編號KT862140(韓國)、AY558629(哥斯大黎加)及JQ860322(美國)]之18s rRNA序列利用市售軟體,例如分子演化遺傳學分析(Molecular Evolutionary Genetics Analysis,MEGA)軟體,對上述18s rRNA序列進行親緣分析,並利用Neighbor -Joining模式繪製演化樹,如圖2所示。
圖2係繪示桑黃(BCRC 930210)與其他習知桑黃的18s rRNA序列比對的演化樹,其中橫線表示以基因多樣性為單位量測之演化變化,且橫線的比例尺標示於左下方。如圖2所示,桑黃(BCRC 930210)與習知桑黃菌株雖屬同種,但與習知桑黃在演化關係上有所區隔,而自成一線。此結果說明從基因上的差異性來看,桑黃(BCRC 930210)與習知桑黃間確實存在明顯的差異,而為新的桑黃菌株。
(2) 桑黃菌絲體及/或其衍生物的製備
首先,將上述桑黃(BCRC 930210)接種於馬鈴薯糊精培養基(Potato Dextrose Agar,PDA)上,於25°C下培養7天。然後,刮取部分的桑黃之菌絲體接種於第一培養液(包含1重量%的綜合性碳氮源、1.5重量%的醣類、0.3重量%的酵母抽出物、0.3重量%的蛋白腖及0.05重量%的無機鹽類)中,於25°C、pH 5、轉速120 rpm之下,進行7天的培養步驟。上述綜合性碳氮源為穀類(麥粉及/或麩皮粉)及/或豆類(黃豆粉、綠豆粉、大豆粉及/或肉桂粉)。上述醣類為單醣(葡萄糖及/或果糖)及/或雙醣(麥芽糖及/或蔗糖)。上述無機鹽類為磷酸鹽(磷酸氫二鉀、磷酸二氫鉀)及/或硫酸鹽(硫酸鎂及/或硫酸鐵)。
接著,取第一培養液中的部分桑黃之菌絲體接種於含有第二培養液(成份相同於第一培養液)的醱酵槽內,以25°C、pH 5、0.5 kg/cm2 的氣壓、1.0 VVM的空氣通氣速率及80 rpm攪拌速度進行醱酵14天,以獲得桑黃醱酵液。
取桑黃醱酵液進行冷凍乾燥,可獲得桑黃醱酵乾燥物。再來,於桑黃醱酵乾燥物中加入20倍重量之乙醇,以超音波震盪進行萃取1小時,離心後取上清液進行減壓濃縮,以獲得桑黃萃取濃縮物。
實施例二、建立分析睡眠的動物模式
選用購自樂斯科生物科技公司(BioLASCO Taiwan Co., Ltd.,Taiwan)的Sprague-Dawley(SD)品系的雄性大鼠,且體重為250 g至300 g。將大鼠飼養溫度22±3°C,濕度40%至70%,12小時照光及12小時黑暗之循環光照,且提供充足飼料及無菌逆滲透水予大鼠自由取食。動物試驗均依循國立台灣大學研究發展處實驗動物照護及使用委員會之相關規定進行。
試驗前將大鼠以無菌之手術刀片進行頭部切創,將腦殼上之軟組織刮除並以電燒止血器止血後,於腦殼植入記錄用之腦波(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電極及固定用之螺絲。於術後第1天將EEG電極集線插接腦波記錄之纜線,連接訊號EEG電極與訊號放大器至電腦。大鼠腦波及活動情形均係使用ICELUS軟體(Mark R. Opp,University of Michigan)進行記錄大鼠腦波,並於術後第8天開始記錄腦波基準值(baseline),作為基礎EEG。另使用紅外線動作感測器偵測大鼠活動情形。
將大鼠隨機分為2組,每組5隻,分別為桑黃組及對照組,並進行24小時EEG及動作偵測的記錄。在黑暗光照開始前20分鐘,大鼠管餵150 mg/kg的桑黃萃取濃縮物(桑黃組)或0.1 mL 5.5%的乙醇 (對照組)。
實施例三、桑黃菌絲體及/或其衍生物於改善睡眠的效果
腦波波形以每12秒為一個波段(epoch)單位,利用上述ICELUS軟體所提供的快速傅利葉轉換(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圖,以人工依照波形判斷老鼠是在非快速眼動(non-rapid eye movement,NREM)睡眠或快速眼動(rapid eye movement,REM)睡眠。一般來說,NREM睡眠波形頻率較低,振幅較大且一致。REM睡眠波形頻率較高、振幅較小且沒有活動訊號。
請參閱圖3A,其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NREM睡眠的折線圖。X軸代表注射後時間(time post-injection),單位為小時。Y軸代表NREM睡眠量,單位為百分比。圖3A之統計方式係使用成對樣本t檢定(paired sample t-test)分析各項百分比,圖號*代表在統計上具有顯著差異(p<0.05),下圖3B亦同。
圖3A之結果顯示,相較於對照組(折線303),桑黃組(折線301)在第19小時至第24小時的NREM睡眠量由30.3±4.0%上升至51.3±3.3%。因此,桑黃萃取濃縮物可顯著的增加大鼠NREM睡眠量。
另請參閱圖3B,其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REM睡眠的折線圖。X軸代表注射後時間(time post-injection),單位為小時。Y軸代表REM睡眠量,單位為百分比。
圖3B之結果顯示,相較於對照組(折線307),桑黃組(折線305)在第17小時至第21小時的REM睡眠量由12.3±1.8%上升至23.3±2.2%。因此,桑黃萃取濃縮物可顯著的增加大鼠REM睡眠量。
由上述實施例可知,本發明之桑黃(Phellinus linteus)菌絲體及/或其衍生物、其製造方法暨其用於製備改善睡眠之組成物的用途,其優點在於利用多階段培養步驟培養自行篩選的桑黃,而獲得桑黃之菌絲體及/或其衍生物。向一對象投予含有桑黃之菌絲體及/或其衍生物之組成物,可改善其睡眠。
應理解的是,本發明雖使用桑黃萃取濃縮物證實桑黃之菌絲體及/或其衍生物具有改善睡眠的效果,然本發明所屬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應可得知,利用桑黃之菌絲體、含桑黃之菌絲體之培養液、不含桑黃之菌絲體之培養液、桑黃之醱酵液、桑黃之乾燥醱酵物及/或桑黃之萃取液亦可產生相似的效果。
需補充的是,本發明雖以特定的製程、特定的分析方法及/或特定儀器作為例示,說明本發明之桑黃(Phellinus linteus)之菌絲體及/或其衍生物、其製造方法暨其用於製備改善睡眠之組成物的用途,惟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任何具有通常知識者可知,本發明並不限於此,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本發明之桑黃(Phellinus linteus)之菌絲體及/或其衍生物、其製造方法暨其用於製備改善睡眠之組成物的用途亦可使用其他製程、其他的分析方法或其他儀器進行。
雖然本發明已以數個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在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任何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方法 110:提供桑黃之第一菌絲體 120:進行多階段培養步驟 121:對第一菌絲體進行固態培養步驟,以獲得第二菌絲體 123:對第二菌絲體進行液態培養步驟,以獲得第三菌絲體 125:對第三菌絲體進行醱酵培養步驟 130:獲得桑黃醱酵液,其中桑黃醱酵液包含桑黃之菌絲體及/或其衍生物 301,303,305,307:折線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優點與實施例能更明顯易懂,所附圖式之詳細說明如下: [圖1]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桑黃之菌絲體及/或其衍生物的製造方法之流程圖。 [圖2]係繪示桑黃(BCRC 930210)與其他習知桑黃的18s rRNA序列比對的演化樹。 [圖3A]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非快速眼動(non-rapid eye movement,NREM)睡眠的折線圖。 [圖3B]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快速眼動(rapid eye movement,REM)睡眠的折線圖。
桑黃(Phellinus linteus)之菌絲體及/或其衍生物係於2019年7月18日寄存於台灣新竹食品路331號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生物資源中心(BCRC),寄存編號為BCRC 930210之菌株。
Figure 12_A0101_SEQ_0001
100:方法
110:提供桑黃之第一菌絲體
120:進行多階段培養步驟
121:對第一菌絲體進行固態培養步驟,以獲得第二菌絲體
123:對第二菌絲體進行液態培養步驟,以獲得第三菌絲體
125:對第三菌絲體進行醱酵培養步驟
130:獲得桑黃醱酵液,其中桑黃醱酵液包含桑黃之菌絲體及/或其衍生物

Claims (10)

  1. 一種桑黃(Phellinus linteus)之菌絲體及/或其衍生物,其中該桑黃之該菌絲體及/或其衍生物係源自於2019年7月18日寄存於台灣新竹食品路331號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生物資源中心(BCRC)、寄存編號為BCRC 930210之菌株。
  2. 一種桑黃之菌絲體及/或其衍生物的製造方法,包含將桑黃之一第一菌絲體進行一多階段培養步驟,以獲得該桑黃之該菌絲體及/或其衍生物,其中該多階段培養步驟包含: 進行一固態培養步驟,其係利用一固態培養基於15°C至30°C培養該第一菌絲體達1週至2週,以獲得一第二菌絲體,其中該桑黃係於2019年7月18日寄存於台灣新竹食品路331號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生物資源中心(BCRC)、寄存編號為BCRC 930210之菌株; 進行一液態培養步驟,其係利用一第一培養液於15°C至30°C培養該第二菌絲體達3天至14天,以獲得一第三菌絲體,其中該第一培養液之一酸鹼值為pH 2至pH 6;以及 進行一醱酵培養步驟,其係利用一第二培養液於15°C至30°C培養該第三菌絲體達3天至21天,以獲得一桑黃醱酵液,其中該第二培養液之一酸鹼值為pH 2至pH 6,且該桑黃醱酵液包含該桑黃之該菌絲體及/或其衍生物。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桑黃之菌絲體及/或其衍生物的製造方法,其中該醱酵培養步驟係於一醱酵槽中進行,且在進行該醱酵培養步驟時,更包含對該醱酵槽導入一氣體,該氣體係選自於由空氣、氧氣、二氧化碳、氦氣或上述任意組合所組成之一族群。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桑黃之菌絲體及/或其衍生物的製造方法,其中該醱酵培養步驟係於0.5 kg/cm2 至1.0 kg/cm2 之一槽壓、0.01(通入氣體體積/醱酵液體積/分鐘,VVM)至1.5 VVM之一通氣速率下進行。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桑黃之菌絲體及/或其衍生物的製造方法,在該醱酵培養步驟後,更包含對該桑黃醱酵液進行一乾燥步驟,以獲得一桑黃醱酵乾燥物。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桑黃之菌絲體及/或其衍生物的製造方法,在該乾燥步驟後,更包含利用一極性溶劑對該桑黃醱酵乾燥物進行一萃取步驟,以獲得一桑黃萃取液。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桑黃之菌絲體及/或其衍生物的製造方法,其中該極性溶劑包含水及/或低級醇。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桑黃之菌絲體及/或其衍生物的製造方法,在該萃取步驟後,更包含對該桑黃萃取液進行一濃縮步驟,以獲得一桑黃萃取濃縮物。
  9. 一種桑黃之菌絲體及/或其衍生物,其係利用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至第8項任一項所述之製造方法所製得,其中該桑黃之菌絲體及/或其衍生物包含一桑黃醱酵液、一桑黃醱酵乾燥物、一桑黃萃取液及/或一桑黃萃取濃縮物。
  10. 一種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桑黃之菌絲體及/或其衍生物用於製備改善睡眠之組成物的用途,其中該組成物為一口服組成物。
TW109129939A 2019-09-05 2020-09-01 桑黃萃取濃縮物、其製造方法暨其用於製備改善睡眠之組成物的用途 TWI7299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32116 2019-09-05
TW108132116 2019-09-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0465A true TW202110465A (zh) 2021-03-16
TWI729928B TWI729928B (zh) 2021-06-01

Family

ID=76035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29939A TWI729928B (zh) 2019-09-05 2020-09-01 桑黃萃取濃縮物、其製造方法暨其用於製備改善睡眠之組成物的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2992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11485A (zh) * 2021-03-05 2022-09-06 葡萄王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桑黄之菌丝体及/或其衍生物、其制造方法及其用于制备改善睡眠之组成物的用途
CN115011485B (zh) * 2021-03-05 2024-05-31 葡萄王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桑黄菌丝体、其萃取浓缩物的制造方法及其用于制备改善睡眠之组成物的用途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66394B (zh) 2020-10-19 2022-06-01 葡萄王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桑黃用於製備改善肌少症之組成物的用途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11485A (zh) * 2021-03-05 2022-09-06 葡萄王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桑黄之菌丝体及/或其衍生物、其制造方法及其用于制备改善睡眠之组成物的用途
CN115011485B (zh) * 2021-03-05 2024-05-31 葡萄王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桑黄菌丝体、其萃取浓缩物的制造方法及其用于制备改善睡眠之组成物的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29928B (zh) 2021-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30258B (zh) 一种液体深层发酵制备的蛹虫草保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88514B (zh) 利用复合菌种发酵制备γ‑氨基丁酸的方法
CN105167072A (zh) 一种功能性枸杞酵素及其制品的生产方法
CN111961615B (zh) 一株降低生物胺的糖多孢菌及其应用
IL174166A (en) Method for fermentation of plant material and fermented plant material extract and uses thereof
CN101822373B (zh) 金耳银杏功能性食品、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2875225A (zh) 桑黄菌株液体发酵培养基和发酵产桑黄多糖的方法
CN105695347A (zh) 一种产普鲁兰多糖菌种及其应用、普鲁兰多糖的生产方法
CN107242555A (zh) 一种降血糖的水果发酵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18452B (zh) 唾液乳杆菌及其代谢物的制备方法和组合物以及应用
CN104480150A (zh) 一种共轭亚麻酸异构体的生物富集方法
CN108713447A (zh) 一种高海拔地区太岁肉灵芝养殖方法及其保健品制备方法
TWI729928B (zh) 桑黃萃取濃縮物、其製造方法暨其用於製備改善睡眠之組成物的用途
CN109288042A (zh) 一种利用益生菌发酵海带制备恶性肿瘤医用食品原料的方法与应用
CN104357337B (zh) 食品发酵用的根霉及应用
CN106858589A (zh) 一种黑枸杞压片及其制备方法
JP5081485B2 (ja) 抗癌剤及び抗癌剤の製造方法
CN114854604B (zh) 一种肉灵芝、包含肉灵芝的高浓度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04618B (zh) 一种发酵富集蒲公英根活性成分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15011485B (zh) 桑黄菌丝体、其萃取浓缩物的制造方法及其用于制备改善睡眠之组成物的用途
TW201139662A (en) A formula of culturing medium for Cordyceps spp.
WO2016082327A1 (zh) 一种虫草菌丝体的加工方法
CN115011485A (zh) 桑黄之菌丝体及/或其衍生物、其制造方法及其用于制备改善睡眠之组成物的用途
CN109965268A (zh) 一种食用菌果冻及其制备方法
TWI811009B (zh) 蟬花活性物質用於改善視力之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