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01802A - 顯示裝置、顯示模組、電子裝置及電視機 - Google Patents

顯示裝置、顯示模組、電子裝置及電視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01802A
TW202101802A TW109105328A TW109105328A TW202101802A TW 202101802 A TW202101802 A TW 202101802A TW 109105328 A TW109105328 A TW 109105328A TW 109105328 A TW109105328 A TW 109105328A TW 202101802 A TW202101802 A TW 20210180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mitting device
compound
layer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053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崎舜平
瀬尾哲史
尾坂晴恵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018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01802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3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2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2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 H05B33/22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or physical composition or the arrangement of auxiliary dielectric or reflective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2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 H05B33/26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r arrangement of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used as an electrod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2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 H05B33/26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r arrangement of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used as an electrode
    • H05B33/28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r arrangement of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used as an electrode of translucent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10K50/125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4Carrier transporting layers
    • H10K50/15Hole transport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4Carrier transporting layers
    • H10K50/16Electron transport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4Carrier transporting layers
    • H10K50/16Electron transporting layers
    • H10K50/166Electron transporting layers comprising a multilayered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7Carrier injection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10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 H10K71/12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liquid deposition, e.g. spin coating
    • H10K71/13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liquid deposition, e.g. spin coating using printing techniques, e.g. ink-jet printing or screen printing
    • H10K71/135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liquid deposition, e.g. spin coating using printing techniques, e.g. ink-jet printing or screen printing using ink-jet printing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15Polycyclic condensed aromatic hydrocarbons, e.g. anthracen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31Amine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two aryl rest on at least one amine-nitrogen atom, e.g. triphenylamin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49Aromatic compounds comprising a hetero atom
    • H10K85/657Polycyclic condensed heteroaromatic hydrocarbons
    • H10K85/6572Polycyclic condensed heteroaromatic hydrocarbons comprising only nitrogen in the heteroaromatic polycondensed ring system, e.g. phenanthroline or carbazol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49Aromatic compounds comprising a hetero atom
    • H10K85/657Polycyclic condensed heteroaromatic hydrocarbons
    • H10K85/6574Polycyclic condensed heteroaromatic hydrocarbons comprising only oxygen in the heteroaromatic polycondensed ring system, e.g. cumarine dy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1/00Properties of the organic materials covered by group H10K85/00
    • H10K2101/10Triplet emissio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1/00Properties of the organic materials covered by group H10K85/00
    • H10K2101/20Delayed fluorescence emission
    • H10K2101/25Delayed fluorescence emission using exciplex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1/00Properties of the organic materials covered by group H10K85/00
    • H10K2101/30Highest 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 [HOMO], lowest un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 [LUMO] or Fermi energy valu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1/00Properties of the organic materials covered by group H10K85/00
    • H10K2101/40Interrelation of parameters between multiple constituent active layers or sublayers, e.g. HOMO values in adjacent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9/876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a resonant cavity structure, e.g. Bragg reflector pair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30Coordination compound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30Coordination compounds
    • H10K85/341Transition metal complexes, e.g. Ru(II)polypyridine complexes
    • H10K85/342Transition metal complexes, e.g. Ru(II)polypyridine complexes comprising iridium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15Polycyclic condensed aromatic hydrocarbons, e.g. anthracene
    • H10K85/626Polycyclic condensed aromatic hydrocarbons, e.g. anthracene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polycyclic condensed aromatic rings, e.g. bis-anthracen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31Amine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two aryl rest on at least one amine-nitrogen atom, e.g. triphenylamine
    • H10K85/633Amine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two aryl rest on at least one amine-nitrogen atom, e.g. triphenylamine comprising polycyclic condensed aromatic hydrocarbons as substituents on the nitrogen atom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31Amine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two aryl rest on at least one amine-nitrogen atom, e.g. triphenylamine
    • H10K85/636Amine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two aryl rest on at least one amine-nitrogen atom, e.g. triphenylamine comprising heteroaromatic hydrocarbons as substituents on the nitrogen atom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49Aromatic compounds comprising a hetero atom
    • H10K85/657Polycyclic condensed heteroaromatic hydrocarb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49Aromatic compounds comprising a hetero atom
    • H10K85/657Polycyclic condensed heteroaromatic hydrocarbons
    • H10K85/6576Polycyclic condensed heteroaromatic hydrocarbons comprising only sulfur in the heteroaromatic polycondensed ring system, e.g. benzothiophen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種長壽命的顯示裝置。提供一種大型顯示裝置。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是一種顯示裝置,包括第一發光器件及第二發光器件。第一發光器件包括電洞注入層、第一發光層及電子傳輸層。第二發光器件包括第二發光層。電洞注入層包含第一化合物及第二化合物。第一發光層包含發射第一顏色的光的第三化合物。第二發光層包含發射第二顏色的光的第四化合物。電子傳輸層包含第五化合物。第一化合物對第二化合物具有電子接收性。第二化合物的HOMO能階為-5.7eV以上且-5.4eV以下。第五化合物的HOMO能階為-6.0eV以上,且電場強度[V/cm]的平方根為600時的電子移動率為1×10-7cm2/Vs以上且5×10-5cm2/Vs以下。

Description

顯示裝置、顯示模組、電子裝置及電視機
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係關於一種顯示裝置、顯示模組、電子裝置及電視機。
注意,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不侷限於上述技術領域。作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技術領域的例子,可以舉出半導體裝置、顯示裝置、發光裝置、蓄電裝置、記憶體裝置、電子裝置、照明設備、輸入裝置(例如,觸控感測器等)、輸入輸出裝置(例如,觸控面板等)、它們的驅動方法或它們的製造方法。
近年來,顯示裝置被期待應用於各種用途。例如,在用於大型顯示裝置時,例如,可以舉出家用電視機(也稱為電視或電視接收器)、數位看板(Digital Signage)或公共資訊顯示器(PID:Public Information Display)等。此外,作為可攜式資訊終端,對具備觸控面板的智慧手機或平板終端已在進行研發。
作為顯示裝置,例如已開發了包括發光器件的發光裝置。利用電致發光(Electroluminescence,以下稱為EL)現象的發光器件(也記載為“EL器件”、“EL元件”)具有容易實現薄型輕量化;能夠高速地回應輸入信號;以及能夠使用直流低電壓電源等而驅動的特徵等,並且有望將其應用於顯示裝置。例如,專利文獻1公開了應用有機EL器件(也記 載為有機EL元件)的具有撓性的發光裝置。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申請公開第2014-197522號公報
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種長壽命的顯示裝置。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種可靠性高的顯示裝置。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種大型顯示裝置。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種解析度高的顯示裝置。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種生產率高的顯示裝置。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種顯示品質高的顯示裝置。
注意,這些目的的記載不妨礙其他目的的存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並不需要實現所有上述目的。可以從說明書、圖式、申請專利範圍的記載中抽取上述目的以外的目的。
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是一種顯示裝置,包括第一發光器件及第二發光器件。第一發光器件包括第一電極及共用電極。第二發光器件包括第二電極及共用電極。第一發光器件從第一電極和共用電極中的被用作陽極的電極一側依次包括電洞注入層、第一發光層及電子傳輸層。第二發光器件在第二電極與共用電極間包括第二發光層。電洞注入層接觸於第一電極和共用電極中的被用作陽極的電極。電洞注入層包含第一化合物及第二化合物。第一發光層包含發射第一顏色的光的第三化合物。第二發光層包含發射第二顏色的光的第四化合物。電子傳輸層包含第五化合物。第一化合物對第二化合物具有電子接收性。第二化合物的HOMO能階為-5.7eV以上且-5.4eV以下。第五化合物的HOMO能階為-6.0eV以上,且電場強度[V/cm]的平方根為600時的電子移動率為1×10-7cm2/Vs以上且5×10-5cm2/Vs以下。
第二發光器件較佳為在第二電極與共用電極間包括與第一發光器件共通使用的層。
第二發光器件較佳為包括電洞注入層及電子傳輸層。
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是一種顯示裝置,包括第一發光器件及第二發光器件。第一發光器件包括第一電極及共用電極。第二發光器件包括第二電極及共用電極。第一發光器件從第一電極和共用電極中的被用作陽極的電極一側依次包括電洞注入層、第一電洞傳輸層、第一發光層及電子傳輸層。第二發光器件在第二電極與共用電極間包括第二發光層。電洞注入層接觸於第一電極和共用電極中的被用作陽極的電極。電洞注入層包含第一化合物及第二化合物。第一發光層包含發射第一顏色的光的第三化合物。第二發光層包含發射第二顏色的光的第四化合物。電子傳輸層包含第五化合物。第一電洞傳輸層包含第六化合物。第一化合物對第二化合物具有電子接收性。第二化合物的HOMO能階為-5.7eV以上且-5.4eV以下。第五化合物的HOMO能階為-6.0eV以上,且電場強度[V/cm]的平方根為600時的電子移動率為1×10-7cm2/Vs以上且5×10-5cm2/Vs以下。第六化合物的HOMO能階為第二化合物的HOMO能階以下的值。第六化合物的HOMO能階與第二化合物的HOMO能階之差為0.2eV以內。
第二化合物和第六化合物較佳為都具有咔唑骨架、二苯并呋喃骨架、二苯并噻吩骨架和蒽骨架中的至少一個。
第一發光器件較佳為還包括第二電洞傳輸層。第二電洞傳輸層較佳為包含第七化合物。第七化合物的HOMO能階較佳為低於第六化合物的HOMO能階。第二化合物、第六化合物及第七化合物較佳為都具有咔唑骨架、二苯并呋喃骨架、二苯并噻吩骨架和蒽骨架中的至少一個。
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是一種顯示裝置,包括第一發光器件及第二發光器件。第一發光器件包括第一電極及共用電極。第二發光器件包括第二電極及共用電極。第一發光器件從第一電極和共用電極中的被用作陽極的電極一側依次包括電洞注入層、第一發光層及電子傳輸層。第二發光器件在第二電極與共用電極間包括第二發光層。電洞注入層接觸於第一電極和共用電極中的被用作陽極的電極。電洞注入層包含第一化合物及第二化合物。第一發光層包含發射第一顏色的光的第三化合物。第二發光層包含發射第二顏色的光的第四化合物。電子傳輸層包含第五化合物及第八化合物。第一化合物對第二化合物具有電子接收性。第二化合物的HOMO能階為-5.7eV以上且-5.4eV以下。第五化合物的HOMO能階為-6.0eV以上,且電場強度[V/cm]的平方根為600時的電子移動率為1×10-7cm2/Vs以上且5×10-5cm2/Vs以下。第八化合物是包含鹼金屬或鹼土金屬的有機錯合物。
較佳的是,在電子傳輸層中,第一發光層一側的第五化合物及第八化合物的存在比例與共用電極一側不同。
電子傳輸層較佳為具有第一發光層一側的第一區域及共用電極一側的第二區域。第二區域中的第八化合物的存在量較佳為比第一區域中的第八化合物的存在量少。
第一發光器件較佳為還包括第一電洞傳輸層。第一電洞傳輸層較佳為包含第六化合物。第六化合物的HOMO能階較佳為第二化合物的HOMO能階以下的值。第六化合物的HOMO能階與第二化合物的HOMO能階之差較佳為0.2eV以內。第二化合物及第六化合物較佳為都具有咔唑骨架、二苯并呋喃骨架、二苯并噻吩骨架和蒽骨架中的至少一個。
第一發光器件較佳為還包括第二電洞傳輸層。第二電洞傳輸層較佳為包含第七化合物。第七化合物的HOMO能階較佳為低於第六化合物的HOMO能階。第二化合物、第六化合物及第七化合物較佳為都具有咔唑骨架、二苯并呋喃骨架、二苯并噻吩骨架和蒽骨架中的至少一個。
第三化合物及第四化合物較佳為都是螢光發光物質。
第一顏色較佳為藍色。
較佳的是,表示在使恆定電流流過第一發光器件時得到的發光的亮度變化的劣化曲線具有極大值。
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是一種顯示裝置,包括第一發光器件、第二發光器件及第三發光器件。第一發光器件包括第一電極及共用電極。第二發光器件包括第二電極及共用電極。第三發光器件包括第三電極及共用電極。第一發光器件從第一電極和共用電極中的被用作陽極的電極一側依次包括電洞注入層、第一發光層及電子傳輸層。第二發光器件在第二電極與共用電極間包括第二發光層。第三發光器件在第三電極與共用電極間包括第三發光層。電洞注入層接觸於第一電極和共用電極中的被用作陽極的電極。電洞注入層包含第一化合物及第二化合物。電子傳輸層包含第三化合物。第一化合物對第二化合物具有電子接收性。第二化合物的HOMO能階為-5.7eV以上且-5.4eV以下。第三化合物的HOMO能階為-6.0eV以上,且電場強度[V/cm]的平方根為600時的電子移動率為1×10-7cm2/Vs以上且5×10-5cm2/Vs以下。第一發光器件的發射光譜的最大峰值波長比第二發光器件的發射光譜的最大峰值波長短。第二發光器件的發射光譜的最大峰值波長比第三發光器件的發射光譜的最大峰值波長短。在俯視時,第二發光器件的發光區域的面積比第三發光器件的發光區域的面積大。在俯視時,第一發光器件的發光區域的面積為第三發光器件的發光區域的面積以上且第二發光器件 的發光區域的面積以下。
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是一種顯示裝置,包括第一發光器件、第二發光器件及第三發光器件。第一發光器件包括第一電極及共用電極。第二發光器件包括第二電極及共用電極。第三發光器件包括第三電極及共用電極。第一發光器件從第一電極和共用電極中的被用作陽極的電極一側依次包括第一發光層及電子傳輸層。第二發光器件在第二電極與共用電極間包括第二發光層。第三發光器件在第三電極與共用電極間包括第三發光層。電子傳輸層包括電子傳輸性材料及鹼金屬或鹼土金屬的有機錯合物。電子傳輸層包括第一區域以及比第一區域更靠近共用電極一側的第二區域。第一區域的電子傳輸性材料的濃度與第二區域的電子傳輸性材料的濃度互不相同。第一發光器件的發射光譜的最大峰值波長比第二發光器件的發射光譜的最大峰值波長短。第二發光器件的發射光譜的最大峰值波長比第三發光器件的發射光譜的最大峰值波長短。在俯視時,第二發光器件的發光區域的面積比第三發光器件的發光區域的面積大。在俯視時,第一發光器件的發光區域的面積為第三發光器件的發光區域的面積以上且第二發光器件的發光區域的面積以下。第二區域的電子傳輸性材料的濃度較佳為低於第一區域。
第一發光器件較佳為發射螢光,第二發光器件及第三發光器件較佳為都發射磷光。
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是一種包括具有上述任何結構的顯示裝置的顯示模組,該顯示模組是安裝有軟性印刷電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以下記為FPC)或TCP(Tape Carrier Package:捲帶式封裝)等連接器的顯示模組或者利用COG(Chip On Glass:晶粒玻璃接合)方式或COF(Chip On Film:薄膜覆晶封裝)方式等安裝有積體電路(IC)的顯示模組等。
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是一種包括天線、電池、外殼、照相機、揚聲器、麥克風和操作按鈕中的至少一個及上述顯示模組的電子裝置。
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是一種電視機,包括上述顯示模組及通訊控制部,該電視機可以用通訊控制部連接於電腦網路。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可以提供一種長壽命的顯示裝置。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可以提供一種可靠性高的顯示裝置。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可以提供一種大型顯示裝置。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可以提供一種解析度高的顯示裝置或顯示系統。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可以提供一種生產率高的顯示裝置。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可以提供一種顯示品質高的顯示裝置。
注意,這些效果的記載不妨礙其他效果的存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並不需要實現所有上述效果。可以從說明書、圖式、申請專利範圍的記載中抽取上述效果以外的效果。
G1:佈線
G2:佈線
M1:電晶體
M2:電晶體
M3:電晶體
M4:電晶體
V0:佈線
10A:顯示裝置
10B:顯示裝置
10C:顯示裝置
10D:顯示裝置
10E:顯示裝置
21B:光
21G:光
21R:光
42:電晶體
51:像素
52:像素
53:像素
54:像素
100A:顯示裝置
100B:顯示裝置
101:陽極
102:陰極
103:EL層
112:公共層
114:公共層
115:共用電極
121:電洞注入層
122:電洞傳輸層
122a:電洞傳輸層
122b:電洞傳輸層
123:發光層
123-1:發光區域
124:電子傳輸層
124-1:非發光再結合區域
124a:電子傳輸層
124b:電子傳輸層
125:電子注入層
130:第一電極
131:電洞注入層
132a:電洞傳輸層
132b:電洞傳輸層
133:發光層
134:電子傳輸層
135:電子注入層
136:緩衝層
140:第二電極
142:黏合層
143:空間
151:基板
152:基板
153:基板
154:基板
155:黏合層
162:顯示部
164:電路
165:佈線
166:導電層
172:FPC
173:IC
182:公共層
184:公共層
190:發光器件
190B:發光器件
190G:發光器件
190R:發光器件
191:像素電極
192:緩衝層
192B:緩衝層
192G:緩衝層
192R:緩衝層
193:發光層
193B:發光層
193G:發光層
193R:發光層
194:緩衝層
194B:緩衝層
194G:緩衝層
194R:緩衝層
195:保護層
195a:無機絕緣層
195b:有機絕緣層
195c:無機絕緣層
199:光學調整層
199B:光學調整層
199G:光學調整層
199R:光學調整層
201:電晶體
202:電晶體
204:連接部
205:電晶體
210:電晶體
211:絕緣層
212:絕緣層
213:絕緣層
214:絕緣層
215:絕緣層
216:分隔壁
218:絕緣層
221:導電層
222a:導電層
222b:導電層
223:導電層
225:絕緣層
228:區域
231:半導體層
231i:通道形成區域
231n:低電阻區域
242:連接層
600:電視機
601:控制部
602:記憶部
603:通訊控制部
604:影像處理電路
605:解碼器電路
606:影像信號接收部
607:時序控制器
608:源極驅動器
609:閘極驅動器
620:顯示面板
621:像素
630:系統匯流排
730:絕緣膜
770:平坦化絕緣膜
772:導電膜
782:發光器件
783:液滴噴射裝置
784:液滴
785:包含組成物的層
786:EL層
788:導電膜
901:第一電極
902:第二電極
910:第一層
911:第二層
912:第三層
1400:液滴噴射裝置
1402:基板
1403:液滴吐出單元
1404:成像單元
1405:頭
1406:虛線
1407:控制單元
1408:存儲介質
1409:影像處理單元
1410:電腦
1411:標記
1412:頭
1413:材料供應源
1414:材料供應源
7000:顯示部
7100:電視機
7101:外殼
7103:支架
7111:遙控器
7200:膝上型個人電腦
7211:外殼
7212:鍵盤
7213:指向裝置
7214:外部連接埠
7300:數位看板
7301:外殼
7303:揚聲器
7311:資訊終端設備
7400:數位看板
7401:柱子
7411:資訊終端設備
9000:外殼
9001:顯示部
9003:揚聲器
9005:操作鍵
9006:連接端子
9007:感測器
9008:麥克風
9050:圖示
9051:資訊
9052:資訊
9053:資訊
9054:資訊
9055:鉸鏈
9101:可攜式資訊終端
9102:可攜式資訊終端
9200:可攜式資訊終端
9201:可攜式資訊終端
在圖示中:
圖1A及圖1B是示出顯示裝置的一個例子的剖面圖;
圖2A及圖2B是示出顯示裝置的一個例子的剖面圖;
圖3是示出顯示裝置的一個例子的剖面圖;
圖4A至圖4C是示出發光器件的一個例子的剖面圖;
圖5A及圖5B是說明發光器件的發光區域的圖,圖5C是說明隨著時間推移發光器件的正規化亮度的圖;
圖6A及圖6B是說明發光器件的發光區域的圖;
圖7A至圖7D是說明電子傳輸層中的有機金屬錯合物的濃度的圖;
圖8是示出顯示裝置的一個例子的立體圖;
圖9A及圖9B是示出顯示裝置的一個例子的剖面圖;
圖10A是示出顯示裝置的一個例子的剖面圖,圖10B是示出電晶體的一個例子的剖面圖;
圖11A是示出像素的一個例子的方塊圖,圖11B是示出像素電路的一個例子的電路圖;
圖12A至圖12D是說明EL層的製造方法的剖面圖;
圖13是說明液滴噴射裝置的示意圖;
圖14A至圖14D是示出電子裝置的一個例子的圖;
圖15A至圖15F是示出電子裝置的一個例子的圖;
圖16是示出電視機的一個例子的圖;
圖17A是示出僅電子器件的結構的圖,圖17B是示出實施例的發光器件的結構的圖;
圖18是示出僅電子器件的電流密度-電壓特性的圖;
圖19是示出直流電源7.0V且ZADN;Liq為(1:1)時算出的電容C的頻率特性的圖;
圖20是示出直流電壓7.0V且ZADN;Liq為(1:1)時的-△B的頻率特性的圖;
圖21是示出各有機化合物中的電子移動率的電場強度依賴性的圖;
圖22A至圖22D是說明像素的佈局的一個例子的俯視圖;
圖23是示出亮度-電流密度特性的圖;
圖24是示出亮度-電壓特性的圖;
圖25是示出電流效率-亮度特性的圖;
圖26是示出電流密度-電壓特性的圖;
圖27是示出發射光譜的圖;
圖28是示出亮度-電流密度特性的圖;
圖29是示出亮度-電壓特性的圖;
圖30是示出電流效率-亮度特性的圖;
圖31是示出電流密度-電壓特性的圖;
圖32是示出發射光譜的圖;
圖33是示出亮度-電流密度特性的圖;
圖34是示出亮度-電壓特性的圖;
圖35是示出電流效率-亮度特性的圖;
圖36是示出電流密度-電壓特性的圖;
圖37是示出發射光譜的圖;
圖38是示出可靠性測試的結果的圖;
圖39是示出可靠性測試的結果的圖;
圖40是示出可靠性測試的結果的圖;
圖41是示出亮度-電流密度特性的圖;
圖42是示出亮度-電壓特性的圖;
圖43是示出電流效率-亮度特性的圖;
圖44是示出電流密度-電壓特性的圖;
圖45是示出發射光譜的圖;
圖46是示出亮度-電流密度特性的圖;
圖47是示出亮度-電壓特性的圖;
圖48是示出電流效率-亮度特性的圖;
圖49是示出電流密度-電壓特性的圖;
圖50是示出發射光譜的圖;
圖51是示出亮度-電流密度特性的圖;
圖52是示出亮度-電壓特性的圖;
圖53是示出電流效率-亮度特性的圖;
圖54是示出電流密度-電壓特性的圖;
圖55是示出發射光譜的圖;
圖56是示出可靠性測試的結果的圖;
圖57是示出可靠性測試的結果的圖;
圖58是示出可靠性測試的結果的圖;
圖59是示出可靠性測試的結果的圖。
參照圖式對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注意,本發明不侷限於以下說明,所屬技術領域的通常知識者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一個事實就是其方式及詳細內容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及其範圍的情況下可以被變換為各種各樣的形式。因此,本發明不應該被解釋為僅限定在以下所示的實施方式所記載的內容中。
注意,在以下說明的發明結構中,在不同的圖式中共同使用相同的元件符號來表示相同的部分或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而省略反復說明。此外,當表示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時有時使用相同的陰影線,而不特別附加元件符號。
另外,為了便於理解,有時圖式中示出的各構成的位置、大小及範圍等並不表示其實際的位置、大小及範圍等。因此,所公開的發明不一定侷限於圖式所公開的位置、大小、範圍等。
另外,根據情況或狀態,可以互相調換“膜”和“層”。例如,可以將“導電層”變換為“導電膜”。此外,可以將“絕緣膜”變換為“絕緣層”。
另外,在本說明書等中,在沒有特別說明的情況下,即使在說明包括多個組件(發光器件、發光層等)的結構時,若說明的是在每個組件中共同的事項,也省略字母來進行說明。例如,在說明發光層193R及發光層193G等共通的情況時,有時記為發光層193。
實施方式1
在本實施方式中,參照圖1至圖10說明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
本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在顯示部包括發光器件,可以使用該顯示部顯示影像。
作為發光器件,較佳為使用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QLED(Quantum-dot Light Emitting Diode)等EL器件。作為EL器件所包含的發光物質,可以舉出:發射螢光的物質(蛍光發光物質)、發射磷光的物質(磷光發光物質)、無機化合物(量子點材料等)、示出熱活化延遲螢光的物質(熱活化延遲螢光(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TADF)材料)等。
作為本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的彩色化的方式採用分別塗佈方式。在小型顯示裝置採用分別塗佈方式時,可以提高金屬掩摸的對準精度並提高分別塗佈時的良率所以是較佳的。另外,大型顯示裝置可以降低其清晰度,所以在採用分別塗佈方式的發光器件時很有利。
各顏色的子像素所包括的發光器件包括互不相同的發光層。各發光器件所包括的發光層較佳為彼此分離。注意,在顯示裝置的清晰度高時,各發光器件所包括的發光層有時具有彼此重疊的部分。
本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可以採用如下結構中的任一個:向與形成有發光器件的基板相反的方向發射光的頂部發射結構、向形成有發光器件的基板一側發射光的底部發射結構、向雙面發射光的雙面發射結構。
作為發光器件較佳為採用微小光學共振器(微腔)結構。明確而言,為了調節一對電極間的光學距離,在EL層中,將發光層和另一個層(例如,電洞傳輸層)按每個顏色的發光器件以分別塗佈形成;其他層由各顏色的發光器件共同使用。由此,可以使製程簡化且高效地提取光, 從而可以實現能夠進行廣色域的顯示的顯示裝置。
本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包括電洞容易注入到發光層且電子不容易注入到發光層的結構的發光器件。由於電洞容易從電洞注入層及電洞傳輸層注入且電子從電子傳輸層注入到發光層的量被抑制,所以可以抑制發光層成為電子過多的狀態。另外,隨著時間推移電子注入到發光層而亮度提高,該亮度的提高可以抵消初始劣化。藉由使用初始劣化被抑制且驅動壽命非常長的發光器件,可以延長顯示裝置的壽命且提高可靠性。該發光器件的結構在後面使用圖4至圖7說明。
首先,圖1至圖3示出顯示裝置的結構例子。在圖1至圖3所示的顯示裝置中,至少一個發光器件採用圖4至圖7例示出的發光器件的結構。
[顯示裝置10A]
圖1A示出顯示裝置10A的剖面圖。
顯示裝置10A包括發射紅色的光21R的發光器件190R、發射綠色的光21G的發光器件190G及發射藍色的光21B的發光器件190B。
發光器件190R包括像素電極191、光學調整層199R、緩衝層192R、發光層193R、緩衝層194R及共用電極115。發光層193R包括發射紅色的光的有機化合物。
發光器件190G包括像素電極191、光學調整層199G、緩衝層192G、發光層193G、緩衝層194G及共用電極115。發光層193G包括發射綠色的光的有機化合物。
發光器件190B包括像素電極191、光學調整層199B、緩衝層192B、 發光層193B、緩衝層194B及共用電極115。發光層193B包括發射藍色的光的有機化合物。
發光器件190R、發光器件190G和發光器件190B中的至少一個採用圖4至圖7例示出的發光器件的結構。
在本實施方式中,以像素電極191被用作陽極且共用電極115被用作陰極的情況為例進行說明。
像素電極191、光學調整層199R、光學調整層199G、光學調整層199B、緩衝層192R、緩衝層192G、緩衝層192B、發光層193R、發光層193G、發光層193B、緩衝層194R、緩衝層194G、緩衝層194B及共用電極115可以各自具有單層結構或疊層結構。
像素電極191位於絕緣層214上。像素電極191的端部被分隔壁216覆蓋。各像素電極191被分隔壁216彼此電絕緣(也可以說電分離)。
分隔壁216較佳為適用有機絕緣膜。作為能夠用於有機絕緣膜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丙烯酸樹脂、聚醯亞胺樹脂、環氧樹脂、聚醯胺樹脂、聚醯亞胺醯胺樹脂、矽氧烷樹脂、苯并環丁烯類樹脂、酚醛樹脂及這些樹脂的前驅物等。
緩衝層192位於像素電極191上。發光層193隔著緩衝層192與像素電極191重疊。緩衝層194位於發光層193上。發光層193隔著緩衝層194與共用電極115重疊。緩衝層192可以包括電洞注入層和電洞傳輸層中的一者或兩者。緩衝層194可以包括電子注入層和電子傳輸層中的一者或兩者。
共用電極115是各顏色的發光器件190共用的層。
顯示裝置10A在一對基板(基板151與基板152)間包括發光器件190及電晶體42等。
在發光器件190中,分別位於像素電極191與共用電極115之間的緩衝層192、發光層193及緩衝層194可以被稱為EL層。像素電極191較佳為具有反射可見光的功能。共用電極115較佳為具有透過可見光的功能。
本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所包括的發光器件較佳為採用微腔結構。因此,發光器件所包括的一對電極中的一方較佳為包括對可見光具有透過性及反射性的電極(半透過.半反射電極),另一方較佳為包括對可見光具有反射性的電極(反射電極)。在發光器件具有微腔結構時,可以使從發光層得到的發光在兩個電極間諧振,並且可以提高從發光器件發射的光。
另外,半透過.半反射電極可以具有反射電極與對可見光具有透過性的電極(也稱為透明電極)的疊層結構。在本說明書等中,將被用作半透過.半反射電極的一部分的反射電極記為像素電極或共用電極,將被用作半透過.半反射電極的一部分的透明電極記為光學調整層,有時可以說透明電極(光學調整層)也具有像素電極或共用電極的功能。
透明電極的光穿透率設為40%以上。例如,作為發光器件較佳為使用可見光(波長為400nm以上且小於750nm的光)及近紅外光(波長為750nm以上且1300nm以下的光)的每一個的穿透率為40%以上的電極。另外,半透過.半反射電極的可見光和近紅外光的反射率都設為10%以上且95%以下,較佳為30%以上且80%以下。反射電極的可見光及近紅外光的反射率設為40%以上且100%以下,較佳為70%以上 且100%以下。另外,上述電極的電阻率較佳為1×10-2Ωcm以下。
在本實施方式中,示出在像素電極191上設置光學調整層199的例子,但是也可以不設置光學調整層199。例如,緩衝層192或緩衝層194也可以具有作為光學調整層的功能。藉由使緩衝層192或緩衝層194的膜厚度不同,可以在各發光器件中加強特定顏色的光而提取。注意,在半透過.半反射電極具有反射電極與透明電極的疊層結構時,一對電極間的光學距離表示一對反射電極間的光學距離。
發光器件190具有發射可見光的功能。明確而言,發光器件190是電壓被施加到像素電極191與共用電極115之間時向基板152一側發射光的電致發光器件。
像素電極191透過設置在絕緣層214中的開口電連接到電晶體42的源極或汲極。電晶體42具有控制發光器件190的驅動的功能。
發光器件190各自較佳為被保護層195覆蓋。在圖1A中,保護層195設置在共用電極115上並與該共用電極115接觸。藉由設置保護層195,可以抑制水等雜質侵入發光器件190而提高發光器件190的可靠性。此外,可以使用黏合層142貼合保護層195和基板152。
作為遮光層BM,可以使用遮擋來自發光器件的光的材料。遮光層BM較佳為吸收可見光。作為遮光層BM,例如,可以使用金屬材料或包含顏料(碳黑等)或染料的樹脂材料等形成黑矩陣。遮光層BM也可以採用紅色濾光片、綠色濾光片及藍色濾光片的疊層結構。
[顯示裝置10B]
圖1B示出顯示裝置10B的剖面圖。此外,在後述的顯示裝置的說明中,有時省略說明與先前說明的顯示裝置同樣的結構。
顯示裝置10B與顯示裝置10A的不同之處是紅色的發光器件190R及綠色的發光器件190G包括公共層182及公共層184。
紅色的發光器件190R、綠色的發光器件190G和藍色的發光器件190B中的至少兩個顏色的發光器件較佳為包括一層以上的共用的層(公共層)。由此,可以以較少製程製造顯示裝置。
圖1B示出發光器件190R及發光器件190G包括公共層182及公共層184的例子,但是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中,發光器件190R及發光器件190G也可以只包括公共層182或公共層184。
公共層182位於像素電極191與發光層193R間及像素電極191與發光層193G間。
公共層184位於發光層193R與共用電極115間及發光層193G與共用電極115間。
公共層182及公共層184可以各自採用單層結構或疊層結構。
作為公共層182,例如可以形成電洞注入層和電洞傳輸層中的一者或兩者。
作為公共層184,例如可以形成電子注入層和電子傳輸層中的一者或兩者。
另外,在發光器件190R及發光器件190G中,像素電極191與公共層182間、公共層182與發光層間、發光層與公共層184間以及公共層184與共用電極115間中的至少一個也可以包括緩衝層。作為緩 衝層,例如,可以形成電洞注入層、電洞傳輸層、電子傳輸層和電子注入層中的至少一個。
例如,作為發光器件190B較佳為採用圖4至圖7例示出的發光器件的結構。或者,發光器件190R和發光器件190G的兩者也可以採用圖4至圖7例示出的發光器件的結構。
另外,在發光器件190R和發光器件190G中的一方和發光器件190B的兩個採用圖4至圖7例示出的發光器件的結構時,發光器件190R和發光器件190G中的一方以及發光器件190B較佳為包括公共層182及公共層184。此時,公共層182及公共層184較佳為採用圖4至圖7例示出的發光器件的結構。
[顯示裝置10C]
圖2A示出顯示裝置10C的剖面圖。
顯示裝置10C與顯示裝置10A的不同之處是紅色的發光器件190R、綠色的發光器件190G及藍色的發光器件190B包括公共層112及公共層114。
紅色的發光器件190R、綠色的發光器件190G和藍色的發光器件190B較佳為包括一層以上的共用的層(公共層)。由此,可以以較少製程製造顯示裝置。
圖2A示出各顏色的發光器件包括公共層112及公共層114的例子,但是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中,各顏色的發光器件也可以只包括公共層112或公共層114。
公共層112位於像素電極191與各顏色的發光層間。
公共層114位於各顏色的發光層與共用電極115間。
公共層112及公共層114可以各自採用單層結構或疊層結構。
作為公共層112,例如可以形成電洞注入層和電洞傳輸層中的一者或兩者。
作為公共層114,例如可以形成電子注入層和電子傳輸層中的一者或兩者。
另外,在各發光器件中,像素電極191與公共層112間、公共層112與發光層間、發光層與公共層114間以及公共層114與共用電極115間中的至少一個也可以包括緩衝層。作為緩衝層,例如,可以形成電洞注入層、電洞傳輸層、電子傳輸層和電子注入層中的至少一個。
作為各發光器件較佳為採用圖4至圖7例示出的發光器件的結構。此時,公共層112及公共層114較佳為採用圖4至圖7例示出的發光器件的結構。尤其是,發光層193R、發光層193G及發光層193B所包括的發光物質較佳為分別為螢光發光物質。由此,可以進一步延長發光器件的壽命。
或者,較佳的是,發光層193R及發光層193G所包括的發光物質分別為磷光發光物質且發光層193B所包括的發光物質為螢光發光物質。
[顯示裝置10D]
圖2B示出顯示裝置10D的剖面圖。
顯示裝置10D與顯示裝置10C的不同之處是不包括基板151及基板152而包括基板153、基板154、黏合層155及絕緣層212。
基板153和絕緣層212被黏合層155貼合。基板154和保護層195被黏合層142貼合。
顯示裝置10D將形成在製造基板上的絕緣層212、電晶體42、各顏色的發光器件等轉置在基板153上而形成。基板153和基板154較佳為具有撓性。由此,可以提高顯示裝置10D的撓性。例如,基板153和基板154較佳為使用樹脂。
作為基板153及基板154,可以使用如下材料: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等聚酯樹脂、聚丙烯腈樹脂、丙烯酸樹脂、聚醯亞胺樹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樹脂、聚碳酸酯(PC)樹脂、聚醚碸(PES)樹脂、聚醯胺樹脂(尼龍、芳香族聚醯胺等)、聚矽氧烷樹脂、環烯烴樹脂、聚苯乙烯樹脂、聚醯胺-醯亞胺樹脂、聚氨酯樹脂、聚氯乙烯樹脂、聚偏二氯乙烯樹脂、聚丙烯樹脂、聚四氟乙烯(PTFE)樹脂、ABS樹脂以及纖維素奈米纖維等。也可以作為基板153和基板154中的一者或兩者使用其厚度為具有撓性程度的玻璃。
本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所具有的基板可以使用光學各向同性高的薄膜。作為光學各向同性高的薄膜,可以舉出三乙酸纖維素(也被稱為TAC:Cellulose triacetate)薄膜、環烯烴聚合物(COP)薄膜、環烯烴共聚物(COC)薄膜及丙烯酸薄膜等。
[顯示裝置10E]
圖3示出顯示裝置10E的剖面圖。
顯示裝置10E與顯示裝置10C的不同之處是採用底部發射結構。
像素電極191較佳為具有透過可見光的功能。共用電極115較佳為具有反射可見光的功能。
電晶體42較佳為位於不與發光器件的發光區域重疊的位置。
在顯示裝置10E中,在保護層195上隔著黏合層142設置基板152,但是也可以不設置黏合層142及基板152。
[發光器件]
圖4A至圖4C示出可用於本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的發光器件的一個例子。
圖4A所示的發光器件包括陽極101、EL層103及陰極102。EL層103從陽極101一側包括電洞注入層121、電洞傳輸層122、發光層123、電子傳輸層124及電子注入層125。注意,在圖4A至圖4C中未圖示,但是發光器件也可以包括光學調整層。
陽極101、陰極102、電洞注入層121、電洞傳輸層122、發光層123、電子傳輸層124及電子注入層125也可以各自具有單層結構或疊層結構。
圖4B及圖4C所示的發光器件所包括的電洞傳輸層122具有電洞注入層121一側的電洞傳輸層122a與發光層123一側的電洞傳輸層122b的兩層結構。
圖4C所示的發光器件所包括的電子傳輸層124具有發光層123一側的電子傳輸層124a與電子注入層125一側的電子傳輸層124b的兩層結構。
以下,說明可用於發光器件的材料。
〈電極〉
作為構成發光器件的一對電極的材料,可以適當地使用金屬、合金、導電化合物及它們的混合物等。明確而言,可以舉出In-Sn氧化物(也稱為ITO)、In-Si-Sn氧化物(也稱為ITSO)、In-Zn氧化物、In-W-Zn氧化物。除了上述以外,還可以舉出鋁(Al)、鈦(Ti)、鉻(Cr)、錳(Mn)、鐵(Fe)、鈷(Co)、鎳(Ni)、銅(Cu)、鎵(Ga)、鋅(Zn)、銦(In)、錫(Sn)、鉬(Mo)、鉭(Ta)、鎢(W)、鈀(Pd)、金(Au)、鉑(Pt)、銀(Ag)、釔(Y)、釹(Nd)等金屬以及適當地組合它們的合金。另外,可以使用屬於元素週期表中第1族或第2族的元素(例如,鋰(Li)、銫(Cs)、鈣(Ca)、鍶(Sr))、銪(Eu)、鐿(Yb)等稀土金屬、適當地組合它們的合金以及石墨烯等。
在製造具有微腔結構的發光器件時,使用反射電極及半透過.半反射電極。因此,可以單獨使用所希望的導電材料或者使用多個導電材料以單層或疊層形成上述電極。另外,電極可以利用濺射法或真空蒸鍍法形成。
〈電洞注入層〉
電洞注入層121包括電子接收性材料及電洞傳輸性材料。
電子接收性材料對該電洞傳輸性材料呈現電子接收性。
電洞傳輸性材料的最高佔據分子軌域能階(HOMO能階)較佳為較低(深)。明確而言,電洞傳輸性材料的HOMO能階較佳為-5.7eV以上且-5.4eV以下。在電洞傳輸性材料的HOMO能階較低時,電洞容易注入到電洞傳輸層122,所以是較佳的。
作為電子接收性材料,可以使用包括拉電子基團(尤其是,氟基等鹵基或氰基)的有機化合物。
作為電子接收性材料,可以舉出7,7,8,8-四氰基-2,3,5,6-四氟醌二甲烷(簡稱:F4-TCNQ)、氯醌、2,3,6,7,10,11-六氰-1,4,5,8,9,12-六氮雜聯伸三苯(簡稱:HAT-CN)、1,3,4,5,7,8-六氟四氰(hexafluorotetracyano)-萘醌二甲烷(naphthoquinodimethane)(簡稱:F6-TCNNQ)、2-(7-二氰基亞甲基-1,3,4,5,6,8,9,10-八氟-7H-芘-2-亞基)丙二腈等。尤其是,HAT-CN這樣的拉電子基團鍵合於具有多個雜原子的稠合芳香環的化合物熱穩定,所以是較佳的。另外,包括拉電子基團(尤其是如氟基等鹵基、氰基)的[3]軸烯衍生物的電子接收性非常高所以是特別較佳的。作為包括拉電子基團的[3]軸烯衍生物,例如可以舉出:α,α’,α”-1,2,3-環丙烷三亞基三[4-氰-2,3,5,6-四氟苯乙腈]、α,α’,α”-1,2,3-環丙烷三亞基三[2,6-二氯-3,5-二氟-4-(三氟甲基)苯乙腈]、α,α’,α”-1,2,3-環丙烷三亞基三[2,3,4,5,6-五氟苯乙腈]等。
電洞傳輸性材料的電洞傳輸性比電子傳輸性高。電洞傳輸性材料較佳為具有咔唑骨架、二苯并呋喃骨架、二苯并噻吩骨架和蒽骨架中的至少一個。電洞傳輸性材料也可以為具有包含二苯并呋喃環或二苯并噻吩環的取代基的芳香胺、具有萘環的芳香單胺或9-茀基透過伸芳基鍵合於胺的氮的芳香單胺。
在電洞傳輸性材料具有N,N-雙(4-聯苯)胺基時,可以製造長壽命的發光器件,所以是較佳的。
作為電洞傳輸性材料,例如可以舉出N-(4-聯苯)-6,N-二苯基苯并[b]萘并[1,2-d]呋喃-8-胺(簡稱:BnfABP)、N,N-雙(4-聯苯)-6- 苯基苯并[b]萘并[1,2-d]呋喃-8-胺(簡稱:BBABnf)、4,4’-雙(6-苯基苯并[b]萘并[1,2-d]呋喃-8-基)-4”-苯基三苯基胺(簡稱:BnfBB1BP)、N,N-雙(4-聯苯)苯并[b]萘并[1,2-d]呋喃-6-胺(簡稱:BBABnf(6))、N,N-雙(4-聯苯)苯并[b]萘并[1,2-d]呋喃-8-胺(簡稱:BBABnf(8))、N,N-雙(4-聯苯)苯并[b]萘并[2,3-d]呋喃-4-胺(簡稱:BBABnf(II)(4))、N,N-雙[4-(二苯并呋喃-4-基)苯基]-4-胺基-p-三聯苯基(簡稱:DBfBB1TP)、N-[4-(二苯并噻吩-4-基)苯基]-N-苯基-4-聯苯胺(簡稱:ThBA1BP)、4-(2-萘基)-4’,4”-二苯基三苯基胺(簡稱:BBAβNB)、4-[4-(2-萘基)苯基]-4’,4”-二苯基三苯基胺(簡稱:BBAβNBi)、4-(2;1’-聯萘基-6-基)-4’,4”-二苯基三苯基胺(簡稱:BBAαNβNB)、4,4’-二苯基-4”-(7;1’-聯萘基-2-基)三苯基胺(簡稱:BBAαNβNB-03)、4,4’-二苯基-4”-(7-苯基)萘基-2-基三苯基胺(簡稱:BBAPβNB-03)、4-(6;2’-聯萘基-2-基)-4’,4”-二苯基三苯基胺(簡稱:BBA(βN2)B)、4-(2;2’-聯萘基-7-基)-4’,4”-二苯基三苯基胺(簡稱:BBA(βN2)B-03)、4-(1;2’-聯萘基-4-基)-4’,4”-二苯基三苯基胺(簡稱:BBAβNαNB)、4-(1;2’-聯萘基-5-基)-4’,4”-二苯基三苯基胺(簡稱:BBAβNαNB-02)、4-(4-聯苯基)-4’-(2-萘基)-4”-苯基三苯基胺(簡稱:TPBiAβNB)、4-(3-聯苯基)-4’-[4-(2-萘基)苯基]-4”-苯基三苯基胺(簡稱:mTPBiAβNBi)、4-(4-聯苯基)-4’-[4-(2-萘基)苯基]-4”-苯基三苯基胺(簡稱:TPBiAβNBi)、4-(1-萘基)-4’-苯基三苯基胺(簡稱:αNBA1BP)、4,4’-雙(1-萘基)三苯基胺(簡稱:αNBB1BP)、4,4’-二苯基-4”-[4’-(咔唑-9-基)聯苯-4-基]三苯基胺(簡稱:YGTBi1BP)、4’-[4-(3-苯基-9H-咔唑-9-基)苯基]三(1,1’-聯苯-4-基)胺(簡稱:YGTBi1BP-02)、4-[4’-(咔唑-9-基)聯苯-4-基]-4’-(2-萘基)-4”-苯基三苯基胺(簡稱:YGTBiβNB)、N-[4-(9-苯基-9H-咔唑-3-基)苯基]-N-[4-(1-萘基)苯基]-9,9'-螺雙[9H-茀]-2-胺(簡稱:PCBNBSF)、N,N-雙([1,1'-聯苯基]-4-基)-9,9’-螺雙[9H-茀]-2-胺(簡稱:BBASF)、N,N-雙([1,1’-聯苯基]-4-基)-9,9’-螺雙[9H-茀]-4-胺(簡稱:BBASF(4))、N-(1,1’-聯苯-2-基)-N-(9,9-二甲基-9H-茀-2-基)-9,9’-螺 雙(9H-茀)-4-胺(簡稱:oFBiSF)、N-(4-聯苯基)-N-(9,9-二甲基-9H-茀-2-基)二苯并呋喃-4-胺(簡稱:FrBiF)、N-[4-(1-萘基)苯基]-N-[3-(6-苯基二苯并呋喃-4-基)苯基]-1-萘基胺(簡稱:mPDBfBNBN)、4-苯基-4’-(9-苯基茀-9-基)三苯基胺(簡稱:BPAFLP)、4-苯基-3’-(9-苯基茀-9-基)三苯基胺(簡稱:mBPAFLP)、4-苯基-4’-[4-(9-苯基茀-9-基)苯基]三苯基胺(簡稱:BPAFLBi)、4-苯基-4’-(9-苯基-9H-咔唑-3-基)三苯基胺(簡稱:PCBA1BP)、4,4’-二苯基-4”-(9-苯基-9H-咔唑-3-基)三苯基胺(簡稱:PCBBi1BP)、4-(1-萘基)-4’-(9-苯基-9H-咔唑-3-基)三苯基胺(簡稱:PCBANB)、4,4’-二(1-萘基)-4”-(9-苯基-9H-咔唑-3-基)三苯基胺(簡稱:PCBNBB)、N-苯基-N-[4-(9-苯基-9H-咔唑-3-基)苯基]螺-9,9’-聯茀-2-胺(簡稱:PCBASF)、N-(1,1’-聯苯-4-基)-9,9-二甲基-N-[4-(9-苯基-9H-咔唑-3-基)苯基]-9H-茀-2-胺(簡稱:PCBBiF)等。
〈電洞傳輸層〉
電洞傳輸層122是將由電洞注入層121注入的電洞傳輸到發光層123的層。
電洞傳輸層122包括電洞傳輸性材料。電洞傳輸層122可以使用可用於電洞注入層121的電洞傳輸性材料。在電洞傳輸層122具有疊層結構時,發光層123一側的電洞傳輸層122b較佳為具有作為電子障壁層的功能。
用於電洞傳輸層122的電洞傳輸性材料的HOMO能階較佳為用於電洞注入層121的電洞傳輸性材料的HOMO能階以下的值。用於電洞傳輸層122的電洞傳輸性材料的HOMO能階與用於電洞注入層121的電洞傳輸性材料的HOMO能階之差較佳為0.2eV以內。在用於電洞注入層121的電洞傳輸性材料與用於電洞傳輸層122的電洞傳輸性材料為相同時,可以順利地注入電洞,所以是較佳的。
在電洞傳輸層122具有疊層結構時,用於形成在發光層123一側的電洞傳輸層122b的電洞傳輸性材料的HOMO能階較佳為低於用於形成在電洞注入層121一側的電洞傳輸層122a的電洞傳輸性材料的HOMO能階。再者,兩個電洞傳輸性材料的HOMO能階之差較佳為0.2eV以內。在用於包括電洞注入層121且具有疊層結構的電洞傳輸層122的電洞傳輸性材料的HOMO能階具有上述關係時,可以將電洞順利地注入到各層,從而可以防止驅動電壓上升以及發光層123中的電洞過少的狀態。
用於包括電洞注入層121且具有疊層結構的電洞傳輸層122的電洞傳輸性材料較佳為分別具有電洞傳輸性骨架。作為該電洞傳輸性骨架,較佳為使用電洞傳輸性材料的HOMO能階不成為過高(淺)的咔唑骨架、二苯并呋喃骨架、二苯并噻吩骨架及蒽骨架。
當在相鄰的層共用用於包括電洞注入層121且具有疊層結構的電洞傳輸層122的電洞傳輸性材料的電洞傳輸性骨架(尤其是,二苯并呋喃骨架)時,可以順利地注入電洞,所以是較佳的。
當在相鄰的層共用用於包括電洞注入層121且具有疊層結構的電洞傳輸層122的電洞傳輸性材料時,電洞可以順利地注入到在陰極102方向相鄰的層,所以是較佳的。
〈發光層〉
發光層是包含發光物質的層。發光層可以包括一種或多種發光物質。另外,作為發光物質,適當地使用發射藍色、紫色、藍紫色、綠色、黃綠色、黃色、橙色、紅色等的發光顏色的物質。另外,作為發光物質也可以使用發射近紅外線的物質。
另外,發光層除了發光物質(客體材料)以外還可以包含一種或多種有機化合物(主體材料、輔助材料等)。另外,作為一種或多種有機化合物,可以使用在本實施方式中進行說明的電洞傳輸性材料和電子傳輸性材料中的一者或兩者。另外,作為一種或多種有機化合物,也可以使用雙極性材料。
對可用於發光層的發光物質沒有特別的限制,可以使用將單重激發能量轉換為可見光區域或近紅外線區域的光的發光物質或將三重激發能量轉換為可見光區域或近紅外線區域的光的發光物質。
作為將單重激發能量轉換成發光的發光物質,可以舉出螢光發光物質,例如可以舉出芘衍生物、蒽衍生物、聯伸三苯衍生物、茀衍生物、咔唑衍生物、二苯并噻吩衍生物、二苯并呋喃衍生物、二苯并喹
Figure 109105328-A0202-12-0026-110
啉衍生物、喹
Figure 109105328-A0202-12-0026-111
啉衍生物、吡啶衍生物、嘧啶衍生物、菲衍生物、萘衍生物等。尤其是芘衍生物的發光量子產率高,所以是較佳的。作為芘衍生物的具體例子,可以舉出N,N’-雙(3-甲基苯基)-N,N’-雙[3-(9-苯基-9H-茀-9-基)苯基]芘-1,6-二胺(簡稱:1,6mMemFLPAPrn)、N,N’-二苯基-N,N’-雙[4-(9-苯基-9H-茀-9-基)苯基]芘-1,6-二胺(簡稱:1,6FLPAPrn)、N,N’-雙(二苯并呋喃-2-基)-N,N’-二苯基芘-1,6-二胺(簡稱:1,6FrAPrn)、N,N’-雙(二苯并噻吩-2-基)-N,N’-二苯基芘-1,6-二胺(簡稱:1,6ThAPrn)、N,N’-(芘-1,6-二基)雙[(N-苯基苯并[b]萘并[1,2-d]呋喃)-6-胺](簡稱:1,6BnfAPrn)、N,N’-(芘-1,6-二基)雙[(N-苯基苯并[b]萘并[1,2-d]呋喃)-8-胺](簡稱:1,6BnfAPrn-02)、N,N’-(芘-1,6-二基)雙[(6,N-二苯基苯并[b]萘并[1,2-d]呋喃)-8-胺](簡稱:1,6BnfAPrn-03)等。
除了上述以外,可以使用5,6-雙[4-(10-苯基-9-蒽基)苯基]-2,2'-聯吡啶(簡稱:PAP2BPy)、5,6-雙[4'-(10-苯基-9-蒽基)聯苯-4-基]-2,2'-聯吡啶(簡稱:PAPP2BPy)、N,N'-雙[4-(9H-咔唑-9-基)苯基]- N,N'-二苯基芪-4,4'-二胺(簡稱:YGA2S)、4-(9H-咔唑-9-基)-4'-(10-苯基-9-蒽基)三苯胺(簡稱:YGAPA)、4-(9H-咔唑-9-基)-4'-(9,10-二苯基-2-蒽基)三苯胺(簡稱:2YGAPPA)、N,9-二苯基-N-[4-(10-苯基-9-蒽基)苯基]-9H-咔唑-3-胺(簡稱:PCAPA)、4-(10-苯基-9-蒽基)-4'-(9-苯基-9H-咔唑-3-基)三苯胺(簡稱:PCBAPA)、4-[4-(10-苯基-9-蒽基)苯基]-4'-(9-苯基-9H-咔唑-3-基)三苯胺(簡稱:PCBAPBA)、苝、2,5,8,11-四(三級丁基)苝(簡稱:TBP)、N,N”-(2-三級丁基蒽-9,10-二基二-4,1-伸苯基)雙[N,N’,N’-三苯基-1,4-苯二胺](簡稱:DPABPA)、N,9-二苯基-N-[4-(9,10-二苯基-2-蒽基)苯基]-9H-咔唑-3-胺(簡稱:2PCAPPA)、N-[4-(9,10-二苯基-2-蒽基)苯基]-N,N’,N’-三苯基-1,4-苯二胺(簡稱:2DPAPPA)等。
接著,作為將三重激發能量轉換為發光的發光物質,例如可以舉出磷光發光物質或呈現熱活化延遲螢光的熱活化延遲螢光(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TADF)材料。
作為磷光發光物質,例如可以舉出具有4H-三唑骨架、1H-三唑骨架、咪唑骨架、嘧啶骨架、吡嗪骨架或吡啶骨架的有機金屬錯合物(尤其是,銥錯合物)、包括拉電子基團的苯基吡啶衍生物作為配體的有機金屬錯合物(尤其是,銥錯合物)、鉑錯合物、稀土金屬錯合物等。
作為呈現藍色或綠色且其發射光譜的峰值波長為450nm以上且570nm以下的磷光發光物質,可以舉出如下物質。
例如可以舉出三{2-[5-(2-甲基苯基)-4-(2,6-二甲基苯基)-4H-1,2,4-三唑-3-基-κN2]苯基-κC}銥(III)(簡稱:[Ir(mpptz-dmp)3])、三(5-甲基-3,4-二苯基-4H-1,2,4-三唑(triazolato))銥(III)(簡稱:[Ir(Mptz)3])、三[4-(3-聯苯)-5-異丙基-3-苯基-4H-1,2,4-三唑(triazolato)]銥(III)(簡稱:[Ir(iPrptz-3b)3])、三[3-(5-聯苯)-5- 異丙基-4-苯基-4H-1,2,4-三唑(triazolato)]銥(III)(簡稱:[Ir(iPr5btz)3])等具有4H-三唑骨架的有機金屬錯合物;三[3-甲基-1-(2-甲基苯基)-5-苯基-1H-1,2,4-三唑(triazolato)]銥(III)(簡稱:[Ir(Mptz1-mp)3])、三(1-甲基-5-苯基-3-丙基-1H-1,2,4-三唑(triazolato))銥(III)(簡稱:[Ir(Prptz1-Me)3])等具有1H-三唑骨架的有機金屬錯合物;fac-三[1-(2,6-二異丙基苯基)-2-苯基-1H-咪唑]銥(III)(簡稱:[Ir(iPrpmi)3])、三[3-(2,6-二甲基苯基)-7-甲基咪唑并[1,2-f]菲啶根(phenanthridinato)]銥(III)(簡稱:[Ir(dmpimpt-Me)3])等具有咪唑骨架的有機金屬錯合物;以及雙[2-(4',6'-二氟苯基)吡啶根-N,C2']銥(III)四(1-吡唑基)硼酸鹽(簡稱:FIr6)、雙[2-(4',6'-二氟苯基)吡啶根-N,C2']銥(III)吡啶甲酸鹽(簡稱:FIrpic)、雙{2-[3',5'-雙(三氟甲基)苯基]吡啶根-N,C2'}銥(III)吡啶甲酸鹽(簡稱:[Ir(CF3ppy)2(pic)])、雙[2-(4',6'-二氟苯基)吡啶根-N,C2']銥(III)乙醯丙酮(簡稱:FIr(acac))等以具有拉電子基團的苯基吡啶衍生物為配體的有機金屬錯合物等。
作為呈現綠色或黃色且其發射光譜的峰值波長為495nm以上且590nm以下的磷光發光物質,可以舉出如下物質。
例如可以舉出三(4-甲基-6-苯基嘧啶)銥(III)(簡稱:[Ir(mppm)3])、三(4-三級丁基-6-苯基嘧啶)銥(III)(簡稱:[Ir(tBuppm)3])、(乙醯丙酮根)雙(6-甲基-4-苯基嘧啶)銥(III)(簡稱:[Ir(mppm)2(acac)])、(乙醯丙酮根)雙(6-三級丁基-4-苯基嘧啶)銥(III)(簡稱:[Ir(tBuppm)2(acac)])、(乙醯丙酮根)雙[6-(2-降莰基)-4-苯基嘧啶]銥(III)(簡稱:[Ir(nbppm)2(acac)])、(乙醯丙酮根)雙[5-甲基-6-(2-甲基苯基)-4-苯基嘧啶]銥(III)(簡稱:[Ir(mpmppm)2(acac)])、(乙醯丙酮根)雙{4,6-二甲基-2-[6-(2,6-二甲基苯基)-4-嘧啶基-κN3]苯基-κC}銥(III)(簡稱:[Ir(dmppm-dmp)2(acac)])、(乙醯丙酮根)雙(4,6-二苯基嘧啶)銥(III)(簡稱:[Ir(dppm)2 (acac)])等具有嘧啶骨架的有機金屬銥錯合物;(乙醯丙酮根)雙(3,5-二甲基-2-苯基吡嗪)銥(III)(簡稱:[Ir(mppr-Me)2(acac)])、(乙醯丙酮根)雙(5-異丙基-3-甲基-2-苯基吡嗪)銥(III)(簡稱:[Ir(mppr-iPr)2(acac)])等具有吡嗪骨架的有機金屬銥錯合物;三(2-苯基吡啶根-N,C2')銥(III)(簡稱:[Ir(ppy)3])、雙(2-苯基吡啶根-N,C2')銥(III)乙醯丙酮(簡稱:[Ir(ppy)2(acac)])、雙(苯并[h]喹啉)銥(III)乙醯丙酮(簡稱:[Ir(bzq)2(acac)])、三(苯并[h]喹啉)銥(III)(簡稱:[Ir(bzq)3])、三(2-苯基喹啉-N,C2' )銥(III)(簡稱:[Ir(pq)3])、雙(2-苯基喹啉-N,C2')銥(III)乙醯丙酮(簡稱:[Ir(pq)2(acac)])、[2-(4-苯基-2-吡啶基-κN)苯基-κC]雙[2-(2-吡啶基-κN)苯基-κC]銥(III)(簡稱:[Ir(ppy)2(4dppy)])、雙[2-(2-吡啶基-κN)苯基-κC][2-(4-甲基-5-苯基-2-吡啶基-κN)苯基-κC]等具有吡啶骨架的有機金屬銥錯合物;雙(2,4-二苯基-1,3-
Figure 109105328-A0202-12-0029-112
唑-N,C2')銥(III)乙醯丙酮(簡稱:[Ir(dpo)2(acac)])、雙{2-[4'-(全氟苯基)苯基]吡啶-N,C2'}銥(III)乙醯丙酮(簡稱:[Ir(p-PF-ph)2(acac)])、雙(2-苯基苯并噻唑-N,C2')銥(III)乙醯丙酮(簡稱:[Ir(bt)2(acac)])等有機金屬錯合物、三(乙醯丙酮根)(單啡啉)鋱(III)(簡稱:[Tb(acac)3(Phen)])等稀土金屬錯合物。
作為呈現黃色或紅色且其發射光譜的峰值波長為570nm以上且750nm以下的磷光發光物質,可以舉出如下物質。
例如可以舉出(二異丁醯甲烷根)雙[4,6-雙(3-甲基苯基)嘧啶根]銥(III)(簡稱:[Ir(5mdppm)2(dibm)])、雙[4,6-雙(3-甲基苯基)嘧啶根](二新戊醯甲烷)銥(III)(簡稱:[Ir(5mdppm)2(dpm)])、雙[4,6-二(萘-1-基)嘧啶根](二新戊醯甲烷)銥(III)(簡稱:[Ir(d1npm)2(dpm)])、三(4-三級丁基-6-苯基嘧啶根)銥(III)(簡稱:[Ir(tBuppm)3])等具有嘧啶骨架的有機金屬錯合物;(乙醯丙酮)雙(2,3,5-三苯基吡嗪)銥(III)(簡稱:[Ir(tppr)2(acac)])、雙(2,3,5-三苯基 吡嗪)(二新戊醯甲烷)銥(III)(簡稱:[Ir(tppr)2(dpm)])、雙{4,6-二甲基-2-[3-(3,5-二甲基苯基)-5-苯基-2-吡嗪基-κN]苯基-κC}(2,6-二甲基-3,5-庚二酮-κ2O,O’)銥(III)(簡稱:[Ir(dmdppr-P)2(dibm)])、雙{4,6-二甲基-2-[5-(4-氰基-2,6-二甲基苯基)-3-(3,5-二甲基苯基)-2-吡嗪基-κN]苯基-κC}(2,2,6,6-四甲基-3,5-庚二酮-κ2O,O’)銥(III)(簡稱:[Ir(dmdppr-dmCP)2(dpm)])、(乙醯丙酮)雙[2-甲基-3-苯基喹
Figure 109105328-A0202-12-0030-113
啉合(quinoxalinato)-N,C2’]銥(III)(簡稱:[Ir(mpq)2(acac)])、(乙醯丙酮)雙(2,3-二苯基喹
Figure 109105328-A0202-12-0030-114
啉合-N,C2’)銥(III)(簡稱:[Ir(dpq)2(acac)])、(乙醯丙酮)雙[2,3-雙(4-氟苯基)喹
Figure 109105328-A0202-12-0030-115
啉合]銥(III)(簡稱:[Ir(Fdpq)2(acac)])、雙{4,6-二甲基-2-[5-(5-氰-2-甲基苯基)-3-(3,5-二甲基苯基)-2-吡嗪基-κN]苯基-κC}(2,2,6,6-四甲基-3,5-庚二酮-κ2O,O’)銥(III)(簡稱:[Ir(dmdppr-m5CP)2(dpm)])等具有吡嗪骨架的有機金屬錯合物;三(1-苯基異喹啉-N,C2’)銥(III)(簡稱:[Ir(piq)3])、雙(1-苯基異喹啉-N,C2')銥(III)乙醯丙酮(簡稱:[Ir(piq)2(acac)])、雙[4,6-二甲基-2-(2-喹啉基-κN)苯基-κC](2,4-戊二酮根-κ2O,O’)銥(III)等具有吡啶骨架的有機金屬錯合物;2,3,7,8,12,13,17,18-八乙基-21H,23H-卟啉鉑(II)(簡稱:[PtOEP])等鉑錯合物;以及三(1,3-二苯基-1,3-丙二酮(propanedionato))(單啡啉)銪(III)(簡稱:[Eu(DBM)3(Phen)])、三[1-(2-噻吩甲醯基)-3,3,3-三氟丙酮](單啡啉)銪(III)(簡稱:[Eu(TTA)3(Phen)])等稀土金屬錯合物。
作為用於發光層的有機化合物(主體材料、輔助材料等),可以使用選擇一種或多種其能隙比發光物質大的物質。
作為與螢光發光物質組合而使用的有機化合物,較佳為使用單重激發態的能階大且三重激發態的能階小的有機化合物。
雖然一部分與上述具體例子重複,但是,從與發光物質(螢光發光 物質、磷光發光物質)的較佳的組合的觀點來看,以下示出有機化合物的具體例子。
作為可以與螢光發光物質組合而使用的有機化合物,可以舉出蒽衍生物、稠四苯衍生物、菲衍生物、芘衍生物、
Figure 109105328-A0202-12-0031-116
(chrysene)衍生物、二苯并[g,p]
Figure 109105328-A0202-12-0031-117
衍生物等稠合多環芳香化合物。
作為與螢光發光物質組合而使用的有機化合物(主體材料)的具體例子,可以舉出9-苯基-3-[4-(10-苯基-9-蒽基)苯基]-9H-咔唑(簡稱:PCzPA)、3,6-二苯基-9-[4-(10-苯基-9-蒽基)苯基]-9H-咔唑(簡稱:DPCzPA)、3-[4-(1-萘基)-苯基]-9-苯基-9H-咔唑(簡稱:PCPN)、9,10-二苯基蒽(簡稱:DPAnth)、N,N-二苯基-9-[4-(10-苯基-9-蒽基)苯基]-9H-咔唑-3-胺(簡稱:CzA1PA)、4-(10-苯基-9-蒽基)三苯胺(簡稱:DPhPA)、YGAPA、PCAPA、N,9-二苯基-N-{4-[4-(10-苯基-9-蒽基)苯基]苯基}-9H-咔唑-3-胺(簡稱:PCAPBA)、N-(9,10-二苯基-2-蒽基)-N,9-二苯基-9H-咔唑-3-胺(簡稱:2PCAPA)、6,12-二甲氧基-5,11-二苯基
Figure 109105328-A0202-12-0031-118
、N,N,N’,N’,N”,N”,N''',N'''-八苯基二苯并[g,p]
Figure 109105328-A0202-12-0031-119
-2,7,10,15-四胺(簡稱:DBC1)、9-[4-(10-苯基-9-蒽基)苯基]-9H-咔唑(簡稱:CzPA)、7-[4-(10-苯基-9-蒽基)苯基]-7H-二苯并[c,g]咔唑(簡稱:cgDBCzPA)、6-[3-(9,10-二苯基-2-蒽基)苯基]-苯并[b]萘并[1,2-d]呋喃(簡稱:2mBnfPPA)、9-苯基-10-{4-(9-苯基-9H-茀-9-基)-聯苯-4’-基}-蒽(簡稱:FLPPA)、9,10-雙(3,5-二苯基苯基)蒽(簡稱:DPPA)、9,10-二(2-萘基)蒽(簡稱:DNA)、2-三級丁基-9,10-二(2-萘基)蒽(簡稱:t-BuDNA)、9,9’-聯蒽(簡稱:BANT)、9,9’-(二苯乙烯-3,3’-二基)二菲(簡稱:DPNS)、9,9’-(二苯乙烯-4,4’-二基)二菲(簡稱:DPNS2)、1,3,5-三(1-芘)苯(簡稱:TPB3)、5,12-二苯基稠四苯、5,12-雙(聯苯-2-基)稠四苯等。
作為與磷光發光物質組合而使用的有機化合物,選擇其三重激發能量大於發光物質的三重激發能量(基態和三重激發態的能量差)的有機化合物即可。
注意,當為了形成激態錯合物,組合而使用多個有機化合物(例如,第一主體材料及第二主體材料(或輔助材料)等)與發光物質時,較佳為與磷光發光物質(尤其是有機金屬錯合物)混合而使用這些多個有機化合物。
藉由採用這樣的結構,可以高效地得到利用從激態錯合物到發光物質的能量轉移的ExTET(Exciplex-Triplet Energy Transfer:激態錯合物-三重態能量轉移)的發光。作為多個有機化合物的組合,較佳為使用容易形成激態錯合物的組合,特別較佳為組合容易接收電洞的化合物(電洞傳輸性材料)與容易接收電子的化合物(電子傳輸性材料)。另外,藉由作為該激態錯合物選擇形成發射與發光物質的最低能量一側的吸收帶的波長重疊的光的激態錯合物的組合,可以使能量轉移變得順利,從而高效地得到發光。另外,作為電洞傳輸性材料及電子傳輸性材料的具體例子,可以使用本實施方式所示的材料。藉由採用上述結構,可以同時實現高效率、低電壓以及長壽命的發光器件。
關於形成激態錯合物的材料的組合,具有電洞傳輸性的材料的HOMO能階較佳為具有電子傳輸性的材料的HOMO能階以上的值。電洞傳輸性材料的LUMO能階(最低空分子軌域)較佳為電子傳輸性材料的LUMO能階以上的值。注意,材料的LUMO能階及HOMO能階可以從藉由循環伏安(CV)測量測得的材料的電化學特性(還原電位及氧化電位)求出。
注意,激態錯合物的形成例如可以藉由如下方法確認:對具有電洞傳輸性的材料的發射光譜、具有電子傳輸性的材料的發射光譜及混合 這些材料而成的混合膜的發射光譜進行比較,當觀察到混合膜的發射光譜比各材料的發射光譜向長波長一側漂移(或者在長波長一側具有新的峰值)的現象時說明形成有激態錯合物。或者,對具有電洞傳輸性的材料的瞬態光致發光(PL)、具有電子傳輸性的材料的瞬態PL及混合這些材料而成的混合膜的瞬態PL進行比較,當觀察到混合膜的瞬態PL壽命與各材料的瞬態PL壽命相比具有長壽命成分或者延遲成分的比率變大等瞬態回應不同時說明形成有激態錯合物。此外,可以將上述瞬態PL稱為瞬態電致發光(EL)。換言之,與對具有電洞傳輸性的材料的瞬態EL、具有電子傳輸性的材料的瞬態EL及這些材料的混合膜的瞬態EL進行比較,觀察瞬態回應的不同,可以確認激態錯合物的形成。
作為可以與磷光發光物質組合而使用的有機化合物,可以舉出芳香胺(具有芳香胺骨架的化合物)、咔唑衍生物(具有咔唑骨架的化合物)、二苯并噻吩衍生物(噻吩衍生物)、二苯并呋喃衍生物(呋喃衍生物)、鋅類金屬錯合物或鋁類金屬錯合物、
Figure 109105328-A0202-12-0033-120
二唑衍生物、三唑衍生物、苯并咪唑衍生物、喹
Figure 109105328-A0202-12-0033-121
啉衍生物、二苯并喹
Figure 109105328-A0202-12-0033-122
啉衍生物、嘧啶衍生物、三嗪衍生物、吡啶衍生物、聯吡啶衍生物、啡啉衍生物等。
作為電洞傳輸性高的有機化合物的芳香胺、咔唑衍生物、二苯并噻吩衍生物、二苯并呋喃衍生物的具體的一個例子,可以舉出如下物質。
作為咔唑衍生物,可以舉出聯咔唑衍生物(例如,3,3’-聯咔唑衍生物)、具有咔唑基的芳香胺等。
作為聯咔唑衍生物(例如,3,3’-聯咔唑衍生物),明確而言,可以舉出3,3’-雙(9-苯基-9H-咔唑)(簡稱:PCCP)、9,9’-雙(1,1’-聯苯-4-基)-3,3’-聯-9H-咔唑、9,9’-雙(1,1’-聯苯-3-基)-3,3’-聯-9H-咔唑、9-(1,1’-聯苯-3-基)-9’-(1,1’-聯苯-4-基)-9H,9’H-3,3’-聯 咔唑(簡稱:mBPCCBP)、9-(2-萘基)-9’-苯基-9H,9’H-3,3’-聯咔唑(簡稱:βNCCP)等。
此外,作為具有咔唑基的芳香胺,明確而言,可以舉出PCBA1BP、N-(4-聯苯)-N-(9,9-二甲基-9H-茀-2-基)-9-苯基-9H-咔唑-3-胺(簡稱:PCBiF)、PCBBiF、PCBBi1BP、PCBANB、PCBNBB、4-苯基二苯基-(9-苯基-9H-咔唑-3-基)胺(簡稱:PCA1BP)、N,N’-雙(9-苯基咔唑-3-基)-N,N’-二苯基苯-1,3-二胺(簡稱:PCA2B)、N,N’,N”-三苯基-N,N’,N”-三(9-苯基咔唑-3-基)苯-1,3,5-三胺(簡稱:PCA3B)、9,9-二甲基-N-苯基-N-[4-(9-苯基-9H-咔唑-3-基)苯基]茀-2-胺(簡稱:PCBAF)、PCBASF、3-[N-(9-苯基咔唑-3-基)-N-苯基胺基]-9-苯基咔唑(簡稱:PCzPCA1)、3,6-雙[N-(9-苯基咔唑-3-基)-N-苯基胺基]-9-苯基咔唑(簡稱:PCzPCA2)、3-[N-(1-萘基)-N-(9-苯基咔唑-3-基)胺基]-9-苯基咔唑(簡稱:PCzPCN1)、3-[N-(4-二苯基胺基苯基)-N-苯基胺基]-9-苯基咔唑(簡稱:PCzDPA1)、3,6-雙[N-(4-二苯基胺基苯基)-N-苯基胺基]-9-苯基咔唑(簡稱:PCzDPA2)、3,6-雙[N-(4-二苯基胺基苯基)-N-(1-萘基)胺基]-9-苯基咔唑(簡稱:PCzTPN2)、2-[N-(9-苯基咔唑-3-基)-N-苯基胺基]螺-9,9’-聯茀(簡稱:PCASF)、N-[4-(9H-咔唑-9-基)苯基]-N-(4-苯基)苯基苯胺(簡稱:YGA1BP)、N,N’-雙[4-(咔唑-9-基)苯基]-N,N’-二苯基-9,9-二甲基茀-2,7-二胺(簡稱:YGA2F)、4,4’,4”-三(咔唑-9-基)三苯胺(簡稱:TCTA)等。
作為咔唑衍生物,除了上述以外,還可以舉出3-[4-(9-菲基)-苯基]-9-苯基-9H-咔唑(簡稱:PCPPn)、PCPN、1,3-雙(N-咔唑基)苯(簡稱:mCP)、4,4’-二(N-咔唑基)聯苯(簡稱:CBP)、3,6-雙(3,5-二苯基苯基)-9-苯基咔唑(簡稱:CzTP)、1,3,5-三[4-(N-咔唑基)苯基]苯(簡稱:TCPB)、CzPA等。
作為上述噻吩衍生物(具有噻吩骨架的化合物)及呋喃衍生物(具有呋喃骨架的化合物),明確而言,可以舉出4,4’,4”-(苯-1,3,5-三基)三(二苯并噻吩)(簡稱:DBT3P-II)、2,8-二苯基-4-[4-(9-苯基-9H-茀-9-基)苯基]二苯并噻吩(簡稱:DBTFLP-III)、4-[4-(9-苯基-9H-茀-9-基)苯基]-6-苯基二苯并噻吩(簡稱:DBTFLP-IV)等具有噻吩骨架的化合物、以及4-{3-[3-(9-苯基-9H-茀-9-基)苯基]苯基}二苯并呋喃(簡稱:mmDBFFLBi-II)等具有呋喃骨架的化合物等。
作為上述芳香胺,明確而言,可以舉出4,4’-雙[N-(1-萘基)-N-苯基胺基]聯苯(簡稱:NPB或α-NPD)、N,N’-雙(3-甲基苯基)-N,N’-二苯基-[1,1’-聯苯]-4,4’-二胺(簡稱:TPD)、4,4’-雙[N-(螺-9,9’-聯茀-2-基)-N-苯基胺基]聯苯(簡稱:BSPB)、BPAFLP、mBPAFLP、N-(9,9-二甲基-9H-茀-2-基)-N-{9,9-二甲基-2-[N’-苯基-N’-(9,9-二甲基-9H-茀-2-基)胺基]-9H-茀-7-基}苯基胺(簡稱:DFLADFL)、N-(9,9-二甲基-2-二苯基胺基-9H-茀-7-基)二苯基胺(簡稱:DPNF)、2-[N-(4-二苯基胺基苯基)-N-苯基胺基]螺-9,9’-聯茀(簡稱:DPASF)、2,7-雙[N-(4-二苯基胺基苯基)-N-苯基胺基]-螺-9,9’-聯茀(簡稱:DPA2SF)、4,4’,4”-三[N-(1-萘基)-N-苯基胺基]三苯胺(簡稱:1’-TNATA)、TDATA、m-MTDATA、N,N’-二(對甲苯基)-N,N’-二苯基-對苯二胺(簡稱:DTDPPA)、4,4’-雙[N-(4-二苯基胺基苯基)-N-苯基胺基]聯苯(簡稱:DPAB)、4,4’-雙(N-4-[N’-(3-甲基苯基)-N’-苯基胺基]苯基}-N-苯基胺基)聯苯(簡稱:DNTPD)、1,3,5-三[N-(4-二苯基胺基苯基)-N-苯基胺基]苯(簡稱:DPA3B)等。
作為電洞傳輸性高的有機化合物,還可以使用聚(N-乙烯咔唑)(簡稱:PVK)、聚(4-乙烯三苯基胺基)(簡稱:PVTPA)、聚[N-(4-{N’-[4-(4-二苯基胺基)苯基]苯基-N’-苯基胺基}苯基)甲基丙烯醯胺](簡稱:PTPDMA)、聚[N,N’-雙(4-丁基苯基)-N,N’-雙(苯基)聯苯胺](簡稱:Poly-TPD)等高分子化合物。
作為電子傳輸性高的有機化合物的鋅類金屬錯合物、鋁類金屬錯合物的具體例子,可以舉出:三(8-羥基喹啉)鋁(III)(簡稱:Alq)、三(4-甲基-8-羥基喹啉)鋁(III)(簡稱:Almq3)、雙(10-羥基苯并[h]喹啉)鈹(II)(簡稱:BeBq2)、雙(2-甲基-8-羥基喹啉)(4-苯基苯酚)鋁(III)(簡稱:BAlq)、雙(8-羥基喹啉)鋅(II)(簡稱:Znq)等具有喹啉骨架或苯并喹啉骨架的金屬錯合物等。
除此之外,還可以使用如雙[2-(2-苯并
Figure 109105328-A0202-12-0036-123
唑基)苯酚]鋅(II)(簡稱:ZnPBO)、雙[2-(2-苯并噻唑基)苯酚]鋅(II)(簡稱:ZnBTZ)等具有
Figure 109105328-A0202-12-0036-124
唑基類配體、噻唑類配體的金屬錯合物等。
此外,作為電子傳輸性高的有機化合物的
Figure 109105328-A0202-12-0036-125
二唑衍生物、三唑衍生物、苯并咪唑衍生物、喹
Figure 109105328-A0202-12-0036-126
啉衍生物、二苯并喹
Figure 109105328-A0202-12-0036-127
啉衍生物、啡啉衍生物的具體例子,可以舉出2-(4-聯苯基)-5-(4-三級丁基苯基)-1,3,4-
Figure 109105328-A0202-12-0036-128
二唑(簡稱:PBD)、1,3-雙[5-(對三級丁基苯基)-1,3,4-
Figure 109105328-A0202-12-0036-129
二唑-2-基]苯(簡稱:OXD-7)、9-[4-(5-苯基-1,3,4-
Figure 109105328-A0202-12-0036-130
二唑-2-基)苯基]-9H-咔唑(簡稱:CO11)、3-(4-聯苯基)-4-苯基-5-(4-三級丁基苯基)-1,2,4-三唑(簡稱:TAZ)、3-(4-三級丁基苯基)-4-(4-乙基苯基)-5-(4-聯苯基)-1,2,4-三唑(簡稱:p-EtTAZ)、2,2’,2”-(1,3,5-苯三基)三(1-苯基-1H-苯并咪唑)(簡稱:TPBI)、2-[3-(二苯并噻吩-4-基)苯基]-1-苯基-1H-苯并咪唑(簡稱:mDBTBIm-II)、4,4’-雙(5-甲基苯并
Figure 109105328-A0202-12-0036-131
唑-2-基)二苯乙烯(簡稱:BzOs)、紅啡啉(簡稱:Bphen)、浴銅靈(簡稱:BCP)、2,9-雙(萘-2-基)-4,7-二苯基-1,10-啡啉(簡稱:NBphen)、2-[3-(二苯并噻吩-4-基)苯基]二苯并[f,h]喹
Figure 109105328-A0202-12-0036-132
啉(簡稱:2mDBTPDBq-II)、2-[3’-(二苯并噻吩-4-基)聯苯-3-基]二苯并[f,h]喹
Figure 109105328-A0202-12-0036-133
啉(簡稱:2mDBTBPDBq-II)、2-[3’-(9H-咔唑-9-基)聯苯-3-基]二苯并[f,h]喹
Figure 109105328-A0202-12-0036-134
啉(簡稱:2mCzBPDBq)、2-[4-(3,6-二苯基-9H-咔唑-9-基)苯基]二苯并[f,h]喹
Figure 109105328-A0202-12-0036-135
啉(簡稱:2CzPDBq-III)、7-[3-(二苯 并噻吩-4-基)苯基]二苯并[f,h]喹
Figure 109105328-A0202-12-0037-148
啉(簡稱:7mDBTPDBq-II)及6-[3-(二苯并噻吩-4-基)苯基]二苯并[f,h]喹
Figure 109105328-A0202-12-0037-137
啉(簡稱:6mDBTPDBq-II)等。
此外,作為電子傳輸性高的有機化合物的具有二嗪骨架的雜環化合物、具有三嗪骨架的雜環化合物、具有吡啶骨架的雜環化合物的具體例子,可以舉出4,6-雙[3-(菲-9-基)苯基]嘧啶(簡稱:4,6mPnP2Pm)、4,6-雙[3-(4-二苯并噻吩基)苯基]嘧啶(簡稱:4,6mDBTP2Pm-II)、4,6-雙[3-(9H-咔唑-9-基)苯基]嘧啶(簡稱:4,6mCzP2Pm)、2-{4-[3-(N-苯基-9H-咔唑-3-基)-9H-咔唑-9-基]苯基}-4,6-二苯基-1,3,5-三嗪(簡稱:PCCzPTzn)、9-[3-(4,6-二苯基-1,3,5-三嗪-2-基)苯基]-9’-苯基-2,3’-聯-9H-咔唑(簡稱:mPCCzPTzn-02)、3,5-雙[3-(9H-咔唑-9-基)苯基]吡啶(簡稱:35DCzPPy)、1,3,5-三[3-(3-吡啶)苯基]苯(簡稱:TmPyPB)等。
此外,作為電子傳輸性高的有機化合物,還可以使用聚(2,5-吡啶二基)(簡稱:PPy)、聚[(9,9-二己基茀-2,7-二基)-共-(吡啶-3,5-二基)](簡稱:PF-Py)、聚[(9,9-二辛基茀-2,7-二基)-共-(2,2’-聯吡啶-6,6’-二基)](簡稱:PF-BPy)等高分子化合物。
TADF材料是指S1能階和T1能階之差較小且具有藉由反系間竄越將三重激發能轉換為單重激發能的功能的材料。因此,能夠藉由微小的熱能量將三重激發能上轉換(up-convert)為單重激發能(反系間竄越)並能夠高效地產生單重激發態。此外,可以將三重激發能轉換為發光。另外,可以高效地獲得熱活化延遲螢光的條件為如下:S1能階與T1能階的能量差為0eV以上且為0.2eV以下,較佳為0eV以上且為0.1eV以下。TADF材料所呈現的延遲螢光是指其光譜與一般的螢光同樣但其壽命非常長的發光。其壽命為10-6秒以上,較佳為10-3秒以上。
以兩種物質形成激發態的激態錯合物(Exciplex)因S1能階和T1能階之差極小而具有將三重激發能轉換為單重激發能的TADF材料的功能。
注意,作為T1能階的指標,可以使用在低溫(例如,77K至10K)下觀察到的磷光光譜。關於TADF材料,較佳的是,當以藉由在螢光光譜的短波長側的尾處引切線得到的外推線的波長能量為S1能階並以藉由在磷光光譜的短波長側的尾處引切線得到的外推線的波長能量為T1能階時,S1與T1之差為0.3eV以下,更佳為0.2eV以下。
作為TADF材料,例如可以舉出富勒烯或其衍生物、普羅黃素等吖啶衍生物、伊紅等。另外,還可以舉出包含鎂(Mg)、鋅(Zn)、鎘(Cd)、錫(Sn)、鉑(Pt)、銦(In)或鈀(Pd)等含金屬卟啉。作為含金屬卟啉,例如,也可以舉出原卟啉-氟化錫錯合物(簡稱:SnF2(Proto IX))、中卟啉-氟化錫錯合物(簡稱:SnF2(Meso IX))、血卟啉-氟化錫錯合物(簡稱:SnF2(Hemato IX))、糞卟啉四甲酯-氟化錫錯合物(簡稱:SnF2(Copro III-4Me))、八乙基卟啉-氟化錫錯合物(簡稱:SnF2(OEP))、初卟啉-氟化錫錯合物(簡稱:SnF2(Etio I))以及八乙基卟啉-氯化鉑錯合物(簡稱:PtCl2OEP)等。
除此之外,可以使用2-(聯苯基-4-基)-4,6-雙(12-苯基吲哚[2,3-a]咔唑-11-基)-1,3,5-三嗪(簡稱:PIC-TRZ)、PCCzPTzn、2-[4-(10H-啡
Figure 109105328-A0202-12-0038-138
-10-基)苯基]-4,6-二苯基-1,3,5-三嗪(簡稱:PXZ-TRZ)、3-[4-(5-苯基-5,10-二氫啡
Figure 109105328-A0202-12-0038-139
-10-基)苯基]-4,5-二苯基-1,2,4-三唑(簡稱:PPZ-3TPT)、3-(9,9-二甲基-9H-吖啶-10-基)-9H-氧雜蒽-9-酮(簡稱:ACRXTN)、雙[4-(9,9-二甲基-9,10-二氫吖啶)苯基]碸(簡稱:DMAC-DPS)、10-苯基-10H,10’H-螺[吖啶-9,9’-蒽]-10’-酮(簡稱:ACRSA)、4-(9’-苯基-3,3’-聯-9H-咔唑-9-基)苯并呋喃并[3,2-d]嘧啶(簡稱:4PCCzBfpm)、4-[4-(9’-苯基-3,3’-聯-9H-咔唑-9-基) 苯基]苯并呋喃并[3,2-d]嘧啶(簡稱:4PCCzPBfpm)、9-[3-(4,6-二苯基-1,3,5-三嗪-2-基)苯基]-9’-苯基-2,3’-聯-9H-咔唑(簡稱:mPCCzPTzn-02)等具有富π電子芳雜環及缺π電子芳雜環的雜環化合物。
該雜環化合物具有富π電子型芳雜環和缺π電子型芳雜環,電子傳輸性和電洞傳輸性都高,所以是較佳的。尤其是,在具有缺π電子雜芳環的骨架中,吡啶骨架、二嗪骨架(嘧啶骨架、吡嗪骨架、嗒
Figure 109105328-A0202-12-0039-140
骨架)及三嗪骨架穩定且可靠性良好,所以是較佳的。尤其是,苯并呋喃并嘧啶骨架、苯并噻吩并嘧啶骨架、苯并呋喃并吡嗪骨架、苯并噻吩并吡嗪骨架的電子接收性高且可靠性良好,所以是較佳的。
另外,在具有富π電子型芳雜環的骨架中,吖啶骨架、啡
Figure 109105328-A0202-12-0039-141
骨架、啡噻
Figure 109105328-A0202-12-0039-142
骨架、呋喃骨架、噻吩骨架及吡咯骨架穩定且可靠性良好,所以較佳為具有上述骨架中的至少一個。另外,作為呋喃骨架較佳為使用二苯并呋喃骨架,作為噻吩骨架較佳為使用二苯并噻吩骨架。作為吡咯骨架,特別較佳為使用吲哚骨架、咔唑骨架、吲哚咔唑骨架、聯咔唑骨架、3-(9-苯基-9H-咔唑-3-基)-9H-咔唑骨架。
在富π電子型芳雜環和缺π電子型芳雜環直接鍵合的物質中,富π電子芳雜環的電子供給性和缺π電子型芳雜環的電子接收性都高而S1能階(單重激發態的能階)與T1能階(三重激發態的能階)之間的能量差變小,可以高效地獲得熱活化延遲螢光,所以是特別較佳的。另外,也可以使用鍵合有氰基等拉電子基團的芳環代替缺π電子型芳雜環。此外,作為富π電子骨架,可以使用芳香胺骨架、吩嗪骨架等。此外,作為缺π電子骨架,可以使用氧雜蒽骨架、二氧化噻噸(thioxanthene dioxide)骨架、
Figure 109105328-A0202-12-0039-143
二唑骨架、三唑骨架、咪唑骨架、蒽醌骨架、苯基硼烷或boranthrene等含硼骨架、苯甲腈或氰苯等具有腈基或氰基的芳香環或雜芳環、二苯甲酮等羰骨架、氧化膦骨架、碸骨架等。
如此,可以使用缺π電子骨架及富π電子骨架代替缺π電子雜芳環以及富π電子雜芳環中的至少一個。
另外,在使用TADF材料的情況下,可以組合其他有機化合物使用。尤其是,可以與上述主體材料、電洞傳輸性材料、電子傳輸性材料組合。在使用TADF材料時,主體材料的S1能階較佳為高於TADF材料的S1能階。此外,主體材料的T1能階較佳為比TADF材料的T1能階高。
另外,也可以使用TADF材料作為主體材料且使用螢光發光物質作為客體材料。當使用TADF材料作為主體材料時,由TADF材料生成的三重激發能經反系間竄越轉換為單重激發能並進一步能量轉移到發光物質,由此可以提高發光器件的發光效率。此時,TADF材料被用作能量施體,發光物質被用作能量受體。由此,作為主體材料使用TADF材料在作為客體材料使用螢光發光物質時很有效。此外,此時,為了得到高發光效率,TADF材料的S1能階較佳為比螢光發光物質的S1能階高。此外,TADF材料的T1能階較佳為比螢光發光物質的S1能階高。因此,TADF材料的T1能階較佳為比螢光發光物質的T1能階高。
此外,較佳為使用呈現與螢光發光物質的最低能量一側的吸收帶的波長重疊的發光的TADF材料。由此,激發能順利地從TADF材料轉移到螢光發光物質,可以高效地得到發光,所以是較佳的。
為了高效地從三重激發能藉由反系間竄越生成單重激發能,較佳為在TADF材料中產生載子再結合。此外,較佳的是在TADF材料中生成的三重激發能不轉移到螢光發光物質。為此,螢光發光物質較佳為在螢光發光物質所具有的發光體(成為發光的原因的骨架)的周圍具有保護基。作為該保護基,較佳為不具有π鍵的取代基,較佳為飽和烴,明確而言,可以舉出碳原子數為3以上且10以下的烷基、取代或未取 代的碳原子數為3以上且10以下的環烷基、碳原子數為3以上且10以下的三烷基矽基,更佳為具有多個保護基。不具有π鍵的取代基由於幾乎沒有傳輸載子的功能,所以對載子傳輸或載子再結合幾乎沒有影響,可以使TADF材料與螢光發光物質的發光體彼此遠離。在此,發光體是指在螢光發光物質中成為發光的原因的原子團(骨架)。發光體較佳為具有π鍵的骨架,較佳為包含芳香環,並較佳為具有稠合芳香環或稠合雜芳環。作為稠合芳香環或稠合雜芳環,可以舉出菲骨架、二苯乙烯骨架、吖啶酮骨架、啡
Figure 109105328-A0202-12-0041-144
骨架、啡噻
Figure 109105328-A0202-12-0041-145
骨架等。尤其是,具有萘骨架、蒽骨架、茀骨架、
Figure 109105328-A0202-12-0041-146
骨架、聯伸三苯骨架、稠四苯骨架、芘骨架、苝骨架、香豆素骨架、喹吖啶酮骨架、萘并雙苯并呋喃骨架的螢光發光物質具有高螢光量子產率,所以是較佳的。
〈電子傳輸層〉
電子傳輸層124是將從陰極102注入的電子傳送到發光層123的層。
電子傳輸層124包含電子傳輸性材料。
電子傳輸性材料的電子傳輸性比電洞傳輸性高。電子傳輸性材料的HOMO能階較佳為-6.0eV以上。電子傳輸性材料的電場強度[V/cm]的平方根為600時的電子移動率較佳為1×10-7cm2/Vs以上且5×10-5cm2/Vs以下,更佳為1×10-7cm2/Vs以上且1×10-5cm2/Vs以下。
用於電子傳輸層124的HOMO能階為-6.0eV以上的電子傳輸性材料的電子移動率(電場強度[V/cm]的平方根為600時的電子移動率)較佳為小於用於發光層123的主體材料的電子移動率。藉由降低電子傳輸層124中的電子的傳輸性,可以控制向發光層123的電子注入量,由此可以防止發光層123成為電子過多的狀態。
電子傳輸性材料較佳為具有蒽骨架,更佳為具有蒽骨架及雜環骨架。作為該雜環骨架較佳為使用含氮五員環骨架。該含氮五員環骨架尤其較佳為具有如吡唑環、咪唑環、
Figure 109105328-A0202-12-0042-147
唑環、噻唑環那樣在環中具有兩個雜原子的含五員環骨架。除此之外,可以將可用於上述主體材料的電子傳輸性材料的一部分以及作為可以與上述螢光發光物質組合而用於主體材料的材料舉出的物質用於電子傳輸層124。
電子傳輸層124較佳為還包括鹼金屬或鹼土金屬的有機金屬錯合物。
另外,作為上述鹼金屬或鹼土金屬的有機金屬錯合物,較佳為使用鋰的有機錯合物,尤其較佳為使用8-羥基喹啉-鋰(簡稱:Liq)。
當發光層123變為電子過多的狀態時,如圖5A所示,發光區域123-1被限定在部分區域中而使該部分的負擔變大導致劣化加速。此外,電子不能進行再結合而穿過發光層123也會導致壽命及發光效率下降。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中,藉由降低電子傳輸層124中的電子的傳輸性,如圖5B所示,可以使發光區域123-1變寬以使對構成發光層123的材料的負擔得以分散,由此可以提供壽命長且發光效率高的發光器件。另外,在圖5A、圖5B、圖6A、圖6B中,e-表示電子且h+表示電洞。
在此,使用圖5C說明本實施方式的發光器件及比較用的發光器件中的隨著時間推移正規化亮度。在圖5C中,粗實線表示本實施方式的發光器件的正規化亮度的劣化曲線,粗虛線表示比較用的發光器件的正規化亮度的劣化曲線。
如圖5C所示,本實施方式的發光器件和比較用的發光器件的正規化亮度的劣化曲線的傾斜度互不相同。明確而言,本實施方式的發光器 件的劣化曲線的傾斜度θ2小於比較用的發光器件的劣化曲線的傾斜度θ1。
如圖5C所示,本實施方式的發光器件在以電流密度為一定的條件下進行的驅動測試得到的亮度的劣化曲線中有時示出具有極大值的形狀。也就是說,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發光器件的劣化曲線有時成為隨著時間推移具有亮度上升部分的形狀。呈現該劣化舉動的發光器件可以利用該亮度上升使其與驅動初始的急劇劣化(亦即,所謂的初始劣化)相抵,由此可以實現初始劣化小且具有非常長的驅動壽命的發光器件。
注意,在取具有這種極大值的劣化曲線的微分時,存在有其值為0的部分。劣化曲線的微分存在0的部分的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發光器件的初始劣化小,壽命非常長。
如圖6A所示,上述那樣的劣化曲線的舉動可以認為在電子傳輸層124中的電子移動率小時無助於發光的再結合產生在非發光再結合區域124-1。在具有上述結構的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發光器件中,在驅動初始由於電洞的注入能障小及電子傳輸層124的電子傳輸性較低,所以發光區域123-1(亦即,再結合區域)以靠近電子傳輸層124一側的狀態形成。另外,由於電子傳輸層124中的電子傳輸性材料的HOMO能階為-6.0eV以上較高,所以部分電洞到達電子傳輸層124而在電子傳輸層124中發生再結合,由此形成非發光再結合區域124-1。由於再結合區域到達電子傳輸層124內部,所以電子傳輸層124所包括的電子傳輸性材料與有機金屬錯合物的HOMO能階之差較佳為0.2eV以內。
在此,隨著驅動時間的推移載子的平衡發生變化,如圖6B所示發光區域123-1(再結合區域)逐漸向電洞傳輸層122一側移動。由於非 發光再結合區域124-1減少,再結合的載子的能量可以有效地用於發光而與驅動初始相比亮度上升。該亮度上升與發光器件的驅動初始出現的亮度急劇下降(亦即,所謂的初始劣化)相抵消,由此可以提供初始劣化小驅動壽命長的發光器件。注意,在本說明書等中,有時將上述發光器件稱為Recombination-Site Tailoring Injection結構(ReSTI結構)。
另外,由於可以抑制初始劣化,由此可以大幅減少有機EL器件的巨大缺點之一的燒屏(burn-in)問題以及為了減少該問題在出貨前進行的老化(aging)製程所需的時間及勞力。
具有上述結構的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發光器件的壽命長且可靠性高。
電子傳輸層124較佳為在其厚度方向上存在有電子傳輸性材料與鹼金屬或鹼土金屬的有機金屬錯合物的混合比例不同的部分。電子傳輸層124也可以具有濃度梯度,可以具有電子傳輸性材料與鹼金屬或鹼土金屬的有機金屬錯合物的混合比例互不相同的多個層的疊層結構。
關於該混合比例的大小,可以根據飛行時間二次離子質譜分析法(ToF-SIMS:Time-of-flight secondary ion mass spectrometry)測得的原子或分子的檢測量推測。在由相同的兩種材料構成且混合比例互不相同的部分中,藉由ToF-SIMS分析檢測出的各值的大小相當於所著眼的原子或分子的存在量的大小。因此,藉由比較電子傳輸性材料及有機金屬錯合物的檢測量,可以估計混合比例的大小。
電子傳輸層124中的有機金屬錯合物的陰極102一側的含量較佳為少於陽極101一側。換言之,較佳為以有機金屬錯合物的濃度從陰極102一側向陽極101一側上升的方式形成電子傳輸層124。也就是說,在電子傳輸層124中,在比電子傳輸性材料的存在量多的部分更 靠近發光層123一側存在有電子傳輸性材料的存在量少的部分,換言之,在電子傳輸層124中,比有機金屬錯合物的存在量少的部分更靠近發光層123一側存在有有機金屬錯合物的存在量多的部分。
電子傳輸性材料的存在量多的部分(有機金屬錯合物的存在量少的部分)中的電子移動率在電場強度[V/cm]的平方根為600時較佳為1×10-7cm2/Vs以上且5×10-5cm2/Vs以下。
如圖4C所示,在電子傳輸層124具有疊層結構時,形成在發光層123一側的電子傳輸層124a的電子傳輸性材料和有機金屬錯合物的混合比例較佳為與形成在電子注入層125一側的電子傳輸層124b互不相同。電子傳輸層124a中的有機金屬錯合物的存在量較佳為比電子傳輸層124b中的有機金屬錯合物的存在量多,電子傳輸層124a中的電子傳輸性材料的存在量較佳為比電子傳輸層124b中的電子傳輸性材料的存在量少。如上所述,上述混合比例可以根據藉由ToF-SIMS分析測得的原子或分子的檢測量推測。
電子傳輸層124a設置在比電子傳輸層124b更靠近發光層123一側即可,也可以在電子傳輸層124a與電子傳輸層124b間存在有其他層。
當在電子傳輸層124中沒有明顯的層的邊界時,如圖7A及圖7B所示,電子傳輸性材料與有機金屬錯合物的存在比例也可以連續地變化。在電子傳輸層124具有疊層結構時,如圖7C及圖7D所示,該存在比例也可以分階段地變化。在哪一個情況下,重要的是,在電子傳輸層124中,在比成為電子移動率的決速的有機金屬錯合物的濃度低的區域更靠近發光層123一側設置有機金屬錯合物的濃度高的區域。注意,在本說明書中,為了方便起見示出利用ToF-SIMS推測存在量、濃度、混合比例的方法,但是只要可以藉由其他檢測方法證明它們,就可 以使用任何其他方法。
估計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發光器件中的載子平衡的變化因電子傳輸層124的電子移動率變化而發生的。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發光器件在電子傳輸層124內部存在有鹼金屬或鹼土金屬的有機金屬錯合物的濃度差。電子傳輸層124在該有機金屬錯合物的濃度低的區域與發光層123之間具有該有機金屬錯合物的濃度高的區域。換言之,有機金屬錯合物的濃度低的區域位於比濃度高的區域更靠近陰極102一側。該有機金屬錯合物的濃度越高電子傳輸層124的電子移動率越高,所以該電子傳輸層124的電子移動率取決於其濃度低的區域。
在此,本案發明人等發現:在對該發光器件施加電壓而驅動時,鹼金屬或鹼土金屬的有機金屬錯合物由電壓從陽極101一側向陰極102一側(從濃度高的區域向低的區域)擴散。在該有機金屬錯合物的濃度高的區域存在於比濃度低的區域更靠近陽極101一側時,隨著驅動電子傳輸層124的電子移動率提高。由此,在發光器件內部發生載子平衡的變化,再結合區域移動,由此可以得到具有上述劣化曲線的形狀的壽命長的發光器件。
具有上述結構的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發光器件的壽命非常長。尤其是,可以大幅度地延長LT95(亮度降低到初始亮度的95%的時間)左右的劣化非常小的區域中的壽命。
〈電子注入層〉
電子注入層125是提高從陰極102注入電子的效率的層。陰極102的材料的功函數的值與用於電子注入層125的材料的LUMO能階的值之差較佳為小(0.5eV以內)。
因此,作為電子注入層125,可以使用鋰、銫、氟化鋰(LiF)、氟化銫(CsF)、氟化鈣(CaF2)、8-(羥基喹啉)鋰(簡稱:Liq)、2-(2-吡啶基)苯酚鋰(簡稱:LiPP)、2-(2-吡啶基)-3-羥基吡啶(pyridinolato)鋰(簡稱:LiPPy)、4-苯基-2-(2-吡啶基)苯酚鋰(簡稱:LiPPP)、鋰氧化物(LiOx)、碳酸銫等鹼金屬、鹼土金屬或者它們的化合物。此外,可以使用氟化鉺(ErF3)等稀土金屬化合物。另外,也可以將電子鹽用於電子注入層。作為該電子鹽,例如可以舉出對鈣和鋁的混合氧化物以高濃度添加電子的物質等。此外,也可以使用上述構成電子傳輸層的物質。
另外,作為電子注入層也可以使用包括電子傳輸性材料及施體性材料(電子供給性材料)的複合材料。這種複合材料在電子注入性能和電子傳輸性能方面優良,因為電子施體導致電子的生成。在該情況下,有機化合物較佳為在將生成的電子傳輸方面優良的材料。在此情況下,有機化合物較佳為在傳輸所產生的電子方面性能優異的材料,明確而言,例如,可以使用用於如上所述的電子傳輸性材料(金屬錯合物、雜芳族化合物等)。作為電子施體,只要使用對有機化合物呈現電子施體性的物質,即可。明確而言,較佳為使用鹼金屬、鹼土金屬和稀土金屬,可以舉出鋰、銫、鎂、鈣、鉺、鐿等。此外,可以使用氧化鎂等路易士鹼。另外,也可以使用四硫富瓦烯(簡稱:TTF)等有機化合物。
另外,當製造本實施方式所示的發光器件時,可以利用蒸鍍法等真空製程或旋塗法、噴墨法等溶液製程。作為蒸鍍法,可以利用濺射法、離子鍍法、離子束蒸鍍法、分子束蒸鍍法、真空蒸鍍法等物理蒸鍍法(PVD法)或化學氣相沉積法(CVD法)等。尤其是,可以利用蒸鍍法(真空蒸鍍法)、塗佈法(浸塗法、染料塗佈法、棒式塗佈法、旋塗法、噴塗法)、印刷法(噴墨法、網版印刷(孔版印刷)法、平板印刷(平版印刷)法、柔版印刷(凸版印刷)法、照相凹版印刷法、微接觸印刷法等)等方法形成包括在發光元件的EL層中的功能層(電洞注入 層、電洞傳輸層、發光層、電子傳輸層、電子注入層)。
構成發光器件的功能層的材料都不侷限於上述材料。例如,也可以使用高分子化合物(低聚物、樹枝狀聚合物、聚合物等)、中分子化合物(介於低分子與高分子之間的化合物:分子量為400至4000)、無機化合物(量子點材料等)等。作為量子點材料,可以使用膠狀量子點材料、合金型量子點材料、核殼(Core Shell)型量子點材料、核型量子點材料等。
以下參照圖8至圖10以及圖22說明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的更詳細的結構。
[顯示裝置的像素的佈局]
圖22A至圖22D示出顯示裝置的像素的佈局的一個例子。注意,像素的佈局、尺寸、形狀等不侷限於此。
在圖22A至圖22C中,作為例子,舉出使用R(紅色)、G(綠色)及B(藍色)的三個顏色的子像素呈現一個顏色的顯示裝置進行說明。注意,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中,對顏色種類及數量沒有限定,也可以使用RGB以外的顏色(例如,白色、黃色、青色(cyan)及洋紅色(magenta)等)。另外,在圖22A至圖22C中,以虛線表示各子像素的發光區域。
在圖22A所示的像素51、圖22B所示的像素52及圖22C所示的像素53的每一個中,綠色的子像素的發光區域的面積比紅色的子像素的發光區域的面積大。
像素51是藍色的子像素的發光區域的面積比綠色的子像素的發光區域的面積小且比紅色的子像素的發光區域的面積大的例子。
像素52是藍色的子像素的發光區域的面積與綠色的子像素的發光區域的面積相同且比紅色的子像素的發光區域的面積大的例子。
像素53是藍色的子像素的發光區域的面積比綠色的子像素的發光區域的面積小且與紅色的子像素的發光區域的面積相同的例子。
例如,較佳為作為綠色的子像素及紅色的子像素使用發射磷光的發光器件且作為藍色的子像素使用發射螢光的發光器件。
在此,在發射磷光的發光器件中,發光器件所發射的光的波長越短,發光物質及主體材料的三重激發能越高且吸収端的波長越短。因此,例如,在發射綠色的光的發光器件及發射紅色的光的發光器件發射磷光時,發射綠色的光的發光器件的可靠性趨向於比發射紅色的光的發光器件的可靠性低。因此,在俯視時,發射綠色的光的發光器件的發光區域的面積較佳為比發射紅色的光的發光器件的發光區域的面積大。注意,也可以在一個像素中設置多個相同顏色的子像素。在此情況下,綠色的子像素的發光區域的面積的總和較佳為比紅色的子像素的發光區域的面積的總和大。換言之,在一個像素中,發射綠色的光的發光器件的發光區域的面積的總和較佳為比發射紅色的光的發光器件的發光區域的面積的總和大。發光區域的面積也可以換稱為開口率。
發射藍色的光的發光器件較佳為發射螢光且採用上述ReSTI結構。由此,可以抑制發射藍色的光的發光器件的初始劣化而顯著地延長驅動壽命。此時,在俯視時,發射藍色的光的發光器件的發光區域的面積較佳為發射紅色的光的發光器件的發光區域的面積以上且發射綠色的光的發光器件的發光區域的面積以下。另外,藍色的子像素的發光區域的面積的總和較佳為紅色的子像素的發光區域的面積的總和以上且綠色的子像素的發光區域的面積的總和以下。例如,在一個像素中,發射 藍色的光的發光器件的發光區域的面積的總和較佳為發射紅色的光的發光器件的發光區域的面積的總和以上且發射綠色的光的發光器件的發光區域的面積的總和以下。
本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所包括的發光器件也可以具有作為受光器件的功能。或者,本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也可以還包括具有受光器件的子像素。
圖22D所示的像素54包括具有受光器件的子像素PD。
較佳的是,作為發光器件使用有機EL器件且作為受光器件使用有機光電二極體。有機EL器件及有機光電二極體可以在同一基板上形成。因此,可以在使用有機EL器件的顯示裝置內置有有機光電二極體。
在有機光電二極體中,可以為與有機EL器件相同結構的層(例如,電洞傳輸層、電子傳輸層等)多,所以藉由一次形成可以為相同結構的層,可以抑制成膜製程的增加。另外,即使成膜次數相同,藉由減少只形成在一部分器件的層,可以減少如下影響:成膜圖案的錯位的影響;附著於成膜掩摸(金屬掩摸等)的塵埃(包括被稱為微粒的小異物)的影響等。由此,可以提高顯示裝置的良率。注意,受光器件及發光器件共用的層有時發光器件中的功能與受光器件中的功能不同。
在將受光器件用於影像感測器時,本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可以使用受光器件拍攝影像。
例如,藉由將受光器件設置在顯示部整體,可以進行使用顯示部整體的撮像而將顯示裝置作為掃描器(彩色掃描器)使用。
例如,可以使用影像感測器獲取指紋、掌紋或虹膜等的資料。也就 是說,可以在本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內設置生物識別用感測器。藉由在顯示裝置內設置生物識別用感測器,與分別設置顯示裝置和生物識別用感測器的情況相比,可以減少電子裝置的零件個數,由此可以實現電子裝置的小型化及輕量化。例如,藉由將受光器件設置在顯示部整體,例如可以擴大識別用區域或者可以一次獲得多個指頭的資料等,可以提高加強安全水準、方便性等。
此外,可以使用影像感測器獲取使用者的表情、視線或瞳孔直徑的變化等的資料。藉由分析該資料,可以獲取使用者的身心的資訊。藉由根據該資訊改變視頻和音訊中的一個或兩個的輸出內容,可以讓使用者安全使用如虛擬實境(VR)用設備、增強現實(AR)用設備、混合實境(MR)用設備等設備。
此外,在將受光器件用於觸控感測器的情況下,本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使用受光器件檢測出物件的接近或接觸。
[發光裝置100A]
圖8示出發光裝置100A的立體圖,圖9A示出發光裝置100A的剖面圖。
顯示裝置100A具有貼合基板152與基板151的結構。在圖8中,以虛線表示基板152。
顯示裝置100A包括顯示部162、電路164及佈線165等。圖8示出在顯示裝置100A中安裝有IC(積體電路)173及FPC172的例子。因此,也可以將圖8所示的結構稱為包括顯示裝置100A、IC及FPC的顯示模組。
作為電路164,例如可以使用掃描線驅動電路。
佈線165具有對顯示部162及電路164供應信號及電力的功能。該信號及電力從外部經由FPC172或者從IC173輸入到佈線165。
圖8示出藉由COG(Chip On Glass:晶粒玻璃接合)方式或COF(Chip on Film:薄膜覆晶封裝)方式等在基板151上設置IC173的例子。作為IC173,例如可以使用包括掃描線驅動電路或信號線驅動電路等的IC。注意,顯示裝置100A及顯示模組不一定必須設置有IC。此外,也可以將IC利用COF方式等安裝於FPC。
圖9A示出顯示裝置100A的包括FPC172的區域的一部分、包括電路164的區域的一部分、包括顯示部162的區域的一部分及包括端部的區域的一部分的剖面的一個例子。
圖9A所示的顯示裝置100A在基板151與基板152之間包括電晶體201、電晶體205、發光器件190R、發光器件190G及發光器件190B等。
保護層195與基板152由黏合層142黏合。作為對發光器件190的密封,可以採用固體密封結構或中空密封結構等。在圖9A中,由基板152、黏合層142及基板151圍繞的空間143填充有惰性氣體(氮、氬等),採用中空密封結構。黏合層142也可以與發光器件190重疊。此外,由基板152、黏合層142及基板151圍繞的空間143也可以填充有與黏合層142不同的樹脂。
發光器件190R具有從絕緣層214一側依次層疊有像素電極191、光學調整層199R、公共層112、發光層193R、公共層114及共用電極115的疊層結構。同樣地,發光器件190G具有從絕緣層214一側依次層疊有像素電極191、光學調整層199G、公共層112、發光層193G、 公共層114及共用電極115的疊層結構。發光器件190B具有從絕緣層214一側依次層疊有像素電極191、光學調整層199B、公共層112、發光層193B、公共層114及共用電極115的疊層結構。
像素電極191透過設置在絕緣層214中的開口電連接到電晶體205所包括的導電層222b。
分隔壁216覆蓋像素電極191的端部。像素電極191包含反射可見光的材料,而共用電極115包含使可見光透過的材料。
發光器件190將光發射到基板152一側。基板152較佳為使用對可見光的透過性高的材料。
電晶體201及電晶體205都設置在基板151上。這些電晶體可以使用同一材料及同一製程形成。
在基板151上依次設置有絕緣層211、絕緣層213、絕緣層215及絕緣層214。絕緣層211的一部分用作各電晶體的閘極絕緣層。絕緣層213的一部分用作各電晶體的閘極絕緣層。絕緣層215以覆蓋電晶體的方式設置。絕緣層214以覆蓋電晶體的方式設置,並被用作平坦化層。此外,對閘極絕緣層的個數及覆蓋電晶體的絕緣層的個數沒有特別的限制,既可以為一個,又可以為兩個以上。
較佳的是,將水或氫等雜質不容易擴散的材料用於覆蓋電晶體的絕緣層中的至少一個。由此,可以將絕緣層用作障壁層。藉由採用這種結構,可以有效地抑制雜質從外部擴散到電晶體中,從而可以提高顯示裝置的可靠性。
作為絕緣層211、絕緣層213及絕緣層215較佳為使用無機絕緣 膜。作為無機絕緣膜,例如可以使用氮化矽膜、氧氮化矽膜、氧化矽膜、氮氧化矽膜、氧化鋁膜、氮化鋁膜等無機絕緣膜。此外,氧化鉿膜、氧化釔膜、氧化鋯膜、氧化鎵膜、氧化鉭膜、氧化鎂膜、氧化鑭膜、氧化鈰膜及氧化釹膜等。此外,也可以層疊上述絕緣膜中的兩個以上。
這裡,有機絕緣膜的阻擋性在很多情況下低於無機絕緣膜。因此,有機絕緣膜較佳為在顯示裝置100A的端部附近包括開口。由此,可以抑制雜質從顯示裝置100A的端部透過有機絕緣膜侵入。此外,也可以以其端部位於顯示裝置100A的端部的內側的方式形成有機絕緣膜,以使有機絕緣膜不暴露於顯示裝置100A的端部。
用作平坦化層的絕緣層214較佳為使用有機絕緣膜。作為能夠用於有機絕緣膜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丙烯酸樹脂、聚醯亞胺樹脂、環氧樹脂、聚醯胺樹脂、聚醯亞胺醯胺樹脂、矽氧烷樹脂、苯并環丁烯類樹脂、酚醛樹脂及這些樹脂的前驅物等。
在圖9A所示的區域228中,在絕緣層214中形成有開口。由此,即使在使用有機絕緣膜作為絕緣層214的情況下,也可以抑制雜質從外部透過絕緣層214侵入顯示部162。由此,可以提高顯示裝置100A的可靠性。
電晶體201及電晶體205包括:用作閘極的導電層221;用作閘極絕緣層的絕緣層211;用作源極及汲極的導電層222a及導電層222b;半導體層231;用作閘極絕緣層的絕緣層213;以及用作閘極的導電層223。在此,對經過同一導電膜進行加工而得到的多個層附有相同的陰影線。絕緣層211位於導電層221與半導體層231之間。絕緣層213位於導電層223與半導體層231之間。
對本實施方式的發光裝置所包括的電晶體結構沒有特別的限制。 例如,可以採用平面型電晶體、交錯型電晶體或反交錯型電晶體等。此外,電晶體可以具有頂閘極結構或底閘極結構。或者,也可以在形成通道的半導體層上下設置有閘極。
作為電晶體201及電晶體205,採用兩個閘極夾著形成通道的半導體層的結構。此外,也可以連接兩個閘極,並藉由對該兩個閘極供應同一信號,來驅動電晶體。或者,藉由對兩個閘極中的一個施加用來控制臨界電壓的電位,對另一個施加用來進行驅動的電位,可以控制電晶體的臨界電壓。
對用於電晶體的半導體材料的結晶性也沒有特別的限制,可以使用非晶半導體或具有結晶性的半導體(微晶半導體、多晶半導體、單晶半導體或其一部分具有結晶區域的半導體)。當使用具有結晶性的半導體時可以抑制電晶體的特性劣化,所以是較佳的。
電晶體的半導體層較佳為使用金屬氧化物(氧化物半導體)。此外,電晶體的半導體層也可以包含矽。作為矽,可以舉出非晶矽、結晶矽(低溫多晶矽、單晶矽等)等。
例如,半導體層較佳為包含銦、M(M為選自鎵、鋁、矽、硼、釔、錫、銅、釩、鈹、鈦、鐵、鎳、鍺、鋯、鉬、鑭、鈰、釹、鉿、鉭、鎢或鎂中的一種或多種)和鋅。尤其是,M較佳為選自鋁、鎵、釔或錫中的一種或多種。
尤其是,作為半導體層,較佳為使用包含銦(In)、鎵(Ga)及鋅(Zn)的氧化物(也記為IGZO)。
當半導體層為In-M-Zn氧化物時,該In-M-Zn氧化物中的In的原子數比較佳為M的原子數比以上。作為這種In-M-Zn氧化物的金屬元 素的原子數比,可以舉出In:M:Zn=1:1:1或其附近的組成、In:M:Zn=1:1:1.2或其附近的組成、In:M:Zn=2:1:3或其附近的組成、In:M:Zn=3:1:2或其附近的組成、In:M:Zn=4:2:3或其附近的組成、In:M:Zn=4:2:4.1或其附近的組成、In:M:Zn=5:1:3或其附近的組成、In:M:Zn=5:1:6或其附近的組成、In:M:Zn=5:1:7或其附近的組成、In:M:Zn=5:1:8或其附近的組成、In:M:Zn=6:1:6或其附近的組成、In:M:Zn=5:2:5或其附近的組成等。另外,上述的附近的組成包括所希望的原子個數比的±30%的範圍。
當記載為原子數比為In:Ga:Zn=4:2:3或其附近的組成時包括如下情況:In的原子數比為4時,Ga的原子數比為1以上且3以下,Zn的原子數比為2以上且4以下。此外,當記載為原子數比為In:Ga:Zn=5:1:6或其附近的組成時包括如下情況:In的原子數比為5時,Ga的原子數比大於0.1且為2以下,Zn的原子數比為5以上且7以下。此外,當記載為原子數比為In:Ga:Zn=1:1:1或其附近的組成時包括如下情況:In的原子數比為1時,Ga的原子數比大於0.1且為2以下,Zn的原子數比大於0.1且為2以下。
電路164所包括的電晶體和顯示部162所包括的電晶體既可以具有相同的結構,又可以具有不同的結構。電路164所包括的多個電晶體既可以具有相同的結構,又可以具有兩種不同的結構。與此同樣,顯示部162所包括的多個電晶體既可以具有相同的結構,又可以具有兩種以上的結構。
在基板151與基板152不重疊的區域中設置有連接部204。在連接部204中,佈線165透過導電層166及連接層242與FPC172電連接。導電層166具有加工與像素電極191相同的導電膜而得到的導電膜和加工與光學調整層的相同的導電膜而得到的導電膜的疊層結構。在連 接部204的頂面上露出導電層166。因此,透過連接層242可以使連接部204與FPC172電連接。
較佳為在基板152的基板151一側的面設置遮光層BM。此外,可以在基板152的外側配置各種光學構件。作為光學構件,可以使用偏光板、相位差板、光擴散層(擴散薄膜等)、防反射層及聚光薄膜(condensing film)等。此外,在基板152的外側也可以配置抑制塵埃的附著的抗靜電膜、不容易被弄髒的具有拒水性的膜、抑制使用時的損傷的硬塗膜、衝擊吸收層等。
藉由形成覆蓋發光器件190的保護層195,可以抑制水等雜質侵入發光器件190,由此可以提高發光器件190的可靠性。
在顯示裝置100A的端部附近的區域228中,較佳為絕緣層215與保護層195透過絕緣層214的開口彼此接觸。尤其是,特別較佳為絕緣層215含有的無機絕緣膜與保護層195含有的無機絕緣膜彼此接觸。由此,可以抑制雜質從外部透過有機絕緣膜侵入顯示部162。因此,可以提高顯示裝置100A的可靠性。
圖9B示出保護層195具有三層結構的例子。在圖9B中,保護層195包括共用電極115上的無機絕緣層195a、無機絕緣層195a上的有機絕緣層195b及有機絕緣層195b上的無機絕緣層195c。
無機絕緣層195a的端部及無機絕緣層195c的端部延伸到有機絕緣層195b的端部的外側,並且它們彼此接觸。此外,無機絕緣層195a透過絕緣層214(有機絕緣層)的開口與絕緣層215(無機絕緣層)接觸。由此,可以使用絕緣層215及保護層195包圍發光器件190,可以提高發光器件190的可靠性。
像這樣,保護層195也可以具有有機絕緣膜和無機絕緣膜的疊層結構。此時,無機絕緣膜的端部較佳為延伸到有機絕緣膜的端部的外側。
基板151及基板152可以使用玻璃、石英、陶瓷、藍寶石以及樹脂等。藉由將具有撓性的材料用於基板151及基板152,可以提高顯示裝置的撓性。
作為黏合層,可以使用紫外線硬化型黏合劑等光硬化型黏合劑、反應硬化型黏合劑、熱固性黏合劑、厭氧黏合劑等各種硬化型黏合劑。作為這些黏合劑,可以舉出環氧樹脂、丙烯酸樹脂、矽酮樹脂、酚醛樹脂、聚醯亞胺樹脂、醯亞胺樹脂、PVC(聚氯乙烯)樹脂、PVB(聚乙烯醇縮丁醛)樹脂、EVA(乙烯-醋酸乙烯酯)樹脂等。尤其是,較佳為使用環氧樹脂等透濕性低的材料。此外,也可以使用兩液混合型樹脂。此外,也可以使用黏合薄片等。
作為連接層242,可以使用異方性導電膜(ACF: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異方性導電膏(ACP:Anisotropic Conductive Paste)等。
發光器件190具有頂部發射結構、底部發射結構或雙面發射結構等。作為提取光一側的電極使用使可見光透過的導電膜。此外,作為不提取光一側的電極較佳為使用反射可見光的導電膜。
發光器件190至少包括發光層193。作為發光層193以外的層,發光器件190還可以包括包含電洞注入性高的物質、電洞傳輸性高的物質、電洞阻擋材料、電子傳輸性高的物質、電子注入性高的物質或雙極性的物質(電子傳輸性及電洞傳輸性高的物質)等的層。例如,公共層112較佳為包括電洞注入層及電洞傳輸層中的一個或兩個。例如,公共層114較佳為包括電子傳輸層及電子注入層中的一個或兩個。
發光器件190的較佳的結構如上所述(參照圖4至圖7)。
公共層112、發光層193及公共層114可以使用低分子化合物或高分子化合物,還可以包含無機化合物。構成公共層112、發光層193及公共層114的層可以藉由蒸鍍法(包括真空蒸鍍法)、轉印法、印刷法、噴墨法、塗佈法等的方法形成。
發光層193是包含發光物質的層。發光層193可以包括一種或多種發光物質。作為發光物質,可以適當地使用發射藍色、紫色、藍紫色、綠色、黃綠色、黃色、橙色、紅色等的發光顏色的物質。
作為可用於電晶體的閘極、源極及汲極和構成顯示裝置的各種佈線及電極等導電層的材料,可以舉出鋁、鈦、鉻、鎳、銅、釔、鋯、鉬、銀、鉭或鎢等金屬或者以上述金屬為主要成分的合金等。可以使用包含這些材料的膜的單層或疊層。
此外,作為具有透光性的導電材料,可以使用氧化銦、銦錫氧化物、銦鋅氧化物、氧化鋅、包含鎵的氧化鋅等導電氧化物或石墨烯。或者,可以使用金、銀、鉑、鎂、鎳、鎢、鉻、鉬、鐵、鈷、銅、鈀或鈦等金屬材料、包含該金屬材料的合金材料。或者,還可以使用該金屬材料的氮化物(例如,氮化鈦)等。此外,當使用金屬材料、合金材料(或者它們的氮化物)時,較佳為將其形成得薄到具有透光性。此外,可以使用上述疊層膜作為導電層。例如,藉由使用銀和鎂的合金與銦錫氧化物的疊層膜等,可以提高導電性,所以是較佳的。上述材料也可以用於構成顯示裝置的各種佈線及電極等的導電層、發光器件所包括的導電層(被用作像素電極及共用電極的導電層)。
作為可用於各絕緣層的絕緣材料,例如可以舉出丙烯酸樹脂或環 氧樹脂等樹脂、無機絕緣材料如氧化矽、氧氮化矽、氮氧化矽、氮化矽或氧化鋁等。
[顯示裝置100B]
圖10A示出顯示裝置100B的剖面圖。顯示裝置100B的立體圖與顯示裝置100A(圖8)相同。圖10A示出顯示裝置100B的包括FPC172的區域的一部分、電路164的一部分、顯示部162的一部分的剖面的一個例子。圖10A示出顯示部162的包括發射綠色的光的發光器件190G及發射藍色的光的發光器件190B的區域的剖面的一個例子。
圖10A所示的顯示裝置100B在基板153與基板154之間包括電晶體202、電晶體210、發光器件190G及發光器件190B等。
此外,保護層195和基板154由黏合層142貼合。黏合層142分別與發光器件190G及發光器件190B重疊,顯示裝置100B採用固體密封結構。
基板153和絕緣層212被黏合層155貼合。
顯示裝置100B的製造方法為如下:首先,使用黏合層142將設置有絕緣層212、各電晶體、各發光器件等的製造基板與設置有遮光層BM的基板154貼合在一起;然後,剝離製造基板而將其貼合在露出的基板153,來將形成在製造基板上的各組件轉置到基板153。基板153和基板154較佳為具有撓性。由此,可以提高顯示裝置100B的撓性。
作為絕緣層212,可以使用可以用於絕緣層211、絕緣層213及絕緣層215的無機絕緣膜。
發光器件190G具有從絕緣層214一側依次層疊有像素電極191、 公共層112、發光層193G、公共層114及共用電極115的疊層結構。同樣地,發光器件190B具有從絕緣層214一側依次層疊有像素電極191、公共層112、發光層193B、公共層114及共用電極115的疊層結構。
像素電極191透過設置在絕緣層214中的開口電連接到電晶體210所包括的導電層222b。導電層222b透過設置在絕緣層215及絕緣層225中的開口連接到低電阻區域231n。電晶體210具有控制發光器件190的驅動的功能。
分隔壁216覆蓋像素電極191的端部。像素電極191包含反射可見光的材料,而共用電極115包含使可見光透過的材料。
發光器件190G及發光器件190B將光發射到基板154一側。基板154較佳為使用對可見光的透過性高的材料。
各發光器件所包括的像素電極191可以使用同一材料及同一製程形成。發光器件190B和發光器件190G可以共同使用公共層112、公共層114及共用電極115。除了發光層193的結構不同,各顏色的發光器件可以為相同。
在基板153的與基板154不重疊的區域中設置有連接部204。在連接部204中,佈線165透過導電層166及連接層242與FPC172電連接。導電層166可以藉由對與像素電極191相同的導電膜進行加工來獲得。因此,透過連接層242可以使連接部204與FPC172電連接。
電晶體202及電晶體210包括:用作閘極的導電層221;用作閘極絕緣層的絕緣層211;包含通道形成區域231i及一對低電阻區域231n的半導體層;與一對低電阻區域231n中的一個連接的導電層222a;與 一對低電阻區域231n中的另一個連接的導電層222b;用作閘極絕緣層的絕緣層225;用作閘極的導電層223;以及覆蓋導電層223的絕緣層215。絕緣層211位於導電層221與通道形成區域231i之間。絕緣層225位於導電層223與通道形成區域231i之間。
導電層222a及導電層222b透過設置在絕緣層215中的開口與低電阻區域231n連接。導電層222a及導電層222b中的一個用作源極,另一個用作汲極。
圖10A示出絕緣層225覆蓋半導體層的頂面及側面的例子。導電層222a及導電層222b透過設置在絕緣層225及絕緣層215中的開口與低電阻區域231n連接。
另一方面,在圖10B中,絕緣層225與半導體層231的通道形成區域231i重疊而不與低電阻區域231n重疊。例如,藉由以導電層223為遮罩加工絕緣層225,可以形成圖10B所示的結構。在圖10B中,絕緣層215覆蓋絕緣層225及導電層223,並且導電層222a及導電層222b分別透過絕緣層215的開口與低電阻區域231n連接。再者,還可以設置有覆蓋電晶體的絕緣層218。
[金屬氧化物]
以下,將說明可用於半導體層的金屬氧化物。
在本說明書等中,有時將包含氮的金屬氧化物也稱為金屬氧化物(metal oxide)。此外,也可以將包含氮的金屬氧化物稱為金屬氧氮化物(metal oxynitride)。例如,可以將鋅氧氮化物(ZnON)等含有氮的金屬氧化物用於半導體層。
在本說明書等中,有時記載為CAAC(c-axis aligned crystal)或CAC (Cloud-Aligned Composite)。CAAC是指結晶結構的一個例子,CAC是指功能或材料構成的一個例子。
例如,作為半導體層,可以使用CAC(Cloud-Aligned Composite)-OS(Oxide Semiconductor)。
CAC-OS或CAC-metal oxide在材料的一部分中具有導電性的功能,在材料的另一部分中具有絕緣性的功能,作為材料的整個部分具有半導體的功能。此外,在將CAC-OS或CAC-metal oxide用於電晶體的半導體層的情況下,導電性的功能是使被用作載子的電子(或電洞)流過的功能,絕緣性的功能是不使被用作載子的電子流過的功能。藉由導電性的功能和絕緣性的功能的互補作用,可以使CAC-OS或CAC-metal oxide具有開關功能(開啟/關閉的功能)。藉由在CAC-OS或CAC-metal oxide中使各功能分離,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各功能。
此外,CAC-OS或CAC-metal oxide包括導電性區域及絕緣性區域。導電性區域具有上述導電性的功能,絕緣性區域具有上述絕緣性的功能。此外,在材料中,導電性區域和絕緣性區域有時以奈米粒子級分離。此外,導電性區域和絕緣性區域有時在材料中不均勻地分佈。此外,有時觀察到其邊緣模糊而以雲狀連接的導電性區域。
此外,在CAC-OS或CAC-metal oxide中,導電性區域和絕緣性區域有時以0.5nm以上且10nm以下,較佳為0.5nm以上且3nm以下的尺寸分散在材料中。
此外,CAC-OS或CAC-metal oxide由具有不同能帶間隙的成分構成。例如,CAC-OS或CAC-metal oxide由具有起因於絕緣性區域的寬隙的成分及具有起因於導電性區域的窄隙的成分構成。在該構成中,當使載子流過時,載子主要在具有窄隙的成分中流過。此外,具有窄隙的 成分藉由與具有寬隙的成分的互補作用,與具有窄隙的成分聯動而使載子流過具有寬隙的成分。因此,在將上述CAC-OS或CAC-metal oxide用於電晶體的通道形成區域時,在電晶體的導通狀態中可以得到高電流驅動力,亦即大通態電流及高場效移動率。
就是說,也可以將CAC-OS或CAC-metal oxide稱為基質複合材料(matrix composite)或金屬基質複合材料(metal matrix composite)。
氧化物半導體(金屬氧化物)被分為單晶氧化物半導體和非單晶氧化物半導體。作為非單晶氧化物半導體例如有CAAC-OS(c-axis aligned crystalline oxide semiconductor)、多晶氧化物半導體、nc-OS(nanocrystalline oxide semiconductor)、a-like OS(amorphous-like oxide semiconductor)及非晶氧化物半導體等。
CAAC-OS具有c軸配向性,其多個奈米晶在a-b面方向上連結而結晶結構具有畸變。注意,畸變是指在多個奈米晶連結的區域中晶格排列一致的區域與其他晶格排列一致的區域之間的晶格排列的方向變化的部分。
雖然奈米晶基本上是六角形,但是並不侷限於正六角形,有不是正六角形的情況。此外,在畸變中有時具有五角形或七角形等晶格排列。此外,在CAAC-OS中,即使在畸變附近也觀察不到明確的晶界(grain boundary)。亦即,可知由於晶格排列畸變,可抑制晶界的形成。這是由於CAAC-OS因為a-b面方向上的氧原子排列的低密度或因金屬元素被取代而使原子間的鍵合距離產生變化等而能夠包容畸變。
CAAC-OS有具有層狀結晶結構(也稱為層狀結構)的傾向,在該層狀結晶結構中層疊有包含銦及氧的層(下面稱為In層)和包含元素M、鋅及氧的層(下面稱為(M,Zn)層)。此外,銦和元素M彼此可 以取代,在用銦取代(M,Zn)層中的元素M的情況下,也可以將該層表示為(In,M,Zn)層。此外,在用元素M取代In層中的銦的情況下,也可以將該層表示為(In,M)層。
CAAC-OS是結晶性高的金屬氧化物。另一方面,在CAAC-OS中不容易觀察明確的晶界,因此不容易發生起因於晶界的電子移動率的下降。此外,金屬氧化物的結晶性有時因雜質的進入或缺陷的生成等而降低,因此可以說CAAC-OS是雜質或缺陷(氧空位(也稱為VO(oxygen vacancy))等)少的金屬氧化物。因此,包含CAAC-OS的金屬氧化物的物理性質穩定。因此,包含CAAC-OS的金屬氧化物具有高耐熱性及高可靠性。
在nc-OS中,微小的區域(例如1nm以上且10nm以下的區域,特別是1nm以上且3nm以下的區域)中的原子排列具有週期性。此外,nc-OS在不同的奈米晶之間觀察不到結晶定向的規律性。因此,在膜整體中觀察不到配向性。所以,有時nc-OS在某些分析方法中與a-like OS或非晶氧化物半導體沒有差別。
此外,在包含銦、鎵和鋅的金屬氧化物的一種的銦-鎵-鋅氧化物(以下,IGZO)有時在由上述奈米晶構成時具有穩定的結構。尤其是,IGZO有在大氣中不容易進行晶體生長的傾向,所以有時與在IGZO由大結晶(在此,幾mm的結晶或者幾cm的結晶)形成時相比在IGZO由小結晶(例如,上述奈米結晶)形成時在結構上穩定。
a-like OS是具有介於nc-OS與非晶氧化物半導體之間的結構的金屬氧化物。a-like OS包含空洞或低密度區域。也就是說,a-like OS的結晶性比nc-OS及CAAC-OS的結晶性低。
氧化物半導體(金屬氧化物)具有各種結構及各種特性。本發明的 一個實施方式的氧化物半導體也可以包括非晶氧化物半導體、多晶氧化物半導體、a-like OS、nc-OS、CAAC-OS中的兩種以上。
用作半導體層的金屬氧化物膜可以使用惰性氣體和氧氣體中的任一個或兩個形成。注意,對形成金屬氧化物膜時的氧流量比(氧分壓)沒有特別的限制。但是,在要獲得場效移動率高的電晶體的情況下,形成金屬氧化物膜時的氧流量比(氧分壓)較佳為0%以上且30%以下,更佳為5%以上且30%以下,進一步較佳為7%以上且15%以下。
金屬氧化物的能隙較佳為2eV以上,更佳為2.5eV以上,進一步較佳為3eV以上。如此,藉由使用能隙寬的金屬氧化物,可以減少電晶體的關態電流。
形成金屬氧化物膜時的基板溫度較佳為350℃以下,更佳為室溫以上且200℃以下,進一步較佳為室溫以上且130℃以下。形成金屬氧化物膜時的基板溫度較佳為室溫,由此可以提高生產率。
金屬氧化物膜可以藉由濺射法形成。除此之外,例如還可以利用PLD法、PECVD法、熱CVD法、ALD法、真空蒸鍍法等。
如此,藉由使用初始劣化被抑制且驅動壽命非常長的發光器件,可以提高發光裝置的可靠性。
本實施方式可以與其他實施方式適當地組合。此外,在本說明書中,在一個實施方式中示出多個結構例子的情況下,可以適當地組合該結構例子。
實施方式2
在本實施方式中,使用圖11說明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
圖11A示出像素的方塊圖。圖11A所示的像素除了切換電晶體(Switching Tr)、驅動電晶體(Driving Tr)、發光器件(OLED)以外還包括記憶體(Memory)。
記憶體被供應資料Data_W。當像素除了被供應顯示資料Data以外還被供應資料Data_W時,流過發光器件的電流增大,因此顯示裝置可以表現高亮度。
藉由根據顯示資料Data及資料Data_W驅動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所包括的發光器件,可以使發光器件以高亮度發射光。
圖11B示出像素電路的具體電路圖。
圖11B所示的像素包括電晶體M1、電晶體M2、電晶體M3、電晶體M4、電容器Cs、電容器Cw及發光器件EL。
電晶體M1的源極和汲極中的一個與電容器Cw的一個電極電連接。電容器Cw的另一個電極與電晶體M4的源極和汲極中的一個電連接。電晶體M4的源極和汲極中的一個與電晶體M2的閘極電連接。電晶體M2的閘極與電容器Cs的一個電極電連接。電容器Cs的另一個電極與電晶體M2的源極和汲極中的一個電連接。電晶體M2的源極和汲極中的一個與電晶體M3的源極和汲極中的一個電連接。電晶體M3的源極和汲極中的另一個與發光器件EL的一個電極電連接。圖11B所示的各電晶體包括與閘極電連接的背閘極,但是背閘極的連接方式不侷限於此。此外,可以在電晶體中不設置背閘極。
在此,將連接有電容器Cw的另一個電極、電晶體M4的源極和汲極中的一個、電晶體M2的閘極及電容器Cs的一個電極的節點稱為節點NM。此外,將連接有電容器Cs的另一個電極、電晶體M2的源極和汲極中的一個、電晶體M3的源極和汲極中的一個及發光器件EL的一個電極的節點稱為節點NA。
電晶體M1的閘極與佈線G1電連接。電晶體M3的閘極與佈線G1電連接。電晶體M4的閘極與佈線G2電連接。電晶體M1的源極和汲極中的另一個與佈線DATA電連接。電晶體M3的源極和汲極中的另一個與佈線V0電連接。電晶體M4的源極和汲極中的另一個與佈線DATA_W電連接。
電晶體M2的源極和汲極中的另一個與佈線ANODE(高電位一側)電連接。發光器件EL的另一個電極與佈線CATHODE(低電位一側)電連接。
佈線G1及佈線G2可以被用作用來控制電晶體的工作的信號線。佈線DATA可以被用作對像素供應影像信號的信號線。此外,佈線DATA_W可以被用作對記憶體電路MEM寫入資料的信號線。佈線DATA_W可以被用作對像素供應校正信號的信號線。佈線V0被用作取得電晶體M4的電特性的監控線。藉由將特定電位從佈線V0經過電晶體M3供應到電容器Cs的另一個電極,可以使影像信號的寫入穩定化。
電晶體M2、電晶體M4及電容器Cw構成記憶體電路MEM。節點NM是存儲節點,藉由使電晶體M4導通,可以將供應到佈線DATA_W的信號寫入到節點NM。藉由作為電晶體M4使用其關態電流極小的電晶體,可以長時間保持節點NM的電位。
作為電晶體M4,例如可以使用將金屬氧化物用於通道形成區域的電晶體(以下,稱為OS電晶體)。由此,可以使電晶體M4的關態電流極小,可以長時間保持節點NM的電位。此時,作為構成像素的其他電晶體較佳為使用OS電晶體。關於金屬氧化物的具體例子,可以參照實施方式1的內容。
OS電晶體具有大能隙而呈現關態電流極小的特性。與在通道形成區域中包括Si的電晶體(以下,稱為Si電晶體)不同,OS電晶體不會發生碰撞電離、突崩潰、短通道效應等,因此能夠形成可靠性高的電路。
此外,作為電晶體M4也可以使用Si電晶體。此時,作為構成像素的其他電晶體較佳為使用Si電晶體。
作為Si電晶體,可以舉出含有非晶矽的電晶體、含有結晶矽(典型的是低溫多晶矽)的電晶體以及含有單晶矽的電晶體等。
一個像素也可以包括OS電晶體和Si電晶體。
在像素中,寫入到節點NM的信號與從佈線DATA供給的影像信號電容耦合並被輸出至節點NA。電晶體M1可以具有選擇像素的功能。
也就是說,只要將所希望的校正信號儲存到節點NM就可以對供應的影像信號附加該校正信號。注意,由於傳輸路徑上的因素有時校正信號會衰減,因此較佳為考慮該衰減來生成校正信號。
藉由利用影像信號和校正信號使發光器件發光,可以增大流過發光器件的電流,因此可以表現高亮度。可以施加源極驅動器的輸出電壓以上的電壓作為驅動電晶體的閘極電壓,因此可以降低源極驅動器的 功耗。
本實施方式可以與其他實施方式適當地組合。
實施方式3
在本實施方式中,參照圖12說明液滴噴射法形成EL層的方法。圖12A至圖12D是說明EL層786的形成方法的剖面圖。
首先,在平坦化絕緣膜770上形成導電膜772,以覆蓋導電膜772的一部分的方式形成絕緣膜730(參照圖12A)。
接著,在作為絕緣膜730的開口的導電膜772的露出部利用液滴噴射裝置783噴射液滴784,來形成包含組成物的層785。液滴784是包含溶劑的組成物,附著於導電膜772上(參照圖12B)。
另外,也可以在減壓下進行噴射液滴784的製程。
接著,藉由去除包含組成物的層785中的溶劑而使其固化,形成EL層786(參照圖12C)。
溶劑可以藉由乾燥製程或加熱製程去除。
接著,在EL層786上形成導電膜788,形成發光器件782(參照圖12D)。
如上所述,藉由利用液滴噴射法形成EL層786,可以選擇性地噴射組成物,因此可以減少材料的損失。另外,由於不需要經過用來進行形狀的加工的光微影製程等,所以可以使製程簡化,從而可以以低成本 形成EL層。
另外,上述的液滴噴射法為包括如下單元的總稱,該單元為具有組成物的噴射口的噴嘴或者使用一個或多個噴嘴的頭等液滴噴射單元。
接著,參照圖13說明在液滴噴射法中利用的液滴噴射裝置。圖13是說明液滴噴射裝置1400的示意圖。
液滴噴射裝置1400包括液滴噴射單元1403。液滴噴射單元1403包括頭1405、頭1412。
藉由由電腦1410控制與頭1405、頭1412連接的控制單元1407,可以描畫預先程式設計了的圖案。
另外,作為描畫的時機,例如可以以形成在基板1402上的標記1411為基準而進行描畫。或者,也可以以基板1402的邊緣為基準而確定基準點。在此,利用成像單元1404檢測出標記1411,將藉由影像處理單元1409轉換為數位信號的標記1411利用電腦1410識別而產生控制信號,以將該控制信號傳送至控制單元1407。
作為成像單元1404,可以利用使用電荷耦合器件(CCD)、互補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的影像感測器等。另外,在基板1402上需要形成的圖案的資料存儲於存儲介質1408,可以基於該資料將控制信號傳送至控制單元1407,來分別控制液滴噴射單元1403的頭1405、頭1412等各頭。噴射的材料分別從材料供應源1413、材料供應源1414透過管道供應到頭1405、頭1412。
頭1405的內部包括以虛線1406所示的填充液狀材料的空間及噴射口的噴嘴。在此未圖示,但是頭1412具有與頭1405相同的內部結 構。藉由將頭1405的噴嘴的尺寸與頭1412的噴嘴的尺寸不同,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同時描畫具有不同的寬度的圖案。使用一個頭可以噴射多種發光材料且描畫圖案。另外,在對廣區域描畫圖案的情況下,為了提高處理量,同時使用多個噴嘴噴射同一材料而可以描畫圖案。在使用大型基板的情況下,頭1405和頭1412在圖13所示的箭頭的X、Y或Z的方向上自由地對基板進行掃描,可以自由地設定描畫的區域,由此可以在一個基板上描畫多個相同的圖案。
另外,可以在減壓下進行噴射組成物的製程。可以在加熱基板的狀態下噴射組成物。在噴射組成物之後,進行乾燥製程和燒成製程中的一個或兩個。乾燥製程及燒成製程都是一種加熱處理的製程,各製程的目的、溫度及時間不同。乾燥製程及燒成製程在常壓或減壓下藉由雷射的照射、快速熱退火或加熱爐的使用等進行。注意,對進行該加熱處理的時機、加熱處理的次數沒有特別的限制。為了進行良好的乾燥製程及燒成製程,其溫度依賴於基板的材料及組成物的性質。
如上所述,可以利用液滴噴射裝置製造EL層786。
本實施方式的可以與其他實施方式適當地組合。
實施方式4
在本實施方式中,使用圖14及圖15對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電子裝置進行說明。
本實施方式的電子裝置在顯示部中包括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所以壽命長且可靠性高。另外,藉由將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用於顯示部,可以實現壽命長且螢幕大的電子裝置。
在本實施方式的電子裝置的顯示部上例如可以顯示具有全高清、4K2K、8K4K、16K8K或更高的解析度的影像。此外,顯示部的螢幕尺寸可以為對角線20英寸以上、30英寸以上、50英寸以上、60英寸以上或70英寸以上。
作為電子裝置,例如除了電視機、桌上型或膝上型個人電腦、用於電腦等的顯示器、數位看板(Digital Signage)、彈珠機等大型遊戲機等具有較大的螢幕的電子裝置以外,還可以舉出數位相機、數位攝影機、數位相框、行動電話機、可攜式遊戲機、可攜式資訊終端、音頻再生裝置等。
可以將本實施方式的電子裝置沿著房屋或高樓的內壁或外壁、汽車的內部裝飾或外部裝飾的曲面組裝。
本實施方式的電子裝置也可以包括天線。藉由由天線接收信號,可以在顯示部上顯示影像或資料等。另外,在電子裝置包括天線及二次電池時,可以用天線進行非接觸電力傳送。
本實施方式的電子裝置也可以包括感測器(該感測器具有測量如下因素的功能:力、位移、位置、速度、加速度、角速度、轉速、距離、光、液、磁、溫度、化學物質、聲音、時間、硬度、電場、電流、電壓、電力、輻射線、流量、濕度、傾斜度、振動、氣味或紅外線)。
本實施方式的電子裝置可以具有各種功能。例如,可以具有如下功能:將各種資訊(靜態影像、動態影像、文字影像等)顯示在顯示部上的功能;觸控面板的功能;顯示日曆、日期或時間等的功能;執行各種軟體(程式)的功能;進行無線通訊的功能;讀出儲存在存儲介質中的程式或資料的功能;等。
圖14A示出電視機的一個例子。在電視機7100中,外殼7101中組裝有顯示部7000。在此示出利用支架7103支撐外殼7101的結構。
可以對顯示部7000適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
可以藉由利用外殼7101所具備的操作開關或另外提供的遙控器7111進行圖14A所示的電視機7100的操作。另外,也可以在顯示部7000中具備觸控感測器,也可以藉由用指頭等觸摸顯示部7000進行電視機7100的操作。另外,也可以在遙控器7111中具備顯示從該遙控器7111輸出的資料的顯示部。藉由利用遙控器7111所具備的操作鍵或觸控面板,可以進行頻道及音量的操作,並可以對顯示在顯示部7000上的影像進行操作。
另外,電視機7100具備接收機及數據機等。可以藉由利用接收機接收一般的電視廣播。再者,藉由數據機連接到有線或無線方式的通訊網路,從而進行單向(從發送者到接收者)或雙向(發送者和接收者之間或接收者之間等)的資訊通訊。
圖14B示出筆記型個人電腦的一個例子。筆記型個人電腦7200包括外殼7211、鍵盤7212、指向裝置7213、外部連接埠7214等。在外殼7211中組裝有顯示部7000。
可以對顯示部7000適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
圖14C和圖14D示出數位看板的例子。
圖14C所示的數位看板7300包括外殼7301、顯示部7000及揚聲器7303等。此外,還可以包括LED燈、操作鍵(包括電源開關或操作開關)、連接端子、各種感測器、麥克風等。
圖14D示出設置於圓柱狀柱子7401上的數位看板7400。數位看板7400包括沿著柱子7401的曲面設置的顯示部7000。
在圖14C和圖14D中,可以對顯示部7000適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
顯示部7000越大,一次能夠提供的資訊量越多。顯示部7000越大,越容易吸引人的注意,例如可以提高廣告宣傳效果。
藉由將觸控面板用於顯示部7000,不僅可以在顯示部7000上顯示靜態影像或動態影像,使用者還能夠直覺性地進行操作,所以是較佳的。另外,在用於提供路線資訊或交通資訊等資訊的用途時,可以藉由直覺性的操作提高易用性。
如圖14C和圖14D所示,數位看板7300或數位看板7400較佳為藉由無線通訊可以與使用者所攜帶的智慧手機等資訊終端設備7311或資訊終端設備7411聯動。例如,顯示在顯示部7000上的廣告資訊可以顯示在資訊終端設備7311或資訊終端設備7411的螢幕上。此外,透過操作資訊終端設備7311或資訊終端設備7411,可以切換顯示部7000的顯示。
此外,可以在數位看板7300或數位看板7400上以資訊終端設備7311或資訊終端設備7411的螢幕為操作單元(控制器)執行遊戲。由此,不特定多個使用者可以同時參加遊戲,享受遊戲的樂趣。
圖15A至圖15F所示的電子裝置包括外殼9000、顯示部9001、揚聲器9003、操作鍵9005(包括電源開關或操作開關)、連接端子9006、感測器9007(該感測器具有測量如下因素的功能:力、位移、位置、 速度、加速度、角速度、轉速、距離、光、液、磁、溫度、化學物質、聲音、時間、硬度、電場、電流、電壓、電力、輻射線、流量、濕度、傾斜度、振動、氣味或紅外線)、麥克風9008等。
圖15A至圖15F所示的電子裝置具有各種功能。例如,可以具有如下功能:將各種資訊(靜態影像、動態影像及文字影像等)顯示在顯示部上的功能;觸控面板的功能;顯示日曆、日期或時間等的功能;藉由利用各種軟體(程式)控制處理的功能;進行無線通訊的功能;讀出儲存在存儲介質中的程式或資料並進行處理的功能;等。注意,電子裝置可具有的功能不侷限於上述功能,而可以具有各種功能。電子裝置可以包括多個顯示部。另外,也可以在電子裝置中設置照相機等而使其具有如下功能:拍攝靜態影像或動態影像,且將所拍攝的影像儲存在存儲介質(外部存儲介質或內置於照相機的存儲介質)中的功能;將所拍攝的影像顯示在顯示部上的功能;等。
下面,詳細地說明圖15A至圖15F所示的電子裝置。
圖15A是示出可攜式資訊終端9101的立體圖。可以將可攜式資訊終端9101例如用作智慧手機。注意,在可攜式資訊終端9101中,也可以設置揚聲器9003、連接端子9006、感測器9007等。另外,作為可攜式資訊終端9101,可以將文字或影像資訊顯示在其多個面上。在圖15A中示出三個圖示9050的例子。另外,可以將以虛線的矩形示出的資訊9051顯示在顯示部9001的其他面上。作為資訊9051的一個例子,可以舉出提示收到電子郵件、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社交網路服務)或電話等的資訊;電子郵件或SNS等的標題;電子郵件或SNS等的發送者姓名;日期;時間;電池餘量;以及天線接收信號強度的顯示等。或者,可以在顯示有資訊9051的位置上顯示圖示9050等。
圖15B是示出可攜式資訊終端9102的立體圖。可攜式資訊終端9102具有將資訊顯示在顯示部9001的三個以上的面上的功能。在此,示出資訊9052、資訊9053、資訊9054分別顯示於不同的面上的例子。例如,在將可攜式資訊終端9102放在上衣口袋裡的狀態下,使用者能夠確認顯示在從可攜式資訊終端9102的上方看到的位置上的資訊9053。使用者可以確認到該顯示而無需從口袋裡拿出可攜式資訊終端9102,由此能夠判斷是否接電話。
圖15C是示出手錶型可攜式資訊終端9200的立體圖。可以將可攜式資訊終端9200例如用作智慧手錶。另外,顯示部9001的顯示面彎曲,可沿著其彎曲的顯示面進行顯示。此外,可攜式資訊終端9200例如藉由與可進行無線通訊的耳麥相互通訊可以進行免提通話。此外,藉由利用連接端子9006,可攜式資訊終端9200可以與其他資訊終端進行資料傳輸或進行充電。充電也可以藉由無線供電進行。
圖15D至圖15F是示出可以折疊的可攜式資訊終端9201的立體圖。另外,圖15D是將可攜式資訊終端9201展開的狀態的立體圖、圖15F是折疊的狀態的立體圖、圖15E是從圖15D的狀態和圖15F的狀態中的一個轉換成另一個時中途的狀態的立體圖。可攜式資訊終端9201在折疊狀態下可攜性好,而在展開狀態下因為具有無縫拼接較大的顯示區域所以顯示的瀏覽性強。可攜式資訊終端9201所包括的顯示部9001被由鉸鏈9055連結的三個外殼9000支撐。顯示部9001例如可以在曲率半徑0.1mm以上且150mm以下的範圍彎曲。
本實施方式可以與其他實施方式適當地組合。
實施方式5
在本實施方式中,使用圖16對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電視機的 例子進行說明。
圖16示出電視機600的方塊圖。
本說明書的方塊圖示出在獨立的方塊中根據其功能進行分類的組件,但是,實際的組件難以根據功能被清楚地劃分,一個組件有時具有多個功能。
電視機600包括控制部601、記憶部602、通訊控制部603、影像處理電路604、解碼器電路605、影像信號接收部606、時序控制器607、源極驅動器608、閘極驅動器609、顯示面板620等。
實施方式1所示的顯示裝置可以適用於圖16中的顯示面板620。由此,可以實現大型、長壽命且顯示品質高的電視機600。
控制部601例如可以被用作中央處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例如控制部601具有透過系統匯流排630控制記憶部602、通訊控制部603、影像處理電路604、解碼器電路605及影像信號接收部606等元件的功能。
在控制部601與各元件之間透過系統匯流排630傳輸信號。此外,控制部601具有對從透過系統匯流排630連接的各元件輸入的信號進行處理的功能、生成向各元件輸出的信號的功能等,由此可以總體控制連接於系統匯流排630的各元件。
記憶部602被用作控制部601及影像處理電路604能夠存取的暫存器、快取記憶體、主記憶體、二次記憶體等。
作為能夠用作二次記憶體的記憶體裝置例如可以使用應用可重寫 的非揮發性記憶體的記憶體裝置。例如,可以使用快閃記憶體、MRAM(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磁阻式隨機存取記憶體)、PRAM(Phase change RAM:相變隨機存取記憶體)、ReRAM(Resistive RAM:電阻隨機存取記憶體)、FeRAM(Ferroelectric RAM:鐵電隨機存取記憶體)等。
作為能夠被用作暫存器、快取記憶體、主記憶體等暫時記憶體的記憶體裝置,也可以使用DRAM(Dynamic 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等揮發性記憶體。
例如,設置在主記憶體中的RAM,例如可以使用DRAM,虛擬地分配並使用作為控制部601的工作空間的記憶體空間。儲存在記憶部602中的作業系統、應用程式、程式模組、程式資料等在執行時被載入於RAM中。被載入於RAM中的這些資料、程式或程式模組被控制部601直接存取並操作。
另一方面,可以在ROM中容納不需要改寫的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基本輸入/輸出系統)或韌體等。作為ROM,可以使用遮罩式ROM、OTPROM(One Tim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一次可程式唯讀記憶體)、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可擦除可程式唯讀記憶體)等。作為EPROM,可以舉出藉由紫外線照射可以消除存儲資料的UV-EPROM(Ultra-Violet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紫外線-可擦除可程式唯讀記憶體)、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電子式可抹除可程式唯讀記憶體)以及快閃記憶體等。
此外,除了記憶部602還可以連接可拆卸記憶體裝置。例如,較佳為包括與被用作存放裝置(storage device)的硬式磁碟機(Hard Disk Drive:HDD)或固體狀態驅動機(Solid State Drive:SSD)等儲存媒體驅動器或者快閃記憶體、藍光光碟、DVD等記錄介質連接的端子。由此,可以記錄影像。
通訊控制部603具有控制藉由電腦網路進行的通訊的功能。就是說,電視機600適用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聯網)的技術。
例如,通訊控制部603根據來自控制部601的指令控制用來連接到電腦網路的控制信號,而向電腦網路發送該信號。由此,可以連接於作為World Wide Web(WWW:環球網)的基礎的網際網路、內聯網、外聯網、PAN(Personal Area Network:個人網)、LAN(Local Area Network:區域網路)、CAN(Campus Area Network:校園網)、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都會區網路)、WAN(Wide Area Network:廣域網路)、GAN(Global Area Network:全球網)等電腦網路,來進行通訊。
通訊控制部603具有使用Wi-Fi(註冊商標)、Bluetooth(註冊商標)、ZigBee(註冊商標)等通訊標準與電腦網路或其他電子裝置進行通訊的功能。
通訊控制部603也可以具有以無線方式通訊的功能。例如可以設置天線及高頻電路(RF電路),進行RF信號的發送和接收。高頻電路是用來將各國法制所規定的頻帶的電磁信號與電信號彼此變換且使用該電磁信號以無線方式與其他通訊設備進行通訊的電路。作為實用性的頻帶,一般使用幾十kHz至幾十GHz的頻帶。連接於天線的高頻電路具有對應於多個頻帶的高頻電路部,該高頻電路部可以具有放大器、混頻器、濾波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數位信號處理器)、RF收發器等。
影像信號接收部606例如包括天線、解調變電路及A-D轉換電路 (類比-數位轉換電路)等。解調變電路具有解調從天線輸入的信號的功能。此外,A-D轉換電路具有將被解調的類比信號轉換為數位信號的功能。將由影像信號接收部606處理的信號發送到解碼器電路605。
解碼器電路605具有如下功能:對從影像信號接收部606輸入的數位信號所包括的影像資料根據接收的廣播規格進行解碼,生成發送到影像處理電路的信號。例如,作為8K廣播的廣播規格,有H.265 | MPEG-H 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高效率視頻編碼)(簡稱:HEVC)等。
作為影像信號接收部606所包括的天線能夠接收的廣播電波,可以舉出地面波或從衛星發送的電波等。此外,作為天線能夠接收的廣播電波,有類比廣播、數位廣播等,還有影像及聲音的廣播或只有聲音的廣播等。例如,可以接收以UHF頻帶(大約300MHz至3GHz)或VHF頻帶(30MHz至300MHz)中的指定的頻帶發送的廣播電波。例如,藉由使用在多個頻帶中接收的多個資料,可以提高傳輸率,從而可以獲得更多的資訊。由此,可以將具有超過全高清的解析度的影像顯示在顯示面板620上。例如,可以顯示具有4K2K、8K4K、16K8K或更高的解析度的影像。
另外,影像信號接收部606及解碼器電路605也可以具有如下結構:利用透過電腦網路的資料傳送技術發送的廣播資料而生成發送到影像處理電路604的信號。此時,在接收的信號為數位信號的情況下,影像信號接收部606也可以不包括解調變電路及A-D轉換電路等。
影像處理電路604具有根據從解碼器電路605輸入的影像信號生成輸出到時序控制器607的影像信號的功能。
時序控制器607具有如下功能:基於被影像處理電路604處理的 影像信號等中的同步信號生成對閘極驅動器609及源極驅動器608輸出的信號(時脈信號、啟動脈衝信號等信號)。此外,時序控制器607具有除了上述信號以外還生成輸出到源極驅動器608的視訊信號的功能。
顯示面板620包括多個像素621。各像素621利用從閘極驅動器609及源極驅動器608供應的信號驅動。這裡示出具有對應於像素數7680×4320的8K4K規格的解析度的顯示面板的例子。此外,顯示面板620的解析度不侷限於此,也可以為對應於全高清(像素數為1920×1080)或4K2K(像素數為3840×2160)等規格的解析度。
圖16所示的控制部601或影像處理電路604例如可以包括處理器。例如,控制部601可以使用被用作CPU的處理器。此外,作為影像處理電路604例如可以使用DSP、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圖形處理器)等其他處理器。此外,控制部601或影像處理電路604也可以具有由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現場可程式邏輯閘陣列)或FPAA(Field Programmable Analog Array:現場可程式類比陣列)等PLD(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可程式邏輯裝置)實現這種處理器的結構。
處理器藉由解釋且執行來自各種程式的指令,進行各種資料處理或程式控制。可由處理器執行的程式可以儲存在處理器中的記憶體區域,也可以儲存在另外設置的記憶體裝置中。
另外,也可以將控制部601、記憶部602、通訊控制部603、影像處理電路604、解碼器電路605、影像信號接收部606及時序控制器607的各自具有的功能中的兩個以上的功能集中於一個IC晶片上,構成系統LSI。例如,也可以採用包括處理器、解碼器電路、調諧器電路、A-D轉換電路、DRAM及SRAM等的系統LSI。
此外,也可以將藉由在通道形成區域中使用氧化物半導體而實現了極小的關態電流的電晶體用於控制部601或其他元件所包括的IC等。由於該電晶體的關態電流極小,所以藉由將該電晶體用作保持流入被用作記憶體的電容器的電荷(資料)的開關,可以確保長期的資料保持期間。藉由在控制部601等的暫存器或快取記憶體中利用該特性,可以僅在必要時使控制部601工作,而在其他情況下將之前的處理資訊儲存在該記憶體中,從而可以實現常閉運算(normally off computing)。由此,可以實現電視機600的低功耗化。
注意,圖16所示的電視機600的結構僅是一個例子,並不需要包括所有組件。電視機600只要包括圖16所示的組件中需要的組件即可。此外,電視機600也可以包括圖16所示的組件以外的組件。
例如,電視機600也可以除了圖16所示的組件以外還包括外部介面、聲音輸出部、觸控面板單元、感測單元、照相單元等。例如,作為外部介面,有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序列匯流排)端子、LAN(Local Area Network:區域網路)連接用端子、電源接收用端子、聲音輸出用端子、聲音輸入用端子、影像輸出用端子、影像輸入用端子等外部連接端子、使用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等的光通訊用收發機、設置在外殼中的物理按鈕等。此外,例如作為聲音輸入輸出部,有音響控制器、麥克風、揚聲器等。
下面,對影像處理電路604進行更詳細的說明。
影像處理電路604較佳為具有根據從解碼器電路605輸入的影像信號執行影像處理的功能。
作為影像處理,例如可以舉出雜訊去除處理、灰階轉換處理、色調 校正處理、亮度校正處理等。作為色調校正處理或亮度校正處理,例如有伽瑪校正等。
此外,影像處理電路604較佳為具有執行如下處理的功能:伴隨解析度的上變頻(up-conversion)的像素間補充處理;以及伴隨圖框頻率的上變頻的圖框間補充等的處理。
例如,在雜訊去除處理中,去除各種雜訊諸如產生在文字等的輪廓附近的蚊狀雜訊、產生在高速的動態影像中的塊狀雜訊、產生閃爍的隨機雜訊、解析度的上變頻所引起的點狀雜訊等。
灰階轉換處理是指將影像的灰階轉換為對應於顯示面板620的輸出特性的灰階的處理。例如,在使灰階數增大時,藉由對以較小的灰階數輸入的影像補充且分配對應於各像素的灰階值,可以進行使直方圖平滑化的處理。此外,擴大動態範圍的高動態範圍(HDR)處理也包括在灰階轉換處理中。
像素間補充處理在使解析度上變頻時補充本來不存在的資料。例如,參照目標像素附近的像素,以顯示這些像素之間的中間色的方式補充資料。
色調校正處理是指校正影像的色調的處理。此外,亮度校正處理是指校正影像的亮度(亮度對比)的處理。例如,檢測設置電視機600的空間的照明的種類、亮度或顏色純度等,根據這些資訊將顯示在顯示面板620的影像的亮度或色調校正為最適合的亮度或色調。或者,也可以對照所顯示的影像和預先儲存的影像一覽表中的各種場景的影像,而將顯示的影像的亮度或色調校正為適合於最接近的場景的影像的亮度或色調。
在圖框間補充處理中,當增大顯示的影像的圖框頻率時,生成本來不存在的圖框(補充圖框)的影像。例如,利用兩個影像的差異生成插入在該兩個影像之間的補充圖框的影像。或者,也可以在兩個影像之間生成多個補充圖框的影像。例如,當從解碼器電路605輸入的影像信號的圖框頻率為60Hz時,藉由生成多個補充圖框,可以將輸出到時序控制器607的影像信號的圖框頻率增加到原來的兩倍(120Hz)、四倍(240Hz)或八倍(480Hz)等。
本實施方式可以與其他實施方式適當地組合。
〈參考例子1〉
在本參考例子中,說明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中的有機化合物的HOMO能階、LUMO能階及電子移動率的計算方法。
HOMO能階及LUMO能階可以根據循環伏安法(CV)測量算出。
在本參考例子中,作為測量裝置,使用電化學分析儀(BAS株式會社製造,型號:ALS型600A或600C)。此外,作為CV測量中的溶劑,使用脫水二甲基甲醯胺(DMF)(株式會社Aldrich製造,99.8%,目錄號碼:22705-6),使作為支持電解質的過氯酸四正丁銨(n-Bu4NClO4)(東京化成工業株式會社(Tokyo Chemical Industry Co.,Ltd.)製造,目錄號碼:T0836)以100mmol/L的濃度溶解,且使測量物件以2mmol/L的濃度溶解而調變。另外,作為工作電極使用鉑電極(BAS株式會社(BAS Inc.)製造,PTE鉑電極),作為輔助電極使用鉑電極(BAS株式會社(BAS Inc.)製造,VC-3用Pt對電極(5cm)),作為參考電極使用Ag/Ag+電極(BAS株式會社(BAS Inc.)製造,RE7非水溶劑型參考電極)。注意,在室溫下(20℃至25℃)進行CV測量。另外,將CV測量時的掃描速度統一為0.1V/sec,測量相對於參考電極的氧化電位Ea[V]及還原電位Ec[V]。Ea為氧化-還原波之間的中間電位,Ec為 還原-氧化波之間的中間電位。在此,已知在本參考例子中使用的參考電極的相對於真空能階的勢能為-4.94eV,因此可以利用HOMO能階[eV]=-4.94-Ea、LUMO能階[eV]=-4.94-Ec這兩個公式分別求得HOMO能階及LUMO能階。
電子移動率可以藉由阻抗譜法(Impedance Spectroscopy:IS法)測量。
作為EL材料的載子移動率的測量方法,已知有飛行時間法(Time-of-flight:TOF法)或從空間電荷限制電流(Space-charge-limited current:SCLC)的I-V特性來求出的方法(SCLC法)等。TOF法與實際上的有機EL器件相比需要膜厚度更厚的樣本。SCLC法具有不能得到載子移動率的電場強度依賴性等的缺點。在IS法中,由於測量所需要的有機膜的厚度薄,亦即幾百nm左右,所以可以使用較少量的EL材料形成膜,可以在採用近於實際上的有機EL器件的膜厚度的情況下測量移動率,可以得到載子移動率的電場強度依賴性。
在IS法中,對EL器件施加微小正弦波電壓信號(V=V0[exp(j ωt)]),從其回應電流信號(I=I0exp[j(ωt+Φ)])的電流振幅與輸入信號的相位差求出EL器件的阻抗(Z=V/I)。藉由從高頻電壓變化到低頻電壓而將其施加到EL器件,可以使具有有助於阻抗的各種弛豫時間的成分分離並進行測量。
這裡,阻抗的倒數的導納Y(=1/Z)如下述公式(1)那樣可以由導電G及電納B表示。
Figure 109105328-A0202-12-0086-1
再者,藉由單一電荷注入(single injection)模型,可以算出下述公式(2)及(3)。這裡,g(公式(4))為微分電導。注意,在公式中,C表示靜電電容(電容),θ表示渡越角(ωT),ω表示角頻率。T為渡越時間。作為分析使用電流方程、泊松方程、電流連續方程,並忽略擴散電流及陷阱態的存在。
Figure 109105328-A0202-12-0087-2
從靜電電容的頻率特性算出移動率的方法為-△B法。此外,從導電的頻率特性算出移動率的方法為ω△G法。
實際上,首先,製造想要算出電子移動率的材料的僅電子器件。僅電子器件是以作為載子只流過電子的方式設計的器件。在本說明書中,對從靜電電容的頻率特性算出移動率的方法(-△B法)進行說明。
圖17A示出測量用的僅電子器件的結構,表1示出具體的結構。在本參考例子中製造的僅電子器件在第一電極901(陽極)與第二電極 902(陰極)間包括第一層910、第二層911及第三層912。可以將要求出其電子移動率的材料用於第二層911的材料。在本參考例子中,對2-{4-[9,10-二(萘-2-基)-2-蒽基]苯基}-1-苯基-1H-苯并咪唑(簡稱:ZADN)與8-羥基喹啉-鋰(簡稱:Liq)(重量比為1:1)的共蒸鍍膜的電子移動率進行測量。另外,在本參考例子中,也對7-[4-(10-苯基-9-蒽)苯基]-7H-二苯并[c,g]咔唑(簡稱:cgDBCzPA)及2-[3’-(二苯并噻吩-4-基)聯苯-3-基]二苯并[f,h]喹
Figure 109105328-A0202-12-0088-109
啉(簡稱:2mDBTBPDBq-II)的電子移動率進行測量。
Figure 109105328-A0202-12-0088-3
圖18示出了使用ZADN及Liq的共蒸鍍膜作為第二層911形成的僅電子器件的電流密度-電壓特性。
阻抗測定在5.0V至9.0V的範圍內施加直流電壓的同時在交流電壓為70mV、頻率為1Hz至3MHz的條件下進行測定。從這裡得到的阻抗的倒數的導納(上述(1)公式)算出電容。圖19示出施加電壓為7.0V時算出的電容C的頻率特性。
由於由微小電壓信號注入的載子所產生的空間電荷不能完全跟上微小交流電壓,電容C的頻率特性是從電流產生相位差得到的。這裡,膜中的載子的渡越時間被所注入的載子到達相對電極的時間T定義,由以下公式(5)表示。
Figure 109105328-A0202-12-0089-4
負電納變化(-△B)對應於靜電電容變化-△C乘以角頻率ω的值(-ω△C)。由公式(3)導出最低頻率一側的峰頻率f’max(=ωmax/2π)與渡越時間T之間滿足以下公式(6)的關係。
Figure 109105328-A0202-12-0089-5
圖20示出從上述測定算出的(亦即,直流電壓為7.0V時的)-△B的頻率特性。在圖式中以箭頭示出從圖20求出的最低頻率一側的峰頻率f’max
由於從由上述測定及分析得到的f’max求出渡越時間T(參照上述公式(6)),所以可以從上述公式(5)求出這裡的電壓為7.0V時的電子移動率。藉由在直流電壓為5.0V至9.0V範圍內進行同樣的測定,可以算出各電壓(電場強度)的電子移動率,因此也可以測定移動率的電場強度依賴性。
圖21示出藉由上述算出法獲得的各有機化合物的電子移動率的電場強度依賴性,表2示出從圖21讀出的電場強度[V/cm]的平方根為600[V/cm]1/2時的電子移動率的值。在圖21中,正方形表示cgDBCzPA的結果,三角形表示2mDBTBPDBq-II的結果,菱形表示ZADN與Liq的共蒸鍍膜的結果。
Figure 109105328-A0202-12-0090-6
如上所述可以算出電子移動率。注意,關於詳細的測定方法,可以參照Takayuki Okachi等人的“Japa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Vol.47,No.12,2008,pp.8965-8972。
實施例1
在本實施例中,說明製造能夠用於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的發光器件並對其進行評價的結果。
在本實施例中,說明作為發光器件製造發射紅色的光的器件R1、發射綠色的光的器件G1及發射藍色的光的器件B1並對其進行評價的結果。注意,圖17B示出本實施例所使用的器件的結構,表3示出具體結構。另外,下面示出在本實施例中使用的材料的化學式。
[表3]
Figure 109105328-A0202-12-0091-7
[化學式1]
Figure 109105328-A0202-12-0092-8
[化學式2]
Figure 109105328-A0202-12-0093-9
《發光器件的製造》
如圖17B所示,在本實施例中製造的器件R1、器件G1及器件B1具有如下結構:在基板(未圖示)上形成第一電極130,在第一電極130上依次形成電洞注入層131、電洞傳輸層132a、電洞傳輸層132b、發光層133、電子傳輸層134及電子注入層135,在電子注入層135上形 成有第二電極140。各器件在第二電極140上還包括緩衝層136。緩衝層136具有降低起因於第二電極140(半透過.半反射電極)中的表面電漿的光能量的損失的功能。作為緩衝層136,可以採用可用於發光器件的各種有機膜。
首先,在基板上形成第一電極130。電極面積設為4mm2(2mm×2mm)。作為基板使用玻璃基板。第一電極130藉由利用濺射法形成銀(Ag)、鈀(Pd)與銅(Cu)的合金(Ag-Pd-Cu(APC))且利用濺射法形成包含氧化矽的銦錫氧化物(ITSO)來形成。在器件R1中,形成100nm厚的APC且形成110nm厚的ITSO。在器件G1及器件B1中,形成100nm厚的APC且形成85nm厚的ITSO。另外,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電極130被用作陽極。
在此,作為預處理,用水對基板的表面進行洗滌,以200℃焙燒1小時,然後進行UV臭氧處理370秒。然後,將基板放入其內部被減壓到10-4Pa左右的真空蒸鍍裝置中,並在真空蒸鍍裝置內的加熱室中,在170℃的溫度下進行真空焙燒30分鐘,然後對基板進行冷卻30分鐘左右。
接著,在第一電極130上形成電洞注入層131。電洞注入層131如下方法形成:將真空蒸鍍裝置內部減壓到10-4Pa,然後將N,N-雙(4-聯苯)-6-苯基苯并[b]萘并[1,2-d]呋喃-8-胺(簡稱:BBABnf)與ALD-MP001Q(分析工房株式會社,材料序號:1S20180314)以重量比為1:0.05(=BBABnf:ALD-MP001Q)且以膜厚度為10nm的方式共蒸鍍。ALD-MP001Q對BBABnf具有電子接收性。
接著,在電洞注入層131上形成電洞傳輸層132a。電洞傳輸層132a藉由蒸鍍BBABnf形成。電洞傳輸層132a的厚度在器件R1中為30nm,在器件G1中為10nm,在器件B1中為25nm。
接著,在電洞傳輸層132a上形成電洞傳輸層132b。
器件R1的電洞傳輸層132b以厚度為50nm的方式蒸鍍N-(1,1'-聯苯-4-基)-N-[4-(9-苯基-9H-咔唑-3-基)苯基]-9,9-二甲基-9H-茀-2-胺(簡稱:PCBBiF)來形成。
器件G1的電洞傳輸層132b以厚度為60nm的方式蒸鍍4,4’-二苯基-4”-(9-苯基-9H-咔唑-3-基)三苯胺(簡稱:PCBBi1BP)來形成。
器件B1的電洞傳輸層132b以厚度為10nm的方式蒸鍍3,3’-(萘-1,4-二基)雙(9-苯基-9H-咔唑)(簡稱:PCzN2)來形成。
接著,在電洞傳輸層132b上形成發光層133。
器件R1的發光層133以厚度為60nm且重量比為0.7:0.3:0.05(=9mDBtBPNfpr:PCBFF:ALD-MG018Q)的方式共蒸鍍9-[(3’-二苯并噻吩-4-基)聯苯-3-基]萘并[1’,2’:4,5]呋喃并[2,3-b]吡嗪(簡稱:9mDBtBPNfpr)、N-[4-(9-苯基-9H-咔唑-3-基)苯基]-雙(9,9-二甲基-9H-茀-2-基)胺(簡稱:PCBFF)及ALD-MG018Q(分析工房株式會社,材料序列:1S20161025)來形成。ALD-MG018Q是紅色的發光材料。
器件G1的發光層133以膜厚度為50nm且重量比為0.6:0.4:0.1(=8BP-4mDBtPBfpm:βNCCP:[Ir(ppy)2(mbfpypy-d3)]的方式共蒸鍍8-(1,1’-聯苯-4-基)-4-[3-(二苯并噻吩-4-基)苯基]-[1]苯并呋喃并[3,2-d]嘧啶(簡稱:8BP-4mDBtPBfpm)、9-(2-萘基)-9’-苯基-9H,9’H-3,3’-聯咔唑(簡稱:βNCCP)及[2-d3-甲基-(2-吡啶基-κN)苯并呋喃并[2,3-b]吡啶-κC]雙[2-(2-吡啶基-κN)苯基-κC]銥(III)(簡 稱:[Ir(ppy)2(mbfpypy-d3)])來形成。[Ir(ppy)2(mbfpypy-d3)是綠色的發光材料。
器件B1的發光層133以重量比為1:0.015(=αN-βNPAnth:3,10PCA2Nbf(IV)-02)且厚度為25nm的方式共蒸鍍9-(1-萘基)-10-[4-(2-萘基)苯基]蒽(簡稱:αN-βNPAnth)與3,10-雙[N-(9-苯基-9H-咔唑-2-基)-N-苯基胺基]萘并[2,3-b;6,7-b’]雙苯并呋喃(簡稱:3,10PCA2Nbf(IV)-02)來形成。3,10PCA2Nbf(IV)-02是藍色的發光材料。
接著,在發光層133上形成電子傳輸層134。器件R1及器件G1中的電子傳輸層134以重量比為1:1(=ZADN:Liq)且厚度為25nm的方式共蒸鍍2-{4-[9,10-二(萘-2-基)-2-蒽]苯基}-1-苯基-1H-苯并咪唑(簡稱:ZADN)與8-羥基喹啉-鋰(簡稱:Liq)而形成。器件B1中的電子傳輸層134以重量比為1:0.8(=ZADN:Liq)且膜厚度為25nm的方式共蒸鍍ZADN與Liq來形成。
接著,在電子傳輸層134上形成電子注入層135。電子注入層135使用Liq以厚度為1nm的方式蒸鍍來形成。
接著,在電子注入層135上形成第二電極140。第二電極140將銀(Ag)與鎂(Mg)以體積比為1:0.1(=Ag:Mg)且膜厚度為15nm的方式共蒸鍍來形成。注意,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電極140被用作陰極。
然後,在第二電極140上形成緩衝層136。緩衝層136以膜厚度為80nm的方式蒸鍍4,4’,4”-(苯-1,3,5-三基)三(二苯并噻吩)(簡稱:DBT3P-II)來形成。
藉由上述製程,在基板上形成由一對電極夾著EL層而成的發光器件。在上述製造方法的蒸鍍製程整體中,都使用電阻加熱法進行蒸鍍。
另外,如上所述,所製造的發光器件被其他基板(未圖示)密封。另外,在使用其他基板(未圖示)進行密封時,將塗佈有在氮氛圍的手套箱中由紫外光固化的黏合劑的其他基板(未圖示)固定於基板上,將基板以在形成在該基板上的發光器件的周圍附著有黏合劑的方式貼合在一起。在密封時,以6J/cm2照射365nm的紫外光而使黏合劑固化,並且以80℃進行1小時的熱處理,由此使黏合劑穩定。
《發光器件的工作特性》
測量器件R1、器件G1及器件B1的工作特性。測量以室溫(在保持為25℃的氛圍下)進行。
圖23至圖27示出器件R1的特性。圖23是示出器件R1的亮度-電流密度特性的圖。圖24是示出器件R1的亮度-電壓特性的圖。圖25是示出器件R1的電流效率-亮度特性的圖。圖26是示出器件R1的電流密度-電壓特性的圖。圖27是示出以5mA/cm2的電流密度使電流流過器件R1時的發射光譜的圖。
圖28至圖32示出器件G1的特性。圖28是示出器件G1的亮度-電流密度特性的圖。圖29是示出器件G1的亮度-電壓特性的圖。圖30是示出器件G1的電流效率-亮度特性的圖。圖31是示出器件G1的電流密度-電壓特性的圖。圖32是示出以5mA/cm2的電流密度使電流流過器件G1時的發射光譜的圖。
圖33至圖37示出器件B1的特性。圖33是示出器件B1的亮度-電流密度特性的圖。圖34是示出器件B1的亮度-電壓特性的圖。圖35是示出器件B1的電流效率-亮度特性的圖。圖36是示出器件B1的電 流密度-電壓特性的圖。圖37是示出以25mA/cm2的電流密度使電流流過器件B1時的發射光譜的圖。
表4示出1000cd/m2附近的各發光器件的主要初始特性值。
Figure 109105328-A0202-12-0098-10
如表4所示,可知器件R1、G1、B1各自發射色純度高的光且具有高效率。
如圖27所示,器件R1呈現在609nm附件具有最大峰值的發射光譜。另外,如圖32所示,器件G1呈現在523nm附近具有最大峰值的發射光譜。另外,如圖37所示,器件B1呈現在457nm附近具有最大峰值的發射光譜。
《發光器件的可靠性特性》
接著,對各發光器件進行可靠性測試。圖38至圖40示出可靠性測試的結果。在圖38至圖40中,縱軸表示初始亮度為100%時的正規 化亮度(%),橫軸表示驅動時間(h)。在可靠性測試中,將器件R1的電流密度設定為75mA/cm2且將器件G1、B1的電流密度設定為50mA/cm2,而驅動各發光器件。
從圖38可知器件R1的1100小時後的正規化亮度為83%。從圖39可知器件G1的500小時後的正規化亮度為57%。從圖40可知器件B1的460小時後的正規化亮度為95%。
如上所述,在本實施例中,藉由採用ReSTI結構,在發射紅色、綠色或藍色的光的任何發光器件都可以製造驅動壽命長的發光器件。另外,在本實施例中,藉由採用ReSTI結構,在發射螢光或磷光的發光器件都可以製造驅動壽命長的發光器件。
在本實施例中製造的三個發光器件包括包含不同的材料的發光層。另一方面,三個發光器件具有使用相同材料的層以及使用相同材料且膜厚度相同的層。因此,可知:在製造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時,在三個顏色的發光器件設置公共層,可以以較少製程製造驅動壽命長的發光器件。
實施例2
在本實施例中,說明製造能夠用於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的發光器件並對其進行評價的結果。
在本實施例中,說明作為發光器件製造發射紅色的光的器件R2、發射綠色的光的器件G2及發射藍色的光的器件B2並對其進行評價的結果。注意,圖17B示出本實施例所使用的器件的結構,表5示出具體結構。
注意,在本實施例中使用的材料的化學式及發光器件的製造方法可以參照實施例1。
Figure 109105328-A0202-12-0100-11
如表5表示,本實施例的發光器件與實施例1的發光器件的主要不同之處是:電子傳輸層134具有ZADN與Liq的混合比例互不相同的兩層的疊層結構。明確而言,本實施例的發光器件中的電子傳輸層134與陽極(第一電極130)一側相比陰極(第二電極140)一側的Liq的含量少。
《發光器件的工作特性》
測量器件R2、器件G2及器件B2的工作特性。測量以室溫(在保持為25℃的氛圍下)進行。
圖41至圖45示出器件R2的特性。圖41是示出器件R2的亮度-電流密度特性的圖。圖42是示出器件R2的亮度-電壓特性的圖。圖43是示出器件R2的電流效率-亮度特性的圖。圖44是示出器件R2的電流密度-電壓特性的圖。圖45是示出以5mA/cm2的電流密度使電流流過器件R2時的發射光譜的圖。
圖46至圖50示出器件G2的特性。圖46是示出器件G2的亮度-電流密度特性的圖。圖47是示出器件G2的亮度-電壓特性的圖。圖48是示出器件G2的電流效率-亮度特性的圖。圖49是示出器件G2的電流密度-電壓特性的圖。圖50是示出以5mA/cm2的電流密度使電流流過器件G2時的發射光譜的圖。
圖51至圖55示出器件B2的特性。圖51是示出器件B2的亮度-電流密度特性的圖。圖52是示出器件B2的亮度-電壓特性的圖。圖53是示出器件B2的電流效率-亮度特性的圖。圖54是示出器件B2的電流密度-電壓特性的圖。圖55是示出以14.7mA/cm2的電流密度使電流流過器件B2時的發射光譜的圖。
表6示出1000cd/m2附近的各發光器件的主要初始特性值。
Figure 109105328-A0202-12-0101-12
如表6所示,可知器件R2、G2、B2各自發射色純度高的光且具 有高效率。
如圖45所示,器件R2呈現在610nm附近具有最大峰值的發射光譜。另外,如圖50所示,器件G2呈現在521nm附近具有最大峰值的發射光譜。另外,如圖55所示,器件B2呈現在459nm附近具有最大峰值的發射光譜。
《發光器件的可靠性特性》
接著,對各發光器件進行可靠性測試。圖56至圖58示出可靠性測試的結果。在圖56至圖58中,縱軸表示初始亮度為100%時的正規化亮度(%),橫軸表示驅動時間(h)。在可靠性測試中,將器件R2的電流密度設定為75mA/cm2且將器件G2、B2的電流密度設定為50mA/cm2而驅動各發光器件。
從圖56可知器件R2的1080小時後的正規化亮度為84%。從圖57可知器件G2的23小時後的正規化亮度為96%。從圖58可知器件B2的530小時後的正規化亮度為95%。
可知器件R2、G2、B2每一個的初始劣化小。
如上所述,在本實施例中,藉由採用ReSTI結構,在發射紅色、綠色或藍色的光的任何發光器件都可以製造驅動壽命長的發光器件。另外,在本實施例中,藉由採用ReSTI結構,在發射螢光或磷光的發光器件都可以製造驅動壽命長的發光器件。
在本實施例中製造的三個發光器件包括包含不同的材料的發光層。另一方面,三個發光器件具有使用相同材料的層以及使用相同材料且膜厚度相同的層。因此,可知:在製造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時,在三個顏色的發光器件設置公共層,可以以較少製程製造驅動壽 命長的發光器件。
實施例3
在本實施例中,說明製造能夠用於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的發光器件並對其進行評價的結果。
在本實施例中,說明作為發光器件製造發射紅色的光的器件R3、發射綠色的光的器件G3及發射藍色的光的器件B3並對其進行評價的結果。注意,圖17B示出本實施例所使用的器件的結構,表7示出具體結構。
注意,本實施例的發光器件的製造方法可以參照實施例1。另外,下面示出在本實施例中使用的材料的化學式。注意,省略已示出的材料的化學式。
Figure 109105328-A0202-12-0103-13
[化學式3]
Figure 109105328-A0202-12-0104-14
如表7表示,本實施例的發光器件與實施例1的發光器件的主要不同之處是:電子傳輸層134具有ZADN與Liq的混合比例互不相同的兩層的疊層結構。明確而言,本實施例的發光器件中的電子傳輸層134與陽極(第一電極130)一側相比陰極(第二電極140)一側的Liq的含量少。
另外,器件G3的發光層133以膜厚度為50nm且重量比為0.6:0.4:0.1(=8BP-4mDBtPBfpm:βNCCP:[Ir(ppy)2(mbfpypy)])的方式共蒸鍍8BP-4mDBtPBfpm、βNCCP及[2-甲基-(2-吡啶基-κN)苯并呋喃并[2,3-b]吡啶-κC]雙[2-(2-吡啶基-κN)苯基-κC]銥(III)(簡稱:[Ir(ppy)2(mbfpypy)])來形成。
本實施例中的發射紅色的光的器件R3、發射綠色的光的器件G3以及發射藍色的光的器件B3的發光顏色分別為與使用有機EL器件的市售的顯示裝置(智慧手機)的子像素相同的色度。
《發光器件的可靠性特性》
對各發光器件進行可靠性測試。圖59示出可靠性測試的結果。在圖59中,縱軸表示初始亮度為100%時的正規化亮度(%),橫軸表示驅動時間(h)。
在本實施例中,使發射紅色的光的器件R3、發射綠色的光的器件G3及發射藍色的光的器件B3以與上述市售的顯示裝置(智慧手機) 的子像素中的發光器件(有機EL器件)相同的亮度及色度發光來進行可靠性測試。在上述市售的顯示裝置中,在以亮度為255/255灰階(亮度100%)的條件使各顏色分別發光時的亮度為如下:紅色(R)為108cd/m2、綠色(G)為354cd/m2、藍色(B)為32.9cd/m2。另外,上述市售的顯示裝置的子像素的開口率為如下:紅色為4.5%、綠色為4.3%、藍色為6.8%。可以從上述開口率的值和上述顯示裝置中的RGB各亮度求出子像素(RGB)內的各亮度。最後,藉由將包括圓偏光板的穿透率假設為40%(將子像素(RGB)內的各亮度除以0.4),可以決定驅動發光器件R3、G3及B3時的亮度。注意,在上述市售的顯示裝置中,在各子像素設置有濾色片及圓偏光板,隔著它們測量各有機EL器件的色度及亮度。也在本實施例的發光器件中,在各顏色器件上安裝透過各顏色的濾色片而隔著該濾色片測量各發光器件的色度及亮度。
表8示出各發光器件的可靠性測試中的驅動條件。就是說,器件R3、G3及B3分別以初始亮度為6580cd/m2、20000cd/m2及1450cd/m2的條件進行定電流驅動。
Figure 109105328-A0202-12-0105-15
如圖59所示,器件R3的LT95(亮度降低到初始亮度的95%的時間)為3000小時以上,器件G3的LT95為480小時,器件B3的LT95為1640小時。
一般來說,趨向於紅色、綠色、藍色的發光器件中的藍色的發光器件的驅動壽命最短,但是在本實施例的發光器件中,藍色的發光器件具有次於紅色的發光器件的長驅動壽命。在本實施例中,作為發射藍色的光的發光器件適用發射螢光的發光層及ReSTI結構。由此,可知:可以抑制發射藍色的光的發光器件的初始劣化而使驅動壽命非常長。
另外,當要使RGB的發光壽命彼此相同時,可以藉由改變各顏色的子像素的開口率改變所需要的亮度,所以可以調整發光壽命。此時,也可以期待初始劣化的抑制,所以可以說在各顏色中可以製造長壽命的發光器件。採用ReSTI結構的藍色螢光器件的壽命非常長,所以使用該藍色螢光器件的OLED顯示器可以與現有OLED顯示器相比減少藍色的子像素的開口率。另外,採用ReSTI結構及ExTET的紅色磷光器件的壽命也非常長,所以可以使RGB中的紅色的子像素的開口率最小。並且,藉由使RGB中的綠色的子像素的開口率最大,可以保持白色顯示的平衡而延長整體的壽命。可以減少藍色及紅色的子像素的開口率是也在提高PenTile方式的顯示裝置的解析度時很有利。
如上所述,在本實施例中,藉由採用ReSTI結構,在發射紅色、綠色或藍色的光的任何發光器件都可以製造驅動壽命長的發光器件。另外,在本實施例中,藉由採用ReSTI結構,在發射螢光或磷光的發光器件都可以製造驅動壽命長的發光器件。
在本實施例中製造的三個發光器件包括包含不同的材料的發光層。另一方面,三個發光器件具有使用相同材料的層以及使用相同材料且 膜厚度相同的層。因此,可知:在製造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時,在三個顏色的發光器件設置公共層,可以以較少製程製造驅動壽命長的發光器件。
〈參考例子2〉
在本參考例子中,對在本實施例1至實施例3中使用的8-(1,1’-聯苯-4-基)-4-[3-(二苯并噻吩-4-基)苯基]-[1]苯并呋喃并[3,2-d]嘧啶(簡稱:8BP-4mDBtPBfpm)的合成方法進行說明。
Figure 109105328-A0202-12-0107-16
將8-氯-4-[3-(二苯并噻吩-4-基)苯基]-[1]苯并呋喃并[3,2-d]嘧啶1.37g、4-聯苯硼酸0.657g、磷酸三鉀1.91g、二乙二醇二甲醚(diglyme)30mL、三級丁醇0.662g放在三頸燒瓶中,在燒瓶中進行減壓及攪拌來進行脫氣,用氮氣置換燒瓶內的空氣。
將該混合物加熱至60℃,加入醋酸鈀(II)23.3mg、二(1-金剛烷)-正丁基膦66.4mg,以120℃進行攪拌27小時。對該反應液加入水,進行吸引過濾,利用水、乙醇及甲苯對所得到的濾渣進行洗滌。將該濾渣溶解於加熱了的甲苯,使用依次填充矽藻土、礬土及矽藻土的助濾劑進行過濾。將所得到的溶液濃縮並乾燥,利用甲苯進行重結晶,由此以74%的產率得到目的物的白色固體1.28g。
藉由梯度昇華法,使1.26g的該白色固體昇華純化。在昇華純化中, 在以10mL/min的流量使氬氣體流過且壓力為2.56Pa的條件下,以310℃對固體進行加熱。在昇華純化之後,以80%的回收率得到1.01g的目的物的淡黃色固體。下述式(a-1)示出該合成方案。
Figure 109105328-A0202-12-0108-17
以下示出上述反應中得到的淡黃色固體的利用核磁共振光譜法(1H-NMR)的分析結果。由該結果可知獲得8BP-4mDBtPBfpm。
1H-NMR.δ(CDCl3):7.39(t,1H)、7.47-7.53(m,4H)、7.63-7.67(m,2H)、7.68(d,2H)、7.75(d,2H)、7.79-7.83(m,4H)、7.87(d,1H)、7.98(d,1H)、8.02(d,1H)、8.23-8.26(m,2H)、8.57(s,1H)、8.73(d,1H)、9.05(s,1H)、9.34(s,1H)。
10A:顯示裝置
21B,21G,21R:光
42:電晶體
115:共用電極
142:黏合層
151,152:基板
190B,190G,190R:發光器件
191:像素電極
192B,192G,193G:緩衝層
193G,193R,193B:發光層
194B,194G,194R:緩衝層
199B,199G,199R:光學調整層
214:絕緣層
216:分隔壁
BM:遮光層

Claims (25)

  1.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
    第一發光器件;以及
    第二發光器件,
    其中,該第一發光器件包括第一電極及共用電極,
    該第二發光器件包括第二電極及該共用電極,
    該第一發光器件從該第一電極及該共用電極中的被用作陽極的電極一側依次包括電洞注入層、第一發光層及電子傳輸層,
    該第二發光器件在該第二電極與該共用電極間包括第二發光層,
    該電洞注入層接觸於該第一電極及該共用電極中的被用作陽極的電極,
    該電洞注入層包含第一化合物及第二化合物,
    該第一發光層包含發射第一顏色的光的第三化合物,
    該第二發光層包含發射第二顏色的光的第四化合物,
    該電子傳輸層包含第五化合物,
    該第一化合物對該第二化合物具有電子接收性,
    該第二化合物的HOMO能階為-5.7eV以上且-5.4eV以下,
    並且,該第五化合物的HOMO能階為-6.0eV以上,且電場強度[V/cm]的平方根為600時的電子移動率為1×10-7cm2/Vs以上且5×10-5cm2/Vs以下。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顯示裝置,
    其中該第二發光器件在該第二電極與該共用電極間包括與該第一發光器件共通使用的層。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顯示裝置,
    其中該第二發光器件包括該電洞注入層及該電子傳輸層。
  4.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
    第一發光器件;以及
    第二發光器件,
    其中,該第一發光器件包括第一電極及共用電極,
    該第二發光器件包括第二電極及該共用電極,
    該第一發光器件從該第一電極及該共用電極中的被用作陽極的電極一側依次包括電洞注入層、第一電洞傳輸層、第一發光層及電子傳輸層,
    該第二發光器件在該第二電極與該共用電極間包括第二發光層,
    該電洞注入層接觸於該第一電極及該共用電極中的被用作陽極的電極,
    該電洞注入層包含第一化合物及第二化合物,
    該第一發光層包含發射第一顏色的光的第三化合物,
    該第二發光層包含發射第二顏色的光的第四化合物,
    該電子傳輸層包含第五化合物,
    該第一電洞傳輸層包含第六化合物,
    該第一化合物對該第二化合物具有電子接收性,
    該第二化合物的HOMO能階為-5.7eV以上且-5.4eV以下,
    該第五化合物的HOMO能階為-6.0eV以上,且電場強度[V/cm]的平方根為600時的電子移動率為1×10-7cm2/Vs以上且5×10-5cm2/Vs以下,
    該第六化合物的HOMO能階為該第二化合物的HOMO能階以下的值,
    並且,該第六化合物的HOMO能階與該第二化合物的HOMO能階之差為0.2eV以內。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顯示裝置,
    其中該第二化合物和該第六化合物都具有咔唑骨架、二苯并呋喃骨架、二苯并噻吩骨架和蒽骨架中的至少一個。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顯示裝置,
    其中該第一發光器件還包括第二電洞傳輸層,
    該第二電洞傳輸層包含第七化合物,
    並且該第七化合物的HOMO能階低於該第六化合物的HOMO能 階。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顯示裝置,
    其中該第二化合物、該第六化合物及該第七化合物各自具有咔唑骨架、二苯并呋喃骨架、二苯并噻吩骨架和蒽骨架中的至少一個。
  8.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
    第一發光器件;以及
    第二發光器件,
    其中,該第一發光器件包括第一電極及共用電極,
    該第二發光器件包括第二電極及該共用電極,
    該第一發光器件從該第一電極及該共用電極中的被用作陽極的電極一側依次包括電洞注入層、第一發光層及電子傳輸層,
    該第二發光器件在該第二電極與該共用電極間包括第二發光層,
    該電洞注入層接觸於該第一電極及該共用電極中的被用作陽極的電極,
    該電洞注入層包含第一化合物及第二化合物,
    該第一發光層包含發射第一顏色的光的第三化合物,
    該第二發光層包含發射第二顏色的光的第四化合物,
    該電子傳輸層包含第五化合物及第八化合物,
    該第一化合物對該第二化合物具有電子接收性,
    該第二化合物的HOMO能階為-5.7eV以上且-5.4eV以下,
    該第五化合物的HOMO能階為-6.0eV以上,且電場強度[V/cm]的平方根為600時的電子移動率為1×10-7cm2/Vs以上且5×10-5cm2/Vs以下,
    並且,該第八化合物是包含鹼金屬或鹼土金屬的有機錯合物。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顯示裝置,
    其中在該電子傳輸層中該第一發光層一側的該第五化合物及該第八化合物的存在比例與該共用電極一側不同。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顯示裝置,
    其中該電子傳輸層具有該第一發光層一側的第一區域及該共用電 極一側的第二區域,
    並且該第二區域中的該第八化合物的存在量比該第一區域中的該第八化合物的存在量少。
  1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至10中任一項之顯示裝置,
    其中該第一發光器件還包括第一電洞傳輸層,
    該第一電洞傳輸層包含第六化合物,
    該第六化合物的HOMO能階為該第二化合物的HOMO能階以下的值,
    並且該第六化合物的HOMO能階與該第二化合物的HOMO能階之差為0.2eV以內。
  1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顯示裝置,
    其中該第二化合物及該第六化合物都具有咔唑骨架、二苯并呋喃骨架、二苯并噻吩骨架和蒽骨架中的至少一個。
  1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顯示裝置,
    其中該第一發光器件還包括第二電洞傳輸層,
    該第二電洞傳輸層包含第七化合物,
    並且該第七化合物的HOMO能階低於該第六化合物的HOMO能階。
  1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顯示裝置,
    其中該第二化合物、該第六化合物及該第七化合物都具有咔唑骨架、二苯并呋喃骨架、二苯并噻吩骨架和蒽骨架中的至少一個。
  1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4中任一項之顯示裝置,
    其中該第三化合物及該第四化合物都是螢光發光物質。
  1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5中任一項之顯示裝置,
    其中該第一顏色為藍色。
  1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6中任一項之顯示裝置,
    其中表示在使恆定電流流過該第一發光器件時得到的發光的亮度變化的劣化曲線具有極大值。
  18.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
    第一發光器件;
    第二發光器件;以及
    第三發光器件,
    其中,該第一發光器件包括第一電極及共用電極,
    該第二發光器件包括第二電極及該共用電極,
    該第三發光器件包括第三電極及該共用電極,
    該第一發光器件從該第一電極及該共用電極中的被用作陽極的電極一側依次包括電洞注入層、第一發光層及電子傳輸層,
    該第二發光器件在該第二電極與該共用電極間包括第二發光層,
    該第三發光器件在該第三電極與該共用電極間包括第三發光層,
    該電洞注入層接觸於該第一電極及該共用電極中的被用作陽極的電極,
    該電洞注入層包含第一化合物及第二化合物,
    該電子傳輸層包含第三化合物,
    該第一化合物對該第二化合物具有電子接收性,
    該第二化合物的HOMO能階為-5.7eV以上且-5.4eV以下,
    該第三化合物的HOMO能階為-6.0eV以上,且電場強度[V/cm]的平方根為600時的電子移動率為1×10-7cm2/Vs以上且5×10-5cm2/Vs以下,
    該第一發光器件的發射光譜的最大峰值波長比該第二發光器件的發射光譜的最大峰值波長短,
    該第二發光器件的發射光譜的最大峰值波長比該第三發光器件的發射光譜的最大峰值波長短,
    在俯視時,該第二發光器件的發光區域的面積比該第三發光器件的發光區域的面積大,
    並且,在俯視時,該第一發光器件的發光區域的面積為該第三發光器件的發光區域的面積以上且該第二發光器件的發光區域的面積以下。
  19.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
    第一發光器件;
    第二發光器件;以及
    第三發光器件,
    其中,該第一發光器件包括第一電極及共用電極,
    該第二發光器件包括第二電極及該共用電極,
    該第三發光器件包括第三電極及該共用電極,
    該第一發光器件從該第一電極及該共用電極中的被用作陽極的電極一側依次包括第一發光層及電子傳輸層,
    該第二發光器件在該第二電極與該共用電極間包括第二發光層,
    該第三發光器件在該第三電極與該共用電極間包括第三發光層,
    該電子傳輸層包括電子傳輸性材料及鹼金屬或鹼土金屬的有機錯合物,
    該電子傳輸層包括第一區域以及比該第一區域更靠近該共用電極一側的第二區域,
    該第一區域的該電子傳輸性材料的濃度與該第二區域的該電子傳輸性材料的濃度互不相同,
    該第一發光器件的發射光譜的最大峰值波長比該第二發光器件的發射光譜的最大峰值波長短,
    該第二發光器件的發射光譜的最大峰值波長比該第三發光器件的發射光譜的最大峰值波長短,
    在俯視時,該第二發光器件的發光區域的面積比該第三發光器件的發光區域的面積大,
    並且,在俯視時,該第一發光器件的發光區域的面積為該第三發光器件的發光區域的面積以上且該第二發光器件的發光區域的面積以下。
  2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之顯示裝置,
    其中該第二區域的該電子傳輸性材料的濃度低於該第一區域。
  2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8至20中任一項之顯示裝置,
    其中該第一發光器件發射螢光,
    並且該第二發光器件及該第三發光器件都發射磷光。
  2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8至21中任一項之顯示裝置,
    其中該第二發光器件在該第二電極與該共用電極間包括與該第一發光器件共同使用的層。
  23. 一種顯示模組,包括:
    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22中任一項之顯示裝置;以及
    連接器或積體電路。
  24.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
    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之顯示模組;以及
    天線、電池、外殼、照相機、揚聲器、麥克風和操作按鈕中的至少一個。
  25. 一種電視機,包括:
    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之顯示模組;以及
    通訊控制部,
    其中,該電視機可以用該通訊控制部連接於電腦網路。
TW109105328A 2019-02-26 2020-02-19 顯示裝置、顯示模組、電子裝置及電視機 TW20210180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33191 2019-02-26
JP2019-033191 2019-02-26
JP2019080050 2019-04-19
JP2019-080050 2019-04-19
JP2019123874 2019-07-02
JP2019-123874 2019-07-0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01802A true TW202101802A (zh) 2021-01-01

Family

ID=72239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05328A TW202101802A (zh) 2019-02-26 2020-02-19 顯示裝置、顯示模組、電子裝置及電視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40273A1 (zh)
JP (1) JPWO2020174305A1 (zh)
KR (1) KR20210126631A (zh)
CN (1) CN113490976A (zh)
TW (1) TW202101802A (zh)
WO (1) WO202017430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68836B (zh) * 2021-11-16 2024-03-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oled器件及显示面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54215B2 (ja) * 2002-11-12 2008-09-24 オプトレックス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素子の製造方法
KR101066411B1 (ko) * 2004-03-31 2011-09-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JP2006066380A (ja) * 2004-07-30 2006-03-09 Sanyo Electric Co Ltd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ト素子及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ト表示装置
US20100295445A1 (en) * 2009-05-22 2010-11-25 Idemitsu Kosan Co., Lt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JP2012113976A (ja) * 2010-11-25 2012-06-14 Nippon Seiki Co Ltd 有機el素子
KR102079188B1 (ko) 2012-05-09 2020-02-19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발광 장치 및 전자 기기
JP2015115178A (ja) * 2013-12-11 2015-06-22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有機el表示装置及び有機el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2142620B1 (ko) * 2014-02-19 2020-08-1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KR102423171B1 (ko) * 2015-03-16 2022-07-2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11354874B (zh) * 2015-09-30 2023-07-04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发光元件、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及照明装置
CN113773298A (zh) * 2015-12-17 2021-12-10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发光元件、发光装置、电子设备、照明装置、照明系统及引导系统
KR102119354B1 (ko) * 2016-01-29 2020-06-04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발광 소자, 발광 장치, 전자 기기, 및 조명 장치
KR20210123306A (ko) * 2019-02-06 2021-10-13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발광 디바이스, 발광 장치, 전자 기기, 표시 장치, 및 조명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140273A1 (en) 2022-05-05
WO2020174305A1 (ja) 2020-09-03
JPWO2020174305A1 (zh) 2020-09-03
KR20210126631A (ko) 2021-10-20
CN113490976A (zh) 2021-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21998B (zh) 發光元件、顯示裝置、電子裝置、及照明裝置
TW202104541A (zh) 顯示裝置、顯示模組及電子裝置
JP2022044641A (ja) 発光素子、表示装置、電子機器、及び照明装置
US20190229158A1 (en)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2022189942A (ja) 発光装置
JP7377216B2 (ja) 表示装置、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機器
TWI827686B (zh) 發光裝置、發光器件、電子裝置及照明設備
TW202131535A (zh) 發光元件,顯示裝置,電子裝置,及照明裝置
JP2023116749A (ja) 発光素子
JP7044497B2 (ja) 表示装置
JP7357641B2 (ja) 表示装置
TWI699368B (zh) 有機金屬錯合物、發光元件、發光裝置、電子裝置及照明裝置
TW202101802A (zh) 顯示裝置、顯示模組、電子裝置及電視機
WO2020212799A1 (ja) 表示装置、表示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機器
WO2020217162A1 (ja) 発光デバイス、発光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照明装置
TW202110821A (zh) 發光器件、發光裝置、電子裝置、照明設備及化合物
JP2020167411A (ja) 発光デバイス、発光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照明装置
WO2020217128A1 (ja) 発光デバイス、発光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照明装置
WO2020170074A1 (ja) 発光デバイス、発光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照明装置
TW202029550A (zh) 發光器件、發光裝置、電子裝置及照明設備
CN117337120A (zh) 发光器件、发光装置、电子设备以及照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