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01749A - 具有自對準蓋的覆晶樣本成像設備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自對準蓋的覆晶樣本成像設備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01749A
TW202101749A TW109105891A TW109105891A TW202101749A TW 202101749 A TW202101749 A TW 202101749A TW 109105891 A TW109105891 A TW 109105891A TW 109105891 A TW109105891 A TW 109105891A TW 202101749 A TW202101749 A TW 20210174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an
out substrate
cover
flip
image sens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058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54231B (zh
Inventor
張明
錢胤
繆佳君
幸志 戴
Original Assignee
豪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豪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豪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017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017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42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4231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01Structural or fun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01Structural or fun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1L27/14603Special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elements, address-lines or gate-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01Structural or fun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1L27/14609Pixel-elements with integrated switching, control, storage or amplification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01Structural or fun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1L27/14618Contain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01Structural or fun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1L27/14632Wafer-level processed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01Structural or fun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1L27/14636Interconnect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Abstract

一種具有自對準蓋的覆晶樣本成像設備包括影像感測器晶片、扇出基板和蓋子。影像感測器晶片包括(a)對入射在影像感測器晶片的第一側上的光敏感的像素陣列,以及(b)設置在第一側上並且電性連接到像素陣列的第一電性接點。扇出基板設置在第一側上、電性連接到第一電性接點、在像素陣列上方形成孔以部分地定義像素陣列上方的樣本腔室、並且形成背離第一側的第一表面。蓋子設置在扇出基板的背離第一側的第一表面上,以進一步定義腔室。蓋子包括突出到孔中的內部部分,以使蓋子相對於扇出基板對準。

Description

具有自對準蓋的覆晶樣本成像設備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有關於成像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有關於具有自對準蓋的覆晶樣本成像設備。
成像通常被用作用於評估生物樣本的感測機制。傳統地,將生物樣本裝載到流體設備(例如,具有流體腔室或更複雜的流體網路的容器或微流體盒)中。接著,透過成像系統對流體設備的至少一部分成像,以檢測生物樣本中的一種或多種分析物。通常,具有一個或多個透鏡的成像物鏡將流體設備的一個或多個相關部分成像到影像感測器上。但是,無透鏡成像越來越受歡迎。與基於透鏡的成像系統相比,無透鏡成像系統可以顯著地更便宜,並且也更加小型。大多數無透鏡成像系統將樣本放置在非常靠近影像感測器的位置,或者甚至直接放置在影像感測器上。最簡單的無透鏡成像系統由影像感測器組成。一些無透鏡成像系統還包括一個或多個附加部件(諸如光源、一個或多個濾光器和/或孔徑)。無透鏡成像系統的降低的成本和尺寸使得將成像系統(例如,影像感測器)集成在一次性流體設備中是可行的。
在一實施例中,一種具有自對準蓋的覆晶樣本成像設備包括影像感測器晶片、扇出基板和蓋子。影像感測器晶片包括(a)對入射在影像感測器晶片的第一側上的光敏感的感光像素的像素陣列,以及(b)設置在第一側上並且電性連接到像素陣列的第一電性接點。扇出基板(a)設置在第一側上,(b)電性連接到第一電性接點,(c)在像素陣列上方形成孔以部分地定義像素陣列 上方用於容納流體樣本的腔室,以及(d)形成背離第一側的第一表面。蓋子設置在扇出基板的背離第一側的第一表面上,以進一步定義腔室。蓋子包括突出到孔中的內部部分,以在平行於第一側的維度中使蓋子相對於扇出基板對準。
在一實施例中,一種用於製造具有自對準蓋的覆晶樣本成像設備的方法包括:將扇出基板設置在影像感測器晶片的第一側上,影像感測器晶片包括對入射在第一側上的光敏感的感光像素的像素陣列。扇出基板在像素陣列上方形成孔,以部分地定義像素陣列上方用於容納流體樣本的腔室。設置的步驟包括完成影像感測器晶片的第一電性接點與扇出基板的面向第一側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二電性接點之間的電性連接。上述方法還包括:將第一表面密封到第一側;以及將蓋子密封到扇出基板的背離第一側的第二表面,使得蓋子的內部部分突出到孔中,以(a)使蓋子相對於扇出基板對準,以及(b)進一步定義腔室。
100:(覆晶樣本成像)設備
110:影像感測器晶片
112:像素陣列
114:側面
118:電性接點
120:扇出基板
122:孔
124:側壁
126:表面
130:自對準蓋
132:內部部分
134:通口
140:流體腔室
160:間隙
180:樣本
190:影像資料
222、222H、222V、232、232H、232V:延伸
236:外部部分
238:寬度
240、240H(1)、240H(2)、240V(1)、240V(2):間隙
300:(覆晶樣本成像)設備
314、316:表面
350、360:黏合劑
450、550:膠層
600:(覆晶樣本成像)設備
640:剩餘部分
642:部分
700:(覆晶樣本成像)設備
722、726:電性接點
724:電性連接
750:厚度
760:深度
770:距離
780:間隙
812、814、822、872:寬度
824、832、838:厚度
890:總封裝高度
900:(覆晶樣本成像)設備
950:光學層
960:測定層
1000:方法
1010、1012、1020、1022、1024、1030、1032、1034、1040:步驟
圖1A和1B顯示了根據一實施例的具有自對準蓋的覆晶樣本成像設備。
圖2A和2B更詳細地示出了根據一實施例的圖1A和1B的設備的自對準蓋的構造。
圖3顯示了根據一實施例的具有自對準蓋的覆晶樣本成像設備,其中扇出基板黏附到影像感測器晶片。
圖4顯示了圖3的設備中黏合劑的一實作。
圖5顯示了圖3的設備中黏合劑的另一種實作。
圖6顯示了根據一實施例的具有自對準蓋的覆晶樣本成像設備,其中扇出基板覆蓋影像感測器晶片的像素陣列的一部分。
圖7顯示了根據一實施例的覆晶樣本成像設備,其包括自對準蓋以及重新分配從影像感測器晶片接收的電性信號的電性接點和連接。
圖8是示出圖1A和1B的設備的實施例的若干特徵的示例尺寸的圖。
圖9顯示了根據一實施例的覆晶樣本成像設備,其包括自對準蓋和影像感測器晶片的一個或多個層。
圖10顯示了根據一實施例的用於製造具有自對準蓋的覆晶樣本成像設備的方法。
圖1A和1B顯示了一種具有自對準蓋的覆晶樣本成像設備100。設備100可以被用於樣本180的無透鏡成像或涉及樣本180的測定。樣本180可以是生物樣本。圖1A是設備100的剖視圖,圖1B是設備100的爆炸圖。在以下描述中,最好將圖1A和1B一起查看。設備100包括影像感測器晶片110、設置在影像感測器晶片110上的扇出基板120以及設置在扇出基板120上的自對準蓋130。
影像感測器晶片110是覆晶影像感測器,其包括像素陣列112和多個電性接點118。像素陣列112包括對入射在影像感測器晶片110的側面114上的光敏感的多個感光像素(圖1中未繪出)。影像感測器晶片110可以是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影像感測器晶片。電性接點118設置在像素陣列112週邊的側面114上,並輸出表示由像素陣列112檢測到的光的電性信號。雖然在圖1A和1B中未示出,但是應該理解者為,電性接點118直接或間接地在通信上耦合到像素陣列112。
扇出基板120設置在側面114上,並且具有至少兩個功能:(a) 重新分佈經由電性接點118從影像感測器晶片110接收的電性信號,以及(b)部分定義用於在像素陣列112上方容納樣本180的流體腔室140。扇出基板120電性連接到電性接點118,並且重新分佈經由電性接點118從影像感測器晶片110接收的電性信號。在操作中,扇出基板120以從電性接點118接收的並且選擇性地由扇出基板120進一步處理的電性信號的形式輸出影像資料190。扇出基板120形成孔122。孔122的側壁124和影像感測器晶片110的側面114協作以定義流體腔室140。如圖1A和1B中所指示,側壁124可以是垂直的,或者與垂直成一定角度。像素陣列112週邊的電性接點118的數量和分佈可以與圖1B中所示的不同,而不脫離本發明的範圍。扇出基板120可以是有機基板,具有由金屬製成的電性連接和接點。
圖1A示出了扇出基板120與影像感測器晶片110的側面114之間的間隙160。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範圍的情況下,(a)扇出基板120與影像感測器晶片110的側面114之間的距離可以小於圖1A中所指示的距離和/或(b)間隙160可以至少部分地被例如黏合扇出基板的黏合劑填充。在具有非零間隙160的設備100的實施例中,樣本180的一部分可以進入間隙160。但是,可以透過間隙160中存在被捕集的氣體和相對疏水表面特性中的任一者來防止樣本180進入這種非零間隙160的至少一部分。
蓋子130設置在扇出基板120的背離影像感測器晶片110的側面114的表面126上。蓋子130被密封到扇出基板120,以進一步定義流體腔室140。在一實施例中,將蓋子130膠合到扇出基板120。蓋子130包括突出到扇出基板120的孔122中的內部部分132。當將蓋子130與扇出基板120組裝時,內部部分132有助於使蓋子130的位置與扇出基板120對準。為了進行比較,使用平面蓋,可能會意外地使蓋子相對於孔122未對準,使得蓋子不能覆蓋孔122。例如,平面蓋可以偏離孔122而錯位,使得蓋子130不能橫跨整個孔122,或者平面蓋的位置可以在將平面蓋黏合到扇出基板120之前或期間移位以露出孔122的一部分。
蓋子可以形成到流體腔室140的一個或多個通口134。通口134 允許將樣本180添加到流體腔室140。在一實作中,蓋子130包括兩個通口134。在這種實作的操作中,樣本180經由第一通口134被添加到流體腔室140,而氣體經由第二通口134從流體腔室140逸出。樣本180因此可以流入流體腔室140,例如以填充流體腔室140的全部或流體腔室140的期望部分。設備100的這種實作還允許樣本180的至少一部分在經由第一通口134的添加之後流過流體腔室140,並經由第二通口134流出流體腔室140。
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範圍的情況下,蓋子130的背離影像感測器晶片110的上側可以是非平面的。例如,一個或多個通口134可以與從蓋子130的上側的相鄰部分或者突出或者凹陷的特徵相關聯。蓋子130可以在與圖1B所表示的位置不同的位置形成通口134。
在一實施例中,蓋子130是透明的,並因此允許光穿過蓋子130以照亮流體腔室140並幫助影像感測器晶片110成像。在這個實施例中,蓋子130可以由玻璃或透光塑膠製成。在另一個實施例中,蓋子130是不透明的,並且影像感測器晶片110對例如透過化學發光過程在流體腔室140內生成的光成像。
圖2A和2B更詳細地示出了自對準蓋子130的構造。圖2A是設備100的剖視圖。圖2B在與圖2A剖面正交的維度示出了蓋子130的內部部分132相對於扇出基板120的尺寸。在本文中,將與圖2A剖面正交的維度稱為“橫向維度”。最好一起查看圖2A和2B。
在圖1A、1B、2A和2B所描繪的示例中,內部部分132、孔122和扇出基板120中的每一者在平行於像素陣列112的維度(即,平行於圖2B的平面的維度)中具有矩形剖面。但是,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範圍的情況下,在圖2B的平面中,內部部分132、孔122和扇出基板120中的一者或多者的剖面可以是非矩形的。一般而言,內部部分132可以具有與孔122的尺寸和形狀匹配的尺寸和形狀,或者內部部分132可以相對於孔122尺寸較小。在內部部分132的尺寸和形狀與孔122的尺寸和形狀匹配的“緊密配合”實施例中,內部部分 132相對於扇出基板120完全對準蓋子130的位置。在這種緊密配合實施例中,內部部分132確保蓋子130及其任何特徵(例如,通口134)相對於扇出基板120以高準確度定位。此外,當扇出基板120相對於像素陣列112準確對準時,這些緊密配合實施例確保蓋子130相對於像素陣列112準確對準。在“鬆配合”實施例中,內部部分132相對於孔122尺寸較小。在這種鬆配合實施例中,對準準確度降低,但是與緊密配合實施例相比,內部部分132插入孔122中可以更容易並且受製造公差的影響更小。
以下討論以所描繪的矩形示例為基礎,但是容易推廣到非矩形剖面。如圖2B中所示,孔122在水平維度中具有延伸222H,在垂直維度中具有延伸222V,而內部部分132在水平維度中具有延伸232H,在垂直維度中具有延伸232V。圖2A的剖面可以在水平或者垂直維度。延伸222H與232H之間的任何差可以分佈在間隙240H(1)和240H(2)之間。當延伸222H與232H相同時,間隙240H(1)和240H(2)為零。類似地,延伸222V與232V之間的任何差可以分佈在間隙240V(1)和240V(2)之間。當延伸222V與232V相同時,間隙240V(1)和240V(2)為零。雖然在圖2A和2B中未示出,但是在內部部分132小於孔122的實施例中,內部部分132可以相對於孔122旋轉,使得間隙240H(1)、240H(2)、240V(1)和240V(2)中的每一者是位置的函數。
在第一鬆配合實施例中,延伸222H與232H之間的差以及延伸222V與232V之間的差中的每一者均小於蓋子130的外部部分236的寬度238,使得內部部分在孔122的任一側上相接。在這個第一鬆配合實施例中,內部部分132的尺寸確保外部部分236沿著孔122的整個周邊與扇出基板120的材料部分重疊,使得蓋子130可以密封流體腔室140(除了選擇性通口134之外)。
在特徵為比第一鬆配合實施例更緊密配合的第二鬆配合實施例中,延伸222H與232H之間的差以及延伸222V與232V之間的差中的每一者小於延伸222H和222V中相應的一者的特定分數。可以根據蓋子130的特徵相對於例如像素陣列112的對準期望準確度來設置這個分數的量值。在一個示例中, 該分數為5%或10%。
在特徵也為比第一鬆配合實施例更緊密配合的第三鬆配合實施例中,延伸222H與232H之間的差以及延伸222V與232V之間的差中的每一者足以在存在預期製造公差的情況下允許內部部分132配合在孔122中。例如,延伸222H與232H之間的差以及延伸222V與232V之間的差可以在20微米和200微米之間的範圍內。
圖3顯示了具有自對準蓋130的一種覆晶樣本成像設備300,其中扇出基板120黏附到影像感測器晶片110。設備300是設備100的一實施例,其包括在影像感測器晶片110的側面114與扇出基板120的面向側面114的表面314之間的介面處的黏合劑350。黏合劑350包圍流體腔室140並且幫助密封流體腔室140。黏合劑350是例如膠。
在一種實作中,黏合劑350是膠,並且在電性接點118和扇出基板120之間形成電性連接之後施加膠。在這種實作中,可以將膠施加到影像感測器晶片110的側面114與扇出基板120的表面314之間的介面的暴露邊緣。毛細作用可以幫助膠沿著介面的分佈。
在某些實施例中,設備300還包括將蓋子130密封到扇出基板120的黏合劑360。黏合劑360包圍蓋子130的內部部分132。在圖3所描繪的示例中,黏合劑360設置在蓋子130的外部部分236與扇出基板120的背離影像感測器晶片110的表面316之間的介面處。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範圍的情況下,除了或代替圖3所示的黏合劑360的位置,黏合劑360還可以設置在扇出基板120的側壁124與蓋子130的內部部分132之間的介面處。黏合劑360是例如膠或層壓黏合劑。
圖4顯示了黏合劑350在設備300中的一種實作。圖4示出了扇出基板120和黏合劑350投影到影像感測器晶片110的側面114上的位置。在此,黏合劑350被實現為膠層450,該膠層450包圍由電性接點118共同佔據的 區域。膠層450可以幫助保護電性接點118免受例如由於暴露於空氣而造成的腐蝕。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範圍的情況下,膠層450可以比圖4中所示的更朝著像素陣列112延伸,並且例如在一個或多個電性接點118之間延伸。
圖5顯示了黏合劑350在設備300中的另一種實作。圖5示出了扇出基板120和黏合劑350被投影到影像感測器晶片110的側面114上的位置。在此,黏合劑350被實現為膠層550,其不僅包圍由電性接點118共同佔據的區域,而且還嵌入每個電性接點118。膠層550可以幫助保護電性接點118不(a)暴露於來自設備300外部的空氣,以及(b)暴露於流體腔室140中的樣本180。膠層550可以橫跨影像感測器晶片110的側面114與扇出基板120的表面314之間的整個介面。
圖6顯示了具有自對準蓋130的一個覆晶樣本成像設備600,其中扇出基板120覆蓋影像感測器晶片110的像素陣列112的一部分642,使得僅像素陣列112的剩餘部分640設置在扇出基板120的孔122中。圖6使用與圖4和5相同的視圖。設備600是設備300的一實施例。設備600可以實現如圖6中所示的膠層450,或實現膠層550。當在設備600中實現膠層550時,膠層550可以橫跨影像感測器晶片110的側面114與扇出基板120的表面314之間的整個介面,包括像素陣列112的部分642。
圖7顯示了一種覆晶樣本成像設備700,其包括自對準蓋子130以及重新分佈從影像感測器晶片110的電性接點118接收的電性信號的電性接點722、電性連接724和電性接點726。設備700是設備100的一實施例。設備700可以形成設備300的一實施例。電性接點722、電性連接724和電性接點726設置在扇出基板120的表面314上。
每個電性接點722的位置與影像感測器晶片110上的不同的相應電性接點118的位置匹配。每對電性接點722和118可以利用焊料材料(圖7中未示出)彼此連接。這種焊料材料可以由金組成或包括金。在一個實施例中,電性接點722和118中的一者或兩者是焊盤,並且可以比圖7中所表示的更薄, 使得側面114與表面314之間的間隙780的大部分被焊料材料橫跨。電性接點726位於扇出基板120的懸於影像感測器晶片110之上的一部分上,使得影像感測器晶片110不阻止對電性接點726的接近。電性連接724將電性接點722連接到電性接點726。在一個實施例中,電性接點722的數量與電性接點726的數量匹配,並且每個電性接點722經由不同的相應電性連接724連接到不同的相應電性接點726。雖然圖7將電性接點722描繪為比電性連接724厚,但是電性接點722可以是電性連接724的局部部分,與電性連接724的其餘部分不可區分。每個電性接點726可以是焊料凸塊。
在某些實施例中,電性接點726(例如,焊料凸塊)具有遠離表面314的深度760,該深度760足以延伸超過影像感測器晶片110的厚度750一定距離770。在這些實施例中,電性接點726可以被焊接到橫跨整個設備700下方的基板上的電性接點/連接,而影像感測器晶片110不干擾這種基板。在一個這樣的實施例中,深度760在200微米至400微米的範圍內,間隙780在20微米和40微米之間的範圍內,厚度750在120微米和200微米之間的範圍內,並且距離770在100微米和200微米之間的範圍內。
可以使用回流焊接將電性接點722焊接到電性接點118。回流焊接製程可以用來在橫向維度中將扇出基板120與影像感測器晶片110自對準。
圖8是示出以上參考圖1-7討論的設備100的實施例的若干特徵的示例維度的圖。除了已經討論過的維度之外,圖8表示影像感測器晶片110的寬度812、影像感測器晶片110與扇出基板120的材料部分之間的重疊區域的寬度814、扇出基板120的材料部分的寬度822、扇出基板120的厚度824、蓋子130的內部部分132的厚度832、蓋子130的外部部分236的厚度838、在電性接點118和722之間形成的電性連接的寬度872、電性接點726的寬度826、以及實現電性接點726的一個實施例的總封裝高度890(使得距離770大於零)。寬度812可以在3毫米和10毫米之間的範圍內。寬度814可以在1毫米和2毫米之間的範圍內。寬度822可以在2毫米和5毫米之間的範圍內。厚度824可以在200微米和400微米之間的範圍內。厚度832可以在300微米和800微米 之間的範圍內。厚度838可以在100微米和600微米之間的範圍內。寬度872可以在50微米和100微米之間的範圍內。總封裝高度890可以在0.6毫米和1.5毫米之間的範圍內。
圖9顯示了一種覆晶樣本成像設備900,其包括自對準蓋130以及影像感測器晶片114的側面114上的一個或多個附加層。設備900是設備100的一實施例,並且可以形成設備300、600或700的一實施例。設備900包括光學層950和測定層960中的一者或兩者。
光學層950影響光朝著像素陣列112傳播。光學層950可以是抑制光反射離開側面114的抗反射塗層。替代性地,光學層950可以是波長濾光器(例如,帶通濾光器或高通濾光器),以抑制不期望的波長的成像,例如,以促進樣本180的螢光成像或化學發光成像或涉及樣本180的測定。
測定層960包括參與樣本180的測定的材料。測定層960可以是連續層或多個局部斑點(諸如微陣列)。
圖10顯示了一種用於製造具有自對準蓋的覆晶樣本成像設備的方法1000。方法1000可以用於製造設備100。方法1000包括步驟1010、1020和1030。
步驟1010將扇出基板設置在影像感測器晶片的第一側上。影像感測器晶片包括對入射在第一側上的光敏感的感光像素的像素陣列。扇出基板在像素陣列上方形成孔以部分地定義在像素陣列上方用於容納流體樣本的腔室。在步驟1010的一個示例中,扇出基板120設置在影像感測器晶片110上。步驟1010包括步驟1012。步驟1012完成影像感測器晶片的第一電性接點與扇出基板的面向第一側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二電性接點之間的電性連接。在步驟1012的一個示例中,例如使用回流焊接將影像感測器晶片110的電性接點118焊接到扇出基板120的電性接點722。當實現回流焊接時,步驟1012可以用來將扇出基板120與影像感測器晶片110自對準,如以上參考圖7所討論的。
步驟1020將扇出基板的第一表面密封到影像感測器晶片的第一側。在步驟1020的一個示例中,扇出基板120的表面314被密封到影像感測器晶片110的側面114。步驟1020可以包括將扇出基板的第一表面黏附到影像感測器晶片的第一側的步驟1022。在步驟1022的一個示例中,黏合劑350將扇出基板120的表面314黏附到影像感測器晶片110的側面114。步驟1022可以包括將膠添加到第一表面和第一側之間的介面的暴露邊緣,以允許膠經由毛細作用沿著介面擴散的步驟1024。在步驟1022的一個示例中,實現為膠的黏合劑350被施加到影像感測器晶片110的側面114與扇出基板120的表面314之間的介面的暴露邊緣,使得膠經由毛細作用沿著介面擴散,例如形成膠層450或550。
步驟1030將蓋子密封到扇出基板的背離影像感測器晶片的第一側的第二表面,使得蓋子的內部部分突出。蓋子的突出的內部部分用來使蓋子相對於扇出基板對準。在步驟1010中,突出的內部部分進一步定義由影像感測器晶片和扇出基板部分地定義的腔室。在步驟1030的一個示例中,蓋子130被密封到扇出基板120的表面316,使得內部部分132突出到扇出基板120的孔122中。步驟1030可以包括步驟1032和1034。步驟1032將蓋子的內部部分安置在扇出基板的孔中,以使蓋子相對於扇出基板對準。在步驟1032的一個示例中,蓋子130的內部部分132安置在扇出基板120的孔122中,以使蓋子130相對於扇出基板120對準。步驟1034將蓋子的外部部分黏附到第二表面。在步驟1034的一個示例中,使用黏合劑360將蓋子130的外部部分236黏附到表面316。可以執行步驟1032和1034,使得在將蓋子130的內部部分132安置在扇出基板120的孔122中之前,將膠(黏合劑360的示例)施加到扇出基板120的表面316或者蓋子130的外部部分236。替代性地,在將蓋子130的內部部分132安置在扇出基板120的孔122中之後,可以將膠(黏合劑360的示例)施加到扇出基板120的表面316與蓋子130的外部部分236之間的介面的邊緣。
方法1000還可以包括步驟1040,步驟1040是在步驟1020之後在第二表面的懸於影像感測器晶片上方的部分上形成第三電性接點,第三電性接點經由扇出基板的扇出連接而電性連接到第二電性接點。在步驟1040的一個 示例中,電性接點726在表面314的懸於影像感測器晶片110上方的一部分上形成。雖然在圖10中被示為在步驟1020之後執行,但是可以在步驟1020之前或步驟1010之前執行步驟1040,而不脫離本發明之範圍。
特徵的組合
上面描述的特徵以及下面要求保護的特徵可以以各種方式組合而不脫離本發明之範圍。例如,將得以領會者為,本文描述的一個覆晶樣本成像設備或相關聯方法的各方面可以結合或交換本文描述的另一個覆晶樣本成像設備或相關聯方法的特徵。以下示例說明上述實施例的一些可能的非限制性組合。應當清楚者為,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的情況下,可以對本文的方法、產品和系統進行許多其它改變和修改:
(A1)一種具有自對準蓋的覆晶樣本成像設備可以包括影像感測器晶片、扇出基板和蓋子。影像感測器晶片包括(a)對入射在影像感測器晶片的第一側上的光敏感的感光像素的像素陣列,以及(b)設置在第一側上並且電性連接到像素陣列的第一電性接點。扇出基板(a)設置在第一側上,(b)電性連接到第一電性接點,(c)在像素陣列上方形成孔,以部分地定義像素陣列上方用於容納流體樣本的腔室,以及(d)形成背離第一側的第一表面。蓋子設置在扇出基板的背離第一側的第一表面上,以進一步定義腔室。蓋子包括突出到孔中的內部部分,以在平行於第一側的維度中使蓋子相對於扇出基板對準。
(A2)在表示為(A1)的覆晶樣本成像設備中,內部部分可以被蓋子的外部部分包圍,外部部分可以耦接到第一表面。
(A3)在表示為(A2)的覆晶樣本成像設備中,在平行於第一表面的每個橫向維度中,內部部分的橫向延伸可以小於孔的橫向延伸,以易於將內部部分插入孔中。
(A4)在表示為(A3)的覆晶樣本成像設備中,在平行於第一表面的每個橫向維度中,內部部分的橫向延伸與孔的橫向延伸之間的差可以小 於在該維度中外部部分的最小寬度,以確保沿著孔的整個周邊在外部部分和第一表面之間的重疊。
(A5)在表示為(A3)和(A4)的覆晶樣本成像設備中的任一者中,在平行於第一表面的每個橫向維度中,內部部分的橫向延伸與孔的橫向延伸之間的差可以小於孔的橫向延伸的百分之十。
(A6)在表示為(A3)至(A5)的覆晶樣本成像設備中的任一者中,在平行於第一表面的每個橫向維度中,內部部分的橫向延伸與孔的橫向延伸之間的差可以在20微米和200微米之間的範圍內。
(A7)在表示為(A1)至(A6)的覆晶樣本成像設備中的任一者中,扇出基板可以在扇出基板的與第一表面相對的第二表面上包括與第一電性接點接觸的第二電性接點,以及將第二電性接點電性連接到設置在第二表面的懸於影像感測器晶片之上的一部分上的第三電性接點的扇出連接。
(A8)在表示為(A7)的覆晶樣本成像設備中,第三電性接點在與第二表面正交的第一維度中遠離第二表面的深度可以延伸超過影像感測器晶片在第一維度中的厚度。
(A9)表示為(A7)和(A8)的覆晶樣本成像設備中的任一者,還可以包括在第一側和第二表面之間的介面處的黏合劑,以將扇出基板密封到影像感測器晶片。
(A10)在表示為(A9)的覆晶樣本成像設備中,黏合劑可以封住第一電性接點、第二電性接點及其之間的電性連接。
(A11)在表示為(A1)至(A10)的覆晶樣本成像設備中的任一者中,像素陣列可以完全在孔的內部。
(A12)在表示為(A1)至(A10)的覆晶樣本成像設備中的任一者中,像素陣列的第一部分在孔的內部,像素陣列的第二部分被扇出基板的材料部分覆蓋。
(A13)表示為(A1)至(A12)的覆晶樣本成像設備中的任一者,還可以包括在蓋子和扇出基板之間的黏合劑,以將蓋子密封到扇出基板。
(A14)在表示為(A1)至(A13)的覆晶樣本成像設備中的任一者中,蓋子可以形成至少兩個通口以使得樣本能夠至少流入腔室。
(B1)一種用於製造具有自對準蓋的覆晶樣本成像設備的方法可以包括(a)將扇出基板設置在影像感測器晶片的第一側上,影像感測器晶片包括對入射在第一側上的光敏感的感光像素的像素陣列,其中(i)扇出基板在像素陣列上方形成孔以部分地定義像素陣列上方用於容納流體樣本的腔室,並且(ii)設置步驟包括完成在影像感測器晶片的第一電性接點與扇出基板的面向第一側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二電性接點之間的電性連接,(b)將第一表面密封到第一側,以及(c)將蓋子密封到扇出基板的背離第一側的第二表面,使得蓋子的內部部分突出到孔中,以(a)使蓋子相對於扇出基板對準,以及(b)進一步定義腔室。
(B2)在表示為(B1)的方法中,將蓋子密封到第二表面的步驟可以包括將內部部分安置在孔中,以使蓋子相對於扇出基板對準,以及將蓋子的外部部分黏附到第二表面。
(B3)在表示為(B1)和(B2)的方法之任一者中,將第一表面密封到第一側的步驟可以包括將第一表面黏附到第一側。
(B4)在表示為(B3)的方法中,將第一表面黏附到第一側的步驟可以包括,在完成電性連接的步驟之後,將膠添加到第一表面和第一側之間的介面的暴露邊緣,以允許膠經由毛細作用沿著介面擴散。
(B5)表示為(B1)至(B4)的方法中的任一者還可以包括:在密封第一表面的步驟之後在第一表面的懸於影像感測器晶片之上的一部分上形成第三電性接點,第三電性接點在與第一表面正交的第一維度中具有遠離第一表面的深度,在密封第一表面的步驟之後,所述深度延伸超過影像感測器晶片在第一維度中的厚度,其中第三電性接點經由扇出基板的扇出連接而電性連接到第二電性接點。
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範圍的情況下,可以在上述系統和方法中進行改變。因此應當注意的是,以上描述中包含並且在圖式中示出的內容應當被解釋為說明性而不是限制性的。以下申請專利範圍旨在涵蓋本文所述的一般和具體特徵,以及本系統和方法的範圍的所有陳述,在文義上可以說成其介於兩者之間。
100:(覆晶樣本成像)設備
110:影像感測器晶片
112:像素陣列
114:側面
118:電性接點
120:扇出基板
122:孔
124:側壁
126:表面
130:自對準蓋
132:內部部分
134:通口
140:流體腔室
160:間隙
180:樣本
190:影像資料

Claims (19)

  1. 一種具有自對準蓋的覆晶樣本成像設備,包括:
    一影像感測器晶片,包括(a)對入射在該影像感測器晶片的第一側上的光敏感的感光像素的像素陣列,以及(b)設置在該第一側上並且電性連接到該像素陣列的第一電性接點;
    一扇出基板,(a)設置在該第一側上,(b)電性連接到該第一電性接點,(c)在該像素陣列上方形成孔以部分地定義該像素陣列上方用於容納流體樣本的腔室,以及(d)形成背離該第一側的第一表面;以及
    一蓋子,設置在該扇出基板的背離該第一側的該第一表面上,以進一步定義該腔室,該蓋子包括突出到該孔中的內部部分,以在平行於該第一側的維度中使該蓋子相對於該扇出基板對準。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覆晶樣本成像設備,其中該內部部分被該蓋子的外部部分包圍,該外部部分耦接到該第一表面。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覆晶樣本成像設備,其中在平行於該第一表面的每個橫向維度中,該內部部分的橫向延伸小於該孔的橫向延伸,以易於將該內部部分插入該孔中。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覆晶樣本成像設備,其中在平行於該第一表面的每個橫向維度中,該內部部分的該橫向延伸與該孔的該橫向延伸之間的差小於在該維度中該外部部分的最小寬度,以確保沿著該孔的整個周邊在該外部部分和該第一表面之間的重疊。
  5. 如請求項3所述之覆晶樣本成像設備,其中在平行於該第一表面的每個橫向維度中,該內部部分的該橫向延伸與該孔的該橫向延伸之間的差小於該孔的該橫向延伸的百分之十。
  6. 如請求項3所述之覆晶樣本成像設備,其中在平行於該第一表面的每個橫向 維度中,該內部部分的該橫向延伸與該孔的該橫向延伸之間的差在20微米和200微米之間的範圍內。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覆晶樣本成像設備,其中該扇出基板在該扇出基板的與該第一表面相對的第二表面上包括與該第一電性接點接觸的第二電性接點,以及將該第二電性接點電性連接到設置在該第二表面的懸於該影像感測器晶片之上的一部分上的第三電性接點的扇出連接。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覆晶樣本成像設備,其中該第三電性接點在與該第二表面正交的第一維度中遠離該第二表面的深度延伸超過該影像感測器晶片在該第一維度中的厚度。
  9. 如請求項7所述之覆晶樣本成像設備,更包括在該第一側和該第二表面之間的介面處的黏合劑,以將該扇出基板密封到該影像感測器晶片。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覆晶樣本成像設備,該黏合劑封住該第一電性接點、該第二電性接點及其之間的電性連接。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覆晶樣本成像設備,其中該像素陣列完全在該孔的內部。
  1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覆晶樣本成像設備,其中該像素陣列的第一部分在該孔的內部,該像素陣列的第二部分被該扇出基板的材料部分覆蓋。
  13. 如請求項1所述之覆晶樣本成像設備,更包括在該蓋子和該扇出基板之間的黏合劑,以將該蓋子密封到該扇出基板。
  14. 如請求項1所述之覆晶樣本成像設備,其中該蓋子形成至少兩個通口以使得樣本能夠至少流入該腔室。
  15. 一種用於製造具有自對準蓋的覆晶樣本成像設備的方法,包括:
    將扇出基板設置在影像感測器晶片的第一側上,該影像感測器晶片包括對入射在該第一側上的光敏感的感光像素的像素陣列,該扇出基板在該像素陣列上方形成孔以部分地定義該像素陣列上方用於容納流體樣本的腔室,該設置包括 完成該影像感測器晶片的第一電性接點與該扇出基板的面向該第一側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二電性接點之間的電性連接;
    將該第一表面密封到該第一側;以及
    將蓋子密封到該扇出基板的背離該第一側的第二表面,使得該蓋子的內部部分突出到該孔中,以(a)使該蓋子相對於該扇出基板對準,以及(b)進一步定義該腔室。
  16. 如請求項15所述之方法,其中將該蓋子密封到該第二表面的步驟包括:
    將該內部部分安置在該孔中,以使該蓋子相對於該扇出基板對準;以及
    將該蓋子的外部部分黏附到該第二表面。
  17. 如請求項15所述之方法,其中將該第一表面密封到該第一側的步驟包括將該第一表面黏附到該第一側。
  18. 如請求項17所述之方法,其中將該第一表面黏附到該第一側的步驟包括:
    在完成該電性連接的步驟之後,將膠添加到該第一表面和該第一側之間的介面的暴露邊緣,以允許該膠經由毛細作用沿著該介面擴散。
  19. 如請求項15所述之方法,更包括:在密封該第一表面的步驟之後在該第一表面的懸於該影像感測器晶片之上的一部分上形成第三電性接點,該第三電性接點在與該第一表面正交的第一維度中具有遠離該第一表面的深度,在密封該第一表面的步驟之後,該深度延伸超過該影像感測器晶片在該第一維度中的厚度,該第三電性接點經由該扇出基板的扇出連接而電性連接到該第二電性接點。
TW109105891A 2019-03-01 2020-02-24 具有自對準蓋的覆晶樣本成像設備及其製造方法 TWI7542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290,832 2019-03-01
US16/290,832 US11195864B2 (en) 2019-03-01 2019-03-01 Flip-chip sample imaging devices with self-aligning lid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01749A true TW202101749A (zh) 2021-01-01
TWI754231B TWI754231B (zh) 2022-02-01

Family

ID=72236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05891A TWI754231B (zh) 2019-03-01 2020-02-24 具有自對準蓋的覆晶樣本成像設備及其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195864B2 (zh)
CN (1) CN111640767B (zh)
TW (1) TWI7542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181369A1 (en) * 2019-03-08 2022-06-09 Dexerials Corporatio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connection structure, connection structure, film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film structure
US11515220B2 (en) * 2019-12-04 2022-11-29 Advanced Semiconductor Engineering, Inc. Semiconductor package structure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99073A (en) * 1996-03-04 1997-12-16 Motorola Integrated electro-optical package with carrier ring and method of fabrication
KR20020028115A (ko) * 2000-10-07 2002-04-16 윤종용 마이크로 렌즈를 갖는 고체촬상소자모듈 및 패키징 방법
US6683298B1 (en) * 2000-11-20 2004-01-27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Image sensor packaging with package cavity sealed by the imaging optics
US7042060B2 (en) * 2003-01-31 2006-05-09 Intevac, Inc. Backside thinning of image array devices
CN1875476A (zh) * 2003-09-26 2006-12-06 德塞拉股份有限公司 制造包括可流动导电介质的加盖芯片的结构和方法
US7915030B2 (en) 2005-09-01 2011-03-29 Canon U.S. Life Sciences, Inc. Method and molecular diagnostic device for detection, analysis and identification of genomic DNA
TW201104850A (en) * 2009-07-29 2011-02-01 Kingpak Tech Inc Image sensor package structure with large air cavity
EP2494400B1 (en) * 2009-10-28 2021-12-08 Alentic Microscience Inc. Microscopy imaging
US8538120B2 (en) * 2010-08-19 2013-09-17 Aptina Imaging Corporation System for targeting cells or other materials
JP5721370B2 (ja) * 2010-08-27 2015-05-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センサの製造方法、光センサ及びカメラ
JP5818455B2 (ja) * 2011-02-17 2015-11-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固体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794020B2 (ja) * 2011-07-27 2015-10-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固体撮像装置
US9018725B2 (en) * 2011-09-02 2015-04-28 Optiz, Inc. Stepped package for image sensor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9231015B2 (en) 2012-09-24 2016-01-05 Omnivision Technologies, Inc. Backside-illuminated photosensor array with white, yellow and red-sensitive elements
US9737710B2 (en) * 2014-06-30 2017-08-22 Long-Sheng Fa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configuring artificial retina devices
US20160116409A1 (en) * 2014-10-28 2016-04-28 Omnivision Technologies, Inc. Color-Sensitive Image Sensor With Embedded Microfluidic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9443894B1 (en) * 2015-03-09 2016-09-13 Omnivision Technologies, Inc. Imaging package with removable transparent cover
JP2016206313A (ja) * 2015-04-17 2016-12-08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光デバイスパッケージ
US10187560B2 (en) * 2015-10-15 2019-01-22 Omnivision Technologies, Inc. Notched-spacer camera modul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same
US20170200755A1 (en) * 2016-01-12 2017-07-13 Omnivision Technologies, Inc. Flip-Chip Image Sensor Package
US10128289B2 (en) * 2016-09-12 2018-11-13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Industries, Llc Embedded image sensor semiconductor packages and related method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40767B (zh) 2022-10-28
US11195864B2 (en) 2021-12-07
TWI754231B (zh) 2022-02-01
US20200279880A1 (en) 2020-09-03
CN111640767A (zh) 2020-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83298B1 (en) Image sensor packaging with package cavity sealed by the imaging optics
CN106158894B (zh) 电子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CN100561280C (zh) 相机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JP5329903B2 (ja) 固体撮像装置、固体撮像装置の製造方法
TWI754231B (zh) 具有自對準蓋的覆晶樣本成像設備及其製造方法
JP5873094B2 (ja) 入射放射線検出器パッケージング
KR100730726B1 (ko) 카메라 모듈
US20110278692A1 (en) Solid-state image sensing device having a direct-attachment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I721378B (zh) 影像感測器封裝及其製造方法
TWI614883B (zh) 具有黑色遮罩的晶片尺寸封裝之影像感測器封裝及相關封裝方法
TW201336058A (zh) 用於具有光吸收層之影像感測器總成的外罩
US20090230493A1 (en) Solid-state imag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solid-state imaging device
JP2010021283A (ja) 固体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190013917A (ko) 패키징 구조체 및 패키징 방법
JP2009086092A (ja) 光学部品の製造方法及び撮影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7123351A (ja) 固体撮像装置
US11063083B2 (en) Light-shielded camera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JP2010192866A (ja) 光学デバイス、固体撮像装置、及び光学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TWI323607B (en) Digital camera
WO2020034171A1 (zh) 光学传感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JP2007329813A (ja) 固体撮像装置及びこの固体撮像装置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JP2003078120A (ja) 固体撮像装置
JP2004349463A (ja) 受光装置
KR20170025115A (ko) 이미지 센서 조립체와 그 제조 방법, 및 카메라 모듈
JP2012084601A (ja) 光学デバイ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