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46225A - 指標管理系統、指標管理方法、工程化裝置及工程化程式產品 - Google Patents

指標管理系統、指標管理方法、工程化裝置及工程化程式產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46225A
TW202046225A TW108133792A TW108133792A TW202046225A TW 202046225 A TW202046225 A TW 202046225A TW 108133792 A TW108133792 A TW 108133792A TW 108133792 A TW108133792 A TW 108133792A TW 202046225 A TW202046225 A TW 20204622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management
index
aforementioned
group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337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西村健
野口智史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462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46225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4Manufactu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Testing And Monitoring For Control Systems (AREA)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 Programmable Controllers (AREA)

Abstract

指標管理系統(200)係具備:工程化裝置(100)、及運用系統(201)。前述工程化裝置係受理管理指標的指定、及表示前述運用系統的構成的管理對象資料群,由表示在指標別的運用參數群所設定的資訊的指標別的設定資訊資料群,選擇前述管理指標用的設定資訊資料,根據前述管理指標用的設定資訊資料群、及前述管理對象資料群,生成前述管理指標用的運用參數群,將前述管理指標用的運用參數群設定在前述運用系統。前述運用系統係根據前述管理指標用的運用參數群,算出管理指標值。

Description

指標管理系統、指標管理方法、工程化裝置及工程化程式產品
本發明係關於算出供生產管理用的指標的方法者。
藉由重要業績評估指標(KPI),進行生產現場的管理。在專利文獻1中係揭示用以關於生產管理系統算出高精度的KPI的技術。在該技術中,關於生產管理的第1計算機將機器指標腳本(script)傳送至生產系統的第2計算機,由第2計算機接收機器指標,使用機器指標,算出KPI。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6-170460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在專利文獻1中,係使用腳本,俾以算出機器指標。因此,若機器指標被再定義,必須覆查腳本全體,以修正腳本全體。此外,若新開發系統時、或機器指標被再定義等,難以進行抽出計算新指標所需資料而儲存在資料庫的工程化(engineering)。
本發明之目的在即使在新開發系統時或成為管理對象的指標被變更時,亦可輕易算出指標值。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發明之指標管理系統係具備: 根據被使用在算出管理指標值的1個以上的參數亦即管理指標用的運用參數群,算出前述管理指標值的運用系統;及 將前述管理指標用的運用參數群設定在前述運用系統的工程化裝置。 前述工程化裝置係具備: 受理前述管理指標的指定、及表示前述運用系統的構成的管理對象資料群,由表示在指標別的運用參數群所設定的資訊的指標別的設定資訊資料群,選擇前述管理指標用的設定資訊資料群的受理部; 根據前述管理指標用的設定資訊資料群、及前述管理對象資料群,生成前述管理指標用的運用參數群的生成部;及 將前述管理指標用的運用參數群設定在前述運用系統的設定部。 [發明之效果]
藉由本發明,可按照管理指標與運用系統的構成,算出管理指標值。因此,即使在新開發系統時或成為管理對象的指標被變更時,亦可輕易算出指標值。
在實施形態及圖示中,對相同的要素或對應的要素係標註相同符號。被標註與已說明的要素為相同的符號的要素的說明係適當省略或簡化。圖中箭號係主要表示資料流或處理流。
實施形態1. 根據圖1至圖33,說明指標管理系統200。
***構成的說明*** 根據圖1,說明指標管理系統200的構成。 指標管理系統200係具備:工程化裝置100、及運用系統201。 運用系統201係具備:指標管理裝置210、仲介裝置220、及製造裝置230。 工程化裝置100、指標管理裝置210、仲介裝置220、及製造裝置230係透過網路而彼此進行通訊。
工程化裝置100係具備受理部111、生成部112、及設定部113等要素。該等要素係以軟體予以實現。
指標管理裝置210係具備指標管理部211。指標管理部211係以軟體予以實現。
仲介裝置220係具備:指標供給部221、指標算出部222、及資料管理部223等要素。該等要素係以軟體予以實現。 此外,仲介裝置220係具備資料庫229。資料庫229係藉由記憶裝置予以實現。
製造裝置230係具備資料供給部231。資料供給部231係以軟體予以實現。
根據圖2,說明工程化裝置100的構成。 工程化裝置100係具備處理器101、主記憶裝置102、輔助記憶裝置103、輸出入裝置104、通訊裝置105、及顯示裝置106等硬體的電腦。該等硬體係透過訊號線而彼此相連接。
處理器101係進行運算處理的IC,控制其他硬體。例如,處理器101係CPU。 CPU係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單元)的簡稱。
主記憶裝置102係主記憶體。例如,主記憶裝置102係RAM。被記憶在主記憶裝置102的資料係視需要而被保存在輔助記憶裝置103。 RAM係Random Access Memory(隨機存取記憶體)的簡稱。
輔助記憶裝置103係非揮發性的記憶裝置。例如,輔助記憶裝置103係ROM、HDD或快閃記憶體。被記憶在輔助記憶裝置103的資料係視需要而被載入於主記憶裝置102。 ROM係Read Only Memory(唯讀記憶體)的簡稱。 HDD係Hard Disk Drive(硬碟驅動機)的簡稱。
輸出入裝置104係輸入裝置及輸出裝置。例如,輸入裝置係鍵盤及滑鼠,輸出裝置係揚聲器。
通訊裝置105係接收器及傳送器。例如,通訊裝置105係通訊晶片或NIC。 NIC係Network Interface Card(網路介面卡)的簡稱。
顯示裝置106係顯示器。例如,顯示裝置106係液晶顯示器。
工程化裝置100係具備:受理部111、生成部112、及設定部113等要素。該等要素係以軟體予以實現。
在輔助記憶裝置103係記憶有用以作為受理部111、生成部112、及設定部113而使電腦發揮功能的工程化程式。工程化程式係被載入於主記憶裝置102,藉由處理器101予以執行。 在輔助記憶裝置103係另外記憶有OS。OS的至少一部分係被載入於主記憶裝置102,藉由處理器101予以執行。 處理器101係一邊執行OS,一邊執行工程化程式。 OS係Operating System(作業系統)的簡稱。
工程化程式的輸出入資料係被記憶在記憶部190。 主記憶裝置102係作為記憶部190來發揮功能。但是,輔助記憶裝置103、處理器101內的暫存器、及處理器101內的快取記憶體等記憶裝置亦可取代主記憶裝置102,或者連同主記憶裝置102一起作為記憶部190來發揮功能。
工程化裝置100亦可具備替代處理器101的複數處理器。複數處理器係分擔處理器101的作用。
工程化程式係可電腦可讀取地記錄(儲存)在光碟或快閃記憶體等非揮發性的記錄媒體。
根據圖3,說明運用系統201中的各裝置的硬體構成。 指標管理裝置210、仲介裝置220、及製造裝置230的各個係電腦,與工程化裝置100同樣地具備各種硬體(若正確記載,在製造裝置230係包含有電腦(有複數台的可能性)、感測器、致動器、機械等。但是在本次的指標管理系統中,為了指標的計算,並沒有將電腦以外的機器工程化的情形,因此設為對象外)。 具體而言,各裝置係具備:處理器291、主記憶裝置292、輔助記憶裝置293、輸出入裝置294、通訊裝置295、及顯示裝置296等硬體。但是,有製造裝置230未具備:輸出入裝置294、及顯示裝置296的情形。
在輔助記憶裝置293係記憶有用以使電腦執行各裝置的軟體要素的應用程式。應用程式係被載入於主記憶裝置292,藉由處理器291予以執行。 在輔助記憶裝置293係另外記憶有OS。OS的至少一部分係被載入於主記憶裝置292,藉由處理器291予以執行。 處理器291係一邊執行OS,一邊執行應用程式。 但是,在製造裝置230係有未裝載有OS的情形。
應用程式的輸出入資料係被記憶在記憶部。 記憶部係藉由主記憶裝置292、輔助記憶裝置293、處理器291內的暫存器、及處理器291內的快取記憶體等記憶裝置予以實現。
應用程式係可電腦可讀取地記錄(儲存)在光碟或快閃記憶體等非揮發性記錄媒體。
***動作的說明*** 指標管理系統200的動作係相當於指標管理方法。此外,指標管理方法的順序係相當於指標管理程式的順序。 工程化裝置100的動作係相當於工程化方法。此外,工程化方法的順序係相當於工程化程式的順序。
根據圖4,說明指標管理方法。指標管理方法的流程係如以下所示。 在步驟S110中,工程化裝置100係受理管理指標、及管理對象資料群300,由指標別的設定資訊資料群310,選擇管理指標用的設定資訊資料群310。在此,管理指標係成為管理的對象的指標。 在步驟S120中,生成部112係根據管理指標用的設定資訊資料群310及管理對象資料群300,生成運用參數群320。 在步驟S130中,設定部113係藉由與運用系統201進行通訊,將運用參數群320設定在運用系統201。 在步驟S140中,運用系統201係使用運用參數群320,算出管理指標值。 以下針對本實施形態中所出現的管理對象資料群300、設定資訊資料群310、運用參數群320說明概要。
在圖5中顯示管理對象資料群300。 管理對象資料群300係利用者將指標管理系統200工程化的資料群。 在管理對象資料群300係包含存取資訊資料302、及工序資訊資料303。 後述存取資訊資料302與工序資訊資料303。
在圖6中顯示設定資訊資料群310。 設定資訊資料群310係用以與管理對象資料群300一起作成運用參數群320的參數群。 設定資訊資料群310係包含:資料資訊資料311、儲存條件資料312、表格雛型資料313、外掛定義資料314、及指標供給資料315。 後述設定資訊資料群310所包含的各參數。
在圖7中顯示運用參數群320。 運用參數群320係用以運用指標管理系統200的參數群。 在運用參數群320係包含:資料一覽資料321、資料取得參數322、資料管理參數323、儲存表格參數324、指標算出參數325、指標供給參數326、及指標取得參數327。 後述運用參數群320所包含的各參數。
返回至圖4,由S110進行說明。 在步驟S110中,工程化裝置100係受理管理指標、及管理對象資料群300,由指標別的設定資訊資料群310,選擇管理指標用的設定資訊資料群310。在此,管理指標係成為管理對象的指標。
根據圖8,說明受理處理(S110)的順序。 在步驟S111中,受理部111係受理管理指標。
例如,受理部111係如以下所示受理管理指標。 首先,受理部111係將指標一覽資料301所示之指標一覽顯示在顯示器。 接著,利用者係由指標一覽選擇管理指標,且使用輸入裝置,指定管理指標。 接著,受理部111係受理所被指定出的管理指標。
在圖9中顯示指標一覽資料301的具體例。 指標一覽資料301係顯示指標一覽的資料,被預先記憶在記憶部190。 在指標一覽中係包含「良品率」等指標。例如,受理部111係受理「良品率」作為管理指標。
返回至圖8,由步驟S112繼續說明。 在步驟S112中,受理部111係由指標別的設定資訊資料群310中選擇管理指標用的設定資訊資料群310。
在圖6中顯示設定資訊資料群310的具體例。 設定資訊資料群310係依指標別作準備,指標別的設定資訊資料群310被預先記憶在記憶部190。例如,受理部111係選擇「良品率」用的設定資訊資料群310。
資料資訊資料311係指定用於算出指標值的資料集。將在資料資訊資料311所指定的資料集稱為「對象資料集」。 儲存條件資料312係指定儲存對象資料集(除了完成旗標之外)的條件。 表格雛型資料313係表示儲存對象資料集(除了完成旗標之外)的表格的雛型。 外掛定義資料314係指定算出指標值的外掛。 指標供給資料315係指定供給指標的方法。
在圖10中顯示「良品率」用的資料資訊資料311的具體例。 資料資訊資料311係指定讀出2個資料集的資料值,俾以算出「良品率」。 集合(1)係由「ID」、「投入時刻」、「投入完成旗標」所成的資料集。 集合(2)係由「ID」、「檢查時刻」、「檢查結果」、「檢查完成旗標」所成的資料集。 「ID」的資料型係無符號16位元。 「投入時刻」、「檢查時刻」的資料型係無符號32位元。 「檢查結果」的資料型係無符號16位元。 「投入完成旗標」、「檢查完成旗標」的資料型係位元。
在圖11中顯示「良品率」用的儲存條件資料312的具體例。 儲存條件資料312係指定儲存條件(1)、及儲存條件(2)。 儲存條件(1)係儲存集合(1)的條件。 儲存條件(2)係儲存集合(2)的條件。
在圖12中顯示「良品率」用的表格雛型資料313的具體例。 表格雛型資料313係表示投入表格的雛型與檢查表格的雛型。 投入表格係儲存集合(1)的表格。投入表格的雛型係表示集合(1)所包含的各資料的資料形式。 檢查表格係儲存集合(2)的表格。檢查表格的雛型係表示集合(2)所包含的各資料的資料形式。 此外,表格的欄位名、與資料集中的資料名係相對應。
在圖13中顯示「良品率」用的外掛定義資料314的具體例。 外掛定義資料314係指定外掛名。將藉由外掛所執行的函數稱為外掛函數。 外掛定義資料314係指定在外掛函數所設定的引數。
在圖14中顯示「良品率」用的指標供給資料315的具體例。 指標供給資料315係指定方法名、及函數(包含引數)。
返回至圖8,由步驟S113繼續說明。 在步驟S113中,受理部111係受理存取資訊資料302。 存取資訊資料302係表示運用系統201中的各裝置的存取資訊的資料。 存取資訊係被使用在用以在各裝置進行存取的資訊。
根據圖15,說明存取資訊資料302的具體例。 利用者係利用輸出入裝置104、及顯示裝置106,進行如以下所示之操作。 利用者係圖示仲介裝置220、及製造裝置230。分別為1個,因此圖示為仲介裝置1、及製造裝置1。 利用者係在仲介裝置220之中,圖示資料管理部223、指標供給部221、及資料庫229。資料庫亦為1個,因此圖示為DB1。利用者係指定指標供給部221的URI。URI係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統一資源識別碼)的簡稱,資源識別碼之一例。利用者係指定資料庫229的IP位址、及資料庫229的資料源名。以資料庫229的IP位址而言,指定上位系的IP位址與下位系的IP位址。上位系的IP位址係用以連接指標算出部222與資料庫229的IP位址。下位系的IP位址係用以連接資料管理部223與資料庫229的IP位址。IP係Internet Protocol(網際網路協定)的簡稱,IP位址係位址之一例。 利用者係在製造裝置230之中,圖示1個以上的控制器(A、B)。利用者係指定各個控制器的IP位址。 URI、IP位址、及資料源名等存取資訊係可點擊構成要素而設定成圖形。
受理部111係生成表示所圖示的資訊的資料。所生成的資料為存取資訊資料302。
返回至圖8,說明步驟S114。 在步驟S114中,受理部111係受理工序資訊資料303。
根據圖16,說明工序資訊資料303的具體例。 利用者係圖示成為管理對象的工序流程。在工序流程中係包含:組裝工序、及檢查工序。 利用者係圖示在各工序中所使用的控制器。在組裝工序中係使用控制器A,且在檢查工序中係使用控制器B。 利用者係指定在各工序中所取得的資料集的資訊。此外,由圖16,控制器A的資料集(除了完成旗標之外)係「ID」與「投入時間」的成組,被登錄在「投入表格」。此時,亦指定將該表格放入哪個資料庫229(在該例中為DB1)。控制器B的資料集(除了完成旗標之外)係「ID」與「檢查時間」與「檢查結果」的成組,被登錄在「檢查表格」。此時亦與「投入表格」的情形同樣地,亦指定將「檢查表格」放入哪個資料庫229(在該例中為DB1)。此外,利用者係指定用以取得各資料集的資料值的通訊協定及取得周期。管理指標「良品率」係被自動設定。 各資料集係可由在資料資訊資料311中所列表的資料集(1)、(2)中選擇。
受理部111係生成表示所圖示的資訊的資料。所生成的資料為工序資訊資料303。
返回至圖4,由步驟S120繼續說明。 在步驟S120中,生成部112係根據管理指標用的設定資訊資料群310、及管理對象資料群300,生成運用參數群320。
根據圖17,說明生成處理(S120)的順序。 在步驟S121中,生成部112係根據資料資訊資料311、存取資訊資料302、及工序資訊資料303,生成資料一覽資料321。 資料一覽資料321係被使用在算出管理指標值的資料集(對象資料集)的一覽。
在圖18中顯示資料一覽資料321的具體例。 資料一覽資料321係表示由各控制器所取得的資料集(對象資料集)。此外,資料一覽資料321係表示用以由各控制器即時取得資料的通訊協定及取得周期。
生成部112係由存取資訊資料302取得各控制器名,且將各控制器名設定在資料一覽資料321。 生成部112係參照工序資訊資料303來確認各控制器的資料集資訊(除了完成旗標之外),由資料資訊資料311取得各控制器的資料集資訊(除了完成旗標之外),且將各控制器的資料集資訊設定在資料一覽資料321。 生成部112係由工序資訊資料303取得各資料集的通訊協定及取得周期,且將各資料集的通訊協定及取得周期設定在資料一覽資料321。
返回至圖17,由步驟S122繼續說明。 在步驟S122中,生成部112係根據存取資訊資料302、及資料一覽資料321,生成資料取得參數322。 資料取得參數322係表示用以由各控制器取得對象資料集(除了完成旗標之外)的資料值的規則。
在圖19中顯示資料取得參數322的具體例。 資料取得參數322係表示取得資料資訊。取得資料資訊係由各控制器所取得的資料的資訊。 此外,資料取得參數322係表示各控制器的IP位址。
生成部112係由資料一覽資料321取得取得資料資訊,且將取得資料資訊設定在資料取得參數322。 生成部112係由資料一覽資料321取得各控制器名,且將各控制器名設定在資料取得參數322。 生成部112係由存取資訊資料302取得各控制器的IP位址,且將各控制器的IP位址設定在資料取得參數322。
返回至圖17,由步驟S123繼續說明。 在步驟S123中,生成部112係根據存取資訊資料302、及工序資訊資料303,生成資料管理參數323。 資料管理參數323係表示用以管理對象資料集(除了完成旗標之外)的規則。
根據圖20,顯示資料管理參數323的具體例。 資料管理參數323係按被儲存在資料庫229的每個資料集(除了完成旗標之外),表示「儲存條件」、「儲存資料」、「儲存表格」、及「儲存DB」。 「儲存條件」係表示被儲存在資料庫229的資料集的條件。 「儲存資料」係表示被儲存在資料庫229的資料集的資訊。 「儲存表格」係表示儲存資料集的資料值的表格的名稱。 「儲存DB」係表示儲存資料集的資料值的資料庫229的識別碼。
生成部112係由儲存條件資料312取得各資料集(除了完成旗標之外)的資料值的儲存條件,且將各資料集(除了完成旗標之外)的資料值的儲存條件設定在資料管理參數323。 生成部112係由工序資訊資料303取得各資料集資訊,且將各資料集資訊設定在資料管理參數323。 生成部112係由工序資訊資料303取得各資料集的資料值的儲存表格名,且將各資料集的資料值的儲存表格名設定在資料管理參數323。 生成部112係由存取資訊資料302、及工序資訊資料303,取得資料庫229的識別碼,對各資料集,設定以工序資訊資料303所指定的資料庫229的識別碼。
返回至圖17,由步驟S124繼續說明。 在步驟S124中,生成部112係根據工序資訊資料303、及表格雛型資料313,生成儲存表格參數324。 儲存表格參數324係特定儲存對象資料集(除了完成旗標之外)的資料值的表格雛型資料313,根據此,作成與工序資訊資料303的資料集(除了完成旗標之外)相一致的表格(儲存表格)。 使用儲存表格參數324,作成各資料庫的儲存表格。
在圖21中顯示儲存表格參數324的具體例。 儲存表格參數324係按每個資料集(除了完成旗標之外),表示儲存表格的資料構造(資料型等)。 生成部112係由工序資訊資料303取得各資料集資訊,將各資料集資訊設定在儲存表格參數324。 生成部112係由工序資訊資料303取得各資料集的儲存表格名,且將各資料集的資料值的儲存表格名設定在儲存表格參數324。 生成部112係由表格雛型資料313取得各儲存表格的資料構造資訊,且將各儲存表格的資料構造資訊設定在儲存表格參數324。
返回至圖17,由步驟S125繼續說明。 在步驟S125中,生成部112係根據存取資訊資料302、工序資訊資料303、及外掛定義資料314,生成指標算出參數325。 指標算出參數325係表示用以算出管理指標值的規則。
在圖22中顯示指標算出參數325的具體例。 指標算出參數325係表示「外掛」、「外掛函數」、「表格名」、「工序名」、及「DB指定資料」。 「外掛」係表示外掛名。 「外掛函數」係表示外掛函數的名稱。在外掛函數的引數係設定用以計算指標的條件。 「表格名」係表示各儲存表格的名稱。「工序名」係表示各表格的資料為什麼工序的資料。工序名係指標算出部為了掌握用以計算指標的工序範圍而為必須。 「DB指定資料」係表示包含各儲存表格的資料庫229的存取資訊。
生成部112係由外掛定義資料314取得外掛名、及外掛函數資訊,將外掛名、及外掛函數資訊設定在指標算出參數325。 生成部112係由工序資訊資料303取得各儲存表格名,且將各儲存表格名設定在指標算出參數325。 生成部112係由工序資訊資料303取得各儲存表格所屬的工序名,將工序名設定在指標算出參數325。 生成部112係由存取資訊資料302取得以工序資訊資料303所指定的資料庫229的存取資訊,將資料庫229的存取資訊設定在指標算出參數325。
返回至圖17,由步驟S126繼續說明。 在步驟S126中,生成部112係根據指標供給資料315,生成指標供給參數326。
在圖23中顯示指標供給參數326的具體例。 指標供給參數326係表示使用在供給指標值的方法及函數。方法與函數係具有輸入用以計算指標的條件的引數。
返回至圖17,由步驟S127繼續說明。 在步驟S127中,生成部112係根據存取資訊資料302、及指標供給資料315,生成指標取得參數327。
在圖24中顯示指標取得參數327的具體例。 指標取得參數327係表示指標供給部221的URI。 指標供給部221的URI係使用在用以在指標供給部221進行存取的資訊(存取資訊)。 指標取得參數327係表示使用在取得指標值的方法。在方法的引數係設定用以計算指標的條件。
返回至圖4,由步驟S130繼續說明。 在步驟S130中,設定部113係藉由與運用系統201進行通訊,將運用參數群320設定在運用系統201。
根據圖25,說明設定處理(S130)的順序。 在步驟S131中,設定部113係藉由與指標管理裝置210進行通訊,將指標取得參數327設定在指標管理部211。
在步驟S132中,設定部113係藉由與仲介裝置220進行通訊,將指標供給參數326設定在指標供給部221。 設定部113係藉由與仲介裝置220進行通訊,將指標算出參數325設定在指標算出部222。 設定部113係藉由與仲介裝置220進行通訊,將儲存表格參數324、資料管理參數323、資料取得參數322、及資料一覽資料321設定在資料管理部223。此時,設定部113係使用儲存表格參數324,在資料庫作成表格(若為指標變更,進行表格、表格欄位的追加/削除)。
在步驟S133中,設定部113係藉由與製造裝置230進行通訊,將資料一覽資料321設定在資料供給部231。 接著,利用者係以在一覽資料名的變數放入資料的方式變更控制程式。
返回至圖4,說明步驟S140。 在步驟S140中,運用系統201係使用運用參數群320,算出管理指標值。
根據圖26,說明運用處理(S140)的順序。 在步驟S141中,資料供給部231係在資料一覽資料321的變數儲存資料。藉此,藉由各控制器,取得對象資料集(除了完成旗標之外)的資料值。 各控制器係保存各個對象資料集(除了完成旗標之外)的資料值,且在與各個對象資料集相對應的完成旗標設定「ON」。
在步驟S142中,資料管理部223係使用在資料取得參數322所指定的各控制器的存取資訊(IP位址),在各控制器進行存取。 接著,資料管理部223係以在資料一覽資料321所指定的取得周期,由各控制器取得對象資料集的資料值。對象資料集係被指定在資料一覽資料321。取得對象資料集(除了完成旗標之外)的資料時,資料管理部223係藉由在資料一覽資料321所指定的通訊協定,與各控制器進行通訊。 接著,資料管理部223係選擇與資料管理參數323所指定的儲存條件相一致的對象資料集(除了完成旗標之外),將所選擇出的對象資料集(除了完成旗標之外)的資料值,儲存在資料管理參數323所指定的資料庫的表格。儲存對象資料集(除了完成旗標之外)的資料值時,資料管理部223係參照儲存表格參數324。在儲存表格參數324係設定有儲存表格的資料構造資訊。此外,資料集(除了完成旗標之外)的資料係被儲存在具有與資料名相同的欄位名的欄位。其中,與資料名相同的欄位名係被記載於儲存表格參數324。 接著,資料管理部223係在所被儲存的對象資料集的完成旗標設定「OFF」。
在步驟S143中,指標管理部211係使用在指標取得參數327所指定的位址資訊(URI),在指標供給部221進行存取。 接著,指標管理部211係執行指標取得參數327所指定的方法。執行方法時,指標管理部211係在方法的引數設定可計算的計算條件。藉此,指標管理部211係對指標供給部221要求管理指標值。 步驟S143係在任意時序被執行。
在步驟S144中,指標供給部221係根據指標供給參數,對指標算出部222請求算出管理指標值。 具體而言,指標供給部221係對指標算出部222通知用以計算在步驟S143中所被執行的方法的引數所設定的指標的條件。
在步驟S145中,指標算出部222係執行指標算出參數325所指定的外掛。藉此,使用資料集(除了完成旗標之外)的資料值,算出與計算條件相一致的管理指標值。 接著,指標算出部222係對指標供給部221通知管理指標值。
例如,管理指標「良品率」係如以下所示算出。 首先,指標算出部222係藉由檢索檢查工序的資料所放入的檢查表格,算出設定有檢查結果「良品」的記錄數。1個記錄係相當於資料庫的1行。將所算出的數稱為「良品數」。 接著,指標算出部222係算出被儲存在組裝工序的資料所放入的投入表格的記錄數。將所被算出的數稱為「投入數」。 接著,指標算出部222係算出良品數對投入數的比例(=良品數/投入數)。所算出的比例為「良品率」。
在步驟S146中,指標供給部221係藉由執行指標供給參數326所指定的方法,將管理指標值供給至指標管理部211。
在圖27至圖33中係表示工程化裝置100的輸出示意與運用系統201的運用示意的關係。在各圖中,上段為輸出示意,下段為運用示意。 輸出示意係運用參數群320的各參數。 運用示意係例如記憶體示意或表格示意。 運用系統201的程式通常係使用編譯言語來作成。但是,圖28、圖29、圖31、圖32、及圖33的運用示意的部分亦可以腳本語言來作成。藉此,可輕易變更圖28、圖29、圖31、圖32、及圖33的運用示意。
在圖27中,資料一覽資料321的運用示意係與資料一覽資料321相同。
在圖28中,資料一覽資料321與資料取得參數322所對應的運用示意係表示如下所示之內容。 由位址A的控制器A及位址B的控制器B,使用「通訊協定」,以「取得周期」取得「資料一覽資料」。
在圖29中,資料管理參數323的運用示意係表示如下所示之內容。 以「投入完成旗標為ON」,將「ID、投入時刻」插入在儲存DB(1)的「投入表格」。 以「檢查完成旗標為ON」,將「ID、檢查時刻、檢查結果」插入在儲存DB(2)的「檢查表格」。
在圖30中,儲存表格參數324的運用示意係與儲存表格參數324相同。
在圖31中,指標算出參數325的運用示意係表示如下所示之內容。 以「計算條件」(在本次之例中,計算工序係設為由組裝工序至檢查工序)為對象,由與檢查工序相對應的DB的「檢查表格」,算出檢查結果為1(良品)的記錄數(1)。算出與組裝工序相對應的DB的「投入表格」的全記錄數(2)。將計算(1)/(2)所得的值設為指標值。
在圖32中,指標供給參數326的運用示意係表示如下所示之內容。 可以各種條件(對於可計算的計算工序、期間等)為對象,提供指標「良品率」。對指標算出部通知指定出該等的引數。在本次之例中,可計算的計算工序係由組裝工序至檢查工序。
在圖33中,指標取得參數327的運用示意係表示如下所示之內容。 對於可在任意時序計算的計算工序、期間,由指標供給部取得指標「良品率」。仲介裝置的URI係“opc.tcp://…”。
***實施形態1的補足*** 在步驟S111中,受理部111亦可連同管理指標一起受理運算方法。運算方法係用以運算管理指標的方法。此時,設定資訊資料群310係依指標的運算方法別作準備。接著,在步驟S112中,生成部112係抽出指定出管理指標的運算方法用的設定資訊資料群310。 在步驟S111中,若在受理管理指標時管理指標的資料類型未決定時,受理部111亦可連同管理指標一起受理管理指標的資料類型。此時,生成部112係作成與圖10至圖14同樣的設定資訊資料群,且之後係同樣地進行處理。 此外,受理部111係當受理運算方法時,亦可受理使用在管理指標計算的資料及其資料型。此時,生成部112係作成與圖10至圖14同樣的設定資訊資料群,之後係同樣地進行處理。
補足步驟S114、步驟S124、及步驟S142。 在S114中,各資料集(除了完成旗標之外)係被同時輸入。亦即,各資料集(除了完成旗標之外)係以1次操作被彙整輸入。藉此,可防止輸入遺漏。 此外,在該段落中為相同資料名或為相同資料庫表格名,係以取接尾辭(後述)的名稱來判斷。 以相同運算方法以複數工序取得同樣資料時,有在資料集的資料名與資料庫表格名產生重複的可能性。此時,在全部資料名與資料庫名接接尾辭,輸入其運算方法的全部資料集(除了完成旗標之外)。接尾辭係被利用者所指定。接尾辭的附接方式之例係「ID_組裝工序、投入時間_組裝工序」、「ID_檢查工序、檢查時間_檢查工序、檢查結果_檢查工序」等。在完成旗標及表格名亦同樣地接接尾辭(接在資料集(包含完成旗標)與表格名的接尾辭亦可不一定相同)。 另一方面,設定其他指標時,在相同工序有全部相同的資料集(除了完成旗標之外),若資料庫表格名相同,在工序資訊資料303未登錄資料集(除了完成旗標之外),僅設定指標名。此外,即使為相同資料集,亦為其他資料庫表格名時,亦在資料庫表格名、資料集的資料名接接尾辭來進行登錄。 設定其他指標時,在相同工序,在資料集(除了完成旗標之外)的一部分有相同資料名的資料,若表格名相同,係如以下所示。在工序資訊資料303,僅未重複的資料接上相同表格的其他資料名與相同接尾辭來進行登錄(若在相同表格的其他資料名或表格名未接接尾辭,但在資料名有重複時,在資料名、表格名接上接尾辭)。此時,在步驟S124的生成處理時,當在儲存表格參數324追加欄位名時,追加無接尾辭的名稱。此外,步驟S142的運用處理時,當將資料集(除了完成旗標之外)的資料儲存在資料庫229時,儲存在具有與無接尾辭的名稱的資料名為相同的欄位名的欄位。
當去掉某指標時,在工序資訊資料303的各工序的設定中,去除將該指標一去除即變得不需要取得的資料,且亦去除該指標的記載。
***實施形態1的效果*** 藉由實施形態1,可按照管理指標與運用系統的構成來算出管理指標值。因此,即使為開發新系統時、或成為管理對象的指標被變更時,亦可輕易算出指標值。.接著,可輕易且無白費地實現將生產現場與應用程式相連的方法。此外,藉由該方法被自動化,可減少失敗。
實施形態2. 針對使用取得條件資料316來取代儲存條件資料312的形態,根據圖34至圖46,說明主要與實施形態1不同之處。
***構成的說明*** 指標管理系統200的構成係除了圖1的運用系統201的構成成為圖46的運用系統201B的構成以外,係與實施形態1中的構成相同(參照圖1至圖3、圖46)。
根據圖34,說明設定資訊資料群310B的構成。 在設定資訊資料群310B,係包含取得條件資料316,取代實施形態1中所說明的儲存條件資料312。 取得條件資料316係表示取得對象資料集(除了完成旗標之外)的資料集的條件。
在圖35中顯示「良品率」用的取得條件資料316的具體例。 取得條件資料316係指定取得條件(1)與取得條件(2)。 取得條件(1)係取得集合(1)的條件。 取得條件(2)係取得集合(2)的條件。
***動作的說明*** 指標管理方法的順序係與實施形態1中的順序相同(參照圖4)。 但是,受理處理(S110)的步驟S113中所製作的存取資訊資料302B、生成處理(S120)的一部分、設定處理(S130)的一部分、及運用處理(S140)的一部分與實施形態1中的處理不同。
根據圖36,說明存取資訊資料302B的具體例。 利用者係利用輸出入裝置104、及顯示裝置106,進行如以下所示之操作。 利用者係圖示仲介裝置220B及製造裝置230B。由於分別為1個,因此圖示為仲介裝置1、製造裝置1。 利用者係在仲介裝置220B之中,圖示指標供給部221及資料庫229。資料庫亦為1個,因此圖示為DB1。利用者係指定指標供給部221的URI。利用者係指定資料庫229的IP位址、及資料庫229的資料源名。以資料庫229的IP位址而言,指定上位系的IP位址與下位系的IP位址。上位系的IP位址係用以將指標算出部222與資料庫229相連的IP位址。下位系的IP位址係用以將資料管理部223B與資料庫229相連的IP位址。 利用者係在製造裝置230B之中,圖示資料管理部223B及1個以上的控制器(A、B)。利用者係指定各個控制器的IP位址。 URI、IP位址及資料源名等的存取資訊係可點擊構成要素而設定成圖形。
受理部111係生成表示所圖示的資訊的資料。所生成的資料為存取資訊資料302B。
根據圖37,說明生成處理(S120B)的順序。 步驟S121B至步驟S123B與實施形態1中的處理不同(參照圖17)。步驟S124至步驟S127係如實施形態1中所說明所示。
在步驟S121B中,生成部112係根據資料資訊資料311、存取資訊資料302B、及工序資訊資料303,生成資料一覽資料321B。
在圖38中顯示資料一覽資料321B的具體例。 資料一覽資料321B係將各控制器的資料集與對應資料集的完成旗標分開表示。亦即,在此,完成旗標並未包含在資料集。
生成部112係由存取資訊資料302B取得各控制器名,將各控制器名設定在資料一覽資料321B。 生成部112係參照工序資訊資料303來確認各控制器的資料集資訊,由資料資訊資料311取得各控制器的資料集資訊,由各控制器的資料集資訊取得資料一覽(除了完成旗標之外),各控制器的資料一覽按每個資料集,設定在資料一覽資料321B。生成部112係由各控制器的資料集資訊取得完成旗標一覽,將各控制器的完成旗標一覽設定在資料一覽資料321B,且設定與資料集的對應。 生成部112係由工序資訊資料303取得各資料集的通訊協定及取得周期,將各資料集的通訊協定及完成旗標的取得周期設定在資料一覽資料321B。
返回至圖37,由步驟S122B繼續說明。 在步驟S122B中,生成部112係根據存取資訊資料302B、資料一覽資料321B、及取得條件資料316,生成資料取得參數322B。
在圖39中顯示資料取得參數322B的具體例。 資料取得參數322B係表示取得資料資訊。此外,資料取得參數322B係表示各控制器的IP位址。
此外,資料取得參數322B係表示取得條件與取得資料集資訊的成組。與取得條件成組的資料集資訊係若滿足取得條件時所被取得的資料集的資訊。 生成部112係由取得條件資料316取得取得條件,由資料一覽資料321B取得與取得條件所包含的完成旗標相對應的資料集資訊。接著,生成部112係將取得條件與資料集資訊的成組設定在資料取得參數322B。 資料取得參數322B的其他資料的生成方法係與實施形態1中的生成方法相同。
返回至圖37,說明步驟S123B。 在步驟S123B中,生成部112係根據存取資訊資料302B、工序資訊資料303、及取得條件資料316,生成資料管理參數323B。
在圖40中顯示資料管理參數323B的具體例。 資料管理參數323B係按被儲存在資料庫229的每個資料集,表示「儲存條件」、「儲存資料」、「儲存表格」、及「儲存DB」。
生成部112在實施例2中,由於取得條件與儲存條件相等,因此由取得條件資料316取得各資料集的資料值的儲存條件,且將各資料集的資料值的儲存條件設定在資料管理參數323B。 生成部112係由工序資訊資料303取得各資料集資訊,且將各資料集資訊設定在資料管理參數323B。 生成部112係由工序資訊資料303取得各資料集的資料值的儲存表格名,將各資料集的資料值的儲存表格名設定在資料管理參數323B。 生成部112係由存取資訊資料302B,取得在工序資訊資料303中所指定的資料庫229的識別碼,且對各資料集設定資料庫229的識別碼。
根據圖41,說明設定處理(S130B)的順序。 步驟S132B及步驟S133B與實施形態1中的處理不同(參照圖25)。 步驟S131係如實施形態1中所說明所示。
在步驟S132B中,設定部113係藉由與仲介裝置220B進行通訊,將指標供給參數326設定在指標供給部221。 設定部113係藉由與仲介裝置220B進行通訊,將指標算出參數325設定在指標算出部222。 設定部113係藉由與仲介裝置220B進行通訊,將儲存表格參數324設定在仲介裝置220B。此時,設定部113係使用儲存表格參數324,在資料庫作成表格(若指標變更,進行表格、表格欄位的追加/刪除)。
在步驟S133B中,設定部113係藉由與製造裝置230B進行通訊,將儲存表格參數324、資料管理參數323B、資料取得參數322B、資料一覽資料321B設定在資料管理部223B,且將資料一覽資料321B設定在資料供給部231。 接著,利用者係以在一覽資料名的變數放入資料的方式,變更控制器的控制程式。
根據圖42,說明運用處理(S140B)的順序。 步驟S142B與實施形態1中的處理不同(參照圖26)。 步驟S141係如實施形態1中所說明所示。步驟S143至步驟S145係如實施形態1中所說明所示。
在步驟S142B中,資料管理部223B係使用資料取得參數322B所指定的各控制器的存取資訊(IP位址),在各控制器進行存取。 接著,資料管理部223B係以資料一覽資料321B所指定的取得周期,由各控制器取得完成旗標。所取得的完成旗標係資料取得參數322B所指定的完成旗標。 接著,資料管理部223B係取得與滿足取得條件的完成旗標相對應的對象資料集的資料值。與完成旗標相對應的對象資料集係被指定在資料取得參數322B。 接著,資料管理部223B係將所取得的對象資料集(除了完成旗標之外)的資料值儲存在資料管理參數323B所指定的資料庫的表格。此外,資料集(除了完成旗標之外)的資料係儲存在具有與資料名相同的欄位名的欄位。其中,與資料名相同的欄位名係記載於儲存表格參數324。 接著,資料管理部223B係在與所儲存的對象資料集(除了完成旗標之外)相對應的完成旗標設定「OFF」。
在圖43中顯示資料一覽資料321B的運用示意。 資料一覽資料321B的運用示意係與資料一覽資料321B相同。
在圖44中顯示與資料一覽資料321B、及資料取得參數322B相對應的運用示意。 與資料一覽資料321B與資料取得參數322B相對應的運用示意係表示如下所示之內容。 由IP位址A的控制器A及IP位址B的控制器B,使用「通訊協定」,以「取得周期」取得「控制器A、B的完成旗標」。若為「完成旗標為ON」,取得相對應的控制器A、B的資料集的資料值。 運用系統201B的程式通常係使用編譯言語所作成。但是,圖44的運用示意的部分亦可以腳本語言作成。藉此,可輕易變更圖44的運用示意。
在圖45中顯示資料管理參數323B的運用示意。 資料管理參數323B的運用示意係表示如下所示之內容。 將「ID、投入時刻」插入在儲存DB(1)的「投入表格」。將「ID、檢查時刻、檢查結果」插入在儲存DB(2)的「檢查表格」。 運用系統201B的程式通常使用編譯言語來作成。但是,圖45的運用示意的部分亦可以腳本語言作成。藉此,可輕易變更圖45的運用示意。
***實施形態2的補足*** 實施形態1的補足亦適用於實施形態2。但是,實施形態1的補足中的步驟S142係在實施形態2中置換成步驟S142B。
***實施形態2的效果*** 藉由實施形態2,控制器僅取得滿足儲存條件的資料集。因此,刪減用以取得所需資料集的通訊量。
***實施形態的彙整*** 指標管理系統200係構成如以下所示。 指標管理系統200係由製造裝置230、指標管理裝置210、仲介裝置220、及工程化裝置100所構成。工程化裝置100係進行製造裝置230、指標管理裝置210、與仲介裝置220的設定。 製造裝置230係具備將有關製造的即時資訊(資料集)供給至以網路相連接的其他裝置(仲介裝置220)的資料供給部231。 伸介裝置220係具備:資料管理部223、指標算出部222、及指標供給部221。資料管理部223係由製造裝置230的資料供給部231,經由網路,取得即時資料(資料集),且管理所取得的即時資料。指標算出部222係使用資料管理部223所管理的即時資料,按照預定的規則,算出指標值。指標供給部221係對指標算出部222進行指示,且將所算出的指標值提供給其他裝置(指標管理裝置210)。 此外,資料管理部223亦可為製造裝置230。 指標管理裝置210係由仲介裝置220的指標供給部221經由網路取得指標值,且活用所取得的指標值。 工程化裝置100係具備:受理部111、生成部112、及設定部113。受理部111係接收指標一覽資訊(指標一覽資料301)、裝置間連接資訊(存取資訊資料302)、及工序參數資訊(工序資訊資料303)作為輸入。 生成部112係根據對受理部111的輸入資訊及自身所包含的資訊(設定資訊資料群310),生成指標管理部211、指標供給部221、指標算出部222、資料管理部223、及資料供給部231的各個的設定資訊(運用參數群320)。 設定部113係在指標管理部211配置指標取得參數327。設定部113係在指標供給部221配置指標供給參數326。設定部113係在指標算出部222配置指標算出參數325。設定部113係在資料管理部223配置儲存表格參數324、資料管理參數323、資料取得參數322、及資料一覽資料321。設定部113係在資料供給部231配置資料一覽資料321。
***實施形態的補足*** 根據圖47、圖48、圖49、圖50,說明指標管理系統200中的運用系統201的構成例。 如圖47所示,運用系統201C亦可構成複數製造裝置230。 如圖48所示,運用系統201D亦可構成複數製造裝置230B。 如圖49所示,運用系統201C亦可存在複數。 如圖50所示,運用系統201D亦可存在複數。
根據圖50,說明工程化裝置100的硬體構成。 工程化裝置100係具備處理電路109。 處理電路109係實現受理部111、生成部112、及設定部113的硬體。 處理電路109亦可為專用的硬體,亦可為執行被儲存在主記憶裝置102的程式的處理器101。
若處理電路109為專用的硬體,處理電路109係例如單一電路、複合電路、經程式化的處理器、經並列程式化的處理器、ASIC、FPGA或該等的組合。 ASIC係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特定功能積體電路)的簡稱。 FPGA係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現場可程式化閘陣列)的簡稱。
工程化裝置100亦可具備替代處理電路109的複數處理電路。複數處理電路係分擔處理電路109的作用。
在處理電路109中,亦可以專用的硬體實現一部分功能,而以軟體或韌體實現剩餘的功能。 如上所示,處理電路109係可以硬體、軟體、韌體或該等的組合來實現。
指標管理裝置210、仲介裝置220、及製造裝置230係與工程化裝置100相同,具備處理電路。
實施形態係較佳形態之例示,並非為意圖限制本發明之技術範圍者。實施形態亦可局部實施,亦可與其他形態組合實施。使用流程圖等所說明的順序亦可適當變更。 作為實施形態中所說明的各裝置的要素的「部」亦可改讀為「處理」或「工序」。
電腦程式產品(亦僅稱之為程式產品)並非侷限於外觀形式之物,為載入有電腦可讀取程式者。
100:工程化裝置 101:處理器 102:主記憶裝置 103:輔助記憶裝置 104:輸出入裝置 105:通訊裝置 106:顯示裝置 109:處理電路 111:受理部 112:生成部 113:設定部 190:記憶部 200:指標管理系統 201、201B、201C、201D:運用系統 210:指標管理裝置 211:指標管理部 220、220B:仲介裝置 221:指標供給部 222:指標算出部 223、223B:資料管理部 229:資料庫 230、230B:製造裝置 231:資料供給部 291:處理器 292:主記憶裝置 293:輔助記憶裝置 294:輸出入裝置 295:通訊裝置 296:顯示裝置 300:管理對象資料群 301:指標一覽資料 302、302B:存取資訊資料 303:工序資訊資料 310、310B:設定資訊資料群 311:資料資訊資料 312:儲存條件資料 313:表格雛型資料 314:外掛定義資料 315:指標供給資料 316:取得條件資料 320:運用參數群 321、321B:資料一覽資料 322、322B:資料取得參數 323、323B:資料管理參數 324:儲存表格參數 325:指標算出參數 326:指標供給參數 327:指標取得參數
[圖1]係實施形態1中的指標管理系統200的構成圖。 [圖2]係實施形態1中的工程化裝置100的構成圖。 [圖3]係實施形態1中的運用系統201的硬體構成圖。 [圖4]係實施形態1中的指標管理方法的流程圖。 [圖5]係顯示實施形態1中的管理對象資料群300的圖。 [圖6]係顯示實施形態1中的設定資訊資料群310的圖。 [圖7]係顯示實施形態1中的運用參數群320的圖。 [圖8]係實施形態1中的受理處理(S110)的流程圖。 [圖9]係顯示實施形態1中的指標一覽資料301的圖。 [圖10]係顯示實施形態1中的資料資訊資料311的圖。 [圖11]係顯示實施形態1中的儲存條件資料312的圖。 [圖12]係顯示實施形態1中的表格雛型資料313的圖。 [圖13]係顯示實施形態1中的外掛(plug in)定義資料314的圖。 [圖14]係顯示實施形態1中的指標供給資料315的圖。 [圖15]係顯示實施形態1中的存取資訊資料302的圖。 [圖16]係顯示實施形態1中的工序資訊資料303的圖。 [圖17]係實施形態1中的生產處理(S120)的流程圖。 [圖18]係顯示實施形態1中的資料一覽資料321的圖。 [圖19]係顯示實施形態1中的資料取得參數322的圖。 [圖20]係顯示實施形態1中的資料管理參數323的圖。 [圖21]係顯示實施形態1中的儲存表格參數324的圖。 [圖22]係顯示實施形態1中的指標算出參數325的圖。 [圖23]係顯示實施形態1中的指標供給參數326的圖。 [圖24]係顯示實施形態1中的指標取得參數327的圖 [圖25]係實施形態1中的設定處理(S130)的流程圖。 [圖26]係實施形態1中的運用處理(S140)的流程圖。 [圖27]係顯示實施形態1中的資料一覽資料321的運用示意的圖。 [圖28]係顯示實施形態1中的資料取得參數322的運用示意的圖。 [圖29]係顯示實施形態1中的資料管理參數323的運用示意的圖。 [圖30]係顯示實施形態1中的儲存表格參數324的運用示意的圖。 [圖31]係顯示實施形態1中的指標算出參數325的運用示意的圖。 [圖32]係顯示實施形態1中的指標供給參數326的運用示意的圖。 [圖33]係顯示實施形態1中的指標取得參數327的運用示意的圖。 [圖34]係顯示實施形態2中的設定資訊資料群310B的圖。 [圖35]係顯示實施形態2中的取得條件資料316的圖。 [圖36]係顯示實施形態2中的存取資訊資料302B的圖。 [圖37]係實施形態2中的生產處理(S120B)的流程圖。 [圖38]係顯示實施形態2中的資料一覽資料321B的圖。 [圖39]係顯示實施形態2中的資料取得參數322B的圖。 [圖40]係顯示實施形態2中的資料管理參數323B的圖。 [圖41]係實施形態2中的設定處理(S130B)的流程圖。 [圖42]係實施形態2中的運用處理(S140B)的流程圖。 [圖43]係顯示實施形態2中的資料一覽資料321B的運用示意的圖 [圖44]係顯示實施形態2中的資料取得參數322B的運用示意的圖。 [圖45]係顯示實施形態2中的資料管理參數323B的運用示意的圖。 [圖46]係顯示實施形態2中的運用系統201B的構成例的圖。 [圖47]係顯示實施形態中的運用系統201C的構成例的圖。 [圖48]係顯示實施形態中的運用系統201D的構成例的圖。 [圖49]係顯示實施形態中的複數運用系統201C的構成例的圖。 [圖50]係顯示實施形態中的複數運用系統201D的構成例的圖。 [圖51]係實施形態中的工程化裝置100的硬體構成圖。
100:工程化裝置
111:受理部
112:生成部
113:設定部
200:指標管理系統
201:運用系統
210:指標管理裝置
211:指標管理部
220:仲介裝置
221:指標供給部
222:指標算出部
223:資料管理部
229:資料庫
230:製造裝置
231:資料供給部

Claims (11)

  1. 一種指標管理系統,其係具備: 根據被使用在算出管理指標值的1個以上的參數亦即管理指標用的運用參數群,算出前述管理指標值的運用系統;及 將前述管理指標用的運用參數群設定在前述運用系統的工程化裝置, 前述工程化裝置係具備: 受理前述管理指標的指定、及表示前述運用系統的構成的管理對象資料群,由表示在指標別的運用參數群所設定的資訊的指標別的設定資訊資料群,選擇前述管理指標用的設定資訊資料群的受理部; 根據前述管理指標用的設定資訊資料群、及前述管理對象資料群,生成前述管理指標用的運用參數群的生成部;及 將前述管理指標用的運用參數群設定在前述運用系統的設定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指標管理系統,其中,前述運用系統係具備: 供給被使用在算出前述管理指標值的對象資料集的資料值的製造裝置; 使用前述對象資料集的資料值,算出前述管理指標值的仲介裝置;及 管理前述管理指標值的指標管理裝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指標管理系統,其中,前述製造裝置係具備: 將前述對象資料集的資料值供給至前述仲介裝置的資料供給部, 前述仲介裝置係具備: 管理由前述製造裝置所被供給的前述對象資料集的資料值的資料管理部; 使用前述對象資料集的資料值,算出前述管理指標值的指標算出部;及 將前述管理指標值供給至前述指標管理裝置的指標供給部, 前述指標管理裝置係具備: 管理由前述仲介裝置所被供給的管理指標值的指標管理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指標管理系統,其中,前述生成部係生成: 表示前述對象資料集的資料一覽資料; 表示用以取得前述對象資料集的資料值的規則的資料取得參數; 表示用以管理前述對象資料集的資料值的規則的資料管理參數; 特定儲存前述對象資料集的資料值的表格的儲存表格參數; 表示用以算出前述管理指標值的規則的指標算出參數; 表示用以供給前述管理指標值的規則的指標供給參數;及 表示用以取得前述管理指標值的規則的指標取得參數, 作為前述管理指標用的運用參數群, 前述設定部係: 將前述資料一覽資料設定在前述資料供給部, 將前述資料一覽資料及前述資料取得參數設定在前述資料管理部, 將前述儲存表格參數、前述資料管理參數、及前述資料取得參數設定在前述資料管理部, 將前述指標算出參數設定在前述指標算出部, 將前述指標供給參數設定在前述指標供給部,且 將前述指標取得參數設定在前述指標管理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指標管理系統,其中,前述運用系統係具備: 管理被使用在算出前述管理指標值的對象資料集的資料值的製造裝置; 使用前述對象資料集的資料值,算出前述管理指標值的仲介裝置;及 管理前述管理指標值的指標管理裝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指標管理系統,其中,前述製造裝置係具備: 供給前述對象資料集的資料值的資料供給部;及 管理所被供給的前述對象資料集的資料值的資料管理部, 前述仲介裝置係具備: 使用前述對象資料集的資料值,算出前述管理指標值的指標算出部;及 將前述管理指標值供給至前述指標管理裝置的指標供給部, 前述指標管理裝置係具備: 管理由前述仲介裝置所被供給的管理指標值的指標管理部。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6項中任一項之指標管理系統,其中,前述運用系統的程式係構成為可以腳本語言作成使用前述管理指標用的運用參數群的處理的部分。
  8. 一種指標管理系統,其係在工程化裝置執行受理:指標的選擇、在各工序設定資料的收集/儲存所需的資料的工序資訊資料、及設定有在各裝置間的存取所需的資訊的存取資訊資料的處理,根據在前述工程化裝置所受理到的資料,使在製造裝置所收集的資料的資料一覽資料輸出,且若在工程化裝置作成設定前述資料一覽資料的資料值的前述製造裝置用程式來更新前述製造裝置,可進行所被選擇出的前述指標的計算。
  9. 一種指標管理方法,其係藉由工程化裝置、及運用系統所為之指標管理方法, 前述工程化裝置受理:管理指標的指定、及表示前述運用系統的構成的管理對象資料群,由表示在指標別的運用參數群所設定的資訊的指標別的設定資訊資料群,選擇前述管理指標用的設定資訊資料群,且根據前述管理指標用的設定資訊資料群與前述管理對象資料群,生成前述管理指標用的運用參數群,將前述管理指標用的運用參數群設定在前述運用系統, 前述運用系統根據前述管理指標用的運用參數群,算出管理指標值。
  10. 一種工程化裝置,其係將作為被使用在算出管理指標值的1個以上的參數的管理指標用的運用參數群設定在運用系統的工程化裝置,其係具備: 受理管理指標的指定、及表示前述運用系統的構成的管理對象資料群,由表示在指標別的運用參數群所設定的資訊的指標別的設定資訊資料群,選擇前述管理指標用的設定資訊資料群的受理部; 根據前述管理指標用的設定資訊資料群及前述管理對象資料群,生成前述管理指標用的運用參數群的生成部;及 將前述管理指標用的運用參數群設定在前述運用系統的設定部。
  11. 一種工程化程式產品,其係用以將作為被使用在算出管理指標值的1個以上的參數的管理指標用的運用參數群設定在運用系統的工程化程式產品,其係用以使電腦執行以下處理: 受理管理指標的指定、及表示前述運用系統的構成的管理對象資料群,由表示在指標別的運用參數群所設定的資訊的指標別的設定資訊資料群,選擇前述管理指標用的設定資訊資料群的受理處理; 根據前述管理指標用的設定資訊資料群及前述管理對象資料群,生成前述管理指標用的運用參數群的生成處理;及 將前述管理指標用的運用參數群設定在前述運用系統的設定處理。
TW108133792A 2019-06-10 2019-09-19 指標管理系統、指標管理方法、工程化裝置及工程化程式產品 TW20204622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WOPCT/JP2019/022938 2019-06-10
PCT/JP2019/022938 WO2020250276A1 (ja) 2019-06-10 2019-06-10 指標管理システム、指標管理方法、エンジニアリング装置および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46225A true TW202046225A (zh) 2020-12-16

Family

ID=73781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33792A TW202046225A (zh) 2019-06-10 2019-09-19 指標管理系統、指標管理方法、工程化裝置及工程化程式產品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956927B2 (zh)
CN (1) CN113906356B (zh)
TW (1) TW202046225A (zh)
WO (1) WO202025027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95798B2 (en) * 2001-03-01 2004-09-21 Fisher-Rosemount Systems, Inc. Remote analysis of process control plant data
JP2008197915A (ja) * 2007-02-13 2008-08-28 D & M Solution Kk 生産管理システム
JP2010123098A (ja) * 2008-11-21 2010-06-03 Bunsan Fa Gijutsu Kenkyusho Kk 即時に重要経営指標を入れ替えることが出来る生産管理方式
JP2016170460A (ja) * 2015-03-11 2016-09-23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生産管理システム及び生産管理方法
JP6540481B2 (ja) * 2015-12-01 2019-07-10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管理プログラム
JP2017162044A (ja) * 2016-03-08 2017-09-14 株式会社日立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東日本 生産計画装置、生産計画方法および生産計画プログラム
CN106096870A (zh) * 2016-07-21 2016-11-09 杭州迪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绩效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US10530666B2 (en) * 2016-10-28 2020-01-07 Carrier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performance indicators for addressing goals of enterprise facility operations management
CN108733693A (zh) * 2017-04-18 2018-11-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CN109034662B (zh) * 2018-08-31 2022-03-25 东北大学 一种基于工艺流程的生产指标可视化监控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06356B (zh) 2024-04-19
JP6956927B2 (ja) 2021-11-02
JPWO2020250276A1 (ja) 2021-11-18
CN113906356A (zh) 2022-01-07
WO2020250276A1 (ja) 2020-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80545B2 (ja) プロセス制御システム、設定システ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可読記憶媒体
US9860135B2 (en) Bulk device preparation
JP6911279B2 (ja) プロセス制御システム、設定システ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可読記憶媒体
JP2005049943A (ja) データ処理装置、データ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15001214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to support technical tasks in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s
CN103617355A (zh) 临床路径的生成装置和临床路径的生成方法
JP2015225668A (ja) 汎用プロセスシステムライブラリに基づきプロセス制御システムを構成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EP3543806B1 (en) Change detection apparatus,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system, change detection method,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US8549473B2 (en)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system for software product lin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JP2007503649A (ja) 個別ディスプレイ設計決定容易化
TW202046225A (zh) 指標管理系統、指標管理方法、工程化裝置及工程化程式產品
CN114521257A (zh) 辅助查询构建和数据检索
JP5424965B2 (ja) 監視制御システム及び監視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8018471A (ja) 運用管理装置及び運用管理方法、並びに運用管理システム
CN104685468B (zh) 数据生成系统以及数据生成方法
JP6758252B2 (ja) ヒストグラム生成方法、ヒストグラム生成装置及びヒストグラム生成プログラム
EP3591481B1 (en) Devic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apparatus, system, and program
CN108052335A (zh) 数据管理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JP6793881B1 (ja) 管理装置、管理システム、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4520777A (zh) 使用对象访问信息的系统和方法
JP7002978B2 (ja) データ統合システムおよびデータ統合方法
JP2005084941A (ja) 機器管理システム
JP7128761B2 (ja) データ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データ管理方法
EP4321947A1 (en) Communicating with field devices based on semantically identified variables
JP6746003B2 (ja) 管理装置、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