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06356B - 指标管理系统、指标管理方法、工程设计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指标管理系统、指标管理方法、工程设计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906356B CN113906356B CN201980097175.XA CN201980097175A CN113906356B CN 113906356 B CN113906356 B CN 113906356B CN 201980097175 A CN201980097175 A CN 201980097175A CN 113906356 B CN113906356 B CN 11390635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dex
- data
- management
- parameter
-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8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3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0
- 238000013523 data manag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7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8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3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08000018910 keratinopathic ichthyos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07 engineer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72 labe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7 qual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4—Manufacturing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 Testing And Monitoring For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指标管理系统(200)具有工程设计装置(100)和运用系统(201)。所述工程设计装置对管理指标的指定和表示所述运用系统的结构的管理对象数据组进行接收,从表示在按指标分类的运用参数组中设定的信息的按指标分类的设定信息数据组对所述管理指标用的设定信息数据组进行选择,基于所述管理指标用的设定信息数据组和所述管理对象数据组而生成所述管理指标用的运用参数组,将所述管理指标用的运用参数组设定于所述运用系统。所述运用系统基于所述管理指标用的运用参数组对管理指标值进行计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用于生产管理的指标进行计算的方法。
背景技术
通过重要业绩评价指标(KPI)进行生产现场的管理。
在专利文献1中,关于生产管理系统,公开了对高精度的KPI进行计算的技术。在该技术中,与生产管理相关的第1计算机将设备指标脚本发送至生产系统的第2计算机,从第2计算机对设备指标进行接收,使用设备指标而对KPI进行计算。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704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1中,为了对设备指标进行计算而使用了脚本。因此,在对设备指标进行再定义的情况下,需要对脚本整体进行重新评估,对脚本整体进行修正。另外,在开发新系统时或对设备指标进行再定义等情况下,提取新的指标的计算所需要的数据而储存于数据库中的工程设计是困难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即使在开发新系统的情况下或变更成为管理对象的指标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对指标值进行计算。
本发明的指标管理系统具有:
运用系统,其基于管理指标值的计算所用的大于或等于1个参数即管理指标用的运用参数组,对所述管理指标值进行计算;以及
工程设计装置,其将所述管理指标用的运用参数组设定于所述运用系统,
所述工程设计装置具有:
接收部,其对所述管理指标的指定和表示所述运用系统的结构的管理对象数据组进行接收,从表示在按指标分类的运用参数组中设定的信息的按指标分类的设定信息数据组对所述管理指标用的设定信息数据组进行选择;
生成部,其基于所述管理指标用的设定信息数据组和所述管理对象数据组,生成所述管理指标用的运用参数组;以及
设定部,其将所述管理指标用的运用参数组设定于所述运用系统。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与管理指标和运用系统的结构对应地对管理指标值进行计算。因此,即使在开发新系统的情况下或变更成为管理对象的指标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对指标值进行计算。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中的指标管理系统200的结构图。
图2是实施方式1中的工程设计装置100的结构图。
图3是实施方式1中的运用系统201的硬件结构图。
图4是实施方式1中的指标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管理对象数据组300的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设定信息数据组310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运用参数组320的图。
图8是实施方式1中的接收处理(S110)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指标一览数据301的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数据信息数据311的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储存条件数据312的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表格模板数据313的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插件定义数据314的图。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指标供给数据315的图。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访问信息数据302的图。
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工序信息数据303的图。
图17是实施方式1中的生产处理(S120)的流程图。
图18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数据一览数据321的图。
图19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数据取得参数322的图。
图20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数据管理参数323的图。
图21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储存表格参数324的图。
图22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指标计算参数325的图。
图23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指标供给参数326的图。
图24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指标取得参数327的图。
图25是实施方式1中的设定处理(S130)的流程图。
图26是实施方式1中的运用处理(S140)的流程图。
图27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数据一览数据321的运用概况的图。
图28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数据取得参数322的运用概况的图。
图29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数据管理参数323的运用概况的图。
图30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储存表格参数324的运用概况的图。
图31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指标计算参数325的运用概况的图。
图32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指标供给参数326的运用概况的图。
图33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指标取得参数327的运用概况的图。
图34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设定信息数据组310B的图。
图35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取得条件数据316的图。
图36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访问信息数据302B的图。
图37是实施方式2中的生产处理(S120B)的流程图。
图38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数据一览数据321B的图。
图39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数据取得参数322B的图。
图40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数据管理参数323B的图。
图41是实施方式2中的设定处理(S130B)的流程图。
图42是实施方式2中的运用处理(S140B)的流程图。
图43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数据一览数据321B的运用概况的图。
图44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数据取得参数322B的运用概况的图。
图45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数据管理参数323B的运用概况的图。
图46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运用系统201B的结构例的图。
图47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运用系统201C的结构例的图。
图48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运用系统201D的结构例的图。
图49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多个运用系统201C的结构例的图。
图50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多个运用系统201D的结构例的图。
图51是实施方式中的工程设计装置100的硬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实施方式及附图中,对相同要素或对应的要素标注相同标号。适当省略或简化标注了与说明过的要素相同标号的要素的说明。图中的箭头主要表示数据流或处理的流转。
实施方式1.
基于图1至图33对指标管理系统200进行说明。
***结构的说明***
基于图1,对指标管理系统200的结构进行说明。
指标管理系统200具有工程设计装置100和运用系统201。
运用系统201具有指标管理装置210、中继装置220和制造装置230。
工程设计装置100、指标管理装置210、中继装置220及制造装置230经由网络彼此进行通信。
工程设计装置100具有接收部111、生成部112和设定部113这些要素。这些要素由软件实现。
指标管理装置210具有指标管理部211。指标管理部211由软件实现。
中继装置220具有指标供给部221、指标计算部222和数据管理部223这些要素。这些要素由软件实现。
另外,中继装置220具有数据库229。数据库229由存储装置实现。
制造装置230具有数据供给部231。数据供给部231由软件实现。
基于图2,对工程设计装置100的结构进行说明。
工程设计装置100为具有处理器101、主存储装置102、辅助存储装置103、输入输出装置104、通信装置105和显示装置106这些硬件的计算机。这些硬件经由信号线彼此连接。
处理器101为进行运算处理的IC,对其它硬件进行控制。例如,处理器101为CPU。
CPU是Central Processing Unit的简称。
主存储装置102为主存储器。例如,主存储装置102为RAM。存储于主存储装置102的数据根据需要被保存于辅助存储装置103。
RAM是Random Access Memory的简称。
辅助存储装置103为非易失性的存储装置。例如,辅助存储装置103为ROM、HDD或闪存。在辅助存储装置103存储的数据根据需要被载入至主存储装置102。
ROM是Read Only Memory的简称。
HDD是Hard Disk Drive的简称。
输入输出装置104是输入装置及输出装置。例如,输入装置为键盘及鼠标,输出装置为扬声器。
通信装置105为接收器及发射器。例如,通信装置105为通信芯片或NIC。
NIC是Network Interface Card的简称。
显示装置106是显示器。例如,显示装置106是液晶显示器。
工程设计装置100具有接收部111、生成部112和设定部113这些要素。这些要素由软件实现。
在辅助存储装置103中存储有用于使计算机作为接收部111、生成部112、设定部113起作用的工程设计程序。工程设计程序被载入至主存储装置102,由处理器101执行。
在辅助存储装置103中还存储有OS。OS的至少一部分被载入至主存储装置102,由处理器101执行。
处理器101一边执行OS,一边执行工程设计程序。
OS是Operating System的简称。
工程设计程序的输入输出数据被存储于存储部190。
主存储装置102作为存储部190起作用。但是,也可以是辅助存储装置103、处理器101内的寄存器及处理器101内的缓存存储器等存储装置替代主存储装置102或与主存储装置102一起作为存储部190起作用。
工程设计装置100也可以具有代替处理器101的多个处理器。多个处理器分担处理器101的作用。
工程设计程序能够以计算机可读取的方式记录(储存)于光盘或闪存等非易失性的记录介质。
基于图3,对运用系统201中的各装置的硬件结构进行说明。
指标管理装置210、中继装置220和制造装置230各自是计算机,与工程设计装置100同样地具有各种硬件(如果准确地进行记载,则在制造装置230中包含有计算机(可能具有多台)、传感器、致动器、机械等。但是,在本次的指标管理系统中,为了指标的计算,由于不对计算机之外的设备进行工程设计,因此排除在对象之外。)。
具体而言,各装置具有处理器291、主存储装置292、辅助存储装置293、输入输出装置294、通信装置295和显示装置296这些硬件。但是,制造装置230有时不具有输入输出装置294和显示装置296。
在辅助存储装置293中存储有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各装置的软件要素的应用程序。应用程序被载入至主存储装置292,由处理器291执行。
在辅助存储装置293中还存储有OS。OS的至少一部分被载入至主存储装置292,由处理器291执行。
处理器291一边执行OS,一边执行应用程序。
但是,在制造装置230中有时不搭载OS。
应用程序的输入输出数据被存储于存储部。
存储部由主存储装置292、辅助存储装置293、处理器291内的寄存器及处理器291内的缓存存储器等存储装置实现。
应用程序能够以计算机可读取的方式记录(储存)于光盘或闪存等非易失性的记录介质。
***动作的说明***
指标管理系统200的动作相当于指标管理方法。另外,指标管理方法的流程相当于指标管理程序的流程。
工程设计装置100的动作相当于工程设计方法。另外,工程设计方法的流程相当于工程设计程序的流程。
基于图4,对指标管理方法进行说明。指标管理方法的流程如下所述。
在步骤S110中,工程设计装置100对管理指标和管理对象数据组300进行接收,从按指标分类的设定信息数据组310对管理指标用的设定信息数据组310进行选择。这里,管理指标是成为管理对象的指标。
在步骤S120中,生成部112基于管理指标用的设定信息数据组310和管理对象数据组300,生成运用参数组320。
在步骤S130中,设定部113通过与运用系统201进行通信,从而将运用参数组320设定于运用系统201。
在步骤S140中,运用系统201使用运用参数组320,对管理指标值进行计算。
下面,针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出现的管理对象数据组300、设定信息数据组310、运用参数组320,对概要进行说明。
在图5中示出管理对象数据组300。
管理对象数据组300是使用者对指标管理系统200进行了工程设计的数据组。
在管理对象数据组300中包含访问信息数据302和工序信息数据303。
后面会对访问信息数据302和工序信息数据303进行叙述。
在图6中示出设定信息数据组310。
设定信息数据组310是与管理对象数据组300相配合地用于对运用参数组320进行创建的参数组。
设定信息数据组310包含数据信息数据311、储存条件数据312、表格模板数据313、插件定义数据314和指标供给数据315。
后面会对设定信息数据组310所包含的各参数进行叙述。
在图7中示出运用参数组320。
运用参数组320是用于对指标管理系统200进行运用的参数组。
在运用参数组320中包含数据一览数据321、数据取得参数322、数据管理参数323、储存表格参数324、指标计算参数325、指标供给参数326和指标取得参数327。
后面会对运用参数组320所包含的各参数进行叙述。
返回到图4,从S110起进行说明。
在步骤S110中,工程设计装置100对管理指标和管理对象数据组300进行接收,从按指标分类的设定信息数据组310对管理指标用的设定信息数据组310进行选择。这里,管理指标是成为管理对象的指标。
基于图8,对接收处理(S110)的流程进行说明。
在步骤S111中,接收部111对管理指标进行接收。
例如,接收部111以如下方式对管理指标进行接收。
首先,接收部111在显示器上对指标一览数据301所示的指标一览进行显示。
接下来,使用者从指标一览对管理指标进行选择,使用输入装置对管理指标进行指定。
然后,接收部111对所指定的管理指标进行接收。
在图9中示出指标一览数据301的具体例。
指标一览数据301是示出指标一览的数据,预先存储于存储部190。
在指标一览中包含“合格率”等指标。例如,接收部111接收“合格率”作为管理指标。
返回到图8,从步骤S112起继续说明。
在步骤S112中,接收部111从按指标分类的设定信息数据组310对管理指标用的设定信息数据组310进行选择。
在图6中示出设定信息数据组310的具体例。
设定信息数据组310是按指标分类准备的,按指标分类的设定信息数据组310预先被存储于存储部190。例如,接收部111对“合格率”用的设定信息数据组310进行选择。
数据信息数据311对指标值的计算所用的数据集合进行指定。将由数据信息数据311指定的数据集合称为“对象数据集合”。
储存条件数据312对储存对象数据集合(除了完成标志)的条件进行指定。
表格模板数据313示出储存对象数据集合(除了完成标志)的表格的模板。
插件定义数据314对计算指标值的插件进行指定。
指标供给数据315对供给指标的方法进行指定。
在图10中示出“合格率”用的数据信息数据311的具体例。
为了对“合格率”进行计算,数据信息数据311指定了读出两个数据集合的数据值。
集合(1)是由“ID”、“投入时刻”、“投入完成标志”构成的数据集合。
集合(2)是由“ID”、“检查时刻”、“检查结果”、“检查完成标志”构成的数据集合。
“ID”的数据类型为无符号的16位。
“投入时刻”、“检查时刻”的数据类型为无符号的32位。
“检查结果”的数据类型为无符号的16位。
“投入完成标志”、“检查完成标志”的数据类型是位。
在图11中示出“合格率”用的储存条件数据312的具体例。
储存条件数据312对储存条件(1)和储存条件(2)进行指定。
储存条件(1)是对集合(1)进行储存的条件。
储存条件(2)是对集合(2)进行储存的条件。
在图12中示出“合格率”用的表格模板数据313的具体例。
表格模板数据313示出投入表格的模板和检查表格的模板。
投入表格是对集合(1)进行储存的表格。投入表格的模板示出集合(1)所包含的各数据的数据格式。
检查表格是对集合(2)进行储存的表格。检查表格的模板示出集合(2)所包含的各数据的数据格式。
另外,数据集合中的数据名与表格的列名对应。
在图13中示出“合格率”用的插件定义数据314的具体例。
插件定义数据314对插件名进行指定。将由插件执行的函数称为插件函数。
插件定义数据314对设定于插件函数的自变量进行指定。
在图14中示出“合格率”用的指标供给数据315的具体例。
指标供给数据315对方法名和函数(包含自变量)进行指定。
返回到图8,从步骤S113起继续说明。
在步骤S113中,接收部111对访问信息数据302进行接收。
访问信息数据302是示出运用系统201中的各装置的访问信息的数据。
访问信息是用于访问各装置的信息。
基于图15,对访问信息数据302的具体例进行说明。
使用者利用输入输出装置104和显示装置106进行如下操作。
使用者对中继装置220和制造装置230进行图示。由于各自为1个,因此图示为中继装置1、制造装置1。
使用者在中继装置220中,对数据管理部223、指标供给部221和数据库229进行图示。由于数据库也为1个,因此图示为DB 1。使用者对指标供给部221的URI进行指定。URI是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的简称,是资源标识符的一个例子。使用者对数据库229的IP地址和数据库229的数据源名进行指定。作为数据库229的IP地址,对上级系统的IP地址和下级系统的IP地址进行指定。上级系统的IP地址是用于连接指标计算部222和数据库229的IP地址。下级系统的IP地址是用于连接数据管理部223和数据库229的IP地址。IP是Internet Protocol的简称,IP地址是地址的一个例子。
使用者在制造装置230中对大于或等于1个控制器(A、B)进行图示。使用者对各个控制器的IP地址进行指定。
URI、IP地址及数据源名等访问信息能够通过对结构要素进行点击而图形化地进行设定。
接收部111生成表示所图示的信息的数据。生成的数据是访问信息数据302。
返回到图8,对步骤S114进行说明。
在步骤S114中,接收部111对工序信息数据303进行接收。
基于图16,对工序信息数据303的具体例进行说明。
使用者对成为管理对象的工序流程进行图示。在工序流程中包含组装工序和检查工序。
使用者对在各工序中使用的控制器进行图示。在组装工序中使用控制器A,在检查工序中使用控制器B。
使用者对在各工序中取得的数据集合的信息进行指定。另外,根据图16,控制器A的数据集合(除了完成标志)是“ID”和“投入数量”的组,登记于“投入表格”。此时,也对将该表格放入至哪个数据库229进行指定(在该例子中为DB 1)。控制器B的数据集合(除了完成标志)是“ID”、“检查时间”和“检查结果”的组,登记于“检查表格”。此时,也与“投入表格”的情况同样地,也对将“检查表格”放入至哪个数据库229进行指定(在该例子中为DB1)。而且,使用者对用于取得各数据集合的数据值的通信协议及取得周期进行指定。管理指标“合格率”被自动地设定。
各数据集合能够从在数据信息数据311列出的数据集合(1)、(2)中进行选择。
接收部111生成表示所图示出的信息的数据。生成的数据是工序信息数据303。
返回到图4,从步骤S120起继续说明。
在步骤S120中,生成部112基于管理指标用的设定信息数据组310和管理对象数据组300,生成运用参数组320。
基于图17,对生成处理(S120)的流程进行说明。
在步骤S121中,生成部112基于数据信息数据311、访问信息数据302和工序信息数据303,生成数据一览数据321。
数据一览数据321是管理指标值的计算所使用的数据集合(对象数据集合)的一览。
在图18中示出数据一览数据321的具体例。
数据一览数据321示出从各控制器取得的数据集合(对象数据集合)。而且,数据一览数据321示出用于从各控制器实时地取得数据的通信协议及取得周期。
生成部112从访问信息数据302取得各控制器名,将各控制器名设定于数据一览数据321。
生成部112参照工序信息数据303对各控制器的数据集合信息(除了完成标志)进行确认,从数据信息数据311取得各控制器的数据集合信息(除了完成标志),将各控制器的数据集合信息设定于数据一览数据321。
生成部112从工序信息数据303取得各数据集合的通信协议及取得周期,将各数据集合的通信协议及取得周期设定于数据一览数据321。
返回到图17,从步骤S122起继续说明。
在步骤S122中,生成部112基于访问信息数据302和数据一览数据321,生成数据取得参数322。
数据取得参数322示出用于从各控制器取得对象数据集合(除了完成标志)的数据值的规则。
在图19中示出数据取得参数322的具体例。
数据取得参数322示出取得数据信息。取得数据信息是从各控制器取得的数据的信息。
而且,数据取得参数322示出各控制器的IP地址。
生成部112从数据一览数据321取得取得数据信息,将取得数据信息设定于数据取得参数322。
生成部112从数据一览数据321取得各控制器名,将各控制器名设定于数据取得参数322。
生成部112从访问信息数据302取得各控制器的IP地址,将各控制器的IP地址设定于数据取得参数322。
返回到图17,从步骤S123起继续说明。
在步骤S123中,生成部112基于访问信息数据302和工序信息数据303,生成数据管理参数323。
数据管理参数323示出用于对对象数据集合(除了完成标志)进行管理的规则。
基于图20,示出数据管理参数323的具体例。
数据管理参数323以储存于数据库229的数据集合(除了完成标志)为单位而示出“储存条件”、“储存数据”、“储存表格”和“储存DB”。
“储存条件”示出在数据库229储存的数据集合的条件。
“储存数据”示出在数据库229储存的数据集合的信息。
“储存表格”示出对数据集合的数据值进行储存的表格的名称。
“储存DB”示出对数据集合的数据值进行储存的数据库229的标识符。
生成部112从储存条件数据312取得各数据集合(除了完成标志)的数据值的储存条件,将各数据集合(除了完成标志)的数据值的储存条件设定于数据管理参数323。
生成部112从工序信息数据303取得各数据集合信息,将各数据集合信息设定于数据管理参数323。
生成部112从工序信息数据303取得各数据集合的数据值的储存表格名,将各数据集合的数据值的储存表格名设定于数据管理参数323。
生成部112从访问信息数据302和工序信息数据303取得数据库229的标识符,对各数据集合设定由工序信息数据303指定的数据库229的标识符。
返回到图17,从步骤S124起继续说明。
在步骤S124中,生成部112基于工序信息数据303和表格模板数据313,生成储存表格参数324。
储存表格参数324确定对对象数据集合(除了完成标志)的数据值进行储存的表格模板数据313,基于该表格模板数据313对与工序信息数据303的数据集合(除了完成标志)相符的表格(储存表格)进行创建。
使用储存表格参数324,对各数据库的储存表格进行创建。
在图21中示出储存表格参数324的具体例。
储存表格参数324以数据集合(除了完成标志)为单位而示出储存表格的数据结构(数据类型等)。
生成部112从工序信息数据303取得各数据集合信息,将各数据集合信息设定于储存表格参数324。
生成部112从工序信息数据303取得各数据集合的储存表格名,将各数据集合的数据值的储存表格名设定于储存表格参数324。
生成部112从表格模板数据313取得各储存表格的数据结构信息,将各储存表格的数据结构信息设定于储存表格参数324。
返回到图17,从步骤S125起继续说明。
在步骤S125中,生成部112基于访问信息数据302、工序信息数据303和插件定义数据314,生成指标计算参数325。
指标计算参数325示出用于对管理指标值进行计算的规则。
在图22中示出指标计算参数325的具体例。
指标计算参数325示出“插件”、“插件函数”、“表格名”、“工序名”和“DB指定数据”。
“插件”示出插件名。
“插件函数”示出插件函数的名称。在插件函数的自变量中设定用于对指标进行计算的条件。
“表格名”表示各储存表格的名称。“工序名”表示各表格的数据是哪个工序的数据。指标计算部为了掌握用于对指标进行计算的工序范围而需要工序名。
“DB指定数据”示出包含各储存表格的数据库229的访问信息。
生成部112从插件定义数据314取得插件名和插件函数信息,将插件名和插件函数信息设定于指标计算参数325。
生成部112从工序信息数据303取得各储存表格名,将各储存表格名设定于指标计算参数325。
生成部112从工序信息数据303取得各储存表格所属的工序名,将工序名设定于指标计算参数325。
生成部112从访问信息数据302取得由工序信息数据303指定的数据库229的访问信息,将数据库229的访问信息设定于指标计算参数325。
返回到图17,从步骤S126起继续说明。
在步骤S126中,生成部112基于指标供给数据315,生成指标供给参数326。
在图23中示出指标供给参数326的具体例。
指标供给参数326示出指标值的供给所用的方法及函数。方法和函数具有输入用于对指标进行计算的条件的自变量。
返回到图17,从步骤S127起继续说明。
在步骤S127中,生成部112基于访问信息数据302和指标供给数据315,生成指标取得参数327。
在图24中示出指标取得参数327的具体例。
指标取得参数327示出指标供给部221的URI。指标供给部221的URI是用于访问指标供给部221的信息(访问信息)。
指标取得参数327示出用于取得指标值的方法。在方法的自变量中设定用于对指标进行计算的条件。
返回到图4,从步骤S130起继续说明。
在步骤S130中,设定部113通过与运用系统201进行通信,从而将运用参数组320设定于运用系统201。
基于图25,对设定处理(S130)的流程进行说明。
在步骤S131中,设定部113通过与指标管理装置210进行通信,从而将指标取得参数327设定于指标管理部211。
在步骤S132中,设定部113通过与中继装置220进行通信,从而将指标供给参数326设定于指标供给部221。
设定部113通过与中继装置220进行通信,从而将指标计算参数325设定于指标计算部222。
设定部113通过与中继装置220进行通信,从而将储存表格参数324、数据管理参数323、数据取得参数322及数据一览数据321设定于数据管理部223。此时,设定部113使用储存表格参数324在数据库中对表格进行创建(在指标变更的情况下,进行表格、表格的列的追加、删除)。
在步骤S133中,设定部113通过与制造装置230进行通信,从而将数据一览数据321设定于数据供给部231。
然后,使用者以将数据代入至一览数据名的变量中的方式对控制程序进行变更。
返回到图4,对步骤S140进行说明。
在步骤S140中,运用系统201使用运用参数组320对管理指标值进行计算。
基于图26,对运用处理(S140)的流程进行说明。
在步骤S141中,数据供给部231将数据储存于数据一览数据321的变量。由此,由各控制器得到对象数据集合(除了完成标志)的数据值。
各控制器对各个对象数据集合(除了完成标志)的数据值进行保存,将“ON”设定于与各个对象数据集合对应的完成标志。
在步骤S142中,数据管理部223使用数据取得参数322所指定的各控制器的访问信息(IP地址),对各控制器进行访问。
接下来,数据管理部223以数据一览数据321所指定的取得周期,从各控制器取得对象数据集合的数据值。对象数据集合由数据一览数据321指定。在取得对象数据集合(除了完成标志)的数据值时,数据管理部223按照数据一览数据321所指定的通信协议,与各控制器进行通信。
接下来,数据管理部223选择与数据管理参数323所指定的储存条件相符的对象数据集合(除了完成标志),将选择出的对象数据集合(除了完成标志)的数据值储存于数据管理参数323所指定的数据库的表格。在进行对象数据集合(除了完成标志)的数据值的储存时,数据管理部223参照储存表格参数324。在储存表格参数324中设定有储存表格的数据结构信息。另外,数据集合(除了完成标志)的数据储存于具有与数据名相同的列名的列。此外,与数据名相同的列名被记载于储存表格参数324。
然后,数据管理部223将“OFF”设定于所储存的对象数据集合的完成标志。
在步骤S143中,指标管理部211使用由指标取得参数327指定的地址信息(URI),访问指标供给部221。
然后,指标管理部211执行由指标取得参数327指定的方法。在执行方法时,指标管理部211将能够计算的计算条件设定于方法的自变量。由此,指标管理部211向指标供给部221请求管理指标值。
步骤S143在任意定时执行。
在步骤S144中,指标供给部221基于指标供给参数,委托指标计算部222进行管理指标值的计算。
具体而言,指标供给部221向指标计算部222通知用于对指标进行计算的条件,该指标设定于在步骤S143中执行的方法的自变量。
在步骤S145中,指标计算部222执行由指标计算参数325指定的插件。由此,使用数据集合(除了完成标志)的数据值对与计算条件相符的管理指标值进行计算。
然后,指标计算部222向指标供给部221通知管理指标值。
例如,以如下方式对管理指标“合格率”进行计算。
首先,指标计算部222通过对被放入了检查工序的数据的检查表格进行检索,从而对设定有检查结果“合格品”的记录的数量进行计算。1个记录相当于数据库的1行。将计算出的数量称为“合格品数量”。
接下来,指标计算部222对在被放入了组装工序的数据的投入表格中储存的记录的数量进行计算。将计算出的数量称为“投入数量”。
然后,指标计算部222对合格品数量相对于投入数量的比率(=合格品数量/投入数量)进行计算。计算出的比率为“合格率”。
在步骤S146中,指标供给部221通过执行由指标供给参数326指定的方法,从而向指标管理部211供给管理指标值。
在图27至图33中示出工程设计装置100的输出概况和运用系统201的运用概况的关系。在各图中,上层是输出概况,下层是运用概况。
输出概况是运用参数组320的各参数。
运用概况例如是存储器概况或表格概况。
运用系统201的程序通常是使用编译语言创建的。但是,图28、图29、图31、图32及图33的运用概况的部分也可以由脚本语言进行创建。由此,能够容易地对图28、图29、图31、图32及图33的运用概况进行变更。
在图27中,数据一览数据321的运用概况与数据一览数据321相同。
在图28中,与数据一览数据321、数据取得参数322对应的运用概况表示如下内容。
使用“通信协议”从地址A的控制器A及地址B的控制器B以“取得周期”取得“数据一览数据”。
在图29中,数据管理参数323的运用概况表示如下内容。
在“投入完成标志为ON”时,将“ID、投入时刻”插入至储存DB(1)的“投入表格”。
在“检查完成标志为ON”时,将“ID、检查时刻、检查结果”插入至储存DB(2)的“检查表格”。
在图30中,储存表格参数324的运用概况与储存表格参数324相同。
在图31中,指标计算参数325的运用概况表示如下内容。
以“计算条件”(在本次的例子中,将计算工序设为组装工序至检查工序)为对象,根据与检查工序对应的DB的“检查表格”对检查结果为1(合格品)的记录数量(1)进行计算。对与组装工序对应的DB的“投入表格”的整体记录数量(2)进行计算。将对(1)/(2)进行计算而得到的值作为指标值。
在图32中,指标供给参数326的运用概况表示如下内容。
能够以各种条件(针对能够计算的计算工序、期间等)为对象而提供指标“合格率”。向指标计算部通知指定了这些条件的自变量。在本次的例子中,能够计算的计算工序为从组装工序至检查工序为止。
在图33中,指标取得参数327的运用概况表示如下内容。
针对能够在任意定时计算的计算工序、期间,从指标供给部取得指标“合格率”。中继装置的URI为“opc.tcp://…”。
***实施方式1的补充***
在步骤S111中,接收部111也可以一起对管理指标和运算方法进行接收。运算方法是用于对管理指标进行运算的方法。在该情况下,设定信息数据组310是按指标的运算方法分类准备的。然后,在步骤S112中,生成部112提取管理指标的所指定的运算方法用的设定信息数据组310。
在步骤S111中,在接收管理指标时管理指标的数据类型尚未决定的情况下,接收部111也可以一起对管理指标和管理指标的数据类型进行接收。在该情况下,生成部112对与图10至图14相同的设定信息数据组进行创建,之后同样地进行处理。
另外,接收部111在接收运算方法时,也可以对管理指标计算所用的数据和其数据类型进行接收。在该情况下,生成部112对与图10至图14相同的设定信息数据组进行创建,之后同样地进行处理。
对步骤S114、步骤S124和步骤S142进行补充。
在S114中,同时输入各数据集合(除了完成标志)。即,通过1次操作集中地输入各数据集合(除了完成标志)。由此,能够防止输入遗漏。
另外,在该段落中是否是相同的数据名以及是否是相同的数据库表格名是通过带有后缀(后述)的名称来判断的。
在通过相同运算方法在多个工序中取得相同数据时,数据集合的数据名、数据库表格名有可能产生重复。在该情况下,对全部数据名和数据库名标注后缀,对其运算方法的全部数据集合(除了完成标志)进行输入。后缀由使用者指定。后缀的标注方法的例子为“ID_组装工序、投入时间_组装工序”、“ID_检查工序、检查时间_检查工序、检查结果_检查工序”等。对完成标志及表格名也同样地标注后缀(对数据集合(包含完成标志)和表格名标注的后缀并非必须相同)。
另一方面,在对其它指标进行设定时,在相同工序中具有全部相同的数据集合(除了完成标志),在数据库表格名相同的情况下,不将数据集合(除了完成标志)登记于工序信息数据303,仅设定指标名。另外,在虽然是相同数据集合,但却是其它数据库表格名的情况下,对数据库表格名、数据集合的数据名标注后缀来进行登记。
在对其它指标进行设定时,在相同工序中相同数据名的数据存在于数据集合(除了完成标志)的一部分,表格名相同的情况下,如下所述。仅对工序信息数据303中不重复的数据标注与相同表格的其它数据名相同的后缀而进行登记(在没有对相同表格的其它数据名或表格名标注后缀但数据名存在重复的情况下,对数据名、表格名标注后缀)。此时,在步骤S124的生成处理时,在对储存表格参数324追加列名时,追加没有后缀的名称。另外,在步骤S142的运用处理时,在将数据集合(除了完成标志)的数据储存于数据库229时,储存于与没有后缀的名称的数据名相同的列名的列中。
在去除某个指标时,如果在工序信息数据303的各工序的设定中去除了该指标,则会去除不需要取得的数据,也会去除该指标的记载。
***实施方式1的效果***
根据实施方式1,能够与管理指标、运用系统的结构对应地对管理指标值进行计算。因此,即使在开发新系统的情况下、变更成为管理对象的指标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对指标值进行计算。而且,能够不浪费地容易地实现将生产现场和应用程序连接起来的方法。而且,通过使该方法得到自动化,从而能够减少错误。
实施方式2.
针对使用取得条件数据316来替代储存条件数据312的方式,基于图34至图46,主要对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进行说明。
***结构的说明***
就指标管理系统200的结构而言,除了图1的运用系统201的结构成为图46的运用系统201B的结构之外,与实施方式1中的结构相同(参照图1至图3、图46)。
基于图34,对设定信息数据组310B的结构进行说明。
在设定信息数据组310B中,替代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过的储存条件数据312,而是包含取得条件数据316。
取得条件数据316示出取得对象数据集合(除了完成标志)的数据值的条件。
在图35中示出“合格率”用的取得条件数据316的具体例。
取得条件数据316对取得条件(1)和取得条件(2)进行指定。
取得条件(1)是取得集合(1)的条件。
取得条件(2)是取得集合(2)的条件。
***动作的说明***
指标管理方法的流程与实施方式1中的流程相同(参照图4)。
但是,通过接收处理(S110)的步骤S113得到的访问信息数据302B、生成处理(S120)的一部分、设定处理(S130)的一部分及运用处理(S140)的一部分与实施方式1中的处理不同。
基于图36,对访问信息数据302B的具体例进行说明。
使用者利用输入输出装置104和显示装置106进行如下操作。
使用者对中继装置220B和制造装置230B进行图示。由于各自为1个,因此图示为中继装置1、制造装置1。
使用者在中继装置220B中,对指标供给部221和数据库229进行图示。由于数据库也为1个,因此图示为DB 1。使用者对指标供给部221的URI进行指定。使用者对数据库229的IP地址和数据库229的数据源名进行指定。作为数据库229的IP地址,对上级系统的IP地址和下级系统的IP地址进行指定。上级系统的IP地址是用于连接指标计算部222和数据库229的IP地址。下级系统的IP地址是用于连接数据管理部223B和数据库229的IP地址。
使用者在制造装置230B中对数据管理部223B和大于或等于1个控制器(A、B)进行图示。使用者对各个控制器的IP地址进行指定。
URI、IP地址及数据源名等访问信息能够通过对结构要素进行点击而图形化地进行设定。
接收部111生成表示所图示的信息的数据。生成的数据是访问信息数据302B。
基于图37,对生成处理(S120B)的流程进行说明。
步骤S121B至步骤S123B与实施方式1中的处理不同(参照图17)。步骤S124至步骤S127与在实施方式1中的说明相同。
在步骤S121B中,生成部112基于数据信息数据311、访问信息数据302B和工序信息数据303,生成数据一览数据321B。
在图38中示出数据一览数据321B的具体例。
数据一览数据321B分开地示出各控制器的数据集合和与数据集合对应的完成标志。即,这里,完成标志不包含于数据集合。
生成部112从访问信息数据302B取得各控制器名,将各控制器名设定于数据一览数据321B。
生成部112参照工序信息数据303对各控制器的数据集合信息进行确认,从数据信息数据311取得各控制器的数据集合信息,从各控制器的数据集合信息取得数据一览(除了完成标志),以数据集合为单位将各控制器的数据一览设定于数据一览数据321B。生成部112从各控制器的数据集合信息取得完成标志一览,将各控制器的完成标志一览设定于数据一览数据321B,对与数据集合的对应进行设定。
生成部112从工序信息数据303取得各数据集合的通信协议及取得周期,将各数据集合的通信协议及完成标志的取得周期设定于数据一览数据321B。
返回到图37,从步骤S122B起继续说明。
在步骤S122B中,生成部112基于访问信息数据302B、数据一览数据321B和取得条件数据316,生成数据取得参数322B。
在图39中示出数据取得参数322B的具体例。
数据取得参数322B示出取得数据信息。另外,数据取得参数322B示出各控制器的IP地址。
而且,数据取得参数322B示出取得条件与取得数据集合信息的组。与取得条件成组的数据集合信息是在满足取得条件的情况下取得的数据集合的信息。
生成部112从取得条件数据316取得取得条件,从数据一览数据321B取得与取得条件所包含的完成标志对应的数据集合信息。而且,生成部112将取得条件和数据集合信息的组设定于数据取得参数322B。
数据取得参数322B的其它数据的生成方法与实施方式1中的生成方法相同。
返回到图37,对步骤S123B进行说明。
在步骤S123B中,生成部112基于访问信息数据302B、工序信息数据303和取得条件数据316,生成数据管理参数323B。
在图40中示出数据管理参数323B的具体例。
数据管理参数323B以储存于数据库229的数据集合为单位示出“储存条件”、“储存数据”、“储存表格”和“储存DB”。
生成部112在实施例2中,由于取得条件与储存条件相同,因此从取得条件数据316取得各数据集合的数据值的储存条件,将各数据集合的数据值的储存条件设定于数据管理参数323B。
生成部112从工序信息数据303取得各数据集合信息,将各数据集合信息设定于数据管理参数323B。
生成部112从工序信息数据303取得各数据集合的数据值的储存表格名,将各数据集合的数据值的储存表格名设定于数据管理参数323B。
生成部112从访问信息数据302B取得由工序信息数据303指定的数据库229的标识符,对各数据集合设定数据库229的标识符。
基于图41,对设定处理(S130B)的流程进行说明。
步骤S132B及步骤S133B与实施方式1中的处理不同(参照图25)。
步骤S131与在实施方式1中的说明相同。
在步骤S132B中,设定部113通过与中继装置220B进行通信,从而将指标供给参数326设定于指标供给部221。
设定部113通过与中继装置220B进行通信,从而将指标计算参数325设定于指标计算部222。
设定部113通过与中继装置220B进行通信,从而将储存表格参数324设定于中继装置220B。此时,设定部113使用储存表格参数324在数据库中对表格进行创建(在指标变更的情况下,进行表格、表格的列的追加、删除)。
在步骤S133B中,设定部113通过与制造装置230B进行通信,从而将储存表格参数324、数据管理参数323B、数据取得参数322B、数据一览数据321B设定于数据管理部223B,将数据一览数据321B设定于数据供给部231。
然后,使用者以将数据代入至一览数据名的变量的方式对控制器的控制程序进行变更。
基于图42,对运用处理(S140B)的流程进行说明。
步骤S142B与实施方式1中的处理不同(参照图26)。
步骤S141与在实施方式1中的说明相同。步骤S143至步骤S145与在实施方式1中的说明相同。
在步骤S142B中,数据管理部223B使用数据取得参数322B所指定的各控制器的访问信息(IP地址),对各控制器进行访问。
接下来,数据管理部223B以数据一览数据321B所指定的取得周期,从各控制器取得完成标志。所取得的完成标志是数据取得参数322B所指定的完成标志。
接下来,数据管理部223B取得与满足取得条件的完成标志对应的对象数据集合的数据值。与完成标志对应的对象数据集合由数据取得参数322B指定。
接下来,数据管理部223B将取得的对象数据集合(除了完成标志)的数据值储存于由数据管理参数323B指定的数据库的表格。另外,数据集合(除了完成标志)的数据储存于具有与数据名相同的列名的列。此外,与数据名相同的列名被记载于储存表格参数324。
然后,数据管理部223B将“OFF”设定于与所储存的对象数据集合(除了完成标志)对应的完成标志。
在图43中示出数据一览数据321B的运用概况。
数据一览数据321B的运用概况与数据一览数据321B相同。
在图44中示出与数据一览数据321B、数据取得参数322B对应的运用概况。
与数据一览数据321B、数据取得参数322B对应的运用概况表示如下内容。
使用“通信协议”从IP地址A的控制器A及IP地址B的控制器B以“取得周期”取得“控制器A、B的完成标志”。在“完成标志为ON”的情况下,取得所对应的控制器A、B的数据集合的数据值。
运用系统201B的程序通常是使用编译语言创建的。但是,图44的运用概况的部分也可以由脚本语言进行创建。由此,能够容易地对图44的运用概况进行变更。
在图45中示出数据管理参数323B的运用概况。
数据管理参数323B的运用概况表示如下内容。
将“ID、投入时刻”插入至储存DB(1)的“投入表格”。将“ID、检查时刻、检查结果”插入至储存DB(2)的“检查表格”。
运用系统201B的程序通常是使用编译语言创建的。但是,图45的运用概况的部分也可以由脚本语言进行创建。由此,能够容易地对图45的运用概况进行变更。
***实施方式2的补充***
实施方式1的补充也适用于实施方式2。但是,实施方式1的补充中的步骤S142在实施方式2中被置换为步骤S142B。
***实施方式2的效果***
根据实施方式2,控制器仅取得满足储存条件的数据集合。因此,削减了用于取得所需要的数据集合的通信量。
***实施方式的总结***
指标管理系统200以如下方式构成。
指标管理系统200由制造装置230、指标管理装置210、中继装置220和工程设计装置100构成。工程设计装置100进行制造装置230、指标管理装置210和中继装置220的设定。
制造装置230具有数据供给部231,该数据供给部231将与制造有关的实时信息(数据集合)供给至通过网络连接的其它装置(中继装置220)。
中继装置220具有数据管理部223、指标计算部222和指标供给部221。数据管理部223经由网络从制造装置230的数据供给部231取得实时数据(数据集合),对所取得的实时数据进行管理。指标计算部222使用由数据管理部223管理的实时数据,按照规定的规则对指标值进行计算。指标供给部221对指标计算部222进行指示,将计算出的指标值提供给其它装置(指标管理装置210)。
另外,数据管理部223也可以处于制造装置230。
指标管理装置210经由网络从中继装置220的指标供给部221取得指标值,充分利用所取得的指标值。
工程设计装置100具有接收部111、生成部112和设定部113。接收部111将指标一览信息(指标一览数据301)、装置间连接信息(访问信息数据302)和工序参数信息(工序信息数据303)作为输入进行接收。
生成部112基于向接收部111的输入信息和本身所包含的信息(设定信息数据组310),生成指标管理部211、指标供给部221、指标计算部222、数据管理部223和数据供给部231各自的设定信息(运用参数组320)。
设定部113将指标取得参数327配置于指标管理部211。设定部113将指标供给参数326配置于指标供给部221。设定部113将指标计算参数325配置于指标计算部222。设定部113将储存表格参数324、数据管理参数323、数据取得参数322及数据一览数据321配置于数据管理部223。设定部113将数据一览数据321配置于数据供给部231。
***实施方式的补充***
基于图47、图48、图49、图50,对指标管理系统200中的运用系统201的结构例进行说明。
如图47所示,运用系统201C也可以具有多个制造装置230。
如图48所示,运用系统201D也可以具有多个制造装置230B。
如图49所示,运用系统201C也可以存在多个。
如图50所示,运用系统201D也可以存在多个。
基于图50,对工程设计装置100的硬件结构进行说明。
工程设计装置100具有处理电路109。
处理电路109是实现接收部111、生成部112和设定部113的硬件。
处理电路109可以是专用的硬件,也可以是执行在主存储装置102储存的程序的处理器101。
在处理电路109为专用的硬件的情况下,处理电路109例如是单一电路、复合电路、被程序化后的处理器、被并行程序化的处理器、ASIC、FPGA或它们的组合。
ASIC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的简称。
FPGA是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的简称。
工程设计装置100也可以具有代替处理电路109的多个处理电路。多个处理电路分担处理电路109的作用。
就处理电路109而言,也可以是一部分功能由专用的硬件实现,剩余的功能由软件或固件实现。
如上所述,处理电路109能够由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实现。
指标管理装置210、中继装置220及制造装置230与工程设计装置100相同,具有处理电路。
实施方式是优选方式的例示,并不意在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进行限制。实施方式也可以部分地实施,还可以与其它方式组合而实施。也可以适当变更使用流程图等进行了说明的流程。
也可以将在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各装置的要素即“部”改称为“处理”或“工序”。
标号的说明
100工程设计装置,101处理器,102主存储装置,103辅助存储装置,104输入输出装置,105通信装置,106显示装置,109处理电路,111接收部,112生成部,113设定部,190存储部,200指标管理系统,201、201B、201C、201D运用系统,210指标管理装置,211指标管理部,220、220B中继装置,221指标供给部,222指标计算部,223、223B数据管理部,229数据库,230、230B制造装置,231数据供给部,291处理器,292主存储装置,293辅助存储装置,294输入输出装置,295通信装置,296显示装置,300管理对象数据组,301指标一览数据,302、302B访问信息数据,303工序信息数据,310、310B设定信息数据组,311数据信息数据,312储存条件数据,313表格模板数据,314插件定义数据,315指标供给数据,316取得条件数据,320运用参数组,321、321B数据一览数据,322、322B数据取得参数,323、323B数据管理参数,324储存表格参数,325指标计算参数,326指标供给参数,327指标取得参数。
Claims (10)
1.一种指标管理系统,其具有:
运用系统,其基于管理指标值的计算所用的大于或等于1个参数即管理指标用的运用参数组,对所述管理指标值进行计算;以及
工程设计装置,其将所述管理指标用的运用参数组设定于所述运用系统,
所述工程设计装置具有:
接收部,其对所述管理指标的指定和表示所述运用系统的结构的管理对象数据组进行接收,从表示在按指标分类的运用参数组中设定的信息的按指标分类的设定信息数据组对所述管理指标用的设定信息数据组进行选择,其中,该管理对象数据组包含工序信息数据,该工序信息数据用于向所述运用系统中的数据库的表格进行的数据的储存、所述表格的创建和指标的计算;
生成部,其基于所述管理指标用的设定信息数据组和所述管理对象数据组,生成所述管理指标用的运用参数组;以及
设定部,其将所述管理指标用的运用参数组设定于所述运用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标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运用系统具有:
制造装置,其供给所述管理指标值的计算所用的对象数据集合的数据值;
中继装置,其使用所述对象数据集合的数据值对所述管理指标值进行计算;以及
指标管理装置,其对所述管理指标值进行管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指标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制造装置具有数据供给部,该数据供给部将所述对象数据集合的数据值供给至所述中继装置,
所述中继装置具有:
数据管理部,其对从所述制造装置供给的所述对象数据集合的数据值进行管理;
指标计算部,其使用所述对象数据集合的数据值对所述管理指标值进行计算;以及
指标供给部,其将所述管理指标值供给至所述指标管理装置,
所述指标管理装置具有指标管理部,该指标管理部对从所述中继装置供给的管理指标值进行管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指标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生成部作为所述管理指标用的运用参数组而生成:
数据一览数据,其示出所述对象数据集合;
数据取得参数,其示出用于取得所述对象数据集合的数据值的规则;
数据管理参数,其示出用于对所述对象数据集合的数据值进行管理的规则;
储存表格参数,其确定对所述对象数据集合的数据值进行储存的表格;
指标计算参数,其示出用于对所述管理指标值进行计算的规则;
指标供给参数,其示出用于供给所述管理指标值的规则;以及
指标取得参数,其示出用于取得所述管理指标值的规则,
所述设定部将所述数据一览数据设定于所述数据供给部,
所述设定部将所述数据一览数据和所述数据取得参数设定于所述数据管理部,
所述设定部将所述储存表格参数、所述数据管理参数和所述数据取得参数设定于所述数据管理部,
所述设定部将所述指标计算参数设定于所述指标计算部,
所述设定部将所述指标供给参数设定于所述指标供给部,
所述设定部将所述指标取得参数设定于所述指标管理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标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运用系统具有:
制造装置,其对所述管理指标值的计算所用的对象数据集合的数据值进行管理;
中继装置,其使用所述对象数据集合的数据值对所述管理指标值进行计算;以及
指标管理装置,其对所述管理指标值进行管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指标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制造装置具有:
数据供给部,其供给所述对象数据集合的数据值;以及
数据管理部,其对被供给来的所述对象数据集合的数据值进行管理,
所述中继装置具有:
指标计算部,其使用所述对象数据集合的数据值对所述管理指标值进行计算;以及
指标供给部,其将所述管理指标值供给至所述指标管理装置,
所述指标管理装置具有指标管理部,该指标管理部对从所述中继装置供给的管理指标值进行管理。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指标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运用系统的程序构成为通过脚本语言对使用所述管理指标用的运用参数组的处理的部分进行创建。
8.一种指标管理方法,其由工程设计装置和运用系统实现,
在该指标管理方法中,
所述工程设计装置对管理指标的指定和表示所述运用系统的结构的管理对象数据组进行接收,从表示在按指标分类的运用参数组中设定的信息的按指标分类的设定信息数据组对所述管理指标用的设定信息数据组进行选择,基于所述管理指标用的设定信息数据组和所述管理对象数据组而生成所述管理指标用的运用参数组,将所述管理指标用的运用参数组设定于所述运用系统,其中,该管理对象数据组包含工序信息数据,该工序信息数据用于向所述运用系统中的数据库的表格进行的数据的储存、所述表格的创建和指标的计算,
所述运用系统基于所述管理指标用的运用参数组对管理指标值进行计算。
9.一种工程设计装置,其将管理指标值的计算所用的大于或等于1个参数即管理指标用的运用参数组设定于运用系统,
该工程设计装置具有:
接收部,其对管理指标的指定和表示所述运用系统的结构的管理对象数据组进行接收,从表示在按指标分类的运用参数组中设定的信息的按指标分类的设定信息数据组对所述管理指标用的设定信息数据组进行选择,其中,该管理对象数据组包含工序信息数据,该工序信息数据用于向所述运用系统中的数据库的表格进行的数据的储存、所述表格的创建和指标的计算;
生成部,其基于所述管理指标用的设定信息数据组和所述管理对象数据组,生成所述管理指标用的运用参数组;以及
设定部,其将所述管理指标用的运用参数组设定于所述运用系统。
10.一种记录有工程设计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该工程设计程序用于将管理指标值的计算所用的大于或等于1个参数即管理指标用的运用参数组设定于运用系统,
该工程设计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
接收处理,对管理指标的指定和表示所述运用系统的结构的管理对象数据组进行接收,从表示在按指标分类的运用参数组中设定的信息的按指标分类的设定信息数据组对所述管理指标用的设定信息数据组进行选择,其中,该管理对象数据组包含工序信息数据,该工序信息数据用于向所述运用系统中的数据库的表格进行的数据的储存、所述表格的创建和指标的计算;
生成处理,基于所述管理指标用的设定信息数据组和所述管理对象数据组,生成所述管理指标用的运用参数组;以及
设定处理,将所述管理指标用的运用参数组设定于所述运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9/022938 WO2020250276A1 (ja) | 2019-06-10 | 2019-06-10 | 指標管理システム、指標管理方法、エンジニアリング装置および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ログラ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906356A CN113906356A (zh) | 2022-01-07 |
CN113906356B true CN113906356B (zh) | 2024-04-19 |
Family
ID=73781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80097175.XA Active CN113906356B (zh) | 2019-06-10 | 2019-06-10 | 指标管理系统、指标管理方法、工程设计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956927B2 (zh) |
CN (1) | CN113906356B (zh) |
TW (1) | TW202046225A (zh) |
WO (1) | WO2020250276A1 (zh)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94670A (zh) * | 2001-03-01 | 2004-05-05 | 费舍-柔斯芒特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过程控制工厂数据的远程分析 |
JP2008197915A (ja) * | 2007-02-13 | 2008-08-28 | D & M Solution Kk | 生産管理システム |
JP2010123098A (ja) * | 2008-11-21 | 2010-06-03 | Bunsan Fa Gijutsu Kenkyusho Kk | 即時に重要経営指標を入れ替えることが出来る生産管理方式 |
JP2016170460A (ja) * | 2015-03-11 | 2016-09-23 |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 生産管理システム及び生産管理方法 |
CN106096870A (zh) * | 2016-07-21 | 2016-11-09 | 杭州迪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绩效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
JP2017162044A (ja) * | 2016-03-08 | 2017-09-14 | 株式会社日立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東日本 | 生産計画装置、生産計画方法および生産計画プログラム |
CN107850891A (zh) * | 2015-12-01 | 2018-03-27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管理系统及管理程序 |
CN108038583A (zh) * | 2016-10-28 | 2018-05-15 | 开利公司 | 用于管理绩效指标以解决企业设施运营管理目标的方法和系统 |
CN108733693A (zh) * | 2017-04-18 | 2018-11-0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
CN109034662A (zh) * | 2018-08-31 | 2018-12-18 | 东北大学 | 一种基于工艺流程的生产指标可视化监控系统及方法 |
-
2019
- 2019-06-10 JP JP2021525417A patent/JP6956927B2/ja active Active
- 2019-06-10 CN CN201980097175.XA patent/CN113906356B/zh active Active
- 2019-06-10 WO PCT/JP2019/022938 patent/WO2020250276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9-09-19 TW TW108133792A patent/TW202046225A/zh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94670A (zh) * | 2001-03-01 | 2004-05-05 | 费舍-柔斯芒特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过程控制工厂数据的远程分析 |
JP2008197915A (ja) * | 2007-02-13 | 2008-08-28 | D & M Solution Kk | 生産管理システム |
JP2010123098A (ja) * | 2008-11-21 | 2010-06-03 | Bunsan Fa Gijutsu Kenkyusho Kk | 即時に重要経営指標を入れ替えることが出来る生産管理方式 |
JP2016170460A (ja) * | 2015-03-11 | 2016-09-23 |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 生産管理システム及び生産管理方法 |
CN107850891A (zh) * | 2015-12-01 | 2018-03-27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管理系统及管理程序 |
JP2017162044A (ja) * | 2016-03-08 | 2017-09-14 | 株式会社日立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東日本 | 生産計画装置、生産計画方法および生産計画プログラム |
CN106096870A (zh) * | 2016-07-21 | 2016-11-09 | 杭州迪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绩效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
CN108038583A (zh) * | 2016-10-28 | 2018-05-15 | 开利公司 | 用于管理绩效指标以解决企业设施运营管理目标的方法和系统 |
CN108733693A (zh) * | 2017-04-18 | 2018-11-0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
CN109034662A (zh) * | 2018-08-31 | 2018-12-18 | 东北大学 | 一种基于工艺流程的生产指标可视化监控系统及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0250276A1 (ja) | 2020-12-17 |
JP6956927B2 (ja) | 2021-11-02 |
JPWO2020250276A1 (ja) | 2021-11-18 |
CN113906356A (zh) | 2022-01-07 |
TW202046225A (zh) | 2020-12-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7359354B2 (ja) | 分散型工業パフォーマンス監視及び分析 | |
CN111124850A (zh) | Mqtt服务器性能测试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US9400867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nitoring and reporting equipment operating conditions and diagnostic information | |
CN108959059B (zh) | 一种测试方法以及测试平台 | |
US10387236B2 (en) | Processing data errors for a data processing system | |
JP2017076385A (ja) | 分散型工業パフォーマンス監視及び分析プラットフォーム | |
JP2017076387A (ja) | 分散型工業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ソース非依存クエリ | |
JP2017076386A (ja) | 分散型工業パフォーマンス監視及び分析 | |
US20150012141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to support technical tasks in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s | |
JP2012208664A (ja) | ソフトウェア設計・運用統合管理システム | |
CN109558316A (zh) | 一种测试策略自动化配置的http接口动态化参数测试方法 | |
CN105868956A (zh)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15335821A (zh) | 卸载统计收集 | |
US20120297361A1 (en) |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system for software product lin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 |
JP2007503649A (ja) | 個別ディスプレイ設計決定容易化 | |
CN118193488A (zh) | 专病数据库的构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3906356B (zh) | 指标管理系统、指标管理方法、工程设计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 |
CN113168603A (zh) | 用于工作量估计的系统和方法 | |
US9766871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a processing and/or production installation | |
US12117811B1 (en) | Route based manufacturing system analysis, apparatuses, systems, and methods | |
CN115914379B (zh) | 一种数据交换装置及数据交换系统 | |
WO2022038812A1 (ja) | 情報処理装置 | |
CN110574008A (zh) | Id空间变换系统及其方法 | |
TWI729620B (zh) | 基於模組導向的流程規劃方法 | |
JP6707215B1 (ja) | 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ツール、学習装置、およびデータ収集システ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