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74008A - Id空间变换系统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Id空间变换系统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74008A
CN110574008A CN201880028178.3A CN201880028178A CN110574008A CN 110574008 A CN110574008 A CN 110574008A CN 201880028178 A CN201880028178 A CN 201880028178A CN 110574008 A CN110574008 A CN 1105740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trument
component
information
gateway
functio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2817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越健治
坂野辽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phone Corp Of Japan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elephone Corp Of Japa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phone Corp Of Japan filed Critical Telephone Corp Of Japan
Publication of CN1105740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740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45Program loading or initiating
    • G06F9/44505Configuring for program initiating, e.g. using registry, configuration fi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2Brokering proxy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10Mapping addresses of different types
    • H04L61/106Mapping addresses of different types across networks, e.g. mapping telephone numbers to data network addr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25Mapping addresses of the same type
    • H04L61/2596Translation of addresses of the same type other than IP, e.g. translation from MAC to MAC addr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30Managing network names, e.g. use of aliases or nicknames
    • H04L61/301Name conver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1Adding application-functional data or data for application control, e.g. adding meta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66Checking the configu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 Testing And Monitoring For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应用能够使用系统ID而访问正确的数据资源的ID空间变换系统。ID空间变换功能部(23)针对由仪器结构验证功能部(22)判定为是正确的仪器的仪器(D),基于仪器(D)中包含的部件的物理ID,针对每种部件而不重复地生成唯一的系统ID。共享功能部(24)与网关(25)共享包含仪器(D)中包含的部件的物理ID和系统ID的对应关系在内的网关设定文件(f2)。由此,网关(25)基于网关设定文件(f2),对数据附加系统ID,向网络输出。数据处理部(26)判定仪器(D)的部件的数据是否包含生成的系统ID。由此,判定是否是从正当的仪器(D)输出的数据。

Description

ID空间变换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ID空间变换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将各种仪器和网络连接而进行数据运用的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受到关注。在以IoT为对象的系统中,当前作为OT(Operational Technology:运维技术)而利用的多种/大量仪器随时被连接/切断,因此需要在时间序列方面不重复地对用于唯一地识别各种仪器和其部件的ID进行管理的功能。
在OT中,输出数据的传感器、致动器在搭载有这些传感器、致动器的仪器中能够使用某种ID而唯一地确定。下面,将该ID设为物理ID。
另一方面,在应用利用IoT系统内的数据库中积蓄的数据时,可以想到如下应用,即,跨仪器地在时间序列方面取得/解析同种传感器的值,由此检测出离群值或者根据统计信息对未来的趋势进行预测。如果在对跨仪器的同种传感器/致动器的数据进行访问时跨仪器地针对每种传感器、致动器而存在唯一的ID,则能够高效地进行数据取得、解析。下面,将针对该每个传感器/致动器的唯一的ID设为系统ID。
物理ID和系统ID是在唯一的范围、设定者、设定规则等互不相同的独立的ID空间内定义的,但是应用能够利用系统ID而取得的数据,需要与具有和该系统ID对应的物理ID的传感器/致动器一贯地建立关联,即,需要物理ID和系统ID保持1:1的关系。否则,利用某个系统ID而获得的数据有时表示从不同的传感器/致动器得到的数据,无法供基于应用的解析使用。图10中示出了物理ID和系统ID的对应关系。
如该图所示,例如,在物理ID空间1中存在仪器D1~D3。仪器D1具有传感器A001、传感器B001、致动器A001、致动器A002、致动器B001、致动器B002的物理ID。仪器D2具有传感器A01、传感器B001的物理ID,仪器D3具有致动器a002、致动器b001、传感器a001的物理ID。
物理ID空间1中的仪器D1的物理ID对于仪器D1是唯一的。其他仪器D2、D3中的仪器D2、D3的物理ID也同样对于仪器D2、D3而分别唯一地确定。
在系统ID空间2中,仪器D1的传感器A001在系统ID空间2中的传感器A类中成为“SA002”,仪器D1的传感器B001在系统ID空间2中的传感器B类中成为“SB001”。系统ID空间2中的系统ID的唯一性是仪器D1~D3的部件类(例如传感器A类、传感器B类等)。
另外,在应用利用传感器/致动器的数据时,可以想到不是利用彼此独立的数据,而是利用传感器彼此、致动器彼此、或者传感器和致动器的关联性而进行深入的分析。因此,需要预先使系统将这些部件的关联性作为仪器结构进行管理并行成为能够从应用取得的状态。但是,即使是同种仪器,结构也不统一,为了根据设置环境、利用者的定制需求而针对每个个体能够产生各种变化,需要针对连接的每个仪器而管理仪器结构。
非专利文献1:情報処理学会論文誌Vol.56No.1 273-283(Jan.2015)中原祥吾、末田欣子、多田好克「M2Mにおけるデバイスへの統一アクセス手法の提案と評価
非专利文献2:社団法人情報処理学会研究報告植田健太、小坂隆浩、佐藤健哉「RESTアーキテクチャを用いた統合型機器連携手法の提案」2008年11月28日、第51頁から第57頁
发明内容
在IoT系统中不仅经由网关等连接具备面向IoT系统的连接功能的专用仪器,还连接不具有面向IoT系统的连接功能的已有仪器,由此,能够有效使用更多的数据。针对这样的不具有面向IoT系统的连接功能的仪器,有时与追加自动地从仪器取得仪器结构的功能相比,手动地设定仪器结构更为合理。虽然手动地设定的仪器结构被登记至系统并从应用取得,但是此时有可能因设定了结构的作业者的错误理解、知识不足而导致登记了不依照仪器的设计的结构,从而应用无法取得正确的仪器结构。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实情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应用能够使用系统ID而访问正确的数据资源的ID空间变换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第1发明,提供一种ID空间变换系统,分别包含部件的多个仪器经由网关以及网络而连接,并且多个应用被连接,对调解所述多个仪器和所述多个应用之间的数据的数据处理部和所述网关两者一贯地赋予设定信息,其中,具备:ID空间变换功能部,其基于所述仪器中包含的所述部件的物理ID,针对每种所述部件不重复地生成唯一的系统ID;以及共享功能部,其制作包含所述仪器中包含的所述部件的物理ID和由所述ID空间变换功能部生成的系统ID的对应关系的网关设定信息,在所述网关共享,所述数据处理部判断从所述仪器经由所述网关发送来的所述仪器的部件的数据是否包含所述生成的系统ID,所述网关基于所述制作的所述网关设定信息,对从所述仪器得到的所述部件的数据附加与所述仪器中包含的所述部件的物理ID对应的所述生成的系统ID,向所述网络输出。
根据本发明的第1发明,通过ID空间变换功能部针对每种部件而不重复地生成唯一的系统ID。然后,通过数据处理部,判断经由网关发送来的所述仪器的部件的数据是否包含生成的系统ID,因此,能够将不包含系统ID的数据识别为不正确的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第2发明,在第1发明的ID空间变换系统的基础上,还具备仪器结构验证功能部,该仪器结构验证功能部判定是否是具体仪器结构信息与仪器设计定义信息一致的正确的仪器,该具体仪器结构信息包含对所述ID空间变换系统赋予的所述仪器的部件信息以及用于追溯所述部件信息的关系信息,该仪器设计定义信息针对所述多个仪器的每个仪器而确定,并且由表示部件的部件定义信息和用于追溯所述部件定义信息的关系信息构成,所述ID空间变换功能部针对由所述仪器结构验证功能部判定为是正确的仪器的所述仪器,生成所述系统ID。
根据第2发明,能够针对由仪器结构验证功能部判定为正确的仪器的仪器、且针对与仪器设计定义信息一致的正确的仪器,生成系统ID。
根据本发明的第3发明,在第2发明的基础上,所述共享功能部在所述共享功能部以及所述网关共享与判定为是正确的仪器的仪器相关的所述具体仪器结构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3发明,共享功能部在共享功能部以及网关共享与判定为是正确的仪器的仪器相关的具体仪器结构信息,因此网关以及应用能够参照具体仪器结构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4发明,在第1发明的基础上,在新的仪器与所述ID空间变换系统连接且所述新的仪器的ID和物理ID的组合未被登记的情况下,所述ID空间变换功能部生成与已有的系统ID不重复的新的系统ID。
根据本发明的第4发明,在新的仪器与所述ID空间变换系统连接且新的仪器的ID和物理ID的组合未被登记的情况下,ID空间变换功能部生成与已有的系统ID不重复的新的系统ID,因此针对同一仪器而系统ID不会重复。
根据本发明的第5发明,在第1发明的基础上,在新的仪器与所述ID空间变换系统连接且所述新的仪器的ID与物理ID的组合已被登记的情况下,所述ID空间变换功能部进一步使用已生成的系统ID。
根据本发明的第5发明,在新的仪器与所述ID空间变换系统连接、且新的仪器的ID和物理ID的组合已被登记的情况下,ID空间变换功能部进一步使用已生成的系统ID,因此能够高效地使用系统ID。另外,在将连接一次并切断的仪器再次连接的情况下,分配相同的系统ID,因此能够使用相同的系统ID而利用最初连接时积蓄的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第6发明,在第1发明的基础上,在判断为从所述仪器经由所述网关发送来的所述仪器的部件的数据不包含所述生成的系统ID的情况下,所述数据处理部将所述仪器的部件的数据废弃。
根据本发明的第6发明,将来自不正确的仪器的数据废弃,因此能够防止在应用中调解不正确的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第7发明,在第2发明的基础上,在通过所述仪器结构验证功能部判定为所述仪器的具体仪器结构信息的部件信息或者关系信息不正确的情况下,通报与所述ID空间变换系统连接的仪器或者其设定不正确。
根据本发明的第7发明,在具体仪器结构信息的部件信息或者关系信息不正确的情况下,能够通报仪器或者其设定不正确。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应用能够使用系统ID而访问正确的数据资源的ID空间变换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对实施方式涉及的IoT系统11的使用环境进行说明的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IoT系统11的功能模块的图。
图3是用于对IoT系统11的启动处理进行说明的图。
图4是用于对ID空间变换功能部23中的ID空间变换处理进行说明的图。
图5是表示从图4所示的状态向IoT系统11连接了仪器D3的情况的图。
图6是用于对从图4所示的状态向IoT系统11连接了仪器D3的情况下的ID空间变换功能部23的动作进行仪器D3的流程图。
图7是用于对仪器结构验证功能部22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
图8是用于对与IoT系统对应的仪器D开发时的、仪器D的仪器结构自动生成功能的开发进行说明的图。
图9是用于对仪器D向IoT系统11连接时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物理ID和系统ID的对应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IoT系统进行说明。
1实施方式的概要
关于保持物理ID和系统ID的对应关系的方式,还可以想到在IoT中将已有的仪器与系统连接,因此,可以想到基于已有的物理ID而向系统ID变换的方式。这样,在下述情况下需要对于系统ID生成方式进行特别的考虑。另外,在同时将多个仪器并联连接的情况下,需要在多个仪器间不重复地生成系统ID。
A.在与仪器的连接发生切断、重新连接的情况下,不是将已废弃的仪器所利用的系统ID分配给其他仪器,而是必须在另外重新连接时分配与以前连接时相同的系统ID。
B.在另外通过手动设定而登记至系统的仪器的具体结构未依照设计的情况下,应用只能取得错误的仪器结构,无法进行符合预想的数据解析。
在实施方式中,设计了如下结构,即,即使在连接有大量/多种仪器的IoT系统中,也着眼于能够利用地域上的局域性、所有者属性等某些基准而将部件分组化的情况较多这一点,针对每组而独立且在组内统一地进行ID变换,由此避免系统ID的重复,另外即使在发生切断、重新连接的环境中也能够生成一贯的系统ID。在实施方式中,作为组的具体例子而利用表示部件的种类的类(传感器A类、传感器B类、致动器A类等)。
另外,在用于ID变换的物理ID的设定的同时,也对仪器的具体结构进行设定并登记至系统,由此也能够在仪器连接时进行仪器的具体结构是否依照设计的验证。
2实施方式
2-1结构
图1是用于对实施方式涉及的IoT系统11的使用环境进行说明的图。如该图所示,经由共通的I/F 12并经由网络而将应用(下面称为“应用”。)AP-1~AP3与IoT系统11连接。另外,经由网络13以及仪器D1~D3的I/F 14而将仪器D1~D3分别与IoT系统11连接。
各仪器D1~D3的I/F 14具有网关功能,对从各仪器D1~D3输出的数据附加后述的系统ID而向IoT系统11输出。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IoT系统11的功能模块的图。在该图中,对于与图1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而进行说明。另外,在实施方式中,在无需对仪器D-1、D-2、…、D-n进行区分说明的情况下,省略连字符而作为“仪器D”进行说明。对于其他结构要素也同样地进行说明。
在该图中,以仪器D1~D3为代表而示出仪器D,也可以是多个。另外,网络13存在于仪器D与网关25之间、和/或网关25与数据处理部26之间。
仪器D的I/F 14的功能中25包含网关。就仪器D和网关25而言,基本方式为1对1,也可以是N:1(网关25收容有多个仪器D)。
接口功能部20读入如下设定文件C1,该设定文件C1包含由仪器设定作业者制作的仪器D自身的ID、各仪器D内的传感器/致动器的物理ID、以及仪器D的具体仪器结构信息。这里,具体仪器结构信息包含仪器D的部件信息(物理ID)和用于追溯各部件信息的关系信息。
除了担任对IoT系统11的整体控制之外,控制部21还具有仪器结构验证功能部22以及ID空间变换功能部23。
仪器结构验证功能部22对各仪器D的具体仪器结构信息与仪器设计定义信息进行对照而判定是否正确。
仪器结构验证功能部22读入包含仪器设计定义信息的文件C2。仪器设计定义信息是用于验证IoT系统11中设定的仪器D的具体仪器结构信息是否正确的、在仪器D的设计时制作的一般化的仪器结构信息。
仪器设计定义信息是在将某个种类的仪器D与IoT系统11连接时由开发者基于仪器D的设计信息而制作的信息,在整个IoT系统11中针对一种仪器而存在1个。如图7所示,仪器设计定义信息中包含类一览信息31以及仪器结构定义信息32。仪器结构定义信息32中包含一般化的部件信息以及用于追溯各部件信息的关系信息。
仪器结构验证功能部22判断是否是由接口功能部20读入的设定文件C1中包含的仪器D自身的ID、各仪器D内的传感器/致动器的物理ID、以及仪器D的具体仪器结构信息依照所读入的文件C2中包含的仪器设计定义信息的正确的仪器。在未依照的情况下,仪器结构验证功能部22能够判断为从接口功能部20设定的具体仪器结构信息错误,因此,向作业者请求修正。
ID空间变换功能部23针对由仪器结构验证功能部22判定为正确的仪器的仪器,基于仪器中包含的部件的物理ID,针对每种部件而不重复地制作唯一的系统ID。具体而言,ID空间变换功能部23为了规定对仪器D的各传感器/致动器赋予的物理ID的唯一性的范围,利用仪器D自身的ID。作为仪器D自身的ID,可以利用仪器的型号、仪器连接的作业者任意地设定的字符串。
即使在不同的作业者同时将多个仪器D与IoT系统并联连接的情况下,只要作业者仅针对仪器D自身的ID而考虑到不使其发生重复即可,即使针对不同的仪器D设定用于内部的传感器/致动器的相同的物理ID,也能够利用仪器自身的ID不同这一点而变换为不重复的系统ID。即,根据仪器D自身的ID和各物理ID的组合或者系统ID,能够唯一地确定某个类内的所有传感器/致动器。
共享功能部24将由仪器结构验证功能部22验证为正确的仪器D的物理ID和系统ID的对应关系、以及已验证的具体仪器结构信息向接收传感器/致动器的数据的数据处理部26以及网关25通知。具体而言,共享功能部24制作包含物理ID和系统ID的对应关系、以及已验证的具体仪器结构信息在内的网关设定文件f2,并向网关25通知而共享。另外,共享功能部24制作包含物理ID和系统ID的对应关系、以及已验证的具体仪器结构信息在内的数据处理部设定文件f1,并向数据处理部26通知。
网关25读入网关设定文件f2,基于读入的网关设定文件f2,对从仪器D得到的传感器/致动器的数据附加与仪器D中包含的传感器/致动器的物理ID对应的已生成的系统ID,并向网络13输出。
数据处理部26读入数据处理部设定文件f1,基于数据处理部设定文件f1,判断在从通过仪器结构验证功能部22验证为结构正确的仪器D发送来的传感器/致动器的数据中是否包含系统ID,仅接收从验证为结构正确的仪器D内的部件输出的数据。将除此以外的赋予了系统ID的数据作为不正确的数据而废弃。
数据库DB对包含仪器D自身的ID、各仪器D内的传感器/致动器的物理ID、以及仪器D的具体仪器结构信息在内的设定文件C1、包含仪器设计定义信息的文件C2、以及表示验证为正确的仪器的仪器D的仪器ID、仪器D的部件的物理ID、系统ID的关联的ID信息表T进行存储。
此外,在图2中,示出了关于各种信息(设定文件C1、文件C2、数据处理部设定文件f1、网关设定文件f2)以文件形式的交换的例子,但是不限于文件形式,也可以是信息的交换。例如,关于网关设定文件f2的信息,可以想到下面的结构。
1.在共享功能部24中准备API接口,网关25从共享功能部24取得与网关设定相关的信息。
2.在共享功能部24中准备API接口,从共享功能部24向网关25通知与网关设定相关的信息。
3.在中间准备用于取代文件而共享数据库等信息的模块,共享功能部24和网关25对中间模块进行读写。
关于设定文件C1、文件C2以及数据处理部设定文件f1可以不是文件形式而是信息的交换这一点,也与网关设定文件f2相同。
2-2动作
2-2-1IoT系统的启动处理
图3是用于对IoT系统11的启动处理进行说明的图。
如该图所示,如果系统管理者对IOT系统11的接口功能部20指示了启动处理(S1),则接口功能部20对控制部21的仪器结构验证功能部22以及ID空间变换功能部23、共享功能部24指示启动处理(S2)。
仪器结构验证功能部22、ID空间变换功能部23以及共享功能部24从接口功能部20接收启动指示,开始启动处理。此时,控制部21的仪器结构验证功能部22读入包含仪器设计定义信息的文件C2,将文件C2储存于数据库DB。
2-2-2ID空间变换功能部23
下面,参照图4对ID空间变换功能部23中的ID空间变换处理进行说明。
可以想到将某个企业具有的多个仪器D与IoT系统11连接的情况。在该图中,仪器D1和仪器D2是相同型号的仪器,在制造时对内部的传感器/致动器赋予物理ID。
该物理ID是针对相同型号的所有仪器D设定相同的值而在仪器间重复,但对于在IoT系统11内针对每种传感器/致动器而生成的系统ID,不允许仪器间的重复。因此,在生成系统ID时,ID空间变换功能部23从仪器设定作业者以文件形式接收物理ID,生成系统ID而作为IoT系统11用设定文件而输出。
如图4所示,对仪器D内的部件(传感器、致动器)标注物理ID,物理ID在仪器D内是唯一的。但是,仪器D内的物理ID在不同的仪器D之间可以重复。例如,仪器D1内的致动器的物理ID“B02”和仪器D2内的致动器的物理ID“B02”重复。
ID空间变换功能部23基于仪器D1、D2中包含的部件的物理ID,针对每种部件而不重复地生成唯一的系统ID。例如,在图4中,ID空间变换功能部23将仪器D1的物理ID“传感器A01”变换为系统ID“SA00001”,将仪器D1的物理ID“传感器B01”变换为系统ID“SB00001”。
另外,ID空间变换功能部23将仪器D2的物理ID“传感器A01”变换为系统ID“SA00002”,将仪器D2的物理ID“传感器B01”变换为系统ID“SB00002”。即,系统ID是针对每个部件(传感器A、传感器B、致动器A、致动器B)而赋予的,针对所有部件都是唯一的。
图5是表示从图4所示的状态向IoT系统11连接了仪器D3的情况的图,图6是用于对从图4所示的状态向IoT系统11连接了仪器D3的情况下的ID空间变换功能部23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如该图所示,判断是否连接了仪器D3(S11),在判断为连接了仪器D3的情况下,读取仪器D3的ID和仪器D3的部件的物理ID(传感器A01、致动器A02、传感器B01、致动器B01、致动器A01、致动器B02)(S12)。
然后,ID空间变换功能部23针对部件(传感器/致动器)的每个类,判断仪器D3的ID和仪器D3的部件的物理ID的组合是否登记至数据库DB的ID信息表T(S13)。
在S13中,在判断为未登记至ID信息表T的情况下,生成并赋予与已有的系统ID不重复的系统ID(S14),结束处理。此外,该新生成的系统ID与仪器D3的仪器ID、仪器D3的部件的物理ID相关联地登记至数据库DB的ID信息表T。
另一方面,在S13中,在判断为已登记至ID信息表T的情况下,赋予与在数据库DB的ID信息表T中已登记的仪器D3的仪器ID、仪器D3的部件的物理ID对应的系统ID(S15),结束处理。
2-2-3仪器结构验证功能部22
下面,参照图7对仪器结构验证功能部22的动作进行说明。
可以想到将某个已有的仪器D与IoT系统11连接的情况。本仪器D不具备用于与IoT系统11连接的专用功能,仪器设定作业者需要手动地设定仪器D的具体仪器结构信息42。
在由仪器设定作业者设定的信息中包含:传感器/致动器等部件的类和部件的物理ID关联地存储的部件信息41;以及包含表示仪器D的部件间的结构、且用于追溯各部件的关系信息在内的具体仪器结构信息42。
另一方面,针对本仪器D,由仪器结构验证功能部22读入文件C2。在文件C2中包含仪器设计定义信息中包含的类一览信息31以及仪器结构定义信息32。类一览信息31是表示传感器A、致动器A、传感器B等部件的类的信息。仪器结构定义信息32由各类的部件和用于追溯上述各类的部件的关系信息构成。在图7中,仪器的设计者为了本IoT系统12而制作传感器A与传感器B能够以1:n的关系进行连接、传感器B与致动器A能够以1:n的关系进行连接这样的通用的仪器结构即仪器设计定义信息。
仪器结构验证功能部22将仪器设计定义信息保持为仪器D1的具体仪器结构信息的正解信息,在连接仪器时以文件、通信等形式接收具体仪器结构信息,验证接收到的具体仪器结构信息是否遵照文件C2中储存的仪器设计定义信息。如果仪器D的具体仪器结构信息正确,则将已验证的结构作为IoT系统11用设定文件C1而输出,如果错误,则向用户通知该情况而促使修正。
下面,对开发时的仪器D的仪器结构验证进行说明。图8是表示仪器结构验证系统的图,该仪器结构验证系统将与IoT系统对应的仪器D的具体仪器结构信息和仪器设计定义信息进行对照而判定是否正确。
可以想到新开发与IoT系统11对应的仪器D的情况。本仪器D具备用于与IoT系统11连接的专用功能,因此在个别仪器D的连接时自动地生成遵照仪器设计定义信息的正确的具体仪器结构信息,作为仪器结构验证功能部22的输入。在该情况下,仪器D的连接时的仪器结构验证始终都成功。
另一方面,在本仪器D的开发时需要开发“自动地生成正确的具体仪器结构的功能”,能够为了确认开发过程中的功能在该阶段是否正确地动作而利用仪器结构验证功能部22。
在该图中,具体仪器结构信息自动生成部51读入传感器/致动器等部件的类和部件的物理ID关联地存储的部件信息41,基于读入的部件信息41,自动地生成具体仪器结构信息。
仪器结构验证功能部22验证由具体仪器结构信息自动生成部51自动生成的具体仪器结构信息是否遵照文件C2中储存的仪器设计定义信息。
在自动生成的具体仪器结构信息遵照文件C2中储存的仪器设计定义信息的情况下,仪器结构验证功能部22将验证结果向具体仪器结构信息自动生成部51反馈。在仪器D中的具体仪器结构信息自动生成部51的开发中利用反馈来的结果。
另一方面,在由仪器结构验证功能部22判断为具体仪器结构信息自动生成部51自动地输出的所有类型的具体仪器结构信息都正确的状态下,具体仪器结构信息自动生成部51判断为仪器D的具体仪器结构信息已完成。
2-2-4仪器D的连接时的处理
图9是用于对仪器D向IoT系统11连接时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首先,由仪器设定作业者针对仪器D安装用于与IoT系统11连接的网关25(S21)。然后,仪器D经由安装的网关25而与IoT系统11连接(S22)。
然后,由仪器设定作业者制作仪器D的设定文件C1,通过接口功能部20读入该制作的设定文件C1(S23)。然后,由仪器结构验证功能部22进行仪器D的仪器结构信息的验证(S24)。在S25中,在验证结果为NG的情况下,向用户通知验证为NG的情况,促使修正(S26)。另一方面,在S25中,在验证结果为OK的情况下,通过ID空间变换功能部23而取得与仪器D的部件相对应的系统ID(S27)。
然后,共享功能部24制作数据处理部设定文件f1而向数据处理部26通知,并且制作网关设定文件f2而向网关25通知(S28)。网关25以及数据处理部26分别读入网关设定文件f2以及数据处理部设定文件f1(S29)。
然后,进行是否从仪器D接收到数据的判断(S30)。在S30中,在判断为从仪器D接收到数据的情况下,网关25基于网关设定文件f2而对来自仪器D的数据赋予系统ID,经由网络11向IoT系统11的数据处理部26发送(S31)。
数据处理部26基于数据处理部设定文件f1而判断在从由仪器结构验证功能部22验证为结构正确的仪器D发送来的传感器/致动器的数据中是否包含系统ID(S32)。
在S32中,在判断为数据中不包含正当的系统ID的情况下,将数据废弃(S34)。另一方面,在判断为数据中包含正当的系统ID的情况下,在数据处理部26中接收该数据(S33)。该接收到的数据能够储存于数据库DB,并从应用AP被参照。
2-3效果
在IoT领域,多种/大量仪器D、应用AP利用共通的数据处理系统。仪器产生连接/切断/重新连接、结构的变更,在这些状况下也期待应用能够始终利用相同的ID而访问相同的数据资源。
根据本发明,提供将在1个仪器D内针对传感器、致动器而唯一的物理ID集中地变换为IoT系统11内唯一的系统ID的功能,由此,能够提供在应用AP中不根据仪器D的状态而能够访问同一传感器/致动器的数据的系统ID。
另外,如果试图将既有的难以为了与IoT系统11连接而进行新的功能的追加的仪器D与IoT系统11连接,可以想到手动地进行仪器结构等的设定,提供将手动地设定的具体仪器结构与仪器设计定义信息对照而验证是否正确的功能,由此,将不具备IoT连接功能的仪器D与IoT系统11连接变得容易,能够扩大能够在IoT系统11中利用的数据的种类/数量。
通过利用本发明,各种应用AP能够使用一贯的ID而取得从多样的仪器D输出的数据,能够进行促进IoT数据的流通/灵活运用的IoT系统11的构建。
作用应用AP的一个例子,针对工厂内存在的相同种类的多个仪器D,假定收集特定类的致动器的信息并进行致动器的故障预判的应用AP。在该应用AP中,从数据处理部26取得所有仪器D的类A的致动器的数据,通过进行统计上的离群值处理,能够预测即将发生故障的可能性高的致动器。如果不具有本发明提供的ID变换功能,则应用在使用仪器D的ID访问了仪器D之后,需要掌握各仪器D的具体结构而发现类A的致动器后取得数据。即,为了得到所有仪器D中的类A的致动器数据,应用需要掌握所有仪器的具体结构。
另一方面,如果利用本发明,则数据被变换为跨仪器D的系统ID,因此,应用AP无需意识到各仪器D的构造就能够通过“取得类A的致动器一览”这样的操作而取得所有的类A致动器的数据,能够降低应用的开发成本。另外,通常已知统计的处理是其源数据的参数越大则精度越增加。
通过利用本发明中的仪器结构验证功能,能够降低用于将仪器D正确地与系统连接的运用成本,因此,大量的特定类的传感器/致动器的连接也变得容易。由此,能够使成为统计处理的参数的正确的数据在数据处理部大量地积蓄变得容易,提高统计处理的精度。
另外,根据本发明,鉴于多种/大量应用AP、仪器D与共通的数据处理系统连接并且考虑了仪器D的连接/切断的IoT的特性,提供如下技术,即,针对对物理仪器D内的传感器/致动器分配的物理ID和系统ID,通过将各自的ID空间分离并且保持各ID的1:1的对应的结构,针对应用AP提供能够在仪器D的生命周期中一贯地利用的ID以及即使针对已有仪器D不进行功能追加也用于与IoT系统11连接的设定支持技术,由此,能够促进IoT数据的灵活运用。
此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实施阶段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进行各种变形。另外,只要可能,也可以适当地组合各实施方式而实施,在该情况下能够获得组合后的效果。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包含各阶段的发明,通过公开的多个结构要件中的适当的组合而能够提取各种发明。例如,即使从实施方式所示的所有结构要件删除若干结构要件,也能够解决在发明要解决的课题一栏叙述的课题,在能够获得发明的效果一栏叙述的效果的情况下,删除了该结构要件的结构也能够提取为发明。

Claims (20)

1.一种ID空间变换系统,其是分别包含部件的多个仪器经由网关以及网络而连接、以及连接多个应用,对调解所述多个仪器和所述多个应用之间的数据的数据处理部和所述网关两者一贯地赋予设定信息,其中,具备:
ID空间变换功能部,其基于所述仪器中包含的所述部件的物理ID,针对每种所述部件不重复地生成唯一的系统ID;以及
共享功能部,其制作包含所述仪器中包含的所述部件的物理ID和由所述ID空间变换功能部生成的系统ID的对应关系在内的网关设定信息,在所述网关共享,
所述数据处理部判断从所述仪器经由所述网关发送来的所述仪器的部件的数据是否包含所述生成的系统ID,
所述网关基于所述制作的所述网关设定信息,对从所述仪器得到的所述部件的数据附加与所述仪器中包含的所述部件的物理ID对应的所述生成的系统ID,向所述网络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D空间变换系统,其中,
还具备仪器结构验证功能部,该仪器结构验证功能部判定是否是具体仪器结构信息与仪器设计定义信息一致的正确的仪器,该具体仪器结构信息包含对所述ID空间变换系统赋予的所述仪器的部件信息和用于追溯所述部件信息的关系信息,该仪器设计定义信息针对所述多个仪器的每个仪器而确定,并且由表示部件的部件定义信息和用于追溯所述部件定义信息的关系信息构成,
所述ID空间变换功能部针对通过所述仪器结构验证功能部判定为是正确的仪器的所述仪器,生成所述系统ID。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ID空间变换系统,其中,
所述共享功能部在所述共享功能部以及所述网关共享与判定为是正确的仪器的仪器相关的所述具体仪器结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D空间变换系统,其中,
在新的仪器与所述ID空间变换系统连接且所述新的仪器的ID和物理ID的组合未被登记的情况下,所述ID空间变换功能部生成与已有的系统ID不重复的新的系统ID。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D空间变换系统,其中,
在新的仪器与所述ID空间变换系统连接且所述新的仪器的ID和物理ID的组合已被登记的情况下,所述ID空间变换功能部进一步使用已生成的系统ID。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D空间变换系统,其中,
在判断为从所述仪器经由所述网关发送来的所述仪器的部件的数据不包含所述生成的系统ID的情况下,所述数据处理部将所述仪器的部件的数据废弃。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ID空间变换系统,其中,
在由所述仪器结构验证功能部判定为所述仪器的具体仪器结构信息的部件信息或者关系信息不正确的情况下,通报与所述ID空间变换系统连接的仪器或者其设定不正确。
8.一种ID空间变换方法,其是ID空间变换系统的ID空间变换方法,在所述ID空间变换系统中,经由网关以及网络而连接分别包含部件的多个仪器、以及连接多个应用,对所述多个仪器和所述多个应用之间的数据进行调解的数据处理部和所述网关两者一贯地赋予设定信息,在该ID空间变换方法中,
基于所述仪器中包含的所述部件的物理ID,针对每种所述部件而不重复地生成唯一的系统ID,
制作包含所述仪器中包含的所述部件的物理ID和由所述ID空间变换功能部生成的系统ID的对应关系在内的网关设定信息,在所述网关共享,
判断从所述仪器经由所述网关发送来的所述仪器的部件的数据是否包含所述生成的系统ID,
所述网关基于所述制作的所述网关设定信息,对从所述仪器得到的所述部件的数据附加与所述仪器中包含的所述部件的物理ID对应的所述生成的系统ID,向所述网络输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ID空间变换方法,其中,
还具备以下步骤:
判定是否是具体仪器结构信息与仪器设计定义信息一致的正确的仪器,该具体仪器结构信息包含对所述ID空间变换系统赋予的所述仪器的部件信息和用于追溯所述部件信息的关系信息,该仪器设计定义信息针对所述多个仪器的每个仪器而确定,并且由表示部件的部件定义信息和用于追溯所述部件定义信息的关系信息构成,
所述系统ID是针对判定为是所述正确的仪器的所述仪器而生成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ID空间变换方法,其中,
还包含以下步骤:
在所述共享功能部以及所述网关共享与判定为是所述正确的仪器的仪器相关的所述具体仪器结构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ID空间变换方法,其中,
生成所述系统ID的步骤包含以下步骤:
在新的仪器与所述ID空间变换系统连接且所述新的仪器的ID和物理ID的组合未被登记的情况下,生成与已有的系统ID不重复的新的系统ID。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ID空间变换方法,其中,
生成所述系统ID的步骤包含以下步骤:
在新的仪器与所述ID空间变换系统连接且所述新的仪器的ID和物理ID的组合已被登记的情况下,进一步使用已生成的系统ID。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ID空间变换方法,其中,
包含以下步骤:
在由所述数据处理部判断为从所述仪器经由所述网关发送来的所述仪器的部件的数据不包含所述生成的系统ID的情况下,将所述仪器的部件的数据废弃。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ID空间变换方法,其中,
还包含以下步骤:
在通过判定是否是所述正确的仪器而判定为所述仪器的具体仪器结构信息的部件信息或者关系信息不正确的情况下,通报与所述ID空间变换系统连接的仪器或者其设定不正确。
15.一种程序,其中,
所述程序用于使所述ID空间变换系统执行权利要求8所述的ID空间变换方法。
16.一种程序,其中,
所述程序用于使所述ID空间变换系统执行权利要求9所述的ID空间变换方法。
17.一种程序,其中,
所述程序用于使所述ID空间变换系统执行权利要求10所述的ID空间变换方法。
18.一种程序,其中,
所述程序用于使所述ID空间变换系统执行权利要求11所述的ID空间变换方法。
19.一种程序,其中,
所述程序用于使所述ID空间变换系统执行权利要求12所述的ID空间变换方法。
20.一种程序,其中,
所述程序用于使所述ID空间变换系统执行权利要求13所述的ID空间变换方法。
CN201880028178.3A 2017-04-28 2018-01-30 Id空间变换系统及其方法 Pending CN11057400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90147 2017-04-28
JP2017090147 2017-04-28
PCT/JP2018/002916 WO2018198460A1 (ja) 2017-04-28 2018-01-30 Id空間変換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74008A true CN110574008A (zh) 2019-12-13

Family

ID=63919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28178.3A Pending CN110574008A (zh) 2017-04-28 2018-01-30 Id空间变换系统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240333B2 (zh)
EP (1) EP3617876B1 (zh)
JP (1) JP6681516B2 (zh)
CN (1) CN110574008A (zh)
WO (1) WO201819846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02195A (zh) * 2020-12-18 2021-04-23 深圳奥哲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网关配置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9617A (zh) * 2005-12-05 2007-08-0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传感器网络系统、基站以及传感数据的中继方法
US20140215264A1 (en) * 2013-01-30 2014-07-31 Fujitsu Limite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US20160252943A1 (en) * 2015-02-27 2016-09-01 Ankush Varma Dynamically updating logical identifiers of cores of a processor
WO2016181807A1 (ja) * 2015-05-08 2016-11-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送信方法、受信装置、及び、受信方法
CN106330257A (zh) * 2016-08-29 2017-01-11 武汉微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WO2017046980A1 (ja) * 2015-09-14 2017-03-23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車載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ファームウェア更新方法
US20170099353A1 (en) * 2015-10-05 2017-04-06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Design and Systems Architecture for Internet of Things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95521B2 (ja) 2009-03-02 2013-05-08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センサデータ統合装置
JP5193097B2 (ja) 2009-03-05 2013-05-0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サービス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サービス管理装置
US8645605B2 (en) * 2010-12-28 2014-02-04 Plx Technology, Inc. Sharing multiple virtual functions to a host using a pseudo physical function
FR3031208B1 (fr) * 2014-12-31 2018-02-02 Bull Sas Boitier de communication et de gestion d'equipements
US10333917B2 (en) * 2017-01-04 2019-06-2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ntrolling access to electronic resources based on a user's sociometric identification document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9617A (zh) * 2005-12-05 2007-08-0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传感器网络系统、基站以及传感数据的中继方法
US20140215264A1 (en) * 2013-01-30 2014-07-31 Fujitsu Limite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US20160252943A1 (en) * 2015-02-27 2016-09-01 Ankush Varma Dynamically updating logical identifiers of cores of a processor
WO2016181807A1 (ja) * 2015-05-08 2016-11-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送信方法、受信装置、及び、受信方法
WO2017046980A1 (ja) * 2015-09-14 2017-03-23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車載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ファームウェア更新方法
US20170099353A1 (en) * 2015-10-05 2017-04-06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Design and Systems Architecture for Internet of Things
CN106330257A (zh) * 2016-08-29 2017-01-11 武汉微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8198460A1 (ja) 2019-07-25
EP3617876A4 (en) 2021-01-06
JP6681516B2 (ja) 2020-04-15
US11240333B2 (en) 2022-02-01
WO2018198460A1 (ja) 2018-11-01
EP3617876A1 (en) 2020-03-04
US20200177693A1 (en) 2020-06-04
EP3617876B1 (en) 2023-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75969B2 (en) Data processing for upgrading medical equipment
US8914679B2 (en) Software testing automation framework
US852798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upgrading functionalities in a distributed network
JP2018026114A (ja) 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プロファイリング・ジョブ管理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及び方法
CN107368503A (zh) 基于Kettle的数据同步方法和系统
CN108846020A (zh) 基于多源异构数据进行知识图谱自动化构建方法、系统
KR101320264B1 (ko) 웹 기반의 소프트웨어 개발 및 테스트 자동화 장치
JP7221961B2 (ja) 病理学ワークフローを最適化するためのデバイス、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14258035B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系统
CN110574008A (zh) Id空间变换系统及其方法
Herbold et al. Combining usage-based and model-based testing for 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 in the industrial practice
CN113051181A (zh) 确定增量测试覆盖信息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130262845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generating a standardized system build file
CN110674024A (zh) 电子设备集成测试系统及其方法
CN1218246C (zh) 一种智能网业务管理接入点自动升级的方法
JP2021086610A (ja) プラントリソース管理のための方法、システ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製品
KR101019626B1 (ko) 데이터 교환 시스템 및 방법과 이를 위한 기록매체
CN113906356B (zh) 指标管理系统、指标管理方法、工程设计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US20150074666A1 (en) Support system for creating operation task process of computer system and first management computer for supporting creation of operation task process
WO2017221364A1 (ja) アダプタ生成装置及び方法
Rouilly et al. iBRAIN2: automated analysis and data handling for RNAi screens
Wootten et al. Actor provenance capture with ganglia
Peffer et al. Skewering the silos: using Brick to enable portable analytics, modeling and controls in buildings
CN116820551A (zh) 一种基线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659556B (zh) 通过转换框架控件的认证控件的自动化生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