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29620B - 基於模組導向的流程規劃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於模組導向的流程規劃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29620B
TWI729620B TW108145600A TW108145600A TWI729620B TW I729620 B TWI729620 B TW I729620B TW 108145600 A TW108145600 A TW 108145600A TW 108145600 A TW108145600 A TW 108145600A TW I729620 B TWI729620 B TW I72962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file
module
processing module
processing modul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456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23107A (zh
Inventor
劉威麟
李尚穎
Original Assignee
元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元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元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456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29620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296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29620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231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23107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出一種基於模組導向的流程規劃方法。方法是創建流程架構,依據用戶的規劃操作來於流程架構的啟動點與結束點之間添加多個處理模組,設定各處理模組的資料流向,發佈以執行流程架構。本發明可大幅縮短開發資訊系統所需的時程與成本,並大幅降低維護資訊系統的難度。

Description

基於模組導向的流程規劃方法
本發明係與流程規劃有關,特別有關於基於模組導向的流程規劃方法。
現有的資訊系統可透過執行不同的流程架構程式來達成不同的功能,藉以滿足用戶的不同需求。
然而,當用戶有新的需求時,開發人員必須重新開發新的流程架構程式,而耗費大量開發時程與成本。
此外,當用戶的需求變更時,由於開發人員與維護人員通常不同,當流程架構程式較為複雜時,維護人員由於無法得知開發人員的邏輯,難以對流程架構進行維護(如偵錯或增修新功能)。
此外,現有流程架構程式通常包含大量方法子程式(method),而這些方法子程式所涉及的資料結構彼此不同,更提升了開發與維護的難度。
是以,現有資訊系統的流程架構程式的開發與維護存在上述問題,而亟待更有效的方案被提出。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基於模組導向的流程規劃方法,可供用戶以模組方式來規劃流程架構。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基於模組導向的流程規劃方法,應用於資訊系統,資訊系統包括主機端設備與用戶端設備,基於模組導向的流程規劃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創建流程架構,其中流程架構定義有啟動點及結束點;b)於用戶端設備接收規劃操作;c)依據規劃操作來於流程架構的啟動點與結束點之間添加多個處理模組,並設定所添加的各處理模組之間的各資料檔案的資料流向,其中各資料檔案是採用統一資料結構而能被所有處理模組所識別,多個處理模組包括多個流程處理模組及多個資料處理模組,各流程處理模組分別用以對各資料檔案執行不同的處理,各資料處理模組分別對應不同的檔案類型並用以將所對應的檔案類型的媒體檔匯入為各資料檔案,或將各資料檔案分別匯出為所對應的檔案類型的該媒體檔;及,d)發佈流程架構以於主機端設備執行流程架構。
本發明可大幅縮短開發資訊系統所需的時程與成本,並大幅降低維護資訊系統的難度。
1:資訊系統
10:用戶端設備
100:處理單元
101:傳輸單元
102:儲存單元
103:人機介面
11:主機端設備
110:處理裝置
111:傳輸裝置
112:儲存裝置
12:資料庫
13:伺服器
14:連網設備
2:流程架構
200-208:節點
30-33:媒體檔
34-38:資料檔案
40-42:資料結構
400-402、410-412、420-422:資料區塊
50-52:處理模組
60:執行條件
610-614、620-624、630-634:節點
S10-S13:第一流程規劃步驟
S20-S25:設定轉換特徵步驟
S30-S35:第二流程規劃步驟
S350-S353:發佈與執行步驟
S40-S44:執行步驟
S50-S54:分支處理步驟
S60-S64:偵錯步驟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資訊系統的架構圖。
圖2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流程規劃方法的流程圖。
圖3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設定轉換特徵的流程圖。
圖4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流程規劃方法的流程圖。
圖5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執行流程架構的流程圖。
圖6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分支處理的流程圖。
圖7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偵錯處理的流程圖。
圖8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流程架構的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設定轉換特徵的示意圖。
圖10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執行處理模組的示意圖。
圖11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排程執行的示意圖。
圖12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分支處理的示意圖。
圖13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分支處理的示意圖。
圖14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分支處理的示意圖。
茲就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配合圖式,詳細說明如後。
首請參閱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資訊系統的架構圖。
本發明主要提出一種基於模組導向的流程規劃方法(下稱流程規劃方法)。流程規劃方法用於如圖1所示的資訊系統1。
資訊系統1可包括用戶端設備10與主機端設備11。用戶可操作用戶端設備10來規劃用以實現指定功能的流程架構,並於主機端設備11執行所規劃的流程架構以實現所指定功能。
用戶端設備10可包括傳輸單元101、儲存單元102、人機介面103及電性連接上述元件的處理單元100。
主機端設備11可包括傳輸裝置111、儲存裝置112及電性連接上述裝置的處理裝置110。
傳輸單元101(如乙太網路模組、Wi-Fi網路模組、藍芽網路模組、Zigbee網路模組、USB網路模組等等)可連接傳輸裝置111以進行通訊(如經由網際 網路、區域網路或有線纜線對接)。儲存單元102與儲存裝置112用以儲存資料。人機介面103(如觸控板、鍵盤、滑鼠、顯示器、觸控螢幕等等)用以接受用戶操作或輸出資訊。處理單元100用以控制用戶端設備10,處理裝置110用以控制主機端設備11。
於一實施例中,儲存單元102與儲存裝置112分別儲存有電腦程式,前述電腦程式記錄有電腦可執行的程式碼,當處理單元100與處理裝置110執行前述電腦程式時,可使用戶端設備10與主機端設備11進行互動而實現本發明各實施例的方法。
於一實施例中,用戶端設備10可為用戶的個人電腦、筆記型電腦、智慧型手機等等,主機端設備11可為雲端伺服器或控制主機。用戶端設備10可經由人機介面103接受用戶操作來據以設定流程架構(包括規劃新的流程架構或對既有的流程架構進行修改),並將設定完成的流程架構(經由網路)上傳至主機端設備11執行以實現指定功能。
於一實施例中,主機端設備11可經由傳輸裝置111連接外部設備(如資料庫12、伺服器13或連網設備14),並自外部設備取得執行流程架構所需的媒體檔,或將流程架構所產生的媒體檔發送至外部設備。
舉例來說,假設主機端設備11是雲端伺服器,流程架構用來實現訂單資料的彙整與收集功能。主機端設備11於執行流程架構後可分別自資料庫12(如訂單資料庫)、伺服器13(如FTP伺服器或郵件伺服器)或連網設備14(如閘道器)下載訂單資料,並對多筆訂單資料進行分析彙整以產生處理結果,再將處理結果發送至資料庫12、伺服器13或連網設備14以進行儲存或應用。
於另一例子中,假設主機端設備11是用於彙整與處理交易資料的電腦設備,流程架構用來實現交易資料的收集與處理功能。主機端設備11於執行流程架構後可分別自資料庫12(如交易資料庫)、伺服器13(如郵件伺服器)或連 網設備14(如下訂單用電腦設備)下載交易資料及其相關資料(如訂購人資料或庫存資料),並對所取得的資料進行處理(如如將不同來源的多張訂單依據訂購人或收件地址等索引進行彙整)以產生處理結果,再將處理結果轉換為可輸出格式(如EXCEL資料結構)並輸出。
於一實施例中,主機端設備11還可包括Web管理模組(圖未標示)。Web管理模組用以提供Web管理介面來供用戶可操作用戶端設備10連接主機端設備11,並經由Web管理介面(如使用瀏覽器查看並操作Web管理介面)來與主機端設備11進行互動(如輸入後述各種操作)。
值得一提的是,於本發明中,如圖2之對應說明,用戶可於用戶端設備10中創建與設定流程架構,再將設定完成的流程架構發佈至主機端設備11上執行,但不以此限定。
於一實施例中,如圖4之對應說明,用戶可操作用戶端設備10來連接至主機端設備11,並控制主機端設備11創建、設定及發佈執行流程架構。
續請一併參閱圖2,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流程規劃方法的流程圖。本發明各實施例的流程規劃方法主要是應用於圖1所示的資訊系統1。
本實施例的流程規劃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0:用戶端設備10接受用戶的創建流程操作以創建新的流程架構,並對所創建的流程架構進行初始化(可包括設定流程架構的屬性,如名稱、權限、執行條件等等)。所創建的流程架構於初始化後至少定義有啟動點及結束點。
步驟S11:用戶端設備10經由人機介面103接收用戶的規劃操作。
具體而言,前述規劃操作可包括規劃流程結構的細節,透過多個處理模組串接啟動點及結束點,以將資料進行匯入、處理、轉換及/或匯出。
舉例來說,用戶可依據想要實現的處理功能選擇多個處理模組來加入流程架構,並對所添加的多個處理模組的連接關係進行編排。前述連接關係即決定了多個處理模組的執行順序與資料流向。
步驟S12:用戶端設備10依據規劃操作來於流程架構的啟動點與結束點之間添加多個處理模組,並設定所添加的各處理模組之間的各資料檔案的資料流向。
值得一提的是,本發明所提供之各資料檔案是採用統一資料結構,而所有處理模組都有識別前述統一資料結構的能力,而可對資料檔案進行預定義的處理。並且,各處理模組之間都是以統一資料結構的資料檔案來進行資料傳遞。
藉此,當用戶對本發明的流程架構進行開發或維護時,不須考慮各處理模組之間的資料結構,而可大幅降低開發維護的複雜度並提升效率。
於一實施例中,前述處理模組可包括資料處理模組與流程處理模組。
流程處理模組分別用以對各資料檔案執行不同的處理。各流程處理模組是用以接收一或多個資料檔案,對所接收的資料檔案進行處理(如修改、增加或刪除資料、統計或彙整資料等等)以產生一或多個新的資料檔案,並輸出所產生的資料檔案的全部或部分。
於一實施例中,至少一個流程處理模組是用來實現彙整功能,即用以彙整多個資料檔案為單一的資料檔案。
於一實施例中,至少一個流程處理模組是用來統計功能,即用以對多個資料檔案進行統計計算以獲得分析結果,並依據分析結果產生新的資料檔案。
資料處理模組用以實現資料的匯入(import)或匯出(export)功能。具體而言,各資料處理模組分別對應不同的檔案類型(可包括Word資料結構、Excel資料結構、Outlook資料結構、電子郵件訊息資料結構、純文字資料結構、可攜式文件資料結構、HTTP封包資料結構或以傳遞文字為主要目地的資料結構等等)。各資料處理模組用以匯入所對應的檔案類型的媒體檔並將所匯入的媒體檔轉換為統一資料結構的資料檔案,或將統一資料結構的資料檔案轉換為所對應的檔案類型的媒體檔並進行匯出。
藉此,用戶端設備10可完成流程架構的設定。
步驟S13:用戶端設備10依據用戶操作將設定完成的流程架構發佈至主機端設備11以使主機端設備11執行此流程架構並實現此流程架構所對應功能。
續請一併參閱圖2、圖5及圖8,圖5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執行流程架構的流程圖,圖8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流程架構的示意圖。本實施例將以圖8為例說明本發明的流程架構的執行方式。圖8所示的流程架構2是用來實現訂單處理功能。
具體而言,經由執行圖8所示步驟,用戶可創建出流程架構2。流程架構2可包括多個節點,如啟動點200、匯入用資料處理模組201-202及204、流程處理模組203、205及207、匯出用資料處理模組206及結束點208。於流程架構2發佈完成後,主機端設備11可經由執行以下步驟來執行流程架構2。
步驟S40:主機端設備11從流程架構2的執行點200開始沿資料流向(即圖8中的箭頭指向)執行連接啟動點200的處理模組(於圖8的例子中,為資料處理模組201及202)。
接著,主機端設備11依據所遭遇的處理模組的類型執行步驟S41-S43的其中之一。
若主機端設備11所遭遇的處理模組為匯入用資料處理模組(於圖8的例子中,為資料處理模組201、202及204),則執行步驟S41:主機端設備11依據資料處理模組的媒體取得規則自外部設備(如資料庫12、伺服器13或連網設備14)匯入所對應的檔案類型的媒體檔,並將媒體檔轉換為統一資料結構的資料檔案。
前述媒體取得規則是預先定義於資料處理模組,並可包括外部設備的網路位置、通訊協定、連接埠、帳號密碼等等,不加以限定。
若主機端設備11所遭遇的處理模組為匯出用資料處理模組(於圖8的例子中,為資料處理模組206),則執行步驟S42:主機端設備11將所收到的資料檔案轉換為所對應的檔案類型的媒體檔並匯出媒體檔。
若主機端設備11所遭遇的處理模組為流程處理模組(於圖8的例子中,為流程處理模組203、205及207),則執行步驟S43:主機端設備11依據流程處理規則對所匯入的該資料檔案進行處理以產生新的資料檔案,並匯出新的資料檔案。前述流程處理規則是預先被定義於流程處理模組中,以指示資料處理的細節。
接著,於各處理模組執行完成後,主機端設備11執行步驟S44:主機端設備11判斷最後下一節點是否為結束點208。
若下一節點為結束點208,則主機端設備11完成流程架構2的一次執行。
若下一節點非為結束點208,則主機端設備11再次依據剛執行完畢的處理模組的資料流向決定下一個處理模組,依據下一個處理模組的類型執行步驟S41-S43,以此類推,直到執行至結束點208為止。
以圖8為例,主機端設備11先執行連接啟動點200的資料處理模組201及202。
經由執行資料處理模組201,主機端設備11可使用FTP通訊協定來自FTP伺服器取得Excel資料結構的媒體檔30(即第一筆訂單資料),將媒體檔30轉換為統一資料結構的資料檔案34,並輸出資料檔案34至流程處理模組203,藉以實現FTP匯入功能。
經由執行資料處理模組201,主機端設備11可使用郵件通訊協定來自郵件伺服器取得Word資料結構的媒體檔31(即第二筆訂單資料),將媒體檔31轉換為統一資料結構的資料檔案35,並輸出資料檔案35至流程處理模組203,藉以實現郵件匯入功能。
接著,主機端設備11執行流程處理模組203,來對資料檔案34與資料檔案35進行彙整以產生統一資料結構的資料檔案36(即彙整後的訂單資料),並輸出資料檔案36至流程處理模組205,藉以實現訂單彙整功能。並且,經由執行流程處理模組203,主機端設備11還可輸出資料檔案36中的全部或部分(如僅輸出彙整後的訂單資料中的商品代碼)至資料處理模組204。
接著,主機端設備11執行資料處理模組204,來登入商品資料庫,並依據所收到的資料檔案36查詢商品資料庫,以取得TXT資料結構的媒體檔32(如依據商品代碼查詢對應商品的詳細資訊),將媒體檔30轉換為統一資料結構的資料檔案37,並輸出資料檔案37至流程處理模組205,藉以實現商品查詢功能。
接著,主機端設備11執行流程處理模組205,來將資料檔案37(如商品的詳細資訊)加入至資料檔案36以產生資料檔案38(如完整訂單資料),並輸出資料檔案38至資料處理模組206及流程處理模組207,藉以實現訂單資料的資訊補充功能。
接著,主機端設備11執行資料處理模組206,來將統一資料結構的資料檔案38轉換為Excel資料結構的媒體檔33,並使用郵件通訊協定來經由郵件伺服器將媒體檔33發送至指定的信箱位址,藉以實現郵件匯出功能。
此外,主機端設備11執行流程處理模組207,來對資料檔案38中的訂單內容進行統計計算以產生統計資料(如統計圖表),並將統計資料加入至資料檔案38以產生新的資料檔案(即統計完成的完整訂單資料),藉以實現訂單統計功能。
最後,主機端設備11判斷已執行至結束點208,而完成流程架構2的本次執行。
本發明的流程架構中的資料傳輸都是基於統一資料結構,這使得用戶僅需簡單選擇所需的功能(即處理模組)並進行簡單串接操作即可完成所期望的流程架構,而不需考慮處理模組的資料結構。
續請一併參閱圖2、圖3與圖9,圖3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設定轉換特徵的流程圖,圖9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設定轉換特徵的示意圖。於本實施例中,各資料處理模組中定義有所對應的檔案類型與統一資料結構之間的多個轉換特徵。前述多個轉換特徵是用來將所對應的檔案類型(如純文字資料結構40或表格資料結構41)的多個媒體資料區塊(如資料區塊400-402與資料區塊410-412)關聯至統一資料結構42的多個統一資料區塊420-422。前述各資料區塊可包括一或多行資料列或一或多筆欄位資料,不加以限定。
值得一提的是,本實施例雖以於用戶端設備10實現設定轉換特徵功能為例進行說明,但不以此限定。
於一實施例中,用戶端設備10可(經由Web管理介面)連接主機端設備11,並控制主機端設備11來實現設定轉換特徵功能。
相較於圖2所示的流程規劃方法,本實施例的流程規劃方法更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20:用戶端設備10依據用戶操作切換至設定模式。於設定模式下,用戶可創建或修改資料處理模組中所定義的轉換特徵,以使資料處理模組可達到用戶所期望的資料結構轉換功能。
步驟S21:用戶端裝置10於用戶端設備10接收特徵設定操作。舉例來說,用戶可選擇多種檔案類型的其中之一,選擇此檔案類型的部分媒體資料區塊,並選擇統一資料結構的部分統一資料區塊。
步驟S22:用戶端設備10依據特徵設定操作選擇多個資料處理模組的其中之一,即選擇用戶指定的檔案類型所對應的資料處理模組。
步驟S23:用戶端設備10指定所選擇的資料處理模組所對應的檔案類型的多個媒體資料區塊的至少其中之一(如選擇媒體資料區塊400)。
步驟S24:用戶端設備10指定統一資料結構的多個統一資料區塊的至少其中之一(如選擇統一資料區塊420)。
步驟S25:用戶端設備10關聯所指定的媒體資料區塊及統一資料區塊以設定轉換特徵(如將媒體資料區塊400關聯至統一資料區塊420以作為第一特徵)。
藉由不斷重複上述步驟,用戶可完成所有資料處理模組的所有轉換規則的設定。
舉例來說,如圖9所示,以設定用來將純文字資料結構40轉換為統一資料結構42的資料處理模組的轉換特徵為例,用戶可選擇媒體資料區塊400與統一資料區塊420(如用來記錄訂單摘要的資料區塊)以建立此資料處理模組的第一轉換特徵,選擇媒體資料區塊401與統一資料區塊421(如用來記錄訂單細節的資料區塊)以建立第二轉換特徵,並選擇媒體資料區塊402與統一資料區塊422(如用來記錄統計結果的資料區塊)以建立第三轉換特徵,以此類推。
以設定用來將表格資料結構41轉換為統一資料結構42的資料處理模組的轉換特徵為例,用戶可選擇媒體資料區塊410與統一資料區塊420(如用來記錄訂單摘要的資料區塊)以建立此資料處理模組的第一轉換特徵,選擇媒體資料區塊411與統一資料區塊421(如用來記錄訂單細節的資料區塊)以建立第二轉換特徵,並選擇媒體資料區塊412與統一資料區塊422(如用來記錄統計結果的資料區塊)以建立第三轉換特徵,以此類推。
藉此,本發明可供用戶自行定義資料處理模組的轉換關係,而實現用戶期望的客製化的轉換功能。
續請一併參閱圖4、圖8、圖10與圖11,圖4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流程規劃方法的流程圖,圖10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執行處理模組的示意圖,圖11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排程執行的示意圖。
於本實施例中,用戶可操作用戶端設備10來連接至主機端設備11,並控制主機端設備11來執行以下步驟。
步驟S30:用戶端設備10接受用戶的創建流程操作,依據創建流程操作產生創建流程指令,並發送創建流程指令至控制主機端設備11以使主機端設備11創建新的流程架構。
步驟S31:用戶端設備10經由人機介面103接收用戶的規劃操作,依據規劃操作產生規畫指令,並發送規畫指令至主機端設備11。
步驟S32:主機端設備11依據規畫指令來於流程架構的啟動點與結束點之間添加多個處理模組,並設定所添加的各處理模組之間的各資料檔案的資料流向。
於一實施例中,所設定的資料流向可以附帶傳輸條件,即當傳輸條件滿足時,此資料流向才會被致能,否則禁能此資料流向。前述傳輸條件為使用者可依需求任意定義,不加以限定。
舉例來說,如圖10所示,處理模組50可經由附帶條件1(如資料量超過100筆)的資料流向連接處理模組51,並同時經由附帶條件2(如指定欄位的數值大於預設值)的資料流向連接處理模組52。當處理模組50的累積資料量超過100筆時,附帶條件1的資料流向將被致能而允許處理模組50傳輸資料至處理模組51,反之亦然。當處理模組50的指定欄位的數值大於預設值時,附帶條件2的資料流向將被致能而允許處理模組50傳輸資料至處理模組52,反之亦然。
本實施例進一步提供一種排程設定功能。步驟S33:用戶端設備10經由人機介面103接收用戶的排程設定操作,依據排程設定操作產生排程設定指令,並發送排程設定指令至主機端設備11。接著,主機端設備11依據排程設定指令設定此流程架構的執行條件(如圖11的執行頻率欄位)。
值得一提的是,於同一流程架構中,各處理模組僅能自所連接的其他處理模組來獲得資料,這使得於未直接連接的多個處理模組間傳遞參數變得十分麻煩。
對此,本發明提出一種全域參數功能。步驟S34:用戶端設備10經由人機介面103接收用戶的全域參數設定操作,依據全域參數設定操作產生全域參數設定指令,並發送全域參數設定指令至主機端設備11。接著,主機端設備11依據全域參數設定指令設定此流程架構的全域參數(如圖11的執行頻率欄位),以使流程架構中的所有處理模組都能直接存取此全域參數。
舉例來說,如圖8所示,若要將參數從流程處理模組203傳遞至流程處理模組207,原先必須經過流程處理模組205的轉傳,而造成資料傳輸不便。
但經由設定全域參數後,流程處理模組203與流程處理模組207都可直接存取全域參數,而不需透過流程處理模組205進行轉傳,大幅改善資料傳輸的效率。
於流程架構規畫完成後,主機端設備11執行步驟S13:主機端設備11發佈並執行此流程架構以實現此流程架構所對應功能。具體而言,主機端設備11可執行以下步驟。
步驟S350:主機端設備11判斷預設的發佈條件是否滿足。具體而言,本發明還提供發佈確認功能,可於發佈前確認用戶端設備10或主機端設備11是否符合發佈資格,進而避免無權發佈或是錯誤發佈。
舉例來說,前述發佈條件可包括「用戶端設備10的用戶版本與主機端設備的主機版本相符」,即當用戶端設備10所運行的軟體套件的用戶版本與主機端設備11所運行的軟體套件的主機版本相同或相容時,才允許發佈流程架構,藉此確保主機端設備11可正常運行所發佈的流程架構並實現使用者預期的功能。
於另一例子中,前述發佈條件可包括「用戶端設備10或主機端設備11通過安全驗證」,如用戶端設備10或主機端設備11必須輸入正確的密碼或提供通過驗證證明,才允許發佈流程架構,藉此避免無權的用戶發佈錯誤或有害的流程架構。
若發佈條件滿足,則執行步驟S351。否則,若發佈條件不滿足,則可再次執行步驟S350或直接中斷本次發佈。
步驟S351:主機端設備11依據流程架構中的各處理模組及各資料流向產生流程架構程式。
具體而言,各處理模組皆對應至預先儲存的一組子程式,主機端設備11是取得多個處理模組所對應的多組子程式,並依據多個資料流向來串接多組子程式,藉此,可獲得流程架構程式。
步驟S352:主機端設備11判斷於步驟S33中所設定的執行條件是否滿足。
若執行條件滿足,則主機端設備11執行步驟S353。否則,主機端設備11再次執行步驟S352以再次判斷執行條件是否滿足。
步驟S353:主機端設備11執行流程架構程式以執行所對應的流程架構,並實現用戶期望的功能。
關於流程架構的執行排程,舉例來說,如圖11所示,本例子的主機端設備11可同時執行工作佇列1與工作佇列2,而可實現平行處理,但不以此限定。
於另一實施例中,主機端設備11可輪流執行工作佇列1與工作佇列2中的工作,如交替執行或採用先進先出(FIFO)。
用戶可建立三組流程架構,分別為流程A、流程B及流程C。流程A包括啟動點610、處理模組611-613及結束點614。流程B包括啟動點620、處理模組621-623及結束點624。流程C包括啟動點630、處理模組631-633及結束點634。
並且,用戶可設定四組工作排程,分別為工作排程A、工作排程B、工作排程C及工作排程D。工作排程A是於「早上九點起」的執行條件滿足時,於工作佇列1每五分鐘執行一次流程A。工作排程B是於「每週日晚上10點」的執行條件滿足時,於工作佇列1執行流程A。工作排程C是於「2019/1/1早上九點起」的執行條件滿足時,於工作佇列2僅執行一次流程B。工作排程C是於「早上九點起」的執行條件滿足時,於工作佇列1每五分鐘執行一次流程C。
當早上九點時,主機端設備11會執行工作排程D與工作排程A,而依序將流程C與流程A的各節點加入至工作佇列1執行。
並且,當2019/1/1早上九點時,主機端設備11會執行工作排程C,而依序將流程B的各節點加入至工作佇列2執行。
藉此,用戶可設定多個流程架構,並依需求對多個流程架構進行排程,以實現更複雜更多元的功能。
續請一併參閱圖2、圖6與圖12-14,圖6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分支處理的流程圖,圖12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分支處理的示意圖,圖13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分支處理的示意圖,圖14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分支處理的示意圖。
本發明更進一步提供一種分支功能,可於流程架構執行過程中且同時收到多筆媒體檔或多筆資料檔案時,自動產生分支流程來使各分支流程是分別對單一媒體檔或單一資料檔案進行處理,藉以確保所有媒體檔或資料檔案皆可被處理完成。本實施例的流程規畫方法更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50:主機端設備11判斷是否需產生分支流程,如是否有任一資料處理模組收到相同的檔案類型的多個媒體檔,或是否有任一流程處理模組收到多個資料檔案。
若主機端設備11判斷需產生分支流程,則執行步驟S51。否則,結束分支處理。
步驟S51:主機端設備11執行分支產生流程以產生多個執行分支。
步驟S52:主機端設備11執行所產生的多個執行分支以對多個媒體檔或多個資料檔案進行分散處理。
於一實施例中,主機端設備11執行多個執行分支來將多個媒體檔分別轉換為多個資料檔案。
於一實施例中,主機端設備11執行多個執行分支來將多個資料檔案分別轉換為多個媒體檔。
於一實施例中,主機端設備11執行多個執行分支來對多個資料檔案分別執行相同處理以獲得處理後的多個資料檔案。
步驟S53:主機端設備11判斷是否所有執行分支皆執行完成。
若主機端設備11判斷所有執行分支皆執行完成,則執行步驟S54。 否則,繼續等待所有執行分支執行完成。
步驟S54:主機端設備11接續執行後續的處理模組。
於一實施例中,主機端設備11是接續執行用以彙整資料的流程處理模組對多個資料檔案執行合併處理以獲得匯整後的資料檔案。
舉例來說,如圖12所示,流程架構是經由FTP下載檔案1-4並對檔案1-4分別執行處理A。經由本發明的分支功能,主機端設備11可產生四組分支流程,分別為分支流程1、分支流程2、分支流程3及分支流程4。分支流程1-4分別被執行來下載檔案1-4,並對所下載的檔案1-4執行處理A。
於另一例子中,上述檔案1-4可為同一檔案的不同資料區塊。具體而言,主機端設備11可將單一媒體檔分割為多個子檔案1-4,並經由分支流程1-4來對同一媒體檔的多個子檔案1-4分別執行下載與處理。
於另一例子中,如圖13所示,流程架構是經由FTP分別下載檔案1-4,合併檔案1-4為合併檔,再對合併檔執行處理B。經由本發明的分支功能,主機端設備11可產生四組分支流程1-4。分支流程1-4分別被執行來下載檔案1-4。主機端設備1於等待所有檔案1-4下載完成後,合併檔案1-4為單一的合併檔,再對合併檔執行處理B,藉以解決具有相依或處理順序關係的多個檔案的處理問題。
於另一例子中,如圖14所示,流程架構是經由FTP下載檔案1-4(如客戶A-D的訂單),將檔案1-4的內容分別寫入至資料庫以進行彙整,再依據不同需求讀取資料庫的訂單的不同部分(如物流商A-D的配送單),並分別發送給不同的收件者(如物流商A-D)。經由本發明的分支功能,主機端設備11可產生四組分支流程1-4。分支流程1-4分別被執行來下載檔案1-4,並將所下載的檔案1-4寫入至資料庫。並且,當任一分支流程(如分支流程1)完成檔案1的下載與寫入時,需 等待其他分支流程2-4完成檔案2-4的下載與寫入。於所有分支流程1-4完成檔案1-4的下載與寫入後,分支流程1-4才會繼續執行後續處理,即各分支流程1-4分別自資料庫讀取所需的訂單部分,並發送給各自指定的收件者。
藉此,本發明可具有極高的規畫彈性,而適用於不同佇況。
續請一併參閱圖2與圖7,圖7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偵錯處理的流程圖。本發明還提出一種偵錯功能,可供用戶檢視各處理模組的資料檔案的值,以確認各處理模組是否如預期運作或存在錯誤。具體而言,本實施例的流程規畫方法更包括用以實現偵錯功能的以下步驟。
步驟S60:用戶端設備10經由人機介面103接收用戶的開始偵錯操作,依據規劃操作產生開始偵錯指令,並發送開始偵錯指令至主機端設備11,以使主機端設備11切換至偵錯模式下執行。
於偵測模式下,主機端設備11可模擬執行所指定的流程架構以依序運行多個處理模組,並記錄流程架構中的各處理模組於運行過程中所收到或輸出的資料檔案的內容。
步驟S61:用戶端設備10經由人機介面103接收用戶的偵錯選擇操作,依據偵錯選擇操作產生偵錯選擇指令,並發送偵錯選擇指令至主機端設備11。前述偵錯選擇操作可指定一或多個處理模組。
步驟S62:主機端設備11依據偵錯選擇指令選擇流程架構的多個處理模組的至少其中之一,即選擇用戶指定的處理模組。
步驟S63:主機端設備11取得所選擇的各處理模組於運作狀態下所接收的資料檔案或所輸出的資料檔案。
步驟S64:主機端設備11將所取得的資料檔案回傳至用戶端設備10以進行顯示。
於一實施例中,前述偵錯選擇操作可進一步指定此處理模組的資料檔案的資料區塊。並且,主機端設備11僅回傳所指定的資料區塊的內容至用戶端設備10以進行顯示,藉以減少傳輸資料量。
藉此,本發明可有效提供一種更便利的偵測方式,而提升開發與維護效率。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具體實例,非因此即侷限本發明之專利範圍,故舉凡運用本發明內容所為之等效變化,均同理皆包含於本發明之範圍內,合予陳明。
S10-S13:第一流程規劃步驟

Claims (13)

  1. 一種基於模組導向的流程規劃方法,應用於一資訊系統,該資訊系統包括一主機端設備與一用戶端設備,該基於模組導向的流程規劃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創建一流程架構,其中該流程架構定義有一啟動點及一結束點;b)於該用戶端設備接收一規劃操作;c)依據該規劃操作來於該流程架構的該啟動點與該結束點之間添加多個處理模組,並設定所添加的各該處理模組之間的各資料檔案的一資料流向,其中各該資料檔案是採用統一資料結構而能被所有該處理模組所識別,該多個處理模組包括多個流程處理模組及多個資料處理模組,各該流程處理模組分別用以對各該資料檔案執行不同的處理,各該資料處理模組分別對應不同的檔案類型並用以將所對應的該檔案類型的一媒體檔匯入為各該資料檔案,或將各該資料檔案分別匯出為所對應的該檔案類型的該媒體檔,各該資料處理模組中定義有所對應的該檔案類型與該統一資料結構之間的多個轉換特徵,該多個轉換特徵是用來將所對應的該檔案類型的多個媒體資料區塊關聯至該統一資料結構的多個統一資料區塊;及d)發佈該流程架構以於該主機端設備執行該流程架構;其中,於該步驟a)之前更包括以下步驟:e1)於該用戶端設備接收一特徵設定操作;e2)依據該特徵設定操作選擇該多個資料處理模組的其中之一;e3)指定所選擇的該資料處理模組所對應的該檔案類型的該多個媒體資料區塊的至少其中之一;e4)指定該統一資料結構的該多個統一資料區塊的至少其中之一;及 e5)關聯所指定的至少一該媒體資料區塊及至少一該統一資料區塊以設定至少一該轉換特徵。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基於模組導向的流程規劃方法,其中該多個資料處理模組所分別對應的該多個檔案類型包括Word資料結構、Excel資料結構、Outlook、電子郵件訊息資料結構、純文字資料結構、可攜式文件資料結構或HTTP封包資料結構。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基於模組導向的流程規劃方法,其中各該流程處理模組是用以接收至少一該資料檔案,對所接收的該資料檔案進行處理以產生至少一新的該資料檔案,並輸出至少一新的該資料檔案。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基於模組導向的流程規劃方法,其中至少一該流程處理模組是用來彙整多個該資料檔案為單一的該資料檔案,至少一該流程處理模組是用來對多個該資料檔案進行統計計算以獲得一分析結果,並依據該分析結果產生新的該資料檔案。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基於模組導向的流程規劃方法,其中該步驟d)包括以下步驟:d1)依據該流程架構中的各該處理模組及各該資料流向產生一流程架構程式;d2)於該主機端設備執行該流程架構程式。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基於模組導向的流程規劃方法,其中於步驟a)之後,該步驟d)之前更包括以下步驟:f1)接收一排程設定操作;及f2)依據該排程設定操作設定該流程架構的一執行條件;該步驟d2)是於該執行條件滿足時執行該流程架構程式。
  7. 如請求項5所述之基於模組導向的流程規劃方法,其中更包括以下步驟:g1)於任一該資料處理模組接收相同的該檔案類型的該多個媒體檔時,執行一分支產生流程以產生多個執行分支;及g2)執行該多個執行分支以將該多個媒體檔轉換為該多個資料檔案。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基於模組導向的流程規劃方法,其中更包括一步驟g3)對該多個資料檔案執行一合併處理以獲得一筆該資料檔案。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基於模組導向的流程規劃方法,其中更包括以下步驟:h1)於該用戶端設備接收一全域參數設定操作;及h2)依據該全域參數設定操作於該流程架構中設定一全域參數以使該流程架構中的所有該處理模組能直接取得該全域參數。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基於模組導向的流程規劃方法,其中該步驟d)是於該用戶端設備的一用戶版本與該主機端設備的一主機版本相符時才發佈該流程架構。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基於模組導向的流程規劃方法,其中該步驟d)是於該用戶端設備或該主機端設備通過一安全驗證時才發佈該流程架構。
  1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基於模組導向的流程規劃方法,其中更包括以下步驟:i1)於一偵錯模式下於該用戶端設備接受一偵錯選擇操作,其中於該偵測模式是模擬執行該流程架構以依序運行該多個處理模組;i2)依據該偵錯選擇操作選擇該流程架構的該多個處理模組的至少其中之一; i3)取得所選擇的各該處理模組於運作狀態下所接收的該資料檔案或所輸出的該資料檔案;及i4)顯示所取得的該資料檔案的內容。
  1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基於模組導向的流程規劃方法,其中更包括以下步驟:j1)自連接該啟動點的各該處理模組開始執行,並於各該處理模組執行完成後,依據各該處理模組的該資料流向接續執行所連接的其他該處理模組,直到執行至該結束點;j2)於執行至任一該資料處理模組時,依據該資料處理模組的一媒體取得規則自一外部設備匯入該媒體檔並將該媒體檔轉換為該資料檔案,或將所收到的該資料檔案轉換為所對應的該檔案類型的該媒體檔並匯出該媒體檔;及j3)於執行至任一該流程處理模組時,依據該流程處理模組的一流程處理規則對所匯入的該資料檔案進行處理以產生新的該資料檔案,並匯出新的該資料檔案。
TW108145600A 2019-12-12 2019-12-12 基於模組導向的流程規劃方法 TWI7296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45600A TWI729620B (zh) 2019-12-12 2019-12-12 基於模組導向的流程規劃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45600A TWI729620B (zh) 2019-12-12 2019-12-12 基於模組導向的流程規劃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29620B true TWI729620B (zh) 2021-06-01
TW202123107A TW202123107A (zh) 2021-06-16

Family

ID=77516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45600A TWI729620B (zh) 2019-12-12 2019-12-12 基於模組導向的流程規劃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29620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07483A1 (en) * 1997-01-29 2002-01-17 Lopez Luis R. Interactive flow visualization, graphical editing and analysis of textual languages
TWI348106B (zh) * 2007-10-18 2011-09-01 Chroma Ate Inc
CN102486730A (zh) * 2010-12-06 2012-06-06 上海协讯软件有限公司 可自定义定制流程的工作流实现方法及工作流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07483A1 (en) * 1997-01-29 2002-01-17 Lopez Luis R. Interactive flow visualization, graphical editing and analysis of textual languages
TWI348106B (zh) * 2007-10-18 2011-09-01 Chroma Ate Inc
CN102486730A (zh) * 2010-12-06 2012-06-06 上海协讯软件有限公司 可自定义定制流程的工作流实现方法及工作流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ttps://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ecJTpL/record?r1=1&h1=2 *
企業流程管理架構之研究-以流程整體性為目標(碩士論文) *
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學系研究所,台中市 *
蕭天威(2013) *
蕭天威(2013)。企業流程管理架構之研究-以流程整體性為目標(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學系研究所,台中市。https://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ecJTpL/record?r1=1&h1=2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23107A (zh) 2021-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213510A1 (en) Event-based composition model for workflow systems
US8255869B2 (en) Industry template customization and transclusion for use in industrial automation and information solutions
CN102754411A (zh) 使用客户端-服务器网桥管理对象
US11755461B2 (en) Asynchronous consumer-driven contract testing in micro service architecture
CN104115139A (zh) 提供可配置工作流能力
US20140040861A1 (en) Metadata driven software architecture
Cengic et al. On formal analysis of IEC 61499 applications, Part A: Modeling
CN103257852B (zh) 一种分布式应用系统的开发环境搭建的方法和装置
CA308991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flexible pipeline generation
JP2021520560A (ja) 半導体後端工場をスケジューリングするための方法
Bocciarelli et al. A model-driven method for building distributed simulation systems from business process models
US2019009584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a federated forecasting framework
Müller Using S-BPM for PLC code generation and extension of subject-oriented methodology to all layers of modern control systems
US20200342378A1 (en) Flexible Work Breakdown Structure
TWI729620B (zh) 基於模組導向的流程規劃方法
CN111522840A (zh) 标签的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418796B (zh) 子流程任务节点激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Sinnhofer et al. A framework for process driven software configuration
CN114756224A (zh) 一种活动执行方法及装置
CN112905720A (zh) 一种基于源数据管理模型的运营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3610593A (zh) 基于套餐物料清单进行接单的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JP2021086610A (ja) プラントリソース管理のための方法、システ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製品
Strutzenberger et al.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specification in OPC UA
CN112905227A (zh) 开源软件版本登记方法及装置
CN110347423A (zh) 文件修改上线的管理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