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43117A - 輸送裝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輸送裝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43117A
TW202043117A TW109104071A TW109104071A TW202043117A TW 202043117 A TW202043117 A TW 202043117A TW 109104071 A TW109104071 A TW 109104071A TW 109104071 A TW109104071 A TW 109104071A TW 202043117 A TW202043117 A TW 20204311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bjects
conveying
conveying device
transport
transport mem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040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丹尼洛 艾爾邦尼堤
Original Assignee
義大利商沙克米機械商業合作艾莫勒精簡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義大利商沙克米機械商業合作艾莫勒精簡公司 filed Critical 義大利商沙克米機械商業合作艾莫勒精簡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431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43117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3/00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3/3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3/58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3/00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3/3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3/58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2043/5825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dimensions or shape, e.g. size, thickn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3/00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3/3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3/58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2043/5891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using imaging devices, e.g. camera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84Star-shaped wheels or devices having endless travelling belts or chains, the wheels or devices being equipped with article-engaging elements
    • B65G47/841Devices having endless travelling belts or chains equipped with article-engaging elements
    • B65G47/843Devices having endless travelling belts or chains equipped with article-engaging elements the article-engaging elements being suction or magnetic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文中描述一種輸送裝置,其用於將物體(O1、O2、O3……)自配置成對該等物體(O1、O2、O3……)執行一處理操作之一處理站(2;102;202)之一轉台(43;143;208)輸送至用於檢查該等物體(O1、O2、O3……)的配置在該處理站(2)下游之一檢查站(3;103;203),每一物體(4)具備其中界定有沿著一軸線(X)延伸之一敞開腔室(6)的一主體(5),該輸送裝置包含用於沿著一主要方向(D)運輸該等物體(O1、O2、O3……)之一運輸組合件(15;115;215),其中該運輸組合件(15;115;215)包含一閉合迴路可移動運輸構件(16;116;216)及固持部件(20;120;220),該固持部件適於沿著該主要方向(D)將該等物體(O1、O2、O3……)中之一個物體(4)接著另一物體相距一預定相互距離地固持成一列並使其前進,從而在使用中使該軸線(X)實質上平行於自身且平行於上面放置該輸送裝置(1)之一支撐平面(P),該輸送裝置(1;101;201)進一步包含一精加工單元(29;129;229),在該處理操作後在該精加工單元中對該等物體(O1、O2、O3……)進行一精加工操作,以用於減少該等物體之形狀缺陷,該精加工單元(29;129;229)由該運輸構件(16;116;216)穿過。 此外,本文中描述一種用於輸送物體(O1、O2、O3……)之輸送方法,該輸送方法在配置成對該等物體(O1、O2、O3……)執行一處理操作之一處理站(2;102;202)的一轉台(43;143;208)的下游及該等物體(O1、O2、O3……)之一檢查級(3;103;203)的上游輸送物體,每一物體(4)具備其中界定有沿著一軸線(X)延伸之一敞開腔室(6)的一主體(5);該輸送方法包含沿著一主要方向(D)運輸該等物體(O1、O2、O3……);接收來自該轉台(43;143;208)之該等物體;一次將該等物體(O1、O2、O3……)中之一個物體(4)固持在一可移動且閉合迴路運輸構件(16;116;216)上;驅動該運輸構件(16;116;216),以用於沿著該主要方向(D)使一個物體接著另一物體相距一預定相互距離地排成一列前進,從而使該軸線(X)實質上水平且平行於自身,且該輸送方法進一步包含在該處理操作後對該等物體(O1、O2、O3……)進行一精加工操作,以用於消除來自該等物體之形狀缺陷,該精加工操作在排成一列前進之步驟期間進行。

Description

輸送裝置及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可連接至用於處理物體之處理站的輸送裝置,及用於將物體自處理站輸送至其檢查站的方法。
本發明可應用於在封閉件之生產線上運輸容器之封閉件,例如用於瓶子的封蓋及/或盒狀物、器皿蓋子等。
特定而言,容器封閉件可具有商業上稱為「環拉封蓋」之類型,亦即具備拉環之封蓋。前述封蓋可具有實質上由金屬合金或鋁或塑膠材料製成的主體,該等封蓋可在主體內部具備由塑膠材料製成之密封件,且該等封蓋具備連接至主體之一部分的由塑膠或金屬材料製成之環。使用者可拉動環以簡單方式自瓶子移除封蓋,而無需使用專用工具。
已知一種輸送裝置,其可藉助於配置在檢查站上游之運輸機元件連接至處理站。特定而言,處理站包含用於形成環拉封蓋之塑膠拉環的成形轉台,其適於接收封蓋之主體且具備用於形成塑膠拉環並將拉環連接至主體的部件。在成形轉台之下游,處理站包含用於將封蓋自處理站排出的傳送轉台。
檢查站具備高解析度線性掃描相機,其能夠藉由一次分析一個物體來識別可能存在之任何缺陷,例如色彩變化或錯誤色彩、瑕疵、不合格的形狀等。
運輸機元件包含配置在用於傳送物體之傳送轉台與檢查站之間的通道或管道,亦即一端連接至自成形轉台拾取封蓋之傳送轉台,且另一端連接至用於向檢查站供應之供應傳送帶,該供應傳送帶用於向檢查站供應來自通道之封蓋。傳送轉台以預定速度將每一物體插入通道中。封蓋在通道中相互接觸地排成一列前進,特定而言一個封蓋將另一封蓋推向檢查站。先前技術之此運輸線具有一些限制及缺點。
首先,無法控制通道中之物體的前進速度,此係由於每一物體皆藉助於在其之前的物體提供之推力前進。通道中之物體之間的相互接觸亦會對物體自身造成損害,例如封蓋可能會局部變形或變得呈橢圓形。
其次,通道中之物體朝向檢查站之前進可能與檢查站之供應傳送帶的速度不匹配;因此由於物體之間的過度接近,拾取單個物體(例如,拾取單個封蓋)可能變成尤其敏感且困難之操作。
實際上,會發生一對非常接近之封蓋被錯誤地自通道傳送至供應傳送帶並到達檢查相機,檢查相機將前述一對視為「單個物體」進行分析;因此,相機識別出不合格的物體,從而識別出關於「單個物體」的大小缺陷。此意謂該對封蓋被作為有缺陷的物體丟棄。
因此,需要限制相機錯誤讀取物體之風險,以便限制丟棄不含缺陷之物體,而非將此視為可接受的。
在具有塑膠拉環之環拉封蓋的生產中,由於熔融之塑膠已到達模具之間的孔口,因此來自成形轉台的壓縮成型之拉環包含在形成期間形成之薄毛刺係很常見的。一旦該等毛刺已凝固、變薄,就會變得尖銳,且可能對握住拉環之使用者造成傷害,或在任何情況下除了看起來在美觀性上不合意之外還會帶來不合意的觸感。
由於成形模具受到磨損,此情況導致存在於模具中之孔口變寬,此缺陷之頻率隨時間推移而增大。在到達檢查站後,此等物體由於具有形狀缺陷而被丟棄,因此隨時間推移,隨著成形轉台的使用,被丟棄的物體之數目增大。
本發明之目標為改良可連接至用於將物體輸送至檢查站之物體處理站的已知輸送裝置。
另一目標為減少視為有缺陷,且因此被丟棄的物體數目,從而解決先前技術之前述限制及缺點中之一或多者。
本發明之又一目標為控制物體在輸送裝置中之前進速度。
又一目標為能夠控制自處理站排出並進入已知類型之檢查站的物體之速度。
再一目標為獲得處理站與檢查站之間相對簡單且並不需要大量修改現有處理站之連接。
根據本發明,提供如由所附申請專利範圍界定的輸送裝置及物體輸送方法。
由於本發明,有可能在物體彼此相距預定距離地排成一列之情況下輸送物體。此允許降低所運輸物體受損之風險,並使得更易於使物體處理站與檢查站直線連接。
由於本發明,特定而言由於固持部件,亦有可能與傳送轉台之支座的到達協調或同相位地自傳送轉台拾取物體,並與檢查站之供應部件的離開協調或同相位地釋放前述物體。此允許減少檢查站中錯誤地丟棄之物體數目。
由於本發明,亦有可能藉助於回饋控制追溯到產生物體上之缺陷的原因,例如追溯到處理站之支座存在缺陷,其生成所分析物體上之形狀缺陷且接著該物體在檢查站中被丟棄。
此外,在物體包含藉由模製形成之塑膠部分的情況下,提供由使物體相距預定相互距離(特定而言恆定)地排成一列之運輸構件穿過的精加工單元允許減少具有形狀缺陷(例如成形毛刺)之物體數目。
參考圖1,用於在物體O1、O2、O3等之生產線上輸送物體的輸送裝置之第一具體實例藉由1指示。
物體O1、O2、O3等可為用於容器之封閉元件,例如用於瓶子之封蓋、盒狀物、器皿蓋子等,亦即具備具有沿著軸線延伸之敞開腔室的主體的物體。
特定而言,封閉元件包含「環拉封蓋」型封蓋,亦即環拉封蓋4,如圖3中所示之彼封蓋。環拉封蓋4具有例如由金屬合金或鋁製成之主體5,在該主體中界定有沿著軸線X延伸之敞開腔室6。敞開腔室6由側壁42定界。例如由聚合材料製成之環7以已知方式連接至主體5,使用者可握住該環以進行拉動且因此能夠自上面施加封蓋之瓶子簡單地拆卸封蓋,而無需使用任何工具。環7為在敞開腔室6外部且自主體5之周邊,亦即自側壁42伸出之封蓋部分,且其以已知方式連接至側壁42。
通常在敞開腔室6內部之底部壁40上存在由聚合材料製成之墊片41,其充當主體5與瓶子之口部之間的密封件。
在物體O1、O2、O3等之生產線中,輸送裝置1可在配置成對物體O1、O2、O3等執行處理操作之處理站2的下游連接。
處理站2可包含用以形成物體O1、O2、O3等之至少一部分(諸如塑膠部分)的成形轉台8,特定而言壓縮模製(compression moulding)轉台,為簡單起見未示出該轉台,而是僅在圖1中藉由較粗線示意性地加以勾勒。在物體O1、O2、O3為環拉封蓋4之具體實例中,成形轉台8直接在已呈封蓋形式之主體5上形成環7。藉助於定位在成形轉台8下游之傳送轉台43自處理站2排出上面形成有環7之封蓋。
在下文中,將不加區分地參考物體O1、O2、O3等或環拉封蓋4,此係由於所描述解決方案在任何情況下皆適用於如上文所界定之物體O1、O2、O3等或環拉封蓋4。
傳送轉台43包含在使用中可圍繞由其未說明之馬達驅動的垂直於上面放置輸送裝置1之支撐平面P的旋轉軸線旋轉之盤狀物;盤狀物具備配置於傳送轉台43之周邊表面上的呈徑向凹陷形式之複數個支座9。每一支座9配置成接收主體5。傳送轉台43具備例如拱形之容納導引件(圖中未示),該導引件環繞傳送轉台43的部分且實現限制物體在輸送期間掉落之風險。
提供在處理站2下游且連接至輸送裝置2的為檢查站3,其用於檢查物體O1、O2、O3等並偵測存在於每一物體上之任何缺陷。
檢查站3包含已知類型之檢查器件12,其能夠識別存在於物體上之缺陷,例如色彩變化或錯誤色彩、大小缺陷、存在瑕疵等。
檢查站3還包含適於在檢查站3中向檢查器件12供應之供應運輸帶10,亦即運輸物體O1、O2、O3等之供應運輸帶10。
替代地,如下文中更好地描述,檢查站可為輸送裝置之部分且由輸送裝置之運輸構件直接供應。
參考圖8,供應運輸帶10包含穿孔傳送帶11,其實質上垂直於支撐平面P、連接至抽吸器件(圖中未示)且界定傳送至傳送帶上之物體O1、O2、O3等黏附至的抽吸平面。供應運輸帶10將物體供應至存在檢查器件12之檢查區C,該檢查器件一次對一環拉封蓋4分析所存在之缺陷,例如色彩變化或錯誤色彩、大小缺陷、存在毛刺等。
檢查器件12包含例如高解析度線性掃描相機、照明源、具備圖形加速器且內部安裝有專用檢查軟體之處理器。
如果檢查器件12在物體O1、O2、O3等當中識別出有缺陷的物體,則藉助於吹氣噴出此物體並使其移動遠離供應運輸帶10。實際上,在檢查器件12之下游,供應運輸帶10具備圖1中所示之一或多個噴射元件13。噴射元件13包含一或多個噴嘴,其配置成與壓縮空氣供應器流體流通,且經驅動以將空氣吹至置放在供應運輸帶10上的已由檢查軟體判定為有缺陷的物體上;自一或多個噴嘴流出之加壓空氣將有缺陷的物體朝向噴射管道14推動遠離穿孔傳送帶11,該等噴射管道配置於供應運輸帶10之側處,每一管道皆相對於各別噴嘴處於前面。
供應運輸帶10可以獨立於傳送轉台43之速度的速度移動,亦即供應運輸帶10可由未示出且不同於連接至傳送轉台43之馬達的另一馬達驅動,其速度受控且獨立於傳送轉台43之旋轉速度。
參考圖2及圖4,輸送裝置1包含運輸組合件,其包括配置成沿著主要方向D運輸物體O1、O2、O3等之運輸機15。
運輸機15包含可移動閉合迴路傳輸構件或運輸構件16,例如鏈條17,其放置在支撐平面P上,適於安裝在支撐框架33上。運輸構件16之迴路的筆直橫桿因此界定朝向檢查站3之主要方向D。
馬達(圖中未示)或齒輪傳動系統等以由控制單元(亦圖中未示)控制之速度驅動運輸構件16。運輸構件16之速度可獨立於供應運輸帶10之速度及傳送轉台43之速度。藉助於速度管理程式,控制單元能夠控制及協調傳送轉台43、運輸機15及供應運輸帶10之速度。
傳輸構件16捲繞在兩個齒輪周圍:一輸入齒輪,其置放在運輸機15之輸入區I中,及一輸出齒輪,其置放在運輸機15之輸出區U中,每一齒輪安裝在包括驅動軸A及從動軸B之各別軸上。軸A及B可圍繞垂直於支撐平面P之各別旋轉軸線RA及RB旋轉。張緊元件17a可對插入於兩個軸A與B之間的運輸構件16之一部分起作用,以便使鏈條17保持張緊。
參考圖4及圖5,運輸機15包含固持部件20,其適於沿著主要方向D將物體O1、O2、O3等中的一個物體接著另一物體相距預定相互距離(特定而言恆定)地固持成一列並使其前進,從而在使用中使每一物體之敞開腔室的軸線平行於自身且平行於上面放置輸送裝置1之支撐平面P。
固持部件20包含複數個輸送元件21,在此描述中亦稱為拾取/釋放元件21,該等輸送元件沿著由運輸構件16界定之迴路狀路徑彼此相距預定距離地配置,特定而言其安裝在運輸構件16上。
每一拾取/釋放元件21塑形成與例如單個環拉封蓋4之單個物體相互作用,且其包含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接收在封蓋4之敞開腔室6中的突出部25。
參考圖5及圖7,每一拾取/釋放元件21包含自運輸構件16升高,亦即在實質上垂直於平面P之方向上向上的桿狀部分24。桿狀部分24包含藉助於例如成角度塑形之固定板22連接至鏈條17的支撐板24a。換言之,固定板22可具有實質上「L」形輪廓,亦即具有垂直於支撐平面P之第一部分22a,及實質上與第一部分22a正交之第二部分22b。在固定板22之第一部分22a上且對應地在支撐板24a上,提供有用於插入已知類型之螺紋連接,例如由螺母26b(圖5)擰緊之螺釘26a的至少一個孔,該螺母用以將第一部分22a與支撐板24a固定在一起。中間板23可插入於固定板22與支撐板24a之間。
支撐板24a可具有朝上逐漸變窄之形狀,其類似等腰三角形之形狀。自支撐板24a之上端部分看,突出部25在實質上與桿狀部分24之縱向延伸方向正交的軸線W方向上且平行於支撐平面P突出;突出部25藉助於例如螺釘26c之已知類型之螺紋連接連接至支撐板24a。突出部25包含實質上平面之前表面25a,其配置成面向物體之主體5的表面,諸如特定而言,在敞開腔室6內部面向環拉封蓋4之敞開腔室6之底部壁40。前述前表面25a實質上垂直於當安裝時上面放置輸送裝置1之支撐平面P。當突出部25與環拉封蓋4相互作用時,軸線W實質上平行於敞開腔室6之軸線X。
突出部25進一步包含推力表面或接觸表面25b,其在軸線W之方向上自桿狀部分24朝向前表面25a延伸,亦即其側向地定界突出部25。接觸表面25b配置成與其中的敞開腔室6之側壁42的內部側表面42a相互作用,以沿著主要方向D推動環拉封蓋4。接觸表面25b為圓柱形表面以用於在內部接觸環拉封蓋4之敞開腔室6。為了避免損害底部壁40及可能墊片41,環拉封蓋4在與突出部25相互作用時並不接觸前表面25a,從而使得底部壁40保持面向表面25a而不接觸該表面。底部壁40由鄰接銷26d保持與前表面25a相距經界定的距離,該鄰接銷充當沿著環拉封蓋4之側壁42的方向W之支撐及末端止擋件。鄰接銷26d自突出部25朝向固定板22,例如平行於支撐板24a突起。
突出部25具有實質上如圓形分段之底座形狀,且其前面由前表面25a定界,側向由接觸表面25b定界,且上部部分由實質上平面且平行於主要方向D之頂部表面25d定界。偏離前表面25a的為釋放表面,亦即相對於圓形分段輪廓減少前表面25a之區域的傾斜面25c,其有助於在突出部25不接觸底部壁40或墊片41之情況下自運輸機15排出環拉封蓋4。實際上,在運輸機15之輸出區U中,每一拾取/釋放元件21圍繞輸出齒輪旋轉,從而因此自由封蓋4維持之主要方向D發散。傾斜面25c允許突出部25配合環拉封蓋4並將其遞送至檢查站3之供應運輸帶10,從而維持與鄰接銷26d之接觸,但突出部25之邊緣不與底部壁40相互作用。
考慮到物體之主要前進方向D,傾斜面25c因此提供於突出部25的相對於接觸表面25b側縮進的一側上。
突出部25之形狀係為了接收在例如環拉封蓋4之物體的敞開腔室6中。明顯地,突出部25可具有適於接收待運輸的具有不同於環拉封蓋4之形狀的單個物體O1、O2、O3等的任何形狀。在任何情況下,輸送裝置1在輸送期間保持物體之敞開腔室的軸線平行於自身且實質上平行於支撐平面P。
仍參考圖5,桿狀部分24藉助於固定板22之第二部分22b連接至傳輸構件16,在該第二部分上提供有例如兩個固定開口22c之至少一個開口,其經尺寸設定以接收鏈條17之形狀耦合的各別銷18。換言之,鏈條17具有具角度附接件之捲筒類型18a,其中固定板22為角度附接件。因此,鏈條17中提供有交替的兩種類型之鏈節:內鏈節,其中銷18由兩個內板19a彼此連接;及外鏈節,其中兩個外板19b將由穿過內鏈節之相同銷18固持在一起的兩個內鏈節相互連接,每一內板19a藉助於外板19b連接至鄰近內板19a。固定板22固定至銷18,以便替代地充當外板及內板。
自然地,鏈條之類型及固定板22之間的距離可與上文說明及描述的不同,此取決於由輸送裝置1輸送的物體之類型及大小。
參考圖6,如上文所提到,拾取/釋放元件21之突出部25配置成拾取、固持及釋放物體O1、O2、O3等,特定而言環拉封蓋4之主體5。為了幫助每一拾取/釋放元件21運輸每一物體,運輸機15包含配置成在由運輸機15運輸物體時,限制物體沿著各別軸線X之移位的邊緣27。邊緣27平行於主要方向D延伸,且在運輸構件16之筆直橫桿N中相對於突出部25向前置放一定距離,該距離允許物體O1、O2、O3等穿過,而不會干擾邊緣27。因此,邊緣27界定適於與主體5之外表面接觸的用於主體5之滑動表面,該外表面與在使用中替代地與突出部25接觸的主體5之表面相對。
運輸機15亦可具備配置成在運輸物體O1、O2、O3等期間支撐物體之部分的輔助邊緣28,物體O1、O2、O3等之該部分在其敞開腔室外部且自物體之主體的周邊伸出。正如邊緣27,輔助邊緣28亦沿著運輸構件16之筆直橫桿平行於主要方向D延伸。
在環拉封蓋4之情況下,輔助邊緣28界定用於封蓋4之環7的滑動表面,正運輸之封蓋具有保持平行於輸送裝置1之支撐平面P且因此平行於自身之軸線X。
邊緣27及輔助邊緣28可沿著運輸機15之同一橫桿配置。
參考圖9,輸送裝置1包含精加工單元29,在處理站2中進行處理操作之後,在該單元中對物體O1、O2、O3等執行精加工操作,以便減少物體之形狀缺陷。精加工單元29由運輸構件16穿過,從而使得當物體(特定而言環拉封蓋4)彼此間隔開時,該等物體經受精加工操作,且因此經受缺陷減少操作。邊緣27及輔助邊緣28可在精加工單元29內部沿著精加工區配置,以便在對物體進行精加工操作期間限制物體之不合需要移位。精加工單元29可因此被視為適於執行用於減少存在於一或多個移位物體上之缺陷的處理操作之缺陷減少器件。
精加工單元29可包含熱處理單元,其包括能夠藉由熱空氣射流衝擊物體O1、O2、O3等的已知類型之加熱器件34。加熱器件34佔據運輸構件16之區,該運輸構件16之區界定精加工區,且其包含例如兩個加熱元件31之至少一個加熱元件31,每一加熱元件包含含有加熱纖絲之圓柱形腔室,由於焦耳效應,加熱纖絲在圓柱形腔室內部加熱環繞纖絲之空氣。來自壓縮空氣系統之空氣藉助於各別入口連接器36引入至加熱元件31之圓柱形腔室。每一圓柱形腔室通向散流器32,該散流器沿著整個精加工區延伸且具備用於將經加熱空氣分佈至精加工區中的複數個出口孔。分流器元件35面向散流器32之出口孔,以朝向存在於運輸構件16上且由其移位之物體O1、O2、O3等引導經加熱空氣流。
在環拉封蓋4之環7上,可能存在由熔融塑膠形成之成形毛刺,亦即在環7上之凸紋中的薄聚合材料部分,該環由熱塑性聚合材料製成且係藉由模製,例如藉由壓縮形成,由於存在於模具當中的不可避免之間隙及尺寸容限,熔融塑膠藉由佔據模具當中存在之孔口而凝固,從而隨後形成薄凸紋表面。毛刺界定環7之形狀缺陷。
精加工單元29有助於減少此等缺陷。實際上,在精加工單元29中,加熱器件34可藉由具有例如至多300℃之溫度的熱空氣衝擊環7。由於熱空氣之溫度,存在於環7上之任何毛刺達到軟化點,且因此,毛刺被併入於環7中,從而因此消除該缺陷。換言之,毛刺在環7上皺縮(collapse)。此極大地減少了檢查站3中可由於形狀或尺寸缺陷而被丟棄之物體數目。
由於精加工單元29,有可能藉由消除薄的可能尖銳凸紋而使環拉封蓋4較安全,在美觀性上較合意且更均勻地限制不合意之觸感。
如上文已指示,由精加工單元29執行之毛刺減少動作可應用於除了環拉封蓋7之外的、具有相同類型之缺陷,由輸送裝置1運輸之物體。
輸送裝置1可包含用於冷卻運輸構件16之至少一個冷卻器件37,其沿著運輸構件16的不同於熱處理單元所面向之橫桿的橫桿配置。
冷卻器件37包含適於自外部抽取空氣並將空氣引入至通風通道38中之風扇30,通風通道越過例如由冷卻劑流體橫穿、配置於意欲冷卻之運輸構件16的橫桿上方之熱交換器39。
為了進一步降低運輸構件16之溫度,可提供若干冷卻器件37,例如如圖9中,沿著主要方向D一個器件配置在另一器件之後的兩個冷卻器件。
由於輸送裝置1中提供之冷卻器件37,可抑制鏈條之變形,例如與溫度梯度相關的延伸或不合需要之形狀變化,從而因此確保物體之正確運輸。
在精加工單元29上游且在成形轉台8下游,代替傳送轉台43,處理站2可包含用於將物體自成形轉台8朝向精加工單元29傳送之可旋轉傳送盤。換言之,可旋轉傳送盤連接至運輸機15之輸入區I。可旋轉傳送盤之實例例如在圖10中示出且將在下文中詳細描述。
運輸機15亦可包含沿著傳輸構件16上之物體的路徑配置的至少一個感測器--例如光電管或其他位置感測器(圖中未示)。感測器適於偵測每一物體O1、O2、O3等之通過,以便判定每一物體之參考位置並發射與前述位置相關之信號。
由感測器提供之信號可發送至控制單元,回應於信號,控制單元經組態以協調傳輸構件16上之物體O1、O2、O3等的前進與傳送轉台43之支座9的成角度前進速度,及供應運輸帶10之前進速度。
基於傳輸構件16上之物體O1、O2、O3等的距離與配置在傳輸構件16上游之傳送轉台43的支座9中之物體的距離之間的關係,控制單元經組態以協調運輸構件16與傳送轉台43之速度之間的對應關係,以便在由拾取/釋放元件21拾取每一物體期間確保同步。換言之,特定而言回應於自感測器接收到之信號,控制單元經組態以控制運輸機15之運輸構件16的速度,從而使得拾取/釋放元件21可與前述傳送轉台43之支座9的到達協調地一次自傳送轉台43拾取一個物體。
類似地,控制單元經組態以協調傳輸構件16與供應運輸帶10之速度,從而使得拾取/釋放元件21能夠在供應運輸帶10上一次釋放一個物體,從而使物體保持所要相互距離。
輸送裝置1中提供的用以計數在輸送裝置1之經界定的區中通過的物體數目之計數器件(未說明)亦可連接至控制單元。計數器件亦可提供在處理站2中,特定而言傳送轉台43中,及/或檢查站3中。
因此,由於計數器件及協調供應運輸帶10、傳輸構件16與傳送轉台43之速度,控制單元能夠將任何物體O1、O2、O3等與傳輸構件16之對應拾取/釋放元件21或傳送轉台43之支座9相關聯。以此方式,若在檢查站3中丟棄第i有缺陷的物體,則可進行關於缺陷起源之「回饋」控制,從而以此方式追溯到生成彼缺陷之原因,例如配置在傳送轉台43上游之成形轉台8的一個支座中,或拾取/釋放元件21上的刮擦、變形或另一本質之缺陷,或甚至檢查器件12之缺陷分析故障。
在圖1至圖9中所示之具體實例中,運輸機15充當處理站2與檢查站3之間穿過精加工單元29的連接。
在一個具體實例中,運輸機15適於向因此包括於輸送裝置中之檢查站3供應。換言之,在此具體實例中,運輸構件16穿過檢查站3。此具體實例之實例在圖11及圖12中示出且將在下文中更好地描述。
在一個具體實例中,除了運輸機15外,可在輸送裝置中在運輸機15上游提供連同運輸機15一起界定運輸組合件之可旋轉傳送盤。
在輸送裝置之此具體實例中,運輸機15適於包含可旋轉傳送盤,亦即運輸構件16至少部分地捲繞於可旋轉傳送盤周圍。此具體實例之實例在圖11及圖12中示出且將在下文中更好地描述。
即使未明確地提到,到目前為止描述的輸送裝置1之元件及自其導出之優勢(若未明確排除或不兼容)仍可被視為包括在且適用於下文中將描述的所有具體實例中。
現參考圖10,根據第二具體實例之輸送裝置101藉由101指示,該輸送裝置可在上游連接至用於處理物體O1、O2、O3等之群組的處理站102,且在下游連接至僅部分且示意性地示出之檢查站103。物體O1、O2、O3等相同於可由輸送裝置1運輸之彼等物體,亦即具備具有沿著軸線延伸之敞開腔室的主體的物體,特定而言環拉封蓋4。
在此第二具體實例之描述中,增大一百之附圖標記將用於指示在結構或功能上與參考根據圖1至圖9之先前具體實例描述的彼等元件相同或類似之元件。可參考已概述的關於此等元件之描述以獲得細節,本文中不再重複。
例如,處理站102及檢查站103在功能及結構上相同於參考圖1至圖9中所示之具體實例描述的處理站2及檢查站3,除了代替傳送轉台43,處理站102包含配置於成形轉台108之出口處的可旋轉傳送盤143。自然地,代替可旋轉傳送盤143,如圖1及圖2中所示,亦即具備如圖2中所示之支座9的傳送轉台43可替代地提供在成形轉台108之出口處,每一支座設計成容納物體。
處理站102中僅示出成形轉台108之部分,正如關於檢查站103僅部分示出供應運輸帶110。
輸送裝置101包含運輸組合件,其包括配置成將物體O1、O2、O3等沿著主要方向D自處理站102運輸至檢查站103之運輸機115。運輸機115包含可移動且閉合迴路之傳輸構件或運輸構件116,其例如安裝在放置在平行於圖10之檢視平面的支撐平面P上之支撐框架(圖中未示)上。運輸構件116包含捲繞在兩個滑輪之間的傳送帶117:輸入滑輪,其配置在運輸機115之輸入區I中,及輸出滑輪,其配置在運輸機115之輸出區U中,每一滑輪安裝在垂直於支撐平面P之各別軸A及B上。
傳送帶117可透過空氣,亦即其具備複數個孔117b,儘管僅在傳送帶117之一些區上示意性地說明孔,但孔分佈在傳送帶117之整個延伸部上。傳送帶117例如為金屬。
運輸機115包含固持部件120,其適於沿著主要方向D將物體O1、O2、O3等中的一個物體接著另一物體相距預定相互距離(特定而言恆定)地固持成一列並使其前進,從而在使用中使每一物體之敞開腔室的軸線平行於自身且平行於上面放置輸送裝置101之支撐平面P。
固持部件120包含連接至複數個孔117b且配置成藉由低壓將物體固持在傳送帶117上之抽吸部件147,從而使得傳送帶界定用於所運輸之物體O1、O2、O3等的每一主體之黏著表面。抽吸部件147包含沿著傳送帶117之筆直橫桿配置的抽吸腔室且經組態以施加低壓,該低壓通過複數個孔117b允許黏附每一物體O1、O2、O3等且使其相對於黏著表面保持靜止,從而使得物體在運輸期間保持彼此間隔開。
一旦經安裝,用於物體O1、O2、O3等之黏著表面因此實質上垂直於上面放置輸送裝置101之支撐平面P且實質上平行於主要方向D。
此外,輸送裝置101包含精加工單元129,在處理站102中進行處理操作之後,在該單元中對物體O1、O2、O3等執行精加工操作,以便減少物體之形狀缺陷。精加工單元129由運輸構件116穿過,從而使得當物體(特定而言環拉封蓋4)彼此間隔開時,該等物體經受精加工操作,且因此經受缺陷減少操作。精加工單元129之結構及功能可與上文所描述之精加工單元29相同,且參考該精加工單元以獲得細節。
由於精加工單元129,有可能使環拉封蓋4較安全,觸感較合意且在美觀性上亦較均勻,從而消除由環7之形成引起的不合需要之薄突起。
在運輸機115上游,處理站102包括可旋轉傳送盤143。
可旋轉傳送盤143接收來自成形轉台108之物體O1、O2、O3等,並將其朝向精加工單元129傳送至運輸機115。
可旋轉傳送盤143適於與處理站102之支座109的到達協調地一次拾取一個物體,並與運輸機115之到達協調地釋放物體。
可圍繞其自身軸線T旋轉之可旋轉傳送盤143包含周邊運輸表面144,物體O1、O2、O3等與該運輸表面接觸,且藉助於該運輸表面藉由摩擦驅動該等物體。換言之,自周邊運輸表面144運輸物體。
容納導引件145提供為旨在幫助可旋轉傳送盤143運輸每一物體,而無物體意外掉落之風險。容納導引件145塑形成如圓周弧形,且配置成以便環繞可旋轉傳送盤143之至少一個周向弧形部分。
周邊運輸表面144可具備複數個開口(圖中未示),其將可旋轉傳送盤143連接至氣動抽吸部件(亦圖中未示),以便藉由相對於僅摩擦力較大之力將物體彼此間隔開地固持在周邊運輸表面143上。
可旋轉傳送盤143直接地或藉助於例如齒輪系統之運動傳動系統連接至馬達,該系統以受控且獨立於運輸構件116之速度的速度旋轉驅動可旋轉傳送盤143,該運輸構件亦可由其自身馬達直接地或藉助於運動傳動系統,例如藉助於齒輪系統來驅動。控制單元(圖中未示)經組態以根據預定速度管理程式控制兩個馬達或對應傳動系統,特定而言彼此獨立地控制運輸構件116及可旋轉傳送盤143之速度。
藉助於速度管理程式,控制單元能夠相互控制並協調成形轉台108、可旋轉傳送盤143、運輸構件116以及供應運輸帶110之速度。
詳言之,控制單元經組態以協調可旋轉傳送盤143與成形轉台108之速度,以便在拾取每一物體期間確保同步。換言之,在使用中,控制單元經組態以控制可旋轉傳送盤143之速度,從而使得特定而言,前述可旋轉傳送盤143與前述成形轉台108之支座109的到達協調地一次自成形轉台108抓取一個物體。控制單元亦經組態以控制運輸構件116之速度,從而使得一次將一個物體遞送至檢查站103之供應運輸帶110,從而因此確保物體沿著自成形轉台108至檢查站103之整個路徑維持某一相互距離。
精加工單元或缺陷減少器件129沿著運輸構件116之筆直橫桿N延伸,且如上文所指示,其可包含熱處理單元,正如精加工單元29,可參考該精加工單元之描述以獲得細節。
此外,輸送裝置101包含適於冷卻運輸構件116之至少一個冷卻器件137,其沿著運輸構件116的不同於面向熱處理單元之筆直橫桿N的橫桿M配置。
替代地,對於關於冷卻器件37所描述之結構,冷卻器件137可包含兩個冷卻板139,其面向運輸構件116之橫桿M分別配置在運輸構件116之迴路內部及外部。
由於冷卻器件137,可消除傳送帶117之變形,例如與溫度梯度相關的延伸或不合需要之形狀變化,且因此確保物體之正確運輸。
為了進一步降低運輸構件116之溫度,可提供沿著主要方向D一個器件配置在另一器件之後的若干冷卻器件137。
參考圖11及圖12,藉由201指示根據第三具體實例之輸送裝置,其可連接至用於處理物體O1、O2、O3等之裝置,物體可能與可由先前所描述具體實例之輸送裝置輸送的物體相同,亦即,具備其中界定有沿著軸線X延伸之敞開腔室的主體之物體,特定而言環拉封蓋4。
關於此具體實例201,增大兩百之附圖標記將用於指示在結構或功能上與參考根據圖1至圖9之先前具體實例描述的彼等元件相同或類似之元件。可參考已概述的關於此等元件之描述以獲得細節,本文中不再重複。
輸送裝置201可定位在其中提供有可旋轉成形轉台208之處理站202下游,成形轉台在結構及操作視角皆相同於先前具體實例中描述之成形轉台。
輸送裝置201包含用於將物體沿著主要方向D自處理站202朝向檢查器件212運輸之運輸組合件215。運輸組合件215包括可移動閉合迴路運輸構件216,特定而言傳送帶217,及固持部件220,該固持部件藉由在使用中使物體之每一敞開腔室的軸線X實質上平行於自身且平行於上面放置輸送裝置201之支撐平面P,適於將物體O1、O2、O3……中的一個物體接著另一物體相距預定相互距離(特定而言恆定)地固持成一列並使其前進。
固持部件220包含複數個輸送元件或拾取/釋放元件221,其沿著由運輸構件216界定之迴路彼此相距預定距離地安裝在運輸構件216上。
為簡單表示起見,圖11及圖12中僅示出幾個拾取/釋放元件221,但其分佈在運輸構件216之整個延伸部上。
每一拾取/釋放元件221適於與單個物體4相互作用,且其包含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環繞主體5之側壁42的外側表面42b,亦即配置於物體之敞開腔室6外部的中空外殼246。
因此,中空外殼246包含在傳送帶217之迴路外部連接至運輸構件216且自運輸構件突出之中空主體。
實質上平面之前表面225a配置在中空外殼246中,以在敞開腔室6之外部面向物體之敞開腔室6的底部壁40。一旦經安裝,面向且在外部鄰接物體O1、O2、O3等之前表面225a因此實質上垂直於上面放置輸送裝置201之支撐平面P,且實質上平行於主要方向D。
中空外殼246進一步包含推力表面或接觸表面225b,其在中空外殼246之中空體的軸線W之方向上延伸且側向地定界此中空體。
接觸表面225b配置成與敞開腔室6之側壁42的外側表面42b相互作用,亦即在敞開腔室6外部,以用於沿著主要方向D推動物體4。接觸表面225b例如為圓柱形表面以用於在外部接觸環拉封蓋4之敞開腔室6。當中空外殼246與環拉封蓋4相互作用時,中空體之軸線W實質上平行於敞開腔室6之軸線X。
傳送帶217可透過空氣,亦即其具備複數個抽吸孔217b,儘管僅在傳送帶217之筆直橫桿上示意性地說明該等孔,但其分佈在傳送帶217之整個延伸部上。傳送帶217可為金屬傳送帶。
在每一中空外殼246中,例如前表面225a處界定有至少一個開口246a,其配置成與一或多個抽吸孔217b流體流通。
包括例如真空泵及相對空氣迴路之抽吸部件247連接至複數個抽吸孔217b,以用於通過開口246a及抽吸孔217b藉由低壓將物體固持在中空外殼246之各別中空體中。
以此方式,每一物體在運輸期間保持在其中空外殼中且適當地彼此間隔開。
此外,輸送裝置201包含精加工單元229,在處理站202中進行處理操作之後,在該單元中對物體O1、O2、O3等執行精加工操作,以便減少物體之形狀缺陷,此類似於參考先前具體實例概述之描述且應參考該描述。精加工單元229由運輸構件216穿過。
特定而言,抽吸部件247至少提供在運輸構件216的安裝精加工單元229之精加工區處。
在精加工單元229上游且在處理站202下游,運輸組合件215包含可旋轉傳送盤243,其可因此圍繞其自身軸線旋轉以將物體自處理站202朝向精加工單元229傳送。具備複數個中空外殼246之運輸構件216至少部分地捲繞於可旋轉傳送盤243周圍,其中中空外殼246面朝向外部。可旋轉傳送盤243包含鼓形物,其可經穿孔且連接至其他抽吸部件,以亦在運輸組合件215之此區中在中空外殼246中維持一定程度的低壓。運輸組合件215進一步包含容納導引件245,其旨在幫助可旋轉傳送盤243輸送每一物體,而無物體意外掉落之風險。容納導引件245塑形成如圓周弧形,且其面向可旋轉傳送盤243配置,以便環繞可旋轉傳送盤243之至少一個周向弧形部分,如圖11中所說明。在支撐物體的在敞開腔室外部且自物體之主體的周邊伸出的一部分之情況下,容納導引件245亦在運輸組合件243的存在可旋轉傳送盤243之區域中充當用於環拉封蓋4之環7的滑動導引件。
相對於先前所描述之具體實例,輸送裝置201包含可旋轉傳送盤243以及檢查站203,亦即運輸構件216向檢查器件212供應且穿過該檢查器件。
在檢查器件212下游配置有一或多個噴射元件213,其相同於先前描述之彼等噴射元件,適於將檢查器件212認為不可接受之物體朝向噴射管道214噴射。
運輸構件216由馬達以受控速度驅動,且其中速度獨立於成形轉台208之速度。控制單元經組態以根據預定速度管理程式控制馬達,特定而言控制運輸構件216及成形轉台208之速度,從而使得其經協調,以便在自成形轉台208拾取每一物體期間確保同步。換言之,在使用中,控制單元經組態以控制運輸構件216之速度,從而使得每一拾取/釋放元件221與前述成形轉台208之支座209的到達協調地一次自成形轉台208拾取一個物體。
精加工單元或缺陷減少器件229沿著運輸構件216之筆直橫桿延伸,且如在其他具體實例中,其可包含熱處理單元。以此方式,特定而言,在環拉封蓋彼此間隔開時,環拉封蓋4經受精加工操作,此允許成形毛刺在環7上皺縮,從而避免兩個封蓋在熱處理期間由於過於接近而由於軟化塑膠之黏稠狀態彼此黏住之風險。此外,消除環拉封蓋4上之形狀缺陷有可能限制檢查器件由於不合格之形狀而丟棄的封蓋數目。
由於精加工單元229,環拉封蓋4或來自模製站之所運輸物體有可能具有較均勻之外觀且不含可能尖銳之表面,從而因此相對於已知環拉封蓋較安全以及觸感較合意。
此外,輸送裝置201包含適於冷卻運輸構件216之至少一個冷卻器件237,其沿著運輸構件216的不同於面向熱處理單元之橫桿N的橫桿M配置。
冷卻器件237可包含面向運輸構件216之橫桿M配置的一或多個冷卻板239。
由於冷卻器件237,可消除傳送帶217之變形,例如與溫度梯度相關的延伸或不合需要之形狀變化,且因此確保物體之正確運輸。
在上文所描述之所有具體實例中,在使用中,輸送裝置1、101、201將物體O1、O2、O3……自處理站2、102、202運輸至檢查站3、103、203,從而一次自處理站2、102、202拾取一個物體,並在可移動閉合迴路運輸構件16、116、216上沿著主要方向D將一個物體接著另一物體地固持成一列且使其前進,從而使物體保持處於預定相互距離,特定而言保持恆定。
在具備沿著各別軸線X延伸之敞開腔室的情況下,藉由使各別軸線X實質上水平且平行於自身地運輸物體O1、O2、O3等。
在成列運輸物體O1、O2、O3等期間,對物體O1、O2、O3……執行精加工操作,以便消除物體在處理站2中接收之處理操作後具有的缺陷。
控制運輸構件16、116、216之速度,從而使得與物體所來自的處理站2、102、202之支座9、109、209之到達相位協調地接收物體,處理站2、102、202具有成角度地彼此間隔開配置之複數個支座9、109、209以分別容納物體。
為了固持物體O1、O2、O3等,將突出部25引入物體之敞開腔室中或藉由中空外殼246環繞物體之主體。
固持物體O1、O2、O3等包含藉助於運輸構件16、116、216藉由抽吸進行固持,運輸構件具備複數個抽吸孔117b、217b且連接至產生低壓之抽吸部件。
當物體O1、O2、O3等包含拉環7由塑膠製成之環拉封蓋4時,處理站2、102、202中進行之處理操作為藉助於模製,例如藉由壓縮形成拉環7之步驟,且精加工操作包含在模製之後加熱拉環7,從而使得存在於拉環7上之可能毛刺在拉環上皺縮。
由於輸送裝置,有可能藉由相對簡單之結構連接處理站與檢查站,該結構並不需要過度修改通常包含相當複雜之機器的可能現有處理站。
亦有可能使物體O1、O2、O3等保持彼此間隔開,以便使檢查站之檢查有效,其中減少了檢查站由於讀取兩個或更多個鄰近物體而提交之錯誤數目。
此外,有可能對檢查站上游之裝置執行回饋控制,實際上,瞭解哪個物體已被認為有缺陷的允許追溯到生成該缺陷之生產線點,此係由於在物體保持彼此間隔開之條件下,可在輸送裝置上追蹤單個物體之位置。
輸送裝置中之精加工單元允許處理站不變,即不必修改該處理站以容納精加工單元,從而因此允許藉由可連接至已知處理站之相對簡單裝置來減少物體上之缺陷。此外,組合精加工單元與將一個物體接著另一物體排成一列之運輸構件允許在無物體彼此接觸且因此受損之風險下對物體進行熱處理。自然地,精加工單元之存在允許大大減少由於形狀缺陷而丟棄之零件數目,且允許提供視覺上及觸感上較均勻且合意之零件(特定而言環拉封蓋)表面。
本發明可參考說明例示性且非限制性具體實例之附圖來更好地理解並實施,在附圖中: [圖1]為連接包含傳送轉台之處理站及檢查站的輸送裝置之透視圖; [圖2]為圖1之輸送裝置的放大圖,其中輸送裝置並無保護罩; [圖3]為可由圖1之輸送裝置運輸的環拉封蓋之透視圖; [圖4]為圖1之輸送裝置的輸入區域之透視圖; [圖5]及[圖6]為圖4之細節的放大透視圖,其示出輸送裝置中提供的用於自處理站之傳送轉台拾取物體並將物體釋放至檢查站之拾取/釋放元件; [圖7]示出與輸送裝置隔離的圖5及圖6之單個拾取/釋放元件; [圖8]為圖1之輸送裝置的一部分之放大透視圖,其除去一些部分以說明輸送裝置到達檢查站之供應部件的區域; [圖9]為說明缺陷減少器件的圖2之細節的放大透視圖; [圖10]為輸送裝置之第二具體實例的示意性平面圖; [圖11]及[圖12]分別為輸送裝置之第三具體實例的平面圖及正視圖之示意圖。

Claims (24)

  1. 一種輸送裝置,其用於將物體(O1、O2、O3……)自配置成對該等物體(O1、O2、O3……)執行一處理操作之一處理站(2;102;202)之一轉台(43;143;208)輸送至用於檢查該等物體(O1、O2、O3……)的配置在該處理站(2)下游之一檢查站(3;103;203),該等物體(O1、O2、O3……)中之每一物體(4)具備其中界定有沿著一軸線(X)延伸之一敞開腔室(6)的一主體(5),該輸送裝置(1;101;201)包含用於沿著一主要方向(D)運輸該等物體(O1、O2、O3……)之一運輸組合件(15;115;215),該輸送裝置之特徵在於該運輸組合件(15;115;215)包含一可移動閉合迴路運輸構件(16;116;216)及固持部件(20;120;220),該固持部件適於沿著該主要方向(D)將該等物體(O1、O2、O3……)中之一個物體(4)接著另一物體相距一預定相互距離地固持成一列並使其前進,從而在使用中使該軸線(X)實質上平行於自身且平行於上面放置該輸送裝置(1)之一支撐平面(P),該輸送裝置(1;101;201)進一步包含一精加工單元(29;129;229),在該處理操作後在該精加工單元中對該等物體(O1、O2、O3……)進行一精加工操作,以便減少該等物體之形狀缺陷,該精加工單元(29;129;229)由該運輸構件(16;116;216)穿過。
  2. 如請求項1之輸送裝置(1;101;201),其中該固持部件(20;220)包含複數個輸送元件(21;221),該等輸送元件沿著該迴路彼此相距一預定距離地安裝在該運輸構件(16;216)上,該複數個輸送元件中之每一輸送元件(21;221)設計成與一單個物體(4)相互作用且包含: 一突出部(25),其經組態以接收在該敞開腔室(6)中;或 一中空外殼(246),其經組態以在該敞開腔室(6)外部至少部分地環繞該主體(5)之一側壁(42)。
  3. 如請求項2之輸送裝置(1;101;201),其中該突出部(25)包含一前表面(25a),該前表面實質上平面且配置成在該敞開腔室(6)內部面向該敞開腔室(6)之一底部壁(40),或該中空外殼(246)包含一前表面(225a),該前表面實質上平面且配置成在該敞開腔室(6)外部面向該敞開腔室(6)之一底部壁(40)。
  4. 如請求項2至3中任一項之輸送裝置(1;101;201),其中: 該突出部(25)包含一接觸表面(25b),其側向地定界該突出部(25),且配置成在該敞開腔室(6)內部與該敞開腔室(6)之一側壁相互作用,以沿著該主要方向(D)推動該物體(4);或 該中空外殼(246)包含一接觸表面(225b),其側向地定界該中空外殼(246)之一中空體,且配置成在該敞開腔室(6)之外部與該敞開腔室(6)之一側壁相互作用,以沿著該主要方向(D)推動該物體(4)。
  5. 如請求項2至4中任一項之輸送裝置(1;101;201),其中該突出部(25)連接至自該運輸構件(16)升高之一桿狀部分(24),且自該桿狀部分突出。
  6. 如請求項5之輸送裝置(1;101;201),其中該運輸構件(16)包含可由一馬達驅動之一鏈條(17),且該桿狀部分(24)包含朝向該突出部(25)逐漸變窄且連接至安裝在該鏈條(17)上之一固定板(22)的一板(24a)。
  7. 如請求項6之輸送裝置(1;101;201),其中該等輸送元件(21)交替地安裝在該鏈條(17)之鏈節上,從而使得兩個後續輸送元件分別安裝至該鏈條(17)之一內鏈節及一外鏈節。
  8. 如請求項2至4中任一項之輸送裝置(1;101;201),其中該中空外殼(246)包含在該迴路外部連接至該運輸構件(216)且自該運輸構件突出之一中空主體,該運輸構件(216)包含具備複數個抽吸孔(217b)之一傳送帶(217),該等抽吸孔配置成與提供在一各別中空外殼(246)中之對應開口(246a)流體流通,且該固持部件(220)進一步包含連接至該等抽吸孔(217b)之抽吸部件,其用於藉助於低壓將該物體(4)固持在一各別中空外殼(246)中。
  9.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輸送裝置(1;101;201),其中該運輸組合件(15;115;215)具備一邊緣(27),其配置成用於在由該運輸組合件(15;115;215)運輸該等物體時,限制該等物體沿著其各別軸線(X)之移位。
  10. 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之輸送裝置(1;101;201),其中該運輸組合件(15;115;215)具備一輔助邊緣(28),其配置成用於在運輸該物體(4)期間,支撐該物體(4)的在該敞開腔室(6)外部且自該主體(5)之一周邊伸出的一部分(7)。
  11. 如請求項1之輸送裝置(101),其中該運輸構件(116)包含具備複數個孔(117b)以便可透過空氣之一傳送帶(117),且該固持部件(120)包含抽吸部件,其連接至該複數個孔(117b)且配置成藉助於低壓將該等物體固持在該傳送帶(117)上,從而使得該傳送帶(117)界定用於該主體(5)之一黏著表面。
  12. 如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之輸送裝置(201),其中該運輸組合件(215)進一步包含在該精加工單元(229)上游的一可旋轉傳送盤(243),其用於接收來自該處理站(202)之該等物體。
  13. 如請求項12之輸送裝置(1;101;201),其中該運輸構件(216)至少部分地圍繞著可旋轉傳送盤(243)捲繞。
  14. 如請求項1至13中任一項之輸送裝置(1;101;201),其中該運輸構件(16;116;216)沿著該精加工單元(29;129;229)延伸,直至該輸送裝置(1;101;201)之一輸出區(U),該輸出區(U)可連接至在該檢查站(3;103)中提供之一運輸帶(10),該運輸帶向該檢查站(3;103)供應來自該運輸構件(16;116)之該等經精加工物體(O1、O2、O3……)。
  15. 如請求項1至13中任一項之輸送裝置(1;101;201),其中該檢查站(203)包括在該輸送裝置(201)中,該檢查站(203)由該運輸構件(216)穿過及供應。
  16. 如請求項1至15中任一項之輸送裝置(1;101;201),且其進一步包含用於控制可由一馬達驅動之該運輸構件(16;116;216)的速度之控制部件,從而使得該等固持部件(20;120;220)與該處理站(2;102;202)之該轉台(43;143;208)的一支座(9;109;209)之到達協調地一次接收一物體,該物體(4)自該處理站到達該運輸組合件(15;115;215),該轉台(43;143;208)具有複數個支座(9;109;209),其成角度地彼此間隔開配置以用於分別容納一物體(4)。
  17. 如請求項1至16中任一項之輸送裝置(1;101;201),其中該精加工單元(29;129;229)包括用於對該等物體(O1、O2、O3……)進行加熱處理並向該等物體提供熱之一熱處理單元。
  18. 如請求項17之輸送裝置(1;101;201),且其進一步包含一冷卻器件(37;137;237),該冷卻器件用於冷卻該運輸構件(16;116;216),且沿著該運輸構件的不同於面向該熱處理單元之一其他橫桿(N)的一橫桿(M)配置。
  19. 如請求項17或18之輸送裝置(1;101;201),其中該等物體(O1、O2、O3……)包含環拉封蓋(4),其中該等封蓋中該拉環(7)由塑膠製成,該處理站(2;102;202)包含用於壓縮模製該拉環(7)之一壓縮模製站,且該熱處理單元包含至少一加熱元件(31),其用於在該壓縮模製之後加熱該拉環(7),從而使得存在於該拉環(7)上之任何毛刺在該拉環上皺縮。
  20. 一種用於輸送物體(O1、O2、O3……)之輸送方法,該輸送方法在配置成對該等物體(O1、O2、O3……)執行一處理操作之一處理站(2;102;202)的一轉台(43;143;208)的下游及該等物體(O1、O2、O3……)之一檢查級(3;103;203)的上游輸送物體,該等物體(O1、O2、O3……)中之每一物體(4)具備其中界定有沿著一軸線(X)延伸之一敞開腔室(6)的一主體(5),該輸送方法包含沿著一主要方向(D)運輸該等物體(O1、O2、O3……),該輸送方法之特徵在於該運輸(15)包含接收來自該轉台(43;143;208)之該等物體;一次將該等物體(O1、O2、O3……)中之一個物體(4)固持在一可移動閉合迴路運輸構件(16;116;216)上;驅動該運輸構件(16;116;216),以用於沿著該主要方向(D)使該等物體(O1、O2、O3……)中之一個物體接著另一物體相距一預定相互距離地排成一列前進,從而使該軸線(X)實質上水平且平行於自身,且該輸送方法進一步包含在該處理操作後對該等物體(O1、O2、O3……)進行一精加工操作,以用於減少該等物體之形狀缺陷,該精加工操作在該排成一列前進期間進行。
  21. 如請求項20之輸送方法,其中該排成一列前進包含控制該運輸構件(16;116;216)之速度,從而使得該等物體之該接收與該等物體所來自的該轉台(43;143;208)之一支座(9;109;209)之到達相位協調地進行,該轉台(43;143;208)具有複數個支座(9;109;209),其成角度地彼此間隔開配置以用於分別容納一物體(4)。
  22. 如請求項20或21之輸送方法,其中該固持包含將一突出部(25)插入該敞開腔室(6)中或藉由一中空外殼(246)環繞該主體(5)。
  23. 如請求項20至22中任一項之輸送方法,其中該固持包含藉助於低壓進行固持通過該運輸構件(16;116;216)。
  24. 如請求項20至23中任一項之輸送方法,其中該等物體(O1、O2、O3……)包含環拉封蓋(4),其中該等封蓋中該拉環(7)由塑膠製成,該處理為藉由壓縮模製形成該拉環(7)之一形成步驟,且該精加工操作包含在該壓縮模製之後加熱該拉環(7),從而使得存在於該拉環(7)上之任何毛刺在該拉環上皺縮。
TW109104071A 2019-02-08 2020-02-10 輸送裝置及方法 TW20204311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T102019000001871 2019-02-08
IT102019000001871A IT201900001871A1 (it) 2019-02-08 2019-02-08 Apparato e metodo di movimentazion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43117A true TW202043117A (zh) 2020-12-01

Family

ID=66641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04071A TW202043117A (zh) 2019-02-08 2020-02-10 輸送裝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3921128A1 (zh)
JP (1) JP7425075B2 (zh)
CN (1) CN113396038A (zh)
IT (1) IT201900001871A1 (zh)
TW (1) TW202043117A (zh)
WO (1) WO202016167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31729B2 (ja) * 1988-12-13 1997-07-16 株式会社プラコー 合成樹脂ブロー成形品のバリ取り装置
US6732498B2 (en) * 2001-06-29 2004-05-11 Mars, Incorporated Vacuum assisted cut-and-seal apparatus with transfer wheel
US8276741B1 (en) * 2010-10-06 2012-10-02 Zittel Steven A Bottle cap orienting apparatus
FR2986219B1 (fr) * 2012-02-01 2014-03-21 Sidel Participations Convoyeur a chaine deformable entre une configuration etiree et une configuration compactee
DE102012024420A1 (de) * 2012-12-14 2014-07-03 Krones Ag Optimierte Vorformlingzuführung
ITMO20130182A1 (it) * 2013-06-24 2014-12-25 Sacmi Sistema per trasportare oggetti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519369A (ja) 2022-03-23
WO2020161676A1 (en) 2020-08-13
JP7425075B2 (ja) 2024-01-30
IT201900001871A1 (it) 2020-08-08
CN113396038A (zh) 2021-09-14
EP3921128A1 (en) 2021-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86297B1 (en) Blow molding machine
JP2007536118A (ja) 取出しおよび冷却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方法
US20120217131A1 (en) Unscrambling machine for containers and relative process
JP7397035B2 (ja) ガラス容器製造装置と製造方法
US6591967B1 (en) Conveyor system and installation for blow-moulding of containers
US11084201B2 (en) Plant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plastic preforms with pneumatic conveyor or transport shuttle
US7595018B2 (en) Molded article picker
TW202043117A (zh) 輸送裝置及方法
JP6556857B2 (ja) ブロー成形装置
US11045986B2 (en) Injection moulding device for producing parts made of plastic
JP6561189B2 (ja) ブロー型
JPH08224775A (ja) ブロー成形装置及び成形方法
JP2001158040A (ja) プリフォームのネック部結晶化装置
JP2006315410A (ja) プリフォームのネック部結晶化装置
TWI833707B (zh) 連續旋轉、非對稱預形成物進給之吹模成型機器及相關之方法
JPH065867Y2 (ja) プリフォーム供給装置
JP2006069116A (ja) プリフォームの加熱装置
JP2006021350A (ja) プリフォームの冷却方法と装置、および樹脂ボトルの製造方法と装置
JPH03207619A (ja) 射出成形装置
JP2002060229A (ja) ブロー成形におけるプリフォームの移送方法および装置
KR20000059914A (ko) 튜브 성형장치 및 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