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32738A - 放熱構件 - Google Patents

放熱構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32738A
TW202032738A TW108142422A TW108142422A TW202032738A TW 202032738 A TW202032738 A TW 202032738A TW 108142422 A TW108142422 A TW 108142422A TW 108142422 A TW108142422 A TW 108142422A TW 202032738 A TW202032738 A TW 20203273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metal
hole
radiating member
crack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424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19148B (zh
Inventor
石原庸介
後藤大助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電化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電化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電化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327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327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191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19148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3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 H01L23/36Selection of materials, or shaping, to facilitate cooling or heating, e.g. heatsinks
    • H01L23/373Cooling facilitated by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 device or materials for thermal expansion adaptation, e.g. carbon
    • H01L23/3733Cooling facilitated by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 device or materials for thermal expansion adaptation, e.g. carbon having a heterogeneous or anisotropic structure, e.g. powder or fibres in a matrix, wire mesh, porous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3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the heat generating element to a dissipating bod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3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 H01L23/36Selection of materials, or shaping, to facilitate cooling or heating, e.g. heatsinks
    • H01L23/373Cooling facilitated by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 device or materials for thermal expansion adaptation, e.g. carbon
    • H01L23/3735Laminates or multilayers, e.g. direct bond copper ceramic substrat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3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the heat generating element to a dissipating body
    • H05K7/20436Inner thermal coupling elements in heat dissipating housings, e.g. protrusions or depressions integrally formed in the housing
    • H05K7/20445Inner thermal coupling elements in heat dissipating housings, e.g. protrusions or depressions integrally formed in the housing the coupling element being an additional piece, e.g. thermal standoff
    • H05K7/20472Sheet interfaces
    • H05K7/20481Sheet interfa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composition exhibiting specific thermal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845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automotive electronic casings
    • H05K7/20854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internal heat source to heat radiating 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放熱構件,實質上為矩形平板狀,其包含:將金屬含浸於具有空隙之碳化矽而成的複合體部、以及不同於複合體部的金屬部。此處,金屬部之體積相對於放熱構件之整體體積的比例,係2.9%以上、12%以下。又,將矩形平板狀的放熱構件之對角線的長度設為L,並以一側的主面作為頂面而俯視放熱構件時,金屬部之全部體積中之40%以上,係存在於從放熱構件之四角中的任一角之頂點起算的距離為L/6之區域D內。再者,具有貫穿區域D之金屬部的孔。

Description

放熱構件
本發明係有關於放熱構件。更具體而言,係有關於實質上為矩形平板狀的放熱構件。
近年,作為電動車或電力鐵道用途之電源模組用放熱零件,逐漸有使用金屬基碳化矽複合體以取代習知之銅的情形。 金屬基碳化矽複合體的導熱係數,不及於銅。不過,其熱膨脹係數為6到10ppm/K,約為銅之17ppm/K的一半。因此,較易於抑制將構成模組之陶瓷電路基板與放熱板加以接合的焊接層部分所產生之龜裂,而有可獲得高可靠性的傾向。
作為金屬基碳化矽複合體的金屬,經常使用鋁。 例如,如專利文獻1之記載,鋁-碳化矽複合體能藉由以下步驟製得:(1)於碳化矽粉末混合添加物等,(2)藉由乾壓法、擠出法或射出法等以形成成型體,(3)燒製其成型體,而製成以碳化矽為主成分之多孔質成型體(預成型體),(4)將含鋁金屬,以非加壓含浸法,或是熔融金屬鍛造法、模鑄法等等之加壓含浸法,而含浸於此預成型體。
對於金屬基碳化矽複合體,經常會在施作表面加工或研磨後,施作鍍膜加工。然後,作為用以使電子、電氣零件所產生的熱加以放熱的零件來使用,亦即用作放熱零件。此放熱零件,更進一步地係螺固於放熱片等其他放熱用零件或製品外框等而成為模組。因此,有時會預先在金屬基碳化矽複合體之外周或其附近,形成螺固用的孔部。
作為孔部之形成方法,已知有各種各樣的方法。例如像專利文獻1及2之記載,已知有以下之孔部形成方法:使用在製作成型體之際預先在成型時以插銷等而在既定位置形成了孔之成型體、或於製成成型體後使既定位置加工而設置孔部之成型體等等,而含浸金屬,其後,在金屬部位透過機械加工而形成孔部。 [習知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3468358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第3662221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的問題]
金屬基碳化矽複合體,如上所述,作為放熱零件具有可獲得高度可靠性的傾向。然而,隨著市場需求,對於可靠性所要求的性能,日益升高。 例如,近來謀求即使在比習知技術更為嚴苛的加熱循環條件下,也要能抑制龜裂之產生。不過,於習知技術,有以下課題:在熱循環下,由於金屬部與金屬基碳化矽複合體間的熱膨脹係數差距,導致所產生之熱應力變大,而容易產生龜裂。 亦即,謀求要有一種金屬基碳化矽複合體、乃至於放熱零件,其具有高於習知技術的抗龜裂性,而滿足近來嚴苛的可靠性要求。
本發明係有鑑於此原委而研發。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放熱構件,其具有高於習知技術的抗龜裂性,而可滿足嚴苛的可靠性要求。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案發明人團隊,經過精心鑽研,達致下文提供之發明,而解決了上述課題。
若藉由本發明,將提供: 一種放熱構件,係實質上為矩形平板狀的放熱構件; 該放熱構件,包括將金屬含浸於具有空隙之碳化矽而成的複合體部、以及不同於該複合體部的金屬部; 該金屬部之體積相對於該放熱構件之整體體積的比例,係2.9%以上、12%以下; 將該放熱構件之對角線的長度設為L,並以一側的主面作為頂面而俯視該放熱構件時,該金屬部之全部體積中之40%以上,係存在於從該放熱構件之四角中的任一角之頂點起算的距離為L/6之區域D內; 該放熱構件具有貫穿該區域D之該金屬部的孔。 [發明之效果]
若藉由本發明,提供一種放熱構件,其具有高於習知技術的抗龜裂性,而可滿足嚴苛的可靠性要求。
以下將針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參照圖式以進行詳細說明。 在全部的圖式中,對於同樣的構成要素會標示同樣的符號,並適度省略說明。 為了避免繁複,(i)在同一圖式內的同一構成要素若有複數個,有時只對其中1個標示符號,而不會全部標示符號;(ii)特別是在圖2之後,有時對於與圖1相同的構成要素,不會再度標示符號。 所有圖式皆僅為說明用。圖式中之各構件的形狀或尺寸比例等等,未必與實物對應。再者,特別是自圖2至圖6,係圖1(a)之部分放大圖,但為使說明易懂等等,各部位之相對大小等有時未必會與圖1(a)所繪一致。
本說明書中,「大致」這一用語,在無特別明示之說明時,代表其包含考量到製造上之公差或組裝上之偏差等等的範圍。
<第1實施形態> 圖1係用以說明第1實施形態之放熱構件(放熱構件1)的示意圖。 圖1(a)代表以一側的主面作為頂面而俯視放熱構件1的情形,圖1(b)係圖1(a)的A-A'剖面圖。 如圖1(a)所示,放熱構件1,實質上為矩形平板狀。亦即,放熱構件1,以其一側的主面作為頂面而俯視時,係實質上為矩形的平板狀。
放熱構件1,就典型而言,於其四角具有金屬部5。 再者,亦可於放熱構件1的周緣部,使金屬部5之一部分連續地設置。在此所謂的「周緣部」,係意指以放熱構件1之一側的主面作為頂面而俯視時的短邊的長度為L1、長邊的長度為L2時,從短邊往放熱構件1之內側方向的L2/10以內、或是從長邊往放熱構件1之內側方向的L1/10以內之區域。
另一方面,在放熱構件1中之金屬部5以外的部分,通常係由將金屬含浸於具有空隙之碳化矽而成的複合體部2(於下文中,有時會僅表述為複合體部2)所構成。然後,金屬部5之體積相對於放熱構件1之整體體積的比例,係2.9%以上、12%以下。
圖2係用以針對放熱構件1進行說明而追加的圖式,其對於圖1(a)之放熱構件1加上了一些輔助線及文字。 於圖2中,將矩形平板狀之放熱構件1的對角線之長度,設為L。再者,以放熱構件1之一側的主面作為頂面而俯視觀察下,從放熱構件1之四角中的任一角之頂點起算的距離為L/6的區域,標記為「區域D」。 在此,放熱構件1具有孔3,該孔3貫穿存在於區域D內之金屬部5。孔3通常僅貫穿金屬部5,而不會通過複合體部2。再者,孔3通常係設置成貫穿放熱構件1之兩個主面間,較佳係設置成大致垂直於放熱構件1的主面。藉由對孔3插穿螺釘等的固定構件,而可以將放熱構件1固定於其他零件。 再者,金屬部5之全部體積中之40%以上,係存在於區域D內。
補充而言,所謂放熱構件1係「實質上為矩形」,係意指例如於圖1所示,亦可使放熱構件1之四角中至少有1個,並非直角形狀,而是稍微帶有圓弧的形狀(當然,四角皆為直角形狀亦可)。
在此,若放熱構件1之四角中至少有1個是帶有圓弧的形狀之情況下,矩形之「頂點」可如圖3所示而加以定義(圖3係將圖1(a)以α所示部分加以放大的圖式)。亦即,可以將俯視放熱構件1時的短邊與長邊之直線部分延長時所交叉的點P,定義為「頂點」。再者,可以將如圖3所示而定出的點P,設為測定圖2中之長度「L」之際的起點或終點。
對於如放熱構件1般的放熱構件,之所以較習知技術具有更高的抗龜裂性、可滿足嚴苛的可靠性要求之原因,可進行如下說明。
若針對放熱構件1姑且粗略地加以說明,則放熱構件1具有如下特徵: (1)金屬部5相對於放熱構件1之整體體積的體積比例,係2.9%以上、12%以下; (2)其金屬部5的多數部分或全部,存在於靠近放熱構件1之四角的部分; (3)然後,在靠近其四角之部分的金屬部5之部分,具有貫穿孔(孔3)。
在此,藉由使金屬部5相對於放熱構件1之整體體積的體積比例,係「2.9%以上」,並且使該金屬部5的大部分或全部,存在於靠近放熱構件1之四角的部分,而可以在金屬部5設置適於安裝至其他零件之(夠大的)尺寸的孔3。我們認為藉此可以將放熱構件1牢牢地安裝至其他零件,而有助於可靠性之提升。 另一方面,有鑑於金屬部5與複合體部2,熱膨脹係數相異,而藉由使金屬部5相對於放熱構件1之整體體積的體積比例係「12%以下」,可以使得熱循環所導致之熱應力充分縮小。我們認為此點對於減少龜裂(特別是減少在複合體部2與存在於區域D內之金屬部5間之界面附近的龜裂)尤為有效。 然後,我們認為藉由在相較於複合體部2「不易破裂」、「不易產生龜裂」之金屬部5的部分具有貫穿孔(孔3),也更為減少了在貫穿孔周邊,亦即以螺釘鎖固之部分周邊的龜裂(藉由金屬的延展性,而使得即使有來自螺釘等等之力量施加在位於金屬部5之部分的孔3,也能抑制龜裂產生)。
不只如此,相較於複合體部2,金屬部5還有彈性率較低的傾向。此點有助於以下優點:在形成孔3之際不易產生破裂等,或以螺釘等將放熱構件1安裝至其他零件之際不易產生破裂等(彈性率低,有助於容易吸收衝撃)。 此優點,意味著更易於以螺釘將放熱構件1安裝至其他零件,而就提升生產性等而言較佳。
補充而言,上述所說明之減少龜裂、乃至於提升可靠性,相較於習知技術已達成之水準,又更為提高。 例如,在前述專利文獻2的實施例,揭露了以-40℃持續30分鐘、再以125℃持續30分鐘之熱循環重複300次後,並無發現有龜裂或破裂;而在本案第1實施形態之放熱構件(及後述之第2、第3實施形態之放熱構件),即使以更為嚴峻的-40℃持續30分鐘、再以150℃持續30分鐘(比起專利文獻2的實施例條件更高了25℃)之熱循環重複300次後,仍可抑制龜裂或破裂。
金屬部5相對於放熱構件1之整體體積的體積比例,基於更為減少龜裂的觀點而言,較佳係3.0%以上、11.8%以下,更佳係3.2%以上、11.5%以下。
存在於區域D內之金屬部5的厚度,較佳係與複合體部2的厚度大致相等。藉由使得孔3周邊之金屬部5,相較於複合體部2有足夠厚度,而可以獲得充分的韌性、更良好的抗龜裂性等等。 在此,所謂厚度「大致相等」,係意指(金屬部5的厚度/複合體部2的厚度),係例如0.8以上、1.2以下,較佳係0.9以上1.1以下。 補充而言,在此所謂之「複合體部2的厚度」,例如,可以採用後述圖11所說明之厚度測定所求得之厚度。再者,「金屬部5的厚度」,在金屬部5如圖1般係由放熱構件1之頂面連續性地存在至底面的情況下,可以藉由以測微器或游標卡尺來測定金屬部5等而求得。當然,厚度的求取方法並不限定於此,可以採用能以一定程度之精度來測定的任一方法。
補充而言,於圖2中,在位於四角的4個區域D內,分別存在著大致相同體積(於俯視觀察下係大致相同面積)的金屬部5。基於作為放熱構件1整體之可靠性、以及不要只對特定部位施加過度應力等的觀點,較佳係在4個區域D內,分別存在大致相同體積的金屬部5。 更具體而言,在位於四角的4個區域D,若以所含有之金屬部5的體積最大的區域D中之金屬部5的體積為Vmax,以所含有之金屬部5的體積最小的區域D中之金屬部5的體積為Vmin,則Vmax/Vmin之值為1以上、1.2以下較佳。
若以存在於區域D內之金屬部5的體積為Vmetal 、以孔3的體積為Vhole ,則Vhole /(Vmetal +Vhole )之值為0.60以下較佳,0.55以下更佳,0.50以下尤佳。Vhole /(Vmetal +Vhole )之值並無下限,但有鑑於製造適宜性等等,可以為例如0.1以上,而0.3以上較佳,0.5以上更佳。 為求慎重,補充而言,所謂孔3的體積Vhole ,係意指在2個主面間之孔3的孔3所佔體積。例如,當孔3為圓柱狀,而設置成大致垂直於放熱構件1之主面時,可以藉由「以放熱構件1之一側的主面作為頂面而俯視放熱構件1時的孔3之面積×孔3附近之放熱構件1的厚度」之計算,以求取Vhole 。換句話說,Vhole 可以說是在對放熱構件1設置孔3之際,從放熱構件1「挖空」之部分的體積。 圖4係圖1(a)的α所示部分的放大圖(將放熱構件1之四角中的一個加以放大之圖式)。於圖4中,若以存在於區域D內之金屬部5的體積為Vmetal ,以孔3的體積為Vhole ,則Vhole /(Vmetal +Vhole )之值在上述數值範圍內較佳。
上述事項,意指孔3的大小,相對於存在於區域D內之金屬部5而言,相對較小(不會太大)。藉此,在區域D內所存在之金屬量,對於承受加熱循環所導致之應力(尤其是施在孔3周邊的應力)而言,乃綽綽有餘。因此,可以更高度地實現龜裂減少等。
就另一觀點而言,如圖5所示,以放熱構件1之一側的主面作為頂面而俯視放熱構件1時的孔3之半徑設作r,則較佳係從孔3之中心起算的距離在1.3r以內的區域,不存在複合體部2。更佳係從孔3之中心起算的距離在1.5r以內的區域,不存在複合體部2。換言之,從孔3之中心起算的距離在1.3r以內的區域,較佳係僅存在孔3本身或金屬部5。
上述事項,意味著孔3不僅是大小相對小於存在於區域D內之金屬部5(不會太大),而且孔3並不是位於存在於區域D內之金屬部5的「邊邊」,而是位於其「中心附近」。藉此,以螺釘固定放熱構件1之際,就會更易於將螺釘「頭」的部分整體容納於金屬部5的區域內,而得以更加不易產生安裝時的破裂等。再者,更能以存在於區域D內之金屬部5整體來平均地承受加熱循環所導致的應力(尤其是施加於孔3周邊的應力),而可以更高度地實現龜裂之減少等。
補充而言,倘若俯視孔3時的形狀無法視為實質上的正圓的情況下,則可採用孔3的幾何學的重心以作為「孔3的中心」,並可採用面積與孔3之面積相同的圓形之半徑以作為「孔3的半徑」。
就又一觀點而言,如圖6所示,以放熱構件1之一側的主面作為頂面而俯視放熱構件1時,較佳係從放熱構件1之頂點P起算的距離在L/40以內的區域,不存在孔3(L如前文所述,係放熱構件1的對角線長度)。更佳係從頂點P起算的距離在L/35以內的區域,不存在孔3。
上述事項,意味著孔3不是位於放熱構件1的「緊靠邊緣」,而是在一定程度上離開邊緣(頂點)的部位設置孔3。我們認為藉此會有以下的技術效果:更易於以放熱構件1整體來平均地承受應力,不會只在孔3周邊過度地施加應力等。亦即,我們認為有更為減少龜裂等的效果。
如前文所述,在放熱構件1的周緣部,亦可設置連續的金屬部5。換言之,放熱構件1的構造,亦可係從外周面方向觀察放熱構件1時,金屬部5之一部分係形成於外周面一部分或全部。 藉由使金屬部5並非僅存在於孔3之周邊或放熱構件1的鄰近四角處,而是亦存在於放熱構件1的外周面,則更易於以金屬部5整體來平均地承受應力。藉此,可以更為減少龜裂等。
於第1實施形態,孔3僅設置於放熱構件1的四角。不過,亦可考量要安裝放熱構件1之其他零件的構成、或是構成放熱零件之各種材料的特性等等,而在放熱構件1之四角以外的部位存在孔3。例如,亦可在放熱構件1的長邊之中點附近等等具有追加的孔3。 再者,於第1實施形態,係在一個區域D內設置一個孔3,但亦可在一個區域D內設置複數個孔3。
放熱構件1的縱橫之長度,就一例而言,係60×100mm到140×200mm左右。 放熱構件1的厚度,就一例而言,係2mm以上、6mm以下,較佳係3mm以上、5mm以下。 孔3的半徑r,就一例而言,係3mm以上、12mm以下。
針對金屬部5或複合體部2的材質、素材,進行說明。 金屬部5,可以係以鋁、銅、鎂、銀等等當中的任1種為主成分(50質量%以上)的金屬。藉由以此種金屬作為金屬部5的素材,放熱構件1可以具備適於用作放熱零件的導熱係數、熱膨脹係數等等。 金屬部5,較佳係以鋁或鎂為主成分的金屬,更佳係以鋁為主成分的金屬。
金屬部5,除了作為上述之主成分的金屬以外,亦可含有其他元素。例如,金屬部5,較佳係以鋁為主成分,並含有0.1質量%以上、1.5質量%以下的鎂,與0.1質量%以上、18質量%以下的矽。藉由使鋁與矽或鎂合金化,會使合金的熔點降低、或使高溫下的熔融金屬之黏性降低,而具有在高溫鑄造等等容易製得緻密之複合體的優勢。
金屬部5較佳係除了金屬以外,還含有例如無機纖維。藉由使金屬部5含有無機纖維,而可以抑制在製造放熱構件1時產生縮孔的情形(例如,易於使縮孔的大小之最大值降至1.0mm2 以下)。又,針對放熱構件1的製造方法,留待後文敘述。 再者,藉由使金屬部5含有無機纖維,而可以謀求使孔3及其周邊之金屬部5更為強靭化。 更進一步地,藉由使金屬部5含有無機纖維,而可以縮小與複合體部2間之熱膨脹係數差距,而也可以更為縮小熱循環下的熱應力。
就無機纖維的素材而言,可列舉金屬、金屬氧化物、玻璃、碳等。其中,又以金屬氧化物較佳,氧化鋁或氧化矽纖維尤佳。 尤其在作為金屬部5之主成分的金屬為鋁的情況下,基於與鋁之間的親和性的觀點,較佳係使金屬部5含有氧化鋁纖維。就氧化鋁纖維而言,基於與鋁之間的親和性這一原因,係以氧化鋁含量在70%以上之結晶質的氧化鋁纖維特別理想。 基於使上述各效果均衡地呈現的觀點、或是孔3之加工容易性等等,無機纖維的量,相對於金屬部5整體,較佳係3體積%以上、30體積%以下,更佳係5體積%以上、28體積%以下。
典型而言,複合體部2係將金屬含浸於具有空隙之碳化矽(亦稱為預成型體等等)者。 具有空隙之碳化矽,例如可以藉由準備平均粒徑在1μm以上、300μm以下的一種或二種以上之碳化矽粒子,將其壓縮成型,再加熱燒製而得。在此之碳化矽(含浸金屬前之具有空隙之碳化矽的成型體)的相對密度,較佳係55%以上、75%以下,更佳係57%以上、73%以下,尤佳係60%以上、70%以下。 藉由使碳化矽的相對密度在55%以上、75%以下,而容易將放熱構件1的熱膨脹係數設計成6ppm/K以上、10ppm/K以下左右。藉由此種設計,易於更為縮小在熱循環所產生的熱應力。 碳化矽的相對密度,係以碳化矽的體積,在含浸金屬前之具有空隙之碳化矽的成型體的體積中,所佔的比例來定義。 在製作成型體時,除了碳化矽以外,也可以混合黏合劑。在成型體中所殘留之黏合劑的比例,就典型而言,係相對於碳化矽的相對密度,在10%以下。
含浸於複合體部2的金屬、與金屬部5所含有的金屬,較佳係同一種金屬(若為合金,則係同一種合金組成)。 此其一係與後文敘述之製造方法相關。亦即,藉由將金屬含浸於碳化矽的成型體而一併形成複合體部2及金屬部5,則含浸於複合體部2的金屬、與金屬部5所含有的金屬,就會是同一種金屬。簡言之,藉由使得含浸於複合體部2的金屬、與金屬部5所含有的金屬為同一種,而具有易於製造的優點。 再者,藉由使得含浸於複合體部2的金屬、與金屬部5所含有的金屬為同一種,則易於使各部分的熱膨脹係數一致,而可謂易於更為減少熱應力。
(放熱構件1之製造方法) 針對放熱構件1之製造方法,進行說明。當然,放熱構件1之製造方法,並不僅限於以下說明之方法。只要使用公知之各種手法來製造放熱構件1即可。
例如,放熱構件1,可以藉由以下程序製造。 (1)形成具有缺口部、並含有碳化矽的平板狀之成型體(具有空隙)的步驟 (2)在成型體的缺口部配置無機纖維的步驟 (3)將金屬含浸於成型體及無機纖維以形成複合體部2及金屬部5的步驟 (4)將含浸了金屬的成型體,裁切成平板狀之放熱構件1的形狀的步驟 ((1)及(2)所言及的「缺口部」,意味著例如在矩形平板狀之成型體,其對應最終製得之放熱構件1的金屬部5之部分(四角的部分等)係缺角。)
針對上述程序,進行更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在上述(1)之形成具有缺口部、並含有碳化矽的平板狀之成型體(具有空隙)的步驟,將作為原料之碳化矽粉末成型的方法而言,可以使用公知之乾壓法、濕壓法、擠出成型法、射出法、澆鑄法、片狀成型後衝孔之方法等。 此時,為了獲得不會在含浸金屬時產生破裂等等異常的強度,亦可適度添加無機質或有機質的黏合劑。為了易於製得高強度的成型體,較佳係以氧化矽溶膠作為黏合劑。 基於提升相對密度這一因素,黏合劑係以體積比率中,作為固含量而相對於100的碳化矽,添加20以下較佳。
例如在套用濕壓法的情況下,只要準備多孔質之凹凸模,在凹模內填充以碳化矽粉末、黏合劑、水等為成分的漿料,再以凸模壓縮成型即可。在套用濕壓法的情況下,只要能賦予形狀以在成型體形成缺口部,而得以例如圖1所示般地使金屬部5形成放熱構件1的外周面之一部分即可。 缺口部較佳係可於壓縮成型時,使用具有所要的缺口部之形狀的模框等來形成。再者,缺口部亦可藉由對板狀之成型體進行機械加工(切削、裁斷等)來形成。
如上述般製作之成型體,雖然隨著製造條件而有所相異,但通常會經過乾燥、加熱脫脂處理後,為了製得具有既定強度之成型體,而進行燒製。 就燒製條件而言,較佳係在惰性氣體氛圍中或大氣中,以700℃以上的溫度來進行。但是,若是在大氣中的情況下,一旦以1100℃以上的溫度進行燒製,則有時會有碳化矽氧化,而導致製得之複合體的導熱係數低落的情形。因此,較佳係在此溫度以下進行燒製。
如前文所述,成型體的相對密度,較佳係在55%以上、75%以下。藉由使成型體的相對密度在55%以上、75%以下,而容易將放熱構件1的熱膨脹係數設計成6ppm/K以上、10ppm/K以下左右。 為了使成型體的相對密度在55%以上、75%以下,較佳係調配粒度相異的碳化矽粉末。若是碳化矽的情況下,可舉一例如下:使用混合了平均粒徑為100μm的粉末與平均粒徑為10μm、或比此更細的粉末者,或者混合了平均粒徑為60μm的粉末與平均粒徑為10μm、或比此更細的粉末而成的粉末。 在此,平均粒徑,可以藉由使用掃瞄式電子顯微鏡(例如日本電子社製「JSM-T200型」)與影像分析裝置(例如日本AVIONICS株式會社製),針對1000個粒子求得粒徑,而算出其平均值以求取。
於上述(2)之在成型體的缺口部配置無機纖維的步驟,較佳係在成型體的缺口部,亦即於四角設置金屬部5的部分,配置無機纖維。藉此,可以抑制含浸金屬時所產生之縮孔。再者,可以使得金屬部5的熱膨脹係數接近複合體部2的熱膨脹係數,而有助於更為減少熱循環導致的應力。 可使用的無機纖維之舉例如前文所述。因此在此省略重複說明。
於上述(3)之將金屬含浸於成型體及無機纖維以形成複合體部2及金屬部5的步驟,為了將金屬含浸於成型體,可以採用所謂的熔融金屬鍛造法或模鑄法。
在熔融金屬鍛造法的情況下,係在具有製品形狀之帶有澆道的模具內填充成型體,再將其組裝在衝壓凹模內。其後,將金屬的熔湯注入凹模內,以凸模加以密閉,進行衝壓。再於其後,使熔湯冷卻固化而成為塊狀。冷卻後,就可以製得將金屬含浸於成型體之物(金屬基碳化矽複合體)。 亦可藉由對於帶有澆道之模具的形狀加諸巧思,而得以一次製得複數個金屬基碳化矽複合體。
模鑄法,係將成型體組裝在具有製品形狀之模穴的模具內,再進行合模,之後高速注入金屬,而製得複合體的方法。
在將金屬的熔湯含浸於成型體及無機纖維的情況下,不論是哪一種方法,都要使成型體及無機纖維在含浸前就加熱過較佳。此係為了防止在含浸途中,於成型體內熔融之金屬在含浸不充分的狀態下就固化的情形。 例如,在含浸以鋁為主成分之金屬的情況下,雖會隨著所使用之鋁合金的組成或成型體之大小、形狀等而有所相異,但較佳係先加熱至550℃以上。 再者,所要含浸之熔融鋁或其合金的熔湯溫度,通常係以750℃以上較佳。含有鋁的金屬,若含有0.1質量%以上、1.5質量%以下的鎂與0.1質量%以上、18質量%以下的矽的情況下,溫度條件以900℃以下尤佳。
於上述(4)之將含浸了金屬的成型體,裁切成平板狀之放熱構件1的形狀的步驟,係將複合體部2、孔3、金屬部5等等裁切成既定之形狀而形成。 更具體而言,藉由將金屬所含浸而成的成型體冷卻至室溫,其後再以濕式帶鋸機等加以裁斷,而可以製得所要形態的放熱構件1。
藉由上述製造方法而製造的放熱構件1,於其一部分具備金屬部5。然後,可以在其金屬部5設置孔3。
<第2實施形態> 圖7係用以說明第2實施形態之放熱構件(放熱構件1B)的示意圖。 圖7(a)代表以一側的主面作為頂面而俯視放熱構件1B的情形,圖7(b)係圖7(a)的B-B'剖面圖。 如圖7(a)所示,放熱構件1B,實質上為矩形平板狀。亦即,放熱構件1B,以其一側的主面作為頂面而俯視時,係實質上為矩形的平板狀。
於放熱構件1B,存在有:含有其周緣部之至少一部分的第一金屬部5A、以及未與其周緣部及第一金屬部5A接觸的第二金屬部5B。尤其是在於此點,放熱構件1B與第1實施形態的放熱構件1相異(於第1實施形態的放熱構件1,所有的金屬部5係「一脈相連」)。
在此,第二金屬部5B,較佳係如圖8所示,存在於從放熱構件1B內最近的頂點起算在L/55到L/5、更佳係存在於從L/50到L/8的範圍內(L,係放熱構件1B的對角線長度)。 再者,於第二金屬部5B,有孔(孔3)貫穿。孔3通常僅貫穿金屬部5B,而不會通過複合體部2。再者,孔3通常係設置成貫穿放熱構件1B之兩個主面間,較佳係設置成大致垂直於放熱構件1B的主面。
於第2實施形態,金屬部區分為第一金屬部5A及第二金屬部5B,然後其第二金屬部5B與放熱構件1B的頂點有適度的距離。藉由這些,第2實施形態具有以下的技術性意義(第1實施形態所沒有的額外的技術性意義):使得金屬部相對於放熱構件1B整體的比例易於設計得較小,但同時又能使得孔3周邊有充分的韌性等。
於第2實施形態,在以下各點,基本上可以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因此省略重複說明。 ・於放熱構件1B的周緣部,亦可設置連續的金屬部(於圖7(a)及圖7(b),係第一金屬部5A)的這一點 ・於放熱構件1B,金屬部(於圖7(a)及圖7(b),係第一金屬部5A及第二金屬部5B)以外的部分,通常係由將金屬含浸於具有空隙之碳化矽而成的複合體部2(複合體部2)所構成的這一點 ・相對於放熱構件1B之整體體積的金屬部(第一金屬部5A及第二金屬部5B)之體積比例,係在2.9%以上、12%以下的這一點 ・金屬部(第一金屬部5A及第二金屬部5B)之全部體積中之40%以上,係存在於從放熱構件1B之四角中的任一角之頂點起算的距離為L/6之區域D內的這一點
針對上文中未明言之特徵、或是放熱構件1B的製造方法等等,基本上亦可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
<第3實施形態> 圖9係用以說明第3實施形態之放熱構件(放熱構件1C)的示意圖。 圖9(a)代表以一側的主面作為頂面而俯視放熱構件1C的情形,圖9(b)係圖9(a)的C-C'剖面圖。 如圖9(a)所示,放熱構件1C,實質上為矩形平板狀。亦即,放熱構件1C,以其一側的主面作為頂面而俯視時,係實質上為矩形的平板狀。
於放熱構件1C的主面,存在有表面金屬層4。尤其是在於此點,放熱構件1C與第1實施形態的放熱構件1、或第2實施形態的放熱構件1B相異。
典型而言,構成表面金屬層4的金屬,可以與構成金屬部5的金屬相同。亦即,雖然於圖9,表面金屬層4和金屬部5係以不同的影線顯示,但在表面金屬層4與金屬部5係以相同金屬構成的情況下,表面金屬層4與金屬部5通常就不會有「邊界」。
補充來說,如第3實施形態般,在放熱構件1C存在有表面金屬層4的情況下,表面金屬層4的體積,也視作包含在金屬部5的體積內。 亦即,於第3實施形態,表面金屬層4與金屬部5合計的體積,相對於放熱構件1C之整體係尸以上、12%以下。再者,表面金屬層4與金屬部5合計的全部體積中之40%以上,係存在於從放熱構件1C之四角中的任一角之頂點起算的距離為L/6之區域D內。 將表面金屬層4的體積包含在金屬部5的體積之原因,係如上所述,因為有時在表面金屬層4與金屬部5並無「邊界」。
於圖9(b)中,表面金屬層4的厚度,係例如上下合計為100μm以上、300μm以下左右。 再者,在表面金屬層4的表面,亦可更進一步地存在鍍膜層(於圖9並未顯示)。鍍膜層,可以是例如Ni鍍膜。鍍膜層的厚度,可以是平均一層為10μm左右,上下合計20μm左右。
於第3實施形態,例如在以下各點,基本上可以與第1實施形態或第2實施形態相同。因此省略重複說明。 ・於放熱構件1C的周緣部,亦可設置連續的金屬部5的這一點 ・於放熱構件1C,金屬部5以外的部分(及表面金屬層4以外的部分),係由將金屬含浸於具有空隙之碳化矽而成的複合體部2(複合體部2)所構成的這一點
再者,針對上文中未明言之特徵、或是放熱構件1C的製造方法等等,基本上亦可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 針對製造方法再補充1點而言,表面金屬層4,可以藉由在第1實施形態的放熱構件1之製造方法,針對前述(3)之將金屬含浸於成型體及無機纖維以形成複合體部2及金屬部5的步驟,進行巧思而加以形成。例如,於該步驟(3),可以藉由凹模及/或凸模之形態的巧思,更具體而言,可以藉由在模具與成型體之間,設置相當於表面金屬層4之「間隙」這樣的巧思,而加以形成。
<第4實施形態> 圖10係用以說明第4實施形態之放熱構件(放熱構件1D)的示意圖。代表以一側的主面作為頂面而俯視放熱構件1D的情形。 放熱構件1D在各角落的金屬部5各有2個孔3(設在放熱構件1D的厚度方向的貫穿孔),總計有8個。藉由具有總計8個孔3,可以藉著螺釘等而更為牢固地將放熱構件1D固定於其他零件。再者,由於相較於以4支螺釘來將放熱構件固定於其他零件的情況,施加於每1支螺釘的力量會受到分散,所以我們認為可以更為減少孔3周邊的龜裂或破裂。
於第4實施形態,在以下各點,基本上可以與第1實施形態、第2實施形態或第3實施形態相同。因此省略重複說明。 ・於放熱構件1D的周緣部,亦可設置連續的金屬部5的這一點 ・於放熱構件1D,金屬部5以外的部分(及表面金屬層4以外的部分),係由將金屬含浸於具有空隙之碳化矽而成的複合體部2(複合體部2)所構成的這一點 ・相對於放熱構件1D之整體體積的金屬部5之體積比例,係在2.9%以上、12%以下的這一點 ・金屬部5之全部體積中之40%以上,係存在於從放熱構件1D之四角中的任一角之頂點起算的距離為L/6之區域D內的這一點
針對上文中未明言之特徵、或是放熱構件1D的製造方法等等,基本上亦可與第1實施形態等相同。
以上針對本發明實施形態加以敘述,但其皆為本發明之例示,亦可採用上述以外之各種構成。再者,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可達成本發明目的之範圍內的變形、改良等,亦包含在本發明內。 [實施例]
將基於實施例及比較例,而詳細說明本發明之實施態樣。又,本發明並不受實施例所限定。
(放熱構件之製作) 將市售之高純度碳化矽粉末A(平均粒徑:200μm)、碳化矽粉末B(平均粒徑:20μm)及氧化矽溶膠(日產化學社製:SNOWTEX),以70:40:5的質量比調配,再以攪拌混合機混合1小時,而製得混合粉末。 對此混合粉末施加10MPa的壓力,而成型為如下的平板狀:大小160mm×120mm×7mm,並於四角具有後列表中所示之大小的缺口部。在100℃的溫度下使其乾燥2小時,之後,在大氣中,以900℃加熱2小時,而製成碳化矽成型體。又,於缺口部,用後列表中所載份量,填充了鋁質短纖維(莫來石材質的陶瓷纖維,電化株式會社製「艾樂森(註冊商標)」)。 又,將所製得之碳化矽成型體,加工成20mmφ×7mm的形狀,並由其尺寸與質量求取相對密度。相對密度係65%。
接著,將所製得之碳化矽成型體,以金剛石加工刀具加工成4.8mm的厚度,並以塗有脫模劑的不鏽鋼板夾在10片試片的各個之間;更進一步地以10mmφ的螺釘及螺帽固定12mm厚之鐵板而形成一個塊狀體。
由上述的4個塊狀體構成1塊,並以電爐預熱至650℃的溫度,再載置於預先加熱過、且內部尺寸為320mm×260mm×440mm之具有空隙的壓模內。 然後,將溫度加熱至800℃的鋁合金(含有12質量%的矽、以及0.5質量%的鎂)之熔湯注入壓模內,並以60MPa的壓力,加壓20分鐘以上,而將鋁金屬含浸於碳化矽成型體。 將含有上述步驟所製得之複合體的金屬塊,冷卻至室溫;之後,以濕式帶鋸機加以裁斷,再取出含有鋁合金與碳化矽所構成之複合體部及鋁合金的金屬部、並且係170mm×130mm×5mm之平板狀的金屬基碳化矽複合體。
然後,將所製得之金屬基碳化矽複合體的外周,機械加工成162mm×122mm(也就是說,藉由機械加工,以形成相較於含浸前的碳化矽成型體之大小係在周緣部外加1mm的金屬)。之後,於4個角部,分別以機械加工形成直徑7.0mm的孔(貫穿孔),而製作如圖1所示之板狀的放熱構件。更具體而言,係如以下所述。
(i)從實施例1到12、及實施例15到18、以及比較例1及2,孔的位置,係在前述含浸金屬前之碳化矽成型體的缺口部之中心、與孔(貫穿孔)之中心成一致的位置。例如,若為實施例1,係在對應於原本具有缺口部之部位的17mm×17mm之正方形區域的中心,設置直徑7.0mm的孔。 (ii)於實施例13,係參酌含浸金屬前之碳化矽成型體的缺口部的大小,而在對應於原本具有缺口部之部位的7mm×7mm的金屬部、再加上周緣部所外加之1mm的金屬部,而成之8mm×8mm的正方形區域之中心,設置直徑7.0mm的孔。 (iii)於實施例14,係與實施例13相同,在對應於原本具有缺口部之部位的6.5mm×6.5mm的金屬部、再加上周緣部所外加之1mm的金屬部,而成之7.5mm×7.5mm的正方形區域之中心,設置直徑7.0mm的孔。
亦即,在各實施例及比較例,貫穿孔係形成在;有形成金屬部之部分。
對於所製得之放熱構件,使用工業顯微鏡,測定了圖11所示之各尺寸。再者,使用測微器以測定金屬部的厚度,而算出金屬部的體積,再算出金屬層相對於放熱構件整體之體積比例。再者,從這些數值、以及原本設置之缺口部的大小等等,求取各種數值。
(性能評估) 將各實施例及比較例之放熱構件,分別使用螺釘與螺帽,而鎖固於四角設有直徑7.0mm之孔、且大小為170mm×130mm×10mm的鋁板。此時,以力矩扳手鎖固的力矩為15N‧m。 接著,將安裝有鋁板的各個放熱構件,以每1循環係以-40℃持續30分鐘、再以150℃持續30分鐘之熱循環,循環300次。之後,解除與鋁板間之固定。 然後,藉由超音波探傷機(日立建機社製:FS-Line)測定四角的鎖固部(孔)周邊、以及複合體部與金屬部間之界面附近,調查有無產生缺陷。再者,使用10倍放大鏡,從表面確認有無產生龜裂及破裂。
將放熱構件及含浸金屬前之碳化矽成型體的性狀,整理記載於表1。 再者,將評估結果,整理記載於表2。
【表1】
Figure 02_image001
【表2】
表2    
編號 加熱循環後的超音波探傷測定結果
鎖固部周邊 複合化部及複合化部與金屬層間之界面
實施例1 無龜裂、破裂等 無龜裂、破裂等
實施例2 無龜裂、破裂等 無龜裂、破裂等
實施例3 無龜裂、破裂等 無龜裂、破裂等
實施例4 無龜裂、破裂等 無龜裂、破裂等
實施例5 無龜裂、破裂等 無龜裂、破裂等
實施例6 無龜裂、破裂等 無龜裂、破裂等
實施例7 無龜裂、破裂等 無龜裂、破裂等
實施例8 無龜裂、破裂等 無龜裂、破裂等
實施例9 無龜裂、破裂等 無龜裂、破裂等
實施例10 無龜裂、破裂等 無龜裂、破裂等
實施例11 無龜裂、破裂等 無龜裂、破裂等
實施例12 無龜裂、破裂等 無龜裂、破裂等
實施例13 無龜裂、破裂等 無龜裂、破裂等
實施例14 無龜裂、破裂等 無龜裂、破裂等
實施例15 無龜裂、破裂等 無龜裂、破裂等
實施例16 無龜裂、破裂等 無龜裂、破裂等
實施例17 無龜裂、破裂等 無龜裂、破裂等
實施例18 無龜裂、破裂等 無龜裂、破裂等
比較例1 無龜裂、破裂等 有產生龜裂、破裂
比較例2 無龜裂、破裂等 有產生龜裂、破裂
於實施例1到18的評估,在熱循環後,並未在鎖固部周邊、或複合體部與金屬部間之界面等等發現龜裂或破裂等。亦即,即使在-40℃持續30分鐘與150℃持續30分鐘的300次熱循環這樣非常嚴峻的評估下,也沒有發現異常,顯見可滿足近來對於放熱構件之嚴苛的可靠性要求。 實施例1到18的放熱構件,藉由提升用以固定於其他零件之貫穿孔周圍的韌性、且形成有貫穿孔之金屬層相對於複合體整體的比例夠小等,而抑制熱循環時之熱應力的產生,亦抑制固定於其他零件時、或固定後之實際使用時的龜裂或破裂等等的破損。
另一方面,比較例1及2,金屬部相對於放熱構件整體之比例超過12體積%,而在熱循環後,在複合體部及複合體部與金屬部間之界面,產生了龜裂或破裂。
(實施例19及20:鎂之使用例) 與實施例1及2同樣地製作了設有缺口部之碳化矽成型體的塊狀體(以螺釘與螺帽固定了10片碳化矽成型體之物),並以電爐預熱至600℃的溫度。將其載置於預先加熱過、且內部尺寸為320mm×260mm×440mm之具有空隙的壓模內。 之後,將溫度加熱至800℃的純鎂之熔湯注入壓模內,並以60MPa的壓力,加壓20分鐘以上,而將鎂含浸於碳化矽成型體及鋁質短纖維;除此之外,皆與實施例1及2同樣地進行金屬之含浸及孔之形成等等,而製造了放熱構件。然後,進行了與上述同樣的評估。
於實施例19及20亦同,在鎖固部周邊、或複合化部及複合化部與金屬層間之界面,並未發現龜裂、破裂等。也就是說,顯見在使用鎂而非鋁以作為金屬的情況下,亦可滿足近來對於放熱構件之嚴苛的可靠性要求。
本案係以2018年11月29日提出申請之日本發明專利申請案「特願2018-223830號」為基礎而主張優先權,並將其揭露的全部內容導入本案。
1:放熱構件 2:複合體部 3:孔 5:金屬部 D:區域 L:長度 P:點 r:半徑 1B:放熱構件 5A:第一金屬部 5B:第二金屬部 1C:放熱構件 4:表面金屬層 1D:放熱構件
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特徵及優勢,可藉由以下所述之較佳實施形態、及隨附之以下圖式,而更為明晰。
【圖1】用以說明第1實施形態之放熱構件的示意圖。圖1(a)代表以一側的主面作為頂面而俯視放熱構件的情形,圖1(b)係圖1(a)的A-A'剖面圖。 【圖2】用以說明第1實施形態之放熱構件的示意圖。為了說明,而加上輔助線等。 【圖3】圖1(a)的α所示部分的放大圖。為了說明,而加上輔助線等。 【圖4】圖1(a)的α所示部分的放大圖。為了說明,而加上輔助線等。 【圖5】用以說明第1實施形態之放熱構件的示意圖。為了說明,而加上輔助線等。 【圖6】用以說明第1實施形態之放熱構件的示意圖。為了說明,而加上輔助線等。 【圖7】用以說明第2實施形態之放熱構件的示意圖。圖7(a)代表以一側的主面作為頂面而俯視放熱構件的情形,圖7(b)係圖7(a)的B-B'剖面圖。 【圖8】放大顯示第2實施形態之放熱構件之一部分的示意圖。為了說明,而加上輔助線等。 【圖9】用以說明第3實施形態之放熱構件的示意圖。圖9(a)代表以一側的主面作為頂面而俯視放熱構件的情形,圖9(b)係圖9(a)的C-C'剖面圖。 【圖10】用以說明第4實施形態之放熱構件的示意圖。代表以一側的主面作為頂面而俯視放熱構件的情形。 【圖11】針對用以求取放熱構件之體積的測定位置的說明圖。
1:放熱構件
2:複合體部
3:孔
5:金屬部

Claims (10)

  1. 一種放熱構件,係實質上為矩形平板狀的放熱構件; 該放熱構件,包括將金屬含浸於具有空隙之碳化矽而成的複合體部、以及不同於該複合體部的金屬部; 該金屬部之體積相對於該放熱構件之整體體積的比例,係2.9%以上、12%以下; 將該放熱構件之對角線的長度設為L,並以一側的主面作為頂面而俯視該放熱構件時,該金屬部之全部體積中之40%以上,係存在於從該放熱構件之四角中的任一角之頂點起算的距離為L/6之區域D內; 該放熱構件具有貫穿該區域D之該金屬部的孔。
  2. 如請求項1之放熱構件,其中, 存在於該區域D內之該金屬部的厚度,與該複合體部的厚度大致相等。
  3. 如請求項1或2之放熱構件,其中, 在存在於該區域D內之該金屬部的體積設為Vmetal 、該孔的體積設為Vhole 時,Vhole /(Vmetal +Vhole )之值,係0.60以下。
  4. 如請求項1或2之放熱構件,其中, 以該放熱構件之一側的主面作為頂面而俯視該放熱構件時,在該孔的半徑設為r時,從該孔之中心起算的距離在1.3r以內的區域,並不存在該複合體部。
  5. 如請求項1或2之放熱構件,其中, 以該放熱構件之一側的主面作為頂面而俯視該放熱構件時,從該放熱構件之四角的頂點起算的距離在L/40以內的區域,並不存在該孔。
  6. 如請求項1或2之放熱構件,其中, 該金屬部之一部分,係連續性地設於該放熱構件的周緣部。
  7. 如請求項1或2之放熱構件,其中, 以該放熱構件之一側的主面作為頂面而俯視該放熱構件時, 該金屬部,包含含有該放熱構件之周緣部之至少一部分的第一金屬部、以及不與該放熱構件之周緣部及該第一金屬部接觸的第二金屬部; 該第二金屬部,存在於從該放熱構件內最近之頂點起算之距離為L/55到L/5之處; 該孔係貫穿該第二金屬部。
  8. 如請求項1或2之放熱構件,其中, 該金屬部,包含以氧化鋁或氧化矽為主成分之無機纖維。
  9. 如請求項1或2之放熱構件,其中, 該碳化矽之相對密度係55%以上、75%以下。
  10. 如請求項1或2之放熱構件,其中, 含浸於該複合體部的金屬、與該金屬部所含有的金屬,係同一種金屬。
TW108142422A 2018-11-29 2019-11-22 放熱構件 TWI8191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23830 2018-11-29
JP2018-223830 2018-11-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32738A true TW202032738A (zh) 2020-09-01
TWI819148B TWI819148B (zh) 2023-10-21

Family

ID=708531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42422A TWI819148B (zh) 2018-11-29 2019-11-22 放熱構件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903168B2 (zh)
EP (1) EP3890007B1 (zh)
JP (2) JP6996008B2 (zh)
CN (1) CN113169146A (zh)
TW (1) TWI819148B (zh)
WO (1) WO202011082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58597A1 (ja) * 2021-10-06 2023-04-13 デンカ株式会社 放熱部材
TWI799297B (zh) * 2022-06-21 2023-04-11 千如電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多孔洞陶瓷散熱鰭片及其製造方法
WO2024014211A1 (ja) * 2022-07-13 2024-01-18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68358B2 (ja) 1998-11-12 2003-11-17 電気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炭化珪素質複合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とそれを用いた放熱部品
JP2002299532A (ja) 2001-04-02 2002-10-11 Hitachi Metals Ltd Al−SiC系複合体および放熱部品
JP3662221B2 (ja) * 2002-01-10 2005-06-22 電気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放熱部品
JP5144279B2 (ja) 2006-01-13 2013-02-13 電気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アルミニウム−炭化珪素質複合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放熱部品
EP2012354B1 (en) 2006-04-26 2016-04-13 Denka Company Limited Method of producing a base plate for a power module
WO2011125441A1 (ja) 2010-04-02 2011-10-13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マグネシウム基複合部材、放熱部材、および半導体装置
TWI446462B (zh) 2010-10-11 2014-07-21 Delta Electronics Inc 功率模組
EP2447990B1 (en) 2010-11-02 2020-12-23 ABB Power Grids Switzerland AG Base plate
US9010616B2 (en) 2011-05-31 2015-04-21 Indium Corporation Low void solder joint for multiple reflow applications
KR101284363B1 (ko) 2013-01-03 2013-07-08 덕산하이메탈(주) 금속코어 솔더볼 및 이를 이용한 반도체 장치의 방열접속구조
JP6108533B2 (ja) 2013-03-19 2017-04-05 住友精密工業株式会社 高熱伝導板材
US10233125B2 (en) * 2014-03-18 2019-03-19 Denka Company Limited Aluminium-silicon carbide composite, and power-module base plate
JPWO2016002943A1 (ja) 2014-07-04 2017-06-08 デンカ株式会社 放熱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9443744B2 (en) 2014-07-14 2016-09-13 Micron Technology, Inc. Stacked semiconductor die assemblies with high efficiency thermal path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JP6988091B2 (ja) 2014-12-08 2022-01-05 昭和電工マテ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樹脂シート、プリプレグ、樹脂付金属箔、金属基板、及びパワー半導体装置
US10751912B2 (en) * 2015-10-13 2020-08-25 Denka Company Limited Aluminum-diamond-based composit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US10640853B2 (en) * 2016-03-15 2020-05-05 Denka Company Limited Aluminum-diamond-based composite and heat dissipation component
KR102614679B1 (ko) * 2018-06-22 2023-12-19 세키수이 폴리머텍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열전도성 시트
US20220018617A1 (en) * 2018-11-20 2022-01-20 Sekisui Polymatech Co., Ltd. Thermal conductive shee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JP7116689B2 (ja) * 2019-01-30 2022-08-10 デンカ株式会社 放熱部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69146A (zh) 2021-07-23
EP3890007A4 (en) 2022-01-26
WO2020110824A1 (ja) 2020-06-04
JP7427647B2 (ja) 2024-02-05
EP3890007B1 (en) 2022-12-28
JPWO2020110824A1 (ja) 2021-10-21
TWI819148B (zh) 2023-10-21
US11903168B2 (en) 2024-02-13
JP6996008B2 (ja) 2022-01-17
US20220124936A1 (en) 2022-04-21
EP3890007A1 (en) 2021-10-06
JP2022027929A (ja) 2022-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427647B2 (ja) 放熱部材
JP4761157B2 (ja) アルミニウム−炭化珪素質複合体
EP3121847B1 (en) Aluminium-silicon carbide composite, and power-module base plate
JP2000281468A (ja) 炭化珪素質複合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とそれを用いた放熱部品
US11296008B2 (en) Aluminum-silicon carbide composite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
WO2020158774A1 (ja) 放熱部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5867400A (zh) 成型体及其制造方法
US10869413B2 (en) Heat-dissipating componen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WO2016013648A1 (ja) 複合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662221B2 (ja) 放熱部品
JP2020123713A (ja) 放熱部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662834B2 (ja) アルミニウム−炭化珪素質複合体の製造方法
JP4080053B2 (ja) 複合体の製造方法
WO2023058598A1 (ja) 放熱部材
WO2023058597A1 (ja) 放熱部材
JP2023055311A (ja) 放熱部材の製造方法
JP2009154181A (ja) 複合部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