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29970A - 血漿及血漿級分用於改良疼痛、創傷癒合及手術後恢復之用途 - Google Patents

血漿及血漿級分用於改良疼痛、創傷癒合及手術後恢復之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29970A
TW202029970A TW108138527A TW108138527A TW202029970A TW 202029970 A TW202029970 A TW 202029970A TW 108138527 A TW108138527 A TW 108138527A TW 108138527 A TW108138527 A TW 108138527A TW 202029970 A TW202029970 A TW 20202997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lasma
pain
mice
cci
frac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385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19129B (zh
Inventor
瑪麗安 卡斯楚
艾恩 加拉葛
維多利亞 凱費茲
哲頤 呂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長青之泉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長青之泉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長青之泉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299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299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191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19129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reaction products thereof with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 A61K35/12Materials from mammals;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non-specified tissues or cells;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non-embryonic stem cells; Genetically modified cells
    • A61K35/14Blood; Artificial blood
    • A61K35/16Blood plasma; Blood seru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8/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peptides
    • A61K38/16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8/17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 A61K38/38Albumi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8/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peptides
    • A61K38/16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8/17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 A61K38/38Albumins
    • A61K38/385Serum album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0012Galenical for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ite of application
    • A61K9/0014Skin, i.e. galenical aspects of topical composi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0012Galenical for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ite of application
    • A61K9/0019Injectable compositions; Intramuscular, intravenous, arterial, subcutaneous administration; Compositions to be administered through the skin in an invasive manner
    • A61K9/0026Blood substitute; Oxygen transporting formulations; Plasma extend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7/00Drugs for dermatological disorders
    • A61P17/02Drugs for dermatological disorders for treating wounds, ulcers, burns, scars, keloids, or the lik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A61P25/04Centrally acting analgesics, e.g. opioi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9/00Non-central analgesic, antipyretic or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e.g. antirheumatic agents;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mat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Developmental Biology & Embryology (AREA)
  • Virology (AREA)
  • Rheumatology (AREA)
  • Neurology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描述用於改良手術後恢復之方法及組成物。該等方法中所使用之組成物包括在治療及/或預防與手術後恢復相關之病狀方面具有效力的血漿及衍生自血漿之血漿級分。

Description

血漿及血漿級分用於改良疼痛、創傷癒合及手術後恢復之用途
本發明係關於疾病及老化相關疾病之預防及治療。本發明係關於血液製品(諸如血漿及血漿級分)用於改良及加速自手術(包括與手術有關之病狀及適應症)恢復之用途。本發明亦係關於血液製品(諸如血漿及血漿級分)用於減輕慢性疼痛或神經病變以及用於治療與創傷癒合有關之適應症的用途。
以下內容僅作為背景資訊提供,而不承認其為本發明之先前技術。
手術往往與由疼痛、心肺問題、感染、血栓栓塞問題及手術後創傷癒合所致之併發症相關。另外,創傷無論由手術本身(例如切口)引起或無意中由力或疾病引起且隨後藉由手術程序加以治療,皆需要時間來癒合。該等併發症往往隨年齡增加而進一步惡化。手術壓力反應與隨後對器官功能之需求可能引起其他併發症,該等併發症往往由外傷誘導之內分泌代謝變化及級聯(細胞介素、補體、花生四烯酸代謝物、氮氧化物及游離氧自由基)活化介導。(Kehlet H.等人,Br. J. Anaesthesia , 78:606-17 (1997))。在手術壓力反應期間,交感神經系統被活化。(Starkweather A等人, Topics in Pain Management, 32(8):1-11 (2017))。垂體激素分泌增加,從而經由分解代謝引起能量動員。此又引起鹽及水瀦留。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分泌增加,由此引起去甲腎上腺素及交感神經活性增加。此引起心血管反應,諸如心搏過速及高血壓,且釋放升糖素,從而引起高血糖症。生長激素及皮質醇增加亦抑制單核細胞向巨噬細胞分化。此又干擾T細胞信號傳導/組織胺產生並且減少免疫細胞遷移。(同上)
用於手術後恢復之當前治療包括減輕手術後疼痛以及多模式干預。(同上)疼痛管理在許多種類型的手術恢復中非常重要,而且預計會出現急性疼痛。(Pinto PR,J Pain Res , 10:1087-98 (2017))。手術後疼痛在更大程度上與進行普通手術之患者相關。(Couceiro TC,Rev Bras Anestesiol , 59(3):314-20 (2009))。疼痛在臨床結果上亦起負面作用,此係因為其妨害癒合及恢復。同上。髖關節及膝關節置換尤其與慢性疼痛(例如由骨關節炎所致)及急性疼痛相關。同上。因此在住院程序及家庭恢復期間皆常使用止痛劑用於手術後恢復。
一種類型的多模式干預為加速手術後恢復(ERAS)。(Starkweather A, 同上)。ERAS專注於廣譜手術,例如結腸直腸手術、矯形外科、婦科、泌尿科、頭頸癌、膀胱癌、肝病、直腸/骨盆疾病、結腸病變、胰臟十二指腸切除術、胃切除術以及減肥手術及婦科腫瘤手術。同上。作為多模式策略,其強調:術前技術(諮詢、流體/醣原負載;較短期禁食);手術全期技術(短效麻醉劑;正常體溫;抗生素預防;血栓栓塞預防;鹽/水過負載預防;嘔吐預防);及手術後技術(早期口服飲食;運動;非類鴉片止痛術;及出院後支持)。同上。
然而,當前療法未能消除手術後發病率及死亡率。多模式技術就其本質而言非常耗費時間及資源。而且尚無任何單一技術或醫藥治療可與此種多模式療法相匹配。由於此等不足,需要用於改良手術後恢復之新療法。
本發明係基於治療影響手術恢復之症狀及病狀(包括例如疼痛)以及影響創傷癒合之症狀及病狀的血液製品的製造及用途。本發明尤其認識到需要新療法來治療與手術後恢復相關之不良病狀以及改良此種恢復。來源於血液及血漿,本發明之組成物係關於藉由利用在治療與手術後恢復相關之不良病狀方面展現效力之血漿級分來解決當前療法之失敗及缺陷以及改良此種恢復之解決方案。
本發明亦係基於用於治療與急性及慢性疼痛相關之症狀及病狀的血液製品的製造及用途。本發明尤其認識到需要新療法來緩解疼痛。儘管存在治療急性疼痛及慢性疼痛之治療劑,但許多此種療法(諸如類鴉片止痛劑)存在較高成癮發生率、濫用以及相關發病率及死亡率。
相關申請案之交叉引用
根據美國法典第35卷第119(e)條,本申請案主張2018年10月26日申請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2/751,448號及2019年5月2日申請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2/842,403號之申請日期的優先權,該等申請案之揭示內容係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以引用之方式併入
本說明書中所提及之所有出版物及專利申請案皆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達到如同明確地且個別地指示各個別出版物或專利申請案係以引用之方式併入的程度。 A. 引言
本發明係關於用於治療與手術後恢復相關之不良病狀及用於改良此種恢復的方法及組成物的鑑定及發現。「改良此種恢復」意指可加速個體之手術後恢復,亦即,該個體可運動或進行出院照護之時間少於未進行本發明實施例之干預時耗費的時間。「不良病狀」意謂病狀或症狀,諸如(舉例而言)但不限於疼痛、心肺問題、感染、血栓栓塞問題、炎症及創傷癒合延遲。本文中描述用於治療罹患與手術後恢復相關之不良病狀的個體以及用於改良此種恢復的方法及組成物,此等為本發明之態樣。本文中亦描述在罹患與手術後恢復相關之不良病狀的個體中觸發改良及用於改良此種恢復的用劑方案。本文中所描述之方法及組成物可用於:預防手術後恢復之併發症;改善預防手術後恢復併發症之症狀;及加速手術後恢復。本發明之方法及組成物可在手術前(手術之前)、手術全期(手術期間)或手術後(手術之後)利用或投與。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係用於治療慢性疼痛/神經病變,更一般而言且不具排他性地,與手術後恢復相關之慢性疼痛/神經病變。本文中所描述之本發明方法及組成物可用於治療慢性疼痛及神經病變。「治療慢性疼痛及神經病變」意謂如藉由主觀或客觀手段評定投與本發明組成物之個體所經歷之慢性疼痛程度得以輕度、適度或顯著減輕。此種手段可包括自我投與或醫學專業人士投與之檢驗,諸如但不限於:X射線;MRI、CT掃描;患者分級或疼痛描述;活動範圍;反射、肌肉力量;敏感度(例如個體移動承受壓力或其他刺激之肢體所耗費之時間);炎症標記血液檢驗;肌電圖(EMG);及神經傳導速度)。
本發明之實施方式包括使用血漿級分作為治療,諸如獲自血液分級方法(例如,如以下所描述之Cohn氏分級方法)之一或多種級分或流出液。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包括使用血漿級分(由單獨或呈複合物形式之正常人類白蛋白、α及β球蛋白、γ球蛋白及其他蛋白質組成的溶液,在下文中稱為「血漿級分」)。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包括使用血漿蛋白質級分(PPF)作為治療。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包括使用人類白蛋白溶液(HAS)級分作為治療。另一實施例包括使用來自血液分級方法之流出液,諸如以下所描述之流出液I或流出液II/III。額外實施例包括已移除實質上所有凝血因子以便在保留效力的同時降低血栓形成風險的血漿級分(例如,參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62/236,710號及第63/376,529號,該兩案係以引用之方式整體併入本文中)。
在詳細描述本發明之前,應理解本發明不限於所描述之特定方法或組成物,因而固然可變化。亦應理解,本文中所使用之術語僅出於描述特定實施例之目的,而不意欲具有限制性,此係因為本發明之範疇將僅受所附申請專利範圍限制。
本文中論述之出版物僅提供其在本申請案之申請日期之前的揭示內容。本文中之任何內容皆不應被視為承認本發明由於先前發明而無權先於此種出版物。此外,所提供之公開日期可能與實際公開日期不同,由此可能需要獨立地證實。
在提供數值範圍時,應理解,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指出,否則亦明確揭示介於該範圍之上限與下限之間的達至下限單位十分之一的各居中值。介於所陳述範圍內之任何陳述值或居中值與該陳述範圍內之任何其他陳述值或居中值之間的各較小範圍涵蓋在本發明內。此等較小範圍之上限及下限可獨立地包括或不包括在該範圍內,且任一界限、兩者個界限皆不或兩個界限皆包括在該較小範圍內之各範圍亦涵蓋在本發明內,受所陳述範圍內任何明確排除之界限限制。在所陳述之範圍包括一個或兩個界限之情況下,不包括彼等所包括界限中之任一者或兩者的範圍亦包括在本發明中。
應注意可起草申請專利範圍以排除任何視情況存在之要素。因而,此陳述意欲充當結合申請專利範圍要素之敍述來使用諸如「僅僅」、「僅」及其類似術語之排他性術語或使用「負」限制的前提基礎。
如熟習此項技術者在閱讀本發明後將顯而易見,本文中所描述及說明之個別實施例各自具有可在不背離本發明之範疇或精神的情況下容易地與其他若干實施例中任一個的特徵分開或組合的離散組分及特徵。任何所敍述之方法皆可按敍述要素之順序或按邏輯上可能的任何其他順序進行。 B. 定義
除非另外定義,否則本文中所使用之所有技術及科學術語皆具有與本發明所屬領域之普通技術人員通常所理解之含義相同的含義。儘管與本文中所描述者類似或等效之任何方法及材料皆可用於實踐或檢驗本發明,但現描述一些可能及較佳的方法及材料。本文中所提及之所有出版物皆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以結合所引用之出版物來揭示並描述該等方法及/或材料。應理解,在存在矛盾之程度上,本發明優於所併入之出版物之任何揭示內容。
必須指出,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指示,否則如本文中及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中所使用,單數形式「一」及「該」包括複數參考物。因而,舉例而言,提及「細胞」包括複數個此種細胞,且提及「肽」包括提及一或多種肽及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的其等效物,例如多肽,諸如此類。
在描述本發明之方法時,術語「宿主」、「個體」、「個人」及「患者」可互換使用並且係指需要根據所揭示之方法進行此種治療之任何哺乳動物。該等哺乳動物包括例如人類、綿羊、牛、馬、豬科動物、犬科動物、貓科動物、非人類靈長類動物、小鼠及大鼠。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為非人類哺乳動物。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個體為農場動物。在其他實施例中,該個體為寵物。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個體為哺乳動物。在某些情況下,該個體為人類。其他個體可包括馴養寵物(例如狗及貓)、家畜(例如牛、豬、山羊、馬及其類似家畜)、囓齒動物(例如小鼠、豚鼠及大鼠,例如,如疾病動物模型),以及非人類靈長類動物(例如黑猩猩及猴)。因而,本發明之個體包括但不限於哺乳動物,例如人類及其他靈長類動物,諸如黑猩猩以及其他猿及猴物種;及其類似動物,其中在某些實施例中,個體為人類。術語個體亦意在包括任何年齡、體重或其他身體特徵之人或生物,其中個體可為成人、兒童、嬰兒或新生兒。
「年輕人」或「年輕個體」意謂具有為40歲以下,例如35歲以下,包括30歲以下,例如25歲以下或22歲以下之實足年齡的個體。在一些情況下,充當包含年輕人血漿之血液製品的來源的個體為10歲以下,例如5歲以下,包括1歲以下的個體。在一些情況下,個體為新生兒,且血漿製品之來源為臍帶,其中血漿製品係自新生兒臍帶收集。因而,「年輕人」及「年輕個體」可指介於0與40歲之間,例如0、1、5、10、15、20、25、30、35或40歲的個體。在其他情況下,「年輕人」及「年輕個體」可指生物學年齡(與實足年齡相對),諸如未展現較年長個體中所展現之血漿中發炎性細胞介素水準的個體。相反,此等「年輕人」及「年輕個體」可指生物學年齡(與實足年齡相對),諸如展現與較年長個體中之水準相比更高的血漿中消炎性細胞介素水準的個體。舉例而言但不限於,發炎性細胞介素為伊紅趨素(Eotaxin),且在年輕個體或年輕個人與年長個體之間的差異倍數為至少1.5倍。類似地,可使用年長個人與年輕個人之間在其他發炎性細胞介素方面之差異倍數來指代生物學年齡。(參見美國專利公開案第13/575,437號,該案係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通常,個體為健康的,例如,個體在收集時未患有血液學惡性病或自體免疫疾病。
如本文中所使用,「治療」係指以下任一種:(i)預防疾病或病症,或(ii)減輕或消除疾病或病症之症狀。可預防性地(在疾病發作前)或治療性地(在疾病發作後)進行治療。該效應就完全或部分預防疾病或其症狀而言可為預防性的,及/或就部分或完全治癒疾病及/或可歸因於該疾病之不利效應而言可為治療性的。因此,如本文中所使用之術語「治療」涵蓋與哺乳動物手術後恢復相關之病狀的任何治療,並且包括:(a)在個體中預防病狀發生;(b)抑制病狀,亦即,使其發生停滯;或(c)減輕病狀,亦即,致使疾病消退。治療可引起多種不同的身體表現,例如基因表現調節、組織或器官活化、炎症減輕等。治療劑可在病狀發作之前、期間或之後投與。標的療法可在病狀之有症狀階段期間且在一些情況下在病狀之有症狀階段之後投與。
包含血漿組分之血液製品。在實踐標的方法時,將包含血漿組分之血液製品投與有需要之個體,例如罹患手術後病狀之個體。因而,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方法包括向罹患手術後病狀之個體(「受體個體」或「受體」)投與包含來自個體(「供體個體」或「供體」)之血漿組分的血液製品。「包含血漿組分之血液製品」意謂包含血漿之任何血液來源製品(例如全血、血漿或其級分)。術語「血漿」按其習知意義用於指血液之稻草色/淺黃色液體組分,由約92%水、7%蛋白質(諸如白蛋白、γ球蛋白、抗血友病因子及其他凝血因子)及1%無機鹽、糖、脂肪、激素及維生素組成。適用於標的方法之包含血漿之血液製品的非限制性實例包括經抗凝劑(例如EDTA、檸檬酸鹽、草酸鹽、肝素等)處理之全血、藉由過濾全血以移除白血球(「白細胞減少」)而產生之血液製品、由血漿分離術來源或分離術來源之血漿組成的血液產品、新鮮冷凍血漿、基本上由純化血漿組成之血液製品及基本上由血漿級分組成之血液製品。在一些情況下,所採用之血漿製品為非全血血漿製品,此意謂該製品並非全血,因此其缺乏全血中存在之一或多種組分,諸如紅血球、白血球等,至少達至此等組分存在於全血中之程度。在一些情況下,血漿製品實質上甚至完全無細胞,其中在此種情況下,細胞含量可為5體積%以下,諸如1%以下,包括0.5%以下,其中在一些情況下無細胞血漿級分為完全缺乏細胞之彼等組成物,亦即,其不包括細胞。
收集包含血漿組分之血液製品。本文中描述之方法之實施例包括投與可來源於供體(包括人類志願者)之包含血漿組分之血液製品。術語「人類來源」可能係指此種製品。自供體收集包含血漿之血液製品的方法在此項技術中為眾所周知的。(參見例如AABB TECHNICAL MANUAL, (Mark A. Fung等人編, 第18版, 2014),該文獻係以引用之方式併入)。
在一個實施例中,藉由靜脈穿刺獲得捐贈。在另一實施例中,靜脈穿刺為僅單次靜脈穿刺。在另一實施例中,未採用生理鹽水體積置換。在一較佳實施例中,使用血漿分離方法來獲得包含血漿之血液製品。血漿分離可包括移除體重調節體積之血漿並且將細胞組分送回供體。在較佳實施例中,在血漿分離期間使用檸檬酸鈉以防止細胞凝結。在檸檬酸鹽投與後自供體收集之血漿體積較佳在690至880 mL之間,且較佳與供體之體重協調。 C. 血漿級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需要一種可在戰場上在士兵失去大量血液時使用的穩定血漿擴張劑。結果,開發出多種製備冷凍乾燥血漿之方法。然而,由於復原需要無菌水,因此在戰鬥情形下難以使用冷凍乾燥血漿。作為替代方案,E.J. Cohn博士建議可使用白蛋白並製備出可立即引入以用於治療休克之即用型穩定溶液。(參見Johan, Current Approaches to the Preparation of Plasma Fractions in (Biotechnology of Blood) 165 (Jack Goldstein編, 第1版, 1991))。Cohn博士之純化血漿級分之程序利用冷乙醇之變性作用且利用pH及溫度變化來達成分離。
本文中所描述之方法之實施例包括向個體投與血漿級分。分級為將某些蛋白質子集與血漿分離之過程。分級技術在此項技術中為已知的且依賴於Cohn等人在1940年代期間開發之步驟(E. Cohn,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serum and plasma proteins.  IV. A system for the separation into fractions of the protein and lipoprotein components of biological tissues and fluids. 68 J Am Chem Soc 459 (1946),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此過程涉及若干步驟,各步驟涉及特定乙醇濃度以及pH、溫度及滲透壓度變化,由此引起選擇性蛋白質沈澱。亦經由離心或沈澱分離沈澱物。原始「Cohn分級方法」涉及經由沈澱將蛋白質分離為五種級分,稱為級分I、級分II+III、級分IV-1、級分IV-4及級分V。白蛋白為此方法之最初鑑定終點(級分V)產物。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各級分(或來自先前分離步驟之流出液)含有或可能含有治療上適用之蛋白質級分。(參見Thierry Burnouf, Modern Plasma Fractionation, 21(2) Transfusion Medicine Reviews 101 (2007);Adil Denizli, Plasma fractionation: conventional and chromatographic methods for albumin purification, 4 J. Biol. & Chem. 315, (2011);及T. Brodniewicz-Proba, Human Plasma Fractionation and the Impact of New Technologies on the Use and Quality of Plasma-derived Products, 5 Blood Reviews 245 (1991);及美國專利第3869431號、第5110907號、第5219995號、第7531513號及第8772461號,該等文獻係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可調節以上實驗參數以獲得特定蛋白質級分。
最近,分離已達到更高複雜度,且因而包括本發明之額外實施例。此最近複雜度增加係藉由以下方式發生:引入層析,從而自現有級分(如低溫沈澱物、低溫沈澱物貧乏血漿及Cohn級分)分離出新蛋白質;藉由整合層析及乙醇分離方法增高IgG回收率;及病毒減少/不活化/移除。(同上)為了在生理學pH及離子強度下俘獲蛋白質,可利用陰離子交換層析法。由此保留蛋白質及/或蛋白質級分之功能活性。親和層析中亦使用肝素及單株抗體。另外,使用利用凝膠過濾之分級、利用鹽之分級及利用聚乙二醇之分級。(Hosseini MIran J Biotech , 14(4): 213-20 (2016),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熟習此項技術者應認識到,可調節以上描述之參數及技術以獲得特定需要之含血漿蛋白之級分。
血漿分級亦可基於硫酸銨。(參見例如Odunuga OO,Biochem Compounds , 1:3 (2013);Wingfield PT,Curr Protoc Protein Sci , Appx. 3 (2001),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除獲得特定血液級分以外,亦採用基於硫酸銨之分級自血漿中減少大量蛋白質。(Saha S等人,J. Proteomics Bioinform , 5(8) (2012),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在工業情形下對血漿進行分級。在1℃至4℃下將冷凍血漿解凍。對解凍之血漿進行連續冷藏離心並分離低溫沈澱物。將所回收之低溫沈澱物在-30℃以下冷凍並儲存。立即處理低溫沈澱物貧乏(「cryo-poor」)血漿以俘獲(經由例如主要層析)不穩定凝血因子(諸如因子IX複合物及其組分)以及蛋白酶抑制劑(諸如抗凝血酶及C1酯酶抑制劑)。連續離心及沈澱分離可應用於後續步驟中。此種技術對普通熟習此項技術者為已知的且描述於例如美國專利第4624780號、第5219995號、第5288853號以及美國專利申請案第20140343255號及第20150343025號中,該等揭示內容係以引用之方式整體併入本文中。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血漿級分可包含含有相當高濃度之白蛋白的血漿級分。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血漿級分可包含含有相當高濃度之IgG或靜脈內免疫球蛋白(IGIV)的血漿級分(例如,Gamunex-C®)。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血漿級分可包含IGIV血漿級分,諸如Gamunex-C®,其已藉由普通熟習此項技術者眾所周知的方法(諸如蛋白A介導之耗竭)實質上耗竭免疫球蛋白(IgG)。(參見Keshishian, H.等人, Multiplexed, Quantitative Workflow for Sensitive Biomarker Discovery in Plasma Yields Novel Candidates for Early Myocardial Injury, Molecular & Cellular Proteomics, 14 at 2375-93 (2015))。在一額外實施例中,血漿級分可為其中實質上所有凝血因子皆被移除以便保留級分之效力並降低血栓形成風險的血漿級分。舉例而言,血漿級分可為如2016年8月18日申請之美國專利第62/376,529號中所描述之血漿級分;該案之揭示內容係以引用之方式整體併入本文中。 D. 白蛋白製品
對普通熟習此項技術者而言,白蛋白血漿製品(「APP」)有兩種一般類別:血漿蛋白級分(「PPF」)及人類白蛋白溶液(「HAS」)。PPF來源於產率比HAS高但白蛋白純度比HAS低(PPF為>83%,HAS為>95%)之方法。(Production of human albumin solution: a continually developing colloid, P. Matejtschuk等人, British J. of Anaesthesia 85(6): 887-95, 888 (2000))。在一些情況下,PPF之白蛋白純度介於83%與95%或者83%與96%之間。白蛋白純度可藉由電泳或其他定量分析法,諸如藉由質譜法測定。另外,有人已指出PPF由於存在蛋白質「污染物」(諸如PKA)而具有缺點。同上。因此,PPF製劑已喪失作為白蛋白血漿製品之受歡迎程度,且甚至已自某些國家之藥典中除名。同上。與此等憂慮相反,本發明對此等「污染物」進行有益使用。除α、β及γ球蛋白以及前述PKA以外,本發明之方法亦利用「污染物」內促進諸如神經新生、神經元細胞存活、改良認知或運動功能以及減輕神經炎症之過程的其他蛋白質或其他因子。
熟習此項技術者應認識到存在或已存在若干PPF商業來源(「市售PPF製劑」)。此等包括Plasma-Plex™ PPF (Armour Pharmaceutical Co., Tarrytown, NY)、Plasmanate™ PPF (Grifols, Clayton, NC)、Plasmatein™ (Alpha Therapeutics, Los Angeles, CA)及Protenate™ PPF (Baxter Labs, Inc. Deerfield, IL)。
熟習此項技術者亦應認識到存在或已存在若干HAS商業來源(「市售HAS製劑」)。此等包括Albuminar™ (CSL Behring)、AlbuRx™ (CSL Behring)、Albutein™ (Grifols, Clayton, NC)、Buminate™ (Baxatla, Inc., Bannockburn, IL)、Flexbumin™ (Baxalta, Inc., Bannockburn, IL)及Plasbumin™ (Grifols, Clayton, NC)。 1. 血漿蛋白質級分(人類) (PPF)
根據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血漿蛋白質級分(人類)」或PPF為定義為「由來源於人類血漿之白蛋白及球蛋白構成的無菌蛋白質溶液」之製品的專有名稱。(美國聯邦法規彙編「CFR」 21 CFR 640.90,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PPF之源材料為自如21 CFR 640.1-640.5 (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中所規定製備之全血中回收之血漿或如21 CFR 640.60-640.76 (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中所規定製備之源血漿。
根據21 CFR 640.92 (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對PPF進行測試以確定其滿足以下標準: (a) 最終產物應為5.0+/-0.30%蛋白質溶液;且 (b) 最終產物中之總蛋白應由至少83%白蛋白及不超過17%球蛋白組成。不超過1%總蛋白質應為γ球蛋白。藉由食品藥物管理局生物製劑評估暨研究中心主任為各製造商批准之方法測定蛋白質組成。
如本文中所使用,「血漿蛋白質級分」或「PPF」係指由來源於人類血漿之白蛋白及球蛋白組成之無菌蛋白質溶液,其具有至少83%白蛋白含量及不超過17%球蛋白(包括α1、α2、β及γ球蛋白)及其他血漿蛋白質,以及不超過1% γ球蛋白,如藉由電泳所測定。(Hink, J.H., Jr.等人,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a Heat-Treated Human Plasma Protein Fraction, VOX SANGUINIS 2(174) (1957))。PPF亦可指當懸浮於溶劑中時具有類似組成之固體形式。可藉由自總蛋白質減去白蛋白來確定總球蛋白級分。(Busher, J., Serum Albumin and Globulin, CLINICAL METHODS: THE HISTORY, PHYSICAL, AND LABORATORY EXAMINATIONS, 第10章, Walker HK, Hall WD, Hurst JD編(1990))。 2. 白蛋白(人類) (HAS)
根據FDA,「白蛋白(人類)」(在本文中亦稱為「HAS」)為定義為「來源於人類血漿之白蛋白之無菌溶液」的製品的專有名稱。(美國聯邦法規彙編「CFR」 21 CFR 640.80,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白蛋白(人類)之源材料為自如21 CFR 640.1-640.5 (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中所規定製備之全血中回收之血漿或如21 CFR 640.60-640.76 (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中所規定製備之源血漿。白蛋白(人類)之其他要求在21 CFR 640.80-640.84 (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中列出。
根據21 CFR 640.82對白蛋白(人類)進行測試以確定其是否滿足以下標準: (a) 蛋白質濃度。最終產物應符合以下濃度之一:4.0+/-0.25%;5.0 +/-0.30%;20.0 +/-1.2%;及25.0 +/-1.5%蛋白質溶液。 (b) 蛋白質組成。最終產物中至少96%總蛋白應為白蛋白,如藉由食品藥物管理局生物製劑評估暨研究中心主任為各製造商批准之方法所測定。
如本文中所使用,「白蛋白(人類)」或「HAS」係指由來源於人類血漿之白蛋白及球蛋白組成之無菌蛋白質溶液,其具有至少95%白蛋白含量,不超過5%球蛋白(包括α1、α2、β及γ球蛋白)及其他血漿蛋白。HAS亦可指當懸浮於溶劑中時具有類似組成之固體形式。可藉由自總蛋白質減去白蛋白來確定總球蛋白級分。
如普通熟習此項技術者可認識到,PPF及HAS級分亦可經冷凍乾燥或呈其他固體形式。此種製劑(含適當添加劑)可用於製造例如錠劑、粉劑、顆粒劑或膠囊劑。可藉由將其溶解、懸浮或乳化於水性或非水性溶劑(諸如植物油或其他類似油、合成脂族酸甘油酯、高碳脂肪酸酯或丙二醇)中將固體形式調配成注射用製劑;且在需要時利用習知添加劑,諸如增溶劑、等滲劑、懸浮劑、乳化劑、穩定劑及防腐劑。 E. 凝血因子減少之級分
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使用移除實質上所有凝血因子以保留級分之效力並降低血栓形成風險的血漿級分。便利地,血液製品可來源於年輕供體或年輕供體庫,並且可使其不含IgM,以提供ABO相容性年輕人血液製品。當前,輸血之血漿就ABO血型而言相匹配,因為存在針對A及B抗原之天然存在抗體可能引起輸血反應。IgM似乎負責當給與患者非ABO匹配之血漿時的輸血反應。自血液製品或級分中移除IgM有助於消除投與本發明血液製品及血漿級分之個體中的輸血反應。
因此,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針對一種治療罹患與手術後恢復相關之不良病狀的個體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向個體投與來源於個體或個體庫之全血的血液製品或血液級分,其中該血液製品或血液級分實質上不含(a)至少一種凝血因子及/或(b) IgM。在一些實施例中,血液製品或血液分數所來源之個體為年輕個體。在一些實施例中,血液製品實質上不含至少一種凝血因子及IgM。在某些實施例中,血液製品實質上不含纖維蛋白原(因子I)。在額外實施例中,血液製品實質上缺乏紅血球及/或白血球。在其他實施例中,血液製品實質上無細胞。在其他實施例中,血液製品來源於血漿。2016年8月18日申請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62/376,529號進一步支持本發明之該等實施例,該案係以引用之方式整體併入本文中。 F. 蛋白質增濃血漿蛋白製品處理
本發明之額外實施例使用與PPF相比具有降低之白蛋白濃度,但具有增加量之球蛋白及其他血漿蛋白(一些人稱為「污染物」)的血漿級分。該等實施例如同PPF、HAS、流出液I及流出液II/III一樣皆實際上不含凝血因子。以下將該等血漿級分稱為「蛋白質增濃血漿蛋白製品」。舉例而言,本發明之實施例可使用由82%白蛋白以及18% α、β及γ球蛋白及其他血漿蛋白組成的蛋白質增濃血漿蛋白製品。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可使用由81%白蛋白以及19% α、β及γ球蛋白及其他血漿蛋白組成的蛋白質增濃血漿蛋白製品。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可使用由80%白蛋白以及20% α、β及γ球蛋白及其他血漿蛋白組成的蛋白質增濃血漿蛋白製品。本發明之其他實施例可使用由70-79%白蛋白以及相應21-30% α、β及γ球蛋白及其他血漿蛋白組成的蛋白質增濃血漿蛋白製品。本發明之其他實施例可使用由60-69%白蛋白以及相應31-40% α、β及γ球蛋白及其他血漿蛋白組成的蛋白質增濃血漿蛋白製品。本發明之其他實施例可使用由50-59%白蛋白以及相應41-50% α、β及γ球蛋白及其他血漿蛋白組成的蛋白質增濃血漿蛋白製品。本發明之其他實施例可使用由40-49%白蛋白以及相應51-60% α、β及γ球蛋白及其他血漿蛋白組成的蛋白質增濃血漿蛋白製品。本發明之其他實施例可使用由30-39%白蛋白以及相應61-70% α、β及γ球蛋白及其他血漿蛋白組成的蛋白質增濃血漿蛋白製品。本發明之其他實施例可使用由20-29%白蛋白以及相應71-80% α、β及γ球蛋白及其他血漿蛋白組成的蛋白質增濃血漿蛋白製品。本發明之其他實施例可使用由10-19%白蛋白以及相應81-90% α、β及γ球蛋白及其他血漿蛋白組成的蛋白質增濃血漿蛋白製品。本發明之其他實施例可使用由1-9%白蛋白以及相應91-99% α、β及γ球蛋白及其他血漿蛋白組成的蛋白質增濃血漿蛋白製品。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可使用由0%白蛋白以及100% α、β及γ球蛋白及其他血漿蛋白組成的蛋白質增濃血漿蛋白製品。
以上描述之本發明實施例亦可具有1-5%總γ球蛋白濃度。
血漿級分中之特定蛋白質濃度可使用普通熟習此項技術者眾所周知的技術來測定。舉例而言但不具限制性,該等技術包括電泳、質譜、ELISA分析及西方墨點分析。 G. 製備血漿級分
製備PPF及其他血漿級分之方法對普通熟習此項技術者為眾所周知的。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允許將用於製備人類血漿蛋白級分之血液收集於含檸檬酸鹽或抗凝劑檸檬酸鹽葡萄糖溶液(或其他抗凝劑)之燒瓶中以抑制凝結,並根據Hink等人中所揭示之方法進一步分離級分I、II+III、IV及PPF。(參見Hink, J.H., Jr. 等人,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a Heat-Treated Human Plasma Protein Fraction, VOX SANGUINIS 2(174) (1957),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根據此方法,可在2-8℃下收集混合物。隨後可藉由在7℃下離心來分離血漿,移出並儲存在-20℃下。隨後可在37℃下將血漿解凍並分級,較佳在自-20℃儲存移出後八小時內進行。
可使用pH 7.2之8%乙醇及-2至-2.5℃之溫度與5.1%至5.6%之蛋白質濃度將血漿與級分I分離。可在血漿溫度降至-2℃期間使用噴射器以例如450 mL/min之速率添加冷53.3%乙醇(176 mL/L血漿)與乙酸鹽緩衝液(200 mL 4 M乙酸鈉、230 mL冰醋酸、適量至1 L H2 O)。可藉由超速離心分離級分I並且自流出液(流出液I)中移除。纖維蛋白原可根據普通熟習此項技術者眾所周知的方法獲自級分I。
可藉由在pH 6.8、-6℃溫度與4.3%蛋白質濃度下將流出液調節至21%來分離級分II+III與流出液I。可在將流出液I之溫度降至-6℃期間使用噴射器以例如500 mL/min之速率添加冷95%乙醇(176 mL/L流出液I)與10 M乙酸(用於pH調節)。可藉由在-6℃下離心來移除所得沈澱物(級分II+III)。γ球蛋白可使用普通熟習此項技術者眾所周知的方法獲自級分II+III。
可藉由在pH 5.2、-6℃溫度及3%蛋白質濃度下將流出液調節至19%乙醇來分離級分IV-1與流出液II+III (「流出液II/III」)。用於pH調節之H2 O及10 M乙酸可在將流出液II/III維持在-6℃下的同時使用噴射器添加,持續6小時。沈澱級分VI-1可在-6℃下沈降6小時,隨後藉由在相同溫度下離心與流出液分離。可藉由在pH 4.65、溫度-7℃及蛋白質濃度2.5%下將乙醇濃度調節至30%而自流出液IV-1中回收穩定血漿蛋白級分。此可藉由用冷酸-酒精(兩份2 M乙酸及一份95%乙醇)調節流出液IV-1之pH來實現。在維持-7℃溫度的同時,向每公升經調節之流出液IV-1中添加170 mL冷乙醇(95%)。可允許沈澱蛋白質沈降36小時,隨後藉由在-7℃下離心而移除。
可對所回收之蛋白質(穩定血漿蛋白級分)進行乾燥(例如藉由冷凍乾燥)以移除酒精及H2 O。可將所得乾燥粉末溶解於無菌蒸餾水中,例如使用15公升水/公斤粉劑,用1 M NaOH將溶液調節至pH 7.0。可藉由添加含醯色胺酸鈉、辛酸鈉及NaCl之無菌蒸餾水調節至0.004 M乙醯色胺酸、0.004 M辛酸及0.112 M鈉之最終濃度來達成5%蛋白質之最終濃度。最後,可在10℃下過濾溶液以獲得澄清溶液,隨後在60℃下熱處理至少10小時以使病原體不活化。
普通熟習此項技術者應認識到以上描述之不同級分及流出液各自可與本發明之方法一起用於治療與手術後恢復相關之病狀。舉例而言但不限於,流出液I或流出液II/III可用於治療與手術後恢復相關之病狀或加速手術後恢復,並且為本發明之實施例。
製備血漿級分及血漿蛋白級分(PPF)之前述方法僅為例示性的且僅涉及本發明之實施例。普通熟習此項技術者應認識到此等方法可變化。舉例而言,在本發明之不同實施例及方法中,尤其可調節pH、溫度及乙醇濃度以產生血漿級分及血漿蛋白級分之不同變化。在另一實例中,本發明之額外實施例設想使用奈米過濾自血漿級分及血漿蛋白級分中移除/不活化病原體。
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設想使用及/或包含其他血漿級分之方法及組成物。舉例而言,本發明尤其設想特定濃度之白蛋白對於治療與手術後恢復相關之病狀或加速手術後恢復不重要。因此,本發明設想具有降低之白蛋白濃度的級分,諸如具有低於83%白蛋白之彼等級分。 H. 治療
本文中所描述之本發明方法之態樣包括用包含血漿之血液製品,諸如以上所描述之血漿級分來治療個體。一實施例包括用包含血漿之血液製品治療人類個體。熟習此項技術者應認識到此項技術中認可用包含血漿之血液製品治療個體的方法。舉例而言但不具限制性,本文中描述之本發明方法之一個實施例包括向個體投與新鮮冷凍血漿以治療與手術後恢復相關之病狀。在一個實施例中,立即(例如在自供體收集約12-48小時內)向罹患與手術後恢復相關之病狀的個體投與包含血漿之血液製品。在該等情況下,該製品可儲存在冷藏,例如0-10℃下。在另一實施例中,新鮮冷凍血漿為已在-18℃或更冷條件下冷凍儲存(冷凍保存)之血漿。投與之前,將新鮮冷凍血漿解凍並且一旦解凍,便在解凍過程開始後60-75分鐘投與個體。各個體較佳接受單一單位之新鮮冷凍血漿(200-250 mL),該新鮮冷凍血漿較佳來源於預定年齡範圍之供體。在本發明之一個實施例中,新鮮冷凍血漿由(來源於)年輕個體捐贈。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新鮮冷凍血漿由(來源於)相同性別之供體捐贈。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新鮮冷凍血漿由(來源於)年齡範圍在18至22歲之間的供體捐贈。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本發明組成物(例如包含血漿之血液製品,諸如血漿級分)經靜脈內投與。本發明組成物亦可經腹膜內遞送。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之組成物可經口、經皮下或局部遞送。如此項技術中已知,用於治療創傷及促進創傷癒合之局部調配物為凝膠劑、乳膏劑、軟膏劑、紗布、貼劑及其類似物,且可如此調配本發明之組成物。(參見例如Kahn AW等人,Pharmacogn Mag , 9(Suppl 1):S6-S10 (2013);美國專利申請案第5,641,483號;美國專利申請案第4,885,163號;美國專利申請案第8,313,764號,諸案係以引用之方式整體併入本文)。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在按血型捐獻後對包含血漿之血液製品進行篩檢。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根據21 CFR 640.33之要求及FDA指導文件中之推薦,對包含血漿之血液製品篩檢傳染性疾病原,諸如HIV I及HIV II、HBV、HCV、HTLV I及HTLV II、抗HBc。
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用血漿級分治療個體。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血漿級分為PPF或HAS。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血漿級分為市售PPF製劑或市售HAS製劑之一。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血漿級分為來源於特定年齡範圍之個體庫(諸如年輕個體)的PPF或HAS,或為已進行額外分級或加工(例如,已部分或實質上移除一或多種特定蛋白質之PPF或HAS)之改良PPF或HAS級分。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血漿級分為已實質上耗竭免疫球蛋白(IgG)之IGIV血漿級分。「實質上耗竭」或「實質上移除」特定蛋白質(諸如IgG)之血液級分係指血液級分含有參考製品或全血漿中存在之量的不足約50%,諸如不足45%、40%、35%、30%、25%、20%、15%、5%、4%、3%、2%、1%、0.5%、0.25%、0.1%、不可偵測水準或介於此等值之間的任何整數,如使用此項技術中眾所周知的標準分析法所量測。 I. 投與
本文中所描述之本發明方法之態樣包括用包含血漿之血液製品,諸如以上所描述之血漿或血漿級分治療個體。一實施例包括用包含血漿之血液製品治療人類個體。熟習此項技術者應認識到此項技術中認可用包含血漿之血液製品治療個體的方法。舉例而言但不具限制性,本文中描述之本發明方法之一個實施例包括向個體投與新鮮冷凍血漿以治療與手術後恢復相關之病狀。在一個實施例中,立即(例如在自供體收集約12-48小時內)向罹患與手術後恢復相關之不良病狀的個體投與包含血漿之血液製品。在該等情況下,該製品可儲存在冷藏,例如0-10℃下。在另一實施例中,新鮮冷凍血漿為已在-18℃或更冷條件下冷凍儲存(冷凍保存)之血漿。投與之前,將新鮮冷凍血漿解凍並且一旦解凍,便在解凍過程開始後60-75分鐘投與個體。各個體較佳接受單一單位之新鮮冷凍血漿(200-250 mL),該新鮮冷凍血漿較佳來源於預定年齡範圍之供體。在本發明之一個實施例中,新鮮冷凍血漿由(來源於)年輕個體捐贈。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新鮮冷凍血漿由(來源於)相同性別之供體捐贈。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新鮮冷凍血漿由(來源於)年齡範圍在18至22歲之間的供體捐贈。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在按血型捐獻後對包含血漿之血液製品進行篩檢。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根據21 CFR 640.33之要求及FDA指導文件中之推薦,對包含血漿之血液製品篩檢傳染性疾病原,諸如HIV I及HIV II、HBV、HCV、HTLV I及HTLV II、抗HBc。
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用血漿級分治療個體。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血漿級分為PPF或HAS。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血漿級分為市售PPF製劑或市售HAS製劑之一。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血漿級分為來源於特定年齡範圍之個體庫(諸如年輕個體)的PPF或HAS,或為已進行額外分級或加工(例如,已部分或實質上移除一或多種特定蛋白質之PPF或HAS)之改良PPF或HAS級分。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血漿級分為已實質上耗竭免疫球蛋白(IgG)之IGIV血漿級分。「實質上耗竭」或「實質上移除」特定蛋白質(諸如IgG)之血液級分係指血液級分含有參考製品或全血漿中存在之量的不足約50%,諸如不足45%、40%、35%、30%、25%、20%、15%、5%、4%、3%、2%、1%、0.5%、0.25%、0.1%、不可偵測水準或介於此等值之間的任何整數,如使用此項技術中眾所周知的標準分析法所量測。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包括藉由向個體投與有效量之血漿或血漿級分來治療罹患與手術後恢復相關之病狀的個體。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包括投與有效量之血漿或血漿級分,隨後監測個體之功能改良、創傷癒合、標記存在、疼痛減輕或炎症減輕。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包括藉由向個體投與有效量之血漿或血漿級分來治療罹患與手術後恢復相關之病狀的個體,其中以在達到血漿蛋白或血漿級分蛋白之平均或中值半衰期之後引起相對於最近投與劑量有所功能改良、創傷癒合、標記存在、疼痛減輕或炎症減輕的方式投與血漿或血漿級分(稱為「脈衝式用劑」) (參見美國專利第10,357,513號及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5/961,618號及第62/701,411號,該兩案係以引用之方式整體併入本文中)。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包括經由至少連續兩天之用劑方案投與血漿或血漿級分,及在最後一次投與日期後至少3天監測個體之功能改良或HSC標記水準。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包括經由連續至少3、4、5、6、7、8、9、10、11、12、13或14天之用劑方案投與血漿或血漿級分並且在最後一次投與日期後至少3天監測個體之功能改良、創傷癒合、標記存在、疼痛減輕或炎症減輕。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包括經由至少連續2天之用劑方案投與血漿或血漿級分並且在最後一次投與日期之後在已達到血漿或血漿級分中之蛋白質之平均半衰期時監測功能改良、創傷癒合、標記存在、疼痛減輕或炎症減輕。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包括經由非連續2至14天用劑方案投與血漿或血漿級分,其中劑量之間的各間隔可各自在0至3天之間。
在一些情況下,根據本發明之脈衝式用劑包括投與第一組劑量,例如,如以上所描述,繼之以不用劑時段,例如「無用劑時段」,又繼之以投與另一劑量或另一組劑量。此「無用劑」時段之持續時間可變化,但在一些實施例中為7天或更久,諸如10天或更久,包括14天或更久,其中在一些情況下,無用劑時段範圍為15至365天,諸如30至90天且包括30至60天。因而,該等方法之實施例包括非長期(亦即,非連續)用劑,例如非長期投與血漿製品。在一些實施例中,視需要將脈衝式用劑模式繼之以無用劑時段重複多次,其中在一些情況下,此模式持續1年或更久,諸如2年或更久,直至並包括個體之一生。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包括經由連續5天用劑方案投與血漿或血漿級分,有2-3天無用劑時段,繼之以連續2-14天投藥。
在生物化學上,活性劑之「有效量」或「有效劑量」意謂活性劑之量將抑制、拮抗、降低、減少或阻遏約20%以上,例如30%以上、40%以上或50%以上,在一些情況下為60%以上、70%以上、80%以上或90%以上,在一些情況下為約100%,亦即,達至可忽略之量,且在一些情況下逆轉與手術後恢復相關之不良病狀。 J. 血漿蛋白級分
在實踐本發明之方法時,將血漿級分投與個體。在一實施例中,血漿級分為血漿蛋白級分(PPF)。在其他實施例中,PPF係選自市售PPF製劑。
在另一實施例中,PPF由88%正常人類白蛋白、12% α及β球蛋白以及不超過1% γ球蛋白組成,如藉由電泳所測定。此實施例之用於實踐本發明方法之其他實施例包括例如呈用碳酸鈉緩衝且用0.004 M辛酸鈉及0.004 M乙醯基色胺酸穩定之5% PPF溶液形式的實施例。其他調配物,包括改變溶液中PPF百分比(例如,約1%至約10%、約10%至約20%、約20%至25%、約25%至30%)以及溶劑及穩定劑之濃度的調配物可用於實踐本發明之方法。 K. 特定供體年齡之血漿級分
本發明之其他實施例包括投與來源於某些年齡範圍之個體之血漿的血漿蛋白級分。一實施例包括投與來源於年輕個體之血漿的PPF或HAS。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年輕個體具有單一特定年齡或特定年齡範圍。在另一實施例中,供體之平均年齡小於個體之平均年齡或小於所治療之個體的平均年齡。
本發明之某些實施例包括自特定年齡範圍之個體彙集血液或血漿,並且如以上所描述對血漿進行分級以獲得血漿蛋白級分製品,諸如PPF或HAS。在本發明之一替代實施例中,血漿蛋白級分或特定血漿蛋白級分係獲自符合規定年齡範圍之特定個體。 L. 適應症
標的方法及包含血漿之血液製品及級分得以用於治療與手術後恢復相關之不良病狀甚至加速手術後恢復。該等病狀及適應症包括例如但不限於疼痛及創傷癒合。本發明之標的方法及組成物亦得以用於治療未必與手術後恢復有關之疾病或病狀中之急性及慢性疼痛。標的方法及組成物亦得以用於治療未必與手術後恢復相關之創傷癒合。標的方法及組成物亦得以用於促進或刺激髓鞘再生及治療與髓鞘形成有關之疾病,諸如多發性硬化症。
標的方法以及包含血漿之血液製品及級分亦得以用於治療與神經系統相關之適應症。該等病狀包括例如但不限於中樞神經系統病狀,諸如中樞神經性疼痛、脊髓損傷、脊髓病變及與手術後恢復相關之中樞神經性疼痛。每年發生17,000例新脊椎損傷病例,盛行率為約300,000,其中40-75%脊椎損傷個體存在中樞神經性疼痛。(Jadad A等人,AHRQ Evidence Report Summaries , 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 (1998-2005);https://www.nscisc.uab.edu/Public/Facts%202016.pdf;及https://www.nscisc.uab.edu/PublicDocuments/fact_figures_docs/Facts%202012%20Feb%20Final.pdf)。三分之一患者經歷劇烈疼痛,其中僅1/3在治療後疼痛減輕50%以上。(Charbonneau R,CMAJ , 189(2):E48-E49 (2017);及Hadjipavlou G等人,BJA Education , 16(8):264-68 (2016))。在進行手術但未進行藥物治療之情況下,脊髓病變之發生率為605/1,000,000,此表明該領域中之需求未得以滿足。(Nouri A等人,Spine , 40(12):E675-93 (2015);The Lancet Neurology , 社論18(7):P615 (2019))。
此等病狀亦包括例如但不限於神經叢/神經根病狀,諸如神經叢病變、頸神經根病變及坐骨神經痛(腰神經根病變)。神經叢病變之發病率為(2-3)/100,000。其當前選擇包括用抗癲癇藥及抗抑鬱藥控制神經性疼痛,此表明需求未得以滿足。頸神經根病變之發病率為100/100,000 (男性)及60/100,000 (女性)。(McCartney S等人,Br. J. Gen. Pract. , 68(666):44-46 (2018))。坐骨神經痛之年度發病率為1-5%,且儘管許多病例會自發消退,但坐骨神經痛對治療之反應性較低,伴隨較長急性發作持續時間。治療選擇包括手術程序、標準疼痛藥物及類固醇,此表明需要新療法。(Lewis R等人,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 – The Clinical Effectiveness and Cost-Effectiveness of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Sciatica: Systematic Review and Economic Model , 第15.39號 NIHR Journals Library (2011))。
其他適應症包括周圍神經系統病症。此等包括例如但不限於:周圍神經病變;與手術後恢復相關之周圍神經病變;腕隧道症候群;化學療法誘致之周圍神經病;壓迫及外傷;糖尿病性神經病變;與帶狀疱疹相關之周圍神經病變(帶狀疱疹後神經痛);複雜區域性疼痛症候群;及三叉神經痛。周圍神經病變為周圍神經病症且在美國各地影響至少2000萬人。幾乎60%糖尿病個體經歷糖尿病性神經病變,此為周圍神經病變之一種類型。(http://www.healthcommunities.com/neuropathy/overview-of-neuropathy.shtml)。腕隧道症候群影響3-6%成年人,且治療包括夾板、類固醇及手術。(LeBlanc KE等人,Am Fam Physician , 83(8):952-58 (2011))。在接受化學療法期間及之後長達3個月有40-60%患者出現化學療法誘致之周圍神經病變,據報告每年有650,000患者接受化學療法。周圍神經病變導致化學療法劑量減少乃至中止,從而影響生活品質,尚無藥物或補充劑顯示可預防該病症。(JAMA Oncology, 5(5):750, (2019))。與壓迫及外傷相關之周圍神經病變發生在2-3%創傷患者中,有300萬例外傷發生在美國。儘管手術通常有效,但仍需要新藥物學藥劑。(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urgery of TraumaTrauma Facts , 可得自http://www.aast.org/trauma-facts; and Novak CB,Medscape – Peripheral Nerve Injuries , (2018年10月5日),可得自https://emedicine.medscape.com/article/1270360-overview)。
標的方法及包含血漿之血液製品及級分亦得以用於治療的其他周圍神經系統適應症包括糖尿病性神經病變。在美國,糖尿病患者人口為約3,000萬,其中8-26%患者罹患神經病變。(Risson V等人,Incidence and prevalence of painful diabetic neuropathy and postherpetic neuralgia in major 5 European countries,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 Value in Health (20):A339-A811 PSY18 (2017), 可得自https://www.valueinhealthjournal.com/article/S1098-3015(17)31179-8/pdf)。FDA批准之糖尿病性神經性疼痛選擇包括普瑞巴林(pregabalin)、度洛西汀(duloxetine)、氟西汀(fluoxetine)及他噴他多(tapentadol),許多患者不響應於其中任一種且其中無一能直接解決神經損傷。
與帶狀疱疹相關之周圍神經病變(帶狀疱疹後神經痛)亦可藉由本發明之方法及製品加以治療。百分之二十帶狀疱疹患者經歷帶狀疱疹神經痛且在美國每年有100萬例。(參見https://emedicine.medscape.com/article/1143066-overview#a6 https://www.cdc.gov/shingles/hcp/clinical-overview.html.)佳巴本汀及普瑞巴林為針對該病狀之已批准療法,但疼痛往往對治療無反應。(Sacks GM,Am J Manag Care 19(1 Suppl):S207-13 (2013))。
可用本發明之方法及組成物治療其他周圍神經性適應症,諸如複雜區域性疼痛症候群及三叉神經痛。每100,000人口中發生5.5至26例。其與嚴重疼痛及殘障相關聯且對治療之反應為可變的,表明需求嚴重未滿足。(Complex Region Pain Syndrome Fact Sheet ,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 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Stroke, 可得自https://www.ninds.nih.gov/Disorders/Patient-Caregiver-Education/Fact-Sheets/Complex-Regional-Pain-Syndrome-Fact-Sheet)。每100,000人口中有4.2至28.9存在三叉神經痛。其對生活品質具有重大影響,且可隨時間對治療產生抗性,從而需要患者嘗試許多不同的治療。(Wu N等人,J Pain , 18(增刊4):S69, (2017))。惟一批准療法為卡巴馬平(carbamazepine)。因此,治療此等患者經歷之疼痛的需求未得到滿足。
可用本發明之方法及組成物治療的其他適應症包括以下實例:中風後中樞性疼痛;多發性硬化症中之中樞性疼痛;外傷後頭痛;Dejerine-Roussy二氏症候群;視神經炎;粒線體視神經病變;局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視神經脊髓炎;遺傳性視神經病變;酒精性神經病變;Guillain-Barré症候群;慢性炎症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病(CIDP);多灶性運動神經病變(MNN);伴腫瘤性自主神經病變;與類肉瘤病相關之周圍神經病變;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相關之周圍神經病變;與全身性紅斑狼瘡相關之周圍神經病變;與Sjögren氏症候群相關之周圍神經病變;與乳糜瀉相關之周圍神經病變;Bell氏麻痹;與萊姆病(Lyme disease)相關之周圍神經病變;與麻風病相關之周圍神經病變;與B型肝炎相關之周圍神經病變;與C型肝炎相關之周圍神經病變;與HIV/AIDS相關之周圍神經病變;與澱粉樣變性相關之周圍神經病變;與抗MAG相關之周圍神經病變;與冷球蛋白血症相關之周圍神經病變;與POEMS相關之周圍神經病變;毒素誘致之周圍神經病變;與腎臟疾病相關之周圍神經病變;與血管炎相關之周圍神經病變;與維生素及營養缺乏相關之周圍神經病變;夏馬杜三氏病(Charcot-Marie Tooth Disease,CMT);特發性周圍神經病變;纖維肌痛;及伴腫瘤性周圍神經病變。
標的方法以及包含血漿之血液製品及級分亦得以用於治療與創傷癒合相關之適應症。創傷可為例如但不限於擦傷、撕除傷、切割傷、撕裂傷及刺傷。該等適應症可包括慢性創傷及急性創傷。創傷適應症包括例如但不限於:慢性創傷,諸如糖尿病性潰瘍、壓迫性潰瘍、靜脈性潰瘍、動脈性潰瘍;以及急性創傷,諸如手術創傷、外傷性創傷及灼傷。但任何類型之慢性或急性創傷皆可藉由本發明的標的方法及組成物加以治療。
在美國,糖尿病性潰瘍影響超過220萬人,全球發病率為6.4%。(Chun D等人,J Clin Med , 8:748 (2019))。儘管有若干治療選擇,諸如清創術及醫用敷料,但許多患者仍承受感染且最終需要截肢,由此凸顯對新療法(尤其藥物療法)之需求。
壓迫性潰瘍之總體發生率為佔住院患者之1.8%,年度病例總數為數十萬。(Bauer K等人,Ostomy Wound Manage , 62(11):30-38 (2016))。如同糖尿病性潰瘍,存在諸多治療選擇,諸如清創術及醫用敷料,但許多患者經歷感染且潰瘍可能導致死亡。
靜脈性潰瘍主要發生在腿部且對老年人構成實質性負擔,並且在全世界約1%人口中發生。(Nelzen O,Phlebolymphology , 15(4) (2008))。靜脈性潰瘍與其他慢性潰瘍相比難以治癒且具有顯著復發傾向。如同糖尿病性潰瘍及壓迫性潰瘍,存在諸多治療選擇,諸如清創術及醫用敷料,但其復發凸顯對新療法,尤其基於藥物之療法的需求。動脈性潰瘍發生率為靜脈性潰瘍之約四分之一。(Gabriel A,Vascular Ulcers , (2018), 可得自https://emedicine.medscape.com/article/1298345-overview#a6)。治療選擇亦包括清創術及醫用敷料,但缺乏批准之藥物學藥劑。
每年有約130萬患者發生手術傷口。(參見MediWound – Innovating Solutions for Wound & Burn Care (2019), 19, 可得自http://ir.mediwound.com/static-files/cd547017-d1ed-460e-8cb2-0550b1e18a29)。手術創傷為通常在手術期間用手術刀在皮膚上形成的割口或切口,但亦可能由手術過程中置放引流造成。手術創傷癒合為手術之關鍵結果。手術後創傷破裂或創傷層在筋膜破裂時分離可為嚴重併發症。(參見Hospital Harm Improvement Resource – Wound Disruption (2016), 可得自https://www.patientsafetyinstitute.ca/en/toolsResources/Hospital-Harm-Measure/Documents/Resource-Library/HHIR%20Wound%20Disruption.pdf)。另外,與年輕個體相比,年老患者之手術創傷癒合需要明顯更多的時間。(Gerstein AD,Dermatol Clin , 11(4):749-57 (1993)。
外傷性創傷主要為割傷、撕裂傷、刺傷或擦傷創傷,其中已對皮膚及下層組織造成損傷。外傷性創傷典型地分類在以下三組下:急性創傷;切割創傷;及刺穿創傷。急性創傷為皮膚破裂或撕裂時,創傷之外觀呈鋸齒狀且通常含有外來體,如玻璃、金屬、砂礫、砂子或灰塵。切割創傷為當尖銳物體刺穿皮膚及下層皮下組織時。刺穿創傷為該三種類型中最深且最嚴重的。戳刺創傷及槍擊創傷為典型實例。(參見Traumatic Wounds , 可得自https://www.woundcarecenters.org/article/wound-types/traumatic-wounds;及Leaper DJ,BMJ , 332(7540):532-35 (2006))。儘管存在若干物理治療選擇(例如縫合),但仍需要藥物干預。
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每年因灼傷而導致180,000例死亡。且非致死性灼傷損傷為發病(包括長期住院)之主要原因。(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burns)。典型治療包括手術控制及敷料。藥物治療聚焦於止痛、感染控制、鎮靜、循環血量置換、抗凝及營養。(Green A等人,Clinical Pharmacist , 2:249-54 (2010))。本發明之方法及組成物可滿足對促進皮膚及下層組織損傷癒合之藥物干預的未滿足之需求。
標的方法及包含血漿之血液製品及級分可用於治療不同時間點的與手術後恢復相關之病狀及適應症。舉例而言但不具限制性,可在手術前、手術全期(手術期間)或手術後對個體進行投藥。
本發明之一個實施例為標的方法及包含血漿之血液製品及級分可用於治療疼痛。此種疼痛可包括例如但不限於急性或慢性疼痛。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為標的方法及包含血漿之血液製品及級分亦可用於治療中樞性疼痛或中樞性神經病變。中樞性疼痛包括由包括腦、腦幹及脊髓之中樞神經系統(CNS)之損傷或功能障礙引起的神經系統病狀。其可能影響身體大部分或其可能侷限於特定區域。疼痛可為持續的或間歇的。疼痛之強度可為中度至重度。此種疼痛亦可受觸摸、運動、情緒及溫度變化影響。疼痛亦可能在病因性事件之後立即發作,或可能延遲數月或數年。(參見Central Pain Information Page – 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Stroke,Central Pain Syndrome Information Page , 可得自https://www.ninds.nih.gov/disorders/all-disorders/central-pain-syndrome-information-page;及Colloca L等人, Nat Rev Dis Primers, 3:17002 (2017))。本發明之其他實施例包括使用標的方法及包含血漿之血液製品及級分來治療:脊髓損傷(SCI);脊髓病;神經叢病變;頸神經根病變;坐骨神經痛(腰神經根病變);中風後中樞性疼痛;多發性硬化症中之中樞性疼痛;外傷後頭痛;Dejerine-Roussy二氏症候群;視神經炎;粒線體視神經病變;局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視神經脊髓炎;及遺傳性視神經病變。
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為標的方法及包含血漿之血液製品及級分亦可用於治療周圍性疼痛或周圍神經病變。周圍神經病變可能係指涉及周圍神經系統損傷之若干病狀。已鑑定超過100種周圍神經病變且視何種類型神經損傷而定,包括運動神經、感覺神經及植物性神經。(參見Central Page Information Page – 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Stroke,Peripheral Neuropathy Fact Sheet , 可得自https://www.ninds.nih.gov/Disorders/Patient-Caregiver-Education/Fact-Sheets/Peripheral-Neuropathy-Fact-Sheet;及Colloca L等人, Nat Rev Dis Primers, 3:17002 (2017))。本發明之其他實施例包括使用標的方法以及包含血漿之血液製品及級分來治療:腕隧道症候群;化學療法誘致之周圍神經病;壓迫及外傷;糖尿病性神經病變;與帶狀疱疹相關之周圍神經病變(帶狀疱疹後神經痛);複雜區域性疼痛症候群;三叉神經痛;酒精性神經病變;Guillain-Barré症候群;慢性炎症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病(CIDP);多灶性運動神經病變(MNN);伴腫瘤性自主神經病變;與類肉瘤病相關之周圍神經病變;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相關之周圍神經病變;與全身性紅斑狼瘡相關之周圍神經病變;與Sjögren氏症候群相關之周圍神經病變;與乳糜瀉相關之周圍神經病變;Bell氏麻痹;與萊姆病相關之周圍神經病變;與麻風病相關之周圍神經病變;與B型肝炎相關之周圍神經病變;與C型肝炎相關之周圍神經病變;與HIV/AIDS相關之周圍神經病變;與澱粉樣變性相關之周圍神經病變;與抗MAG相關之周圍神經病變;與冷凝球蛋白血症相關之周圍神經病變;與POEMS相關之周圍神經病變;毒素誘致之周圍神經病變;與腎臟疾病相關之周圍神經病變;與血管炎相關之周圍神經病變;與維生素及營養缺乏相關之周圍神經病變;夏馬杜三氏病(CMT);特發性周圍神經病變;纖維肌痛;及伴腫瘤性周圍神經病變。
本發明之一個實施例為標的方法以及包含血漿之血液製品及級分可用於藉由促進創傷癒合來治療創傷。本發明之其他實施例包括使用標的方法以及包含血漿之血液製品及級分來治療慢性或急性創傷。本發明之其他實施例包括治療:糖尿病性潰瘍;壓迫性潰瘍;靜脈性潰瘍;動脈性潰瘍;手術創傷;外傷性創傷;及灼傷。 M. 試劑、裝置及套組
亦提供用於實踐一或多種以上描述之方法的試劑、裝置及其套組。標的試劑、裝置及其套組可能存在很大的不同。
相關試劑及裝置包括以上關於製備含血漿之血液製品以供輸注至有需要之個體中的方法所提及的彼等試劑及裝置,例如抗凝劑、抗凍劑、緩衝液、等滲壓溶液等。
套組亦可包括血液收集袋、管、針、離心管及其類似物。在其他實施例中,如本文中所描述之套組包括兩個或更多個血漿製品(諸如血漿蛋白質級分)容器,諸如三個以上、四個以上、五個以上(包括六個以上)血漿製品容器。在一些情況下,套組中不同的血漿製品容器的數目可為9個以上、12個以上、15個以上、18個以上、21個以上、24個以上、30個以上,包括36個以上,例如48個以上。各容器可關聯有包括關於其中所含有的血漿製品的各種資料的標識資訊,該標識資訊可包括血漿製品之供體年齡、關於血漿製品之處理詳情(例如,血漿製品是否經處理從而移除超過平均分子量(諸如以上所描述)之蛋白質)、血型詳情等中的一或多項。在一些情況下,套組中之各容器包括關於其中所含有的血漿的標識資訊,且該標識資訊包括關於血漿製品之供體年齡的資訊,例如,該標識資訊提供血漿製品供體之確定年齡相關資料(其中此種標識資訊可為收集時之供體年齡)。在一些情況下,套組之各容器含有來自年齡實質上相同的供體的血漿製品,亦即,所有容器皆包括來自年齡實質上相同、甚至相同的供體的製品。年齡實質上相同意謂獲得套組之血漿製品的各個供體在一些情況下各自相差5歲以下,諸如4歲以下,例如3歲以下,包括2歲以下,諸如1歲以下,例如9個月以下、6個月以下、3個月以下,包括1個月以下。標識資訊可存在於容器之任何便利組件上,諸如標籤、RFID晶片等。標識資訊可視需要為人類可讀的、電腦可讀的等等。容器可具有任何便利的組態。儘管容器之容積可能變化,但在一些情況下,容積在10 ml至5000 mL範圍內,諸如25 mL至2500 mL,例如50 ml至1000 mL,包括100 mL至500 mL。容器可為剛性或可撓性的,且可由任何便利的材料(例如聚合材料,包括醫學級塑膠材料)製造。在一些情況下,容器具有袋狀或囊狀組態。除容器以外,該等套組可進一步包括投與裝置,例如,如以上所描述。該等套組之組件可提供於經組態以容納容器及其他套組組件之任何適合包裝中,例如盒狀或類似結構。
除以上組件以外,標的套組將進一步包括關於實踐標的方法之說明。此等說明可呈多種形式存在於標的套組中,其中一或多種可存在於套組中。此等說明可能存在之一種形式為作為印刷資訊處於適合之媒體或基質(例如印刷有資訊之一或多張紙)上、套組之包裝中、包裝插頁中等等。另一手段為記錄有資訊之電腦可讀媒體,例如磁片、CD、可攜式快閃驅動等等。可能存在之另一手段為可用於經由網際網路在遠程資料站存取資訊之網站地址。套組中可存在任何便利的手段。 N. 經驗實例 1. 疼痛模型a) 疼痛 —— 損傷前治療 (1) 神經性神經損傷之改變
使用採用慢性壓迫性損傷(CCI)之慢性疼痛模型來確定經以下各項治療之22月齡C57BL/6J小鼠經歷之疼痛程度:(1) PPF1繼CCI;(2)媒劑繼CCI;或(3)媒劑繼假手術。使用此種模型,將神經系統調控至持續高反應性狀態,由此在發生初始損傷之後很久降低疼痛閾值。(參見例如Safakhah, H.A.等人,Journal of Pain , 10:1457-66;及Suter MR等人,Anesthesiology Res and Practice (2011),該兩文獻係以引用之方式整體併入本文中。)。
PPF1為一種PPF,如藉由電泳所測定,其具有約88%正常人類白蛋白(相對於總蛋白)、12% α球蛋白及β球蛋白以及不超過1% γ球蛋白。除非指出,否則本文中之實例中使用5%溶液(w/v,50 g/L)活體內投與PPF1。PPF2亦為PPF,但批次與PPF1不同。PPF2滿足蛋白質含量及濃度規格與PPF1相同。
1 描繪CCI實驗之時間線。經由結紮對二十三月齡野生型小鼠投與CCI或假手術,24小時後投與PPF1或媒劑對照物之連續7天150 uL/天脈衝用劑方案(靜脈內,尾靜脈)。在第四週期間評定行為,並且在第五週進行組織收集以用於組織學分析。
2 為描繪投與二十三月齡野生型小鼠之CCI之位置的圖示。如該圖所指示,將結紮投與坐骨神經上。該圖係根據Suter MR等人,Anesthesiology Res and Practice , (2011)改適而來,該文獻係以引用之方式整體併入本文中。
3 報告在CCI或假手術後4週對野生型小鼠進行之機械性von Frey痛覺異常測試之資料,如圖1中所詳述。為了測定動物對機械壓力之耐受性,藉由不同粗細之von Frey纖絲刺激藉由受試坐骨神經致使衰弱無力之後爪。量測小鼠撤回其後爪之壓力且標繪於圖3中。該圖說明在CCI後用PPF1處理之小鼠與在CCI後用媒劑對照物處理之小鼠相比展現顯著更輕之疼痛(可耐受更大壓力)。假手術動物亦展現與在CCI後用媒劑對照物處理之動物相比顯著更輕之疼痛。主要發現為PPF1對由CCI誘致之機械性痛覺具有積極作用。***P< 0.001,CCI PPF1處理相對於CCI媒劑處理,*P<0.05,假手術媒劑相對於CCI媒劑;一因子ANOVA與Tukey事後歸因分析。
4 報告圖1中所描述之野生型小鼠的海馬廻組織學資料。使用雙皮質素(DCX)標記量測神經新生。接受CCI手術且用PPF1處理之小鼠與接受媒劑之小鼠相比在海馬齒狀回中具有顯著增加之神經新生。接受假手術之小鼠與接受CCI手術之小鼠相比傾向於更大程度的神經新生,兩組皆在手術後接受媒劑處理。因而,PPF1展現在慢性神經損傷後恢復神經新生的能力。*P<0.05 CCI PPF1處理相對於CCI媒劑處理;非配對T檢驗。
5 報告圖1中所描述之野生型小鼠的海馬廻組織學資料。對炎症標記(如由CD68表現量度)進行定量。吾等之發現說明,接受CCI手術及媒劑處理之小鼠與CCI手術後用PPF1處理之小鼠相比在海馬體中表現顯著更大數目之CD68陽性細胞。經PPF1處理之動物具有與假手術組類似的炎症程度。此說明PPF1可有助於改善由慢性神經損傷引起之神經炎症。*P<0.05 CCI PPF1處理相對於CCI媒劑處理,假手術媒劑相對於CCI媒劑;一因子ANOVA與Tukey事後歸因分析。
6 報告接受CCI或假手術並按如圖1中所描述之時間線進行測試之C57BL/6J小鼠的機械性von Frey痛覺異常測試的資料。對二十二月齡小鼠投與PPF1或媒劑對照物之連續7天150 uL/天脈衝用劑方案(靜脈內,尾靜脈)。另一組每日接受75 mg/kg佳巴本汀(腹膜內投與)連續7天。所有處理皆在CCI或假手術後24小時開始。為了測定動物對機械壓力之耐受性,藉由不同粗細之von Frey纖絲刺激藉由受試坐骨神經致使衰弱無力之後爪。評定小鼠撤回其後爪時之壓力並且在圖6中呈現為隨CCI或假手術後週數變化。該圖說明在CCI手術後投與PPF1之小鼠與在CCI後用媒劑處理之小鼠相比在所有評定時間點皆對機械性痛覺具有顯著增高之耐受性。相反,投與佳巴本汀之小鼠僅在CCI手術後2週時在機械性痛覺方面顯示顯著改良且在所有其他時間點皆與媒劑處理小鼠相似。假手術小鼠在手術操作後3週及5週時對機械性痛覺顯示顯著增加之反應。總而言之,此等資料說明PPF1與標準照護治療(佳巴本汀)相比改善周圍疼痛之時間量更大。***,**** P<0.001,P<0.0001,PPF1相對於媒劑對照組;ANOVA與Tukey事後歸因分析。*P<0.05佳巴本汀相對於媒劑對照組;ANOVA與Tukey事後歸因分析。*,**P<0.05,P<0.01假手術相對於媒劑對照組;ANOVA與Tukey事後歸因分析。
7 報告如圖1中所描述以及如Woolfe及Macdonald所描述加以處理之野生型小鼠的熱板測試資料。(Woolfe G.及Macdonald AD,J. Pharmacol. Exp. Ther. 80:300-07 (1944),該文獻係以引用之方式整體併入本文中)。將熱板設定至55℃之溫度。將小鼠置放於透明圓筒內適應30分鐘。將圓筒置於熱板上並啟動計時器。當首次觀察到疼痛反應行為(例如舔舐後爪或跳起)時,將時間記錄為潛伏期。若未觀察到疼痛反應行為,則在預定截止時間(諸如30秒)將動物移出,以防止組織損傷。僅在CCI手術後2週及5週對小鼠進行測試,因為已證明重複暴露於測試會改變敏感度。圖7說明在CCI或假手術後5週之熱板疼痛反應潛伏期。PPF1處理與給與CCI加媒劑對照物之小鼠相比對熱板刺激之敏感性顯著較低,表明PPF1具有挽救作用。** P<0.01假手術相對於CCI手術,**** P<0.0001 PPF1相對於媒劑處理之CCI手術小鼠。ANOVA與Tukey事後歸因分析。(2) 預防脊髓神經炎症
對22月齡C57BL/6J小鼠進行與前述研究(以上)類似的獨立研究。如下處理各組小鼠:(1) CCI後PPF (PPF2);(2) CCI後媒劑;(3) CCI後重組人類白蛋白(rhAlb);或(4)假手術後媒劑。對小鼠投與PPF2、重組人類白蛋白或媒劑對照物之連續7天150 μL/天脈衝用劑方案(靜脈內,尾靜脈)。所有處理皆在CCI或假手術後24小時開始。
8 報告按 1 之時間線處理時CCI後三十五(35)天熱板測試(如以上所描述)之資料。經PPF2處理之小鼠與給與CCI加媒劑對照物之小鼠相比對熱板刺激之敏感性顯著較低。經重組人類白蛋白處理之小鼠與給與CCI加媒劑對照物之小鼠相比敏感性亦顯著較低,但未達至經PPF2處理之小鼠的程度。* P<0.05 rhAlb相對於媒劑處理之CCI小鼠,*** P<0.001 PPF2相對於媒劑處理之CCI手術小鼠。ANOVA與Tukey事後歸因分析。
9 報告此等相同小鼠在CCI前(基線)後不同時間間隔之機械性von Frey痛覺異常測試之資料。評定小鼠撤回其後爪時之壓力且於 9 中呈現為隨CCI或假手術後週數變化。該圖說明在CCI手術後投與PPF2之小鼠與在CCI後用媒劑或重組人類白蛋白(rhAlb)處理之小鼠相比在所有評定時間點皆對機械性痛覺具有顯著增高之耐受性。此顯示PPF (PPF2)與對照媒劑或白蛋白相比改善疼痛之時間量更大,白蛋白為PPF之主要蛋白質組分。因而,此等作用似乎並非經由白蛋白而是PPF中存在之其他蛋白質介導。* P<0.05;** P<0.01;*** P<0.001;**** P<0.0001,相對於媒劑對照組;ANOVA與Tukey事後歸因分析。
10 報告在如以上所描述之22月齡小鼠中進行之另一類似實驗中在最後一劑PPF (PPF1)之後五週時末端坐骨神經中髓鞘鹼性蛋白(MBP,藉由ab40390抗兔抗體Abcam偵測)之相對含量。* P<0.05;*** P<0.001,相對於媒劑對照組;ANOVA與Tukey事後歸因分析。
11 報告此等小鼠中S-100許旺氏細胞標記之相對水準。在兩種情況下,CCI小鼠中之PPF皆使此等標記之相對水準與CCI媒劑對照組小鼠相比有所增高。總而言之,此顯示PPF經由增加髓鞘蛋白及S-100蛋白表現來促進坐骨神經修復機制。其亦顯示PPF誘導髓鞘形成修復機制。**P<0.01;*** P<0.001,相對於媒劑對照組;ANOVA與Tukey事後歸因分析。
12 10 11 中報告之資料的螢光顯微鏡定性呈現。
13 14 分別顯示在CCI損傷後24小時處理之小鼠之脊髓背角中偵測到BDNF及CD68。腦來源神經營養因子(BDNF,藉由ab108319抗兔抗體Abcam偵測)由活化小神經膠質細胞分泌,且已顯示經由突觸促進及參與類中樞敏感化機制來增強脊椎痛覺(偵測疼痛刺激)。周圍損傷誘致之神經性疼痛往往伴有BDNF脊椎表現增加(Garraway SM等人,Neural Plast. Article ID 9857201 (2016))。亦測定CD68水準(藉由Biorad MCA1957 GA抗大鼠抗體偵測)。CD68為活化小神經膠質之標記。 13 14 顯示,在CCI損傷後24小時進行PPF治療使脊髓背角中之BDNF及CD68標記皆顯著減少,表明防止小神經膠質活化且阻斷與神經性疼痛發展有關之不利下游事件。** P<0.01;*** P<0.001,相對於媒劑對照;ANOVA與Tukey事後歸因分析。
15 16 分別為 13 14 中呈現之資料的螢光顯微鏡影像。矩形突出顯示在L4-L6腰椎節段處分析之脊髓背角。諸圖右側之影像為各圖左側之矩形區域之較高焦度影像。b) 疼痛 —— 損傷之後治療十四天
17 顯示用於22月齡C57BL/6J小鼠之方案。在CCI或假手術程序前3-4天獲取基線von Frey爪撤回閾值以量測機械性痛覺異常。如下處理各組小鼠:(1) CCI後14天PPF (PPF1);(2) CCI後14天媒劑;(3) CCI後14天重組人類白蛋白(rhAlb);或(4)假手術後14天媒劑。對小鼠投與PPF1、重組人類白蛋白或媒劑對照物之連續7天150 μL/天脈衝用劑方案(靜脈內,尾靜脈)。所有處理皆在CCI或假手術後14天開始。
18 報告在基線、CCI後14天、21天、28天、35天、42天及49天時的Von Frey爪撤回閾值。在第14天,除假手術組以外之所有組中皆可見顯著缺陷,表明損傷2週後所有CCI組中皆存在中樞性敏感化。此情況直至停止用PPF處理之後7天(第28天)方得以逆轉,表明在此模型中,在PPF下並非發生簡單止痛。作為替代,在PPF處理下發生機械作用,而在媒劑或重組人類白蛋白(rh白蛋白)下則未觀測到。此表明PPF與媒劑對照物相比可顯著減輕PPF治療前充分確定之疼痛(必然涉及中樞組分)。** P<0.01;*** P<0.001;**** P<0.0001,相對於媒劑對照組;ANOVA與Tukey事後歸因分析。
19 20 報告在CCI後35天( 19 )及CCI後49天( 20 )之熱板潛伏期值。兩組結果皆顯示經PPF處理之小鼠的熱板疼痛敏感度長久性降低。此亦支持以下觀測結果:PPF經由機械作用起作用,而非簡單提供止痛作用。** P<0.01;ANOVA與Tukey事後歸因分析。 2. 創傷癒合模型
使用糖尿病小鼠模型(B6.BKS(D)-Leprdb /J)評定PPF1對創傷癒合之效力。在第-1天將六週齡雄性B6.BKS(D)-Leprdb/J小鼠之背部剃毛。第0天在小鼠背上之兩個位置進行創傷。小鼠自第0天(皮膚創傷後即刻)至第6天每天接受媒劑(150 µL)或PPF1 (150 µL)處理(IV)。
如下進行皮膚創傷:在皮膚創傷前一天使用脫毛膏將動物脫毛,繼而用溫水輕輕洗滌其皮膚。使用吸入異氟烷將動物麻醉,將手術部位剃毛並且用聚維酮-碘(「必達定(betadine)」)或克羅希西定(chlorhexidine)防腐產品(或類似手術用洗滌液)及70%酒精prepped。將熱水加熱墊(或類似手術用產品)置放在小鼠下方。使用永久標記在其背部皮膚上用5 mm直徑圓標記兩個創傷部位。使用潔淨鑷子提起背部皮膚,並使用鋒利手術用剪刀沿標記圓切開。使用Vetbond及耐綸縫合線將中間具有6 mm直徑切口之15 mm直徑矽酮夾板施加在創傷周圍。在皮膚創傷之後,將小鼠稱重(初始體重)並置放於具有加熱墊底層及軟質食品之潔淨圈養籠中。小鼠停留在墊上並加以監測,直至小鼠變得光潔、警覺而且有反應。
手術後每天評定創傷癒合,直至移除縫合線。手術後立即及每約12小時經腹膜內投與丁基原啡因,總計三次注射。手術前及手術後24小時經腹膜內投與美洛西卡(meloxicam)。手術後將軟質食品及Clear H2 O Recovery凝膠置放於籠子底部。手術後每天量測小鼠體重。若小鼠相對於手術後體重減輕超過1公克,則每天投與500 ul生理鹽水。
每天藉由使用卡尺量測創傷大小來評估小鼠創傷閉合量。在第10天及第14天將小鼠處死。用阿佛丁(Avertin) (250 mg/kg,腹膜內)將小鼠深度麻醉,隨後進行心臟穿刺,並且用預先填充有EDTA之注射器收集血液樣品。隨後將血液/EDTA注入微量離心管中。將管子保持在冰上並儘快藉由在1000 g (+4℃)下離心15分鐘分離血漿。將各小鼠之血漿等分為每小瓶100 μL,其餘處於第二小瓶中,並且儲存在-80℃下。
自各小鼠收集皮膚,在4%聚甲醛中固定,繼而在PBS中洗滌2次,隨後進行石蠟包埋。將組織切片或溶解,並藉由標準組織學及生物化學方法(包括qRT-PCR、西方墨點法、ELISA及免疫組織化學)分析炎症標記。
21 為未經處理( 21A )或經PPF1處理( 21B )之糖尿病創傷(B6.BKS(D)-Leprdb /J糖尿病小鼠模型)之間的組織學比較。黑色柱條指示創傷層厚度(表皮加顆粒層)。箭頭指示創傷邊界。在PPF1處理之小鼠中,創傷層厚度增加,如藉由創傷層厚度所測定。PPF1因此顯示改良之創傷癒合。
22 為未經處理( 22A )或經PPF1處理( 22B )之糖尿病創傷(B6.BKS(D)-Leprdb /J糖尿病小鼠模型)之間的組織學比較。黑色柱條指示顆粒層。藍色柱條指示表皮層。經PPF1處理之創傷與未經處理之創傷相比展現更厚之表皮層,但顆粒層展現在經PPF1處理及未經處理之創傷之間存在甚至更大之差異趨勢(亦即,經PPF1處理之創傷中的顆粒層與未經處理之創傷相比更厚)。
23 26 報告來自評定PPF1相對於媒劑對糖尿病性創傷癒合之效力的B6 ob/ob (B6.Cg-Lepob/J小鼠)糖尿病小鼠模型的結果。使用九週齡雄性B6 OB/OB小鼠。在創傷前一天,將小鼠稱重並禁食5小時,以測定尾部血液之空腹葡萄糖。根據體重及葡萄糖水準將小鼠等分至2個不同的處理組。為了進行創傷,將小鼠剃毛,塗覆脫毛膏(Nair™),在其背上兩個位置進行創傷(5 mm直徑切除),隨後利用於70%酒精中浸泡之矽酮環(12 mm外周長及6 mm內周長)塗覆。用Vectabond™將該環連接至開放創傷。對各環應用四根縫合線,以確保矽酮環在整個實驗過程中皆保持附著至創傷。將30 μL PPF1及對照物直接塗覆在創傷頂部,並且用一片Tegaderm™將兩個創傷密封。藉由在覆蓋創傷之Tegaderm™內注射PPF1及對照物來投與每日處理。為了對創傷進行成像,將正覆蓋創傷之Tegaderm™切掉,並且用一片新鮮Tegaderm™重新密封創傷。處死時,移除諸環,自背部切下創傷以用於組織學分析。
每日藉由確定創傷閉合量來評定創傷癒合。使用照相機及精密刻度尺量測創傷大小。在第10天及第14天進行末端組織收集。將組織切片或溶解,並藉由標準組織學方法(包括免疫組織化學、qRT-PCR以及H&E及其他專用染色)分析炎症標記。
23 描繪實驗之總體設計。血滴指示何時收集血液以量測空腹葡萄糖水準。在第2天,製造皮膚創傷,並且在第1天至第7天,進行靜脈內(iv)用劑。 24 報告第一研究(研究1)中在若干個創傷後時間點仍開放之創傷的百分比。將小鼠用PPF1 (150 µL)或生理鹽水對照物處理7天。10天之後,經PPF1處理之動物中開放創傷之大小與鹽水對照組相比顯著減小。(** p< 0.006,藉由非配對T檢驗)。
25 報告第二類似研究(研究2)中在若干個創傷後時間點仍開放之創傷的百分比。將小鼠用PPF1 (150 µL)或生理鹽水對照物處理7天。8天之後,經PPF1處理之動物中開放創傷之大小與鹽水對照組相比顯著減小。(** p< 0.0018,非配對T檢驗)。
26 報告創傷後11天仍開放之創傷的百分比(組合研究1及研究2資料)。11天之後,經PPF1處理之動物在開放之創傷的百分比方面展現統計上顯著之降低。(** p< 0.006,藉由非配對T檢驗)。經PPF1處理之動物與經媒劑處理之動物之間的差異在第10天同樣顯著(** p< 0.006,藉由非配對T檢驗)。
27 28 報告使用向B6 ob/ob (B6.Cg-Lepob/J小鼠)之創傷局部投與PPF1或媒劑之研究的結果。 27 顯示向創傷投與30 μL局部PPF1或對照媒劑之每日投與的研究範式。如 23 中所描述進行創傷。 28 報告局部研究之結果,以及治療10天後留下之創傷面積佔初始創傷面積的百分比。圖28指示PPF1與對照媒劑相比顯著降低10天後留下之開放創傷的百分比。
在至少一些先前描述之實施例中,一實施例中所使用之一或多個元件可互換用於另一實施例中,除非此種置換在技術上不可行。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可在不背離所主張標的之範疇的情況下對以上描述之方法及結構進行各種其他省略、添加及修改。所有該等修改及改變皆意欲屬於由所附申請專利範圍限定之標的物的範疇內。
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理解,一般而言,本文中且尤其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例如,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主體)中所使用之術語一般意欲為「開放」術語(例如,術語「包括」應解釋為「包括但不限於」,術語「具有」應解釋為「至少具有」,術語「包括」應解釋為「包括但不限於」,等等)。熟習此項技術者更應理解,若意圖特定數目之引入申請專利範圍敍述,則將在申請專利範圍中明確敍述此種意圖,且不存在此種敍述時,則不存在此種意圖。舉例而言,為了有助於理解,以下所附申請專利範圍可使用導引性片語「至少一」及「一或多」來引入申請專利範圍敍述。然而,使用此種片語不應被視為隱含藉由不定冠詞「一」引入申請專利範圍敍述將含有此種引入申請專利範圍敍述之任何特定申請專利範圍界限為僅含有一項此種敍述,即便在同一申請專利範圍包括導引性片語「一或多」或「至少一」以及諸如「一」之不定冠詞(例如,「一」應解釋為意指「至少一」或「一或多」)時;此同樣適用於使用定冠詞來引入申請專利範圍敍述的情況。另外,即便明確敍述特定數目之引入申請專利範圍敍述,熟習此項技術者亦應認識到,此種敍述應解釋為意謂至少為所敍述之數目(例如,僅敍述「兩次敍述」而無其他修飾語時意謂至少兩次敍述,或者兩次或更多次敍述)。此外,在使用類似於「A、B及C等中之至少一者」之慣用表述的彼等情況下,一般而言,此種結構意欲為熟習此項技術者對該慣用表述所理解之意義(例如,「具有A、B及C中之至少一者的系統」將包括但不限於僅具有A之系統、僅具有B之系統、僅具有C之系統、具有A及B之系統、具有A及C之系統、具有B及C之系統及/或具有A、B及C之系統等等)。在使用類似於「A、B或C等中之至少一者」之慣用表述的彼等情況下,一般而言,此種結構意欲為熟習此項技術者對該慣用表述所理解之意義(例如,「具有A、B或C中之至少一者的系統」將包括但不限於僅具有A之系統、僅具有B之系統、僅具有C之系統、具有A及B之系統、具有A及C之系統、具有B及C之系統及/或具有A、B及C之系統等等)。熟習此項技術者更應理解,實際上任何呈現兩個或更多個替代術語之分離型字組及/或片語,無論在發明描述中、申請專利範圍中或是附圖中,皆應理解為涵蓋包括諸項之一、諸項中之任一項、或全部兩項的可能性。舉例而言,片語「A或B」應理解為包括「A」或「B」或「A及B」之可能性。
另外,在利用馬庫西群組描述本發明之特徵或態樣時,熟習此項技術者應認識到從而亦利用馬庫西群組之任何個別成員或成員子群來描述本發明。
如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理解,出於任何及所有目的,諸如就提供書面描述而言,本文中揭示之所有範圍亦涵蓋任何及所有可能的子範圍及其子範圍之組合。任何所列出之範圍皆可容易地公認為充分描述該相同範圍並使其能夠細分為至少相等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五分之一、十分之一等等。作為一非限制性實例,本文中所論述之各範圍可容易地細分為下三分之一、中三分之一及上三分之一等等。如熟習此項技術者亦應理解,諸如「至多」、「至少」、「大於」、「小於」及其類似語言之所有語言皆包括所敍述之數值並且係指範圍,該等範圍可隨後細分為如以上所論述之子範圍。最後,如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理解,範圍包括各個別成員。因而,舉例而言,具有1至3個物品之群組係指具有1、2或3個物品之群組。類似地,具有1至5個物品之群組係指具有1、2、3、4或5個物品之群組,諸如此類。
儘管已出於清楚理解之目的藉由說明及實例之方式相當詳細地描述上述發明,但熟習此項技術者根據本發明之教示應顯而易知,可在不背離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之精神及範疇的情況下對其進行某些改變及修改。
因此,前述內容僅說明本發明之原理。應瞭解,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能夠擬出儘管未明確描述或示於本文中但可體現本發明之原理且包括在其精神及範疇內的各種佈置。此外,本文中所敍述之所有實例及條件語言皆主要意欲輔助讀者理解本發明之原理及由諸位發明人貢獻之用於增進此項技術之原理,並且將被視為但不限於此種明確敍述之實例及條件。此外,本文中敍述本發明之原理、態樣及實施例以及其特定實例的所有陳述皆意欲涵蓋其結構及功能等效物。另外,意欲此種等效物包括當前已知的等效物及未來開發的等效物,亦即,所開發的執行相同功能的任何要素,不考慮結構。此外,本文中揭示之內容不意欲獻給公眾,無論此種揭示內容是否明確敍述於申請專利範圍中。
本發明之範疇因此不意欲受本文中所顯示及描述之例示性實施例限制。相反,本發明之範疇及精神由所附申請專利範圍體現。在申請專利範圍中,美國法典第35卷第112(f)條或美國法典第35卷第112(6)條明確定義為僅當申請專利範圍中於限制開始處敍述精確片語「用於……之構件」或精確片語「用於……之步驟」時援用申請專利範圍中之此種限制;若此種精確片語未用於申請專利範圍中之限制,則不援用美國法典第35卷第112(f)條或美國法典第35卷第112(6)條。
1 描繪慢性壓迫性損傷(CCI)實驗。經由結紮對二十三月齡野生型小鼠投與CCI或假手術,24小時後投與PPF1、佳巴本汀(Gabapentin)、重組人類白蛋白(rhAlb)或媒劑對照物之連續7天脈衝用劑方案。在第二週至第五週期間評定行為,並且在第五週期間進行組織收集以用於組織學分析。
2 為描繪投與二十二月齡野生型小鼠之CCI之位置的圖示。如該圖所指示,將結紮投與坐骨神經上。該圖係根據Suter MR等人,Anesthesiology Res and Practice , (2011)改適而來,該文獻係以引用之方式整體併入本文中。
3 報告經圖1中所描述之CCI或假手術處理之野生型小鼠之機械性von Frey痛覺異常測試的資料。對藉由受試坐骨神經致使衰弱無力之後爪投與von Frey纖絲刺激可用於分析疼痛行為。量測小鼠撤回其後爪之壓力且標繪於圖3中。該圖顯示在CCI後用PPF1處理之小鼠與在CCI後用媒劑對照物處理之小鼠相比展現顯著更輕之疼痛(可耐受更大壓力)。而且用媒劑處理之假手術組與CCI後用媒劑對照物處理之小鼠相比亦展現顯著減輕之疼痛。此顯示PPF1對機械性痛覺缺陷具有積極作用。
4 報告圖1中所描述之野生型小鼠的海馬廻組織學資料。使用雙皮質素(DCX)標記量測神經新生。給與CCI手術且用PPF1處理之小鼠與接受媒劑之小鼠相比在海馬體中具有顯著更多之神經新生。給與假手術加媒劑之小鼠與給與CCI及手術後媒劑之小鼠相比傾向於更大程度之神經新生。因而,PPF1展現在慢性神經損傷後恢復神經新生的能力。
5 報告圖1中所描述之野生型小鼠的海馬廻組織學資料。對CD68表現進行定量,且給與CCI加媒劑之小鼠與給與CCI加PPF1之小鼠相比在海馬體中表現顯著更大數目之CD68陽性細胞。在給與CCI加媒劑之小鼠與給與假手術加媒劑之小鼠之間觀察到相似程度的差異。此顯示PPF1可能有助於阻斷由慢性神經損傷引起之神經炎症。
6 報告接受CCI或假手術並按如圖1中所描述之時間線進行測試之二十二月齡C57BL/6J小鼠的機械性von Frey痛覺異常測試的資料。評定小鼠撤回其後爪時之壓力並且在圖6中呈現為隨CCI或假手術後週數變化。該圖說明在CCI手術後投與PPF1之小鼠與在CCI後用媒劑處理之小鼠相比在所有評定時間點皆對機械性痛覺具有顯著增高之耐受性。相反,投與佳巴本汀之小鼠僅在CCI手術後2週時在機械性痛覺方面顯示顯著改良且在所有其他時間點皆與媒劑處理小鼠相似。假手術小鼠在手術操作後3週及5週時對機械性痛覺顯示顯著增加之反應。總而言之,此等資料說明PPF1與標準照護治療(佳巴本汀)相比改善周圍疼痛之時間量更大。
7 報告接受CCI或假手術並按如圖1中所描述之時間線進行測試之二十二月齡野生型小鼠的熱板測試的資料。如Woolfe及Macdonald所描述進行此分析。(Woolfe G.及Macdonald AD,J. Pharmacol. Exp. Ther. 80:300-07 (1944),該文獻係以引用之方式整體併入本文中)。將熱板設定至55℃之溫度。將小鼠置放於透明圓筒內適應30分鐘。將圓筒置於熱板上並啟動計時器。當首次觀察到疼痛反應行為(例如舔舐後爪或跳起)時,將時間記錄為潛伏期。圖7說明在CCI或假手術後5週之熱板疼痛反應潛伏期。PPF1處理與給與CCI加媒劑對照物之小鼠相比對熱板刺激之敏感性顯著較低,表明PPF1具有挽救作用。而標準照護效果(佳巴本汀)與媒劑效果相似。
8 報告接受CCI或假手術並按如圖1中所描述之時間線進行測試之野生型小鼠的熱板測試的資料。圖8說明在CCI或假手術後5週之熱板疼痛反應潛伏期。PPF1處理及rhALB與給與CCI加媒劑對照物之小鼠相比對熱板刺激之敏感性顯著較低。
9 報告接受CCI或假手術並按如圖1中所描述之時間線進行測試之C57BL/6J小鼠的機械性von Frey痛覺異常測試的資料。圖9說明在CCI手術後投與PPF1之小鼠與在CCI後用媒劑處理之小鼠相比在所有評定時間點皆對機械性痛覺具有顯著增高之耐受性。相反,在所有時間點,投與rhALB之小鼠對機械性痛覺異常之反應皆與經媒劑處理之小鼠相似。
10 報告如圖1中所描述之接受CCI或假手術且在第35天之後進行組織收集後加以分析的C57BL/6J小鼠的髓鞘鹼性蛋白(MBP)表現的坐骨神經組織學分析(距最後一個結紮約1000 μm)的資料。圖10說明CCI手術後投與PPF1之小鼠與經媒劑處理之動物相比具有顯著增加之MBP強度,表明髓鞘表現增加。假手術組小鼠與CCI損傷媒劑小鼠相比亦表現增加之MBP。
11 報告如圖1中所描述之接受CCI或假手術且在第35天之後進行組織收集後加以分析的C57BL/6J小鼠的S-100蛋白(由許旺氏細胞表現)的坐骨神經組織學分析(距最後一個結紮約1000 um)的資料。圖11說明CCI手術後投與PPF1之小鼠與經媒劑處理之動物相比具有顯著增加之S-100強度,表明許旺氏細胞(其為周圍神經中之髓鞘質產生細胞)增加。假手術組小鼠與CCI損傷媒劑小鼠相比亦表現增加之S-100。
12 為選自坐骨神經組織學分析之影像,其鑑定圖10及圖11中用於定量之位置(距最後一個結紮約1000 μm)及如圖1中所描述之接受CCI手術且用媒劑或PPF1處理且在第35天之後用於坐骨神經組織定性分析之C57BL/6J小鼠中S-100蛋白(由許旺氏細胞表現)及髓鞘鹼性蛋白的代表性強度。
13 報告如圖1中所描述之接受CCI或假手術且在第35天之後進行組織收集後加以分析的C57BL/6J小鼠的脊髓組織學分析(在自腰椎節段L4-L6收集之脊髓組織上進行)的資料。圖13說明在CCI手術後投與PPF1之小鼠在脊髓背角內具有顯著降低之BDNF強度,表明脊髓內小神經膠質活化降低。由於BDNF為由活化小神經膠質釋放之促發炎細胞介素,故此等發現表明PPF1正降低脊髓內疼痛狀態之基本調控劑,從而使該水準正常化至假(非CCI損傷)小鼠之水準。
14 報告如圖1中所描述之接受CCI或假手術且在第35天之後進行組織收集後加以分析的C57BL/6J小鼠的脊髓組織學分析(在自腰椎節段L4-L6收集之脊髓組織上進行)的資料。圖14說明在CCI手術後投與PPF1之小鼠在脊髓背角內具有顯著降低之CD68強度,表明脊髓內小神經膠質活化降低。由於CD68蛋白由活化小神經膠質表現,故此表明PPF1正降低負責誘導脊髓內疼痛狀態之基本細胞類型之活化,從而使該水準正常化至假(非CCI損傷)小鼠之水準。圖13及圖14中呈現之資料指示PPF1正中樞調控由坐骨神經損傷引起之疼痛狀態並改善或預防周圍神經與大腦之間建立疼痛信號傳導,亦描述為中樞敏感化。
15 為選自脊髓組織學分析之影像,其鑑定圖14中用於定量之背角位置(在自腰椎節段L4-L6收集之脊髓組織上進行)及如圖1中所描述之接受CCI手術且用媒劑或PPF1處理且在第35天之後用於脊髓組織定性分析之C57BL/6J小鼠中CD68蛋白(由活化小神經膠質表現)的代表性強度。
16 為選自脊髓組織學分析之影像,其鑑定圖13中用於定量之背角位置(在自腰椎節段L4-L6收集之脊髓組織上進行)及如圖1中所描述之接受CCI手術且用媒劑或PPF1處理且在第35天之後用於脊髓組織定性分析之C57BL/6J小鼠中BDNF蛋白(由活化小神經膠質釋放之細胞介素)的代表性強度。
17 描繪慢性壓迫性損傷(CCI)實驗。經由結紮對二十二月齡野生型小鼠投與CCI或假手術,2週後投與PPF1、rhALB或媒劑對照物之連續7天脈衝用劑方案。在第二週至第七週期間每週評定行為,並且在第七週期間進行組織收集以用於組織學分析。
18 報告接受CCI或假手術並按如圖17中所描述之時間線進行測試之C57BL/6J小鼠的機械性von Frey痛覺異常測試的資料。圖18說明CCI手術後兩週投與PPF1之小鼠在停止PPF1處理後一週之時間點開始且貫穿研究持續時間維持對機械性痛覺具有顯著增高之耐受性。圖18中之發現表明PPF1處理引發以縱向方式降低對機械性痛覺異常之敏感度的過程,因為直至處理後一週方才發現耐受性改良之證據(與僅在處理期間提供益處之療法(諸如類鴉片止痛劑)相反)並持續至少28天。相反,在所有時間點,投與rhALB之小鼠對機械性痛覺異常之反應皆與經媒劑處理之小鼠相似。
19 報告接受CCI或假手術並按如圖17中所描述之時間線進行測試之野生型小鼠的熱板測試的資料。圖19說明在CCI或假手術後5週之熱板疼痛反應潛伏期。PPF1處理與給與CCI加媒劑對照物之小鼠相比對熱板刺激之敏感性顯著較低。
20 報告接受CCI或假手術並按如圖17中所描述之時間線進行測試之野生型小鼠的熱板測試的資料。圖20說明在CCI或假手術後7週之熱板疼痛反應潛伏期。PPF1處理與給與CCI加媒劑對照物之小鼠相比對熱板刺激之敏感性顯著較低。
21A 21B 提供未經處理( 21A )或經PPF1處理( 21B )之糖尿病性創傷(B6.BKS(D)-Leprdb /J糖尿病小鼠模型)之間的組織學比較。黑色柱條指示創傷層厚度(表皮加顆粒層)。箭頭指示創傷邊界。在PPF1處理之小鼠中,創傷層厚度增加,如藉由創傷層厚度所測定。PPF1因此顯示改良之創傷癒合。
22A 22B 為未經處理( 22A )或經PPF1處理( 22B )之糖尿病創傷(B6.BKS(D)-Leprdb /J糖尿病小鼠模型)之間的組織學比較。黑色柱條指示顆粒層。藍色柱條指示表皮層。經PPF1處理之創傷與未經處理之創傷相比展現更厚之表皮層,但顆粒層展現在經PPF1處理及未經處理之創傷之間存在甚至更大之差異趨勢(亦即,經PPF1處理之創傷中的顆粒層與未經處理之創傷相比更厚)。
23 描繪 24 28 中所使用之糖尿病性創傷癒合實驗之總體設計。血滴指示何時收集血液以量測空腹葡萄糖水準。在第2天,製造皮膚創傷,並且在第1天至第7天,進行靜脈內(iv)用劑。處死之後進行組織學分析(藉由顯微鏡加以表徵)。
24 報告第一研究(研究1)中在若干個創傷後時間點仍開放之創傷的百分比。將小鼠用PPF1 (150 µL)或生理鹽水對照物處理7天。10天之後,經PPF1處理之動物中開放創傷之大小與鹽水對照組相比顯著減小。(** p< 0.006,藉由非配對T檢驗)。
25 報告第二類似研究(研究2)中在若干個創傷後時間點仍開放之創傷的百分比。將小鼠用PPF1 (150 µL)或生理鹽水對照物處理7天。8天之後,經PPF1處理之動物中開放創傷之大小與鹽水對照組相比顯著減小。(** p< 0.0018,非配對T檢驗)。
26 報告創傷後11天仍開放之創傷的百分比(組合研究1及研究2資料)。11天之後,經PPF1處理之動物在開放之創傷的百分比方面展現統計上顯著之降低。(** p< 0.006,藉由非配對T檢驗)。經PPF1處理之動物與經媒劑處理之動物之間的差異在第10天同樣顯著(** p< 0.006,藉由非配對T檢驗)。
27 報告使用向B6 ob/ob (B6.Cg-Lepob/J小鼠)之創傷局部投與PPF1或媒劑之研究的結果。圖27顯示向創傷投與30 μL局部PPF1或對照媒劑之每日投與的研究範式。如圖10中所描述進行創傷。
28 報告局部研究之結果,以及治療10天後留下之創傷面積佔初始創傷面積的百分比。圖15指示PPF1與對照媒劑相比顯著降低10天後留下之開放創傷的百分比。

Claims (13)

  1. 一種血漿級分在製造用於治療處在手術後恢復中之患者的藥物中的用途。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用途,其中該血漿級分為血漿蛋白質級分。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用途,其中該血漿蛋白質級分包含介於83%至95%之間的白蛋白。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用途,其中該血漿蛋白質級分為市售血漿蛋白質級分。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之用途,其中該藥物係使用脈衝劑量用劑方案來投與。
  6. 一種血漿級分在製造用於治療經診斷患有疼痛之個體的藥物中的用途。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用途,其中該疼痛為慢性疼痛。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用途,其中該疼痛為周圍性疼痛。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用途,其中該疼痛為中樞性疼痛。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至第9項中任一項之用途,其中該血漿級分為血漿蛋白質級分。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至第9項中任一項之用途,其中該血漿蛋白質級分包含介於83%至95%之間的白蛋白。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用途,其中該血漿蛋白質級分為市售血漿蛋白質級分。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至第9項中任一項之用途,其中該藥物係使用脈衝劑量用劑方案來投與。
TW108138527A 2018-10-26 2019-10-25 血漿及血漿級分用於改良疼痛、創傷癒合及手術後恢復之用途 TWI8191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862751448P 2018-10-26 2018-10-26
US62/751,448 2018-10-26
US201962842403P 2019-05-02 2019-05-02
US62/842,403 2019-05-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9970A true TW202029970A (zh) 2020-08-16
TWI819129B TWI819129B (zh) 2023-10-21

Family

ID=70327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38527A TWI819129B (zh) 2018-10-26 2019-10-25 血漿及血漿級分用於改良疼痛、創傷癒合及手術後恢復之用途

Country Status (14)

Country Link
US (5) US11103530B2 (zh)
EP (1) EP3870190A4 (zh)
JP (1) JP2022505915A (zh)
KR (1) KR20210068573A (zh)
CN (1) CN113056275A (zh)
AU (1) AU2019364271A1 (zh)
BR (1) BR112021006743A2 (zh)
CA (1) CA3115308A1 (zh)
CL (1) CL2021001044A1 (zh)
IL (1) IL282227B1 (zh)
MX (1) MX2021004755A (zh)
SG (1) SG11202103696XA (zh)
TW (1) TWI819129B (zh)
WO (1) WO202008646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112021006743A2 (pt) * 2018-10-26 2021-07-13 Alkahest, Inc. uso de plasma e frações plasmáticas para melhoria de dor, cicatrização de ferida e recuperação pós-operatória
JP2022553837A (ja) 2019-11-04 2022-12-26 アルカヘスト,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筋肉再生に使用するための血漿画分
AU2020388572A1 (en) 2019-11-20 2022-05-26 Alkahest, Inc. Blood plasma fractions for use in liver regeneration
US11484551B2 (en) * 2019-11-20 2022-11-01 Alkahest, Inc. Method of treating liver failure with plasma fraction IV-4

Family Cites Families (6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75197A (en) 1976-09-20 1978-02-21 Monsanto Company Serum albumin production
JPS60154150A (ja) 1984-01-25 1985-08-13 Hitachi Ltd 電気泳動装置
US4708713A (en) 1984-11-16 1987-11-24 Anisa Medical,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moving immunosuppressive components from the blood of mammals
DE3612137A1 (de) 1986-04-10 1987-10-15 Biotest Pharma Gmbh Steriles plasmaaustauschmittel
US5792835A (en) 1991-09-05 1998-08-11 Baxter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of preparing a topical fibrinogen complex
US6544761B2 (en) 1994-12-13 2003-04-08 Human Genome Sciences, Inc. Human 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4
US5916202A (en) 1996-08-30 1999-06-29 Haswell; John N. Umbilical cord blood collection
US6416487B1 (en) 1997-07-30 2002-07-09 Renal Tech International Llc Method of removing beta-2 microglobulin from blood
UA35656C2 (uk) 1999-12-27 2001-04-16 Олександр Миколайович Макаренко Спосіб лікування безперервно прогредієнтних ослабоумлюючих психічних захворювань
US6946546B2 (en) 2000-03-06 2005-09-20 Cambridge Antibody Technology Limited Human antibodies against eotaxin
US6632174B1 (en) 2000-07-06 2003-10-14 Cognifit Ltd (Naio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sting and training cognitive ability
US20020151064A1 (en) 2001-02-07 2002-10-17 Children's Hospital Medical Center Regulation of CCR3 expression
US6811777B2 (en) * 2002-04-13 2004-11-02 Allan Mishra Compositions and minimally invasive methods for treating incomplete connective tissue repair
US20050142208A1 (en) 2002-05-09 2005-06-30 Won Min Yoo Pharmceutical composition for treatment of wounds conntaining blood plasma or serum
JP2004051023A (ja) * 2002-07-22 2004-02-19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の制御装置
US20040127445A1 (en) 2002-08-28 2004-07-01 Chondrogene Limited Beta-2 microglobulin (B2M) and B2M related gene products for the regulation of osteoarthritis pathogenesis and chondrocyte proliferation
US20040120937A1 (en) 2002-12-19 2004-06-24 Therapy Patent Corporation Blood therapy process
US7785601B2 (en) 2002-12-31 2010-08-31 Sygnis Bioscience Gmbh & Co. Kg Methods of treating neurological conditions with hematopoietic growth factors
US20040146565A1 (en) * 2003-01-28 2004-07-29 Lauridsen Group Incorporated First lipoprotein fraction and therapeutic compositions of same
GB0305133D0 (en) 2003-03-06 2003-04-09 Sinvent As Product
AU2004224807A1 (en) 2003-03-24 2004-10-07 Axikin Pharmaceuticals, Inc. 2-phenoxy- and 2-phenylsulfomamide derivatives with CCR3 antagonistic activity for the treatment of asthma and other inflammatory or immunological disorders
US20040254152A1 (en) 2003-04-17 2004-12-16 Monje Michelle L. Prevention of deficits in neurogenesis with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AU2004294178C1 (en) 2003-11-19 2011-10-27 Rules-Based Medicine, Inc. Methods for diagnosis, stratification, and monitoring of Alzheimer's disease
US20060094064A1 (en) 2003-11-19 2006-05-04 Sandip Ray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diagnosis, stratification, and monitoring of alzheimer's disease and other neurological disorders in body fluids
WO2005106492A2 (en) 2004-04-30 2005-11-10 Bayer Healthcare Ag Diagnostics and therapeutics for diseases associated with c-c chemokine receptor 3 (ccr3)
PE20061329A1 (es) 2004-12-15 2006-12-08 Neuralab Ltd Anticuerpos ab humanizados para mejorar la cognicion
WO2006084334A1 (en) * 2005-02-11 2006-08-17 Cambridge Scientific Pty Ltd 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composition
KR100782333B1 (ko) * 2005-08-11 2007-12-06 메디제네스(주) 혈장 또는 혈청을 포함하는 신경손상 치료용 약학 조성물
US20070048387A1 (en) 2005-09-01 2007-03-01 Edwards Jeffrey D Tissue disruption treatment and composition for use thereof
WO2007059135A2 (en) 2005-11-10 2007-05-24 Satoris, Inc. Methods of treating alzheimer's disease
US10344095B2 (en) 2006-02-16 2019-07-09 University Of Kentucky Research Foundation CCR3 inhibition for ocular angiogenesis and macular degeneration
JP2009149524A (ja) 2006-03-16 2009-07-09 Kyushu Univ アルツハイマー病の予防・治療剤
US20080026485A1 (en) 2006-04-18 2008-01-31 Wolfgang Hueber Antibody profiling for determination of patient responsiveness
KR20070113876A (ko) * 2006-05-26 2007-11-29 메디제네스(주) 혈장성분을 함유하는 창상 치료용 약학 조성물
US20080057590A1 (en) 2006-06-07 2008-03-06 Mickey Urdea Markers associated with arteriovascular event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US7592009B2 (en) 2006-10-10 2009-09-22 Ecole Polytechnique Federale De Lausanne (Epfl) Polypeptide ligands for targeting cartilage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WO2009023814A2 (en) 2007-08-15 2009-02-19 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 Hucbc treatment of amyloid associated disease
US8097645B2 (en) 2007-10-12 2012-01-17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Compounds for activating TGF-β signaling
US20090227018A1 (en) 2007-10-25 2009-09-10 Revalesio Corporatio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modulating cellular membrane-mediated intracellular signal transduction
US20100310609A1 (en) 2007-10-25 2010-12-09 Revalesio Corporatio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ES2332846B1 (es) 2007-10-26 2010-07-08 Grifols, S.A. Utilizacion de albumina humana terapeutica para la preparacion de un medicamento para el tratamiento de pacientes afectados por desordenes cognitivos.
JP5211071B2 (ja) 2007-12-06 2013-06-12 旭化成メディカル株式会社 血液処理用多孔質中空糸膜
US20100124756A1 (en) 2008-10-10 2010-05-20 Sandip Ray Collection of biomarkers for diagnosis and monitoring of alzheimer's disease in body fluids
US20110117100A1 (en) 2008-11-03 2011-05-19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diagnosis, stratification and treatment of amyloidogenic diseases
AT516600B1 (de) 2009-07-23 2016-07-15 Baxter Int Herstellung von faktor h (fh) und fh-derivaten aus plasma
CN201453773U (zh) 2009-08-04 2010-05-12 侯涛 血浆专用注射器
US20160208011A1 (en) 2010-01-28 2016-07-21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Ccr3 modu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ging-associated impairments, and compositions for practicing the same
US20130040844A1 (en) 2010-01-28 2013-02-14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Biomarkers of aging for detection and treatment of disorders
WO2017120461A1 (en) 2016-01-08 2017-07-13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Ccr3 modu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ging-associated impairments, and compositions for practicing the same
US20110202284A1 (en) 2010-02-10 2011-08-18 Mcreynolds Cristopher Novel groups of biomarkers for diagnosing alzheimer's disease
RU2428997C1 (ru) 2010-03-01 2011-09-20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Волгоградская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 сельскохозяйственная академия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лечебных препаратов из пуповины плода
AR080698A1 (es) 2010-04-01 2012-05-02 Imclone Llc Anticuerpo o fragmento del mismo que especificamente enlaza la variante de csf -1r humano, composicion farmaceutica que lo comprende, su uso para la manufactura de un medicamento util para el tratamiento de cancer y metodo para determinar si un sujeto es candidato para tratamiento de cancer basado e
LT2566517T (lt) 2010-05-04 2019-01-10 Five Prime Therapeutics, Inc. Antikūnai, surišantys csf1r
US9161968B2 (en) 2011-04-08 2015-10-20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Methods of neuroprotection involving 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receptor agonists
RU2470677C1 (ru) 2011-10-19 2012-12-27 Надежда Михайловна Цулая Способ стимуляции репаративных и трофических процессов в коже
WO2013122950A1 (en) 2012-02-13 2013-08-22 Wuyi Kong Nprcps, pfdncs and uses thereof
IN2014MN02089A (zh) 2012-03-20 2015-09-11 Einstein Coll Med
US20130302322A1 (en) 2012-05-11 2013-11-14 Five Prime Therapeutics, Inc. Methods of treating conditions with antibodies that bind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1 receptor (csf1r)
RU2635560C2 (ru) 2012-10-29 2017-11-14 Чайна Петролеум Энд Кемикал Корпорейшн Способ адсорбционной десульфуризации углеводородов и реактор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US10905779B2 (en) 2013-12-09 2021-02-02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Methods for screening human blood products comprising plasma using immunocompromised rodent models
NZ720949A (en) 2013-12-09 2019-03-29 Univ Leland Stanford Junior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treating aging-associated conditions
EP3297702A4 (en) 2015-05-18 2019-01-16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TREATING CONDITIONS ASSOCIATED WITH AGING
CN107921085B (zh) 2015-06-15 2021-10-22 小利兰·斯坦福大学托管委员会 用于治疗衰老相关病症的方法和组合物
EP3334441B1 (en) * 2015-08-13 2021-06-16 Kamada Ltd. Compositions derived from cohn fraction paste and use thereof
US10525107B2 (en) 2016-08-18 2020-01-07 Alkahest, Inc. Blood plasma fractions as a treatment for aging-associated cognitive disorders
KR20240036720A (ko) * 2016-08-18 2024-03-20 알카헤스트 인코포레이티드 노화-관련된 인지 장애 치료제로서의 혈장 분획
IL305904A (en) * 2017-04-26 2023-11-01 Alkahest Inc Dosage regimen for the treatment of cognitive and motor impairments using blood plasma and blood plasma products
BR112021006743A2 (pt) * 2018-10-26 2021-07-13 Alkahest, Inc. uso de plasma e frações plasmáticas para melhoria de dor, cicatrização de ferida e recuperação pós-operatória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9364271A1 (en) 2021-06-03
US20230111752A1 (en) 2023-04-13
US20200129549A1 (en) 2020-04-30
US20210106616A1 (en) 2021-04-15
WO2020086469A1 (en) 2020-04-30
TWI819129B (zh) 2023-10-21
US11298377B2 (en) 2022-04-12
US20200129550A1 (en) 2020-04-30
CN113056275A (zh) 2021-06-29
IL282227A (en) 2021-05-31
EP3870190A1 (en) 2021-09-01
EP3870190A4 (en) 2022-09-07
CA3115308A1 (en) 2020-04-30
MX2021004755A (es) 2021-06-08
KR20210068573A (ko) 2021-06-09
US11103530B2 (en) 2021-08-31
US11547724B2 (en) 2023-01-10
JP2022505915A (ja) 2022-01-14
SG11202103696XA (en) 2021-05-28
BR112021006743A2 (pt) 2021-07-13
CL2021001044A1 (es) 2021-11-26
IL282227B1 (en) 2024-04-01
US20230285455A1 (en) 2023-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819129B (zh) 血漿及血漿級分用於改良疼痛、創傷癒合及手術後恢復之用途
US11413308B2 (en) Dosing regimen for treatment of cognitive and motor impairments with blood plasma and blood plasma products
US10525107B2 (en) Blood plasma fractions as a treatment for aging-associated cognitive disorders
AU2017312722B2 (en) Blood plasma fractions as a treatment for aging-associated cognitive disorders
US20220370568A1 (en) Blood Plasma Fractions for Use in Muscle Regeneration
EP3823636A1 (en) Dosing regimen for treatment of cognitive and motor impairments with blood plasma and blood plasma products
Matsumoto et al. Laquinimod and 3, 3′-diindolylemethane alleviate neuropathological events and neurological deficits in a mouse model of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US20050226845A1 (en) Method of treatment using interferon-tau
TW202408565A (zh) 血漿及血漿級分用於改良疼痛、創傷癒合及手術後恢復之用途
EA045292B1 (ru) Применение плазмы крови и фракций плазмы крови для облегчения боли, заживления ран и послеоперационного восстановления
US20230069856A1 (en) Blood Plasma Fractions for Improvement of Myelination
WO2024102244A1 (en) Blood plasma fractions for improvement of myelination
JP2023502496A (ja) 肝臓再生に使用するための血漿画分
Zheng et al. Encephalopathy as an initial symptom of rhabdomyolysis
Venkatesh G. Sudheer Kumar, VR Roopesh Kumar, MS Gopalakrishnan, CV Shankar Gan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