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27714A - 油中水型乳化組成物 - Google Patents

油中水型乳化組成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27714A
TW202027714A TW108136395A TW108136395A TW202027714A TW 202027714 A TW202027714 A TW 202027714A TW 108136395 A TW108136395 A TW 108136395A TW 108136395 A TW108136395 A TW 108136395A TW 202027714 A TW202027714 A TW 20202771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il
water
alkyl group
acid
following formul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363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福原志
杉山由紀
渡邊匠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資生堂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資生堂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資生堂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277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27714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02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8/04Dispersions; Emulsions
    • A61K8/06Emulsions
    • A61K8/064Water-in-oil emulsions, e.g. Water-in-silicone emuls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72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A61K8/84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therwise than those involving only carbon-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A61K8/89Polysiloxanes
    • A61K8/891Polysiloxanes saturated, e.g. dimethicone, phenyl trimethicone, C24-C28 methicone or stearyl dimethicone
    • A61K8/894Polysiloxanes saturated, e.g. dimethicone, phenyl trimethicone, C24-C28 methicone or stearyl dimethicone modified by a polyoxyalkylene group, e.g. cetyl dimethicone copolyo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02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8/0241Containing particulate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shape and/or struct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72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A61K8/81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A61K8/8141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A61K8/8147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cids; Metal or ammonium salts thereof, e.g. crotonic acid, (meth)acrylic aci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72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A61K8/81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A61K8/8164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carboxyl radical, and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other carboxyl radical in the molecule,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e.g. poly (methyl vinyl ether-co-maleic anhydrid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72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A61K8/84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therwise than those involving only carbon-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A61K8/86Polyeth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72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A61K8/84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therwise than those involving only carbon-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A61K8/89Polysiloxanes
    • A61K8/891Polysiloxanes saturated, e.g. dimethicone, phenyl trimethicone, C24-C28 methicone or stearyl dimethicone
    • A61K8/893Polysiloxanes saturated, e.g. dimethicone, phenyl trimethicone, C24-C28 methicone or stearyl dimethicone modified by an alkoxy or aryloxy group, e.g. behenoxy dimethicone or stearoxy dimethico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9/00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800/00Properties of cosmetic compositions or active ingredients thereof or formulation aids used therein and process related aspects
    • A61K2800/40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functional or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particular ingredients
    • A61K2800/41Particular ingredients further characterized by their size
    • A61K2800/413Nanosized, i.e. having sizes below 100 nm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ird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Cosmetic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乳化穩定性非常優異且無沾黏性亦為優異之油中水型乳化組成物。
本發明之油中水型乳化組成物,係包含:
(a)聚氧伸烷基/烷基共改質聚矽氧0.5至3質量%、
(b)核-冠型粒子0.01質量%以上、
(c)油相成分
(d)水相成分;且,
前述(b)核-冠型粒子係將下述式(1)所示之聚環氧乙烷巨單體、及選自下述式(2)所示之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衍生物單體及下述式(3)所示之丙烯醯胺/甲基丙烯醯胺衍生物單體之疏水性單體,在下述式(4)所示之交聯性單體之存在下或不存在下,以下述(A)至(E)之條件進行自由基聚合所得到之核-冠型粒子;
(A)以前述聚環氧乙烷巨單體之裝填莫耳量/前述疏水性單體之裝填莫耳量所示之莫耳比為1:10至1:250,
(B)前述交聯性單體之裝填量相對於前述疏水性單體之裝填量為0.1至1.5質量%,
(C)下述式(2)所示之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衍生物單體為將具有碳數1至8之烷基的甲基丙烯酸衍生物之1種或2種以上混合而成的單體組成,
下述式(3)所示之丙烯醯胺/甲基丙烯醯胺衍生物單體為具有包含碳數1至18之烷基的取代基之丙烯醯胺衍生物或甲基丙烯醯胺衍生物,
(D)聚合溶劑為水-醇混合溶劑,前述醇為選自乙醇、二丙二醇、1,3-丁二醇、異戊二醇中之1種或2種以上,
(E)水-醇混合溶劑之溶劑組成以20℃之質量比為水:醇=90至10:10至90;
Figure 108136395-A0202-11-0002-1
R1表示碳數1至3之烷基,n係8至200之數;X表示H或CH3
Figure 108136395-A0202-11-0002-2
R2表示碳數1至3之烷基,R3表示碳數1至12之烷基;
Figure 108136395-A0202-11-0002-3
R4表示H或碳數1至3之烷基,R5及R6表示H或含有碳數1至18之烷基的取代基;
Figure 108136395-A0202-11-0003-4
R7及R8各自獨立地表示碳數1至3之烷基,m係0至2之數。

Description

油中水型乳化組成物 [相關申請案]
本申請案係主張2018年10月9日申請之日本國專利申請案2018-190665號的優先權,並將該內容援引於此。
本發明係關於油中水型乳化組成物,更詳而言之,關於以核-冠(core-corona)型粒子及特定之親油性界面活性劑乳化而得之油中水型乳化組成物。
近年,製造具有各種特性之高分子微粒子,並將其應用在醫藥品及化妝品等之廣泛的領域。高分子微粒子係藉由微乳化聚合法之不均勻聚合法等製造,從其組成及形態分類成數種類。
其中一種之核-冠型粒子係依本發明人等所開發者(專利文獻1、7),其特徵在於:由親水基接枝鍵結在疏水性聚合物骨架之聚合物所構成之球狀體,具有疏水性的中心部(核部)之周圍配置有由親水基所構成之冠部的構造。
核-冠型粒子係核部具有優異之有機溶劑親和性,另一方面,藉由冠部之親水性可穩定地分散於水中,故使用來作為產生水中油型乳化組成物之乳化劑(例如:專利文獻2、7)。將粉體使用於乳化劑之水中油型乳化粒子已知有皮克林乳液(Pickering emulsion),但對於該乳化粒子藉由攪拌或衝撃而容易合為一體,以核-冠型粒子經乳化之水中油型乳化粒子對物理性衝撃極為穩定。又,一般,以界面活性劑進行乳化所得到之乳化系係受到溫度強烈影響,但具有特徵為以核-冠型粒子所得到之乳化系係難以受到溫度變化所致的影響。
進一步,已知核-冠型粒子在水系中,亦可使用來作為使化妝料混濁之混濁劑(專利文獻3)、利用以有機溶劑所產生之膨潤能的膠囊劑(專利文獻4、5)。
如此,眾所皆知核-冠型粒子係作為產生水中油型乳化系之乳化劑(例如:專利文獻2、7)、水系之混濁劑(專利文獻3)、用以將水難溶性成分調配於水系中之包裹體(專利文獻4)的用途。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5-015623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許第5207424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許第4577721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2007-238521號公報
[專利文獻5]日本特開2006-161026號公報
[專利文獻6]日本特開2006-161027號公報
[專利文獻7]日本特開2017-175011號公報
一般經界面活性劑乳化之乳化組成物如為了提升乳化穩定性而提高界面活性劑之調配量時,會有產生沾黏感而使用感變差之問題。而且,相較於以水相作為連續相之水中油型乳化組成物,該問題在以油相作為連續相之油中水型乳化組成物更為嚴重。此係以水相作為連續相之水中油型乳化有助於所得乳化粒子間之水合斥力或雙電層力之穩定化,相對於此,在油中水型乳化並無助於如此之穩定化,故必須藉由大量調配沾黏更強的高分子量之界面活性劑來強化油水界面膜,並維持乳化粒子之穩定化。
本發明係針對上述油中水型乳化組成物具有之問題而進行者,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乳化穩定性非常優異,無沾黏性亦優異之油中水型乳化組成物。
本發明人針對上述課題而致力研究之結果,值得驚訝的是,發現藉由產生穩定的水中油型乳化系所知之核-冠型粒子係在特定之油溶性界面活性劑的共存下產生極為穩定的油中水型乳化系。再者,發現使用該核-冠型粒子所得到之油中水型乳化組成物之無沾黏性亦為優異,遂而完成本發明。
亦即,本案係包含以下之發明。
[1]一種油中水型乳化組成物,係包含:
(a)聚氧伸烷基/烷基共改質聚矽氧0.5至3質量%、
(b)核-冠型粒子0.01質量%以上、
(c)油相成分
(d)水相成分
前述(b)核-冠型粒子係將下述式(1)所示之聚環氧乙烷巨單體、及選自下述式(2)所示之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衍生物單體及下述式(3)所示之丙烯醯胺/甲基丙烯醯胺衍生物單體之疏水性單體,在下述式(4)所示之交聯性單體之存在下或不存在下,以下述(A)至(E)之條件進行自由基聚合所得到之核-冠型粒子;
(A)以前述聚環氧乙烷巨單體之裝填莫耳量/前述疏水性單體之裝填莫耳量所示之莫耳比為1:10至1:250,
(B)前述交聯性單體之裝填量相對於前述疏水性單體之裝填量為0.1至1.5質量%,
(C)下述式(2)所示之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衍生物單體為將具有碳數1至8之烷基的甲基丙烯酸衍生物之1種或2種以上混合而成的單體組成,
下述式(3)所示之丙烯醯胺/甲基丙烯醯胺衍生物單體為具有包含碳數1至18之烷基的取代基之丙烯醯胺衍生物或甲基丙烯醯胺衍生物,
(D)聚合溶劑為水-醇混合溶劑,前述醇為選自乙醇、二丙二醇、1,3-丁二醇、異戊二醇中之1種或2種以上,
(E)水-醇混合溶劑之溶劑組成以20℃之質量比為水:醇=90至10:10至90。
Figure 108136395-A0202-12-0005-10
R1表示碳數1至3之烷基,n係8至200之數;X表示H或CH3
Figure 108136395-A0202-12-0005-11
R2表示碳數1至3之烷基,R3表示碳數1至12之烷基;
Figure 108136395-A0202-12-0005-12
R4表示H或碳數1至3之烷基,R5及R6表示H或包含碳數1至18之烷基的取代基;
Figure 108136395-A0202-12-0005-13
R7及R8各自獨立地表示碳數1至3之烷基,m係0至2之數。
[2]如前述[1]所述之油中水型乳化組成物,其中,成分(a)為選自鯨蠟基PEG/PPG-10/1聚二甲基矽氧烷(Dimethicone)、月桂基PEG-9聚二甲基 矽氧基乙基聚二甲基矽氧烷中之1種或2種以上的聚氧伸烷基/烷基共改質聚矽氧。
[3]如前述[1]或[2]所述之油中水型乳化組成物,其包含成分(c)油相成分20至80質量%。
藉由本發明,可提供一種乳化穩定性非常優異且無沾黏性亦優異之油中水型乳化組成物。
本發明之油中水型乳化組成物係如以往之皮克林乳液(Pickering emulsion),藉由攪拌或振動等而不損及乳化狀態,又,如藉由以往之界面活性劑所得到之乳化物,因溫度所產生的界面活性劑之物性變化較少,故溫度穩定性亦為良好者。
本發明之油中水型乳化組成物係將(c)油相成分及(d)水相成分以(a)聚氧伸烷基/烷基共改質聚矽氧及(b)核-冠型粒子作為乳化劑製造而得者。
(a)聚氧伸烷基/烷基共改質聚矽氧
本發明係可使用聚氧伸烷基/烷基共改質聚矽氧型作為與(b)核-冠型粒子併用之乳化劑。
聚氧伸烷基/烷基共改質聚矽氧之例係可列舉如:鯨蠟基PEG/PPG-10/1聚二甲基矽氧烷等直鏈狀聚氧伸烷基/烷基共改質聚矽氧、月桂基PEG-9聚二甲基矽氧基乙基聚二甲基矽氧烷等分枝狀聚氧伸烷基/烷基共 改質聚矽氧。此等界面活性劑係可單獨或組合複數而使用。又,PEG係聚乙二醇之簡稱,PPG係聚丙二醇之簡稱。
其中,本發明係就成分(a)而言,可適宜使用鯨蠟基PEG/PPG-10/1聚二甲基矽氧烷、月桂基PEG-9聚二甲基矽氧基乙基聚二甲基矽氧烷。藉由使用下述成分(b)以及鯨蠟基PEG/PPG-10/1聚二甲基矽氧烷及/或月桂基PEG-9聚二甲基矽氧基乙基聚二甲基矽氧烷,可獲得特別穩定之油中水型乳化組成物。
(b)核-冠型粒子
本發明中可適用之核-冠型粒子係具有由疏水性較高之高分子所構成之核部,冠部分為屬於非離子性高分子之聚環氧乙烷鏈而穩定的粒子。藉由冠部分之聚環氧乙烷鏈,為在水中之分散穩定性及耐酸性/耐鹼性優異者。粒徑幾乎恆定而為佳,平均粒徑係可為50至400nm,較佳係可為100至300nm之範圍內。又,分散度未達0.2,較佳係未達0.05。
核-冠型粒子之製造方法係已於專利文獻2、5、6、7中進行報告。已揭示任一者皆為使特定之聚環氧乙烷巨單體及特定之疏水性單體在特定之交聯性單體的存在下或不存在下在水-乙醇混合溶劑中進行自由基聚合所得到者。又,亦可藉由將所得之聚合液對於水進行透析而將分散液取代成水。
可使用於本發明之核-冠型粒子係例如可使下述式(1)至(4)所示之單體在特定之條件下進行自由基聚合而獲得。
<聚環氧乙烷巨單體>
式(1)所示之聚環氧乙烷巨單體係例如可使用由Aldrich公司所販售之市售品、或由日油公司所發售之BLEMMER(註冊商標)等之市售品。
聚環氧乙烷部分之分子量(亦即,n之值)係必須為n=8至200。
如此巨單體係可列舉例如:甲氧基聚乙二醇單甲基丙烯酸酯之PME-400、PME-1000、PME-4000(式(1)中之n值各別為n=9、n=23、n=90,全部為日油股份有限公司製)等。
Figure 108136395-A0202-12-0008-15
R1係碳數1至3之烷基,n係8至200之數。X係H或CH3
<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衍生物單體>
式(2)所示之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衍生物單體係可使用例如:Aldrich公司或東京化成公司所販售之市售品。
Figure 108136395-A0202-12-0008-16
R2係碳數1至3之烷基。
R3係碳數1至12之烷基,且碳數1至8之烷基更佳。
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衍生物單體係可列舉例如: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戊酯、丙烯酸己酯、丙烯酸庚酯、丙烯酸辛酯、丙烯酸癸酯、丙烯酸十二烷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庚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酯等。以使用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為特佳。
此等之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衍生物單體係常用原料,可容易取自一般工業原料。
<丙烯醯胺/甲基丙烯醯胺衍生物單體>
式(3)所示之丙烯醯胺/甲基丙烯醯胺衍生物單體係例如可適宜使用第三-丁基丙烯醯胺、N,N-二甲基丙烯醯胺、N-[3-(二甲基胺基)丙基]丙烯醯胺、第三-丁基甲基丙烯醯胺、辛基丙烯醯胺、辛基甲基丙烯醯胺、十八烷基丙烯醯胺等。其中,以第三-丁基丙烯醯胺、N,N-二甲基丙烯醯胺、N-[3-(二甲基胺基)丙基]丙烯醯胺為特佳。
此等丙烯醯胺/甲基丙烯醯胺衍生物單體係可取自市售品或工業用原料。
Figure 108136395-A0202-12-0009-17
R4表示H或碳數1至3之烷基,R5及R6表示H或含有碳數1至18之烷基的取代基。
<交聯性單體>
式(4)所示之交聯性單體係可取自市售品或工業用原料。該交聯性單體係以疏水性者為佳。
m之值係以0至2為佳。具體而言,較佳係使用由Aldrich公司所販售之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以下,有時簡稱為EGDMA)、由日油公司所販售之BLEMMER(註冊商標)PDE-50等。
Figure 108136395-A0202-12-0010-14
R7及R8各自獨立地表示碳數1至3之烷基,m係0至2之數。
本發明之屬於化妝料用原料的核-冠型粒子分散液可為在以下之(A)至(E)的條件下使上述單體經自由基聚合者。
(A)以前述聚環氧乙烷巨單體之裝填莫耳量/前述疏水性單體之裝填莫耳量所示之莫耳比為1:10至1:250。
(B)相對於前述疏水性單體之裝填量,前述交聯性單體之裝填量為0.1至1.5質量%。
(C)式(2)所示之疏水性單體為將具有碳數1至8之烷基的甲基丙烯酸衍生物之1種或2種以上經混合而成的單體組成。
(D)聚合溶劑為水-醇混合溶劑,醇為選自乙醇、二丙二醇、1,3-丁二醇、異戊二醇中之1種或2種以上。
(E)水-醇混合溶劑之溶劑組成以20℃之質量比為水:醇=90至10:10至90。
又,本發明係在使用式(4)所示之交聯性單體之情形,將「前述交聯性單體之裝填量對前述疏水性單體的裝填量」定義為交聯密度(質量%)。在該情形中,本發明中使用之核-冠型粒子的交聯密度係藉由(B)之條件,相對於前述疏水性單體之裝填量,前述交聯性單體之裝填量需為0.1至1.5質量%。
其次,對於使用式(4)所示之交聯性單體時之各條件詳加說明。
(條件(A))
聚環氧乙烷巨單體與疏水性單體之裝填莫耳量係可在聚環氧乙烷巨單體:疏水性單體=1:10至1:250(莫耳比)之範圍聚合。前述裝填莫耳量係以1:10至1:200為佳,以1:25至1:100更佳。
相對於聚環氧乙烷巨單體之莫耳量,疏水性單體之莫耳量為10倍以下時,所聚合之聚合物便成為水溶性而不形成核-冠型聚合物粒子。又,相對於聚環氧乙烷巨單體之莫耳量,疏水性單體之莫耳量為250倍以上時,因聚環氧乙烷巨單體所產生的分散穩定化變得不完全,會因不溶性之疏水性單體而使疏水性聚合物凝集、沈澱。
(條件(B))
藉由使交聯性單體進行共聚合,可使核部分之疏水性聚合物經交聯之粒子進行聚合。
交聯性單體之裝填量未達疏水性單體之裝填量的0.1質量%時,交聯密度低,且粒子在膨潤時完全崩。又,裝填量高於1.5質量%時,粒子彼此間會產生凝集而無法使粒度分佈狹窄之較佳粒子進行聚合。交聯性單體之裝填量係以0.2至1.0為佳,以0.2至0.8更佳,以0.2至0.5質量%最佳。
(條件(C))
式(2)所示之疏水性單體必須為將具有碳數1至12之烷基的甲基丙烯酸衍生物之1種或2種以上混合而成之單體組成。碳數為0(無末端酯鍵之單體)時,單體過於親水而有無法順利地進行乳化聚合之情形。另一方面,碳數為13以上時,在聚合時會引起立體障礙而有無法順利建構交聯構造之情形。
(條件(D))
聚合溶劑係必須為水-醇混合溶劑。作為醇較佳係可溶解式(2)所示之疏水性單體及式(3)所示之交聯性單體者。本發明使用之醇必須為乙醇、二丙二醇、1,3-丁二醇、異戊二醇。
認為可在工業上製造,亦即,不需要透析等精製步驟而直接將聚合液作為原料體使用時,與水進行混合之溶劑不為乙醇或丙醇、丁醇等對肌膚之塗佈時擔心刺激性之有機溶劑,必須為常用性可調配於化妝料之醇。
(條件(E))
屬於聚合溶劑之水-醇混合溶劑的溶劑組成以20℃之質量比,必須為水:醇=90至10:10至90。較佳係水-醇混合溶劑之溶劑組成為水:醇= 90至10:10至90(20℃之容積比),更佳係水:醇=80至20:20至80(20℃之容積比)。
聚合溶劑係為了使疏水性單體均勻溶解而必須加入醇。醇之混合比係10至90容量比。醇之混合比低於10容量比時,疏水性單體之溶解能變成極低,在單體滴狀態進行聚合而成為巨大塊,不生成核-冠型粒子。又,醇之混合比高於90容量比時,不生成因疏水性相互作用所產生的疏水性單體之乳液,不進行乳化聚合而無法獲得核-冠型粒子。
聚合溶劑係以單體溶解性高者為佳,又,在考量製造、精製步驟(蒸餾等)時,以黏度及沸點不過高者為佳。
在本發明作為聚合溶劑使用之醇,可適宜使用乙醇、二丙二醇、1,3-丁二醇、異戊二醇等。其中,特佳係乙醇。
聚合系中使用之聚合起始劑係可使用一般水溶性熱自由基聚合所使用之市售的聚合起始劑。在該聚合系不特別嚴謹地控制攪拌條件而進行聚合,可獲得所聚合之粒子的粒度分佈極為狹窄者。
不使用式(4)所示之交聯性單體時,例如可以日本特開2017-175011號公報中所記載之條件進行聚合。
有關本發明之(b)核-冠型粒子係可與(a)成分一起使用作為用以製造油中水型乳化組成物之乳化劑。
核-冠型粒子至今,已知使油相成分與水相成分進行乳化而形成具有在分散於水相成分中之油相成分的油滴上吸附核-冠型粒子乳化劑而成的構造之水中油型乳化組成物(專利文獻)。認為本發明係藉由(a)聚氧伸烷基/烷 基共改質聚矽氧型界面活性劑共存,在核-冠型粒子產生一些變化,不為油相成分,而使水相成分進行滴狀化,非常穩定地吸附於該水滴上者。
用以產生油中水型乳化組成物之(b)核-冠型粒子之調配量係就該粒子之純分換算值而言,相對於組成物總量係以0.01至10質量%為佳,更佳係0.03至5質量%,最佳係0.05至1質量%。調配量未達0.01%時,會有難以獲得穩定的化妝料之情形。調配量超過10%時,製劑在長期保管時,會有經時性對水中油型乳化物產生轉相之情形。
又,在該目的中所添加之(a)聚氧伸烷基/烷基共改質聚矽氧之調配量係以0.5至3質量%為佳,更佳係0.7至2質量%,最佳係1質量%。調配量未達0.5質量%時,會有無法獲得穩定的油中水型乳化物之情形,調配量超過3質量%時,會有因沾黏性強使得使用感變差之情形。
本發明之油中水型乳化組成物係可依照常用方法而製造。可使(a)聚氧伸烷基/烷基共改質聚矽氧溶解之油相成分及其它成分混合溶解,使(b)核-冠型粒子混合分散於水或水相成分中而成者,藉由添加、攪拌及剪切力進行乳化而製造。
(c)油相成分
油相成分通常係可列舉在化妝料、準藥品等中使用之烴油、高級脂肪酸、高級醇、合成酯油、聚矽氧油、液體油脂、固體油脂、蠟、香料等。
烴油係可列舉例如:異十二烷、異十六烷、異石蠟、流動石蠟、地蠟(ozokerite)、角鯊烷、異十八烷(Pristane)、石蠟、純地蠟(Ceresin)、角鯊烯、凡士林、微晶蠟等。
高級脂肪酸係可列舉例如: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櫚酸、硬脂酸、山萮酸、油酸、十一烯酸、妥爾油酸、異硬脂酸、亞麻油酸、亞麻仁油酸、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
高級醇係可列舉例如:直鏈醇(例如月桂基醇、鯨蠟基醇、硬脂基醇、山萮醇、肉豆蔻醇、油醇、鯨蠟硬脂基醇等)、分枝鏈醇(例如單硬脂基甘油醚(鯊肝醇)-2-癸基十四醇、羊毛脂醇、膽固醇、植物固醇、己基十二醇、異硬脂基醇、辛基十二醇等)等。
合成酯油係可列舉例如:辛酸辛酯、壬酸壬酯、辛酸鯨蠟酯、肉豆蔻酸異丙酯、肉豆蔻酸辛基十二烷酯、棕櫚酸異丙酯、硬脂酸丁酯、月桂酸己酯、肉豆蔻酸肉豆蔻酯、油酸癸酯、二甲基辛酸己基癸酯、乳酸鯨蠟酯、乳酸肉豆蔻酯、乙酸羊毛脂酯、硬脂酸異鯨蠟酯、異硬脂酸異鯨蠟酯、12-羥基硬脂酸膽固醇酯、二-2-乙基己酸乙二醇酯、二新戊四醇脂肪酸酯、單異硬脂酸N-烷二醇酯、二癸酸新戊二醇酯、三甲基乙酸三丙二醇酯、蘋果酸二異硬脂酯、二-2-庚基十一烷酸甘油酯、二異硬脂酸甘油酯、三-2-乙基己酸三羥甲基丙烷酯、三異硬脂酸三羥甲基丙烷酯、四-2-乙基己酸新戊四醇酯、三-2-乙基己酸甘油酯、三辛酸甘油酯、三異棕櫚酸甘油酯、三異硬脂酸三羥甲基丙烷酯、鯨蠟基2-乙基己酸酯-2-乙基己基棕櫚酸酯、三肉豆蔻酸甘油酯、三-2-庚基十一烷酸甘油酯、蓖麻油脂肪酸甲基酯、油酸油酯、乙酸甘油酯、棕櫚酸2-庚基十一烷酯、己二酸二異丁基、N-月桂醯基-L-麩胺酸-2-辛基十二烷酯、己二酸二-2-庚基十一烷基酯、月桂酸乙基酯、癸二酸二-2-乙基己酯、肉豆蔻酸2-己基癸酯、棕櫚酸2-己基癸酯、 己二酸2-己基癸酯、癸二酸二異丙酯、琥珀酸2-乙基己酯、檸檬酸三乙酯等。
聚矽氧油係可列舉例如:鏈狀聚矽氧烷(例如二甲基聚矽氧烷、甲基苯基聚矽氧烷、二苯基聚矽氧烷等)、環狀聚矽氧烷(例如八甲基環四矽氧烷、十甲基環五矽氧烷、十二甲基環六矽氧烷等)、形成3維網目構造之聚矽氧樹脂、聚矽氧橡膠、各種改質聚矽氧烷(胺基改質聚矽氧烷、聚醚改質聚矽氧烷、烷基改質聚矽氧烷、氟改質聚矽氧烷等)、丙烯酸聚矽氧類等。
液體油脂係可列舉例如:酪梨油、椿油、海龜油、夏威夷堅果油、玉米油、貂油、橄欖油、菜籽油、蛋黃油、芝麻油、桃仁油、小麥胚芽油、山茶花油、蓖麻油、亞麻仁油、紅花油、棉籽油、荏油、大豆油、落花生油、茶籽油、榧子油、米糠油、中國桐油、日本桐油、荷荷芭油、胚芽油、三甘油等。
固體油脂係可列舉例如:可可脂、椰子油、馬脂、硬化椰子油、棕櫚油、牛脂、羊脂、硬化牛脂、棕櫚核油、豚脂、牛骨脂、木蠟核油、硬化油、牛脚脂、木蠟、硬化蓖麻油等。
蠟類係可列舉例如:蜜蠟、小燭樹蠟、棉蠟、巴西棕櫚蠟、楊梅蠟、蟲蠟、鯨蠟、褐媒蠟、糠蠟、羊毛脂、木棉(Kapok)蠟、乙酸羊毛脂、液狀羊毛脂、蔗蠟、羊毛脂脂肪酸異丙酯、月桂酸己酯、還原羊毛脂、荷荷芭蠟、硬質羊毛脂、蟲膠(Shellac)蠟、POE羊毛脂醇醚、POE羊毛脂醇乙酸酯、POE膽固醇醚、羊毛脂脂肪酸聚乙二醇酯、POE氫化羊毛脂醇醚等。
香料係可列舉由動物或植物所得到之天然香料、及藉由化學的合成手段所製造之合成香料、及其等之混合物的調合香料,並無特別限定。藉由調配香料,可獲得香味持續性優異之化妝料。
香料具體而言,可列舉如:阿塞其貝諾爾(Acetivenol)、大茴香醛、茴香腦、乙酸戊酯、水楊酸戊酯、乙醇酸烯丙基戊基酯、己酸烯丙酯、醛C6至20、黃葵內酯(Ambrettolide)、黃葵內酯(Ambrettolide)、龍涎呋喃(ambroxane)、紫羅酮(ionone)、ISO E Super、丁香酚、橙花素(aurantiol)、佳樂麝香(galaxolide)、西瓜酮(calone)、香豆素、香葉草醇(geraniol)、乙酸香葉草酯、麝香、檀香醇、桑德拉(sandela;合成香料)、仙客來醛、順式-3-己烯基乙酸酯、順式-3-乙烯醇、檸檬醛、乙酸香茅酯、香茅醇、桉油醇、二氫香葉烯醇、茉莉內酯、桂皮醇、桂皮醛、乙酸2-苯乙酯、乙酸松雪酯、松雪醇、大馬士革酮(Damascones)、大馬酮(Damascenone)、癸內酯(Decalactone)、乙酸萜品酯、萜品醇、依克塞汀吐納麝香(Tonalide)、吐納麝香(Tonalid)、女貞醛(Triplal)、橙花醇(nerol)、白檀醇(Bacdanol)、香草精(vanillin)、羥基香茅醛、乙酸苯基乙酯、苯基乙醇、水楊酸己酯、乙酸香根(vetiveryl)酯、二氫茉莉酮酸甲酯(Hedione)、天芥菜精(heliotropine)、新洋茉莉醛(Helional)、貝爾特菲克斯(Vertofix)、乙酸苯甲酯、水楊酸苯甲酯、苯甲酸苯甲酯、十五內酯(pentalide)、乙酸莰酯、1-三甲基-14-異丙烯基環十四-2,6,10-三烯-1-醇(mayol)、麝香酮(musk ketone)、鄰胺苯甲酸甲酯、二氫茉莉酸甲酯、橙花醚、2-乙烯基-2-甲基-5-(丙-1-烯-2-基)氧戊環(Lime oxide)、乙酸沈香酯、沈香醇、檸檬烯、新鈴蘭醛(Lyral)、鈴蘭醛(lily aldehyde)、玫瑰醚(Rose oxide)、香茅醇 (Rhodinol)、當歸(angelica)油、大茴香油、艾草(Artemisia vulgaris)油、羅勒(basil)油、月桂油、佛手柑(Bergamot)油、菖蒲(Calamus)油、樟腦油、香水樹(cananga)油、白豆蔻(Cardamom)油、肉桂油、雪松木(Cedar wood)油、芹菜油、甘菊(chamomile)油、肉桂油、丁香油、胡荽籽(coriander)油、小茴香(cumin)油、蒔蘿(dill)油、欖香(elemi)油、香艾菊(estragon)油、桉油、茴香(fennel)油、葫蘆巴(fenugreek)油、白松香(galbanum)油、天竺葵油、薑油、葡萄柚油、癒創木(guaiac wood)油、羅漢柏(hiba)油、檜木油、杜松子(juniper berry)油、薰衣草花油、薰衣草油、檸檬油、萊姆油、紅橘(mandarin)油、吉蘭(ziram)油、含羞草油、薄荷油、綠薄荷油、沒藥油、桃金娘油、肉豆蔻(nutmeg)油、橡木苔油、乳香油、紅沒藥油、橙油、洋芹(parsley)油、天竺薄荷油、胡椒油、紫蘇油、卑檸(petitgrain)油、苦橙油、橙花油、甘椒油、眾香子油、松油、玫瑰油、迷迭香油、快樂鼠尾草油、鼠尾草油、檀香油、安息香(styrax)油、萬壽菊油、瑞香草(thyme)油、夜來香(tuberose)油、纈草(valerian)油、香根草(vetiver)油、紫羅蘭葉油、冬綠油、苦艾(wormwood)油、香水樹花(Ylang Ylang)油、香橙油、合金歡淨油(cassie absolute)、金雀淨油、風信子(Hyacinth)淨油、永久花(Immortelle)淨油、茉莉花淨油、長壽花(Jonquilla)淨油、水仙(Narcissus)淨油、玫瑰淨油、紫羅蘭葉淨油、安息香等。
在依據以往之界面活性劑所得到的乳化組成物係界面活性劑之物性及油分之物性對乳化性造成大幅影響,在改變油相成分時,必須有改變面活性劑之種類的措施等。然而,本發明之油中水型乳化組成物係 使用(a)核-冠型粒子而進行乳化,故依油分之種類所產生的乳化性/穩定性等之影響較少,可調配比習知更寬廣的種類之油分。
(c)水相成分
水相成分係可調配在一般化妝料、準藥品等中使用之水、水溶性醇、增稠劑等,再者,依照所希望,可適當調配保濕劑、螯合劑、防腐劑、色素等。
本發明之水中油型乳化組成物所含之水並無特別限定,可列舉例如:精製水、離子交換水、自來水等。
水溶性醇係可列舉例如:低級醇、多元醇、多元醇聚合物、2價之醇烷基醚類、2元醇烷基醚類、2元醇醚酯、甘油單烷基醚、糖醇、單糖、寡醣、多糖及其等之衍生物等。
低級醇係可列舉例如:乙醇、丙醇、異丙醇、異丁基醇、第三-丁基醇等。
多元醇係可列舉例如:二元醇(例如二丙二醇、1,3-丁二醇、乙二醇、三亞甲二醇、1,2-丁二醇、四亞甲二醇、2,3-丁二醇、五亞甲二醇、2-丁烯-1,4-二醇、己二醇、辛二醇等)、三元醇(例如甘油、三羥甲基丙烷等)、四元醇(例如二甘油、1,2,6-己三醇等新戊四醇等)、五元醇(例如木糖醇、三甘油等)、六元醇(例如山梨糖醇、甘露醇等)、多元醇聚合體(例如二乙二醇、二丙二醇、三乙二醇、聚丙二醇、四乙二醇、二甘油、三甘油、四甘油、聚甘油等)、二元醇烷基醚類(例如乙二醇單甲基醚、乙二醇單乙基醚、乙二醇單丁基醚、乙二醇單苯基醚、乙二醇單己基醚、乙二醇單2-甲基己基醚、乙二醇異戊基醚、乙二醇苯甲基醚、乙二醇異丙基醚、乙二醇二甲基醚、 乙二醇二乙基醚、乙二醇二丁基醚等)、二元醇烷基醚類(例如二乙二醇單甲基醚、二乙二醇單乙基醚、二乙二醇單丁基醚、二乙二醇二甲基醚、二乙二醇二乙基醚、二乙二醇丁基醚、二乙二醇甲基乙基醚、三乙二醇單甲基醚、三乙二醇單乙基醚、丙二醇單甲基醚、丙二醇單乙基醚、丙二醇單丁基醚、丙二醇異丙基醚、二丙二醇甲基醚、二丙二醇乙基醚、二丙二醇丁基醚等)、二元醇醚酯(例如乙二醇單甲基醚乙酸酯、乙二醇單乙基醚乙酸酯、乙二醇單丁基醚乙酸酯、乙二醇單苯基醚乙酸酯、乙二醇二己二酸酯、乙二醇二琥珀酸酯、二乙二醇單乙基醚乙酸酯、二乙二醇單丁基醚乙酸酯、丙二醇單甲基醚乙酸酯、丙二醇單乙基醚乙酸酯、丙二醇單丙基醚乙酸酯、丙二醇單苯基醚乙酸酯等)、甘油單烷基醚(例如鮫肝醇、鯊油醇(Selachyl Alcohol)、鯊肝醇等)、糖醇(例如麥芽三糖、甘露醇、蔗糖、赤藻糖醇、葡萄糖、果糖、澱粉分解糖、麥芽糖、澱粉分解糖還原醇等)、凡士林乳霜(Glysolid)、四氫糠基醇、POE-四氫糠基醇、POP-丁基醚、POP/POE-丁基醚三聚氧丙烯甘油醚、POP-甘油醚、POP-甘油醚磷酸、POP/POE-新戊四醇醚、聚甘油等。
單糖係可列舉例如:三碳糖(例如D-甘油醛、二羥基丙酮等)、四碳糖(例如D-赤藻糖、D-赤藻酮糖、D-蘇糖、赤藻糖醇等)、五碳糖(例如L-阿拉伯糖、D-木糖、L-來蘇糖、D-阿拉伯糖、D-核糖、D-核酮糖、D-木糖、L-木糖等)、六碳糖(例如D-葡萄糖、D-太洛糖、D-阿洛酮糖(psicose)、D-半乳糖、D-果糖、L-半乳糖、L-甘露糖、D-塔格糖(tagatose)等)、七碳糖(例如醛庚糖、庚糖等)、八碳糖(例如辛糖等)、去氧糖(例如2-去氧-D-核糖、6-去氧-L-半乳糖、6-去氧-L-甘露糖等)、胺基糖(例如D-葡萄糖胺、D- 半乳胺糖、唾液酸、胺基糖醛酸、胞壁酸(Muramic acid)等)、糖醛酸(例如D-葡萄糖醛酸、D-甘露糖醛酸、L-葡萄糖醛酸、D-半乳糖醛酸、L-艾杜糖醛酸等)等。
寡醣係可列舉例如:蔗糖、龍膽三糖(gentianose)、傘形糖(Umbelliferose)、乳糖、車前糖(Planteose)、異剪秋羅糖(isoLychnose)類、α,α-菌藻糖、棉子糖(raffinose)、剪秋羅糖(Lychnose)類、3-O-β-D-半乳糖呋喃糖基-D-阿拉伯糖醇(Umbilicin)、水蘇糖、毛蕊花糖類等。
多糖係可列舉例如:纖維素、榅桲子(Quince Seed)、澱粉、半乳聚糖、硫酸皮膚素、糖原、阿拉伯膠、硫酸乙醯肝素(heparan sulfate)-黃耆膠(tragacanth gum)、硫酸角質素、軟骨素、黃原膠、瓜爾膠、聚葡萄糖、角質硫酸鹽、刺槐豆膠、琥珀醯聚糖等。
其它多元醇係可列舉例如:聚氧乙烯甲基葡萄糖苷(Glucam E-10)、聚氧丙烯甲基葡萄糖苷(Glucam P-10)等。
增稠劑係可列舉例如:阿拉伯膠、鹿角菜膠、刺梧桐膠(karaya gum)、黃耆膠、角豆膠(carob gum)、榅桲子(marmelo)、酪蛋白、糊精、明膠、果膠酸鈉、藻酸鈉、甲基纖維素、乙基纖維素、CMC、羥基乙基纖維素、羥基丙基纖維素、PVA、PVM、PVP、聚丙烯酸鈉、羧基乙烯基聚合物、刺槐豆膠(locust bean gum)、瓜爾膠、大瑪琳膠(tamarind gum)、二烷基二甲基銨硫酸纖維素、黃原膠、矽酸鋁鎂、膨土、鋰膨潤石、矽酸鎂鋁(veegum)、合成鋰皂石(laponite)、無水矽酸等。
天然之水溶性高分子係可列舉例如:植物系高分子(例如阿拉伯膠、黃耆膠、半乳聚糖、瓜爾膠、刺槐豆膠、刺梧桐膠、鹿角菜膠、果 膠、瓊脂、榅桲籽(marmelo)、藻膠體(褐藻萃取物)、澱粉(米、玉米、馬鈴薯、小麥)、甘草酸)、微生物系高分子(例如黃原膠、聚葡萄糖、琥珀醯聚糖、聚三葡萄糖等)、動物系高分子(例如膠原、酪蛋白、白蛋白、明膠等)等。
半合成之水溶性高分子係可列舉例如:澱粉系高分子(例如羧基甲基澱粉、甲基羥基丙基澱粉等)、纖維素系高分子(甲基纖維素、乙基纖維素、甲基羥基丙基纖維素、羥基乙基纖維素、纖維素硫酸鈉、羥基丙基纖維素、羧基甲基纖維素、羧基甲基纖維素鈉、結晶纖維素、纖維素粉末等)、藻酸系高分子(例如藻酸鈉、藻酸丙二醇酯等)等。
合成之水溶性高分子係可列舉例如:乙烯基系高分子(例如聚乙烯基醇、聚乙烯基甲基醚、聚乙烯基吡咯啶酮、羧基乙烯基聚合物等)、聚氧乙烯系高分子(例如聚乙二醇20,000、40,000、60,000等)、丙烯酸系高分子(例如聚丙烯酸鈉、聚丙烯酸乙酯、聚丙烯醯胺等)、聚乙亞胺、陽離子聚合物等。
保濕劑係可列舉例如:硫酸軟骨素、玻尿酸、黏多醣硫酸、栝樓仁酸(charonic acid)、去端膠原蛋白、膽固醇基-12-羥基硬脂酸酯、乳酸鈉、膽鹽、DL-吡咯啶酮羧酸鹽、短鏈可溶性膠原蛋白、二甘油(EO)PO加成物、繅絲花萃取物、西洋蓍草萃取物、草木樨(Melilotus)萃取物等。
螯合劑係可列舉例如:1-羥基乙烷-1,1-二膦酸、1-羥基乙烷-1,1-二膦酸四鈉鹽、乙二胺四乙酸二鈉、乙二胺四乙酸三鈉、乙二胺四乙酸四鈉、檸檬酸鈉、多磷酸鈉、偏磷酸鈉、葡萄糖酸、磷酸、檸檬酸、抗壞血酸、琥珀酸、乙二胺四乙酸、乙二胺羥基乙基三乙酸三鈉等。
胺基酸係可列舉例如:中性胺基酸(例如蘇胺酸、半胱胺酸等)、鹼性胺基酸(例如羥基離胺酸等)等。又,胺基酸衍生物可列舉例如:醯基肌胺酸鈉(月桂醯基肌胺酸鈉)、醯基麩胺酸鹽、醯基β-丙胺酸鈉、麩胱甘肽(Glutathione)等。
pH調整劑係可列舉例如:乳酸-乳酸鈉、檸檬酸-檸檬酸鈉、琥珀酸-琥珀酸鈉等緩衝劑等。
調配於本發明之油中水型乳化組成物的油相成分及水相成分之調配量並無特別限定。藉由併用(a)聚氧伸烷基/烷基共改質聚矽氧及(b)核-冠型粒子作為乳化劑,從油相成分/水相成分比較少,亦即,油相成分調配量較少之實施形態(乳液等)至調配量較多之實施形態(卸妝霜、防曬霜、髮霜等)為止,可獲得寬廣的油相成分/水相成分比之油中水型乳化組成物。
本發明之油中水型乳化組成物係在無損本發明之效果的範圍內,可適當地調配一般化妝料或準藥品等中使用之其它成分,例如紫外線吸收劑、粉末、有機胺、高分子乳液、維生素類、抗氧化劑等。
水溶性紫外線吸收劑係可列舉例如:2,4-二羥基二苯甲酮、2,2’-二羥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2’-二羥基-4,4’-二甲氧基二苯甲酮、2,2’,4,4’-四羥基二苯甲酮、2-羥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羥基-4-甲氧基-4’-甲基二苯甲酮、2-羥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5-磺酸鹽、4-苯基二苯甲酮、2-乙基己基-4’-苯基-二苯甲酮-2-羧酸酯、2-羥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4-羥基-3-羧基二苯甲酮等二苯甲酮系紫外線吸收劑;苯基苯并咪唑-5-磺酸及其鹽、伸苯基-雙-苯并咪唑-四磺酸及其鹽等苯并咪唑系紫外線吸收劑;3- (4’-甲基苯亞甲基)-d,l-樟腦、3-苯亞甲基-d,l-樟腦、咪唑丙烯酸(Urocanic acid)、咪唑丙烯酸乙酯等。
油溶性紫外線吸收劑係可列舉例如:對胺基苯甲酸(PABA)、PABA單甘油酯、N,N-二苯氧基PABA乙酯、N,N-二乙氧基PABA乙酯、N,N-二甲基PABA乙酯、N,N-二甲基PABA丁酯等苯甲酸系紫外線吸收劑;三甲基環己基(homomenthyl)-N-乙醯基鄰胺苯甲酸酯等鄰胺苯甲酸(anthranilic acid)系紫外線吸收劑;水楊酸戊酯、水楊酸薄荷(Menthyl)酯、水楊酸三甲基環己酯、水楊酸辛酯、水楊酸苯酯、水楊酸苯甲酯、水楊酸對-異丙醇苯酯等水楊酸系紫外線吸收劑;肉桂酸辛酯、乙基-4-異丙基肉桂酸酯、甲基-2,5-二異丙基肉桂酸酯、乙基-2,4-二異丙基肉桂酸酯、甲基-2,4-二異丙基肉桂酸酯、丙基-對-甲氧基肉桂酸酯、異丙基-對-甲氧基肉桂酸酯、異戊基-對-甲氧基肉桂酸酯、辛基-對-甲氧基肉桂酸酯、2-乙基己基-對-甲氧基肉桂酸酯、2-乙氧基乙基-對-甲氧基肉桂酸酯、環己基-對-甲氧基肉桂酸酯、乙基-α-氰基-β-苯基肉桂酸酯、2-乙基己基-α-氰基-β-苯基肉桂酸酯、甘油單-2-乙基己醯基-二對甲氧基肉桂酸酯、3,4,5-三甲氧基肉桂酸3-甲基-4-[甲基雙(三甲基矽氧基)矽基]丁酯等肉桂酸系紫外線吸收劑;2-苯基-5-甲基苯并噁唑(Benzoxazole)、2,2’-羥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羥基-5’-第三-辛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羥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雙亞苄肼(Benzalazine)、二大茴香醯基甲烷、4-甲氧基-4’-第三-丁基二苯甲醯基甲烷、5-(3,3-二甲基-2-亞降莰基)-3-戊烷-2-酮、奧克立林(Octocrylene)等。
粉末成分係可列舉例如:無機粉末(例如滑石、高嶺土、雲母、絹雲母(Sericite)、白雲母、金雲母、合成雲母、紅雲母、黑雲母、蛭 石、碳酸鎂、碳酸鈣、矽酸鋁、矽酸鋇、矽酸鈣、矽酸鎂、矽酸鍶、鎢酸金屬鹽、鎂、二氧化矽、沸石、硫酸鋇、燒製硫酸鈣(燒石膏)、磷酸鈣、氟磷灰石、羥基磷灰石、陶瓷粉末、金屬皂(例如肉豆蔻酸鋅、棕櫚酸鈣、硬脂酸鋁)、氮化硼等)、有機粉末(例如聚醯胺樹脂粉末(尼龍粉末)、聚乙烯粉末、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粉末、聚苯乙烯粉末、苯乙烯與丙烯酸之共聚物樹脂粉末、苯胍嗪(Benzoguanamine)樹脂粉末、聚四氟乙烯粉末、纖維素粉末等)、無機白色顏料(例如二氧化鈦、氧化鋅等)、無機紅色系顏料(例如氧化鐵(Bengala)、鈦酸鐵等)、無機褐色系顏料(例如γ-氧化鐵等)、無機黃色系顏料(例如黃氧化鐵、黃土等)、無機黑色系顏料(例如黑色氧化鐵、低階氧化鈦等)、無機紫色系顏料(例如錳紫、鈷紫等)、無機綠色系顏料(例如氧化鉻、氫氧化鉻、鈦酸鈷等)、無機藍色系顏料(例如群青、普魯士藍等)、珠光顏料(例如塗佈氧化鈦之雲母、塗佈氧化鈦之氯氧化鉍、塗佈氧化鈦之滑石、塗佈著色氧化鈦之雲母、氯氧化鉍、魚鱗箔等)、金屬粉末顏料(例如鋁粉末、銅粉末等)、鋯、鋇或鋁色澱等有機顏料(例如紅色201號、紅色202號、紅色204號、紅色205號、紅色220號、紅色226號、紅色228號、紅色405號、橙色203號、橙色204號、黃色205號、黃色401號及藍色404號等有機顏料、紅色3號、紅色104號、紅色106號、紅色227號、紅色230號、紅色401號、紅色505號、橙色205號、黃色4號、黃色5號、黃色202號、黃色203號、綠色3號及藍色1號等)、天然色素(例如葉綠素、β-胡蘿蔔素等)等。
有機胺係可列舉例如:單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嗎福林、四(2-羥基丙基)乙二胺、三異丙醇胺、2-胺基-2-甲基-1,3-丙二醇、2-胺基-2-甲基-1-丙醇等。
高分子乳液係可列舉例如:丙烯酸樹脂乳液、聚丙烯酸乙酯乳液、丙烯酸樹脂液、聚丙烯酸烷酯乳液、聚乙酸乙烯酯樹脂乳液、天然橡膠乳膠等。
維生素類係可列舉例如:維生素A、B1、B2、B6、C、E及其衍生物、泛酸及其衍生物、生物素等。
抗氧化劑係可列舉例如:生育酚類、二丁基羥基甲苯、丁基羥基苯甲醚、没食子酸酯類等。
抗氧化助劑係可列舉例如:磷酸、檸檬酸、抗壞血酸、馬來酸、丙二酸、琥珀酸、富馬酸、腦磷脂、六偏磷酸鹽、植物酸、乙二胺四乙酸等。
其它可調配之成分係可列舉例如:防腐劑(對羥基苯甲酸甲酯、對羥基苯甲酸乙酯、對羥基苯甲酸丁酯、苯氧基乙醇等)、消炎劑(例如甘草酸衍生物、甘草次酸衍生物、水楊酸衍生物、日本扁柏油(hinokitiol)、氧化鋅、尿囊素等)、美白劑(例如胎盤萃取物、虎耳草萃取物、熊果苷(arbutin)等)、各種萃取物(例如黃柏、黃連、紫根、芍藥、當藥、樺木、鼠尾草、枇杷、人參、蘆薈、錦葵、鳶尾花、葡萄、薏仁、絲瓜、百合、番紅花、川芎、生薑、小連翹、花柄花、大蒜、辣椒、陳皮、當歸等)、活化劑(例如蜂王漿、光敏劑、膽固醇衍生物等)、血液循環促進劑(例如N-香草基壬醯胺、菸鹼酸苯甲基酯、菸鹼酸β-丁氧基乙酯、辣椒素、薑酮、斑螫酊(cantharides tincture)、魚石脂(Ichthammol)、單寧酸、α-龍腦、菸鹼酸生 育酚、六菸鹼酸肌醇、環扁桃脂、抗凝血劑拮抗劑(cinnarizine)、托拉佐林(tolazoline)、乙醯膽鹼、維拉帕米(Verapamil)、頭花千金藤素(Cepharanthine)、γ-穀醇等)、抗脂漏劑(例如硫、二甲硫蒽(Thianthol)等)、消炎劑(例如傳明酸(Tranexamic acid)、硫代牛磺酸、亞牛磺酸等)等。
又,本發明之油中水型乳化組成物並非以作為乳化劑為目的,其目的在於使用觸感之控制、藥劑滲透性等之控制、或調配於皮膚或毛髮之洗清劑時的清洗性提升等,並可調配其它界面活性劑作為水相或油相成分。
兩性界面活性劑至少各具有一個陽離子性官能基及陰離子性官能基,溶液為酸性時成為陽離子性,為鹼性時成為陰離子性,在等電點附近具有接近非離子界面活性劑之性質。
兩性界面活性劑係依陰離子基之種類,分類成羧酸型、硫酸酯型、磺酸型及磷酸酯型。本發明之較佳者係羧酸型、硫酸酯型及磺酸型。羧酸型係進一步分類成胺基酸型及甜菜鹼型。特佳係甜菜鹼型。
具體上係可列舉例如:咪唑啉系兩性界面活性劑(例如2-十一烷基-N,N,N-(羥基乙基羧基甲基)-2-咪唑啉鈉、2-椰子油脂醯基-2-咪唑啉鎓氫氧化物-1-羧基乙氧基2鈉鹽等);甜菜鹼系界面活性劑(例如2-十七烷基-N-羧基甲基-N-羥基乙基咪唑啉鎓甜菜鹼、月桂基二甲基胺基乙酸甜菜鹼、烷基甜菜鹼、醯胺甜菜鹼、磺基甜菜鹼等)等。
陽離子性界面活性劑係可列舉例如:氯化鯨蠟基三甲基銨、氯化硬脂基三甲基銨、氯化山萮基三甲基銨、氯化山萮基二甲基羥基乙基銨、氯化硬脂基二甲基苯甲基銨、鯨蠟基三乙基銨甲基硫酸鹽等之第4級 銨鹽。又,可列舉如:硬脂酸二乙基胺基乙醯胺、硬脂酸二甲基胺基乙醯胺、棕櫚酸二乙基胺基乙醯胺、棕櫚酸二甲基胺基乙醯胺、肉豆蔻酸二乙基胺基乙醯胺、肉豆蔻酸二甲基胺基乙醯胺、山萮酸二乙基胺基乙醯胺、山萮酸二甲基胺基乙醯胺、硬脂酸二乙基胺基丙醯胺、硬脂酸二甲基胺基丙醯胺、棕櫚酸二乙基胺基丙醯胺、棕櫚酸二甲基胺基丙醯胺、肉豆蔻酸二乙基胺基丙醯胺、肉豆蔻酸二甲基胺基丙醯胺、山萮酸二乙基胺基丙醯胺、山萮酸二甲基胺基丙醯胺等醯胺胺化合物等。
陰離子界面活性劑係可分類成脂肪酸皂、N-醯基麩胺酸鹽、烷基醚乙酸等羧酸鹽型、α-烯烴磺酸鹽、烷磺酸鹽、烷基苯磺酸等磺酸型、高級醇硫酸酯鹽等硫酸酯鹽型、磷酸酯鹽型等。較佳係羧酸鹽型、磺酸型及硫酸酯鹽型,特佳係硫酸酯鹽型。
具體而言,例如脂肪酸皂(例如月桂酸鈉、棕櫚酸鈉等)、高級烷基硫酸酯鹽(例如月桂基硫酸鈉、月桂基硫酸鉀等)、烷基醚硫酸酯鹽(例如POE-月桂基硫酸三乙醇胺、POE-月桂基硫酸鈉等)、N-醯基肌胺酸(例如月桂醯基肌胺酸鈉等)、高級脂肪醯胺磺酸鹽(例如N-肉豆蔻醯基-N-甲基牛磺酸鈉、椰子油脂肪酸甲基牛磺酸鈉、月桂基甲基牛磺酸鈉等)、磷酸酯鹽(POE-油基醚磷酸鈉、POE-硬脂基醚磷酸等)、磺基琥珀酸鹽(例如二-2-乙基己基磺基琥珀酸鈉、單月桂醯基單乙醇醯胺聚氧乙烯磺基琥珀酸鈉、月桂基聚丙二醇磺基琥珀酸鈉等)、烷基苯磺酸鹽(例如線性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線性十二烷基苯磺酸三乙醇胺、線性十二烷基苯磺酸等)、高級脂肪酸酯硫酸酯鹽(例如硬化椰子油脂肪酸甘油硫酸鈉等)、N-醯基麩胺酸鹽(例如N-月桂醯基麩胺酸單鈉、N-硬脂醯基麩胺酸二鈉、N-肉豆蔻醯基-L-麩胺酸單鈉等)、 硫酸化油(例如太古油等)、POE-烷基醚羧酸、POE-烷基烯丙基醚羧酸鹽、α-烯烴磺酸鹽、高級脂肪酸酯磺酸鹽、二級醇硫酸酯鹽、高級脂肪酸烷醇醯胺硫酸酯鹽、月桂醯基單乙醇醯胺琥珀酸鈉、N-棕櫚醯基天冬胺酸雙三乙醇胺、酪蛋白鈉等。
非離子性界面活性劑係在水溶液中進行電離而不具有電荷之界面活性劑。具體而言,係可列舉例如:甘油脂肪酸酯、甘油脂肪酸酯之環氧乙烷衍生物、聚甘油脂肪酸酯、丙二醇脂肪酸酯、丙二醇脂肪酸酯之環氧乙烷衍生物、聚乙二醇脂肪酸酯、聚乙二醇烷基醚、聚乙二醇烷基苯基醚、聚乙二醇蓖麻油衍生物、聚乙二醇硬化蓖麻油衍生物等。
親水性非離子界面活性劑係可列舉例如:POE-山梨醇酐脂肪酸酯類(例如POE-山梨醇酐單油酸酯、POE-山梨醇酐單硬脂酸酯、POE-山梨醇酐單油酸酯、POE-山梨醇酐四油酸酯等)、POE山梨糖醇脂肪酸酯類(例如POE-山梨糖醇單月桂酸酯、POE-山梨糖醇單油酸酯、POE-山梨糖醇五油酸酯、POE-山梨糖醇單硬脂酸酯等)、POE-甘油脂肪酸酯類(例如POE-甘油單硬脂酸酯、POE-甘油單異硬脂酸酯、POE-甘油三異硬脂酸酯等POE-單油酸酯等)、POE-脂肪酸酯類(例如POE-二硬脂酸酯、POE-單二油酸酯、二硬脂酸乙二醇酯等)、POE-烷基醚類(例如POE-月桂基醚、POE-油基醚、POE-硬脂基醚、POE-山萮基醚、POE-2-辛基十二烷基醚、POE-二氫膽固醇醚等)、Pluronic型類(例如Pluronic等)、POE/POP-烷基醚類(例如POE/POP-鯨蠟基醚、POE/POP-2-癸基十四烷基醚、POE/POP-單丁基醚、POE/POP-氫化羊毛脂、POE/POP-甘油醚等)、四POE/四POP-乙二胺縮合物類(例如Tetronic等)、POE-蓖麻油硬化蓖麻油衍生物(例如POE- 蓖麻油、POE-硬化蓖麻油、POE-硬化蓖麻油單異硬脂酸酯、POE-硬化蓖麻油三異硬脂酸酯、POE-硬化蓖麻油單焦麩胺酸單異硬脂酸二酯、POE-硬化蓖麻油馬來酸等)、POE-蜂蠟/羊毛脂衍生物(例如POE-山梨糖醇蜂蠟等)、烷醇醯胺(例如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醯胺、月桂酸單乙醇醯胺、脂肪酸異丙醇醯胺等)、POE-丙二醇脂肪酸酯、POE-烷基胺、POE-脂肪醯胺、蔗糖脂肪酸酯、烷基乙氧基二甲基胺氧化物-三油基磷酸酯等。
本發明之油中水型乳化組成物之用途並無限定,但例如適宜作為皮膚化妝料、毛髮化妝料、皮膚外用劑等。
[實施例]
以下,列舉實施例以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等實施例。只要無特別聲明,調配量表示質量%。又,表3-5中之核-冠型粒子的調配量係該粒子之純分換算值。
試驗例1:核-冠型粒子之製造
<製造方法>
‧製造例1
具備回流管及氮導入管之三口燒瓶中,在水-醇混合溶劑中加入聚環氧乙烷巨單體、疏水性單體、交聯性單體。使其充分溶解或分散之後,相對於全單體量,添加1mol%之聚合起始劑2,2’-偶氮雙(2-甲基丙脒2鹽酸鹽)並溶解於少量之水中,進一步使其溶解或分散。在經均勻溶解或分散之聚合溶液進行20分鐘氮取代而除去溶存氧之後,以磁力攪拌器一邊攪拌一邊在油浴中在65至70℃保持8小時使聚合。聚合結束後,藉由使聚合液返回室溫,獲得核-冠型粒子分散液(製造例1)。
在前述核-冠型粒子分散液之製造中,聚環氧乙烷巨單體係使用BLEMMER PME-400(日油公司製,在式(1)所示之巨單體中,n≒9)。疏水性單體係使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丁酯(n-BMA)。交聯性單體係使用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
‧製造例2
具備回流管及氮導入管之三口燒瓶中,在水-醇混合溶劑中加入聚環氧乙烷巨單體、疏水性單體。使其充分溶解或分散之後,進行20分鐘氮取代而除去溶存氧。在此,相對於全單體量,添加1mol%之聚合起始劑2,2’-偶氮雙(2-甲基丙脒2鹽酸鹽)並溶解於少量之水中,進一步使其溶解或分散。在經均勻溶解或分散之聚合溶液進行20分鐘氮取代而除去溶存氧之後,以磁力攪拌器一邊攪拌一邊在油浴中在65至70℃保持8小時而進行聚合反應。聚合結束後,藉由使聚合液返回室溫,獲得核-冠型微粒子分散液。
上述中,聚環氧乙烷巨單體係使用BLEMMER PME-4000(日油股份有限公司製)。又,疏水性單體係使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丁酯(n-BMA)、第三-丁基丙烯醯胺(t-BAA)、N-[3-(二甲基胺基)丙基]丙烯醯胺(DMAPA)。
<粒徑及分散度之測定方法>
核-冠型粒子(以下,有時僅稱為「粒子」)之粒徑的測定係使用Malvern公司製Zetasizer而測定。藉由水稀釋調製核-冠型粒子分散液之粒子濃度約0.1%之測定試樣,僅以0.45微米之濾器除去雜質之後,以散射角度173°(後方散射光)測定在25℃之散射強度,以測定裝置所搭載之解析軟體算出平均粒徑及分散度。粒徑係藉由累積量解析法進行解析,分散度係以 累積量解析所得到之2次累積量之值經規格化的數值。該分散度係一般所使用之參數,藉由使用市售之動態光散射測定裝置,可自動解析。粒徑解析必需的溶劑之黏度係使用25℃之純水之黏度,亦即0.89mPa‧s之值。
將在製造例1、2使用之聚合條件呈示於下述表1至3。表1中之數值係任一者皆為g(gram)。又,表中之EtOH係乙醇之簡稱。
[表1]
Figure 108136395-A0202-12-0032-27
[表2]
Figure 108136395-A0202-12-0032-30
[表3]
Figure 108136395-A0202-12-0032-29
所得到之核-冠型粒子之粒徑及分散度係製造例1為206.1nm、0.052,製造例2為210.3nm、0.018。
試驗例2:乳化組成物之製造
使用在試驗例1製造之核-冠型粒子製作乳化組成物,依據下述方法而解析(1)相狀態及(2)乳化穩定性。將配方與結果呈示於表4中。
<製造方法1>
混合(c)油相成分及(a)聚氧伸烷基/烷基共改質聚矽氧。進一步,於(d)水相成分中,添加在試驗例1製造之(b)核-冠型粒子分散液並進行攪拌混合,將核-冠型粒子均勻地分散於水相成分中。將由前述(c)及(a)所構成之混合液添加於由前述(b)及(d)所構成之水分散液,以均質混合機進行剪切混合至均勻為止。
<製造方法2>
混合(c)油相成分及(a)聚氧伸烷基/烷基共改質聚矽氧。進一步,於(d)水相成分中,添加在試驗例1製造之(b)核-冠型粒子分散液並進行攪拌混合,將核-冠型粒子均勻地分散於水相成分中。將該水分散液添加於由前述(c)及(a)所構成之混合液,以均質混合機進行剪切混合至均勻為止。
<評定>
(1)相狀態
使用光學顯微鏡,觀察試料之相狀態。
(2-1)乳化穩定性
將試料以離心機進行離心處理(3500rpm、120分鐘)之後,使用光學顯微鏡觀察乳化狀態。依據下述基準進行評定。藉由該解析,可對攪拌或振動之乳化粒子的穩定性進行評定。本案係以A以上者為及格。
A:乳化粒子均勻,看不出聚結或凝集。
B:乳化粒子大都均勻,但看出些微的聚結或凝集等。
C:乳化粒子不均勻,看出明顯的聚結或凝集。
[表4]
Figure 108136395-A0202-12-0034-25
如前述,一般已知核-冠型粒子係作為產生水中油型乳化組成物之乳化劑(專利文獻1等)。如表4所示,依據一般的水中油型乳化物之製造方法(製造方法1),以核-冠型粒子使油分經乳化之組成物(比較例1)係成為乳化穩定性高的水中油型乳化組成物。
相對於此,於比較例1之配方中追加屬於聚氧伸烷基/烷基共改質聚矽氧型界面活性劑之月桂基PEG-9聚二甲基矽氧基乙基聚二甲基矽氧烷之組成物(實施例1),值得驚訝的是,無關於依據水中油型乳化物之 製造方法(製造方法1)而製造者,成為油中水型乳化組成物。而且,該油中水型乳化組成物為乳化穩定性優異者。
又,即使比較例1之配方直接依據一般的油中水型乳化物之製造方法(製造方法2)而嘗試製造乳化物,乳化亦不佳,且無法獲得乳化物。
因而,可知藉由產生水中油型乳化系所知之核-冠型粒子係在特定之界面活性劑之共存下,產生穩定的油中水型乳化系。
試驗例3:成分之研究
若併用核-冠型粒子,進行產生油中水型乳化物之界面活性劑的研究。以與試驗例2相同的方法製造乳化組成物,除了上述項目以外,進一步對下述項目依據以下之評定基準進行評定。將結果呈示於表5、6中。
<評價>
(3)乳化粒徑
使用光學顯微鏡,測定試料之乳化粒徑。
(2-1)乳化穩定性(離心處理)
將試料置入試驗管中,以3500rpm進行2小時之離心處理後,依據下述基準以目視觀察試料之狀態。藉由該解析,可評定乳化系之力學穩定性(聚結穩定性)。本案係以A以上者為及格。
A:試料係保持製造時之乳化狀態。
B:藉由部分之乳化粒子的聚結,有些微的水相分離。
C:全部之乳化粒子進行聚結,水相完全分離。
(2-2)乳化穩定性
將試料在50℃保存4週之後,依據下述基準而以目視觀察試料之狀態。藉由該解析,可合併評定乳化系之溫度穩定性及經時穩定性。以商業基礎提供組成物時,係比(2-1)更為重要的指標。本案係以A以上者為及格。
A:試料係保持製造時之乳化狀態。
B:藉由部分之乳化粒子的聚結,有些微的水相進行分離。
C:全部之乳化粒子進行聚結,水相完全分離。
(5)無沾黏性
藉由專門評審委員10名,將試料塗佈於皮膚時之無沾黏性進行評定。本案係以B以上者為及格。
A:7名以上回答為無沾黏性。
B:5名以上6名以下回答為無沾黏性。
C:3名以上4名以下回答為無沾黏性。
D:2名以下回答為無沾黏性。
[表5]
Figure 108136395-A0202-12-0036-24
[表6]
Figure 108136395-A0202-12-0037-31
如表5所示,將聚氧伸烷基/烷基共改質聚矽氧型與核-冠型粒子併用作為乳化劑時,可獲得乳化穩定性極為優異,且無沾黏性亦優異之油中水型乳化組成物(實施例2至7)。此等乳化組成物係攪拌及衝撃強,溫度穩定性亦極高者((2-1)、(2-2)全部判定為A)。
又,在油相之比率為20至80質量%之寬廣的範圍中,成為極為穩定之油中水型乳化系(實施例2至7)。雖然已知核-冠型粒子係即使油相/水相之比率高(亦即,即使組成物中所含的油相成分的比率較高),亦產生良好的水中油型乳化組成物(專利文獻),但是藉由添加聚氧伸烷基/烷基共改質聚矽氧型界面活性劑,顯示以寬廣的油相/水相比之配方產生非常穩定的油中水型乳化組成物(實施例5)。
比較例3至12係含有非聚矽氧系界面活性劑(比較例3至8)、胺基封端聚二甲基矽氧烷(amodimethicone)(比較例9、10)、及(無烷基 改質)PEG改質聚矽氧(比較例11、12)作為界面活性劑之配方所製作的組成物。從表6,明顯可知此等組成物無關於核-冠型粒子之有無,乳化穩定性較低。
比較例13、14係從實施例2、3之配方僅各別除去核-冠型粒子之配方所製作之組成物。從表6可知,此等比較例之組成物與含有核-冠型粒子之實施例組成物相比,就乳化粒徑及無沾黏性之點而言,大約看不出差異,但乳化穩定性明顯降低。再者,將(a)聚醚改質聚矽氧之調配量提高至5質量%之組成物,雖然可改善乳化穩定性,但變成強烈產生沾黏感之結果(比較例15)。
從以上顯示,藉由組合(b)核-冠型粒子及(a)聚氧伸烷基/烷基共改質聚矽氧而使用於乳化劑,在寬廣的油相/水相比之配方中,可獲得乳化穩定性非常優異,且無沾黏性亦為優異之油中水型乳化組成物。
Figure 108136395-A0202-11-0006-9

Claims (3)

  1. 一種油中水型乳化組成物,係包含:
    (a)聚氧伸烷基/烷基共改質聚矽氧0.5至3質量%、
    (b)核-冠型粒子0.01質量%以上、
    (c)油相成分
    (d)水相成分;且,
    前述(b)核-冠型粒子係將下述式(1)所示之聚環氧乙烷巨單體、及選自下述式(2)所示之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衍生物單體及下述式(3)所示之丙烯醯胺/甲基丙烯醯胺衍生物單體之疏水性單體,在下述式(4)所示之交聯性單體之存在下或不存在下,以下述(A)至(E)之條件進行自由基聚合所得到之核-冠型粒子;
    (A)以前述聚環氧乙烷巨單體之裝填莫耳量/前述疏水性單體之裝填莫耳量所示之莫耳比為1:10至1:250,
    (B)前述交聯性單體之裝填量相對於前述疏水性單體之裝填量為0.1至1.5質量%,
    (C)下述式(2)所示之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衍生物單體為將具有碳數1至8之烷基的甲基丙烯酸衍生物之1種或2種以上混合而成的單體組成,
    下述式(3)所示之丙烯醯胺/甲基丙烯醯胺衍生物單體為具有包含碳數1至18之烷基的取代基之丙烯醯胺衍生物或甲基丙烯醯胺衍生物,
    (D)聚合溶劑為水-醇混合溶劑,前述醇為選自乙醇、二丙二醇、1,3-丁二醇、異戊二醇中之1種或2種以上,
    (E)水-醇混合溶劑之溶劑組成以20℃之質量比計為水:醇=90至10:10至90;
    Figure 108136395-A0202-13-0002-32
    R1表示碳數1至3之烷基,n係8至200之數;X表示H或CH3
    Figure 108136395-A0202-13-0002-33
    R2表示碳數1至3之烷基,R3表示碳數1至12之烷基;
    Figure 108136395-A0202-13-0002-34
    R4表示H或碳數1至3之烷基,R5及R6表示H或含有碳數1至18之烷基的取代基;
    Figure 108136395-A0202-13-0002-35
    R7及R8各自獨立地表示碳數1至3之烷基,m係0至2之數。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油中水型乳化組成物,其中,成分(a)為選自鯨蠟基PEG/PPG-10/1聚二甲基矽氧烷(dimethicone)、月桂基PEG-9聚二甲基矽氧基乙基聚二甲基矽氧烷之1種或2種以上的聚氧伸烷基/烷基共改質聚矽氧。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油中水型乳化組成物,其包含成分(c)油相成分20至80質量%。
TW108136395A 2018-10-09 2019-10-08 油中水型乳化組成物 TW20202771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90665 2018-10-09
JP2018190665 2018-10-0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7714A true TW202027714A (zh) 2020-08-01

Family

ID=70164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36395A TW202027714A (zh) 2018-10-09 2019-10-08 油中水型乳化組成物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931448B2 (zh)
EP (1) EP3865118A4 (zh)
JP (1) JP7356998B2 (zh)
CN (1) CN112804986B (zh)
TW (1) TW202027714A (zh)
WO (1) WO202007566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7424B2 (zh) 1972-11-13 1977-03-02
JP2005015623A (ja) 2003-06-26 2005-01-20 Shiseido Co Ltd 有機溶媒膨潤性ミクロゲ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161026A (ja) 2004-11-09 2006-06-22 Shiseido Co Ltd 有機溶媒膨潤性ミクロゲ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577721B2 (ja) 2004-11-09 2010-11-10 株式会社資生堂 化粧料
JP2006161027A (ja) 2004-11-09 2006-06-22 Shiseido Co Ltd 有機溶媒膨潤性ミクロゲ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106694A (ja) 2005-10-13 2007-04-26 Shiseido Co Ltd 皮膚外用剤
JP2007126394A (ja) * 2005-11-04 2007-05-24 Shiseido Co Ltd 多層型化粧料
JP2007238521A (ja) 2006-03-09 2007-09-20 Shiseido Co Ltd 包接体及びこれを含有する皮膚外用剤
FR2924937B1 (fr) * 2007-12-14 2013-05-17 Oreal Composition antitranspirante et/ou deodorante solide sous forme d'emulsion eau-dans-huile a base d'emulsionnants silicone et de cires ; procede de traitement des odeurs corporelles
DE102011078087A1 (de) 2011-06-27 2012-12-27 Beiersdorf Ag Neues verdickendes Polymer II
JP5207424B1 (ja) 2011-12-22 2013-06-12 株式会社 資生堂 コロナ−コア型ミクロゲル乳化剤及び水中油型乳化組成物
JP5913475B2 (ja) 2014-08-06 2016-04-27 株式会社 資生堂 化粧料用原料
JP6828256B2 (ja) 2016-03-24 2021-02-10 Tdk株式会社 Ntcサーミスタ素子
JP7088830B2 (ja) 2016-04-28 2022-06-21 株式会社 資生堂 水中油型乳化化粧料
US20180028416A1 (en) * 2016-07-29 2018-02-01 L'oreal Cosmetic compositions with sensorial and aesthetic benefits and having enhanced stability
JP6403854B2 (ja) 2016-09-27 2018-10-10 株式会社 資生堂 コア−コロナ型ミクロ粒子を用いた化粧料原料及び水中油型乳化化粧料
EP3530264A4 (en) 2016-10-20 2020-07-01 Shiseido Company, Ltd. OIL-IN-WATER-TYPE EMULSION COMPOSITION
JP6769834B2 (ja) * 2016-11-02 2020-10-14 株式会社コーセー 油中水型睫用化粧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356998B2 (ja) 2023-10-05
EP3865118A4 (en) 2022-07-20
US20210346273A1 (en) 2021-11-11
WO2020075666A1 (ja) 2020-04-16
CN112804986B (zh) 2023-05-02
US11931448B2 (en) 2024-03-19
EP3865118A1 (en) 2021-08-18
JPWO2020075666A1 (ja) 2021-10-07
CN112804986A (zh) 2021-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39554B2 (en) Method of making oil-in-water emulsified composition using corona-core microgel emulsifying agent
JP5913475B2 (ja) 化粧料用原料
CN108348443B (zh) 水包油包粉体型组合物
US11964043B2 (en) Method of emulsification using core-corona type microparticles
JP6061594B2 (ja) 水中油型乳化組成物
KR102563845B1 (ko) 수중유형 화장료
KR102251072B1 (ko) 수중유형 유화 조성물
TW202027714A (zh) 油中水型乳化組成物
WO2022210144A1 (ja) 水中油型化粧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