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23632A - 紫外線照射裝置 - Google Patents

紫外線照射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23632A
TW202023632A TW108135446A TW108135446A TW202023632A TW 202023632 A TW202023632 A TW 202023632A TW 108135446 A TW108135446 A TW 108135446A TW 108135446 A TW108135446 A TW 108135446A TW 202023632 A TW202023632 A TW 20202363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body
electrode
electrode block
discharge lamp
are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354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谷口真司
柳生英昭
森学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牛尾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牛尾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牛尾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236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23632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L2/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using physical phenomena
    • A61L2/08Radiation
    • A61L2/10Ultraviolet radi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9/00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 A61L9/16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using physical phenomena
    • A61L9/18Radiation
    • A61L9/20Ultraviolet radi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9/00Lighting devices with a built-in power supply; Systems employing lighting devices with a built-in power supply
    • F21S9/02Lighting devices with a built-in power supply; Systems employing lighting devices with a built-in power supply the power supply being a battery or accumula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61/00Gas-discharge or vapour-discharge lamps
    • H01J61/02Details
    • H01J61/12Selection of substances for gas fillings; Specified operating pressure or temperature
    • H01J61/1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for gas fillings; Specified operating pressure or temperature having helium, argon, neon, krypton, or xenon as the principle constitu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65/00Lamps without any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Lamp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on Or Sterilisation (AREA)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的課題,係提供不會導致裝置的大型化,且可容易視認是否有照射紫外線的紫外線照射裝置。 解決手段的紫外線照射裝置,係具有電源部、包含第一管體,發出紫外線的第一放電燈、包含第二管體,發出可視光的第二放電燈、接觸第一管體的側面上的一部分區域,或形成於第一管體的內部,與電源部電性連接的第一電極區域、以接觸與第一管體的側面上的第一電極區域隔開的區域之方式形成,與電源部電性連接的第二電極區域、接觸第二管體的側面上的一部分區域,或形成於第二管體的內部,與電源部電性連接的第三電極區域、以接觸與第二管體的側面上的第三電極區域隔開的區域之方式形成,與電源部電性連接的第四電極區域、及用以從相同處取出紫外線及可視光兩者,或用以個別取出紫外線及可視光的光照射窗。

Description

紫外線照射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紫外線照射裝置。
先前,開發有物品及皮膚的殺菌之用途所利用的紫外線照射裝置(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專利文獻2)。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8-113116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7-164417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圖19係模式揭示專利文獻2所揭示之小型的紫外線照射裝置的構造的圖面。紫外線照射裝置100係具備收容於包含握持部101之框體102內的燈管收容部103,與光照射窗104。於燈管收容部103內,內藏射出紫外線的準分子燈110。
圖20係模式揭示準分子燈110的構造的圖面。準分子燈110係具有圓筒狀的外側管121,與於外側管121的內側中配置於與外側管121的同軸上,內徑小於外側管121之圓筒狀的內側管122。外側管121與內側管122係於方向d1的端部中被封止,兩者之間構成圓環狀的發光空間,於該空間內封入放電用氣體123G。
於外側管121的外壁面,設置有網狀或網格狀的外側電極124,於內側管122的內壁面,設置有膜狀的內側電極125。外側電極124及內側電極125係分別與可產生高頻之交流電壓的電源部126電性連接。
藉由電源部126對外側電極124與內側電極125之間施加高頻之交流電壓,隔著外側管121與內側管122的管體對於放電用氣體123G施加電壓,在封入放電用氣體123G的放電空間內產生放電電漿。藉此激發放電用氣體123G的原子,成為準分子狀態,該原子轉移至基底狀態時,會產生準分子發光。
因應作為放電用氣體123G所用之氣體的種類,可改變準分子發光的波長。例如於專利文獻1,記載有利用作為放電用氣體123G利用氯化氪(KrCl)氣體,可獲得適合殺菌用途之主要發光波長為222nm的紫外線之要旨。
專利文獻2所記載之紫外線照射裝置100係假定利用於皮膚疾病的治療,限制利用者及利用狀況。相對於此,本案申請人係進行更廣泛利用於一般殺菌之用途的紫外線照射裝置的開發。
然而,紫外線比可視光還短波長,故難以視認紫外線本身。因此,難以視覺上確認準分子燈110實際上是否點燈。
圖19雖未圖示,但於紫外線照射裝置100,一般設置有藉由操作者,用以對於準分子燈110賦予開始/停止供電的指示的電源按鍵。因此,考量配置用以揭示準分子燈110是否點燈的LED顯示燈,與電性連接於該LED顯示燈,從用以供電給準分子燈110的電源部供電的其他配線(以下,稱為「LED顯示燈用配線」)的方法。依據相關方法,操作者操作電源按鍵以賦予供電開始指示的話,從電源部透過前述LED顯示燈用配線供電的LED顯示燈會點燈,故可容易辨識紫外線照射裝置100是否運行。
但是,依據相關方法,透過用以對於準分子燈110供電的供電線需要利用其他電壓透過LED顯示燈用配線對於LED顯示燈供電,故電源部的構造及配線構造會複雜化,導致裝置規模擴大。進而,LED顯示燈僅表示從電源部對於LED顯示燈供電的狀況,故例如LED顯示燈用配線斷線,或發生配線的不妥的狀況中,儘管準分子燈110點燈,LED顯示燈用也會變成未點燈。結果,儘管準分子燈110實際上點燈,也會誤認為並未點燈,有可能對於存在於光照射窗104附近之目的外物品誤照射紫外線之虞。
本發明係有鑑於前述的課題,目的為提供不會導致裝置的大型化,且可容易視認是否有照射紫外線的紫外線照射裝置。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關於本發明的紫外線照射裝置,其特徵為具有: 電源部; 第一放電燈,係包含封入第一放電用氣體的第一管體,藉由對前述第一管體的側面上不同的兩個區域,或前述第一管體的側面與內部之間施加電壓,發出紫外線; 第二放電燈,係包含封入第二放電用氣體的第二管體,藉由對前述第二管體的側面上不同的兩個區域,或前述第二管體的側面與內部之間施加電壓,發出可視光; 第一電極區域,係接觸前述第一管體的側面上的一部分區域,或形成於前述第一管體的內部,與前述電源部電性連接; 第二電極區域,係以與前述第一管體的側面上的一部分區域,且隔開於前述第一電極區域的區域接觸之方式形成,與前述電源部電性連接; 第三電極區域,係接觸前述第二管體的側面上的一部分區域,或形成於前述第二管體的內部,與前述電源部電性連接; 第四電極區域,係以與前述第二管體的側面上的一部分區域,且隔開於前述第三電極區域的區域接觸之方式形成,與前述電源部電性連接;及 光照射窗,係用以從相同處取出前述紫外線及前述可視光兩者,或用以個別取出前述紫外線及前述可視光。
依據前述構造,具備為了確認點燈而發出可視光的第二放電燈。該第二放電燈係從與發出紫外線的第一放電燈共通的電源部供電。因此,只要可視認從第二放電燈發出的可視光的話,即可確認也對第一放電燈施加電壓,故從第一放電燈照射紫外線的蓋然性極高。
前述光照射窗,係以可從相同處取出前述紫外線及前述可視光兩者之方式配置為佳。藉此,紫外線照射裝置不需要另外具備用於確認點燈之專用的光照射窗。
前述第二放電燈作為啟動電壓比前述第一放電燈低者亦可。
對於為了將第一放電燈設為高輸出來說,需要提升所封入之氣體的壓力,結果,放電開始電壓會上升。又,封入至第一放電燈的氣體包含鹵素氣體的狀況中,放電開始電壓也會上升。依據前述構造,為了確認點燈所配置之第二放電燈發出的啟動電壓比第一放電燈低,故可藉由從第二放電燈射出之光線,發揮第一放電燈的點燈輔助功能。結果,縮短化第一放電燈的啟動時間。
第一放電燈可設為準分子燈。第二放電燈可設為外部電極式放電燈。作為一例,前述第一放電用氣體係包含Kr與Cl;前述第二放電用氣體係包含稀有氣體亦可。作為可利用作為第二放電用氣體的稀有氣體之一例,可舉出Ne、Xe、Kr等。
前述第一電極區域與前述第三電極區域相互電性連接,前述第二電極區域與前述第四電極區域相互電性連接亦可。藉此,用於對於第二放電燈之供電的配線,可利用一部分用於對於第一放電燈之供電的配線,故電路構造可簡便化。
更具體來說,前述紫外線照射裝置,係具有在隔開於第一方向,或電性絕緣於前述第一方向之狀態下配置的第一電極區塊及第二電極區塊; 前述第一管體及前述第二管體,係分別以接觸前述第一電極區塊及前述第二電極區塊雙方之方式,延伸於前述第一方向配置; 前述第一電極區域,係包含前述第一管體與前述第一電極區塊的接觸之處; 前述第二電極區域,係包含前述第一管體與前述第二電極區塊的接觸之處; 前述第三電極區域,係包含前述第二管體與前述第一電極區塊的接觸之處; 前述第四電極區域,係包含前述第二管體與前述第二電極區塊的接觸之處亦可。
再者,於前述的構造中,電源部係具有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第一電極區域及第三電極區域都與第一端子電性連接,第二電極區域及第四電極區域都與第二端子電性連接亦可。
一般消費者中,有對於紫外線保持一定程度的警戒感的狀況。因此,要求以更確實的方法且以可視認的樣態,通知是照射紫外線的狀態,還是紫外線的照射停止的狀態。另一方面,根據提升便利性的觀點,對於殺菌、除臭的對象物限制少為佳,根據相關觀點,欲盡量減低紫外線照射裝置的規模。
依據前述構造,透過相同的第一電極區塊,對於第一放電燈及第二放電燈賦予一方的電位,透過相同的第二電極區塊,對於第一放電燈及第二放電燈賦予另一方的電位。藉此,可藉由簡易的構造,對於兩放電燈進行來自相同電源部的供電。又,藉由相關構造,第一放電燈及第二放電燈係任一可使用直管形的放電管來構成,故不需要如先前般採用雙重管構造,可實現裝置的進一步小型化。作為一例,第一放電燈及第二放電燈的管體的大小,係分別第一方向的長度為15mm以上、200mm以下,外徑為2mm以上、16mm以下。
前述第一電極區塊及前述第二電極區塊,係隔開於前述第一方向配置; 前述光照射窗,係從前述第一管體觀察,僅配置於與前述第一電極區塊及前述第二電極區塊相反側的位置; 前述第二管體,係從前述第一電極區塊及前述第二電極區塊觀察,配置於與前述第一管體相反側的位置亦可。
依據前述的構造,光照射窗係配置於發出紫外線的第一放電燈側。藉此,可更提升從第一放電燈發出之紫外線的取出效率。另一方面,第二放電燈以第一電極區塊及第二電極區塊作為基準的話,配置於第一放電燈的背側。但是,第一電極區塊與第二電極區塊係隔開於第一方向配置,故可透過該隔開部分(間隙)將來自第二放電燈的可視光導引至光照射窗。可視光到底還是目的為確認發出紫外線之第一放電燈的點燈的光線,故只要在可視認的範圍內的話,所取出的光量較低亦可。
依據前述的構造,光照射窗構成為用以取出紫外線及可視光兩者的窗,故不需要另外具備用於確認點燈之專用的光照射窗。
前述第一電極區塊,係具有以延伸於前述第一方向之方式形成的第一凹溝,與以於和前述第一凹溝隔開的位置中延伸於前述第一方向之方式形成的第二凹溝; 前述第二電極區塊,係具有以延伸於前述第一方向之方式形成的第三凹溝,與以於和前述第三凹溝隔開的位置中延伸於前述第一方向之方式形成的第四凹溝; 前述第一管體,係以一部分嵌入至形成於前述第一電極區塊的前述第一凹溝,與形成於前述第二電極區塊的前述第三凹溝之方式配置; 前述第二管體,係以一部分嵌入至形成於前述第一電極區塊的前述第二凹溝,與形成於前述第二電極區塊的前述第四凹溝之方式配置亦可。
依據相關構造,形成於第一電極區塊的第一凹溝與第一放電燈(更詳細來說,第一放電燈的第一管體)的接觸區域,形成一方的電極(第一電極區域),形成於第二電極區塊的第三凹溝與第一管體的接觸區域,形成另一方的電極(第二電極區域)。同樣地,形成於第一電極區塊的第二凹溝與第二放電燈(更詳細來說,第二放電燈的第二管體)的接觸區域,形成一方的電極(第三電極區域),形成於第二電極區塊的第四凹溝與第二管體的接觸區域,形成另一方的電極(第四電極區域)。
第一電極區塊係與電源部所具有的端子電性連接,表示該端子所具有的電位。又,第二電極區塊係與電源部所具有的其他端子電性連接,表示該其他端子所具有的電位。然後,第一電極區域及第三電極區域都藉由第一電極區塊的一部分所構成,第二電極區域及第四電極區域都藉由第二電極區塊的一部分所構成。也就是說,利用配置至少兩個電極區塊,以跨越該等電極區塊之方式,配置各放電燈,可對於兩者的放電燈供電,故實現可發出確認點燈用的可視光之小型的紫外線照射裝置。 [發明的效果]
依據本發明,可實現不會導致裝置的大型化,且可容易視認是否有照射紫外線的紫外線照射裝置。
針對本發明的紫外線照射裝置的構造,參照圖1~圖15的各圖來進行說明。再者,以下的各圖面係模式圖示者,圖面上的尺寸比與實際的尺寸比不一定一致。又,於各圖面之間,尺寸比不一定一致。
圖1及圖2係模式揭示本發明的紫外線照射裝置之構造的立體圖。再者,在以下的各圖中,將紫外線的取出方向設為X方向,將與X方向正交的兩方向設為Y方向及Z方向,參照XYZ座標系進行說明。再者,在本實施形態中,Y方向對應「第一方向」。
紫外線照射裝置1係具有殼體構件3。殼體構件3係於內側,收容電池收容部9、電裝體收容部13、及燈管收容部17。於燈管收容部17,收容參照圖3等後述之放電燈(21,22)。於電池收容部9收容有電池7。於電裝體收容部13收容有包含用以對從電池7供給之電壓進行變壓的變壓器的電裝體11。以電裝體11變壓的電壓,供給至放電燈(21,22),讓放電燈(21,22)點燈。於本實施形態中,藉由電池7及電裝體11構成電源部10。在本實施形態中,電裝體收容部13係相對於電池收容部9配置於+Y方向的位置,燈管收容部17係相對於電裝體收容部13配置於+Y方向的位置。
作為一例,如圖1所示,於殼體構件3的表面的一部分配置電源按鍵5。利用操作電源按鍵5,在電源部10與放電燈(21,22)之間形成電性連接,放電燈(21,22)開始點燈。
如圖2所示,於殼體構件3的一部分,形成用以取出紫外線的光照射窗15。光照射窗15係由透射紫外線的材料所成,例如以石英玻璃構成。
再者,在本實施形態中,舉出紫外線於+X方向取出的狀況進行說明。因此,光照射窗15係僅設置於殼體構件3之一方的YZ平面側。但是,紫外線的取出方向並不限定於一方向,本發明不排除紫外線於複數方向取出的構造。關於此種構造,於其他實施形態的項目中後述。
圖3係從+X方向觀察紫外線照射裝置1時的模式俯視圖,為了方便說明,省略光照射窗15的圖示。於本實施形態中,於燈管收容部17內,收容射出紫外線的放電燈21(以下,稱為「第一放電燈21」),與射出可視光的放電燈22(以下,稱為「第二放電燈22」)。
本實施形態的紫外線照射裝置1係作為一例,具有兩根第一放電燈21,與一根第二放電燈22。在本實施形態中,兩根第一放電燈21並排配置於Z方向。以下,區別兩根第一放電燈21時,將位於-Z側的第一放電燈21稱為「第一放電燈21a」,將位於+Z側的第一放電燈21稱為「第一放電燈21b」。
第一放電燈21及第二放電燈22都是利用從電源部10供電以放電、發光的構造。
圖4係從圖3擴大放電燈(21,22)的附近部分的圖面。本實施形態的紫外線照射裝置1係具有隔開於Y方向配置的兩個電極區塊(31,32)。兩放電燈(21,22)都以一邊接觸一邊橫跨該等兩個電極區塊(31,32)之方式配置。針對電極區塊(31,32)與放電燈(21,22)的位置關係,參照圖5及圖6來進行說明。再者,以下,有將電極區塊31稱為「第一電極區塊31」,將電極區塊32稱為「第二電極區塊32」的狀況。
圖5係模式揭示第一放電燈21與電極區塊(31,32)的位置關係的圖面。圖6係模式揭示第二放電燈22與電極區塊(31,32)的位置關係的圖面。
如後述般,於電極區塊(31,32)分別形成延伸於Y方向的凹溝。第一放電燈21係具有封入第一放電用氣體21G的管體25(以下,稱為「第一管體25」)。第一管體25係以嵌入至形成於電極區塊(31,32)的凹溝之樣態,在與電極區塊(31,32)的一部分接觸之狀態下配置。此時,對藉由第一管體25與第一電極區塊31的接觸之處所構成的第一電極區域61,與藉由第一管體25與第二電極區塊32的接觸之處所構成的第二電極區域62之間施加電壓時,第一放電用氣體21G會放電,在第一管體25內產生發光。第一放電燈21更詳細來說是以準分子放電燈構成。
第一放電用氣體21G係以可藉由放電射出紫外線的材料構成。第一放電用氣體21G係包含例如氙(Xe)、氬(Ar)、氖(Ne)、氪(Kr)等之稀有氣體或該等的混合氣體,與氟(F)、氯(Cl)、溴(Br)等之鹵素氣體或該等的混合氣體等。作為一例,第一放電用氣體21G係以包含Kr與Cl的混合氣體所構成。此時,從第一放電燈21射出主要波長為222nm的紫外線。
於本實施形態中,電極區塊(31,32)係由金屬材料所成,更理想為有對於從第一放電燈21射出的紫外線具有反射性的材料所成。作為一例,電極區塊(31,32)係由Al或不鏽鋼等所成。
本實施形態的紫外線照射裝置1係如上所述,透過光照射窗15於+X方向取出紫外線的構造。因此,在本實施形態中,根據確保紫外線的取出效率的觀點,電極區塊(31,32)係配置於比第一管體25更靠-X側。但是,如上所述,電極區塊(31,32)以對於紫外線具有反射性的材料構成時,關於從第一管體25往-X方向行進的紫外線,也可在電極區塊(31,32)反射而往+X方向行進。
第二放電燈22係具有封入第二放電用氣體22G的管體26(以下,稱為「第二管體26」)。如後述般,於各電極區塊(31,32),從Y方向觀察時,於相互隔開的複數處形成凹溝。第二管體26係以嵌入至形成於電極區塊(31,32)的凹溝中,與第一管體25嵌入的凹溝不同的凹溝之樣態,在與電極區塊(31,32)的一部分接觸之狀態下配置。此時,對藉由第二管體26與第一電極區塊31的接觸之處所構成的第三電極區域63,與藉由第二管體26與第二電極區塊32的接觸之處所構成的第四電極區域64之間施加電壓時,第二放電用氣體22G會放電,在第二管體26內產生發光。也就是說,第二放電燈22以外部電極式放電燈所構成。
第二放電用氣體22G係以可藉由放電射出可視光的材料構成。第二放電用氣體22G係包含例如Ne、Ar、Kr、Xe等的稀有氣體。作為一例,第二放電用氣體22G係以Ne所構成。此時,從第二放電燈22射出主要波長為500~800nm的可視光。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中,第二放電用氣體22G的氣體種類及封壓係以第二放電燈22的放電開始電壓,低於第一放電燈21的放電開始電壓之方式設定。
於本實施形態的紫外線照射裝置1中,電極區塊(31,32)配置於比第二管體26更靠+X側。但是,於本實施形態的紫外線照射裝置1中,第一電極區塊31與第二電極區塊32隔開於Y方向配置(隔開部y1)。因此,關於在第二管體26內發光的可視光,也可使其透過該隔開部y1行進於+X方向,從光照射窗15取出。
針對各電極區塊(31,32)與各放電燈(21,22)的位置關係,參照圖7~圖15詳細說明。
圖7係從紫外線照射裝置1抽出電極區塊(31,32)及放電燈(21,22)之周邊的構成要素進行圖示的模式立體圖。圖8係從-X方向觀察圖7的圖面時的模式俯視圖。在圖8中,為了便利說明,一併模式圖示電裝體11(電源部10)。圖9係與圖8相反,從+X方向觀察圖7的圖面時的模式俯視圖。
圖10及圖11都是抽出電極區塊(31,32)模式圖示的立體圖。為了方便圖示,描繪觀察方向不同之圖10及圖11的兩圖面。
圖12及圖13省略電極區塊(31,32)的圖示,模式揭示各放電燈(21,22)的連接關係的立體圖。為了方便圖示,描繪觀察方向不同之圖12及圖13的兩圖面。
圖14係圖9內之X1-X1線的模式剖面圖。圖15係圖9內之X2-X2線的模式剖面圖。但是,為了方便圖示,圖14及圖15都以第二放電燈22配置於紙面上側之方式描繪。
如圖10及圖11所示,第一電極區塊31係於側面上的不同位置中,具有以延伸於Y方向之方式形成的凹溝(31a,31b,31c)。同樣地,第二電極區塊32係於側面上的不同位置中,具有以延伸於Y方向之方式形成的凹溝(32a,32b,32c)。該等凹溝(31a,31b,31c,32a,32b,32c)係呈現沿著放電燈(21,22)的管體(25,26)之側面的形狀的形狀,以可嵌入放電燈(21,22)的管體(25,26)的一部分之方式構成。
更詳細來說,於凹溝31a及凹溝32a嵌入第一放電燈21a的管體25(第一管體25),於凹溝31b及凹溝32b嵌入第一放電燈21b的管體25(第一管體25),於凹溝31c及凹溝32c嵌入第二放電燈22的管體26(第二管體26)。
以下,有將形成於第一電極區塊31,第一放電燈21用的凹溝(31a,31b)稱為「第一凹溝(31a,31b)」,將形成於第一電極區塊31,第二放電燈22用的凹溝31c稱為「第二凹溝31c」的狀況。同樣地,有將形成於第二電極區塊32,第一放電燈21用的凹溝(32a,32b)稱為「第三凹溝(32a,32b)」,將形成於第二電極區塊32,第二放電燈22用的凹溝32c稱為「第四凹溝32c」的狀況。
第一電極區塊31係於+X側的側面形成第一凹溝(31a,31b),於其相反側的-X側的側面形成第二凹溝31c。同樣地,第二電極區塊32係於+X側的側面形成第三凹溝(32a,32b),於其相反側的-X側的側面形成第四凹溝32c。
如上所述,第一放電燈21a的管體25係以一邊嵌入至第一凹溝31a與第三凹溝32a,一邊橫跨兩電極區塊(31,32)之方式配置。如上所述,電極區塊(31,32)係由金屬構件所成,故於第一電極區塊31的第一凹溝31a與第一放電燈21a的管體25的接觸之處中,形成第一電極區域61。然後,第一電極區塊31與第二電極區塊32係配置於隔開於Y方向的位置,故於第二電極區塊32的第三凹溝32a與第一放電燈21a的第一管體25的接觸之處中,形成與第一電極區域61電性隔開的第二電極區域62。於第一放電燈21b也相同。
同樣地,第二放電燈22的管體26係以一邊嵌入至第二凹溝31c與第四凹溝32c,一邊橫跨兩電極區塊(31,32)之方式配置。如上所述,電極區塊(31,32)係由金屬構件所成,故於第一電極區塊31的第二凹溝31c與第二放電燈22的管體26的接觸之處中,形成第三電極區域63。然後,第一電極區塊31與第二電極區塊32係配置於隔開於Y方向的位置,故於第二電極區塊32的第四凹溝32c與第二放電燈22的第二管體26的接觸之處中,形成與第三電極區域63電性隔開的第四電極區域64。
如圖8所示,電源部10(更詳細來說是電裝體11)係具備第一端子10a與第二端子10b。第一端子10a係透過第一引線41及第一螺絲構件43與第一電極區塊31電性連接。同樣地,第二端子10b係透過第二引線42及第二螺絲構件44與第二電極區塊32電性連接。也就是說,在本實施形態中,如圖7所示,藉由第一引線41與第一螺絲構件43形成第一通電構件51,藉由第二引線42與第二螺絲構件44形成第二通電構件52。
第一螺絲構件43及第二螺絲構件44都由導電性的金屬材料所成。第一螺絲構件43係與第一引線41連結,且插入第一電極區塊31內。第二螺絲構件44係與第二引線42連結,且插入第二電極區塊32內。透過第二螺絲構件44與第二電極區塊32通電的構造,圖示於圖14的剖面圖。再者,為了比較,於圖15圖示未形成第二螺絲構件44之處的剖面圖。
在圖7所示範例中,紫外線照射裝置1係具備用以保持第一電極區塊31與放電燈(21,22)的接觸狀態的保持構件46。該保持構件46係於一部分中,具有呈現沿著放電燈(21,22)之外側面的形狀之形狀的固定構件46a。然後,保持構件46係透過固定螺絲48螺合於第一電極區塊31。同樣地,紫外線照射裝置1係具備用以保持第二電極區塊32與放電燈(21,22)的接觸狀態的保持構件47。該保持構件47係於一部分中,具有呈現沿著放電燈(21,22)之外側面的形狀之形狀的固定構件47a。然後,保持構件47係透過固定螺絲49螺合於第二電極區塊32。
依據前述的構造,各放電燈(21,22)係透過藉由形成於電極區塊(31,32)的凹溝(31a,31b,31c,32a,32b,32c)的接觸區域所形成之電極區域(61,62,63,64)施加電壓。因此,各放電燈(21,22)可採用直管形構造,可使紫外線照射裝置1的規模小型化。作為一例,第一放電燈21的第一管體25,及第二放電燈22的第二管體26的大小,係分別Y方向的長度為15mm以上、200mm以下,外徑為2mm以上、16mm以下。
進而,紫外線照射裝置1係具備啟動電壓(放電開始電壓)比射出紫外線的第一放電燈21還低的第二放電燈22。然後,第二放電燈22係配置於第一放電燈21的附近,故可藉由從第二放電燈22射出之可視光,照射至第一放電燈21的第一管體25,發揮作為啟動輔助的功能,可縮短第一放電燈21的點燈開始時間。
進而,依據前述構造,從第二放電燈22射出之可視光的一部分,通過第一電極區塊31與第二電極區塊32的隔開部y1,從光照射窗15取出。第二放電燈22係與第一放電燈21相同,是利用透過電極區塊(31,32)施加電壓以發光的構造,故確認到來自第二放電燈22的可視光是從光照射窗15照射的狀況的話,可擬似性地當成從第一放電燈21射出紫外線。藉此,使用者係利用視認通過光照射窗15從第二放電燈22射出的可視光,可知紫外線正從光照射窗15照射。
[其他實施形態] 以下,針對其他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1>紫外線照射裝置1所具備之第一放電燈21及第二放電燈22的根數、及配置的樣態為任意。例如圖16A所示般,紫外線照射裝置1係於各電極區塊(31,32)相對向的側面上,分別具有1根第一放電燈21及第二放電燈22亦可。又,如圖16B所示般,各電極區塊(31,32)的4側面中,於1側面上配置第二放電燈22,於剩下的3側面上配置第一放電燈21亦可。圖16B的構造的狀況中,紫外線照射裝置1係於3面具備光照射窗15亦可。藉此,可於多方向取出紫外線,故例如可設為容易利用於鞋子中的殺菌、除臭等,所定空間內的殺菌、除臭之用途的構造。
再者,從Y方向觀察時的電極區塊(31,32)的形狀,不一定需要是矩形狀,可採用多角形狀或圓形狀等各種形狀。
<2>如圖17所示,第一凹溝31a形成於第一電極區塊31的+X側的側面上,第三凹溝32a形成於第二電極區塊32的-X側的側面上亦可。也就是說,放電燈(21,22)係以嵌入至形成於一方之電極區塊的+X側的面上的凹溝,與形成於另一方之電極區塊的-X側的面上的凹溝之方式載置亦可。但此時,紫外線照射裝置1係於殼體構件3的+X側與-X側雙方的側面具備光照射窗15為佳。
<3>在上述之實施形態中,已說明第一電極區塊31與第二電極區塊32係隔開於Y方向配置者。但是,第一電極區塊31與第二電極區塊32中間存在絕緣性構件地連結亦可。
但此時,並不存在圖6所示的隔開部y1,故第二放電燈22射出之可視光被電極區塊(31,32)遮蔽之結果,有從光照射窗15無法以可視認的光量取出的可能性。在相關狀況中,紫外線照射裝置1也於殼體構件3的-X側的側面上,另外具備用以取出可視光的光照射窗亦可。
<4>在上述之實施形態中,已說明第一電極區塊31與第二電極區塊32都由導電性的金屬構件所成。但是,以絕緣性材料構成兩電極區塊(31,32),於連接通電構件(51,52)的區域、以及與各放電燈(21,22)的管體(25,26)接觸的區域(也就是說,第一電極區域~第四電極區域),設置導電性的薄片構件亦可。
<5>各放電燈(21,22)係以也橫跨配置於第一電極區塊31與第二電極區塊32之間的其他區塊之方式配置亦可。
<6>參照各圖所說明之紫外線照射裝置1的構造僅為一例,本發明並不限定於各圖所圖示的構造。圖18係模式揭示本發明的紫外線照射裝置1之構造的概念圖。如圖18所圖示,於紫外線照射裝置1中,射出紫外線的第一放電燈21,與射出可視光的第二放電燈22,被收容於燈管收容部17內。然後,第一放電燈21係具有連接於電源部10的第一端子10a的第一電極區域61,與連接於電源部10的第二端子10b的第二電極區域62。第二放電燈22係具有連接於電源部10的第一端子10a的第三電極區域63,與連接於電源部10的第二端子10b的第四電極區域64。也就是說,兩放電燈(21,22)係利用連接於共通的電源部10的第一端子10a與第二端子10b,施加電壓以進行放電。只要作為相關構造,各放電燈(21,22)的構造及配置樣態為任意。
也就是說,各放電燈(21,22)係採用於管體的內部具有內側電極,於管體的外壁面具有網格狀(網目形狀)或線形狀的外側電極所成之所謂「單重管構造」亦可。又,作為其他範例,各放電燈(21,22)係採用從Y方向觀察呈現矩形狀的管體,於相對向的兩個外側面上具有呈現(網目形狀)或線形狀的電極所成之所謂「扁平管構造」亦可。又,參照圖20採用如上所述之所謂「雙重管構造」亦可。
再者,於前述中,作為電源部10除了端子(10a,10b)以外具備其他端子(以下為了說明方便,稱為「端子10c」、「端子10d」),第一電極區域61電性連接於端子10a,第二電極區域62電性連接於端子10b,第三電極區域63電性連接於端子10c,第四電極區域64電性連接於端子10d的構造亦可。於此狀況中,以端子10a及端子10c實質上顯示相同電位,端子10b及端子10d實質上顯示相同電位之方式構成亦可。
<7>在前述實施形態中,以第二放電燈22的放電開始電壓,低於第一放電燈21的放電開始電壓之方式設定第二放電用氣體22G的氣體種類及封壓。但是,本發明不排除第二放電燈22的放電開始電壓為第一放電燈21的放電開始電壓以上的構造。
1:紫外線照射裝置 3:殼體構件 5:電源按鍵 7:電池 9:電池收容部 10:電源部 10a:第一端子 10b:第二端子 11:電裝體 13:電裝體收容部 15:光照射窗 17:燈管收容部 21(21a,21b):第一放電燈 21G:第一放電用氣體 22:第二放電燈 22G:第二放電用氣體 25:第一管體 26:第二管體 31:第一電極區塊 31a,31b:第一凹溝 31c:第二凹溝 32:第二電極區塊 32a,32b:第三凹溝 33c:第四凹溝 41:第一引線 42:第二引線 43:第一螺絲構件 44:第二螺絲構件 46,47:保持構件 46a,47a:燈管固定部分 48,49:固定螺絲 51:第一通電構件 52:第二通電構件 61:第一電極區域 62:第二電極區域 63:第三電極區域 64:第四電極區域 100:先前的紫外線照射裝置 101:握持部 102:框體 103:燈管收容部 104:光照射窗 110:準分子燈 121:外側管 122:內側管 123G:放電用氣體 124:外側電極 125:內側電極 126:電源部 y1:隔開部
[圖1]模式揭示本發明的紫外線照射裝置之一實施形態的構造的立體圖。 [圖2]模式揭示本發明的紫外線照射裝置之一實施形態的構造的立體圖。 [圖3]模式揭示本發明的紫外線照射裝置之一實施形態的構造的俯視圖,省略一部分之構成要素的圖示。 [圖4]圖3的一部分放大圖。 [圖5]模式揭示第一放電燈與電極區塊的位置關係的圖面。 [圖6]模式揭示第二放電燈與電極區塊的位置關係的圖面。 [圖7]抽出本發明的紫外線照射裝置的構成要素中電極區塊及放電燈之周邊的構成要素進行圖示的模式立體圖。 [圖8]從-X方向觀察圖7的模式俯視圖。 [圖9]從+X方向觀察圖7的模式俯視圖。 [圖10]電極區塊的模式立體圖。 [圖11]電極區塊的模式立體圖,圖示的觀察方向與圖10不同。 [圖12]省略電極區塊的圖示,模式揭示各放電燈的連接關係的立體圖。 [圖13]省略電極區塊的圖示,模式揭示各放電燈的連接關係的立體圖,圖示的觀察方向與圖12不同。 [圖14]圖9內之X1-X1線的模式剖面圖。 [圖15]圖9內之X2-X2線的模式剖面圖。 [圖16A]模式揭示其他實施形態的紫外線照射裝置所具備之電極區塊與放電燈的位置關係的圖面。 [圖16B]模式揭示其他實施形態的紫外線照射裝置所具備之電極區塊與放電燈的位置關係的其他圖面。 [圖17]模式揭示其他實施形態的紫外線照射裝置所具備之電極區塊的構造的立體圖。 [圖18]模式揭示其他實施形態的紫外線照射裝置之構造的圖面。 [圖19]模式揭示先前之小型的紫外線照射裝置的構造的圖面。 [圖20]模式揭示搭載於圖19所示之紫外線照射裝置的準分子燈之構造的圖面。
10:電源部
10a:第一端子
10b:第二端子
11:電裝體
17:燈管收容部
21,21a,21b:第一放電燈
22:第二放電燈
61:第一電極區域
62:第二電極區域
63:第三電極區域
64:第四電極區域

Claims (6)

  1. 一種紫外線照射裝置,其特徵為具有: 電源部; 第一放電燈,係包含封入第一放電用氣體的第一管體,藉由對前述第一管體的側面上不同的兩個區域,或前述第一管體的側面與內部之間施加電壓,發出紫外線; 第二放電燈,係包含封入第二放電用氣體的第二管體,藉由對前述第二管體的側面上不同的兩個區域,或前述第二管體的側面與內部之間施加電壓,發出可視光; 第一電極區域,係接觸前述第一管體的側面上的一部分區域,或形成於前述第一管體的內部,與前述電源部電性連接; 第二電極區域,係以與前述第一管體的側面上的一部分區域,且隔開於前述第一電極區域的區域接觸之方式形成,與前述電源部電性連接; 第三電極區域,係接觸前述第二管體的側面上的一部分區域,或形成於前述第二管體的內部,與前述電源部電性連接; 第四電極區域,係以與前述第二管體的側面上的一部分區域,且隔開於前述第三電極區域的區域接觸之方式形成,與前述電源部電性連接;及 光照射窗,係用以從相同處取出前述紫外線及前述可視光兩者,或用以個別取出前述紫外線及前述可視光。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紫外線照射裝置,其中, 前述第二放電燈,係啟動電壓比前述第一放電燈低。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記載之紫外線照射裝置,其中, 前述第一放電用氣體,係包含Kr與Cl; 前述第二放電用氣體,係包含稀有氣體。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記載之紫外線照射裝置,其中, 具有:第一電極區塊及第二電極區塊,係在隔開於第一方向,或電性絕緣於前述第一方向之狀態下配置; 前述第一管體及前述第二管體,係分別以接觸前述第一電極區塊及前述第二電極區塊雙方之方式,延伸於前述第一方向配置; 前述第一電極區域,係包含前述第一管體與前述第一電極區塊的接觸之處; 前述第二電極區域,係包含前述第一管體與前述第二電極區塊的接觸之處; 前述第三電極區域,係包含前述第二管體與前述第一電極區塊的接觸之處; 前述第四電極區域,係包含前述第二管體與前述第二電極區塊的接觸之處。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記載之紫外線照射裝置,其中, 前述第一電極區塊及前述第二電極區塊,係隔開於前述第一方向配置; 前述光照射窗,係從前述第一管體觀察,僅配置於與前述第一電極區塊及前述第二電極區塊相反側的位置; 前述第二管體,係從前述第一電極區塊及前述第二電極區塊觀察,配置於與前述第一管體相反側的位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記載之紫外線照射裝置,其中, 前述第一電極區塊,係具有以延伸於前述第一方向之方式形成的第一凹溝,與以於和前述第一凹溝隔開的位置中延伸於前述第一方向之方式形成的第二凹溝; 前述第二電極區塊,係具有以延伸於前述第一方向之方式形成的第三凹溝,與以於和前述第三凹溝隔開的位置中延伸於前述第一方向之方式形成的第四凹溝; 前述第一管體,係以一部分嵌入至形成於前述第一電極區塊的前述第一凹溝,與形成於前述第二電極區塊的前述第三凹溝之方式配置; 前述第二管體,係以一部分嵌入至形成於前述第一電極區塊的前述第二凹溝,與形成於前述第二電極區塊的前述第四凹溝之方式配置。
TW108135446A 2018-12-21 2019-10-01 紫外線照射裝置 TW20202363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39825 2018-12-21
JP2018239825A JP2020099524A (ja) 2018-12-21 2018-12-21 紫外線照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3632A true TW202023632A (zh) 2020-07-01

Family

ID=71101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35446A TW202023632A (zh) 2018-12-21 2019-10-01 紫外線照射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20099524A (zh)
TW (1) TW202023632A (zh)
WO (1) WO202012965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35547B2 (ja) * 2019-10-07 2023-08-30 ウシオ電機株式会社 紫外線照射装置
CN114121595A (zh) * 2020-09-01 2022-03-01 优志旺电机株式会社 紫外线照射装置
JP6947261B1 (ja) * 2020-09-01 2021-10-13 ウシオ電機株式会社 紫外線照射装置
JP2022041627A (ja) * 2020-09-01 2022-03-11 ウシオ電機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
JP7151837B2 (ja) * 2020-09-01 2022-10-12 ウシオ電機株式会社 紫外線照射装置
JP2022138252A (ja) * 2021-03-10 2022-09-26 ウシオ電機株式会社 不活化方法
JP2022160904A (ja) * 2021-04-07 2022-10-20 ウシオ電機株式会社 紫外線照射装置、紫外線照射装置の使用方法
JP2023125954A (ja) * 2022-02-28 2023-09-07 ウシオ電機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45989B2 (ja) * 1997-11-26 2000-05-29 岡谷電機産業株式会社 紫外線発光パネル及び該紫外線発光パネルを用いた浄化装置
WO2006134660A1 (ja) * 2005-06-17 2006-12-21 Shinoda Plasma Corporation 放電管アレイ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TW200913001A (en) * 2007-08-03 2009-03-16 Orc Mfg Co Ltd Discharge lamp
JP5302637B2 (ja) * 2008-11-17 2013-10-02 株式会社オーク製作所 放電ランプ
JP4885286B2 (ja) * 2010-03-17 2012-02-29 篠田プラズマ株式会社 紫外光照射装置
JP6524477B2 (ja) * 2015-05-28 2019-06-05 株式会社紫光技研 ガス放電発光装置とその駆動回路
JP6485780B2 (ja) * 2017-02-24 2019-03-20 株式会社紫光技研 ガス放電発光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099524A (ja) 2020-07-02
WO2020129650A1 (ja) 2020-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2023632A (zh) 紫外線照射裝置
JP7327932B2 (ja) 紫外線照射装置
JP7346687B2 (ja) 放電ランプおよびオゾン生成方法
JP2020092968A5 (zh)
JP2008146906A (ja) 紫外線発生装置
CN106252194A (zh) 准分子灯
JP6871038B2 (ja) 放電ランプ、オゾン生成装置およびオゾン生成方法
JP7207511B2 (ja) 紫外線照射装置
JP2013118072A (ja) 紫外線放電ランプ
JP5524931B2 (ja) 補助ランプ付き高圧放電ランプ
EP3968356A2 (en) Uv irradiation apparatus
JP4580246B2 (ja) 紫外光源点灯装置および紫外線照射装置
JP5271762B2 (ja) 放電ランプ
TWI825353B (zh) 紫外線照射裝置
TWI798381B (zh) 屏蔽放電燈、紫外線照射單元及紫外線照射裝置
JP2014170921A (ja) 紫外線照射装置
JP2008153173A (ja) 外部電極型蛍光ランプ
JP2022021526A (ja) 放電ランプ、光源装置、放電ランプまたは光源装置用合成シリカガラス管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発光部材
JP5640966B2 (ja) エキシマランプ
TW202128231A (zh) 紫外線照射裝置
JP2008077909A (ja) 誘電体バリア放電ランプ装置および紫外線照射装置
TW202011451A (zh) 紫外線照射單元、紫外線照射裝置及屏蔽放電燈
JP2013031809A (ja) 液体処理用光源装置
JP2005317381A (ja) 発光ユニットおよび照明器具
JP2005170724A (ja) オゾン発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