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23404A - 非燃燒型香味吸嚐器用的蒸氣生成單元的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非燃燒型香味吸嚐器用的蒸氣生成單元的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23404A
TW202023404A TW108136263A TW108136263A TW202023404A TW 202023404 A TW202023404 A TW 202023404A TW 108136263 A TW108136263 A TW 108136263A TW 108136263 A TW108136263 A TW 108136263A TW 202023404 A TW202023404 A TW 20202340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re
holder
aforementioned
inspection
heat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362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渡辺友一
齊藤正嘉
工藤俊樹
村本英則
齋藤龍司
木村将之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本煙草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本煙草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本煙草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234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23404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70Manufact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6Shape or structure of electric hea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10Devices using liquid inhalable precur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4Wick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藉由加熱液體來生成蒸氣的非燃燒型香味吸嚐器2所使用的蒸氣生成單元1的製造方法,該製造方法包含:支持器供應步驟,係對蒸氣生成單元1的生產線27供應芯部支持器11;芯部供應步驟,係在支持器供應步驟之後,向著芯部支持器11供應芯部12並將前述芯部配置在芯部支持器11;保持具供應步驟,係在芯部供應步驟之後,向著芯部支持器11供應芯部保持具13並將前述芯部保持具組裝在芯部支持器11;以及加熱器供應步驟,係在保持具供應步驟之後,向著芯部保持具13供應加熱器14並將前述加熱器組裝在芯部支持器11。

Description

非燃燒型香味吸嚐器用的蒸氣生成單元的製造方法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非燃燒型香味吸嚐器用的蒸氣生成單元的製造方法。
以往,已知有一種不進行材料的燃燒來吸嚐香味用的非燃燒型香味吸嚐器。這種吸嚐器例如為電子菸,具備藉由加熱液體來生成蒸氣的蒸氣生成單元(Vaper Generation Unit)。藉由蒸氣生成單元而生成的蒸氣在通過吸嚐器內時受到冷卻而形成煙霧(aerosol,又稱霧氣或氣溶膠),該煙霧在通過香味源之後被吸嚐。
專利文獻1當中揭示了一種用來組裝煙霧送達裝置用的匣盒(cartridge)、吸煙具用的匣盒的方法。該匣盒所具備的屬於噴霧器(atomizer)的蒸氣生成單元具有用來加熱液體而生成蒸氣的加熱器,該加熱器包含:棒狀的屬於液體輸送要件的芯部(wick,液體保持構件);以及沿著芯部的長邊方向延伸的屬於線材的加熱器元件。加熱器元件是藉由利 用以線圈狀捲繞在棒狀的芯部而形成的加熱器元件來加熱被保持在芯部的液體而生成蒸氣。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表2016-511008號公報
專利文獻1當中,將線圈狀的加熱器元件捲繞在棒狀的芯部的作業不容易實現自動化,即使實現了自動化,也需要用來進行複雜動作的裝置,因此有可能導致加熱器及蒸氣生成單元的生產性的惡化。又,專利文獻1當中,並未特別地考慮到關於包含加熱器的蒸氣生成單元的製造方法。因此,仍然殘留有以下課題:要確保非燃燒型香味吸嚐器所要求的蒸氣生成單元的性能,同時提升蒸氣生成單元的可靠性及生產性。
本發明是鑒於這樣的課題而完成的,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提升蒸氣生成單元的可靠性及生產性之非燃燒型香味吸嚐器用的蒸氣生成單元的製造方法。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非燃燒型香味吸嚐器用的蒸氣生成單元的製造方法,該該非燃燒型香味吸嚐器係藉由加熱液體來生成蒸氣,前述蒸氣生成單元具備:芯部,係保持液體;芯部支持器,係 可供配置芯部;芯部保持具,係藉由被組裝於芯部支持器而將芯部夾持在其與芯部支持器之間,並且形成使芯部露出的露出面;以及加熱器,係藉由被組裝於芯部支持器而使加熱器元件與露出面接觸;該製造方法包含:支持器供應步驟,係對蒸氣生成單元的生產線供應芯部支持器;芯部供應步驟,係在支持器供應步驟之後,向著芯部支持器供應芯部並將前述芯部配置在芯部支持器;保持具供應步驟,係在芯部供應步驟之後,向著芯部支持器供應芯部保持具並將前述芯部保持具組裝在芯部支持器;以及加熱器供應步驟,係在保持具供應步驟之後,向著芯部保持具供應加熱器並將前述加熱器組裝在芯部支持器。
根據本發明之非燃燒型香味吸嚐器用的蒸氣生成單元的製造方法,可提升蒸氣生成單元的可靠性及生產性。
1‧‧‧蒸氣生成單元
2‧‧‧非燃燒型香味吸嚐器(吸嚐器)
3‧‧‧膠囊單元
4‧‧‧噴霧器單元
5‧‧‧電池單元
6‧‧‧香味源
7‧‧‧儲存槽
8‧‧‧帽蓋
9‧‧‧通氣孔
10‧‧‧流路
11‧‧‧芯部支持器
11a‧‧‧周壁
12‧‧‧芯部(液體保持構件)
12a‧‧‧圓弧狀端部
12b‧‧‧直線端部
12F‧‧‧平坦芯部
13‧‧‧芯部保持具
13a‧‧‧周壁
14‧‧‧加熱器
15‧‧‧支持部
16‧‧‧導液口
17‧‧‧支持面
18‧‧‧凹部
18a‧‧‧內周壁
19‧‧‧鉚合爪
20‧‧‧保持部
21‧‧‧露出口
22‧‧‧保持面
23‧‧‧露出面
23a‧‧‧段差
23b‧‧‧孔
24‧‧‧加熱器元件
25‧‧‧電極
26‧‧‧基座
27‧‧‧生產線
28‧‧‧芯材
29‧‧‧切割機構
30‧‧‧工作台
31‧‧‧模具
32‧‧‧彎曲面
34‧‧‧成形機構
35‧‧‧導件
35a‧‧‧引導面
36‧‧‧中央推件
37‧‧‧內部推件
37a‧‧‧圓弧狀面
38‧‧‧外部推件
38a‧‧‧圓弧狀面
40‧‧‧線圈
41‧‧‧線材
A、B、C‧‧‧容許範圍
H1、H2、H3、H4、H5‧‧‧高度
L1、L2‧‧‧圓弧線長度
O1、O2‧‧‧中心
R1、R2‧‧‧曲率半徑
t‧‧‧厚度
W‧‧‧寬度
α、β、γ‧‧‧角度
第1圖是依各單元將非燃燒型香味吸嚐器分解後的側面圖。
第2圖是說明非燃燒型香味吸嚐器的各單元的功能,並且顯示將蒸氣生成單元分解後的狀態的圖。
第3圖是用來說明蒸氣生成單元的各構成零件的組裝順序及組裝方向的斜視圖。
第4圖是蒸氣生成單元的製造步驟的方塊圖。
第5圖是芯部供應步驟的芯部切割程序的說明圖。
第6圖是芯部供應步驟的芯部成形程序的說明圖。
第7圖是芯部成形程序的一次成形的說明圖。
第8圖是芯部成形程序的二次成形的說明圖。
第9圖是芯部配置程序的說明圖。
第10圖是芯部位置檢查步驟的說明圖。
第11圖是保持具供應步驟的說明圖。
第12圖是露出面檢查步驟的表面檢查程序的說明圖。
第13圖是露出面檢查步驟的曲率半徑檢查程序等的說明圖。
第14圖是加熱器供應步驟的說明圖。
第15圖是加熱器供應步驟的加熱器檢查程序的說明圖。
第16圖是進行加熱器組裝程序的加熱器組裝機構的剖面圖。
第17圖是芯部支持器的鉚合爪附近的放大圖。
第18圖是顯示出各鉚合爪的鉚合過程的芯部支持器的斜視圖。
第19圖是顯示出加熱器元件相對於芯部的露出面的接觸不良之狀態的圖。
第20圖是元件接觸檢查程序的說明圖。
第21圖是顯示出在元件接觸檢查程序當中成為不適合的蒸氣生成單元的各鉚合爪之狀態的俯視圖。
第22圖是顯示出第21圖之情況下的蒸氣生成單元的高度的側面圖。
第23圖是顯示出蒸氣生成單元的上表面傾斜之情況的側面圖。
第24圖是元件接觸檢查程序的其他說明圖。
以下,針對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的非燃燒型香味吸嚐器用的蒸氣生成單元1(Vaper Generation Unit,以下予以省略而亦稱為VGU)的製造方法,參照圖面加以說明。
第1圖是依各單元將具備VGU1的非燃燒型香味吸嚐器2(以下也簡稱為吸嚐器)分解後的側面圖。第2圖是說明吸嚐器2的各單元的功能,並且顯示將VGU1分解後的狀態。
吸嚐器2是在其軸線方向連接膠囊單元3、噴霧器單元4及電池單元5而形成。在膠囊單元3配置有香味源6,在噴霧器單元4配置有VGU1、以及用來儲存包含煙霧形成材料的液體的儲存槽7。電池單元5藉由與噴霧器單元4的連接而對VGU1供應電力。
如第2圖的虛線箭頭所示,儲存槽7的液體被導入VGU1。VGU1藉由加熱被導入的液體而生成蒸氣,該蒸氣在通過後述的流路10時受到冷卻而生成煙霧。儲存在儲存槽的液體含有作為煙霧形成材料的甘油或丙二醇等。
香味源6是菸絲、使煙草原料形成粒狀或片狀而成的成形體、菸草以外的植物、其他香料等之至少任一種,在膠囊單元3被收容成不會漏出。此外,有時也會在儲存槽7的液體中含有尼古丁。又,膠囊單元3有時也不含香味源6,此時,膠囊單元3僅被用來作為單純的吸口構件(例如煙嘴)。
在噴霧器單元4的電池單元5側設有VGU1的帽蓋8。在帽蓋8至少形成有一個將外部氣體導入噴霧器單元4的通氣孔9。當使用者 吸嚐膠囊單元3的吸口端3a時,係如第2圖的實線箭頭所示,例如可從兩個通氣孔9將外部氣體導入噴霧器單元4內。
在噴霧器單元4內的例如儲存槽7的側部形成有流路10。藉由VGU1生成的蒸氣係在與從各通氣孔9被導入的外部氣體一起通過流路10時受到冷卻而形成煙霧,該煙霧通過膠囊單元3的香味源6後被導向使用者的口中。使用者可透過吸嚐通過香味源6的煙霧來攝取香味源6的成分。
在此,如第2圖的分解斜視圖所示,VGU1從儲存槽7側依序由芯部支持器11、配置在芯部支持器11的芯部12、組裝於芯部支持器11的芯部保持具13以及組裝於芯部支持器11的加熱器14形成。帽蓋8在加熱器14當中包覆VGU1,並且構成噴霧器單元4的端部。
第3圖顯示出說明VGU1的各構成零件11、12、13、14的組裝順序及組裝方向的斜視圖。芯部支持器11例如為樹脂製,且具有筒狀的周壁11a。在周壁11a的內側設有支持部15,在支持部15配置彎曲的芯部12。
在本實施形態的情況下,支持部15在第3圖看來為呈朝上方凸出的彎曲狀,且具有導液口16及支持面17。導液口16形成利用毛細現象等而將儲存槽7的液體導入芯部12時的流路的一部份。支持面17是形成在導液口16的開口緣的環帶狀的彎曲面。支持部15形成可收容芯部12的深度的凹部18。
芯部支持器11的周壁11a具有可供芯部保持具13插入、組裝的形狀及內徑。在周壁11a的上端,形成有複數個(例如三個)在組裝加熱器14時會被折彎而用來固定加熱器14的鉚合爪19。
芯部12是具備可成形的可撓性及可保持液體的浸潤性的液體保持構件,例如由包含玻璃纖維或棉等的纖維材料形成,並且呈沿著支持面17彎曲的矩形板形狀。
芯部保持具13例如為樹脂製,且具有筒狀的周壁13a。在周壁13a的內側設有保持部20,藉由將芯部保持具13組裝在芯部支持器11,保持部20會與支持部15一起夾持芯部12。
保持部20與支持部15同樣呈朝上方凸出的彎曲狀,並且具有露出口21及保持面22。
露出口21是藉由將芯部保持具13組裝在芯部支持器11而形成使芯部12露出的後述露出面23。保持面22是形成在露出口21的開口緣的環帶狀的彎曲面,在第3圖看來是朝向下方,且在組裝芯部保持具13時與支持面17相對向。藉由將芯部保持具13組裝在芯部支持器11,芯部12的外周緣被夾持在支持面17與保持面22之間。
加熱器14由以下構件構成:例如一條屬於線材的加熱器元件24、藉由來自電池單元5的供電使加熱器元件24發熱的一對電極25、以及固定有一對電極25的例如樹脂製的基座26。
以此方式構成的VGU1的製造方法,係藉由先對生產線27供應芯部支持器11來進行者(支持器供應步驟)。
接下來,如第3圖的箭頭所示,向著芯部支持器11例如從上方供應芯部12並將芯部12配置在芯部支持器11(芯部供應步驟),接下來,如第3圖的箭頭所示,向著芯部支持器11例如從上方供應芯部保持具13並將芯部保持具13組裝在芯部支持器11(保持具供應步驟)。接下來,如第3圖的箭頭所示,向著芯部保持具13例如從上方供應加熱器14並將加熱器14組裝在芯部支持器11(加熱器供應步驟)。
如此,本實施形態的VGU1的製造方法是向著最初供應的芯部支持器11,從一個方向依序供應其他構成零件12、13、14來進行組裝者。
第4圖是顯示VGU1的製造步驟的方塊圖。以下,參照第4圖及以後的各圖面來詳細說明VGU1的製造步驟及程序。
〈支持器供應步驟〉
[支持器檢查程序]
檢查芯部支持器11的輪廓。具體而言,是檢查芯部支持器11的外形、尺寸、內部構造等。
尤其是,檢查芯部支持器11的周壁11a的內徑是否為可組裝芯部保持具13的尺寸,還有檢查支持部15及鉚合爪19的形狀、位置、尺寸等是否適宜。不適合品就進行從生產線27排除等的處理。輪廓(profile)的檢查可適用利用相機進行的影像辨識、雷射掃描(laser scanning)、X光檢查等各種檢查手段,以下所說明的其他檢查亦同。
[支持器配置程序]
將經過檢查的芯部支持器11配置在生產線27上。此外,芯部支持器11亦可作為VGU1的製造步驟的一環來製造,或是與VGU1的製造步驟分開來個別製造並供應至生產線27。不論以下的說明如何,關於其他構成零件12、13、14都相同。
又,亦可在生產線27上搬送芯部支持器11,並且每次在到達的各區間就供應其他構成零件12、13、14並進行組裝,或是藉由進行各步驟的機構、裝置等的移動,對配置在生產線27的芯部支持器11供應其他構成零件12、13、14並進行組裝。
〈支持器位置檢查步驟〉
檢查被供應至生產線27上的芯部支持器11的位置是否適宜。具體而言,檢查芯部支持器11相對於生產線27的位置偏移、方向是否適宜。芯部支持器11的位置有異常時,可能會在以後各步驟發生不良,因此可謀求適當的修正。
〈芯部供應步驟〉
[芯材切割程序]
第5圖顯示出芯材切割程序的說明圖。在此程序當中,是將作為芯部12之材料的片狀或圓筒狀的芯材28切割成與芯部支持器11的支持部15一致的大小。
此程序所使用的切割機構29具備:可供放置芯材28的工作台30;以及可相對於工作台30升降的模具31。藉由使模具31朝箭頭方向下降至被放置在工作台30的芯材28,從芯材28沖壓而形成矩形狀的平坦芯部12F。平坦芯部12F呈具有厚度t的矩形平板狀,短邊方向為寬度 W,並且具有朝短邊方向延伸設置的一對圓弧狀端部12a;以及另外一對直線端部12b。
此外,芯材切割程序亦可使用其他的切割手段。例如,亦可從芯材28進行一次沖壓而切出多數個平坦芯部12F。又,亦可使芯材28通過兩個以上的滾筒(roller)構件間,並藉由模輥(die roll)切出平坦芯部12F。又,亦可藉由雷射切割機(laser cutter)或水刀(water cutter)來切出平坦芯部12F。
[平坦芯部檢查程序]
檢查平坦芯部12F的輪廓。具體而言,檢查平坦芯部12F的外形、尺寸、厚度、表面狀態等。不適合品則進行從生產線27排除等的處理。
[平坦芯部成形程序]
第6圖顯示出芯部成形程序的一實施形態的說明圖。在此程序當中,係於在芯材切割程序中切割而得的芯材28也就是平坦芯部12F形成具有順著芯部支持器11的支持面17的曲率的後述彎曲面32。
此程序所使用的成形機構34具備:可供放置平坦芯部12F的導件35;與導件35相對向的中央推件(center pusher)36;鄰接於中央推件36的徑向外側的一對內部推件(inner pusher)37;以及鄰接於一對內部推件37的徑向外側的一對外部推件(outer pusher)38。
導件35具有以可形成芯部12的彎曲面32的方式彎曲而形成的引導面35a。各推件36、37、38可個別升降,使平坦芯部12F遍及其寬度W的整個區域順著引導面35a而彎曲。在一對內部推件37的前端部 當中的中央推件36側的角落形成有圓弧狀面37a。又,在一對外部推件38的前端部當中的中央推件36側的角落形成有圓弧狀面38a。
以下,參照第6圖至第8圖,針對成形機構34的動作加以說明。首先,使各推件36、37、38相對於平坦芯部12F朝箭頭方向下降,如第6圖的虛線所示,將在第6圖觀察時的平坦芯部12F的中央利用中央推件36及導件35夾持而保持成不會發生平坦芯部12的位置偏移。
接下來,如第7圖所示,使一對內部推件37朝箭頭方向進一步下降,而使平坦芯部12F的靠中央的兩側部稍微彎曲,將平坦芯部12F進行一次成形。
接下來,如第8圖所示,使一對外部推件38朝箭頭方向進一步下降,而使平坦芯部12F的兩側部彎曲,將平坦芯部12F以順著引導面35a的方式進行二次成形。
二次成形後從成形機構34取出的芯部12便形成具有順著芯部支持器11的支持面17的曲率的彎曲面32。如此,成形機構34會進行利用內部推件37所進行的預備的一次成形、以及利用外部推件38所進行的二次成形之兩個階段的成形。藉此,可將平坦芯部12相對於導件35的接觸部位進行高精度的控制,因此可提高芯部12的成形精度。
由於圓弧狀面37a、38a的存在,可抑制內部推件37及外部推件38與平坦芯部12F接觸時產生摩擦,而減少施加在平坦芯部12F的表面的拉伸方向的力。因此,可抑制芯部12的破裂或斷裂等損傷,同時可在芯部12高精度地形成順著支持面17及保持面22的滑順的彎曲面32。
此外,平坦芯部成形程序亦可使用其他的成形手段。例如,亦可將平坦芯部12F配置在芯部支持器11的支持部15,並直接壓接在支持面17來成形。又,亦可將內部推件37及外部推件38設為滾筒構件,並藉由這些滾筒構件使平坦芯部12F順著引導面35a而成形。又,亦可藉由壓縮空氣的吹送或真空吸引而使平坦芯部12F成形。
[芯部檢查程序]
檢查芯部12的輪廓。具體而言,檢查芯部12之包含寬度W的尺寸、表面狀態、彎曲面32的曲率半徑、厚度t、彎曲面32的圓弧線的長度。不適合品則進行從生產線27排除等的處理。
[芯部配置程序]
第9圖顯示芯部配置程序的說明圖。在此程序當中,是將經過檢查程序的芯部12從上方配置在芯部支持器11的支持部15。藉此,導液口16被芯部12覆蓋,芯部12的外周緣位在支持面17。
[芯部位置檢查步驟]
第10圖顯示出芯部位置檢查步驟的說明圖。在此步驟當中,檢查被配置在芯部支持器11的芯部12的位置。具體而言,檢查芯部12的外周緣相對於凹部18的內周壁18a的全周的位置偏移。如第10圖的一點鏈線所示,檢查即使芯部12的外周緣稍微偏移也仍會落入例如容許範圍A、B、C內而定位,並且在芯部12與導液口16之間沒有存在間隙(導液口檢查)。
並且,也一併對芯部12的外周緣與支持面17一致一事進行檢查(支持面檢查)。在這些檢查當中,於判定為芯部12的位置偏移超過容許範圍A、B、C,並且在芯部12與導液口16之間存在有間隙,或是芯部 12的外周緣與支持面17不一致的情況,有可能會導致液體從芯部12的偏移部位漏出。因此,這種不適合品會從生產線27適當被排除。此外,在芯部位置檢查步驟當中,也可檢測出沒有芯部12存在。
〈保持具供應步驟〉
[保持具檢查程序]
第11圖顯示出保持具供應步驟的說明圖。在此程序當中,檢查芯部保持具13的輪廓。具體而言,檢查芯部保持具13的外形、尺寸、內部構造。尤其是,檢查芯部保持具13的周壁13a的外徑是否為可組裝於芯部支持器11的尺寸,並且檢查保持部20的形狀、位置、尺寸等是否適宜,不適合品則進行從生產線27排除等的處理。
[保持具推壓程序]
向著芯部支持器11供應經過檢查的芯部保持具13,並插入芯部支持器11的周壁11a的內側。此時,芯部保持具13在與芯部支持器11之間夾持芯部12,並且使芯部12從露出口21露出而形成露出面23。
並且,在形成露出面23時,保持面22是以既定的保持具推壓力被推壓於芯部支持器11的支持面17。保持具推壓力具有可阻止被保持在芯部12的液體從藉由支持面17與保持面22所夾持的芯部12的外周緣漏出的大小。藉此,儲存槽7的液體在VGU1當中不會從芯部12的外周緣漏出,液體會經由導液口16有效率地被引導至露出面23。
[保持具組裝程序]
經過保持具推壓程序的芯部保持具13被組裝在芯部支持器11,形成露出面23。
〈露出面檢查步驟〉
第12圖及第13圖顯示出露出面檢查步驟的說明圖。在此步驟當中,檢查芯部12的露出面23的輪廓。
具體而言,如第12圖所示,利用相機等從上方拍攝露出面23並進行露出面23之狀態的影像辨識,並且檢查在露出面23是否沒有段差23a或孔23b(露出面檢查)。此外,露出面檢查亦可使用其他的檢查手段,例如可藉由測定芯部12的透氣阻力來檢查在露出面23是否有形成孔、凹洞或纖維材的密度差等,或是檢查露出面23的位置。
又,如第13圖所示,還藉由利用X光等從側方檢查露出面23,以檢查露出面23的曲率半徑R1是否落入容許範圍D內(露出面曲率檢查)。容許範圍D可考慮加熱器元件24的後述曲率半徑R2當中所容許的誤差、或是組裝VGU1時所容許的誤差等來設定。
露出面23的檢查可在遍及以曲率半徑R1的中心O1為基準時的既定角度α的圓弧線長度L1之第13圖中以網點顯示的既定範圍進行。其檢查範圍至少包含加熱器元件24的發熱區域在VGU1之組裝結束後會接觸到的既定區域。
又,如第13圖所示,還檢查從曲率半徑R1的中心O1到芯部支持器11的周壁11a的上端為止的高度H1是否適當(露出面位置檢查)。因為芯部支持器11的露出面23的位置適當會影響完成的VGU1的組裝誤差。
藉由如以上的各檢查,即可藉由檢查芯部12的露出面23的輪廓,而在完成的VGU1當中阻止液體從露出面23漏出,並且能以適當的推壓力確實地使加熱器元件24的發熱區域的整個區域與露出面23接 觸。因此,可阻止因為加熱器元件24過熱所導致的斷線等,同時可利用加熱器元件24有效率地使浸潤在芯部12的液體揮發。
〈加熱器供應步驟〉
[元件成形程序]
第14圖及第15圖顯示出加熱器供應步驟的說明圖。如第14圖所示,為了製造加熱器14,而從線圈40拉出線材41並切斷,藉由壓接未圖示的成形導件等而使彎曲狀的加熱器元件24成形。
此外,元件成形程序亦可使用其他的成形手段。例如,亦可藉由利用模具沖壓所進行的成形、利用使加熱器元件24通過附模具的兩個以上的圓形滾筒構件間的模輥所進行的成形、或是利用光蝕刻法所進行的成形等來使彎曲狀的加熱器元件24成形。
[元件固接程序]
如第14圖的箭頭方向所示,將彎曲的加熱器元件24以朝基座26側凸出的姿勢供應,且使加熱器元件24的兩端分別與一對電極25接觸,再利用電阻焊接加以固接。此外,只要可確保固接強度的可靠性以及固接部位的電阻極小,則加熱器元件24相對於電極25的固接手段亦可為雷射焊接、超音波焊接或是接著等,或是利用鉚合或軟焊來固接。
[加熱器檢查程序]
檢查被固接在一對電極25的加熱器元件24的輪廓。具體而言,如第15圖所示,藉由利用相機進行的影像辨識等來檢查加熱器元件24的曲率半徑R2是否落入容許範圍E內(元件曲率檢查)。容許範圍E可考慮在露 出面23的曲率半徑R1當中所容許的誤差或是在VGU1的組裝當中所容許的誤差等來設定。
加熱器元件24的檢查可在遍及以曲率半徑R2的中心O2為基準時的既定角度β之第15圖中以網點顯示的既定範圍進行。其檢查範圍至少包含加熱器元件24的發熱區域。
又,如第15圖所示,還檢查加熱器元件24的發熱區域的圓弧線長度L2為既定長度(元件長度檢查)。加熱器元件24的電阻由圓弧線長度L2規定,因此必須使圓弧線長度L2符合於與VGU1所要求的加熱性能相應的既定長度。
又,還檢查從曲率半徑R2的中心O2到基座26的基部26a為止的高度H2或是從基部26a到加熱器元件24的最短的高度H3是否適當(元件位置檢查)。因為加熱器14的加熱器元件24的位置適當會影響完成的VGU1的組裝誤差。
又,還藉由影像辨識來檢查加熱器元件24相對於一對電極25的固接狀態(固接檢查)。更進一步檢查供電給一對電極25時的加熱器元件24的電阻(電阻檢查)。藉由如以上的各檢查,來檢查被固接在一對電極25的加熱器元件24的輪廓。
藉此,在完成的VGU1當中,可以適當的推壓力使加熱器元件24的發熱區域的整個區域更確實地與露出面23接觸。因此,可阻止因為加熱器元件24的過熱所導致的斷線等,同時可藉由發熱的加熱器元件24更有效率地使浸潤在芯部12的液體揮發。
[加熱器組裝程序]
如第3圖所明示,經過檢查的加熱器14是以使加熱器元件24朝向露出面23的姿勢從上方向著芯部保持具13供應,並以使基座26朝向上方的姿勢被收容在芯部保持具13。
第16圖顯示出進行加熱器組裝程序的加熱器組裝機構42的剖面圖。加熱器組裝機構42具備:內藏有加熱器43的金屬製的成形推件44;以及將成形推件44支撐成可升降的支撐構件45。將配置有加熱器14的芯部支持器11配置在成形推件44的下方,藉由支撐構件45來定位並固定。藉由對加熱器43供電,使成形推件44被加熱。接下來,支撐構件45使成形推件44下降。
第17圖顯示出第16圖當中的芯部支持器11的鉚合爪19附近的放大圖。在成形推件44的周壁44a的下部,分別在與芯部支持器11的三個鉚合爪19對應的位置形成有傾斜的推壓面46。又,在支撐構件45形成有用來限制成形推件44之下降的阻擋部47。當成形推件44下降時,三個推壓面46會一邊推壓對應的三個鉚合爪19一邊使其因高溫而軟化並朝向芯部支持器11的中央折彎。
第18圖顯示示出各鉚合爪19的鉚合過程的芯部支持器11的斜視圖。藉由第18圖當中以箭頭方向顯示的各鉚合爪19的折彎,加熱器14的基座26被固定而防止從芯部支持器11脫落,並將加熱器14組裝在芯部支持器11,而完成VGU1的組裝。
此外,加熱器組裝程序亦可使用其他的組裝手段,例如亦可使用藉由使加熱器14及芯部支持器11的樹脂部分卡合所形成的鎖固機構(例如凹槽鎖固,Notch lock)、接著、嵌合組裝(例如干涉配合(Interference fit)、過渡配合(transition fit)等)、雷射焊接、超音波焊接等。又,包含鉚合組裝的這種組裝手段亦可適用在前述保持具組裝程序。
[元件推壓程序]
在如此進行的將加熱器14組裝於芯部支持器11的同時,加熱器元件24以既定的元件推壓力與露出面23接觸。在此,根據前述芯部支持器11、芯部12、芯部保持具13、露出面23、固接在一對電極25的加熱器元件24的各輪廓的檢查,這些部位的形狀、尺寸、狀態等是適當的。
因此,在前述加熱器組裝程序當中,當芯部支持器11的各鉚合爪19被折彎時,會藉由因為該折彎而產生的元件推壓力,使加熱器元件24的發熱區域遍及整個區域與露出面23接觸。藉此,由於不會產生加熱器元件24對於露出面23的非接觸部位,因此可阻止因為加熱器元件24之過熱所導致的斷線等。
又,該元件推壓力被設定成加熱器元件24不會因為與露出面23的接觸而斷線的程度的大小,也就是設定成使利用各鉚合爪19進行的鉚合不會過大。藉此,可確實阻止在將加熱器14組裝於芯部支持器11時的加熱器元件24的斷線。
〈組裝檢查步驟〉
在此步驟當中,檢查已完成組裝的VGU1的組裝狀態。
[元件接觸檢查程序]
在此程序當中,依據已完成組裝的VGU1的組裝狀態,檢查露出面23與加熱器元件24的接觸狀態。
第19圖顯示出加熱器元件24相對於芯部12的露出面23的接觸不良的狀態。藉由從側方以X光等檢查已完成的VGU1,例如,如第19圖的區域F所示,有時會檢測出加熱器元件24相對於露出面23的非接觸部位。非接觸部位的存在有可能引起由加熱器元件24之過熱所導致的斷線,因此必須識別出有可能導致這種性能不良的VGU1並加以排除。
第20圖顯示出元件接觸檢查程序的說明圖。在此程序當中,是依據加熱器元件24與芯部12的接觸方向也就是完成的VGU1的高度H4來檢查加熱器元件24與芯部12的接觸狀態(組裝誤差檢查)。採用這種檢查手法是基於在VGU1的各構成零件11、12、13、14個別的輪廓符合前述各檢查的前提之下,加熱器元件24相對於露出面23的非接觸起因於VGU1的組裝誤差的可能性高。
第21圖是顯示出在元件接觸檢查程序當中成為不適合的VGU1的各鉚合爪19的狀態的俯視圖,第22圖是顯示出第21圖之情況下的VGU1的高度H5的側面圖。例如,如第21圖所示,各鉚合爪19的鉚合未利用加熱器組裝機構42適當進行的結果,各鉚合爪19有時不會朝向第21圖中以虛線顯示的方向折彎。
在此情況,如第22圖所示,加熱器14無法完全收容在芯部保持具13而會從芯部支持器11突出,VGU1形成比正常的高度H4大的高度H5。
又,如第23圖所示,在各鉚合爪19的任一者沒有因為加熱器組裝機構42而被折彎的情況,VGU1的上表面1a有時會相對於水平方向以角度γ傾斜。
這種VGU1的高度異常或是上表面1a的傾斜可藉由利用從側方的相機拍攝進行的影像辨識、或是從上方的雷射變位計等來檢測出。因此,即使不進行X光等的穿透檢查,也可容易且確實地檢測出基於VGU1的過大的組裝誤差所引起的加熱器元件24與芯部12的接觸不良。此外,在元件接觸檢查程序當中,亦可藉由從側方或上方檢查VGU1的各鉚合爪19的形狀,來詳細判定各鉚合爪19的鉚合狀態。
第24圖顯示出元件接觸檢查程序的其他說明圖。如第24圖所示,亦可將電阻測定器48連接於已完成的VGU1的一對電極25,並檢查VGU1的電阻(組裝後電阻檢查)。在此情況,必須將液體引導至芯部12而使芯部12形成濕潤狀態,但是只要檢測出電阻的異常,便可檢測出加熱器元件24與芯部12的接觸不良。
如以上所述,根據本實施形態的VGU1的製造方法,可容易地使VGU1的製造步驟自動化,因此可確保吸嚐器2所要求的VGU1的性能,同時提升VGU1的可靠性及生產性。
詳言之,本實施形態的VGU1的製造方法是朝向最初供應的芯部支持器11從一個方向依序供應其他構成零件12、13、14來進行組裝。藉此,可從四個構成零件11、12、13、14製造出VGU1,並且可將組裝對象限定在芯部支持器11。
而且,還可將其他構成零件12、13、14相對於芯部支持器11的供應方向及組裝方向限定在一個方向。因此,可容易地實現VGU1的製造步驟的自動化。
以上結束針對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的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而可在不脫離本發明之主旨的範圍進行各種變更。
例如,上述實施形態所說明的各檢查的步驟及各檢查的程序並不限於所說明的內容,而可適用利用相機進行的影像辨識、雷射掃描、X光檢查、壓力檢查、流量檢查、紅外線檢查、紫外線檢查、色彩檢查等各種檢查手段。
又,VGU1可適用於各種非燃燒型香味吸嚐器,並不嚴格限定為只適用於前述吸嚐器2。
又,VGU1的各構成零件11、12、13、14的形狀或構造也不嚴格限定於前述內容。
又,在前述VGU1的製造方法當中,是朝向最初供應的芯部支持器11從一個方向依序供應其他構成零件12、13、14來進行組裝。然而,不限於此,亦可事前將各構成零件11、12、13、14的任一組以上加以組裝而組合件(assembly)化,適當供應給以該組合件零件為基準的構成零件、或是已經組合件化的組合件零件來製造VGU1。
27‧‧‧生產線

Claims (14)

  1. 一種非燃燒型香味吸嚐器用的蒸氣生成單元的製造方法,該非燃燒型香味吸嚐器係藉由加熱液體來生成蒸氣,
    前述蒸氣生成單元具備:
    芯部,係保持前述液體;
    芯部支持器,係可供配置前述芯部;
    芯部保持具,係藉由被組裝於前述芯部支持器而將前述芯部夾持在其與前述芯部支持器之間,並且形成使前述芯部露出的露出面;以及
    加熱器,係藉由被組裝於前述芯部支持器而使加熱器元件與前述露出面接觸;
    該製造方法包含:
    支持器供應步驟,係對前述蒸氣生成單元的生產線供應前述芯部支持器;
    芯部供應步驟,係在前述支持器供應步驟之後,向著前述芯部支持器供應前述芯部並將前述芯部配置在前述芯部支持器;
    保持具供應步驟,係在前述芯部供應步驟之後,向著前述芯部支持器供應前述芯部保持具並將前述芯部保持具組裝在前述芯部支持器;以及
    加熱器供應步驟,係在前述保持具供應步驟之後,向著前述芯部保持具供應前述加熱器並將前述加熱器組裝在前述芯部支持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非燃燒型香味吸嚐器用的蒸氣生成單元的製造方法,其中,
    前述芯部支持器具備支持部,前述支持部係具有:導液口,係用以將前述液體引導至前述芯部;以及彎曲之支持面,係形成前述導液口的開口緣;
    前述芯部供應步驟包含:
    芯材切割程序,係將作為前述芯部之材料的芯材切割成與前述支持部一致的大小;
    芯材成形程序,係於在前述芯材切割程序中切割而得的前述芯材形成具有順著前述支持面的曲率的彎曲面;以及
    芯部檢查程序,係檢查在前述芯材成形程序中形成的前述芯部的輪廓。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非燃燒型香味吸嚐器用的蒸氣生成單元的製造方法,又包含:芯部位置檢查步驟,係在前述芯部供應步驟之後,檢查被配置在前述芯部支持器的前述芯部的位置。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非燃燒型香味吸嚐器用的蒸氣生成單元的製造方法,其中,
    前述芯部位置檢查步驟包含:
    導液口檢查,係檢查前述芯部是否有覆蓋著前述導液口;以及
    支持面檢查,係檢查前述芯部的外周緣是否有與前述支持面一致。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非燃燒型香味吸嚐器用的蒸氣生成單元的製造方法,其中,
    前述芯部保持具具備保持部,該保持部具有:露出口,係藉由被組裝於前述芯部支持器而形成前述露出面;以及保持面,係形成前述露出口的開口緣,並且彎曲成可在其與前述支持面之間夾持前述芯部的外周緣,
    前述保持具供應步驟包含:保持具推壓程序,係在形成前述露出面時,將前述保持面以既定的保持具推壓力推壓於前述支持面。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非燃燒型香味吸嚐器用的蒸氣生成單元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保持具推壓力具有可阻止被保持在前述芯部的前述液體從藉由前述支持面與前述保持面所夾持的前述芯部的外周緣漏出的大小。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非燃燒型香味吸嚐器用的蒸氣生成單元的製造方法,又包含:露出面檢查步驟,係在前述保持具供應步驟之後,檢查前述露出面的輪廓。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非燃燒型香味吸嚐器用的蒸氣生成單元的製造方法,其中,
    前述露出面檢查步驟包含:
    露出面檢查,係檢查前述露出面的狀態;
    露出面曲率檢查,係檢查前述露出面的曲率半徑;以及
    露出面位置檢查,係檢查前述芯部支持器當中的前述露出面的位置。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非燃燒型香味吸嚐器用的蒸氣生成單元的製造方法,其中,
    前述加熱器具備:前述加熱器元件;以及藉由供電而使前述加熱器元件發熱的一對電極;
    前述加熱器供應步驟包含:
    元件成形程序,係使前述加熱器元件成形為順著前述露出面的形狀;
    元件固接程序,係使在前述元件成形程序中所成形的前述加熱器元件的兩端分別與前述一對電極接觸並加以固接;以及
    加熱器檢查程序,係檢查在前述元件固接程序中被固接的前述加熱器元件的輪廓。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非燃燒型香味吸嚐器用的蒸氣生成單元的製造方法,其中,
    前述加熱器檢查程序係進行下列檢查:
    元件曲率檢查,係檢查前述加熱器元件的曲率半徑;
    元件長度檢查,係檢查前述加熱器元件的前述發熱區域的長度是否為既定長度;
    元件位置檢查,係檢查前述加熱器當中的前述加熱器元件的位置;以及
    電阻檢查,係檢查供電給前述一對電極時的前述加熱器元件的電阻。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非燃燒型香味吸嚐器用的蒸氣生成單元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加熱器供應步驟又包含:元件推壓程序,係在將前述加熱器組裝於前述芯部支持器時,以既定的元件推壓力對前述露出面推壓前述加熱器元件而使前述加熱器元與前述露出面接觸。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非燃燒型香味吸嚐器用的蒸氣生成單元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元件推壓力具有使前述加熱器元件的前述發熱區域的整個區域與前述露出面接觸並且阻止前述加熱器元件之斷線的大小。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非燃燒型香味吸嚐器用的蒸氣生成單元的製造方法,又包含:
    組裝檢查步驟,係在前述加熱器供應步驟之後,檢查已完成組裝的前述蒸氣生成單元的組裝狀態;且
    前述組裝檢查步驟包含:元件接觸檢查程序,係檢查前述露出面與前述加熱器元件的接觸狀態。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非燃燒型香味吸嚐器用的蒸氣生成單元的製造方法,其中,
    前述接觸檢查程序係進行下列檢查:
    組裝誤差檢查,係依據前述加熱器元件與前述芯部的接觸方向當中的前述蒸氣生成單元的高度來檢查前述加熱器元件與前述芯部的接觸狀態;以及
    組裝後電阻檢查,係依據供電給前述一對電極時的前述加熱器元件的電阻來檢查前述加熱器元件與前述芯部的接觸狀態。
TW108136263A 2018-11-27 2019-10-07 非燃燒型香味吸嚐器用的蒸氣生成單元的製造方法 TW20202340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21397 2018-11-27
JP2018-221397 2018-11-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3404A true TW202023404A (zh) 2020-07-01

Family

ID=70853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36263A TW202023404A (zh) 2018-11-27 2019-10-07 非燃燒型香味吸嚐器用的蒸氣生成單元的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172709B2 (zh)
JP (1) JP6899497B2 (zh)
CN (1) CN113163858A (zh)
TW (1) TW202023404A (zh)
WO (1) WO202011045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07321A1 (zh) * 2018-07-06 2020-01-09 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超声波雾化芯、超声波雾化器及超声波电子烟
CN113163858A (zh) * 2018-11-27 2021-07-23 日本烟草产业株式会社 非燃烧型香味吸取器用的蒸汽生成单元的制造方法
WO2020165948A1 (ja) * 2019-02-12 2020-08-20 日本たばこ産業株式会社 吸引器用カートリッジ
CN113645865A (zh) * 2019-03-27 2021-11-12 日本烟草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可压缩芯吸件的电子烟汽化器
WO2023037496A1 (ja) * 2021-09-10 2023-03-16 日本たばこ産業株式会社 霧化ユニット及びエアロゾル生成装置
WO2023118795A1 (en) * 2021-12-22 2023-06-29 Nicoventures Trading Limited Delivery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63612B (zh) 2013-03-15 2019-08-06 R·J·雷诺兹烟草公司 由材料的薄片形成加热元件、用于产生雾化器的输入端和方法,用于气雾剂递送装置的套筒以及用于组装用于吸烟物品的套筒的方法
US9848645B2 (en) * 2013-07-24 2017-12-26 Sis Resources Ltd. Cartomizer structure for automated assembly
AU2015327893A1 (en) * 2014-10-02 2017-05-18 Best Rider Global Limited Disposable tank electronic cigarette, method of manufacture and method of use
WO2016121143A1 (ja) * 2015-01-26 2016-08-04 日本たばこ産業株式会社 非燃焼型香味吸引器、香味源ユニット及び非燃焼型香味吸引器用部材の製造方法
GB201511361D0 (en) * 2015-06-29 2015-08-12 Nicoventures Holdings Ltd Electronic vapour provision system
US10463076B2 (en) * 2016-04-11 2019-11-05 Altria Client Services Llc Electronic vaping device
US11903099B2 (en) * 2016-08-12 2024-02-13 Altria Client Services Llc Vaporizer of an electronic vap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forming a vaporizer
WO2018146736A1 (ja) * 2017-02-08 2018-08-16 日本たばこ産業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吸引器
JP6813697B2 (ja) * 2017-05-11 2021-01-13 ケーティー・アンド・ジー・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蒸気化器、及びそれを具備するエアロゾル生成装置
CN113163858A (zh) * 2018-11-27 2021-07-23 日本烟草产业株式会社 非燃烧型香味吸取器用的蒸汽生成单元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63858A (zh) 2021-07-23
JP6899497B2 (ja) 2021-07-07
US20210235771A1 (en) 2021-08-05
WO2020110450A1 (ja) 2020-06-04
JPWO2020110450A1 (ja) 2021-04-30
US11172709B2 (en) 2021-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2023404A (zh) 非燃燒型香味吸嚐器用的蒸氣生成單元的製造方法
US11272737B2 (en) Vapor generation unit for non-combustion-type flavor inhaler and production method for vapor generation unit for non-combustion-type flavor inhaler
TWI739172B (zh) 氣溶膠產生裝置及其加熱腔體與氣溶膠產生系統
CN111109686B (zh) 用于组装用于吸烟制品的烟弹的方法以及相关联系统和设备
RU2770977C2 (ru) Ингалятор с оптическим распознаванием и расходная часть для него
TWI752359B (zh) 氣溶膠產生裝置及其加熱腔體
TWI618494B (zh) 霧化單元
US11602174B2 (en) Vapor provision systems
JP2019513381A (ja) 電子タバコ用の加熱部材に対する方法および検査ユニット
JP2022504424A (ja) エアロゾル発生装置及びそのための加熱チャンバ
TW201636066A (zh) 香味吸嚐器、內側保持構件、香味吸嚐器的製造方法及內側保持構件的製造方法
KR20070020267A (ko) 직경 측정 장치
EP3821726A1 (en) Smoking substitute device
JP2023002777A (ja) エアロゾル供給システム
JP7356307B2 (ja) 鉄心製品の製造方法及び鉄心製品
EP4057850A1 (en) Smoking substitute device
TW202014046A (zh) 非燃燒型香味吸嚐器用的加熱器的製造方法及製造裝置
US20240041118A1 (en) Aerosol generation system
JP2601337B2 (ja) 白熱電球の製造方法
WO2022123759A1 (ja) 香味吸引器および香味吸引器の製造方法
TWI841851B (zh) 香味吸嚐器
JP7315792B2 (ja) 吸引装置
JP2021091004A (ja) 注射針の製造方法
EP3821728A1 (en) Smoking substitute device
EP3821729A1 (en) A smoking substitute de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