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22251A - 微、小型組合滑塊 - Google Patents

微、小型組合滑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22251A
TW202022251A TW107143517A TW107143517A TW202022251A TW 202022251 A TW202022251 A TW 202022251A TW 107143517 A TW107143517 A TW 107143517A TW 107143517 A TW107143517 A TW 107143517A TW 202022251 A TW202022251 A TW 20202225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
groove
protruding
small combined
slider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435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71474B (zh
Inventor
賴俊杰
林佑吉
Original Assignee
飛梭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飛梭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飛梭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1435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71474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714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71474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222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22251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Linearly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所提供之微、小型組合滑塊係以成對之端件分設於一本體的兩端,並以成對之槽件分設於該本體一側上且介於該對端件之間,而使彼此鄰接的構成元件相互結合,以簡化製造組裝之工序者。

Description

微、小型組合滑塊
本發明係與線性滑軌技術有關,特別是關於一種微、小型組合滑塊。
線性滑軌作為產品提供運動導引之功效,在驅動技術應用領域中具有其重要之地位,因此,其應用之範圍亦日趨廣泛,但由於傳統的線性滑軌,大都係基於良好的承重效果與穩定順暢的運動,因此其滑塊的尺寸是足夠在製造時由工作人員對之進行加工。
但因應著產品的精細程度增加,作為零件的微、小型滑塊尺寸亦需隨之縮小,而在體積日益縮小的情況下,滑塊的傳統技術即造成了微、小型滑塊在製造、加工與組裝上的不便,而有加以改進之必要。
因此,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即係在提供一種微、小型組合滑塊,其可便於滑塊零件的製造與加工,且更便於組裝。
緣是,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所提供之微、小型組合滑塊係以成對之端件分設於一本體的兩端,並以成對之槽件分設於該本體一側上且介於該對端件之間,而使彼此鄰接的構成元件相互結合,以簡化製造組裝之工序者。
更進一步來說,該本體係具有一塊狀之第一身部,二呈長條狀之突肋係以長軸彼此平行地突設於該第一身部之底側,二直的第一滾珠槽係分設於各該突肋彼此之相向端面上,一虛擬之移動軸向係平行於各該突肋之長軸。
各該槽件,係分別卡接於各該突肋並貼接於該第一身部之底側,各自具有一第二身部,一卡槽係設於該第二身部之一側並嵌接於該突肋上,一直的第二滾珠槽係設於該第二身部背於該卡槽之另側,並與位於該突肋上之該第一滾珠槽相互平行,二沿該第二身部對應於該移動軸軸向兩末端之凸弧狀外緣延伸之第一凹道,係分別連接該第一滾珠槽與該第二滾珠槽之兩端,而使該第一滾珠槽、該第二滾珠槽與各該凹道三者依序串連呈環狀,二第一卡部,係分設於該第二身部呈凸弧狀之兩末端上,並與各該第一凹道錯位開來;
各該端件,分別位於該第一身部與該第二身部對應於該移動軸軸向之兩端上,各自具有一第三身部,係抵貼於該第一身部與該第二身部上,並與該第一身部固接,二凹弧狀之缺口係分設於該第三身部上且相向於各該第二身部呈凸弧狀之末端,並與之互嵌,二凹弧狀之第二凹道係分設於該第三身部並與各該缺口相鄰,且分別與各該第一凹道相向地各自共同界定出一彎曲之管狀空間,二第二卡部,係分設於該第三身部上,用以與各該槽件之位於同側之各該第一卡部相接。
其中,各該第一卡部與各該第二卡部係提供各該端件與各該槽件彼此對接定位之效果者,並可進一步地以突出或凹入等互補嵌卡以提供適當結合強度之構造,使各該槽件與各該端件之結合穩固。
再者,為提供潤滑油棉等潤滑油之載體容納之空間,該微、小型組合滑塊係可更包含有二分設於各該端件相背端側上之蓋件,且於各該蓋件與所鄰接之各該端件間分別形成一介於其間而可供用來容納潤滑油載體之容納空間。
其中,各該端件分別具有一凹室,係凹設於該第三身部相向於該第一身部之一側上,一第一連接道係自該凹室底壁延伸貫穿至該第三身部之另側上,並與該容納空間連通,一第二連接道,係凹設於該第三身部之一側上,並連通該凹室與彎曲之管狀空間。
首先,請參閱第一圖所示,在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中所提供之微、小型組合滑塊(10),其主要乃係包含有一本體(20)、二槽件(30)、二端件(40)以及二蓋件(50)。
請併參閱第二圖,該本體(20)係以金屬材料一體成型所製成者,在構造上則具有一四邊形塊狀之第一身部(21),二呈長條狀之突肋(22)係彼此以長軸相互平行地突設在該第一身部(21)之底側面(211)外,二直的第一滾珠槽(23)係分設於各該突肋(22)彼此相向之端面上,並沿各該突肋(22)的長軸方向延伸至其兩端上,並與一虛擬的移動軸向(24)相平行。
請併參閱第三圖,各該槽件(30)係分別具有一長條狀的第二身部(31),一呈缺口狀之卡槽(32)係凹設於該第二身部(31)之一側,並沿該第二身部(31)之長軸延伸,形狀與尺寸並適於與該第一身部(21)相背於該第一滾珠槽(23)所在之另側相嵌,一直線且呈U形開口朝上的第二滾珠槽(33)係設於該第二身部(31)相背於該卡槽(31)所在之另側並沿該第二身部(31)之長軸延伸,二第一凹道(34)係分設於該第二身部(31)的長軸兩端上,並沿各該第二身部(31)長軸兩端的凸弧狀外緣形狀延伸而成,並使凹道空間與該第二滾珠槽(33)之空間連接,二第一卡部(35)係分設於該第二身部(31)長軸兩端上,並與各該第一凹道(34)錯位開來;
其中,各該第一卡部(35)係分別更具有一斷面呈圓形之卡柱(351),突設於各該第二身部(31)凸弧狀末端之頂點位置上,一斷面呈梯形之卡銷(352),則係突設於各該第二身部(31)兩端位於凸弧狀末端旁側而與各該第一凹道(33)所在位置相鄰之端末上,並使該卡柱(351)與該卡銷(352)彼此均平行於該第二身部(31)之長軸。
請併參閱第四圖,各該端件(40)分別具有一呈ㄇ形塊狀的第三身部(41),二呈凹弧狀的缺口(42)係並置地分設於該第三身部(41)ㄇ形兩腳部位(411)的同側面上,二凹弧狀的第二凹道(43)係分設於該第三身部(41)ㄇ形兩腳部位(411)之同側面上,並分別位於各該缺口(42)之上緣,二第二卡部(44)係分設於該第三身部(41)ㄇ形兩腳部位上,用以與各該第一卡部(35)互補嵌接者,一凹室(45)係凹設於該第三身部(41)ㄇ形的橫身部位(412)的一側面上,一第一連接道(46)係自該凹室(45)內側壁面延伸貫穿至該第三身部(41)之另側端面上,一第二連接道(47)係凹設於該第三身部(41)之一側面上,與該凹室(45)連通且延伸至該第三身部(41)之兩腳部位(411)處而與各該第二凹道(43)之空間相通;
其中,各該第二卡部(44)係分別更包含有一圓形的第一盲孔(441),係分設於各該缺口(42)之弧形頂點位置上,一多邊形的第二盲孔(442)係分於該第三身部(41)兩腳部位(411)與各該缺口(42)相鄰之位置上。
請參閱第一圖、第五圖與第六圖所示,各該蓋件(50)係分別為一側內凹透空的殼狀體,形狀並與各該第三身部(41)之ㄇ形相仿。
再請參閱第五圖與第六圖所示,上述構件在組合時,係先使各該槽件(30)分別以各該卡槽(31)卡接在該本體(20)之各該突肋(22)上,而如第七圖所示般,使各該第二滾珠槽(32)與各該第一滾珠槽(23)彼此均平行於該移動軸向(24),再使各該缺口(42)與各該第二身部(31)之凸弧末端互補對接,同時令各該卡柱(351)插入各該第一盲孔(441)中、各該卡銷(352)插入各該第二盲孔(442)中,據以使各該端件(40)結合於各該槽件(30)上,並將該本體(20)夾置於其彼此之間,據以如第八圖所示般,使各該第一凹道(33)與各該第二凹道(43)彼此相向地分別界定出一彎曲的管狀空間(61),據以與各該第一滾珠槽(23)、各該第二滾珠槽(32)共同構成環狀,使滾珠(圖上未示)得以於其中循環滾動。
如第九圖所示,各該蓋件(50)則分別貼接於各該端件(40)彼此相背之端側上,從而以各該蓋件(50)內凹之空間,分別於各該蓋件(50)與各該端件(40)相向之端面間形成對應的容納空間(62),並再藉由外部之固定螺栓(63)將各該蓋件(50)與各該端件(40)分別固著在該本體(20)上;其中,各該容納空間(62)與各該凹室(45)中係可分別用來容納例如油棉(64)等潤滑油之載體,並藉由各該第一連接道(46)使潤滑油得以在各該容納空間(62)與各該凹室(45)間流動,以及藉由各該第二連接道(47)使潤滑油得以進入各該彎曲的管狀空間(61)中,對行經之滾珠進行潤滑。
綜上所述,該微、小型組合滑塊(10)係以該本體(20)之金屬材料提供主體強度,而各該槽件(30)、各該端件(40)及各該蓋件(50)則得以高分子材料經由模製成型而獲得,使形狀較為複雜的零件透過模製成型之技術手段減低製造的成本,同時透過各該槽件(30)與各該端件(40)之構造,使得其在零件之組裝上便於進行,以有效地克服習知技術之缺失。
(10):微、小型組合滑塊(20):本體(21):第一身部(211):底側面(22):突肋(23):第一滾珠槽(24):移動軸向(30):槽件(31):第二身部(32):卡槽(33):第二滾珠槽(34):第一凹道(35):第一卡部(351):卡柱(352):卡銷(40):端件(41):第三身部(411):腳部位(412):橫身部位(42):缺口(43):第二凹道(44):第二卡部(441):第一盲孔(442):第二盲孔(45):凹室(46):第一連接道(47):第二連接道(50):蓋件(61):管狀空間(62):容納空間(63):固定螺栓(64):油棉
第一圖係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圖。 第二圖係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本體零件立體圖。 第三圖係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槽件零件立體圖。 第四圖係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端件零件立體圖。 第五圖係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分解圖。 第六圖係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分解圖之局部放大。 第七圖係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沿第一圖7-7割面線之剖視圖。 第八圖係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沿第一圖8-8割面線之剖視圖。 第九圖係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沿第一圖9-9割面線之剖視圖。
(30):槽件
(31):第二身部
(32):卡槽
(33):第二滾珠槽
(34):第一凹道
(351):卡柱
(352):卡銷
(41):第三身部
(42):缺口
(43):第二凹道
(441):第一盲孔
(442):第二盲孔
(45):凹室
(47):第二連接道

Claims (10)

  1. 小型組合滑塊,包含有: 一本體,具有一塊狀之第一身部,二呈長條狀之突肋係以長軸彼此平行地突設於該第一身部之底側,二直的第一滾珠槽係分設於各該突肋彼此之相向端面上,一虛擬之移動軸向係平行於各該突肋之長軸; 二槽件,係分別卡接於各該突肋並貼接於該第一身部之底側,各自具有一第二身部,一卡槽係設於該第二身部之一側並嵌接於該突肋上,一直的第二滾珠槽係設於該第二身部背於該卡槽之另側,並與位於該突肋上之該第一滾珠槽相互平行,二沿該第二身部對應於該移動軸軸向兩末端之凸弧狀外緣延伸之第一凹道,係分別連接該第一滾珠槽與該第二滾珠槽之兩端,而使該第一滾珠槽、該第二滾珠槽與各該凹道三者依序串連呈環狀,二第一卡部,係分設於該第二身部呈凸弧狀之兩末端上,並與各該第一凹道錯位開來; 二端件,分別位於該第一身部與該第二身部對應於該移動軸軸向之兩端上,各自具有一第三身部,係抵貼於該第一身部與該第二身部上,並與該第一身部固接,二凹弧狀之缺口係分設於該第三身部上且相向於各該第二身部呈凸弧狀之末端,並與之互嵌,二凹弧狀之第二凹道係分設於該第三身部並與各該缺口相鄰,且分別與各該第一凹道相向地各自共同界定出一彎曲之管狀空間,二第二卡部,係分設於該第三身部上,用以與各該槽件之位於同側之各該第一卡部相接。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微、小型組合滑塊,其中,該第一卡部與該第二卡部係為彼此互補之突出構造與凹入構造。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微、小型組合滑塊,其中,該突出構造係為柱、銷或桿狀體,該凹入構造係為通孔或盲孔。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微、小型組合滑塊,其中,該突出構造係沿平行於該移動軸之方向直線延伸。
  5. 如請求項3所述之微、小型組合滑塊,其中,該突出構造之斷面係呈圓形、橢圓形或多邊形。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微、小型組合滑塊,其係更包含有二蓋件,係分設於各該端件之相背端側上,並使各該蓋件與所鄰接之各該端件間分別形成一介於其間之容納空間。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微、小型組合滑塊,其中,各該端件分別具有一凹室,係凹設於該第三身部相向於該第一身部之一側上,一第一連接道係自該凹室底壁延伸貫穿至該第三身部之另側上,並與該容納空間連通,一第二連接道,係凹設於該第三身部之一側上,並連通該凹室與彎曲之管狀空間。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微、小型組合滑塊,其中,該本體係以金屬材料所製成。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微、小型組合滑塊,其中,各該槽件係以高分子材料分別模製成型。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微、小型組合滑塊,其中,各該端件係以高分子材料分別模製成型。
TW107143517A 2018-12-04 2018-12-04 微、小型組合滑塊 TWI6714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43517A TWI671474B (zh) 2018-12-04 2018-12-04 微、小型組合滑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43517A TWI671474B (zh) 2018-12-04 2018-12-04 微、小型組合滑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71474B TWI671474B (zh) 2019-09-11
TW202022251A true TW202022251A (zh) 2020-06-16

Family

ID=68619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43517A TWI671474B (zh) 2018-12-04 2018-12-04 微、小型組合滑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7147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33491B (zh) * 2020-06-12 2021-07-11 東佑達自動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線性致動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30227B (en) * 2004-02-02 2005-04-01 Hiwin Tech Corp Slider of linear guideway
TWM538556U (zh) * 2016-11-28 2017-03-21 Hiwin Tech Corp 滑塊裝置
CN207830373U (zh) * 2018-01-17 2018-09-07 浙江成大传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线性滑轨用滑块
TWM561738U (zh) * 2018-03-06 2018-06-11 May Ya Technology Co Ltd 線性滑塊之包覆成型構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33491B (zh) * 2020-06-12 2021-07-11 東佑達自動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線性致動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71474B (zh) 2019-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70225B1 (en) Zipper head assembly structure for increasing torsional strength and sliding member thereof
JP3203235U (ja) リニアスライドレール及びそのエンドキャップモジュール
TW202022251A (zh) 微、小型組合滑塊
JP2006046644A (ja) 再循環リニアボールベアリング
GB2539577A (en) Locking mechanism capable of being mounted and dismounted quickly and exhibition platform using the same
TWI512208B (zh) Movement guide device
JP5373462B2 (ja) 運動案内装置
KR100847130B1 (ko) 리니어 모션 슬림 슬라이더
US9297415B2 (en) Linear actuator
TWI504819B (zh) 滑座組合件
JP2013190012A (ja) 転がり案内装置
JP3121911U (ja) リニアガイドウェー用組合せ式裏レール
TWI608178B (zh) Dust-proof linear slide device
JP5419911B2 (ja) ボールねじ装置
US9797444B1 (en) Threadless linear guide
JP2020070876A (ja) 直動案内装置
CN111237335B (zh) 线性滑轨
KR101428415B1 (ko) 리니어 가이드 장치
JP2013036502A (ja) 直動転がり案内ユニット
JP2008116000A (ja) リニアガイドのスライド装置
JP6139145B2 (ja) 運動案内装置
TWI576520B (zh) Screwless linear slide
KR200468456Y1 (ko) 선형 슬라이딩 블록 구조체
RU146537U1 (ru) Конструктор
KR20230073540A (ko) 가구용 슬라이드 연결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