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17762A - 用於在基板上提供改進的視覺特徵的方法與設備 - Google Patents

用於在基板上提供改進的視覺特徵的方法與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17762A
TW202017762A TW108120978A TW108120978A TW202017762A TW 202017762 A TW202017762 A TW 202017762A TW 108120978 A TW108120978 A TW 108120978A TW 108120978 A TW108120978 A TW 108120978A TW 202017762 A TW202017762 A TW 20201776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opacity
main surface
image
partially transpar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209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馬修瓦德 凡頓
提摩西詹姆斯 奇贊斯基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康寧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康寧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康寧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177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17762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0011Pre-treatment or treatment during printing of the recording material, e.g. heating, irradi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4DECORATIVE ARTS
    • B44FSPECIAL DESIGNS OR PICTURES
    • B44F1/00Designs or picture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or unusual light effects
    • B44F1/02Designs or picture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or unusual light effects produced by reflected light, e.g. matt surfaces, lustrous surfaces
    • B44F1/04Designs or picture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or unusual light effects produced by reflected light, e.g. matt surfaces, lustrous surfaces after passage through surface layers, e.g. pictures with mirrors on the back
    • B44F1/045Designs or picture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or unusual light effects produced by reflected light, e.g. matt surfaces, lustrous surfaces after passage through surface layers, e.g. pictures with mirrors on the back having mirrors or metallic or reflective layers at the back si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50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 B41M5/502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details, e.g. multilayer materials
    • B41M5/504Backcoa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50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 B41M5/52Macromolecular coat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4DECORATIVE ARTS
    • B44FSPECIAL DESIGNS OR PICTURES
    • B44F1/00Designs or picture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or unusual light effects
    • B44F1/06Designs or picture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or unusual light effects produced by transmitted light, e.g. transparencies, imitations of glass pain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8Mirrors
    • G02B5/0808Mirrors having a single reflecting laye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17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with operator interface uni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05K5/0243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for decorative purpos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3Co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1/00Inking and printing with a printer's forme
    • B41M1/26Printing on other surfaces than ordinary paper
    • B41M1/30Printing on other surfaces than ordinary paper on organic plastics, horn or similar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1/00Inking and printing with a printer's forme
    • B41M1/26Printing on other surfaces than ordinary paper
    • B41M1/34Printing on other surfaces than ordinary paper on glass or ceramic sur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0041Digital printing on surfaces other than ordinary paper
    • B41M5/0064Digital printing on surfaces other than ordinary paper on plastics, horn, rubber, or other organic 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0041Digital printing on surfaces other than ordinary paper
    • B41M5/007Digital printing on surfaces other than ordinary paper on glass, ceramic, tiles, concrete, stones, et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s And Recording Media Thereof (AREA)

Abstract

用於在諸如消費電子裝置之類的製品的可見元件上提供改進的視覺特徵的方法和設備。

Description

用於在基板上提供改進的視覺特徵的方法與設備
本專利申請案主張於2018年6月28日提出申請的序號為第62/691141號的美國臨時申請的優先權益,本案依賴所述臨時申請的內容,並且藉由引用將上述申請的內容作為整體結合在此。
本案內容係關於用於在基板上(諸如在商業製品中使用的基板上)提供改進的視覺特徵的方法和設備。
隨著消費者的複雜性不斷發展和增加,美學特徵的重要性,尤其是形式和功能的整合,也在增加。此在消費電子領域中是很明顯的,諸如在移動電子裝置(諸如,行動電話、智慧手機、手錶、平板電腦、平板手機、筆記型電腦、可攜式電腦、其他類型的電腦、導航系統等)的設計中。在許多情況下,即使當裝置表現出相對可比的功能特性時,與爭用裝置相比,展現出一些增強的美學特徵的消費電子裝置將在市場上獲得顯著更高的接受度。
例如,市場上已經努力將視覺元素(諸如圖像或顏色特徵)添加到電子裝置的一些表面,諸如添加到行動電話(及/或本文提到的任何其他裝置)的背面。先前採用的在電子裝置上實現視覺元素的方法是將油墨(例如,經由噴墨印刷)施加到裝置的基板上。雖然消費者已經開始接受甚至希望有此類視覺元素,但是與先前的努力一致的問題是:對觀察者來說,視覺元素的外觀相對粗糙。
因此,本領域需要用於在基板上提供視覺特徵的新方法和設備。
本案內容係關於用於在製品的可見元件(例如,基板)上提供一或多個改進的視覺特徵的方法和設備。
根據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一種製品可包括某種形式的殼體,製品的功能元素設置在該殼體中。例如,許多智慧手機裝置的殼體包括位於製品正面的觸控式螢幕和位於製品背面的基板。在更基本的配置中,製品背面上的基板可以是不透明的,諸如黑色或白色。更有趣的視覺元素可包括顏色及/或圖案、設計、圖像等。
在穩健的應用中,此種視覺元素(尤其是印刷元素,例如噴墨印刷的視覺元素)可以設置在諸如玻璃基板、玻璃-陶瓷基板或聚合物基板之類的透明的(或部分透明的)基板的內表面上(例如,基板的向內表面上,或者換言之,面向殼體的內部的表面上)。因此,使用者可以經由基板看到視覺元素,但是視覺元素藉由設置在基板的向內表面上而被保護免受磨損或損壞。
本文所披露和論述的各個實施方式、其各個特徵及/或其特徵集是示例性的,並且可以在不背離本案內容的範圍的情況下,單獨提供或與任何一或多個其他披露的特徵任意組合地提供。
根據本文結合附圖的描述,其他態樣、特徵及/或優點對於本領域技藝人士而言將是顯而易見的。
參照附圖,其中相似的數字表示相似的元件,第1圖圖示根據本案內容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的主要包括基板100的設備100-1。
如前述,設備100-1的應用之一是提供製品(諸如電子裝置、建築製品、運輸製品、器具製品等)的可見元件。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設備100-1的基板100也可以是製品的結構元件,諸如形成其殼體的一部分。舉例來說,基板100可由玻璃材料、玻璃陶瓷材料、強化玻璃材料、強化玻璃-陶瓷材料和聚合物材料形成。當基板100由強化玻璃(或玻璃-陶瓷)形成時,可以例如經由離子交換製程對其進行熱強化或化學強化。
基板100包括第一主表面102、與第一主表面102相對的第二主表面104,以及在第一主表面102和第二主表面104之間延伸的至少一個邊緣表面106。舉例來說,包括設備100-1的製品(例如,行動電子裝置)可包括殼體,製品的部件設置在殼體內,並且其中基板100的第一主表面102形成殼體的外表面。因此,當處理製品的殼體時,製品的使用者可以看到並觸摸到基板100的第一主表面102。
如前述,製品殼體的理想特徵包括經由基板100的第一主表面102提供改進的視覺特徵。就此而言,基板100包括設置在基板100的第二主表面104上的至少一個視覺元素210-1、210-2,使得可以經由其第一主表面102觀察到至少一個視覺元素。在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至少一個視覺元素210-1、210-2經由諸如噴墨印刷製程之類的油墨施加製程設置在基板100的第二主表面104上。
至少一個視覺元素210-1、210-2可包括佈置成以下至少一者的一或多個視覺部分:(i)一或多個顏色區域;(ii)一或多個線條;(iii)一或多個圖案;(iv)一或多個設計;(v)一或多個圖像;及/或(vi)其一或多個的組合。舉例來說,至少一個視覺元素可包括第一視覺元素210-1(例如,經由顏色、線條、圖案、陰影、設計等形成的圓圈)以及第二視覺元素210-2(例如,經由顏色、線條、圖案、陰影、設計等形成的三角形)。本領域技藝人士將理解,包括在至少一個視覺元素210-1、210-2內的特定藝術元素似乎是無限的,並且所示實例不是限制性的。
如本文稍後將更詳細論述的,至少一個視覺元素210-1、210-2可以印刷在基板100的第二主表面104上,第二主表面104用作內表面(例如,基板100的向內表面,或者換言之,面向製品殼體的內部的表面)。因此,使用者可以經由基板100看到至少一個視覺元素210-1、210-2,但是至少一個視覺元素210-1、210-2藉由設置在基板100的向內表面(亦即,第二主表面)104上而被保護免受磨損或損壞。
將參照第2圖至第3圖論述用於實現將至少一個視覺元素210-1、210-2直接施加到基板100的製程。參照第2圖至第3圖,第2圖至第3圖包含當基板100移動通過該製程時的示意圖。如第2圖所示,至少一個視覺元素210-1、210-2是藉由將至少一層成像材料直接施加到基板100的第二主表面104來實現的。此種施加可涉及經由本領域技藝人士已知的合適設備250進行油墨印刷、噴墨、塗覆技術、光微影術等。應注意,與其他技術相比(諸如與移印、絲網印刷、裝飾膜等相比),噴墨印刷(亦即,在噴墨製程中使用油墨作為成像材料)被認為表現出相當大的顆粒性。值得注意的是,至少一層成像材料可包括彼此疊置的多層此類成像材料。
不管採用何種特定技術,直接施加到基板100的第二主表面104的成像材料實現佈置成以下至少一者的上述一或多個視覺元素210-1、210-2:(i)一或多個顏色區域;(ii)一或多個線條;(iii)一或多個圖案;(iv)一或多個設計;(v)一或多個圖像;及/或(vi)其一或多個的組合。
參照第3圖,執行用於增強至少一個視覺元素210-1、210-2經由基板100的第一主表面102的可見度的製程。例如,使用本領域技藝人士已知的合適設備250,藉由印刷、塗覆、噴塗等在第二主表面104上的至少一個視覺元素210-1、210-2上(例如,在其後面)施加明亮(並且優選地中性)反射層280(在本文中也稱為背襯層),諸如淺色顏料(例如,白色)。反射層280可以由淺色顏料(例如,白色)、閃亮的深色顏料(例如,黑色)及/或金屬塗層等形成。
如前述,當使用某些技術(諸如經由噴墨印刷)將至少一個視覺元素210-1、210-2施加在基板100的表面(在該實施方式中,第二主表面104)上時,觀察者可能會看到不期望的顆細微性,此看起來是人造的及/或廉價的,特別是在印刷抽象圖像(例如,漸變或圖案而不是照片)時。
在本案內容的上下文中,在空間頻率大於0.4個週期/毫米的情況下,顆細微性在各個方向上的密度的非週期性波動對觀察者表現出不期望的視覺效果,其由ISO/IEC 13660 (2001(E))定義,藉由引用將其全部揭示內容結合在此。此種顆細微性可以用數學方式表示(並因此量測)如下:感興趣區域(ROI)的顆細微性是√((Σi(σi)^2)/n),其中σi是圖塊(tile)i內光密度量測的標準差,n是ROI中的圖塊總數。在本案內容的上下文中,光密度是描述圖像幅度的量。舉例來說,光密度表示為log10 (1/R),其中R是根據0/45度幾何、光源A和ISO視覺密度校準量測的反射係數,參見ISO/IEC 13660 (2001(E))。值得注意的是,顆細微性與圖元化不同,圖元化的特點是由於經由各個圖元的位元映像形成圖像而具有其他不期望的特徵,並且其特徵在於對觀察者可見的低解析度。
已經發現,當光從背襯層280(或其他不連續性)反射,穿過至少一層成像材料(亦即,至少一個視覺元素210-1、210-2),並穿過基板100到達觀察者時,至少一個視覺元素210-1、210-2的(如觀察者所見的)上述顆細微性可經由基板的至少部分透明的材料的不透明度而顯著降低。更具體地,當基板由具有最小閾值的不透明度的至少部分透明的材料形成時,可以有效地減少至少一個視覺元素210-1、210-2的顆細微性。基於廣泛的試驗,最小不透明度已決定為約13.0%或更多、13.5%或更多、14.0%或更多、14.5%或更多、15.0%或更多、15.5%或更多、16.0%或更多、16.5%或更多、17.0%或更多、17.5%或更多、或18.0%或更多。此等百分比是基於以下事實:不透明度為約12.83%是透明玻璃的特徵,不透明度為約12.95%是具有防眩光霧度(例如,約32%霧度)的玻璃的特徵,並且不透明度為約18.96%是相對霧狀玻璃(例如,約99%霧度)的特徵。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部分透明的材料的不透明度的範圍可為13.0%或更多、13.5%或更多、14.0%或更多、14.5%或更多、15.0%或更多、15.5%或更多、16.0%或更多、16.5%或更多、17.0%或更多、17.5%或更多、18.0%或更多、18.5%或更多、19.0%或更多、19.5%或更多、20.0%或更多、25.0%或更多、30.0%或更多、35.0%或更多、40.0%或更多、45.0%或更多、50.0%或更多、55.0%或更多、60.0%或更多、65.0%或更多、70.0%或更多、75.0%或更多、80.0%或更多、85.0%或更多、90.0%或更多、以及它們之間的任何範圍和子範圍。
在本案內容的上下文中,不透明度j被認為是當光穿過基板100時對光的散射效應的指示。由於此種散射的相應位置與位於基板100的第二主表面104上的成像材料(例如,油墨)之間的間隔,實現了對顆細微性的顯著的積極影響。描述不透明度的另一種方式是將材料的半透明度設置為不透明度級別。如本文所使用的,不透明度表示為不透明度對比度(百分比)。使用由X-Rite Incorporated, Grand Rapids, Michigan製造和銷售的型號顏色i7分光光度計量測基板100的不透明度對比度。本文論述的特定不透明度對比度使用及/或作為使用上述i7分光光度計在特定條件和設置下進行量測的結果來決定。此等條件和設置包括使用分光光度計提供的特定白色/黑色陶瓷量測圖塊,在量測期間使用D-65光源(模擬日光條件),以及使用帶有MAV光圈設置的SCI(包括鏡面反射)模式進行反射量測。
如第4圖所示,基板100的至少部分透明的材料的不透明度可以經由基板100自身內的一或多個元素292(諸如顏料、夾雜物等)實現。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基板100是玻璃-陶瓷時,不透明度/部分透明度可以經由玻璃-陶瓷中存在的結晶相及/或用於將玻璃轉變成玻璃-陶瓷的熱處理來實現。
替代地及/或另外地,如第5圖所示,基板100的至少部分透明的材料的不透明度可以經由基板100的第一主表面102和第二主表面104的一或多個上的表面元素294來實現。例如,表面元素294可以是霧度、粗糙度、紋理、一或多個膜、一層或多層顏料等中的一或多個。
已經發現,當基板100由具有約20%至30%的不透明度的至少部分透明的材料形成時,(經由至少一層成像材料,亦即至少一個視覺元素210-1、210-2形成的)圖像的顆細微性減少約兩倍。換句話說,改進(亦即,觀察者看到的表觀顆細微性的降低)直接回應於基板100的不透明度。
還發現,當基板100由具有約40%至60%的不透明度的至少部分透明的材料形成時,(經由至少一層成像材料,亦即至少一個視覺元素210-1、210-2)形成的)圖像的顆細微性減少約四倍。同樣,改進(亦即,觀察者看到的表觀顆細微性的降低)直接回應於基板100的不透明度。
已經發現,增加基板100的不透明度(為了減少圖像的表觀顆細微性)也可以降低圖像(亦即,至少一個視覺元素210-1、210-2)本身的表觀亮度。因此,圖像的飽和度可作為增加基板100的至少部分透明的材料的不透明度的函數而增加。舉例來說,可以藉由增加形成至少一層成像材料的總層數(亦即,形成至少一個視覺元素210-1、210-2的層數)來實現增加圖像的飽和度。考慮飽和度增加的另一種方式是增加成像材料的光密度。優選地,圖像的飽和度以與基板100的至少部分透明的材料的不透明度的增加實質相等的量級增加,以便實現平衡的結果。
進行試驗以證明藉由增加不透明度來降低在玻璃基板表面上的(經由噴墨製程沉積的)成像材料的顆細微性的顯著效果。具體地,許多鹼-鋁矽酸鹽玻璃基板是藉由在其一側上噴墨印刷顏色梯度而製備的,該顏色梯度從品紅色轉變為青色。因此,顏色梯度從第一區域(純品紅色)轉變到第二區域(品紅色和青色的混合物)到第三區域(純青色)。實現顏色梯度的光密度(飽和度)的變化和基板的不透明度對比度(本文中也稱為「不透明度」)的變化。利用i7分光光度計使用上述條件和設置量測所得的顆細微性水平。
藉由將三層成像材料(亦即,油墨)施加到基板的一側來製備第一組基板,產生品紅色到青色梯度的第一光密度(飽和度)。在該第一組基板中,一些基板具有約12.83%的不透明度,其實質上為透明玻璃。另一些基板具有約24.46%的較高不透明度,其為稍半透明的玻璃。還有一些基板具有約78.76%的甚至更高的不透明度,其為相對重型的半透明玻璃。不透明度的變化是經由基板熱處理的變化實現的,此對不透明度有直接影響。分別量測不透明度為12.83%、24.46%和78.76%的各個基板中成像材料的顆細微性,得到:(i)9.3、6.6、3.0(第一區域,品紅色);(ii)9.2、5.0、2.3(第二區域,品紅色和青色的混合物);和(iii)7.5、3.3、1.1(第三區域,青色)。因此,雖然第一區域(品紅色)中的成像材料的顆細微性通常高於第二區域和第三區域中的成像材料的顆細微性,但是所有區域中的顆細微性作為基板不透明度的增加(諸如從12.83%增加至78.76%)的函數而顯著改善(減少)。
藉由將六層成像材料(亦即,油墨)施加到基板的一側來製備第二組基板,產生品紅色到青色梯度的第二光密度(飽和度)。認為第二光密度約為第一組基板的第一光密度的兩倍。與第一組基板類似,在該第二組基板中,一些基板具有約12.83%的不透明度,另一些基板具有約24.46%的較高不透明度,還有一些基板具有約78.76%的甚至更高的不透明度。量測各基板中成像材料的顆細微性,得到:(i)7.9、4.4、1.5(第一區域,品紅色);(ii)9.3、2.0、0.7(第二區域,品紅色和青色的混合物);和(iii)11.1、2.0、0.5(第三區域,青色)。據信,在基板的不透明度增加的情況下,成像材料的光密度的增加改善了成像材料的可見度。同樣,所有區域中的顆細微性作為基板的不透明度的增加的函數而顯著改善(減少)。
藉由再次將三層成像材料(亦即,油墨)施加到基板的一側來製備第三組基板,產生上述品紅色至青色梯度的第一光密度(飽和度)。與第一組和第二組基板類似,在該第三組基板中,一些基板具有約12.83%的不透明度,另一些基板具有約24.46%的較高不透明度,還有一些基板具有約78.76%甚至更高的不透明度。然而,不是量測顆細微性,而是量測相關的量,稱為斑點。斑點定義為ISO/IEC 13660 (2001(E))中定義的圖塊的平均反射率值的標準差。換句話說,斑點提供了從一個圖塊到另一個圖塊存在多少密度變化的指示。量測各基板中成像材料的斑點,得到:(i)1.6、1.2、0.9(第一區域,品紅色);(ii)1.7、1.1、0.9(第二區域,品紅色和青色的混合物);和(iii)1.4、1.1、0.8(第三區域,青色)。所有區域中的斑點作為基板的不透明度的增加(諸如從12.83%增加至78.76%)的函數而顯著改善(減少)。
藉由再次將六層成像材料(亦即,油墨)施加到基板的一側來製備第四組基板,產生上述品紅色至青色梯度的第二光密度(飽和度)。同樣在該第四組基板中,一些基板具有約12.83%的不透明度,另一些基板具有約24.46%的較高不透明度,還有一些基板具有約78.76%的甚至更高的不透明度。量測各基板中成像材料的斑點(亦即,與第三組基板相比具有較高的飽和度),得到:(i)1.4、1.1、0.8(第一區域,品紅色);(ii)1.7、0.9、0.8(第二區域,品紅色和青色的混合物);(iii)2.0、1.0、0.8(第三區域,青色)。同樣,所有區域中的斑點作為基板的不透明度的增加的函數而顯著改善(減少)。
參照第6圖,披露了關於至少一個視覺元素210-1、210-2和基板100的應用的替代結構100-2。具體地,代替(及/或除了)將至少一個視覺元素210-1、210-2直接施加到基板100的第二主表面104上,可以將至少一個視覺元素210-1、210-2施加至輔助基板290,諸如施加至輔助基板290的第一主表面282和第二主表面284之一(或兩者)。可以使用關於第2圖至第3圖的前述技術來實現此種應用。隨後將輔助基板290與基板100結合以形成結構100-2。就此而言,至少一個視覺元素210-1、210-2被間接地施加到基板100的第二主表面104。
本文披露的實施方式可以結合到產品中,諸如具有顯示器的製品(或顯示製品,諸如消費電子產品,包括行動電話、手錶、平板電腦、電腦、導航系統和類似者)、建築製品、運輸製品(例如,汽車、火車、飛機、海上航行器等)、器具製品,或可受益於某些透明度、視覺增強、抗劃傷性、耐磨性或其組合的任何製品。
第7圖和第8圖中圖示包含本文所披露的任何數量的圖像改善特徵的示例性製品。具體而言,第7圖和第8圖圖示消費電子裝置6100,其包括具有前部6104、後部6106和側表面6108的殼體6102;電氣部件(未圖示),其至少部分地位於殼體內部或完全位於殼體內,並且至少包括控制器、記憶體和位於殼體前表面處或附近的顯示器6110;蓋基板6112,其位於殼體前表面處或之上,使得蓋基板6112位於顯示器之上。
在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蓋基板6112可包括本文披露的任何圖像改善特徵。
在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殼體6102的一部分及/或蓋基板6112中的至少一者包括本文所披露的圖像改善特徵。
在態樣1中,一種方法包括:施加至少一層成像材料與基板的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之一直接或間接接觸以形成圖像,其中第二主表面與第一主表面相對,並且基板包括在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之間延伸的至少一個邊緣表面,其中基板由不透明度為13.5%或更多的至少部分透明的材料形成。
根據態樣1的態樣2,其中至少部分透明的材料的不透明度為以下至少一者:14.0%、14.5%、15.0%、15.5%或16.0%。
根據態樣1或2的態樣3,其中以下之一:將成像材料直接施加到基板的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之一上;和將成像材料施加到相對於基板的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之一定位的輔助基板的表面上。
根據前述任何態樣的態樣4,進一步包括:在至少一層成像材料之上施加至少一個反射材料的背襯層。
根據態樣4的態樣5,其中:成像材料包括一或多個油墨;成像材料的施加包括油墨印刷技術;並且圖像呈現出顆細微性,當光從背襯層反射,穿過至少一層成像材料,並穿過基板到達觀察者時,基板的至少部分透明的材料的不透明度使顆細微性的外觀顯著減小。
根據態樣5的態樣6,其中圖像的顆細微性是給定區域內成像材料的油墨密度變化程度的函數。
根據態樣6的態樣7,其中:基板由不透明度為約20%至30%之間的至少部分透明的材料形成;並且回應於至少約20%至30%的不透明度,圖像的顆細微性減少約兩倍。
根據態樣6的態樣8,其中:基板由不透明度為約40%至60%之間的至少部分透明的材料形成;並且回應於至少約40%至60%的不透明度,圖像的顆細微性減少約四倍。
根據前述任何態樣的態樣9,進一步包括:作為增加基板的至少部分透明的材料的不透明度的函數,增加圖像的飽和度。
根據態樣9的態樣10,進一步包括:藉由增加形成至少一層成像材料的總層數來增加圖像的飽和度。
根據態樣9的態樣11,進一步包括:以與基板的至少部分透明的材料的不透明度的增加實質相等的量級增加圖像的飽和度。
根據前述任何態樣的態樣12,進一步包括:藉由使基板霧化和使基板紋理化的至少一者來建立基板的至少部分透明的材料的不透明度。
根據前述任何態樣的態樣13,其中基板包括玻璃材料、玻璃陶瓷材料、強化玻璃材料、強化玻璃-陶瓷材料和聚合物材料中的一種。
在態樣14中,一種設備包括:基板,其具有第一主表面、與第一主表面相對的第二主表面,以及在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之間延伸的至少一個邊緣表面,其中基板由不透明度為13.5%或更多的至少部分透明的材料製成;和至少一層成像材料,其與基板的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之一直接或間接接觸以形成圖像。
根據態樣14的態樣15,其中至少部分透明的材料的不透明度為以下至少一者:14.0%、14.5%、15.0%、15.5%或16.0%。
根據態樣14或15的態樣16,其中以下之一:成像材料與基板的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之一直接接觸;和成像材料位於相對於基板的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之一定位的輔助基板的表面上。
根據態樣14-16中任一態樣的態樣17,進一步包括:在至少一層成像材料之上施加的至少一個反射材料的背襯層。
根據態樣17的態樣18,其中:成像材料包括一或多個油墨;成像材料包括印刷油墨;並且圖像呈現出顆細微性,當光從背襯層反射,穿過至少一層成像材料,並穿過基板到達觀察者時,基板的至少部分透明的材料的不透明度使顆細微性的外觀顯著減小。
根據態樣18的態樣19,其中圖像的顆細微性是給定區域內成像材料的油墨對比度變化程度的函數。
根據態樣19的態樣20,其中:基板由不透明度為約20%至30%之間的至少部分透明的材料形成;並且回應於至少約20%至30%的不透明度,圖像的顆細微性減少約兩倍。
根據態樣19的態樣21,其中:
基板由不透明度為約40%至60%之間的至少部分透明的材料形成;並且回應於至少約40%至60%的不透明度,圖像的顆細微性減少約四倍。
根據態樣14-21中任一態樣的態樣22,其中作為增加基板的至少部分透明的材料的不透明度的函數,增加圖像的飽和度。
根據態樣22的態樣23,其中藉由增加形成至少一層成像材料的總層數來增加圖像的飽和度。
根據態樣22的態樣24,其中以與基板的至少部分透明的材料的不透明度的增加實質相等的量級增加圖像的飽和度。
根據態樣14-24中任一態樣的態樣25,其中藉由使基板霧化和使基板紋理化的至少一者來建立基板的至少部分透明的材料的不透明度。
根據請求項14-25中任一態樣的態樣26,其中基板包括玻璃材料、玻璃陶瓷材料、強化玻璃材料、強化玻璃-陶瓷材料和聚合物材料中的一種。
在態樣27中,一種消費電子產品包括:殼體,包括前表面、後表面和側表面;電氣部件,其至少部分地位於殼體內,電氣部件至少包括控制器、記憶體和顯示器,顯示器位於殼體的前表面處或附近;和設置在顯示器之上的蓋基板,其中殼體的一部分或蓋基板的至少一者包括態樣14-26中任一態樣所述的設備。
儘管已經參照具體實施方式描述了本文的公開內容,但是應當理解,此等實施方式僅僅是對本文實施方式的原理和應用的說明。因此,應當理解,在不背離本案的精神和範圍的情況下,可以對說明性實施方式進行多種修改並且可以設計出其他佈置。
100:基板 100-1:設備 100-2:結構 102:第一主表面 104:第二主表面 106:邊緣表面 210-1:視覺元素 210-2:視覺元素 250:設備 282:第一主表面 284:第二主表面 290:輔助基板 292:元素 294:表面元素 6100:消費電子裝置 6102:殼體 6104:前部 6106:後部 6108:側表面 6110:顯示器 6112:蓋基板
出於說明目的,附圖中圖示一些形式,然而,應理解,本文所披露和描述的實施方式不限於所示的精確佈置和手段。
第1圖包括具有一或多個圖像特徵的基板的俯視圖和透視圖;
第2圖至第3圖是當第1圖的基板移動通過在其上設置一或多個圖像特徵的製程時的示意圖;
第4圖至第5圖是展現與一或多個圖像特徵有關的某些光改變特徵的基板的示意圖;
第6圖包括具有一或多個圖像特徵的基板和輔助基板佈置的透視圖;
第7圖是包含本文所披露的任何數量的改進的圖像特徵的示例性電子裝置的平面圖;和
第8圖是第7圖的示例性電子裝置的透視圖。
國內寄存資訊 (請依寄存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國外寄存資訊 (請依寄存國家、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100:基板
100-1:設備
102:第一主表面
104:第二主表面
106:邊緣表面
210-1:視覺元素
210-2:視覺元素

Claims (16)

  1. 一種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施加至少一層一成像材料與一基板的一第一主表面和一第二主表面之一者直接或間接接觸以形成一圖像,其中該第二主表面與該第一主表面相對,並且該基板包括在該第一主表面和該第二主表面之間延伸的至少一個邊緣表面, 其中該基板由一不透明度為13.5%或更多的一至少部分透明的材料形成。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至少部分透明的材料包括以下至少一者的一不透明度:14.0%、14.5%、15.0%、15.5%及/或16.0%。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以下之一: 將該成像材料直接施加到該基板的該第一主表面和該第二主表面之該者上;和 將該成像材料施加到相對於該基板的該第一主表面和該第二主表面之該者定位的一輔助基板的一表面上。
  4. 如請求項1-3中任一項所述之方法,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在該至少一層成像材料之上施加至少一個一反射材料的背襯層,其中: 該成像材料包括一或多個油墨; 該成像材料的施加包括一油墨印刷技術; 該圖像呈現出一顆細微性,當光從該背襯層反射,穿過該至少一層該成像材料,並穿過該基板到達一觀察者時,該顆細微性的一外觀由於該基板的該至少部分透明的材料的該不透明度而顯著減小;及 該圖像的該顆細微性是一給定區域內的該成像材料的該油墨密度一變化程度的一函數。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方法,其中: 該基板由一不透明度為約20%至30%之間的一至少部分透明的材料形成;並且 回應於至少約20%至30%的該不透明度,該圖像的該顆細微性減少約兩倍。
  6. 如請求項4所述之方法,其中: 該基板由一不透明度為約40%至60%之間的一至少部分透明的材料形成;並且 回應於至少約40%至60%的該不透明度,該圖像的該顆細微性減少約四倍。
  7. 如請求項1-3中任一項所述之方法,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中之至少一者: 作為增加該基板的該至少部分透明的材料的該不透明度的一函數,增加該圖像的一飽和度; 藉由增加形成該至少一層該成像材料的一總層數來增加該圖像的該飽和度;或 以與該基板的該至少部分透明的材料的該不透明度的增加實質相等的量級增加該圖像的該飽和度。
  8. 如請求項1-3中任一項所述之方法,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藉由使該基板霧化和使該基板紋理化的至少一者,建立該基板的該至少部分透明的材料的該不透明度。
  9. 一種設備,包括: 一基板,該基板包括一第一主表面、與該第一主表面相對的一第二主表面,以及在該第一主表面和該第二主表面之間延伸的至少一個邊緣表面,其中該基板由一不透明度為13.5%或更多的一至少部分透明的材料形成;和 至少一層一成像材料,該至少一層該成像材料與該基板的該第一主表面和該第二主表面之一者直接或間接接觸以形成一圖像。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設備,其中該至少部分透明的材料包括以下至少一者的一不透明度:14.0%、14.5%、15.0%、15.5%及/或16.0%。
  11. 如請求項9所述之設備,其中以下之一者: 該成像材料與該基板的該第一主表面和該第二主表面之該者直接接觸;和 該成像材料位於相對於該基板的該第一主表面和該第二主表面之該者定位的一輔助基板的一表面上。
  12. 如請求項9-11中任一項所述之設備,進一步包括在該至少一層該成像材料之上施加的至少一個一反射材料的背襯層,其中: 該成像材料包括一或多個油墨; 該成像材料包括一印刷油墨; 該圖像呈現出一顆細微性,當光從該背襯層反射,穿過該至少一層該成像材料,並穿過該基板到達一觀察者時,該顆細微性的一外觀由於該基板的該至少部分透明的材料的該不透明度而顯著減小;及 該圖像的該顆細微性是一給定區域內的該成像材料的該油墨對比度一變化程度的一函數。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設備,其中: 該基板由包括一不透明度為約20%至30%之間的一至少部分透明的材料形成;並且 回應於至少約20%至30%的該不透明度,該圖像的該顆細微性減少約兩倍。
  14. 如請求項12所述之設備,其中: 該基板由包括一不透明度為約40%至60%之間的一至少部分透明的材料形成;並且 回應於至少約40%至60%的該不透明度,該圖像的該顆細微性減少約四倍。
  15. 如請求項9-11中任一項所述之設備,其中該基板的該至少部分透明的材料的該不透明度是藉由使該基板霧化和使該基板紋理化的至少一者而建立的。
  16. 一種消費電子產品,包括: 一殼體,該殼體包括一前表面、一後表面和側表面; 電氣部件,該等電氣部件至少部分地位於該殼體內,該等電氣部件至少包括一控制器、一記憶體和一顯示器,該顯示器位於該殼體的該前表面處或附近;和 設置在該顯示器之上的一蓋基板, 其中該殼體的一部分或該蓋基板的至少一者包括請求項9-11中任一項所述的設備。
TW108120978A 2018-06-28 2019-06-18 用於在基板上提供改進的視覺特徵的方法與設備 TW20201776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862691141P 2018-06-28 2018-06-28
US62/691,141 2018-06-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17762A true TW202017762A (zh) 2020-05-16

Family

ID=67390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20978A TW202017762A (zh) 2018-06-28 2019-06-18 用於在基板上提供改進的視覺特徵的方法與設備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001640A1 (zh)
CN (2) CN211641672U (zh)
TW (1) TW202017762A (zh)
WO (1) WO202000558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18462A2 (en) * 2015-01-19 2016-07-28 Corning Incorporated Enclosures having an anti-fingerprint surface
US10473829B2 (en) * 2016-01-18 2019-11-12 Corning Incorporated Enclosures having an improved tactile surface
WO2018034929A2 (en) * 2016-08-16 2018-02-22 Corning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improved visual and optionally tactile features on a substrat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54131A (zh) 2020-01-07
CN211641672U (zh) 2020-10-09
WO2020005581A1 (en) 2020-01-02
US20200001640A1 (en) 2020-0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13778B (zh) 用於在基板上提供改進的視覺特徵及任選地觸覺特徵的方法與設備
JP5221634B2 (ja) 立体感形成外装材
CN108382043B (zh) 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壳体、电子设备
TWI398832B (zh) 多重反射面板
CN107182175A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一体化显示盖板
JP5748603B2 (ja) 加飾フイルム構造体及び加飾成形部材
JP2008229997A (ja) 装飾体
JP5784405B2 (ja) 加飾フイルム構造体及び加飾成形部材
TW202017762A (zh) 用於在基板上提供改進的視覺特徵的方法與設備
JP5803395B2 (ja) 加飾成形部材
JP5803394B2 (ja) 加飾成形部材
JP7370025B2 (ja) 表示装置、及び、光学デバイス
JP6734351B2 (ja) 装飾体、装飾体照明設備、装飾体製造装置及び装飾体製造方法
TW202033069A (zh) 用於在基板上提供改進的視覺特徵的方法和設備
JP5910279B2 (ja) 加飾フイルム構造体及び加飾成形部材
JP3640353B2 (ja) ネームプレート
JP5949128B2 (ja) 加飾フイルム構造体及び加飾成形部材
JP5910289B2 (ja) 加飾フイルム構造体及び加飾成形部材
JP2004330575A (ja) 視認性に優れた金属光沢性エンボス模様表示板
CN110992915B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CN113050205B (zh) 黑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5910288B2 (ja) 加飾フイルム構造体及び加飾成形部材
JP2013035126A (ja) 加飾フイルム構造体及び加飾成形部材
KR20110135512A (ko) 나노 스프레이 코팅 공정 및 이를 이용한 나노 스프레이 코팅된 디스플레이 장치용 부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