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16404A - 馬桶用除臭裝置 - Google Patents

馬桶用除臭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16404A
TW202016404A TW108129431A TW108129431A TW202016404A TW 202016404 A TW202016404 A TW 202016404A TW 108129431 A TW108129431 A TW 108129431A TW 108129431 A TW108129431 A TW 108129431A TW 202016404 A TW202016404 A TW 20201640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deodorizing
air
mode
water stora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294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99633B (zh
Inventor
浮貝清岳
音羽勇哉
上本頌子
中道俊一
磯野香奈子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Toto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15484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17925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19677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212309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Toto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Toto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164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164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996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99633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9/00Sanitary or other accessories for lavatories ; Devices for cleaning or disinfecting the toilet room or the toilet bowl; Devices for eliminating smells
    • E03D9/08Devices in the bowl producing upwardly-directed sprays; Modifications of the bowl for use with such devices ; Bidets; Combinations of bowls with urinals or bidets; Hot-air or other devices mounted in or on the bowl, urinal or bidet for cleaning or disinfect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9/00Sanitary or other accessories for lavatories ; Devices for cleaning or disinfecting the toilet room or the toilet bowl; Devices for eliminating smel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9/00Sanitary or other accessories for lavatories ; Devices for cleaning or disinfecting the toilet room or the toilet bowl; Devices for eliminating smells
    • E03D9/005Devices adding disinfecting or deodorising agents to the bow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9/00Sanitary or other accessories for lavatories ; Devices for cleaning or disinfecting the toilet room or the toilet bowl; Devices for eliminating smells
    • E03D9/04Special arrangement or operation of ventilating devices
    • E03D9/05Special arrangement or operation of ventilating devices ventilating the bowl
    • E03D9/052Special arrangement or operation of ventilating devices ventilating the bowl using incorporated fa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det-Like Cleaning Device And Other Flush Toilet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馬桶用除臭裝置,能夠利用簡易的結構對容易溶於水的成分和難以溶於水的成分進行除臭。 馬桶用除臭裝置,係具有:吸氣部,形成對空氣進行吸入的吸氣口;排氣部,形成對除臭後的空氣進行排氣的排氣口;風扇裝置,設置於除臭風路,該除臭風路將上述吸氣口與上述排氣口連通並使空氣流通;水除臭部,設置於上述除臭風路,利用水對吸入的空氣進行除臭;以及氧化觸媒,設置於上述除臭風路。

Description

馬桶用除臭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馬桶用除臭裝置。
作為在廁所空間中進行除臭的除臭裝置,習知有一種藉由使空氣與水接觸來使空氣中包含的臭氣成分溶解於水的裝置(例如專利文獻1)。專利文獻1中記載的除臭裝置被設置於溫水洗淨式馬桶座,並具備向被吸入的空氣噴出水的水噴出裝置。水噴出裝置具備儲留水的儲水部以及配置於該儲水部的底部的振動件。或者,水噴出裝置是將水以霧狀噴出的噴嘴。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7-223030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的技術課題]
與廁所空間內的臭氣中的氨、三甲胺相比,硫化氫、甲硫醇更難以溶於水。因此,即便想要如專利文獻1般僅利用由水噴出裝置噴出的水將臭氣從空氣中除去,也存在無法徹底清除硫化氫、甲硫之虞。
有鑒於此,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夠利用簡易的結構對容易溶於水的成分和難以溶於水的成分進行除臭的馬桶用除臭裝置。 [用以解決課題的技術方案]
本發明的第一方式之馬桶用除臭裝置,係具有:吸氣部,形成對空氣進行吸入的吸氣口;排氣部,形成對除臭後的空氣進行排氣的排氣口;風扇裝置,設置於除臭風路,該除臭風路將上述吸氣口與上述排氣口連通並使空氣流通;水除臭部,設置於上述除臭風路,利用水對吸入的空氣進行除臭;以及氧化觸媒,設置於上述除臭風路。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式,藉由在一個風路中配置水除臭部與氧化觸媒的簡易結構,能夠有效地對水溶性高的臭氣成分和水溶性比這些臭氣成分低但氧化分解性高的臭氣成分雙方進行除臭。能夠兼顧大型化及複雜化的抑止和除臭性能。
本發明的第二方式基於第一方式的馬桶用除臭裝置,其中,上述氧化觸媒設置於比上述水除臭部靠上述除臭風路中的下游側的位置。 根據第二方式,能夠利用水除臭部對被從吸氣口與空氣一同吸入的塵埃、紙片等粉塵進行捕捉,能夠抑制因粉塵等流動至氧化觸媒導致氧化觸媒的性能降低。另外,能夠使芳香劑等所包含的醇類成分在水除臭部溶解於水,能夠抑制醇類成分附著於氧化觸媒。
本發明的第三方式基於第二方式的馬桶用除臭裝置,其中,上述風扇裝置設置於比上述水除臭部靠上述除臭風路中的下游側的位置。 根據第三方式,能夠利用水除臭部對被從吸氣口與空氣一同吸入的粉塵進行捕捉,還能夠抑制粉塵等到達風扇裝置。
本發明的第四方式基於第二或第三方式的馬桶用除臭裝置,其中,馬桶用除臭裝置還具有飛濺抑制部,該飛濺抑制部設置於上述水除臭部與上述氧化觸媒之間,抑制上述水除臭部的水向上述氧化觸媒側飛濺。 根據第四發明,既藉由對於水除臭部的水的溶解來有效地抑止醇類成分附著於氧化觸媒,還藉由飛濺抑制部抑制溶解有醇類成分的水向氧化觸媒側飛濺,能夠抑止氧化觸媒沾上溶解有醇類成分的水。
本發明的第五方式基於第四方式的馬桶用除臭裝置,其中,上述水除臭部具有能夠儲存水的存水部,儲存於上述存水部的水的水面形成上述除臭風路的一部分。 根據第五方式,由於能夠利用儲存的水進行醇類溶解,所以例如與從噴嘴噴出水霧等相比能夠進一步抑制飛濺。
本發明的第六方式基於第五方式的馬桶用除臭裝置,其中,上述飛濺抑制部具有水承接壁,該水承接壁從上述存水部的底面朝向上述除臭風路內突出。 根據第六方式,能夠利用簡單的結構來抑制溶解有醇類成分的水向氧化觸媒側飛濺。
本發明的第七方式基於第五方式的馬桶用除臭裝置,其中,上述飛濺抑制部具有擴大部,該擴大部形成於上述存水部並擴大上述除臭風路的截面積。 根據第七方式,藉由使風路截面積擴大能夠使風速降低,而能夠抑制水除臭部的水向下游側的飛濺。
本發明的第八方式基於第一方式的馬桶用除臭裝置,其中,上述水除臭部具有能夠儲存水的存水部,儲存於上述存水部的水的水面形成上述除臭風路的一部分,上述馬桶用除臭裝置具備:氧化觸媒,設置於上述除臭風路中;供水部,向上述存水部供水;排水部,從上述存水部進行排水;以及控制部,對上述供水部的供水和上述風扇裝置的吸氣進行控制,上述控制部執行:第一供水模式,藉由上述供水部向上述存水部進行第一水量的供水;和第二供水模式,藉由上述供水部向上述存水部進行比上述第一水量少的第二水量的供水。 在第一方式中,能夠兼顧大型化及複雜化的抑止和除臭性能,但在一個風路中配置水除臭部和氧化觸媒的情況下,若採用儲存水作為水除臭部的結構,則因所儲存的水而縮窄除臭風路,從而除臭風路中的壓力損失增大。因該壓力損失的增大而存在氧化觸媒的除臭性能降低的擔憂。 根據第八方式,由於在第二供水模式中儲存於存水部的水量比第一供水模式少,所以能夠抑止除臭風路中的壓力損失,而能夠抑止氧化觸媒的除臭性能降低。 另一方面,在第一供水模式中,比第二供水模式多的水量的水儲存於存水部,而提高對於水溶性高的臭氣成分的除臭效果。 因此,根據第八方式,能夠有效地對水溶性高的臭氣成分和水溶性比該等臭氣成分低但氧化分解性高的臭氣成分雙方進行除臭。
本發明的第九方式基於第八方式的馬桶用除臭裝置,其中,上述控制部執行:第一吸氣模式,利用上述風扇裝置進行最大風量亦即第一風量的吸氣;和第二吸氣模式,進行比上述第一風量少的第二風量的吸氣,在執行上述第一供水模式時不執行上述第一吸氣模式。 在水溶性高的臭氣成分的除臭時,水量越多越好,但越多則越有水從存水部溢出之虞。根據第九方式,在水量多的第一供水模式時,執行風量比最大風量亦即第一風量小的第二風量的第二吸氣模式,不執行最大風量的第一吸氣模式。在水量多時,藉由抑制風量能夠抑止儲存於存水部的水的起伏或水被吸入至風扇裝置的情況。因此,在為了提高水除臭效果而增多了水量的情況下,能夠抑止水的溢出,另一方面,能夠既利用第二供水模式抑制壓力損失,又執行第一吸氣模式來增加風量,而能夠提高氧化觸媒的除臭效果。
本發明的第十方式基於第九方式的馬桶用除臭裝置,其中,上述控制部執行第三吸氣模式,在該第三吸氣模式中利用上述風扇裝置進行比上述第二風量少的第三風量的吸氣,在上述第一供水模式的執行時執行上述第三吸氣模式。 根據第三發明,在水量多的第一供水模式時,執行風量比第二風量還小的第三風量的第三吸氣模式,不執行最大風量的第一吸氣模式。在水量較多時,藉由進一步抑制風量能夠進一步提高對於儲存於存水部的水的起伏或水被吸入至風扇裝置的抑止效果。
本發明的第十一方式基於第八~第十方式中任一方式的馬桶用除臭裝置,其中,在從上述排水部排水後,上述控制部執行驅動上述風扇裝置來使上述存水部乾燥的乾燥模式。 在儲存用於水溶性高的臭氣成分的除臭的水的結構中,存在形成生物膜的擔憂。根據第十一方式,藉由執行乾燥模式,能夠使排水後的存水部乾燥,能夠抑止存水部中的生物膜的形成。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能夠利用簡易的結構對容易溶於水的成分和難以溶於水的成分進行除臭。
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進行說明。為了使說明容易理解,在各附圖中,對於相同的構成要素盡可能標注相同的符號,並省略重複的說明。
圖1係第一實施方式之廁所裝置1的外觀立體圖。
如圖1所示,設置於廁所空間的廁所裝置1具有坐式馬桶(以下,簡稱為馬桶)100和設置於馬桶100之上的衛生洗淨裝置200。馬桶100具有盆部101,該盆部101朝向上方開口並儲存有水。盆部101藉由使用者對操作部(未圖示)進行操作而被洗淨水洗淨,向排水配管(未圖示)排出洗淨水。衛生洗淨裝置200具有執行對於經由馬桶座(未圖示)坐到馬桶100的使用者的臀部等局部進行洗淨的局部洗淨功能部等。另外,衛生洗淨裝置200具有馬桶用除臭裝置(以下,簡稱為除臭裝置)10。
圖2是本實施方式之除臭裝置10的俯視圖,表示拆下了圖1中的衛生洗淨裝置200的罩201的狀態。其中,在圖2中,省略了局部洗淨功能部所包括的噴嘴等而未圖示。 如圖2所示,除臭裝置10具有水除臭單元20和控制部30。
圖3是水除臭單元20的立體圖。 圖4是從圖3的水除臭單元20拆下了罩22的狀態的立體圖。 圖5是水除臭單元20的剖面立體圖。
如圖3~圖5所示,水除臭單元20具有外殼21和罩22。在外殼21與罩22之間的空間設置有水除臭部40、風扇裝置60以及氧化觸媒70。
藉由風扇裝置60的驅動,使得空氣在外殼21與罩22之間的空間內流動。在供該空氣流動的風路(除臭風路)80的一端部設置有吸氣口部123,在另一端部設置有排氣口部124。吸氣口部123形成吸氣口23,排氣口部124形成排氣口24。除臭風路80將吸氣口23與排氣口24連通。除臭風路80中的吸氣口23以及排氣口24以外的區域被外殼21以及罩22覆蓋。風扇裝置60為多翼式風扇(Sirocco Fan),例如也可以使用軸流風扇或橫流風扇。
吸氣口23位於除臭風路80的最上游,排氣口24位於除臭風路80的最下游。風扇裝置60配置於比水除臭部40靠除臭風路80中的下游側。氧化觸媒70配置於比風扇裝置60靠除臭風路80中的下游側。在吸氣口23與排氣口24之間,從吸氣口23側依序配置有水除臭部40、風扇裝置60以及氧化觸媒70。
水除臭部40具有存水部50。存水部50具有第一空間51與第二空間52。第一空間51與第二空間52相互連通,第二空間52位於比第一空間51靠吸氣口23側的位置。第二空間52設置於吸氣口23與第一空間51之間。
在水除臭單元20被設置於圖2所示的馬桶100之上的狀態下,吸氣口23朝向盆部101開口。
藉由風扇裝置60的驅動,從吸氣口23經由第二空間52向第一空間51吸入空氣。第二空間52的除臭風路80中的下游端的高度比第一空間51的除臭風路80中的上游端的高度低。在此,“高度”表示外殼21的內表面與罩22的內表面之間的沿鉛垂方向的高度。第二空間52作為比第一空間51縮小了風路截面積的節流部發揮功能。第一空間51是比第二空間52擴大了風路截面積的擴大部。
如圖4所示,在外殼21中的形成存水部50的側壁的部分設置有供水部45。供水部45例如設置於接近存水部50在除臭風路80中的最下游端的位置。例如從供水源(自來水管)向供水部45供水,藉由使水從形成於供水部45的供水口(未圖示)朝向存水部50流入來進行供水,存水部50能夠儲存該水。此外,在本發明中,設置供水部45的位置並不局限於接近存水部50在除臭風路80中的最下游端的位置,只要是能夠向存水部50供水的位置即可。
儲存於存水部50的水被從排水部排出。排水部形成排水口25,在本實施方式中,吸氣口23兼作排水口25,排水口25朝向盆部101開口,儲存於存水部50的水被從排水口25向盆部101排出。
在存水部50中,在風扇裝置60側的除臭風路80中的最下游端設置有水承接壁41。水承接壁41從存水部50的底面朝向第一空間51的除臭風路80內突出。水承接壁41的上端比其下端位於靠除臭風路80中的上游側。水承接壁41的上端位於比第二空間52的上表面靠上方的高度,水承接壁41的上端與存水部50的底面之間的距離(高度)比第二空間52的高度高。在水承接壁41的上端與罩22之間形成有允許空氣從第一空間51向風扇裝置60側流通的空間。存水部50具有沿著從水承接壁41朝向排水口25的方向向下傾斜的底面51。
接下來,對本實施方式之除臭裝置10的動作進行說明。
圖6是除臭裝置10中的存水動作時的剖視圖。圖7是除臭裝置10中的排水動作時的剖視圖。
若檢測到使用者向馬桶100的就座,則藉由控制部30的控制來驅動風扇裝置60,從供水部45向存水部50供給水。例如,風扇裝置60的驅動與從供水部45的供水同時開始。或者,風扇裝置60的驅動時機與供水時機可以存在時間差。控制部30控制風扇裝置60的驅動開始及停止和水從供水部45的供給開始及停止。使用者向馬桶100就座的檢測由設置於廁所空間(例如馬桶座或馬桶100)的感測器來檢測。不限於就座,該感測器只要能夠檢測使用者的有無即可,例如,檢測使用者的脫離或接近亦可。該感測器係紅外線感測器,亦可使用例如微波感測器或壓力感測器來取代紅外線感測器。並且,風扇裝置60的驅動及從供水部45的供水,藉由對於操作部(例如遙控器或觸控面板)進行操作來開始亦可。
被控制部30驅動的風扇裝置60從吸氣口23向除臭風路80內吸入空氣。在圖6中,用黑粗線的箭頭表示除臭風路80內的空氣的流動。被從吸氣口23吸入的空氣在存水部50的第二空間52以及第一空間51中流動並被吸入至風扇裝置60,進一步從風扇裝置60吐出的空氣藉由氧化觸媒70並從排氣口24被排出。
大氣壓下的空氣被從吸氣口23吸入至除臭風路80內。即,風扇裝置60作為使除臭風路80產生負壓的負壓形成裝置發揮功能。由於存水部50的底面朝向排水口25(還兼作吸氣口23)形成為向下傾斜,所以藉由控制部30供給至存水部50的水能夠在存水部50的底面朝向排水口25流動。另外,在存水部50的底面也沒有設置攔截水的流動般的構造。因此,藉由控制部30供給至存水部50的水能夠直接被從排水口25排出。
然而,在風扇裝置60被驅動的狀態下,藉由在存水部50產生的負壓來使向與水的排水方向相反的方向流動的空氣推壓於水,能夠將從供水部45供給的水儲存於存水部50。
水從供水部45的供給在規定時間後被控制部30停止。例如能夠藉由風扇裝置60的轉速控制來對在存水部50產生的負壓的大小進行控制。根據該負壓的大小,既存在從供水部45供給的水全部保持於存水部50的情況,也存在從供水部45供給的水的一部分被從排水口25排出、剩餘的規定量的水被保持於存水部50的情況。較佳為將從供水部45供給的水全部保存於存水部50,由於藉由該結構,能夠將更多的水保持於存水部50,所以能夠進一步確保除臭性能。另一方面,由於能夠藉由負壓的大小來調節保持於存水部50的水的量,所以例如即便因設定成從供水部45供給了欲儲存的量以上的水而導致從供水部45供給的水的量發生偏差,也能夠一邊將被供給的水的一部分從排水口25排出、一邊更可靠地將欲儲存的量水保持於存水部50。
被從吸氣口23吸入並包含臭氣成分的空氣以沿著儲存於存水部50的水W的水面的方式流動,儲存於存水部50的水W的水面形成除臭風路80的一部分。而且,作為小便臭味的來源的氨、三甲胺等水溶性高的臭氣成分溶解到儲存於存水部50的水W而被除臭。
在除臭風路80中進而向下游側流動的空氣中之不溶解於水W的硫化氫、甲硫醇等作為大便臭味的來源的臭氣成分被氧化觸媒70除臭。氧化觸媒70將硫化氫、甲硫醇氧化而分解。
如此,根據本實施方式,能夠利用水除臭部40對水溶性高的氨、三甲胺進行除臭,並且能夠利用氧化觸媒70對比氨、三甲胺難以溶解於水的硫化氫、甲硫醇進行除臭。除臭後的空氣被從排氣口24排出。
另外,能夠利用儲存於存水部50的水W對被從吸氣口23與空氣一同吸入的塵埃、紙片等粉塵進行捕捉,而能夠抑制因粉塵流動至氧化觸媒70引起的氧化觸媒70的性能降低。並且,由於風扇裝置60也被配置於比存水部50靠除臭風路80中的下游側,所以還能夠抑制粉塵到達風扇裝置60。另外,通常在除臭裝置的吸氣口設置有用於捕捉粉塵的過濾網,但在本實施方式中,能夠利用存水部50捕捉粉塵而可以不設置過濾網。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能夠消除維護過濾網的麻煩。
另外,藉由在使用了一個風扇裝置60的一個除臭風路80中配置水除臭部40與氧化觸媒70的簡易結構,能夠有效地對水溶性高的臭氣成分和水溶性比上述臭氣成分低但氧化分解性高的臭氣成分雙方進行除臭。能夠兼顧大型化及複雜化的抑止和除臭性能。
存水部50具有高度比第一空間51低之風路截面積較小的作為節流部發揮功能的第二空間52。從吸氣口23吸入的空氣藉由該第二空間52被加速。藉此,形成除臭風路80的一部分的存水部50的水W的水面容易晃動(容易起伏),能夠使空氣與水面的接觸面積增大。空氣與水面的接觸面積的增大會使空氣中的水溶性高的臭氣成分對於水的溶解效率提高。因此,例如與藉由水噴出裝置進行的水的噴霧、向儲水內導出水的結構相比,能夠既抑止大型化以及複雜化並且抑止除臭性能降低。另外,若空氣在第二空間52(節流部)被加速,則空氣推壓水W的壓力提高,將水W保持於存水部50的效果也提高。
在廁所空間多放置有芳香劑。一般,若氧化觸媒附著了芳香劑等所包含的醇類成分(例如乙醇、甲醇),則有產生異臭之虞。雖然醇類成分在水除臭部40中能夠溶解於水,但存在若溶解有醇類成分的水向下游側飛濺則氧化觸媒70沾上溶解有醇類成分的水的擔憂。特別是在將水除臭單元20設置於衛生洗淨裝置200的情況下,為了追求小型化而水除臭部40與氧化觸媒70的距離容易較近。
在本實施方式中,作為抑制儲存於存水部50的水W向氧化觸媒70側飛濺的飛濺抑制部,設置有水承接壁41。根據如此的實施方式,既能藉由向存水部50的水W的溶解來有效地抑止醇類成分向氧化觸媒70的附著,還能藉由水承接壁41抑制溶解有醇類成分的水向氧化觸媒70側飛濺,並能夠抑止氧化觸媒70沾上溶解有醇類成分的水。
另外,根據本實施方式,由於能夠僅藉由水W向存水部50的儲水來進行醇類溶解,所以例如能夠形成為比從噴嘴噴出水霧等簡易的結構。並且,由於水承接壁41也為簡易的結構,所以根據本實施方式,能夠既抑止大型化以及複雜化並且抑止因醇類成分導致的在氧化觸媒70處產生異臭。
另外,存水部50中的第一空間51被設置為高度以及體積比第二空間52大而擴大了風路截面積的擴大部。如此的第一空間51也能夠作為上述飛濺抑制部發揮功能。即,能夠藉由在第一空間51中擴大風路截面積來使空氣的風速減少,藉此能夠抑制水W向下游側的飛濺。還能夠抑制水向風扇裝置60的飛濺,並能夠抑止風扇裝置60的故障或性能降低。
圖6中表示了在從水承接壁41經由第一空間51至第二空間52的區域儲存了水W的例子。水W只要儲存於至少第一空間51的一部分區域即可,可以不儲存於第二空間52。當在第二空間52也儲存了水W的情況下,能夠使空氣與水面的接觸面積增大,這使空氣中的水溶性高的臭氣成分對於水的溶解效率提高。
由空氣推壓的水W,被水承接壁41攔截,故向除臭風路80中的下游側的後退被阻止。在該狀態下,容易形成與從吸氣口23流入並沿著第二空間52的上表面流動的空氣對向的壁狀的水面Wa。以該壁狀的水面Wa為邊界,比水面Wa靠除臭風路80中的上游側的水面形成於比下游側的水面高的位置。在比水面Wa靠上游側的水面與比水面Wa靠下游側的水面之間形成有階差。藉由除了與水W的上表面接觸之外,空氣還與壁狀的水面Wa接觸,能夠提高水溶性高的臭氣成分對於水的溶解效率,並使粉塵更容易被水W捕捉。
由於水承接壁41延伸至比吸氣口23側的第二空間52的上表面靠上方的高度,所以被水承接壁41攔截的水W在第一空間51內的高度容易比在第二空間52內的高度高。因此,容易在第一空間51與第二空間52的邊界附近形成水面的階差,而容易形成壁狀的水面Wa。
使用者從馬桶100離座,基於離座由控制部30停止風扇裝置60的驅動。由於風扇裝置60的停止,使得存水部50恢復至大氣壓,保持為儲存有水W的狀態的力被解除。而且,由於存水部50的底面朝向排水口25向下傾斜,所以如圖7所示,儲存於存水部50的水W從排水口25向馬桶100的盆部101(如圖1、2所示)排水。使用者從馬桶100離座由設置於廁所空間的感測器來檢測。又,風扇裝置60可由使用者對操作部進行操作而停止,或者亦可在使用者對操作部進行操作之後經過預定期間後停止。
在使用可動部件例如電磁閥作為排水機構的情況下,存在因電磁閥的固著而產生開閥不良而導致無法排水的可能性擔憂,但在本實施方式中,不設置如此的排水機構,僅藉由停止由風扇裝置60實現的負壓的形成就能夠排水。能夠利用簡單的結構從存水部50排出水而減少殘留於存水部50的水,而能夠抑制因殘留的水引起的生物膜(biofilm)的形成。另外,被儲存於存水部50的水W捕捉到的粉塵等也與水W一同被排出。 另外,作為形成負壓的裝置,能夠藉由除臭裝置為了空氣的吸排氣而原本就需要的風扇裝置之最低限度的電構成要素進行儲留水與排水,不需要另外設置用於形成負壓的泵等,而能夠使成本減少以及小型化。 另外,藉由使存水部50底面向下傾斜,容易從存水部50排出水,能夠進一步減少殘存於存水部50的水,而能夠提高抑制生物膜的形成的效果。
根據以上說明的本實施方式,借助伴隨著空氣的流動的負壓的形成來將水W儲存於存水部50,使該水W的水面形成除臭風路80的一部分,而使包含臭氣成分的空氣沿著水W的水面流動。如此的結構與例如不借助負壓的形成來儲存水而預先在水箱累積水並使空氣與所累積的水的表面接觸的結構相比,能夠增多與水面接觸的空氣的量,而能夠使臭氣成分對於水的溶解效率提高。因此,本實施方式兼顧大型化及複雜化的抑止和除臭性能。
氧化觸媒70例如以卡匣形態構成,能夠對於衛生洗淨裝置200進行裝卸而更換。如圖2所示,由於氧化觸媒70被配置於衛生洗淨裝置200的外殼202的外緣部側,所以使用者容易更換氧化觸媒70。
另外,氧化觸媒70例如具有蜂窩構造,擁有消除風扇裝置60的動作音的效果。與將風扇裝置60配置於比氧化觸媒70靠外殼202的外緣部側的結構相比,上述的氧化觸媒70與風扇裝置60的配置關係能夠減小除臭時的噪音。
接下來,參照圖8~14對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之除臭裝置進行說明。在此,僅對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與第一實施方式不同的點進行說明,針對同樣的部分,在附圖中標注相同的參照符號並省略說明。
第二實施方式的除臭裝置具有水除臭單元20和控制部90。在本實施方式中,在外殼21的內側的側面中的排水口25的附近設置有供水部27。如圖8~12所示,供水部27是具有供水口27a的供水噴嘴。在水除臭單元20被設置於圖1所示的馬桶100之上的狀態下,供水部27位於存水部50的外部,並位於盆部101的開口的上方。如圖8所示,排水口25位於存水部50與供水部27之間。供水部27設置於隔著排水口25與存水部50相反側且能夠從供水部27向存水部50供水的位置。
控制部90執行第一供水模式和第二供水模式。在第一供水模式中,由供水部27向存水部50進行第一水量的供水。在第二供水模式中,由供水部27向存水部50進行比第一水量少的第二水量的供水。
並且,控制部90執行第一吸氣模式和第二吸氣模式。在第一吸氣模式中,利用風扇裝置60進行最大風量亦即第一風量的吸氣。在第二吸氣模式中,利用風扇裝置60進行比第一風量少的第二風量的吸氣。第二吸氣模式中的風扇裝置60的旋轉數比第一吸氣模式中的風扇裝置60的旋轉數少。
另外,控制部90還能夠利用風扇裝置60執行第三吸氣模式,該第三吸氣模式進行比第二風量少的第三風量的吸氣。
圖13是第二實施方式中的除臭裝置的詳細動作例的流程圖。
例如在廁所裝置1經常被使用的時間段,在步驟S1中,若在廁所空間內未檢測到人或者未檢測到向馬桶座的就座,亦即檢測為廁所裝置1未被使用的狀態,則進入步驟S8,執行非使用時除臭模式。
在非使用時除臭模式中,當經常使用廁所裝置1的時間段內的廁所裝置1的非使用時,執行第一水量的第一供水模式與第二風量的第二吸氣模式。在非使用時除臭模式中,在存水部50儲存比第二水量多的第一水量的水,主要能夠提高吸附於廁所空間的牆壁等的氨、三甲胺等水溶性高的成分的水除臭效果。
在步驟S9中,若當執行非使用時除臭模式並未經過一定時間的情況下在步驟S1中檢測到人或檢測到就座,亦即檢測到廁所裝置1的使用,則進入步驟S2的排水模式。
在排水模式中,風扇裝置60停止,藉此解除負壓,而將在非使用時除臭模式的執行中儲存於存水部50的水從排水口25排出。
在該排水動作之後,進入步驟S3,執行通常除臭模式。或者,在步驟S1中檢測到廁所裝置1的使用的時機停止風扇裝置60而在存水部50未儲存水的情況下,在步驟S1之後進入步驟S3。
在步驟S3的通常除臭模式中,執行第二水量的供水的第二供水模式和第二風量的第二吸氣模式。
然後,若在步驟S4中檢測到離座,則進入步驟S5,執行強除臭模式。在強除臭模式中,執行第二水量的供水的第二供水模式和最大風量亦即第一風量的第一吸氣模式。
即,在強除臭模式中,儲存於存水部50的水量是與通常除臭模式相同的第二水量,但風量為比通常除臭模式大的第一風量(最大風量)。因此,在強除臭模式中,與通常除臭模式相比,氧化觸媒70對硫化氫、甲硫醇的除臭效果高。
在步驟S4中未檢測到離座即使用者的就座繼續的狀態下,步驟S3的通常除臭模式持續。
強除臭模式被執行規定時間。在強除臭模式結束之後,在步驟S6中,停止風扇裝置60而從存水部50執行排水動作。
在該排水動作之後,在步驟S7中執行乾燥模式。在乾燥模式中,停止向存水部50的供水,且驅動風扇裝置60來執行第二風量的第二吸氣模式。藉由該第二吸氣模式的空氣流通來使存水部50乾燥。
當在上述非使用時除臭模式的執行經過一定時間之前,未檢測到人或就座的情況下,繼續執行非使用時除臭模式。
而且,在非使用時除臭模式執行了一定時間的情況下,進入步驟S10來執行排水模式,進而在接下來的步驟S7中執行乾燥模式。
圖14是第二實施方式的除臭裝置的其他詳細的動作例的流程圖。
在廁所裝置1被經常使用的時間段,若在步驟S11中在廁所空間內未檢測到人或者未檢測到向馬桶座就座,亦即檢測到廁所裝置1未被使用的狀態,則進入步驟S18,執行非使用時除臭模式。
在非使用時除臭模式中,在廁所裝置1被經常使用的時間段內的廁所裝置1的非使用時,執行第一水量的第一供水模式和比第二風量小的風量的第三風量的第三吸氣模式。
在步驟S19中,當執行非使用時除臭模式並未經過一定時間的情況下,若在步驟S11中檢測到人或就座、即檢測到廁所裝置1的使用,則進入步驟S12的排水模式。
在排水模式中,風扇裝置60停止,借助由此帶來的負壓解除,將藉由非使用時除臭模式的執行而儲存於存水部50的水從排水口25排出。
在該排水動作之後,進入步驟S13,執行通常除臭模式。或者,在步驟S11中檢測到廁所裝置1的使用的時機停止風扇裝置60而在存水部50未儲存水的情況下,在步驟S11之後進入步驟S13。
在步驟S13的通常除臭模式中,執行第二水量的供水的第二供水模式和第二風量的第二吸氣模式。
然後,若在步驟S14中檢測到離座,則進入步驟S15,執行強除臭模式。在強除臭模式中,執行第二水量的供水的第二供水模式和最大風量亦即第一風量的第一吸氣模式。
在步驟S14中未檢測到離座亦即使用者繼續就座的狀態下,持續步驟S13的通常除臭模式。
以規定時間執行強除臭模式。在強除臭模式結束之後,在步驟S16中,停止風扇裝置60而從存水部50執行排水動作。
在該排水動作之後,在步驟S17中執行乾燥模式。在乾燥模式中,停止向存水部50的供水,且驅動風扇裝置60來執行第三風量的第三吸氣模式。藉由該第三吸氣模式的空氣流通來使存水部50乾燥。
當在上述非使用時除臭模式的執行經過一定時間之前沒有檢測到人或沒有檢測到就座的情況下,繼續執行非使用時除臭模式。
而且,在非使用時除臭模式執行了一定時間的情況下,進入步驟S20來執行排水模式,進而在接下來的步驟S17中執行乾燥模式。
根據以上說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由於在通常除臭模式以及強除臭模式執行的第二供水模式中,儲存於存水部50的水量比第一供水模式少,所以能夠抑止除臭風路80中的壓力損失,而能夠抑止氧化觸媒70的除臭性能降低。
另一方面,在非使用時除臭模式執行的第一供水模式中,比第二供水模式多的水量的水儲存於存水部50,故上述水溶性高的臭氣成分的除臭效果提高。
因此,根據本實施方式,能夠有效地對水溶性高的臭氣成分和水溶性比上述臭氣成分低但氧化分解性高的臭氣成分雙方進行除臭。
在水溶性高的臭氣成分的除臭時,水量越多越好,但越多則越有水從存水部50溢出之虞。根據圖7所示的動作例,在水量多的第一供水模式時(非使用時除臭模式時),執行風量比最大風量小的第二吸氣模式,而不執行最大風量的第一吸氣模式。在水量多時,藉由抑制風量能夠抑止儲存於存水部50的水的起伏或水被吸入至風扇裝置60的情況。因此,在為了提高水除臭效果而增多水量的情況下能夠抑止水的溢出,另一方面,在通常或強除臭模式時,能夠既利用第二供水模式抑制壓力損失,又執行第一吸氣模式來增加風量,而能夠提高氧化觸媒70的除臭效果。
另外,在圖14所示的動作例中,在水量多的第一供水模式時(非使用時除臭模式時),執行風量比第二風量還小的第三吸氣模式,而不執行最大風量的第一吸氣模式。在水量多時,藉由進一步抑制風量,能夠進一步提高儲存於存水部50的水的起伏或水被吸入至風扇裝置60的抑止效果。
在儲存用於水溶性高的臭氣成分的除臭的水的結構中,有形成生物膜之虞。另一方面,根據本實施方式,藉由在圖13中的步驟S7或圖14中的步驟S17執行乾燥模式,能夠使排水後的存水部50乾燥,而能夠抑止存水部50中的生物膜的形成。
上述的圖13以及圖14所示的各模式藉由控制部90對風扇裝置60的控制以及對供水部27的控制來執行。即,控制部90執行2階段或3階段風量的吸氣模式。或者,控制部90也可以執行4階段以上的風量的吸氣模式。另外,控制部90執行2階段水量的供水模式。或者,控制部90也可以執行3階段以上的水量的供水模式。
在以上說明的實施方式中,對除臭裝置10設置於衛生洗淨裝置200的例子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的除臭裝置只要設置於包括馬桶的廁所空間即可,除臭裝置10例如也可以設置於馬桶100內。
以上,參照具體例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然而,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內容,能夠基於本發明的技術思想進行各種變形。
在以上說明的實施方式中,對於水除臭部具有能夠儲存水的存水部,且儲存於存水部的水的水面形成除臭風路的一部分的例子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的水除臭部例如也可以具備向被吸入的空氣噴出水的結構。
另外,在以上說明的實施方式中,對作為負壓形成裝置而採用了風扇裝置的例子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並不局限於藉由風扇裝置60的空氣吸引來在存水部50形成負壓,只要負壓形成裝置能夠在存水部形成負壓即可。例如也可以構成為採用泵作為負壓形成裝置,藉由泵的空氣吸引來在存水部50形成負壓。
另外,在以上說明的實施方式中對吸氣口兼作排水口的例子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並不局限於吸氣口23還兼作排水口25的結構,也可以將吸氣口23與排水口25分別設置為獨立的構成要素。
1:廁所裝置 10:除臭裝置 20:水除臭單元 21:外殼 22:罩 23:吸氣口 24:排氣口 25:排水口 30:控制部 40:水除臭部 41:水承接壁 45:供水部 50:存水部 51:第一空間 52:第二空間 60:風扇裝置 70:氧化觸媒 80:除臭風路 100:馬桶 101:盆部 200:衛生洗淨裝置 202:外殼 W:水 Wa:水面
[圖1]係第一實施方式之坐便器的外觀立體圖。 [圖2]係第一實施方式之馬桶用除臭裝置的俯視圖。 [圖3]係第一實施方式之馬桶用除臭裝置中的水除臭單元的立體圖。 [圖4]係從圖3的水除臭單元拆下了罩的狀態的立體圖。 [圖5]係第一實施方式之馬桶用除臭裝置中的水除臭單元的剖面立體圖。 [圖6]係第一實施方式之馬桶用除臭裝置中的存水動作時的剖視圖。 [圖7]係第一實施方式之馬桶用除臭裝置中的排水動作時的剖視圖。 [圖8]係第二實施方式的水除臭單元的立體圖。 [圖9]係從圖8的水除臭單元拆下了罩的狀態的立體圖。 [圖10]係第二實施方式的水除臭單元的剖視圖。 [圖11]係第二實施方式的水除臭單元中的存水動作時的示意剖視圖。 [圖12]係第二實施方式的水除臭單元中的排水動作時的示意剖視圖。 [圖13]係第二實施方式的廁所空間用除臭裝置的動作例的流程圖。 [圖14]係第二實施方式的廁所空間用除臭裝置的其他動作例的流程圖。
10:除臭裝置
20:水除臭單元
30:控制部
40:水除臭部
60:風扇裝置
70:氧化觸媒
100:馬桶
101:盆部
200:衛生洗淨裝置
202:外殼

Claims (11)

  1. 一種馬桶用除臭裝置,其中,具有: 吸氣口部,形成對空氣進行吸入的吸氣口; 排氣口部,形成對除臭後的空氣進行排氣的排氣口; 風扇裝置,設置於除臭風路,該除臭風路將上述吸氣口與上述排氣口連通並使空氣流通; 水除臭部,設置於上述除臭風路,利用水對吸入的空氣進行除臭;以及 氧化觸媒,設置於上述除臭風路。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馬桶用除臭裝置,其中, 上述氧化觸媒設置於比上述水除臭部靠上述除臭風路中的下游側的位置。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馬桶用除臭裝置,其中, 上述風扇裝置設置於比上述水除臭部靠上述除臭風路中的下游側的位置。
  4. 如請求項2或3所述的馬桶用除臭裝置,其中, 上述馬桶用除臭裝置還具有飛濺抑制部,該飛濺抑制部設置於上述水除臭部與上述氧化觸媒之間,抑制上述水除臭部的水向上述氧化觸媒側飛濺。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馬桶用除臭裝置,其中, 上述水除臭部具有能夠儲存水的存水部, 儲存於上述存水部的水的水面形成上述除臭風路的一部分。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馬桶用除臭裝置,其中, 上述飛濺抑制部具有水承接壁,該水承接壁從上述存水部的底面朝向上述除臭風路內突出。
  7. 如請求項5所述的馬桶用除臭裝置,其中, 上述飛濺抑制部具有擴大部,該擴大部形成於上述存水部並擴大上述除臭風路的截面積。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馬桶用除臭裝置,其中, 上述水除臭部具有能夠儲存水的存水部, 儲存於上述存水部的水的水面形成上述除臭風路的一部分, 上述馬桶用除臭裝置具備: 氧化觸媒,設置於上述除臭風路中; 供水部,向上述存水部供水; 排水部,從上述存水部進行排水;以及 控制部,對上述供水部的供水和上述風扇裝置的吸氣進行控制, 上述控制部執行:第一供水模式,進行由上述供水部向上述存水部的第一水量的供水;和第二供水模式,進行由上述供水部向上述存水部的比上述第一水量少的第二水量的供水。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馬桶用除臭裝置,其中, 上述控制部執行:第一吸氣模式,利用上述風扇裝置進行最大風量亦即第一風量的吸氣;和第二吸氣模式,進行比上述第一風量少的第二風量的吸氣, 在上述第一供水模式的執行時不執行上述第一吸氣模式。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馬桶用除臭裝置,其中, 上述控制部執行第三吸氣模式,在該第三吸氣模式中利用上述風扇裝置進行比上述第二風量少的第三風量的吸氣, 在上述第一供水模式的執行時執行上述第三吸氣模式。
  11. 如請求項8所述的馬桶用除臭裝置,其中, 在從上述排水部排水後,上述控制部執行驅動上述風扇裝置來使上述存水部乾燥的乾燥模式。
TW108129431A 2018-08-21 2019-08-19 馬桶用除臭裝置 TWI7996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54843A JP7179257B2 (ja) 2018-08-21 2018-08-21 大便器用脱臭装置
JP2018-154843 2018-08-21
JP2018-196776 2018-10-18
JP2018196776A JP7212309B2 (ja) 2018-10-18 2018-10-18 トイレ空間用脱臭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16404A true TW202016404A (zh) 2020-05-01
TWI799633B TWI799633B (zh) 2023-04-21

Family

ID=69583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29431A TWI799633B (zh) 2018-08-21 2019-08-19 馬桶用除臭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492790B2 (zh)
KR (1) KR20200021889A (zh)
CN (1) CN110847314B (zh)
TW (1) TWI7996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87043B (zh) * 2021-05-13 2022-07-01 厦门大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蓄水装置、过滤器、空气净化装置和智能马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59249A (en) * 1957-01-17 1958-11-04 Stauffer Chemical Co Oxidation of methyl mercaptan
US4558473A (en) * 1982-03-17 1985-12-1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Sanitary cleaning equipment
JPH03125732A (ja) 1989-10-11 1991-05-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脱臭装置
JPH03180633A (ja) * 1989-12-08 1991-08-06 Toto Ltd 残オゾン処理部を有するオゾン脱臭装置付便器
CA2105786A1 (en) * 1993-09-09 1995-03-10 Samuel Waldner Air cleaning device for a toilet bowl
JPH07324365A (ja) 1994-06-01 1995-12-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衛生洗浄装置
US5493737A (en) * 1994-09-28 1996-02-27 Chu; Kung-Ming Toilet apparatus with device for deodorization
CA2293817C (en) * 1999-12-31 2001-02-13 Hitoshi Nakata Toilet ventilating system
JP4333339B2 (ja) 2003-11-25 2009-09-1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便座装置
JP2006097311A (ja) * 2004-09-29 2006-04-13 Sanyo Electric Co Ltd 水洗トイレ及び水洗トイレの脱臭方法
CN102587476B (zh) * 2011-01-11 2015-06-2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卫生清洗装置
CN205276417U (zh) * 2015-12-21 2016-06-01 广东欧陆卫浴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座便器的杀菌除臭装置
JP6699382B2 (ja) 2016-06-15 2020-05-27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温水洗浄便座装置
CN107386393A (zh) * 2017-09-01 2017-11-24 湖南匡为科技有限公司 卫生间除臭装置
CN108343134A (zh) * 2018-03-22 2018-07-31 湖南匡为科技有限公司 卫生间净化除臭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00021889A (ko) 2020-03-02
US20200063422A1 (en) 2020-02-27
TWI799633B (zh) 2023-04-21
US11492790B2 (en) 2022-11-08
CN110847314B (zh) 2022-06-03
CN110847314A (zh) 2020-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119811U (ja) 消臭機能付き便器装置
TW202016404A (zh) 馬桶用除臭裝置
KR102130169B1 (ko) 양변기 냄새제거장치
KR20090043779A (ko) 악취제거 및 건조공기 공급이 용이한 양변기용 비데
JP2018028233A (ja) 便座装置
KR20100131897A (ko) 변기탈취장치
JP7179256B2 (ja) トイレ空間用脱臭装置
JP2013096107A (ja) 衛生洗浄装置
TW202012751A (zh) 廁所空間用除臭裝置以及衛生洗淨裝置
JP2020063623A (ja) トイレ空間用脱臭装置
TWI797371B (zh) 廁所空間用除臭裝置以及衛生洗淨裝置
JPH1121982A (ja) 排便装置
JP7245429B2 (ja) トイレ空間用脱臭装置および衛生洗浄装置
JP7179257B2 (ja) 大便器用脱臭装置
JP7395123B2 (ja) トイレ空間用脱臭装置
JP2020200644A (ja) トイレ空間用脱臭装置
JP6785467B2 (ja) 便器装置
KR200169208Y1 (ko) 악취를 제거하기 위한 장치를 갖는 좌변기
KR200217576Y1 (ko) 좌변기의 악취 제거장치
KR200219365Y1 (ko) 좌변기 악취 제거 장치
KR100438217B1 (ko) 악취 제거 기능을 갖는 수세식 좌변기
JP2020165284A (ja) トイレ空間用脱臭装置
JP2020200645A (ja) トイレ空間用脱臭装置
JPH0510575U (ja) 便器に備える臭気吸引ダクト
JPH0571278U (ja) 無臭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