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14767A - 透明顯示裝置、附透明顯示裝置之玻璃板、附透明顯示裝置之層合玻璃、及移動體 - Google Patents

透明顯示裝置、附透明顯示裝置之玻璃板、附透明顯示裝置之層合玻璃、及移動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14767A
TW202014767A TW108131007A TW108131007A TW202014767A TW 202014767 A TW202014767 A TW 202014767A TW 108131007 A TW108131007 A TW 108131007A TW 108131007 A TW108131007 A TW 108131007A TW 202014767 A TW202014767 A TW 20201476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evice
heat transfer
transparent display
transparent
hea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310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森裕行
峠幸宏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Agc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Agc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Agc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147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14767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5/00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 H01L25/03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 H01L25/04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 H01L25/075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33/00
    • H01L25/0753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33/00 the devices being arranged next to each oth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5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 H01L27/153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in a 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e.g. LED bars
    • H01L27/156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in a 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e.g. LED bars two-dimensional arr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0J1/02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front, e.g. structure of the glazing, mounting of the glaz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KNON-ELECTRIC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ESCENCE;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LIGHT SOURCES USING CHARGES OF COMBUSTIBLE MATERIAL; LIGHT SOURCE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K9/00Light source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 la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9/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thermal damage; Cooling or 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V29/50Cooling arrangements
    • F21V29/70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6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semiconductor body, e.g. lead-frames, wire-bonds or solder ba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64Heat extraction or cooling elements
    • H01L33/644Heat extraction or cooling elements in intimate contact or integrated with parts of the device other than the semiconductor bod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30/00Aspects of power supply; Aspects of display protection and defect management
    • G09G2330/04Display protection
    • G09G2330/045Protection against panel overheat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80/00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9G2380/12Avionics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64Heat extraction or cooling elements
    • H01L33/642Heat extraction or cooling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sha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64Heat extraction or cooling elements
    • H01L33/647Heat extraction or cooling elements the elements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semiconductor body

Abstract

透明顯示裝置具備:第1透明基材(10);發光部,其配置於第1透明基材(10)上;及配線部(40),其連接於發光部之各者;且發光部之各者包含具有1 mm2 以下之面積之發光二極體,於顯示區域(A)中設置有促進該顯示區域(A)之散熱之散熱促進部(70A)。

Description

透明顯示裝置、附透明顯示裝置之玻璃板、附透明顯示裝置之層合玻璃、及移動體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透明顯示裝置、附透明顯示裝置之玻璃板、附透明顯示裝置之層合玻璃、及移動體。
先前,已知有將發光二極體用作顯示像素之顯示裝置。進而,此種顯示裝置之中,已知有可通過裝置視認背面側之像者。 例如,於專利文獻1中,記載有一種透明器件,其係用以顯示重合於背景之資訊,且具備可藉由沈積於透明下層之上之導電性路徑而定址之複數個LED(Light 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體)光源。 於專利文獻2中,記載有為了抑制如專利文獻1般之透明顯示裝置中之LED之溫度上升,而將電性相互連接之橫向之尺寸或平均厚度、或者熱容量或熱導率設定為規定值。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6-301650號公報 [專利文獻2]美國專利第9765934號說明書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然而,於專利文獻2中,無與除LED以外之構件之溫度上升相關之記載或提示,於該除LED以外之構件發熱之情形時,存在顯示區域之溫度升高之可能性。
鑒於上述方面,本發明之一形態之課題在於在透明顯示裝置中抑制顯示區域之溫度上升。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之一形態係一種透明顯示裝置,其具備:第1透明基材;發光部,其配置於上述第1透明基材上;及配線部,其連接於上述發光部之各者;且上述發光部之各者包含具有1 mm2 以下之面積之發光二極體,於顯示區域中設置有促進該顯示區域之散熱之散熱促進部。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之一形態,於透明顯示裝置中可抑制顯示區域之溫度上升。
以下,對用以實施本發明之形態進行說明。於各圖式中,有時對相同或對應之構成標註相同或對應之符號並省略說明。又,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下述實施形態。
本發明之一形態係一種透明顯示裝置,其具備:第1透明基材;發光部,其配置於上述第1透明基材上;及配線部,其連接於上述發光部之各者;且上述發光部之各者包含具有1 mm2 以下之面積之發光二極體,於顯示區域中設置有促進該顯示區域之散熱之散熱促進部。
於本說明書中,所謂「透明顯示裝置」係指於所期望之使用環境下能夠視認位於顯示裝置之背面側(與觀察者為相反側)之人物或背景等視覺資訊的顯示裝置。再者,所謂能夠視認係至少於顯示裝置為非顯示狀態、即未通電之狀態下可判定者。
又,於本說明書中,所謂為「透明」(或具有透光性)係指可見光線之透過率為40%以上,較佳為60%以上,更佳為70%以上。又,亦可指透過率為5%以上且霧度(霧值)為10以下者。若透過率為5%以上,則於自室內觀察白日之室外時,能以與室內相同程度或其以上之亮度觀察室外,因此可確保充分之視認性。又,若透過率為40%以上,則即便觀察者側與透明顯示裝置之對向側(背面側)之亮度為相同程度,亦可實質上無問題地視認透明顯示裝置之對向側。又,若霧度為10以下,則可將背景之對比度確保為10,因此可實質上無問題地視認透明顯示裝置之對向側。所謂「透明」係不論是否被賦予顏色,即可為無色透明,亦可為有色透明。再者,透過率係指藉由依據ISO9050之方法所測得之值(%)。霧度(濁度)係指藉由依據ISO14782之方法所側得之值。
又,於本說明書中,所謂「顯示區域」係透明顯示裝置中顯示圖像(包含字元)之區域,且指包含藉由發光部而亮度可變化之最大範圍、及配置有發光部驅動用之配線部之範圍的區域。於發光部驅動用之驅動器由透明構件構成且配置於第1透明基材上之情形時,本說明書之「顯示區域」係指包含藉由發光部而亮度可變化之最大範圍、及配置有電力線、信號線之配線部及驅動器之區域的範圍。
又,於本說明書中,「玻璃板」包含無機玻璃及有機玻璃之兩者。例如,作為無機玻璃,可列舉:鈉鈣玻璃、無鹼玻璃、硼矽酸玻璃等,作為有機玻璃,可列舉:聚碳酸酯、丙烯酸系樹脂等透明樹脂。
<相關技術> 首先,對本發明之相關技術之透明顯示裝置之概略構成進行說明。 如圖1所示,透明顯示裝置1具備第1透明基材10、發光部20、IC(Integrated Circuit,積體電路)晶片30、配線部40、驅動器50及包含電路基板之控制部60。於本相關技術及下述各實施形態中,透明顯示裝置1之顯示區域A於俯視觀察之情形時,包含發光部20及IC晶片30之整體及配線部40之一部分區域。於驅動器50由透明材料構成且鄰接於第1透明基材10上之顯示圖像之區域之情形時,驅動器50有時亦包含於顯示區域A。
發光部20於顯示區域A內於列方向及行方向(分別為圖式之X方向及Y方向)上、即呈矩陣狀(格子狀)配置。但是,發光部20之配置形式並不限於矩陣狀,亦可為鋸齒格子狀(錯位(offset)狀)等同色之發光部於特定方向上以大致固定之間隔配置之其他配置形式。
IC晶片30連接於發光部20且驅動該發光部20。再者,亦可無IC晶片30。
配線部40具備分別為線狀體之電源線41、接地線42、列資料線43及行資料線44。 電源線41具備:第1電源主線411,其自控制部60朝圖1中之上方向(行方向)延伸;第2電源主線412,其自第1電源主線411之前端朝右方向(列方向)延伸;複數條第1電源分支線413,其等自第2電源主線412之複數個部位分別朝下方向(行方向)延伸;以及第2電源分支線414,其自第1電源主線411及第1電源分支線413之各者之複數個部位朝右方向(列方向)延伸且分別連接於發光部20及IC晶片30。 接地線42具備:第1接地主線421,其自控制部60朝圖1中之上方向(行方向)延伸;第2接地主線422,其自第1接地主線421之前端朝右方向(列方向)延伸;複數條第1接地分支線423,其等自第2接地主線422之複數個部位分別朝上方向(行方向)延伸;以及第2接地分支線424,其自第1接地分支線423之複數個部位朝左方向(列方向)延伸且分別連接於發光部20及IC晶片30。第2接地主線422未直接與第1電源分支線413電性連接。第1接地分支線423未直接與第2電源主線412電性連接。 藉由此種構成,自控制部60供給之電流經由電源線41流動至各發光部20及各IC晶片30,並經由接地線42返回至控制部60。 列資料線43電性連接於列驅動器51、及於列方向上排列之IC晶片30。行資料線44電性連接於行驅動器52、及於行方向上排列之IC晶片30。
驅動器50係藉由控制部60之控制而控制IC晶片30之驅動。驅動器50具備:列驅動器51,其連接於在行方向上排列之IC晶片30,且控制該IC晶片30之驅動;及行驅動器52,其連接於在列方向上排列之IC晶片30,且控制該IC晶片30之驅動。再者,亦可將列驅動器51及行驅動器52中之至少一者由透明材料構成,並配置於第1透明基材10上。於未由透明材料構成之情形時,亦可配置於除第1透明基材10以外之部位。
其次,對透明顯示裝置1之詳細構成進行說明。 如圖2所示,於第1透明基材10之主面上配置有發光部20、IC晶片30、配線部40及將其等絕緣之絕緣層14。作為絕緣層14,可列舉:SiOx 、SiNx 、AlN、SiAlOx 、SiON等無機層、環烯烴、聚醯亞胺系、環氧系、丙烯酸系、酚醛清漆系等樹脂層、矽氧烷系、矽氮烷系等矽系聚合物材料之層、上述材料之積層或有機及無機之混合材料之層等。 如圖3所示,發光部20於列方向及行方向上、即呈矩陣狀(格子狀)配置。但是,發光部20之配置形式並不限於矩陣狀,亦可為鋸齒格子狀(錯位狀)等同色之發光部於特定方向上以固定間隔配置之其他配置形式。
複數個發光部20之各者設置於透明顯示裝置1之每個像素(亦稱為畫素(pixel)、顯示像素)。即,各發光部20對應於透明顯示裝置1之各像素,1個發光部20構成1個像素。再者,亦可設為1個發光部20構成複數個像素。
各發光部20包含至少1個發光二極體(LED)。因此,於本形態中,至少1個LED構成透明顯示裝置1之各像素。如此,本形態之透明顯示裝置1係將LED用作像素之顯示裝置,且為被稱為所謂之LED顯示器(LED顯示裝置)者。
各發光部20可包含2個以上之LED。例如,可包含具有互不相同之波長之3個LED。更具體而言,各發光部20可包含紅色系LED21R、綠色系LED21G、及藍色系LED21B(以下,有時合起來設為LED21)。而且,各LED對應於構成1個像素之各副像素(子像素)。如此,各發光部20可藉由具有可分別發出光之三原色(R、G、B)之LED,而以三色之LED為1組地構成1個像素,藉此,可顯示全彩之圖像。又,各發光部20中亦可包含2個以上之同系色之LED。藉此,影像之動態範圍(dynamic range)變大。
本形態中所使用之LED較佳為微小尺寸之被稱為所謂之迷你LED者,更佳為較迷你LED更小之被稱為微型LED者。具體而言,迷你LED之列方向(X方向)之長度可為1 mm以下,行方向(Y方向)之長度可為1 mm以下。微型LED之列方向之長度可為100 μm以下,較佳為50 μm以下,更佳為20 μm以下。微型LED之行方向之長度可為100 μm以下,較佳為50 μm以下,更佳為20 μm以下。LED之列方向及行方向之長度之下限並無特別限定,但於欲以較小之面積獲得相同亮度之情形時,由於發熱量與面積成反比地上升,故而就熱對策而言較佳為某一定以上之尺寸。又,根據製造上之諸條件等,尤其是為了降低邊緣效應,分別較佳為1 μm以上。
又,於第1透明基材10上,1個LED所占之面積亦可為1 mm2 以下。該面積較佳為10,000 μm2 以下,更佳為1,000 μm2 以下,進而較佳為100 μm2 以下。再者,第1透明基材10上之1個LED所占之面積之下限根據製造上之諸條件等可設為10 μm2 以上。
通常,可認為視力1.5之人於離開1 m之圖像中可視認之粗細之極限為50 μm,若成為15 μm以下,則難以直接視認。因此,因使用如上所述之微小尺寸之LED,而即便於如相對接近、例如隔開約數10 cm~2 m之距離,由觀察者觀察顯示裝置般之情形時,LED亦無法視認或即便被視認出但其存在亦不明顯。因此,顯示裝置之背面側之像之視認性提高。
又,於使用具有可撓性之材料作為第1透明基材10之情形時,即便所獲得之顯示裝置彎曲,亦由於使用如上所述之微小尺寸之LED,故而可使LED不被損傷而作為像素適當地發揮功能。因此,即便於將本形態之顯示裝置安裝至具有曲面之玻璃板、例如於相互正交之2個方向上彎曲之玻璃板而使用之情形時、或封入至此種2個玻璃板間而使用之情形時,顯示裝置亦不易損傷。
LED本身之透明性較低,例如其透過率為約10%以下。其原因在於,於LED之上表面或下表面形成電極或用以於單側高效率地提取光之鏡構造。因此,藉由使用微小尺寸之LED,可減少LED妨礙光之透過之區域,於顯示區域中可減少透過率較低之區域(例如,透過率為20%以下之區域)。又,藉由使用微小尺寸之LED,而像素中透過率較高之區域增加,因此顯示裝置之透明性提高,背面側之像之視認性提高。又,可一面確保顯示裝置之較高之透明性,一面亦使配線等除發光部以外之要素之構成之自由度變大。
並不限定於所使用之LED之類型,亦可為晶片型。LED既可為未被封裝之狀態者,亦可為整體封入至封裝內者或至少一部分由樹脂覆蓋者。亦可為如藉由使覆蓋之樹脂具備透鏡功能而提高光之利用率、或向外部之提取效率般者。又,於該情形時,亦可為1個LED封入於1個封裝內所得者。或,亦可為將發出互不相同之波長之光之3個LED封入至1個封裝內所得者(三合一(3in1)晶片)。進而,亦可為以相同之波長發光但藉由螢光體等提取不同種類之光者等。再者,於LED被封裝之情形時,上述1個LED所占之面積、LED之尺寸(x方向尺寸及y方向尺寸)係指封裝後之狀態下之面積及尺寸。於3個LED封入於1個封裝內之情形時,各LED之面積可設為封裝整體之面積之三分之一以下。
又,LED之形狀並無特別限定,可為長方形、正方形、六邊形、錐構造、柱形狀等。
LED可安裝藉由液相生長法、HDVPE(hydride vapor phase epitaxy,氫化物氣相磊晶)法、MOCVD(metal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有機金屬化學氣相沈積)法等生長並進行切斷所獲得者。又,LED亦可藉由微轉移印花(micro-transfer printing)等自半導體晶圓剝離並轉印至基材上。
LED之材料並無特別限定,但較佳為無機材料。例如,作為發光層之材料,若為紅色系LED,則較佳為AlGaAs、GaAsP、GaP等。若為綠色系LED,則較佳為InGaN、GaN、AlGaN、GaP、AlGaInP、ZnSe等。若為藍色系LED,則較佳為InGaN、GaN、AlGaN、ZnSe等。
LED之發光效率(能量轉換效率)較佳為1%以上,更佳為5%以上,進而較佳為15%以上。藉由使用發光效率為1%以上之LED,即便如上所述般LED之尺寸微小亦可獲得充分之亮度,於白日亦可用作顯示構件。又,若LED之發光效率為15%以上,則可減小發熱量等,變得容易封入至使用樹脂接著層之層合玻璃內部。
如圖3所示,各發光部20係隔開規定之間隔而設置。發光部20間之間距相當於像素之間距。於圖2中,以Ppx 表示X方向上之像素間距,以Ppy 表示Y方向上之像素間距。於本說明書中,於記為像素間距之情形時,指X方向上之像素間距Ppx 及Y方向上之像素間距Ppy 中之至少一者。
Ppx 例如為30 mm以下,較佳為100 μm以上5000 μm以下,更佳為180 μm以上3000 μm以下,進而較佳為250 μm以上1000 μm以下。Ppy 例如為30 mm以下,較佳為100 μm以上5000 μm以下,更佳為180 μm以上3000 μm以下,進而較佳為250 μm以上1000 μm以下。又,一像素之區域P之面積係以Ppx ×Ppy 表示。一像素之面積例如為900 mm2 以下,較佳為1×104 μm2 以上2.5×107 μm2 以下,更佳為3×104 μm2 以上9×106 μm2 以下,進而較佳為6×104 μm2 以上1×106 μm2 以下。
藉由將像素間距設為上述範圍,可一面確保充分之顯示能力,一面實現較高之透光性。又,亦可減少或防止因來自透明顯示裝置之背面側之光而可能產生之繞射現象。
又,本形態之顯示裝置之顯示區域中之像素密度可為0.8 ppi以上,較佳為5 ppi以上,更佳為10 ppi以上,進而較佳為25 ppi以上。
上述像素間距可相當於各發光部20所包含之同色之LED之間距。例如,X方向之像素間距Ppx 可相當於紅色系LED21R之於X方向上之間距,Y方向之像素間距Ppy 可相當於紅色系LED21R之於Y方向上之間距。
一像素之面積亦可根據畫面或顯示區域之尺寸、用途、視認距離等而適當選擇。藉由將一像素之面積設為1×104 μm2 以上2.5×107 μm2 以下,可一面確保適當之顯示能力,一面使顯示裝置之透明性提高。
各LED之面積係相對於一像素之面積,可為30%以下,較佳為10%以下,更佳為5%以下,進而較佳為1%以下。藉由相對於一像素之面積將1個LED之面積設為30%以下,可使透明性、及顯示裝置之背面側之像之視認性提高。
又,顯示區域中之LED所占之面積之合計可為30%以下,較佳為10%以下,更佳為5%以下,進而較佳為1%以下。
於圖3中,關於各像素,將紅色系LED21R、綠色系LED21G、藍色系LED21B於X方向上排列成一行而配置,但3個LED之配置並不限於圖示者。例如,可變更3個LED之配置順序,按綠色系LED21G、藍色系LED21B、紅色系LED21R之順序配置等。又,亦可變更3個LED之配置方向,於Y方向上排列。或,亦可並非將3個LED21R、21G、21B配置成一行,而是以各LED位於三角形之頂點之方式配置。又,亦可於1個像素中設置有複數個同色之LED,亦可以針對每種同色之LED形成群之方式配置,又,亦可設為如雖然交替地設置不同顏色之LED,但使同色系統之LED作為1個像素之1種顏色而同時點亮般之構成。藉此,可減少各LED之發熱量。
又,於各發光部20具備複數個LED之情形時,各像素中之(各發光部20中之)LED彼此之間隔例如為3 mm以下。較佳為1 mm以下,更佳為100 μm以下,進而較佳為10 μm以下。又,於各發光部20中,亦可使複數個LED彼此相互連接地配置。藉此,變得容易使電源配線共通化,可使開口率提高。
再者,於各發光部20包含複數個LED之情形時,各像素中之複數個LED之配置順序、配置方向等既可相互相同,亦可不同。又,於各發光部20包含發出波長不同之光之3個LED之情形時,亦可於一部分發光部20中,LED於X方向或Y方向上排列地配置,於另一部分發光部20中,各色之LED以分別位於三角形之頂點之方式配置。
各IC晶片30係與各像素對應地、即於每個像素(於每個發光部20)配置,且驅動各像素。又,各IC晶片30亦可如圖4所示般與複數個像素對應地、即以複數個像素為單位地配置,且驅動複數個像素。於圖4之例中,以1個IC晶片30驅動4個像素之發光部之方式構成。
再者,IC晶片30可配置於第1透明基材10上,但亦可於第1透明基材10上配置銅、銀、金製等之金屬焊墊,並於其上配置IC晶片。又,上述LED21亦可同樣地配置於焊墊上。又,焊墊所占之面積較佳為80 μm2 以上40000 μm2 以下,更佳為300 μm2 以上2000 μm2 以下。
作為IC晶片30,可使用具備類比部分及邏輯部分之混合IC等。又,IC晶片30之面積可為100,000 μm2 以下,較佳為10,000 μm2 以下,更佳為5,000 μm2 以下。IC晶片30之類比部分亦可除了控制電流量之電路以外還包含變壓電路等。IC晶片30本身之透明性較低,例如其透過率為約20%以下。因此,藉由使用上述尺寸之IC晶片30,可減少IC晶片30妨礙光之透過之區域,可有助於在顯示區域中減少透過率較低之區域(例如,透過率為20%以下之區域)。又,藉由使用面積為20,000 μm2 以下之IC晶片30,而透過率較高之區域增加,因此顯示裝置之透明性提高,背面側之像之視認性提高。
又,如圖4所示,於相對於複數個像素配置有1個IC晶片30之構成中,顯示區域A中配置之IC晶片30之數量變少,IC晶片30所占之面積之合計變小。因此,透明顯示裝置1之透過性進一步提高。
再者,於本形態中,亦可使用LED與IC晶片30一併被封裝而成之附IC晶片之LED。又,亦可將IC晶片30置換成包含薄膜電晶體(TFT)之電路。
配線部40如上所述般連接於各發光部20,各發光部20亦可能夠個別地進行控制。 作為配線部40之材料,可列舉:銅、鋁、銀、金等金屬、奈米碳管等、ITO(摻錫氧化銦(Indium Tin oxide))、ATO(摻銻氧化錫(Antimony Tin oxide))、PTO(摻磷氧化錫(Phosphorus Tin oxide))、ZnO2 、ZSO((ZnO)X ·(SiO2 )(1-X) )等透明導電材料。該等材料之中,就為低電阻率之方面而言,較佳為銅。又,配線部40亦可出於降低反射率之目的,而藉由Ti、Mo、氧化銅、碳等材料被覆。又,亦可於被覆之材料之表面形成有凹凸。
配線部40所包含之各配線之寬度均較佳為100 μm以下,更佳為50 μm以下,進而較佳為15 μm以下。如上所述,可認為視力1.5之人於離開1 m之圖像中可視認粗細之極限為50 μm,若變為15 μm以下則難以直接視認。因此,藉由將線寬設為100 μm以下、較佳為50 μm以下,而即便於如相對接近、例如隔開約數10 cm以上2 m以下之距離,由觀察者觀察顯示裝置般之情形時,配線部亦無法視認或即便被視認出亦不明顯。因此,顯示裝置之背面側之像之視認性提高。
由於當光自外部照射至透明顯示裝置1時產生漫反射,且視情形可能產生繞射等,故而存在透明顯示裝置1之對向側之像之視認性下降之情形。尤其是,於如圖示之例般,配線主要於X方向及Y方向上延伸之情形時,存在容易出現於X方向及Y方向上延伸之十字型繞射像(稱為十字繞射像)之傾向。相對於此,藉由減小各配線之寬度,可減少或防止因來自透明顯示裝置之背面側之光而可能產生之繞射現象,藉此,背面側之像之視認性進一步提高。就減少繞射之觀點而言,可將各配線之寬度較佳地設為50 μm以下,更佳為10 μm以下,進而較佳為5 μm以下。再者,來自上述透明顯示裝置之背面側之光係自與透明顯示裝置所包含之發光部不同之光源發出之光。
又,配線部40所包含之各配線之寬度較佳為0.5 μm以上。藉由將線寬設為0.5 μm以上,可防止配線電阻過度上升,藉此,可防止電源之電壓下降或信號強度之下降。又,同時導熱性提高,故而較佳。
構成配線部40之線之電阻率較佳為1.0×10-6 Ωm以下,更佳為2.0×10-8 Ωm以下。又,構成配線部40之線之熱導率較佳為150 W/(m·K)以上5500 W/(m·K)以下,更佳為350 W/(m·K)以上450 W/(m·K)以下。
於配線部40中,相鄰之配線彼此之間隔(包含具有不同功能之配線彼此之間隔)例如為5 μm以上50000 μm以下,較佳為10 μm以上3000 μm以下,更佳為100 μm以上2000 μm以下。又,於X方向及Y方向中之至少一個方向上,將相鄰之配線彼此之間隔設為例如5 μm以上50000 μm以下,較佳為10 μm以上3000 μm以下,更佳為100 μm以上2000 μm以下。具有相同功能之配線彼此之間隔(例如電源線彼此之間隔)較佳為150 μm以上5000 μm以下,更佳為300 μm以上3000 μm以下。
當線變密時、或當存在線變密之區域時,存在背面側之像之視認受到妨礙之情形。因此,藉由將相鄰之線彼此之間隔設為5 μm以上,可減少此種視認之妨礙。但是,若為配線之寬度小至5 μm以下之情形且可確保顯示裝置之透明性,則亦可於配線間以成為光之波長以下之尺寸之方式利用黑矩陣等進行遮光。又,藉由將相鄰之線彼此之間隔設為3000 μm以下,可構成用以確保充分之顯示能力之配線。
又,藉由將配線部40之線彼此之間隔於X方向及Y方向中之至少一個方向上設為100 μm以上,可防止因漫反射或繞射等所引起之視認性之下降。
再者,關於上述相鄰之配線彼此之間隔,於配線彎曲或配線彼此未平行地配置等配線彼此之間隔不固定之情形時,例如設為相鄰之配線彼此之間隔之最大值。於該情形時,作為配線,較佳為著眼於跨及複數個像素而延伸之配線。
於圖1、圖3及圖4之形態中,配線部40於前視(俯視)時為包含大致等間隔地且主要於Y方向上延伸之配線之構成,但配線部40之構成並不限於圖示者。例如,配線部40之中,亦可將電源線41或接地線42設為於X方向及Y方向之各方向上跨及複數個像素地延伸之網狀配線。藉此,電源線被低電阻化,可將可製作之面積大面積化。又,若構成網(mesh)之大致平行之配線之條數為3條以上,則可兼顧低電阻化與透過率之提高,從而較佳。
又,跨及複數個像素地延伸之列資料線43於X方向上配置,行資料線44於Y方向上配置。此種構成係就面板之大面積化之觀點而言較佳。亦可不配置列資料線43或行資料線44。
進而,於配線部40中,可將電源線41、接地線42、列資料線43及行資料線44中之至少3種線於厚度方向上重疊地配置。於該情形時,既可以電源線41、接地線42、列資料線43及行資料線44不相互接觸之方式將一部分配線嵌埋至第1透明基材10內,亦可於配線之間隔著絕緣層。
一像素之區域中配線部40所占之面積係相對於一像素之面積,可為30%以下,較佳為10%以下,更佳為5%以下,進而較佳為3%以下。又,整個顯示區域中配線部所占之面積亦相對於顯示區域之面積,可為30%以下,較佳為10%以下,更佳為5%以下,進而較佳為3%以下。
作為線狀體之集合體之配線部40之透光性相對較低,其透過率例如可成為20%以下或10%以下。因此,藉由將一像素之區域中配線部所占之面積設為30%以下,又,藉由將顯示區域中配線部所占之面積設為30%以下,可減少配線部40妨礙光之透過之區域。因此,於顯示區域中可減少透過率較低之區域(例如,透過率為20%以下之區域)。又,藉由將顯示區域中配線部40所占之面積設為20%以下,而透過率較高之區域增加,因此顯示裝置之透明性提高,可使背面側之像之視認性提高。
進而,各像素中之(一像素之區域中之)發光部20、IC晶片30及配線部40所占之面積係相對於一像素之面積,較佳為30%以下,更佳為20%以下,進而較佳為10%以下。又,發光部20、IC晶片30及配線部40所占之面積係相對於顯示區域A之面積,較佳為30%以下,更佳為20%以下,進而較佳為10%以下。於透明顯示裝置1不具備IC晶片30之情形時,發光部20及配線部40所占之面積相對於一像素或顯示區域A之面積較佳為與具備IC晶片30之情形相同之值。
進而,於本形態中,亦可使透過率較低之區域於一像素之區域中偏集存在。例如,於一像素之區域中,亦可使配線部40之配線彼此接近,且使發光部20及IC晶片30、與配線部40接近。藉此,可形成於X方向及Y方向上具有一定擴展之高透過率之區域。例如,可使一像素之區域內不包含低透過率區域、例如透過率20%以下之區域。藉由使低透過率之區域於一像素之區域中偏集存在,可進一步抑制光自背面側之繞射。
第1透明基材10只要具有絕緣性且為透明,則並無特別限定,但較佳為包含樹脂者,且較佳為主要包含樹脂者。作為用於透明基材之樹脂,可列舉: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EN)等聚酯系樹脂、環烯烴聚合物(COP)、環烯烴共聚物(COC)等烯烴系樹脂、纖維素、乙醯纖維素、三乙醯纖維素(TAC)等纖維素系樹脂、聚醯亞胺(PI)等醯亞胺系樹脂、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聚乙酸乙烯酯(PVAc)、聚乙烯醇(PVA)、聚乙烯醇縮丁醛(PVB)等乙烯系樹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乙烯-乙酸乙烯共聚樹脂(EVA)等丙烯酸系樹脂或交聯於其骨架而成者、胺基甲酸酯樹脂等。又,作為第1透明基材10,亦可使用較薄之玻璃、例如200 μm以下、較佳為100 μm以下之玻璃等。
上述透明基材所使用之材料之中,就耐熱性提高之觀點而言,較佳為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EN)、聚醯亞胺(PI)。又,就雙折射率較低且可減少通過透明基材觀察時之像之應變或滲色之方面而言,較佳為環烯烴聚合物(COP)、環烯烴共聚物(COC)、聚乙烯醇縮丁醛(PVB)等。
上述材料可單獨或組合2種以上、即以不同材料混合而成之形態或使包含不同材料之平面狀之基材積層而使用。第1透明基材10整體之厚度較佳為3 μm以上1000 μm以下,更佳為5 μm以上200 μm以下。第1透明基材10之可見光之內部透過率較佳為50%以上,更佳為70%以上,進而較佳為90%以上。
又,第1透明基材10較佳為具有可撓性。藉此,於例如將透明顯示裝置1安裝於彎曲之玻璃板、或由彎曲之2個玻璃板夾著而使用之情形時,可使透明顯示裝置1容易地追隨玻璃板之彎曲。又,若為當加熱至100℃以上時表現出收縮行為之素材,則更佳。 又,第1透明基材10較佳為具有鈍化層。所謂鈍化層係SiOx 、SiNx 、AlN、SiAlOx 、SiON等無機層、環烯烴、聚醯亞胺系、環氧系、丙烯酸系、酚醛清漆系等樹脂層、無機層與樹脂層之積層、矽氧烷系、矽氮烷系等矽系聚合物、或包含有機及無機之混合材料等之層。
<第1實施形態> 於上述相關技術之透明顯示裝置1中,若假定於各發光部20及各IC晶片30中流動之電流量大致相同,則於電源線41中流動之電流隨著遠離與控制部60之連接點而變少。具體而言,於第1電源主線411中流動之電流由於自該第1電源主線411分支出複數條第2電源分支線41,故而越往上方向則越少。於第2電源主線412中流動之電流由於自該第2電源主線412分支出複數條第1電源分支線413,故而越往右方向(越遠離第1電源主線411)則越少。於第1電源分支線413中流動之電流由於自該第1電源分支線413分支出複數條第2電源分支線414,故而越往下方向(越遠離第2電源主線412)則越少。
另一方面,於接地線42中流動之電流隨著接近與控制部60之連接點而變多。具體而言,於第1接地分支線423中流動之電流由於在該第1接地分支線423連接有複數條第2接地分支線424,故而越往下方向則越多。於第2接地主線422中流動之電流由於在該第2接地主線422連接有複數條第1接地分支線423,故而越往右方向(越接近第1接地主線421)則越多。
若於電源線41及接地線42中流動電流,則該電源線41及接地線42發熱。如上所述,於電源線41及接地線42之各區域中流動之電流之大小不同。因此,若比較如圖5所示般位於顯示區域A之左下且包含電源線41及接地線42中之流動最多電流之區域之第1局部區域A1、位於顯示區域A中之第1局部區域A1之對角之第2局部區域A2、位於第1局部區域A1與第2局部區域A2之間之第3局部區域A3之各者之發熱量,則第1局部區域A1最多,第2局部區域A2最少,第3局部區域A3成為第1局部區域A1與第2局部區域A2之間之量。
又,由於在發光部20及IC晶片30中亦流動電流,故而該發光部20及IC晶片30亦發熱。但是,只要各像素之間隔大致相同,則即便考慮該發光部20及IC晶片30之發熱,第1、第2、第3局部區域A1、A2、A3之發熱量之大小關係亦與上述關係相同。
又,由於在列驅動器51及行驅動器52中亦流動電流,故而該列驅動器51及行驅動器52亦發熱。於列驅動器51及行驅動器52由透明材料構成,且於第1透明基材10上設置於例如鄰接於第1電源主線411或第2接地主線422之位置之情形時,視為各驅動器51、52亦構成顯示區域A,存在因各驅動器51、52之發熱之影響而顯示區域A之溫度上升之擔憂。
圖6及圖7所示之第1實施形態之透明顯示裝置1A具有抑制如上所述之顯示區域A之溫度上升之功能,且具備第1透明基材10、發光部20、IC晶片30、配線部40、驅動器50、控制部60及散熱促進部70A。再者,由於第1透明基材10、發光部20、IC晶片30、驅動器50具有與透明顯示裝置1相同之構成,故而於圖6中省略圖示。又,由於列資料線43及行資料線44亦具有與透明顯示裝置1相同之構成,故而省略圖示。
散熱促進部70A具有促進顯示區域A之散熱之功能,且具備傳熱部71A及除熱部72A。 傳熱部71A與配線部40於構造上分開構成。如此,藉由將傳熱部71A與配線部40分開構成,可不進行發光部20、IC晶片30、配線部40等之設計變更地促進顯示區域A之散熱。 傳熱部71A設置於第1透明基材10中之設置有配線部40之第1主面。傳熱部71A形成為由4條傳熱線710A包圍顯示區域A之四角框狀。如此,藉由利用傳熱線710A構成傳熱部71A,可將顯示區域A之透過率之下降抑制至最小限度。 傳熱線710A亦可由金屬、或石墨、石墨烯、碳化物、奈米碳管、金剛石等碳系材料等形成。如此,藉由形成導熱性較高之傳熱線710A,可迅速地傳遞熱。 作為金屬材料,可列舉:銅、鋁、銀、鐵、碳化鎢等。又,於使用除金剛石以外之碳系材料之情形時,較佳為與金屬或如若加入至電解質則會離子化般之材料混合。其原因在於,可提高熱導率或於連接其他材料之部位將熱有效率地傳遞至其他材料。於傳熱線710A具有導電性之情形時,較佳為如圖8A、圖8B所示般於傳熱線710A與配線部40之交叉部分,於其等之間設置絕緣部715A。作為絕緣部715A之材料,可列舉:氧化矽或氮化矽等無機材料、或有機系光阻材料等。又,較佳為由如氮化鋁或氮化硼般之熱導率較高之材料構成。其原因在於,可自發熱部更高效率地將熱傳遞至傳熱線710A。藉由設置絕緣部715A,即便於使用導電性之傳熱線710A之情形時,亦可提高傳熱線710A之配置之自由度。
傳熱線710A亦可由絕緣性之陶瓷形成。作為此種陶瓷材料,可列舉:氮化鋁、氧化鋁、氧化矽、碳化矽、氮化矽、氮化硼等。陶瓷製傳熱線710A既可為透明,亦可不透明。於傳熱線710A為陶瓷製之情形時,於傳熱線710A與配線部40之交叉部分,變得無需於其等之間設置絕緣部715A,可提高傳熱線710A之配置之自由度。
傳熱線710A之寬度較佳為1 μm以上1000 μm以下,更佳為2 μm以上500 μm以下,進而較佳為3 μm以上200 μm以下。傳熱線710A之厚度較佳為0.1 μm以上10 μm以下,更佳為0.2 μm以上8 μm以下,進而較佳為0.5 μm以上5 μm以下。 傳熱線710A之截面面積既可遍及整體地相同,亦可於一部分區域不同。於使一部分區域之截面面積與其他區域不同之情形時,較佳為使位於第1局部區域A1附近之區域之截面面積大於位於第2局部區域A2附近之區域之截面面積,而使第1局部區域A1附近之散熱能力較第2局部區域A2附近高。如此,與第2局部區域A2相比,更可促進發熱量較多且溫度容易變高之第1局部區域A1之散熱。其結果,顯示區域A之溫度分佈之均勻性變高,可抑制發光部20之發光不均。又,較佳為使傳熱線710A中之接近下述連接部721A之區域之截面面積大於較遠之區域之截面面積,而使該較近之區域之散熱能力高於該較遠之區域。如此,可使自傳熱線710A每單位時間傳遞至連接部721A之熱量變多,可進一步促進第1局部區域A1之散熱。 作為使傳熱線710A之一部分區域之截面面積與其他區域不同之方法,可列舉使寬度及厚度中之至少一者不同。作為使寬度及厚度中之至少一者不同之方法,可列舉線性地增減或階段性地增減。
除熱部72A經由連接部721A連接於傳熱線710A,吸收傳熱線710A之熱。作為除熱部72A,可列舉:散熱片、熱管、珀爾帖元件、車輛等移動體之主體(移動體本體部)等。連接部721A較佳為具有將較多之熱有效率地傳遞至除熱部72A之功能。就此種觀點而言,作為連接部721A之材料,可列舉:銅、鋁、銀、鐵、氧化鎢等金屬材料、氮化鋁、氧化鋁、氧化矽、碳化矽、氮矽、氮化硼等陶瓷材料、或該等材料之分散物、進而石墨、石墨烯、碳化物、奈米碳管、金剛石等碳系材料等。於使用除金剛石以外之碳系材料之情形時,亦可與傳熱線710A同樣,與金屬或如若加入至電解質則會離子化般之材料混合。 連接部721A之寬度較佳為1 μm以上10 mm以下,更佳為10 μm以上5 mm以下,進而較佳為20 μm以上3 mm以下。連接部721A之厚度較佳為0.5 μm以上1 mm以下,更佳為2 μm以上500 μm以下,進而較佳為5 μm以上300 μm以下。
透明顯示裝置1A之顯示區域A之面積例如為1×104 mm2 以上2×106 mm2 以下,亦可為3×104 mm2 以上1×106 mm2 以下。又,可相對於透明顯示裝置1A之正面之面積,1%以上90%以下為顯示區域A,亦可5%以上75%以下為顯示區域A。又,顯示區域A之形狀可為長方形、正方形、與透明顯示裝置1A之外形大致相似之形狀、相對於與透明顯示裝置1A之外形相似之形狀於橫向上較縱向變長般之形狀。而且,透明顯示裝置1A可較佳地用於視認距離(自觀察者至顯示畫面為止之距離)相對較短之用途、例如如視認距離變為0.2 m以上3.0m以下般之用途。即便於如此視認距離相對較短之用途中,亦可藉由使用微小尺寸之LED並使透過率較低之區域處於規定之比率,而使透明性提高,且使越過顯示裝置可觀察之像之視認性提高。
透明顯示裝置1A可藉由準備第1透明基材10,於第1透明基材10上形成配線部40及傳熱線710A,並配置發光部20而製造。於製造具備IC晶片30之透明顯示裝置1A之情形時,可於配置發光部20(LED21)之步驟中,亦同時配置IC晶片30。配線部40之形成、發光部20之配置、IC晶片30之配置可利用公知之安裝技術。例如,可利用使用焊球之方法、轉移印花(transfer printing)等。
根據以上之第1實施形態,若為了顯示圖像而於電源線41及接地線42中流動電流,且因該電流而顯示區域A發熱,則該熱傳遞至傳熱線710A,而促進顯示區域A之散熱。因此,即便於作為除發光部20以外之構件之例如電源線41及接地線42發熱之情形時,亦可抑制顯示區域A之溫度上升。 為了獲得顯示區域A之散熱促進效果,必須進行配線部40之設計變更。 於驅動器50配置於第1透明基材10上之情形時,藉由驅動器50之驅動所產生之熱亦傳遞至傳熱線710A,而促進作為除發光部20以外之構件之驅動器50之散熱。 藉由設置吸收傳熱線710A之熱之除熱部72A,可提高顯示區域A之散熱效率。
<第1實施形態之變化例> 作為第1實施形態之變化例,可列舉以下之形態。 亦可如圖9所示般,除了圖6之四角框狀之傳熱線710A以外,還於列方向上以規定間隔配置在行方向上延伸之複數條傳熱線716A。
亦可如圖10所示般,除了圖6之四角框狀之傳熱線710A以外,還於列方向上以規定間隔配置在行方向上延伸之複數條傳熱線717A。於該情形時,傳熱線717A可與發光部20、IC晶片30及於行方向上延伸之第1電源主線411、第1電源分支線413、第1接地主線421、第1接地分支線423重疊,亦可不重疊。
亦可如圖11所示般,除了圖6之四角框狀之傳熱線710A以外,還於行方向上以規定間隔配置在列方向上延伸之複數條傳熱線716A,並且於列方向上以規定間隔配置在行方向上延伸之複數條傳熱線717A。
於圖9及圖11之構成中,傳熱線716A可與發光部20及IC晶片30重疊,亦可不重疊。
於圖10及圖11之構成中,傳熱線717A可與發光部20、IC晶片30及於行方向上延伸之第1電源主線411、第1電源分支線413、第1接地主線421、第1接地分支線423重疊,亦可不重疊。傳熱線717A亦可與於行方向上延伸之第1電源主線411、第1電源分支線413、第1接地主線421、第1接地分支線423中之至少一條遍及其長度方向全體地重疊。於傳熱線716A、717A與發光部20、IC晶片30及於行方向上延伸之第1電源主線411、第1電源分支線413、第1接地主線421、第1接地分支線423中之至少1者重疊之情形時,當傳熱線716A、717A為金屬製時較佳為中間隔著絕緣部,當為陶瓷製時亦可中間不隔著絕緣部。
圖6~圖11所示之傳熱線710A之中,亦可僅設置設置於顯示區域A之下側之第1傳熱線711A、及設置於左側之第2傳熱線712A,而不設置設置於上側之第3傳熱線713A、及設置於右側之第4傳熱線714A。若設為此種構成,則以此方式一面促進位於第1、第2傳熱線711A、712A之交叉部分之第1局部區域A1之散熱,一面減少傳熱線710A之材料之使用量。
於圖9~圖11之構成中,將傳熱線716A、717A之兩端連接於傳熱線710A,但亦可不將一端或兩端連接於傳熱線710A。於圖9~圖11之構成中,傳熱線716A、717A之條數並不限於圖示之數目。 於圖9~圖11之構成中,亦可使傳熱線716A、717A中之位於第1局部區域A1附近之區域之截面面積大於位於第2局部區域A2附近之區域之截面面積,而與第2局部區域A2相比更促進第1局部區域A1之散熱。 於圖6~圖11之構成中,亦可不設置除熱部72A。即便如此,熱亦傳遞至傳熱線710A而可促進顯示區域A之散熱。又,若將複數個除熱部72A經由複數個連接部721A連接於傳熱線710A之複數個部位,則可進一步促進顯示區域A之散熱。
例如,於圖9之構成中,於第1透明基材10中之與配線部40相同之第1主面設置傳熱線716A,但亦可如圖12A所示般於第1透明基材10之第2主面設置傳熱線716A。若設為此種構成,則可不變更第1透明基材10上之發光部20、IC晶片30、配線部40等之配置地使電源線41或接地線42之熱經由第1透明基材10傳遞至傳熱線716A,而促進顯示區域A之散熱。 再者,為了使電源線41等之熱容易傳遞至傳熱線716A,較佳為俯視時電源線41與傳熱線716A重疊,即便於完全不重疊之情形時,亦可獲得電源線41等之熱經由第1透明基材10傳遞至傳熱線716A之效果。
如圖12B所示,亦可於圖12A之構成中,設置沿第1透明基材10之厚度方向上貫通之俯視為圓形之貫通孔11A,並且以堵塞各個開口之方式配置配線部40及傳熱線716A。貫通孔11A之直徑較佳為5 μm以上100 μm以下,更佳為10 μm以上80 μm以下,進而較佳為20 μm以上50 μm以下。若設為此種構成,則電源線41等之熱經由貫通孔11A沿第1透明基材10之厚度方向前進,變得容易傳遞至傳熱線716A。 再者,貫通孔11A之俯視形狀亦可為三角形或四邊形等多邊形,亦可為橢圓。
如圖12C所示,亦可於圖12B之構成中,於貫通孔11A中填充使配線部40之熱傳遞至傳熱線716A之傳熱材73A。傳熱材73A較佳為由熱導率較高之材料構成,作為此種材料,可列舉:銅或鋁等金屬材料、氮化鋁、氧化鋁、氧化矽、碳化矽、氮化矽、氮化硼等陶瓷材料、進而石墨、石墨烯、碳化物、奈米碳管、金剛石等碳系材料等。於使用除金剛石以外之碳系材料之情形時,亦可與傳熱線710A同樣,與金屬或如若加入至電解質則會離子化般之材料混合。若設為此種構成,則電源線41等之熱變得容易經由傳熱材73A傳遞至傳熱線716A。
於圖6、圖10、圖11之構成中,亦可應用圖12A、圖12B、圖12C之構成。 傳熱線之條數、形狀或配置位置並不限於上述態樣,只要可促進顯示區域A之散熱,則可為任意態樣。 亦可將傳熱線710A、716A、717A設置於第1透明基材10之兩主面,於該情形時,既可於兩主面設置相同之傳熱線,亦可設置不同之傳熱線。
<第2實施形態> 圖13及圖14所示之第2實施形態之透明顯示裝置1B具有抑制顯示區域A之溫度上升之功能。第2實施形態之透明顯示裝置1B與第1實施形態之透明顯示裝置1A之不同點在於設置散熱促進部70B以代替散熱促進部70A。
散熱促進部70B具備傳熱部71B及除熱部72A。 傳熱部71B與配線部40於構造上分開構成。如此,藉由將傳熱部71B與配線部40分開構成,可不進行發光部20、IC晶片30、配線部40等之設計變更地促進顯示區域A之散熱。傳熱部71B具備四邊形狀之透明之傳熱層710B。傳熱層710B係以自絕緣層14之上覆蓋顯示區域A之整體之方式,設置於第1透明基材10中之與配線部40相同之第1主面。傳熱層710B之厚度可遍及整體地相同,亦可於一部分區域不同。於使一部分區域之厚度與其他區域不同之情形時,較佳為使位於第1局部區域A1附近之區域之厚度較位於第2局部區域A2附近之區域厚。如此,與第2局部區域A2相比,更可促進發熱量較多且溫度容易變高之第1局部區域A1之散熱。傳熱層710B經由連接部721A連接於除熱部72A。
作為傳熱層710B,較佳為包含透明導電氧化物(TCO)之層,可列舉:ITO(摻錫氧化銦(Indium Tin oxide))、ATO(摻銻氧化錫(Antimony Tin oxide))、PTO(摻磷氧化錫(Phosphorus Tin oxide))、ZnO2 、ZSO((ZnO)X ·(SiO2 )(1-X) )等透明導電膜、或包含碳、奈米碳管、石墨烯、碳化物、金剛石等碳材料之分散物之層、包含氮化鋁、氧化鋁、氧化矽、碳化矽、氮化矽、氮化硼等陶瓷粒子之分散物之層、包含銀等金屬奈米線之層等。於使用除金剛石以外之碳系材料之情形時,亦可與傳熱線710A同樣,與金屬或如若加入至電解質則會離子化般之材料混合。於傳熱層710B具有導電性之情形時,較佳為於傳熱層710B、與發光部20、IC晶片30及配線部40之間設置絕緣層。 傳熱層710B之全光線透過率較佳為40%以上,更佳為50%以上,進而較佳為60%以上。作為傳熱層710B之厚度,較佳為0.1 μm以上1000 μm以下,更佳為0.5 μm以上500 μm以下,進而較佳為1 μm以上100 μm以下。
根據以上之第2實施形態,若因伴隨圖像顯示而於電源線41及接地線42中流動之電流導致顯示區域A發熱,則該熱藉由傳熱層710B而於顯示區域A之面方向上傳遞,從而促進散熱。因此,即便於除發光部20以外之構件發熱之情形時,亦可抑制顯示區域A之溫度上升。
<第2實施形態之變化例> 作為第2實施形態之變化例,可列舉以下之形態。 如圖15所示,亦可將四角框狀之透明之傳熱層711B設置於第1透明基材10之第1主面。傳熱層711B亦可以不覆蓋全部發光部20及IC晶片30之方式設置,亦可以覆蓋一部分發光部20及IC晶片30之方式設置。
如圖16所示,亦可於第1透明基材10之第1主面設置傳熱層712B,該傳熱層712B具有:第1帶狀部713B,其於與第1電源主線411重疊或接近之位置朝與第1電源主線411相同之方向延伸;及第2帶狀部714B,其於與第2接地主線422重疊或接近之位置朝與第2接地主線422相同之方向延伸。關於第1帶狀部713B與第2帶狀部714B之連接部分,就促進發熱量最多之第1局部區域A1之散熱之觀點而言,較佳為位於第1局部區域A1之附近。如此,一面促進位於第1、第2帶狀部713B、714B之交叉部分之第1局部區域A1之散熱,一面減少傳熱層712B之材料之使用量。
如圖16所示,第1帶狀部713B及第2帶狀部714B之寬度可於長度方向上固定,亦可隨著接近除熱部72A而連續性地或階段性地變寬,亦可隨著接近除熱部72A而連續性地或階段性地變窄。第1帶狀部713B及第2帶狀部714B之厚度可於長度方向上固定,亦可隨著接近除熱部72A而連續性地或階段性地變厚,亦可隨著接近除熱部72A而連續性地或階段性地變薄。就提高熱向除熱部72A之傳遞效率之觀點而言,第1帶狀部713B及第2帶狀部714B之寬度較佳為如圖17所示般隨著接近除熱部72A而變寬,厚度較佳為隨著接近除熱部72A而變厚。
於圖13~圖17之構成中,亦可與圖12A、圖12B、圖12C之構成同樣地,於第1透明基材10之第2主面設置傳熱層710B、711B、712B。
亦可設置如圖18A所示般之傳熱層715B以代替上述傳熱層710B、711B、712B。
作為傳熱層715B之黏合劑,較佳為使絕緣性填料716B間之導熱性提高。為了提高黏合劑之導熱性,較佳為黏合劑之彎曲彈性模數較高,作為材料,較佳為使用各向異性聚合物。作為彎曲彈性模數,較佳為0.5 GPa以上10 GPa以下。 彎曲彈性模數較高之黏合劑用之聚合物可列舉:聚醯亞胺、或具備環烯烴或三環癸烷、金剛烷基骨架等蓬鬆結構之環氧樹脂或丙烯酸系樹脂,又,作為各向異性聚合物,可列舉:液晶性聚合物或延伸而成之聚合物等。 作為用以將絕緣性填料716B彼此結合之黏合劑,較佳為具有作為可與分散於傳熱層715B之絕緣性填料716B表面進行化學吸附(鍵結)之官能基的羰基、羥基、異氰酸基、矽烷醇基、磺基、其等之氫部分被取代為金屬離子而成者、胺基等、或藉由水解或水之吸收而成為上述官能基之結構。
作為絕緣性填料716B,就提高透明性及傳熱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絕緣性之氧化物或氮化物、或較鐵輕之元素。作為絕緣性之氧化物或氮化物,可列舉:氮化硼、氮化鋁、氮化矽、氧化鎂、氧化鋁、結晶氧化矽等。又,亦可具備以其等作為核且用以提高與樹脂之混合性或化學鍵結性之殼結構。作為絕緣性填料716B之於傳熱層715B中之濃度,就提高傳熱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滲濾濃度以上。若設為滲濾濃度以上,則絕緣性填料716B相互接觸,而於傳熱層715B內形成絕緣性填料716B之網絡。其結果,熱經由絕緣性填料716B之網絡朝顯示區域A之面方向傳遞,而促進散熱。再者,即便未包含滲濾濃度以上之絕緣性填料716B,與完全不包含絕緣性填料716B之情形相比,亦促進散熱。絕緣性填料716B之濃度可遍及傳熱層715B整體而相同,亦可於一部分區域不同。於使一部分區域之濃度與其他區域不同之情形時,就促進第1局部區域A1之散熱之觀點而言,較佳為使位於第1局部區域A1附近之區域之濃度高於位於第2局部區域A2附近之區域。 又,藉由將絕緣性填料716B修飾處理至填料表面,使包含填料之黏合劑延伸,且施加電場或磁場,而於欲傳導熱之方向上排列、配向、結合,會使熱之傳導率變得容易提高,故而較佳。
作為絕緣性填料716B之形狀,就確保彼此之接觸面積之觀點而言,較佳為具有各向異性之形狀。作為具有各向異性之形狀,可列舉:纖維狀或線狀等之一維結構、或板狀之二維結構。絕緣性填料716B較佳為於特定方向上配向,尤其是較佳為構造之長軸方向於靠近傳導熱之方向的方向上配向。 另一方面,由於包含絕緣性之氧化物等之絕緣性填料716B難以變形,故而存在難以確保絕緣性填料716B彼此之接觸面積之情形。於該情形時,若如圖18B所示般,設為將具有展性之金屬填料717B夾在絕緣性填料716B間,則變得容易確保金屬填料717B與絕緣性填料716B之接觸面積。其結果,熱變得容易經由絕緣性填料716B及金屬填料717B之網絡朝顯示區域A之面方向傳遞。 再者,作為金屬填料717B之材料,就抑制該金屬填料717B之表面劣化而抑制顯色之觀點而言,較佳為離子化傾向較小之金屬,較佳為銀、鋁、銅及金。作為金屬填料717B之大小,就傳熱層715B之透明性及絕緣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較小者,較佳為100 nm以下,更佳為50 nm以下,進而較佳為10 nm以下。
就確保傳熱層715B之透明性之另一觀點而言,較佳為黏合劑之折射率與絕緣性填料716B之折射率之差較小者。就此種觀點而言,黏合劑之中,較佳為折射率較高之苯、茀等具有包含較多苯基之結構之聚合物、或聚醯亞胺、液晶性聚合物、苯基聚矽氧烷、奈米複合材料系,其中,更佳為耐熱性較高之苯基矽烷系、茀系。另一方面,關於絕緣性填料716B,作為一維結構之材料,可列舉:氧化鋁、氧化矽等纖維材料、或二氧化鈦等橢圓體粒子,作為二維結構之材料,可列舉:六方晶氮化硼、氧化鋅等。 就確保傳熱層715B之透明性之又一觀點而言,較佳為絕緣性填料716B較小者,具體而言,較佳為100 nm以下,更佳為50 nm以下。
傳熱層之數量、形狀或配置位置並不限於上述態樣,只要可促進顯示區域A之散熱,則可為任意態樣。 傳熱層較佳為透明性較高者,但於發光部20或IC晶片30等不透明之構件上之區域中亦可不透明。設置於發光部20或IC晶片30等不透明之構件上之非透明之傳熱層較佳為導熱性高於Si,又,較佳為絕緣材料。非透明之傳熱層亦可由著色、白濁之材料形成。於此種材料為絕緣材料之情形時,較佳為:氮化物、氧化物等。亦可僅於IC晶片30上設置非透明之傳熱層,於其他區域不設置透明之傳熱層。亦可於非透明之傳熱層中包含滲濾濃度以上或未達滲濾濃度之絕緣性填料。藉由在IC晶片30上設置透明或非透明之傳熱層,可抑制因熱應變對IC晶片30造成之破壞。 於圖13~圖18A、圖18B之構成中,亦可不設置除熱部72A。 亦可將傳熱層710B、711B、712B、715B設置於第1透明基材10之兩主面,於該情形時,既可於兩主面設置相同之傳熱層,亦可設置不同之傳熱層。
<第3實施形態> 圖19及圖20所示之第3實施形態之透明顯示裝置1C具有抑制顯示區域A之溫度上升之功能。第3實施形態之透明顯示裝置1C與第1實施形態之透明顯示裝置1A之不同點在於設置有散熱促進部70C以代替散熱促進部70A。
散熱促進部70C具備傳熱配線71C及除熱部72A。 傳熱配線71C包含電源線41及接地線42之各者之一部分。構成電源線41之線中之第1電源主線411及第2電源主線412作為傳熱配線71C發揮功能。構成接地線42之線中之第1接地主線421、第2接地主線422及自第2接地主線422之端部朝向第2電源主線412延伸之第1接地分支線423(圖19中之最右側之第1接地分支線423)作為傳熱配線71C發揮功能。傳熱配線71C之截面面積大於電源線41及接地線42中之不作為傳熱配線71C發揮功能之線。作為使截面面積不同之方法,可列舉使寬度及厚度中之至少一者不同之方法。傳熱配線71C之寬度較佳為1 μm以上1000 μm以下,更佳為2 μm以上500 μm以下,進而較佳為3 μm以上200 μm以下。71C之厚度較佳為0.1 μm以上10 μm以下,更佳為0.2 μm以上8 μm以下,進而較佳為0.5 μm以上5 μm以下。亦可使至少1條傳熱配線71C之寬度及厚度中之至少一者與其他傳熱配線71C不同。
傳熱配線71C之材料既可與電源線41及接地線42中之不作為傳熱配線71C發揮功能之線相同,亦可不同。作為傳熱配線71C之材料,可列舉:銅、鋁、銀、鐵、碳化鎢等。 除熱部72A經由連接部721A連接於作為傳熱配線71C發揮功能之第1電源主線411及第1接地主線421。
根據以上之第3實施形態,若因伴隨圖像顯示而於電源線41及接地線42中流動之電流導致該電源線41及接地線42發熱,則該熱自傳熱配線71C中之截面面積較小之處朝向較大之處流動,而被引導至除熱部72A。因此,即便於作為除發光部20以外之構件之電源線41及接地線42發熱之情形時,亦藉由除熱部72A之作用促進顯示區域A之散熱,而抑制顯示區域A之溫度上升。
<第3實施形態之變化例> 作為第3實施形態之變化例,可列舉以下之形態。 如圖19所示,傳熱配線71C之寬度可於長度方向上固定,亦可隨著接近除熱部72A而連續性地或階段性地變寬,亦可隨著接近除熱部72A而連續性地或階段性地變窄。傳熱配線71C之厚度可於長度方向上固定,亦可隨著接近除熱部72A而連續性地或階段性地變厚,亦可隨著接近除熱部72A而連續性地或階段性地變薄。就提高熱向除熱部72A之傳遞效率之觀點而言,傳熱配線71C之寬度較佳為如圖21所示般隨著接近除熱部72A而變寬,厚度較佳為隨著接近除熱部72A而變厚。又,就促進第1局部區域A1之散熱之觀點而言,傳熱配線71C之寬度較佳為隨著接近第1局部區域A1而變寬,厚度較佳為隨著接近第1局部區域A1而變厚。 於圖19~圖21之構成中,亦可僅設置5條傳熱配線71C中之至少1條以上4條以下。又,亦可使構成電源線41、接地線42之線中之於圖19~圖21之構成中未作為傳熱配線71C發揮功能之線作為傳熱配線71C發揮功能。於電源線41或接地線42具有於列方向上延伸之線之情形時,亦可使該於列方向上延伸之線作為傳熱配線71C發揮功能。 亦可僅使電源線41作為傳熱配線71C發揮功能,亦可僅使接地線42作為傳熱配線71C發揮功能。
<第4實施形態> 圖22所示之第4實施形態之透明顯示裝置1D具有抑制顯示區域A之溫度上升之功能。第4實施形態之透明顯示裝置1D與第1實施形態之透明顯示裝置1A之不同點在於設置有散熱促進部70D以代替散熱促進部70A。
散熱促進部70D具備傳熱部71D及除熱部72A。 傳熱部71D具備設置於第1透明基材10之整個面之傳熱絕緣層710D以代替絕緣層14。傳熱絕緣層710D具有將發光部20、IC晶片30及配線部40絕緣,並且抑制溫度上升之功能。作為傳熱絕緣層710D之材料,可列舉:氮化鋁、氧化鋁、氧化矽、碳化矽、氮化矽、氮化硼等、或該等材料之分散物。傳熱絕緣層710D之厚度既可遍及整體而相同,亦可於一部分區域不同。於使一部分區域之厚度與其他區域不同之情形時,就促進第1局部區域A1之散熱之觀點而言,較佳為使位於第1局部區域A1附近之區域之厚度較位於第2局部區域A2附近之區域厚。 除熱部72A經由連接部721A連接於傳熱絕緣層710D。
根據以上之第4實施形態,若因伴隨圖像顯示而於電源線41及接地線42中流動之電流導致顯示區域A發熱,則該熱藉由傳熱絕緣層710D朝顯示區域A之面方向傳遞,而促進散熱。因此,即便於除發光部20以外之構件發熱之情形時,亦可抑制顯示區域A之溫度上升而無須進行發光部20、IC晶片30、配線部40等之設計變更。
<第4實施形態之變化例> 作為第4實施形態之變化例,可列舉以下之形態。 將傳熱絕緣層710D設置於第1透明基材10之整個面,但亦可設置成僅覆蓋第1透明基材10上之發熱量較多之區域,並於除此以外之區域設置絕緣層14。作為發熱量較多之區域,可列舉:電源線41及接地線42、或將發光部20與IC晶片30連接之線。 傳熱絕緣層710D較佳為透明性較高者,但於發光部20或IC晶片30等不透明之構件上之區域中亦可不透明。 亦可不設置除熱部72A。
<第5實施形態> 於第1實施形態之透明顯示裝置1A中,於第1透明基材10上配置有發光部20、IC晶片30、配線部40及傳熱部71A等構成要素。相對於此,圖23所示之第5實施形態之透明顯示裝置1E利用第1透明基材10及第2透明基材10E夾著該等構成要素。藉此,發光部20、IC晶片30、配線部40及傳熱部71A等構成要素可封入至第1、第2透明基材10、10E間而進行保護。
第2透明基材10E之材質及厚度等係與針對第1透明基材10於上文所述者相同。又,關於第1透明基材10與第2透明基材10E之材質、厚度等,可相同,亦可不同。
<第5實施形態之變化例> 於第2~第4實施形態之透明顯示裝置1B、1C、1D、或第1~第4實施形態之變化例之構成中,亦可利用第1透明基材10及第2透明基材10E夾著發光部20等構成要素。
<第6實施形態> 第1~第5實施形態之透明顯示裝置1A、1B、1C、1D、1E、或第1~第5實施形態之變化例之構成可藉由接著片材等安裝構件安裝至玻璃板或移動體等而使用。又,亦可封入至2個玻璃板間製成附透明顯示裝置之層合玻璃而使用。此種玻璃板較佳為透明者。
圖24所示之第6實施形態之附透明顯示裝置之層合玻璃100F具備第5實施形態之透明顯示裝置1E、以及夾持透明顯示裝置1E之第1玻璃板101F及第2玻璃板102F。附透明顯示裝置之層合玻璃100F可藉由將透明顯示裝置1E載置於第1玻璃板101F上,進而重疊並接著第2玻璃板102F而製造。
作為第1、第2玻璃板101F、102F,可為無機玻璃及有機玻璃中之任一者。作為無機玻璃,例如可列舉鈉鈣玻璃等。又,無機玻璃可為未強化玻璃及強化玻璃中之任一者。未強化玻璃係將熔融玻璃成形為板狀並進行緩冷而成者。強化玻璃係於未強化玻璃之表面形成壓縮應力層而成者。強化玻璃可為物理強化玻璃(例如風冷強化玻璃)及化學強化玻璃中之任一者。另一方面,作為有機玻璃,可列舉:聚碳酸酯、丙烯酸系樹脂等透明樹脂。又,亦可將第1、第2玻璃板101F、102F中之至少一者製成使用2片以上之玻璃而獲得之層合玻璃或複層玻璃。關於第1、第2玻璃板101F、102F中之任一者,厚度均較佳為0.5 mm以上5 mm以下,更佳為1.5 mm以上2.5 mm以下。再者,第1、第2玻璃板101F、102F之材質、構成及厚度可分別相同,亦可不同。
於附透明顯示裝置之層合玻璃100F之製造中,可於透明顯示裝置1E與第1玻璃板101F之間配置第1接著層103F,於透明顯示裝置1E與第2玻璃板102F之間配置第2接著層104F。藉此,於附透明顯示裝置之層合玻璃100F內可使透明顯示裝置1E穩定。第1、第2接著層103F、104F之材料可列舉以環烯烴共聚物(COP)、乙酸乙烯共聚物(EVA)、聚乙烯醇縮丁醛(PVB)等為主成分之中間膜。第1、第2接著層103F、104F設置於透明顯示裝置1E之整個面或一部分。 再者,亦可不設置第1、第2接著層103F、104F中之至少一者。
附透明顯示裝置之層合玻璃100F並不限於平面狀者,亦可具有曲面。即,附透明顯示裝置之層合玻璃100F亦可彎曲。該彎曲可為一方向,亦可於第1方向及與其正交之第2方向之2個方向上彎曲。
於獲得彎曲之附透明顯示裝置之層合玻璃100F之情形時,於經彎曲處理之第1玻璃板101F上載置透明顯示裝置1E,並於重疊經彎曲處理之第2玻璃板102F之後、或於圖24所示之位置進而配置第1、第2接著層103F、104F之後,進行加熱、加壓處理。藉此,可獲得彎曲之附透明顯示裝置之層合玻璃100F。再者,於第2玻璃板102F相對於第1玻璃板101F板厚足夠薄之情形時,亦可不對第2玻璃板102F預先進行彎曲處理。
附透明顯示裝置之層合玻璃100F可較佳地用於如視認距離(自觀察者至顯示畫面為止之距離)成為例如0.25 m以上4.0 m以下般之用途。作為具體之用途,可列舉:作為移動體之汽車、軌道車輛等車輛、飛機、建築物、透明之殼體等中之使用。更具體而言,附透明顯示裝置之層合玻璃100F可組裝至汽車中之前窗、後窗、側窗等之窗玻璃、電車等其他交通工具中之窗玻璃、車內印刷廣告等、店鋪之櫥窗、展示櫃、附門陳列櫃之窗等之至少一部分而使用。
如此,附透明顯示裝置之層合玻璃100F即便於視認距離相對較近之用途中使用,亦由於如上所述般使用微小尺寸之LED,並將透過率較低之區域設為規定比率,故而能夠一面維持顯示能力,一面確保可視認背面側之像之透明性。
<第7實施形態> 圖25所示之第7實施形態之附透明顯示裝置之層合玻璃100G具備:透明顯示裝置1G,其於上述相關技術之透明顯示裝置1之第1透明基材10之一面設置有下述第1傳熱接著層74G;第2透明基材10E,其與第1透明基材10將透明顯示裝置1G之發光部20等構成要素夾在中間;第1玻璃板101F及第2玻璃板102F,其等夾持透明顯示裝置1G及第2透明基材10E;以及散熱促進部70G。
散熱促進部70G具備:第1傳熱接著層74G,其將第1透明基材10與第1玻璃板101F接著;第2傳熱接著層75G,其將第2透明基材10E與第2玻璃板102F接著;及除熱部72A。第1、第2傳熱接著層74G、75G可藉由在製造第6實施形態之第1、第2接著層103F、104F時,如圖25之局部放大圖所示般使傳熱性填料740G、750G分散而獲得。作為此種傳熱性填料740G、750G,可列舉:銅、鋁、銀、鐵、碳化鎢等金屬粒子、碳、奈米碳管、石墨、石墨烯、碳化物、金剛石等碳材料、氮化鋁、氧化鋁、氧化矽、氧化鋁矽酸鹽、玻璃填料、碳化矽、氮化矽、氮化硼、氧化鋅(ZnO)等絕緣性之陶瓷材料。作為填料740G、750G之於第1、第2傳熱接著層74G、75G中之濃度,就使彼此接觸而提高傳熱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滲濾濃度以上。作為填料740G、750G之形狀,就確保彼此之接觸面積之觀點而言,較佳為纖維狀或線狀等具有各向異性之形狀。填料740G、750G之濃度可遍及整體而相同,亦可於一部分區域不同。於使一部分區域之濃度與其他區域不同之情形時,就促進第1局部區域A1之散熱之觀點而言,較佳為使位於第1局部區域A1附近之區域之濃度高於位於第2局部區域A2附近之區域。 又,於在填料740G、750G中使用除金剛石以外之碳系材料之情形時,亦可與傳熱線710A同樣,與金屬或如若加入至電解質則會離子化般之材料混合。 又,填料740G、750G與第1、第2傳熱接著層74G、75G中所利用之樹脂材料之折射率差較佳為0.1以內,更佳為0.05以內,進而較佳為0.01以內。 第1、第2傳熱接著層74G、75G之全光線透過率較佳為40%以上,更佳為50%以上,進而較佳為60%以上。 除熱部72A經由連接部721A連接於第1、第2傳熱接著層74G、75G。
根據以上之第7實施形態,可不進行相關技術之透明顯示裝置1之設計變更地促進顯示區域A之散熱。
<第7實施形態之變化例> 亦可由不同之材料構成填料740G與填料750G。 於例如由氧化物構成填料740G之情形時,亦可將具有展性之金屬製填料夾於填料740G間,而確保填料740G與金屬製填料之接觸面積。
例如,作為分散於第1傳熱接著層74G中之填料,亦可於採用上述傳熱性填料740G之同時採用如當藉由顯示區域A之熱將第1傳熱接著層74G加溫時維持該第1傳熱接著層74G之形狀般之填料,或者採用如當藉由顯示區域A之熱將第1傳熱接著層74G加溫時維持該第1傳熱接著層74G之形狀般之填料以代替上述傳熱性填料740G。作為此種維持形狀之填料,可列舉:氧化矽、氧化鋁、氧化鋯、二氧化鈦等。 作為第1傳熱接著層74G或第2傳熱接著層75G,亦可採用使上述填料分散於以離聚物作為主成分之中間膜、或於EVA中添加熱交聯劑所得之中間膜而成者。若設為此種構成,則可提高第1傳熱接著層74G或第2傳熱接著層75G之耐熱性。 亦可使用與不包含傳熱性填料之第6實施形態之第1接著層103F相同之接著層以代替第1傳熱接著層74G或第2傳熱接著層75G。 亦可不將第1傳熱接著層74G或第2傳熱接著層75G連接於除熱部72A,亦可不設置除熱部72A。 亦可將附透明顯示裝置之層合玻璃100G設為如第6實施形態中所言及般之彎曲之形狀。 亦可使用具有第1、第2、第4實施形態之傳熱部71A、71B、71D、第3實施形態之傳熱配線71C的透明顯示裝置1A、1B、1C、1D、及第1傳熱接著層74G,形成與透明顯示裝置1G相同之透明顯示裝置。 亦可使用與上述透明顯示裝置1G相同之透明顯示裝置、第2透明基材10E、第1、第2玻璃板101F、102F及第2傳熱接著層75G,形成與附透明顯示裝置之層合玻璃100G相同之附透明顯示裝置之層合玻璃。
<第8實施形態> 圖26所示之第8實施形態之作為移動體之汽車110H具備彎曲之附透明顯示裝置之層合玻璃作為前窗玻璃100H。前窗玻璃100H之構成要素係與圖24所示之附透明顯示裝置之層合玻璃100F相同。如圖27所示,前窗玻璃100H具備設置於該前窗玻璃100H之外周部之隱蔽層101H。隱蔽層101H設置於車內側,具有相對於車外將車內隱藏之功能。又,透明顯示裝置1E形成為小於前窗玻璃100H,自車內側觀察時封入至左下側之一部分範圍內。供設置透明顯示裝置1E之範圍可為前窗玻璃100H之面積之50%以下,亦可為30%以下。透明顯示裝置1E之除第2透明基材10E以外之構成、第1玻璃板101F及第1接著層103F構成附透明顯示裝置之玻璃板。 於此種汽車110H中,連接於透明顯示裝置1E之傳熱部71A之除熱部72A較佳為以被隱蔽層101H隱藏之方式配置於車內側。若設為此種構成,則可抑制因自車外可看見除熱部72A所導致之汽車110H之設計性之下降。
根據以上之第8實施形態,可抑制顯示區域A之溫度上升,可抑制伴隨該溫度上升之第1、第2接著層103F、104F之劣化。
<第8實施形態之變化例> 透明顯示裝置1E之大小亦可為與前窗玻璃100H大致相同之大小。 以利用隱蔽層101H將除熱部72A隱藏之方式配置,但亦可不設置散熱片等除熱部72A,而是使汽車110H中之組裝有透明顯示裝置1E之主體(移動體之本體部)111H作為除熱部發揮功能,且如圖26之局部放大圖中以二點鏈線表示般將主體111H與傳熱線710A經由連接部721A而連接。於該情形時,透明顯示裝置1E之除第2透明基材10E以外之構成、第1玻璃板101F及第1接著層103F構成附透明顯示裝置之玻璃板。 亦可採用第5、第7實施形態之附透明顯示裝置之層合玻璃100F、100G作為汽車110H之前窗玻璃100H。 於採用第7實施形態之附透明顯示裝置之層合玻璃100G作為汽車110H之前窗玻璃100H之情形時且為透明顯示裝置1如圖27所示般被封入至前窗玻璃100H之一部分範圍內之情形時,第1、第2傳熱接著層74G、75G之兩者亦可為與前窗玻璃100H大致相同之大小。或者,亦可如二點鏈線所示般,例如第1傳熱接著層74G為與前窗玻璃100H大致相同之大小,第2傳熱接著層75G為略微大於透明顯示裝置1之大小。 亦可於汽車110H之側玻璃等由1片玻璃板構成之構件設置透明顯示裝置1E而構成附透明顯示裝置之玻璃板。於該情形時,亦可將作為除熱部發揮功能之主體111H與傳熱線710A經由連接部721A連接。又,於在玻璃板中設置有隱蔽層之情形時,亦可以將除熱部72A隱藏於隱蔽層之方式配置於車內側。
<其他變化例> 亦可將上述第1~第8實施形態及變化例於可能之範圍內視需要進行組合。
該申請案係主張以2018年9月4日提出申請之日本申請案日本專利特願2018-165127及2019年3月22日提出申請之日本申請案日本專利特願2019-054427作為基礎之優先權,並將其揭示之全部內容引用至本文中。
1:透明顯示裝置 1A:透明顯示裝置 1B:透明顯示裝置 1C:透明顯示裝置 1D:透明顯示裝置 1E:透明顯示裝置 1G:透明顯示裝置 10:第1透明基材 10E:第2透明基材 11A:貫通孔 14:絕緣層 20:發光部 21B:藍色系LED 21G:綠色系LED 21R:紅色系LED 30:IC晶片 40:配線部 41:電源線 42:接地線 43:列資料線 44:行資料線 50:驅動器 51:列驅動器 52:行驅動器 60:控制部 70A:散熱促進部 70B:散熱促進部 70C:散熱促進部 70D:散熱促進部 70G:散熱促進部 71A:傳熱部 71B:傳熱部 71C:傳熱配線 71D:傳熱部 72A:除熱部 73A:傳熱材 74G:第1傳熱接著層 75G:第2傳熱接著層 100F:附透明顯示裝置之層合玻璃 100G:附透明顯示裝置之層合玻璃 100H:前窗玻璃 101F:第1玻璃板 101H:隱蔽層 102F:第2玻璃板 103F:第1接著層 104F:第2接著層 110H:汽車(移動體) 111H:主體(移動體之本體部) 411:第1電源主線 412:第2電源主線 413:第1電源分支線 414:第2電源分支線 421:第1接地主線 422:第2接地主線 423:第1接地分支線 424:第2接地分支線 710A:傳熱線 710B:傳熱層 710D:傳熱絕緣層 711A:第1傳熱線 711B:傳熱層 712A:第2傳熱線 712B:傳熱層 713A:第3傳熱線 713B:第1帶狀部 714A:第4傳熱線 714B:第2帶狀部 715A:絕緣部 715B:傳熱層 716A:傳熱線 716B:絕緣性填料 717A:傳熱線 717B:金屬填料 721A:連接部 740G:填料 750G:填料 A:顯示區域 A1:第1局部區域 A2:第2局部區域 A3:第3局部區域 P:一像素之區域 Ppx:像素間距 Ppy:像素間距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相關技術之透明顯示裝置之基本構成之俯視時之模式圖。 圖2係表示上述相關技術中之透明顯示裝置之一部分之剖視圖。 圖3係表示上述相關技術中之透明顯示裝置之一部分之俯視時之模式圖。 圖4係表示上述相關技術中之另一例之透明顯示裝置之一部分之俯視時之模式圖。 圖5係表示上述相關技術中之透明顯示裝置之發熱狀態之模式圖。 圖6係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透明顯示裝置之俯視時之模式圖。 圖7係表示上述第1實施形態之透明顯示裝置之一部分之剖視圖。 圖8A係表示上述第1實施形態之透明顯示裝置之一部分之俯視時之模式圖。 圖8B係表示上述第1實施形態之透明顯示裝置之一部分之剖視圖。 圖9係表示上述第1實施形態之變化例之透明顯示裝置之俯視時之模式圖。 圖10係表示上述第1實施形態之另一變化例之透明顯示裝置之俯視時之模式圖。 圖11係表示上述第1實施形態之又一變化例之透明顯示裝置之俯視時之模式圖。 圖12A係表示上述第1實施形態之又一變化例之透明顯示裝置之一部分之剖視圖。 圖12B係表示上述第1實施形態之又一變化例之透明顯示裝置之一部分之剖視圖。 圖12C係表示上述第1實施形態之又一變化例之透明顯示裝置之一部分之剖視圖。 圖13係表示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透明顯示裝置之俯視時之模式圖。 圖14係表示上述第2實施形態之透明顯示裝置之一部分之剖視圖。 圖15係表示上述第2實施形態之變化例之透明顯示裝置之俯視時之模式圖。 圖16係表示上述第2實施形態之另一變化例之透明顯示裝置之俯視時之模式圖。 圖17係表示上述第2實施形態之又一變化例之透明顯示裝置之俯視時之模式圖。 圖18A係表示上述第2實施形態之又一變化例之透明顯示裝置之一部分之剖視圖。 圖18B係表示上述第2實施形態之又一變化例之透明顯示裝置之一部分之剖視圖。 圖19係表示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之透明顯示裝置之俯視時之模式圖。 圖20係表示上述第3實施形態之透明顯示裝置之一部分之剖視圖。 圖21係表示上述第3實施形態之變化例之透明顯示裝置之俯視時之模式圖。 圖22係表示本發明之第4實施形態之透明顯示裝置之一部分之剖視圖。 圖23係表示本發明之第5實施形態之透明顯示裝置之一部分之剖視圖。 圖24係表示本發明之第6實施形態之層合玻璃之一部分之剖視圖。 圖25係表示本發明之第7實施形態之層合玻璃之一部分之剖視圖。 圖26係表示本發明之第8實施形態之汽車之一部分之剖視圖。 圖27係自車內側觀察上述第8實施形態及變化例中之前窗玻璃時之模式圖。
1A:透明顯示裝置
10:第1透明基材
40:配線部
41:電源線
42:接地線
70A:散熱促進部
71A:傳熱部
72A:除熱部
411:第1電源主線
412:第2電源主線
413:第1電源分支線
421:第1接地主線
422:第2接地主線
423:第1接地分支線
710A:傳熱線
711A:第1傳熱線
712A:第2傳熱線
713A:第3傳熱線
714A:第4傳熱線
721A:連接部
A:顯示區域
A1:第1局部區域
A2:第2局部區域
A3:第3局部區域

Claims (21)

  1. 一種透明顯示裝置,其係具備第1透明基材、配置於上述第1透明基材上之發光部、及連接於上述發光部之各者之配線部者,且 上述發光部之各者包含具有1 mm2 以下之面積之發光二極體, 於顯示區域中設置有促進該顯示區域之散熱之散熱促進部。
  2. 如請求項1之透明顯示裝置,其中上述發光部包含複數個上述發光二極體且配置於每個像素, 上述散熱促進部係上述配線部中之流動較多電流之區域之散熱能力較流動較少上述電流之區域之散熱能力高。
  3. 如請求項1或2之透明顯示裝置,其中上述散熱促進部包含傳熱部,該傳熱部與上述配線部於構造上分開構成。
  4. 如請求項3之透明顯示裝置,其中上述傳熱部具備包含金屬之傳熱線, 於上述傳熱線與上述配線部之間設置有絕緣部。
  5. 如請求項4之透明顯示裝置,其中上述傳熱線以於上述第1透明基材之俯視時與上述配線部重疊之方式配置。
  6. 如請求項3之透明顯示裝置,其中上述傳熱部具備透明之傳熱層,該透明之傳熱層以於上述第1透明基材之俯視時與上述顯示區域之至少一部分重疊之方式配置。
  7. 如請求項6之透明顯示裝置,其中於上述傳熱層中包含傳熱性填料。
  8. 如請求項7之透明顯示裝置,其中於上述傳熱層中包含滲濾濃度以上之上述傳熱性填料。
  9. 如請求項3之透明顯示裝置,其中上述傳熱部設置於上述第1透明基材中之上述配線部側之第1主面及與該第1主面為相反側之第2主面中之至少一個主面。
  10. 如請求項3之透明顯示裝置,其中於上述第1透明基材中設置有於其厚度方向上貫通之貫通孔, 於上述貫通孔中填充有將上述顯示區域之熱傳遞至上述傳熱部之傳熱材。
  11. 如請求項3之透明顯示裝置,其中上述傳熱部包含將上述發光部與上述配線部絕緣之傳熱絕緣層。
  12. 如請求項3之透明顯示裝置,其中上述發光部、上述配線部及上述傳熱部夾於上述第1透明基材與第2透明基材之間。
  13. 如請求項3之透明顯示裝置,其中上述散熱促進部包含吸收上述傳熱部之熱之除熱部。
  14. 如請求項1或2之透明顯示裝置,其中上述配線部包含使電流流動至上述發光部之電源線、及連接於上述發光部之接地線, 上述電源線及上述接地線中之至少一種線中之一部分區域之截面面積大於該至少一種線中之其他區域, 上述散熱促進部包含上述一部分區域、及連接於該一部分區域之除熱部。
  15. 如請求項14之透明顯示裝置,其中上述電源線及上述接地線中之至少一種線中之上述一部分區域之截面面積隨著接近上述除熱部而變大。
  16. 如請求項14之透明顯示裝置,其中上述發光部及上述配線部夾於上述第1透明基材與第2透明基材之間。
  17. 如請求項1或2之透明顯示裝置,其中於上述第1透明基材之至少一面具備接著層, 於上述接著層中包含傳熱性填料, 上述散熱促進部包含上述接著層。
  18. 一種附透明顯示裝置之玻璃板,其具備如請求項13至16中任一項之透明顯示裝置,上述透明顯示裝置係 上述第1透明基材配置於組裝在移動體之本體部之玻璃板,且 上述本體部作為上述除熱部發揮功能。
  19. 一種附透明顯示裝置之玻璃板,其具備如請求項13至16中任一項之透明顯示裝置,上述透明顯示裝置係 上述第1透明基材配置於組裝在移動體之本體部之玻璃板, 於上述玻璃板之一部分設置有隱蔽層,且 上述除熱部以藉由上述隱蔽層隱藏之方式設置於上述本體部之室內側。
  20. 一種附透明顯示裝置之層合玻璃,其具備: 如請求項1至17中任一項之透明顯示裝置;以及 供配置上述第1透明基材之玻璃板、及與該玻璃板夾持上述透明顯示裝置之另一玻璃板。
  21. 一種移動體,其具備如請求項1至17中任一項之透明顯示裝置。
TW108131007A 2018-09-04 2019-08-29 透明顯示裝置、附透明顯示裝置之玻璃板、附透明顯示裝置之層合玻璃、及移動體 TW20201476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65127 2018-09-04
JP2018165127 2018-09-04
JP2019054427 2019-03-22
JP2019-054427 2019-03-2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14767A true TW202014767A (zh) 2020-04-16

Family

ID=69721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31007A TW202014767A (zh) 2018-09-04 2019-08-29 透明顯示裝置、附透明顯示裝置之玻璃板、附透明顯示裝置之層合玻璃、及移動體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183943A1 (zh)
EP (1) EP3848919A4 (zh)
JP (2) JP7351306B2 (zh)
CN (1) CN112639936A (zh)
TW (1) TW202014767A (zh)
WO (1) WO202005006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28144A (zh) * 2018-12-28 2021-08-06 Agc株式会社 透明显示装置及移动体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47584B (zh) * 2018-08-10 2024-02-09 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显示单元组及显示面板
JP2021026108A (ja) * 2019-08-05 2021-02-22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表示装置
WO2021110332A1 (en) * 2019-12-06 2021-06-10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Window or surface of a vehicle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ptoelectronic component
US20220115436A1 (en) * 2020-10-12 2022-04-14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Transparent display
WO2022085433A1 (ja) * 2020-10-23 2022-04-28 東レ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WO2022085431A1 (ja) * 2020-10-23 2022-04-28 東レ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16507597A (zh) * 2020-10-28 2023-07-28 Agc株式会社 透明电子器件、夹层玻璃以及透明电子器件的制造方法
KR20240026888A (ko) * 2021-07-21 2024-02-29 도레이 카부시키가이샤 표시 장치
CN113658518B (zh) * 2021-08-24 2023-07-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WO2023204015A1 (ja) * 2022-04-21 2023-10-26 Agc株式会社 車両用窓ガラスシステム
US20230411572A1 (en) * 2022-06-15 2023-12-21 Lumileds Llc Led array between flexible and rigid substrates
WO2023244675A1 (en) * 2022-06-15 2023-12-21 Lumileds Llc Non-visible light source having a low-density set of light-emitting element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39873B2 (ja) * 2003-05-19 2009-03-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6259307A (ja) 2005-03-17 2006-09-28 Sony Corp 表示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ATE458276T1 (de) 2005-04-21 2010-03-15 Fiat Ricerche Durchsichtige led-anzeigevorrichtung
KR100661658B1 (ko) * 2005-04-29 2006-12-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JP2006323144A (ja) 2005-05-19 2006-11-30 Seiko Epson Corp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モジュール
KR20070067909A (ko) 2005-12-26 2007-06-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WO2007141729A1 (en) * 2006-06-08 2007-12-13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JP4678873B2 (ja) * 2006-10-30 2011-04-27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光源モジュール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と照明装置
JP2009129681A (ja) * 2007-11-22 2009-06-11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301013A (ja) * 2008-05-16 2009-12-24 Canon Inc 表示装置
EP2430652B1 (en) * 2009-05-12 2019-11-20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Illionis Printed assemblies of ultrathin, microscale in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 for deformable and semitransparent displays
JP2011091129A (ja) * 2009-10-21 2011-05-06 Sony Corp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JP2012216535A (ja) 2011-03-31 2012-11-08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金属ナノワイヤー含有透明導電膜及びその塗布液
WO2012158709A1 (en) 2011-05-16 2012-11-22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Thermally managed led arrays assembled by printing
WO2013168365A1 (ja) * 2012-05-09 2013-11-1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
JP6473973B2 (ja) * 2013-09-18 2019-02-27 Agc株式会社 合わせガラスおよび車両用表示装置
JP2015162318A (ja) * 2014-02-27 2015-09-07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組電池
JP2015185547A (ja) * 2014-03-20 2015-10-22 日本精機株式会社 有機elパネル
US9311847B2 (en) * 2014-07-16 2016-04-12 Ultravision Technologies, Llc Display system having monitoring circuit and methods thereof
KR102331600B1 (ko) 2015-01-29 2021-11-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투명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204405992U (zh) * 2015-03-03 2015-06-17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屏
JP6620464B2 (ja) 2015-08-26 2019-12-1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フレキシブル透明基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シースルー型のled表示装置
CN206918712U (zh) 2015-12-19 2018-01-23 嘉兴山蒲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Led球泡灯
KR102471936B1 (ko) * 2015-12-31 2022-11-2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US10132478B2 (en) * 2016-03-06 2018-11-20 Svv Technology Innovations, Inc. Flexible solid-state illumination devices
KR102661474B1 (ko) * 2016-04-11 2024-04-2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297410B1 (ko) 2016-12-28 2021-09-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실외 디스플레이장치
JP6678124B2 (ja) 2017-03-28 2020-04-08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車載撮像装置
CN107331298A (zh) * 2017-07-05 2017-11-07 盐城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液晶模组及柔性液晶显示装置
CN107507518A (zh) * 2017-09-05 2017-12-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
JP6768614B2 (ja) 2017-09-15 2020-10-1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車載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CN111630584B (zh) * 2018-01-25 2022-09-27 Agc株式会社 透明显示装置和具备透明显示装置的夹层玻璃
CN108320669A (zh) * 2018-01-29 2018-07-24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28144A (zh) * 2018-12-28 2021-08-06 Agc株式会社 透明显示装置及移动体
CN113228144B (zh) * 2018-12-28 2023-09-05 Agc株式会社 透明显示装置及移动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39936A (zh) 2021-04-09
WO2020050062A1 (ja) 2020-03-12
US20210183943A1 (en) 2021-06-17
JP7351306B2 (ja) 2023-09-27
EP3848919A4 (en) 2022-06-01
JP2023169265A (ja) 2023-11-29
JPWO2020050062A1 (ja) 2021-09-24
EP3848919A1 (en) 2021-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2014767A (zh) 透明顯示裝置、附透明顯示裝置之玻璃板、附透明顯示裝置之層合玻璃、及移動體
US8476828B2 (en) Electro-optical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illumination apparatus including a panel having an electro-optical layer
ES2426926T3 (es) Sistema de disposición de LED
CN108267903A (zh) 显示装置、使用其的多屏幕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WO2019146634A1 (ja) 透明表示装置、及び透明表示装置を備えた合わせガラス
US20210316535A1 (en) Transparent display device and vehicle
US1148218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O2020196134A1 (ja) 透明表示装置、透明表示装置付きガラス板、透明表示装置付き合わせガラス、及び移動体
KR20230065220A (ko) 표시장치
KR102401089B1 (ko) 표시 장치
KR102632269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US20230299058A1 (en) Transparent display device, laminated glas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ransparent display device
US20220261106A1 (en) Display device
KR102595339B1 (ko) 투명 디스플레이
KR101873586B1 (ko) 표시장치
US20230261164A1 (en) Transparent electronic device, laminated glas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ransparent electronic device
WO2021010217A1 (ja) 透明表示装置、合わせガラス、及び透明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2345250B1 (ko) 반도체 발광 소자를 이용한 차량용 램프
KR20200062702A (ko) 투명 디스플레이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리 조립체
CN117199096A (zh) 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与电子设备
CN117120254A (zh) 光电子发光设备和方法
KR20200062703A (ko) 투명 디스플레이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리 조립체
CN116964519A (zh) 显示器光源用隔热片、包括其的隔热光源模块、隔热背光单元及显示装置
JP2012212739A (ja) 発光制御方法および発光体
JP2021015262A (ja) 透明表示装置、合わせガラス、及び透明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