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99096A - 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与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与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99096A
CN117199096A CN202210614130.9A CN202210614130A CN117199096A CN 117199096 A CN117199096 A CN 117199096A CN 202210614130 A CN202210614130 A CN 202210614130A CN 117199096 A CN117199096 A CN 1171990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mitting
emitting diode
display panel
driving circuit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1413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飞
刘政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Kangjia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Kangjia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Kangjia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Kangjia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1413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99096A/zh
Publication of CN1171990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990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与电子设备,且所述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包括:衬底,设置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驱动电路层,设置在所述衬底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第一发光二极管,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以及第二发光二极管,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且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错位设置,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二发光二极管电性连接于所述驱动电路层。通过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与电子设备,可提高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可靠性和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与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与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采用发光二极管形成发光像素,不需要背光源且结构简单,可应用于多种场景。其中,柔性显示就是一大应用方向。目前的可卷曲、可折叠的显示产品大部分是OLED显示面板,但随着微发光二极管(Micro-LED)技术的逐步成熟,柔性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将会得到更多应用。
在形成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时,由于发光二极管具有一定的厚度,当像素密度过高时,显示屏弯曲的时候,相邻像素之间会发生干涉,导致发光二极管芯片损坏,引起可靠性问题。
因此,如何排布像素,提高显示屏的可靠性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与电子设备,旨在解决柔性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可靠性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设置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驱动电路层,设置在所述衬底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
第一发光二极管,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
第二发光二极管,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且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错位设置,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二发光二极管电性连接于所述驱动电路层;
反射层,位于远离所述衬底设置有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一侧,以及远离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设置有所述衬底的一侧。
上述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将发光二极管设置在衬底的两侧,在维持相同像素密度的条件下,使得衬底同侧的像素间距增大了一倍,使得显示面板无论在正面弯曲或背面弯曲的时候,相邻的发光二极管之间不会发生干涉,避免发光二极管损坏,提高显示面板的可靠性。
可选地,所述驱动电路层包括:
第一驱动电路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且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电性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层表面;以及
第二驱动电路层,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且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电性连接在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层表面。
可选地,所述衬底内设置有过孔导电结构,所述过孔导电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层和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层。
可选地,所述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反射层,所述第一反射层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层表面,且所述第一反射层覆盖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在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层上的正投影。
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反射层,可将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散射的光反射,并使光从显示面板的正面反射出,提高显示效果。
可选地,所述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还包括:
第一保护结构,包裹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以及
第二保护结构,包裹所述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
通过设置所述第一保护结构和所述第二保护结构,可对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和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起保护作用,避免显示面板在弯曲时破损。
可选地,所述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反射层,所述第二反射层包覆所述第二保护结构。
通过设置所述第二反射层,使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光从显示面板的正面发出,使得显示面板具有较高的像素密度,提高显示效果。
可选地,所述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封装层,所述第一封装层设置在所述第一保护结构表面,以及相邻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之间的所述驱动电路层上;以及
第二封装层,所述第二封装层设置在所述第二保护结构表面,以及相邻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之间的所述驱动电路层上。
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封装层和所述第二封装层,可对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和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进行防护,避免刮伤,且不影响柔性显示面板的柔性功能。
可选地,所述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三反射层,所述第三反射层覆盖所述第二封装层。
通过设置第三反射层,将底发射的光线全部反射回正面,提高出光效率。
可选地,所述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包括黑矩阵层,所述黑矩阵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封装层表面,且位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和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之间的间隙中。
通过设置所述黑矩阵层,在不影响光效的条件下,提高显示面板的对比度。
可选地,所述衬底为柔性衬底。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形成衬底,且所述衬底设置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在所述衬底的所述第一表面形成驱动电路层;
在所述衬底的所述第二表面形成驱动电路层;
在所述第一表面的所述驱动电路层上设置第一发光二极管;
在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驱动电路层上设置第二发光二极管;
且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错位设置,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二发光二极管电性连接于所述驱动电路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还包括:在远离所述衬底设置有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一侧,以及远离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设置有所述衬底的一侧设置反射层;
在所述第一表面的所述驱动电路层上设置第一发光二极管。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供电装置;
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于所述供电装置;以及
如上的任意一项所述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装置和所述供电装置。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中衬底的形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第一驱动电路层和第一驱动电极的形成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第二暂态基板的形成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第二发光二极管和第一反射层的形成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第二保护结构和第二反射层的形成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第二封装层和第三反射层的形成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第三暂时基板的形成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一保护结构的形成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第一封装层和黑矩阵层的形成结构示意图。
图10位本发明中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1-第一暂态基板;1002-第二暂态基板;1003-第三暂态基板;101-衬底;102-过孔导电结构;1031-第一驱动电路层;1032-第二驱动电路层;1041-第一驱动电极;1042-第二驱动电极;1051-第一反射层;1052-第二反射层;1053-第三反射层;1061-第一发光二极管;1062-第二发光二极管;107-键合材料层;1081-第一保护结构;1082-第二保护结构;1091-第一封装层;1092-第二封装层;110-黑矩阵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柔性显示面板由于其可弯曲、可折叠的特性,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具体的,柔性显示面板可应用在常用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上,例如显示器、电视机、手机等电子设备上,实现电子设备的可折叠功能。柔性显示面板还可以应用在车载显示器、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等消费电子设备领域,可依据具体电子设备的形状任意弯曲。再者,柔性显示面板对航空航天、军事、工业等领域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因柔性显示面板使用柔软的材料制成,使用非玻璃材质,不会影响操作者在进行危险操作时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10所示,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包括衬底101,以及设置在衬底101表面的多个发光二极管,每个发光二极管为一个子像素,多个子像素组成一个发光像素。在衬底101上还设置有驱动电路层,多个发光二极管电性连接于电路层,驱动电路层为发光二极管的控制电路,可控制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当发光二极管仅设置在衬底101的一侧的表面呈阵列设置时,发光二极管之间的间距过小,在显示面板卷曲或折叠时,相邻的发光二极管之间的间距不足以容纳两个发光二极管,则相邻的发光二极管易损坏。而当相邻的发光二极管之间的间距过大时,会影响显示面板的亮度以及清晰度。
基于此,本发明希望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通过对发光二极管的位置进行排布设计,并增加多个反射层,可在保证显示面板可靠性的同时保证显示面板的亮度以及清晰度,进而改善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可靠性和出光效果。
请参阅图10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所述发光二极管面板包括衬底101,以及设置在衬底101两侧的发光二极管。将发光二极管设置在衬底101两侧,可在相同的像素密度下,增加相邻两个微发光二级管之间的间距。避免显示面板在弯曲或折叠时,相邻的发光二极管碰撞,影响显示面板的可靠性。可以理解的,各个发光二极管的种类可以是微发光二极管、迷你发光二级管,在此不限。
请参阅图10所示,在本发明中,为方面描述,可将衬底101的两个表面定义为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其中,将第一发光二极管1061所在的一侧定义为第一表面,将第二发光二极管1062所在的一侧定义为第二表面。将第一表面所在的一侧定义为显示面板的正面,将第二表面所在的一侧定义为显示面板的背面,显示面板发射出的光从正面发出。
请参阅图10所示,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衬底101的第一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1061。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1061在第一表面呈阵列设置,且相邻的第一发光二极管1061具有第一间距。在衬底101的第二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二发光二极管1062。多个第二发光二极管1062在第二表面呈阵列设置,且相邻的第一发光二极管1061也具有第一间距。在本申请中,第一发光二极管1061和第二发光二极管1062错位设置,即在相邻的第一发光二极管1061之间,且位于衬底101的第二表面,设置有第二发光二极管1062,在相邻的第二发光二极管1062之间,且位于衬底101的第一表面,设置有第一发光二极管1061。相邻的第一发光二极管1061和第二发光二极管1062之间具有第二间距。第二间距设置为例如1个发光二极管的距离,则第一间距等于3个发光二极管的距离。
请参阅图10所示,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每个发光二极管相当于一个子像素。第一发光二极管1061和第二发光二极管1062中均包括多个红色发光二极管、绿色发光二极管和蓝色发光二极管。在第一发光二极管1061和第二发光二极管1062形成的阵列中,红色发光二极管、绿色发光二极管和蓝色发光二极管相邻设置。当第二发光二极管1062的光被反射从第一表面的一侧发射出时,相邻的一个或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1061和第二发光二极管1062组成一个完整的发光像素。
请参阅图2和图10所示,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衬底101的两侧设置有上驱动电路层,以驱动发光二极管发光。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路层包括设置在第一表面的第一驱动电路层1031,以及设置在第二表面的第二驱动电路层1032。第一驱动电路层1031和第二驱动电路层1032通过设置在衬底101中的过孔导电结构102电性连接。在发光二极管上还设置有保护结构,以避免发光二极管在弯曲时发生碰撞,造成损伤。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结构包括包裹第一发光二极管1061的第一保护结构1081,以及包裹第二发光二极管1062的第二保护结构1082。在保护结构上设置有封装层,可对发光二极管进行防护,避免刮伤。进一步的,所述封装层包括设置在第一保护结构1081上的第一封装层1091,以及设置在第二保护结构1082上的第二封装层1092。在远离衬底101设置有第一发光二极管1061的一侧,以及远离第二发光二极管1062设置有衬底的101一侧,还设置有多个反射层,包括反射第一发光二极管1061散射光的第一反射层1051,反射第二发光二极管1062出射光的第二反射层1052,以及进行底部散射光反射的第三反射层1053。进一步的,在第一封装层1091的表面,还设置有黑矩阵层110,以避免相邻的发光二极管混色,进而提高显示面板的亮度和对比度。
在本申请中,显示面板的具体结构和制造方法如下所述。
请参阅图1所示,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首先,可提供第一暂态基板1001,并在第一暂态基板1001的一侧形成衬底101。具体的,第一暂态基板1001为蓝宝石(Al2O3)基板或玻璃基板等常见的暂态基板。衬底101为柔性透明衬底,进一步的,衬底101的材料例如为透明聚酰亚胺薄膜。则可在第一暂态基板1001的一侧衬底101沉积预设厚度的聚酰亚胺薄膜,形成柔性透明衬底。衬底101的厚度为例如20um-30um,具体为例如23um、25um或28um等。在本实施例中,衬底101与第一暂态基板1001贴合的一侧为衬底101的第二表面。
请参阅图2所示,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衬底101上设置有呈阵列设置的过孔导电结构102,过孔导电结构102由衬底101的第一表面延伸至第二表面,可连接设置在不同表面的驱动电路层。具体的,在形成衬底101后,在衬底101的预设位置形成多个通孔。通孔贯穿衬底101,由衬底101的第一表面延伸至第二表面。在形成通孔后,在通孔内沉积导电材料,形成过孔导电结构102。其中,导电材料可选用导电性能良好的金属,例如选用铜或铝。在本实施例中,在每个发光二极管所在位置的一侧形成一个过孔导电结构102,以将呈阵列设置的多个微发光二级管的驱动元件电性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驱动电路。
请参阅图2所示,在本发一实施例中,在衬底101的第一表面设置有第一驱动电路层1031,在第一驱动电路层1031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极1041。其中,第一驱动电路层1031为薄膜晶体管电路层。具体的,在形成过孔导电结构102后,在第一表面设置一层薄膜晶体管电路,形成第一驱动电路层1031。并在第一驱动电路层1031的表面形成第一驱动电极1041。进一步的,可直接在柔性衬底101上形成多个半导体器件,并将多个半导体器件连接起来,形成驱动电路层。也可以先制成第一驱动电路层1031,并将第一驱电路层转移至衬底101的第一表面。第一驱动电路层1031电性连接于每个过孔导电结构102,以实现不同表面上驱动电路层的连接。第一驱动电极1041设置在第一驱动电路层1031表面,且电性连接于第一驱动电路层103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电极1041成对设置。在每对第一驱动电极1041中,相邻的第一驱动电极1041之间的间距等于发光二极管两个连接电极之间的距离。第一驱动电极1041使用导电性能良好的导电金属制成,例如为金属铜或金属铝。
请参阅图3所示,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形成第一驱动电极1041后,在第一驱动电极1041所在的一侧设置第二暂态基板1002,并将第一暂态基板1001剥离。具体例如通过激光剥离(Laser Lift Off,LLO)技术将第一暂态基板1001剥离。具体的,第二暂态基板1002与衬底101的第一表面贴合,且第二暂态基板1002与衬底101第一表面上的第一驱动电极1041贴合。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暂态基板1002与第一暂态基板1001材料相同,例如为蓝宝石基板或玻璃基板。
请参阅图4所示,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将第一暂态基板1001剥离后,在衬底101的第二表面设置第二驱动电路层1032,并在第二驱动电路层1032的表面设置第二驱动电极1042。第二驱动电路层1032也为薄膜晶体管电路层,且第二驱动电路层1032可直接形成与衬底101的第二表面,也可先制成第二驱动电路层1032,再转移至第二衬底101的第二表面。第二驱动电路层1032电性连接于过孔导电结构102,进而电性连接于第一驱动电路层1031。第二驱动电极1042设置在第二驱动电路层1032表面,且第二驱动电极1042电性连接于第二驱动电路层1032。第二驱动电极1042成对设置,在每对第二驱动电极1042中,相邻的第二驱动电极1042之间的间距等于发光二极管两个连接电极之间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成对的第二驱动电极1042与成对的第一驱动电极1041交替设置,以连接在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交替设置的发光二极管。成对的第一驱动电极1041和成对的第二驱动电极1042等间距设置,且第一驱动电极1041和最近的第二驱动电极1042之间的间距例如为一个发光二极管的距离。第二驱动电极1042与第一驱动电极1041材料相同,例如使用金属铜或金属铝等具有导电性能良好的导电金属制成。
请参阅图4所示,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形成第二驱动电极1042后,在第二驱动电路层1032的表面形成第一反射层1051。第一反射层1051设置在第一发光二极管1061在第二驱动电路层1032正投影的位置,且第一反射层1051覆盖第一发光二极管1061在第二驱动电路层1032上的正投影。第一反射层1051可将第一发光二极管1061散射的光反射,从对应的第一发光二极管1061正面出光方向发射出。其中,第一反射层1051可以为任意可实现光反射的材料制成,可保证第一反射层1051具有较高的反射率即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反射层1051例如为金属反射层,具体例如为镀铝反射层、镀铜反射层、镀银反射层或镀金反射层。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反射层1051例如为介质反射层,具体例如为镀硫化锌层或镀氧化硅层等。
请参阅图4所示,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形成第一反射层1051后,在第二驱动电路层1032上键合多个第二发光二极管1062。具体的,可采用对位键合机台,将第二发光二极管1062键合到第二驱动电路层1032表面。进一步的,可以通过键合材料层107将第二发光二极管1062键合到第二驱动电路层1032表面的第二驱动电极1042上。在第二发光二极管1062上,设置有连接电极,在键合时,将第二发光二极管1062的连接电极通过键合材料层107与第二驱动电极1042连接。键合材料层107设置在驱动电极和发光二极管之间,将发光二极管和驱动电极电性连接。本发明并不限制键合材料层107的具体材料,可实现发光二极管的键合即可。在本实施例中,键合材料层107例如选用异方性导电胶(Anisotropic ConductiveFilm,ACF)制成。在其他实施例中,键合材料层107例如选用焊材制成,且所选焊材需为具有低熔点的材料,例如为金锡合金、铟、锡化铟等材料。
请参阅图5所示,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第二驱动电路层1032上键合多个第二发光二极管1062后,在每个第二发光二极管1062上形成第二保护结构1082,第二保护结构1082包裹每个第二发光二极管1062。具体的,在将第二发光二极管1062键合后,在第二驱动电路层1032表面旋涂一层封装胶(图中未显示),并通过曝光显影,移除相邻第二发光二极管1062之间的封装胶,仅保留包覆第二发光二极管1062的封装胶,形成图案化的第二保护结构1082。形成的第二保护结构1082包裹第二发光二极管1062,并暴露出第一反射层1051。进一步的,第二保护结构1082的材料例如为透明硅树脂或环氧树脂,具有高硬度和高防护性。在对柔性显示面板进行弯曲或折叠时,第二保护结构1082可保护第二发光二极管1062在转动的过程中不受损伤。
请参阅图5所示,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形成包裹第二发光二极管1062的第二保护结构1082后,在第二保护结构1082上形成第二反射层1052。第二反射层1052包裹第二保护结构1082,覆盖第二保护结构1082的表面和侧面,使得第二发光二极管1062的光线均由衬底101的第一表面的一侧发出。具体的,第二反射层1052的材料与第一反射层1051材料相同。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反射层1052例如为金属反射层,且例如为镀银反射层,且可通过镀银的方式形成第二反射层1052。第二反射层1052包覆第二发光二极管1062的表面和侧面,仅暴露第二发光二极管1062朝向衬底101的一侧。第二发光二极管1062发射出的光线经过第二反射层1052的反射后,反射光线可以由垂直于衬底101的方向发出,进而保证第二发光二极管1062的出光效果。
请参阅图6所示,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形成第二反射层1052后,在第二发光二极管1062上以及相邻的第二发光二极管1062之间形成第二封装层1092。第二封装层1092覆盖第二发光二极管1062上的第二反射层1052、相邻第二发光二极管1062上的第一反射层1051,以及第二发光二极管1062和第一反射层1051之间的第二驱动电路层1032。进一步的,第二封装层1092为透明柔性封装层。第二封装层1092可采用透明柔性封装胶制成,具体例如采用透明柔性的聚酰亚胺制成。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封装层1092的厚度例如第二发光二极管1062高度的1.2~1.5倍。较厚的第二封装层1092可对第二发光二极管1062进行防护,避免刮伤。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封装层,在实现防护的同时,不会影响柔性显示面板的柔性功能。
请参阅图6所示,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形成第二封装层1092后,在第二封装层1092的表面形成第三反射层1053。第三反射层1053覆盖第二封装层1092,使得第一发光二极管1061经过第一反射层1051、第二发光二极管1062经过第二反射层1052任未能从显示面板正面出射的光,即底发射的光线经过第三反射层1053的作用,能够完全从显示面板的正面发出。进一步的,第三反射层1053的材料与第一反射层1051和第二反射层1052的材料相同。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反射层1053例如为金属反射层,且例如为镀银反射层。可通过镀银的方式形成第三反射层1053。
请参阅图7所示,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形成第三反射层1053后,在第三反射层1053表面设置第三暂态基板1003,并将第二暂态基板1002剥离。具体例如通过激光剥离技术将第二暂态基板1002剥离。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暂态基板1003与第三反射层1053表面贴合。第三暂态基板1003与第一暂态基板1001、第二暂态基板1002的材料相同,例如为蓝宝石基板或玻璃基板。
请参阅图8所示,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设置第三暂态基板1003后,在第一驱动电路层1031上键合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1061。具体的,可采用对位键合机台,将第一发光二极管1061键合到第一驱动电路层1031表面。进一步的,可以通过键合材料层107将第一发光二极管1061键合到第一驱动电路层1031表面的第一驱动电极1041上。在第一发光二极管1061上,设置有连接电极,在键合时,将第一发光二极管1061的连接电极通过键合材料层107与第一驱动电极1041连接。
请参阅图9所示,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第一驱动电路层1031上键合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1061后,在每个第一发光二极管1061上形成第一保护结构1081,第一保护结构1081包裹每个第一发光二极管1061。具体的,在将第一发光二极管1061键合后,在第一驱动电路层1031表面旋涂一层封装胶(图中未显示),并通过曝光显影,移除相邻第一发光二极管1061之间的封装胶,仅保留包覆第一发光二极管1061的封装胶,形成图案化的第一保护结构1081。形成的第一保护结构1081包裹第一发光二极管1061,并暴露出第一驱动电路层1031。第一保护结构1081的材料与第二保护结构1082相同,例如为透明硅树脂或环氧树脂,具有高硬度和高防护性。在对柔性显示面板进行弯曲或折叠时,第一保护结构1081可保护第一发光二极管1061在转动的过程中不受损伤。
请参阅图9所示,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形成第一保护结构1081后,在第一发光二极管1061上以及相邻的第一发光二极管1061之间形成第一封装层1091。第一封装层1091覆盖第一发光二极管1061上的第一保护结构1081,以及第一发光二极管1061和第一反射层1051之间的第一驱动电路层1031。进一步的,与第二封装层1092相同,第一封装层1091为透明柔性封装层。第一封装层1091可采用透明柔性封装胶制成,具体例如采用透明柔性的聚酰亚胺制成。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封装层1091的厚度例如第一发光二极管1061高度的1.2~1.5倍。较厚的第一封装层1091可对第一发光二极管1061进行防护,避免刮伤。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封装层,在实现防护的同时,不会影响柔性显示面板的柔性功能。
请参阅图9所示,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形成第一封装层1091后,在第一封装层1091上形成黑矩阵层110。黑矩阵层110包括多个阵列设置的黑矩阵块,多个黑矩阵块在第一封装层1091上呈阵列设置,每个黑矩阵块位于第一发光二极管1061和第二发光二极管1062之间的间隙中。进一步的,可在第一封装层1091上旋涂厚度为例如2um~3um的黑矩阵(Black Matrix,BM)材料,并经过曝光显影移除第一发光二极管1061和第二发光二极管1062所在位置的黑矩阵材料,形成图案化的黑矩阵层11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黑矩阵的材料例如为氯丁橡胶(Cr)、黑色树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黑矩阵的材料为金属,且例如为钼、铬、铝、钛和铜中的至少一个或者所述钼、铬、铝、钛、铜对应的金属氧化物和金属氮化物中的至少一个。
请参阅图9和图10所示,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形成黑矩阵层110后,将第三暂态基板1003剥离。具体例如通过激光剥离技术将第三暂态基板1003剥离。将第三暂态基板1003剥离后,即完整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制作。该显示面板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可弯曲、可折叠,在发生形变时,不会对人身造成伤害。
本发明中提供的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应用于电子设备上时,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包括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控制装置和供电装置,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和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于供电装置,且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电性连接于控制装置。供电装置例如可以是将市电转换为特定电压的电源板,也可以是电池,供电装置用于为驱动装置和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供电。控制装置可包括调节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控制板和控制键。控制键可以是电性连接于控制板的按钮、遥控或是屏幕上的触屏设备等任意人工交互结构。控制板可以根据控制键输入的指令调整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状态,包括但不仅限于控制面板的亮度、灰度、色彩以及其他输入或输出信号。
综上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包括衬底,以及设置在衬底两侧的发光二极管。在衬底的两侧设置有上驱动电路层,以驱动发光二极管发光。且所述驱动电路层包括设置在第一表面的第一驱动电路层和设置在第二表面的第二驱动电路层。在发光二极管上还设置有保护结构,且所述保护结构包括包裹第一发光二极管的第一保护结构,以及包裹第二发光二极管的第二保护结构。在保护结构上设置有封装层,且所述保护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保护结构上的第一封装层,以及设置在第二保护结构上第二封装层。在第二表面所在的一侧,还设置有多个反射层,且包括反射第一发光二极管散射光的第一反射层,反射第二发光二极管出射光的第二反射层,以及进行全部散射光反射的第三反射层。在第一封装层的表面,还设置有黑矩阵层。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可提高显示面板的可靠性、亮度以及清晰度。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衬底,设置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驱动电路层,设置在所述衬底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
第一发光二极管,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以及
第二发光二极管,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且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错位设置,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二发光二极管电性连接于所述驱动电路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层包括:
第一驱动电路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且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电性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层表面;以及
第二驱动电路层,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且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电性连接在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层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内设置有过孔导电结构,所述过孔导电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层和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层。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反射层,所述第一反射层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层表面,且所述第一反射层覆盖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在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层上的正投影。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还包括:
第一保护结构,包裹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以及
第二保护结构,包裹所述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反射层,所述第二反射层包覆所述第二保护结构。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封装层,所述第一封装层设置在所述第一保护结构表面,以及相邻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之间的所述驱动电路层上;以及
第二封装层,所述第二封装层设置在所述第二保护结构表面,以及相邻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之间的所述驱动电路层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还括第三反射层,所述第三反射层覆盖所述第二封装层。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包括黑矩阵层,所述黑矩阵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封装层表面,且位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和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之间的间隙中。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为柔性衬底。
11.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形成衬底,且所述衬底设置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在所述衬底的所述第一表面形成驱动电路层;
在所述衬底的所述第二表面形成驱动电路层;
在所述第一表面的所述驱动电路层上设置第一发光二极管;
在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驱动电路层上设置第二发光二极管;
且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错位设置,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二发光二极管电性连接于所述驱动电路层。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供电装置;
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于所述供电装置;以及
如权利要求1-10的任意一项所述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装置和所述供电装置。
CN202210614130.9A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与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71990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14130.9A CN117199096A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与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14130.9A CN117199096A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与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99096A true CN117199096A (zh) 2023-12-08

Family

ID=88991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14130.9A Pending CN117199096A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与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9909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47643B1 (ko) 반도체 발광소자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476687B1 (ko) 반도체 발광 소자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180081378A (ko) 반도체 발광소자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180003246A (ko) 반도체 발광소자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180065342A (ko) 반도체 발광소자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3570966A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拼接屏
KR20230047339A (ko) 배선 필름 및 그를 포함한 표시 장치
KR20180093767A (ko) 반도체 발광 소자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200026774A (ko) 반도체 발광 소자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11613642A (zh) 电子装置
KR20220127410A (ko) 표시 장치,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타일형 표시 장치
CN107123663B (zh) 显示装置
KR20210113503A (ko)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JP7032645B2 (ja) 発光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7199096A (zh) 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与电子设备
WO2022044708A1 (ja) 表示装置
CN112955813B (zh) 绑定背板及其制作方法、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KR20200005096A (ko) 반도체 발광 소자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20180115173A (ko) 반도체 발광소자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4649365A (zh) 显示装置
KR102589905B1 (ko) 협 베젤 플렉서블 전계 발광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2557580B1 (ko) 반도체 발광 소자 패키지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771463B1 (ko) 반도체 발광 소자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TWI822039B (zh) 電子裝置的製造方法
CN220065081U (zh) 透明显示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