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10217A - 無線送電裝置、無線電力傳送系統、無線送電裝置與無線受電裝置的設置方法、以及無線送電裝置與無線受電裝置的設置位置的變更方法 - Google Patents

無線送電裝置、無線電力傳送系統、無線送電裝置與無線受電裝置的設置方法、以及無線送電裝置與無線受電裝置的設置位置的變更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10217A
TW202010217A TW108107648A TW108107648A TW202010217A TW 202010217 A TW202010217 A TW 202010217A TW 108107648 A TW108107648 A TW 108107648A TW 108107648 A TW108107648 A TW 108107648A TW 202010217 A TW202010217 A TW 20201021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power
power
transmission
power transmission
wireles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076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端順二
植木大地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歐姆龍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歐姆龍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歐姆龍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102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10217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2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frequency wav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6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responsive to the presence of foreign objects, e.g. detection of living beings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無線送電裝置,在無線地對供電對象供給電力的無線送電裝置中,可切換進行通常的電力傳送的狀態、與傳送比通常時弱的電力的狀態。本發明的無線送電裝置是無線地對供電對象供給電力的無線送電裝置,其包括傳送狀態切換部件,所述傳送狀態切換部件基於來自用戶的輸入來切換通常傳送模式與抑制傳送模式,所述通常傳送模式連續傳送發揮所述供電對象的主要功能所需的值以上的電力,所述抑制傳送模式以每單位規定時間的傳送電力的值比所述通常傳送模式低的方式來傳送電力。

Description

無線送電裝置、無線電力傳送系統、無線送電裝置與無線受電裝置的設置方法、以及無線送電裝置與無線受電裝置的設置位置的變更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無線(wireless)地對供電對象供給電力的無線送電裝置以及無線電力傳送系統。
近年來,藉由非接觸方式來對供電對象供給電力的無線電力傳送技術備受矚目。此類技術有多種方式,已知有將短距離間的供電作為對象者(電磁感應型)、可在數米以上的相對較長的距離實現供電的方式(電波型)等。
此類技術中,尤其在藉由向隔開一定程度的位置進行供電的方式,來輸送大的電力時,必須考慮電波暴露對位於送電區域內的人或電子機器等的影響。關於此點,藉由發送具有指向性的電波,在一定程度上縮窄送電區域,從而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供電對象以外的電子機器或人暴露在電波中的情況。然而,例如在將受電裝置設置於規定空間時,在一邊確認受電裝置是否收到來自送電裝置的電波,即,一邊確認是否為可從送電裝置傳送電力的位置,一邊進行作業的情況下,作業者不得不執行送電區域內的作業。
關於此,提出有下述技術:當檢測到規定的無線機器位於送電區域內時,停止送電,或者減弱用於送電的電波強度(例如專利文獻1等)。於專利文獻1中記載有:在包含電力發送機、電力接收機及無線標籤(tag)而構成的無線電力傳送系統中,當電力發送機認知到無線標籤的存在時,減弱從發送機發送的電力信號的強度(包括將強度設為零)。
然而,如上所述的方法中,存在下述問題:在無規定的無線機器(無線標籤)的狀態下,無法減弱用於送電的電波。因此,例如若在受電裝置的設置時作業者未持有規定的無線機器,則無法既傳送用於確認電波接收的電力又減弱電波強度。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2-191268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鑒於如上所述的實情,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在無線地對供電對象供給電力的無線電力傳送系統中,可基於來自用戶的輸入來切換傳送至供電對象的電力的強度。 [解決問題之手段]
為了解決所述問題,本發明的無線送電裝置無線地對供電對象供給電力,所述無線送電裝置包括傳送狀態切換部件,所述傳送狀態切換部件基於來自用戶的輸入來切換通常傳送模式與抑制傳送模式,所述通常傳送模式連續傳送發揮所述供電對象的主要功能所需的值以上的電力,所述抑制傳送模式以每單位規定時間的傳送電力的值比所述通常傳送模式低的方式來傳送電力。
此處,所謂「發揮供電對象的主要功能所需的規定值以上的電力」,是指發揮作為供電對象的機器原本的功能所需的電力。例如,若供電對象為感測器,則至少相當於由感測器元件進行的感測所需的電力,若供電對象為圖像顯示裝置,則相當於圖像顯示所需的電力,若供電對象為電燈,則相當於光源的發光所需的電力等。而且,若以所述感測器的示例而言,則在包含測定值的顯示、記錄、與其他機器的通信等作為所述感測器應擔負的功能的情況下,亦包含發揮此些功能所需的電力。再者,此處所述的「規定時間」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設為6秒鐘等。
根據如上所述的結構的無線送電裝置,可基於來自用戶的輸入,而自由地切換進行用於發揮供電對象的功能的電力傳送的狀態、與傳送比其弱的電力的狀態。因此,當用戶在送電區域內進行某些作業時,可既維持對供電對象的電力傳送,又減弱電波強度地進行作業。
而且,在所述抑制傳送模式下,亦可藉由調整傳送電力的時間、或所傳送的電力的值,從而降低每單位規定時間的傳送電力的值。例如,既可藉由間歇性地傳送與所述通常傳送模式下的傳送電力相同的值的電力,來使每單位規定時間的傳送電力的值比在所述通常傳送模式時低,亦可連續傳送比在所述通常傳送模式時低的值的電力。無論藉由哪種方法,均可在抑制傳送模式下減弱送電區域的每單位規定時間的電波強度。
而且,在所述抑制傳送模式下傳送的電力至少為所述供電對象與具備通信部件的其他機器進行通信所需的值以上的電力。若為此種結構,則可在抑制傳送模式下進行供電對象與無線送電裝置的配對(pairing)等,或者亦可將抑制傳送模式下的供電對象的狀態(status)即時地發送至用戶的終端等。
而且,本發明的無線電力傳送系統包括:所述的無線送電裝置;以及一個以上的無線受電裝置,接收從所述無線送電裝置傳送的電力。
而且,所述無線受電裝置亦可包括電力供給告知部件,所述電力供給告知部件在從所述無線送電裝置接受電力供給時,告知此情況。藉由此種結構,用戶可容易地確認無線受電裝置是否正接受電力供給。
而且,所述電力供給告知部件在所述通常傳送模式與所述抑制傳送模式下,告知的形態亦可不同。若為此種結構,則用戶可容易地知曉無線受電裝置正以哪個模式接受電力供給。
而且,所述電力供給告知部件亦可為借助照明的顯示部件。例如藉由使用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LED)顯示燈等,可抑制裝置的製造、運用成本。
而且,本發明的無線送電裝置與無線受電裝置的設置方法中,所述無線送電裝置無線地對供電對象供給電力,所述無線受電裝置接收從所述無線送電裝置傳送的電力,所述設置方法包括下述步驟:將所述無線送電裝置配置於所期望的位置;啟動所述無線送電裝置;將比所述無線受電裝置通常時的運行所需的規定值低的值的電力,從所述無線送電裝置傳送至所述無線受電裝置;將所述無線送電裝置與所述無線受電裝置予以關聯;將所述無線受電裝置配置於可從所述無線送電裝置接受電力傳送的位置;以及將從所述無線送電裝置傳送至所述無線受電裝置的電力,切換為所述無線受電裝置的通常運行時所需的規定值以上的電力。
而且,本發明的無線送電裝置與無線受電裝置的設置位置的變更方法中,所述無線送電裝置無線地對供電對象供給電力,所述無線受電裝置接收從所述無線送電裝置傳送的電力,所述變更方法包括下述步驟:將從所述無線送電裝置傳送至所述無線受電裝置的電力的值,由所述無線受電裝置的通常時運行所需的規定值以上的值,切換為比所述規定值低的值;將所述無線受電裝置配置於可從所述無線送電裝置接受電力傳送的位置;以及將從所述無線送電裝置傳送至所述無線受電裝置的電力的值,由比所述規定值低的值,切換為所述規定值以上的值。
藉由如上所述的方法,作業者不會暴露於強電波下,而可將無線送電裝置與無線受電裝置設置於所期望的位置。
再者,所述各部件可在不產生技術性矛盾的範圍內,自由地組合而實施。 [發明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在無線地對供電對象供給電力的無線電力傳送系統中,可基於來自用戶的輸入,來切換傳送至供電對象的電力的強度。
以下,參照圖式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的一例。
<應用例> (應用例的結構) 本發明例如可適用於圖1所示的無線電力傳送系統。圖1是表示本應用例的無線電力傳送系統9的結構例的方塊圖。如圖1所示,無線電力傳送系統9包含無線送電裝置91及無線受電裝置92。再者,無線送電裝置91及無線受電裝置92亦可分別存在多個。
(送電裝置) 如圖1所示,無線送電裝置91是包含電源連接部911、發送信號處理部912、發送天線913、操作部914及控制部915而構成,將所獲取的電能(以下亦稱作電力)轉換為電波並朝向受電裝置放射。
電源連接部911是與成為所供給的電力的供給源的插座等電源相連接,以獲取電力。發送信號處理部912根據由電源連接部911所獲取的電力,基於控制部915的控制而產生規定頻帶的信號。發送天線913將發送信號處理部912所產生的信號作為電波而朝向無線受電裝置92放射(即,發送)。而且,發送天線913亦發送用於與無線受電裝置92的資訊通信的信號。操作部914包含開關等輸入機構,受理關於後述的供電模式的切換(以下亦稱作選擇)的用戶操作。控制部915是負責無線送電裝置91的控制的部件,例如包含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等。控制部915控制發送信號處理部912來產生信號,以利用與由操作部914所選擇的供電模式對應的電波強度來發送電波,並且使關於選擇了何種供電模式的識別資訊從發送天線913發送至無線受電裝置92。
(受電裝置) 如圖1所示,無線受電裝置92是包含接收天線921、受電處理部922、控制部923及顯示部924而構成。無線受電裝置92接收從無線送電裝置91放射的電波並轉換為電力。無線受電裝置92既可為其自身具有某些功能的電子機器,亦可為擔負電子機器的電源部者。
接收天線921接收從無線送電裝置91發送的電波、及用於資訊通信的信號。受電處理部922將接收天線921所接收的電波轉換為電力。控制部923是負責無線受電裝置92的控制的部件,例如包含CPU等。控制部923經由接收天線921來獲取與無線送電裝置91的供電模式相關的識別資訊,並控制無線受電裝置92進行與所述供電模式相應的動作。顯示部924例如包含LED燈等,當接收天線921接收來自無線送電裝置91的電波,且受電處理部922將所述電波轉換為電力時,進行顯示(例如點燈),以告知此情況。進而,基於控制部923的控制,以與無線送電裝置91的供電模式相應的形態來進行顯示。即,於本應用例中,顯示部924相當於本發明的電力供給告知部件。
(供電模式) 無線送電裝置91能夠可切換地選擇通常傳送模式與抑制傳送模式,所述通常傳送模式傳送足以供無線受電裝置92進行發揮主要功能的通常運行的值的電力,所述抑制傳送模式以每單位規定時間的傳送電力的值比通常傳送模式低的方式來傳送電力。再者,本說明書中,供電模式一詞是以總括通常傳送模式與抑制傳送模式的含義而使用,將切換通常傳送模式與抑制傳送模式表達為切換供電模式。在抑制傳送模式下,從無線送電裝置91發送的電波強度例如被規定為:因人體暴露於電波下而單位質量的組織在單位時間內所吸收的能量的量,即,比吸收率(Specific Absorption Rate,SAR)為電波防護方針所規定的基準值以下。
(動作流程) 接下來,參照圖2來說明本應用例的無線送電裝置91及無線受電裝置92的動作。圖2是表示無線送電裝置91及無線受電裝置92中的處理流程的流程圖。如圖2所示,首先,無線送電裝置91從電源接受電能的供給(步驟S901)。
接下來,無線送電裝置91進行供電模式的確認,判定供電模式是否為抑制傳送模式(步驟S902)。若於步驟S902中判定供電模式並非抑制傳送模式,則無線送電裝置91前進至步驟S905,以通常的電波強度來發送電波。再者,此處,所謂通常的電波強度,是指如下所述的電波強度,即,可傳送足以供無線受電裝置92進行用於發揮主要功能的通常運行的值的電力。
另一方面,若於步驟S902中判定供電模式為抑制傳送模式,則無線送電裝置91進行發送電波的降低處理,以發送下述強度的電波,即,可傳送可供無線受電裝置92的控制部923及顯示部924運行的電力,且無須擔心對人體或其他電子機器造成影響(步驟S903)。而且,進行處理,以一併發送供電模式為抑制傳送模式這一識別資訊(步驟S904)。此處設為:當進行了發送供電模式為抑制傳送模式這一識別資訊的處理時,抑制旗標(flag)為啟用(ON)。繼而,前進至步驟S905,發送進行了降低處理的電波。
接下來,無線受電裝置92利用接收天線921來接收從無線送電裝置91發送的電波(步驟S906)。繼而,將所接收的電波轉換為電力(步驟S907),並判定抑制旗標是否為啟用(ON)(步驟S908)。此處,若判定抑制旗標為啟用(ON),則前進至步驟S909,無線受電裝置92僅在使顯示部924以在抑制傳送模式時的形態(例如LED的閃爍)顯示時使用電力來繼續運行,暫時結束本例程(routine)。
另一方面,若於步驟S908中判定抑制旗標並非啟用(ON),則前進至步驟S910,無線受電裝置92使顯示部924以在通常傳送模式時的形態(例如LED的連續點燈)顯示,並且發揮無線受電裝置92原本的功能而繼續運行,暫時結束本例程。再者,所述例程是在無線電力傳送系統9發揮功能的期間,隨時反覆執行。
根據如以上說明的本應用例的無線送電裝置91,可構建一種無線電力傳送系統,所述無線電力傳送系統可基於來自用戶的輸入來切換進行通常的電力傳送的狀態、與傳送比通常時弱的電力的狀態。藉此,於設置受電裝置時,作業者既可操作送電裝置來將供電狀態切換為傳送弱電力的狀態以抑制電波的影響,又可容易地確認是否在受電裝置中收到電波。而且,根據供電模式,顯示部924的動作形態不同,因此,只要確認接收裝置,便可知曉當前正以哪種供電模式來接收電波,或者是否原本便未收到電波。
<實施形態1> 以下,進一步說明用於實施本發明的形態的另一例。但是,只要未特別記載,則本實施形態中記載的構成零件的尺寸、材質、形狀、其相對配置等並非旨在將本發明的範圍僅限定於此。
(系統結構) 圖3是表示本實施形態的無線電力傳送系統1的結構例的概略圖。如圖3所示,無線電力傳送系統1是包含無線送電裝置10及多個感測器單元20而構成,他們藉由網路(network)N而相互連接。對於網路N,例如亦可採用網際網路(Internet)等世界規模的公眾通信網即廣域網路(Wide Area Network,WAN)或其他通信網。而且,網路N亦可包含行動電話等的電話通信網、WiFi等無線通信網。再者,本實施形態中,各感測器單元20相當於無線受電裝置。
(送電裝置) 圖4是表示無線送電裝置10及感測器單元20的概略結構的方塊圖。如圖4所示,無線送電裝置10是包含電源連接部11、發送信號處理部12、發送天線13、操作部14、控制部15及通信部16而構成,將所獲取的電力轉換為電波並朝向各感測器單元20發送。
電源連接部11例如與商用電源等電源連接,獲取用於對各感測器單元20供給的電能。
發送信號處理部12根據由電源連接部11所獲取的電力,基於控制部15的控制來產生規定頻帶的信號。
發送天線13將發送信號處理部12所產生的信號作為電波而朝向各感測器單元20發送。例如,可採用使用多個天線(antenna)而構成的陣列天線(array antenna)等。
操作部14為包含觸控面板顯示器(touch panel display)等輸入部件的結構,受理來自用戶的各種操作。此處,所謂用戶,相當於構建無線電力傳送系統1者、進行各感測器單元20的設置或配置變更者等。用戶所進行的操作亦包含切換無線送電裝置10的供電模式的操作。關於供電模式,與所述應用例的情況同樣,有通常傳送模式與抑制傳送模式。
控制部15是負責無線送電裝置10的控制的部件,例如包含CPU等。控制部15控制發送信號處理部12來產生信號,以利用與用戶經由操作部14而選擇的供電模式對應的電波強度來發送電波,並且將關於選擇了何種供電模式的識別資訊經由通信部16而發送至各感測器單元20。即,本實施形態中,嚴格而言,操作部14及控制部15相當於本發明的傳送狀態切換部件。
通信部16經由網路N來收發用於與各感測器單元20或其他電子機器的資訊通信的信號。
(感測器單元) 感測器單元20是具有對所設置的周邊環境的物理量進行測定的感測器元件的、所謂環境感測器,如圖4所示,包含感測器部21、記憶部22、接收天線23、受電處理部24、控制部25、顯示部26及通信部27而構成。
感測器部21包含一個以上的感測器元件,對設置有感測器單元20的周邊的環境的物理量進行偵測。作為感測器元件,例如可適用溫濕度感測器、照度感測器、紫外線(Ultraviolet,UV)感測器、氣壓感測器、加速度感測器、麥克風(microphone)、CO2 感測器等。
記憶部22例如包含快閃記憶體(flash memory)等長期記憶媒體而構成,儲存、記憶感測器部21所偵測的周邊環境的物理量的值的推移等。
接收天線23接收從無線送電裝置10發送的電波。根據所發送的電波的頻率,例如可使用貼片天線(patch antenna)、單極天線(monopole antenna)等。
受電處理部24將接收天線23所接收的電波轉換為電力,並將其供給至感測器單元20的各構成元件。
控制部25是負責感測器單元20的控制的部件,例如包含CPU等。
顯示部26包含液晶顯示器等,顯示感測器部21對物理量的測量值、來自無線送電裝置10的電波的接收狀況等。即,本實施形態中,顯示部26相當於本發明的電力供給告知部件。再者,電波的接收狀況包含電波接收的有無、有收到時的供電模式,既可為借助文本(text)的資訊顯示,亦可藉由符號、發光色等來表達狀況。
通信部27經由網路N來收發用於與無線送電裝置10或其他電子機器的資訊通信的信號。此處的資訊通信亦包含將由感測器部21所測量的物理量的資訊發送至其他機器的情況等。
再者,在以通常傳送模式來從無線送電裝置10接受電力供給的情況下,感測器單元20成為其各結構發揮功能而可進行周邊環境的感測及資訊通信的狀態。另一方面,在以抑制傳送模式接受電力供給的情況下,感測器單元20僅有控制部25、顯示部26及通信部27可發揮一部分功能,感測器部21無法運行。
(送電裝置及感測器單元的設置) 接下來說明設置無線送電裝置10及各感測器單元20而構建無線電力傳送系統1的流程。圖5是表示初次設置無線送電裝置10及感測器單元20時的流程的流程圖。如圖5所示,作業者首先將無線送電裝置10設置於所期望的位置(步驟S101)。接下來,作業者將電源連接部11連接於電源,使無線送電裝置10啟動(步驟S102)。再者,無線送電裝置10既可為藉由將電源連接部11連接於電源而啟動的結構,亦可於操作部14上配置電源按鈕(button),藉由操作此電源按鈕來啟動。
於步驟S102中啟動的無線送電裝置10藉由控制部15的控制,自動以抑制傳送模式對各感測器單元20開始電力的傳送(步驟S103)。再者,對於無線送電裝置10的供電模式,在初始設定中,為了安全而設定為抑制傳送模式。
繼而,作業者進行將無線送電裝置10與各感測器單元20予以關聯的配對處理(步驟S104)。此處,經由無線送電裝置10的通信部16與感測器單元20的通信部27來進行配對。
接下來,作業者將各感測器單元20設置於所期望的位置(步驟S105)。此處,作業者可一邊根據感測器單元20的顯示部26的顯示來確認是否從無線送電裝置10收到電波(即,是否傳送有電力),一邊決定感測器單元20的設置部位。而且,此時,是以抑制傳送模式來傳送電力,因此可排除作業者的身體暴露於強電波下的危險。
當各感測器單元20的配置完成時,作業者操作無線送電裝置10的操作部14,將供電模式切換為通常傳送模式(步驟S106)。藉此,傳送各感測器單元20可發揮作為感測器的通常功能的電力,執行環境資訊的感測。
再者,於步驟S105中,若僅依靠感測器單元20的對位得不到所期望的結果,則亦可變更無線送電裝置10的配置場所。
(送電裝置及感測器單元的配置變更) 接下來說明對已設置好的無線送電裝置10及感測器單元20的配置進行變更時的作業流程。圖6是表示進行無線送電裝置10及感測器單元20的配置變更時的流程的流程圖。如圖6所示,作業者首先操作無線送電裝置10的操作部14,將供電模式由通常傳送模式切換為抑制傳送模式(步驟S201)。
接下來,作業者將各感測器單元20的配置變更為可從無線送電裝置10接受電力傳送的所期望的位置(步驟S202)。此時,作業者可一邊根據感測器單元20的顯示部26的顯示來確認是否從無線送電裝置10收到電波(即,是否傳送有電力),一邊決定感測器單元20的設置部位。而且,於步驟S201中,將供電模式切換為抑制傳送模式,因此可排除作業者的身體暴露於強電波下的危險。
當各感測器單元20的配置完成時,作業者操作無線送電裝置10的操作部14,將供電模式切換為通常傳送模式(步驟S203)。藉此,傳送各感測器單元20可發揮作為感測器的通常功能的電力,執行環境資訊的感測。
再者,於步驟S202中,若僅依靠感測器單元20的對位得不到所期望的結果,則亦可變更無線送電裝置10的配置場所。
關於無線送電裝置10與感測器單元20間的電力傳送的流程、及各結構的動作,由於與應用例基本上同樣,因此,此處省略詳細說明。
以上,藉由本實施形態的無線電力傳送系統1,於決定環境感測器的設置場所時,可大幅降低關於電源位置的限制。而且,於進行作業時,將來自無線送電裝置10的電力傳送切換為抑制傳送模式,藉此,作業者可安全地,且一邊確認電波接收的狀況一邊設置環境感測器。
<實施形態2> 接下來說明本發明的另一實施形態。圖7是表示本實施形態的無線電力傳送系統2的結構例的概略圖。如圖7所示,無線電力傳送系統2是包含無線送電裝置40、多個感測器單元50及行動資訊終端30而構成,他們經由網路N而相互連接。圖8是表示無線送電裝置40、感測器單元50、行動資訊終端30的概略結構的方塊圖。
如圖7及圖8所示,與實施形態1的結構相比,本實施形態的不同之處在於,於無線電力傳送系統2的結構中包含行動資訊終端30,除此以外,不同之處在於:於無線送電裝置40中無操作部;以及於感測器單元50中無顯示部。其他結構與實施形態1同樣,因此,以下對於與實施形態1相同的結構、處理,使用相同的符號,並省略詳細說明。
(行動資訊終端) 行動資訊終端30例如是用戶所持有的智慧電話(smartphone)、平板(tablet)個人電腦(Personal Computer,PC)等,如圖8所示,包含控制部31、輸入部32、輸出部33及通信部34而構成,並經由網路N來與無線送電裝置10、感測器單元20及其他電子機器進行資訊通信。
控制部31是負責行動資訊終端30的控制的部件,例如包含CPU等。輸入部32是包含觸控面板、鍵盤(keyboard)、麥克風等輸入部件而構成,受理來自用戶的輸入。輸出部33是顯示器、揚聲器(speaker)等輸出部件。再者,亦可為如觸控面板顯示器般,兼具輸入部與輸出部的結構。通信部34經由網路N來收發用於與無線送電裝置40、各感測器單元50、其他電子機器等的資訊通信的信號。
(供電模式的切換) 本實施形態中,供電模式的切換方法與實施形態1不同。由於無線送電裝置40中不存在操作部,因此用戶經由行動資訊終端30來進行切換無線送電裝置40的供電模式的操作。具體而言,從行動資訊終端30的輸入部32受理供電模式切換的輸入,並經由通信部34、網路N、通信部16來使無線送電裝置40的控制部15執行切換供電模式的處理。
藉此,用戶無須前往無線送電裝置40的設置場所便可進行供電模式的切換。再者,本實施形態中,控制部15及通信部16相當於本發明的傳送狀態切換部件。
(電力傳送狀態的告知) 而且,本實施形態中,對感測器單元50告知電力傳送狀態的方法亦與實施形態1不同。由於感測器單元50中不存在顯示部,因此感測器單元50經由通信部27、網路N、通信部34而藉由行動資訊終端30的輸出部33來告知電力的傳送狀態。再者,告知的形態既可為在顯示器上的顯示,亦可為借助聲音者。
藉此,用戶無須前往感測器單元50的設置場所便可確認電力的傳送狀態,因此可容易地進行電力傳送狀態的監控。再者,在本實施形態的情況下,通信部27相當於本發明的電力供給告知部件。
<其他> 所述各例的說明不過是例示性地說明本發明者,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所述的具體形態。本發明可在其技術思想的範圍內進行各種變形及組合。例如,對於無線送電裝置及感測器單元,亦可維持實施形態1的結構,並追加行動資訊終端來作為系統的構成元件。如此,用戶可使用行動資訊終端來進行供電模式的切換、電力傳送狀態的確認等,而且即使因某些緣由造成無法利用行動資訊終端的狀況,亦不會產生問題。
而且,所述的各實施形態中,採用了無線送電裝置從外部電源獲取電力的結構,但無線送電裝置亦可具有發電功能。發電的方法並無特別限定,亦可利用太陽光、風力等可再生能量來進行發電並輸送此電力。而且,無線送電裝置亦可採用具備蓄電池的結構。
而且,所述的各實施形態中,亦可採用無線送電裝置、感測器單元的用於送受電的天線兼作通信部的結構。而且,實施形態2中的行動資訊終端30並不限於所述機器,只要是可與無線送電裝置10進行通信者,則為任何機器皆可,亦可為專用的遙控器(remote controller)之類者。
本發明的一的形態是一種無線送電裝置(10),其無線地對供電對象供給電力,所述無線送電裝置包括傳送狀態切換部件(14),所述傳送狀態切換部件(14)基於來自用戶的輸入來切換通常傳送模式與抑制傳送模式,所述通常傳送模式連續傳送發揮所述供電對象的主要功能所需的值以上的電力,所述抑制傳送模式以每單位規定時間的傳送電力的值比所述通常傳送模式低的方式來傳送電力。
而且,本發明的另一形態是一種無線電力傳送系統(1),其包括:所述的無線送電裝置;以及一個以上的無線受電裝置(20),接收從所述無線送電裝置傳送的電力。
而且,本發明的另一形態是一種無線送電裝置與無線受電裝置的設置方法,其中,所述無線送電裝置無線地對供電對象供給電力,所述無線受電裝置接收從所述無線送電裝置傳送的電力,所述設置方法包括:步驟(S101),將所述無線送電裝置配置於所期望的位置;步驟(S102),啟動所述無線送電裝置;步驟(S103),將比所述無線受電裝置通常時的運行所需的規定值低的值的電力,從所述無線送電裝置傳送至所述無線受電裝置;步驟(S104),將所述無線送電裝置與所述無線受電裝置予以關聯;步驟(S105),將所述無線受電裝置配置於可從所述無線送電裝置接受電力傳送的位置;以及步驟(S106),將從所述無線送電裝置傳送至所述無線受電裝置的電力,切換為所述無線受電裝置的通常運行時所需的規定值以上的電力。
而且,本發明的另一形態是一種無線送電裝置與無線受電裝置的設置位置的變更方法,其中,所述無線送電裝置無線地對供電對象供給電力,所述無線受電裝置接收從所述無線送電裝置傳送的電力, 所述變更方法包括:步驟(S201),將從所述無線送電裝置傳送至所述無線受電裝置的電力的值,由所述無線受電裝置的通常時運行所需的規定值以上的值,切換為比所述規定值低的值;步驟(S202),將所述無線受電裝置配置於可從所述無線送電裝置接受電力傳送的位置;以及步驟(S203),將從所述無線送電裝置傳送至所述無線受電裝置的電力的值,由比所述規定值低的值,切換為所述規定值以上的值。
1、2、9‧‧‧無線電力傳送系統 10、40、91‧‧‧無線送電裝置 11、911‧‧‧電源連接部 12、912‧‧‧發送信號處理部 13、913‧‧‧發送天線 14、914‧‧‧操作部 15、915‧‧‧控制部 16‧‧‧通信部 20、50‧‧‧感測器單元 21‧‧‧感測器部 22‧‧‧記憶部 23、921‧‧‧接收天線 24、922‧‧‧受電處理部 25、923‧‧‧控制部 26、924‧‧‧顯示部 27‧‧‧通信部 30‧‧‧行動資訊終端 31‧‧‧控制部 32‧‧‧輸入部 33‧‧‧輸出部 34‧‧‧通信部 92‧‧‧無線受電裝置 N‧‧‧網路 S101~S106、S201~S203、S901~S910‧‧‧步驟
圖1是表示應用例的無線電力傳送系統的結構例的方塊圖。 圖2是表示應用例的無線送電裝置與無線受電裝置的處理流程的流程圖。 圖3是表示實施形態1的無線電力傳送系統的結構例的概略圖。 圖4是表示實施形態1的無線送電裝置及感測器單元的概略結構的方塊圖。 圖5是表示初次設置實施形態1的無線送電裝置及感測器單元時的流程的流程圖。 圖6是表示進行實施形態1的無線送電裝置及感測器單元的配置變更時的流程的流程圖。 圖7是表示實施形態2的無線電力傳送系統的結構例的概略圖。 圖8是表示實施形態2的無線送電裝置、感測器單元、行動資訊終端的概略結構的方塊圖。
9‧‧‧無線電力傳送系統
91‧‧‧無線送電裝置
92‧‧‧無線受電裝置
911‧‧‧電源連接部
912‧‧‧發送信號處理部
913‧‧‧發送天線
914‧‧‧操作部
915‧‧‧控制部
921‧‧‧接收天線
922‧‧‧受電處理部
923‧‧‧控制部
924‧‧‧顯示部

Claims (10)

  1. 一種無線送電裝置,其無線地對供電對象供給電力, 所述無線送電裝置包括傳送狀態切換部件, 所述傳送狀態切換部件基於來自用戶的輸入來切換通常傳送模式與抑制傳送模式,所述通常傳送模式連續傳送發揮所述供電對象的主要功能所需的值以上的電力,所述抑制傳送模式以每單位規定時間的傳送電力的值比所述通常傳送模式低的方式來傳送電力。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無線送電裝置,其中 在所述抑制傳送模式中, 藉由間歇性地傳送與所述通常傳送模式下的傳送電力相同的值的電力,從而使每單位規定時間的傳送電力的值比在所述通常傳送模式時低。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無線送電裝置,其中 在所述抑制傳送模式中, 連續傳送比在所述通常傳送模式時低的值的電力。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的無線送電裝置,其中 在所述抑制傳送模式下傳送的電力至少為所述供電對象與具備通信部件的其他機器進行通信所需的值以上的電力。
  5. 一種無線電力傳送系統,其包括: 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所述的無線送電裝置;以及 一個以上的無線受電裝置,接收從所述無線送電裝置傳送的電力。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無線電力傳送系統,其中所述無線受電裝置包括: 電力供給告知部件,所述電力供給告知部件在從所述無線送電裝置接受電力供給時,告知此情況。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無線電力傳送系統,其中 所述電力供給告知部件在所述通常傳送模式與所述抑制傳送模式下,告知的形態不同。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或第7項所述的無線電力傳送系統,其中 所述電力供給告知部件是借助照明的顯示部件。
  9. 一種無線送電裝置與無線受電裝置的設置方法,所述無線送電裝置無線地對供電對象供給電力,所述無線受電裝置接收從所述無線送電裝置傳送的電力,所述設置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將所述無線送電裝置配置於所期望的位置; 啟動所述無線送電裝置; 將比所述無線受電裝置通常時的運行所需的規定值低的值的電力,從所述無線送電裝置傳送至所述無線受電裝置; 將所述無線送電裝置與所述無線受電裝置予以關聯; 將所述無線受電裝置配置於可從所述無線送電裝置接受電力傳送的位置;以及 將從所述無線送電裝置傳送至所述無線受電裝置的電力,切換為所述無線受電裝置的通常運行時所需的規定值以上的電力。
  10. 一種無線送電裝置與無線受電裝置的設置位置的變更方法,所述無線送電裝置無線地對供電對象供給電力,所述無線受電裝置接收從所述無線送電裝置傳送的電力,所述變更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將從所述無線送電裝置傳送至所述無線受電裝置的電力的值,由所述無線受電裝置的通常時運行所需的規定值以上的值,切換為比所述規定值低的值; 將所述無線受電裝置配置於可從所述無線送電裝置接受電力傳送的位置;以及 將從所述無線送電裝置傳送至所述無線受電裝置的電力的值,由比所述規定值低的值,切換為所述規定值以上的值。
TW108107648A 2018-08-10 2019-03-07 無線送電裝置、無線電力傳送系統、無線送電裝置與無線受電裝置的設置方法、以及無線送電裝置與無線受電裝置的設置位置的變更方法 TW20201021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52030 2018-08-10
JP2018152030A JP7081388B2 (ja) 2018-08-10 2018-08-10 無線送電装置及び無線受電装置の設置位置の変更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10217A true TW202010217A (zh) 2020-03-01

Family

ID=69415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07648A TW202010217A (zh) 2018-08-10 2019-03-07 無線送電裝置、無線電力傳送系統、無線送電裝置與無線受電裝置的設置方法、以及無線送電裝置與無線受電裝置的設置位置的變更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7081388B2 (zh)
CN (1) CN112425029A (zh)
TW (1) TW202010217A (zh)
WO (1) WO202003141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34654B2 (ja) * 2020-02-27 2023-08-29 Tdk株式会社 無線送電装置および無線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61156A (ja) 2008-04-17 2009-11-05 Sony Corp 無線通信装置、電力供給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2011188733A (ja) 2010-02-12 2011-09-22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Co Ltd 移動体、無線給電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給電方法
US9385558B2 (en) 2010-10-01 2016-07-05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Electricity supply system for electric automobile, and electric automobile and power supply device used in said system
US9948135B2 (en) * 2015-09-22 2018-04-17 Energous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dentifying sensitive objects in a wireless charging transmission field
JP5870957B2 (ja) 2013-04-26 2016-03-0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受電装置、駐車支援装置、車両および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31412A1 (ja) 2020-02-13
JP2020028193A (ja) 2020-02-20
CN112425029A (zh) 2021-02-26
JP7081388B2 (ja) 2022-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44223B2 (ja) 無線送信装置及び無線受信装置
KR101416175B1 (ko) 엘이디 조명등 제어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조명등 제어방법
US9877377B2 (en) Lighting control device generating power from mechanical energy and lighting device
US11688940B2 (en) Directional antenna with signal strength feedback and methods
CN103081276A (zh) 充电器的布置
US20140225728A1 (en) Operating state warning device
JPWO2008007514A1 (ja) 無線lanシステム、無線lanアクセスポイント
JP2014193086A (ja) ワイヤレスグリッド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無線センサ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JP2010056613A (ja) 負荷制御システム
TW202010217A (zh) 無線送電裝置、無線電力傳送系統、無線送電裝置與無線受電裝置的設置方法、以及無線送電裝置與無線受電裝置的設置位置的變更方法
US20130169168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grouped devices
JP2011081521A (ja) セキュリティ装置およびセキュリティシステム
KR101610678B1 (ko) 정보 전송 기능이 구비된 무선 충전 장치
US8880008B2 (en) Antenna apparatu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KR200476068Y1 (ko) Nfc 멀티 태그
JP5581185B2 (ja) 負荷制御スイッチ及び負荷制御スイッチシステム
CN101561963A (zh) 多功能便携式电子装置
KR20100116268A (ko) 대기 전력 차단 시스템에서 전기 기기의 제어 방법 및 그 장치
JP3193355U (ja) 携帯端末の充電システム
KR20150024166A (ko) 물건 위치 알림 시스템, 장치 및 방법
CN208141596U (zh) 用于开关的信号装置
JP7225557B2 (ja) 電子機器操作システム
JP2016181453A (ja) 照明器具
WO2010064484A1 (ja) 操作システム
JP6045262B2 (ja) 操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