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47293A - 可撓式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可撓式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47293A
TW201947293A TW107116767A TW107116767A TW201947293A TW 201947293 A TW201947293 A TW 201947293A TW 107116767 A TW107116767 A TW 107116767A TW 107116767 A TW107116767 A TW 107116767A TW 201947293 A TW201947293 A TW 20194729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terial layer
flexible display
display device
item
patent applic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167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張程皓
王玟婷
Original Assignee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1167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947293A/zh
Publication of TW2019472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47293A/zh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一種可撓式顯示裝置包括可撓式顯示面板、第一材料層、第二材料層以及二支撐板。可撓式顯示面板具有彎折區以及分別位於彎折區兩側的二平坦區。第一材料層位於彎折區上。第二材料層固定於第一材料層上。第一材料層位於可撓式顯示面板與第二材料層之間。在受到相同的垂直作用力下,第一材料層的撓曲程度大於第二材料層的撓曲程度。二支撐板分別固定於可撓式顯示面板的二平坦區上。二支撐板固定於第一材料層或第二材料層中的其中一者。

Description

可撓式顯示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可撓式顯示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包括第一材料層與第二材料層之可撓式顯示裝置。
隨著科技的進展,可撓式電子裝置在市場上的出現率逐年增加,且各種有關於可撓式電子裝置的技術也層出不窮。舉例來說,可撓式電子裝置可以是傳感器、顯示器、穿戴式裝置……等等各種電子設備。
然而,目前的可撓式電子裝置容易在彎折後發生塑性變形,並於產品中留下永久的缺陷,這些缺陷嚴重的影響可撓式電子裝置的品質以及使用壽命,因此,目前亟需一種能解決前述問題的方法。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撓式顯示裝置,可以改善可撓式顯示裝置容易在彎折後發生塑性變形的問題。
本發明之至少一實施例的一種可撓式顯示裝置包括可撓式顯示面板、第一材料層、第二材料層以及二支撐板。可撓式顯示面板具有彎折區以及分別位於彎折區兩側的二平坦區。第一材料層位於彎折區上。第二材料層固定於第一材料層上。第一材料層位於可撓式顯示面板與第二材料層之間。在受到相同的垂直作用力下,第一材料層的撓曲程度大於第二材料層的撓曲程度。二支撐板分別固定於可撓式顯示面板的二平坦區上。二支撐板固定於第一材料層或第二材料層中的其中一者。
本發明之目的之一為縮短可撓式顯示裝置彎折後產生之彈性變形的恢復時間。
本發明之目的之一為改善可撓式顯示裝置容易在彎折後發生塑性變形的問題。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A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可撓式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圖1B是圖1A之可撓式顯示裝置在彎曲後的剖面示意圖。
請參考圖1A與圖1B,可撓式顯示裝置10包括可撓式顯示面板100、第一材料層110、第二材料層120以及二支撐板132、134。
可撓式顯示面板100具有彎折區106以及分別位於彎折區兩側的二平坦區102、104。可撓式顯示面板100具有第一面100a以及相對於第一面100a之第二面100b。可撓式顯示面板100的顯示面例如為第一面100a,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可撓式顯示面板100較佳為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第一材料層110位於彎折區106上。第一材料層110具有第一面110a以及相對於第一面110a之第二面110b。第一材料層110之第一面110a例如是靠在可撓式顯示面板100的第二面100b上,第一材料層110例如並未固定於可撓式顯示面板100上,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在較佳的實施例中,第一材料層110之第一面110a固定於可撓式顯示面板100的第二面100b上,第一材料層110例如藉由透明黏膠層黏貼於可撓式顯示面板100上,藉此可以優化可撓式顯示面板100之顯示畫面品質。舉例來說,透明黏膠層例如是壓克力形式或是矽膠形式的雙面膠;抑或是如以環氧樹脂作為擋牆,其內部填充透明油脂等。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材料層110之材質例如包括泡棉。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材料層110之材質例如包括矽膠、橡膠、聚乙烯或其他合適的材料。第一材料層110的厚度例如為10微米~1000微米,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第一材料層110位於可撓式顯示面板100與第二材料層120之間。第二材料層120具有第一面120a以及相對於第一面120a之第二面120b。第二材料層120的第一面120a固定於第一材料層110的第二面110b上,第二材料層120例如藉由透明黏膠層黏貼於第一材料層110上。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材料層120之材質例如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鎂、鎳、鈦、鋁、銅、鐵、碳纖維、玻璃、不鏽鋼或以上材料之組合。第二材料層120的厚度例如為10微米~4000微米,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支撐板132、134分別固定於可撓式顯示面板100的平坦區102、104上。支撐板132具有第一面132a以及相對於第一面132a的第二面132b。支撐板134具有第一面134a以及相對於第一面134a的第二面134b。支撐板132、134的第一面132a、134a例如藉由透明黏膠層黏貼於可撓式顯示面板100上,但不限於上述固定方式,例如亦可為鎖附或卡合等。在本實施例中,支撐板132、134分別具有凸出部136、138,且凸出部136、138重疊於第一材料層110或者第二材料層120。支撐板132、134固定於第一材料層110或第二材料層120中的其中一者。在本實施例中,支撐板132、134的凸出部136、138分別藉由固定構件142、144而固定於第一材料層110上。固定構件142、144例如為螺絲、膠、釘子或其他具有固定功能的構件。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撓式顯示裝置10還包括外殼150,外殼150例如可用於承載可撓式顯示面板100,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支撐板132、134的第二面132b、134b以及第二材料層120的第二面120b例如是與外殼150隔有空隙,或是可活動地靠在外殼150上。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材料層110之材質不同於第二材料層120之材質,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材料層110之材質與第二材料層120之材質相同。調整第一材料層110與第二材料層120之材質及/或結構可以改變第一材料層110與第二材料層120之撓曲程度。在本實施例中,在受到相同的垂直作用力下,第一材料層110的撓曲程度大於第二材料層120的撓曲程度。
由於在受到相同的垂直作用力下,第一材料層110的撓曲程度大於第二材料層120的撓曲程度。當可撓式顯示裝置10受力彎曲(如圖1B)時,第一材料層110作為軟性緩衝層,而第二材料層120則可以減緩第一材料層110因為彎折後所殘留的翹曲情形。除了能縮短可撓式顯示裝置10彎折後產生之彈性變形的恢復時間,還可改善可撓式顯示裝置10在彎折後發生塑性變形的問題。
在較佳的實施例中,第一材料層110之材質不同於第二材料層120之材質,第一材料層110的楊氏模數小於第二材料層120的楊氏係數,亦即,第一材料層110比第二材料層120來的軟。因此當可撓式顯示裝置10受力彎曲時,可以藉由第二材料層120較硬的材料性質(楊氏係數較高)來將翹曲的第一材料層110給拉回平面。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材料層110的楊氏係數小於1GPa,第二材料層120的楊氏係數介於0.1GPa~250GPa。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材料層110之材質與第二材料層120之材質相同,例如皆為橡膠、矽膠或其他材質,第二材料層120的厚度T2例如大於第一材料層110的厚度T1,因此在受到相同的垂直作用力下,第一材料層110的撓曲程度大於第二材料層120的撓曲程度。
圖2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可撓式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在此必須說明的是,圖2的實施例沿用圖1A的實施例的元件標號與部分內容,其中採用相同或近似的標號來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並且省略了相同技術內容的說明。關於省略部分的說明可參考前述實施例,在此不贅述。
圖2之可撓式顯示裝置20與圖1A之可撓式顯示裝置10的主要差異在於:可撓式顯示裝置20之支撐板132、134固定於第二材料層120。
請參考圖2,支撐板132、134的凸出部136、138重疊於第二材料層120。支撐板132、134的凸出部136、138分別藉由固定構件142、144而固定於第二材料層120上。
圖3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可撓式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在此必須說明的是,圖3的實施例沿用圖1A的實施例的元件標號與部分內容,其中採用相同或近似的標號來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並且省略了相同技術內容的說明。關於省略部分的說明可參考前述實施例,在此不贅述。
圖3之可撓式顯示裝置30與圖1A之可撓式顯示裝置10的主要差異在於:可撓式顯示裝置30之第二材料層120具有多個開口N。
請參考圖3,第二材料層120具有多個開口N,藉此可以進一步改善可撓式顯示裝置30在彎折後發生塑性變形的問題。雖然在本實施例中是以第二材料層120具有多個貫穿上下表面的開口為例,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二材料層120可以具有未貫穿上下表面的凹槽。在較佳的實施例中,第一材料層110不具凹槽或開口,可撓式顯示裝置30可以有較佳的顯示品質。
圖4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可撓式顯示裝置的仰視示意圖。在此必須說明的是,圖4的實施例沿用圖3的實施例的元件標號與部分內容,其中採用相同或近似的標號來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並且省略了相同技術內容的說明。關於省略部分的說明可參考前述實施例,在此不贅述。
請參考圖4,在本實施例中,可撓式顯示裝置40之第二材料層120的開口N大致上呈現骨頭形。
圖5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可撓式顯示裝置的仰視示意圖。在此必須說明的是,圖5的實施例沿用圖3的實施例的元件標號與部分內容,其中採用相同或近似的標號來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並且省略了相同技術內容的說明。關於省略部分的說明可參考前述實施例,在此不贅述。
請參考圖5,在本實施例中,可撓式顯示裝置50之第二材料層120的開口N大致上呈現鋸齒形。
圖6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可撓式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在此必須說明的是,圖6的實施例沿用圖1A的實施例的元件標號與部分內容,其中採用相同或近似的標號來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並且省略了相同技術內容的說明。關於省略部分的說明可參考前述實施例,在此不贅述。
圖6之可撓式顯示裝置60與圖1A之可撓式顯示裝置10的主要差異在於:可撓式顯示裝置60更包括彈性構件160,換言之,本實施例的第二材料層為兩層,除了第二材料層120外,還包括彈性構件160。
請參考圖6,彈性構件160位於第二材料層120與外殼150之間。彈性構件160例如為彈片、彈簧或其他具有彈性的構件。
彈性構件160固定於第二材料層120上,舉例來說,彈性構件160固定於第二材料層120上的方法包括黏合固定、螺栓固定、卡榫固定、夾持固定或焊接固定。彈性構件160可活動地設置於外殼150上。
藉由彈性構件160的設置可以提升可撓式顯示裝置60彎折區的挺性。
圖7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可撓式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在此必須說明的是,圖7的實施例沿用圖6的實施例的元件標號與部分內容,其中採用相同或近似的標號來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並且省略了相同技術內容的說明。關於省略部分的說明可參考前述實施例,在此不贅述。
圖7之可撓式顯示裝置70與圖6之可撓式顯示裝置60的主要差異在於:可撓式顯示裝置70包括多個彈性構件160。
請參考圖7,多個彈性構件160位於第二材料層120與外殼150之間。多個彈性構件160固定於第二材料層120上。多個彈性構件160可活動地設置於外殼150上。
圖8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可撓式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在此必須說明的是,圖8的實施例沿用圖3的實施例的元件標號與部分內容,其中採用相同或近似的標號來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並且省略了相同技術內容的說明。關於省略部分的說明可參考前述實施例,在此不贅述。
圖8之可撓式顯示裝置80與圖3之可撓式顯示裝置30的主要差異在於:可撓式顯示裝置80更包括彈性構件160。
請參考圖8,彈性構件160位於第二材料層120與外殼150之間。彈性構件160固定於第二材料層120上,舉例來說,彈性構件160固定於第二材料層120上的方法包括黏合固定、螺栓固定、卡榫固定、夾持固定或焊接固定。彈性構件160例如跨過至少一開口N,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藉由彈性構件160的設置可以提升可撓式顯示裝置80彎折區的挺性。
圖9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可撓式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在此必須說明的是,圖9的實施例沿用圖8的實施例的元件標號與部分內容,其中採用相同或近似的標號來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並且省略了相同技術內容的說明。關於省略部分的說明可參考前述實施例,在此不贅述。
圖9之可撓式顯示裝置90與圖8之可撓式顯示裝置80的主要差異在於:可撓式顯示裝置90包括多個彈性構件160。
請參考圖9,多個彈性構件160位於第二材料層120與外殼150之間。彈性構件160固定於第二材料層120上,舉例來說,彈性構件160固定於第二材料層120上的方法包括黏合固定、螺栓固定、卡榫固定、夾持固定或焊接固定。每個彈性構件160例如跨過至少一開口N,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藉由彈性構件160的設置可以提升可撓式顯示裝置90彎折區的挺性。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可撓式顯示裝置中,第一材料層作為軟性緩衝層,第二材料層則可以減緩第一材料層因為彎折後所殘留的翹曲情形。除了能縮短可撓式顯示裝置彎折後產生之彈性變形的恢復時間,還可改善可撓式顯示裝置在彎折後發生塑性變形的問題。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20、30、40、50、60、70、80、90‧‧‧可撓式顯示裝置
100‧‧‧可撓式顯示面
100a、110a、120a、132a、134a‧‧‧第一面
100b、110b、120b、132b、134b‧‧‧第二面
102、104‧‧‧平坦區
106‧‧‧彎折區
110‧‧‧第一材料層
120‧‧‧第二材料層
132、134‧‧‧支撐板
136、138‧‧‧凸出部
142、144‧‧‧固定構件
150‧‧‧外殼
160‧‧‧彈性構件
N‧‧‧開口
T1、T2‧‧‧厚度
圖1A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可撓式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圖1B是圖1A之可撓式顯示裝置在彎曲後的剖面示意圖。 圖2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可撓式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圖3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可撓式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圖4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可撓式顯示裝置的仰視示意圖。 圖5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可撓式顯示裝置的仰視示意圖。 圖6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可撓式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圖7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可撓式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圖8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可撓式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圖9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可撓式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Claims (10)

  1. 一種可撓式顯示裝置,包括: 一可撓式顯示面板,具有一彎折區以及分別位於該彎折區兩側的二平坦區; 至少一第一材料層,位於該彎折區上; 至少一第二材料層,固定於該至少一第一材料層上,該至少一第一材料層位於該可撓式顯示面板與該至少一第二材料層之間,其中在受到相同的垂直作用力下,該至少一第一材料層的撓曲程度大於該至少一第二材料層的撓曲程度;以及 二支撐板,分別固定於該可撓式顯示面板的該二平坦區上,且該二支撐板固定於該至少一第一材料層或該至少一第二材料層中的其中一者。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可撓式顯示裝置,其中各該二支撐板具有一凸出部,且各該二支撐板之該凸出部重疊於該至少一第一材料層或者該至少一第二材料層。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可撓式顯示裝置,其中該至少一第一材料層的楊氏係數小於1GPa。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可撓式顯示裝置,其中該至少一第二材料層的楊氏係數介於0.1GPa~250GPa。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可撓式顯示裝置,其中該至少一第二材料層具有多個凹槽或開口。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可撓式顯示裝置,其中該至少一第一材料層不具凹槽或開口。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可撓式顯示裝置,其中該至少一第一材料層與該至少一第二材料層的材質不同。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可撓式顯示裝置,其中該至少一第一材料層的楊氏係數小於該至少一第二材料層的楊氏係數。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可撓式顯示裝置,其中該至少一第一材料層與該至少一第二材料層的材質相同。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可撓式顯示裝置,其中該至少一第二材料層的厚度大於該至少一第一材料層的厚度。
TW107116767A 2018-05-17 2018-05-17 可撓式顯示裝置 TW2019472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16767A TW201947293A (zh) 2018-05-17 2018-05-17 可撓式顯示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16767A TW201947293A (zh) 2018-05-17 2018-05-17 可撓式顯示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47293A true TW201947293A (zh) 2019-12-16

Family

ID=69582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16767A TW201947293A (zh) 2018-05-17 2018-05-17 可撓式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94729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67843A (zh) * 2021-02-07 2021-05-0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67843A (zh) * 2021-02-07 2021-05-0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18900B (zh) 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JP5432729B2 (ja) 表示装置
US5838401A (en) Impact resistant crystal apparatus
TWI698682B (zh) 顯示裝置
WO2014139241A1 (zh) 导光板定位结构及背光模组
US8564749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14112181A (ja) 液晶表示装置
KR20000072905A (ko) 액정표시장치의 백라이트
JP2005121929A (ja) 液晶表示装置
TWI582500B (zh) 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JP5356801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2015230401A (ja) 表示装置
TW201947293A (zh) 可撓式顯示裝置
JP2015230402A (ja) 表示装置
TWI613630B (zh) 可撓性顯示裝置
US11231546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bracket
JP2012047913A (ja) 液晶表示装置
MX2013012560A (es) Modelo de representacion y aparato de representacion que lo contiene.
JP2015212764A (ja) 表示装置
JP2014006362A (ja) 液晶表示装置
TW201627729A (zh) 背光模組
KR20090069891A (ko) 표시장치
US20120039068A1 (en) Display device
TWM537230U (zh) 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TWI398704B (zh) 背光模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