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43504A - 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43504A
TW201843504A TW106119515A TW106119515A TW201843504A TW 201843504 A TW201843504 A TW 201843504A TW 106119515 A TW106119515 A TW 106119515A TW 106119515 A TW106119515 A TW 106119515A TW 201843504 A TW201843504 A TW 20184350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bearing portion
side wall
backlight module
optical fil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195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60220B (zh
Inventor
張忠成
侯珮棻
Original Assignee
瑞儀光電(蘇州)有限公司
瑞儀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瑞儀光電(蘇州)有限公司, 瑞儀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瑞儀光電(蘇州)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435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435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602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6022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81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and light source in the lighting device peculiar to the adaptation to planar light guides, e.g. concerning packaging
    • G02B6/0086Positioning aspects
    • G02B6/0088Positioning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or other optical sheets in the packag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on the light output side of the light gu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81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and light source in the lighting device peculiar to the adaptation to planar light guides, e.g. concerning packaging
    • G02B6/0086Positioning aspects
    • G02B6/009Positioning aspects of the light source in the packag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81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and light source in the lighting device peculiar to the adaptation to planar light guides, e.g. concerning packaging
    • G02B6/0086Positioning aspects
    • G02B6/0091Positioning aspects of the light source relative to the light guid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一種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此背光模組包含背板、至少一第一承載部、導光板、至少一光學膜片以及光源。背板具有側牆。第一承載部設置在背板上。導光板設置在背板上。光學膜片設置在導光板的上方,其中光學膜片具有一缺口,且缺口係對應第一承載部。光源設置在背板上,且光源鄰設導光板的入光面。

Description

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光源模組,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背光模組及其在顯示裝置上的應用。
顯示裝置主要包含背光模組、膠框以及顯示面板,且顯示面板主要是透過膠框承載於背光模組上。其中,背光模組主要包含背板以及設置在背板中的導光板、光學膜片以及光源。
一般而言,背板具有環繞四個邊緣的側牆,且膠框係固定在背板的側牆與導光板之間。為了使膠框能夠承載顯示面板,膠框必須要保有一定的寬度,然而這樣的結構並不符合顯示裝置的窄邊框設計趨勢。
因此,本發明之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種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其可符合窄邊框的設計需求。
根據本發明之上述目的,提出一種背光模組。此背光模組包含背板、至少一第一承載部、導光板、至少一 光學膜片以及光源。背板具有側牆。第一承載部設置在背板上。導光板設置在背板上。光學膜片設置在導光板的上方,其中光學膜片具有一缺口,且缺口係對應第一承載部。光源設置在背板上,且光源鄰設導光板的入光面。
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上述之第一承載部是從側牆朝向背板內側延伸之彎折部,且彎折部是位於缺口中。
依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上述之光學膜片之側面抵靠側牆,且第一承載部是位於光學膜片之缺口中。
依據本發明之再一實施例,上述之側牆具有凹陷部,第一承載部是設置在凹陷部上之間隔件。間隔件係凸出於側牆之內側且位於缺口中。
依據本發明之再一實施例,上述之第一承載部係設置在背板遠離光源之一側。
依據本發明之再一實施例,上述之背板具有互相垂直之第一延伸方向以及第二延伸方向。第一承載部設置在背板之轉角部,且第一承載部包含第一承載單元以及第二承載單元分別沿著第一延伸方向以及第二延伸方向設置。
依據本發明之再一實施例,上述之背光模組更包含第二承載部,設置在背板靠近光源之一側。
依據本發明之再一實施例,上述之光源係設置在第二承載部與背板之間。
根據本發明之上述目的,另提出一種顯示裝置。此顯示裝置包含前述之背光模組、複數個黏貼件以及顯 示面板。其中,背光模組之第一承載部具有第一承載面,側牆具有頂面。黏貼件同時貼附於至少一光學膜片的上表面、第一承載部之第一承載面與側牆之頂面。顯示面板設置在至少一光學膜片的前方,並承載於第一承載部與側牆上,且被黏貼件所貼附定位。
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第一承載部之第一承載面之寬度係大於側牆之頂面之寬度。
依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上述之第一承載部具有第一承載面,且第一承載面與側牆之頂面共平面。
依據本發明之又一實施例,上述之光學膜片具有上表面,且上表面與第一承載部之第一承載面共平面。
根據本發明之上述目的,再提出一種顯示裝置。此顯示裝置包含前述之背光模組、複數個黏貼件以及顯示面板。其中,背光模組之第一承載部具有第一承載面,側牆具有頂面。黏貼件同時貼附於至少一光學膜片的上表面、第一承載部之第一承載面、第二承載部之第二承載面與側牆之頂面。顯示面板設置在至少一光學膜片的前方,並承載於第一承載部、第二承載部與側牆上,且被黏貼件所貼附定位。
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上述之第二承載部之第二承載面係與第一承載部之第一承載面共平面。
由上述可知,本發明是在背板的側牆上設置第一承載部,以供顯示面板平穩地承載於第一承載部以及背板的側牆上。而且,透過在光學膜片上設置對應第一承載部的缺口以容置第一承載部的方式,可達到在不增加顯示裝置之 整體邊框寬度以及不影響顯示區域的面積的前提下,增加顯示面板之承載面積,進而提升顯示面板承載於背板的可靠度。
100‧‧‧顯示裝置
110‧‧‧黏貼件
120‧‧‧顯示面板
200‧‧‧背光模組
210‧‧‧背板
211‧‧‧側牆
211a‧‧‧頂面
212‧‧‧反折結構
220‧‧‧第一承載部
220a‧‧‧第一承載面
221‧‧‧第一承載單元
222‧‧‧第二承載單元
230‧‧‧導光板
240‧‧‧光學膜片
240a‧‧‧側面
241‧‧‧缺口
250‧‧‧第二承載部
251‧‧‧第二承載面
260‧‧‧光源
300‧‧‧背光模組
310‧‧‧背板
311‧‧‧側牆
311a‧‧‧凹陷部
311b‧‧‧頂面
320‧‧‧第一承載部
320a‧‧‧第一承載面
340‧‧‧光學膜片
340a‧‧‧側面
341‧‧‧缺口
D1‧‧‧第一延伸方向
D2‧‧‧第二延伸方向
W1‧‧‧寬度
W2‧‧‧寬度
W3‧‧‧寬度
W4‧‧‧寬度
為了更完整了解實施例及其優點,現參照結合所附圖式所做之下列描述,其中:〔圖1A〕係繪示依照本發明之第一實施方式之一種顯示裝置之局部裝置示意圖;〔圖1B〕係繪示依照本發明之第一實施方式之一種顯示裝置之另一局部裝置示意圖;〔圖2〕係繪示依照本發明之第一實施方式之一種顯示裝置之局部分解示意圖;〔圖3〕係繪示依照本發明之第一實施方式之一種背光模組之遠離入光側之局部裝置示意圖;〔圖4〕係繪示沿著〔圖3〕之A-A剖面線剖切的一種的局部剖示圖;〔圖5〕係繪示依照本發明之第一實施方式之一種背光模組之靠近入光側之局部裝置示意圖;〔圖6〕係繪示依照本發明之第二實施方式之一種背光模組之遠離入光側之局部裝置示意圖;〔圖7〕係繪示沿著〔圖6〕之B-B剖面線剖切的一種的局部剖示圖;以及 〔圖8〕係繪示依照本發明之第二實施方式之一種顯示裝置之局部裝置示意圖。
請同時參照圖1A及圖1B,其係繪示依照本發明之第一實施方式之一種顯示裝置之局部裝置示意圖。本實施方式之顯示裝置100主要包含背光模組200、複數個黏貼件110以及顯示面板120。顯示面板120係透過黏貼件110貼附並固定在背光模組200上。
請一併參照圖2,圖2係繪示依照本發明之第一實施方式之一種顯示裝置之局部分解示意圖。本實施方式之背光模組200主要包含背板210、第一承載部220、導光板230、至少一光學膜片240以及光源260。第一承載部220、導光板230及光源260均設置在背板210上,且光源260鄰設於導光板230之入光面。第一承載部220主要是用來承載顯示面板120,並可限位光學膜片240。
另同時參照圖1A、圖3及圖4,圖3係繪示依照本發明之第一實施方式之一種背光模組之遠離入光側之局部裝置示意圖,圖4係繪示沿著圖3之A-A剖面線剖切的一種的局部剖示圖。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承載部220設置背板210遠離光源260之一側。如圖3所示,背板210具有側牆211。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承載部220是從側牆211的一部分朝向背板210內側延伸之彎折部,除了這種方式以外,第一承載部220也可以是另外安裝到背板210的PET塑膠 塊,或是背光模組本身所具有的膠框所延伸出來的一部分。尤其採用從背板210之側牆211內側延伸之彎折部或是安裝到背板210的PET塑膠塊,都可以再取代傳統膠框的使用而能進一步縮小整體背光模框的邊框寬度,達到窄邊框的效果。如圖4所示,導光板230與光學膜片240均設置在側牆211之內側。其中,導光板230可設置在第一承載部220的下方。光學膜片240設置在導光板230上,且光學膜片240具有缺口241,且第一承載部220是位於缺口241中。
詳細地說,如圖3所示,光學膜片240不具有缺口241的側面240a可抵靠側牆211,且光學膜片240的缺口241則可抵靠第一承載部220。也就是說,由背板210之側牆211所延伸出的第一承載部220具有限位光學膜片240的功能。此外,第一承載部220可承載如圖1B所示之顯示面板120。而且,透過第一承載部220填補於光學膜片240的缺口241中的方式可增加顯示面板120的承載面積,但不會增加背光模組200的邊框寬度。再者,在裝設光學膜片240時,組裝人員可利用光學膜片240的缺口241對準第一承載部220的方式,將光學膜片240放置到正確的位置,並且利用第一承載部220限位光學膜片240。
如圖3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承載部220具有第一承載面220a,且第一承載面220a是與側牆211的頂面211a實質共平面。在本實施例中,光學膜片240的數量可為多個,且當這些光學膜片240堆疊放置在導光板230上時,最上面之光學膜片240的上表面可與第一承載部220的 第一承載面220a以及側牆211的頂面211a共平面。因此,如圖1B所示,可將黏貼件110同時貼附在第一承載面220a的表面、側牆211的頂面211a以及光學膜片240的上表面,以將光學膜片240固定在背板210上。在一例子中,黏貼件110可為雙面膠。因此,顯示面板120亦可透過黏貼件110平穩地貼設於背板210上。在一實施例中,第一承載面220a的寬度W1大於側牆211之頂面211a的寬度W2,故可增加顯示面板120承載於背板210上之可靠度。
欲陳明者,當第一承載面220a與側牆211的頂面211a實質共平面時,黏貼件110可為厚度均一之黏貼件,故可使顯示面板120水平地黏固在背板210上。在其他例子中,若第一承載面220a與側牆211的頂面211a沒有共平面時,黏貼件110則可設計成具有兩種厚度的黏貼件。因此,黏貼件110之厚度較厚的部分可貼設在第一承載面220a與側牆211中較低的一者上,黏貼件110之厚度較薄的部分可貼設在第一承載面220a與側牆211中較高的另一者上,同樣可使顯示面板120保持水平地黏固在背板210上。除此之外,也可以使用較為柔軟材質的黏貼件110,當顯示面板120黏貼在黏貼件110上,黏貼件110可以受到擠壓變形而填補在第一承載面220a與側牆211的頂面211a沒有共平面的空間裡。在其他實施例中,即使第一承載面220a與側牆211的頂面211a共平面,但顯示面板120的厚度不均一時,亦可使用同時具有不同厚度的黏貼件來使顯示面板120維持水平地承載於背板210上。
請再次參照圖1A至圖3,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承載部220是設置在背板210遠離光源260的轉角部。背板210具有互相垂直的第一延伸方向D1以及第二延伸方向D2。第一承載部220包含第一承載單元221與第二承載單元222,且第一承載面220a是定義在第一承載單元221與第二承載單元222之頂面。其中,第一承載單元221是沿著第一延伸方向D1延伸,第二承載單元222是沿著第二延伸方向D2延伸。在一例子中,第一延伸方向D1垂直於第二延伸方向D2。也就是說,第一承載部220可為L形結構設計,如圖1B至圖3所示的分段式形態,或是在其他實施例中可以採用的一體式形態,且光學膜片240的缺口241亦可對應第一承載部220設計成L形缺口。藉此,透過第一承載單元221與第二承載單元222可同時支撐顯示面板120之角落的部分。
請同時參照圖1A及圖5,其中圖5係繪示依照本發明之第一實施方式之一種背光模組之靠近入光側之局部裝置示意圖。在一些實施例中,背光模組200更包含第二承載部250。第二承載部250是設置在背板210上,且光源260是設置在第二承載部250與背板210之間。在一例子中,第二承載部250係由側牆211朝向背板210內側延伸之彎折部,且具有第二承載面251。其中,第二承載部250除了是由側牆211朝向背板210內側延伸之彎折部以外,也可以是另外安裝到背板210的PET塑膠塊,或是背光模組本身所具有的膠框所延伸出來的一部分。第二承載面251與第一承載 部220的第一承載面220a以及側牆211的頂面211a共平面,藉此可使顯示面板120水平放置在背板210上。
請繼續參照圖1A及圖5,背板210靠近光源260的位置具有反折結構212,光源260係嵌設於反折結構212與背板210之間。在一實施例中,反折結構212的表面可與第二承載部250的第二承載面251共平面,藉以承載如圖1A所示之顯示面板120。
在本發明中,背板與第一承載部可具有不同的結構設計。請參照圖6及圖7,圖6係繪示依照本發明之第二實施方式之一種背光模組之遠離入光側之局部裝置示意圖,圖7係繪示沿著圖6之B-B剖面線剖切的一種的局部剖示圖。本實施方式之背光模組300的結構大致上與前述實施例之背光模組200的結構相同,差異僅在於背光模組300的背板310、第一承載部320以及光學膜片340具有不同的結構設計。
請繼續參照圖6及圖7,背板310之側牆311具有凹陷部311a,且第一承載部320為設置在凹陷部311a上之間隔件。如圖7所示,當第一承載部320設置在背板310之側牆311上時,第一承載部320的一側是與側牆311的外側面切齊,且第一承載部320的之另一側係凸出於側牆311之內側面。如圖7所示,導光板230設置在第一承載部320的下方,光學膜片340是設置在導光板230上。在本實施例中,光學膜片340具有對應第一承載部320的缺口341,故光學膜片340不具有缺口341的側面340a可抵靠於側牆311,且 光學膜片340的缺口341則可抵靠第一承載部320也就是說,當光學膜片340設置在導光板230上時,第一承載部320是位於缺口341中。因此,組裝人員同樣可利用光學膜片340的缺口341對準第一承載部320的方式將光學膜片340放置到正確的位置,並且利用第一承載部320限位光學膜片340。
另請一併參照圖6及圖8,其中圖8係繪示依照本發明之第二實施方式之一種顯示裝置之局部裝置示意圖。在一實施例中,第一承載部320的第一承載面320a可與側牆311之頂面311b實質共平面,且黏貼件110可同時貼附於第一承載面320a與側牆311之頂面311b。因此,顯示面板120可水平地承載並貼附在背板310上。也就是說,第一承載部320可用以承載顯示面板120。而且,透過第一承載部320填補於光學膜片340的缺口341中的方式可增加顯示面板120的承載面積但不會增加背光模組300的邊框寬度。此外,在一實施例中,第一承載面320a的寬度W3係大於側牆311之頂面311b的寬度W4,故可增加黏貼件110之貼附面積。
欲陳明者,在本實施例中,背光模組300亦可包含如圖5所示之第二承載部250,同樣可達到承載顯示面板120的目的,故於此不再贅述。
由上述本發明實施方式可知,本發明是在背板的側牆上設置第一承載部,以供顯示面板平穩地承載於第一承載部以及背板的側牆上。而且,透過在光學膜片上設置對應第一承載部的缺口以容置第一承載部的方式,可達到在不 增加顯示裝置之整體邊框寬度以及不影響顯示區域的面積的前提下,增加顯示面板之承載面積,進而提升顯示面板承載於背板的可靠度。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Claims (14)

  1. 一種背光模組,包含:一背板,具有一側牆;至少一第一承載部,設置在該背板上;一導光板,設置在該背板上;至少一光學膜片,設置在該導光板的上方,其中該光學膜片具有一缺口且該缺口係對應該第一承載部;以及一光源,設置在該背板上,且該光源鄰設該導光板的一入光面。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第一承載部是從該側牆朝向該背板內側延伸之一彎折部,且該彎折部是位於該缺口中。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光學膜片之側面抵靠該側牆,且該第一承載部是位於該光學膜片之該缺口中。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側牆具有一凹陷部,該第一承載部是設置在該凹陷部上之一間隔件,該間隔件係凸出於該側牆之內側且位於該缺口中。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背光模組, 其中該第一承載部係設置在該背板遠離該光源之一側。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背板具有互相垂直之一第一延伸方向以及一第二延伸方向;以及該第一承載部設置在該背板之一轉角部,且該第一承載部包含一第一承載單元以及一第二承載單元分別沿著該第一延伸方向以及該第二延伸方向設置。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背光模組,更包含一第二承載部,設置在該背板靠近該光源之一側。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光源係設置在該第二承載部與該背板之間。
  9. 一種顯示裝置,包含:一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8項中任一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第一承載部具有一第一承載面,該側牆具有一頂面;複數個黏貼件,同時貼附於該至少一光學膜片的該上表面、該第一承載部之該第一承載面與該側牆之該頂面;以及一顯示面板,設置在該至少一光學膜片的前方,並承 載於該第一承載部與該側牆上,且被該些黏貼件所貼附定位。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承載部之該第一承載面之寬度係大於該側牆之該頂面之寬度。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承載部之該第一承載面與該側牆之該頂面共平面。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光學膜片具有一上表面,且該上表面與該第一承載部之該第一承載面共平面。
  13. 一種顯示裝置,包含:一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或第8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第一承載部具有一第一承載面,該側牆具有一頂面,該第二承載部具有一第二承載面;複數個黏貼件,同時貼附於該至少一光學膜片的該上表面、該第一承載部之該第一承載面、該第二承載部之該第二承載面與該側牆之該頂面;以及一顯示面板,設置在該至少一光學膜片的前方,並承載於該第一承載部、該第二承載部與該側牆上,且被該些 黏貼件所貼附定位。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二承載部之該第二承載面係與該第一承載部之該第一承載面共平面。
TW106119515A 2017-05-03 2017-06-12 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TWI6602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7/082834 WO2018201311A1 (zh) 2017-05-03 2017-05-03 背光模块及显示设备
??PCT/CN2017/082834 2017-05-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43504A true TW201843504A (zh) 2018-12-16
TWI660220B TWI660220B (zh) 2019-05-21

Family

ID=64015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19515A TWI660220B (zh) 2017-05-03 2017-06-12 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641946B2 (zh)
CN (1) CN109477991A (zh)
TW (1) TWI660220B (zh)
WO (1) WO201820131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62789A (zh) * 2019-04-30 2020-10-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0807985B (zh) * 2019-10-10 2022-09-06 福建华佳彩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
CN114415420A (zh) * 2022-01-18 2022-04-29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14326215B (zh) * 2022-02-09 2023-05-30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TWI815555B (zh) * 2022-07-14 2023-09-11 達擎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95263A (ja) * 2001-12-27 2003-07-09 Fujitsu Display Technologies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KR100840715B1 (ko) * 2002-05-28 2008-06-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 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TWI282885B (en) * 2004-03-03 2007-06-21 Au Optronics Corp Backlight assembly
KR101034779B1 (ko) * 2004-08-06 2011-05-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이용한 표시장치
KR101253057B1 (ko) * 2005-07-07 2013-04-1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JP2007026842A (ja) * 2005-07-15 2007-02-01 Citizen Miyota Co Ltd 両面発光型面光源装置、それに使用するセパレータ付き遮光片面テープ及びその貼付方法
CN100464230C (zh) * 2005-12-07 2009-02-25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
KR101320854B1 (ko) * 2006-07-14 2013-10-2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JP2009175328A (ja) * 2008-01-23 2009-08-06 Dic Corp 遮光反射テープ及びlcdモジュール
KR101473806B1 (ko) * 2008-04-18 2014-12-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CN201218891Y (zh) * 2008-05-30 2009-04-08 瑞仪(广州)光电子器件有限公司 具光学膜片定位功能的背光模块框座
KR101493278B1 (ko) * 2008-11-24 2015-02-1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조립 방법
KR101533662B1 (ko) * 2009-01-09 2015-07-0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US8970802B2 (en) * 2012-05-30 2015-03-03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device, backlight module and mainframe structure unit thereof
CN102692741B (zh) * 2012-06-08 2015-09-0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3727453A (zh) * 2012-10-16 2014-04-16 鑫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具有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
CN103267251B (zh) * 2013-06-07 2016-08-1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块及液晶模组
KR20150038876A (ko) * 2013-10-01 2015-04-0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CN204313140U (zh) * 2015-01-12 2015-05-06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CN106033132B (zh) * 2015-03-20 2019-04-12 南京瀚宇彩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光学膜片及背光模块
CN204853341U (zh) * 2015-08-20 2015-12-09 北京京东方茶谷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5427397U (zh) * 2016-03-21 2016-08-03 瑞仪光电(南京)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05721003U (zh) * 2016-06-28 2016-11-23 瑞仪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CN205942201U (zh) * 2016-08-17 2017-02-08 扬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器、其背光模组以及其光学膜片装置
CN206929629U (zh) * 2017-05-03 2018-01-26 瑞仪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641946B2 (en) 2020-05-05
US20180321435A1 (en) 2018-11-08
WO2018201311A1 (zh) 2018-11-08
TWI660220B (zh) 2019-05-21
CN109477991A (zh) 2019-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843504A (zh) 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TWI381223B (zh) 背光模組及其背板
WO2017185594A1 (zh)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WO2016078127A1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CN108181758B (zh) 遮光双面胶带及显示装置
TWI459091B (zh) 背光模組及使用其之顯示裝置
TWI579621B (zh) 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TWI408442B (zh) 液晶顯示裝置
US9250377B2 (en) Light guide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module using the same
WO2018201719A1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9551894B2 (en) Display
WO2017067254A1 (zh) 背光模组及其组装方法和显示装置
TWI569073B (zh) 背光模組及液晶顯示器
US10641947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US10139544B2 (en) Light guide plate, back plate, edge-lit type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US10901259B2 (en) Shading tape,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US10459155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JP2016219322A (ja) 面状照明装置
TWI684800B (zh) 背光模組及使用其之顯示裝置
TWI396894B (zh) 液晶顯示裝置
JP7311557B2 (ja) 表示装置
JP7325012B2 (ja) 画像表示装置
US20230002643A1 (en) Adhesive fil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reof
TWI557356B (zh) 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TW202036122A (zh) 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