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45244A - 用於自行車架上後換檔機構之安裝的變速器掛架及用於自行車架上替代式後換檔機構之選擇性安裝的構件組 - Google Patents

用於自行車架上後換檔機構之安裝的變速器掛架及用於自行車架上替代式後換檔機構之選擇性安裝的構件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45244A
TW201945244A TW108111945A TW108111945A TW201945244A TW 201945244 A TW201945244 A TW 201945244A TW 108111945 A TW108111945 A TW 108111945A TW 108111945 A TW108111945 A TW 108111945A TW 201945244 A TW201945244 A TW 20194524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racket
adapter
type
axle
shift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119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27591B (zh
Inventor
亨利克 布萊特
Original Assignee
德商矢倫德國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德商矢倫德國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德商矢倫德國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452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452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275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2759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9/0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2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being laterally shiftable, e.g. using a rear derailleur
    • B62M9/121Rear derailleurs
    • B62M9/125Mounting the derailleur on the fram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5/00Axle suspensions
    • B62K25/02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igid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e.g. adjustab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9/0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2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being laterally shiftable, e.g. using a rear derailleur
    • B62M9/121Rear derailleu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206/00Quick release mechanisms adapted for cy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9/0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2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being laterally shiftable, e.g. using a rear derailleur
    • B62M9/121Rear derailleurs
    • B62M9/124Mechanisms for shifting laterally
    • B62M9/1242Mechanisms for shifting laterally characterised by the linkage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9/0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2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being laterally shiftable, e.g. using a rear derailleur
    • B62M9/121Rear derailleurs
    • B62M9/126Chain guides; Mounting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9/0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2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being laterally shiftable, e.g. using a rear derailleur
    • B62M9/121Rear derailleurs
    • B62M9/127Mounting or guiding of cab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個態樣,本發明提供一種托架元件,該托架元件亦可稱為變速器掛架且該托架元件若需要則在多個零件中,且該托架元件可定位於自行車架之後托架部分中之相關聯托架部分之軸向內側上,用於將變速器系統之後換檔機構安裝於該自行車架上之目的,該等後托架部分用於夾持後輪之後輪輪軸配置之輪軸。該托架元件包含第一部分,該第一部分具有指派給該輪軸的開口或孔徑且該第一部分在該安裝狀態中,在進一步構件之協作下,經受作用於該等後托架部分之間的夾緊力;以及第二部分,該第二部分具有安裝開口,該安裝開口在該安裝狀態中關於該軸線相對於該開口或孔徑徑向偏移,且該後換檔機構之基底元件之附接末端可固定至該安裝開口。根據本發明提供該第二部分之支墩表面,該支墩表面包圍該安裝開口且經提供來用於形成用於該安裝的基底元件之該附接末端之支撐表面,相對於該第一部分之支墩表面偏移,該支墩表面包圍該開口或孔徑且在該托架元件之相同側上,該偏移係在該托架元件之另一側之方向上。

Description

用於自行車架上後換檔機構之安裝的變速器掛架及用於自行車架上替代式後換檔機構之選擇性安裝的構件組
發明領域
本發明大體而言係關於自行車變速器系統之後換檔機構,且係關於後換檔機構相對於自行車架上後輪輪軸之安裝方式。
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本發明具體而言係關於藉由所謂的變速器掛架進行的自行車架之相關聯後部,通常右側托架部分(根據常見技術術語,以下亦稱為「後叉片」)上後換檔機構之安裝,非常一般地且——根據本發明之進一步態樣——作為替代式方案係關於使用特別針對該目的設計的後換檔機構進行的後換檔機構相對於後輪輪軸之同軸安裝。
發明背景
後換檔機構通常藉由變速器掛架緊固至架之右側後叉片。變速器掛架通常為托架元件,該托架元件相對於自行車架分離(參照例如DE 20 2009 000 904 U1、EP 3 095 684 B1、EP 3 187 402 B1及US 2013/0241175 A1)且該托架元件安裝於右側後叉片上且具有相對於後輪輪軸徑向偏移的安裝開口,用於換檔機構之基底元件之附接。即使表達「變速器掛架」最初涉及安裝開口自身,在技術術語中具有安裝開口的托架元件亦稱為「變速器掛架」。在英語技術術語中,表達「掛架」對於托架元件係常見的。另外已知的是具有變速器掛架之自行車架,該變速器掛架整合至右側後叉片中,尤其與該右側後叉片形成一體(參照例如US 4,565,383及DE-A 2 260 252),然而,在本發明之上下文中對該等自行車架不太感興趣。
對於後換檔機構之安裝,相對於自行車架分離的變速器掛架通常在其一末端處相對於後輪輪軸同軸地固定至架,且在其另一末端處連接至換檔機構之基底元件(亦稱為「B關節」)。基底元件可相對於變速器掛架繞旋轉軸線(B軸線)旋轉,以便能夠相對於後輪軸將換檔機構,及因而後輪之鏈輪總成旋轉設定至相對設定點姿勢中。因而,裝配於可動元件(亦稱為「P關節」)上以便可繞旋轉軸線(P軸線)旋轉的鏈條導板配置可能被帶入正確的初始姿勢中。可動元件藉由運動機構連接至基底元件,該運動機構尤其為樞軸機構。
變速器掛架取決於製造商及附接類型而彼此極不相同。如已提到的,該等變速器掛架與架一體地形成,或如在此特別令人感興趣的,經提供為分離構件。分離變速器掛架通常藉由速釋輪軸或藉由插入式輪軸夾緊至架。夾緊在架外側上及在架內側上係可能的。此具有以下結果:取決於所使用的變速器掛架,換檔機構相對於後輪輪軸且亦相對於鏈輪總成採取不同的位置。此等在軸向上及在徑向方向上之位置差異使換檔機構之設計及其安裝複雜化。換檔機構必須以取決於變速器掛架之方式重新設定。額外的構件增添對換檔機構之定位準確度具有不利效應的公差。
此外,變速器掛架,特別是作為分離構件,易於損壞並且通常為不穩定的。在大鏈輪總成及相應地大換檔機構尺寸之狀況下,增加之杠桿力出現,該杠桿力僅可不能令人滿意地藉由可更換式變速器掛架調節。此外,具有加長杠桿比之放大換檔機構尺寸另外對換檔機構之定位準確度具有不利效應。與此衝突的是如下事實:具體而言,彼此緊密鄰近地配置的增加數目的鏈輪需要增加之定位準確度。
後輪尤其包含具有空心輪轂輪軸(亦稱為空心輪軸)之後輪輪轂。對於後輪至架之緊固,分離插入式輪軸或速釋輪軸經引導穿過後輪輪轂之輪轂輪軸且夾緊至架。
在沒有變速器掛架的情況下設法達成的用於後輪輪軸上之同軸安裝之換檔機構亦為已知的。例如,EP 0 875 444 A1、EP 1 342 658 A1及EP 1 764 297 A1描述該類型之換檔機構,其中省略分離變速器掛架。基底元件之旋轉軸線沿後輪輪軸延伸,亦即,為相對於該後輪輪軸同軸的。
正常地,用於後輪輪軸上之同軸安裝之已知換檔機構包含具有緊固末端之基底元件,該緊固末端具有用於收納輪軸之開口。類似於變速器掛架,緊固末端在外側上或在內側上緊固至架。出於此目的,該緊固末端藉由插入式輪軸或速釋輪軸以非強制(non-positively)鎖定方式夾緊至架。然而,此等已知同軸設計具有不足。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缺乏配置之穩定性。現代鏈輪總成包含日益增加數目的十一或更多個鏈輪。為了能夠以相對於後輪輪軸同軸地安裝的換檔機構操作此等鏈輪總成,增加換檔機構尺寸。與此相關聯地,作用於換檔機構上的杠桿力亦增加,使得換檔機構具有相對於鏈輪之旋轉平面傾斜之傾向。僅精確地定位在鏈輪總成垂直下方的換檔機構允許精密的移位。
其次,對架公差之相依性為一問題。因為用於相對於後輪輪軸同軸安裝之習知換檔機構直接緊固至架且相對於該架加以參考,所以架之製造公差亦對換檔機構具有直接效應。換檔機構之定位準確度及可定型性因此受損。
關於先前技術之此等及其他缺點,申請人SRAM Deutschland GmbH已開發用於後輪輪軸上之同軸安裝之新類型的後換檔機構,申請中的專利申請案針對該新類型的後換檔機構,該等申請中的專利申請案具體為主張2017年3月20日申請的具有檔案引用10 2017 002 629.7之德國專利申請案之內部優先權的2018年2月16日申請之具有檔案引用10 2018 001 253.1之德國專利申請案,及2018年3月14日申請且主張該等兩個德國專利申請案之優先權的具有檔案引用18 000 255.2之歐洲專利申請案。此外,對應的申請案已在台灣(TW,檔案引用107 107 712,申請日2018年3月7日)、在中國(CN,檔案引用2018 1021 7966.9,申請日2018年3月16日)且在美國(US,檔案引用15/926,194,申請日2018年3月20日)申請。此等申請案之揭示內容以引用方式整體併入本專利申請案之揭示內容中。
發明概要
可基於以下及進一步習知構件便利地執行配備具有此新類型之後換檔機構的變速器系統的自行車之規定:
- 後輪,其具有定子配置且具有轉子配置,該定子配置包含後輪輪軸配置,該轉子配置經裝配或可裝配以便可相對於該定子配置旋轉,且該轉子配置包含轉子輪轂,該轉子輪轂承載該變速器系統之鏈輪總成;以及
- 自行車架,其具有用於後輪之該後輪輪軸配置之內輪軸之左側後托架部分及右側後托架部分,該等托架部分具有沿著藉由該等托架部分安裝於該架上的該內輪軸之幾何軸線的預定限定軸向間隔,且該等托架部分在每一狀況下形成用於構件群之一反向軸承,該構件群配置於該內輪軸上且該構件群在安裝狀態中夾緊在該等托架部分之間且該構件群包含該定子配置之總成;
以及用於相對於幾何軸線之同軸安裝的新類型之後換檔機構(下文中稱為第二類型之後換檔機構),其包含:
- 基底元件,
- 運動機構,其較佳地設計為樞軸機構,
- 可動元件,及
- 鏈條導引配置,
其中該運動機構將該基底元件連接至該可動元件,且該鏈條導引配置連接至該可動元件,以便可繞旋轉軸線旋轉。新(第二)類型之該換檔機構藉由以下事實加以區分:基底元件包含用於該後輪輪軸上之同軸安裝的第一附接末端及用於耦接至該運動機構的第二附接末端,其中該第一附接末端具有夾緊部分,該夾緊部分在將第二類型之後換檔機構安裝於自行車架上之狀況下,定位於後托架部分中之相關聯一個之軸向內側上,且該夾緊部分屬於在安裝狀態中夾緊在托架部分之間的構件群。
儘管極有利的新(第二)類型之後換檔機構,但是將亦需要配備具有習知後換檔機構的變速器系統的自行車。在此方面,在上下文中,在此具體考慮到以上所論述之類型的變速器系統,該等變速器系統之後換檔機構藉由變速器掛架尤其相對於後輪輪軸非同軸地安裝於架上,該變速器掛架相對於自行車架分離。可基於以下及進一步習知構件便利地執行(以本質上已知的方式)配備具有此習知後換檔機構的變速器系統的自行車之規定:
- 後輪,其具有定子配置且具有轉子配置,該定子配置包含後輪輪軸配置,該轉子配置經裝配或可裝配以便可相對於定子配置旋轉,且該轉子配置包含轉子輪轂,該轉子輪轂承載變速器系統之鏈輪總成;以及
- 自行車架,其具有用於該後輪之該後輪輪軸配置之內輪軸之左側後托架部分及右側後托架部分,該等托架部分具有沿著藉由該等托架部分安裝於該架上的該內輪軸之幾何軸線的預定限定軸向間隔,且該等托架部分在每一狀況下形成用於構件群之一反向軸承,該構件群配置於該內輪軸上且該構件群在安裝狀態中夾緊在該等托架部分之間且該構件群包含該定子配置之總成;
以及用於相對於幾何軸線之非同軸安裝的習知類型之後換檔機構(在下文中亦稱為第一類型之後換檔機構),該後換檔機構包含:
- 基底元件,
- 運動機構,其較佳地設計為樞軸機構,
- 可動元件,及
- 鏈條導引配置,
其中該運動機構將該基底元件連接至該可動元件,且該鏈條導引配置連接至該可動元件,以便可繞旋轉軸線旋轉。在如在此所論述之習知(第一)類型的後換檔機構之狀況下,基底元件包含用於自行車架上以相對於幾何軸線徑向偏移之方式之安裝的第一附接末端,及用於耦接至運動機構的第二附接末端。相對於自行車架分離且可在技術術語上稱為變速器掛架的托架元件用於自行車架上第一類型之後換檔機構之安裝,其中,在此,具體考慮可定位或定位於後托架部分中之相關聯一個之軸向內側上的托架元件。在將此習知(第一)類型之後換檔機構安裝於自行車架上之狀況下,該類型之托架元件(變速器掛架)屬於在安裝狀態中夾緊在托架部分之間的構件群。托架元件之安裝開口則相對於幾何軸線徑向偏移,基底元件之第一附接末端可藉由該安裝開口固定至托架元件。
根據本發明之第一態樣,現提議自行車架,對於後托架部分之設計及具體地其沿著幾何軸線之軸向間隔,該自行車架意欲配備新(第二)類型之後換檔機構,選擇性地配備習知(第一)類型之後換檔機構或配備新(第二)類型之後換檔機構。根據本發明,因而其為相同架類型配備具有習知(第一)類型之後換檔機構的變速器系統且配備具有新(第二)類型之後換檔機構的變速器系統之狀況,且本發明亦提供關於可如何以尤其有利的方式實現此舉的特定解決方案。因而顯著地減少必須產生且庫存的不同架類型之數量。
此不涉及平凡或明顯的技術教示,僅僅因為具有其專業定尺寸的基底元件之夾緊部分的新(第二)類型之後換檔機構將通常比用於習知(第一)類型之後換檔機構之安裝的習知托架元件(變速器掛架)佔據後托架部分之間的更多軸向空間,該習知托架元件配置於相關聯托架部分之內側上。如所論述申請中的專利申請案中所描述之新(第二)類型之後換檔機構之特定實施例之進一步精修亦指向架之使用方向,該架在其後托架部分處具體地設計來用於新(第二)類型之後換檔機構之安裝,且實際上不欲用於可允許作為替代式方案的習知(第一)類型之後換檔機構之非同軸安裝的托架元件(變速器掛架)之安裝。
根據本發明之第一態樣,更具體而言,提議一種構件組,該構件組用於提供配備變速器系統的自行車,其中該變速器系統可選擇性地以第一類型之後換檔機構或以第二類型之後換檔機構實行,該構件組包含:
- 至少一後輪,其具有定子配置且具有轉子配置,該定子配置包含後輪輪軸配置,該轉子配置經裝配或可裝配以便可相對於該定子配置旋轉,且該轉子配置包含轉子輪轂,該轉子輪轂承載該變速器系統之鏈輪總成;
- 至少一自行車架,其具有用於後輪之該後輪輪軸配置之內輪軸之左側後托架部分及右側後托架部分,該等托架部分具有沿著藉由該等托架部分安裝於該架上的該內輪軸之幾何軸線的預定限定軸向間隔,且該等托架部分在每一狀況下形成用於構件群之一反向軸承,該構件群配置於該內輪軸上且該構件群在安裝狀態中夾緊在該等托架部分之間且該構件群包含該定子配置之總成;
- 用於相對於該幾何軸線之非同軸安裝的第一類型之至少一後換檔機構,該至少一後換檔機構包含:
- 基底元件,
- 運動機構,其較佳地設計為樞軸機構,
- 可動元件,及
- 鏈條導引配置,
其中該運動機構將該基底元件連接至該可動元件,且該鏈條導引配置連接至該可動元件,以便可繞旋轉軸線旋轉,且
其中該基底元件包含用於該自行車架上以相對於該幾何軸線徑向偏移之方式之安裝的第一附接末端,及用於耦接至該運動機構的第二附接末端;以及
- 至少一托架元件,該至少一托架元件相對於該自行車架分離且該至少一托架元件可定位於該等後托架部分中之相關聯一個之軸向內側上且該至少一托架元件用於自行車架上第一類型之後換檔機構之安裝。在將該第一類型之該後換檔機構安裝於該自行車架上之狀況下,該托架元件屬於在安裝狀態中夾緊在該等托架部分之間的該構件群,且該基底元件之該第一附接末端可藉以固定至該托架元件的該托架元件之安裝開口相對於該幾何軸線徑向偏移。
根據本發明,此構件組另外包括:
- 用於相對於該幾何軸線之同軸安裝之該第二類型之至少一後換檔機構,該至少一後換檔機構包含:
- 基底元件,
- 運動機構,其較佳地設計為樞軸機構,
- 可動元件,及
- 鏈條導引配置,
其中該運動機構將該基底元件連接至該可動元件,且該鏈條導引配置連接至該可動元件,以便可繞旋轉軸線旋轉,且
其中該基底元件包含用於該後輪輪軸上之同軸安裝的第一附接末端及用於耦接至該運動機構的第二附接末端,其中該第一附接末端具有夾緊部分,該夾緊部分在將該第二類型之該後換檔機構安裝於該自行車架上之狀況下,定準於該等後托架部分中之該相關聯一個之該軸向內側上且該夾緊部分屬於在安裝狀態中夾緊在該等托架部分之間的該構件群。
基於根據本發明之構件組,自行車製造商或自行車裝配工可使用相同架類型且選擇性地使用具有第一類型的後換檔機構之變速器系統或使用具有第二類型的後換檔機構的變速器系統建造個別自行車,此舉增加靈活性且得到大成本優點。根據本發明之組中之各種構件可彼此獨立地產生、獲得且庫存,而無需明確地彼此相關且經識別為根據本發明之構件組中之構件。若自行車製造商或自行車裝配工可容易地取用在根據本發明之構件組之定義中所論述的構件,具體而言因為該等構件處於他或她的佔有之中而該等構件不必經提供在共同位置處,且若自行車製造商或自行車裝配工可以此等構件中之選定的構件且使用相同類型的自行車架使個別自行車配備具有第一類型之後換檔機構或第二類型之後換檔機構的變速器系統,則自行車製造商或自行車裝配工具有處於他或她佔有之中的根據本發明之構件組。兩個類型的後換檔機構實際上不必在一個時間點處或在考慮之中的時間週期內使用,且安裝於個別自行車架上。
第二類型之後換檔機構及因而根據本發明之構件組之較佳精修自內容經明確參考的以上論述之申請中的專利申請案顯現。
第二類型之後換檔機構及因而根據本發明之構件組之較佳精修,及第一類型之後換檔機構及因而根據本發明之構件組之較佳精修,以及較佳地屬於該組的進一步構件,將亦自所附請求項之集合且自以下陳述顯現。
關於第二類型之後換檔機構,較佳的是第一附接末端具有形成夾緊部分的第一臂,及第二臂,該等臂在軸向方向上配置成彼此間隔開,較佳地使得在將第二類型之後換檔機構安裝於自行車架上之狀況下第二臂定位於架之軸向外側上。藉由基底元件之兩個相互間隔開的臂,可能提供兩個軸向間隔開的緊固點,該等緊固點在換檔機構之安裝狀態中確保平行於鏈輪之旋轉平面及因而垂直於後輪輪軸的換檔機構之穩定取向。因而,甚至在存在相對高的力之情況下亦可能以有效方式防止換檔機構傾斜出該平面。直接地或間接地作用於後輪輪軸上或架上的基底元件之兩個軸向間隔開的緊固點可比在具有僅一個緊固末端之已知換檔機構之狀況下可能的更加有效地調節作用於換檔機構上的力。
構件組可便利地包含至少一配接器,該配接器可插入指派給托架元件且指派給夾緊部分的後托架部分中之該一個之架開口中,該配接器可藉由較佳地設計為至該托架部分之螺釘連接的強制鎖定連接固定,該配接器在將第一類型之後換檔機構安裝於自行車架上之狀況下,經提供來用於嚙合至托架元件之相關聯開口或孔徑中或延伸穿過該相關聯開口或孔徑,且該配接器在將第二類型之後換檔機構安裝於自行車架上之狀況下,經提供來用於嚙合至夾緊部分或第一臂之相關聯開口或孔徑中或延伸穿過該相關聯開口或孔徑,且若需要則用於嚙合至第二臂(若提供)之相關聯開口或孔徑中或延伸穿過該相關聯開口或孔徑。
然而,適合於兩個類型的後換檔機構之安裝的配接器並非強制的。替代地設想,構件組具有第一類型之至少一配接器,該第一類型之配接器可插入指派給托架元件且指派給夾緊部分的後托架部分中之該一個之架開口中,該第一類型之配接器可藉由較佳地設計為至該托架部分之螺釘連接的強制鎖定連接固定,且該第一類型之配接器在將第一類型之後換檔機構安裝於自行車架上之狀況下,經提供來用於嚙合至托架元件之相關聯開口或孔徑中或延伸穿過該相關聯開口或孔徑。此外設想,構件組具有第二類型之至少一配接器,該第二類型之配接器可插入指派給托架元件且指派給夾緊部分的後托架部分中之該一個之架開口中,該第二類型之配接器可藉由較佳地設計為至該托架部分之螺釘連接的強制鎖定連接固定,且該第二類型之配接器在將第二類型之後換檔機構安裝於自行車架上之狀況下,經提供來用於嚙合至夾緊部分或第一臂之相關聯開口或孔徑中或延伸穿過該相關聯開口或孔徑,且若需要則用於嚙合至第二臂(若提供)之相關聯開口或孔徑中或延伸穿過該相關聯開口或孔徑。構件組較佳地具有第一類型之至少一配接器及第二類型之至少一配接器。
有利地,配接器可能經建構為在螺栓部分上具有支墩區部及補償區部。支墩區部較佳地經定尺寸以便抵靠架開口之內徑承載。相反,補償區部可例如成圓錐形地漸縮且展現相對於架開口的稍微較大遊隙。由於增加之遊隙,螺栓部分及因而配接器作為整體可相對於架開口定向。因而可補償架不準確度。因而配接器可與後輪輪軸同軸地取向,即使架開口軸線由於公差而偏離該後輪輪軸。
有利地,可對一方面配接器或第一類型之配接器及另一方面托架元件之相關聯開口或孔徑做出規定,以相對於彼此定尺寸,使得配接器或第一類型之配接器在安裝狀態中相對於幾何軸線對托架元件定心。此定心對於後換檔機構相對於後輪之鏈輪總成之正確定位具有重要性。
在具有第二臂之第一附接末端之所論述實施例之狀況下,配接器或第二類型之配接器在將第二類型之後換檔機構安裝於自行車架上之狀況下,可便利地嚙合至第二臂之相關聯開口或孔徑中或延伸穿過該相關聯開口或孔徑,藉此第二類型之換檔機構之基底元件可在其相對於後輪輪軸同軸且相對於鏈輪總成正確的位置中以尤其緊固且準確定位的方式夾持於架上。在此上下文中,可進一步做出規定,藉此在安裝狀態中延伸穿過第二臂之相關聯開口或孔徑的配接器在區部中嚙合在第二臂之外側上,且經由後者將夾緊力施加於相關聯後托架部分上。換檔機構之基底元件之兩個臂然後將在安裝狀態中與相關聯後托架部分夾緊在一起,藉此基底元件可尤其牢固地且緊固地固定於後托架元件上。然而,亦存在省略藉由藉助於配接器將基底元件牢固地夾緊於相關聯後托架部分上之此固定,以便在在配接器之安裝之後的安裝過程期間提供基底元件相對於後輪軸之可旋轉性以用於對準目的之原因。
有利地,一方面配接器或第二類型之配接器及另一方面夾緊部分或第一臂之相關聯開口或孔徑及/或第二臂之相關聯開口或孔徑可能相對於彼此定尺寸,使得配接器第二類型之配接器在安裝狀態中相對於幾何軸線對基底元件之附接末端定心。此定心對於後換檔機構相對於後輪之鏈輪總成之正確定位具有重要性,如已關於托架元件提到的。若第一臂及第二臂以此方式定心,則達成對作用於基底元件的力之作用高度抗性的良好定心。
較佳地做出規定,藉此在安裝狀態中,內輪軸延伸穿過托架元件或夾緊部分或第一臂之軸向區部,較佳地穿過托架元件之一/該開口或孔徑或穿過夾緊部分或第一臂之一/該開口或孔徑。在此,具體地設想內輪軸經設計為插入式輪軸。然而,亦考慮作為速釋輪軸的內輪軸之實施例,該速釋輪軸則可具有夾緊或反向軸承元件,該夾緊或反向軸承元件相對於配接器分離且該夾緊或反向軸承元件在外側上平放於該配接器上。隨後將不必實現內輪軸與配接器或第一類型之配接器或第二類型之配接器之間的如以下提議為便利的螺釘嚙合,且夾緊力將可能在速釋輪軸之狀況下以本質上已知的方式賦予。
在一精修中,提議具體地設計為插入式輪軸的內輪軸在螺紋嚙合末端處與配接器或第一類型之配接器或第二類型之配接器之相關聯螺紋旋擰或可旋擰在一起,其中,較佳地,在安裝狀態中將包含定子配置之構件的構件群夾緊在托架部分之間的夾緊力可藉由與配接器或第一類型之配接器或第二類型之配接器之相關聯螺紋旋擰在一起的螺紋嚙合末端施加。在此可有利地做出規定,藉此配接器或第一類型之配接器及托架元件可藉由強制鎖定嚙合彼此軸向固定,例如可彼此旋擰,且/或藉此配接器或第二類型之配接器及夾緊部分或第一臂可藉由強制鎖定嚙合彼此軸向固定,例如可彼此旋擰。
關於後者精修可能性,存在用於實體實行方案之許多可能性,其中,結合第一類型之換檔機構之安裝且結合第二類型之換檔機構之安裝,不同的解決方案經考慮且亦為有益的,但並非強制性的。
因此,結合第一類型之換檔機構之安裝,配接器或第一配接器可直接與托架元件旋擰在一起,出於此目的,該托架元件可具有擰入開口,配接器之具有外螺紋的螺柱螺栓部分經旋擰至該擰入開口中。出於此目的較佳地具有單件設計的配接器或第一配接器隨後可經由托架元件固定至架之相關聯後托架部分。此在使用第一類型之換檔機構之狀況下為較佳設計。
結合第一類型之換檔機構之安裝,配接器或第一配接器仍然可亦具有兩零件形式,從而具有設計為帶有具有外螺紋之螺柱螺栓部分的第一配接器元件,及設計為帶有具有擰入開口之螺帽部分的第二配接器元件。對於相關聯托架部分上配接器或第一配接器之固定,則第一配接器元件將可能以其螺柱螺栓自相關聯托架部分之外側旋擰至定位於托架部分之內側上的第二配接器元件之擰入開口中。配接器或第一類型之配接器及托架元件彼此或至架之後托架部分藉由彼此牢固夾緊的在安裝狀態中與夾緊力作用無關的直接軸向及旋轉固定則將並非強制地必須經實現,儘管必定可便利地經考慮到,出於該目的,可將第二配接器元件配置於托架元件之內側上。
因此,結合第二類型之換檔機構之安裝,配接器或第二配接器可具有兩零件形式,從而具有設計為帶有具有外螺紋之螺柱螺栓部分的第一配接器元件,及設計為帶有具有擰入開口之螺帽部分的第二配接器元件。對於相關聯托架部分上配接器或第二配接器之固定,則第一配接器元件將可能以其螺柱螺栓自相關聯托架部分之外側,或自在托架部分上配置於外側的第二臂之外側旋擰至定位於托架部分之內側上的第二配接器元件之擰入開口中。此在使用第二類型之換檔機構之狀況下為較佳設計。配接器或第二類型之配接器及夾緊部分或第一臂彼此或至架之後托架部分藉由彼此牢固夾緊的在安裝狀態中與夾緊力作用無關的直接軸向及旋轉固定則將較佳地未經實現,但是同樣地經考慮到,出於該目的,可將第二配接器元件配置於夾緊部分或第一臂之內側上。然而,存在省略藉由藉助於配接器將基底元件牢固地夾緊於相關聯後托架部分上之此固定,以便在在配接器之安裝之後的安裝過程期間提供基底元件相對於後輪軸之可旋轉性以用於對準目的之原因。對於此實行方案,在一精修中提議基底元件具有至少一支墩且配接器具有至少一對應支墩,此狀況限制此相對旋轉。若在安裝過程期間,配接器在預定旋轉方向上(例如,順時針方向)旋轉,則該配接器以其對應支墩緊靠基底元件之支墩且伴隨地使該基底元件旋轉。配接器相對於基底元件之旋轉藉由支墩限制。基底元件上之支墩可例如藉由基底元件之第一臂上之銷配置,例如兩個銷形成,該等銷與第二配接器元件之突出部配置,例如兩個突出部相互作用。
在結合第二類型之換檔機構之安裝的兩零件配接器或第二配接器之一較佳精修中,做出規定,藉此在安裝過程期間且在安裝狀態中,配接器以第一配接器元件之頭部分直接配置於相關聯後托架部分之外側上,在基底元件之第二臂之開口或孔徑內,該第二臂同樣地直接配置於相關聯後托架部分之外側上,且藉此,在安裝過程期間且在安裝狀態中,配接器以第二配接器元件之螺帽部分直接配置於相關聯後托架部分之內側上,在基底元件之第一臂之開口或孔徑內,該第一臂同樣地直接配置於相關聯後托架部分之內側上。然而,替代地亦可做出規定,藉此第二配接器元件至少以一個部分軸向配置於第一臂與相關聯後托架部分之間,且/或藉此第一配接器元件至少以一個部分軸向配置於第二臂與相關聯後托架部分之間。亦不欲排除第一臂至少以一個部分軸向配置於第二配接器元件與相關聯後托架部分之間,且/或第二臂至少以一個部分軸向配置於第一配接器元件與相關聯後托架部分之間。
不管此等精修可能性,在安裝過程期間,配接器或第二配接器之兩個配接器元件在基底元件旋轉地且亦可能軸向地以非強制鎖定方式固定之前藉由作用於第一臂上的夾緊力之施加形成用於基底元件之一類型的旋轉承載,並且必要時亦產生基底元件相對於幾何軸線之設定點取向。
結合第二類型之換檔機構之安裝,配接器或第二配接器仍然亦可直接與夾緊部分或第一臂旋擰在一起,出於該目的,該夾緊部分或第一臂可具有擰入開口,配接器之具有外螺紋的螺柱螺栓部分經旋擰至該擰入開口中。出於此目的較佳地具有單件設計的配接器或第二配接器則可經由夾緊部分或第一臂固定至架之相關聯後托架部分。
根據一較佳精修,插入式輪軸具有外圓周上之定心表面,在安裝狀態中,該定心表面在夾緊部分或第一臂之開口或孔徑之區部中與該夾緊部分或第一臂之內圓周上之定心表面相互作用,用於相對於插入式輪軸對基底元件定心之目的。因而,藉由配接器及/或藉由插入式輪軸的基底元件之定心可能經提供,其中在每一狀況下,具體而言設想一方面夾緊部分或第一臂與另一方面配接器或插入式輪軸之間的直接定心嚙合。
定子總成將通常具有支墩元件(例如所謂的輪轂端帽或輪軸螺帽或類似功能零件)或支墩末端(例如空心輪轂輪軸之末端部分,該空心輪轂輪軸經由旋轉軸承佈置承載轉子輪轂且該空心輪轂輪軸亦稱為空心輪軸),該支墩元件或支墩末端用於支撐作用於托架部分之間的夾緊力。
在變速器系統係以第一類型之後換檔機構實行之狀況下,支墩元件或支墩末端在安裝狀態中抵靠配接器或第一類型之配接器之支墩表面承載,且在該支墩表面上支撐作用夾緊力,其中配接器或第一類型之配接器直接地或較佳地經由後托架部分中之相關聯一個上的托架元件間接地支撐夾緊力,該托架元件軸向固定至該配接器。在此上下文中,設想配接器或第一類型之配接器在安裝狀態中直接旋擰至托架元件,其中配接器或第一類型之配接器之支墩表面較佳地與托架元件經受將構件群夾緊在托架部分之間的夾緊力的部分處之表面齊平。
結合具有第一類型之後換檔機構之變速器系統之實施例,然而替代地亦設想支墩元件在安裝狀態中抵靠托架元件之支墩表面承載且直接地或在該支墩表面上間接地且因而經由後托架部分中之相關聯一個上的托架元件支撐作用夾緊力。對於此精修,亦設想配接器或第一類型之配接器在安裝狀態中直接旋擰至托架元件。
在變速器系統係以第二類型之後換檔機構實行之狀況下,支墩元件或支墩末端較佳地在安裝狀態中抵靠夾緊部分或第一臂之支墩表面承載,且作用夾緊力經直接地或在該支墩表面上間接地且因而經由後托架部分中之相關聯一個上的夾緊部分或第一臂支撐。後托架部分上之間接支撐可經由配接器或第二配接器實現。結合具有第二類型之後換檔機構之變速器系統之實施例,然而不欲排除支墩元件或支墩末端在安裝狀態中抵靠配接器或第二類型之配接器之支墩表面承載且在該支墩表面上支撐作用夾緊力。在此狀況下,配接器或第二類型之配接器將可能直接地或經由後托架部分中之相關聯一個上的夾緊部分或第一臂間接地支撐夾緊力。
較佳地做出規定,藉此夾緊部分或第一臂鄰近於其開口或孔徑之區部或在該區部中具有用於尤其在定子總成之支墩元件或支墩末端處的定子總成之導引及/或定心之至少一導引及/或定心表面或導引及/或定心結構。因而可促進安裝過程,且/或可確保定子總成之正確定心。具體而言,設想藉由可通常稱為導件(可能輪轂導件)的至少一導引表面或導引結構,藉助於定子總成,尤其該定子總成之支墩元件或支墩末端,或一般地能夠沿著導件滑動至其末端位置中的輪轂,尤其藉由彼此會聚的導件之導引表面促進後輪之安裝。
為以簡單方式在具有架之後托架部分(後叉片)之間的預定軸向間隔的情況下允許藉由分離托架元件的第一類型之後換檔機構或無相同類型之自行車架上之分離托架元件的第二類型之後換檔機構之替代式選擇性安裝,一方面夾緊部分或第一臂及另一方面托架元件較佳地各自在其在安裝狀態中經受將構件群夾緊在托架部分之間的夾緊力的部分處具有至少近似相同的軸向厚度。
然而亦可做出規定,藉此夾緊部分或第一臂在安裝狀態中經受將構件群夾緊在托架部分之間的夾緊力的該部分相較於托架元件在安裝狀態中經受將構件群夾緊在托架部分之間的夾緊力的該部分在軸向上更厚。在此狀況下,構件組可包含至少一間隔件元件,該至少一間隔件元件指派給托架元件或與該托架元件相關聯,且該至少一間隔件元件在將第一類型之後換檔機構安裝於自行車架上之狀況下,屬於在安裝狀態中夾緊在托架部分之間的構件群,且經受將構件群夾緊在托架部分之間的夾緊力。間隔件元件則可有利地經定尺寸,使得托架元件在安裝狀態中經受將構件群夾緊在托架部分之間的夾緊力的該部分與至少一間隔件元件一起具有軸向厚度,該軸向厚度至少近似等於夾緊部分或第一臂在安裝狀態中經受將構件群夾緊在托架部分之間的夾緊力的該部分之軸向厚度。
提議為高度便利的是,托架元件在其在安裝狀態中經受將構件群夾緊在托架部分之間的夾緊力的部分處相較於在其具有安裝開口的部分處在軸向上更厚,使得該部分之支墩表面,該支墩表面包圍安裝開口且第一類型之換檔機構之基底元件之第一附接末端在安裝狀態中安置於該支墩表面上,相對於經受夾緊力的部分之支墩表面軸向偏移,該支墩表面在安裝狀態中直接地或在後托架部分中之相關聯一個上間接地支撐夾緊力,該偏移係在後托架部分中之另一個之方向上。因而可能以簡單方式首先確保用於第一類型之後換檔機構之基底元件相對於相鏈輪總成的最佳軸向安裝位置,且其次,同時確保托架元件經受夾緊力的該部分,及因而另外夾緊部分或第一臂之足夠穩定的設計,該夾緊部分或第一臂替代地可定位於相同位置處且該夾緊部分或第一臂較佳地具有近似相同的軸向厚度,在使用第二類型之後換檔機構之狀況下,且/或使得對於達成托架元件在安裝狀態中經受夾緊力的該部分之所需要的夾緊力充分的軸向厚度為可能的。
應指出,夾持元件或第一臂可便利地具有在自近似7 mm至9 mm之範圍內的軸向厚度,更具體地而言例如近似8 mm之軸向厚度。具體而言,發明人尤其優選8 mm之厚度——在不限制一般性質的情況下。
托架元件在其在安裝狀態中經受將構件群夾緊在托架部分之間的夾緊力的部分之直接鄰近於後托架部分中之相關聯一個的邊緣區部中,可有利地經設計為具有軸環,該軸環後托架部分中之另一個之方向上軸向地突出。此軸環可適於相對於托架元件的相關聯後托架部分之界面,例如用於托架元件之相關聯區部之插座之幾何形狀,且亦可充當安裝輔助設備,例如藉助於正利用的已安裝托架元件之軸環,在進一步安裝期間,充當用於後輪輪軸配置之至少一構件之定位導件或插入斜角。因而可能達成類似於在使用第二類型之後換檔機構之狀況下藉由夾緊部分或第一臂之所論述導件(可能輪轂導件)達成的該效應之有益效應。
在尤其較佳的精修中,托架元件具有多零件設計,從而具有耳狀金屬零件,該耳狀金屬零件較佳地在兩個側上為平面的,該金屬零件於在安裝狀態中經受將構件群夾緊在托架部分之間的夾緊力的第一區部中,具有指派給配接器或第一類型之配接器且/或指派給內輪軸的開口或孔徑,且該金屬零件在第二區部中具有安裝開口,且該托架元件具有指派給金屬零件的至少一進一步構件。因而,作為指派給金屬零件的構件,可有利地提供至少一塑膠零件,該至少一塑膠零件與金屬零件在其第一區部中組合或可組合且具有間隔件區部,該間隔件區部較佳地在兩個側上為平面且具有指派給配接器或第一類型之配接器且/或指派給內輪軸的開口或孔徑,且該間隔件區部在安裝狀態中處於金屬零件之第一區部上且經受將構件群夾緊在托架部分之間的夾緊力。塑膠零件可有利地具有軸向突出的軸環(若提供),且在具有軸環與間隔件區部之間的過渡區部的情況下,至少部分地重疊金屬零件之邊緣區部。對於給定金屬零件,塑膠零件允許對用於托架元件之相關聯後托架部分之一/該界面,例如用於托架元件之相關聯區部之一/該插座之適應,以及對給定自行車架之後托架部分之間的軸向間隔之適應,以便在安裝狀態中達成所要的夾緊力。藉由軸環及間隔件區部,可提供至金屬零件之第一區部之夾緊或快動連接,該夾緊或快動連接較佳地至少在邊緣區部處經或可經收納在中間,使得所得托架元件可作為單元加以處置。
可尤其便利地做出規定,藉此配接器或第一類型之配接器在安裝狀態中與耳狀金屬零件旋擰在一起。然而,亦可替代地做出規定,藉此配接器或第一類型之配接器在安裝狀態中與塑膠零件旋擰在一起。出於此目的,塑膠零件將可能具有軸向突出的套筒部分,該軸向突出的套筒部分在安裝狀態中插入相關聯後托架部分之架開口中且具有用於與配接器或第一類型之配接器旋擰在一起的內螺紋。
關於以上論述之適應功能,在精修中提議構件組包含至少一耳狀金屬零件及一組塑膠零件,該組塑膠零件替代地可與該金屬零件組合且該組塑膠零件適於不同的使用或安裝情形。因而,耳狀金屬零件可使用於不同類型之架上第一類型之後換檔機構之安裝,該等不同類型之架在相關聯後托架部分之界面方面且/或在後托架部分之軸向間隔方面不同。
替代地或另外,作為指派給金屬零件的構件,可有利地提供至少一輔助零件,該至少一輔助零件與金屬零件在其第一區部處或在金屬零件之鄰近於該第一區部的第三區部處組合或可組合,該輔助零件用於對相關聯後托架部分之界面之適應且/或充當用於相關聯後托架部分之至少一相關聯支墩表面上的旋轉力之支撐之旋轉支墩,且較佳地經形成為塑膠零件。在此尤其設想,在作為塑膠零件之實施例之狀況下,若具有間隔件區部的塑膠零件經提供,則輔助零件為相對於具有間隔件區部的塑膠零件分離的塑膠零件。然而,不欲排除輔助零件及具有間隔件區部的塑膠零件係藉由整體及可能不可分的構件形成。
在一便利精修中,輔助零件可具有插入或可插入耳狀金屬零件之夾持開口或夾持孔徑中的夾持部分,及整體地連接至該夾持部分的至少一適應及/或支墩部分。
關於以上論述之適應功能,在精修中提議構件組包含至少一耳狀金屬零件及一組輔助零件,該組輔助零件替代地可與該金屬零件組合且該組輔助零件適於不同的使用或安裝情形。因而,耳狀金屬零件可使用於不同類型之架上第一類型之後換檔機構之安裝,該等不同類型之架在相關聯後托架部分之界面方面且/或在後托架部分之可用作支墩表面的表面方面不同。
以上論述類型之托架元件(變速器掛架)亦獨立於本發明之第一態樣而為令人感興趣的,因為其完全獨立於以具有新(第二)類型之後換檔機構的變速器系統配備自行車之可能性而為對於自行車架上習知(第一)類型之後換檔機構之最優安裝有利的。
根據獨立的第二態樣,本發明因而提議托架元件,該托架元件可定位於自行車架之用於夾持後輪之後輪輪軸配置之輪軸的後托架部分中之相關聯托架部分之軸向內側上,以用於將變速器系統之後換檔機構安裝於自行車架上之目的,該托架元件包含第一部分,該第一部分具有指派給輪軸的開口或孔徑且該第一部分在安裝狀態中在進一步構件之協作下經受作用在後托架部分之間的夾緊力,且該托架元件包含第二部分,該第二部分具有安裝開口,該安裝開口在安裝狀態中關於軸線相對於開口或孔徑徑向偏移且後換檔機構之基底元件之附接末端可固定至該安裝開口。所提議的托架元件根據本發明具有以下特徵:第二部分之支墩表面,該支墩表面包圍安裝開口且經提供來用於形成用於安裝的基底元件之附接末端之支撐表面,相對於第一部分之支墩表面偏移,該支墩表面包圍開口或孔徑且在托架元件之相同側上,該偏移係在托架元件之另一側之方向上。因而可能以簡單方式首先確保用於習知(第一)類型之後換檔機構之基底元件相對於相關聯鏈輪總成之最佳軸向安裝位置,且其次同時使得用於達成托架元件在安裝狀態中經受夾緊力的該部分之所需要的夾緊力的足夠穩定的設計及/或充分的軸向厚度為可能的。
在一精修中,提議,托架元件之另一側在環繞第一部分之至少一表面部分及第二部分之至少一表面部分的表面區部上具有平面設計,且/或第一區部相較於第二區部在軸向上更厚。此托架元件可容易產生。
托架元件可經設計為在另一側上的第一部分之邊緣區部中具有軸向突出的軸環。此軸環可適於相對於托架元件的相關聯後托架部分之界面,例如用於托架元件之相關聯區部之插座之幾何形狀,且亦可充當安裝輔助設備,例如藉助於正利用的已安裝托架元件之軸環,在進一步安裝期間,充當用於後輪輪軸配置之至少一構件之定位導件或插入斜角。
在尤其較佳的精修中,托架元件具有多零件設計,從而具有耳狀金屬零件,該耳狀金屬零件較佳地在兩個側上為平面的,該金屬零件在指派給第一部分的第一區部中,具有指派給輪軸的開口或孔徑,且在指派給第二部分的第二區部中,具有安裝開口,且該托架元件具有指派給金屬零件的至少一進一步構件。因而,作為指派給金屬零件的構件,可有利地提供至少一塑膠零件,該塑膠零件與金屬零件在其第一區部處組合或可組合且具有間隔件區部,該間隔件區部指派給第一部分且較佳地在兩個側上為平面的且具有指派給輪軸的開口或孔徑,且該間隔件區部在安裝狀態中處於金屬零件之第一區部上以便形成托架元件之第一部分。塑膠零件可有利地具有軸向突出的軸環(若提供),且在具有軸環與間隔件區部之間的過渡區部的情況下,至少部分地重疊金屬零件之邊緣區部。對於給定金屬零件,塑膠零件允許對用於托架元件之相關聯後托架部分之一/該界面,例如用於托架元件之相關聯區部之一/該插座之適應,以及對給定自行車架之後托架部分之間的軸向間隔之適應,以便在安裝狀態中達成所要的夾緊力。藉由軸環及間隔件區部,可提供至金屬零件之第一區部之夾緊或快動連接,該夾緊或快動連接較佳地至少在邊緣區部處經或可經收納在中間,使得所得托架元件可作為單元加以處置。
有利地,耳狀金屬零件可能具有用於與緊固元件旋擰在一起的螺紋配置,例如內螺紋,以用於固定至架之後托架部分之目的。然而,替代地,塑膠零件亦可能以用於與緊固元件旋擰在一起的此螺紋配置,尤其以內螺紋實現,以用於固定至架之後托架部分之目的。在此上下文中,塑膠零件可有利地具有軸向突出的套筒部分,該軸向突出的套筒部分可插入相關聯後托架部分之架開口中且具有用於該螺釘連接之內螺紋。
替代地或另外,作為指派給金屬零件的構件,可有利地提供至少一輔助零件,該至少一輔助零件與金屬零件在其第一區部處或在金屬零件之鄰近於該第一區部的第三區部處組合或可組合,該輔助零件用於對相關聯後托架部分之界面之適應且/或充當用於相關聯後托架部分之至少一相關聯支墩表面上的旋轉力之支撐之旋轉支墩,且較佳地經形成為塑膠零件。在此尤其設想,在作為塑膠零件之實施例之狀況下,若具有間隔件區部的塑膠零件經提供,則輔助零件為相對於具有間隔件區部的塑膠零件分離的塑膠零件。然而,不欲排除輔助零件及具有間隔件區部的塑膠零件係藉由整體及可能不可分的構件形成。
在一便利精修中,輔助零件可具有插入或可插入耳狀金屬零件之夾持開口或夾持孔徑中的夾持部分,及整體地連接至該夾持部分的至少一適應及/或支墩部分。
根據第二態樣,關於以上論述之適應功能,本發明亦提供構件組,該構件組包含至少一耳狀金屬零件及一組塑膠零件,該組塑膠零件替代地可與金屬零件組合且該組塑膠零件適於不同的使用或安裝情形,且該構件組包含一組輔助零件,該組輔助零件替代地可與金屬零件組合且該組輔助零件適於不同的使用或安裝情形。因而,耳狀金屬零件可使用於不同類型之架上第一類型之後換檔機構之安裝,該等不同類型之架在相關聯後托架部分之界面方面及/或在後托架部分之軸向間隔方面及/或在後托架部分之可用作支墩表面的表面方面不同。耳狀金屬零件及塑膠零件中任何塑膠零件之組合在每一狀況下得到根據本發明之一托架元件。耳狀金屬零件及輔助零件中任何輔助零件之組合在每一狀況下得到根據本發明之一托架元件。耳狀金屬零件及塑膠零件中之指派給個別使用或安裝情形的一塑膠零件以及輔助零件中之指派給個別使用或安裝情形的一輔助零件之組合在每一狀況下得到根據本發明之一托架元件。
此外,根據第一及/或第二態樣,本發明提供自行車,該自行車具有帶有用於後輪之後輪輪軸配置之輪軸之左側後托架部分及右側後托架部分的自行車架,該等托架部分具有沿著藉由托架部分安裝於架上的輪軸之幾何軸線的預定限定軸向間隔,且該等托架部分在每一狀況下形成用於構件群之一反向軸承,該構件群配置於輪軸上且該構件群在安裝狀態中夾緊在托架部分之間。根據本發明之自行車配備變速器系統,該變速器系統之後換檔機構相對於幾何軸線非同軸地安裝於架上,其中後換檔機構之基底元件具有附接末端,該附接末端藉由托架元件安裝於自行車架上,以便相對於幾何軸線徑向偏移,該托架元件相對於架分離且該托架元件定位於後托架部分中之相關聯一個之軸向內側上。根據本發明,作為托架元件,根據本發明之第二態樣之托架元件經安裝,且/或自行車係或可根據本發明使用選定的構件加以建構,該等選定的構件包括根據本發明之第一態樣之構件組中之自行車架、托架元件及第一類型之後換檔機構。自行車可具有以上提到的進一步特徵之特性,該等進一步特徵涉及構件組中之構件且/或涉及結合第一類型之後換檔機構之使用的安裝狀態。
此外,根據第一態樣,本發明提供自行車,該自行車具有帶有用於後輪之後輪輪軸配置之輪軸之左側後托架部分及右側後托架部分的自行車架,該等托架部分具有沿著藉由托架部分安裝於架上的輪軸之幾何軸線的預定限定軸向間隔,且該等托架部分在每一狀況下形成用於構件群之一個反向軸承,該構件群配置於輪軸上且該構件群在安裝狀態中夾緊在托架部分之間;其中該自行車配備變速器系統,該變速器系統之後換檔機構相對於幾何軸線同軸地安裝於架上。根據本發明,自行車係或可使用選定的構件加以建構,該等選定的構件包括根據本發明之第一態樣之構件組中之自行車架及第二類型之後換檔機構。該自行車可具有以上提到的進一步特徵之特性,該等進一步特徵涉及構件組中之構件且/或涉及結合第二類型之後換檔機構之使用的安裝狀態。
本發明亦提議用於產生自行車之方法,該方法包含:
- 提供或庫存自行車構件,該等自行車構件一起包含根據本發明之第一態樣之構件組;
- 決定自行車將具備具有第一類型之後換檔機構的變速器系統或具備具有第二類型之後換檔機構的變速器系統;
- 取決於所做的該決策,以使用構件組中之托架元件的構件組中之第一類型之後換檔機構之安裝,或以構件組中之自行車架上的構件組中之第二類型之後換檔機構之安裝,建構自行車。
以下將基於隨附圖式及其中示出的根據本發明之示範性構件組中之構件之示範性實施例更詳細地論述本發明。
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在相關先前技術之摘要論述之後,隨後將為具有相關聯構件之新(第二)類型之後換檔機構之較佳實施例之詳細描述,該等相關聯構件可屬於根據本發明之構件組。
圖13藉由實例之方式展示出具有自先前技術已知的自行車驅動之自行車。自行車驅動包含前鏈輪CR、後鏈輪總成R,及鏈條K,該鏈條可藉由習知(第一)類型之後換檔機構RD自一鏈輪移動至下一個。以下所使用之方向詞右/左及前/後涉及在行進方向上之自行車。自行車架1具有左側及右側後部後叉片,後輪安裝在該左側後部後叉片與該右側後部後叉片之間。後輪與鏈輪總成R一起繞後輪輪軸A旋轉。「軸向地」涉及後輪輪軸A或多鏈輪配置R之旋轉軸線A。最大鏈輪軸向地設置成比較小鏈輪更遠離內側。齒在鏈輪上徑向地配置在外側。鏈輪之外徑為徑向外末端,且內徑為鏈輪之徑向內末端。在所示之換檔機構RD藉由變速器掛架以習知方式緊固至架之右側後叉片,該變速器掛架相對於架分離。因而,已知換檔機構RD與後輪輪軸A間隔開且相對於該後輪輪軸非同軸地安裝。換檔機構RD繞B軸線旋轉,該B軸線與軸線A間隔開。換檔機構之樞軸機構經設計為斜平行四邊形。
出於對本發明之改良理解,各圖以不同刻度展示出新(第二)類型之換檔機構及後輪輪軸配置之安裝之各種階段。
圖1展示出同軸地安裝於後輪輪軸6上的根據本發明之後換檔機構10的透視圖。出於較好的清晰性,沒有例示出後輪及鏈輪總成。有可能看見配置在架1之兩個後叉片之間的後輪輪轂3,及嚙合在右側後叉片周圍的換檔機構10。基底元件20藉由配接器60相對於軸線A同軸地安裝於架1上。
圖2以後視圖展示出沿著圖1中所例示之換檔機構10之軸線A的截面。幾何軸線A沿著後輪輪軸6延伸。為了簡單起見,在此圖解中僅展示出插入式輪軸7且未展示出輪軸及輪轂配置之其他零件。基底元件20藉由配接器60緊固至右側後叉片。出於此目的,配接器60穿過右側架開口2b嚙合。插入式輪軸7插入左側架開口2a中且與配接器60旋擰在一起。配接器60同時充當用於插入式輪軸7之反制螺帽。當插入式輪軸7經擰緊時,其進一步經旋擰至配接器60中且相對於架1夾緊。
圖3展示出安裝於架1上的來自圖2之根據本發明之換檔機構10的側視圖。圖1至3各自展示出具有基底元件20、樞軸機構30、可動元件40及鏈條導引配置50之整個換檔機構10。在基底元件20上,配置有纜線轉向裝置11,該纜線轉向裝置在此狀況下呈可旋轉地裝配在附接點29c處的纜線轉向滾子之形式。基底元件20在其第一、上附接末端處相對於後輪輪軸A同軸地安裝於架1上。出於此目的,基底元件20在軸向方向上彼此間隔開的兩個臂嚙合在架1之後叉片周圍,使得一臂配置於架1之內側上且另一臂配置於架1之外側上。基底元件20藉由配接器60預安裝於架1上。此外,基底元件20在其第二、下附接末端處耦接至樞軸機構30。樞軸機構30經設計為具有內樞軸臂35、外樞軸臂36及四個樞軸輪軸31、32、33、34之平行四邊形四接頭機構。四個樞軸輪軸31、32、33、34在每一狀況下在以直角與軸線A相交的平面中延伸。換言之,樞軸輪軸31、32、33、34處於平行於鏈輪平面(在此未示出)延伸的平面中(參照圖11至13)。第一樞軸輪軸31及第二樞軸輪軸32將樞軸機構30連接至基底元件20。第三樞軸輪軸33及第四樞軸輪軸34將樞軸機構30連接至可動元件40。基底元件20及可動元件40兩者在每一狀況下具有用於樞軸輪軸之兩個插座。如樞軸輪軸31、32、33、34自身,基底元件20上之插座之縱向軸線L1、L2及可動元件40上之插座之縱向軸線相對於後輪輪軸6或軸線A正交地定向(參照圖4至9)。以便可繞軸線P施加,鏈條導引配置50連接至可動元件40且經順時針方向(向後)預加載,使得以S形方式延伸穿過鏈條導件50的鏈條(在此未示出)經張緊。鏈條導引配置50包含上鏈條導引滾子51及下鏈條導引滾子52,該等鏈條導引滾子各自可旋轉地裝配於兩個籠罩半部件57a、57b之間。以便可繞上旋轉軸線55旋轉,上鏈條導引滾子51經配置成具有至軸線P之上間隔。以便可繞下旋轉軸線56旋轉,下鏈條導引滾子56經配置成具有至P軸線之下間隔,其中上鏈條導引滾子51經配置成具有相較於下鏈條導引滾子52的至P軸線之較小間隔。可動元件40具有鎖定元件42,該鎖定元件使得預加載鏈條導引配置50可能相對於可動元件40固定。因而,換檔機構20可能在鏈條導引配置50沒有由於預加載而向後卡扣的情況下經安裝。
在移位至較小鏈輪期間,鏈條導引配置50繞可動元件40之旋轉軸線P向後順時針方向旋轉。相反地,在移位至下一個較大鏈輪期間,鏈條導引配置50繞旋轉軸線P向前逆時針方向旋轉。由於繞軸線P的旋轉移動,使上鏈條導引滾子51朝著或遠離鏈輪徑向移動。鏈條導引配置50藉助於繞樞軸輪軸31、32、33、34樞轉的樞軸臂35、36在軸向方向上移動。取決於移位方向,上鏈條導引滾子51與整個鏈條導引配置50一起在軸向方向上向內或向外移動。
圖4及5在每一狀況下展示出藉由配接器60安裝於架1上的基底元件20,及輪轂配置之零件的透視部分截面。第一臂22a及第二臂22b在每一狀況下定位於架1之一側上。對於後輪(在此未示出)之安裝,該後輪與輪轂配置(在此僅展示出空心輪軸5)及輪轂端帽4一起沿著基底元件20之內側上的輪轂導件27經導引。輪轂導件27經設計為具有導引表面之軸環,該等導引表面朝著彼此成錐形。在其末端位置中,輪轂端帽4徑向抵靠輪轂導件27承載。在軸向方向上,輪轂端帽4緊靠基底元件20之內側上的軸向輪轂支墩表面26。輪轂端帽4係以截面例示出。
圖5展示出穿過具有兩個臂22a、22b之基底元件20的截面,該等臂嚙合在配接器60周圍。配接器60由螺栓61及螺帽66構成。螺栓61經旋擰至螺帽66中,使得螺栓頭62及螺帽66夾緊至架1。配接器60因而可相對於架1固定。基底元件20以配接器60為中心。在可乘騎狀態中,當插入式輪軸7已經擰緊時,基底元件20旋轉固定地夾緊在輪轂端帽4與配接器60之間。在完全安裝狀態中,基底元件20在軸向方向上僅抵靠輪轂端帽4且抵靠配接器60承載。基底元件20藉由配接器60間接地安裝於架1上。基底元件20及因而換檔機構10作為整體相對於輪轂4——且並非如習知,相對於架1予以參考。
圖6展示出藉由配接器60安裝於架1上的來自圖5之基底元件20的放大部分截面。螺栓頭62及螺帽66經定尺寸為大於架開口2b。當配接器60已經擰緊時,螺栓頭62及螺帽66抵靠架1以摩擦鎖定方式承載。螺帽66具有滾花表面69以便另外相對於架1產生強制鎖定連接且抵抗換檔機構10之向前(逆時針方向)旋轉。螺栓主體63具有在少量遊隙的情況下抵靠架開口2b承載的支墩區部63a,及相對於架開口2b具有較大量的遊隙的補償區部63b。補償區部63b使得配接器60可能沿著架開口2b中之軸線A對準。螺栓61在架開口2b中具有適量的遊隙且在架開口未與軸線A精確地對準的情況下可在該架開口中稍微傾斜。
圖7展示出在配接器60以截面展示出的情況下的來自圖6之配置。配接器60具有兩個任務:1)夾緊在架1上係藉由螺栓61與螺帽66之間的螺釘連接產生。替代地,將亦可能的是螺帽將配置在外側上且螺栓將配置在內側上。重要的是配接器60可相對於架1固定且在軸向方向上可適於該架。螺釘連接在相對細的架之狀況下比在相對粗的架之狀況下進一步擰緊。2)配接器60僅在有限程度上可相對於基底元件20順時針方向旋轉且因而構成旋轉預防裝置。出於此目的,兩個支墩68a、68b配置於螺帽66上,該等支墩與基底元件20上之兩個銷24a、24b相互作用。由於配接器60與基底元件20之間的旋轉預防裝置,換檔機構10之向前(逆時針方向)旋轉可能僅在有限程度上。旋轉預防裝置替換習知B螺釘且防止換檔機構之不合需要的向前旋轉。
螺栓61之外螺紋64及內螺紋65沿著螺栓61配置於不同區部中以便藉此能夠較好地調節力。插入式輪軸7經旋擰至內螺紋65中且將配接器60,尤其螺栓頭62拉抵架1之外側。在所示之示範性實施例中,墊圈配置於螺栓頭62與架1之間。
在此方面,亦參見圖8,非安裝基底元件20及來自圖7之配接器60的分解圖解。在此視圖中,可清楚地看見螺帽66之內螺紋67及螺栓61之外螺紋64,該內螺紋及該外螺紋一起形成配接器60之螺釘連接。替代地,將亦可能的係螺栓經直接旋擰至架開口之螺紋中。然後,架公差將仍然對換檔機構具有直接效應,應避免該直接效應。此外,可能看到適於第一定心開口23a的螺栓底腳63c,及適於第二定心開口23b的螺栓頭62。螺栓61之支墩表面63d與基底元件20之第一臂22a之在此轉移的外側相互作用(參照圖9a)。
圖9a及9b展示出具有第一定心開口23a及第二定心開口23b之基底元件20的透視圖外側及內側視圖。第一定心開口23a適於螺栓61之螺栓底腳63c之外徑。第二定心開口23b適於螺栓頭61之外徑。在第一臂22a之外側上,可能看見配接器支墩表面25,該配接器支墩表面與螺栓61之支墩表面63d相互作用。輪轂支墩表面26配置於第一臂22a之相對的內側上。在可乘騎狀態中,螺栓61抵靠基底元件20之外側以螺栓支墩表面63d夾緊,且輪轂端帽4抵靠該基底元件之內側夾緊。設置於基底元件20之下附接末端處的是用於纜線轉向裝置11之附接點29c。此外,用於第一樞軸輪軸31之第一插座29a及用於樞軸機構30 (在此未示出)之第二樞軸輪軸32之第二插座29b設置於基底元件20之下附接末端處。第一插座29a及第二插座29b之縱向軸線L1、L2在在每一狀況下以直角與後輪軸線A相交的平面中延伸。平行四邊形四接頭機構30之四個樞軸輪軸31、32、33、34因而相對於共用鏈輪軸線A正交地定向,而不管換檔機構10之選定的相對位置。
圖10展示出穿過具有設定輔助設備之根據本發明之換檔機構10之第二實施例的部分截面。截面穿過可動元件40及鏈條導引配置50延伸。設定輔助設備係以鎖定元件42之形式設計,該鎖定元件嚙合至外籠罩半部件57b中之鎖定開口58中。藉由設定輔助設備,經順時針方向預加載的鏈條導引配置50相對於可動元件40固定於預定旋轉位置中。預定旋轉或角位置以理想間隔將上鏈條導引滾子51固定至鏈輪總成(在此未示出)之參考鏈輪。對於換檔機構10之設定,該鏈條導引滾子藉由設定輔助設備鎖定。在設定之後,鎖定經釋放,使得鏈條導引配置50可相對於可動元件40旋轉。
以下將參考圖1至10描述根據本發明之換檔機構10之安裝步驟及設定。
i) 藉由基底元件20及配接器60將換檔機構10預安裝於架1上。出於此目的,基底元件20嚙合在架1之右側後叉片周圍,且配接器60經插入且旋擰至架開口2b及基底元件20中之定心開口23a、23b。配接器60經擰入至該配接器與基底元件20一起經固持於架1上以便仍然為可旋轉的程度(參照圖6及7)。
在第一安裝步驟之後,配接器60及基底元件20已相對於架1在軸向方向及徑向方向上預定位,但尚未擰緊。配接器60及基底元件20可繞軸線A相對於架1旋轉。
ii) 具有整個輪轂配置之後輪經插入,且插入式輪軸7經擰入,但尚未完全擰緊(參照圖1至3,其中未例示出後輪)。在尚未擰緊的狀態中,換檔機構10仍然可繞後輪軸線A旋轉。
iii) 配接器60經擰緊。在此,螺栓61與螺帽66一起相對於基底元件20順時針方向旋轉,直至螺帽66之支墩68a、68b緊靠基底元件20之對應支墩24a、24b。由於支墩,基底元件20及換檔機構10作為整體在進一步旋轉期間一直被驅動,直至鏈條已經張緊。在張緊位置中,基底元件20及螺帽66兩者固定,使得螺栓61經旋擰至螺帽66之內螺紋67中,直至配接器60已抵靠架1擰緊。
可任擇地使用設定輔助設備。如圖10中所示之設定鎖定裝置將為可想像的。鎖定裝置42/58將可繞軸線P旋轉的鏈條導引配置50固定於所決定角位置中,且因而預先限定上鏈條滾子51與參考鏈輪之間的所要的間隔。出於此目的,換檔機構10經移位至參考齒輪比中或參考鏈輪上,鏈條導件50經鎖定,且基底元件20與換檔機構10一起作為整體繞後輪軸線A向後旋轉,直至達到理想的鏈條張力。
iv) 在設定位置中,插入式輪軸7經擰緊,且鎖定經釋放。由於插入式輪軸7之擰緊,內臂22a經夾緊在輪轂端帽4與配接器60之間。以此方式,臂22a與基底元件20一起作為整體且換檔機構10相對於輪轂端帽4或相對於後輪軸線A正交地對準。任何架公差關於此對準不再發揮作用。
此簡單設定僅由於換檔機構10相對於旋轉軸線A之同軸安裝及參考鏈輪與鎖定的上鏈條滾子51之間的所得恆定間隔而為可能的。在非同軸安裝的換檔機構RD之狀況下,上鏈條滾子與參考鏈輪之間的間隔將在繞基底元件之B軸線之旋轉期間改變,該B軸線與後輪軸線A間隔開(參照圖13)。
當插入式輪軸7已經擰緊時,基底元件20亦相對於架1旋轉固定。僅換檔機構10之樞軸機構30、可動元件40及鏈條導引配置50在移位期間仍相對於架1移動。在卸載期間,插入式輪軸7經釋放,使得換檔機構10可再次向後旋轉且後輪可經移除。
圖11及12展示出具有限制支墩59a及59b之根據本發明之換檔機構10之第三示範性實施例,該等限制支墩使得可能省略習知限制螺釘70。出於例示性目的,限制螺釘70仍例示於圖12中。
在圖11中,換檔機構10與鏈輪總成R之最大鏈輪R12對準。此位置構成內最大位置。換檔機構10不應在軸向方向上進一步向內移動。出於此目的,第一限制支墩59a配置於鏈條導引配置50上,尤其配置於外籠罩半部件57b之內側上。第一限制支墩59a經設計以便與最大鏈輪R12相互作用。出於此目的,內限制支墩59a在P軸線之區部中突出超過籠罩57b,並且在內最大位置中,緊靠鏈輪R12之外側。鏈條導引配置50因此不能相對於最大鏈輪R12在軸向方向上進一步向內移動。
換言之,在換檔機構10之內最大位置中,鏈條導引配置50之外籠罩半部件57b在徑向方向上延伸至設置於最大鏈輪R12之徑向外徑內的最大鏈輪R12之區部中。在換檔機構10之內最大位置中,外籠罩半部件57b依軸向方向在最大鏈輪R12與鄰接該最大鏈輪之下一個較小鏈輪R11之間延伸。在換檔機構10之內最大位置中,鏈條(在此未示出)與最大鏈輪R12嚙合。若換檔機構10在軸向方向上進一步向內移動超過內最大位置,則外籠罩半部件57b或內限制支墩59a緊靠最大鏈輪R12且因而換檔機構10之移動。內限制支墩59a在此狀況下與外籠罩半部件57b一體地形成。籠罩及限制支墩之多零件實施例同樣係可想像的。
替代地,代替籠罩配置,亦可能設計可動元件(P關節)以便在換檔機構之預定內最大位置中充當內限制支墩。內限制支墩與鏈輪總成,尤其與鏈輪或與指派給鏈輪總成的例如鏈條防護罩圓盤之一些其他適合元件相互作用。
在圖12中,換檔機構10與鏈輪總成R之最小鏈輪R1對準。相對於圖11,鏈條導引配置50已向後(順時針方向)旋轉得遠得多。在圖12中,上鏈條導引滾子51具有與其至鏈輪R12近似相同的在徑向方向上至鏈輪R1之間隔。所示之位置構成換檔機構10之外最大位置。換檔機構10不應在軸向方向上進一步向外移動。出於此目的,第二限制支墩59b配置於鏈條導引配置50上,尤其配置於外籠罩半部件57b之外側上。第二限制支墩59a經設計以便與基底元件20相互作用。更具體而言,外籠罩半部件57b之外側充當上鏈條導引滾子51之區部中之第二限制支墩59b。在外最大位置中,第二限制支墩59b緊靠基底元件20之內側。基底元件20之內側同時為第一臂22a之內側。鏈條導引配置50因此不能相對於基底元件20在軸向方向上進一步向外移動。
限制支墩59a、59b之優點在於此等固定支墩不再必須經設定,而相反已適應鏈輪總成R。用於設定支墩的限制螺釘70不再為必要的。
根據本發明之換檔機構10之優點具體地結合圖11及12中所例示之鏈輪總成R為尤其大的,該鏈輪總成具有大量的十二個鏈輪R1-R12及在此狀況下來自最小鏈輪R1上之十個齒及最大鏈輪R12上之50個齒之大擴展。
圖14為沿著後視圖中之軸線A的第四示範性實施例的截面圖解。出於較好的清晰性,此圖解僅展示出架1、插入式輪軸70、右側輪轂端帽4,及換檔機構之選定的零件。展示出的所有零件係以截面例示出。
基底元件20藉由配接器60緊固至右側後叉片。出於此目的,螺栓61穿過右側架開口2b嚙合且與螺帽66旋擰在一起。插入式輪軸70以其第一末端71插入左側架開口2a中且以其第二末端72旋擰至配接器60之螺栓61中。配接器60或螺栓61同時充當用於插入式輪軸70之反制螺帽。當插入式輪軸70經擰緊時,其被進一步旋擰至螺栓61中且相對於架1夾緊該螺栓。插入式輪軸70之外徑74經定尺寸為小於架開口2a。中間空間藉由襯套71a補償。第一插入式輪軸末端71具有帶有大於架開口2a之直徑的頭,且不能滑過架開口2a。頭直徑自第一末端71朝著插入式輪軸70之主體或桿連續地減少至外徑74。過渡以45度角度延伸。其他角度尺寸,尤其90度,同樣為可想像的。如在先前示範性實施例中,基底元件20之內臂22a依軸向方向固定於右側輪轂端帽4與螺栓61之間。此外,基底元件20之內臂22a在徑向方向上以螺栓61之定心區部為中心(參照圖7及8中之細節)且外臂22b以螺栓頭62為中心。所示的插入式輪軸70具有12 mm之外徑74及7 mm之內徑75。此得到2.5 mm之插入式輪軸壁厚度。圖14中之插入式輪軸70之示範性實施例實質上對應於先前各圖,但是在此再一次直接與根據圖15a之具有放大的外徑84及不同定心配置之插入式輪軸80一起展示出。
圖15a為第五示範性實施例的截面圖解,由於具有放大的外徑84之插入式輪軸80,該第五示範性實施例在若干態樣上不同於先前實施例。所示的插入式輪軸80具有15 mm之外徑84及12 mm之第一內徑85。此導致1.5 mm之第一壁厚度W85。展示出的所有零件係以截面例示出。
具有其架開口2a及2b之架1、在此狀況下具有輪轂端帽4之僅部分示出的輪轂配置,及換檔機構之基底元件20未改變。僅配接器60'必須適於插入式輪軸80之放大的外徑84。為能夠調節插入式輪軸80,螺栓61'之內螺紋65'之直徑適於該插入式輪軸之外徑84。此外,省略螺栓61'上之定心區部(參照先前實施例之定心區部63c)。此具有基底元件20與插入式輪軸80之外圓周表面進行直接接觸之效應。亦即,基底元件20之內臂22a直接以插入式輪軸80而非如在先前實施例中以配接器60為中心。以未改變的方式,基底元件之外臂22b以螺栓頭62'之外圓周為中心。基底元件20在軸向方向上及在徑向方向上之參考與架1無關。在軸向方向上,基底元件20固定於輪轂端帽4與配接器60',尤其螺栓61'之支墩表面63d'之間(參見圖19)。在徑向方向上,基底元件20之內臂22a直接以插入式輪軸80為中心且外臂22b以配接器60',尤其以螺栓頭62'為中心。即使兩個架開口2a及2b未精確地對準,架公差之相當大的獨立性允許換檔機構之精密對準。插入式輪軸80之第一末端81處的頭至具有外徑84之插入式輪軸主體之間的過渡在此狀況下為直角的。插入式輪軸80之外徑84近似對應於架開口2a。插入式輪軸80在少量遊隙的情況下經引導穿過開口2a。襯套91a具有45度角度且用於插入式輪軸80在架開口2a中之定心。該襯套亦可經形成為具有不同角度。
出於例示性目的,圖15b展示出來自圖15a之截面圖解的透視外側視圖。輪轂端帽4軸向抵靠基底元件20之輪轂支墩表面26承載。
圖16例示來自圖15b之架1之右側後叉片的放大細節視圖。插入式輪軸80之第二末端82已經旋擰至配接器60'之螺栓61'之內螺紋65'中。在此,基底元件20與插入式輪軸80之間的直接接觸是尤其清楚的。基底元件20之內臂22a處於其第一定心開口23a在徑向方向上直接在插入式輪軸80之外圓周上。在軸向方向上,內臂22a固定於輪轂端帽4與螺栓61'之支墩表面63d'之間。螺帽66'實質上對應於先前示範性實施例。
圖17對應於來自圖16之視圖,其中,出於較好的清晰性,已省略輪轂端帽及配接器螺帽。螺栓61'在軸向方向上以其支墩表面63d'緊靠內臂22a之對應支墩表面25。以未改變方式,基底元件20之外臂22b經定心成其第二定心開口23b在螺栓頭62'之外圓周上。
圖18展示出在沒有螺栓的情況下的來自圖17之配置。在此,基底元件20在插入式輪軸80上之定心為尤其清楚的。插入式輪軸20之第二末端82穿過基底元件20之內臂22a嚙合。在安裝狀態中,插入式輪軸80之外螺紋83設置於基底元件20之第一臂22a與第二臂22b之間。為達成基底元件20在插入式輪軸80上之最精密的可能定心,插入式輪軸80之表面87至少在基底元件20與插入式輪軸80之間的接觸區部中已經機器加工。該定心表面87例如經受精細車削,經研磨且/或經塗佈。由於麻煩的機器加工,將定心表面87保持為盡可能窄的。然而,定心表面87必須至少與基底元件20之第一臂22a之第一定心開口23a一般寬。
具體而言,在安裝狀態中,插入式輪軸80之定心表面87至少延伸遠至螺栓61'之區部中,使得螺栓底腳達到處於定心表面87上。此實施例允許螺栓61'在插入式輪軸80上之精確定心。由於螺紋游隙,藉助於將插入式輪軸80之外螺紋83旋擰至螺栓61'之內螺紋65'中的定心獨自並非充分精密的。定心表面87消除螺栓61'與插入式輪軸80之間的遊隙。插入式輪軸80與螺栓61'之間的尤其剛性連接因而為可能的。定心表面87應具有最小寬度,以便公差可以取決於輪轂配置及車架寬度的方式根據旋入深度予以補償,並且基底元件20始終達到處於表面87上。近似2.5 mm (或更大)的定心表面87之軸向寬度為充分寬的,並且可經相對快速地且經濟地製造。
進一步定心表面可形成於插入式輪軸之最外第二末端上,該進一步定心表面同樣地與螺栓相互作用且導致甚至更剛性連接。尤其高級的插入式輪軸之外表面亦可完全經受精細機械加工。
圖19展示出以由螺栓61'及螺帽66'構成的配接器60'之非截面後視圖展示出放大分解圖解。配接器60'實質上對應於圖1至12中之先前示範性實施例之配接器60,因此在此將僅論述差異。在其直徑方面放大且適於15 mm的插入式輪軸80的內螺紋在後視圖中為不可見的。支墩63d'形成螺栓61'之內軸向末端。螺栓61'之其他外尺寸未改變且適於基底元件20。
在圖20a中之非截面後視圖中且在沿著圖20b中之軸線A的截面圖中展示出根據第五示範性實施例之插入式輪軸80。插入式輪軸80具有15 mm之外徑84。自第一末端81至第二末端82的軸向整體寬度根據所使用之輪轂標準及邊界條件變化。自左側輪轂端帽至右側輪轂端帽的典型輪轂寬度為142 mm至148 mm。外螺紋83及定心表面87配置於第二插入式輪軸末端82之區部中。定心表面87軸向設置成比外螺紋83更遠離內側。定心表面87始於距第二插入式輪軸末端82之近似13.5 mm之間隔88,且終止於距該第二插入式輪軸末端之近似16 mm之間隔88。定心表面87具有近似2.5 mm之軸向寬度B87。外螺紋83之軸向寬度B83總計為近似10 mm。
插入式輪軸80具有15 mm之外徑84。僅第一末端81具有相對大的頭直徑。插入式輪軸80之第一內徑85總計為12 mm。此得到近似1.5 mm之第一壁厚度W85。第一壁厚度W85在插入式輪軸80之軸向寬度之一大部分上延伸。在第二插入式輪軸末端82之區部中,該插入式輪軸具有總計為近似10 mm的第二內徑86。第二內徑86小於第一內徑85。第二內徑86得到第二壁厚度W86,該第二壁厚度大於第一壁厚度W85。在所示的示範性實施例中,第二壁厚度W86經定尺寸為近似2.4 mm。第二內徑86或放大的第二壁厚度W86具體地配置於插入式輪軸80經受高負載之該等區部中,尤其配置於外螺紋83之區部中。定心表面87之區部亦具有增加之壁厚度W86,因為在此基底元件20處於插入式輪軸80上且相應地更大的力作用。第一內徑W85與第二內徑W86之間的過渡為連續的。第二內徑86依軸向方向在近似18 mm之寬度B86上自最外第二插入式輪軸末端82延伸。
自插入式輪軸80之第一末端至第二末端82,連續地配置以下區部:具有放大的頭直徑之第一末端81、至外徑84之直角過渡、具有所得壁厚度W85之第一內徑85、自第一內徑85至具有所得壁厚度W86之第二內徑86的過渡、定心表面87、外螺紋86及第二插入式輪軸末端82。
圖21展示出根據第五示範性實施例之具有插入式輪軸80之後輪輪軸配置的截面圖解。所有零件係以截面例示出。在安裝狀態中,插入式輪軸80穿過架開口2a、輪轂配置及驅動器100嚙合,且經旋擰至換檔機構,尤其配接器60'中。換檔機構(在此僅部分地展示出)藉由基底元件20及配接器60'緊固至架1之右側後叉片。輪轂配置藉由插入式輪軸80緊固至架1。藉助於將插入式輪軸80旋擰至配接器60'之螺紋中,基底元件20在軸向方向上抵靠輪轂配置,尤其右側輪轂端帽4夾緊。若插入式輪軸80經移除,則換檔機構與配接器60'及基底元件20一起保持在架1上。輪轂配置尤其包含左側輪轂端帽8、輪轂軸承配置9、輪轂套筒3、輪轂輪軸5及右側輪轂端帽4。
圖22展示出來自圖21之後輪輪軸配置的選定的零件。出於較好的清晰性,在此已移除驅動器及輪轂配置之大多數零件。僅輪轂配置之輪轂輪軸5及輪轂軸承配置9經例示出,該輪轂軸承配置由呈滾動軸承之形式的輪轂軸承9a、9b構成。插入式輪軸80在少量遊隙的情況下插入輪轂輪軸5中。輪轂軸承9a、9b及驅動器軸承109a、109b配合至輪轂輪軸5上。所有零件係以截面例示出。
圖23展示出在沒有軸承的情況下的來自圖22之後輪輪軸配置的截面圖解。具有15 mm之外徑84之插入式輪軸80在少量遊隙的情況下插入輪轂輪軸5中。輪轂輪軸5之內徑d5總計為稍微多於15 mm。輪轂輪軸5之外徑D5總計為近似17 mm。此得到近似1 mm之輪轂輪軸5之壁厚度W5。插入式輪軸80之壁厚度W85大於輪轂輪軸5之壁厚度W5。具體而言,插入式輪軸80之壁厚度W85總計為近似1.5 mm,且因而為輪轂輪軸5之該壁厚度之1.5倍。此導致面積二次矩之相對平衡比。
圖24a展示出穿過根據第六示範性實施例之具有插入式輪軸90之後輪輪軸配置之選定的零件的部分截面。除插入式輪軸90之外,所有零件係以截面例示出。圖24b以透視外側視圖展示出來自圖24a之部分截面。插入式輪軸90在少量遊隙的情況下穿過左側架開口2a、輪轂端帽8、4及輪轂輪軸5嚙合。第二插入式輪軸末端92以外螺紋93旋擰至換檔機構之配接器60'中。插入式輪軸90之第一外徑94a稍微小於輪轂輪軸5之內徑。在具有增加負載之區部中,插入式輪軸90具有第一外徑94a。此等尤其為插入式輪軸末端91、92及軸承9a、9b、109a、109b之區部。插入式輪軸90之其他區部具有第二、減少的外徑94b。
在圖25a中之非截面後視圖中且在圖25b中之沿著軸線A之截面圖中展示出根據第六實施例之插入式輪軸90。
插入式輪軸90不同於插入式輪軸80,主要因為插入式輪軸90在廣泛區部中具有減少的壁厚度W94b以用於節省重量之目的。插入式輪軸90具有15 mm之第一外徑94a及12 mm之第一內徑95。15 mm之第一外徑94a已減少至14 mm之第二外徑94b。第一內徑95保持未改變。此得到第一外徑94a之區部中的1.5 mm之第一壁厚度W94a及減少的外徑94b之區部中的1 mm之第二、減少的壁厚度W94b。插入式輪軸90僅在經受相對高負載的該等軸向區部中具有相對大的外徑94a及相對大的壁厚度W94b。
如在先前實施例中,插入式輪軸90在第二末端92之區部中具有第二、相對小的內徑96,該第二、相對小的內徑總計為近似10 mm。第二內徑96得到第三壁厚度W96,該第三壁厚度大於第一壁厚度W94a及第二壁厚度W94b。第二內徑96或放大的第二壁厚度W96配置於外螺紋93及定心表面97之高負載區部中。
自插入式輪軸90之第一末端91至第二末端92,連續地配置以下區部:具有放大頭直徑之第一末端91、至第一外徑94a之直角過渡、相對高負載區部中具有所得壁厚度W94a之第一內徑95,及其間具有所得減少的壁厚度W94b之減少的外徑94b、自減少的外徑94b至具有所得壁厚度W96之第二內徑96之過渡、定心表面97、外螺紋96及第二插入式輪軸末端92。
可藉由藉由車削移除插入式輪軸90之外側上之過剩材料尤其容易地產生減少的外徑94b。
替代地,亦可藉由第三、放大的內徑實現減少的壁厚度。在此,在插入式輪軸之內側上而非在外側上移除或節省材料。重量節省之效應將為相同的。
基本上注意到,儘管1 mm至2 mm之相對小的壁厚度,但是具有15 mm之放大外徑之插入式輪軸80、90具有相對於具有12 mm外徑之插入式輪軸70的大大地增加的面積二次矩。韌性增加且/或重量減少。
相對於習知後輪輪軸配置,在根據第五示範性實施例之插入式輪軸80的情況下,可能達成大30%的整個系統之面積二次矩,及同時低近似21%的重量。
在此未示出且可具體地使用於電動自行車的進一步示範性實施例為具有15 mm之外徑及11 mm之內徑的插入式輪軸。相對於具有相當大的壁厚度之用於電動自行車之習知後輪輪軸配置,面積二次矩適當地略有減少,但達成相當大的重量節省。另外,插入式輪軸及輪轂輪軸上的面積二次矩之更均勻分佈導致完全更穩定的軸向佈置,因為輪轂輪軸之外皮處的最大應力為較低的。
進一步因素為疊加在彎曲應力上的拉伸及壓縮應力之分佈。拉伸及壓縮應力亦取決於插入式輪軸之外螺紋之螺紋螺距。每轉1 mm軸向移動之螺紋螺距已證明在習知擰緊扭矩之狀況下為有利的。1.5 mm之螺紋螺距將不太有利,因為在相同擰緊扭矩的情況下,較低的拉伸應力在插入式輪軸中積累。插入式輪軸中之拉伸應力等同於輪轂輪軸中之壓縮應力。輪轂輪軸上存在高壓縮應力,因為該輪轂輪軸具有較薄的壁厚度或較小的橫截面。
藉由材料之選擇,可能進一步影響韌性及重量。用於插入式輪軸之較佳材料為鋁、鈦或鋼。
模組化系統允許插入式輪軸70、80、90之簡單及便宜的交換。取決於自行車類型及負載,可能選擇相對韌性或相對輕型的插入式輪軸。僅配接器60、60'必須適於選定的插入式輪軸70、80、90,且輪轂配置、驅動器100、基底元件20及換檔機構之剩餘零件可未改變地加以利用且不受插入式輪軸之改變影響。
以上所描述之示範性實施例中提到的輪轂及插入式輪軸之壁厚度經組配來用於由鋁製造。關於面積二次矩進行的陳述繼續適用而不管材料如何。只要將相同材料使用於插入式輪軸及輪轂輪軸,可維持所述壁厚度比。
若將不同材料使用於輪轂輪軸及插入式輪軸,則可根據最大應力調適壁厚度。例如,可製造由鈦構成的插入式輪軸及由鋁構成的輪轂輪軸。根據容許降伏強度,插入式輪軸然後將可能具有較薄壁設計。
注意到新(第二)類型之根據本發明之後換檔機構10之以上所述設計變體決不可藉由變速器掛架相對於輪軸非同軸地安裝於習知自行車架上,該習知自行車架經設計來用於習知後換檔機構之附接。新類型之根據本發明之後換檔機構(在下文中主要稱為第二類型之後換檔機構)因而將不能替換根據圖13之自行車之習知後換檔機構(在下文中主要稱為第一類型之後換檔機構)。除第二類型之後換檔機構10之外,相關聯構件諸如具體地配接器60則亦不可能安裝於圖13之習知架上。插入式輪軸7、空心輪軸5及輪轂端帽4以及因而整個輪轂配置及因此所描述實施例之後輪將亦由於缺乏配接器60之可安裝性而不能安裝於圖13之習知自行車架上。
基於第二類型之後換檔機構的本發明因而需要自行車架1之特殊設計將與該後換檔機構一起在該自行車架之後托架部分(後叉片)處使用於後輪輪軸配置,以便使配接器60能夠經安裝且以便使基底元件20之配置在內側處的第一臂22a與其他構件一起能夠經收納且安裝於後叉片之間,該等其他構件與輪轂相關聯或指派給該輪轂。在此注意到,在專業定尺寸的實施例之狀況下,基底元件20之第一臂20a將通常相較於將要定位於相關聯後叉片之內側上的習知變速器掛架在軸向上更厚(例如具有在自近似7 mm至9 mm之範圍內之軸向厚度,更具體而言例如具有近似8 mm之軸向厚度,在每一狀況下具有習知公差),該變速器掛架可通常具有近似4.5 mm至5.5 mm之軸向厚度,例如近似5 mm之軸向厚度。出於圖13之架,因而不僅需要根據本發明進一步開發右側後叉片使得配接器可安裝至架開口中,而且若將相同後輪輪軸配置作為用於兩個類型的後換檔機構之基礎,則亦需要放大兩個後叉片之軸向間隔。在此處所採用的插入式輪軸之狀況下,亦為給出此狀況之實例,後輪輪軸配置之調節後叉片之間的夾持力的支墩元件(例如空心輪軸之末端或所謂的輪轂端帽或輪軸螺帽或類似功能零件)之間的軸向間隔通常可總計為近似142 mm。
本發明因而不僅提供具有配接器60之第二類型之後換檔機構10作為有利革新,而且亦至少隱含地提供用於配接器60及第二類型之後換檔機構10之安裝之自行車架1。基於此等構件,本發明提供構件組,且在此,參考圖1至12及14至26,揭示用於此組之多個示範性實施例,該等示範性實施例各自包含第二類型之至少一後換檔機構10、至少一配接器60及適合於此等構件之安裝的一自行車架1。個別構件組亦可包括輪轂及後輪輪軸配置之相關聯的進一步構件,諸如圖1至9b之實施例之插入式輪軸7、空心輪軸5及輪轂端帽4或其他實施例之對應構件。基於此構件組,可能提供配備以第二類型之後換檔機構實行的變速器系統的自行車。
如所述,根據圖13之習知自行車架決不可配備第二類型之後換檔機構。相反地,藉由本發明提供且針對第二類型之後換檔機構之安裝設計的自行車架決不可配備第一類型之後換檔機構,至少使用習知變速器掛架。具體而言,習知變速器掛架將不具有足夠在後叉片之間賦予夾緊後輪輪軸配置所需要的夾緊力的軸向厚度。另外,在習知變速器掛架之狀況下,由於缺乏一方面變速器掛架及另一方面相關聯後叉片之適合的互相關界面,該等變速器掛架決不可以配合方式定位且正確地安裝於後叉片之內側上。
圖26展示出自行車架之後部右側後叉片之較佳實施例之實例,該自行車架經提供來用於新(第二)類型之根據本發明之後換檔機構之安裝。提供具有近似20 mm之開口直徑之安裝開口2b,該安裝開口形成內側上之垂直主體邊緣,該安裝開口加寬以形成收納孔徑2c,該收納孔徑形成用於基底元件22之第一(內)臂22a之界面。孔徑2c可例如具有近似4 mm之軸向深度,且後叉片之具有開口2b之該區部可例如具有近似12.5 mm之軸向深度,從而對應於近似16.5 mm之該區部中之後叉片末端之整體厚度。根據以上提到的設計可能性,關於後輪輪軸配置之界定區部中之孔徑2c的主體邊緣與調節後叉片之間的夾持力的支墩元件N (例如空心輪軸或輪轂端帽或車軸螺母或類似功能零件之面對末端)之間的軸向尺寸x,針對基底元件20之第一(內)臂20a設想主體邊緣與支墩元件N之間的近似7 mm至9 mm之軸向間隔,更具體而言例如近似8 mm之軸向間隔。具體而言,用於基底元件20之第一臂之8 mm之厚度,亦即8 mm之尺寸x,為尤其優選的。第一臂20a較佳地在孔徑2c之區部中經設計,使得在尚未擰緊的預安裝狀態中,實現基底元件20相對於收納在安裝開口2b中的配接器60,或相對於後叉片,在一定角範圍上之可旋轉性,如以上所描述。
根據本發明,藉由本發明提供的構件組現在另外亦包含習知第一類型之後換檔機構(例如根據圖13),及相關聯變速器掛架,該相關聯變速器掛架允許實際上提供來用於第二類型之後換檔機構之安裝的架上第一類型之後換檔機構於之正確安裝。出於此目的,本發明具體地提供變速器掛架(在此亦稱為托架元件),該變速器掛架實際上執行用於使第一類型之後換檔機構適於經設計來用於第二類型之後換檔機構之安裝的自行車架的配接器功能。藉由本發明提供的此變速器掛架獨立於此配接器功能而仍然亦為有利的且令人感興趣的,使得,根據與第二類型之後換檔機構及相關聯自行車架之規定無關的一態樣,本發明亦提議通常用於(第一類型之)習知後換檔機構於自行車架上相對於後輪輪軸之非同軸安裝的此變速器掛架。此自行車架不需要適合於第二類型之後換檔機構之安裝。
圖27及28展示出根據本發明之托架元件或變速器掛架100之較佳示範性實施例。根據此示範性實施例,變速器掛架100有利地具有多零件設計,從而具有耳狀金屬零件102且具有間隔件零件104,該間隔件零件增加架之托架部分或後叉片之間的夾緊之區部中之變速器掛架100之軸向厚度,該間隔件零件具有處於金屬零件之內側上的間隔件部分105。在本狀況下,根據尤其較佳但非強制實施例,間隔件零件經設計為塑膠零件,且可不僅執行使軸向厚度適於個別自行車架之環境之功能,而且執行有利的額外功能,如在此初始實例中所實現。因此,間隔件零件或塑膠零件104用於對架之相關聯後部後叉片106之界面之適應。參考圖26之實例,塑膠零件104用於對孔徑2c之幾何形狀之適應。出於此目的,塑膠零件104具有僅配合至孔徑2c之內圓周中的外圓周,使得變速器掛架102當處於架上之安裝狀態中時經保護以免相對於架之旋轉。變速器掛架102至架之緊固藉由螺椿螺栓狀配接器108實現,該螺椿螺栓狀配接器自架之外側以其外螺紋部分110旋擰至金屬零件102之安裝開口120之內螺紋121中,且該螺椿螺栓狀配接器出於此目的延伸穿過塑膠零件104之間隔件部分105之相關聯通道開口122。
塑膠零件104具有軸環124,該軸環在軸向方向上朝著其他後部後叉片突出且該軸環在後輪之安裝過程期間充當用於輪轂配置,或其空心輪軸之安裝及定位輔助設備。出於此目的,與間隔件部分105以不可分方式連貫且嚙合在金屬零件102之邊緣上的軸環124提供導引及定位表面,空心輪軸可在該導引及定位表面上滑動,以便該空心輪軸經移動至正確位置,在該正確位置中,安裝隨後可藉助於較佳地設計為插入式輪軸的相關聯內輪軸予以完成,該相關聯內輪軸經插入穿過空心輪軸且插入式輪軸與配接器108旋擰在一起。在此,插入式輪軸以擰入末端旋擰至配接器108之內螺紋126中,類似於在新(第二)類型之後換檔機構之所描述的安裝期間的情形。
以本質上已知的方式,金屬零件102在下區部中具有夾持開口130,擰入套筒132固定至該夾持開口中,例如藉由干涉配合夾持至該夾持開口中。擰入套筒132在軸向內末端上具有徑向突出的軸環134,該徑向突出的軸環安置於金屬零件102之內側上且該徑向突出的軸環因而使得習知(第一)類型之後換檔機構之基底元件可能以本質上已知的方式牢固地旋擰至金屬零件102之外側上。螺釘連接以擰入套筒132之內螺紋136實現。取決於金屬零件102之厚度及材料,仍然亦可能提供至夾持開口130之內螺紋之螺釘連接,並且省略擰入套筒。
如在示範性實施例中實現的,金屬零件102可具有用於節省重量的一或多個開口或孔徑。此開口140在圖中展示於變速器掛架100之中心區部中。取決於後部後叉片之界面,可提供指派給變速器掛架的至少一進一步額外零件,如基於額外零件142的初始實例中所例示,亦稱為輔助零件。此同樣地可為塑膠零件。在初始實例中,輔助零件142經設計為具有夾持部分144,該夾持部分插入金屬零件102之鄰近於安裝開口120提供的夾持開口146中。該輔助零件142同樣地用於對後叉片之界面之適應,且具體而言用於在架上支撐旋轉力,該等旋轉力相對於後叉片作用於變速器掛架上。出於此目的,輔助零件142具有自夾持部分144突出的適應及支墩部分148及150。
對於一類型的耳狀金屬零件102,可能提供多個替代式間隔件零件104和/或多個替代式輔助零件142以便能夠適應不同架界面。因此,間隔件零件124,尤其塑膠零件124將可能具有間隔件部分105之不同軸向厚度及不同地設計的軸環124。
構成變速器掛架100之載重零件的金屬零件102較佳地經設計為衝壓零件,且係例如由具有近似5 mm之厚度之薄片金屬衝出。通常設想壁厚度比將經建構,使得甚至高級合金(例如AL 7075 T6)可經處理。在典型故障情形下,具體而言換檔機構之輪轂輪軸與基底元件之間的區部中之金屬零件102之彎曲或破裂,僅必須交換通用及廉價衝壓零件102。金屬零件102之中心區部中之以上論述的開口140亦可執行標靶減弱功能,以便為金屬零件102提供一類型的預定斷裂點或預定彎曲點,使得盡可能避免具體地在換檔機構及自行車架之一些其他位置處的損壞。
參考圖26之自行車架,提議具有間隔件部分105之金屬零件102之共用軸向厚度精確地對應於軸向間隔尺寸x,使得變速器掛架100可替換新(第二)類型之基底元件20之第一(內)臂20a,從而確保實質上相同的夾緊及擰緊條件。在圖27及28之初始實例中,亦可稱為輪軸螺栓的配接器108之內末端與金屬零件102之內側齊平。後輪輪軸配置之支墩元件N因此可緊靠配接器108之內末端且/或緊靠金屬零件102之內側。支墩元件N較佳地緊靠配接器108之內末端之支墩表面。
亦可能提供替代類型的配接器或輪軸螺栓108,以便提供對不同插入式輪軸,例如對具有12 mm之直徑之插入式輪軸及替代地對具有15 mm之直徑之插入式輪軸之適應。
圖29及30展示出進一步示範性實施例。在此等圖中,相對於圖27及28,已使用相同元件符號,該等元件符號已在每一狀況下增加100,且以下將僅論述相對於圖27及28之示範性實施例之差異。
在此示範性實施例中,已省略金屬零件202之開口220中之內螺紋。實情為,間隔件零件204,尤其塑膠零件204已經實現為具有套筒部分260,該套筒部分經提供用於經插入或經插入,可能經提供來用於經引導穿過或經引導穿過相關聯架開口2b,且該套筒部分具有內螺紋262,配接器或輪軸螺栓208之外螺紋264經旋擰至該內螺紋中。
代替塑膠零件104在其間隔件部分105處藉由配接器108夾緊在架與金屬零件102之間,如在圖27及28之示範性實施例中提供的,實現藉由藉由配接器208進行的塑膠零件204於架上之直接固定夾緊。在此,金屬零件202未藉由配接器208固定地夾緊。然而,塑膠零件204相對於架之後叉片將金屬零件夾持在限定的旋轉位置中。金屬零件202之夾緊在安裝狀態中藉由後輪輪軸配置之插入式輪軸及支墩元件N實現,該支墩元件緊靠金屬零件202。配接器108之內末端未與金屬零件202之內側齊平,但相反相對於該內側在向外方向上稍微偏移。由於金屬零件201之開口220中之內螺紋之省略,實現成本降低,且由於配接器208之壁厚度之減少,實現相對於圖27及28之示範性實施例的重量減少。
圖31及32展示出托架元件或變速器掛架300或400之兩個進一步設計變體,其具有與圖27及28之實施例極其類似的設計。架1在其後部右側後叉片處具有相較於圖26之示範性實施例中的稍有不同設計。在每一狀況下展示出經由左側架開口2a插入且與插入右側架開口2b中的配接器308或408旋擰在一起的插入式輪軸7,該等插入式輪軸相差不同的外徑及壁厚度。因此,配接器308及408之壁厚度亦為不同的。圖33為右側後叉片之區部的放大圖解,其中另外例示出作為後輪輪軸配置之支墩元件N的輪轂端帽4。輪轂端帽4抵靠配接器408之內末端上之內支墩表面承載,且支撐該配接器上之作用夾緊力,該配接器繼而經由架1之後叉片之內側上的金屬零件402及塑膠零件404之間隔件部分405支撐夾緊力。
關於變速器掛架或托架元件304及404之構件,圖31至33再次使用先前示範性實施例之元件符號,該等元件符號在每一狀況下增加100。數值上單位數的元件符號指代對應於圖1至26之示範性實施例的構件。
藉由根據本發明之變速器掛架或托架元件,所論述第一類型之習知後換檔機構可能經可靠地安裝且安裝於自行車架上之正確位置中,該自行車架實際上提供來用於所論述新的第二類型之後換檔機構之安裝。根據以上描述,然而已變得明白的是,根據本發明之托架元件或變速器掛架獨立於第二類型之後換檔機構及具體針對該第二類型設計的自行車架而亦為有利的,且因而被視為本發明之獨立態樣。因為其通常為有利的而為特別感興趣的態樣在此狀況下尤其為較佳地具有多零件設計的托架元件之不同軸向厚度、藉由尤其由塑膠構成的至少一相關聯額外零件執行實際承重功能的耳狀金屬零件之適應,及將托架元件緊固至架之不同方式。對於圖27至30之示範性實施例之任擇地經提供的輔助零件142或242,另外參考圖34,其在不限制一般性質的情況下以各種視圖展示出該類型之輔助零件。取決於相關聯後叉片界面,此輔助零件亦可具有完全不同的設計。
在不限制一般性質的情況下,本文揭示以下技術建議,或根據此等建議提供之以下主題:
1. 用於提供自行車之構件組,該自行車配備變速器系統,其中該變速器系統可選擇性地以第一類型之後換檔機構(RD)或以第二類型之後換檔機構(10)實行,該構件組包含:
- 至少一後輪,其具有定子配置(4、5、6、7、8)且具有轉子配置(3),該定子配置包含後輪輪軸配置(4、6、7、8),該轉子配置經裝配或可裝配以便可相對於定子配置旋轉且該轉子配置包含轉子輪轂(3),該轉子輪轂承載變速器系統之鏈輪總成(R);
- 至少一自行車架(1),其具有用於後輪之後輪輪軸配置之內輪軸(7;70;80)之左側後托架部分及右側後托架部分,該等托架部分具有沿著藉由托架部分安裝於架(1)上的內輪軸之幾何軸線(A)的預定限定軸向間隔,且該等托架部分在每一狀況下形成用於構件群(4、5、8)之一個反向軸承,該構件群配置於內輪軸上且該構件群在安裝狀態中夾緊在該等托架部分之間且該構件群包含該定子配置之總成;
- 用於相對於幾何軸線(A)之非同軸安裝的第一類型之至少一後換檔機構(RD),該至少一後換檔機構包含:
- 基底元件,
- 運動機構,
- 可動元件,及
- 鏈條導引配置,
其中運動機構將基底元件連接至可動元件,且鏈條導引配置連接至可動元件,以便可繞旋轉軸線旋轉,且
其中基底元件包含用於自行車架(1)上以相對於幾何軸線(A)徑向偏移之方式之安裝的第一附接末端,及用於耦接至運動機構的第二附接末端;以及
- 至少一托架元件(100;200;300;400),該至少一托架元件相對於自行車架(1)分離且該至少一托架元件可定位於後托架部分中之相關聯一個之軸向內側上且該至少一托架元件用於該自行車架(1)上第一類型之後換檔機構(RD)之安裝,
其中,在將第一類型之後換檔機構(RD)安裝於自行車架(1)上之狀況下,托架元件(100;200;300;400)屬於安裝狀態中夾緊在托架部分之間的構件群,且基底元件之第一附接末端藉以可固定至托架元件的托架元件之安裝開口(130;230)相對於幾何軸線(A)徑向偏移;
其特徵在於:
- 用於相對於幾何軸線(A)之同軸安裝之第二類型之至少一後換檔機構(10),該至少一後換檔機構包含:
- 基底元件(20),
- 運動機構(30),
- 可動元件(40),及
- 鏈條導引配置(50),
其中運動機構(30)將基底元件(20)連接至可動元件(40),且鏈條導引配置(50)連接至可動元件(40),以便可繞旋轉軸線(P)旋轉,且
其中基底元件(20)包含用於後輪輪軸(A)上之同軸安裝之第一附接末端(21)及用於耦接至運動機構(30)之第二附接末端(29),其中該第一附接末端(21)具有夾緊部分(22a),該夾緊部分在將第二類型之後換檔機構(10)安裝於自行車架(1)上之狀況下定位於後托架部分中之相關聯一個之軸向內側上,且該夾緊部分屬於安裝狀態中夾緊在托架部分之間的構件群。
2. 根據建議1之構件組,其特徵在於第一附接末端(21)具有形成夾緊部分的第一臂(22a),及第二臂(22b),該等臂配置成在軸向方向上彼此間隔開,較佳地使得在將第二類型之後換檔機構(10)安裝於自行車架(1)上之狀況下,第二臂(22b)定位於架(1)之軸向外側上。
3. 根據建議1或2之構件組,其特徵在於至少一配接器,該配接器可插入指派給托架元件(100;200;300;400)且指派給夾緊部分(22a)的後托架部分中之該一個之架開口(2b)中,該配接器可藉由較佳地設計為至該托架部分之螺釘連接的強制鎖定連接固定,該配接器在將第一類型之後換檔機構(RD)安裝於自行車架(1)上之該狀況下經提供來用於嚙合至托架元件(100;200;300;400)之相關聯開口或孔徑(120、122;220、222)中或延伸穿過該相關聯開口或孔徑,且該配接器在將第二類型之後換檔機構(10)安裝於自行車架(1)上之狀況下經提供來用於嚙合至夾緊部分(22a)或第一臂(22a)之相關聯開口或孔徑中或延伸穿過該相關聯開口或孔徑。
4. 根據建議1或2之構件組,其特徵在於第一類型之至少一配接器(108;208;308;408),第一類型之該配接器可插入指派給托架元件(100;200;300;400)且指派給夾緊部分(22a)的後托架部分中之該一個之架開口(2b)中,第一類型之該配接器可藉由較佳地設計為至該托架部分之螺釘連接的強制鎖定連接固定,且第一類型之該配接器在將第一類型之後換檔機構(RD)安裝於自行車架(1)上之狀況下經提供來用於嚙合至托架元件之相關聯開口或孔徑(120、122;220、222)中或延伸穿過該相關聯開口或孔徑,且其特徵在於第二類型之至少一配接器(60),第二類型之該配接器可插入指派給托架元件(100;200;300;400)且指派給夾緊部分(22a)的後托架部分中之該一個之架開口(2b)中,第二類型之該配接器可藉由較佳地設計為至該托架部分之螺釘連接的強制鎖定連接固定,且第二類型之該配接器在將第二類型之後換檔機構(10)安裝於自行車架(1)上之狀況下經提供來用於嚙合至夾緊部分(22a)或第一臂(22a)之相關聯開口或孔徑中或延伸穿過該相關聯開口或孔徑。
5. 根據建議3或4之構件組,其特徵在於一方面配接器或第一類型之配接器(108;208;308;408)及另一方面托架元件(100;200;300;400)之相關聯開口或孔徑(120、122;220;222)相對於彼此定尺寸,使得配接器或第一類型之配接器在安裝狀態中相對於幾何軸線(A)對托架元件定心。
6. 根據建議2及根據建議3至5中任一建議之構件組,其特徵在於配接器或第二類型之配接器(60)在將第二類型之後換檔機構(10)安裝於自行車架(1)上之狀況下嚙合至第二臂(22b)之相關聯開口或孔徑中或延伸穿過該相關聯開口或孔徑。
7. 根據建議3至6中任一建議之構件組,其特徵在於一方面配接器或第二類型之配接器(60)及另一方面夾緊部分(22a)或第一臂(22a)之相關聯開口或孔徑及/或第二臂(22b)之相關聯開口或孔徑相對於彼此定尺寸,使得配接器或第二類型之配接器(60)在該裝狀態中相對於幾何軸線(A)對基底元件(20)之附接末端(21)定心。
8. 根據建議1至7中任一建議之構件組,其特徵在於,在安裝狀態中,若需要則設計為速釋輪軸或較佳地設計為插入式輪軸(7;70;80)的內輪軸(7;70;80)至少部分地延伸穿過托架元件(100;200;300;400)或夾緊部分(22a)或第一臂(22a)之軸向區部,較佳地穿過托架元件(100;200;300;400)之開口或孔徑(120、122;220、222)或延伸至該開口或孔徑中或穿過夾緊部分(22a)或第一臂(22a)之開口或孔徑或延伸至該開口或孔徑中。
9. 根據建議8之構件組,其特徵在於內輪軸(7;70;80)在螺紋嚙合末端處與配接器或第一類型之配接器(108;208;308;408)或第二類型之配接器(60)之相關聯螺紋旋擰在一起或可與該相關聯螺紋旋擰在一起,其中,較佳地,在安裝狀態中將包含定子配置之總成的構件群夾緊在托架部分之間的夾緊力可藉助於與配接器或第一類型之配接器或第二類型之配接器之相關聯螺紋(65;126;226)旋擰在一起的螺紋嚙合末端施加。
10. 根據建議9這構件組,其特徵在於配接器或第一類型之配接器(108;208;308;408)及托架元件(100;200;300;400)可藉由強制鎖定嚙合彼此軸向固定,例如可彼此旋擰,且/或在於配接器或第二類型之配接器及夾緊部分(22a)或第一臂(22a)可藉由強制鎖定嚙合彼此軸向固定,例如可彼此旋擰。
11. 根據建議8至10中任一建議之構件組,其特徵在於插入式輪軸(80)具有外圓周上之定心表面,該定心表面在安裝狀態中與夾緊部分(22a)或第一臂(22a)在其開口或孔徑之區部中之內圓周上之定心表面相互作用,用於相對於插入式輪軸對基底元件定心之目的。
12. 根據建議3至11中任一建議之構件組,其特徵在於定子總成具有支墩元件(4)或支墩末端,該支墩元件或支墩末端在變速器系統係以第一類型之後換檔機構(RD)實行之狀況下,在安裝狀態中抵靠配接器或第一類型之配接器(108;308;408)之支墩表面承載且在該支墩表面上支撐作用夾緊力,其中配接器或第一類型之配接器直接地或較佳地經由後托架部分中之相關聯一個上的托架元件(100;300;400)間接地支撐夾緊力,該托架元件軸向固定至該配接器,且/或該支墩元件或支墩末端在變速器系統係以第二類型之後換檔機構(10)實行之狀況下,在安裝狀態中抵靠配接器或第二類型之配接器之支墩表面承載且在該支墩表面上支撐作用夾緊力,其中配接器或第二類型之配接器直接地或較佳地經由後托架部分中之相關聯一個上的夾緊部分或第一臂間接地支撐夾緊力。
13. 根據建議12之構件組,其特徵在於,在變速器系統係以第一類型之後換檔機構(RD)實行之狀況下,配接器或第一類型之配接器(108;308;408)在安裝狀態中直接與托架元件(100;300;400)旋擰在一起,其中配接器或第一類型之配接器(108;308;408)之支墩表面較佳地與托架元件(100;300;400)經受將構件群夾緊在托架部分之間的夾緊力的部分處之表面齊平。
14. 根據建議3至11中任一建議之構件組,其特徵在於定子總成具有支墩元件(4)或支墩末端,該支墩元件或支墩末端在變速器系統係以第一類型之後換檔機構(RD)實行之狀況下,在安裝狀態中抵靠托架元件(200)之支墩表面承載且直接地或在該支墩表面上間接地且因而經由後托架部分中之相關聯一個上的托架元件(200)支撐作用夾緊力,且/或該支墩元件或支墩末端在變速器系統係以第二類型之換檔機構(10)實行之狀況下,在安裝狀態中抵靠夾緊部分(22a)或第一臂(22a)之支墩表面承載且直接地或在該支墩表面上間接地且因而經由後托架部分中之相關聯一個上的夾緊部分或第一臂支撐作用夾緊力。
15. 根據建議1至14中任一建議之構件組,其特徵在於夾緊部分(22a)或第一臂(22a)鄰近於其開口或孔徑之區部或在該區部中具有用於尤其在定子總成之支墩元件(4)或支墩末端處的該定子總成之導引及/或定心之導引及/或定心表面或導引及/或定心結構。
16. 根據建議1至15中任一建議之構件組,其特徵在於一方面夾緊部分(22a)或第一臂(22a)及另一方面托架元件(100;200;300;400)在每一狀況下在其在安裝狀態中經受將構件群夾緊在托架部分之間的夾緊力的部分處具有至少近似相同的軸向厚度。
17. 根據建議1至15中任一建議之構件組,其特徵在於夾緊部分(22a)或第一臂(22a)在安裝狀態中經受將構件群夾緊在托架部分之間的夾緊力的該部分相較於托架元件在安裝狀態中經受將構件群夾緊在托架部分之間的夾緊力的該部分在軸向上更厚。
18. 根據建議17之構件組,其特徵在於至少一間隔件元件,該至少一間隔件元件指派給托架元件或與該托架元件相關聯,且該至少一間隔件元件在將第一類型之後換檔機構安裝於自行車架上之狀況下屬於在安裝狀態中夾緊在托架部分之間的構件群,且經受將構件群夾緊在托架部分之間的夾緊力,其中在安裝狀態中經受將構件群夾緊在托架部分之間的夾緊力的托架元件之該部分與至少一間隔件元件一起具有軸向厚度,該軸向厚度至少近似等於在安裝狀態中經受將構件群夾緊在托架部分之間的夾緊力的夾緊部分(22a)或第一臂(22a)之該部分之軸向厚度。
19. 如建議1至18中任一建議之構件組,其特徵在於托架元件(100;200;300;400)在其在安裝狀態中經受將構件群夾緊在托架部分之間的夾緊力的部分處相較於在其具有安裝開口的部分處在軸向上更厚,使得該部分之支墩表面,該支墩表面包圍安裝開口(130;230)且第一類型之換檔機構(RD)之基底元件之第一附接末端在安裝狀態中安置於該支墩表面上,相對於經受夾緊力的該部分之支墩表面軸向偏移,該支墩表面在安裝狀態中直接地或在後托架部分中之相關聯一個上間接地支撐夾緊力,該偏移係在後托架部分中之另一個之方向上。
20. 根據建議1至19中任一建議之構件組,其特徵在於托架元件(100;200;300;400)在其在安裝狀態中經受將構件群夾緊在托架部分之間的夾緊力的部分之直接鄰近於後托架部分中之相關聯一個的邊緣區部中,經設計為具有軸環(124;224),該軸環在後托架部分中之另一個之方向上軸向地突出。
21. 根據建議19或根據建議19及20之構件組,其特徵在於托架元件(100;200;300;400)具有多零件設計,從而具有耳狀金屬零件(102;202;302;402),該耳狀金屬零件較佳地在兩個側上為平面的,該金屬零件於在安裝狀態中經受將構件群夾緊在托架部分之間的夾緊力的第一區部中,具有指派給配接器或第一類型該配接器(108;208;308;408)且/或指派給內輪軸(7;70;80)的開口或孔徑(120;220),且該金屬零件於第二區部中具有安裝開口(130;230),且該托架元件具有至少一塑膠零件(104;204;304;404),該至少一塑膠零件與金屬零件在其第一區部處組合或可組合且該至少一塑膠零件具有間隔件區部(105;205),該間隔件區部較佳地在兩個側上為平面的且具有指派給配接器或第一類型之配接器(108;208;308;408)且/或指派給內輪軸(7;70;80)的開口或孔徑(122;222),且該間隔件區部在安裝狀態中處於金屬零件之第一區部上且經受將構件群夾緊在托架部分之間的夾緊力。
22. 根據建議20及21之構件組,其特徵在於塑膠零件(104;204;304;404)具有軸向突出的軸環(123;224),且在具有軸環與間隔件區部之間的過渡區部的情況下,至少部分地重疊金屬零件(102;202;302;402)之邊緣區部。
23. 根據建議21或22之構件組,其特徵在於配接器或第一類型之配接器(108;308;408)在安裝狀態中與耳狀金屬零件(102;302;402)旋擰在一起。
24. 根據建議21或22之構件組,其特徵在於配接器或第一類型之配接器(208)在安裝狀態中與塑膠零件(204)旋擰在一起,該塑膠零件較佳地具有軸向突出的套筒部分(260),該軸向突出的套筒部分在安裝狀態中插入相關聯後托架部分之架開口(2b)中且具有用於與配接器或第一類型之配接器(208)旋擰在一起的內螺紋(262)。
25. 根據建議19至中任一建議之構件組,其特徵在於托架元件具有多零件設計,從而具有一/該耳狀金屬零件(102;202),該耳狀金屬零件較佳地在兩個側上為平面的,該金屬零件於在安裝狀態中經受將構件群夾緊在托架部分之間的夾緊力的一/該第一區部中,具有指派給配接器或第一類型之配接器(108;208)且/或指派給內輪軸(7;70;80)的一/該開口或孔徑(120;220),且該金屬零件於一/該第二區部中具有安裝開口(130;230),且該托架元件具有至少一輔助零件(142;242),該至少一輔助零件與金屬零件在其第一區部處或在該金屬零件之鄰近於該第一區部的第三區部處組合或可組合,該輔助零件用於對相關聯後托架部分之界面之適應且/或充當用於相關聯後托架部分之至少一相關聯支墩表面上的旋轉力之支撐之旋轉支墩,且較佳地經形成為塑膠零件。
26. 根據建議25之構件組,其特徵在於輔助零件(142;242)具有插入或可插入耳狀金屬零件之夾持開口或夾持孔徑(146;246)中的夾持部分(146;246),及整體地連接至該夾持部分的至少一適應及/或支墩部分(148、150;248、250)。
27. 根據建議25或26及根據建議21至24中任一建議之構件組,其特徵在於輔助零件(142;242)為與具有間隔件區部(105;205)的塑膠零件(104;204)分離的塑膠零件。
28. 根據建議21至27中任一項之構件組,其特徵在於至少一耳狀金屬零件(102;202;302;402)及一組塑膠零件(104;204;304;404),該組塑膠零件替代地可與金屬零件組合且該組塑膠零件具有間隔件區部且該組塑膠零件適於不同的使用或安裝情形,及/或一組輔助零件(142;242),該組輔助零件替代地可與金屬零件組合且該組輔助零件適於不同的使用或安裝情形。
29. 托架元件(100;200;300;400),其可定位於自行車架(1)之後托架部分中之相關聯托架部分之軸向內側上,用於將變速器系統之後換檔機構(RD)安裝於自行車架上之目的,該等後托架部分用於夾持後輪之後輪輪軸配置(4、5、6、7、8)之輪軸(7;70;80),該托架元件包含第一部分,該第一部分具有指派給輪軸的開口或孔徑(120、122;220、222)且該第一部分在安裝狀態中,在進一步構件之協作下,經受作用在後托架部分之間的夾緊力,且該托架元件包含第二部分,該第二部分具有安裝開口(130;230),該安裝開口在安裝狀態中關於軸線相對於開口或孔徑徑向偏移,且後換檔機構(RD)之基底元件之附接末端可安固至該安裝開口,
其特徵在於 ,第二部分之支墩表面,該支墩表面包圍安裝開口(130;230)且經提供來用於形成用於安裝的基底元件之附接末端之支撐表面,相對於第一部分之支墩表面偏移,該支墩表面包圍開口或孔徑(120、122;220、222)且在托架元件之相同側上,該偏移係在該托架元件之另一側之方向上。
30. 根據建議29之托架元件,其特徵在於托架元件(100;200;300;400)之另一側在環繞第一部分之至少一表面部分及第二部分之至少一表面部分的表面區部上具有平面設計,且/或在於第一區部相較於第二區部在軸向上更厚。
31. 根據建議29或30之托架元件,其特徵在於托架元件(100;200;300;400)經設計為在另一側上的第一部分之邊緣區部中具有軸向突出的軸環(124;224)。
32. 根據建議29至31中任一建議之托架元件,其特徵在於托架元件(100;200;300;400)具有多零件設計,從而具有耳狀金屬零件(102;202;302;402),該耳狀金屬零件較佳地在兩個側上為平面的,該金屬零件在指派給第一部分的第一區部中具有指派給輪軸(7;70;80)的開口或孔徑(120;220),且在指派給第二部分的第二區部中具有安裝開口(130;230),且該托架元件具有至少一塑膠零件(104;204;304;404),該塑膠零件與金屬零件在其第一區部處組合或可組合且具有間隔件區部,該間隔件區部指派給第一部分且較佳地在兩個側上為平面的且具有指派給輪軸的開口或孔徑(122;222),且該間隔件區部在安裝狀態中處於金屬零件之第一區部上,以便形成托架元件之第一部分。
33. 根據建議32之托架元件,其特徵在於塑膠零件(104;204;304;404)具有軸向突出的軸環(124;204),且在具有軸環與間隔件區部之間的過渡區部的情況下,至少部分地重疊金屬零件(102;202;302;402)之邊緣區部。
34. 根據建議32或33之托架元件,其特徵在於耳狀金屬零件(103;302;402)具有用於與緊固元件(108;308;408)旋擰在一起的螺紋配置,以用於固定至架之後托架部分之目的。
35. 根據建議32或33之托架元件,其特徵在於塑膠零件(204)具有用於與緊固元件(208)旋擰在一起的螺紋配置(262),以用於固定至架之後托架部分之目的。
36. 根據建議35之托架元件,其特徵在於塑膠零件(204)具有軸向突出的套筒部分(260),該軸向突出的套筒部分可插入相關聯後托架部分之架開口(2b)中且該軸向突出的套筒部分具有用於與緊固元件(208)旋擰在一起的內螺紋(262)。
37. 根據建議29至36中任一建議之托架元件,其特徵在於托架元件(100;200)具有多零件設計,從而具有一/該耳狀金屬零件(102;203),該耳狀金屬零件較佳地在兩個側上為平面的,該金屬零件在一/該第一區部中具有指派給輪軸(7;70;80)的一/該開口或孔徑(120;220),且該金屬零件在一/該第二區部中具有安裝開口(130;230),且該托架元件具有至少一輔助零件(142;242),該至少一輔助零件與金屬零件在其第一區部處或在金屬零件之鄰近於該第一區部的第三區部處組合或可組合,該輔助零件用於對相關聯後托架部分之界面之適應且/或充當用於相關聯後托架部分之至少一相關聯支墩表面上的旋轉力之支撐之旋轉支墩,且較佳地經形成為塑膠零件。
38. 根據建議37之構件組,其特徵在於輔助零件(142;242)具有插入或可插入耳狀金屬零件之夾持開口或夾持孔徑(146;246)中的夾持部分(146;246),及整體地連接至該夾持部分的至少一適應及/或支墩部分(148、150;248、250)。
39. 根據建議37或38及根據建議32至36中任一建議之托架元件,其特徵在於輔助零件(142;242)為與具有間隔件區部(105;205)的塑膠零件(104;204)分離的塑膠零件。
40. 構件組,
包含至少一耳狀金屬零件(102;202;302;402)及一組塑膠零件(104;204;304;404),該組塑膠零件替代地可與金屬零件組合且該組塑膠零件適於不同的使用或安裝情形,其中耳狀金屬零件及該等塑膠零件中任一個之組合在每一狀況下得到根據建議32至36中任一建議之一托架元件(100;200;300;400);
且/或包含至少一耳狀金屬零件(102;202)及一組輔助零件(142;242),該組輔助零件替代地可與金屬零件組合且該組輔助零件適於不同的使用或安裝情形,其中耳狀金屬零件及輔助零件中任一個之組合在每一狀況下得到根據建議37或38之一托架元件(100;200);
且/或包含至少一耳狀金屬零件(102;202)及替代地可與金屬零件組合的一組塑膠零件(104;204)及一組輔助零件(142;242),該組輔助零件替代地可與金屬零件組合且該組輔助零件相對於塑膠零件分離,其中塑膠零件及輔助零件各自適於不同的使用或安裝情形,且耳狀金屬零件及塑膠零件中指派給個別使用或安裝情形的一塑膠零件及輔助零件中指派給個別使用或安裝情形的一輔助零件之組合在每一狀況下得到根據建議32至39中至少一個之一托架元件(100;200)。
41. 自行車,其具有自行車架(1),該自行車架具有用於後輪之後輪輪軸配置(4、5、6、7、8)之輪軸(7;70;80)之左側後托架部分及右側後托架部分,該等托架部分具有沿著藉由該等托架部分安裝於架上的輪軸之幾何軸線(A)的預定限定軸向間隔,且該等托架部分在每一狀況下形成用於構件群(4、5、8)之一反向軸承,該構件群配置於輪軸上且該構件群在安裝狀態中夾緊在托架部分之間;
其中自行車配備變速器系統,該變速器系統之後換檔機構(RD)相對於幾何軸線(A)非同軸地安裝於架上,其中後換檔機構之基底元件具有附接末端,該附接末端藉由托架元件(100;200;300;400)安裝於自行車架上,以便相對於幾何軸線徑向偏移,該托架元件相對於架分離且該托架元件定位於後托架部分中之相關聯一個之軸向內側上,
其特徵在於 ,作為托架元件,根據建議29至39中任一建議之托架元件(100;200;300;400)經安裝,且/或在於自行車係或可使用選定的構件加以建構,該等選定的構件包括根據建議1至28中任一建議之構件組中之自行車架(1)、托架元件(100;200;300;400)及第一類型之後換檔機構(RD)。
42. 根據建議41之自行車,其特徵在於建議1至28中指定的進一步特徵,該等進一步特徵涉及提議的構件組中之構件且/或涉及結合第一類型之後換檔機構(RD)之使用的安裝狀態。
43. 自行車,其具有自行車架(1),該自行車架具有用於後輪之後輪輪軸配置(4、5、6、7、8)之輪軸(7;70;80)之左側後托架部分及右側後托架部分,該等托架部分具有沿著藉由該等托架部分安裝於架上的輪軸之幾何軸線(A)的預定限定軸向間隔,且該等托架部分在每一狀況下形成用於構件群(4、5、8)之一反向軸承,該構件群配置於輪軸上且該構件群在安裝狀態中夾緊在托架部分之間;
其中自行車配備變速器系統(10),該變速器系統之後換檔機構相對於幾何軸線(A)同軸地安裝於架上,
其特徵在於 自行車係或可使用選定的構件加以建構,該等選定的構件包括根據建議1至28中任一建議之構件組中之自行車架(19)及第二類型之後換檔機構(10)。
44. 根據建議43之自行車,其特徵在於建議1至28中指定的進一步特徵,該等進一步特徵涉及提議的構件組中之構件且/或涉及結合第二類型之後換檔機構(10)之使用的安裝狀態。
45. 用於產生自行車之方法,該方法包含:
- 提供或庫存自行車構件,該等自行車構件一起包含根據建議1至28中任一建議之構件組;
- 決定自行車將具備具有第一類型之後換檔機構的變速器系統或具備具有第二類型之後換檔機構的變速器系統;
- 取決於所做的該決策,以使用構件組中之該托架元件(100;200;300;400)的構件組中之第一類型之後換檔機構(RD)之安裝,或以構件組中之自行車架上的構件組中之第二類型之後換檔機構(10)之安裝,建構自行車。
1‧‧‧架/自行車架
2a‧‧‧架開口
2b‧‧‧右側架開口/安裝開口
2c‧‧‧收納孔徑
3‧‧‧輪轂套筒
4‧‧‧右側輪轂端帽
5‧‧‧輪轂輪軸
6‧‧‧後輪輪軸
7、80、90‧‧‧插入式輪軸
8‧‧‧左側輪轂端帽
9‧‧‧輪轂軸承配置
9a、9b‧‧‧輪轂軸承
10‧‧‧換檔機構/後換檔機構
11‧‧‧纜線轉向裝置
20‧‧‧基底元件
21‧‧‧第一附接末端
22a‧‧‧第一臂/內臂
22b‧‧‧第二臂/外臂
23a‧‧‧第一定心開口
23b‧‧‧第二定心開口
24a、24b‧‧‧銷
25‧‧‧對應支墩表面
26‧‧‧軸向輪轂支墩表面
27‧‧‧輪轂導件
29‧‧‧第二附接末端
29a‧‧‧第一插座
29b‧‧‧第二插座
29c‧‧‧附接點
30‧‧‧樞軸機構
31、32、33、34‧‧‧樞軸輪軸
35‧‧‧內樞軸臂
36‧‧‧外樞軸臂
40‧‧‧可動元件
42‧‧‧鎖定元件
50‧‧‧鏈條導引配置
51‧‧‧上鏈條導引滾子
52、56‧‧‧下鏈條導引滾子
55‧‧‧上旋轉軸線
57a‧‧‧籠罩半部件
57b‧‧‧外籠罩半部件
58‧‧‧鎖定開口
59a‧‧‧第一限制支墩
59b‧‧‧第二限制支墩
60、60'、308、408‧‧‧配接器
61、61'‧‧‧螺栓
62、62'‧‧‧螺栓頭
63a‧‧‧支墩區部
63b‧‧‧補償區部
63c‧‧‧定心區部
63d、63d'‧‧‧支墩表面
64、83、93、264‧‧‧外螺紋
65、65'、67、121、126、136、262‧‧‧內螺紋
66、66'‧‧‧螺帽
68a、68b‧‧‧支墩
69‧‧‧滾花表面
70‧‧‧插入式輪軸/限制螺釘/內輪軸
71、81‧‧‧第一末端/第一插入式輪軸末端
71a、91a‧‧‧襯套
72‧‧‧第二末端
74、D5‧‧‧外徑
75、d5‧‧‧內徑
82‧‧‧第二末端/第二插入式輪軸末端
84‧‧‧放大的外徑
85、95‧‧‧第一內徑
86、96‧‧‧第二內徑
87‧‧‧表面/定心表面
88‧‧‧間隔
91‧‧‧插入式輪軸末端/第一末端
92‧‧‧第二插入式輪軸末端/第二末端
94a‧‧‧第一外徑
94b‧‧‧第二外徑
97‧‧‧定心表面
100‧‧‧驅動器/變速器掛架
102、302、402‧‧‧耳狀金屬零件
104、204‧‧‧間隔件零件/塑膠零件
105、405‧‧‧間隔件部分
106‧‧‧後部後叉片
108‧‧‧螺椿螺栓狀配接器
109a、109b‧‧‧驅動器軸承
110‧‧‧外螺紋部分
120、230‧‧‧安裝開口
122‧‧‧通道開口
124、224‧‧‧軸環
130、146‧‧‧夾持開口
132‧‧‧擰入套筒
134‧‧‧徑向突出的軸環
140、220‧‧‧開口
142‧‧‧額外零件/輔助零件
144、246‧‧‧夾持部分
148、150‧‧‧適應及支墩部分
200‧‧‧托架元件
202‧‧‧金屬零件
205‧‧‧間隔件區部
208‧‧‧配接器或輪軸螺栓
222‧‧‧開口/孔徑
226‧‧‧相關聯螺紋
242‧‧‧輔助零件
248、250‧‧‧適應及/或支墩部分
260‧‧‧套筒部分
300、400‧‧‧托架元件/變速器掛架
304、404‧‧‧塑膠零件
B83、B87‧‧‧軸向寬度
B86‧‧‧寬度
W5‧‧‧壁厚度
W85、W94a‧‧‧第一壁厚度
W86、W94b‧‧‧第二壁厚度
W96‧‧‧第三壁厚度
A‧‧‧軸線/後輪輪軸
B、P‧‧‧軸線
CR‧‧‧前鏈輪
K‧‧‧鏈條
L1、L2‧‧‧縱向軸線
N‧‧‧支墩元件
R‧‧‧鏈輪總成/後鏈輪總成/多鏈輪配置
R1‧‧‧最小鏈輪
R12‧‧‧最大鏈輪
RD‧‧‧後換檔機構
x‧‧‧軸向尺寸
圖1至12及14至26涉及具有新(第二)類型之後換檔機構的自行車變速器系統,且圖13涉及具有習知(第一)類型之後換檔機構的先前技術之變速器系統。在此等圖中:
圖1展示出處於安裝於自行車架上的狀態中之新(第二)類型之後換檔機構的透視外側視圖;
圖2為圖1之後換檔機構在沒有圖1中所示之輪轂配置的情況下的沿著軸線A的截面圖解;
圖3展示出新(第二)類型之後換檔機構的側視圖;
圖4展示出新(第二)類型之後換檔機構之安裝於架上的基底元件的透視圖內側視圖;
圖5展示出在相關聯配接器安裝於架開口中的情況下的來自圖4之基底元件的透視部分截面;
圖6展示出圖5之基底元件在沒有圖4中所示之輪轂配置之元件的情況下的放大視圖;
圖7為來自圖6之配置的完全截面圖解;
圖8為具有圖5至7之配接器之基底元件的分解圖解;
圖9a展示出基底元件的透視外側視圖;
圖9b展示出基底元件的透視內側視圖;
圖10展示出穿過處於安裝於自行車架上的狀態中之新(第二)類型之後換檔機構之第一設計變體(第二實施例)的部分截面,該後換檔機構藉由設定輔助設備予以區別;
圖11展示出處於安裝於自行車架上的狀態中,具體地處於內支墩位置中之新(第二)類型之後換檔機構之第二設計變體(第三實施例)的內側視圖;
圖12展示出處於外支墩位置中之第二設計變體的後視圖;
圖13展示出具有習知(第一)類型之換檔機構之自行車,該換檔機構藉由變速器掛架安裝於自行車架上;
圖14為處於安裝於自行車架上的狀態中之新(第二)類型之後換檔機構之第三設計變體(第四實施例)的截面圖解;
圖15a為處於安裝於自行車架上的狀態中之新(第二)類型之後換檔機構之第四設計變體(第五實施例)的截面圖解;
圖15b展示出根據圖15a之具有相關聯配接器之換檔機構的透視外側視圖;
圖16展示出來自圖15b之細節的放大視圖;
圖17展示出來自圖16之選定的零件的視圖;
圖18展示出來自圖16之選定的零件的進一步視圖;
圖19為第四設計變體之配接器的放大分解圖解;
圖20a展示出根據第四設計變體之插入式輪軸;
圖20b為來自圖20a之插入式輪軸的截面圖解;
圖21為根據第四設計變體(第五實施例)之具有插入式輪軸之整個後輪輪軸配置的截面圖解;
圖22為來自圖21之後輪輪軸配置之選定的零件的截面圖解;
圖23為來自圖22之選定的零件的截面圖解;
圖24a為根據一第五設計變體(第六實施例)之具有用於與新(第二)類型之後換檔機構一起使用之插入式輪軸之後輪輪軸配置之選定的零件的部分截面圖解;
圖24b展示出圖24a之配置的透視外側視圖;
圖25a展示出根據第五設計變體之插入式輪軸;
圖25b為來自圖25a之插入式輪軸的截面圖解;
圖26展示出用於提供來用於新(第二)類型之後換檔機構之安裝的自行車架之後右側後叉片的示範性實施例。
圖27至34涉及具有習知(第一)類型之後換檔機構的先前技術之變速器系統,且具體而言涉及用於自行車架上,可能但非強制性地實際上提供來用於新(第二)類型之後換檔機構之安裝的自行車架上,該類型之後換檔機構之安裝的根據本發明之托架元件或變速器掛架。在此等圖中:
圖27展示出具有用於緊固至架之目的之相關聯配接器的第一示範性實施例之多零件變速器掛架的分解視圖;
圖28具體而言在圖28a)中之截面圖中且在圖28b)中之透視圖中展示出在沒有架之相關聯後叉片的情況下的處於與配接器組裝的狀態中之圖27的變速器掛架;
圖29展示出具有用於緊固至架之目的之相關聯配接器的第二示範性實施例之多零件變速器掛架的分解視圖;
圖30具體而言在圖30a)中之截面圖中且在圖30b)中之透視圖中展示出在沒有架之相關聯後叉片的情況下的處於與配接器組裝的狀態中之圖29的變速器掛架;
圖31展示出類似於處於安裝於架上的狀態中之圖27及28之變速器掛架的變速器掛架,以及相關聯配接器及插入式輪軸;
圖32展示出類似於處於安裝於架上的狀態中之圖27及28之變速器掛架的變速器掛架,以及相關聯配接器及根據一設計變體之插入式輪軸;
圖33展示出具有增添的輪轂端帽之圖32的放大細節視圖;
圖34在子圖a)至e)中展示出用於對架界面之適應之輔助零件之各種側的各種透視圖且在子圖f)至h)中展示出該等各種側之各種平面視圖,該輔助零件任擇地與根據本發明之變速器掛架相關聯。

Claims (33)

  1. 一種用於提供一自行車之構件組,該自行車配備一變速器系統,其中該變速器系統可選擇性地以一第一類型之一後換檔機構或以一第二類型之一後換檔機構實行,該構件組包含: - 至少一後輪,其具有一定子配置且具有一轉子配置,該定子配置包含一後輪輪軸配置,該轉子配置經裝配或可裝配以便可相對於該定子配置旋轉且該轉子配置包含一轉子輪轂,該轉子輪轂承載該變速器系統之一鏈輪總成; - 至少一自行車架,其具有用於該後輪之該後輪輪軸配置之一內輪軸之一左側後托架部分及一右側後托架部分,該等托架部分具有沿著藉由該等托架部分安裝於該架上的該內輪軸之一幾何軸線的一預定限定軸向間隔,且該等托架部分分別形成用於一構件群之一反向軸承,該構件群配置於該內輪軸上且該構件群在該安裝狀態中夾緊在該等托架部分之間且該構件群包含該定子配置之一總成; - 該第一類型之至少一後換檔機構,用於相對於該幾何軸線非同軸安裝的,該至少一後換檔機構包含: - 一基底元件, - 一運動機構, - 一可動元件,及 - 一鏈條導引配置, 其中該運動機構將該基底元件連接至該可動元件,且該鏈條導引配置連接至該可動元件,以便可繞一旋轉軸線旋轉,且 其中該基底元件包含用於該自行車架上以相對於該幾何軸線徑向偏移之一方式之安裝的一第一附接末端,及用於耦接至該運動機構的一第二附接末端;以及 - 至少一托架元件,該至少一托架元件相對於該自行車架分離且該至少一托架元件可定位於該等後托架部分中之一相關聯一個之一軸向內側上且該至少一托架元件用於將該第一類型之該後換檔機構安裝於該自行車架上, 其中,在將該第一類型之該後換檔機構安裝於該自行車架上之狀況下,該托架元件屬於該安裝狀態中夾緊在該等托架部分之間的該構件群,且該基底元件之該第一附接末端藉以可固定至該托架元件的該托架元件之一安裝開口相對於該幾何軸線徑向偏移; 其特徵在於: - 用於相對於該幾何軸線之同軸安裝之該第二類型之至少一後換檔機構,該至少一後換檔機構包含: - 一基底元件, - 一運動機構, - 一可動元件,及 - 一鏈條導引配置, 其中該運動機構將該基底元件連接至該可動元件,且該鏈條導引配置連接至該可動元件,以便可繞一旋轉軸線旋轉,且 其中該基底元件包含用於該後輪輪軸上之同軸安裝之一第一附接末端及用於耦接至該運動機構之一第二附接末端,其中該第一附接末端具有一夾緊部分,該夾緊部分在將該第二類型之該後換檔機構安裝於該自行車架上之狀況下定位於該等後托架部分中之該相關聯一個之該軸向內側上,且該夾緊部分屬於該安裝狀態中夾緊在該等托架部分之間的該構件群。
  2. 如請求項1之構件組,其中該第一附接末端具有形成該夾緊部分的一第一臂,及一第二臂,該等臂配置成在一軸向方向上彼此間隔開,較佳地使得在將該第二類型之該後換檔機構安裝於該自行車架上之狀況下,該第二臂定位於該架之一軸向外側上。
  3. 如請求項1或2之構件組,其中至少一配接器,該配接器可插入指派給該托架元件且指派給該夾緊部分的該等後托架部分中之該一個之一架開口中,該配接器可藉由一強制鎖定連接而固定,該強制鎖定連接較佳地設計為至該托架部分之一螺釘連接,該配接器在將該第一類型之該後換檔機構安裝於該自行車架上之狀況下經提供來用於嚙合至該托架元件之一相關聯開口或孔徑中或延伸穿過該相關聯開口或孔徑,且該配接器在將該第二類型之該後換檔機構安裝於該自行車架上之狀況下經提供來用於嚙合至該夾緊部分或該第一臂之一相關聯開口或孔徑中或延伸穿過該相關聯開口或孔徑。
  4. 如請求項1或2之構件組,其中一第一類型之至少一配接器,一第一類型之該配接器可插入指派給該托架元件且指派給該夾緊部分的該等後托架部分中之該一個之一架開口中,一第一類型之該配接器可藉由一強制鎖定連接而固定,該強制鎖定連接較佳地設計為至該托架部分之一螺釘連接,且一第一類型之該配接器在將該第一類型之該後換檔機構安裝於該自行車架上之狀況下經提供來用於嚙合至該托架元件之一相關聯開口或孔徑中或延伸穿過該相關聯開口或孔徑,且其中一第二類型之至少一配接器,一第二類型之該配接器可插入指派給該托架元件且指派給該夾緊部分的該等後托架部分中之該一個之一架開口中,一第二類型之該配接器可藉由一強制鎖定連接而固定,該強制鎖定連接較佳地設計為至該托架部分之一螺釘連接,且一第二類型之該配接器在將該第二類型之該後換檔機構安裝於該自行車架上之狀況下經提供來用於嚙合至該夾緊部分或該第一臂之一相關聯開口或孔徑中或延伸穿過該相關聯開口或孔徑。
  5. 如請求項3或4之構件組,其中一方面該配接器或該第一類型之該配接器及另一方面該托架元件之該相關聯開口或孔徑相對於彼此定尺寸,使得該配接器或該第一類型之該配接器在該安裝狀態中相對於該幾何軸線對該托架元件定心。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構件組,其中,在該安裝狀態中,該內輪軸,其若想要的話係經設計為一速釋輪軸或較佳地設計為一插入式輪軸者,係至少部分地延伸穿過該托架元件或該夾緊部分或第一臂之該軸向區部,較佳地穿過該托架元件之一/該開口或孔徑或延伸至該開口或孔徑中或穿過該夾緊部分或第一臂之一/該開口或孔徑或延伸至該開口或孔徑中。
  7. 如請求項6之構件組,其中該內輪軸在一螺紋嚙合末端處與該配接器或該第一類型之該配接器或該第二類型之該配接器之一相關聯螺紋旋擰在一起或可與該相關聯螺紋旋擰在一起,其中,較佳地,在該安裝狀態中將包含該定子配置之該總成的該構件群夾緊在該等托架部分之間的該夾緊力可藉助於與該配接器或該第一類型之該配接器或該第二類型之該配接器之該相關聯螺紋旋擰在一起的該螺紋嚙合末端施加。
  8. 如請求項7之構件組,其中該配接器或該第一類型之該配接器及該托架元件可藉由強制鎖定嚙合彼此軸向固定,例如可彼此旋擰。
  9. 如請求項3至8中任一項之構件組,其中該定子總成具有一支墩元件或支墩末端,該支墩元件或支墩末端在該變速器系統係以該第一類型之該後換檔機構實行之狀況下,在該安裝狀態中抵靠該配接器或該第一類型之該配接器之一支墩表面承載,且在該支墩表面上支撐該作用夾緊力,其中該配接器或該第一類型之該配接器直接地或較佳間接地經由該等後托架部分中之該相關聯一個上的該托架元件支撐該夾緊力,該托架元件軸向固定至該配接器。
  10. 如請求項9之構件組,其中,在該變速器系統係以該第一類型之該後換檔機構實行之狀況下,該配接器或該第一類型之配接器在該安裝狀態中直接與該托架元件旋擰在一起,其中該配接器或該第一類型之該配接器之該支墩表面較佳地與該托架元件之一表面,於經受將該構件群夾緊在該等托架部分之間的該夾緊力的一部分處齊平。
  11. 如請求項3至8中任一項之構件組,其中該定子總成具有一支墩元件或支墩末端,該支墩元件或支墩末端在該變速器系統係以該第一類型之該後換檔機構實行之狀況下,在該安裝狀態中抵靠該托架元件之一支墩表面承載且直接地或間接地在該支墩表面上且因而經由該等後托架部分中之該相關聯一個上的該托架元件支撐該作用夾緊力。
  12. 如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之構件組,其中一方面該夾緊部分或第一臂及另一方面該托架元件分別在其等之部分處具有至少近似相同的軸向厚度,該等部分在該安裝狀態中經受將該構件群夾緊在該等托架部分之間的該夾緊力。
  13. 如請求項1至12中任一項之構件組,其中該托架元件在其在該安裝狀態中經受將該構件群夾緊在該等托架部分之間的該夾緊力的部分處相較於在其具有該安裝開口的部分處在軸向上更厚,使得該部分之一支墩表面,其中該支墩表面包圍該安裝開口且該第一類型之該換檔機構之該基底元件之該第一附接末端在該安裝狀態中安置於該支墩表面上者,相對於經受該夾緊力的該部分之一支墩表面軸向偏移,該支墩表面在該安裝狀態中直接地或間接地在該等後托架部分中之該相關聯一個上支撐該夾緊力,該偏移係在該等後托架部分中之另一個之方向上。
  14. 如請求項1至13中任一項之構件組,其中該托架元件在其在該安裝狀態中經受將該構件群夾緊在該等托架部分之間的該夾緊力的部分之直接鄰近於該等後托架部分中之該相關聯一個的一邊緣區部中,經設計為具有一軸環,該軸環在該等後托架部分中之該另一個之該方向上軸向地突出。
  15. 如請求項13或如請求項13及14之構件組,其中該托架元件具有多零件設計,從而具有一耳狀金屬零件,該耳狀金屬零件較佳地在兩個側上為平面的,該金屬零件於在該安裝狀態中經受將該構件群夾緊在該等托架部分之間的該夾緊力的一第一區部中,具有指派給該配接器或該第一類型之配接器且/或指派給該內輪軸的一開口或孔徑,且該金屬零件於一第二區部中具有該安裝開口,且該托架元件具有至少一塑膠零件,該至少一塑膠零件與該金屬零件在其第一區部處組合或可組合且該至少一塑膠零件具有一間隔件區部,該間隔件區部較佳地在兩個側上為平面的且具有指派給該配接器或該第一類型之配接器且/或指派給該內輪軸的一開口或孔徑,且該間隔件區部在該安裝狀態中處於該金屬零件之該第一區部上且經受將該構件群夾緊在該等托架部分之間的該夾緊力。
  16. 如請求項14及15之構件組,其中該塑膠零件具有該軸向突出的軸環,且在具有該軸環與該間隔件區部之間的一過渡區部的情況下,至少部分地重疊該金屬零件之一邊緣區部。
  17. 如請求項15或16之構件組,其中該配接器或該第一類型之配接器在該安裝狀態中與該耳狀金屬零件旋擰在一起。
  18. 如請求項15或16之構件組,其中該配接器或該第一類型之配接器在該安裝狀態中與該塑膠零件旋擰在一起,該塑膠零件較佳地具有一軸向突出的套筒部分,該軸向突出的套筒部分在該安裝狀態中插入該相關聯後托架部分之該架開口中且具有用於與該配接器或該第一類型之配接器旋擰在一起的一內螺紋。
  19. 如請求項15至18中任一項之構件組,其中至少一耳狀金屬零件及一組塑膠零件,該組塑膠零件替代地可與該金屬零件組合且該組塑膠零件適於不同的使用或安裝情形。
  20. 一種托架元件,其可定位於一自行車架之後托架部分中之一相關聯托架部分之一軸向內側上,以供將一變速器系統之一後換檔機構安裝於該自行車架上之用,該等後托架部分用於固持一後輪之一後輪輪軸配置之一輪軸,該托架元件包含一第一部分,該第一部分具有指派給該輪軸的一開口或孔徑且該第一部分在該安裝狀態中,在進一步構件之協作下,經受作用在該等後托架部分之間的一夾緊力,且該托架元件包含一第二部分,該第二部分具有一安裝開口,該安裝開口在該安裝狀態中關於該軸線相對於該開口或孔徑徑向偏移,且該後換檔機構之一基底元件之一附接末端可固定至該安裝開口,其特徵在於 ,該第二部分之一支墩表面,其中該支墩表面包圍該安裝開口且經提供來形成用於該安裝的基底元件之該附接末端之一支撐表面者,係相對於該第一部分之一支墩表面偏移,該支墩表面包圍該開口或孔徑且在該托架元件之相同側上,該偏移係在該托架元件之另一側之方向上。
  21. 如請求項20之托架元件,其中該托架元件之該另一側在環繞該第一部分之至少一表面部分及該第二部分之至少一表面部分的一表面區部中具有平面設計,且/或在於該第一區部相較於該第二區部在軸向上更厚。
  22. 如請求項20或21之托架元件,其中該托架元件經設計為在該另一側上的該第一部分之一邊緣區部中具有一軸向突出的軸環。
  23. 如請求項20至22中任一項之托架元件,其中該托架元件具有多零件設計,從而具有一耳狀金屬零件,該耳狀金屬零件較佳地在兩個側上為平面的,該金屬零件在指派給該第一部分的一第一區部中具有指派給該輪軸的一開口或孔徑,且在指派給該第二部分的一第二區部中具有該安裝開口,且該托架元件具有至少一塑膠零件,該塑膠零件與該金屬零件在其第一區部處組合或可組合且具有一間隔件區部,該間隔件區部指派給該第一部分且較佳地在兩個側上為平面的且具有指派給該輪軸的一開口或孔徑,且該間隔件區部在該安裝狀態中處於該金屬零件之該第一區部上,以便形成該托架元件之該第一部分。
  24. 如請求項23之托架元件,其中該塑膠零件具有該軸向突出的軸環,且在具有該軸環與該間隔件區部之間的一過渡區部的情況下,至少部分地重疊該金屬零件之一邊緣區部。
  25. 如請求項23或24之托架元件,其中該耳狀金屬零件具有用於與一緊固元件旋擰在一起的一螺紋配置,以供固定至該架之該後托架部分之用。
  26. 如請求項23或24之托架元件,其中該塑膠零件具有用於與一緊固元件旋擰在一起的一螺紋配置,以供固定至該架之該後托架部分之用。
  27. 如請求項26之托架元件,其中該塑膠零件具有一軸向突出的套筒部分,該軸向突出的套筒部分可插入該相關聯後托架部分之一架開口中且該軸向突出的套筒部分具有用於與該緊固元件旋擰在一起的一內螺紋。
  28. 一種構件組, 包含至少一耳狀金屬零件及一組塑膠零件,該組塑膠零件替代地可與該金屬零件組合且該組塑膠零件適於不同的使用或安裝情形,其中該耳狀金屬零件及該等塑膠零件中任一個之該組合分別得到如請求項23至27中任一項之一托架元件。
  29. 一種自行車,其具有一自行車架,該自行車架具有用於一後輪之一後輪輪軸配置之一輪軸之一左側後托架部分及一右側後托架部分,該等托架部分具有沿著藉由該等托架部分安裝於該架上的該輪軸之一幾何軸線的一預定限定軸向間隔,且該等托架部分分別形成用於一構件群之一反向軸承,該構件群配置於該輪軸上且該構件群在該安裝狀態中夾緊在該等托架部分之間; 其中該自行車配備一變速器系統,該變速器系統之該後換檔機構相對於該幾何軸線非同軸地安裝於該架上,其中該後換檔機構之一基底元件具有一附接末端,該附接末端藉由一托架元件安裝於該自行車架上,以便相對於該幾何軸線徑向偏移,該托架元件相對於該架分離且該托架元件定位於該等後托架部分中之一相關聯一個之一軸向內側上,其特徵在於 ,作為托架元件,如請求項20至27中任一項之一托架元件經安裝,且/或在於該自行車係或可使用選定的構件加以建構,該等選定的構件包括如請求項1至19中任一項之一構件組中之該自行車架、該托架元件及該第一類型之該後換檔機構。
  30. 如請求項29之自行車,其中請求項1至19中指定的進一步特徵,該等進一步特徵涉及該提議的構件組中之該等構件且/或涉及結合該第一類型之該後換檔機構之該使用的該安裝狀態。
  31. 一種自行車,其具有一自行車架,該自行車架具有用於一後輪之一後輪輪軸配置之一輪軸之一左側後托架部分及一右側後托架部分,該等托架部分具有沿著藉由該等托架部分安裝於該架上的該輪軸之一幾何軸線的一預定限定軸向間隔,且該等托架部分在每一狀況下形成用於一構件群之一反向軸承,該構件群配置於該輪軸上且該構件群在該安裝狀態中夾緊在該等托架部分之間; 其中該自行車配備一變速器系統,該變速器系統之該後換檔機構相對於該幾何軸線同軸地安裝於該架上,其特徵在於 該自行車係或可使用選定的構件加以建構,該等選定的構件包括如請求項1至19中任一項之一構件組中之該自行車架及該第二類型之該後換檔機構。
  32. 如請求項31之自行車,其中請求項1至19中指定的進一步特徵,該等進一步特徵涉及該提議的構件組中之該等構件且/或涉及結合該第二類型之該後換檔機構之該使用的該安裝狀態。
  33. 一種用於產生一自行車之方法,該方法包含: - 提供或庫存自行車構件,該等自行車構件一起包含如請求項1至19中任一項之一構件組; - 決定該自行車將具備具有該第一類型之一後換檔機構的一變速器系統或具備具有該第二類型之一後換檔機構的一變速器系統; - 取決於所做的該決策,以使用該構件組中之該托架元件的該構件組之該第一類型之該後換檔機構之安裝,或以該構件組中之該自行車架上的該構件組中之該第二類型之該後換檔機構之安裝,建構該自行車。
TW108111945A 2018-04-20 2019-04-03 用於自行車架上後換檔機構之安裝的變速器掛架及用於自行車架上替代式後換檔機構之選擇性安裝的構件組 TWI8275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8206104.1A DE102018206104A1 (de) 2018-04-20 2018-04-20 Schaltauge zur Montage eines hinteren Schaltwerks an einem Fahrradrahmen und Set von Komponenten zur wahlweisen Montage alternativer hinterer Schaltwerke an dem Fahrradrahmen
DE102018206104.1 2018-04-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45244A true TW201945244A (zh) 2019-12-01
TWI827591B TWI827591B (zh) 2024-01-01

Family

ID=65910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11945A TWI827591B (zh) 2018-04-20 2019-04-03 用於自行車架上後換檔機構之安裝的變速器掛架及用於自行車架上替代式後換檔機構之選擇性安裝的構件組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230350B2 (zh)
EP (1) EP3556643B1 (zh)
CN (1) CN110386220B (zh)
DE (1) DE102018206104A1 (zh)
TW (1) TWI82759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008622A1 (de) 2020-12-03 2022-06-08 SRAM Deutschland GmbH Hinteres schaltwerk zur koaxialen anbindung an einem fahrrad-rahmen
DE102021131414A1 (de) 2020-12-03 2022-06-09 Sram Deutschland Gmbh Hinteres Schaltwerk zur koaxialen Anbindung an einem Fahrrad-Rahmen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81626B2 (en) * 2018-03-20 2021-04-20 Sram Deutschland Gmbh Drive arrangement for a bicycle
EP3556647B1 (de) * 2018-04-20 2021-11-17 YT Industries GmbH Vorrichtung zur befestigung eines schaltwerks an einem fahrradrahmen
DE102018222834A1 (de) 2018-12-21 2020-06-25 Sram Deutschland Gmbh Halterungselement und Fahrrad mit einem Halterungselement
TWI730290B (zh) * 2019-02-13 2021-06-11 彥豪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車後變速器的固定組件
DE102020201229A1 (de) 2019-03-22 2020-09-24 Sram Deutschland Gmbh Koaxiale Schaltwerksanbindung
EP3712052A1 (de) 2019-03-22 2020-09-23 SRAM Deutschland GmbH Koaxiale schaltwerksanbindung
DE102020210354A1 (de) * 2019-08-23 2021-02-25 Sram Deutschland Gmbh Fahrradschaltwerk mit einstellanzeige
EP3838731B1 (de) 2019-12-18 2024-05-15 SRAM Deutschland GmbH Fahrrad-schaltwerk und anbindung eines schaltwerks an einem fahrrad-rahmen
DE102020132208A1 (de) * 2019-12-18 2021-06-24 Sram Deutschland Gmbh Fahrrad-Schaltwerk und Anbindung eines Schaltwerks an einem Fahrrad-Rahmen
EP3904193A1 (en) 2020-04-30 2021-11-03 Fantic Motor S.p.A. Device for the selective positioning of the pivot of a wheel
TWI742700B (zh) * 2020-05-29 2021-10-11 彥豪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車後變速器
IT202000014545A1 (it) 2020-06-18 2021-12-18 Fantic Motor S P A Dispositivo di supporto per una pinza freno
DE102020005373A1 (de) * 2020-09-01 2022-03-03 Sram Deutschland Gmbh Mehrfachritzelanordnung für eine Hinterradbaugruppe für ein Fahrrad und Hinterradbaugruppe
EP3964437A1 (de) 2020-09-03 2022-03-09 SRAM Deutschland GmbH Elektromechanisches schaltwerk zur koaxialen montage mit blockiervorrichtung
TW202227319A (zh) * 2020-12-31 2022-07-16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托架裝置
TW202227320A (zh) * 2020-12-31 2022-07-16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後撥鏈器
DE102022115599A1 (de) 2021-06-29 2022-12-29 Sram Deutschland Gmbh Modulares Fahrrad-Schaltwerk
TW202300400A (zh) * 2021-06-29 2023-01-01 德商矢倫德國股份有限公司 模組式自行車換擋機構
CN113443006B (zh) * 2021-07-29 2022-09-27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转向节及车辆
TWI800929B (zh) * 2021-09-27 2023-05-01 彥豪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車後變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08941A (en) * 1936-04-14 1938-02-22 Morgan Joseph Thomas Change speed gear mechanism for cycles and the like
US3803933A (en) * 1971-09-17 1974-04-16 R Huret Gear shift device particularly for bicycles
FR2164106A5 (zh) 1971-12-10 1973-07-27 Micmo Sa
FR2261922B1 (zh) * 1974-02-22 1978-09-15 Juy Lucien
US3979962A (en) * 1974-12-12 1976-09-14 Alex Kebsch Bicycle gear shift derailleur
FR2314093A1 (fr) * 1975-06-12 1977-01-07 Huret Roger Derailleur pour bicyclette
US4038878A (en) * 1976-05-17 1977-08-02 Beatrice Foods Co. Bicycle derailler
US4306871A (en) * 1978-12-30 1981-12-22 Shimano Industrial Company, Limited Rear derailleur and control wire guide
JPS59151793U (ja) * 1983-03-30 1984-10-11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リヤデイレ−ラ−
US4565383A (en) 1984-02-03 1986-01-21 Trek Bicycle Corporation Front and rear wheel drop outs for bicycle frames
JPH0226794Y2 (zh) * 1985-06-17 1990-07-20
US4789379A (en) * 1987-10-06 1988-12-06 Maeda Industries, Ltd. Bicycle deraileur
JP3375163B2 (ja) * 1993-02-03 2003-02-10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リヤディレーラ
JP2606242Y2 (ja) * 1993-02-03 2000-10-10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のリヤディレーラ用ブラケット
DE69626379T2 (de) * 1996-01-16 2004-03-25 Shimano Inc. Vorrichtung zum Tragen von Kabeln für Kettenschalter
US5961409A (en) * 1996-12-26 1999-10-05 Shimano, Inc. Rear derailleur for a bicycle
US5919106A (en) 1997-04-30 1999-07-06 Shimano, Inc. Quick release derailleur
TW405572U (en) * 1999-03-04 2000-09-11 Falcon Cycle Parts Co Ltd Improved guiding mechanism of the rear transmission device for the bicycles
US6287228B1 (en) * 1999-11-12 2001-09-11 Shimano, Inc. Rear derailleur with cable guide roller
ITTO20001124A1 (it) * 2000-12-01 2002-06-01 Campagnolo Srl Gruppo bilanciere per il deragliatore posteriore di una bicicletta.
CA2421131A1 (en) 2002-03-07 2003-09-07 Shimano Inc.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US20030171176A1 (en) * 2002-03-07 2003-09-11 Shimano, Inc.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JP3708515B2 (ja) * 2002-10-30 2005-10-19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リアディレーラ
JP2004189168A (ja) * 2002-12-13 2004-07-08 Shimano Inc 自転車用リアディレーラ
US7033294B2 (en) * 2003-06-11 2006-04-25 Specialized Bicycle Components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guard
US7396304B2 (en) 2004-09-01 2008-07-08 Shimano Inc.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US20070021246A1 (en) * 2005-07-19 2007-01-25 Shimano Inc.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US7666111B2 (en) * 2005-07-19 2010-02-23 Shimano Inc.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US8419573B2 (en) * 2005-07-28 2013-04-16 Shimano Inc.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US20080272253A1 (en) * 2007-05-03 2008-11-06 Peng-Yu Tseng Derailleurbracket for a bicycle
DE202007006451U1 (de) * 2007-05-05 2007-10-25 Grätz, Michael Steckachssystem zur Radbefestigung
IL186237A (en) * 2007-09-24 2013-11-28 Alon Schaffer Flexible rack for bicycle gear
US20090280938A1 (en) * 2008-05-09 2009-11-12 Shimano, Inc. Apparatus for positioning a derailleur on a bicycle frame
DE202009000904U1 (de) 2009-01-23 2010-06-17 Rose Versand Gmbh Fahrrad-Steckachsensystem
DE202009004819U1 (de) * 2009-05-14 2010-10-14 Rose Versand Gmbh Fahrradachsbefestigungssystem
EP2551182B1 (en) * 2011-07-28 2015-01-21 Campagnolo S.r.l. Method for electronically controlling a bicycle gearshift and electronically servo-assisted bicycle gearshift
ES2369287B1 (es) * 2011-08-11 2012-10-16 Orbea S. Coop. Ltda. Conjunto-cuadro para construir un cuadro de bicicleta cuya puntera permite el montaje de diferentes tipos de eje rueda.
US9010792B2 (en) 2012-03-16 2015-04-21 Specialized Bicycle Components, Inc. Torque element for a motor-driven bicycle
US8899606B2 (en) * 2012-07-24 2014-12-02 Chris Cocalis Removable dropouts for bicycle frame
EP2716534A1 (en) * 2012-10-05 2014-04-09 Fisher Outdoor Leisure Limited A dropout system for a rear frame assembly of a bicycle
US9227465B2 (en) * 2013-04-16 2016-01-05 Shimano Inc. Bicycle wheel securing structure
DE102013014336A1 (de) * 2013-08-28 2015-03-05 Winora-Staiger Gmbh Fahrradrahmen aus faserverstärktem Werkstoff mit Adapterplatten für das Hinterrad
US9308961B2 (en) * 2013-11-27 2016-04-12 Specialized Bicycle Components, Inc. Bicycle frame with convertible dropouts
US20160039494A1 (en) * 2014-08-08 2016-02-11 Cycling Sports Group, Inc. Bicycle with pivoting derailleur hanger
US9963197B2 (en) * 2015-10-26 2018-05-08 Shimano Inc. Electric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FR3036312B1 (fr) 2015-05-21 2017-06-02 Cycles Lapierre Patte de derailleur
FR3046399A1 (fr) 2015-12-31 2017-07-07 Cycles Lapierre Support d'etrier de frein a disque pour une bicyclette ou similaire
US10472019B2 (en) * 2016-08-18 2019-11-12 Wolf Tooth Components, Inc. Axle mounting system
DE102018001253A1 (de) * 2017-03-20 2018-09-20 Sram Deutschland Gmbh Hinteres Schaltwerk zur koaxialen Montage
US10793222B1 (en) * 2017-03-21 2020-10-06 Jonathan K. Harris Bicycle derailleur having upper and lower alignment assemblies
DE102018214218A1 (de) * 2018-08-22 2020-02-27 Sram Deutschland Gmbh Hinterrad-Kettenschaltwerk mit exzentrischer Seilzug-Umlenkrollenanordung mit Übersetzungsverhältnis
DE102018222834A1 (de) * 2018-12-21 2020-06-25 Sram Deutschland Gmbh Halterungselement und Fahrrad mit einem Halterungselement
DE102020201229A1 (de) * 2019-03-22 2020-09-24 Sram Deutschland Gmbh Koaxiale Schaltwerksanbindung
DE102020000827A1 (de) * 2019-04-25 2020-10-29 Sram Deutschland Gmbh Elektromechanisches Schaltwerk zur koaxialen Montag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008622A1 (de) 2020-12-03 2022-06-08 SRAM Deutschland GmbH Hinteres schaltwerk zur koaxialen anbindung an einem fahrrad-rahmen
DE102021131414A1 (de) 2020-12-03 2022-06-09 Sram Deutschland Gmbh Hinteres Schaltwerk zur koaxialen Anbindung an einem Fahrrad-Rahm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8206104A1 (de) 2019-10-24
TWI827591B (zh) 2024-01-01
EP3556643A1 (de) 2019-10-23
US20190322333A1 (en) 2019-10-24
US11230350B2 (en) 2022-01-25
CN110386220B (zh) 2022-09-27
EP3556643B1 (de) 2022-06-15
CN110386220A (zh) 2019-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945244A (zh) 用於自行車架上後換檔機構之安裝的變速器掛架及用於自行車架上替代式後換檔機構之選擇性安裝的構件組
US11661142B2 (en) Rear gearshift mechanism for coaxial installation
TWI831935B (zh) 後變速器機構及具有後變速器機構之自行車
US20220363339A1 (en) Bicycle bracket element
US7537291B2 (en) Bicycle wheel securing structure
DE102007006852B4 (de) Fahrradkettenradbaugruppe
TWI353935B (en) Bicycle wheel securing structure
US20110061281A1 (en) Firearm hand guard rail system
US20070117666A1 (en) Front derailleur with mounting fixture
CN103029797B (zh) 自行车曲柄组件
CN217198524U (zh) 后换挡机构及自行车
CN113002690A (zh) 自行车后变速器和后变速器与自行车车架的连接方式
US7669870B2 (en) Retrofit adjustable eccentric front motorcycle axle
JP2013145022A (ja) ナットの回転抑制構造
JP2504540B2 (ja) シム部材
JP6649027B2 (ja) スイングアームの支持構造
EP2080697A2 (en) Carrying racks for cyles
SK1342007A3 (sk) Pedálové ložisko pre bicykle
CA2656761A1 (en) Eccentric bottom bracket for a bicy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