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43688A - 化合物之製造方法及化合物 - Google Patents

化合物之製造方法及化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43688A
TW201943688A TW108105794A TW108105794A TW201943688A TW 201943688 A TW201943688 A TW 201943688A TW 108105794 A TW108105794 A TW 108105794A TW 108105794 A TW108105794 A TW 108105794A TW 201943688 A TW201943688 A TW 20194368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carbon
compound
atom
general formul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057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航太郎
山內昭佳
鈴木悠希
岸川洋介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大金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大金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大金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436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43688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31/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amides
    • C07C231/02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amides from 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esters, anhydrides, or halides thereof by reaction with ammonia or ami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35/00Carboxylic acid amides, the carbon skeleton of the acid part being further substituted by oxygen atoms
    • C07C235/70Carboxylic acid amides, the carbon skeleton of the acid part being further substituted by oxygen atoms having carbon atoms of carboxamide groups and doubly-bound oxygen atoms bound to the same carbon skeleton
    • C07C235/72Carboxylic acid amides, the carbon skeleton of the acid part being further substituted by oxygen atoms having carbon atoms of carboxamide groups and doubly-bound oxygen atoms bound to the same carbon skeleton with the carbon atoms of the carboxamide groups bound to acyclic carbon 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95/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polymethylene-imine rings with at least five ring members, 3-azabicyclo [3.2.2] nonane, piperazine, morpholine or thiomorpholine rings, having only hydroge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carbon atoms
    • C07D295/16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polymethylene-imine rings with at least five ring members, 3-azabicyclo [3.2.2] nonane, piperazine, morpholine or thiomorpholine rings, having only hydroge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carbon atoms acylated on ring nitrogen atoms
    • C07D295/18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polymethylene-imine rings with at least five ring members, 3-azabicyclo [3.2.2] nonane, piperazine, morpholine or thiomorpholine rings, having only hydroge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carbon atoms acylated on ring nitrogen atoms by radicals derived from carboxylic acids, or sulfur or nitrogen analogues thereof
    • C07D295/182Radicals derived from carboxylic acids
    • C07D295/185Radicals derived from carboxylic acids from aliphatic carboxylic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FACYCLIC,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07F7/00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4 or 14 of the Periodic Table
    • C07F7/02Silicon compounds
    • C07F7/08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C—Si linkages
    • C07F7/10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C—Si linkages containing nitrogen having a Si-N linkag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新穎化合物之製造方法。本發明之製造方法係製造下述通式(1)(式中,R1及R2相互獨立地為氟原子或碳數6以下之有機基,且R1及R2可相互鍵結形成環狀結構;R3係具有碳-碳不飽和鍵之碳數7以下之有機基)所表示之化合物(1)之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步驟(1),其藉由使下述通式(A)(式中,R3與上述相同;X為鹵素原子)所表示之化合物(A)與下述通式(B)(式中,R1及R2與上述相同)所表示之胺(B)反應,從而獲得化合物(1)。



Description

化合物之製造方法及化合物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化合物之製造方法及化合物。
於專利文獻1中記載有下述式所表示之反應等。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歐洲專利申請公開第2940010號說明書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新穎化合物之製造方法及新穎化合物。
[解決課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關係於一種化合物之製造方法,其係製造下述通式(1)所表示之化合物(1)之方法,


(式中,R1 及R2 相互獨立地為氟原子或碳數6以下之有機基,且R1 及R2 可相互鍵結形成環狀結構;R3 為具有碳-碳不飽和鍵之碳數7以下之有機基),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其藉由使下述通式(A)


(式中,R3 與上述相同;X為鹵素原子)所表示之化合物(A)與下述通式(B)


(式中,R1 及R2 與上述相同)所表示之胺(B)反應,從而獲得化合物(1)。
較佳為於鹼(其中,不包括胺(B))之存在下實施步驟(1)之反應。
R3 較佳為包含1個碳-碳雙鍵或碳-碳三鍵。
R3 較佳為2-丙烯基(2-propenyl)或2-丙炔基。
本發明亦關於一種化合物,其係由下述通式(1)表示,

(1)
(式中,R1 及R2 相互獨立地為氟原子或碳數6以下之有機基,且R1 及R2 可相互鍵結形成環狀結構;R3 為具有碳-碳不飽和鍵之碳數7以下之有機基)。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新穎化合物之製造方法及新穎化合物。
以下,對本發明具體地進行說明。
於本發明之製造方法中,製造下述通式(1)所表示之化合物(1),


(式中,R1 及R2 相互獨立地為氟原子或碳數6以下之有機基,且R1 及R2 可相互鍵結形成環狀結構;R3 為具有碳-碳不飽和鍵之碳數7以下之有機基)。
化合物(1)為新穎化合物,本發明亦係關於化合物(1)。
通式(1)中,R1 及R2 相互獨立地為氟原子或碳數6以下之有機基。
作為R1 及R2 之上述有機基係包含至少1個碳原子之基,亦可進而具有除碳原子以外之原子,例如:氫原子、氧原子、氮原子、硫原子、矽原子、鹵素原子(氟原子、氯原子等)等。
上述有機基之碳數較佳為1~6,更佳為1~5,進而較佳為1~3。
關於作為R1 及R2 之上述有機基,可列舉烷基、烯基、炔基、芳基等,該等基可具有1個以上取代基。
作為上述取代基,可列舉包含鹵素原子、烷基、氟化烷基、雜原子之基等,較佳為鹵素原子,更佳為氟原子。
作為R1 及R2 之上述烷基之碳數較佳為1~6,更佳為1~5,進而較佳為1~3。上述烷基可具有氟原子,亦可具有包含氰基等雜原子之基。又,上述烷基可為環烷基。
作為不具有氟原子之烷基,可列舉:甲基(-CH3 )、乙基(-CH2 CH3 )、丙基(-CH2 CH2 CH3 )、異丙基(-CH(CH3 )2 )、丁基(-CH2 CH2 CH2 CH3 )、二級丁基(-CH(CH3 )CH2 CH3 )、三級丁基(-C(CH3 )3 )、環丙基(-CHCH2 CH2 )、氰基甲基(-CH2 CN)等。其中,較佳為甲基(-CH3 )、乙基(-CH2 CH3 )、丙基(-CH2 CH2 CH3 )、氰基甲基(-CH2 CN)。
作為具有氟原子之烷基(氟化烷基),可列舉:-CF3 、-CF2 H、-CFH2 、-CF2 CF3 、-CH2 CF3 、-CH2 CF2 H、-CH2 CFH2 、-CF2 CF2 H、-CF2 CFH2 、-CF2 CH3 、-CH2 CF2 CF3 、-CH2 CF2 CF2 H、-CH2 CF2 CFH2 、-CH2 CFHCF3 、-CH2 CFHCF2 H、-CH2 CFHCFH2 、-CF2 CFHCF3 、-CH(CF3 )2 、-CF(CF3 )2 、-C(CF3 )3 、-CH2 CF2 CF2 CF3 、-CH2 CH2 CF2 CF3 等。其中,較佳為-CH2 CF3 、-CH2 CF2 H、-CH2 CFH2 、-CH2 CF2 CF3 、-CH2 CF2 CF2 H。
作為上述烷基,特佳為甲基(-CH3 )、乙基(-CH2 CH3 )、氰基甲基(-CH2 CN)、-CH2 CF3
關於作為R1 及R2 之上述烯基,較佳為可具有1個以上取代基之碳數2~5之烯基。上述烯基之碳數較佳為2~4。
作為上述烯基,可列舉:乙烯基(-CH=CH2 )、1-丙烯基(-CH=CH-CH3 )、1-甲基乙烯基(-C(CH3 )=CH2 )、2-丙烯基(烯丙基,-CH2 -CH=CH2 )、1-丁烯基(-CH=CH-CH2 CH3 )、2-甲基-1-丙烯基(-CH=C(CH3 )-CH3 )、1-甲基-1-丙烯基(-C(CH3 )=CH-CH3 )、1-乙基乙烯基(-C(CH2 CH3 )=CH2 )、2-丁烯基(-CH2 -CH=CH-CH3 )、2-甲基-2-丙烯基(-CH2 -C(CH3 )=CH2 )、1-甲基-2-丙烯基(-CH(CH3 )-CH=CH2 )、3-丁烯基(-CH2 CH2 -CH=CH2 )、1-亞甲基-2-丙烯基(-C(=CH2 )-CH=CH2 )、1,3-丁二烯基(-CH=CH-CH=CH2 )、2,3-丁二烯基(-CH2 -CH=C=CH2 )、1-甲基-1,2-丙二烯基(-C(CH3 )=C=CH2 )、1,2-丁二烯基(-CH=C=CH-CH3 )、2-戊烯基(-CH2 -CH=CH-CH2 CH3 )、及該等基之至少1個氫原子被取代基取代而成之基。
作為上述烯基可具有之上述取代基,可列舉包含鹵素原子、烷基、氟化烷基、雜原子之基等,較佳為鹵素原子,更佳為氟原子。
作為上述烯基,尤其是較佳為2-丙烯基(-CH2 -CH=CH2 )、及於2-丙烯基(-CH2 -CH=CH2 )中至少1個氫原子被氟原子取代而成之基,更佳為2-丙烯基(-CH2 -CH=CH2 )。
關於作為R1 及R2 之上述炔基,較佳為可具有1個以上取代基之碳數2~6之炔基。上述炔基之碳數較佳為2~5,更佳為2~4。作為上述炔基,可列舉:乙炔基(-C≡CH)、1-丙炔基(-C≡C-CH3 )、2-丙炔基(-CH2 -C≡CH)、1-丁炔基(-C≡C-CH2 CH3 )、2-丁炔基(-CH2 -C≡C-CH3 )、3-丁炔基(-CH2 CH2 -C≡CH)、1-戊炔基(-C≡C-CH2 CH2 CH3 )、2-戊炔基(-CH2 -C≡C-CH2 CH3 )、3-戊炔基(-CH2 CH2 -C≡C-CH3 )、4-戊炔基(-CH2 CH2 CH2 -C≡CH)、及該等基之至少1個氫原子被取代基取代而成之基。
作為上述炔基可具有之上述取代基,可列舉包含鹵素原子、烷基、氟化烷基、雜原子之基等,較佳為鹵素原子、矽基,更佳為氟原子。
作為上述炔基,尤其是較佳為2-丙炔基(-CH2 -C≡CH)、及於2-丙炔基(-CH2 -C≡CH)中至少1個氫原子被氟原子或矽基取代而成之基,更佳為2-丙炔基(-CH2 -C≡CH)。
關於作為R1 及R2 之上述芳基,較佳為碳數5~7之芳基。上述芳基之碳數較佳為5~6。
上述芳基較佳為包含6員之芳香族烴環或芳香族雜環。
作為上述芳基,可列舉苯基、苄基、甲苯基、吡啶基等,該等基可具有1個以上取代基。
作為上述取代基,可列舉包含鹵素原子、烷基、氟化烷基、雜原子之基等,較佳為鹵素原子,更佳為氟原子。
作為上述芳基,尤其是較佳為苯基、苄基、吡啶基,更佳為苯基、吡啶基。
R1 及R2 可相互鍵結形成環狀結構。此情形時,R1 及R2 較佳為相互鍵結並與通式(1)中之氮原子(通式(1)中之醯胺鍵中之氮原子)一起形成5員或6員之雜環之烴基。上述雜環較佳為非芳香族雜環。又,上述雜環之碳數較佳為3~5,更佳為4~5。
上述烴基於結構中可包含選自由O、S及N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
作為上述烴基,可列舉與通式(1)中之氮原子一起形成吡咯啶環、哌啶環、唑啶環、嗎福林環、噻唑啶環、2,5-二氫-1H-吡咯環、吡咯-2,5-二酮環、4,5-二氫-1H-咪唑環等之基。
其中,較佳為與通式(1)中之氮原子一起形成吡咯啶環、哌啶環、嗎福林環、2,5-二氫-1H-吡咯環或吡咯-2,5-二酮環之基,更佳為與通式(1)中之氮原子一起形成吡咯啶環、哌啶環或嗎福林環之基。
作為R1 及R2 ,尤其是較佳為可具有氟原子之烷基、及相互鍵結並與通式(1)中之氮原子一起形成5員或6員之雜環之烴基。
通式(1)中、R3 為具有碳-碳不飽和鍵之碳數7以下之有機基。
作為R3 之上述有機基係包含至少1個碳-碳不飽和鍵之基,亦可進而具有除碳原子以外之原子,例如:氫原子、氧原子、氮原子、硫原子、矽原子、鹵素原子(氟原子、氯原子等)等。
上述碳-碳不飽和鍵較佳為碳-碳雙鍵(-C=C-)或碳-碳三鍵(-C≡C-)。
上述有機基之碳數較佳為2~6,更佳為2~5,進而較佳為2~4。
關於作為R3 之上述有機基,可列舉烯基、炔基、芳基等,該等基可具有1個以上取代基。作為上述取代基,可列舉包含鹵素原子、烷基、氟化烷基、雜原子之基等,較佳為鹵素原子,更佳為氟原子。
關於作為R3 之上述烯基,較佳為可具有1個以上取代基之碳數2~5之烯基。
作為上述烯基,可列舉:乙烯基(-CH=CH2 )、1-丙烯基(-CH=CH-CH3 )、1-甲基乙烯基(-C(CH3 )=CH2 )、2-丙烯基(烯丙基,-CH2 -CH=CH2 )、1-丁烯基(-CH=CH-CH2 CH3 )、2-甲基-1-丙烯基(-CH=C(CH3 )-CH3 )、1-甲基-1-丙烯基(-C(CH3 )=CH-CH3 )、1-乙基乙烯基(-C(CH2 CH3 )=CH2 )、2-丁烯基(-CH2 -CH=CH-CH3 )、2-甲基-2-丙烯基(-CH2 -C(CH3 )=CH2 )、1-甲基-2-丙烯基(-CH(CH3 )-CH=CH2 )、3-丁烯基(-CH2 CH2 -CH=CH2 )、1-亞甲基-2-丙烯基(-C(=CH2 )-CH=CH2 )、1,3-丁二烯基(-CH=CH-CH=CH2 )、2,3-丁二烯基(-CH2 -CH=C=CH2 )、1-甲基-1,2-丙二烯基(-C(CH3 )=C=CH2 )、1,2-丁二烯基(-CH=C=CH-CH3 )、2-戊烯基(-CH2 -CH=CH-CH2 CH3 )、及該等基之至少1個氫原子被取代基取代而成之基。
作為上述烯基可具有之上述取代基,可列舉包含鹵素原子、烷基、氟化烷基、雜原子之基等,較佳為鹵素原子,更佳為氟原子。
上述烯基亦較佳為具有氟原子之烯基。作為上述具有氟原子之烯基,可列舉:於乙烯基(-CH=CH2 )、1-丙烯基(-CH=CH-CH3 )、1-甲基乙烯基(-C(CH3 )=CH2 )、2-丙烯基(烯丙基,-CH2 -CH=CH2 )、1-丁烯基(-CH=CH-CH2 CH3 )、2-甲基-1-丙烯基(-CH=C(CH3 )-CH3 )、1-甲基-1-丙烯基(-C(CH3 )=CH-CH3 )、1-乙基乙烯基(-C(CH2 CH3 )=CH2 )、2-丁烯基(-CH2 -CH=CH-CH3 )、2-甲基-2-丙烯基(-CH2 -C(CH3 )=CH2 )、1-甲基-2-丙烯基(-CH(CH3 )-CH=CH2 )、3-丁烯基(-CH2 CH2 -CH=CH2 )、1-亞甲基-2-丙烯基(-C(=CH2 )-CH=CH2 )、1,3-丁二烯基(-CH=CH-CH=CH2 )、2,3-丁二烯基(-CH2 -CH=C=CH2 )、1-甲基-1,2-丙二烯基(-C(CH3 )=C=CH2 )、1,2-丁二烯基(-CH=C=CH-CH3 )及2-戊烯基(-CH2 -CH=CH-CH2 CH3 )中,至少1個氫原子被氟原子取代而成之基。
作為上述烯基,尤其是較佳為包含1個碳-碳雙鍵者,
更佳為乙烯基(-CH=CH2 )、2-丙烯基(-CH2 -CH=CH2 )、2-丁烯基(-CH2 -CH=CH-CH3 )、3-丁烯基(-CH2 CH2 -CH=CH2 )、以及於2-丙烯基(-CH2 -CH=CH2 )、2-丁烯基(-CH2 -CH=CH-CH3 )及2-戊烯基(-CH2 -CH=CH-CH2 CH3 )中至少1個氫原子被氟原子取代而成之基,
進而較佳為乙烯基(-CH=CH2 )、2-丙烯基(-CH2 -CH=CH2 )、2-丁烯基(-CH2 -CH=CH-CH3 )、3-丁烯基(-CH2 CH2 -CH=CH2 )、-CH2 -CF=CH2 、-CH2 -CF=CF2 、-CH2 -CH=CF2 、-CH2 -CH=CH-CF3 、-CH2 -CF=CF-CF3 、-CH2 -CH=F-CF3 、及-CH2 -CH=CH-CF2 CF3
特佳為2-丙烯基(-CH2 -CH=CH2 )、-CH2 -CF=CH2 、-CH2 -CH=CH-CF3 、及-CH2 -CH=CH-CF2 CF3
最佳為2-丙烯基(-CH2 -CH=CH2 )、-CH2 -CF=CH2 及-CH2 -CH=CH-CF3
關於作為R3 之上述炔基,較佳為可具有1個以上取代基之碳數2~6之炔基。
作為上述炔基,可列舉:乙炔基(-C≡CH)、1-丙炔基(-C≡C-CH3 )、2-丙炔基(炔丙基、-CH2 -C≡CH)、1-丁炔基(-C≡C-CH2 CH3 )、2-丁炔基(-CH2 -C≡C-CH3 )、3-丁炔基(-CH2 CH2 -C≡CH)、1-戊炔基(-C≡C-CH2 CH2 CH3 )、2-戊炔基(-CH2 -C≡C-CH2 CH3 )、3-戊炔基(-CH2 CH2 -C≡C-CH3 )、4-戊炔基(-CH2 CH2 CH2 -C≡CH)、及該等基之至少1個氫原子被取代基取代而成之基。
作為上述炔基可具有之上述取代基,可列舉包含鹵素原子、烷基、氟化烷基、雜原子之基等,較佳為鹵素原子、矽基,更佳為氟原子。
上述炔基亦較佳為具有氟原子之炔基。作為上述具有氟原子之炔基,可列舉於乙炔基(-C≡CH)、1-丙炔基(-C≡C-CH3 )、2-丙炔基(-CH2 -C≡CH)、1-丁炔基(-C≡C-CH2 CH3 )、2-丁炔基(-CH2 -C≡C-CH3 )、3-丁炔基(-CH2 CH2 -C≡CH)、1-戊炔基(-C≡C-CH2 CH2 CH3 )、2-戊炔基(-CH2 -C≡C-CH2 CH3 )、3-戊炔基(-CH2 CH2 -C≡C-CH3 )及4-戊炔基(-CH2 CH2 CH2 -C≡CH)中,至少1個氫原子被氟原子取代而成之基。
作為上述炔基,尤其是較佳為包含1個碳-碳三鍵者,
更佳為乙炔基(-C≡CH)、1-丙炔基(-C≡C-CH3 )、2-丙炔基(-CH2 -C≡CH)、1-丁炔基(-C≡C-CH2 CH3 )、2-丁炔基(-CH2 -C≡C-CH3 )、2-戊炔基(-CH2 -C≡C-CH2 CH3 )、及於該等之基中至少1個氫原子被氟原子或矽基取代而成之基,
進而較佳為於-C≡C-TMS、-C≡C-F、1-丙炔基(-C≡C-CH3 )、-C≡C-CF3 、2-丙炔基(-CH2 -C≡CH)、-C≡C-CF2 CF3 、2-丙炔基(-CH2 -C≡CH)中至少1個氫原子被氟原子或矽基取代而成之基、於2-丁炔基(-CH2 -C≡C-CH3 )中至少1個氫原子被氟原子取代而成之基、及於2-戊炔基(-CH2 -C≡C-CH2 CH3 )中至少1個氫原子被氟原子取代而成之基,
特佳為2-丙炔基(-CH2 -C≡CH)、-CH2 -C≡C-TMS、-CH2 -C≡C-F、-CH2 -C≡C-CF3 及-CH2 -C≡C-CF2 CF3
最佳為2-丙炔基(-CH2 -C≡CH)及-CH2 -C≡C-TMS。
再者,上述式中,-TMS意指三甲基矽基。
關於作為R3 之上述芳基,較佳為碳數6~7之芳基。上述芳基較佳為包含6員之芳香族烴環。
作為上述芳基,可列舉苯基、苄基、甲苯基等,該等基可具有1個以上取代基。
作為上述取代基,可列舉包含鹵素原子、烷基、氟化烷基、雜原子之基等,較佳為鹵素原子,更佳為氟原子。
作為上述芳基,尤其是較佳為苯基、苄基。
R3 較佳為包含1個碳-碳雙鍵或碳-碳三鍵,更佳為包含1個碳-碳雙鍵之碳數2~6之烯基、或包含1個碳-碳三鍵之碳數2~6之炔基,進而較佳為2-丙烯基或2-丙炔基。
作為化合物(1),例如可例示下述式所表示之化合物。再者,本說明書中之化合物之例示係亦包含該化合物之幾何異構物(存在之情形)者,並不限定於所記載之具體例。





































































































































作為化合物(1),尤其是較佳為下述式所表示之化合物。















本發明之製造方法包括步驟(1):藉由使下述通式(A)


(式中,R3 與上述相同;X為鹵素原子)所表示之化合物(A)與下述通式(B)


(式中,R1 及R2 與上述相同)所表示之胺(B)反應,從而獲得化合物(1)。
一般如化合物(1)之具有不飽和鍵之化合物存在於反應時聚合之可能性。
又,作為合成化合物(1)之其他方法亦考慮到酯交換法,但此時存在生成二胺體之可能性(關於機制,例如參照Testa, Maria Luisa;Zaballos, Elena;Zaragoza, Ramon J., Tetrahedron, 2012, vol.68, 47, p.9583-9591, 9)。進而,於分離目標物與二胺體時需加熱蒸餾,亦存在因加熱而發生如上所述之聚合反應之可能性。
本發明之製造方法藉由包括步驟(1)而驚訝地發現,二胺體等副產物較少,又,亦難以產生因不飽和鍵而導致之聚合反應,能夠製造高純度(例如GC純度95.0%以上)之化合物(1)。
通式(A)中,X為鹵素原子。作為上述鹵素原子,可列舉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尤其是較佳為氟原子、氯原子。
通式(A)中之R3 、通式(B)中之R1 及R2 則如針對通式(1)所作之說明。
於步驟(1)之反應中,相對於化合物(A)1莫耳,較佳為使用胺(B)1.0~1.5莫耳,更佳為使用1.0~1.2莫耳。
步驟(1)之反應較佳為於鹼(其中,不包括胺(B))之存在下實施。作為上述鹼並無特別限定,可列舉胺(其中,不包括胺(B))、無機鹼等。
作為上述胺,可列舉三級胺或吡啶類(吡啶及其衍生物),例如可列舉:三乙胺、三(正丙基)胺、三(正丁基)胺、二異丙基乙基胺、環己基二甲基胺、吡啶、二甲吡啶、γ-三甲吡啶、N,N-二甲基苯胺、N-甲基哌啶、N-甲基吡咯啶、N-甲基嗎福林、1,8-二氮雜雙環[5.4.0]-7-十一碳烯(DBU)、1,5-二氮雜雙環[4.3.0]-5-壬烯、1,4-二氮雜雙環[2.2.2]辛烷(DABCO)、4-二甲胺基吡啶(DMAP)、1,8-雙二甲胺基萘(proton sponge)等。
作為上述無機鹼,例如可列舉:氫氧化鋰、氫氧化鉀、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碳酸鋰、碳酸鈉、碳酸鉀、碳酸氫鈉、碳酸氫鉀、碳酸銫、碳酸氫銫、碳酸氫鋰、氟化銫、氟化鉀、氟化鈉、氯化鋰、溴化鋰等。
作為上述鹼,尤其是較佳為上述胺,更佳為選自由三級胺及吡啶類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進而較佳為選自由三乙胺及吡啶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
上述鹼相對於化合物(A)1莫耳,較佳為使用1.0~1.5莫耳,更佳為使用1.0~1.2莫耳。
步驟(1)之反應可於溶劑中實施。作為上述溶劑,較佳為有機溶劑,可列舉:非芳香族烴溶劑、芳香族烴溶劑、酮溶劑、鹵化烴溶劑、醚溶劑、酯溶劑、腈溶劑、亞碸系溶劑及醯胺溶劑等。具體而言,可列舉:戊烷、己烷、庚烷、辛烷、環己烷、十氫化萘、正癸烷、異十二烷、十三烷等非芳香族烴溶劑;苯、甲苯、二甲苯、四氫萘、鄰二甲氧苯、二乙基苯、甲基萘、硝基苯、鄰硝基甲苯、1,3,5-三甲苯、茚、二苯硫醚等芳香族烴溶劑;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異丁基酮、苯乙酮、苯丙酮、二異丁酮、異佛爾酮等酮溶劑;二氯甲烷、四氯化碳、氯仿、氯苯等鹵化烴溶劑;二乙醚、四氫呋喃、二異丙醚、甲基三級丁基醚、二烷、二甲氧基乙烷、二甘二甲醚、苯乙醚、1,1-二甲氧基環己烷、二異戊醚等醚溶劑;乙酸乙酯、乙酸異丙酯、丙二酸二乙酯、3-甲氧基-3-甲基丁酯、γ-丁內酯、碳酸乙二酯、碳酸丙二酯、碳酸二甲酯、α-乙醯基-γ-丁內酯等酯溶劑;乙腈、苯甲腈等腈溶劑;二甲基亞碸、環丁碸等亞碸系溶劑;及N,N-二甲基甲醯胺、N,N-二甲基乙醯胺、N-甲基吡咯啶酮、1,3-二甲基-2-咪唑啶酮、N,N-二甲基丙烯醯胺、N,N-二甲基乙醯乙醯胺、N,N-二乙基甲醯胺、N,N-二乙基乙醯胺等醯胺溶劑等。
作為步驟(1)之反應之溫度,較佳為-78~25℃,更佳為-20~10℃。
作為步驟(1)之反應之時間,較佳為0.5~24小時,更佳為0.5~3小時。
上述製造方法亦可進而包括步驟(2):藉由使下述通式(C)


(式中,X與上述相同)所表示之化合物(C)與下述通式(D)
R3 -OH
(式中,R3 與上述相同)所表示之化合物(D)反應,從而獲得上述通式(A)所表示之化合物(A)。
步驟(2)之反應可於公知之條件下實施。於實施步驟(2)之情形時,較佳為於步驟(2)之後實施步驟(1)。可將步驟(2)所獲得之化合物(A)用於步驟(1)之反應。
於上述製造方法中,於各步驟結束後,亦可利用溶劑之餾去、蒸餾、管柱層析法、再結晶等對產物進行分離、精製。
化合物(1)係新穎化合物,可作為醫農藥化合物等各種化學藥品、及該等之中間物等良好地使用。
實施例
其次列舉實施例,進而詳細地對本發明進行說明,但本發明並不僅限定於該等實施例。
化合物之鑑定及反應之進行程度之確認係藉由NMR測定而實施。
實施例1
<(二乙基胺甲醯基)甲酸2-丙炔酯之合成>
將(氯羰基)甲酸2-丙炔酯(1.47 g,10 mmol)與二氯甲烷5 ml混合,於氮氣置換後,於0℃滴加二乙胺(0.73 g,10 mmol)。向該溶液滴加將吡啶(0.87 g,11 mmol)與二氯甲烷5 ml混合而成之溶液。之後,恢復室溫,並進行攪拌。於矽藻土過濾、利用1 M鹽酸水溶液進行水洗、及分液後,同樣地利用水進行2次水洗與分液操作。對有機層進行乾燥、濃縮,藉此獲得下述式所表示之目標物1.20 g(GC純度98.3%)。

實施例2
<(二乙基胺甲醯基)甲酸烯丙酯之合成>
使用(氯羰基)甲酸烯丙酯代替(氯羰基)2-甲酸丙炔酯,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物質量進行合成,從而獲得下述式所表示之目標物1.21 g(GC純度96.2%)。

實施例3
<2-嗎福林基-2-側氧基乙酸2-丙炔酯之合成>
使用嗎福林代替二乙胺,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物質量進行合成,從而獲得下述式所表示之目標物1.11 g(GC純度98.0%)。

實施例4
<(二乙基胺甲醯基)甲酸3-(三甲基矽基)-2-丙炔酯之合成>
使用(氯羰基)甲酸3-(三甲基矽基)-2-丙炔酯代替(氯羰基)甲酸2-丙炔酯,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物質量進行合成,從而獲得下述式所表示之目標物1.30 g(GC純度97.3%)。

實施例5
<(二烯丙基胺甲醯基)甲酸2-丙炔酯之合成>
使用二烯丙胺代替二乙胺,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物質量進行合成,從而獲得下述式所表示之目標物1.21 g(GC純度96.2%)。

實施例6
<(二(2-丙炔基)胺甲醯基)甲酸2-丙炔酯之合成>
使用二(2-丙炔基)胺代替二乙胺,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物質量進行合成,從而獲得下述式所表示之目標物1.09 g(GC純度95.8%)。

實施例7
<(二烯丙基胺甲醯基)甲酸2-氟烯丙酯之合成>
使用(氯羰基)甲酸2-氟烯丙酯代替(氯羰基)甲酸2-丙炔酯,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5相同之物質量進行合成,從而獲得下述式所表示之目標物1.28 g(GC純度97.2%)。

實施例8
<(二烯丙基胺甲醯基)甲酸烯丙酯之合成>
使用(氯羰基)甲酸烯丙酯代替(氯羰基)甲酸2-丙炔酯,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5相同之物質量進行合成,從而獲得下述式所表示之目標物1.20 g(GC純度96.8%)。

實施例9
<(雙(2,2,2-三氟乙基)胺甲醯基)甲酸烯丙酯之合成>
使用雙(2,2,2-三氟乙基)胺代替二烯丙胺,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2相同之物質量進行合成,從而獲得下述式所表示之目標物1.39 g(GC純度96.8%)。

實施例10
<(二乙基胺甲醯基)甲酸2-氟烯丙酯之合成>
使用(氯羰基)甲酸2-氟烯丙酯代替(氯羰基)甲酸2-丙炔酯,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物質量進行合成,從而獲得下述式所表示之目標物1.22 g(GC純度96.8%)。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之化合物可作為醫農藥化合物等各種化學藥品、及該等之中間物等使用。

Claims (5)

  1. 一種化合物之製造方法,其係製造下述通式(1)所表示之化合物(1)之方法, (式中,R1 及R2 相互獨立地為氟原子或碳數6以下之有機基,且R1 及R2 可相互鍵結形成環狀結構;R3 為具有碳-碳不飽和鍵之碳數7以下之有機基); 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其藉由使下述通式(A) (式中,R3 與上述相同;X為鹵素原子) 所表示之化合物(A)與下述通式(B) (式中,R1 及R2 與上述相同)所表示之胺(B)反應,從而獲得化合物(1)。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於鹼(其中,不包括胺(B))之存在下實施步驟(1)之反應。
  3.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R3 包含1個碳-碳雙鍵或碳-碳三鍵。
  4. 2或3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R3 為2-丙烯基(2-propenyl)或2-丙炔基。
  5. 一種化合物,其係由下述通式(1)表示, (式中,R1 及R2 相互獨立地為氟原子或碳數6以下之有機基,且R1 及R2 可相互鍵結形成環狀結構;R3 為具有碳-碳不飽和鍵之碳數7以下之有機基)。
TW108105794A 2018-04-02 2019-02-21 化合物之製造方法及化合物 TW20194368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70741 2018-04-02
JPJP2018-070741 2018-04-0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43688A true TW201943688A (zh) 2019-11-16

Family

ID=681003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05794A TW201943688A (zh) 2018-04-02 2019-02-21 化合物之製造方法及化合物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TW (1) TW201943688A (zh)
WO (1) WO201919384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63585A (zh) * 2021-07-23 2021-09-07 中节能万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及其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02318B (de) * 1954-04-17 1957-02-14 Heyden Chem Fab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bakteriostatisch wirksamen Oxamidsaeureestern
DE3312498A1 (de) * 1983-04-07 1984-10-11 Bayer Ag, 5090 Leverkusen Carbamidsaeureester
DE3433541A1 (de) * 1984-09-13 1986-03-20 Bayer Ag, 5090 Leverkusen Herbizide mittel enthaltend photosynthesehemmer-herbizide in kombination mit carbamat-derivaten
ES2059635T3 (es) * 1988-07-15 1994-11-16 Basf Ag Derivados de acetidina, procedimiento para su obtencion y su empleo para la regulacion del crecimiento de las plantas.
US5385902A (en) * 1993-09-01 1995-01-31 Rohm And Haas Company Iodopropargylated oxalic derivatives as antimicrobial agent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193846A1 (ja) 2019-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514935C2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стимулятора апоптоза авт-263
Chen et al. ICl-Induced Intramolecular Electrophilic Cyclization of 1-[4′-Methoxy (1, 1′-biphenyl) 2-yl] alkynones-A Facile Approach to Spiroconjugated Molecules.
Modarresi-Alam et al. Dynamic 1H NMR spectroscopic study of the restricted SN rotation in aryl-N-(arylsulfonyl)-N-(triphenylphosphoranylidene) imidocarbamates
AU2018397684B2 (en)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n amino-pyrimidine and intermediates thereof
TW201943688A (zh) 化合物之製造方法及化合物
Casaschi et al. Palladium catalysed tandem cyclisation–anion capture. Part 7: Synthesis of derivatives of α-amino esters, nitrogen heterocycles and β-aryl/heteroaryl ethylamines via in situ generated vinylstannanes
Zhao et al. Synthesis of furoxan derivatives: DABCO-mediated cascade sulfonylation/cyclization reaction of α-nitro-ketoximes
WO2019188200A1 (ja) スルファミン酸リチウムの製造方法及び新規スルファミン酸リチウム
TW201139389A (en)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5-substituted 1-alkyltetrazoles
TWI821237B (zh) 用於製備可溶性鳥苷酸環化酶刺激劑之新穎方法及中間物
JP5209426B2 (ja) 1,2,4−オキサジアゾール誘導体の製造方法
Sashida et al. Regioselective electrophilic cyclization of o-ethynylbenzyl phenyl selenides to (Z)-1-methylidene-2-phenyl-1, 3-dihydro-1H-benzo [c] selenophenium salts
TWI812679B (zh) 製備可溶性鳥苷酸環化酶刺激劑之方法
JP2010120926A (ja) 多環系ペンタフルオロスルファニルベンゼン化合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9094317A (ja) 化合物及び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Chen et al. Pd-catalyzed reaction of aryl halides and propargyl furylmethyl ethers: a novel pathway to functionalized dihydroisobenzofurans
Teichgräber et al. A novel class of allosteric modulators of the muscarinic M2 acetylcholine receptor: terphenyl derivatives
JP2010534209A (ja) アミド付加反応
JP4507398B2 (ja) 3−ハロメチルオキセタン化合物の合成方法
JP6590406B2 (ja) 新規なピロロベンゾチアジン化合物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18109061A (ja) 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JP5396997B2 (ja) 含窒素縮合複素環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US3277144A (en) 3-(n-acyl-n-methyl)-amino-1-hydrocarbonsulfonoxy propane compounds and method of preparation
JPH0258278B2 (zh)
JP2015160828A (ja) トリフルオロメチル基含有オキサジン類及びそ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