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40944A - 光擴散板及背光單元 - Google Patents

光擴散板及背光單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40944A
TW201940944A TW108109833A TW108109833A TW201940944A TW 201940944 A TW201940944 A TW 201940944A TW 108109833 A TW108109833 A TW 108109833A TW 108109833 A TW108109833 A TW 108109833A TW 201940944 A TW201940944 A TW 20194094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ilicone
backlight unit
diffusing agent
diffusion pl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098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43459B (zh
Inventor
鋤柄正幸
岡部元彥
蔡承亨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惠和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惠和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惠和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409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409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434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4345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1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 G02B5/0221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the surface having an irregular structur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36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volume of the element
    • G02B5/024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volume of the element by means of dispersed particl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on the light output side of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1Diffusing sheet or lay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11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means for improving the brightness uniformit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光擴散板,其在背光單元中與棱鏡片組合使用時顯示優異的光透射性及光擴散性。本發明的一個方案為一種光擴散板,其具有樹脂基體和分散在該樹脂基體中的擴散劑,所述樹脂基體為芳香族聚碳酸酯,所述擴散劑為矽酮系擴散劑,所述矽酮系擴散劑的平均粒徑D為0.8μm以上且12μm以下,所述矽酮系擴散劑相對於所述樹脂基體100質量份的含量為使用矽酮系擴散劑的平均粒徑D來表示的下述式(1)的DOM 質量份以上且下述式(2)的DOL 質量份以下,總光線透射率為60%以上,厚度為0.5mm以上且1.8mm以下。
DOM =0.0625×D+0.06・・・・(1)
DOL =0.20×D+1.70・・・・(2)

Description

光擴散板及背光單元
本發明涉及一種光擴散板及背光單元。詳細而言,涉及具有高的光透射性和光擴散性且提高液晶顯示器的亮度及均勻性的光擴散板、以及包含該光擴散板的背光單元。
在照明器具、液晶顯示裝置等中,為了使來自光源的光均勻地擴散而使用光擴散板。就液晶顯示裝置而言,從背面對液晶層進行照射而發光的背光源方式較為普及,並且在液晶層的下表面側裝備背光單元。在背光單元中已知有在方形板狀的導光板的端部配置有光源的邊緣光方式和光源處於液晶顯示器的正下方的正下方型背光源方式。通常在背光單元中裝備有光擴散板和在該光擴散板的表面側裝備的棱鏡片等光學片,但是,若光擴散板的光擴散效果不充分,則存在產生尤其在液晶顯示器的正下方型背光源中光源透視可見的問題的風險。
作為光擴散板,已知使用聚碳酸酯作為形成材料的光擴散板。聚碳酸酯樹脂作為耐衝擊性、耐熱性、透亮度優異的熱塑性樹脂而具有廣泛的用途,而且與無機玻璃相比較為輕質、生產率也優異,因此透過賦予光擴散性,從而可以適合使用在照明罩、照明看板、透射型的螢幕、各種顯示器、液晶顯示裝置的光擴散片等要求光擴散性的用途中。為了對該聚碳酸酯樹脂賦予光擴散性,而添加玻璃、二氧化矽、氫氧化鋁等無機化合物,但是存在成型加工時或擠出加工時的熱穩定性低、衝擊強度等機械強度降低的風險。作為此種缺點的改良,已知使用有機系且折射率之差大的高分子微粒作為擴散劑。
專利文獻1的光擴散板為一種聚碳酸酯樹脂制高透射率光擴散板,其由在聚碳酸酯樹脂100重量份中配合了粒徑50μm以下且平均粒徑5~20μm的無機系或有機系的微粒0.05~0.5重量份的組合物形成,總光線透射率為85%以上,擴散透射率為10~30%。該光擴散板的表面平滑性優異,即使使用於大型螢幕,也無虹光澤,能夠使圖像清晰,但是需要對光擴散性作進一步的研究。
在專利文獻2中記載了一種聚碳酸酯樹脂制高透射光擴散膜,其是由聚碳酸酯樹脂100重量份和平均粒徑1~25μm的無機粒子及有機粒子1~20重量份所構成的組合物形成的厚度30~300μm的膜,其總光線透射率為92%以上,並且霧度為60%以上。然而,並未提及超過300μm時的總光線透射率、霧度等光學特性。另外,若將該光擴散膜使用在正下方型背光單元,則存在光擴散性及隱蔽性不充分而使光源透視可見的風險。
專利文獻3的光擴散板為由聚碳酸酯樹脂99.7~80重量%及平均粒徑1~30μm的透明微粒0.3~20重量%的合計100重量份和螢光增白劑0.0005~0.1重量份所構成的樹脂組合物形成的厚度0.5~3.0mm的聚碳酸酯樹脂制正下方型背光源用光擴散板,由於使用螢光增白劑來提高亮度,因此存在熱穩定性不充分而在成型加工時、再利用時發生變色的風險。
在專利文獻4中記載了相對於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100重量份含有在25℃下的黏度為1~1000cSt的至少側鏈具有苯基的聚有機矽氧烷0.01~2重量份及重量平均直徑0.7~5μm的矽酮系擴散微粒0.05~2重量份而成的光擴散性樹脂組合物及使用該樹脂組合物的光擴散性構件。該光擴散性樹脂組合物雖然同時具有高的光擴散性和高的總光線透射率,但總光線透射率為60%以下,對於光線透射率和光擴散性的兼顧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在專利文獻1~4中記載了光擴散板或光擴散膜的單獨的光擴散性、光透射性,但是並未記載與棱鏡片一起組合使用時的光透射性、光擴散性。即,並未進行與實際的背光單元的性能對應的、與棱鏡片等光學片組合時的光擴散板的評價及研究。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05-257002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3-240921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4-29091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2006-63121號公報
發明要解決的課題
本發明人等發現在將具有優異的光擴散性及光透射性的光擴散板與棱鏡片組合使用時未必發揮該優異的光擴散性及光透射性,對在與棱鏡片組合時發揮最優異的光擴散性和光透射性的光擴散板進行了深入研究。即,本發明的課題在於提供在與棱鏡片組合使用時發揮優異的光擴散性和光透射性的光擴散板、以及能夠提高液晶顯示器的亮度及均勻性的背光單元。
用於解決課題的手段
本發明人等為了解決上述課題而進行了深入研究,結果發現一種光擴散板,其透過使聚碳酸酯樹脂中含有特定量的特定粒徑的矽酮系光擴散劑,從而可以提高光透射性及光擴散性,尤其在正下方型的背光單元中與棱鏡片組合使用的情況下,發揮優異的光透射性及光擴散性。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而完成的本發明的一個方案為一種光擴散板,其具有樹脂基體和分散在該樹脂基體中的擴散劑,上述樹脂基體為芳香族聚碳酸酯,上述擴散劑為矽酮系擴散劑,上述矽酮系擴散劑的平均粒徑D為0.8μm以上且12μm以下,上述矽酮系擴散劑相對於上述樹脂基體100質量份的含量為使用矽酮系擴散劑的平均粒徑D來表示的下述式(1)的DOM 質量份以上且下述式(2)的DOL 質量份以下,總光線透射率為60%以上,厚度為0.5mm以上且1.8mm以下。
DOM =0.0625×D+0.06・・・・・(1)
DOL =0.20×D+1.70・・・・・(2)
該光擴散板為混合有芳香族聚碳酸酯和矽酮系擴散劑的光擴散板。該光擴散板的上述矽酮系擴散劑的平均粒徑D為上述範圍,矽酮系擴散劑相對於芳香族聚碳酸酯100質量份的含量為上述式(1)的值以上且上述式(2)的值以下的範圍內,因此光擴散性良好。而且,該光擴散板的總光線透射率為上述下限以上,厚度為上述範圍,因此顯示高的光線透射率。該光擴散板透過與棱鏡片組合使用,從而可以發揮特別優異的光學特性。
該光擴散板的表面的表面粗糙度(Ra)適宜為1μm以上且6μm以下。由此可以提高該光擴散板的光擴散性。
該光擴散板的背面的表面粗糙度(Ra)適宜為0.01μm以上且0.05μm以下。由此,可以進一步提高該光擴散板的光擴散性。
該光擴散板適宜利用擠出成型法來成型。由此,可以容易地得到該光擴散板。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而完成的本發明的另一個方案為包含該光擴散板和在表面具備向一個方向延伸的多個棱鏡的棱鏡片的背光單元。該背光單元包含棱鏡片和透過與棱鏡片組合而發揮優異的光學特性的光擴散板,因此可以提高液晶顯示器的亮度及均勻性。
該背光單元適宜還包含在表面具備向與上述一個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多個棱鏡的棱鏡片。由此,可以進一步提高液晶顯示器的亮度及均勻性。
發明效果
如以上說明,本發明的光擴散板具有優異的光擴散性和光線透射率,透過與棱鏡片組合使用,從而可以發揮特別優異的光學特性。另外,本發明的背光單元可以提高液晶顯示器的亮度及均勻性。
以下,對本發明的光擴散板及背光單元的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予以說明,說明中「表面」表示光被射出的一側的面,「背面」表示其相反面。
[背光單元]
作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背光單元,主要具備光源、光擴散板和棱鏡片。該背光單元特別適合用於液晶顯示器。在本實施方式中以正下方型背光單元進行說明。
<光源>
光源配置在光擴散板的背面,並且向該背面射出光。作為光源,並無特別限定,可列舉例如發光二極體(LED)。優選以照射光擴散板的背面的整個表面的方式配置1個或多個發光二極體。
<棱鏡片>
棱鏡片以其背面與光擴散板的表面相對的方式來配置。棱鏡片的背面與光擴散板的表面接近或抵接。棱鏡片需要使光線透射,因此以透明、尤其無色透明的合成樹脂作為主成分來形成。棱鏡片在其表面具備向一個方向延伸的多個棱鏡。棱鏡片透過利用上述棱鏡使從光源射出且在光擴散板中透射後的光折射等來提高該背光單元的出光性能。在背面可以具備上述多個棱鏡。
上述棱鏡是在棱鏡片表面配置成平行列的凸狀部。作為上述棱鏡的截面形狀,並無特別限定,可以為半圓形狀、半橢圓形狀、正三角形狀、二等邊三角形狀等。作為從上述棱鏡的底邊到頂點的高度,並無特別限定,可以為例如5μm以上且20μm以下。作為棱鏡和與該棱鏡鄰接的棱鏡的平均棱線間隔(平均間距),並無特別限定,可以為例如10μm以上且50μm以下。
該背光單元優選還包含在表面具備向與上述一個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多個棱鏡的棱鏡片。例如可以使用二片相同的棱鏡片並以使一個棱鏡片的棱鏡與另一個棱鏡片的棱鏡正交的方式配置二片棱鏡片。透過具備多個棱鏡和與之正交的棱鏡,從而可以進一步提高該背光單元的出光性能。
<光擴散板>
該光擴散板配置在光源與棱鏡片之間。該光擴散板為厚度大致均勻的板狀。該光擴散板具有樹脂基體和分散在該樹脂基體中的擴散劑。該光擴散板是在使來自背面的入射光向表面透射時利用樹脂基體中的擴散劑使該透射光擴散來實現射出光的均勻化的光擴散板。該光擴散板為本發明的一個方案。
作為該光擴散板的平均厚度的下限,為0.5mm,優選為0.7mm,更優選為0.8mm。另一方面,作為該光擴散板的平均厚度的上限,為1.8mm,優選為1.5mm,更優選為1.2mm。若該光擴散板的平均厚度不足上述下限,則存在該光擴散板無法得到充分的光擴散性及隱蔽性而使光源透射可見的風險。另外,還存在機械強度降低而在加工時、使用時等發生破裂的風險。另一方面,若該光擴散板的平均厚度超過上述上限,則存在總光線透射率降低的風險,另外,還存在採用該光擴散板的設備大型化的風險。
該光擴散板的總光線透射率的下限為60%。作為總光線透射率的下限,優選為62%,更優選為65%。總光線透射率由樹脂基體的光線透射率、矽酮系擴散劑的平均粒徑和添加量、以及其他添加劑來決定。若總光線透射率不足上述下限,則光的透射量降低而使出光量的損失變大,存在無法充分得到液晶顯示面的亮度的風險。予以說明,總光線透射率是指依據JIS-K7105:1981測定的值。
該光擴散板的表面的表面粗糙度(Ra)優選為1μm以上且6μm以下。作為上述表面的表面粗糙度(Ra)的下限,更優選為2μm,進一步優選為2.8μm。另一方面,作為上述表面的表面粗糙度(Ra)的上限,更優選為5μm,進一步優選為4.2μm。透過使該光擴散板的表面的表面粗糙度(Ra)為上述範圍,從而可以提高光擴散性。予以說明,表面粗糙度Ra是指依據JIS-B0601:2001在截止(λc)2.5mm、評價長度(l)12.5mm下測定的值。
該光擴散板的背面的表面粗糙度(Ra)優選為0.01μm以上且0.05μm以下。作為上述背面的表面粗糙度(Ra)的下限,更優選為0.015μm,進一步優選為0.02μm。另一方面,作為上述背面的表面粗糙度(Ra)的上限,更優選為0.04μm,進一步優選為0.035μm。透過使該光擴散板的背面的表面粗糙度(Ra)為上述範圍,從而可以進一步提高光擴散性。另外,為了對該背光單元賦予光反射性、光選擇透射性等功能,在將膜、光學片等貼附於該光擴散板時或在將功能性的塗層、蒸鍍層等層疊於該光擴散板時,透過使該光擴散板的背面具有上述範圍的表面粗糙度(Ra),從而可以提高與上述膜或塗層等的黏合性。
另外,為了使該光擴散板提升光擴散性,可以利用公知的方法對表面實施壓紋加工、V槽加工、壟狀加工等凹凸加工。透過實施這些加工,從而可以進一步提高光擴散性。
<樹脂基體>
形成該光擴散板的樹脂基體為芳香族聚碳酸酯。即,聚碳酸酯系樹脂相對於樹脂基體的含量為100質量%。該光擴散板採用聚碳酸酯系樹脂作為樹脂基體,因此透亮度、耐衝擊性、阻燃性、尺寸穩定性優異。
作為聚碳酸酯樹脂,可以採用例如利用介面聚合法或熔融法使二元酚與碳酸酯前體進行反應而得的聚碳酸酯樹脂。作為二元酚,可列舉例如被稱作雙酚A的2,2-雙(4-羥基苯基)丙烷、1,1-雙(4-羥基苯基)乙烷、1,1-雙(4-羥基苯基)環已烷、2,2-雙(3-甲基-4-羥基苯基)丙烷、2,2-雙(3,5-二甲基-4-羥基苯基)丙烷、雙(4-羥基苯基)硫醚、雙(4-羥基苯基)碸等,其中,優選雙酚A。這些二元酚可以單獨使用或混合使用二種以上。
作為碳酸酯前體,可列舉例如羰基鹵化物、碳酸酯或鹵代甲酸酯等。具體而言,可列舉碳醯氯、碳酸二苯酯或二元酚的二鹵代甲酸酯等。
在利用介面聚合法或熔融法使上述二元酚與碳酸酯前體進行反應來製造聚碳酸酯樹脂時,可以使用分子量調整劑、催化劑等。進而,在聚碳酸酯樹脂中可以配合添加劑,例如:多元醇及脂肪酸的酯、部分酯等脫模劑;亞磷酸酯、磷酸酯、膦酸酯等熱穩定劑;苯並三唑系、苯乙酮系、水楊酸酯等紫外線吸收劑;抗靜電劑;著色劑;增白劑;防燃劑等。另外,聚碳酸酯樹脂可以為將三官能以上的多官能性芳香族化合物加以共聚的支鏈聚碳酸酯樹脂、或者將芳香族或脂肪族的二官能性羧酸加以共聚的聚酯碳酸酯樹脂。也可以為將所得的聚碳酸酯樹脂混合二種以上的混合物。
作為聚碳酸酯樹脂的分子量的下限,以黏均分子量(M)計優選為10000以上,更優選為15000以上。另一方面,作為聚碳酸酯樹脂的分子量的上限,優選為100000以下,更優選為35000以下。具有該黏均分子量的聚碳酸酯樹脂可以得到充分的強度,並且成型時的熔融流動性也良好。予以說明,“黏均分子量”為根據下述式(3)、(4)算出由在20℃下在二氯甲烷100mL中溶解有聚碳酸酯樹脂0.7g的溶液求得的比黏度(ηsp )所得的值。
ηsp /c=[η]+0.45×[η]2 c ・・・・・(3)
[η]=1.23×10-4 M0.83 ・・・・・(4)
其中,[η]為特性黏度。另外,“c”以聚合物濃度計為0.7(g/100ml)。
<擴散劑>
分散到樹脂基體中的擴散劑為透明或半透明的大致球狀的粒子,具有使樹脂基體中的透射光擴散的功能。該光擴散板的擴散劑為矽酮系擴散劑。矽酮系擴散劑為具有矽氧烷鍵的球狀微粒,可以使用例如二氧化矽、矽酮樹脂、矽酮橡膠、將球狀的矽酮橡膠粉末的表面用矽酮樹脂覆蓋的球狀粉末即矽酮複合粉末、或它們的組合。其中,優選矽酮複合粉末。該光擴散板採用矽酮系擴散劑作為擴散劑,因此透亮度、光擴散性優異。
矽酮系擴散劑的平均粒徑D的下限為0.8μm,優選為0.9μm,更優選為1μm。另一方面,矽酮系擴散劑的平均粒徑的上限為12μm,優選為8μm,更優選為6μm。若矽酮系擴散劑的平均粒徑不足上述下限,則存在無法得到充分的光擴散性的風險。另一方面,若矽酮系擴散劑的平均粒徑超過上述上限,則存在該光擴散板的透亮度降低的風險、樹脂基體中的透射光未被均勻擴散的風險。
矽酮系擴散劑相對於樹脂基體100質量份的含量依賴於矽酮系擴散劑的平均粒徑D(μm)。具體而言,上述含量的下限為下述式(1)的DOM 的值,優選為下述式(5)的DOMB 的值。另一方面,上述含量的上限為下述式(2)的DOL 的值,優選為下述式(6)的DOLB 的值。若上述含量不足上述下限,則存在無法得到充分的光擴散性的風險。另一方面,若上述含量超過上述上限,則存在該光擴散板的光透射性降低的風險、該光擴散板的機械強度不足的風險,並且還存在無法得到充分的光擴散性的風險。即,如果增加矽酮系擴散劑的含量,則光擴散性不會增大,透過使上述含量為上述範圍,從而可以製成發揮優異的光擴散性的光擴散板。
DOM =0.0625×D+0.06・・・・・(1)
DOL =0.20×D+1.70・・・・・(2)
DOMB =0.0625×D+0.275・・・・・(5)
DOLB =0.20×D+0.70・・・・・(6)
[光擴散板的製造方法]
作為該光擴散板的製造方法,並無特別限定,可以採用例如具備將樹脂材料及擴散劑混合的工序和將混合物成型的工序的製造方法。
作為光擴散板的成型方法,並無特別限定,可以使用公知的熱塑性樹脂的成型方法,從例如生產率的方面出發,可列舉由顆粒狀樹脂組合物的注射成型、注射壓縮成型、擠出成型等。另外,也可以採用由被擠出成型的片狀成型品的真空成型、氣壓成型等。其中,從生產率和製造成本的方面出發,優選擠出成型法。
[優點]
該光擴散板的矽酮系擴散劑的平均粒徑為上述範圍內,矽酮系擴散劑相對於芳香族聚碳酸酯100質量份的含量為上述範圍內,因此既發揮優異的光擴散性,又使光透射性優異。尤其,透過在背光單元中與棱鏡片組合使用,從而發揮優異的光擴散性及光透射性。
另外,該背光單元包含該光擴散板和棱鏡片,因此可以提高各種顯示器的亮度及均勻性,尤其適合用作大型液晶電視用的背光單元。
[其他實施方式]
此次所公開的實施方式為在所有點上的例示,應考慮不對其作出限制。本發明的範圍並不限定為上述實施方式的構成,其意圖包含由技術方案所示且與技術方案的範圍等同的含義及範圍內的所有變更。
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對正下方型背光單元進行說明,但是也可以將該光擴散板用於邊緣光方式。
實施例
以下,利用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更具體的說明,但是本發明並不受到以下的實施例的限定。
[光擴散板]
使用以下的材料,製作實施例No.1~No.23、比較例No.1~No.17的光擴散板。光擴散板的製作步驟如以下所示。首先,將相對於芳香族聚碳酸酯100質量份而以表1所示的含量添加了矽酮系擴散劑的混合物,投入螺杆直徑40mm的帶通風孔的單螺杆擠出機,將所投入的混合物在250℃下熔融並混煉後,使用線料切粒機(strand cutter),得到顆粒。將該顆粒在120℃下利用熱風式乾燥機乾燥6~8小時,得到原料顆粒。使用該原料顆粒,並使用螺杆直徑60mm的帶通風孔的單螺杆擠出機,在250℃下利用T-模具法擠出成板狀。將所擠出的板狀的混煉物用調整成130℃的粗糙面輥及鏡面輥夾持,進行冷卻後,再用鏡面輥運送並冷卻。以使光擴散板的平均厚度達到表1記載的厚度的方式來調整擠出量和領取速度。
<芳香族聚碳酸酯>
三菱氣體化學株式會社的“IUPILON S-3000”(熔體質量流動速率:15g/10分鐘)
<矽酮系擴散劑>
信越化學工業株式會社的“X-52-7030”(矽酮複合粉末、平均粒徑:0.8μm)
信越化學工業株式會社的“KMP-605”(矽酮複合粉末、平均粒徑:2.0μm)
信越化學工業株式會社的“KMP-600”(矽酮複合粉末、平均粒徑:5.0μm)
信越化學工業株式會社的“KMP-601”(矽酮複合粉末、平均粒徑:12.0μm)
信越化學工業株式會社的“X-52-854”(矽酮複合粉末、平均粒徑:0.7μm)
信越化學工業株式會社的“KMP-602”(矽酮複合粉末、平均粒徑:30μm)
[測定]
使用以下的測定設備,對所製作的光擴散板及光擴散板與棱鏡片的組合合進行了各個測定。
<光源>
使用CREE公司制的發光二極體“XP-G3 Royal Blue”作為光源。
<亮度測定照相機>
有限會社Hyland的“RISA-COLOR/ONE”進行測定。
<厚度>
使用Mitutoyo株式會社制的度盤式微指示器(dial microgauge)進行測定。
<表面粗糙度(Ra)>
表面粗糙度(Ra)依據JIS B-601而使用Mitutoyo株式會社制的SJ-210進行測定。
<總光線透射率及霧度>
關於總光線透射率及霧度,總光線透射率使用日本分光株式會社制的V-670進行測定,霧度使用Suga Test Instruments Co., Ltd.制的HZ-2進行測定。予以說明,霧度依據JIS-K7361:2000進行測定。
[評價]
<總光線透射率>
關於光擴散板的總光線透射率的評價,將總光線透射率為65%以上設為“A”,將總光線透射率為60%以上且不足65%設為“B”,將總光線透射率不足60%設為“C”。
<光擴散性>
如圖1所示,準備2片在表面具備多個截面形狀為二等邊三角形狀、平均高度為12.5μm、頂角(a)為90°、平均棱線間隔(P)為25μm的棱鏡的、總厚度(t)為270μm的棱鏡片,作為第一棱鏡片1、第二棱鏡片2。如圖2所示那樣以使各個棱鏡片的棱鏡正交的方式來配置,如圖3所示那樣重疊於光擴散板3的表面。在第一棱鏡片1的表面側進一步重疊反射型偏光膜4(Dual 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DBEF),製成層疊體5,測定該層疊體5的光擴散性。在從層疊體5的背面的中心在法線方向上距離(D)為4mm的位置配置光源6,在從層疊體5的表面的中心在法線方向上距離(H)為140mm的位置配置亮度測定照相機7,以二維測定來自層疊體5的射出光的亮度分佈。然後,從所測定的亮度分佈中在包含顯示最大亮度的中央位置且以光源6為中心的圓直徑方向取得一維截面亮度分佈,由所取得的一維截面亮度分佈算出半峰全寬。在光擴散板的擴散性的評價中,將所算出的半峰全寬(mm)的值為9.5mm以上設為“A”,將半峰全寬的值為9mm以上且不足9.5mm設為“B”,將半峰全寬的值不足9mm設為“C”。
<綜合評價>
在光擴散板的綜合評價中,將總光線透射率及光擴散性兩者的評價均為A的情況設為“A”,將總光線透射率及光擴散性中的任一者為A而另一者為B的情況以及總光線透射率及光擴散性均為B的情況設為“B”,將總光線透射率及光擴散性中的至少任一者為C的情況設為“C”。
實施例No.1~No.23的結果如表1所示,比較例No.1~No.17的結果如表2所示。

實施例No.1~No.23的光擴散板的矽酮系擴散劑的平均粒徑D為0.8μm以上且12μm以下的範圍內,矽酮系擴散劑相對於樹脂基體100質量份的含量為上述式(1)的DOM 質量份以上且上述式(2)的DOL 質量份以下的範圍內。因此,No.1~No.23的光擴散板是總光線透射率為60%以上、半峰全寬為9.0mm以上且光透射性和光擴散性均優異的光擴散板。
在比較例No.1~No.12中,矽酮系擴散劑的平均粒徑D為0.8μm以上且12μm以下的範圍內,但矽酮系擴散劑相對於樹脂基體100質量份的含量不足上述式(1)的DOM 質量份或超過上述式(2)的DOL 質量份,因此半峰全寬不足9mm,光擴散性不充分。另外,在比較例No.2中,總光線透射率不足60%,光透射性也不充分。在比較例No.13~NO.16中,由於是矽酮系擴散劑的平均粒徑D不足0.8μm或超過12μm的擴散劑,因此矽酮系擴散劑相對於樹脂基體100質量份的含量為上述式(1)的DOM 質量份以上且上述式(2)的DOL 質量份以下,半峰全寬不足9mm,光擴散性不充分。另外,在比較例No.17中,光擴散板的厚度為0.4mm,因此半峰全寬不足9mm,光擴散性不充分。
產業上的可利用性
本發明的光擴散板及背光單元具有高的光擴散性及光透射性,因此可以適合用於大型液晶顯示器等。
1‧‧‧第一棱鏡片
2‧‧‧第二棱鏡片
3‧‧‧光擴散板
4‧‧‧反射型偏光膜
5‧‧‧層疊體
6‧‧‧光源
7‧‧‧亮度測定照相機
a‧‧‧頂角
P‧‧‧間隔
t‧‧‧厚度
D‧‧‧距離
H‧‧‧距離
圖1為表示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使用的二片棱鏡片的概略側視圖。
圖2為圖1的二片棱鏡片的概略俯視圖。
圖3為表示測定了本發明涉及的光擴散板的光擴散性的實施例的形態的概略側視圖。

Claims (6)

  1. 一種光擴散板,其中,具有一樹脂基體和分散在該樹脂基體中的一擴散劑,該樹脂基體為芳香族聚碳酸酯,該擴散劑為一矽酮系擴散劑,該矽酮系擴散劑的平均粒徑D為0.8μm以上且12μm以下,該矽酮系擴散劑相對於該樹脂基體100質量份的含量為使用該矽酮系擴散劑的平均粒徑D來表示的下述式(1)的DOM 質量份以上且下述式(2)的DOL 質量份以下,總光線透射率為60%以上,厚度為0.5mm以上且1.8mm以下,DOM =0.0625×D+0.06・・・・・(1)DOL =0.20×D+1.70・・・・・(2)。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擴散板,其中,一表面的表面粗糙度Ra為1μm以上且6μm以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光擴散板,其中,一背面的表面粗糙度Ra為0.01μm以上且0.05μm以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或3項所述之光擴散板,其中,利用擠出成型法來成型。
  5. 一種背光單元,其包含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光擴散板和在一表面具備向一個方向延伸的多個棱鏡的棱鏡片。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背光單元,其中,還包含在該表面具備向與該一個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多個棱鏡的棱鏡片。
TW108109833A 2018-03-23 2019-03-21 光擴散板及背光單元 TWI7434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56469 2018-03-23
JP2018056469A JP7286269B2 (ja) 2018-03-23 2018-03-23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40944A true TW201940944A (zh) 2019-10-16
TWI743459B TWI743459B (zh) 2021-10-21

Family

ID=68026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09833A TWI743459B (zh) 2018-03-23 2019-03-21 光擴散板及背光單元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7286269B2 (zh)
KR (1) KR102472940B1 (zh)
CN (2) CN115629434A (zh)
TW (1) TWI7434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83777B1 (ko) * 2019-11-29 2021-08-02 주식회사 엘엠에스 좁은 시야각을 가지는 광학필름
CN114933794B (zh) * 2022-06-20 2023-11-03 深圳市康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透高雾型光扩散板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93690B (zh) * 2022-07-12 2024-02-13 上海品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刚性耐低温冲击半透明阻燃pc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57002A (ja) 1992-03-13 1993-10-08 Teijin Chem Ltd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製高透過率光拡散板
JP3263795B2 (ja) * 1992-12-24 2002-03-11 日本ジーイー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光拡散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JP2948796B1 (ja) * 1998-03-06 1999-09-13 恵和株式会社 光拡散シート
JP2001249407A (ja) * 2000-03-07 2001-09-14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プリズムシート、投射スクリーン及びマルチ投射システム
JP4652527B2 (ja) * 2000-05-16 2011-03-16 株式会社きもと 光拡散性シート
JP3916477B2 (ja) 2002-02-14 2007-05-16 帝人化成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製高透過光拡散フィルム
JP2004029091A (ja) 2002-06-21 2004-01-29 Teijin Chem Ltd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製直下型バックライト用光拡散板
JP4229678B2 (ja) * 2002-11-08 2009-02-25 帝人化成株式会社 光拡散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光拡散板
TW200417748A (en) * 2002-11-29 2004-09-16 Kuraray Co Synthetic resin molded product with excellent light transmission and diffusion capability
JP2006063121A (ja) * 2004-08-25 2006-03-09 Mitsubishi Engineering Plastics Corp 光拡散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光拡散性部材
JP4752232B2 (ja) * 2004-09-30 2011-08-17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拡散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KR20080064975A (ko) * 2005-11-15 2008-07-10 아사히 가세이 케미칼즈 가부시키가이샤 액정 디스플레이용 광 확산판
CN101316895B (zh) * 2005-11-30 2011-07-20 三菱工程塑料株式会社 光扩散板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和光扩散板
JP5073226B2 (ja) * 2006-05-11 2012-11-14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光拡散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拡散板
JP2008041328A (ja) * 2006-08-02 2008-02-21 Nippon Zeon Co Ltd 直下型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JP5261193B2 (ja) * 2006-12-28 2013-08-14 Mgcフィルシート株式会社 ポリマーフィルム
JP2008256814A (ja) * 2007-04-03 2008-10-23 Daicel Chem Ind Ltd 異方性拡散板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JP2009126996A (ja) * 2007-11-27 2009-06-11 Nippon Steel Chem Co Ltd 光拡散板用樹脂組成物及び光拡散板
JP4835790B2 (ja) * 2008-09-09 2011-12-14 Dic株式会社 モアレ縞抑制フィルム及びモアレ縞抑制機能付きプリズムシート
CN101943810A (zh) * 2009-07-03 2011-01-12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JP5371646B2 (ja) * 2009-09-08 2013-12-18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品
CN103080782B (zh) * 2010-08-27 2015-09-09 东洋纺株式会社 视角提高膜、液晶显示装置及视角改善方法
JP6275934B2 (ja) * 2010-09-17 2018-02-0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拡散素子、光拡散素子付偏光板、偏光素子、およびこれら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JP2012181504A (ja) * 2011-02-08 2012-09-20 Gunze Ltd 光拡散フィルム、及び光拡散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US8927633B2 (en) * 2011-09-02 2015-01-06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mpany, Inc. Aromatic polycarbonate resin composition, and molded article comprising same
US9366800B2 (en) * 2012-03-30 2016-06-14 Kimoto Co., Ltd. Edge light-type backlight device and light diffusion member
JP6192556B2 (ja) 2014-02-07 2017-09-06 太陽インキ製造株式会社 硬化性樹脂組成物、その硬化皮膜、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加飾ガラス板
CN107076885B (zh) * 2014-10-24 2020-07-07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光扩散膜
JP2017110038A (ja) * 2015-12-14 2017-06-22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光拡散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品
JP6221018B1 (ja) * 2016-02-16 2017-10-25 株式会社トッパンTomoegawaオプティカルフィルム 光学積層体、偏光板及び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168597A (ja) 2019-10-03
CN115629434A (zh) 2023-01-20
CN110297285A (zh) 2019-10-01
JP7286269B2 (ja) 2023-06-05
TWI743459B (zh) 2021-10-21
KR102472940B1 (ko) 2022-12-01
KR20190111826A (ko) 2019-10-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36102B (zh) An optical unit and a backlight unit using the optical unit
TWI743459B (zh) 光擴散板及背光單元
US20090128738A1 (en) Light-Transmitting Resin Board
JP5138597B2 (ja) 光散乱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フラットスクリーンにおける使用
TWI431373B (zh) A semi-permeable reflective sheet and a backlight unit using the same
KR20080021043A (ko) 광확산판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조명 장치
US20090256993A1 (en) Light diffuser plate with light-collecting layer
KR20170074915A (ko) 광확산 필름
KR20080068044A (ko) 매우 밝은 광 확산 플라스틱 조성물, 및 평면 스크린에서그의 용도
KR100994909B1 (ko) 내열성이 향상된 다층구조 광확산판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액정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3916477B2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製高透過光拡散フィルム
KR102134808B1 (ko) 다층 폴리머 필름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JP2016170907A (ja) 照明器具
JP2020095096A (ja) 光拡散板及び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KR100884080B1 (ko) 광특성 및 내열성이 우수한 lcd 백라이트 유닛용광확산판
KR100593470B1 (ko) 광확산판 및 광확산판을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JP4553670B2 (ja) 面光源構造体
JP6358867B2 (ja) 光拡散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拡散部材
KR100810685B1 (ko) 액정표시장치의 백라이트 유닛용 광확산판
JP2005321451A (ja) ヘーズ異方性透明性樹脂製フィルム
JP2011048910A (ja) 液晶表示装置の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JP2020071401A (ja) 光拡散板形成用樹脂組成物、光拡散板、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KR100837348B1 (ko) 디스플레이 소자의 백라이트 유닛 광학부재용 조성물 및백라이트 유닛 광학부재
JP2010152033A (ja) 集光層付き光拡散板
JP2004163575A (ja) 直下型バックライト用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製光拡散積層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