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38899A - 盾尾間隙測量裝置及盾殼 - Google Patents

盾尾間隙測量裝置及盾殼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38899A
TW201938899A TW107109816A TW107109816A TW201938899A TW 201938899 A TW201938899 A TW 201938899A TW 107109816 A TW107109816 A TW 107109816A TW 107109816 A TW107109816 A TW 107109816A TW 201938899 A TW201938899 A TW 20193889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hield
measuring device
tunnel lining
rotary
shield tai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98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63805B (zh
Inventor
吉田英典
森竜生
青山憲彦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奧村組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奧村組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奧村組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388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388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638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63805B/zh

Links

Abstract

本發明之盾尾間隙測量裝置(10)構成為包含基台部(16)、支持於基台部(16)之旋轉軸部(17)、旋轉角感測器(18)、與旋轉軸部(17)接合為一體之接觸手部(19)、及對接觸手部(19)賦予旋轉彈推力之旋轉彈推機構(20)。旋轉彈推機構(20)具備釋放旋轉彈推力而能夠使旋轉軸部(17)朝相反方向旋轉之反轉機構(20a),且以使接觸手部(19)朝盾殻(12)之中心軸之相反側旋動之方式使旋轉軸部(17)旋轉,而可將接觸手部(19)收納於基台部(16)之高度範圍。

Description

盾尾間隙測量裝置及盾殻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測量被保持於潛盾機之盾殻、與在該盾殻之後部組裝之環片之外周面之間的盾尾間隙之盾尾間隙測量裝置及盾殻。
潛盾工法係如下之工藝:一面利用泥土、泥水、壓氣等壓抵潛盾機前端之切割端面一面利用切割器挖削地基,並且一面於潛盾機之後方組裝由環片構成之隧道襯砌體,一面自起始豎井朝向終點豎井於地中形成隧道;該工藝作為用於城市地區或平原地區之主要之隧道工程之工藝而被廣泛採用。 用於潛盾工法之潛盾機係於被稱為盾殻之金屬製之外殼體之前部具備切削挖掘面之旋轉切割器、或隔板、切割器驅動裝置、排土機構等,且於盾殻之後部具備推進千斤頂、安裝裝置等,使用安裝裝置組裝由環片構成之隧道襯砌體,自組裝而成之隧道襯砌體獲得反作用力,且藉由推進千斤頂一起推動盾殻及旋轉切割器,由此一面切削挖掘面一面鑽掘隧道。 又,於組裝而成之隧道襯砌體之外周面、與覆蓋其之後部之盾殻之內周面之間,保持被稱為盾尾間隙之間隙,藉此,於使潛盾機前進時,可在保留隧道襯砌體之狀態下使盾殻沿著隧道襯砌體之外周面順利地朝前方移動,於對曲線部分進行施工時,可利用保持之間隙,使盾殻相對於隧道襯砌體逐漸地朝彎曲之方向前進。進而,為了不使土砂或地下水經由盾尾間隙自周圍之地盤流入至潛盾機之內部,而於盾尾間隙將由例如具有可撓性之環狀構件構成之尾密封件於隧道襯砌體及盾殻之軸向上隔開間隔地安裝複數個。 另一方面,於此種潛盾機中,就例如防止因尾部中之隧道襯砌體與盾殻之干涉所致之環片之變形或破損,提高隧道襯砌體之品質而言,重要的是測量盾尾間隙之間隙量並掌握其變化。又,於對曲線部分進行施工時,為了能以計劃之角度變更前進路徑,重要的是將盾尾間隙之間隙量維持於特定之範圍內,且測量盾尾間隙之間隙量並掌握其變化。因此,提出各種測量盾尾間隙之裝置或方法(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6等)。 此處,專利文獻1記載之盾尾間隙測定裝置係藉由測量安裝在以抵接於環片之方式配置之彈推機構之金屬線之長度方向的移動量,而測量盾尾間隙之間隙量者,於專利文獻2記載之潛盾機中,藉由非接觸型之距離感測器測量盾尾間隙之間隙量。專利文獻3記載之盾尾間隙測定裝置係根據由距離感測器測量出之至環片之內周面之距離算出盾尾間隙之間隙量者,專利文獻4記載之盾尾間隙測量裝置係藉由超音波感測器檢測與接觸於盾殻之檢測器之間之距離,而算出盾尾間隙之間隙量者。專利文獻5記載之盾尾間隙之測定裝置係使用藉由距離感測器檢測出之該感測器至盾殻之內周面之距離、該感測器至環片之內周面之距離、及環片之厚度而運算盾尾間隙之間隙量者,專利文獻6記載之盾尾間隙測定方法係基於以CCD(Charge Couple Device:電荷耦合裝置)相機拍攝到之圖像資料,算出盾尾間隙之間隙量者。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公平6-050036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公平6-102959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開平4-041895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專利第2722032號公報 [專利文獻5]日本專利第3229409號公報 [專利文獻6]日本專利第6026974號公報 [專利文獻7]日本專利特開2015-45165號公報
於上述先前之測量盾尾間隙之裝置或方法中,因耐久性產生問題,或由於並非直接機械地測量間隙量,而難以準確地測量間隙量,故本案申請人於專利文獻7中,揭示有如下之盾尾間隙測量裝置及盾殻:可機械地連續測量盾尾間隙之間隙量,容易地掌握其變化,並且具備能長期間地配置於隧道襯砌體與盾殻之間之相當之耐久性,且亦可容易地進行更換作業。 然而,根據專利文獻7記載之盾尾間隙測量裝置或盾殻,以自盾殻之後方側接觸於環片之外周面之狀態配置之接觸手部係將彈簧部作為彈推機構,成為於測量中始終以朝向盾殻中心軸側旋動之方式被彈推之狀態,故如圖9(a)、(b)所示,若使盾殻52相對於隧道襯砌體51前進至安裝有盾尾間隙測量裝置50之部分超過組裝而成之隧道襯砌體51之前端,則接觸手部53因彈簧部之作用力而較隧道襯砌體51之外周面朝隧道襯砌體51之中心軸側凸出,而成為組裝下一個隧道襯砌體51時之阻礙,或有接觸手部53被夾於前端之隧道襯砌體51與下一個組裝而成之隧道襯砌體51之間而破損之虞。 因此,於先前之方法中,如圖9(c)所示,進行如下之研究:藉由使盾殻52之前進停留至安裝有盾尾間隙測量裝置50部分不超過組裝而成之隧道襯砌體51之前端之位置,於組裝下一個隧道襯砌體51時,接觸手部53不會因彈簧部之作用力而朝隧道襯砌體51之中心軸側凸出;但相應地,需要將盾殻52延長,故無法效率良好地進行施工,且組裝而成之隧道襯砌體51與盾殻52之後端部分重合之長度變長。若組裝而成之隧道襯砌體51與盾殻52之後端部分重合之長度變長,則尤其於對於急劇彎曲之曲線部分進行施工時會產生障礙,因此期望儘可能地縮短隧道襯砌體與盾殻之後端部分重合之長度。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盾尾間隙測量裝置及盾殻,其係即使盾殻相對於隧道襯砌體前進至安裝有測量裝置之部分超過組裝而成之隧道襯砌體之前端,接觸手部亦不會較隧道襯砌體之外周面朝隧道襯砌體之中心軸側凸出,不會成為組裝下一個隧道襯砌體時之阻礙,且可有效地抑制組裝而成之隧道襯砌體與盾殻之後端部分重合之長度變長。 本發明係藉由提供如下之盾尾間隙測量裝置而達成上述目的者,該盾尾間隙測量裝置係測量被保持於潛盾機之盾殻、與由在該盾殻之後部組裝之環片構成之隧道襯砌體之外周面之間之盾尾間隙的間隙量者,且構成為包含:基台部;旋轉軸部,其以可旋轉地支持於該基台部之狀態設置;旋轉角感測器,其檢測該旋轉軸部之旋轉角;接觸手部,其與上述旋轉軸部接合為一體且朝上述盾殻之後方側延伸設置;及旋轉彈推機構,其以使該接觸手部朝向上述盾殻之中心軸側旋動之方式對上述旋轉軸部賦予旋轉彈推力;且上述旋轉彈推機構具備釋放旋轉彈推力而使上述旋轉軸部朝相反方向旋轉之反轉機構,以使上述接觸手部朝上述盾殻之中心軸之相反側旋動之方式使上述旋轉軸部旋轉,可將上述接觸手部收納於上述基台部之高度範圍。 並且,本發明之盾尾間隙測量裝置較佳為,上述旋轉彈推機構為旋轉致動器。 又,本發明之盾尾間隙測量裝置較佳為,上述旋轉彈推機構為氣壓式旋轉致動器。 進而,本發明之盾尾間隙測量裝置較佳為,上述接觸手部具有於臂本體部之前端具備旋轉輥接觸部之臂形狀。 進而又,本發明之盾尾間隙測量裝置較佳為,設置有使上述基台部之收納上述接觸手部之部分噴出空氣之空氣噴出機構。 又,本發明係藉由提供如下之盾殻而達成上述目的者,該盾殻係安裝有上述盾尾間隙測量裝置者,且於配置有由組裝之環片構成之隧道襯砌體之後端部分,在內周面形成有安裝凹部,將上述盾尾間隙測量裝置以使上述接觸手部朝上述盾殻之軸向後方側延伸,且不使上述基台部自上述盾殻之內周面突出之狀態固定於該安裝凹部。 並且,本發明之盾尾間隙測量裝置較佳為,上述安裝凹部於後部之周向上隔開間隔地設置於至少3個部位,且於各個上述安裝凹部固定有上述盾尾間隙測量裝置。
如圖1~圖3所示,本發明之較佳之一實施形態之盾尾間隙測量裝置10於構成潛盾機11之外廓體之盾殻12之後端部,在周向上隔開間隔地安裝於至少3個部位(於本實施形態中係上下左右4個部位)而使用,且可藉由檢測使以與隧道襯砌體14之外周面接觸方式被彈推之接觸手部19旋動之旋轉軸部17(參照圖2、圖3)之旋轉角,而連續地測量保持於在盾殻12之後部內側組裝環片13而形成之隧道襯砌體14之外周面、與盾殻12之內周面之間的盾尾間隙15之間隙量之變化。本實施形態之盾尾間隙測量裝置10具備輕量且簡易之構成,並且耐久性優異,且可藉由自盾殻12內部之作業而容易更換,故維護性亦優異。藉此,於跨及數月至數年左右之長期限之盾構隧道工程中,即使於長期間持續配置於隧道襯砌體14與盾殻12之間之間隙之情形時,亦能以穩定之狀態連續地測量盾尾間隙15之間隙量。 又,本實施形態之盾尾間隙測量裝置10具備如下功能:藉由使旋轉軸部17旋轉之旋轉彈推機構20(參照圖4、圖5(a)、(b))具備可將接觸手部19之旋轉彈推力釋放而使接觸手部19朝與彈推方向相反方向旋動之反轉機構20a(參照圖6(a)、(b)),即使藉由推進千斤頂35使盾殻12相對於隧道襯砌體14前進至安裝有該測量裝置10之部分超過組裝而成之隧道襯砌體14之前端,接觸手部19亦不會較隧道襯砌體14之外周面朝隧道襯砌體14之中心軸側凸出(參照圖7(b)),故於利用環片13組裝下一個隧道襯砌體14時,凸出之接觸手部19不會成為阻礙(參照圖7(c))。 並且,如圖1~圖3所示,本實施形態之盾尾間隙測量裝置10係測量被保持於潛盾機11之盾殻12、與由在盾殻12之後部組裝之環片13構成之隧道襯砌體14之外周面之間之盾尾間隙15之間隙量的測量裝置,且如圖3~圖5(a)、(b)所示,例如構成為包含:基台部16,其可收納於形成在盾殻12後部之安裝凹部23且具有較佳為小於盾殻12之壁厚之高度;旋轉軸部17,其以可旋轉地支持於基台部16之狀態設置;旋轉角感測器18(參照圖5(a)、(b)),其檢測旋轉軸部17之旋轉角;接觸手部19,其與旋轉軸部17接合為一體且朝盾殻12之後方側延伸設置;及旋轉彈推機構20(參照圖4、圖5(a)、(b)),其以使接觸手部19朝向盾殻12之中心軸側(亦為圖3之上方側、隧道襯砌體14之中心軸側)旋動之方式對旋轉軸部17賦予旋轉彈推力。旋轉彈推機構20具備可釋放旋轉彈推力而使旋轉軸部17朝相反方向旋轉之反轉機構20a(參照圖6(a)、(b)),以接觸手部19朝盾殻12中心軸之相反側(圖3之下方側)旋動之方式使旋轉軸部17旋轉,可將接觸手部19收納於基台部16之高度範圍(參照圖7(b))。 於本實施形態中,潛盾機11為例如泥土壓式之潛盾機,如圖1所示,於壁厚為例如28~50 mm左右(於本實施形態中為50 mm)之圓筒形狀之金屬製外殼體即盾殻12之前端部具備旋轉切割器30,且於盾殻12之內側具備藉由隔板31隔開之泥土壓室32、切割器驅動裝置33、利用螺旋輸送機之排土機構34、推進千斤頂35、環片組裝用之安裝裝置36等。並且,潛盾機11係使用安裝裝置36組裝由環片13構成之隧道襯砌體14,自組裝而成之隧道襯砌體14獲取反作用力,並且利用推進千斤頂35將旋轉切割器30與盾殻12一起推向前方,藉此切削挖掘面,並且一面將切削下之土砂作為泥土經由排土機構34排出,一面鑽掘隧道。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於使潛盾機11前進時,可在保留組裝而成之隧道襯砌體14的狀態下使盾殻12沿著隧道襯砌體14之外周面順利地向前方移動,並且為了在對曲線部分進行施工時亦能應對,而於組裝成之隧道襯砌體14之外周面、與覆蓋其之盾殻12後部之內周面之間保持盾尾間隙15。於本實施形態中,可藉由利用盾尾間隙測量裝置10連續地測量使潛盾機11前進時之盾尾間隙15之間隙量並掌握其變化,而防止例如於盾殻12之尾部(後端部分),因隧道襯砌體14與盾殻12之干涉導致環片13產生變形或破損,從而可提高隧道襯砌體14之品質。 並且,如圖3~圖5(a)、(b)所示,本實施形態之盾尾間隙測量裝置10構成為包含基台部16、旋轉軸部17、旋轉角感測器18、接觸手部19、及旋轉彈推機構20。於本實施形態中,旋轉彈推機構20較佳為氣壓式旋轉致動器(參照圖6)。 基台部16例如形成為包含底盤部16a與一對軸承壁部16b、16b(參照圖4),且自與盾殻12之中心軸平行之方向觀察時具備コ字剖面形狀,上述底盤部16a具有矩形狀之平面形狀,且大小為配置於與盾殻12之中心軸平行之方向之邊部之長度L1為70 mm左右,配置於與盾殻12之中心軸垂直之方向之邊部之長度L2為40 mm左右(參照圖5(a)),上述一對軸承壁部16b、16b係於中間部分隔開10~15 mm左右之間隔,自底盤部16a之兩側部分立設為一體而設置,且以與盾殻12之中心軸平行地延伸設置之方式配置。基台部16係底盤部16a之下表面至一對軸承壁部16b、16b之上端面之高度h1(參照圖4)為例如30 mm,藉此,基台部16較佳為具有小於例如50 mm盾殻之壁厚之高度。再者,於盾尾間隙測量裝置10之基台部16之高度大於盾殻12之壁厚之情形時,例如可藉由使形成後述之安裝凹部23之底面之鋼製板23a朝盾殻12之外側鼓出設置,使得基台部16不會較盾殻12之內周面更向內側突出。 於基台部16,旋轉軸部17於介存有軸承機構16d(參照圖5(b))等的情況下可旋轉地支持於兩側之軸承壁部16b、16b,且以跨及兩側之軸承壁部16b、16b,於與盾殻12之中心軸垂直之方向上貫通之狀態設置。於コ字剖面形狀之基台部16之一對軸承部16b、16b之間之間隔部分16c,當使後述之接觸手部19朝盾殻12中心軸側之相反側旋動時,收納接觸手部19之臂本體部19a之基端部分(參照圖4)。 旋轉軸部17較佳為金屬製之具有大致圓柱形狀之棒狀構件,如圖5(b)所示,具備直徑增大之中央部分之中央部擴徑部17a、及直徑小於中央部擴徑部17a之兩端部分之一對端部縮徑部17b。於將旋轉軸部17安裝於基台部16時,中央部擴徑部17a配置於一對軸承壁部16b、16b之間之間隔部分16c。兩端部分之端部縮徑部17b分別以於介存有軸承機構16d之情況下可旋轉地被支持之狀態配置於形成在一對軸承壁部16b、16b之插通孔16e。 又,於配置於基台部16之一對軸承壁部16b、16b之間之間隔部分16c之中央部擴徑部17c,形成有於徑向貫通之周面接合孔17c。自接觸手部19之臂本體部19a之一端部一體地突出之接合銷19b以嵌入之方式固定於該周面接合孔17c。藉此,接觸手部19以能夠與旋轉軸部17一起旋轉之方式與旋轉軸部17接合為一體。於配置於形成在一對軸承壁部16b、16b之各個插通孔16e之兩側之端部縮徑部17b,在其等之端面,將端面接合孔17f於旋轉軸部17之軸向上延伸設置。藉由將旋轉角感測器18之感測器軸18a以嵌入之方式固定於一端部縮徑部17b之端面接合孔17f,旋轉角感測器18可測量旋轉軸部17之旋轉角度。藉由將旋轉彈推機構20之接合銷20b以嵌入之方式固定於另一端部縮徑部17b之端面接合孔17f,旋轉軸部17可藉由旋轉彈推機構20之驅動向正方向或反方向旋轉。 進而,於基台部16之一對軸承壁部16b、16b之各者,如圖4所示,於與盾殻12之中心軸平行之方向之兩側端部,形成有於上下方向貫通軸承壁部16b、16b之螺栓緊固固定孔16f。藉由將螺栓構件(未圖示)插通至該等螺栓緊固固定孔16f,並緊固於設置在後述之安裝凹部23之底面部之母螺紋緊固孔,能夠將盾尾間隙測量裝置10可裝卸更換地固定於安裝凹部23。 旋轉角感測器18可使用作為檢測旋轉之物體與不旋轉之物體間之旋轉差量之感測器而公知之例如旋轉編碼器等。於本實施形態中,如圖5(a)、(b)所示,旋轉角感測器18以藉由與基台部16之一軸承壁部16b之外側部分安裝為一體之蓋體21覆蓋,且藉由蓋體21支持並且被防護之狀態設置。旋轉角感測器18可藉由如上所述般將感測器軸18a嵌入至旋轉軸部17之一端部縮徑部17b之端面接合孔17f而測量旋轉軸部17之旋轉角度。 又,於蓋體21將防水連接器21a以朝外部突出之狀態設置。可將沿著盾殻12之內側面延伸設置之感測器纜線22(參照圖2)藉由經由防水連接器21a導入至蓋體21之內部,而連接於旋轉角感測器18。藉此,將由旋轉角感測器18檢測出之角度資訊等信號經由感測器纜線22提取至設置於潛盾機11之內部之例如機內定序器盤。 於本實施形態中,如圖4及圖5(a)、(b)所示,接觸手部19具有於臂本體部19a之前端具備一對旋轉輥接觸部19c之臂形狀。接觸手部19之臂本體部19a例如使用具有12 mm左右之粗度且具有120 mm左右之長度之鋼製桿狀構件而形成,且於一端部具有較臂本體部19a略微縮徑之接合銷19b。如上所述,將接合銷19b嵌入至基台部16之一對軸承壁部16b、16b之間之間隔部分16c中形成於旋轉軸部17之中央部擴徑部17a的周面接合孔17c,且例如經由固定銷一體固定於中央部擴徑部17a,藉此,接觸手部19可伴隨旋轉軸部17之旋轉朝正方向或反方向旋動。 又,於臂本體部19a之與接合銷19b為相反側之另一端部,形成有將兩側之側面平行地進行倒角之缺口面19d,並以貫通兩側之缺口面19d之方式將旋轉支持軸19e以朝兩側突出之狀態設置。一對旋轉輥接觸部19c經由軸承機構等可旋轉地支持於自缺口面19d朝兩側突出之部分之旋轉支持軸19e,且設置於隔著臂本體部19a之另一端部之兩側。 旋轉輥接觸部19c使用具備較臂本體部19a之外徑更大之外徑之例如20 mm左右之粗度之鋼製套筒構件而形成。旋轉輥接觸部19c藉由在介存有由多個球體構成之軸承機構的情況下安裝於朝缺口面19d之兩側突出之部分之旋轉支持軸19e,而能以旋轉支持軸19e為旋轉中心旋轉地安裝。旋轉輥接觸部19c於藉由對接觸手部19彈推之旋轉彈推機構20之作用力旋動而接觸於由環片13構成之隧道襯砌體14之外周面時能夠旋轉,故能以更順利且穩定之狀態使接觸手部19沿著隧道襯砌體14之外周面朝盾殻12之軸向移動。 於本實施形態中,如上所述,旋轉彈推機構20較佳為使用例如氣壓式旋轉致動器作為旋轉致動器。旋轉致動器係作為可調節搖動角度之裝置而公知者,亦可使用例如油壓式旋轉致動器或電動式旋轉致動器。氣壓式旋轉致動器係以氣壓為驅動源之致動器,例如作為單葉片類型者具備如圖6(a)、(b)所示之構造。圖6(a)、(b)所示之氣壓式旋轉致動器之彈推機構20構成為包含:本體40;葉片41,其於本體40之內表面滑動;旋轉軸42,其與葉片41成一體;擋止件43;及反轉機構20a,其包含成為空氣供給口之A埠及B埠,如圖6(a)所示,當自A埠供給空氣時,葉片41被按壓而對旋轉軸42產生轉矩,並且排氣側室之空氣通過B埠被排出,且例如可於葉片41碰撞到擋止件43而停止之前繞順時針方向旋轉。又,當自B埠供給空氣時,如圖6(b)所示,可同樣地繞逆時針方向旋轉。 因此,於本實施形態中,於連續測量保持於組裝環片13形成之隧道襯砌體14之外周面、與盾殻12之內周面之間的盾尾間隙15之間隙量之變化時,例如自A埠供給空氣使旋轉軸42產生轉矩,藉此可經由與旋轉軸42連結之接合銷20b對旋轉軸部17賦予旋轉彈推力,以使接觸手部19朝盾殻12之中心軸側旋動(參照圖3、圖7(a))。又,於使盾殻12相對於隧道襯砌體14前進至安裝有測量裝置10之部分超過組裝而成之隧道襯砌體14之前端時,例如藉由自B埠供給空氣使反轉機構20a作動,釋放經由旋轉軸42及接合銷20b之旋轉軸部17之旋轉彈推力,進而以使接觸手部19朝向盾殻12中心軸之相反側旋動之方式使旋轉軸部17旋轉,藉此可將接觸手部19收納於基台部16之高度範圍(參照圖7(b)、(c))內。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於作為旋轉彈推機構20之氣壓式旋轉致動器,以自外周面向外側突出之方式突出地設置有一對配管埠20c(參照圖4)。各個配管埠20c與用以將空氣供給至氣壓式旋轉致動器20之本體40內部之A埠及B埠連續。可藉由於各個配管埠20c連接沿著盾殻12之內側面延伸設置之空氣供給配管24(參照圖5(a)),一面切換成為空氣供給口之A埠及B埠,一面將空氣壓送供給至本體40之內部。 進而,於本實施形態中,如圖8所示,於基台部16之收納接觸手部19之部分即コ字剖面形狀之基台部16之一對軸承壁部16b、16b之間之間隔部分16c,於底盤部16a之上表面開口且使該底盤部16a之上表面噴出空氣之空氣噴出孔25作為空氣噴出機構以與空氣供給套筒26(參照圖4)連通之狀態設置。藉由自該空氣噴出孔25較佳為始終連續地噴出自空氣供給套筒26送入之空氣,可避免土砂或回填材堆積於收納接觸手部19之部分,或異物侵入。藉此,可有效地避免於使接觸手部19朝盾殻12中心軸側之相反側旋動時,難以將接觸手部19之臂本體部19a之基端部分收容於間隔部分16c,而無法將接觸手部19收納於基台部16之高度範圍。 於本實施形態中,具備上述構成之盾尾間隙測量裝置10係以各種固定之狀態安裝於安裝凹部23而使用(參照圖1~圖3),上述安裝凹部23於盾殻12之配置有由組裝之環片13構成之隧道襯砌體14之後部,例如於周向上以90度之等角度間隔設置於上下左右4個部位。 即,於本實施形態中,如圖2及圖3所示,於盾殻12之後部,能夠收納盾尾間隙測量裝置10整體之大小之安裝凹部23藉由將鋼製板23a熔接而閉塞例如形成於盾殻12之貫通開口之外周面側部分,而形成於上下左右之4個部位。將盾尾間隙測量裝置10以使接觸手部19朝盾殻12之軸向後方側延伸設置之狀態,且以使一體安裝有蓋體21或旋轉彈推機構20之基台部16不自盾殻12之內周面突出之狀態固定於該等安裝凹部23。盾尾間隙測量裝置10例如可藉由朝向成為安裝凹部23之底面之鋼製板23a之特定位置所形成之母螺紋緊固孔,將螺栓構件(未圖示)插通並緊固於貫通形成於基台部16之一對軸承壁部16b、16b各者之螺栓緊固固定孔16f,而可裝卸更換地容易地固定於安裝凹部23。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於盾殻12之內側面,切開形成有分別自4個部位之安裝凹部23朝盾殻12之軸向前方側延伸設置,且用以供配設感測器纜線22或空氣供給配管24等之凹槽27。藉由於該凹槽27敷設感測器纜線22而將設置於安裝凹部23之盾尾間隙測量裝置10之旋轉角感測器18、與設置於潛盾機11內部之例如機內定序器盤連接。又,藉由於該凹槽27敷設空氣供給配管24等而可將例如自壓縮機輸送之壓縮空氣供給至空氣壓縮式旋轉致動器之旋轉彈推機構20,或經由空氣供給套筒26自空氣噴出孔25噴出。 如上所述般固定於安裝凹部23之盾尾間隙測量裝置10於盾殻12之後部內側組裝由環片13構成之隧道襯砌體14後,如圖2及圖3所示,保持利用氣壓式轉送裝置之旋轉彈推機構20之作用力將接觸手部19之旋轉輥接觸部19c始終自盾殻12之後方側接觸於隧道襯砌體14之外周面之狀態,因而可藉由旋轉角感測器18容易地檢測出因盾尾間隙之間隙量之變化所致之接合有接觸手部19之旋轉軸部17之旋轉角的變化。又,固定於安裝凹部23之盾尾間隙測量裝置10可連續測量盾尾間隙15之間隙量,並容易地掌握其變化,並且具備可長期間地配置於隧道襯砌體14與盾殻12之間之相當之耐久性,且亦可容易地進行更換作業。 並且,根據具備上述構成之本實施形態之盾尾間隙測量裝置10及盾殻12,即使盾殻12相對於隧道襯砌體14前進至安裝有測量裝置10之部分超過組裝而成之隧道襯砌體14之前端,接觸手部19亦不會較隧道襯砌體14之外周面朝盾殻12之中心軸側凸出,不會成為組裝下一個隧道襯砌體14時之阻礙,且可有效地抑制組裝而成之隧道襯砌體14與盾殻12之後端部分重合之長度變長。 即,根據本實施形態,盾尾間隙測量裝置10構成為包含:基台部16,其具有小於盾殻12之壁厚之高度;旋轉軸部17,其以可旋轉地支持於基台部16之狀態設置;旋轉角感測器18,其檢測旋轉軸部17之旋轉角;接觸手部19,其與旋轉軸部17接合為一體且朝盾殻12之後方側延伸設置;及旋轉彈推機構20,其以使接觸手部19朝向盾殻12之中心軸側旋動之方式對旋轉軸部17賦予旋轉彈推力;旋轉彈推機構20具備可釋放旋轉彈推力而使旋轉軸部17朝相反方向旋轉之反轉機構20a,以接觸手部19朝向盾殻12中心軸之相反側旋動之方式使旋轉軸部17旋轉,可將接觸手部19收納於基台部16之高度範圍。 因此,於本實施形態中,於盾殻12之後部內側組裝由環片13構成之隧道襯砌體14後,如圖7(a)所示,保持利用旋轉彈推機構20之作用力將接觸手部19之旋轉輥接觸部19c始終自盾殻12之後方側接觸於隧道襯砌體14之外周面之狀態,因而可容易地檢測出因盾尾間隙15之間隙量之變化所致之接合有接觸手部19之旋轉軸部17之旋轉角的變化,藉此,可容易地連續測量盾尾間隙之間隙量之變化。 又,於使推進千斤頂35伸長而使盾殻12相對於隧道襯砌體14前進時,如圖7(b)所示,例如於推進千斤頂35完全伸長之前,以反轉機構20a較佳為自動地將空氣供給口自A埠切換為B埠之方式,與推進千斤頂35之伸長狀況連動地控制旋轉彈推機構20(參照圖6(a)、(b))。藉此,於安裝有測量裝置10之部分超過組裝而成之隧道襯砌體14之前端之前,旋轉彈推機構20釋放旋轉彈推力,並且以接觸手部19朝向盾殻12中心軸之相反側旋動之方式使旋轉軸部17旋轉,可將接觸手部19收納於基台部16之高度範圍。 又,藉此,如圖7(c)所示,即使於推進千斤頂35完全伸長使得盾殻12相對於隧道襯砌體14前進至安裝有測量裝置10之部分超過組裝而成之隧道襯砌體14之前端,亦可實現接觸手部19不較隧道襯砌體14之外周面朝盾殻12之中心軸側凸出,不會成為藉由環片13組裝下一個隧道襯砌體14時之阻礙,且可有效地抑制組裝而成之隧道襯砌體14與盾殻12之後端部分重合之長度變長。 進而,於利用環片13組裝下一個隧道襯砌體14時之作業中,中斷旋轉軸部17之旋轉角之檢測,且於下一個隧道襯砌體14組裝結束後,按下例如控制裝置之測量準備完成按鈕,藉此將空氣供給口切換為A埠,如圖7(d)所示,使接觸手部19之旋轉輥接觸部19c自盾殻12之後方側接觸於隧道襯砌體14之外周面,重新開始旋轉軸部17之旋轉角之檢測,且使推進千斤頂35伸長,重新開始潛盾機11之鑽掘作業。 再者,本發明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而可有各種變更。例如,旋轉彈推機構未必為氣壓式旋轉致動器等旋轉致動器,亦可使用具備釋放旋轉彈推力使旋轉軸部朝相反方向旋轉之反轉機構之其他公知之各種旋轉彈推機構。又,接觸手部未必具有於本體部之前端具備旋轉輥接觸部之臂形狀,亦可使用其他各種接觸手部。進而,未必設置使基台部之收納接觸手部之部分噴出空氣之空氣噴出機構。例如,亦可於基台部之收納接觸手部之部分、與接觸手部之間設置膜機構,而不會使土砂或回填材堆積、或異物侵入。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根據本發明之盾尾間隙測量裝置或盾殻,即使盾殻相對於隧道襯砌體前進至安裝有測量裝置之部分超過組裝而成之隧道襯砌體之前端,接觸手部亦不會較隧道襯砌體之外周面朝隧道襯砌體之中心軸側凸出,不會成為組裝下一個隧道襯砌體時之阻礙,且可有效地抑制組裝而成之隧道襯砌體與盾殻之後端部分重合之長度變長。
10‧‧‧盾尾間隙測量裝置
11‧‧‧潛盾機
12‧‧‧盾殻
13‧‧‧環片
14‧‧‧隧道襯砌體
15‧‧‧盾尾間隙
16‧‧‧基台部
16a‧‧‧底盤部
16b‧‧‧軸承壁部
16c‧‧‧間隔部分
16d‧‧‧軸承機構
16e‧‧‧插通孔
16f‧‧‧螺栓緊固固定孔
17‧‧‧旋轉軸部
17a‧‧‧中央部擴徑部
17b‧‧‧端部縮徑部
17c‧‧‧中央部擴徑部
17f‧‧‧端面接合孔
18‧‧‧旋轉角感測器
18a‧‧‧感測器軸
19‧‧‧接觸手部
19a‧‧‧臂本體部
19b‧‧‧接合銷
19c‧‧‧旋轉輥接觸部
19d‧‧‧缺口面
19e‧‧‧旋轉支持軸
20‧‧‧旋轉彈推機構
20a‧‧‧反轉機構
20b‧‧‧接合銷
20c‧‧‧配管埠
21‧‧‧蓋體
21a‧‧‧防水連接器
22‧‧‧感測器纜線
23‧‧‧安裝凹部
23a‧‧‧鋼製板
24‧‧‧空氣供給配管
25‧‧‧空氣噴出孔
26‧‧‧空氣供給套筒
27‧‧‧凹槽
30‧‧‧旋轉切割器
31‧‧‧隔板
32‧‧‧泥土壓室
33‧‧‧切割器驅動裝置
34‧‧‧排土機構
35‧‧‧推進千斤頂
36‧‧‧安裝裝置
40‧‧‧本體
41‧‧‧葉片
42‧‧‧旋轉軸
43‧‧‧擋止件
50‧‧‧盾尾間隙測量裝置
52‧‧‧盾殻
51‧‧‧隧道襯砌體
53‧‧‧接觸手部
A‧‧‧部分
A‧‧‧埠
B‧‧‧埠
h1‧‧‧高度
L1‧‧‧長度
L2‧‧‧長度
圖1係說明安裝有本發明之較佳之一實施形態之盾尾間隙測量裝置之潛盾機之構成的概略剖視圖。 圖2係說明安裝有本發明之較佳之一實施形態之盾尾間隙測量裝置之盾殻之主要部分概略剖視圖。 圖3係圖2之A部概略放大圖。 圖4係本發明之較佳之一實施形態之盾尾間隙測量裝置之立體圖。 圖5(a)係盾尾間隙測量裝置之俯視圖,(b)係沿著(a)之B-B之剖視圖。 圖6(a)、(b)係說明氣壓式旋轉致動器之反轉機構之概略剖視圖。 圖7(a)係將接觸手部以朝向盾殻之中心軸側旋動之方式彈推並檢測旋轉角之狀態的說明圖,(b)係使接觸手部朝向盾殻中心軸之相反側旋動並將其收納於基台部之高度範圍之說明圖,(c)係組裝下一個環片之狀態之說明圖,(d)係將接觸手部以朝向盾殻之中心軸側旋動之方式再次彈推並檢測旋轉角之狀態的說明圖。 圖8係使基台部之收納接觸手部之部分噴出空氣之空氣噴出機構之說明圖。 圖9(a)~(c)係說明先前之盾尾間隙測量裝置之不良狀況之主要部分概略剖視圖。

Claims (7)

  1. 一種盾尾間隙測量裝置,其係測量保持於潛盾機之盾殻、與由在該盾殻之後部組裝之環片構成之隧道襯砌體之外周面之間的盾尾間隙之間隙量者,且 其構成為包含:基台部;旋轉軸部,其以可旋轉地支持於該基台部之狀態設置;旋轉角感測器,其檢測該旋轉軸部之旋轉角;接觸手部,其與上述旋轉軸部接合為一體且朝上述盾殻之後方側延伸設置;及旋轉彈推機構,其以使該接觸手部朝向上述盾殻之中心軸側旋動之方式對上述旋轉軸部賦予旋轉彈推力;且 上述旋轉彈推機構具備釋放旋轉彈推力而使上述旋轉軸部朝相反方向旋轉之反轉機構,且以使上述接觸手部朝上述盾殻中心軸之相反側旋動之方式使上述旋轉軸部旋轉,而能夠將上述接觸手部收納於上述基台部之高度範圍。
  2. 如請求項1之盾尾間隙測量裝置,其中上述旋轉彈推機構為旋轉致動器。
  3. 如請求項2之盾尾間隙測量裝置,其中上述旋轉彈推機構為氣壓式旋轉致動器。
  4. 如請求項1之盾尾間隙測量裝置,其中上述接觸手部具有於臂本體部之前端具備旋轉輥接觸部之臂形狀。
  5. 如請求項1之盾尾間隙測量裝置,其設置有使上述基台部之收納上述接觸手部之部分噴出空氣之空氣噴出機構。
  6. 一種盾殻,其係安裝有如請求項1之盾尾間隙測量裝置者,且 於配置有由組裝之環片構成之隧道襯砌體之後端部分,在內周面形成有安裝凹部,將上述盾尾間隙測量裝置以使上述接觸手部朝上述盾殻之軸向後方側延伸,且不使上述基台部自上述盾殻之內周面突出之狀態固定於該安裝凹部。
  7. 如請求項6之盾殻,其中上述安裝凹部於後部之周向上隔開間隔地設置於至少3個部位,且於各個上述安裝凹部固定有上述盾尾間隙測量裝置。
TW107109816A 2018-03-08 2018-03-22 盾尾間隙測量裝置及盾殼 TWI7638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42031A JP7000208B2 (ja) 2018-03-08 2018-03-08 テールクリアランス計測装置
JP2018-042031 2018-03-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8899A true TW201938899A (zh) 2019-10-01
TWI763805B TWI763805B (zh) 2022-05-11

Family

ID=67995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9816A TWI763805B (zh) 2018-03-08 2018-03-22 盾尾間隙測量裝置及盾殼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000208B2 (zh)
TW (1) TWI76380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95789A (zh) * 2020-09-09 2020-10-20 中铁工程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盾构机中心回转体试验检测装置
CN112161581A (zh) * 2020-09-22 2021-01-01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考虑管片端面偏角的机器视觉盾尾间隙动态测量方法
CN114111555A (zh) * 2021-11-22 2022-03-01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一种机械式盾构/tbm盾尾间隙实时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49649B1 (ja) 2022-08-03 2023-09-25 株式会社キーマンズ ゴルフマーカーホルダー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4565Y2 (zh) * 1975-06-27 1980-02-02
US4209268A (en) * 1978-02-21 1980-06-24 Ohbayashi-Gumi, Ltd. Tail packing for a slurry pressurized shield
JPS55125994A (en) * 1979-03-22 1980-09-29 Nippon Electric Co Automatic inverting device
JP2847247B2 (ja) * 1989-10-02 1999-01-13 大成建設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マシンにおけるテールクリアランスの測定装置
JPH07173996A (ja) * 1993-12-20 1995-07-11 Komatsu Ltd シールド掘進機のテールクリアランス計測装置
JPH10249783A (ja) * 1997-03-05 1998-09-22 Murata Mfg Co Ltd アーム旋回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被処理物移送装置
JP3468049B2 (ja) * 1997-08-26 2003-11-17 石川島播磨重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掘進機のテールクリアランス計測装置
JPH11182175A (ja) * 1997-12-24 1999-07-06 Tokimec Inc テールクリアランス測定装置
JP6026974B2 (ja) 2013-08-28 2016-11-16 株式会社奥村組 テールクリアランス計測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95789A (zh) * 2020-09-09 2020-10-20 中铁工程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盾构机中心回转体试验检测装置
CN112161581A (zh) * 2020-09-22 2021-01-01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考虑管片端面偏角的机器视觉盾尾间隙动态测量方法
CN114111555A (zh) * 2021-11-22 2022-03-01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一种机械式盾构/tbm盾尾间隙实时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157403A (ja) 2019-09-19
JP7000208B2 (ja) 2022-01-19
TWI763805B (zh) 2022-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938899A (zh) 盾尾間隙測量裝置及盾殼
TWI793192B (zh) 盾尾間隙測量裝置之測量控制方法
JP2019157403A5 (zh)
JP2010121406A (ja) シールド掘進機の交換型土圧計測装置
JP6959188B2 (ja) テールクリアランス計測装置の計測制御方法
TWI807734B (zh) 潛盾挖掘機的刀具盤及具備該刀具盤的潛盾挖掘機
JP2007070827A (ja) シールド掘進機、およびテールクリアランスおよび/またはセグメントトンネル内空寸法の測定方法
JPH0739992Y2 (ja) アーティキュレート式シールド掘進機
JP4381995B2 (ja) 管推進埋設装置
JP4037436B2 (ja) 管路形成用トンネル掘削機
JP2010013895A (ja) チャンバ内土砂性状計測装置及びシールド掘進機
JP7395424B2 (ja) シールド掘進機の制御システム
JP2004257054A (ja) シールド掘進機の推進装置
CN110886738B (zh) 液压缸及隧道掘进机
JPH0349197Y2 (zh)
JPH03470Y2 (zh)
JPH0526153Y2 (zh)
JP2721122B2 (ja) シールド掘進装置
JP2966320B2 (ja) 管埋設装置
JPS6153518B2 (zh)
JPH0423993Y2 (zh)
JPH0519437Y2 (zh)
JPH0117752Y2 (zh)
JP4693799B2 (ja) トンネル掘削機の組立方法
JP3338584B2 (ja) 掘進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