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30954A - 鏡頭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鏡頭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30954A
TW201930954A TW106146530A TW106146530A TW201930954A TW 201930954 A TW201930954 A TW 201930954A TW 106146530 A TW106146530 A TW 106146530A TW 106146530 A TW106146530 A TW 106146530A TW 201930954 A TW201930954 A TW 20193095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convex
negative
concave
positi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465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03345B (zh
Inventor
江昇達
張景昇
陳信德
王國權
Original Assignee
光芒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光芒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光芒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61465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03345B/zh
Priority to CN201810090752.XA priority patent/CN109991717A/zh
Priority to CN202310671326.6A priority patent/CN116482836A/zh
Priority to US15/959,879 priority patent/US10558022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9309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309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33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334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6Panoramic objectives; So-called "sky lenses" including panoramic objectives having reflecting surfa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4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for use with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8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with lenses having one or more non-spherical faces, e.g. for reduc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64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more than six compon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一種鏡頭包含具有負屈光度的第一透鏡群、具有正屈光度的第二透鏡群及光圈。第二透鏡群設於第一透鏡群與第二側之間,且光圈設於第一透鏡群與第二透鏡群之間。鏡頭包含具屈光度的透鏡總數目小於10,且鏡頭符合下列條件:2.1<D1/D3<3.0且1.9<D1/DL<3.2,其中D1為第一透鏡面向第一側的表面的直徑,D3為第三透鏡面向第一側的表面的直徑,DL為由第一側起算的最後一片透鏡面向第二側的表面的直徑。

Description

鏡頭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關於一種鏡頭及其製造方法。
近年來隨科技的進展,鏡頭的種類日漸多元,廣角鏡頭是一種常見的鏡頭。當鏡頭的視場角(FOV,field of view)大於180度,一般可稱為魚眼鏡頭或全景鏡頭。目前對於薄型化及光學性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要滿足這樣需求的廣角鏡頭,大致上需要具低成本、大光圈、廣視角、輕量化和日夜共焦等特點。因此,目前亟需一種能兼顧輕量化及日夜共焦,且能提供較低的製造成本及較佳的成像品質的取像鏡頭設計。
「先前技術」段落只是用來幫助了解本發明內容,因此在「先前技術」段落所揭露的內容可能包含一些沒有構成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知道的習知技術。在「先前技術」段落所揭露的內容,不代表該內容或者本發明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所要解決的問題,在本發明申請前已被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知曉或認知。
本發明的其他目的和優點可以從本發明實施例所揭露的技術特徵中得到進一步的了解。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觀點,提供一種鏡頭,包含具有負屈光度的第一透鏡群、具有正屈光度的第二透鏡群及光圈。第一透鏡群自 第一側至第二側,依序設置具有負屈光度的第一透鏡、具有屈光度的第二透鏡及具有負屈光度的第三透鏡。第二透鏡群設於第一透鏡群與第二側之間,且光圈設於第一透鏡群與第二透鏡群之間。鏡頭包含具屈光度的透鏡總數目小於10,且鏡頭符合下列條件: 2.1<D1/D3<3.0且1.9<D1/DL<3.2,其中D1為第一透鏡面向第一側的表面的直徑,D3為第三透鏡面向第一側的表面的直徑,DL為由第一側起算的最後一片透鏡面向第二側的表面的直徑。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觀點,一種鏡頭包含由影像放大側至影像縮小側依序設置的第一透鏡群、光圈和第二透鏡群,第一透鏡群具有負屈光度,且第二透鏡群具有正屈光度。第一透鏡群包含具有負屈光度的第一透鏡、具有屈光度的第二透鏡以及具有負屈光度的第三透鏡,且第一透鏡最靠近影像放大側,鏡頭包含屈光度的透鏡總數目小於10且最多包含3片非球面透鏡,且鏡頭符合下列條件:0.146<IH/TTL<0.174且0.023<IH/FOV<0.026,其中IH為鏡頭在一成像面的影像高度,影像高度係指在成像面的影像對角線(image circle)長度的1/2,TTL為第一透鏡面對影像放大側的表面,至鏡頭最後一片透鏡面對影像縮小側之表面在一光軸上的長度,且FOV為鏡頭的視場角。
根據本發明的上述觀點,可提供一種能兼顧輕量化及日夜共焦,且能提供較低的製造成本及較佳的成像品質的鏡頭設計。
本發明的其他目的和優點可以從本發明所揭露的技術特徵中得到進一步的了解。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0a-10f‧‧‧鏡頭
12‧‧‧光軸
14‧‧‧光圈
16‧‧‧玻璃蓋
17‧‧‧紅外線濾光片
20‧‧‧第一透鏡群
30‧‧‧第二透鏡群
L1-L9‧‧‧透鏡
S1-S22‧‧‧表面
D1、D3、DL‧‧‧直徑
P、Q‧‧‧轉折點
S900-S920‧‧‧方法步驟
圖1為依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鏡頭10a的示意圖。
圖2為可見光之光線扇形圖,圖3為555奈米可見光和850奈米紅外光之光學傳遞函數曲線圖。
圖4為依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鏡頭10b的示意圖。
圖5為可見光之光線扇形圖,圖6為555奈米可見光和850奈米紅外光之光學傳遞函數曲線圖。
圖7為依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鏡頭10c的示意圖。
圖8為可見光之光線扇形圖,圖9為555奈米可見光和850奈米紅外光之光學傳遞函數曲線圖。
圖10為依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鏡頭10d的示意圖。
圖11為可見光之光線扇形圖,圖12為555奈米可見光和850奈米紅外光之光學傳遞函數曲線圖。
圖13為依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鏡頭10e的示意圖。
圖14為可見光之光線扇形圖,圖15為555奈米可見光和850奈米紅外光之光學傳遞函數曲線圖。
圖16為依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鏡頭10f的示意圖。
圖17為可見光之光線扇形圖,圖18為555奈米可見光和850奈米紅外光之光學傳遞函數曲線圖。
圖19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鏡頭的製造方法的流程圖。
有關本發明之前述及其他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以下實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後等,僅是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來說明並非用來限制本 發明。
另外,下列實施例中所使用的用語“第一”、“第二”是為了辨識相同或相似的元件而使用,幷非用以限定該元件。
本發明所謂的光學元件,係指元件具有部份或全部可反射或穿透的材質所構成,通常包含玻璃或塑膠所組成。例如是透鏡、稜鏡或是光圈。
當鏡頭應用在取像系統中時,影像放大側係指在光路上靠近被拍攝物所處的一側,影像縮小側則係指在光路上較靠近感光元件的一側。
一透鏡的物側面(或像側面)具有位於某區域的凸面部(或凹面部),是指該區域相較於徑向上緊鄰該區域的外側區域,朝平行於光軸的方向更為「向外凸起」(或「向內凹陷」)而言。
圖1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鏡頭架構示意圖。請參照圖1,在本實施例中,鏡頭10有一鏡筒(未繪示),鏡筒裡由第一側(影像放大側OS)往第二側(影像縮小側IS)排列包含了第一透鏡L1、第二透鏡L2、第三透鏡L3、第四透鏡L4、光圈14、第五透鏡L5、第六透鏡L6、第七透鏡L7及第八透鏡L8。第一透鏡L1、第二透鏡L2、第三透鏡L3、第四透鏡L4可構成具有負屈光度的第一透鏡群(例如為前群)20,且第五透鏡L5、第六透鏡L6、第七透鏡L7及第八透鏡L8可構成具有正屈光度的第二透鏡群(例如為後群)30。再者,影像縮小側IS可設置玻璃蓋16、紅外線濾光片17以及影像感測器(圖中未顯示),鏡頭10的可見光有效焦距上成像面標示為S20,玻璃蓋16位於第二透鏡群30與可見光有效焦距上成像面S20之間。於本實施例中,第一透鏡L1至第八透鏡L8的屈光度分別為負、負、負、正、正、負、正、正,且第三透鏡L3及第八透鏡 L8為非球面透鏡。在一實施例中,其中兩透鏡相鄰的兩面有相同或相近的曲率半徑且形成雙合透鏡(doublet)或三合透鏡(triplet),例如本實施例的第五透鏡L5、第六透鏡L6及第七透鏡L7可構成三合透鏡,但本發明實施例並不以此為限制。雙合透鏡或三合透鏡中的兩相鄰透鏡的相鄰兩面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曲率半徑,且雙合透鏡的相鄰兩面可利用不同的方式貼合,例如以光學膠塗佈在相鄰兩面間膠合、以機構件將相鄰兩面壓合等方式而不限定。本發明各具體實施例之影像放大側OS均分別設於各圖之左側,而影像縮小側IS均設於各圖之右側,將不予重覆說明之。
本發明所指光圈S是指一孔徑光欄(Aperture Stop),光圈S為一獨立元件或是整合於其他光學元件上。於本實施例中,光圈是利用機構件擋去周邊光線並保留中間部份透光的方式來達到類似的效果,而前述所謂的機構件可以是可調整的。所謂可調整,是指機構件的位置、形狀或是透明度的調整。或是,光圈S也可以在透鏡表面塗佈不透明的吸光材料,並使其保留中央部份透光以達限制光路的效果。
於本實施例中,各個非球面透鏡可由塑膠所製成,於其他實施例中,亦可以玻璃模造製成。透鏡定義有表面的直徑。舉例而言,如圖1所示,第一透鏡L1面對影像放大側的表面的直徑是指該於光軸12兩端的鏡面轉折點P、Q於垂直光軸12方向上的距離(例如表面的直徑D1)。
鏡頭10a的透鏡及其周邊元件的設計參數如表一所示。然而,下文中所列舉的資料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參照本發明之後,當可對其參數或設定作適當的更動,惟其仍應屬於本發明的範疇內。
在表1中,間距指得是在兩相鄰的表面之間沿著鏡頭10a之光軸12的直線距離。例如表面S1的間距是位於表面S1與表面S2之間且沿著光軸12的直線距離。註解欄中各透鏡相應的間距、折射率及阿貝數需參照同一列中對應的間距、折射率及阿貝數的數值。此外,在表1中,表面S1與表面S2為第一透鏡L1的兩個表面。表面S3與表面S4為第二透鏡L2的兩個表面...等依此類推。表面S5為光圈14。表面S16與表面S17為濾光片17的兩個表面。表面S18為玻璃蓋18面向影像放大側OS的表面。表面S20是鏡頭10a的成像面。再者,於本實施例中,表面S1的直徑為18mm,表面S5的直徑為7.2mm,表面S15的直徑為8.6mm。
表中表面所示的*係指該表面為非球面表面,而若未標示即為球面之意。
曲率半徑是指曲率的倒數。曲率為正時,透鏡表面的圓心在透鏡的影像縮小側方向。曲率為負時,透鏡表面的圓心在透鏡的影像放大側方向。而各透鏡之凸凹可見上表及其對應之示圖。
本發明的光圈值係以F/#來代表,如上表所標示者。本發明鏡頭應用在投影系統時,成像面是光閥表面。而當鏡頭應用在取像系統中時,成像面則係指感光元件表面。
當鏡頭應用在取像系統中時,影像高度IH係指在成像面的影像對角線(image circle)長度的1/2,如上表所標示者。
本發明中,鏡頭的總長(Total Track Length,TTL)係以TTL來表示,如上表所標示者。更明確的說,本發明的總長是指鏡頭10 最接近影像放大側的光學表面S1與成像面S20之間,沿光軸12量測的距離,如上表所標示者。
於本實施例中,視場角FOV是指最接近放大端的光學表面與鏡頭光軸的夾角,亦即以對角線量測所得之視野(field of view),如上表所標示者。
於本發明如下的各個設計實例中,非球面多項式用下列公式表示:
上述的公式已被廣泛應用。舉例來說,Z為光軸方向之偏移量(sag),c是密切球面(osculating sphere)的半徑之倒數,也就是接近光軸12處的曲率的倒數,k是圓錐係數(conic constant),r是非球面高度,即為從透鏡中心往透鏡邊緣的高度。αi分別代表非球面多項式的各階非球面係數。表二列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中,鏡頭+-中各透鏡表面的各階非球面係數及圓錐係數值。
圖2及圖3為本實施例鏡頭10a的成像光學模擬數據圖。圖2為可見光之光線扇形圖(ray fan plot),其中X軸為光線通過入瞳的位置,Y軸為主光線投射至像平面(例如成像面S20)的位置的相 對數值。圖3為555奈米可見光和850奈米紅外光之光學傳遞函數曲線圖(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MTF),需注意也可以使用其它波長的可見光取代555奈米的可見光來畫出成像光學模擬數據圖,由圖3可看出焦平面偏移量小於10μm。於此555奈米線通過鏡頭所形成的一第一焦平面與鏡頭的光軸12所形成之交點,稱為第一交點,以850奈米光線通過鏡頭所形成的一第二焦平面與鏡頭的光軸12所形成之交點,稱為第二交點,且焦平面偏移量定義為第二交點相對於第一交點的偏移量。圖2及圖3模擬數據圖所顯示出的圖形均在標準的範圍內,由此可驗證本實施例之鏡頭10a確實能夠兼具良好的光學成像品質及日夜共焦的特性。
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鏡頭可包含兩透鏡群,前群例如可使用三個具負屈光度的透鏡(例如第一透鏡L1、第二透鏡L2、第三透鏡L3)以提高收光能力且達到大於180度的視場角,但其並不限定。後群可包含至少一片非球面透鏡以修正像差及色差,且例如最多可包含3片非球面透鏡。後群可包含一雙合或三合透鏡以修正像差,使後群中的兩個透鏡間沿一光軸的最小距離小於0.05mm。鏡頭具屈光度的透鏡總片數最多為9片,鏡頭的總長TTL例如小於30mm且光圈值例如大於1.6,且鏡頭可具有至少一阿貝數大於70的透鏡。第二透鏡群30可具有一阿貝數(abbe number)大於60的玻璃透鏡與兩片塑膠透鏡,其己有基本日夜共焦的效果。於另一實施例中,第二透鏡群30的玻璃透鏡的阿貝數(abbe numer)大於70,其效果較佳。如此一來,可有效降低波長範圍從435nm到850nm之光線的色差並具有良好的光學特性,且鏡頭10a可達成紅外光的焦點位置與可見光的焦點位置同時實質相同的功效。紅外光(850nm)的焦點位置與可見光 (555nm)的焦點位置同時實質相同是指兩者的焦點位置距離在10μm以內。
於一實施例中,鏡頭的透鏡表面可符合2.1<D1/D3<3.0,於另一實施例可符合2.3<D1/D3<3.0,於又一實施例可符合2.3<D1/D3<2.9,其中D1為由第一透鏡L1面向影像放大側OS(第一側)的表面的直徑,D3為第三透鏡L3面向影像放大側OS的表面的直徑,藉以讓進入鏡頭的影像光快速收斂,以在有限空間中取得較佳的光學效果。
於一實施例中,鏡頭的透鏡表面可符合1.9<D1/DL<3.2,於另一實施例可符合1.9<D1/DL<3.0,於又一實施例可符合2.0<D1/DL<2.9,其中D1為由第一透鏡L1面向影像放大側OS(第一側)的表面的直徑,DL為第三透鏡L3面向影像縮小側IS(第二側)的表面的直徑,藉以讓進入鏡頭的影像光收斂到接近影像感測器的大小,以在有限空間中取得較佳的光學效果。
於一實施例中,鏡頭可符合0.146<IH/TTL<0.174,於另一實施例可符合0.15<IH/TTL<0.17,於又一實施例可符合0.152<IH/TTL<0.168,藉以提供影像感測器對應鏡頭總長的較佳設計範圍,其中IH為鏡頭在一成像面的影像高度,影像高度係指在成像面的影像對角線(image circle)長度的1/2,TTL為鏡頭的第一透鏡面對影像放大側OS的表面,至最後一片透鏡面對影像縮小側IS的表面在一光軸上的長度。
於一實施例中,鏡頭可符合0.023<IH/FOV<0.026,於另一實施例可符合0.0232<IH/FOV<0.0258,於又一實施例可符合0.0235<IH/FOV<0.0255,藉以提高影像感測器對應鏡頭的收光能力,其中IH為鏡頭在一成像面的影像高度,影像高度係指在成像面的影 像對角線(image circle)長度的1/2,且FOV為鏡頭的視場角。
以下將說明本發明的鏡頭的第二實施例的設計。圖4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鏡頭架構示意圖。於本實施例中,鏡頭10b的第一透鏡L1至第八透鏡L8的屈光度分別為負、負、負、正、負、正、負、正,第三透鏡L3及第八透鏡L8為非球面透鏡,且第五透鏡L5、第六透鏡L6及第七透鏡L7構成三合透鏡。再者,表面S1的直徑為17.4mm,表面S5的直徑為6.8mm,表面S15的直徑為8.6mm。鏡頭10b中的透鏡及其周邊元件的設計參數如表三所示。
表四列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中,鏡頭的各透鏡表面的各階非球面係數及二次曲面係數值。
以下將說明本發明的鏡頭的第三實施例的設計。圖7是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鏡頭架構示意圖。於本實施例中,鏡頭10c的第一透鏡L1至第八透鏡L8的屈光度分別為負、負、負、正、正、負、正、正,第八透鏡L8為非球面透鏡,且第五透鏡L5、第六透鏡L6及第七透鏡L7構成三合透鏡。再者,表面S1的直徑為18.2mm,表面S5的直徑為6.6mm,表面S15的直徑為9.2mm。鏡頭10c中的透 鏡及其周邊元件的設計參數如表五所示。
表六列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中,鏡頭的各透鏡表面的各階非球面係數及二次曲面係數值。
以下將說明本發明的鏡頭的第四實施例的設計。圖10是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鏡頭架構示意圖。於本實施例中,鏡頭10d的第一透鏡L1至第八透鏡L8的屈光度分別為負、負、負、正、正、負、正、正,第三透鏡L3及第七透鏡L7為非球面透鏡,且第五透鏡L5、第六透鏡L6及第七透鏡L7構成三合透鏡。表面S1的直徑為20.8mm,表面S5的直徑為7.4mm,表面S15的直徑為9.4mm。鏡頭10d中的透鏡及其周邊元件的設計參數如表七所示。
表八列出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中,鏡頭的各透鏡表面的各階非球面係數及二次曲面係數值。
以下將說明本發明的鏡頭的第五實施例的設計。圖13是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鏡頭架構示意圖。於本實施例中,鏡頭10e的第一透鏡L1至第八透鏡L8的屈光度分別為負、負、負、正、負、正、負、正且均為球面透鏡,且第五透鏡L5、第六透鏡L6及第七透鏡L7構成三合透鏡。表面S1的直徑為18.8mm,表面S5的直徑為6.8mm,表面S15的直徑為8.8mm。鏡頭10e中的透鏡及其周邊元件的設計參數如表九所示。
以下將說明本發明的鏡頭的第六實施例的設計。圖16是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鏡頭架構示意圖。於本實施例中,鏡頭10f的第一透鏡L1至第九透鏡L9的屈光度分別為負、負、負、正、正、正、負、正、正且均為球面透鏡,且第六透鏡L6、第七透鏡L7及第八透鏡L8構成三合透鏡。表面S1的直徑為18.0mm,表面S5的直徑為8.2mm,表面S17的直徑為8.0mm。鏡頭10f中的透鏡及其周邊元件的設計參數如如表十所示。
圖5及圖6為本實施例鏡頭10b的成像光學模擬數據圖,其中圖5為可見光之光線扇形圖,圖6為555奈米可見光和850奈米紅外光之光學傳遞函數曲線圖。圖8及圖9為本實施例鏡頭10c的成像光學模擬數據圖,其中圖8為可見光之光線扇形圖,圖9為555奈米可見光和850奈米紅外光之光學傳遞函數曲線圖。圖11及圖12為本實施例鏡頭10d的成像光學模擬數據圖,其中圖11為可見光之光線扇形圖,圖12為555奈米可見光和850奈米紅外光之光學傳遞函數曲線圖。圖14及圖15為本實施例鏡頭10e的成像光學模擬數據圖,其中圖14為可見光之光線扇形圖,圖15為555奈米可見光和850奈米紅外光之光學傳遞函數曲線圖。圖17及圖18為本實施例鏡頭10f 的成像光學模擬數據圖,其中圖17為可見光之光線扇形圖,圖18為555奈米可見光和850奈米紅外光之光學傳遞函數曲線圖。上述各個模擬數據圖所顯示出的圖形均在標準的範圍內,由此可驗證本實施例之鏡頭確實能夠兼具良好的光學成像品質,且由圖3、6、9、12及18之實施例可看出焦平面偏移量小於10μm,故具良好的日夜共焦特性。
圖19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鏡頭的製造方法的流程圖。請參考圖19,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鏡頭的製造方法至少可以應用於圖1、4、7、10、13和16的鏡頭10a-10f。以下說明將以應用於圖1的鏡頭10a為例,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在本實施例的鏡頭的製造方法中,在步驟S900中,提供一鏡筒。在步驟S910中,將第一透鏡群20置入並固定於鏡筒內。在步驟S920中,將第二透鏡群30置入並固定於鏡筒內,以完成鏡頭10a的製造。上述步驟亦可視需要變化順序而不限定。
由以上實施例可知,本發明,可在有限的空間中提供一種能兼顧輕量化及日夜共焦,且能提供較低的製造成本及較佳的成像品質的鏡頭設計。
以上各具體實施例中所列出的表格中的參數僅為例示之用,而非限制本發明。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另外,本發明的任一實施例或申請專利範圍不須達成本發明所揭露之全部目的或優點或特點。此外,摘要部分和標題僅是用來輔助專利文件搜尋之用,並非用來限制本發明之權利範 圍。

Claims (10)

  1. 一種鏡頭,包含:一具有負屈光度的第一透鏡群,該第一透鏡群自一第一側至一第二側,依序設置一具有負屈光度的第一透鏡、一具有屈光度的第二透鏡及一具有負屈光度的第三透鏡;一具有正屈光度的第二透鏡群,設於該第一透鏡群與該第二側之間;以及一光圈,設於該第一透鏡群與該第二透鏡群之間;其中該鏡頭包含具屈光度的透鏡總數目小於10,且該鏡頭符合下列條件:2.1<D1/D3<3.0且1.9<D1/DL<3.2,其中D1為該第一透鏡面向該第一側的表面的直徑,D3為第三透鏡面向該第一側的表面的直徑,DL為由該第一側起算的最後一片透鏡面向該第二側的表面的直徑。
  2. 一種鏡頭,包含:由一影像放大側至一影像縮小側依序設置的一第一透鏡群、一光圈和一第二透鏡群,該第一透鏡群具有負屈光度,該第二透鏡群具有正屈光度,該第一透鏡群包含一具有負屈光度的第一透鏡、一具有屈光度的第二透鏡以及一具有負屈光度的第三透鏡,且該第一透鏡最靠近該影像放大側,該鏡頭包含屈光度的透鏡總數目小於10且最多包含3片非球面透鏡,且該鏡頭符合下列條件:0.146<IH/TTL<0.174且0.023<IH/FOV<0.026,其中IH為該鏡頭在一成像面的影像高度,影像高度係指在該成像面的影像對角線(image circle)長度的1/2,TTL為該第一透鏡面對該影像放大側的表面,至該鏡頭最後一片透鏡面對該影像縮小側之表面在一光軸上的長 度,且FOV為該鏡頭的視場角。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鏡頭,其中該長度TTL小於30mm且該視場角FOV大於180度。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鏡頭,其中該鏡頭滿足下列條件之一:(1)該第二透鏡具有負屈光度,且該鏡頭具有至少一阿貝數大於60的透鏡,(2)該鏡頭的光圈值大於1.6。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鏡頭,其中該第二透鏡群滿足下列條件之一:(1)包含一雙合透鏡或三合透鏡,(2)相鄰兩個透鏡間沿一光軸的最小距離小於0.05mm,(3)包含一三合透鏡,屈光度為正、負、正或負、正、負。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鏡頭,其中該鏡頭滿足下列條件之一:(1)第三透鏡為負屈光度,形狀為雙凹、凸凹或凹凸,(2)該第一透鏡群具有一個負屈光度的非球面透鏡,(3)該第二透鏡群具有至少一個非球面透鏡。。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鏡頭,其中該鏡頭滿足下列條件之一:(1)該鏡頭有8個鏡片,屈光度為負、負、負、正、正、負、正、正,(2)該鏡頭有8個鏡片,屈光度為負、負、負、正、負、正、負、正,(3)該鏡頭有9個鏡片,屈光度為負、負、負、正、正、正、負、正、正。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鏡頭,其中以555奈米光線通過該鏡頭所形成的一第一焦平面與該鏡頭的光軸所形成之交點,稱為第一交點,以850奈米光線通過該鏡頭所形成的一第二焦平面與該鏡頭的光軸所形成之交點,稱為第二交點,且該第二交點相對於該第一交點的偏移量小於10μm。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鏡頭,其中該鏡頭滿足下列條件之一:(1)該鏡頭有8個鏡片,形狀為凸凹、凸凹、雙凹、雙凸、凹凸、雙凹、雙凸、雙凸,(2)該鏡頭有8個鏡片,屈光度為凸凹、凸凹、凸凹、雙凸、凸凹、雙凸、凸凹、雙凸,(3)該鏡頭有8個鏡片,形狀為凸凹、凸凹、凸凹、雙凸、雙凸、雙凹、雙凸、凹凸,(4)該鏡頭有8個鏡片,形狀為凸凹、凸凹、凸凹、雙凸、雙凸、雙凹、雙凸、雙凸,(3)該鏡頭有9個鏡片,屈光度為凸凹、凸凹、雙凹、凹凸、凹凸、雙凸、雙凹、雙凸、雙凸。
  10. 一種鏡頭製造方法,包含:提供一鏡筒;將一第一透鏡群置入並固定於該鏡筒內;以及將一第二透鏡群置入並固定於該鏡筒內,其中,該鏡頭包含屈光度的透鏡總數目小於10且最多包含3片非球面透鏡,該鏡頭符合下列條件:2.1<D1/D3<3.0且1.9<D1/DL<3.2,其中D1為由一第一側起算的第一個透鏡面向該第一側的表面的直徑,D3為由該第一側起算的第三個透鏡面向該第一側的表面的直徑,DL為由該第一側起算的最後一個透鏡面向該第二側的表面的直徑。
TW106146530A 2017-12-29 2017-12-29 鏡頭及其製造方法 TWI7033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46530A TWI703345B (zh) 2017-12-29 2017-12-29 鏡頭及其製造方法
CN201810090752.XA CN109991717A (zh) 2017-12-29 2018-01-30 镜头及其制造方法
CN202310671326.6A CN116482836A (zh) 2017-12-29 2018-01-30 取像镜头及其制造方法
US15/959,879 US10558022B2 (en) 2017-12-29 2018-04-23 Optical lens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46530A TWI703345B (zh) 2017-12-29 2017-12-29 鏡頭及其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0954A true TW201930954A (zh) 2019-08-01
TWI703345B TWI703345B (zh) 2020-09-01

Family

ID=67059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46530A TWI703345B (zh) 2017-12-29 2017-12-29 鏡頭及其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558022B2 (zh)
CN (2) CN109991717A (zh)
TW (1) TWI703345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4408B (zh) * 2021-06-03 2022-08-11 大陸商信泰光學(深圳)有限公司 廣角鏡頭(三十三)
TWI789011B (zh) * 2021-04-06 2023-01-01 南韓商三星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
TWI790016B (zh) * 2021-11-29 2023-01-11 今國光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八片式廣角鏡頭
TWI804795B (zh) * 2021-01-07 2023-06-11 光芒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鏡頭及其製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571658B2 (en) * 2017-01-06 2020-02-25 Ability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
CN110879458B (zh) * 2018-09-06 2022-07-12 信泰光学(深圳)有限公司 广角镜头
JP2020170139A (ja) * 2019-04-05 2020-10-15 昭和オプ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短波長赤外線用撮像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CN110908225B (zh) * 2019-12-31 2020-11-03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镜头及投影设备
JP7497574B2 (ja) * 2020-01-29 2024-06-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カメラ装置および移動体
TWI735245B (zh) * 2020-05-29 2021-08-01 光芒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鏡頭及其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41983B2 (ja) * 1995-05-19 2004-07-14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広角レンズ
JP4703996B2 (ja) * 2004-09-24 2011-06-1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投写型表示装置
CN101359087B (zh) * 2007-08-02 2010-06-0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广角镜头及使用该广角镜头的车辆装置
JP5064154B2 (ja) 2007-09-07 2012-10-31 日本電産ニッシン株式会社 超広角レンズ
TWI418873B (zh) * 2011-03-15 2013-12-11 Young Optics Inc 廣角鏡頭
JP6011921B2 (ja) * 2012-09-18 2016-10-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結像レンズ、撮像装置および情報装置
CN104076492B (zh) * 2013-03-29 2017-01-18 佳能株式会社 透镜装置和包括透镜装置的图像拾取装置
KR102083931B1 (ko) * 2014-01-21 2020-03-03 한화테크윈 주식회사 광각 렌즈계
CN104007535B (zh) 2014-06-10 2016-10-05 舜宇光学(中山)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超广角镜头
WO2016069418A1 (en) 2014-10-27 2016-05-06 Alex Ning Wide - angle lenses with low distortion
CN204536640U (zh) 2015-04-10 2015-08-05 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红外共焦鱼眼镜头
KR101762007B1 (ko) * 2015-08-10 2017-07-26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촬상 광학계
CN105182507B (zh) * 2015-10-28 2017-06-23 东莞市宇瞳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广角定焦镜头
CN105372789A (zh) * 2015-11-11 2016-03-02 苏州莱能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畸变高分辨率大视角无人机镜头光学系统
US10261290B2 (en) 2015-12-28 2019-04-16 Alex Ning Compact wide angle lens
TWI663425B (zh) * 2015-12-29 2019-06-21 揚明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鏡頭
US10386626B2 (en) * 2016-02-12 2019-08-20 Nikon Corporation Non-telecentric multispectral stereoscopic endoscope objective
JP2017161569A (ja) * 2016-03-07 2017-09-1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05892024B (zh) 2016-03-11 2018-11-23 信华精机有限公司 一种高清鱼眼光学镜头
TWI688787B (zh) * 2016-03-25 2020-03-21 揚明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取像裝置
CN105676428B (zh) * 2016-04-12 2017-12-15 广东弘景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广角光学系统及其应用的镜头
CN206020797U (zh) 2016-08-31 2017-03-15 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鱼眼光学系统
CN107505693A (zh) * 2017-10-10 2017-12-22 上海小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鱼眼镜头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04795B (zh) * 2021-01-07 2023-06-11 光芒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鏡頭及其製造方法
TWI789011B (zh) * 2021-04-06 2023-01-01 南韓商三星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
TWI774408B (zh) * 2021-06-03 2022-08-11 大陸商信泰光學(深圳)有限公司 廣角鏡頭(三十三)
TWI790016B (zh) * 2021-11-29 2023-01-11 今國光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八片式廣角鏡頭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82836A (zh) 2023-07-25
CN109991717A (zh) 2019-07-09
US10558022B2 (en) 2020-02-11
US20190204569A1 (en) 2019-07-04
TWI703345B (zh) 2020-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03345B (zh) 鏡頭及其製造方法
TWI720172B (zh) 光學鏡頭
TW201802518A (zh) 光學鏡頭
TWI687716B (zh) 變焦鏡頭
TWI781987B (zh) 鏡頭及其製造方法
TW201816461A (zh) 光學鏡頭
TWI823882B (zh) 鏡頭及其製造方法
TWI688788B (zh) 取像鏡頭及其製造方法
TWI796312B (zh) 鏡頭及其製造方法
TWI768063B (zh) 鏡頭及其製造方法
CN110554478A (zh) 镜头及其制造方法
CN110320637B (zh) 镜头及其制造方法
CN117761874A (zh) 定焦镜头
CN110687658A (zh) 镜头及其制造方法
TW202102890A (zh) 光學鏡頭及其製造方法
TWI735245B (zh) 光學鏡頭及其製造方法
TWI742307B (zh) 取像鏡頭及其製造方法
TWI761625B (zh) 鏡頭及其製造方法
TWI628458B (zh) 光學鏡頭
TWI766975B (zh) 鏡頭及其製造方法
CN111323893B (zh) 镜头及其制造方法
TWI797452B (zh) 光學鏡頭及其製造方法
TWI818095B (zh) 光學鏡頭及其製造方法
TWI831882B (zh) 變焦投影鏡頭
CN110716281A (zh) 镜头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