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89011B - 光學成像系統 - Google Patents

光學成像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89011B
TWI789011B TW110134139A TW110134139A TWI789011B TW I789011 B TWI789011 B TW I789011B TW 110134139 A TW110134139 A TW 110134139A TW 110134139 A TW110134139 A TW 110134139A TW I789011 B TWI789011 B TW I78901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imaging system
optical imaging
lenses
ima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341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40207A (zh
Inventor
金炳賢
鄭弼鎬
趙鏞主
Original Assignee
南韓商三星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21007216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220138778A/ko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韓商三星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韓商三星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402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402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890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89011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34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four components onl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our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8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designed for infrared ligh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2Telephoto objectives, i.e. systems of the type + - in which the distance from the front vertex to the image plane is less than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6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five components onl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 Cameras In General (AREA)
  • Aiming, Guidance, Guns With A Light Source, Armor, Camouflage, And Targets (AREA)
  • Optical Radar Systems And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根據本揭露實施例的一種光學成像系統包括自物體側依序佈置的第一透鏡、第二透鏡及第三透鏡。在根據本實施例的所述光學成像系統中,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之間的空氣隙大於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之間的空氣隙。另外,在根據本實施例的所述光學成像系統中,第一透鏡是由玻璃材料形成,且第一透鏡在與光軸相交的第一方向上的長度不同於第一透鏡在與光軸相交的第二方向上的長度。

Description

光學成像系統
[相關申請案的交叉參考]
本申請案主張在韓國智慧財產局中於2021年4月6日提出申請的韓國專利申請案第10-2021-0044410號及於2021年6月3日提出申請的韓國專利申請案第10-2021-0072168號的優先權權益,所述韓國專利申請案的全部揭露內容出於全部目的併入本案供參考。
本揭露是有關於一種包括D切割(D-cut)透鏡的光學成像系統。
隨著用於可攜式終端的照相機的效能逐漸提高,對具有高放大率的光學成像系統(用於攝遠成像)的需求及必要性亦在增加。然而,由於具有高放大率的光學成像系統具有相當大的大小以達成長焦距,因此可能難以安裝於小的可攜式終端(尤其是薄的終端)中。
一種包括光學路徑轉換工具(例如,稜鏡)的光學成像系統被視為用於解決上述問題的方法。作為用於解決上述問題的另一方法,正在考慮一種包括其中其一個側表面及與所述一個側表面相對的另一側表面被切割的透鏡(稱為D切割透鏡)的光學成像系統。根據後一者的光學成像系統可在與光軸相交的方向上(即,在透鏡的徑向方向上)減小其大小,且因此可應用於薄的終端。
然而,由於D切割透鏡在透鏡的水平方向(X軸)與垂直方向(Y軸)上具有不同的大小,因此光學成像系統的解析度或效能可能劣化。舉例而言,在包括D切割透鏡的光學成像系統中,由於X-Y不平衡(其中其在X軸及Y軸上的變形改變的現象),可能難以確保關於光學效能的可靠性。
以上資訊僅作為背景資訊呈現,以幫助理解本揭露。至於上述中任何內容是否可作為關於本揭露的先前技術來應用,未作出確定且未作出斷言。
提供此發明內容是為了以簡化形式介紹下文在實施方式中所進一步闡述的一系列概念。此發明內容並不旨在辨識所主張標的物的關鍵特徵或本質特徵,亦非旨在用於幫助確定所主張標的物的範圍。
在一個一般態樣中,一種光學成像系統包括:第一透鏡、第二透鏡及第三透鏡,自物體側依序佈置,其中所述第一透鏡具有正的折射力,其中所述第一透鏡的阿貝數(V1)大於70,且其中自所述第一透鏡的物體側表面至所述第二透鏡的影像側表面的距離(D12)為2毫米或大於2毫米。
所述第一透鏡的所述阿貝數可大於70且小於96。
可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2.0毫米< D12 < 4.0毫米。
所述第一透鏡的焦距可大於8.0毫米且小於16.0毫米。
可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1.5 < f/f1 < 3.0,其中f是所述光學成像系統的焦距,且f1是所述第一透鏡的焦距。
可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0 ≦ D12/f ≦ 0.2,其中f是所述光學成像系統的焦距。
可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1.0 ≦ |f1/f2| ≦ 3.0,其中f1是所述第一透鏡的焦距,且f2是所述第二透鏡的焦距。
可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90 < V1 + V2,其中V2是所述第二透鏡的阿貝數。
所述第一透鏡可在與光軸相交的第一方向上具有不同於在與所述光軸相交的第二方向上的有效半徑的有效半徑。
可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0.5 < ARL1 < 1.0,其中ARL1是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所述有效半徑(L1Ry,最小有效半徑)與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有效半徑(L1Rx,最大有效半徑)之間的比率(L1Ry/L1Rx)。
可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1.3 ≦ Dmax1/Dmax2 ≦ 2.0,其中Dmax1是所述第一透鏡的最大有效半徑,且Dmax2是所述第二透鏡的最大有效半徑。
所述光學成像系統可更包括設置於所述第一透鏡的物體側上的光學路徑轉換構件。
所述光學成像系統可更包括依序佈置於所述第三透鏡的影像側上的第四透鏡或者第四透鏡及第五透鏡。
在另一一般態樣中,一種光學成像系統包括:多個透鏡,自物體側以空氣隙依序佈置,其中所述多個透鏡中最靠近所述物體側設置的第一透鏡具有正的折射力,其中所述第一透鏡的阿貝數大於70,且其中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0.8 < TTL/f < 1.0,其中TTL是自所述第一透鏡的物體側表面至影像平面的距離,且f是所述光學成像系統的焦距。
可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48 < NminV-NmaxV < 76,其中NminV是所述多個透鏡中具有最小折射率的透鏡的阿貝數,且NmaxV是所述多個透鏡中具有最大折射率的透鏡的阿貝數。
可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8.0毫米< BFL < 18.0毫米,其中BFL是自所述多個透鏡中最靠近所述影像平面的最後透鏡的影像側表面至所述影像平面的距離。
可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0.5 < CT1/D12 < 0.9,其中CT1是所述第一透鏡沿光軸的中心處的厚度,且D12是自所述第一透鏡的影像側表面至所述多個透鏡中的第二透鏡的物體側表面的距離。
在另一一般態樣中,一種光學成像系統包括:第一透鏡,最靠近依序佈置的透鏡的物體側設置,其中所述第一透鏡包括正的折射力、大於70的阿貝數(V1)及其中在與光軸相交的第一方向上的有效半徑不同於在與所述光軸相交的第二方向上的有效半徑的D切割形狀,且其中依序佈置的所述透鏡中的二或更多個透鏡設置於所述第一透鏡的影像側上。
藉由閱讀以下詳細說明、圖式及申請專利範圍,其他特徵及態樣將顯而易見。
在下文中,儘管將參照附圖詳細闡述本揭露的實例,然而應注意,實例並不限於此。
提供以下詳細說明以幫助讀者獲得對本文中所述方法、設備及/或系統的全面理解。然而,在理解此揭露內容之後,本文中所述方法、設備及/或系統的各種改變、潤飾及等效形式將顯而易見。舉例而言,本文中所述的操作順序僅為實例,且不旨在限於本文中所述操作順序,而是如在理解此揭露內容之後將顯而易見,除必需以特定次序發生的操作以外,亦可有所改變。此外,為提高清晰性及簡潔性,可省略對此項技術中已知的特徵的說明。
本文中所述特徵可以不同形式實施,且不被解釋為限於本文中所述實例。確切而言,提供本文中所述實例僅是為了示出在理解此揭露內容之後將顯而易見的、實施本文中所述方法、設備及/或系統的諸多可能方式中的一些方式。
在說明書通篇中,當例如層、區域或基板等元件被闡述為位於另一元件「上」、「連接至」或「耦合至」另一元件時,所述元件可直接位於所述另一元件「上」、直接「連接至」或直接「耦合至」所述另一元件,或者可存在介於其間的一或多個其他元件。反之,當一元件被闡述為「直接位於」另一元件「上」、「直接連接至」或「直接耦合至」另一元件時,則可不存在介於其間的其他元件。
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語「及/或」包括相關聯列出項中的任一者及任意二或更多者的任意組合;類似地,「中的至少一者」包括相關聯列出項中的任一者及任意二或更多者的任意組合。
儘管本文中可能使用例如「第一(first)」、「第二(second)」及「第三(third)」等用語來闡述各種構件、組件、區域、層或區段,然而該些構件、組件、區域、層或區段不受該些用語限制。確切而言,該些用語僅用於區分各個構件、組件、區域、層或區段。因此,在不背離實例的教示內容的條件下,本文中所述實例中所提及的第一構件、組件、區域、層或區段亦可被稱為第二構件、組件、區域、層或區段。
為易於說明,在本文中可使用例如「上方」、「上部」、「下方」、「下部」及類似用語等空間相對性用語來闡述圖中所示的一個元件相對於另一元件的關係。此種空間相對性用語旨在除圖中所繪示定向以外亦囊括裝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定向。舉例而言,若翻轉圖中的裝置,則被闡述為相對於另一元件位於「上方」或「上部」的元件此時將相對於所述另一元件位於「下方」或「下部」。因此,用語「上方」同時囊括視裝置空間定向而定的上方與下方兩種定向。所述裝置亦可以其他方式定向(例如,旋轉90度或處於其他定向),且本文中所使用的空間相對性用語要相應地進行解釋。
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僅是為了闡述各種實例,而並非用於限制本揭露。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示,否則冠詞「一(a、an)」及「所述(the)」旨在亦包括複數形式。用語「包括(comprises)」、「包含(includes)」及「具有(has)」指明所陳述的特徵、數目、操作、構件、元件及/或其組合的存在,但不排除一或多個其他特徵、數目、操作、構件、元件及/或其組合的存在或添加。
由於製造技術及/或容差,圖式中所示的形狀可能發生變化。因此,本文中所述的實例並不限於圖式中所示的具體形狀,而是包括在製造期間發生的形狀變化。
應注意,在本文中關於實例使用用語「可」(例如,關於實例可包括或實施什麼)意指存在其中包括或實施此種特徵的至少一個實例,但所有實例並不限於此。
如在理解此揭露內容之後將顯而易見,本文中所述的實例的特徵可以各種方式組合。此外,儘管本文中所述的實例具有多種配置,然而如在理解此揭露內容之後將顯而易見,其他配置亦為可能的。
透鏡表面的有效孔徑半徑是所述透鏡表面的光所實際穿過的部分的半徑,且未必是透鏡表面的外邊緣的半徑。透鏡的物體側表面與透鏡的影像側表面可具有不同的有效孔徑半徑。
換言之,透鏡表面的有效孔徑半徑是透鏡表面的光軸與穿過透鏡表面的邊沿光線之間在垂直於透鏡表面的光軸的方向上的距離。
本揭露的一個態樣旨在提供一種光學成像系統,所述光學成像系統被配置成在確保關於光學效能的可靠性的同時能夠達成微型化及薄度。
另外,在本說明書中,第一透鏡指代與物體(或對象)最相鄰的透鏡,且第三透鏡、第四透鏡或第五透鏡指代與成像平面(或影像感測器)最相鄰的透鏡。在本說明書中,曲率半徑、厚度、總軌跡長度(total track length,TTL)(沿光軸自第一透鏡的物體側表面至成像平面的距離)、IMG HT(成像平面的對角線長度的一半)及焦距的單位以毫米(mm)指示。透鏡的厚度、透鏡之間的間隙以及TTL指代透鏡沿光軸的距離。此外,在對透鏡的形狀的說明中,其中一個表面為凸的配置指示所述表面的光軸區域為凸的,且其中一個表面為凹的配置指示所述表面的光軸區域為凹的。因此,即便當闡述透鏡的一個表面為凸的時,所述透鏡的邊緣亦可為凹的。相似地,即便當闡述透鏡的一個表面為凹的時,所述透鏡的邊緣亦可為凸的。在本說明書中,影像平面指代透鏡聚焦於其上的平面或影像感測器的一個表面。
一種光學成像系統可包括包含多個透鏡的光學系統。舉例而言,所述光學成像系統的光學系統可包括具有折射力的多個透鏡。然而,所述光學成像系統不限於具有折射力的透鏡。舉例而言,所述光學成像系統可包括用於折射入射光的稜鏡及用於調節光量的光闌。另外,所述光學成像系統可包括用於阻擋紅外線的紅外截止濾光片。
透鏡可由具有不同於空氣的折射率的折射率的材料形成。舉例而言,透鏡可由塑膠或玻璃材料形成。透鏡中的至少一者可具有非球面形狀。透鏡的非球面表面可由方程式1表達。
方程式1
Figure 02_image001
在方程式1中,c是對應透鏡的曲率半徑的倒數,K是圓錐常數,r是自非球面表面上的任一點至光軸的距離,A至H及J是非球面表面常數,且Z(或SAG)是自非球面表面上的某一點至對應非球面表面的頂點在光軸方向上的高度。
根據本揭露實施例的一種光學成像系統可包括自物體側依序佈置的多個透鏡。舉例而言,所述光學成像系統可包括自物體側依序佈置的第一透鏡、第二透鏡及第三透鏡。所述光學成像系統的配置不限於第一透鏡至第三透鏡。舉例而言,所述光學成像系統可包括自物體側依序佈置的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及第四透鏡。作為另一實例,所述光學成像系統可包括自物體側依序佈置的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及第五透鏡。
根據實施例的一種光學成像系統可包括具有正的折射力的透鏡。舉例而言,第一透鏡可具有正的折射力。所述光學成像系統可包括具有顯著量級的阿貝數的透鏡。舉例而言,所述光學成像系統可包括具有大於70的阿貝數的透鏡。作為具體實例,所述光學成像系統中的第一透鏡的阿貝數可大於70。在所述光學成像系統中,可在透鏡之間形成空氣隙。舉例而言,自物體側依序佈置的所述多個透鏡可被佈置成不接觸鄰近的透鏡。在所述光學成像系統中,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之間的空氣隙可大於其他透鏡之間的空氣隙。舉例而言,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之間的空氣隙(自第一透鏡的影像側表面至第二透鏡的物體側表面的距離)可大於2.0毫米。
根據本揭露另一實施例的一種光學成像系統可包括自物體側依序佈置的多個透鏡。舉例而言,所述光學成像系統可包括自物體側依序佈置的第一透鏡、第二透鏡及第三透鏡。所述光學成像系統的配置不限於第一透鏡至第三透鏡。舉例而言,所述光學成像系統可包括自物體側依序佈置的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及第四透鏡。作為另一實例,所述光學成像系統可包括自物體側依序佈置的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及第五透鏡。
根據本揭露另一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可包括具有正的折射力的透鏡。舉例而言,第一透鏡可具有正的折射力。另外,所述光學成像系統可包括具有負的折射力的透鏡。舉例而言,第二透鏡可具有負的折射力。所述光學成像系統可包括其中物體側表面是凹的透鏡。舉例而言,第二透鏡的物體側表面可為凹的。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種光學成像系統可包括為不同材料的透鏡。舉例而言,所述光學成像系統可包括由玻璃材料形成的透鏡及由塑膠材料形成的透鏡。相較於由其他材料形成的透鏡,由玻璃材料形成的透鏡可具有更大的阿貝數。舉例而言,由玻璃材料形成的透鏡可具有為70或大於70的阿貝數。由玻璃材料形成的透鏡可被配置成使得在與光軸相交的第一方向上的長度(或有效半徑)不同於在與光軸相交的第二方向上的長度(或有效半徑)。舉例而言,由玻璃材料形成的透鏡可以其中至少一個側表面被切割的形式製造(D切割形狀)。由玻璃材料形成的透鏡可被配置成具有預定的折射力。舉例而言,由玻璃材料形成的透鏡可具有正的折射力。由玻璃材料形成的透鏡可最靠近物體側設置。舉例而言,第一透鏡可由玻璃材料形成。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種光學成像系統可僅包括D切割透鏡。舉例而言,如上所述,所述光學成像系統可僅配置由玻璃材料形成為D切割形狀的第一透鏡,同時第一透鏡最靠近物體側設置。因此,根據本說明書的所述光學成像系統可最小化由於D切割透鏡的X-Y不平衡導致的光學效能劣化問題。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種光學成像系統可被配置成使得在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之間形成空氣隙。舉例而言,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之間的空氣隙(自第一透鏡的影像側表面至第二透鏡的物體側表面的距離)可為2.0毫米或大於2.0毫米。作為另一實例,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之間的空氣隙可大於其他透鏡之間的空氣隙。
上述限制條件可使得設置於第一透鏡的影像側表面上的透鏡的有效半徑減小,且可最小化第一透鏡的X-Y不平衡對第二透鏡的影響。
所述光學成像系統可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中的一或多者: 0毫米< f1 70 < V1 2毫米< D12 0.5毫米< ARL1 < 1.0毫米 1.5 < f/f1 < 3.0 0 ≦ D12/f ≦ 0.2 1.3 ≦ Dmax1/Dmax2 ≦ 2.0 1.0 ≦ |f1/f2| ≦ 3.0 90 < V1+V2。
在以上條件表達式中,f是所述光學成像系統的焦距,f1是第一透鏡的焦距,f2是第二透鏡的焦距,V1是第一透鏡的阿貝數,V2是第二透鏡的阿貝數,D12是自第一透鏡的物體側表面至第二透鏡的影像側表面的距離,ARL1是第一透鏡在長軸方向上的有效半徑(L1Rx,或最大有效半徑)與第一透鏡在短軸方向上的有效半徑(L1Ry,或最小有效半徑)之間的比率(L1Ry/L1Rx),Dmax1是第一透鏡的最大有效半徑,且Dmax2是第二透鏡的最大有效半徑。
另外,所述光學成像系統可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中的一或多者: 8.0毫米< f1 < 16毫米 70 < V1 < 96 2.0毫米< D12 < 4.0毫米 0.10 ≦ D12/f ≦ 0.20 90 < V1+V2 < 120 0.3 < BFL/TTL < 0.7 8.0毫米< BFL < 18.0毫米 0.5 < CT1/D12 < 0.9 48 < NminV-NmaxV < 76 43 < V1/Nd1 < 65 10 < V2/Nd2 < 38 10 < V3/Nd3 < 38 0.8 < TTL/f < 1.0。
在以上條件表達式中,BFL是自最靠近影像平面的透鏡的影像側表面至影像平面的距離,TTL是自第一透鏡的物體側表面至影像平面的距離,CT1是第一透鏡沿光軸的中心處的厚度,NminV是具有最小折射率的透鏡的阿貝數,NmaxV是具有最大折射率的透鏡的阿貝數,Nd1是第一透鏡的折射率,Nd2是第二透鏡的折射率,Nd3是第三透鏡的折射率,V2是第二透鏡的阿貝數,且V3是第三透鏡的阿貝數。
在下文中,將基於隨附例示性圖式詳細闡述本揭露的實施例。
首先,將參照圖1闡述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
光學成像系統100可包括自物體側依序佈置的第一透鏡110、第二透鏡120、第三透鏡130及第四透鏡140。第一透鏡110可具有正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其中物體側表面為凸的且影像側表面為凸的形狀。第二透鏡120可具有負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其中物體側表面為凹的且影像側表面為凹的形狀。第三透鏡130可具有正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其中物體側表面為凸的且影像側表面為凸的形狀。第四透鏡140可具有負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其中物體側表面為凸的且影像側表面為凹的形狀。
光學成像系統100可包括由塑膠材料形成的透鏡及由玻璃材料形成的透鏡。舉例而言,第一透鏡110可由玻璃材料形成,且其餘透鏡可由塑膠材料形成。
光學成像系統100可更包括濾光片IF及影像平面IP。
濾光片IF可設置於影像平面IP前方,以阻擋包括於入射光中的紅外線。影像平面IP可提供用於對由透鏡折射的光進行成像的空間。影像平面IP可形成於影像感測器IS上。舉例而言,影像平面IP可形成於影像感測器IS的一個表面上。影像平面IP可不必形成於影像感測器IS上。舉例而言,影像平面IP可形成於能夠會聚光學訊號的任何類型的構件或裝置(例如影像膜或類似物)上。
表1示出根據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透鏡的性質,且表2示出根據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非球面表面值。
表1
表面編號 組件 曲率半徑 厚度/距離 折射率 阿貝數 有效半徑(長軸半徑) 短軸半徑
1    無窮大 0.000            
2 第一透鏡 5.5081 2.005 1.497 81.6 3.0 2.2
3    -310.2280 2.985       2.8 2.2
4 第二透鏡 -5.5588 0.890 1.639 23.5 1.9   
5    6.9643 0.640       1.8   
6 第三透鏡 11.5227 0.970 1.661 20.4 1.9   
7    -11.3370 0.394       1.9   
8 第四透鏡 13.3793 0.750 1.544 56.0 1.8   
9    11.8607 5.000       1.8   
10 濾光片 無窮大 0.210 1.518 64.2 2.1   
11    無窮大 10.286       2.1   
12 影像平面 無窮大 0.003       2.9   
表2
表面編號 2 3 4 5 6 7 8 9
K 0.000E+00 0.000E+00 -9.528E-01 -3.10E+00 0.000E+00 0.000E+00 4.005E-01 7.832E-01
A 0.000E+00 0.000E+00 3.277E-04 1.950E-04 -1.157E-03 -1.357E-03 -3.300E-03 -1.519E-03
B 0.000E+00 0.000E+00 1.257E-04 7.398E-04 1.511E-03 7.943E-04 -6.406E-04 -4.171E-04
C 0.000E+00 0.000E+00 1.648E-05 -1.509E-04 -8.219E-04 -5.222E-04 2.869E-05 -2.190E-04
D 0.000E+00 0.000E+00 -1.073E-05 4.045E-06 3.815E-04 3.042E-04 5.377E-06 1.371E-04
E 0.000E+00 0.000E+00 1.437E-06 4.971E-06 -1.246E-04 -1.192E-04 3.333E-06 -2.483E-05
F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4.709E-07 2.304E-05 2.593E-05 -7.272E-07 -6.995E-07
G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5.484E-08 -1.198E-06 -1.968E-06 -2.002E-07 3.776E-07
H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1.720E-07 -1.401E-07 1.310E-07 1.273E-07
J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1.959E-08 2.531E-08 -1.540E-08 -2.443E-08
將參照圖3闡述根據第二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
光學成像系統200可包括自物體側依序佈置的第一透鏡210、第二透鏡220及第三透鏡230。第一透鏡210可具有正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其中物體側表面為凸的且影像側表面為凹的形狀。第二透鏡220可具有負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其中物體側表面為凹的且影像側表面為凹的形狀。第三透鏡230可具有正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其中物體側表面為凸的且影像側表面為凸的形狀。
光學成像系統200可包括由塑膠材料形成的透鏡及由玻璃材料形成的透鏡。舉例而言,第一透鏡210可由玻璃材料形成,且其餘透鏡可由塑膠材料形成。
光學成像系統200可更包括濾光片IF及影像平面IP。
濾光片IF可設置於影像平面IP前方,以阻擋包括於入射光中的紅外線。影像平面IP可提供用於對由透鏡折射的光進行成像的空間。影像平面IP可形成於影像感測器IS上。舉例而言,影像平面IP可形成於影像感測器IS的一個表面上。影像平面IP可不必形成於影像感測器IS上。舉例而言,影像平面IP可形成於能夠會聚光學訊號的任何類型的構件或裝置(例如影像膜或類似物)上。
表3示出根據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透鏡的性質,且表4示出根據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非球面表面值。
表3
表面編號 組件 曲率半徑 厚度/距離 折射率 阿貝數 有效半徑(長軸半徑) 短軸半徑
1    無窮大 0.000            
2 第一透鏡 5.2024 2.000 1.459 90.2 3.0 2.1
3    48.6076 3.147       2.8 2.1
4 第二透鏡 -45.2111 0.873 1.639 23.5 1.9   
5    3.8985 0.627       1.8   
6 第三透鏡 23.0942 0.820 1.661 20.4 1.8   
7    -8.9267 0.435       1.9   
8 濾光片 無窮大 0.110 1.518 64.2 1.9   
9    無窮大 16.091       1.9   
10 影像平面 無窮大 -0.003       2.9   
表4
表面編號 2 3 4 5 6 7
K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2.509E+00 2.355E+01 2.794E-01
A 0.000E+00 0.000E+00 -7.811E-03 -1.064E-02 9.035E-04 -1.896E-03
B 0.000E+00 0.000E+00 7.713E-04 4.821E-04 7.809E-04 5.057E-04
C 0.000E+00 0.000E+00 -2.147E-05 -2.791E-04 -7.714E-04 -6.543E-04
D 0.000E+00 0.000E+00 -1.754E-05 -1.808E-05 3.735E-04 3.166E-04
E 0.000E+00 0.000E+00 2.741E-06 2.871E-06 -1.320E-04 -1.165E-04
F 0.000E+00 0.000E+00 9.233E-07 -1.943E-06 2.241E-05 2.455E-05
G 0.000E+00 0.000E+00 -1.510E-07 -3.862E-07 -7.071E-07 -2.582E-06
H 0.000E+00 0.000E+00 -6.197E-08 1.904E-07 -2.663E-07 -1.449E-08
J 0.000E+00 0.000E+00 1.164E-08 -6.499E-08 -6.562E-09 1.228E-08
將參照圖5闡述根據第三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
光學成像系統300可包括自物體側依序佈置的第一透鏡310、第二透鏡320、第三透鏡330及第四透鏡340。第一透鏡310可具有正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其中物體側表面為凸的且影像側表面為凸的形狀。第二透鏡320可具有負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其中物體側表面為凹的且影像側表面為凹的形狀。第三透鏡330可具有正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其中物體側表面為凸的且影像側表面為凸的形狀。第四透鏡340可具有正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其中物體側表面為凹的且影像側表面為凸的形狀。
光學成像系統300可包括由塑膠材料形成的透鏡及由玻璃材料形成的透鏡。舉例而言,第一透鏡310可由玻璃材料形成,且其餘透鏡可由塑膠材料形成。
光學成像系統300可更包括濾光片IF及影像平面IP。
濾光片IF可設置於影像平面IP前方,以阻擋包括於入射光中的紅外線。影像平面IP可提供用於對由透鏡折射的光進行成像的空間。影像平面IP可形成於影像感測器IS上。舉例而言,影像平面IP可形成於影像感測器IS的一個表面上。影像平面IP可不必形成於影像感測器IS上。舉例而言,影像平面IP可形成於能夠會聚光學訊號的任何類型的構件或裝置(例如影像膜或類似物)上。
表5示出根據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透鏡的性質,且表6示出根據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非球面表面值。
表5
表面編號 組件 曲率半徑 厚度/距離 折射率 阿貝數 有效半徑(長軸半徑) 短軸半徑
1    無窮大 0.000            
2 第一透鏡 5.0260 1.982 1.497 81.6 3.2 2.2
3    -594.7929 3.210       3.0 2.2
4 第二透鏡 -12.2767 0.841 1.650 21.5 1.8   
5    3.7447 1.573       1.6   
6 第三透鏡 11.8280 0.694 1.661 20.4 1.8   
7    -16.2362 0.282       1.8   
8 第四透鏡 -13.2916 1.069 1.535 55.7 1.8   
9    -11.2048 5.000       1.8   
10 濾光片 無窮大 0.210 1.518 64.2 2.1   
11    無窮大 8.903       2.1   
12 影像平面 無窮大 0.000       2.8   
表6
表面編號 2 3 4 5 6 7 8 9
K 4.93E-01 0.00E+00 7.57E+00 6.33E-01 -1.62E+01 4.29E+00 -9.50E-01 4.97E+00
A -5.04E-04 -1.69E-04 -1.42E-03 -3.84E-03 2.35E-03 1.95E-03 3.86E-04 -7.81E-04
B 3.24E-05 6.42E-04 1.92E-03 2.46E-03 5.25E-04 4.99E-06 4.19E-04 4.70E-04
C -3.09E-06 -2.02E-04 -1.07E-03 -1.13E-03 -8.00E-04 -5.71E-04 7.75E-05 8.21E-05
D -3.71E-07 3.49E-05 3.00E-04 3.76E-04 4.19E-04 3.75E-04 2.28E-05 -6.06E-07
E -1.58E-08 -3.30E-06 -3.80E-05 -5.43E-05 -1.30E-04 -1.40E-04 2.91E-06 -8.33E-07
F 1.15E-08 1.56E-07 1.60E-06 -5.02E-06 2.06E-05 3.03E-05 -4.89E-07 2.22E-07
G -6.03E-10 -2.67E-09 -6.41E-07 -5.58E-07 -1.52E-06 -3.48E-06 -1.93E-07 1.20E-08
H -3.14E-11 -4.97E-12 -2.99E-08 4.41E-08 -2.40E-09 1.57E-07 -4.00E-08 -1.82E-08
J 1.86E-12 -8.67E-13 3.62E-08 1.37E-07 0.00E+00 -1.40E-08 2.46E-09 1.94E-10
將參照圖7闡述根據第四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
光學成像系統400可包括自物體側依序佈置的第一透鏡410、第二透鏡420、第三透鏡430、第四透鏡440及第五透鏡450。第一透鏡410可具有正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其中物體側表面為凸的且影像側表面為凹的形狀。第二透鏡420可具有負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其中物體側表面為凹的且影像側表面為凹的形狀。第三透鏡430可具有負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其中物體側表面為凹的且影像側表面為凹的形狀。第四透鏡440可具有正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其中物體側表面為凹的且影像側表面為凸的形狀。第五透鏡450可具有負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其中物體側表面為凹的且影像側表面為凸的形狀。
光學成像系統400可包括由塑膠材料形成的透鏡及由玻璃材料形成的透鏡。舉例而言,第一透鏡410可由玻璃材料形成,且其餘透鏡可由塑膠材料形成。
光學成像系統400可更包括濾光片IF及影像平面IP。
濾光片IF可設置於影像平面IP前方,以阻擋包括於入射光中的紅外線。影像平面IP可提供用於對由透鏡折射的光進行成像的空間。影像平面IP可形成於影像感測器IS上。舉例而言,影像平面IP可形成於影像感測器IS的一個表面上。影像平面IP可不必形成於影像感測器IS上。舉例而言,影像平面IP可形成於能夠會聚光學訊號的任何類型的構件或裝置(例如影像膜或類似物)上。
表7示出根據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透鏡的性質,且表8示出根據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非球面表面值。
表7
表面編號 組件 曲率半徑 厚度/距離 折射率 阿貝數 有效半徑(長軸半徑) 短軸半徑
1    無窮大 0.000            
2 第一透鏡 4.7768 2.000 1.497 81.6 3.0 2.3
3    34.5280 2.870       2.7 2.3
4 第二透鏡 -8.0313 1.322 1.639 23.5 1.9   
5    15.0265 0.500       1.7   
6 第三透鏡 -30.1374 1.000 1.544 56.0 1.7   
7    55.3761 1.044       1.7   
8 第四透鏡 -89.2355 0.800 1.661 20.4 1.8   
9    -9.2015 0.139       1.7   
10 第五透鏡 -13.8374 1.000 1.535 55.7 1.7   
11    -15.4629 10.000       1.8   
12 濾光片 無窮大 0.210 1.518 64.2 2.3   
13    無窮大 3.975       2.3   
14 影像平面 無窮大 0.008       2.6   
表8
表面編號 2 3 4 5 6
K 0.00E+00 0.00E+00 3.28E+00 1.04E+01 8.71E+00
A 0.00E+00 0.00E+00 6.71E-04 -6.01E-04 -4.20E-05
B 0.00E+00 0.00E+00 7.14E-05 6.67E-04 1.35E-05
C 0.00E+00 0.00E+00 2.56E-05 -2.28E-05 3.84E-06
D 0.00E+00 0.00E+00 3.37E-06 2.86E-06 3.28E-08
E 0.00E+00 0.00E+00 -6.74E-07 4.38E-06 -1.37E-08
F 0.00E+00 0.00E+00 -1.65E-07 1.09E-06 -4.37E-08
G 0.00E+00 0.00E+00 2.56E-08 -2.43E-07 0.00E+00
H 0.00E+00 0.00E+00 -4.41E-09 -2.36E-07 0.00E+00
J 0.00E+00 0.00E+00 5.40E-10 4.27E-08 0.00E+00
表面編號 7 8 9 10 11
K -6.10E+01 0.00E+00 1.88E+01 4.56E+01 0.00E+00
A -4.18E-05 -2.06E-03 -5.19E-04 -1.12E-02 -8.87E-03
B 1.42E-05 2.82E-03 1.80E-03 -3.82E-04 4.61E-04
C 3.39E-06 -9.11E-04 -7.19E-05 4.70E-04 -5.30E-04
D 6.46E-07 4.60E-04 3.02E-04 -8.75E-05 2.23E-04
E -1.66E-07 -1.16E-04 -1.37E-04 1.50E-05 -2.67E-05
F -4.15E-08 1.66E-05 3.02E-05 -5.86E-06 -5.36E-06
G 0.00E+00 -6.94E-07 -2.02E-06 -4.42E-07 9.39E-07
H 0.00E+00 -1.22E-07 -8.31E-08 4.68E-07 1.55E-07
J 0.00E+00 7.56E-09 2.39E-08 -1.05E-08 -2.65E-08
將參照圖9闡述根據第五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
光學成像系統500可包括自物體側依序佈置的第一透鏡510、第二透鏡520及第三透鏡530。第一透鏡510可具有正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其中物體側表面為凸的且影像側表面為凸的形狀。第二透鏡520可具有負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其中物體側表面為凹的且影像側表面為凸的形狀。第三透鏡530可具有正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其中物體側表面為凸的且影像側表面為凸的形狀。
光學成像系統500可包括由塑膠材料形成的透鏡及由玻璃材料形成的透鏡。舉例而言,第一透鏡510可由玻璃材料形成,且其餘透鏡可由塑膠材料形成。
光學成像系統500可更包括濾光片IF及影像平面IP。
濾光片IF可設置於影像平面IP前方,以阻擋包括於入射光中的紅外線。影像平面IP可提供用於對由透鏡折射的光進行成像的空間。影像平面IP可形成於影像感測器IS上。舉例而言,影像平面IP可形成於影像感測器IS的一個表面上。影像平面IP可不必形成於影像感測器IS上。舉例而言,影像平面IP可形成於能夠會聚光學訊號的任何類型的構件或裝置(例如影像膜或類似物)上。
表9示出根據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透鏡的性質,且表10示出根據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非球面表面值。
表9
表面編號 組件 曲率半徑 厚度/距離 折射率 阿貝數 有效半徑(長軸半徑) 短軸半徑
1    無窮大 0.000            
2 第一透鏡 6.8430 2.646 1.459 90.2 3.0 2.4
3    -82.1055 3.752       2.7 2.4
4 第二透鏡 -4.9166 1.155 1.639 23.5 1.9   
5    -49.5389 0.343       2.0   
6 第三透鏡 112.7187 1.323 1.661 20.4 2.0   
7    -11.2769 0.575       2.0   
8 濾光片 無窮大 0.210 1.518 64.2 1.9   
9    無窮大 14.496       2.0   
10 影像平面 無窮大 0.000       2.9   
表10
表面編號 2 3 4 5 6 7
K 0.000E+00 0.000E+00 2.139E+00 0.000E+00 0.000E+00 -1.93E+01
A 0.000E+00 0.000E+00 4.117E-03 -2.629E-04 8.107E-04 3.976E-04
B 0.000E+00 0.000E+00 2.203E-04 -1.703E-05 1.663E-04 2.564E-04
C 0.000E+00 0.000E+00 4.423E-05 1.888E-05 -1.091E-04 -8.718E-05
D 0.000E+00 0.000E+00 -1.226E-06 1.990E-06 3.540E-05 2.624E-05
E 0.000E+00 0.000E+00 -3.830E-07 1.631E-07 -4.746E-06 -4.965E-06
F 0.000E+00 0.000E+00 1.320E-07 1.137E-07 8.162E-07 7.533E-07
G 0.000E+00 0.000E+00 2.687E-08 7.319E-08 -3.187E-09 -3.884E-08
H 0.000E+00 0.000E+00 -1.996E-09 0.000E+00 -2.132E-09 1.293E-10
J 0.000E+00 0.000E+00 4.672E-10 0.000E+00 -8.327E-11 4.167E-11
將參照圖11闡述根據第六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
光學成像系統600可包括自物體側依序佈置的第一透鏡610、第二透鏡620及第三透鏡630。第一透鏡610可具有正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其中物體側表面為凸的且影像側表面為凸的形狀。第二透鏡620可具有負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其中物體側表面為凹的且影像側表面為凹的形狀。第三透鏡630可具有正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其中物體側表面為凸的且影像側表面為凸的形狀。
光學成像系統600可包括由塑膠材料形成的透鏡及由玻璃材料形成的透鏡。舉例而言,第一透鏡610可由玻璃材料形成,且其餘透鏡可由塑膠材料形成。
光學成像系統600可更包括濾光片IF及影像平面IP。
濾光片IF可設置於影像平面IP前方,以阻擋包括於入射光中的紅外線。影像平面IP可提供用於對由透鏡折射的光進行成像的空間。影像平面IP可形成於影像感測器IS上。舉例而言,影像平面IP可形成於影像感測器IS的一個表面上。影像平面IP可不必形成於影像感測器IS上。舉例而言,影像平面IP可形成於能夠會聚光學訊號的任何類型的構件或裝置(例如影像膜或類似物)上。
表11示出根據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透鏡的性質,且表12示出根據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非球面表面值。
表11
表面編號 組件 曲率半徑 厚度/距離 折射率 阿貝數 有效半徑(長軸半徑) 短軸半徑
1    無窮大 0.000            
2 第一透鏡 6.6210 2.646 1.487 70.4 3.0 2.0
3    -30.5636 3.146       2.7 2.0
4 第二透鏡 -5.4199 1.155 1.639 23.5 2.0   
5    13.5840 1.091       1.9   
6 第三透鏡 28.0795 1.323 1.661 20.4 2.0   
7    -11.8054 0.575       2.0   
8 濾光片 無窮大 0.210 1.518 64.2 2.0   
9    無窮大 15.187       2.0   
10 影像平面 無窮大 0.000       2.9   
表12
表面編號 2 3 4 5 6 7
K 0.000E+00 0.000E+00 1.943E+00 0.000E+00 0.000E+00 -6.62E+00
A -3.585E-05 1.423E-04 5.415E-03 2.062E-03 -4.541E-04 -2.285E-04
B 4.347E-07 9.174E-06 1.034E-04 1.651E-04 2.930E-04 1.630E-04
C 1.068E-07 1.754E-07 2.831E-05 3.966E-05 -8.245E-05 -7.753E-05
D 9.851E-09 -7.300E-09 -1.106E-06 6.346E-06 3.775E-05 2.877E-05
E 2.089E-10 -5.664E-10 4.297E-08 5.052E-07 -4.889E-06 -4.739E-06
F -3.781E-11 -1.538E-11 1.091E-07 3.101E-08 6.676E-07 7.175E-07
G -4.293E-12 3.128E-11 -3.164E-08 -1.994E-08 -6.085E-08 -5.345E-08
H -5.507E-15 1.755E-12 6.134E-10 0.000E+00 1.273E-10 -7.297E-11
J 7.087E-14 -1.071E-13 4.672E-10 0.000E+00 -8.327E-11 4.167E-11
將參照圖13闡述根據第七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
光學成像系統700可包括自物體側依序佈置的第一透鏡710、第二透鏡720、第三透鏡730及第四透鏡740。第一透鏡710可具有正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其中物體側表面為凸的且影像側表面為凸的形狀。第二透鏡720可具有負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其中物體側表面為凹的且影像側表面為凹的形狀。第三透鏡730可具有正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其中物體側表面為凸的且影像側表面為凸的形狀。第四透鏡740可具有負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其中物體側表面為凹的且影像側表面為凹的形狀。
光學成像系統700可包括由塑膠材料形成的透鏡及由玻璃材料形成的透鏡。舉例而言,第一透鏡710可由玻璃材料形成,且其餘透鏡可由塑膠材料形成。
光學成像系統700可更包括濾光片IF及影像平面IP。
濾光片IF可設置於影像平面IP前方,以阻擋包括於入射光中的紅外線。影像平面IP可提供用於對由透鏡折射的光進行成像的空間。影像平面IP可形成於影像感測器IS上。舉例而言,影像平面IP可形成於影像感測器IS的一個表面上。影像平面IP可不必形成於影像感測器IS上。舉例而言,影像平面IP可形成於能夠會聚光學訊號的任何類型的構件或裝置(例如影像膜或類似物)上。
表13示出根據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透鏡的性質,且表14示出根據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非球面表面值。
表13
表面編號 組件 曲率半徑 厚度/距離 折射率 阿貝數 有效半徑(長軸半徑) 短軸半徑
1    無窮大 0.000            
2 第一透鏡 5.3995 2.005 1.497 81.6 3.0 2.3
3    -300.7225 2.837       2.8 2.3
4 第二透鏡 -7.3685 0.890 1.671 19.4 1.9   
5    6.6287 0.835       1.8   
6 第三透鏡 10.5231 0.970 1.535 56.1 1.8   
7    -7.1894 0.150       1.9   
8 第四透鏡 -12.7341 0.800 1.671 19.4 2.0   
9    34.8754 5.000       2.0   
10 濾光片 無窮大 0.110 1.518 64.2 2.3   
11    無窮大 10.057       2.3   
12 影像平面 無窮大 0.002       2.9   
表14
表面編號 2 3 4 5 6 7 8 9
K 0.00E+00 0.00E+00 -2.18E-01 -7.72E-01 0.00E+00 0.00E+00 -1.72E+01 1.07E+02
A 0.00E+00 0.00E+00 5.40E-06 1.25E-03 -1.94E-03 -1.88E-03 8.50E-04 2.05E-03
B 0.00E+00 0.00E+00 1.12E-04 7.44E-04 1.12E-03 7.37E-04 1.34E-04 1.13E-04
C 0.00E+00 0.00E+00 -2.63E-05 -1.57E-04 -8.07E-04 -6.00E-04 4.28E-06 -2.26E-04
D 0.00E+00 0.00E+00 2.28E-07 3.03E-06 3.70E-04 3.06E-04 -8.53E-07 1.40E-04
E 0.00E+00 0.00E+00 3.25E-07 4.14E-07 -1.28E-04 -1.19E-04 -4.40E-07 -3.00E-05
F 0.00E+00 0.00E+00 0.00E+00 1.77E-07 2.27E-05 2.53E-05 -1.18E-07 -2.01E-06
G 0.00E+00 0.00E+00 0.00E+00 3.02E-08 -1.16E-06 -2.08E-06 3.18E-08 1.01E-06
H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1.78E-07 -1.23E-07 4.20E-09 1.12E-07
J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2.10E-08 2.50E-08 -5.47E-11 -3.45E-08
將參照圖15闡述根據第八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
光學成像系統800可包括自物體側依序佈置的第一透鏡810、第二透鏡820、第三透鏡830及第四透鏡840。第一透鏡810可具有正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其中物體側表面為凸的且影像側表面為凸的形狀。第二透鏡820可具有負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其中物體側表面為凹的且影像側表面為凹的形狀。第三透鏡830可具有負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其中物體側表面為凹的且影像側表面為凹的形狀。第四透鏡840可具有正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其中物體側表面為凸的且影像側表面為凸的形狀。
光學成像系統800可包括由塑膠材料形成的透鏡及由玻璃材料形成的透鏡。舉例而言,第一透鏡810可由玻璃材料形成,且其餘透鏡可由塑膠材料形成。
光學成像系統800可更包括濾光片IF及影像平面IP。
濾光片IF可設置於影像平面IP前方,以阻擋包括於入射光中的紅外線。影像平面IP可提供用於對由透鏡折射的光進行成像的空間。影像平面IP可形成於影像感測器IS上。舉例而言,影像平面IP可形成於影像感測器IS的一個表面上。影像平面IP可不必形成於影像感測器IS上。舉例而言,影像平面IP可形成於能夠會聚光學訊號的任何類型的構件或裝置(例如影像膜或類似物)上。
表15示出根據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透鏡的性質,且表16示出根據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非球面表面值。
表15
表面編號 組件 曲率半徑 厚度/距離 折射率 阿貝數 有效半徑(長軸半徑) 短軸半徑
1    無窮大 0.000            
2 第一透鏡 5.3995 2.005 1.497 81.6 3.0 2.0
3    -300.7225 2.837       2.8 2.0
4 第二透鏡 -7.3685 0.890 1.639 23.5 1.9   
5    6.6287 0.835       1.8   
6 第三透鏡 -34.8754 0.800 1.635 23.9 1.8   
7    12.7341 0.150       1.9   
8 第四透鏡 7.1894 0.970 1.661 20.4 2.0   
9    -10.5231 5.000       2.0   
10 濾光片 無窮大 0.110 1.518 64.2 2.3   
11    無窮大 11.091       2.3   
12 影像平面 無窮大 0.002       2.9   
表16
表面編號 2 3 4 5 6 7 8 9
K 0.00E+00 0.00E+00 -2.18E-01 -7.72E-01 0.00E+00 -1.72E+01 0.00E+00 0.00E+00
A 0.00E+00 0.00E+00 5.40E-06 4.70E-04 -3.89E-03 -1.24E-02 -7.56E-03 1.94E-03
B 0.00E+00 0.00E+00 1.12E-04 5.66E-04 -4.30E-04 -4.20E-03 -5.72E-03 -1.12E-03
C 0.00E+00 0.00E+00 -2.63E-05 -2.15E-04 1.49E-04 3.43E-03 5.84E-03 8.07E-04
D 0.00E+00 0.00E+00 2.28E-07 -9.60E-06 -1.52E-04 -8.86E-04 -2.84E-03 -3.70E-04
E 0.00E+00 0.00E+00 3.25E-07 -1.94E-07 2.89E-05 -1.40E-04 7.96E-04 1.28E-04
F 0.00E+00 0.00E+00 0.00E+00 1.99E-07 1.67E-06 1.71E-04 -7.15E-05 -2.27E-05
G 0.00E+00 0.00E+00 0.00E+00 -5.02E-08 -1.23E-06 -4.44E-05 -1.78E-05 1.16E-06
H 0.00E+00 0.00E+00 0.00E+00 -1.25E-17 -1.12E-07 3.88E-06 4.67E-06 1.78E-07
J 0.00E+00 0.00E+00 0.00E+00 -3.92E-19 3.45E-08 5.47E-11 -2.99E-07 -2.10E-08
將參照圖17闡述根據第九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
光學成像系統900可包括自物體側依序佈置的第一透鏡910、第二透鏡920、第三透鏡930及第四透鏡940。第一透鏡910可具有正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其中物體側表面為凸的且影像側表面為凹的形狀。第二透鏡920可具有負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其中物體側表面為凹的且影像側表面為凹的形狀。第三透鏡930可具有正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其中物體側表面為凸的且影像側表面為凸的形狀。第四透鏡940可具有負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其中物體側表面為凸的且影像側表面為凹的形狀。
光學成像系統900可包括由塑膠材料形成的透鏡及由玻璃材料形成的透鏡。舉例而言,第一透鏡910可由玻璃材料形成,且其餘透鏡可由塑膠材料形成。
光學成像系統900可更包括濾光片IF及影像平面IP。
濾光片IF可設置於影像平面IP前方,以阻擋包括於入射光中的紅外線。影像平面IP可提供用於對由透鏡折射的光進行成像的空間。影像平面IP可形成於影像感測器IS上。舉例而言,影像平面IP可形成於影像感測器IS的一個表面上。影像平面IP可不必形成於影像感測器IS上。舉例而言,影像平面IP可形成於能夠會聚光學訊號的任何類型的構件或裝置(例如影像膜或類似物)上。
表17示出根據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透鏡的性質,且表18示出根據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非球面表面值。
表17
表面編號 組件 曲率半徑 厚度/距離 折射率 阿貝數 有效半徑(長軸半徑) 短軸半徑
1    無窮大 0.000            
2 第一透鏡 5.3597 1.930 1.497 81.6 3.0 2.2
3    334.1444 3.247       2.8 2.2
4 第二透鏡 -7.8458 0.800 1.639 23.5 1.9   
5    5.7002 0.552       1.8   
6 第三透鏡 11.5227 0.970 1.661 20.4 1.9   
7    -11.3370 0.394       1.9   
8 第四透鏡 13.3793 0.750 1.544 56.0 1.8   
9    11.8607 5.000       1.8   
10 濾光片 無窮大 0.210 1.518 64.2 2.1   
11    無窮大 10.275       2.1   
12 影像平面 無窮大 0.005       2.9   
表18
表面編號 2 3 4 5 6 7 8 9
K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4.00E-01 7.83E-01
A 0.00E+00 0.00E+00 -5.01E-03 -6.64E-03 -1.16E-03 -1.36E-03 -3.30E-03 -1.52E-03
B 0.00E+00 0.00E+00 7.89E-04 1.50E-03 1.51E-03 7.94E-04 -6.41E-04 -4.17E-04
C 0.00E+00 0.00E+00 9.71E-05 -1.50E-04 -8.22E-04 -5.22E-04 2.87E-05 -2.19E-04
D 0.00E+00 0.00E+00 -7.19E-05 -1.74E-05 3.82E-04 3.04E-04 5.38E-06 1.37E-04
E 0.00E+00 0.00E+00 1.33E-05 6.09E-06 -1.25E-04 -1.19E-04 3.33E-06 -2.48E-05
F 0.00E+00 0.00E+00 -8.27E-07 0.00E+00 2.30E-05 2.59E-05 -7.27E-07 -7.00E-07
G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1.20E-06 -1.97E-06 -2.00E-07 3.78E-07
H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1.72E-07 -1.40E-07 1.31E-07 1.27E-07
J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1.96E-08 2.53E-08 -1.54E-08 -2.44E-08
表19及20示出根據第一實施例至第九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光學特性值。作為參考,在表18中,ih是上表面的對角線長度。
表19
   第一實施例 第二實施例 第三實施例 第四實施例 第五實施例
f 27.200 27.200 27.000 27.000 25.000
f1 10.912 12.511 10.039 10.911 13.891
f2 -4.707 -5.578 -4.325 -8.012 -8.629
f3 8.794 9.840 10.455 -35.728 15.575
f4 -232.555 - 113.181 15.459 -
f5 - - - -313.183 -
TTL 24.133 24.100 23.765 24.867 24.500
ih 5.800 5.800 5.540 5.120 5.800
BFL 10.289 16.632 8.903 15.331 15.281
   第六實施例 第七實施例 第八實施例 第九實施例   
f 27.000 27.200 25.800 27.200   
f1 11.441 10.696 10.696 10.939   
f2 -5.922 -5.068 -5.329 -5.050   
f3 12.742 8.139 -14.595 8.794   
f4 - -13.800 6.606 -232.555   
f5 - - - -   
TTL 25.333 23.657 24.691 24.133   
ih 5.800 5.800 5.800 5.800   
BFL 15.972 10.059 11.093 10.280   
表20及21示出根據第一實施例至第九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條件表達式值。
表20
條件表達式 第一實施例 第二實施例 第三實施例 第四實施例 第五實施例
f1 10.912 12.511 10.039 10.911 13.891
V1 81.600 90.200 81.600 81.600 90.200
D12 2.985 3.147 3.210 2.870 3.752
ARL1 0.733 0.700 0.683 0.767 0.800
BFL 10.289 16.632 8.903 15.331 15.281
f/f1 2.493 2.174 2.690 2.475 1.800
D12/f 0.110 0.116 0.119 0.106 0.150
Dmax1/Dmax2 1.579 1.579 1.781 1.586 1.549
|f1/f2| 2.318 2.243 2.321 1.362 1.610
V1+V2 105.100 113.700 103.100 105.100 113.700
CT1/D12 0.672 0.636 0.617 0.697 0.705
BFL/TTL 0.426 0.690 0.375 0.617 0.624
BFL/f 0.378 0.611 0.330 0.568 0.611
NminV-NmaxV 61.200 69.800 61.200 61.200 69.800
V1/Nd1 54.509 61.823 54.509 54.509 61.823
V2/Nd2 14.338 14.338 13.030 14.338 14.338
V3/Nd3 12.282 12.282 12.282 36.269 12.282
TTL/f 0.8872 0.8860 0.8802 0.9210 0.9800
表21
條件表達式 第六實施例 第七實施例 第八實施例 第九實施例
f1 11.441 10.696 10.696 10.939
V1 70.400 81.600 81.600 81.600
D12 3.146 2.837 2.837 3.247
ARL1 0.667 0.767 0.667 0.733
BFL 15.972 10.059 11.093 10.280
f/f1 2.360 2.543 2.412 2.487
D12/f 0.117 0.104 0.110 0.119
Dmax1/Dmax2 1.533 1.579 1.579 1.579
|f1/f2| 1.932 2.111 2.007 2.166
V1+V2 93.900 101.000 105.100 105.100
CT1/D12 0.841 0.707 0.707 0.594
BFL/TTL 0.630 0.425 0.449 0.426
BFL/f 0.592 0.370 0.430 0.378
NminV-NmaxV 50.000 62.200 61.200 61.200
V1/Nd1 47.344 54.509 54.509 54.509
V2/Nd2 14.338 11.607 14.338 14.338
V3/Nd3 12.282 36.547 14.618 12.282
TTL/f 0.9382 0.8697 0.9570 0.8872
根據第一實施例至第九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100、200、300、400、500、600、700、800及900可更包括例如如圖19中所示光學路徑轉換構件等組件。舉例而言,光學成像系統100、200、300、400、500、600、700、800及900可更包括稜鏡P。稜鏡P可設置於第一透鏡的物體側上。稜鏡P的佈置不限於第一透鏡的物體側。
根據第一實施例至第九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100、200、300、400、500、600、700、800及900可包括D切割透鏡。舉例而言,根據第一實施例至第九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100、200、300、400、500、600、700、800及900的第一透鏡110、210、310、410、510、610、710、810及910可被配置成使得在與光軸相交的第一方向上的長度L1Rx不同於在與光軸相交的第二方向上的長度L1Ry。更詳言之,在第一透鏡110、210、310、410、510、610、710、810及910中,在第一方向上的長度L1Rx可長於在第二方向上的長度L1Ry。
本揭露可提供一種能夠改善關於光學效能的可靠性的光學成像系統。
另外,本揭露可提供一種具有高放大率的光學成像系統。
儘管以上已示出並闡述了特定示例性實施例,然而在理解此揭露內容之後將顯而易見的是,在不背離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範圍的精神及範圍的情況下,可在該些實例中作出形式及細節上的各種改變。本文中所闡述的實例欲被視為僅為闡述性的,而非用於限制目的。對每一實例中的特徵或態樣的說明欲被視為適用於其他實例中的相似特徵或態樣。若所闡述的技術被以不同的次序執行,及/或若所闡述的系統、架構、裝置或電路中的組件被以不同的方式組合及/或被其他組件或其等效物替換或補充,則可達成適合的結果。因此,本揭露的範圍不由詳細說明界定,而是由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範圍界定,且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範圍的範圍內的所有變型均欲被解釋為包括於本揭露中。
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光學成像系統 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0:第一透鏡 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0:第二透鏡 130、230、330、430、530、630、730、830、930:第三透鏡 140、340、440、740、840、940:第四透鏡 450:第五透鏡 C:光軸 IF:濾光片 IP:影像平面 IS:影像感測器 L1Rx:有效半徑/最大有效半徑/長度 L1Ry:有效半徑/最小有效半徑/長度 P:稜鏡 S、X:徑向光線 T、Y:切線光線
圖1是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配置圖。 圖2是圖1中所示光學成像系統的像差曲線。 圖3是根據第二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配置圖。 圖4是圖3中所示光學成像系統的像差曲線。 圖5是根據第三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配置圖。 圖6是圖5中所示光學成像系統的像差曲線。 圖7是根據第四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配置圖。 圖8是圖7中所示光學成像系統的像差曲線。 圖9是根據第五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配置圖。 圖10是圖9中所示光學成像系統的像差曲線。 圖11是根據第六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配置圖。 圖12是圖11中所示光學成像系統的像差曲線。 圖13是根據第七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配置圖。 圖14是圖13中所示光學成像系統的像差曲線。 圖15是根據第八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配置圖。 圖16是圖15中所示光學成像系統的像差曲線。 圖17是根據第九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配置圖。 圖18是圖17中所示光學成像系統的像差曲線。 圖19是根據本揭露另一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配置圖。 圖20是構成根據第一實施例至第九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第一透鏡的平面圖。 在所有圖式及詳細說明通篇中,相同的參考編號指代相同的元件。圖式可能並非按比例繪製,且為清晰、例示及方便起見,可誇大圖式中的元件的相對大小、比例及繪示。
100:光學成像系統 110:第一透鏡 120:第二透鏡 130:第三透鏡 140:第四透鏡 IF:濾光片 IP:影像平面 IS:影像感測器

Claims (20)

  1. 一種光學成像系統,包括:第一透鏡、第二透鏡及第三透鏡,自物體側依序佈置,所述第一透鏡為最靠近所述物體側的透鏡,其中所述第一透鏡具有正的折射力,其中所述第一透鏡的阿貝數(V1)大於70,且其中自所述第一透鏡的物體側表面至所述第二透鏡的影像側表面的距離(D12)為2毫米或大於2毫米。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其中所述第一透鏡的所述阿貝數大於70且小於96。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其中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2.0毫米<D12<4.0毫米。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其中所述第一透鏡的焦距大於8.0毫米且小於16.0毫米。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其中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1.5<f/f1<3.0,其中f是所述光學成像系統的焦距,且f1是所述第一透鏡的焦距。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其中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0≦D12/f≦0.2, 其中f是所述光學成像系統的焦距。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其中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1.0≦|f1/f2|≦3.0,其中f1是所述第一透鏡的焦距,且f2是所述第二透鏡的焦距。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其中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90<V1+V2,其中V2是所述第二透鏡的阿貝數。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其中所述第一透鏡在與光軸相交的第一方向上具有不同於在與所述光軸相交的第二方向上的有效半徑的有效半徑。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其中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0.5<ARL1<1.0,其中ARL1是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所述有效半徑(L1Ry,最小有效半徑)與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有效半徑(L1Rx,最大有效半徑)之間的比率(L1Ry/L1Rx)。
  11.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其中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1.3≦Dmax1/Dmax2≦2.0, 其中Dmax1是所述第一透鏡的最大有效半徑,且Dmax2是所述第二透鏡的最大有效半徑。
  1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更包括設置於所述第一透鏡的物體側上的光學路徑轉換構件。
  13.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更包括依序佈置於所述第三透鏡的影像側上的第四透鏡或者第四透鏡及第五透鏡。
  14. 一種光學成像系統,包括:多個透鏡,自物體側以空氣隙依序佈置,其中所述多個透鏡中最靠近所述物體側設置的第一透鏡具有正的折射力,其中所述第一透鏡的阿貝數大於70,且其中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0.8<TTL/f<1.0,其中TTL是自所述第一透鏡的物體側表面至影像平面的距離,且f是所述光學成像系統的焦距。
  15. 如請求項14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其中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48<NminV-NmaxV<76,其中NminV是所述多個透鏡中具有最小折射率的透鏡的阿貝數,且NmaxV是所述多個透鏡中具有最大折射率的透鏡的阿貝數。
  16. 如請求項14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其中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8.0毫米<BFL<18.0毫米,其中BFL是自所述多個透鏡中最靠近所述影像平面的最後透鏡的影像側表面至所述影像平面的距離。
  17. 如請求項14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其中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0.5<CT1/D12<0.9,其中CT1是所述第一透鏡沿光軸的中心處的厚度,且D12是自所述第一透鏡的影像側表面至所述多個透鏡中的第二透鏡的物體側表面的距離。
  18. 一種光學成像系統,包括:第一透鏡,最靠近依序佈置的透鏡的物體側設置,其中所述第一透鏡包括正的折射力、大於70的阿貝數(V1)及其中在與光軸相交的第一方向上的有效半徑不同於在與所述光軸相交的第二方向上的有效半徑的D切割形狀,且其中依序佈置的所述透鏡中的二或更多個透鏡設置於所述第一透鏡的影像側上。
  19. 如請求項18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其中所述第一透鏡的所述阿貝數大於70且小於96。
  20. 如請求項18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其中所述第一透鏡的焦距大於8.0毫米且小於16.0毫米。
TW110134139A 2021-04-06 2021-09-14 光學成像系統 TWI7890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210044410 2021-04-06
KR10-2021-0044410 2021-04-06
KR1020210072168A KR20220138778A (ko) 2021-04-06 2021-06-03 촬상 광학계
KR10-2021-0072168 2021-06-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40207A TW202240207A (zh) 2022-10-16
TWI789011B true TWI789011B (zh) 2023-01-01

Family

ID=8115832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34139A TWI789011B (zh) 2021-04-06 2021-09-14 光學成像系統
TW111146165A TW202314320A (zh) 2021-04-06 2021-09-14 光學成像系統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46165A TW202314320A (zh) 2021-04-06 2021-09-14 光學成像系統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26480A1 (zh)
CN (2) CN115202010A (zh)
TW (2) TWI7890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326480A1 (en) * 2021-04-06 2022-10-13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Optical imaging system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930954A (zh) * 2017-12-29 2019-08-01 光芒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鏡頭及其製造方法
US20190285858A1 (en) * 2016-05-20 2019-09-19 Largan Percision Co., Ltd. Image capturing lens assembly, imag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2099204A (zh) * 2020-11-16 2020-12-18 北京领邦智能装备股份公司 透镜组件,成像设备,检测设备及检测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3306C (zh) * 2004-06-16 2007-06-27 清华大学 微型摄像镜头系统
JP2006308847A (ja) * 2005-04-28 2006-11-09 Opt Design:Kk 小型レンズ
CN105988195B (zh) * 2015-02-04 2018-08-31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透镜组及取像装置
CN106990512B (zh) * 2017-05-26 2022-09-30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虹膜镜头
KR102166125B1 (ko) * 2017-12-05 2020-10-15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렌즈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휴대 단말
KR102265366B1 (ko) * 2018-08-22 2021-06-16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촬상 광학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렌즈 조립체
CN210136353U (zh) * 2019-06-13 2020-03-10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及电子设备
CN112147766A (zh) * 2019-06-28 2020-12-29 南昌欧菲精密光学制品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US11774709B2 (en) * 2019-08-30 2023-10-03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Optical imaging system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211402908U (zh) * 2020-03-10 2020-09-01 厦门力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CN112099291A (zh) * 2020-09-24 2020-12-18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潜望式摄像模组、透镜组及移动终端
CN117608059A (zh) * 2021-04-06 2024-02-27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光学成像系统
US20220326480A1 (en) * 2021-04-06 2022-10-13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Optical imaging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285858A1 (en) * 2016-05-20 2019-09-19 Largan Percision Co., Ltd. Image capturing lens assembly, imag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201930954A (zh) * 2017-12-29 2019-08-01 光芒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鏡頭及其製造方法
CN112099204A (zh) * 2020-11-16 2020-12-18 北京领邦智能装备股份公司 透镜组件,成像设备,检测设备及检测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326480A1 (en) 2022-10-13
CN115202010A (zh) 2022-10-18
CN216351488U (zh) 2022-04-19
TW202314320A (zh) 2023-04-01
TW202240207A (zh) 2022-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814225B (zh) 成像透鏡系統
TWI810515B (zh) 光學成像系統、攝影機模組及行動終端裝置
TW201923408A (zh) 光學成像系統
TWI776385B (zh) 光學成像系統
TW202240236A (zh) 光學成像系統
TWI798133B (zh) 透鏡以及光學成像系統
TWI789011B (zh) 光學成像系統
TWI804264B (zh) 光學成像系統
TWI805241B (zh) 光學成像系統
CN114779436B (zh) 光学成像系统
TWI789759B (zh) 光學成像系統
TWM630709U (zh) 光學成像系統
TWM631003U (zh) 光學成像系統
TWI821866B (zh) 成像透鏡系統
TWI806445B (zh) 成像透鏡系統
TWM642445U (zh) 光學成像系統
TWM651474U (zh) 光學成像系統
TWM643687U (zh) 成像透鏡系統
TWM651054U (zh) 光學成像系統
TWM651488U (zh) 光學成像系統
TWM651376U (zh) 光學成像系統
TWM634897U (zh) 光學成像系統
TW202321762A (zh) 成像透鏡系統及電子裝置
TW202349051A (zh) 光學成像系統
TW202309588A (zh) 成像透鏡系統及照相機模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