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21738A - 波長變換構件、背光單元、圖像顯示裝置、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及波長變換用樹脂硬化物 - Google Patents

波長變換構件、背光單元、圖像顯示裝置、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及波長變換用樹脂硬化物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21738A
TW201921738A TW107134559A TW107134559A TW201921738A TW 201921738 A TW201921738 A TW 201921738A TW 107134559 A TW107134559 A TW 107134559A TW 107134559 A TW107134559 A TW 107134559A TW 201921738 A TW201921738 A TW 20192173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avelength conversion
resin composition
white pigment
conversion member
resi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345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向垣内康平
舟生重昭
高橋宏明
中村智之
福井将人
梶本貴紀
勝田良孝
矢羽田達也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立化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立化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立化成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217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21738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101/00Compositions of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1/00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1/00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02Use of particular materials as binders, particle coatings or suspension media therefo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11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means for improving the brightness uniformit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5Edge-illuminating devices, i.e. illuminating from the s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7Illumination with ultraviolet light; Luminescent elements or materials associated to the cell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4Illuminating devices using photoluminescence, e.g. phosphors illuminated by UV or blue ligh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2/00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 G02F2202/36Micro- or nanomateria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ptical Filter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uminescent Composition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波長變換構件含有:量子點螢光體、於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包含有機物的有機物層的白色顏料、及包含所述量子點螢光體及所述白色顏料的樹脂硬化物。

Description

波長變換構件、背光單元、圖像顯示裝置、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及波長變換用樹脂硬化物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波長變換構件、背光單元、圖像顯示裝置、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及波長變換用樹脂硬化物。
近年來,於液晶顯示裝置等圖像顯示裝置的領域中,一直謀求提昇顯示器的色彩再現性。作為提昇色彩再現性的手段,如日本專利特表2013-544018號公報及國際公開第2016/052625號中所記載般,包含量子點螢光體的波長變換構件受到矚目。
包含量子點螢光體的波長變換構件例如配置於圖像顯示裝置的背光單元。於使用包含發出紅色光的量子點螢光體及發出綠色光的量子點螢光體的波長變換構件的情況下,若對波長變換構件照射作為激發光的藍色光,則可藉由自量子點螢光體發出的紅色光及綠色光、與透過波長變換構件的藍色光而獲得白色光。藉由包含量子點螢光體的波長變換構件的開發,顯示器的色彩再現性自先前的72%的NTSC((美國)國家電視系統委員會(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 Committee))比擴大至100%的NTSC比。
包含量子點螢光體的波長變換構件通常具有使含有量子點螢光體的硬化性組成物硬化而成的硬化物。作為硬化性組成物,有熱硬化型及光硬化型,就生產性的觀點而言,可較佳地使用光硬化型的硬化性組成物。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然而,於包含量子點螢光體的波長變換構件中,存在發光強度不足的情況。
以提昇包含量子點螢光體的波長變換構件的發光強度為目的,存在使波長變換構件中含有用以將光散射的粒子的情況。但是,即便波長變換構件中含有用以將光散射的粒子,亦存在因散射效率不足而發光強度未充分提昇的情況。進而,有時會發生添加至硬化性組成物中的粒子的凝聚或沈降,而產生波長變換構件製造方面的問題。
本揭示是鑒於所述情況而成者,其課題在於提供一種發光強度優異的波長變換構件以及使用其的背光單元及圖像顯示裝置。進而,本揭示的課題在於提供一種能夠抑制粒子的凝聚或沈降的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及使用其的波長變換用樹脂硬化物。
[解決課題之手段]
用以達成所述課題的具體的手段如下所示。
<1> 一種波長變換構件,其含有:量子點螢光體、白色顏料、及樹脂硬化物,所述白色顏料於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包含有機物的有機物層,所述樹脂硬化物包含所述量子點螢光體及所述白色顏料。
<2> 如<1>所述的波長變換構件,其中所述有機物包含多元醇及有機矽烷的至少一者。
<3> 如<1>或<2>所述的波長變換構件,其中相對於所述樹脂硬化物的總量,所述白色顏料的含有率為0.1質量%~2.0質量%。
<4> 如<1>~<3>中任一項所述的波長變換構件,其中所述白色顏料包含氧化鈦。
<5> 如<4>所述的波長變換構件,其中所述氧化鈦包含金紅石型氧化鈦。
<6> 如<1>~<5>中任一項所述的波長變換構件,其中所述白色顏料於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包含金屬氧化物的金屬氧化物層。
<7> 如<6>所述的波長變換構件,其於所述白色顏料的表面依照所述金屬氧化物層及所述有機物層的順序而設置所述金屬氧化物層及所述有機物層。
<8> 如<6>或<7>所述的波長變換構件,其中所述金屬氧化物層具有包含二氧化矽的第一金屬氧化物層及包含氧化鋁的第二金屬氧化物層。
<9> 如<1>~<8>中任一項所述的波長變換構件,其中所述白色顏料的平均粒徑為0.1 μm~1 μm。
<10> 如<1>~<9>中任一項所述的波長變換構件,其中所述白色顏料的至少一部分以一次粒子的形式存在。
<11> 如<1>~<10>中任一項所述的波長變換構件,其中相對於所述樹脂硬化物的總量,所述白色顏料及所述量子點螢光體以外的無機物的含有率為0.5質量%以下。
<12> 如<1>~<11>中任一項所述的波長變換構件,其中所述樹脂硬化物具有脂環式結構及硫醚結構。
<13> 如<1>~<12>中任一項所述的波長變換構件,其中所述量子點螢光體含有包含Cd及In的至少一者的化合物。
<14> 如<1>~<13>中任一項所述的波長變換構件,其為膜狀。
<15> 如<1>~<14>中任一項所述的波長變換構件,其用於顯示圖像。
<16> 如<1>~<15>中任一項所述的波長變換構件,其具有包覆所述樹脂硬化物的至少一部分的包覆材料。
<17> 如<16>所述的波長變換構件,其中所述包覆材料對於氧及水的至少一者具有阻隔性。
<18> 一種背光單元,其包括如<1>~<17>中任一項所述的波長變換構件、及光源。
<19> 一種圖像顯示裝置,其包括如<18>所述的背光單元。
<20> 一種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其包含:量子點螢光體、及白色顏料,所述白色顏料於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包含有機物的有機物層。
<21> 如<20>所述的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其中所述有機物包含多元醇及有機矽烷的至少一者。
<22> 如<20>或<21>所述的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其中所述白色顏料的含有率為0.1質量%~2.0質量%。
<23> 如<20>~<22>中任一項所述的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其中所述白色顏料包含氧化鈦。
<24> 如<23>所述的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其中所述氧化鈦包含金紅石型氧化鈦。
<25> 如<20>~<24>中任一項所述的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其中所述白色顏料於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包含金屬氧化物的金屬氧化物層。
<26> 如<25>所述的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其於所述白色顏料的表面依照所述金屬氧化物層及所述有機物層的順序而設置所述金屬氧化物層及所述有機物層。
<27> 如<25>或<26>所述的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其中所述金屬氧化物層具有包含二氧化矽的第一金屬氧化物層及包含氧化鋁的第二金屬氧化物層。
<28> 如<20>~<27>中任一項所述的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其中所述白色顏料的平均粒徑為0.1 μm~1 μm。
<29> 如<20>~<28>中任一項所述的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其中所述白色顏料的至少一部分以一次粒子的形式存在。
<30> 如<20>~<29>中任一項所述的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其中所述白色顏料及所述量子點螢光體以外的無機物的含有率為0.5質量%以下。
<31> 如<20>~<30>中任一項所述的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其中所述量子點螢光體含有包含Cd及In的至少一者的化合物。
<32> 如<20>~<31>中任一項所述的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其含有: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多官能硫醇化合物、及光聚合起始劑。
<33> 如<32>所述的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其中所述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具有脂環式結構。
<34> 如<20>~<33>中任一項所述的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其不含液狀介質或者液狀介質的含有率為0.5質量%以下。
<35> 如<20>~<34>中任一項所述的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其用於形成膜。
<36> 如<20>~<35>中任一項所述的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其用於形成波長變換構件。
<37> 一種波長變換用樹脂硬化物,其為如<20>~<36>中任一項所述的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的硬化物。
[發明的效果]
根據本揭示,可提供一種發光強度優異的波長變換構件以及使用其的背光單元及圖像顯示裝置。進而,根據本揭示,可提供一種能夠抑制粒子的凝聚或沈降的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及使用其的波長變換用樹脂硬化物。
以下,對用以實施本發明的形態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以下的實施形態。於以下的實施形態中,除特別明示的情況以外,其構成要素(亦包括要素步驟等)並非必需。數值及其範圍亦同樣如此,並不限制本發明。
於本揭示中,「步驟」的用語除了獨立於其他步驟的步驟以外,即便於無法與其他步驟明確地加以區分的情況下,若達成該步驟的目的,則亦包括該步驟中。
於本揭示中,使用「~」來表示的數值範圍包含「~」的前後所記載的數值分別作為最小值及最大值。
於本揭示中階段性地記載的數值範圍內,在一個數值範圍內記載的上限值或下限值可替換成其他階段性記載的數值範圍的上限值或下限值。另外,於本揭示中記載的數值範圍內,該數值範圍的上限值或下限值可替換成實施例中所示的值。
於本揭示中,各成分可包含多種相符的物質。於組成物中存在多種與各成分相符的物質的情況下,只要無特別說明,則各成分的含有率是指組成物中所存在的該多種物質的合計的含有率。
於本揭示中,可包含多種與各成分相符的粒子。於組成物中存在多種與各成分相符的粒子的情況下,只要無特別說明,則各成分的粒徑是指針對組成物中所存在的該多種粒子的混合物的值。
於本揭示中,「層」或「膜」的用語中,當觀察該層或膜所存在的區域時,除了形成於該區域的整體中的情況以外,亦包含僅形成於該區域的一部分中的情況。
於本揭示中,「積層」的用語表示將層疊加,可使兩層以上的層結合,亦可使兩層以上的層能夠拆裝。
於本揭示中,所謂「(甲基)丙烯醯基」是指丙烯醯基及甲基丙烯醯基的至少一者,「(甲基)丙烯酸基」是指丙烯酸基及甲基丙烯酸基的至少一者,「(甲基)丙烯酸酯」是指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酯的至少一者,「(甲基)烯丙基」是指烯丙基及甲基烯丙基的至少一者。
<波長變換構件>
本揭示的波長變換構件含有:量子點螢光體、於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包含有機物的有機物層的白色顏料、及包含所述量子點螢光體及所述白色顏料的樹脂硬化物。本揭示的波長變換構件視需要亦可包含後述的包覆材料等其他構成要素。
本揭示的樹脂硬化物可為後述的本揭示的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的硬化物(波長變換用樹脂硬化物)。
本揭示的波長變換構件中所含的白色顏料於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包含有機物的有機物層。藉由於白色顏料的表面存在有機物,白色顏料與樹脂硬化物的親和性提昇,因而可抑制樹脂硬化物中的白色顏料的凝聚。因此,推測入射至波長變換構件的入射光藉由白色顏料而散射效率提昇,波長變換構件的發光強度變優異。
本揭示的波長變換構件適宜用作圖像顯示用途。
波長變換構件中所含的樹脂硬化物若為包含量子點螢光體及白色顏料者則並無特別限定。樹脂硬化物可為具有脂環式結構及硫醚結構者。
於樹脂硬化物具有脂環式結構及硫醚結構的情況下,具有脂環式結構及硫醚結構的樹脂硬化物例如可為藉由包含硫醇基的化合物中的硫醇基與包含碳碳雙鍵的化合物中的碳碳雙鍵的聚合反應而形成者。另外,樹脂硬化物中所含的脂環式結構可源自包含碳碳雙鍵的化合物中所含的結構。
於樹脂硬化物具有脂環式結構及硫醚結構的情況下,樹脂硬化物中所含的脂環式結構並無特別限定。作為脂環式結構的具體例,可列舉:三環癸烷骨架、環己烷骨架、1,3-金剛烷骨架、氫化雙酚A骨架、氫化雙酚F骨架、氫化雙酚S骨架、異冰片基骨架等。該些中,較佳為三環癸烷骨架或異冰片基骨架,更佳為三環癸烷骨架。
樹脂硬化物中所含的脂環式結構可為單獨一種,亦可至少為兩種,較佳為至少為兩種。
於樹脂硬化物中包含至少兩種脂環式結構的情況下,作為脂環式結構的組合,可列舉三環癸烷骨架及異冰片基骨架的組合、氫化雙酚A骨架及異冰片基骨架的組合等。該些中,較佳為三環癸烷骨架及異冰片基骨架的組合。
利用傅立葉變換紅外分光光度計測定出的樹脂硬化物中的、歸因於S-H伸縮振動的峰值面積(V1)與歸因於C-H伸縮振動的峰值面積(V2)的比率(V1/V2)較佳為0.005以下,更佳為0.004以下,進而更佳為0.002以下。
於樹脂硬化物為藉由包含硫醇基的化合物中的硫醇基與包含碳碳雙鍵的化合物中的碳碳雙鍵的聚合反應而形成者的情況下,比率(V1/V2)小即暗示不參與聚合反應的硫醇基少。若不參與聚合反應的硫醇基少,則有樹脂硬化物的玻璃轉移溫度變高的傾向。
樹脂硬化物中的歸因於S-H伸縮振動的峰值面積(V1)與歸因於C-H伸縮振動的峰值面積(V2)是指使用傅立葉變換紅外分光光度計藉由下述方法所測定的值。
使用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Fourier transform-infrared Spectrometer,FT-IR光譜儀)(珀金埃爾默(Perkin Elmer)公司),對測定對象的波長變換構件的表面進行衰減全反射(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ATR)(全反射測定法)分析。背景測定是於空氣中進行測定,且於累計次數16次的條件下實施FT-IR測定。於波長變換構件具有包覆材料的情況下,將剝離了包覆材料的狀態的波長變換構件的硬化物層供於FT-IR測定。
樹脂硬化物亦可包含酯結構。關於作為樹脂硬化物的基礎的包含碳碳雙鍵的化合物,例如可列舉包含(甲基)烯丙基的(甲基)烯丙基化合物及包含(甲基)丙烯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與(甲基)烯丙基化合物相比,(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有聚合反應的活性高的傾向。樹脂硬化物包含酯結構即暗示使用(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作為包含碳碳雙鍵的化合物。與使用(甲基)烯丙基化合物所形成的樹脂硬化物相比,使用(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所形成的樹脂硬化物有玻璃轉移溫度變高的傾向。
(白色顏料)
樹脂硬化物包含白色顏料。
作為白色顏料的具體例,可列舉氧化鈦、硫酸鋇、氧化鋅、碳酸鈣等。該些中,自光散射效率的觀點考慮,較佳為氧化鈦。
於樹脂硬化物含有氧化鈦作為白色顏料的情況下,作為氧化鈦,可為金紅石型氧化鈦亦可為銳鈦礦型氧化鈦,較佳為金紅石型氧化鈦。
白色顏料的平均粒徑較佳為0.1 μm~1 μm,更佳為0.2 μm~0.8 μm,進而更佳為0.2 μm~0.5 μm。
白色顏料的平均粒徑是藉由使用掃描型電子顯微鏡的粒子的觀察,對50個粒子算出圓相當徑(長徑與短徑的幾何平均),作為其算術平均值而求出。
再者,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中所含的白色顏料的平均粒徑可以如下方式進行測定。
使自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所提取的白色顏料分散於包含界面活性劑的純化水中,獲得分散液。於使用該分散液藉由雷射繞射式粒度分佈測定裝置(例如島津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SALD-3000 J)所測定的體積基準的粒度分佈中,將自小徑側起累計達50%時的值(中值徑(D50))設為白色顏料的平均粒徑。作為自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提取白色顏料的方法,例如可藉由以下方式獲得:利用液狀介質來稀釋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並藉由離心分離處理等而使白色顏料沈澱來進行分離回收。
白色顏料於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包含有機物的有機物層。作為有機物層中所含的有機物,可列舉:有機矽烷、有機矽氧烷、氟矽烷、有機磷酸酯、有機磷酸化合物、有機次膦酸酯(phosphinate)、有機磺酸化合物、羧酸、羧酸酯、羧酸的衍生物、醯胺、烴蠟、聚烯烴、聚烯烴的寡聚物、多元醇、多元醇的衍生物、烷醇胺、烷醇胺的衍生物、有機分散劑等。
有機物層中所含的有機物較佳為包含多元醇、有機矽烷等,更佳為包含多元醇及有機矽烷的至少一者。
作為有機矽烷的具體例,可列舉辛基三乙氧基矽烷、壬基三乙氧基矽烷、癸基三乙氧基矽烷、十二烷基三乙氧基矽烷、十三烷基三乙氧基矽烷、十四烷基三乙氧基矽烷、十五烷基三乙氧基矽烷、十六烷基三乙氧基矽烷、十七烷基三乙氧基矽烷、十八烷基三乙氧基矽烷等。
作為有機矽氧烷的具體例,可列舉以三甲基矽基官能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矽氧烷(PDMS)、聚甲基羥基矽氧烷(PMHS)、PMHS藉由利用烯烴的官能化(羥基矽基化)而衍生的聚矽氧烷等。
作為有機磷酸酯的具體例,例如可列舉:正辛基膦酸及其酯、正癸基膦酸及其酯、2-乙基己基膦酸及其酯以及樟腦基(camphyl)膦酸及其酯。
作為有機磷酸化合物的具體例,可列舉:有機酸性磷酸酯、有機焦磷酸酯、有機聚磷酸酯、有機偏磷酸酯、該些的鹽等。
作為有機次膦酸酯的具體例,例如可列舉:正己基次膦酸及其酯、正辛基次膦酸及其酯、二-正己基次膦酸及其酯以及二-正辛基次膦酸及其酯。
作為有機磺酸化合物的具體例,可列舉:己基磺酸、辛基磺酸、2-乙基己基磺酸等烷基磺酸;該些烷基磺酸與鈉、鈣、鎂、鋁、鈦等金屬離子、銨離子、三乙醇胺等有機銨離子等的鹽。
作為羧酸的具體例,可列舉:順丁烯二酸、丙二酸、反丁烯二酸、苯甲酸、鄰苯二甲酸、硬脂酸、油酸、亞麻油酸等。
作為羧酸酯的具體例,可列舉藉由所述羧酸與乙二醇、丙二醇、三羥甲基丙烷、二乙醇胺、三乙醇胺、甘油、己烷三醇、赤藻糖醇、甘露糖醇、山梨糖醇、季戊四醇、雙酚A、對苯二酚、間苯三酚(phloroglucinol)等羥基化合物的反應而生成的酯及部分酯。
作為醯胺的具體例,可列舉硬脂酸醯胺、油酸醯胺、芥酸醯胺等。
作為聚烯烴及其寡聚物的具體例,可列舉聚乙烯、聚丙烯、乙烯與選自丙烯、丁烯、乙酸乙烯酯、丙烯酸酯、丙烯醯胺等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的化合物的共聚物等。
作為多元醇的具體例,可列舉甘油、三羥甲基乙烷、三羥甲基丙烷等。
作為烷醇胺的具體例,可列舉二乙醇胺、三乙醇胺等。
作為有機分散劑的具體例,可列舉檸檬酸、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具有陰離子性、陽離子性、雙性、非離子性等的官能基的高分子有機分散劑等。
白色顏料可於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包含金屬氧化物的金屬氧化物層。作為金屬氧化物層中所含的金屬氧化物,可列舉二氧化矽、氧化鋁、氧化鋯、氧化磷(phosphoria)、氧化硼(boria)等。金屬氧化物層可為一層亦可為兩層以上。於白色顏料具有兩層金屬氧化物層的情況下,較佳為具有包含二氧化矽的第一金屬氧化物層及包含氧化鋁的第二金屬氧化物層者。
藉由白色顏料具有金屬氧化物層,而有具有脂環式結構及硫醚結構的樹脂硬化物中白色顏料的分散性提昇的傾向。
白色顏料可為具有有機物層與金屬氧化物層者。該情況下,較佳為於白色顏料的表面依照金屬氧化物層及有機物層的順序而設置金屬氧化物層及有機物層。於白色顏料為具有有機物層與兩層金屬氧化物層者的情況下,較佳為於白色顏料的表面,依照第一金屬氧化物層、第二金屬氧化物層及有機物層的順序而設置包含二氧化矽的第一金屬氧化物層、包含氧化鋁的第二金屬氧化物層及有機物層。
相對於樹脂硬化物的總量,樹脂硬化物中的白色顏料的含有率例如較佳為0.1質量%~2.0質量%,更佳為0.2質量%~2.0質量%,進而更佳為0.2質量%~1.5質量%,特佳為0.3質量%~1.5質量%,極佳為0.4質量%~1.5質量%。
於樹脂硬化物中,白色顏料的至少一部分較佳為以一次粒子的形式存在。藉由白色顏料的至少一部分以一次粒子的形式存在,而有入射至波長變換構件的入射光藉由白色顏料而散射效率進一步提昇的傾向。
白色顏料的至少一部分是否以一次粒子的形式存在於樹脂硬化物中可藉由電子顯微鏡觀察來進行確認。
相對於樹脂硬化物的總量,白色顏料及量子點螢光體以外的無機物的含有率較佳為0.5質量%以下,更佳為0.3質量%以下,進而更佳為0.1質量%以下。若無機物的含有率為0.5質量%以下,則有抑制藉由白色顏料而入射光的散射效率降低及藉由量子點螢光體而發光效率降低的傾向。
(量子點螢光體)
樹脂硬化物包含量子點螢光體。量子點螢光體並無特別限制,可列舉包含選自由II-VI族化合物、III-V族化合物、IV-VI族化合物、及IV族化合物所組成的群組中的至少一種的粒子。就發光效率的觀點而言,量子點螢光體較佳為含有包含Cd及In的至少一者的化合物。
作為II-VI族化合物的具體例,可列舉:CdSe、CdTe、CdS、ZnS、ZnSe、ZnTe、ZnO、HgS、HgSe、HgTe、CdSeS、CdSeTe、CdSTe、ZnSeS、ZnSeTe、ZnSTe、HgSeS、HgSeTe、HgSTe、CdZnS、CdZnSe、CdZnTe、CdHgS、CdHgSe、CdHgTe、HgZnS、HgZnSe、HgZnTe、CdZnSeS、CdZnSeTe、CdZnSTe、CdHgSeS、CdHgSeTe、CdHgSTe、HgZnSeS、HgZnSeTe、HgZnSTe等。
作為III-V族化合物的具體例,可列舉:GaN、GaP、GaAs、GaSb、AlN、AlP、AlAs、AlSb、InN、InP、InAs、InSb、GaNP、GaNAs、GaNSb、GaPAs、GaPSb、AlNP、AlNAs、AlNSb、AlPAs、AlPSb、InNP、InNAs、InNSb、InPAs、InPSb、GaAlNP、GaAlNAs、GaAlNSb、GaAlPAs、GaAlPSb、GaInNP、GaInNAs、GaInNSb、GaInPAs、GaInPSb、InAlNP、InAlNAs、InAlNSb、InAlPAs、InAlPSb等。
作為IV-VI族化合物的具體例,可列舉:SnS、SnSe、SnTe、PbS、PbSe、PbTe、SnSeS、SnSeTe、SnSTe、PbSeS、PbSeTe、PbSTe、SnPbS、SnPbSe、SnPbTe、SnPbSSe、SnPbSeTe、SnPbSTe等。
作為IV族化合物的具體例,可列舉:Si、Ge、SiC、SiGe等。
作為量子點螢光體,較佳為具有核殼結構者。藉由使構成殼的化合物的帶隙較構成核的化合物的帶隙更寬,可進一步提昇量子點螢光體的量子效率。作為核及殼的組合(核/殼),可列舉:CdSe/ZnS、InP/ZnS、PbSe/PbS、CdSe/CdS、CdTe/CdS、CdTe/ZnS等。
另外,作為量子點螢光體,亦可為具有殼為多層結構的所謂的核多殼結構者。於帶隙寬的核上積層一層或兩層以上的帶隙窄的殼,進而於該殼上積層帶隙寬的殼,藉此可進一步提昇量子點螢光體的量子效率。
樹脂硬化物可單獨包含一種量子點螢光體,亦可組合包含兩種以上的量子點螢光體。作為組合包含兩種以上的量子點螢光體的形態,例如可列舉:包含兩種以上的成分不同但使平均粒徑相同的量子點螢光體的形態、包含兩種以上的平均粒徑不同但使成分相同的量子點螢光體的形態、以及包含兩種以上的成分及平均粒徑不同的量子點螢光體的形態。藉由變更量子點螢光體的成分及平均粒徑的至少一者,可變更量子點螢光體的發光中心波長。
例如,樹脂硬化物可包含於520 nm~560 nm的綠色的波長區域中具有發光中心波長的量子點螢光體G、及於600 nm~680 nm的紅色的波長區域中具有發光中心波長的量子點螢光體R。若對含有包含量子點螢光體G與量子點螢光體R的樹脂硬化物的波長變換構件照射430 nm~480 nm的藍色的波長區域的激發光,則自量子點螢光體G及量子點螢光體R中分別發出綠色光及紅色光。其結果,可藉由自量子點螢光體G及量子點螢光體R發出的綠色光及紅色光與透過硬化物的藍色光而獲得白色光。
另外,相對於樹脂硬化物的總量,樹脂硬化物中的量子點螢光體的含有率例如較佳為0.01質量%~1.0質量%,更佳為0.05質量%~0.5質量%,進而更佳為0.1質量%~0.5質量%。若量子點螢光體的含有率為0.01質量%以上,則有對波長變換構件照射激發光時可獲得充分的發光強度的傾向,若量子點螢光體的含有率為1.0質量%以下,則有可抑制量子點螢光體於樹脂硬化物中的凝聚的傾向。
波長變換構件的形狀並無特別限制,可列舉膜狀、透鏡狀等。於將波長變換構件應用於後述的背光單元的情況下,較佳為波長變換構件為膜狀。
於波長變換構件為膜狀的情況下,波長變換構件的平均厚度例如較佳為50 μm~200 μm,更佳為50 μm~150 μm,進而更佳為80 μm~120 μm。若波長變換構件的平均厚度為50 μm以上,則有波長變換效率進一步提昇的傾向,若平均厚度為200 μm以下,則有於將波長變換構件應用於後述的背光單元的情況下,可使背光單元更薄型化的傾向。
膜狀的波長變換構件的平均厚度例如可作為使用測微計所測定的任意的3個部位的厚度的算術平均值來求出。
波長變換構件可為使一種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硬化而成者,亦可為使兩種以上的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硬化而成者。例如,於波長變換構件為膜狀的情況下,波長變換構件可為使第1硬化物層與第2硬化物層積層而成者,所述第1硬化物層是使含有第1量子點螢光體的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硬化而成,所述第2硬化物層是使含有發光特性與第1量子點螢光體不同的第2量子點螢光體的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硬化而成。
波長變換構件可藉由形成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的塗膜、成形體等,視需要進行乾燥處理後,照射紫外線等活性能量線而獲得。活性能量線的波長及照射量可對應於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的組成而適宜設定。於一形態中,以100 mJ/cm2 ~5000 mJ/cm2 的照射量照射280 nm~400 nm的波長的紫外線。作為紫外線源,可列舉:低壓水銀燈、中壓水銀燈、高壓水銀燈、超高壓水銀燈、碳弧燈、金屬鹵化物燈、氙燈、化學燈、黑光燈、微波激發水銀燈等。
就進一步提昇密接性的觀點而言,藉由動態黏彈性測定於頻率10 Hz且溫度25℃的條件下所測定的樹脂硬化物的損耗正切(tanδ)較佳為0.4~1.5,更佳為0.4~1.2,進而更佳為0.4~0.6。樹脂硬化物的損耗正切(tanδ)可使用動態黏彈性測定裝置(例如,流變科學(Rheometric Scientific)公司,固體分析儀(Solid Analyzer)RSA-III)來測定。
另外,就進一步提昇密接性、耐熱性、及耐濕熱性的觀點而言,樹脂硬化物的玻璃轉移溫度(Tg)較佳為85℃以上,更佳為85℃~160℃,進而更佳為90℃~120℃。樹脂硬化物的玻璃轉移溫度(Tg)可使用動態黏彈性測定裝置(例如,流變科學公司,固體分析儀RSA-III),於頻率10 Hz的條件下來測定。
另外,就進一步提昇密接性、耐熱性、及耐濕熱性的觀點而言,樹脂硬化物的於頻率10 Hz且溫度25℃的條件下所測定的儲存彈性係數較佳為1×107 Pa~1×1010 Pa,更佳為5×107 Pa~1×1010 Pa,進而更佳為5×107 Pa~5×109 Pa。樹脂硬化物的儲存彈性係數可使用動態黏彈性測定裝置(例如,流變科學公司,固體分析儀RSA-III)來測定。
本揭示的波長變換構件亦可具有包覆樹脂硬化物的至少一部分的包覆材料。例如,於樹脂硬化物為膜狀的情況下,膜狀的樹脂硬化物的單面或兩面可由膜狀的包覆材料包覆。
就抑制量子點螢光體的發光效率的下降的觀點而言,包覆材料較佳為對於氧及水的至少一者具有阻隔性,更佳為對於氧及水兩者具有阻隔性。作為對於氧及水的至少一者具有阻隔性的包覆材料,並無特別限制,可使用具有無機物層的阻隔膜等公知的包覆材料。
於包覆材料為膜狀的情況下,包覆材料的平均厚度例如較佳為100 μm~150 μm,更佳為100 μm~140 μm,進而更佳為100 μm~135 μm。若平均厚度為100 μm以上,則有阻隔性等功能變得充分的傾向,若平均厚度為150 μm以下,則有透光率的下降得到抑制的傾向。
膜狀的包覆材料的平均厚度以與膜狀的波長變換構件相同的方式求出。
包覆材料的氧透過率例如較佳為0.5 mL/(m2 ・24 h・atm)以下,更佳為0.3 mL/(m2 ・24 h・atm)以下,進而更佳為0.1 mL/(m2 ・24 h・atm)以下。包覆材料的氧透過率可使用氧透過率測定裝置(例如,膜康(MOCON)公司,OX-TRAN),於溫度23℃且相對濕度65%的條件下進行測定。
另外,包覆材料的水蒸氣透過率例如較佳為5×10-2 g/(m2 ・24 h・Pa)以下,更佳為1×10-2 g/(m2 ・24 h・Pa)以下,進更佳為5×10-3 g/(m2 ・24 h・Pa)以下。包覆材料的水蒸氣透過率可使用水蒸氣透過率測定裝置(例如,膜康公司,AQUATRAN),於溫度40℃且相對濕度90%的條件下進行測定。
就進一步提昇光的利用效率的觀點而言,本揭示的波長變換構件的全光線透過率較佳為55%以上,更佳為60%以上,進而更佳為65%以上。波長變換構件的全光線透過率可依據日本工業標準(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s,JIS)K 7136:2000的測定法進行測定。
另外,就進一步提昇光的利用效率的觀點而言,本揭示的波長變換構件的霧度較佳為95%以上,更佳為97%以上,進而更佳為99%以上。波長變換構件的霧度可依據JIS K 7136:2000的測定法進行測定。
將波長變換構件的概略構成的一例示於圖1中。但是,本揭示的波長變換構件並不限定於圖1的構成。另外,圖1中的硬化物層及包覆材料的大小為概念性的大小,大小的相對關係並不限定於此。再者,於各圖式中,對同一構件標註同一符號,有時省略重覆的說明。
圖1中所示的波長變換構件10具有為膜狀的樹脂硬化物的硬化物層11、及設置於硬化物層11的兩面上的膜狀的包覆材料12A與包覆材料12B。包覆材料12A與包覆材料12B的種類及平均厚度分別可相同,亦可不同。
圖1中所示的構成的波長變換構件例如可藉由如下的公知的製造方法來製造。
首先,將後述的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賦予至被連續搬送的膜狀的包覆材料(以下,亦稱為「第1包覆材料」)的表面上,而形成塗膜。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的賦予方法並無特別限制,可列舉:模塗法、簾塗法、擠壓塗佈法、棒塗法、輥塗法等。
繼而,於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的塗膜上貼合被連續搬送的膜狀的包覆材料(以下,亦稱為「第2包覆材料」)。
繼而,自第1包覆材料及第2包覆材料中的可使活性能量線透過的包覆材料側照射活性能量線,藉此使塗膜硬化,而形成硬化物層。其後,切出成規定的尺寸,藉此可獲得圖1中所示的構成的波長變換構件。
再者,於第1包覆材料及第2包覆材料的任一者均無法使活性能量線透過的情況下,亦可於貼合第2包覆材料前對塗膜照射活性能量線,而形成硬化物層。
<背光單元>
本實施形態的背光單元具備所述本揭示的波長變換構件、及光源。
作為背光單元,就提昇色彩再現性的觀點而言,較佳為經多波長光源化者。作為較佳的一形態,可列舉發出如下的藍色光、綠色光、及紅色光的背光單元,所述藍色光於430 nm~480 nm的波長區域中具有發光中心波長、且具有半值寬為100 nm以下的發光強度峰值,所述綠色光於520 nm~560 nm的波長區域中具有發光中心波長、且具有半值寬為100 nm以下的發光強度峰值,所述紅色光於600 nm~680 nm的波長區域中具有發光中心波長、且具有半值寬為100 nm以下的發光強度峰值。再者,所謂發光強度峰值的半值寬,是指峰值高度的1/2的高度處的峰值寬度。
就進一步提昇色彩再現性的觀點而言,背光單元所發出的藍色光的發光中心波長較佳為440 nm~475 nm的範圍。就相同的觀點而言,背光單元所發出的綠色光的發光中心波長較佳為520 nm~545 nm的範圍。另外,就相同的觀點而言,背光單元所發出的紅色光的發光中心波長較佳為610 nm~640 nm的範圍。
另外,就進一步提昇色彩再現性的觀點而言,背光單元所發出的藍色光、綠色光、及紅色光的各發光強度峰值的半值寬較佳為均為80 nm以下,更佳為50 nm以下,進而更佳為40 nm以下,特佳為30 nm以下,極佳為25 nm以下。
作為背光單元的光源,例如可使用發出於430 nm~480 nm的波長區域中具有發光中心波長的藍色光的光源。作為光源,例如可列舉: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LED)及雷射。於使用發出藍色光的光源的情況下,波長變換構件較佳為至少含有發出紅色光的量子點螢光體R及發出綠色光的量子點螢光體G。藉此,可藉由自波長變換構件發出的紅色光及綠色光與透過波長變換構件的藍色光而獲得白色光。
另外,作為背光單元的光源,例如亦可使用發出於300 nm~430 nm的波長區域中具有發光中心波長的紫外光的光源。作為光源,例如可列舉LED及雷射。於使用發出紫外光的光源的情況下,波長變換構件較佳為含有量子點螢光體R及量子點螢光體G,並且含有由激發光激發並發出藍色光的量子點螢光體B。藉此,可藉由自波長變換構件發出的紅色光、綠色光、及藍色光而獲得白色光。
本揭示的背光單元可為邊緣光方式,亦可為直下型方式。
將邊緣光方式的背光單元的概略構成的一例示於圖2中。但是,本揭示的背光單元並不限定於圖2的構成。另外,圖2中的構件的大小為概念性的大小,構件間的大小的相對關係並不限定於此。
圖2中所示的背光單元20包括:光源21,射出藍色光LB ;導光板22,對自光源21射出的藍色光LB 進行導光後射出;波長變換構件10,與導光板22相向配置;反向反射性構件23,經由波長變換構件10而與導光板22相向配置;以及反射板24,經由導光板22而與波長變換構件10相向配置。波長變換構件10將藍色光LB 的一部分作為激發光而發出紅色光LR 及綠色光LG ,並射出紅色光LR 及綠色光LG 與未成為激發光的藍色光LB 。藉由該紅色光LR 、綠色光LG 、及藍色光LB ,自反向反射性構件23射出白色光LW
<圖像顯示裝置>
本揭示的圖像顯示裝置具備所述本揭示的背光單元。圖像顯示裝置並無特別限制,例如可列舉液晶顯示裝置。
將液晶顯示裝置的概略構成的一例示於圖3中。但是,本揭示的液晶顯示裝置並不限定於圖3的構成。另外,圖3中的構件的大小為概念性的大小,構件間的大小的相對關係並不限定於此。
圖3中所示的液晶顯示裝置30具備背光單元20、及與背光單元20相向配置的液晶胞單元31。將液晶胞單元31設為在偏光板33A與偏光板33B之間配置有液晶胞32的構成。
液晶胞32的驅動方式並無特別限制,可列舉:扭轉向列(Twisted Nematic,TN)方式、超扭轉向列(Super Twisted Nematic,STN)方式、垂直配向(Vertical Alignment,VA)方式、面內切換(In-Plane-Switching,IPS)方式、光學補償雙折射(Optically Compensated Birefringence,OCB)方式等。
<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
本揭示的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包含:量子點螢光體、及於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包含有機物的有機物層的白色顏料。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可更含有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多官能硫醇化合物、及光聚合起始劑。
本揭示的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中所含的白色顏料於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包含有機物的有機物層。藉由於白色顏料的表面存在有機物,則白色顏料與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中所含的白色顏料以外的其他充分的親和性提昇,因而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中的白色顏料的分散性提昇。因此,推測能夠抑制白色顏料的凝聚或沈降。
以下,對本揭示的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中所含的成分進行詳細說明。
(量子點螢光體)
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含有量子點螢光體。量子點螢光體的詳細情況如波長變換構件一項中所詳述般。
量子點螢光體亦可以分散於分散介質中的量子點螢光體分散液的狀態使用。作為將量子點螢光體分散的分散介質,可列舉各種有機溶劑及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於將量子點螢光體用作量子點螢光體分散液的情況下,視需要亦可使用分散劑。
作為能夠用作分散介質的有機溶劑,可列舉水、丙酮、乙酸乙酯、甲苯、正己烷等。
作為能夠用作分散介質的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若於室溫(25℃)下為液體則並無特別限定,可列舉(甲基)丙烯酸異冰片酯、(甲基)丙烯酸二環戊基酯等。
該些中,作為分散介質,就不需要將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硬化時使分散介質揮發的步驟的觀點而言,較佳為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更佳為具有脂環式結構的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進而更佳為(甲基)丙烯酸異冰片酯及(甲基)丙烯酸二環戊基酯,特佳為(甲基)丙烯酸異冰片酯。
於使用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作為分散介質的情況下,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與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的質量基準的含有比率(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較佳為0.01~0.30,更佳為0.02~0.20,進而更佳為0.05~0.20。
量子點螢光體於量子點螢光體分散液中所佔的質量基準的比例較佳為1質量%~20質量%,更佳為1質量%~10質量%。
於量子點螢光體於量子點螢光體分散液中所佔的質量基準的比例為1質量%~10質量%的情況下,相對於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的總量,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中的量子點螢光體分散液的含有率例如較佳為1質量%~10質量%,更佳為4質量%~10質量%,進而更佳為4質量%~7質量%。
另外,相對於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的總量,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中的量子點螢光體的含有率例如較佳為0.01質量%~1.0質量%,更佳為0.05質量%~0.5質量%,進而更佳為0.1質量%~0.5質量%。若量子點螢光體的含有率為0.01質量%以上,則有對硬化物照射激發光時可獲得充分的發光強度的傾向,若量子點螢光體的含有率為1.0質量%以下,則有量子點螢光體的凝聚得到抑制的傾向。
(白色顏料)
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含有於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包含有機物的有機物層的白色顏料。白色顏料的詳細情況如波長變換構件一項中所詳述般。
相對於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的總量,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中的白色顏料的含有率例如較佳為0.1質量%~2.0質量%,更佳為0.2質量%~2.0質量%,進而更佳為0.2質量%~1.5質量%,特佳為0.3質量%~1.5質量%,極佳為0.4質量%~1.5質量%。
於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中,白色顏料的至少一部分較佳為以一次粒子的形式存在。藉由白色顏料的至少一部分以一次粒子的形式存在,而有於樹脂硬化物中,白色顏料的至少一部分容易以一次粒子的形式存在的傾向。因此,有入射至波長變換構件的入射光藉由白色顏料而散射效率進一步提昇的傾向。
白色顏料的至少一部分是否以一次粒子的形式存在於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中可藉由電子顯微鏡觀察來進行確認。
於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中,白色顏料及量子點螢光體以外的無機物的含有率較佳為0.5質量%以下,更佳為0.2質量%以下,進而更佳為0.1質量%以下。若無機物的含有率為0.5質量%以下,則有於由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所形成的波長變換用樹脂硬化物中,抑制藉由白色顏料而入射光的散射效率降低及藉由量子點螢光體而發光效率降低的傾向。
(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
本揭示的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可含有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並無特別限定,就樹脂硬化物的耐濕熱性的觀點而言,較佳為含有具有脂環式結構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
具有脂環式結構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為骨架中具有脂環式結構,且一分子中具有兩個以上的(甲基)丙烯醯基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作為具體例,可列舉:三環癸烷二甲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環己烷二甲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3-金剛烷二甲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氫化雙酚A(聚)乙氧基二(甲基)丙烯酸酯、氫化雙酚A(聚)丙氧基二(甲基)丙烯酸酯、氫化雙酚F(聚)乙氧基二(甲基)丙烯酸酯、氫化雙酚F(聚)丙氧基二(甲基)丙烯酸酯、氫化雙酚S(聚)乙氧基二(甲基)丙烯酸酯、氫化雙酚S(聚)丙氧基二(甲基)丙烯酸酯等脂環式(甲基)丙烯酸酯等。
就進一步提昇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的耐濕熱性的觀點而言,具有脂環式結構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中所含的脂環式結構較佳為包含三環癸烷骨架。作為脂環式結構包含三環癸烷骨架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較佳為三環癸烷二甲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亦可包含骨架中不具有脂環式結構的其他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作為其他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的具體例,可列舉: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四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二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二-三羥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三(β-羥基乙基)異氰脲酸酯的三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三羥甲基丙烷四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三(β-羥基乙基)異氰脲酸酯的三甲基丙烯酸酯等。
相對於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的總量,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中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的含有率例如較佳為60質量%~90質量%,更佳為70質量%~85質量%。於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的含有率處於所述範圍的情況下,有硬化物的耐濕熱性進一步提昇的傾向。
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可單獨含有一種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亦可組合含有兩種以上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
具有脂環式結構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於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中所佔的質量基準的比例較佳為60質量%~100質量%,更佳為70質量%~100質量%,進而更佳為80質量%~100質量%。
(硫醇化合物)
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可含有多官能硫醇化合物。藉由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含有多官能硫醇化合物,而有當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硬化時在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與多官能硫醇化合物之間進行烯硫醇反應,硬化物的密接性進一步提昇的傾向。另外,藉由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含有多官能硫醇化合物,而有硬化物的光學特性進一步提昇的傾向。
再者,含有(甲基)烯丙基化合物與硫醇化合物的組成物大多保存穩定性欠佳,本揭示的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雖然含有多官能硫醇化合物,但保存穩定性優異。推測其原因在於: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含有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
作為多官能硫醇化合物的具體例,可列舉:乙二醇雙(3-巰基丙酸酯)、二乙二醇雙(3-巰基丙酸酯)、四乙二醇雙(3-巰基丙酸酯)、1,2-丙二醇雙(3-巰基丙酸酯)、二乙二醇雙(3-巰基丁酸酯)、1,4-丁二醇雙(3-巰基丙酸酯)、1,4-丁二醇雙(3-巰基丁酸酯)、1,8-辛二醇雙(3-巰基丙酸酯)、1,8-辛二醇雙(3-巰基丁酸酯)、己二醇雙硫代乙醇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3-巰基丙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3-巰基丁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3-巰基異丁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2-巰基異丁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硫代乙醇酸酯、三-[(3-巰基丙醯氧基)-乙基]-異氰脲酸酯、三羥甲基乙烷三(3-巰基丁酸酯)、季戊四醇四(3-巰基丙酸酯)、季戊四醇四(3-巰基丁酸酯)、季戊四醇四(3-巰基異丁酸酯)、季戊四醇四(2-巰基異丁酸酯)、二季戊四醇六(3-巰基丙酸酯)、二季戊四醇六(2-巰基丙酸酯)、二季戊四醇六(3-巰基丁酸酯)、二季戊四醇六(3-巰基異丁酸酯)、二季戊四醇六(2-巰基異丁酸酯)、季戊四醇四硫代乙醇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硫代乙醇酸酯等。
另外,多官能硫醇化合物亦可為事先與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進行反應而成的硫醚寡聚物的狀態。
硫醚寡聚物可藉由使多官能硫醇化合物與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在聚合起始劑的存在下進行加成聚合而獲得。於藉由加成聚合來獲得硫醚寡聚物的情況下,多官能硫醇化合物的硫醇基的當量數相對於作為原料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的(甲基)丙烯醯基的當量數的比例(硫醇基的當量數/(甲基)丙烯醯基的當量數)例如較佳為3.0~3.3,更佳為3.0~3.2,進而更佳為3.05~3.15。
硫醚寡聚物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例如較佳為3000~10000,更佳為3000~8000,進而更佳為4000~6000。
再者,硫醚寡聚物的重量平均分子量是根據利用凝膠滲透層析法(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所測定的分子量分佈,使用標準聚苯乙烯的校準曲線進行換算而求出。
另外,硫醚寡聚物的硫醇當量例如較佳為200 g/eq~400 g/eq,更佳為250 g/eq~350 g/eq,進而更佳為250 g/eq~270 g/eq。
再者,硫醚寡聚物的硫醇當量可藉由如下的碘滴定法來測定。
精秤0.2 g的測定試樣,並向其中添加氯仿20 mL來作為試樣溶液。使用使可溶性澱粉0.275 g溶解於30 g的純水中而成者作為澱粉指示劑,添加純水20 mL、異丙醇10 mL、及澱粉指示劑1 mL,並利用攪拌器進行攪拌。滴加碘溶液,將氯仿層呈綠色的時間點設為終點。此時,將藉由下述式所提供的值設為測定試樣的硫醇當量。

硫醇當量(g/eq)=測定試樣的質量(g)×10000/碘溶液的滴定量(mL)×碘溶液的因數
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亦可含有一分子中具有一個硫醇基的單官能硫醇化合物。
作為單官能硫醇化合物的具體例,可列舉:己硫醇、1-庚硫醇、1-辛硫醇、1-壬硫醇、1-癸硫醇、3-巰基丙酸、巰基丙酸甲酯、巰基丙酸甲氧基丁酯、巰基丙酸辛酯、巰基丙酸十三酯、2-乙基己基-3-巰基丙酸酯、正辛基-3-巰基丙酸酯等。
相對於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的總量,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中的硫醇化合物(多官能硫醇化合物及單官能硫醇化合物的合計)的含有率例如較佳為5質量%~40質量%,更佳為10質量%~30質量%,進而更佳為15質量%~25質量%。該情況下,藉由與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的烯硫醇反應,硬化物進而形成緻密的交聯結構,有耐濕熱性進一步提昇的傾向。
多官能硫醇化合物於多官能硫醇化合物及單官能硫醇化合物的合計中所佔的質量基準的比例較佳為60質量%~100質量%,更佳為70質量%~100質量%,進而更佳為80質量%~100質量%。
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與多官能硫醇化合物的質量基準的含有比率(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多官能硫醇化合物)較佳為0.5~10,更佳為0.5~8.0,進而更佳為0.5~6.0。
(光聚合起始劑)
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可含有光聚合起始劑。光聚合起始劑並無特別限制,作為具體例,可列舉藉由紫外線等活性能量線的照射而產生自由基的化合物。
作為光聚合起始劑的具體例,可列舉:二苯甲酮、N,N'-四烷基-4,4'-二胺基二苯甲酮、2-苄基-2-二甲基胺基-1-(4-嗎啉基苯基)-丁酮-1、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嗎啉基-丙酮-1、4,4'-雙(二甲基胺基)二苯甲酮(亦稱為「米其勒酮」)、4,4'-雙(二乙基胺基)二苯甲酮、4-甲氧基-4'-二甲基胺基二苯甲酮、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1-(4-異丙基苯基)-2-羥基-2-甲基丙烷-1-酮、1-(4-(2-羥基乙氧基)-苯基)-2-羥基-2-甲基-1-丙烷-1-酮、2-羥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等芳香族酮化合物;烷基蒽醌、菲醌等醌化合物;安息香、烷基安息香等安息香化合物;安息香烷基醚、安息香苯基醚等安息香醚化合物;苄基二甲基縮酮等苄基衍生物;2-(鄰氯苯基)-4,5-二苯基咪唑二聚體、2-(鄰氯苯基)-4,5-二(間甲氧基苯基)咪唑二聚體、2-(鄰氟苯基)-4,5-二苯基咪唑二聚體、2-(鄰甲氧基苯基)-4,5-二苯基咪唑二聚體、2,4-二(對甲氧基苯基)-5-苯基咪唑二聚體、2-(2,4-二甲氧基苯基)-4,5-二苯基咪唑二聚體等2,4,5-三芳基咪唑二聚體;9-苯基吖啶、1,7-(9,9'-吖啶基)庚烷等吖啶衍生物;1,2-辛二酮1-[4-(苯硫基)-2-(O-苯甲醯基肟)]、乙酮1-[9-乙基-6-(2-甲基苯甲醯基)-9H-咔唑-3-基]-1-(O-乙醯基肟)等肟酯化合物;7-二乙基胺基-4-甲基香豆素等香豆素化合物;2,4-二乙基硫雜蒽酮等硫雜蒽酮化合物;2,4,6-三甲基苯甲醯基-二苯基-氧化膦、2,4,6-三甲基苯甲醯基-苯基-乙氧基-氧化膦等醯基氧化膦化合物等。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可單獨含有一種光聚合起始劑,亦可組合含有兩種以上的光聚合起始劑。
作為光聚合起始劑,就硬化性的觀點而言,較佳為選自由醯基氧化膦化合物、芳香族酮化合物、及肟酯化合物所組成的群組中的至少一種,更佳為選自由醯基氧化膦化合物及芳香族酮化合物所組成的群組中的至少一種,進而更佳為醯基氧化膦化合物。
相對於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的總量,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中的光聚合起始劑的含有率例如較佳為0.1質量%~5質量%,更佳為0.1質量%~3質量%,進而更佳為0.5質量%~1.5質量%。若光聚合起始劑的含有率為0.1質量%以上,則有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的感度變充分的傾向,若光聚合起始劑的含有率為5質量%以下,則有對於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的色相的影響及保存穩定性的下降得到抑制的傾向。
(液狀介質)
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較佳為不含液狀介質或者液狀介質的含有率為0.5質量%以下。所謂「液狀介質」是指在室溫(25℃)下為液體的狀態的介質。
作為液狀介質的具體例,可列舉: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正丙基酮、甲基異丙基酮、甲基-正丁基酮、甲基異丁基酮、甲基-正戊基酮、甲基-正己基酮、二乙基酮、二丙基酮、二異丁基酮、三甲基壬酮、環己酮、環戊酮、甲基環己酮、2,4-戊二酮、丙酮基丙酮等酮溶劑;二乙基醚、甲基乙基醚、甲基-正丙基醚、二異丙基醚、四氫呋喃、甲基四氫呋喃、二噁烷、二甲基二噁烷、乙二醇二甲基醚、乙二醇二乙基醚、乙二醇二-正丙基醚、乙二醇二-正丁基醚、二乙二醇二甲基醚、二乙二醇二乙基醚、二乙二醇甲基乙基醚、二乙二醇甲基-正丙基醚、二乙二醇甲基-正丁基醚、二乙二醇二-正丙基醚、二乙二醇二-正丁基醚、二乙二醇甲基-正己基醚、三乙二醇二甲基醚、三乙二醇二乙基醚、三乙二醇甲基乙基醚、三乙二醇甲基-正丁基醚、三乙二醇二-正丁基醚、三乙二醇甲基-正己基醚、四乙二醇二甲基醚、四乙二醇二乙基醚、四乙二醇甲基乙基醚、四乙二醇甲基-正丁基醚、四乙二醇二-正丁基醚、四乙二醇甲基-正己基醚、丙二醇二甲基醚、丙二醇二乙基醚、丙二醇二-正丙基醚、丙二醇二-正丁基醚、二丙二醇二甲基醚、二丙二醇二乙基醚、二丙二醇甲基乙基醚、二丙二醇甲基-正丁基醚、二丙二醇二-正丙基醚、二丙二醇二-正丁基醚、二丙二醇甲基-正己基醚、三丙二醇二甲基醚、三丙二醇二乙基醚、三丙二醇甲基乙基醚、三丙二醇甲基-正丁基醚、三丙二醇二-正丁基醚、三丙二醇甲基-正己基醚、四丙二醇二甲基醚、四丙二醇二乙基醚、四丙二醇甲基乙基醚、四丙二醇甲基-正丁基醚、四丙二醇二-正丁基醚、四丙二醇甲基-正己基醚等醚溶劑;碳酸伸丙酯、碳酸伸乙酯、碳酸二乙酯等碳酸酯溶劑;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正丙酯、乙酸異丙酯、乙酸正丁酯、乙酸異丁酯、乙酸第二丁酯、乙酸正戊酯、乙酸第二戊酯、乙酸3-甲氧基丁酯、乙酸甲基戊酯、乙酸2-乙基丁酯、乙酸2-乙基己酯、乙酸2-(2-丁氧基乙氧基)乙酯、乙酸苄酯、乙酸環己酯、乙酸甲基環己酯、乙酸壬酯、乙醯乙酸甲酯、乙醯乙酸乙酯、乙酸二乙二醇甲基醚、乙酸二乙二醇單乙基醚、乙酸二丙二醇甲基醚、乙酸二丙二醇乙基醚、二醇二乙酸酯、乙酸甲氧基三乙二醇、丙酸乙酯、丙酸正丁酯、丙酸異戊酯、草酸二乙酯、草酸二-正丁酯、乳酸甲酯、乳酸乙酯、乳酸正丁酯、乳酸正戊酯、乙二醇甲基醚丙酸酯、乙二醇乙基醚丙酸酯、乙二醇甲基醚乙酸酯、乙二醇乙基醚乙酸酯、丙二醇甲基醚乙酸酯、丙二醇乙基醚乙酸酯、丙二醇丙基醚乙酸酯、γ-丁內酯、γ-戊內酯等酯溶劑;乙腈、N-甲基吡咯啶酮、N-乙基吡咯啶酮、N-丙基吡咯啶酮、N-丁基吡咯啶酮、N-己基吡咯啶酮、N-環己基吡咯啶酮、N,N-二甲基甲醯胺、N,N-二甲基乙醯胺、二甲基亞碸等非質子性極性溶劑;甲醇、乙醇、正丙醇、異丙醇、正丁醇、異丁醇、第二丁醇、第三丁醇、正戊醇、異戊醇、2-甲基丁醇、第二戊醇、第三戊醇、3-甲氧基丁醇、正己醇、2-甲基戊醇、第二己醇、2-乙基丁醇、第二庚醇、正辛醇、2-乙基己醇、第二辛醇、正壬醇、正癸醇、第二-十一醇、三甲基壬醇、第二-十四醇、第二-十七醇、環己醇、甲基環己醇、苄醇、乙二醇、1,2-丙二醇、1,3-丁二醇、二乙二醇、二丙二醇、三乙二醇、三丙二醇等醇溶劑;乙二醇單甲基醚、乙二醇單乙基醚、乙二醇單苯基醚、二乙二醇單甲基醚、二乙二醇單乙基醚、二乙二醇單-正丁基醚、二乙二醇單-正己基醚、三乙二醇單乙基醚、四乙二醇單-正丁基醚、丙二醇單甲基醚、二丙二醇單甲基醚、二丙二醇單乙基醚、三丙二醇單甲基醚等二醇單醚溶劑;萜品烯、萜品醇、月桂油烯、別羅勒烯、檸檬烯、雙戊烯、蒎烯、香旱芹酮、羅勒烯、水芹烯等萜烯溶劑;二甲基矽油、甲基苯基矽油、甲基氫矽油等純矽油;胺基改質矽油、環氧基改質矽油、羧基改質矽油、甲醇改質矽油、巰基改質矽油、異種官能基改質矽油、聚醚改質矽油、甲基苯乙烯基改質矽油、親水性特殊改質矽油、高級烷氧基改質矽油、高級脂肪酸改質矽油、氟改質矽油等改質矽油;丁酸、戊酸、己酸、庚酸、辛酸、壬酸、癸酸、十一酸、十二酸、十三酸、十四酸、十五酸、十六酸、十七酸、十八酸、十九酸、二十酸、二十烯酸等碳數4以上的飽和脂肪族單羧酸;油酸、反油酸、亞麻油酸、棕櫚油酸等碳數8以上的不飽和脂肪族單羧酸等。於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含有液狀介質的情況下,可單獨含有一種液狀介質,亦可組合含有兩種以上的液狀介質。
(其他成分)
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可更含有聚合抑制劑、矽烷偶合劑、界面活性劑、密接賦予劑、抗氧化劑等其他成分。關於其他成分的各成分,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可單獨含有一種,亦可組合含有兩種以上。
另外,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亦可視需要而含有(甲基)烯丙基化合物。
(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的製備方法)
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可藉由利用常規方法將白色顏料及量子點螢光體以及視需要所使用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多官能硫醇化合物、光聚合起始劑及其他成分進行混合來製備。量子點螢光體較佳為以分散於液狀介質中的狀態來混合。
(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的用途)
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能夠較佳地用於形成膜。另外,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能夠較佳地用於形成波長變換構件。
<波長變換用樹脂硬化物>
本揭示的波長變換用樹脂硬化物為本揭示的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的硬化物。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的硬化條件並無特別限定,於一形態中,以100 mJ/cm2 ~5000 mJ/cm2 的照射量照射280 nm~400 nm的波長的紫外線。作為紫外線源,可列舉:低壓水銀燈、中壓水銀燈、高壓水銀燈、超高壓水銀燈、碳弧燈、金屬鹵化物燈、氙燈、化學燈、黑光燈、微波激發水銀燈等。
對於波長變換用樹脂硬化物,藉由動態黏彈性測定所測定出的玻璃轉移溫度較佳為85℃以上,更佳為85℃~160℃,進而更佳為90℃~120℃。
本揭示的波長變換用樹脂硬化物能夠作為波長變換構件的構成要素來應用。
[實施例]
以下,藉由實施例來對本發明進行具體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該些實施例。
<實施例1~實施例3以及比較例1~比較例3>
(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的製備)
將表1中所示的各成分以該表中所示的調配量(單位:質量份)混合,藉此分別製備實施例1~實施例3以及比較例1~比較例3的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表1中的「-」是指未調配。
再者,作為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使用三環癸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新中村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A-DCP)。
另外,作為多官能硫醇化合物,使用季戊四醇四(3-巰基丙酸酯)(SC有機化學股份有限公司,PEMP)。
另外,作為光聚合起始劑,使用2,4,6-三甲基苯甲醯基-二苯基-氧化膦(巴斯夫(BASF)公司,豔佳固(IRGACURE)TPO)。
另外,作為量子點螢光體IBOA(異冰片基丙烯酸酯)分散液,使用CdSe/ZnS(核/殼)分散液(奈米系統(Nanosys)公司,Gen3.5,QD Concentrate)。作為該CdSe/ZnS(核/殼)分散液的分散介質,使用異冰片基丙烯酸酯。於CdSe/ZnS(核/殼)分散液中含有90質量%以上的異冰片基丙烯酸酯。
另外,作為白色顏料或無機粒子等粒子,使用:
R-706(科慕(Chemours)公司,Ti-Pure R-706,材質:金紅石型氧化鈦,粒徑:0.36 μm,表面處理:有機多元醇)、
R-105(科慕公司,Ti-Pure R-105,材質:金紅石型氧化鈦,粒徑:0.31 μm,表面處理:有機矽烷)、
R-900(科慕公司,Ti-Pure R-900,材質:金紅石型氧化鈦,粒徑:0.31 μm,表面處理:無)、
SO-C5(亞都瑪科技(Admatechs)股份有限公司,亞都瑪芬(ADMAFINE)SO-C5,材質:二氧化矽,粒徑:1.3 μm~1.7 μm,表面處理:無)、及
MX40T(綜研化學股份有限公司,MX40T,材質:丙烯酸,粒徑:0.4 μm,表面處理:無)。
[表1]
(波長變換構件的製造)
將以上所獲得的各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塗佈於平均厚度為125 μm的阻隔膜(大日本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包覆材料)上而形成塗膜。於該塗膜上貼合厚度為125 μm的阻隔膜(大日本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包覆材料),並使用紫外線照射裝置(愛古拉飛克斯(Eye Graphics)股份有限公司)來照射紫外線(照射量:1000 mJ/cm2 ),藉此分別獲得於包含波長變換用樹脂硬化物的硬化物層的兩面上配置有包覆材料的波長變換構件。硬化物層的平均厚度為100 μm。
<評價>
使用實施例1~實施例3以及比較例1~比較例3中所獲得的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及波長變換構件,對以下的各評價項目進行測定及評價。將結果示於表2中。
(亮度)
對於將以上所獲得的各波長變換構件裁剪成寬100 mm、長100 mm的尺寸的評價用波長變換構件,使用亮度計PR-655(光研究(Photo Research)公司)來測定亮度。亮度計於上部設置識別光學特性的照相機單元,於透鏡下的部位具有黑色遮罩、增亮膜(Bright Enhancement Film,BEF)板、擴散板、LED光源,且在BEF板與擴散板之間安置測定樣品,來測定亮度。
(外觀)
取以上所獲得的各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30 g放入50 mL的螺口管中,目視確認25℃下、24小時後的各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的外觀。
並且,依據以下評價基準來對各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的外觀進行評價。
-評價基準-
○:無變化
×:有粒子的沈降
[表2]
如根據表2可知般,與由比較例1~比較例3的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所製造的波長變換構件相比,由含有量子點螢光體、及於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包含有機物的有機物層的白色顏料的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所製造的波長變換構件的亮度優異。另外可知,與含有不具有有機物層的白色顏料的比較例1或比較例2的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相比,含有量子點螢光體、及於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包含有機物的有機物層的白色顏料的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中不易產生白色顏料的沈澱。
關於本說明書中所記載的所有文獻、專利申請及技術規格,與具體且各個地記載有藉由參照而併入各個文獻、專利申請及技術規格的情況同等程度地,藉由參照而併入至本說明書中。
10‧‧‧波長變換構件
11‧‧‧硬化物層
12A、12B‧‧‧包覆材料
20‧‧‧背光單元
21‧‧‧光源
22‧‧‧導光板
23‧‧‧反向反射性構件
24‧‧‧反射板
30‧‧‧液晶顯示裝置
31‧‧‧液晶胞單元
32‧‧‧液晶胞
33A、33B‧‧‧偏光板
LB‧‧‧藍色光
LG‧‧‧綠色光
LR‧‧‧紅色光
LW‧‧‧白色光
圖1是表示波長變換構件的概略構成的一例的示意剖面圖。
圖2是表示背光單元的概略構成的一例的圖。
圖3是表示液晶顯示裝置的概略構成的一例的圖。

Claims (37)

  1. 一種波長變換構件,其含有:量子點螢光體、白色顏料、及樹脂硬化物,所述白色顏料於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包含有機物的有機物層,所述樹脂硬化物包含所述量子點螢光體及所述白色顏料。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波長變換構件,其中所述有機物包含多元醇及有機矽烷的至少一者。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波長變換構件,其中相對於所述樹脂硬化物的總量,所述白色顏料的含有率為0.1質量%~2.0質量%。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波長變換構件,其中所述白色顏料包含氧化鈦。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波長變換構件,其中所述氧化鈦包含金紅石型氧化鈦。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5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波長變換構件,其中所述白色顏料於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包含金屬氧化物的金屬氧化物層。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波長變換構件,其於所述白色顏料的表面依照所述金屬氧化物層及所述有機物層的順序而設置所述金屬氧化物層及所述有機物層。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或第7項所述的波長變換構件,其中所述金屬氧化物層具有包含二氧化矽的第一金屬氧化物層及包含氧化鋁的第二金屬氧化物層。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8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波長變換構件,其中所述白色顏料的平均粒徑為0.1 μm~1 μm。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9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波長變換構件,其中所述白色顏料的至少一部分以一次粒子的形式存在。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10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波長變換構件,其中相對於所述樹脂硬化物的總量,所述白色顏料及所述量子點螢光體以外的無機物的含有率為0.5質量%以下。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11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波長變換構件,其中所述樹脂硬化物具有脂環式結構及硫醚結構。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12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波長變換構件,其中所述量子點螢光體含有包含Cd及In的至少一者的化合物。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13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波長變換構件,其為膜狀。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14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波長變換構件,其用於顯示圖像。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15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波長變換構件,其具有包覆所述樹脂硬化物的至少一部分的包覆材料。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的波長變換構件,其中所述包覆材料對於氧及水的至少一者具有阻隔性。
  18. 一種背光單元,其包括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17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波長變換構件、及光源。
  19. 一種圖像顯示裝置,其包括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的背光單元。
  20. 一種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其包含:量子點螢光體、及白色顏料,所述白色顏料於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包含有機物的有機物層。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的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其中所述有機物包含多元醇及有機矽烷的至少一者。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或第21項所述的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其中所述白色顏料的含有率為0.1質量%~2.0質量%。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至第22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其中所述白色顏料包含氧化鈦。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的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其中所述氧化鈦包含金紅石型氧化鈦。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至第24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其中所述白色顏料於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包含金屬氧化物的金屬氧化物層。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的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其於所述白色顏料的表面依照所述金屬氧化物層及所述有機物層的順序而設置所述金屬氧化物層及所述有機物層。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或第26項所述的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其中所述金屬氧化物層具有包含二氧化矽的第一金屬氧化物層及包含氧化鋁的第二金屬氧化物層。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至第27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其中所述白色顏料的平均粒徑為0.1 μm~1 μm。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至第28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其中所述白色顏料的至少一部分以一次粒子的形式存在。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至第29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其中所述白色顏料及所述量子點螢光體以外的無機物的含有率為0.5質量%以下。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至第30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其中所述量子點螢光體含有包含Cd及In的至少一者的化合物。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至第31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其含有: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多官能硫醇化合物、及光聚合起始劑。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所述的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其中所述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具有脂環式結構。
  3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至第33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其不含液狀介質或者液狀介質的含有率為0.5質量%以下。
  3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至第34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其用於形成膜。
  3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至第35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其用於形成波長變換構件。
  37. 一種波長變換用樹脂硬化物,其為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至第36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的硬化物。
TW107134559A 2017-09-29 2018-09-28 波長變換構件、背光單元、圖像顯示裝置、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及波長變換用樹脂硬化物 TW20192173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7/035726 2017-09-29
PCT/JP2017/035726 WO2019064590A1 (ja) 2017-09-29 2017-09-29 波長変換部材、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画像表示装置、波長変換用樹脂組成物及び波長変換用樹脂硬化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21738A true TW201921738A (zh) 2019-06-01

Family

ID=65902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34559A TW201921738A (zh) 2017-09-29 2018-09-28 波長變換構件、背光單元、圖像顯示裝置、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及波長變換用樹脂硬化物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11061278B2 (zh)
JP (1) JP6782419B2 (zh)
KR (1) KR102225709B1 (zh)
CN (2) CN112180488A (zh)
TW (1) TW201921738A (zh)
WO (1) WO201906459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80488A (zh) * 2017-09-29 2021-01-05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波长转换构件、背光单元、图像显示装置、波长转换用树脂组合物和波长转换用树脂固化物
WO2019064589A1 (ja) * 2017-09-29 2019-04-04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波長変換部材、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画像表示装置、波長変換用樹脂組成物及び波長変換用樹脂硬化物
KR20200070481A (ko) * 2018-12-07 2020-06-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JP2021015284A (ja) * 2020-10-15 2021-02-12 昭和電工マテ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波長変換部材、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画像表示装置、波長変換用樹脂組成物及び波長変換用樹脂硬化物
WO2022208663A1 (ja) * 2021-03-30 2022-10-06 昭和電工マテ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波長変換部材、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硬化性組成物
CN114058269B (zh) * 2021-11-29 2023-09-01 镭昱光电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量子点光固化胶水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71839B2 (ja) * 1999-09-28 2009-06-0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反射防止膜、偏光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US6791649B1 (en) 1999-09-28 2004-09-14 Fuji Photo Film Co., Ltd. Anti-reflection film, polarizing plate comprising the same,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anti-reflection film or the polarizing plate
JP4527489B2 (ja) 2004-10-07 2010-08-1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カラーフィルター用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ー、液晶パネル、及びカラーフィルターの製造方法
JP2007119310A (ja) * 2005-10-28 2007-05-17 Fujifilm Corp 無機微粒子、これを用いた分散液、コーティング組成物、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US7473673B2 (en) * 2006-03-07 2009-01-06 Conopco, Inc. Hydrophilic structured bar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individually coated flat platy particles, each having surface deposition chemistry mechanism
DE102007053770A1 (de) * 2007-11-12 2009-05-14 Merck Patent Gmbh Beschichtete Leuchtstoffpartikel mit Brechungsindex-Anpassung
JP6157118B2 (ja) 2010-03-23 2017-07-05 株式会社朝日ラバー 可撓性反射基材、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反射基材に用いる原材料組成物
CN103228983A (zh) 2010-11-10 2013-07-31 纳米系统公司 量子点薄膜、照明器件及照明方法
WO2012177793A1 (en) * 2011-06-20 2012-12-27 Crystalplex Corporation Quantum dot containing light module
US9784905B2 (en) * 2012-06-29 2017-10-10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Optical waveguid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and polymeric composition
JP6371032B2 (ja) * 2012-08-01 2018-08-08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反射防止ハードコートおよび反射防止物品
JP6136175B2 (ja) 2012-10-10 2017-05-3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白色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デバイス
CN104903393A (zh) * 2013-01-08 2015-09-09 沙特基础全球技术有限公司 聚合物照明电枢
JP6277065B2 (ja) * 2014-05-30 2018-02-0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6008662A (ja) * 2014-06-24 2016-01-18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転がり軸受の組立方法、及び転がり軸受
WO2016052625A1 (ja) 2014-09-30 2016-04-0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液晶表示装置、波長変換部材、および光硬化性組成物
KR20170086566A (ko) * 2014-11-17 2017-07-26 쓰리엠 이노베이티브 프로퍼티즈 캄파니 티올-알켄 매트릭스를 갖는 양자점 물품
JP5996053B1 (ja) * 2015-07-21 2016-09-21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電子デバイス封止用硬化性吸湿性樹脂組成物、樹脂硬化物、電子デバイス、樹脂硬化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子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JP2017078120A (ja) * 2015-10-20 2017-04-2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重合性組成物、重合物、波長変換部材、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6864986B2 (ja) * 2016-01-20 2021-04-28 株式会社メイワパックス 包装袋
JP6720603B2 (ja) 2016-03-16 2020-07-0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波長変換組成物、光波長変換部材、光波長変換シート、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6261710B2 (ja) * 2016-12-06 2018-01-1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導光板、これを含む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12180488A (zh) * 2017-09-29 2021-01-05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波长转换构件、背光单元、图像显示装置、波长转换用树脂组合物和波长转换用树脂固化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225709B1 (ko) 2021-03-09
US11061278B2 (en) 2021-07-13
CN112180488A (zh) 2021-01-05
JPWO2019064590A1 (ja) 2020-08-13
KR20200064073A (ko) 2020-06-05
JP6782419B2 (ja) 2020-11-11
CN111183376A (zh) 2020-05-19
US20200241361A1 (en) 2020-07-30
WO2019064590A1 (ja) 2019-04-04
US20210292643A1 (en) 2021-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120279B2 (ja) 波長変換部材、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画像表示装置、波長変換用樹脂組成物及び波長変換用樹脂硬化物
TW201921738A (zh) 波長變換構件、背光單元、圖像顯示裝置、波長變換用樹脂組成物及波長變換用樹脂硬化物
TW201942331A (zh) 波長變換構件、背光單元、圖像顯示裝置及硬化性組成物
TW201827561A (zh) 波長變換材料、背光單元、圖像顯示裝置以及硬化性組成物
TW202003791A (zh) 波長變換構件、背光單元以及圖像顯示裝置
CN111919142A (zh) 波长转换构件、背光单元、图像显示装置、固化性组合物和固化物
US20210040384A1 (en) Wavelength conversion member, backlight unit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TW201934317A (zh) 積層體、波長轉換構件、背光單元及圖像顯示裝置
WO2019186728A1 (ja) 波長変換部材、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US20220187517A1 (en) Wavelength conversion member, backlight unit,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wavelength conversion resin composition
CN111902744A (zh) 波长转换构件、背光单元、图像显示装置和固化性组合物
JP2021015284A (ja) 波長変換部材、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画像表示装置、波長変換用樹脂組成物及び波長変換用樹脂硬化物
WO2022013983A1 (ja) 波長変換部材、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WO2021084603A1 (ja) 波長変換用樹脂組成物、波長変換用樹脂硬化物、波長変換部材、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画像表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