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16567A - 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裝置及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電路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裝置及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電路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16567A
TW201916567A TW107106430A TW107106430A TW201916567A TW 201916567 A TW201916567 A TW 201916567A TW 107106430 A TW107106430 A TW 107106430A TW 107106430 A TW107106430 A TW 107106430A TW 201916567 A TW201916567 A TW 20191656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ing element
control
bidirectional
full
bridge invert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64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55837B (zh
Inventor
大橋誠
山口佳彦
西川武男
石井隆章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歐姆龍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歐姆龍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歐姆龍股份有限公司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558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55837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165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16567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2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2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2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 H02M3/32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33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33569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having several active switching elements
    • H02M3/3357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having several active switching elements having at least one active switching element at the secondary side of an isolation transformer
    • H02M3/33584Bidirectional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32Means for protecting converters other than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32Means for protecting converters other than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 H02M1/327Means for protecting converters other than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against abnormal temperatur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2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2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2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 H02M3/32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33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33569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having several active switching elements
    • H02M3/33573Full-bridge at primary side of an isolation transform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0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04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1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21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7/217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7/219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in a bridge configur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4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53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7/53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 H02M7/538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in a bridge configur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03Details of control, feedback or regulation circ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抑制經由變壓器而將2個全橋式逆變器電路連接的類型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電路的升壓動作時的2次側的開關元件的溫度上升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裝置與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電路的控制方法。於升壓時,對2次側全橋式逆變器電路12交替地進行第1控制與第2控制,所述第1控制將開關元件Q5與開關元件Q6維持成斷開並將開關元件Q7與開關元件Q8交替地(依次)接通/斷開,所述第2控制將開關元件Q7與開關元件Q8維持成斷開並將開關元件Q6與開關元件Q5交替地接通/斷開。

Description

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裝置及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電路的控制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絕緣型雙向直流電(Direct Current,DC)/DC變換裝置與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電路的控制方法。
作為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電路,已知有具有圖1中所示的構成,即經由變壓器TR而將全橋式逆變器(full-bridge inverter)電路11、全橋式逆變器電路12兩者連接的構成者。
當將全橋式逆變器電路11側作為1次側來使該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電路進行升壓動作時,先前各開關(開關(Switch,SW)元件)如圖2所示般被接通/斷開(ON/OFF)。再者,於圖2中,亦表示於設置在全橋式逆變器電路11與變壓器TR之間的電感器L中流動的電流IL的時間變化圖形。
即,當將全橋式逆變器電路11側作為1次側來使所述構成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電路進行升壓動作時,針對2次側的開關Q5~開關Q8,與具備二極體來代替開關Q5、開關Q6的絕緣型單向DC/DC變換裝置(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同樣地,進行僅將低端(low-side)開關Q7及低端開關Q8接通/斷開的控制。
而且,必須將低端開關Q7及低端開關Q8的溫度維持成容許溫度以下,因此於先前的控制中,不得不將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電路的可連續運轉的條件限制為低端開關Q7及低端開關Q8的溫度不過度地上升的條件。 [現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5530401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即便於針對在升壓動作時的2次側具備包含4個雙向開關元件的全橋式逆變器電路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電路的先前的控制(詳細情況將後述)中,於該全橋式逆變器電路內的雙向開關元件間亦產生溫度差。
本發明是鑒於所述現狀而成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抑制具有經由變壓器而將2個全橋式逆變器電路連接的構成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電路的升壓動作時的2次側的開關元件的溫度上升的技術。 [解決課題之手段]
為了達成所述目的,本發明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裝置具備:第1全橋式逆變器電路,包含第1開關元件~第4開關元件;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其是經由變壓器而與所述第1全橋式逆變器電路連接的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包含作為高端(high-side)開關元件的第5開關元件與第6開關元件、及作為低端開關元件的第7開關元件與第8開關元件;以及控制部,於朝所述第1全橋式逆變器電路中的輸入電壓的升壓時,週期性地執行控制所述第1全橋式逆變器電路內的開關元件的輸入側控制,並且與各輸入側控制同步地執行控制所述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內的所述第5開關元件~第8開關元件的輸出側控制。而且,本發明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裝置的控制部選擇性地執行作為所述輸出側控制的第1控制與第2控制中的任一者,所述第1控制將所述第5開關元件與所述第6開關元件維持成斷開,並將所述第7開關元件與所述第8開關元件交替地接通/斷開,所述第2控制將所述第7開關元件與所述第8開關元件維持成斷開,並將所述第6開關元件與所述第5開關元件交替地接通/斷開。
即,本發明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裝置的控制部於朝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電路(第1全橋式逆變器電路、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及變壓器)的第1全橋式逆變器電路中的輸入電壓的升壓時,選擇性地執行將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內的第5開關元件與第6開關元件(高端開關元件或低端開關元件)接通/斷開的第1控制、及將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內的第7開關元件與第8開關元件(低端開關元件或高端開關元件)接通/斷開的第2控制中的任一者。因此,根據本發明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裝置,於朝第1全橋式逆變器電路中的輸入電壓的升壓時,高端開關元件(第7開關元件及第8開關元件、或第5開關元件及第6開關元件)亦被接通/斷開,相應地可抑制低端開關元件的溫度上升。
再者,本發明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裝置的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可為僅包含第5開關元件~第8開關元件作為開關元件的電路,亦可為於第5開關元件~第8開關元件的各者上反並聯連接有單向開關元件的電路,亦可為於第5開關元件~第8開關元件的各者上並聯連接有雙向開關元件的電路。
於本發明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裝置中,若採用『所述控制部交替地執行作為所述輸出側控制的所述第1控制、所述第2控制』的構成,則通常於升壓動作時,可使低端開關元件與高端開關元件的溫度變成大致相同的溫度。
但是,當於開關元件間存在特性的偏差時、或與各開關元件的散熱相關的環境不同時,於所述構成中,亦存在低端開關元件與高端開關元件的溫度不變成大致相同的溫度的情況。若採用『所述控制部取得所述第7開關元件與第8開關元件的溫度T1、及所述第5開關元件與第6開關元件的溫度T2,當「T1-T2」為0以上的第1規定值以上時,減少作為進行作為所述輸出側控制的所述第1控制的比例的第1控制執行比率,當「T1-T2」未滿0以下的第2規定值時,增加所述第1控制執行比率』的構成,則即便於如上所述的情況下,亦可獲得於升壓動作時,低端開關元件與高端開關元件的溫度變成大致相同的溫度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裝置。
另外,本發明的具備包含第1開關元件~第4開關元件的第1全橋式逆變器電路,以及經由變壓器而與所述第1全橋式逆變器電路連接且包含作為高端開關元件的第5開關元件與第6開關元件、及作為低端開關元件的第7開關元件與第8開關元件的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電路的控制方法於朝所述第1全橋式逆變器電路中的輸入電壓的升壓時,週期性地執行控制所述第1全橋式逆變器電路內的開關元件的輸入側控制、及控制所述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內的所述第5開關元件~第8開關元件的輸出側控制,並且選擇性地執行作為所述輸出側控制的第1控制與第2控制中的任一者,所述第1控制將所述第5開關元件與所述第6開關元件維持成斷開並將所述第7開關元件與所述第8開關元件交替地接通/斷開,所述第2控制將所述第7開關元件與所述第8開關元件維持成斷開並將所述第5開關元件與所述第6開關元件交替地接通/斷開。
即,本發明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電路的控制方法於朝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電路的第1全橋式逆變器電路中的輸入電壓的升壓時,選擇性地執行將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內的第5開關元件與第6開關元件(高端開關元件或低端開關元件)接通/斷開的第1控制、及將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內的第7開關元件與第8開關元件(低端開關元件或高端開關元件)接通/斷開的第2控制中的任一者。因此,根據本發明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電路的控制方法,於升壓動作時,高端開關元件(第7開關元件及第8開關元件、或第5開關元件及第6開關元件)亦被接通/斷開,相應地可抑制低端開關元件的溫度上升。
另外,本發明的第2形態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裝置具備:第1全橋式逆變器電路,包含第1開關元件~第4開關元件;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其是經由變壓器而與所述第1全橋式逆變器電路連接並具有第1支線(leg)與第2支線的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包含作為高端開關元件的第5雙向開關元件與第6雙向開關元件、及作為低端開關元件的第7雙向開關元件與第8雙向開關元件;以及控制部,於朝所述第1全橋式逆變器電路中的輸入電壓的升壓時,重複執行控制所述第1全橋式逆變器電路內的開關元件的輸入側控制,並且與各輸入側控制同步地執行控制所述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內的所述第5雙向開關元件~第8雙向開關元件的輸出側控制。而且,本發明的第2形態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裝置的控制部選擇性地執行作為所述輸出側控制的第1控制與第2控制中的任一者,所述第1控制於電流在所述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內進行環流時該電流穿過所述第7雙向開關元件與所述第8雙向開關元件的形態下,以所述變壓器的輸出得到整流的方式控制所述第5雙向開關元件~第8雙向開關元件,所述第2控制於電流在所述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內進行環流時該電流穿過所述第5雙向開關元件與所述第6雙向開關元件的形態下,以所述變壓器的輸出得到整流的方式控制所述第5雙向開關元件~第8雙向開關元件。
即,於本發明的第2形態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裝置中,於朝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電路(第1全橋式逆變器電路、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及變壓器)的第1全橋式逆變器電路中的輸入電壓的升壓時,選擇性地執行『於電流在所述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內進行環流時該電流穿過所述第7雙向開關元件與所述第8雙向開關元件的形態下,以所述變壓器的輸出得到整流的方式控制所述第5雙向開關元件~第8雙向開關元件的第1控制』、及『於電流在所述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內進行環流時該電流穿過所述第5雙向開關元件與所述第6雙向開關元件的形態下,以所述變壓器的輸出得到整流的方式控制所述第5雙向開關元件~第8雙向開關元件的第2控制』中的任一者。而且,針對所述構成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電路的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先前重複第1控制,因此所述構成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裝置進行第2控制(存在環流電流於作為高端開關元件的第7雙向開關元件、第8雙向開關元件中流動,而不於作為低端開關元件的第5雙向開關元件、第6雙向開關元件中流動的情況),相應地可抑制低端開關元件的溫度上升。
另外,本發明的第2形態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電路的控制方法是具備第1全橋式逆變器電路與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電路的控制方法,所述第1全橋式逆變器電路包含第1開關元件~第4開關元件,所述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是經由變壓器而與所述第1全橋式逆變器電路連接並具有第1支線與第2支線的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包含作為高端開關元件的第5雙向開關元件與第6雙向開關元件、及作為低端開關元件的第7雙向開關元件與第8雙向開關元件,該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電路的控制方法於朝所述第1全橋式逆變器電路中的輸入電壓的升壓時,週期性地執行控制所述第1全橋式逆變器電路內的開關元件的輸入側控制、及控制所述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內的所述第5雙向開關元件~第8雙向開關元件的輸出側控制,並且選擇性地執行作為所述輸出側控制的第1控制與第2控制中的任一者,所述第1控制於電流在所述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內進行環流時該電流穿過所述第7雙向開關元件與所述第8雙向開關元件的形態下,以所述變壓器的輸出得到整流的方式控制所述第5雙向開關元件~第8雙向開關元件,所述第2控制於電流在所述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內進行環流時該電流穿過所述第5雙向開關元件與所述第6雙向開關元件的形態下,以所述變壓器的輸出得到整流的方式控制所述第5雙向開關元件~第8雙向開關元件。
即,於本發明的第2形態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電路的控制方法中,於朝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電路(第1全橋式逆變器電路、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及變壓器)的第1全橋式逆變器電路中的輸入電壓的升壓時,選擇性地執行『於電流在所述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內進行環流時該電流穿過所述第7雙向開關元件與所述第8雙向開關元件的形態下,以所述變壓器的輸出得到整流的方式控制所述第5雙向開關元件~第8雙向開關元件的第1控制』、及『於電流在所述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內進行環流時該電流穿過所述第5雙向開關元件與所述第6雙向開關元件的形態下,以所述變壓器的輸出得到整流的方式控制所述第5雙向開關元件~第8雙向開關元件的第2控制』中的任一者。因此,根據該控制方法,與所述本發明的第2形態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裝置同樣地進行第2控制,相應地可抑制低端開關元件的溫度上升。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可抑制具有經由變壓器而將2個全橋式逆變器電路連接的構成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電路的升壓動作時的2次側的開關元件的溫度上升。
以下,參照圖式對本發明的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再者,以下所說明的實施形態的構成為例示,本發明並不限定於實施形態的構成。
《第1實施形態》 圖3表示本發明的第1實施形態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裝置的概略構成。
本實施形態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裝置(以下,亦表述為變換裝置)是用以進行雙向的DC/DC變換的裝置,具備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電路10與控制單元20。
變換裝置所具備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電路10是經由變壓器TR而將使開關元件(本實施形態中為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MOSFET))Q1~開關元件Q4組合而成的第1全橋式逆變器電路11、與使開關元件Q5~開關元件Q8組合而成的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12連接的電路。再者,開關元件Q1、開關元件Q2、開關元件Q5、開關元件Q6為高端開關元件,開關元件Q3、開關元件Q4、開關元件Q7、開關元件Q8為低端開關元件。
如圖所示,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電路10的第1全橋式逆變器電路11與變壓器TR經由電感器L而連接。另外,於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電路10的第1全橋式逆變器電路11的輸入輸出端子間、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12的輸入輸出端子間分別配置有電容器C1、電容器C2。
控制單元20是進行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電路10內的開關元件Q1~開關元件Q8的接通/斷開控制,藉此使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電路10作為第1全橋式逆變器電路11側為1次側(輸入側)的升壓電路、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12側為1次側(輸入側)的降壓電路發揮功能的單元。該控制單元20包含處理器(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控制器等)與其周邊電路。另外,於控制單元20中輸入有設置於變換裝置內的各處的感測器(電流感測器、電壓感測器,省略圖示)的輸出。
以下,對控制單元20的功能進行具體說明。 控制單元20是以於朝第1全橋式逆變器電路11中的輸入電壓的升壓時(使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電路10進行升壓動作時),如圖4所示般控制開關元件Q1~開關元件Q8的方式構成(編程)。
即,於朝第1全橋式逆變器電路11中的輸入電壓的升壓時(以下,亦僅表述為「升壓時」),控制單元20對一次側的第1全橋式逆變器電路11內的開關元件Q1~開關元件Q4進行與先前(圖2)相同的控制。
控制單元20對二次側的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12內的開關元件Q5~開關元件Q8進行與先前(圖2)不同的控制。具體而言,如圖4所示,控制單元20交替地進行第1控制與第2控制,所述第1控制將開關元件Q5與開關元件Q6維持成斷開並將開關元件Q7與開關元件Q8交替地(依次)接通/斷開,所述第2控制將開關元件Q7與開關元件Q8維持成斷開並將開關元件Q6與開關元件Q5交替地接通/斷開。
如若對圖4與圖2進行比較則明確般,第1控制是與對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12內的開關元件Q5~開關元件Q6週期地進行的控制相同的控制。另外,第2控制變成以開關元件Q6、開關元件Q5代替開關元件Q7、開關元件Q8而分別得到控制的方式對第1控制進行了變形的處理。
藉由所述對於開關元件Q5~開關元件Q8的第1控制或第2控制、及對於開關元件Q1~開關元件Q4的控制所形成的狀態1~狀態12下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電路10內的電流路徑變成圖5(A)~圖5(L)中所示者。再者,於圖5(A)~圖5(L)中,由虛線圓圈所包圍的開關元件是變成接通的開關元件。
如根據該圖5(A)~圖5(L)而明確般,於藉由第2控制所形成的狀態5下,電流以與藉由第1控制所形成的狀態11相同的路徑於二次側流動(參照圖5(A)、圖5(G))。另外,於藉由第2控制所形成的狀態6下,與藉由第1控制所形成的狀態12同樣地,電流不於二次側流動(參照圖5(B)、圖5(H))。
於藉由第2控制所形成的狀態7下,與藉由第1控制所形成的狀態1同樣地,電流於二次側進行環流(參照圖5(C)、圖5(I))。於藉由第2控制所形成的狀態8下,電流以與藉由第1控制所形成的狀態2相同的路徑於二次側流動(參照圖5(D)、圖5(J))。另外,於藉由第2控制所形成的狀態9下,與藉由第1控制所形成的狀態3同樣地,電流不於二次側流動(參照圖5(D)、圖5(K))。
而且,於藉由第2控制所形成的狀態10下,與藉由第1控制所形成的狀態4同樣地,電流於二次側進行環流(參照圖5(E)、圖5(L))。
因此,即便交替地進行第1控制與第2控制來代替重複第1控制(參照圖2),亦可使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電路10作為第1全橋式逆變器電路11側為輸入側的升壓電路發揮功能。而且,若交替地進行第1控制與第2控制,則開關元件Q5~開關元件Q8的溫度大致均等地上升,因此根據本實施形態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裝置,可抑制低端開關元件Q7及低端開關元件Q8的溫度上升。另外,作為其結果,本實施形態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裝置作為可連續動作的條件(升壓比範圍等)比先前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裝置寬廣的裝置發揮功能。
《第2實施形態》 圖6表示本發明的第2實施形態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裝置的概略構成。以下,以與所述第1實施形態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裝置的不同點為中心,對本實施形態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裝置的構成及功能進行說明。
於所述第1實施形態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裝置(以下,亦表述為第1變換裝置)中,當於開關元件間存在特性的偏差時、或與各開關元件的散熱相關的環境不同時,可能存在低端開關元件與高端開關元件的溫度不變成大致相同的溫度的情況。本實施形態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裝置(以下,亦表述為第2變換裝置)是以即便於此種情況下,亦可使低端開關元件與高端開關元件的溫度變成大致相同的溫度的方式,對第1變換裝置進行了變形者。
具體而言,如圖6所示,第2變換裝置是具有與第1變換裝置相同的硬體構成的裝置。但是,於第2變換裝置中設置有用以測定低端開關元件Q7與低端開關元件Q8的溫度T1的溫度感測器31、及用以測定高端開關元件Q5與高端開關元件Q6的溫度T2的溫度感測器32。
與第1變換裝置的控制單元20同樣地,第2變換裝置的控制單元20亦為於升壓時,對開關元件Q5~開關元件Q8進行第1控制與第2控制者。但是,對第2變換裝置的控制單元20賦予對應於狀況而變更第1控制的執行比率的功能。此處,所謂第1控制的執行比率,若將某一期間內的第1控制、第2控制的執行次數分別表述為N1、N2,則是指N1/(N1+N2)。
具體而言,第2變換裝置的控制單元20是以重複如下的處理的方式構成:當第1控制的執行比率為R時,進行R・K次的第1控制後,進行(1-R)・K次的第2控制。再者,K是用以將R・K值及(1-R)・K值加以整數化的比例係數。
另外,控制單元20是以週期性地進行圖7中所示的程序的執行比率變更處理,藉此變更(決定)第1控制的執行比率的方式構成。
即,於該執行比率變更處理時,控制單元20首先自溫度感測器31及溫度感測器32取得低端開關元件Q7與低端開關元件Q8的溫度T1、及高端開關元件Q5與高端開關元件Q6的溫度T2(步驟S101)。
繼而,控制單元20判斷「T1-T2>第1臨限值」是否成立(步驟S102)。此處,所謂第1臨限值,是指作為使高端開關元件Q5及高端開關元件Q6的溫度上升的溫度差(「T1-T2」)的下限值而事先決定的正的值。
當「T1-T2>第1臨限值」成立時(步驟S102),控制單元20使第1控制的執行比率下降規定量(步驟S103)。該步驟S103的處理亦可為使第1控制的執行比率下降一個等級的處理。然後,完成步驟S103的處理的控制單元20結束該執行比率變更處理,並且變成以變更後的第1控制的執行比率控制開關元件Q5~開關元件Q8的狀態。
另外,當「T1-T2>第1臨限值」不成立時(步驟S102;否(NO)),控制單元20判斷「T1-T2<第2臨限值」是否成立(步驟S104)。此處,所謂第2臨限值,是指作為使低端開關元件Q7及低端開關元件Q8的溫度上升的溫度差(「T1-T2」)的上限值而事先決定的負的值。
當「T1-T2<第2臨限值」成立時(步驟S104;是(YES)),控制單元20使第1控制的執行比率增加規定量(步驟S105)。該步驟S105的處理亦可為使第1控制的執行比率上升一個等級的處理。然後,控制單元20結束執行比率變更處理,並且變成以變更後的第1控制的執行比率控制開關元件Q5~開關元件Q8的狀態。
當「T1-T2<第2臨限值」不成立時(步驟S104;否),控制單元20不變更第1控制的執行比率,而結束該執行比率變更處理。即,於此情況下,控制單元20以與之前相同的執行比率繼續控制開關元件Q5~開關元件Q8。
如根據以上的說明而明確般,本實施形態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裝置具有將低端開關元件與高端開關元件之間的溫度差「T1-T2」維持成自第2臨限值至第1臨限值為止的值的構成。因此,根據本實施形態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裝置,當於開關元件間存在特性的偏差時、或與各開關元件的散熱相關的環境不同時,亦可使低端開關元件與高端開關元件的溫度變成大致相同的溫度。
《第3實施形態》 圖8表示本發明的第3實施形態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裝置的概略構成。
如圖8所示,第3實施形態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裝置(以下,亦表述為第3變換裝置)具備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電路10b與控制單元20b。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電路10b是將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電路10(參照圖1)的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12替換成包含雙向開關元件Q5~開關元件Q8四者的全橋式逆變器電路的電路。再者,於圖8中,作為構成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12的各雙向開關元件,表示三端雙向可控矽開關元件(triac),但各雙向開關元件亦可為三端雙向可控矽開關元件以外的雙向開關元件(將單向開關元件反並聯連接而成的雙向開關元件等)。
與第1變換裝置(第1實施形態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裝置)的控制單元20同樣地,控制單元20b是使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電路10b作為第1全橋式逆變器電路11(省略圖示)側為1次側的升壓電路、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12側為1次側的降壓電路發揮功能的單元。
於對由該控制單元20b所實施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電路10b的控制內容進行說明前,對先前於進行升壓動作時在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電路10b中產生的問題進行說明。
先前,當使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電路10b進行升壓動作時,以各狀態下的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12內的電流路徑變成圖9(a)~圖9(d)中所示者的方式,控制雙向開關元件Q5~雙向開關元件Q8。再者,圖9(a)~圖9(d)內的各電流路徑圖的下方所示的「狀態n」(狀態1、狀態2等)是對應於圖4中的「狀態n」的狀態(準確而言,開關元件Q1~開關元件Q4的接通/斷開狀態及IL的狀況(正在上升、正在下降等)與圖4中的「狀態n」相同的狀態)。
即,先前當使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電路10b進行升壓動作時,進行狀態1、狀態2、狀態4、狀態5分別變成與狀態7、狀態8、狀態10、狀態11相同的控制,並且進行如圖10所示般將雙向開關元件Q5~雙向開關元件Q8接通/斷開的控制。
若進行此種控制,則如根據圖10而明確般,各低端開關元件(雙向開關元件Q7、雙向開關元件Q8)變成接通的時間比各高端開關元件(雙向開關元件Q5、雙向開關元件Q6)變成接通的時間長。因此,當藉由先前的控制來使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電路10b進行升壓動作時,各低端開關元件的溫度容易變高,作為其結果,產生於低端開關元件的溫度下可連續運轉的條件受到限制這一問題。
以下,對由控制單元20b所實施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電路10b的控制內容進行說明。
為了解決所述問題,第3變換裝置的控制單元20b是以如下方式構成:當使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電路10b進行升壓動作時,以各狀態下的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12內的電流路徑變成圖11(a)~圖11(h)中所示者的方式控制雙向開關元件Q5~雙向開關元件Q8。再者,與圖9(a)~圖9(d)同樣地,圖11(a)~圖11(h)內的各電流路徑圖的下方所示的「狀態n」是對應於圖4中的「狀態n」的狀態。
即,控制單元20b是以交替地進行以下的兩種控制的方式構成。於電流在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12內進行環流時該電流穿過雙向開關元件Q7與雙向開關元件Q8的形態下,以變壓器TR的輸出得到整流的方式控制雙向開關元件Q5~雙向開關元件Q8的第1控制(圖11(a)~圖11(d)),於電流在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12內進行環流時該電流穿過雙向開關元件Q5與雙向開關元件Q6的形態下,以變壓器TR的輸出得到整流的方式控制雙向開關元件的第2控制(圖11(f)~圖11(g))
圖12表示於圖11(a)~圖11(h)中表示電流路徑的各狀態下的雙向開關元件Q5~雙向開關元件Q8的接通/斷開狀態。如根據該圖12而明確般,若交替地進行第1控制與第2控制(若如圖11(a)~圖11(h)所示般控制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12內的電流路徑),則各低端開關元件(雙向開關元件Q7、雙向開關元件Q8)變成接通的時間與各高端開關元件(雙向開關元件Q5、雙向開關元件Q6)變成接通的時間一致。
因此,於本實施形態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裝置中,於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電路10b的升壓動作時,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12內的各雙向開關元件的溫度大致均等地上升。另外,作為其結果,本實施形態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裝置作為可連續動作的條件(升壓比範圍等)比先前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裝置寬廣的裝置發揮功能。
《變形形態》 所述各實施形態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裝置是可進行各種變形者。例如,亦可將第1實施形態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裝置的控制單元20變形成各執行M(≧2)次第1控制與第2控制的單元。另外,為了使第1控制的執行比率變成目標值,亦可將第2實施形態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裝置的控制單元20變形成以與所述順序不同的順序執行第1控制與第2控制的單元。亦可對第3實施形態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裝置的控制單元20b賦予以低端開關元件的溫度T1與高端開關元件的溫度T2變成大致相同的溫度的方式,變更第1控制的執行比率的功能。
另外,亦可如以下般對第1實施形態、第2實施形態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裝置進行變形。(1)將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12變形成如下的電路:於圖8中所示的構成的電路、即開關元件Q5~開關元件Q8上分別反並聯連接有開關元件Q5b~開關元件Q8b的構成的電路。再者,於圖8中,表示各開關元件為絕緣閘雙極電晶體(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的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12,但各開關元件亦可為其他半導體開關(MOSFET等)。另外,開關元件Q5b~開關元件Q8b亦可為三端雙向可控矽開關元件(雙向三端子閘流體)等雙向開關元件。(2)將控制單元20變形成如下的單元:於升壓時,除所述控制(選擇性地執行第1控制、第2控制的控制)以外,以狀態1~狀態12(參照圖4)的各狀態下的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12內的電流路徑變成圖5(A)~圖5(L)中所示者的方式,進行將開關元件Q5b~開關元件Q8b接通/斷開的控制。
通常,電流於開關元件Q5b等中流動時的損耗比該電流於二極體中流動時的損耗少,因此若如所述般對各實施形態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裝置進行變形,則可獲得變換效率更高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裝置。
10、10b‧‧‧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電路
11‧‧‧第1全橋式逆變器電路
12‧‧‧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
20、20b‧‧‧控制單元
31、32‧‧‧溫度感測器
C1、C2‧‧‧電容器
IL‧‧‧電流
L‧‧‧電感器
Q1~Q8、Q5b~Q8b‧‧‧開關元件
TR‧‧‧變壓器
T1、T2‧‧‧溫度
S101~S105‧‧‧步驟
圖1是經由變壓器TR而將2個全橋式逆變器電路連接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電路的電路圖。圖2是用以說明圖1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電路的升壓動作時的對於各開關元件的控制內容的時序圖。圖3是第1實施形態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裝置的概略構成圖。圖4是用以說明第1實施形態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裝置內的控制單元對各開關元件進行的控制的內容的時序圖。圖5(A)~圖5(L)是藉由控制單元的控制所形成的各狀態下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電路內的電流路徑的說明圖。圖6是第2實施形態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裝置的概略構成圖。圖7是第2實施形態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裝置內的控制單元所執行的執行比率變更處理的流程圖。圖8是第3實施形態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裝置的概略構成圖。圖9(a)~圖9(d)是用以說明對於具備包含4個雙向開關元件的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電路的先前的控制內容的電流路徑圖。圖10是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內的各雙向開關元件的利用先前的控制的接通/斷開狀態的說明圖。圖11(a)~圖11(h)是用以說明第3實施形態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裝置中的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的控制內容的電流路徑圖。圖12是圖11(a)~圖11(h)中所示的各狀態下的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內的各雙向開關元件的接通/斷開狀態的說明圖。 圖13是第1實施形態、第2實施形態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裝置的變形例的說明圖。

Claims (6)

  1. 一種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 第1全橋式逆變器電路,包含第1開關元件~第4開關元件;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其是經由變壓器而與所述第1全橋式逆變器電路連接的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包含作為高端開關元件的第5開關元件與第6開關元件、及作為低端開關元件的第7開關元件與第8開關元件;以及控制部,於朝所述第1全橋式逆變器電路中的輸入電壓的升壓時,重複執行控制所述第1全橋式逆變器電路內的開關元件的輸入側控制,並且與各所述輸入側控制同步地執行控制所述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內的所述第5開關元件~所述第8開關元件的輸出側控制;且所述控制部選擇性地執行作為所述輸出側控制的第1控制與第2控制中的任一者,所述第1控制將所述第5開關元件與所述第6開關元件維持成斷開並將所述第7開關元件與所述第8開關元件交替地接通/斷開,所述第2控制將所述第7開關元件與所述第8開關元件維持成斷開並將所述第6開關元件與所述第5開關元件交替地接通/斷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裝置,其中所述控制部交替地執行作為所述輸出側控制的所述第1控制、所述第2控制。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裝置,其中所述控制部取得所述第7開關元件與所述第8開關元件的溫度T1、及所述第5開關元件與第6開關元件的溫度T2,當「T1-T2」為0以上的第1規定值以上時,減少作為進行作為所述輸出側控制的所述第1控制的比例的第1控制執行比率,當「T1-T2」未滿0以下的第2規定值時,增加所述第1控制執行比率。
  4. 一種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裝置的控制方法,其是包括第1全橋式逆變器電路與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電路的控制方法,所述第1全橋式逆變器電路包含第1開關元件~第4開關元件,所述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是經由變壓器而與所述第1全橋式逆變器電路連接的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包含作為高端開關元件的第5開關元件與第6開關元件、及作為低端開關元件的第7開關元件與第8開關元件,所述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裝置的控制方法的特徵在於: 於朝所述第1全橋式逆變器電路中的輸入電壓的升壓時,週期性地執行控制所述第1全橋式逆變器電路內的開關元件的輸入側控制、及控制所述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內的所述第5開關元件~所述第8開關元件的輸出側控制,並且選擇性地執行作為所述輸出側控制的第1控制與第2控制中的任一者,所述第1控制將所述第5開關元件與所述第6開關元件維持成斷開並將所述第7開關元件與所述第8開關元件交替地接通/斷開,所述第2控制將所述第7開關元件與所述第8開關元件維持成斷開並將所述第6開關元件與所述第5開關元件交替地接通/斷開。
  5. 一種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 第1全橋式逆變器電路,包含第1開關元件~第4開關元件;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其是經由變壓器而與所述第1全橋式逆變器電路連接並具有第1支線與第2支線的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包含作為高端開關元件的第5雙向開關元件與第6雙向開關元件、及作為低端開關元件的第7雙向開關元件與第8雙向開關元件;以及控制部,於朝所述第1全橋式逆變器電路中的輸入電壓的升壓時,重複執行控制所述第1全橋式逆變器電路內的開關元件的輸入側控制,並且與各所述輸入側控制同步地執行控制所述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內的所述第5雙向開關元件~第8雙向開關元件的輸出側控制;且所述控制部選擇性地執行作為所述輸出側控制的第1控制與第2控制中的任一者,所述第1控制於電流在所述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內進行環流時所述電流穿過所述第7雙向開關元件與所述第8雙向開關元件的形態下,以所述變壓器的輸出得到整流的方式控制所述第5雙向開關元件~所述第8雙向開關元件,所述第2控制於電流在所述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內進行環流時所述電流穿過所述第5雙向開關元件與所述第6雙向開關元件的形態下,以所述變壓器的輸出得到整流的方式控制所述第5雙向開關元件~所述第8雙向開關元件。
  6. 一種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裝置的控制方法,其是包括第1全橋式逆變器電路與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的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電路的控制方法,所述第1全橋式逆變器電路包含第1開關元件~第4開關元件,所述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是經由變壓器而與所述第1全橋式逆變器電路連接並具有第1支線與第2支線的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包含作為高端開關元件的第5雙向開關元件與第6雙向開關元件、及作為低端開關元件的第7雙向開關元件與第8雙向開關元件,所述絕緣型雙向DC/DC變換裝置的控制方法的特徵在於: 於朝所述第1全橋式逆變器電路中的輸入電壓的升壓時,週期性地執行控制所述第1全橋式逆變器電路內的開關元件的輸入側控制、及控制所述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內的所述第5雙向開關元件~所述第8雙向開關元件的輸出側控制,並且 選擇性地執行作為所述輸出側控制的第1控制與第2控制中的任一者,所述第1控制於電流在所述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內進行環流時所述電流穿過所述第7雙向開關元件與所述第8雙向開關元件的形態下,以所述變壓器的輸出得到整流的方式控制所述第5雙向開關元件~所述第8雙向開關元件,所述第2控制於電流在所述第2全橋式逆變器電路內進行環流時所述電流穿過所述第5雙向開關元件與所述第6雙向開關元件的形態下,以所述變壓器的輸出得到整流的方式控制所述第5雙向開關元件~所述第8雙向開關元件。
TW107106430A 2017-09-21 2018-02-26 Insulated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 and control method of insulated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 circuit TWI6558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81142 2017-09-21
JP2017181142A JP6380637B1 (ja) 2017-09-21 2017-09-21 絶縁型双方向dc/dc変換装置及び絶縁型双方向dc/dc変換回路の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55837B TWI655837B (zh) 2019-04-01
TW201916567A true TW201916567A (zh) 2019-04-16

Family

ID=633548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6430A TWI655837B (zh) 2017-09-21 2018-02-26 Insulated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 and control method of insulated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 circuit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135583A1 (zh)
JP (1) JP6380637B1 (zh)
TW (1) TWI655837B (zh)
WO (1) WO201905858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18569B (zh) * 2018-05-25 2018-11-09 敏业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差模电磁噪声注入网络及有源电磁干扰滤波器
CN112970182A (zh) * 2019-06-28 2021-06-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高频中间交流和两个独立输出的交流-直流三电平转换系统
JP7491080B2 (ja) * 2020-06-22 2024-05-28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94357B (zh) * 2009-12-17 2013-04-21 Univ Nat Taipei Technology Phase shift full bridge power conversion system and its control method
CN103260931B (zh) * 2010-12-16 2015-09-0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动车辆的电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5530401B2 (ja) * 2011-05-26 2014-06-25 株式会社日立情報通信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電源装置
TWI413336B (zh) * 2011-06-08 2013-10-21 Nat Univ Chung Cheng 雙向換流裝置及其直流供電系統
TWI551017B (zh) * 2013-04-19 2016-09-21 中心微電子德累斯頓股份公司 用於調整具有功率因數校正之整流器的非對稱升壓為基礎之前端階操作的系統與方法、及用於降低在pfc整流器中升壓電感器的體積與損失之系統與方法
MX357520B (es) * 2014-02-27 2018-07-12 Univ Danmarks Tekniske Convertidor de potencia cd-cd resonante con control de encendido y apagado.
JP2017070089A (ja) * 2015-09-30 2017-04-06 ニチコン株式会社 双方向絶縁型dc/dcコンバータ
CN106655753B (zh) * 2016-11-09 2019-06-21 深圳市拓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相无桥隔离式功因调整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058001A (ja) 2019-04-11
WO2019058584A1 (ja) 2019-03-28
JP6380637B1 (ja) 2018-08-29
US20210135583A1 (en) 2021-05-06
TWI655837B (zh) 2019-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37401B2 (en) Push-pull converter and modulatio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push-pull converter
JP6307368B2 (ja) Dc/dcコンバータの制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TWI655837B (zh) Insulated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 and control method of insulated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 circuit
JP3142435U (ja) 1段方式力率補正回路
TWI699081B (zh) 低延遲時間之電源轉換電路及其中之驅動電路
WO2018015924A2 (en) Gate drive circuit for power conversion apparatus
TW200820559A (en) Clamp diode reset in a power converter and power outage detection in a switched mode power supply
JP2012065511A (ja) Dc/dcコンバータ
JP6355187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JP6382739B2 (ja) Dcdcコンバータ
JP7036680B2 (ja) Dc-dcコンバータ
JP2020092592A (ja) Dc/dcコンバータ
JP6902963B2 (ja) コンバータ
JP6902962B2 (ja) コンバータ
TWI454038B (zh) 三相電源轉換電路及其軟式切換電路
TW201507337A (zh) 電壓轉換控制器及電壓轉換電路
JP2016171617A (ja) Ac/dcコンバータ
TWI637580B (zh) 轉換器與其控制方法
JP5582361B2 (ja) 電力変換装置および電源システム
WO2021085515A1 (ja) 電力変換装置
KR102668046B1 (ko) Dc 전압 컨버터의 1차 측으로부터 2차 측으로 또는 그 반대로의 양방향 전력 전송을 위한 dc 전압 컨버터
JP7177940B2 (ja) 直流電圧変換器の一次側から二次側へ、またはその逆に双方向で電力を伝送するための直流電圧変換器
WO2021085514A1 (ja) 電力変換装置
JP2000037076A (ja) 整流回路
Zhou et al. Optimal frequency and critical soft switching control of DC/DC convert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