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14904A - 飛機座位 - Google Patents
飛機座位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914904A TW201914904A TW107122820A TW107122820A TW201914904A TW 201914904 A TW201914904 A TW 201914904A TW 107122820 A TW107122820 A TW 107122820A TW 107122820 A TW107122820 A TW 107122820A TW 201914904 A TW201914904 A TW 201914904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seat
- pair
- arms
- configuration
- bracket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44000309466 calf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860 compet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414 extrem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2414 leg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447 percep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519 trans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217 buttock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10 comprom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094 fiberboar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62 lightweigh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57 mal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961 part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76 safety tes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719 thicken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689 upper leg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11/00—Passenger or crew accommodation; Flight-deck install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D11/06—Arrangements of seats, or adaptation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seats
- B64D11/0601—Arrangement of seats for non-standard seating layouts, e.g. seats staggered horizontally or vertically, arranged in an angled or fishbone layout, or facing in other directions than the direction of fligh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3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convertible for other use
- B60N2/3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convertible for other use into a be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11/00—Passenger or crew accommodation; Flight-deck install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D11/06—Arrangements of seats, or adaptation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seats
- B64D11/0606—Arrangements of seats, or adaptation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seats with privacy shells, screens, separators or the lik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11/00—Passenger or crew accommodation; Flight-deck install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D11/06—Arrangements of seats, or adaptation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seats
- B64D11/0639—Arrangements of seats, or adaptation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seats with features for adjustment or converting of seats
- B64D11/06395—Arrangements of seats, or adaptation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seats with features for adjustment or converting of 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electric motors for adjustmen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11/00—Passenger or crew accommodation; Flight-deck install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D11/06—Arrangements of seats, or adaptation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seats
- B64D11/0639—Arrangements of seats, or adaptation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seats with features for adjustment or converting of seats
- B64D11/064—Adjustable inclination or position of sea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11/00—Passenger or crew accommodation; Flight-deck install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D11/06—Arrangements of seats, or adaptation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seats
- B64D11/0639—Arrangements of seats, or adaptation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seats with features for adjustment or converting of seats
- B64D11/0641—Seats convertible into be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Passenger Equipment (AREA)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示一種座位。該座位包含一可移動座位托架,該可移動座位托架具有一座位底板及支撐於其上之一座位靠背。該座位亦包含:一座位底座,其將該可移動座位托架支撐於其上;及一支撐構件,其可在一縮回組態與一延伸組態之間移動,其中該支撐構件之一第一末端耦接至該可移動座位托架且該支撐構件之一第二末端耦接至該座位底座。該座位亦包含一致動器,該致動器用以使該可移動座位托架相對於該座位底座移動以藉此使該座位在一直立位置與一後傾位置之間轉變,其中該座位托架之該移動在該縮回組態與該延伸組態之間驅動該支撐構件,其中在該座位遠離該直立位置轉變至該後傾位置時及在處於該後傾位置中時,該支撐構件使該座位硬挺。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於座位之驅動機構。
本發明亦係關於一種用於部署於兩個座位之間的隱私遮擋屏(privacy screen)。
本發明尤其但非排他地係關於一種用於飛機座位之驅動機構及一種用於部署於一對飛機座位之間的隱私遮擋屏。
在飛行期間,乘客可能正在尋求工作、睡眠、用餐或簡單地放鬆之機會。來自乘客之此等日益增長的需求不可損害飛機座位之安全性或由航空機構制定的嚴格指導原則,以確保座位之結構完整性在起飛或降落時不會受到損害。
在設計飛機座位時之另一考慮因素係必須滿足之限制性重量及體積要求。重量過重將最終損害飛機之航程且體積過大將限制飛機可運輸之乘客之數目,對競爭性定價可產生負面影響。
影響飛機上之就座的其他因素係乘客與鄰近乘客互動或相反地避免與鄰近乘客互動之能力。
所有以上考慮因素必須符合單一座位設計中對舒適性的人體工程學需求,該單一座位設計將迎合自4ft至7ft及超過20kg至150kg之重量範圍的乘客。
本發明係在考慮此等競爭性因素之情況下設想。
本發明之座位包含:一可移動座位托架,其具有一座位底板及支撐於其上之一座位靠背;一座位底座,其將該可移動座位托架支撐於其上;一支撐構件,其可在一縮回組態與一延伸組態之間移動,其中該支撐構件之一第一末端耦接至該可移動座位托架且該支撐構件之一第二末端耦接至該座位底座;及一致動器,其用以使該可移動座位托架相對於該座位底座移動以藉此使該座位在一直立位置與一後傾位置之間轉變,其中該座位托架之該移動在該縮回組態與該延伸組態之間驅動該支撐構件,其中在該座位遠離該直立位置轉變至該後傾位置時及在處於該後傾位置中時,該支撐構件使該座位硬挺。
該支撐機構可係一剪式機構。
該剪式機構可包括一對主要臂,該等臂耦接在一起以用於繞垂直於該對主要臂中之每一者之一平面延伸的一軸線在該延伸組態與該縮回組態之間樞轉移動,在該延伸組態中,該對主要臂實質上平行於第一方向而位於彼此之上,在該縮回組態中,該對主要臂實質上垂直於該第一方向而位於彼此之上;且其中該對主要臂中之每一者的第一末端與該座位底座耦接且該對主要臂中之每一者的第二末端與該座位托架耦接。
該軸線可在該對主要臂中之每一者的一第一末端與一第二末端之間平分每一臂。
該致動器可包含一馬達。該致動器可包含一電動馬達。
該剪式機構可包含一對次要臂,該對次要臂在其第一 末端處以樞轉方式連接至彼此以形成當在平面圖中查看時係一V形配置,該對次要臂之每一第二末端分別以樞轉方式連接至該對主要臂之該等第一末端中之每一者中之一者,使得該對主要臂之該等第一末端經由該對次要臂耦接至該座位底座。
該剪式機構可包含一對第三級臂,該對第三級臂在其第一末端處以樞轉方式連接至彼此以形成當在平面圖中查看時係一V形配置,該對第三級臂之每一第二末端分別以樞轉方式連接至該對主要臂之該等第二末端中之每一者中之一者,使得該對主要臂之該等第二末端經由該對第三級臂耦接至該座位托架。
該座位可按三個離散組態來組態:直立模式、後傾模式及床模式。上文所描述之術語「直立位置」在本文中理解為包括該直立模式。上文所描述之術語「後傾位置」在本文中理解為包括後傾模式及床模式。
床模式可包含該座位之所有部分將以一實質上平直組態定向。
該座位可按本文中所描述之該三個離散組態之間的多個中間組態來組態。
該可移動座位托架及該座位底板可包含支撐該座位底板及該座位靠背之互補座位框架。
座位框架可包含一凸輪表面且座位底板框架可包含一凸輪從動件,其中該凸輪從動件可移動地支撐於該凸輪表面上,使得該座位底板框架相對於該座位框架之移動遵循該凸輪表面以使該座位底板框架之定向變化。
該座位靠背可以樞轉方式連接至該座位底板,使得該 座位底板之移動引起該座位靠背之移動。
一展開機構可連接至該座位靠背,使得當該可移動座位托架移動遠離該座位底座時,使該展開機構移動安裝至該座位靠背之一對翼形件。
藉由鏈接待由該可移動座位托架之移動驅動的翼形件展開機構,消除用以驅動該展開機構之額外馬達的體積、成本及重量。藉由使用較少馬達/致動器來維護、維修及替換,該座位之複雜度進一步降低。
該對翼形件可耦接於該座位靠背之相對側上且可經組態以在一操作位置與一儲存位置之間移動,在該操作位置中,該等翼形件以一成角度組態自該座位靠背延伸,在該儲存位置中,該等翼形件與該座位靠背對準地延伸回以提供一實質上平直座位靠背。
對於所有就座組態,該等翼形件可維持於一操作位置中。
僅對於該座位之完全平直組態,該等翼形件可維持於一儲存位置中。
該翼形件展開機構可包含一對可伸縮式構件,其各自之一外側末端分別耦接至該座位靠背上之該對翼形件中之一者。
該對可伸縮式構件中之每一者的外側末端可分別與該等翼形件中之每一者耦接,使得該可移動座位托架遠離該座位底座之移動使該等可伸縮式構件將該座位靠背之該等翼形件推動至該操作位置中。
每一翼形件可包含位於該座位之一面向乘客側上的 一前部部分及位於該座位之一非面向乘客側或後側上的一後部部分。
每一翼形件之該前部部分可剛性地連接至每一翼形件之該後部部分,其中該後部部分延伸穿過該座位,使得該翼形件之該後部部分的移動使該翼形件之該前部部分移動。
該對可伸縮式構件中之每一者的該外側末端與該翼形件之各別後部部分接合以在該儲存位置與該操作位置之間驅動該等翼形件。
一拱形軌道可整合至該座位靠背框架中以界定該儲存位置與該操作位置之間的該等翼形件之一行進路徑。該拱形軌道可獨立於該座位靠背框架形成且藉助於一扣件、螺栓、銷、黏著劑、旋轉接頭、鉸接接頭及焊接件來耦接至該座位靠背框架。
一電樞可沿該座位靠背延伸,該電樞經組態以對該可移動座位托架之移動作出回應,且藉此實現該等可伸縮式構件中之每一者的外側末端沿該拱形軌道之移動以使該等翼形件在該操作位置與該儲存位置之間移動。
該對可伸縮式構件中之每一者的一內側末端可移動地安裝至該座位靠背框架,使得當該可移動座位托架將該座位移動至一床模式時,該等可伸縮式構件將該等翼形件推動至該儲存位置中。
該對可伸縮式構件中之每一者的一外側末端可分別與該等翼形件中之每一者耦接,使得該可移動座位托架朝向該座位底座之移動使該等可伸縮式構件將該座位靠背之該等翼形件推動至該操作位置中。
本文中所描述之該座位可係一飛機座位;一火車座位、一電車座位;一家用座位、一影院座位、一餐館座位、一按摩座位。
本發明進一步提供一種用於分離一飛機上之兩個鄰近就座部位的隱私遮擋屏,其中該隱私遮擋屏可移動地經組態以提供一開放模式、一部分開放模式及一閉合模式。
該隱私遮擋屏可包含兩個構件。該隱私遮擋屏可包含三個構件。該隱私遮擋屏可包含一底座構件、一中間構件及一上部構件。
該上部構件可經組態以自該中間構件可伸縮地延伸及縮回。該上部構件及該中間構件可經組態以自該底座構件可伸縮地延伸及縮回。該上部構件及該中間構件可經組態以同時自該底座構件可伸縮地延伸及縮回。
在該開放模式中,該上部構件及該中間構件可完全縮回至該底座構件中,使得該隱私遮擋屏之一最上表面實質上與一鄰近座位之一座位底板齊平。
該隱私遮擋屏可位於可組態於一床模式中之一對座位之間,其中將該隱私遮擋屏置於該開放模式中及將該對座位中之每一者置於該床模式中向每一座位之乘客提供一雙人床體驗。
一對導引件可被設置,該上部構件及該中間構件以可滑動方式在該對導引件中平移。該對導引件可獨立。該對導引件中之至少一者可併入至環繞一座位之一護罩中。環繞一座位之該護罩界定一腔室。
該上部構件或該中間構件之移動可由一乘客實體地 實現。該上部構件或該中間構件之移動可由一電動馬達或致動器實現。該上部構件或該中間構件之移動可由一流體致動構件實現。該上部構件或該中間構件之移動可由一氣體支柱實現。
該隱私遮擋屏之移動可由鄰近該隱私遮擋屏就座之乘客中之每一者實現。
該隱私遮擋屏之該上部構件、該中間構件及該底座構件中之每一者可完全跨越該腔室之一側延伸。
在一閉合模式中之該隱私遮擋屏可禁止鄰近該隱私遮擋屏就座之兩個乘客之間的視覺及實體接觸。
在一開放模式中之該隱私遮擋屏可促進鄰近該隱私遮擋屏就座之兩個乘客之間的實體及視覺接觸。
一儲存隔室可併入至該底座構件、該中間構件及該上部構件中之至少一者中。
本發明進一步提供一種用於一座位之支撐構件,該支撐構件包含:一剪式機構,其包括一對主要臂,該等臂耦接在一起以用於繞垂直於該對主要臂中之每一者之一平面延伸的一軸線在一延伸組態與一縮回組態之間樞轉移動,在該延伸組態中,該對主要臂實質上平行於第一方向而位於彼此之上,在該縮回組態中,該對主要臂實質上垂直於該第一方向而位於彼此之上;且其中在使用中,該對主要臂中之每一者的第一末端與一座位底座耦接且該對主要臂中之每一者的第二末端與一可移動座位托架耦接,使得該可移動座位托架遠離該座位底座之移動引起該剪式機構朝向該延伸組態之移動。
該軸線可在該對主要臂中之每一者的一第一末端與 一第二末端之間平分每一臂。
該支撐構件可包含一對次要臂,該對次要臂在其第一末端處以樞轉方式連接至彼此以形成當在平面圖中查看時係一V形配置;該對次要臂之每一第二末端分別以樞轉方式連接至該對主要臂之該等第一末端中之每一者中之一者,使得該對主要臂之該等第一末端經由該對次要臂與該座位底座耦接。
該支撐構件可包含一對第三級臂,該對第三級臂在其第一末端處以樞轉方式連接至彼此以形成當在平面圖中查看時係一V形配置;該對第三級臂之每一第二末端分別以樞轉方式連接至該對主要臂之該等第二末端中之每一者中之一者,使得該對主要臂之該等第二末端經由該對第三級臂與該座位托架耦接。
本發明亦提供一種具有包括複數個上文所描述之座位之一乘客艙室的飛機。
本發明之各種特徵、態樣及優點自本發明之具體例的以下描述連同隨附圖式將變得更顯而易見,在隨附圖式中,類似元件符號表示類似組件。
1‧‧‧座位
1'‧‧‧座位
2‧‧‧致動器機構
3‧‧‧小腿支撐件
3'‧‧‧小腿支撐件
3"‧‧‧小腿支撐件
4‧‧‧前部分
4'‧‧‧前部分
5‧‧‧座位底板
5'‧‧‧座位底板
5"‧‧‧座位底板
6‧‧‧後部
6'‧‧‧後部部分
7‧‧‧頭靠
7'‧‧‧頭靠
7"‧‧‧頭靠
8‧‧‧第一翼形件
8a‧‧‧遠端/前部部分
8b‧‧‧後部部分
9‧‧‧第二翼形件
9a‧‧‧遠端/前部部分
9b‧‧‧後部部分
10‧‧‧座位靠背
10'‧‧‧座位靠背
10"‧‧‧座位靠背
11‧‧‧彎曲軌道
12‧‧‧實質上平直之座位靠背表面
13‧‧‧座位背板
14‧‧‧凹陷部
15‧‧‧座位底座
16‧‧‧上部底座框架
17‧‧‧馬達
18‧‧‧貯藏隔室
19‧‧‧主要臂
20‧‧‧可移動座位托架
21‧‧‧導軌安裝支架
21a‧‧‧安裝銷
22‧‧‧座位安裝導軌
23‧‧‧馬達安裝件
24‧‧‧致動器安裝件
25‧‧‧座位支撐構件
26‧‧‧剪式機構
27‧‧‧前端/前部
28‧‧‧後端
29‧‧‧增厚中心區段
30‧‧‧主要臂
31‧‧‧第一臂/主要臂
31a‧‧‧遠端
31b‧‧‧遠端
32‧‧‧第二臂/主要臂
34‧‧‧次要臂
35‧‧‧第一臂
36‧‧‧第二臂
37‧‧‧孔隙
37a‧‧‧連接件
38‧‧‧第三臂/第三級臂
39‧‧‧第一臂
40‧‧‧第二臂
42‧‧‧支撐導軌安裝件/支撐導軌安裝導軌
42a‧‧‧內部支撐導軌
42b‧‧‧外部支撐導軌
44‧‧‧頂板/頂部
45‧‧‧底板
46‧‧‧次要臂
46a‧‧‧次要臂
46b‧‧‧次要臂
50‧‧‧座位框架
51‧‧‧座位框架導軌
51b‧‧‧頂表面
52‧‧‧座位底板框架
53‧‧‧縱向導軌/座位底板框架導軌
54‧‧‧齒條
55‧‧‧齒
56‧‧‧座位底板交叉橫桿
57‧‧‧座位靠背框架
57a‧‧‧交叉構件
58‧‧‧凸輪表面
59‧‧‧凸輪從動件
60‧‧‧分叉型安裝板/前部安裝板
60'‧‧‧前部安裝板
61‧‧‧後部安裝板
61'‧‧‧套管
62‧‧‧安裝槽
63‧‧‧蓋板
64‧‧‧軸件
65‧‧‧支撐交叉構件
66‧‧‧座位底板軟墊支撐板
67‧‧‧開口
68‧‧‧翼形件展開機構
69‧‧‧連桿
70‧‧‧安裝板
71‧‧‧小齒輪
72‧‧‧齒
73‧‧‧馬達/致動器
74‧‧‧連桿安裝支架
75‧‧‧第一接頭/外側接頭
76‧‧‧第二接頭/內側接頭
77‧‧‧底座構件
78‧‧‧中間構件
79‧‧‧上部構件
80‧‧‧隱私遮擋屏
81‧‧‧最上表面
83‧‧‧前部導引件
84‧‧‧後部導引件
85‧‧‧儲存隔室
86‧‧‧乘客擱腳空間
87‧‧‧艙室側壁
88‧‧‧軌道從動件
89‧‧‧外部座位靠背框架
96‧‧‧入口
98‧‧‧座艙地板
99‧‧‧後續護罩
100‧‧‧座位艙室
100'‧‧‧後續艙室/第二艙室
P‧‧‧銷
P0‧‧‧樞轉軸線
P1‧‧‧旋轉軸線
P2‧‧‧樞轉軸線/第三旋轉軸線
S0‧‧‧旋轉軸線
S1‧‧‧樞轉軸線
S2‧‧‧樞轉軸線
S2'‧‧‧旋轉軸線
S3‧‧‧樞轉軸線
S4‧‧‧樞轉軸線
S5‧‧‧樞轉軸線
S6‧‧‧樞轉軸線
S7‧‧‧樞轉軸線
本發明之具體例係參看隨附圖式藉由實施例而非藉由限制來說明,在隨附圖式中:圖1A至圖1C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個具體例的在三個組態中之飛機座位的側視圖:用於起飛及降落之直立組態;後傾組態;及實質上平直組態;圖1D說明在部分後傾組態中之飛機座位的立體圖;圖2係在三個相異組態中之圖1A至圖1C之飛機座位的截面 側視圖,該等組態經疊置以說明座位可行進所經由之運動的範圍;圖3係在三個相異組態中之圖1A至圖1C之座位的座位底板軟墊之截面側視圖,該等組態彼此疊置以說明座位底板軟墊可行進所經由之運動的範圍;圖4係用於收容及支撐圖1之座位的座位腔室之立體圖,該腔室說明供就座於所說明座位腔室後方之乘客使用的就座區及擱腳空間;圖5係圖4之座位腔室的底座之立體圖,其說明用於相對於圖4之座位腔室的底座接合及驅動圖1之座位的導軌及馬達機構;圖6係用於與圖5之導軌及馬達機構可移動地接合的座位托架,圖1之座位可移動地支撐於該座位托架上;圖7係飛機座位之線框模型內的圖6之座位托架的立體說明;圖7A係圖6之座位托架的立體說明,其說明在完全縮回組態中之座位安裝導軌;圖7B係圖7A之圈出部分的放大視圖,其說明內部及外部支撐導軌在座位托架內鄰近座位安裝導軌之可伸縮式配置;圖8係說明於圖6之托架機構內的用於在直立組態與平直組態之間驅動座位的剪式機構之立體俯視圖;圖9係說明於圖6之托架機構內的用於座位擴展之剪式機構的立體圖,該托架機構疊置於飛機座位之線框模型上;圖10係飛機座位之線框模型及托架內的圖8之剪式機構的立體說明;圖11係說明於圖6之座位托架內的圖8之剪式機構的仰視圖;圖12A係在完全直立組態中之飛機座位的座位底板、座位靠 背、頭靠及小腿支撐件總成之立體圖,其說明座位靠背之升高的相對側翼形件框架;圖12B係在完全直立座位組態中之剪式機構及座位底板框架的俯視圖,其說明座位之小腿支撐件;圖12C係在完全直立組態中之座位的剪式機構及小腿支撐件之立體圖;圖13A係在後傾組態中之飛機座位的座位底板、座位靠背、頭靠及小腿支撐件總成之立體圖,其說明座位靠背之升高的相對側翼形件框架;圖13B係在後傾座位組態中之剪式機構及座位底板框架的俯視圖,其說明座位之小腿支撐件;圖13C係在後傾組態中之座位的剪式機構及小腿支撐件之立體圖;圖14A係在實質上平直組態中之飛機座位的座位底板、座位靠背及頭靠總成之立體圖,其說明在收起位置中之座位靠背之相對側翼形件框架;圖14B係在實質上平直組態中之完全延伸剪式機構及座位底板框架的俯視圖,其說明座位之小腿支撐件;圖14C係在實質上平直組態中之座位靠背的完全延伸剪式機構及收起的相對側翼形件的立體圖;圖15係跨越托架完全地延伸之剪式機構的俯視立體圖,該托架疊置於飛機座位之線框模型上;圖16係在完全延伸位置中之包括座位靠背框架及頭靠框架的剪式機構及托架之俯視立體圖,其說明用於移動座位靠背之相對側 翼形件的展開機構;圖17A係在直立組態中之座位的後視圖,其說明座位底板與座位靠背之間的一系列連桿;圖17B係座位靠背之透視圖,其說明座位靠背框架、主要臂以及在座位靠背框架、頭靠及側翼形件之間協同的一系列連桿;圖17C係用於啟動座位之頭靠之移動的過中心鏈接件之放大視圖;圖18係與座位靠背框架之連桿接合的側翼形件展開機構之立體圖;圖19A係自向前過道位置觀察腔室之座位及座位腔室的立體圖;圖19B係自向後過道位置觀察腔室之後部的座位及座位腔室之立體圖,其說明擱腳空間;圖20A係具有在「完全開放」模式中之中央隱私遮擋屏的中央就座對之視圖;圖20B係具有在「部分開放」模式中之中央隱私遮擋屏的圖20A之中央就座對之視圖;圖20C係具有在「完全閉合」模式中之中央隱私遮擋屏的圖20A之中央就座對之視圖;及圖21係最前中央就座對及後續就座對之示意性平面圖,其說明用於乘客睡眠位置之兩個不同定向,其中座位中之每一者在實質上平直組態中。
現將在下文中參看隨附圖式更充分地描述本發明,其中展示本發明之各種具體例,但並非僅有的可能具體例。本發明可 以許多不同形式體現,且不應被視為限於下文所描述之具體例。
現將在下文中參看隨附圖式更充分地描述本發明,其中展示本發明之各種具體例,但並非僅有的可能具體例。本發明可以許多不同形式體現,且不應被視為限於下文所描述之具體例。
雖然本發明在本文中係關於飛機座位來描述,但本發明亦適用於汽車、火車、公共汽車、電車及各種車輛之座位及用於家庭、辦公室、餐館及其類似者之座位。
以下術語在本文中被理解為具有以下含義:‧「向前」係朝向飛機前部之方向;‧「向後」係朝向飛機之後端的方向;‧「向上」係朝向座艙之頂板的方向;‧「向下」係朝向座艙之地板的方向;‧「座位底板」係使用者坐上之座位的一部分,此有時亦被稱作「坐墊」;及‧「座位靠背」係座位之與使用者背部接觸且支撐使用者背部的一部分。
通常參看諸圖說明座位1,其包含:(a)可移動座位托架20,其具有座位底板5及支撐於其上之座位靠背10;(b)座位底座15,其經剛性地安裝以將可移動座位托架20支撐於其上;(c)座位支撐構件25,其可在縮回組態與延伸組態之間移動,其中支撐構件25之第一末端耦接至可移動座位托架20且支撐 構件25之第二末端耦接至座位底座15;及(d)致動器73,其用以使可移動座位托架20相對於座位底座15移動以藉此使座位1在直立位置與後傾位置之間轉變,其中座位托架20之移動在縮回組態與延伸組態之間驅動支撐構件25,其中在座位遠離直立位置轉變至後傾位置時及在處於後傾位置中時,支撐構件25使座位1硬挺。
支撐構件25可包含剪式機構26。在使用中,剪式機構26在縮回組態與延伸組態之間的擴展係由座位托架20遠離座位底座15之移動來驅動,且剪式機構26自延伸組態朝向縮回組態之縮回係由座位托架20朝向座位底座15之移動來驅動,藉此在直立組態與平直組態之間驅動座位1。
圖1A至圖1D說明座位1,其具有可移動地安裝至座位靠背10之座位底板5、頭靠7及小腿支撐件3。頭靠7可移動地安裝至座位靠背10且小腿支撐件3可移動地安裝至座位底板5。在圖1A至圖1C中,座位1係以直立組態(1A)、後傾組態(1B)及實質上平直組態(1C)中之每一者進行說明。
座位1之直立組態可被稱作「起飛/降落」(TOL)組態,此係因為該組態係在飛機起飛及降落時座位1所置於的預設組態。此亦係對座位1進行主要安全性測試以確保安全性及法規遵從性之組態。
在圖1A之直立組態中,座位靠背10跨越其寬度按人體工程學彎曲。座位靠背10包括一對翼形件。第一翼形件8(未展示於圖1A中)定位於座位靠背10之第一側面上,且圖1A中所展示之第二翼形件9定位於座位靠背10之相對第二側面上。翼形件8、 9以樞轉方式與座位靠背10耦接且可肢接於以下位置之間:升高的操作位置,其中翼形件8、9之遠端8a、9a以向外且略微彎曲之方式跨越座位底板5向前延伸以擁抱乘客;及儲存位置,其中翼形件8、9實質上與座位靠背10成一直線以跨越座位靠背10提供平直表面12。
座位1之具體例及特徵將在本文中參考上文所概述之三個組態(1A、1B及1C)來提及。然而應注意,此等組態係經選擇以例示座位1之特徵的離散組態。如本文中所描述之座位1的移動及肢接可設定及鎖定於三個例示性組態中之每一者之間的多種組態中。
圖2以比較方式說明四個主要座位組件之間的肢接:座位底板5、5'、5";座位靠背10、10'、10";頭靠7、7'、7"及小腿支撐件3、3'、3"。如圖2中所展示,不僅座位1之四個組件相對於彼此肢接,而且整個座位1可移動地安裝至座位底座15(未說明於圖2中),該座位底座固定至飛機之地板。
圖3說明在三個組態中之每一者中的座位底板5、5'、5"。除第一或向前方向上之平移運動(朝向小腿支撐件3)外,座位底板5相對於水平之傾斜度亦變化。
術語「水平」在本文中理解為係指如由飛機上之乘客所感知的實質上平行於飛機之座艙地板98的方向。因此,應理解在飛機上升及下降時,乘客在飛機內對水平之感知在視覺上未改變。
在圖3之平直組態(1C)中,座位底板5"可見係水平於或實質上水平於飛機之地板98。此接著為乘客睡眠提供舒適且自然 的角度。在座位底板5"自平直組態朝向後傾組態(1B)移動時,整個座位底板5'向後移動且傾斜使得座位底板5'之後部部分6'下沉以向上推動座位底板5'之前部分4'。在座位底板5'繼續朝向直立組態(1A)向後移動時,座位底板5減小其相對於飛機之地板98的傾斜角,使得座位底板5之後部6向上升高且座位底板5之前部分4降低。以此方式,座位經設計以向其上之乘客提供舒適性,此係因為當乘客在直立就座位置與斜躺或仰臥位置之間轉變時,座位1模仿乘客身體之人體工程學移動。
座位1位於座位艙室100內。艙室100界定適應每一座位1在實質上平直組態與直立組態之間的肢接的容積。在座位1朝向平直組態轉變時,座位底板5在艙室100之容積內向前平移,因此在座位底板5後方產生供座位靠背10及頭靠7佔用之必要空間。
為促進座位1相對於固定座位底座15之所需移動,座位底座15經組態為直接安裝至座艙地板98(如圖4中所說明)之框架或可包含上部底座框架16。上部底座框架16通常經組態為剛性外殼,座位1支撐於其上。上部底座框架16因此在座位1下方提供一個貯藏隔室18(說明於圖4中)或複數個貯藏隔室。該或此等隔室18可由飛機用於電子裝置之封裝空間或救生衣之儲存空間,或由乘客用於行李儲存,其可易於自乘客之就座位置接取。
為促進座位1相對於座位底座15之移動,座位1包含可移動座位托架20,該可移動座位托架具有座位底板5及支撐於其上之座位靠背10。座位底座15包含上部底座框架16,其將可移動座位托架20支撐於其上,如圖5中所說明。
致動器機構2亦支撐於座位底座15上以使座位托架20相對於座位底座15移動。致動器機構2使可移動座位托架20移動遠離座位底座15及返回朝向座位底座15移動。
馬達安裝件23及致動器安裝件24亦安裝至座位底座15。安裝件23、24可係單獨的安裝構件。替代地,安裝件23、24可整合至用於座位安裝導軌22之安裝支架21中。以此方式組合所需支架/安裝手段可節省座位1中之額外重量。
致動器機構2包含說明為馬達73(說明於圖6中)之致動器。馬達73驅動座位托架20遠離座位底座15,其因此在座位底板框架52及相關聯之座位靠背框架57相對於座位框架50移動時,將座位支撐構件25自縮回組態朝向延伸組態驅動。當座位1被驅動離開直立組態時,座位支撐構件25對後傾座位1提供支撐以經由偏移的座位底板5經座位底座15支撐乘客之重量。座位托架20遠離座位底座15移動得愈遠,座位底板5上與座位底座15上之乘客重量之間的偏移愈大。此偏移負載產生關於座位底座15之力矩。隨著乘客重量移動遠離座位底座15,力矩增加,此又增加座位1上之負載。為在延伸組態中之任一者中改良座位1之剛性,座位支撐構件25提供沿座位1之中心軸線延行的可延伸主幹。座位支撐構件25向座位1提供增加的穩定性,從而經由座位1更均勻地分佈負載。此外,增加座位1在其延伸組態中之任一者中的剛性及穩定性為座位1提供更牢固且穩固的感覺,從而給予乘客更多支撐且改良之飛行體驗。
圖6說明與內部座位結構之剩餘部分隔離的托架20。
托架20包含座位框架50及座位底板框架52。座位框架50包括經調適以跨越座位底座15移動之一對間隔開的導軌51。座位框架50將座位底板5及座位靠背10中之每一者支撐於其上,且結合相對於座位底座15之平移移動促進座位底板5與座位靠背10之間的旋轉移動。
座位框架導軌51中之每一者提供齒條54,該齒條提供用於與至少一個小齒輪71接合以促進托架20之移動的複數個齒55。然而,預期單一齒條及單一小齒輪可用以有效地驅動托架20。如圖11中所說明,一對小齒輪71與一對齒條54耦接,每一齒條及小齒輪朝向托架20之外側定位。用於驅動托架20之致動器機構2將在本文中進一步詳細地描述。齒條54及小齒輪71可按可反轉方式安裝於座位底座15與托架20之間。舉例而言,齒條54可係座位底座15或托架20之部分,其中小齒輪71可驅動地安裝至座位底座15或托架20中之另一者。
齒條54裝設於座位框架導軌51之下側上,更明確地說明於圖11中。齒條54之齒55自座位框架導軌51之下側向外突出,以便能夠接取位於固連至座位底座15之座位托架20下方的小齒輪71。
在圖6中,座位安裝導軌22經由直接栓接或鉚接至上部底座框架16中之四個導軌安裝支架21剛性地安裝至座位底座15(未說明)。導軌安裝支架21中之每一者提供用於固連至座位底座15之底座部分及用於收容安裝銷21a之上部部分。包括從動小齒輪71之致動器機構2係安裝至座位安裝導軌22以跨越座位底座15驅動齒條54及鄰接的座位框架50。沿圓周裝設於小齒輪71周 圍之複數個齒72自小齒輪71向外突出,從而以咬合方式與座位框架導軌51之齒條54的齒55接合(參見圖11)。座位框架50及托架20係跨越座位底座15以向前及向後之線性運動驅動。
當座位1處於直立組態中時,座位底板框架52支撐座位底板5且承載顯著比例之乘客重量。此係因為乘客負載經由H點來反應。H點係「乘客臀部之理論相對位置,且更具體而言,乘客之軀體相對於大腿樞轉所繞的點」。
為移動座位1,通常藉由乘客起始致動器機構2以驅動座位托架20遠離或朝向座位底座15。
為使座位1後傾,通常藉由乘客起始致動器機構2(及馬達73)以將座位1自直立組態朝向後傾組態驅動且最終驅動至實質上平直組態。此機構將在下文中更完全地加以描述。
在座位1後傾且移動遠離直立組態(1A)時,乘客重量之一部分將逐漸轉移至座位1之座位靠背10上且H點負載將減小。在座位繼續朝向平直組態(1C)後傾時,更多的乘客重量將分別借助於乘客之腿部及頭部自H點轉移以由小腿支撐件3及頭靠7來反應。以上述方式,在座位改變組態時,乘客重量跨越座位1之分佈不斷地移位。反應座位1與乘客之組合重量的重心因此相對於座位底座15繼續移位,增加或減小此負載之偏移且使關於座位底座15之力矩變化。若座位1未受到充分支撐,則此偏移負載可導致座位1失去支撐,從而給乘客感覺座位1脆弱或不牢固。除不舒適以外,此亦可導致不合需要的低品質的感知。
座位底板框架52可移動地支撐於座位框架50上。座位底板框架52包含安裝至座位框架50之一對間隔開的縱向導軌 53。座位底板框架52支撐座位軟墊(未說明),乘客坐於該座位軟墊上。座位底板框架52藉由致動器機構2在座位框架50上來回驅動,以調整座位底板5相對於托架20之部位及定向,此動作使座位支撐構件25延伸及縮回以在座位托架20進一步移動遠離座位底座15時增加支撐。
座位底板框架52以樞轉方式耦接至座位靠背框架57(說明於圖14C中)。軸線Po界定座位底板框架52與座位靠背框架57之間的旋轉軸線。在座位底板框架52跨越座位框架50行進時,附接至其之座位靠背框架57亦跨越座位框架50牽引。
框架導軌51之頂表面51b提供凸輪表面58(參見圖8)。凸輪從動件59設置於座位底板框架52上。座位底板框架52位於座位框架50上使得凸輪從動件59支撐於凸輪表面58上。在致動器機構2使座位底板框架52相對於座位框架50移動,凸輪從動件59沿凸輪表面58同時向後/向前及向上/向下被驅動,藉此使座位底板5之後部部分6與座位底座15之間的距離變化。此運動亦導致座位底板5之傾斜度的改變,如圖3中所說明。
其他凸輪機構(說明於圖17B中)可用以回應於凸輪從動件59沿凸輪表面58之軌跡而調整座位靠背框架57之傾斜度。
朝向座位底板框架導軌53之前端,旋轉軸線P1界定小腿支撐件3以樞轉方式連接至座位底板5之旋轉軸線及接合部位。小腿支撐件3之樞轉運動係由說明於圖14B及圖17B中之馬達17實現。
在托架20被驅動跨越座位底座15時,座位支撐構件25在座位底板框架52與座位框架50之間延伸,以提供對座位1 之支撐。座位支撐構件25在直立組態(1A)中對座位1之剛性提供較小貢獻,此係因為座位托架20之組件在直立組態中經緊密地包裝且乘客重量直接經由座位1轉移至座位底座15中,具有最小負載偏移。
圖7說明在直立組態(1A)中之托架20,其中座位1之線框模型及座位支撐構件25疊置於托架上以供參考。座位支撐構件25說明為剪式機構26,有時被稱作「縮放」機構。
預期座位支撐構件25可組態為一或多個可伸縮式橫桿或摺疊臂配置,其接合於座位底座15與座位托架20之間以在馬達73向前驅動座位托架20時在座位底座15與座位托架20之間延伸。然而,存在關於以下各者而進行之設計折衷:(i)材料強度、(ii)橫桿直徑及封裝空間、(iii)製造成本及(iv)重量,此等因素中之每一者影響增加對座位之支撐的任何商業解決方案。
第三旋轉軸線P2位於頭靠7與座位靠背10之間。軸線P2係頭靠7相對於座位靠背10樞軸所繞的旋轉軸線。頭靠7相對於座位靠背10之旋轉移動可藉由獨立馬達或借助於相關連桿系統(說明於圖17C中)來起始。
座位支撐構件25包含剪式機構26,該剪式機構包括一對主要臂30,該等臂耦接在一起以用於繞垂直於該對主要臂30中之每一者之平面延伸的軸線S0在延伸組態與縮回組態之間樞轉移動,在該延伸組態中,該對主要臂30實質上平行於第一方向而位於彼此之上,在該縮回組態中,該對主要臂30實質上垂直於該第一方向而位於彼此之上;且其中在使用中,該對主要臂30中之 每一者的第一末端與座位底座15耦接且該對主要臂30中之每一者的第二末端與可移動座位托架20耦接,使得可移動座位托架20遠離座位底座15之移動引起剪式機構26朝向延伸組態之移動。
致動器機構2包含一對支撐導軌安裝件42、一對內部支撐導軌42a、一對外部支撐導軌42b(說明於圖7、圖7A及圖7B中)、前部安裝板60及後部安裝板61以及馬達73。圖7中之座位支撐構件25處於縮回組態中,且在座位1朝向平直組態(1C)或床模式轉變時,座位支撐構件25朝向完全延伸組態牽引。
剪式機構26之後端28與座位底座15耦接且剪式機構26之前端27與座位托架20耦接。
在座位托架20被進一步驅動遠離座位底座15時,內部支撐導軌42a及外部支撐導軌42b自支撐導軌安裝件42可伸縮地延伸。此提供座位托架20之額外行進以允許必要移動從而使座位1在艙室100內後傾至實質上平直組態,同時維持連接至座位底座15。導軌42a、42b詳細地說明於圖7A及圖7B中。
剪式機構26之後端28永久地附接至座位底座15,使得剪式機構之部分可相對於座位底座15旋轉以允許剪式機構26延伸及縮回。剪式機構26之後端28無法相對於座位底座15平移。
更特定而言,剪式機構26之前端27永久地附接至座位底板框架52,使得剪式機構26之部分可相對於座位底板框架52旋轉以允許剪式機構延伸及縮回。剪式機構26之前端27相對於座位底座15平移,同時保持與座位底板框架52耦接。
剪式機構26之前端27隨座位托架20在遠離座位底 座15之第一方向上移動。剪式機構26包括一對主要臂30,該等臂繞軸線(S0)以樞轉方式彼此耦接,該軸線在該對主要臂30中之每一者的第一末端與第二末端之間平分每一臂,其中軸線S0垂直於該對主要臂30中之每一者的平面延伸,以允許臂31、32在延伸組態與縮回組態之間旋轉,在延伸組態中,該對主要臂30實質上平行於第一方向而位於彼此之上,在縮回組態中,該對主要臂30實質上垂直於第一方向而位於彼此之上。該對主要臂30中之每一者的第一末端與座位底座15耦接且該對主要臂30中之每一者的第二末端與座位托架20耦接,使得在座位托架20移動遠離座位底座15且座位1朝向平直組態轉變時,啟動馬達73以驅動座位托架20會將剪式機構26朝向延伸組態牽引。
第一方向係向前方向,其中座位底板框架52沿座位框架50向前驅動。馬達73可反轉地操作以藉由反轉馬達73之操作來將座位托架20朝向座位底座15牽引且使座位支撐構件25恢復至其縮回組態,且座位底板框架52在與第一方向相反之第二方向上被驅動。第二方向係向後,其中座位底板框架52朝向座位框架50縮回。
剪式機構26之替代具體例進一步詳細地說明於圖8中,該圖展示在完全縮回組態中之剪式機構26的俯視立體圖。
剪式機構26之前端27經由座位底板交叉橫桿56連接至座位底板框架52。交叉橫桿56在該對座位底板框架導軌53之間延伸。交叉橫桿56實質上平行於小腿支撐件3旋轉所繞之旋轉軸線P1。
具有用於以樞轉方式收容剪式機構26之前部分之中 心凹槽的分叉型安裝板60沿交叉橫桿56居中地安裝。安裝板60使剪式機構26保持與座位底板框架52接合,同時允許剪式機構26自由旋轉以延伸及縮回。
剪式機構26說明於圖8中以包含三對樞轉臂:第一對30、第二對34及第三對38。
該對主要臂30包括第一臂31及第二臂32。兩個臂31、32繞銷P以樞轉方式彼此約束。銷P提供臂31、32樞軸所繞之旋轉軸線S0。軸線S0垂直於臂的第一對30、第二對34及第三對38中之每一者所處的水平平面而延行。軸線S0允許第一臂31及第二臂32在水平平面中在縮回組態與延伸組態之間旋轉,在縮回組態中,兩個臂31、32實質上橫越座位框架導軌51而彼此重疊,在延伸組態中,兩個臂31、32僅在軸線S0之區域中彼此重疊,從而延伸以在平直組態(1C)中沿延伸座位1之長度形成偽主幹,如圖14中所說明。安裝板70理想地位於軸線S0上以安裝及支撐第一對臂(說明於圖11中)。
旋轉軸線S0垂直於座位底板5延伸(向上延伸出座位底板5)。旋轉軸線S0說明為位於第一臂31之末端與第二臂32之末端之間的一半處。然而,有可能沿臂31、32之長度移動軸線S0以使剪式機構26之擴展及縮回移動變化。
臂31、32係細長的以針對座位運動之所要範圍提供縮回組態與延伸組態之間的充分擴展。可將額外對臂添加至剪式機構26中以提供進一步到達;然而,每一額外對臂將增加剪式機構26上之力矩負載。額外到達增加座位底板5與座位底座15之間的負載之偏移距離。額外負載將需要額外重量或材料強度來支撐座位 1而不會導致損失穩定性。前述因素中之每一者被考慮以最佳化用於座位1之設計及負載準則。
主要臂30中之第一臂31及第二臂32係平坦的。此使得該對臂能夠彼此非常接近地旋轉同時佔用最小高度。如本文中所提到,飛機上之可用空間受到強烈地爭奪且封裝空間之任何減少將係有利的。
在俯視圖及仰視圖中之臂31、32的總體形狀係螺旋槳形,具有兩個相等大小且相對的葉片。臂31及32彼此相同。臂31提供圍繞主要旋轉軸線S0之增厚中心區段29。增厚區段29有助於圍繞軸線S0分佈應力且進一步提供轉移負載所經由的兩個臂之間的較大重疊。
臂31之遠端31a、31b自增厚中心區段29向外延伸,使得臂31之總長度僅略小於座位框架50之兩個導軌51之間的距離。孔隙37處於臂31之遠端31a、31b中之每一者處,該孔隙用於收容連接件37a以促進與剪式機構26之後一對臂中之鄰近臂的旋轉接合。
主要臂30、次要臂34及第三級臂38皆經定向以在單一操作平面中可旋轉地操作。操作平面係跨越座位底板5而平行於第一移動方向延伸的水平座位平面。具體而言,剪式機構26與驅動托架20跨越座位底座15之齒條54及小齒輪機構71的平移平面共平面地延伸及縮回。
該對次要臂34包含以樞轉方式彼此耦接之第一臂35及第二臂36。平行於軸線S0之樞轉軸線S1朝向臂35、36中之每一者的第一末端定位以形成V形配置。臂35及36之未附接末端可 旋轉地耦接至主要臂31及32中之每一者的自由末端以分別建立樞轉軸線S4及S5。
該對第三級臂38包含以樞轉方式彼此耦接之第一臂39及第二臂40。樞轉軸線S2及S3平行於軸線S0、S1,且朝向臂39、40中之每一者的第一末端定位以形成實質上V形配置。臂39及40之未附接末端可旋轉地耦接至主要臂31及32中之每一者的剩餘自由末端以分別建立樞轉軸線S6及S7。
剪式機構26因此包含全部三對臂30、34、38,其可旋轉地互連以形成縮放樣式機構,該機構開放及閉合以提供用於座位1之可延伸/可縮回座位支撐構件25。
縮放樣式剪式機構26可在緊密封裝內遞送座位1之大的移動。此有利係因為其意謂較少空間由機構26使用,且在乘客處於個人空間中或在舒適設施中時,更多空間可給予乘客。在激烈爭奪之飛機就座世界中,此係顯著優點。
剪式機構26之後端28(臂35、36)以樞轉方式安裝至後部安裝板61(說明於圖11中)。後部安裝板61安裝至座位底座15,且提供用於與剪式機構26之該對次要臂34中的臂35及36中之每一者中的兩個弓形安裝槽62接合的兩個安裝件。此情形允許臂35及36中之每一者可旋轉地與後部安裝板61接合。
在剪式機構26之替代具體例(如圖12B中所說明)中,該對次要臂34安裝至套管61'。類似於後部安裝板61,套管61'亦固定地安裝至座位底座15(或座位1之其他非移動組件或上部底座框架16),然而,臂35、36以樞轉方式安裝至套管61'且繞其自由旋轉。套管61'之此配置移除對弓形安裝槽62(說明於圖11中) 之需要。
剪式機構之臂之間的旋轉連接中之每一者可使用銷、套管或類似形式之旋轉接頭來形成。軸線S0、S1、S2、S3、S4、S5、S6及S7上之此等旋轉接頭中之每一者可進一步包含軸承以增加機構之壽命以及提供機構26之臂的平滑、無摩擦旋轉。
圖9說明疊置於座位1之線框模型上的托架20及座位支撐構件25,以較佳地說明此等部分與整個座位1之部位。圖10說明用於將剪式機構26之前端27安裝至座位底板交叉橫桿56之替代前部安裝板60'。安裝板60'提供單一旋轉軸線S2',該對第三級臂38可繞其旋轉。
圖11說明在自座位1下方查看時的圖8之托架20及座位支撐構件25。蓋板63裝設於剪式機構26下方以覆蓋多對開放及閉合的臂30、34、38。此提供保護以免受灰塵及塵土且以免其他外來物體被吸入剪式機構26中。因此,蓋板63減小在飛行期間剪式機構26發生損壞或故障的風險。蓋板63亦可用作該對主要臂30及安裝板70之安裝構件。
圖11進一步說明沿座位框架50之導軌51中之每一者的下側裝設的一對有齒的齒條54。齒條54可藉由一對小齒輪71之旋轉來平移移動,其中每一小齒輪71之齒72以咬合方式與各別齒條54中之每一者耦接。該對小齒輪71中之每一者安裝於軸件64之相對末端處。軸件64由馬達73驅動。馬達73可係電動馬達。馬達73跨越座位底板5之寬度大致居中地置放,但可置放於座位1下方任何處,其限制條件為軸件64被驅動。
軸件64可分離地安裝至座位底座15,或如圖11中所 說明,其中在座位安裝導軌22前部之兩個前部導軌安裝支架21經修改以可旋轉地收容軸件64之末端。
在座位1處於直立組態(1A)中之情況下,座位靠背10提供一對展開的翼形件8、9。在展開組態中之翼形件8、9在座位靠背10前方成角度。此情形將座位靠背10置於彎曲組態中以收容及支撐乘客之上身。在座位1後傾時,翼形件8、9仍展開以繼續提供對乘客之支撐。
翼形件8、9之展開組態說明於圖12A中。翼形件8、9中之每一者具有T形板,其用於將座位靠背軟墊之單獨翼形件軟墊或部分支撐於其上(說明為圖12A上之線框覆疊)。
T形板沿該板之T形條支撐軟墊,該T形條以縱向定向裝設以實質上沿座位靠背10之長度延伸。此T形條構成翼形件8、9之前部部分。
T形板之中心條彎曲且延伸穿過座位1以形成翼形件8、9中之每一者的後部部分8b、9b(說明於圖12A中)。每一後部部分8b、9b以樞轉方式安裝至翼形件展開機構68,該翼形件展開機構沿座位靠背10延伸且大致位於樞轉軸線P0與P2之間一半處。翼形件展開機構68回應於座位靠背框架57及座位底板框架52之協同移動而操作。
每一T形板另外經型鍛以提供板之硬挺且進一步促進材料規格降低以節省質量。
圖12A進一步說明座位底板軟墊支撐板66。板66由鋼或鋁或具有足夠強度以在使用中將負載支撐於座位底板5上之其 他金屬或塑膠製成。
板66進一步具備開口67以進一步減小板66之重量。此等開口67可呈各種形式,且可係形成為凹口以不僅減小重量而且改良板66之剛性的有凸緣開口。
座位軟墊(未說明)可直接地或間接地安裝至座位底板軟墊支撐板66。
圖12B及圖12C分別以俯視圖及立體圖說明剪式機構26之放大視圖。圖12C說明該等對臂30、34、38及其分層構造之其他細節。
主要臂31及32中之每一者由分叉型板形成。因而,每一臂31、32提供頂板44及底板45,該等板經組態以在其間具有中心間隙以用於收容另一臂31、32;35、36;39、40之一部分。藉由使互連臂之頂板44及底板45交錯,剪式機構26之總厚度可最小化。此外,每一對互連臂之頂板44及底板45之重疊表面提供額外重疊表面以在使用中在其間轉移負載。
座位藉由馬達73驅動至後傾組態中。馬達73係藉由乘客可接取之開關或捺跳開關(未說明)起始以按乘客需求啟動座位1之變換。
馬達73可係電動馬達。此使得座位底板框架52及座位靠背10能夠使用單一馬達73被驅動至完全後傾組態中。相較於替代支撐構件,剪式機構26進一步佔用小容積之空間。剪式機構26就高度而言係尤其緊密的,此係因為三對臂30、34、38皆係細長且平直的。
圖13A說明在座位1之剩餘部分已轉變至後傾組態(1B)中時仍展開的翼形件8、9。
圖13B及圖13C分別以俯視圖及立體圖中之每一者說明在後傾組態中之座位的托架20及座位底板5。
圖13B中所說明之套管61'相對於座位底座15處於與圖12B及圖14B中所展示相同的部位中。在座位底板5向前行進時,圖13B之座位的所有其他組件已向前移動,遠離套管61'。
在剪式機構26被牽引至延伸組態中之情況下,支撐交叉構件65在剪式機構26之下變得可見,如圖13B及圖13C中所說明。在此具體例中,第一對臂30以樞轉方式附接至支撐交叉構件65,從而提供臂30之穩定且堅固的安裝。交叉構件65可由鋼、鋁或合適的強複合或塑膠材料形成為單獨組件。交叉構件65亦可與座位框架50一體地形成,從而加強座位框架50且將座位框架50之導軌51繫結在一起。交叉構件65支撐剪式機構26之重量。
交叉構件65係人字形且說明於圖13B中,使得人字形之中心部分向後遠離小腿支撐件3延伸。人字形之角度以及定向(向前或向後)可經調整以提供所要行進量及對座位1之支撐。
在剪式機構26延伸時,內部支撐導軌42a沿支撐導軌安裝導軌42平移;座位框架50同時沿外部支撐導軌42b平移;且另外,座位底板框架52及座位靠背10沿座位框架50平移。相較於圖12C,圖13C說明在座位自直立組態1A進一步朝向平直組態1C轉變時此等組件之相對移動。
假定說明於圖14A中之座位1具有實質上平直組態 1C。翼形件8、9被收起,亦即,翼形件8、9置放成與實質上平直座位背表面12平直地接觸。如圖14A中所說明,座位靠背10具有用於將座位靠背軟墊支撐於其上(未說明)之座位背板13。背板13提供凹陷部14以平緩地對座位靠背10塑形從而提高乘客舒適性。座位背板13中之凹陷部14及任何環繞形式可藉由施加至座位靠背10之軟墊(未說明)的形狀及剛性來增強或最小化。
圖14B說明完全擴展之剪式機構26,其中座位1在平直組態1C中。座位底板5與座位靠背10之間不再存在任何角度偏移,且整個座位1處於床模式中。
補充馬達17進一步說明於圖14B中,該補充馬達用於驅動小腿支撐件3相對於座位底板5之運動。此馬達17可獨立地由乘客操作。此馬達17可經組態以結合馬達73而啟動,馬達73在座位支撐構件25被驅動至後傾組態中時驅動座位相對於座位底座15向前運動。操作座位向前運動之馬達73在圖14B中可見位於座位靠背框架57下方。因而,圖14B例示由剪式機構26支撐之座位行程的延伸,此係因為在座位處於直立組態1A中時馬達73位於座位底板5之前部部分4下方。
支撐交叉構件65在圖14B之床模式中在剪式機構26下方幾乎完全可見,此係因為該對主要臂30中之兩個臂31、32在沿平直座位1之長度的縱向定向上實質上彼此重疊。
圖15及圖16說明座位1係平直「床模式」組態(1C),其中各種組件經移除或包括於「線框」中以說明在座位1之軟墊下方的剪式機構26之延伸組態。
剪式機構26之前部27安裝至移動的座位底板框架 52。在座位框架50之導軌51之間延伸的支撐交叉構件65支撐主要臂30。支撐交叉構件65將剪式機構26在主要臂30之間安裝於旋轉軸線S0處。此交叉構件65係剪式機構26之前部安裝板60'及套管61'的附加部分。交叉構件65提供對座位框架50之額外支撐以較佳地將乘客之移位重量反應至座位底座15中。基本上,交叉構件65提供返回至座位框架15中之額外負載路徑。
圖15說明座位移動之四個階段:首先,支撐導軌安裝件42沿座位安裝導軌22平移以實現其向前運動之完整範圍;其次,內部支撐導軌42a及外部支撐導軌42b自支撐導軌安裝件42中被牽引出至其完全擴展;第三,座位框架50遠離外部支撐導軌42b延伸至其最遠擴展;及最後,座位底板框架52及所附接之座位靠背框架57被牽引跨越座位框架50。
在圖15中,座位底板5、座位靠背10及頭靠7處於實質上平直組態中,但小腿支撐件3係以摺疊組態說明。實務上,小腿支撐件3亦可繞軸線P1旋轉以使座位之此部分與座位靠背10、座位底板5及頭靠7共平面。
外部座位靠背框架89說明於圖16中,該外部座位靠背框架經由座位底板框架52將座位靠背10運動連接至座位底板5之運動。座位靠背10與座位底板5之間的此連接確保當座位1在可用組態之間轉變時座位部分保持連接。
座位靠背框架57位於外部座位靠背框架89之內側上。座位靠背框架57提供彎曲軌道11以影響座位靠背10相對於其之移動。一對主要臂19在座位靠背框架57之內側上,座位1之每一側上一個臂。主要臂19藉由軌道從動件88連接至外部座位靠 背框架89,該軌道從動件經由座位靠背框架57(參見圖17A及圖17B)在座位靠背10之每一側上將外部座位靠背框架89與主要臂19連接在一起。
由剪式機構26支撐之可用座位行程的完整範圍在圖16中係明顯的,該圖說明內部支撐導軌42a及外部支撐導軌42b、座位框架50及座位底板框架52相對於座位安裝導軌22之完全擴展。翼形件展開機構68進一步說明於圖16(及圖14C)中,該翼形件展開機構藉由支架74安裝至座位靠背框架57。翼形件8、9以樞轉方式連接至座位靠背框架57且經由翼形件展開機構68驅動。
翼形件展開機構68包含說明於圖16及圖18中之一對連桿69。連桿69中之每一者包含可伸縮式橫桿,該可伸縮式橫桿在連桿69之外側末端處具有第一接頭75且各自在連桿69之內側末端處具有第二接頭76。接頭75、76允許經由翼形件展開機構68肢接翼形件8、9。
每一翼形件之後部部分8b、9b延伸穿過座位靠背10以允許在座位1之面向乘客側上操作翼形件8、9之前部部分。此機構說明於圖17A至圖17C及圖18中。
展開機構68連接至座位靠背框架57,使得在座位1進入床模式且剪式機構26朝向完全延伸組態移動時,展開機構68展開以影響可移動地安裝至座位靠背10之翼形件8、9的移動。不存在用於翼形件8、9之獨立驅動機構。座位底板5之移動及因此連接至外部座位靠背框架89之座位底板框架52的移動啟動展開機構68(如參看圖16所描述)。
連桿之內側接頭76安裝至連桿安裝支架74。連桿安裝支架74安裝至座位靠背框架57之交叉構件57a。在剪式機構26延伸且座位1後傾時,與座位底板框架52接合(經由外部座位靠背框架89)之主要臂19相對於座位靠背框架57移動。主要臂19可經配置以借助於座位靠背框架57中之彎曲軌道11以及使主要臂19與座位靠背框架57接合之軌道從動件88(參見圖17B)來移動通過預定弓形路徑。在主要臂19沿彎曲軌道11移動時,連桿安裝支架74不移動且連桿69被重新定向,從而推動翼形件8、9以調整至平直儲存組態。經由一或多個次要臂46、46a、46b,主要臂19之移動被平移以在座位1後傾時推動頭靠7以互補方式移動(參見圖17C)。
圖18說明展開機構68之一個具體例,其中連桿69之外側接頭75分別與每一翼形件8、9之後部部分8b、9b接合。圖18中所說明之彎曲軌道11相對於座位靠背框架57彎曲,使得在主要臂19相對於彎曲軌道11平移時,連桿69中之每一者在座位1後傾時推動後部部分8b、9b(且亦推動每一翼形件之所附接前部部分8a、9a)以移動至平直儲存組態中。
本文中進一步描述用於分離飛機上之兩個鄰近就座部位的隱私遮擋屏80,其中該隱私遮擋屏可移動地經組態以提供開放模式、部分開放模式及閉合模式。
在閉合模式中之隱私遮擋屏80說明於圖19A及圖19B中之每一者中,首先自觀察艙室100之立體角度且其次自觀察艙100之背面的立體圖進行說明。座位1之與隱私遮擋屏80相對 的側面提供艙室側壁87,該艙室側壁提供對過道交通之隱私。
至艙室100之入口96形成於界定艙室100及後續艙室100'的每一後續護罩99之間(參見圖21)。當中央隱私遮擋屏80處於閉合模式中時,就座的乘客在視覺上與飛機上之相鄰乘客隔離。在乘客與伴侶一起旅行且其就座於兩個鄰近座位中之情況下,中央隱私遮擋屏80可置於完全開放模式,以允許個別艙室100、100'形成單一的雙人佔用艙室。
圖19A中所說明之隱私遮擋屏80包含底座構件77、中間構件78及上部構件79。
在此具體例中,隱私遮擋屏80包含一個靜態底座構件77及一或多個移動面板;中間構件78及上部構件79。然而,預期用少至兩個構件或四個或多於四個構件構成遮擋屏80可實現類似效應。
隱私遮擋屏80向乘客提供以下選項:(1)完全閉合模式,其提供對鄰近乘客(在座艙/飛機之中心線的另一側上)的最大隱私;或(2)完全開放模式,其中乘客可超過床高彼此互動;或(3)此等兩個極端情況(1)與(2)之間的中間隱私等級(參見圖20B)。
在完全開放模式(1)中,若兩個座位在床模式中,則座位向夫婦有效地提供雙人床體驗(但其足部在大多數座位上無法觸碰)。
底座構件77係靜態的且安裝至座艙地板98。儲存隔室85併入至底座構件77、中間構件78及上部構件79中之至少一 者或隱私遮擋屏80中。儘管隱私遮擋屏構件中之任一者可包含儲存隔室85,但底座構件77更適合於提供用於儲存較重物品之大儲存隔室85。
為允許隱私遮擋屏80之分階段展開,上部構件79經組態以自中間構件78可伸縮地延伸及縮回。棘輪或內部階梯式機構可被設置以在使上部構件79及中間構件78相對於彼此可伸縮地移動時允許離散的開放及閉合步驟。
此外,上部構件79及中間構件78經組態以自底座構件77可伸縮地延伸及縮回。同樣,棘輪或內部階梯式機構可被設置以在使堆疊的上部構件79及中間構件78可伸縮地相對移入及移出底座構件77時允許離散的開放及閉合步驟。
在處於開放模式中時,上部構件79及中間構件78完全縮回至底座構件77中,使得隱私遮擋屏80之最上表面81實質上與鄰近座位1之座位底板5齊平。
一對導引件83、84被設置,上部構件79及中間構件78以可滑動方式在該對導引件中平移。導引件83、84可係供隱私遮擋屏構件在內部滑動之一對軌道。替代地,導引件83、84可提供用於控制上部構件及中間構件沿其之擴展及縮回的棘輪系統。
前部導引件83及後部導引件84中之至少一者可併入至圍繞座位1之界定艙室100的護罩99中。
上部構件79或中間構件78之移動係由乘客藉由拉取或推動可移動構件來實體地實現。該等構件可形成為提供把手或突起形式或凹槽以使得乘客能夠抓握且藉此調整隱私遮擋屏80之個別構件。
在一些具體例中,上部構件79或中間構件78之移動由電動馬達或致動器實現。隱私遮擋屏80之移動可由鄰近隱私遮擋屏80就座之乘客中之每一者實現。
在一些具體例中,移動構件78、79由氣體支柱驅動,該等氣體支柱使得乘客能夠容易地移動該等構件而不管其重量(未說明)。
隱私遮擋屏80之上部構件79、中間構件78及底座構件77中之每一者跨越座位1之整個艙室100延伸。因而,在閉合模式中之隱私遮擋屏80禁止鄰近隱私遮擋屏就座之兩個乘客之間的視覺及實體接觸(參見圖20C)。替代地,在開放模式中之隱私遮擋屏80促進鄰近隱私遮擋屏80就座之兩個乘客之間的實體及視覺接觸(參見圖20A)。
對於最大隱私,如圖20C中所展示,中間構件78自底座構件77內完全延伸,且上部構件79自中間構件78內完全延伸。此使得總結構高度接近最少隱私模式或「開放模式」之高度的3倍。
由於床模式高度與直立就座高度之間的比較性高度差,在隱私遮擋屏80之完全開放模式與完全閉合模式之間達到接近3倍的高度係重要的。需要為睡眠之乘客實現一定程度之隱私,以使其免受其就座於直立位置中之鄰近乘客影響。
如圖20B中所展示,部分開放模式係中間構件78自底座構件77內完全延伸且上部構件79完全縮回於中間構件78內之情況。此使得總結構高度接近最少隱私模式或「開放」模式之高度的兩倍。
部分開放模式係有價值的,此係因為其為希望進行交談同時維持個人空間之乘客供應正確等級之隱私。
對於最少隱私或完全「開放模式」,如圖20A中所展示,上部構件79幾乎完全收起於中間構件78內,中間構件又幾乎完全收起於底座構件77內。
在完全「開放」模式中之隱私遮擋屏80的高度與在實質上平直組態或床模式(1C)中之座位1處於大致相同位準。此允許鄰近隱私遮擋屏80就座之乘客體驗到雙人床體驗。
如圖21中所說明,每一對中之座位1、1'的定向可取決於可用座艙空間而進行調整。因而,用於在最前位置中之座位的艙室100之佈局可允許座位以與飛機之中心線對準的定向後傾。然而,位於最前座位1後方之第二艙室100'僅可容納跨越艙室100'偏移之座位1',以防止乘客腿部與座位1之後部或環繞座位1之護罩99接觸。
在標準座位1上,為在床模式中容納乘客,乘客擱腳空間86(用於乘客足部之封裝空間)在艙室100內位於外側,亦即,朝向過道,從而產生與飛機之中心線偏離一定角度的睡眠位置。此係由如下事實產生的座艙佈局之特徵:在任何組態中之最前座位1將與較後座位1之床組態重疊。
對於前列座位,其前方不存在乘客/座位,僅存在廚房單元或其類似者。因此,僅對於前列乘客,擱腳空間86可幾乎橫跨艙室100之整個寬度。此意謂在前列座位1中之後傾/睡眠乘客將不需要使其身體與飛機之中心線偏離一定角度。
當實質上平直座位與完全開放隱私遮擋屏組合時,一 對乘客可在其飛行期間享有「雙人床體驗」。
乘客具有增加對同行旅行者之隱私(跨越飛機之中心線)的選項;極開放空間之選項,其理想地用於夫妻,家庭等;及視需要,「雙人床」配置。
隱私遮擋屏可由數種不同的輕質材料製成,例如塑膠、複合物、纖維複合物、纖維板。隱私遮擋屏80在飛行期間使用時足夠堅固而不會翹曲或凹陷,但在使用中將不需要採用高結構負載。
熟習本技藝者將瞭解,可對上文所描述之具體例進行眾多變化及修改而不背離以下請求項之範圍。因此,將本發明具體例在所有方面視為說明性且非限制性的。
除非另外定義,否則本文中所使用之所有技術及科學術語具有與一般熟習本發明所屬技藝者通常所理解相同的含義。儘管在本發明之實踐或測試中亦可使用與本文中所描述之彼等方法及材料類似或等效的任何方法及材料,但本文中描述有限數目個例示性方法及材料。
應理解,若在本文中引用任何先前技術公開案,則此引用並不構成對該公開案在澳大利亞或任何其他國家中形成本技藝中之公共常識之部分的承認。
在以下申請專利範圍中及在本發明之前述描述內容中,除上下文由於明確語言或必要暗示以其他方式需要外,詞「包含(comprise)」或其諸如「包含(comprises/comprising)」之變形以包括性含義使用,亦即,指定所陳述特徵之存在但並不排除本發明之各種具體例中其他特徵的存在或添加。
Claims (23)
- 一種座位,其包含:一可移動座位托架,其具有一座位底板及支撐於其上之一座位靠背;一座位底座,其將該可移動座位托架支撐於其上;一支撐構件,其可在一縮回組態與一延伸組態之間移動,其中該支撐構件之一第一末端耦接至該可移動座位托架且該支撐構件之一第二末端耦接至該座位底座;及一致動器,其用以使該可移動座位托架相對於該座位底座移動以藉此使該座位在一直立位置與一後傾位置之間轉變,其中該座位托架之該移動在該縮回組態與該延伸組態之間驅動該支撐構件,其中在該座位遠離該直立位置轉變至該後傾位置時及在處於該後傾位置中時,該支撐構件使該座位硬挺。
- 如請求項1之座位,其中,該支撐機構係一剪式機構。
- 如請求項2之座位,其中,該剪式機構包括一對主要臂,該對主要臂耦接在一起以用於繞垂直於該對主要臂中之每一者之一平面延伸的一軸線在該延伸組態與該縮回組態之間樞轉移動,在該延伸組態中,該對主要臂實質上平行於第一方向而位於彼此之上,在該縮回組態中,該對主要臂實質上垂直於該第一方向而位於彼此之上;且其中該對主要臂中之每一者的第一末端與該座位底座耦接且該對主要臂中之每一者的第二末端與該座位托架耦接。
- 如請求項3之座位,其中,該軸線在該對主要臂中之每一者的一第一末端與一第二末端之間平分每一臂。
- 如請求項3或4之座位,其中,該剪式機構包含: 一對次要臂,該對次要臂在其第一末端處以樞轉方式連接至彼此以形成當在平面圖中查看時係一V形配置;該對次要臂之每一第二末端分別以樞轉方式連接至該對主要臂之該等第一末端中之每一者中之一者,使得該對主要臂之該等第一末端經由該對次要臂耦接至該座位底座。
- 如請求項5之座位,其中,該剪式機構包含:一對第三級臂,該對第三級臂在其第一末端處以樞轉方式連接至彼此以形成當在平面圖中查看時係一V形配置;該對第三級臂之每一第二末端分別以樞轉方式連接至該對主要臂之該等第二末端中之每一者中之一者,使得該對主要臂之該等第二末端經由該對第三級臂耦接至該座位托架。
-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座位,其中,該可移動座位托架及該座位底板進一步包含支撐該座位底板及該座位靠背之互補座位框架。
- 如請求項7之座位,其中,該座位框架包含一凸輪表面且該座位底板框架包含一凸輪從動件,其中該凸輪從動件可移動地支撐於該凸輪表面上,使得該座位底板框架相對於該座位框架之移動遵循該凸輪表面以使該座位底板框架之定向變化。
-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座位,其中,該座位靠背以樞轉方式連接至該座位底板,使得該座位底板之移動引起該座位靠背之移動。
-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座位,其包含一展開機構,該展開 機構連接至該座位靠背,使得在使用中,當該可移動座位托架移動遠離該座位底座時,使該展開機構移動安裝至該座位靠背之一對翼形件。
- 如請求項10之座位,其中,該對翼形件耦接於該座位靠背之相對側上且該等翼形件經組態以在一操作位置與一儲存位置之間移動,在該操作位置中,該等翼形件以一成角度組態自該座位靠背延伸,在該儲存位置中,該等翼形件與該座位靠背對準地延伸回以提供一實質上平直座位靠背。
- 如請求項10或11之座位,其中,該展開機構包含一對可伸縮式構件,其各自之一外側末端分別耦接至該對翼形件中之一者。
- 如請求項12之座位,其中,該對可伸縮式構件中之每一者的該外側末端分別與該等翼形件中之每一者耦接,使得該可移動座位托架朝向該座位底座之移動使該等可伸縮式構件將該座位靠背之該等翼形件推動至該操作位置中。
- 如請求項11至13中任一項之座位,其中,每一翼形件包含位於該座位之一面向乘客側上的一前部部分及位於該座位之一面向後部側上的一後部部分。
- 如請求項14之座位,其中,每一翼形件之該前部部分剛性地連接至每一翼形件之該後部部分,且該後部部分延伸穿過該座位,使得該翼形件之該後部部分的移動使該翼形件之該前部部分移動。
- 如請求項15之座位,其中,每一可伸縮式構件之一外側末端與該翼形件之該等各別後部部分接合以在該儲存位置與該操作位置之間驅動該等翼形件。
- 如請求項16之座位,其包含沿該座位靠背延伸之一電樞,該 電樞經組態以對該可移動座位托架之移動作出回應,且藉此實現每一可伸縮式構件之該等外側末端沿拱形軌道之移動以使該等翼形件在該操作位置與該儲存位置之間移動。
- 如請求項10至17中任一項之座位,其中,該對可伸縮式構件中之每一者的一內側末端可移動地安裝至一座位靠背框架,使得當該可移動座位托架將該座位移動至一床模式時,該等可伸縮式構件將該等翼形件推動至該儲存位置中。
-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座位,其中,該座位係一飛機座位。
- 一種用於一座位之支撐構件,該支撐構件包含:一剪式機構,其包括一對主要臂,該對主要臂耦接在一起以用於繞垂直於該對主要臂中之每一者之一平面延伸的一軸線在一延伸組態與一縮回組態之間樞轉移動,在該延伸組態中,該對主要臂實質上平行於第一方向而位於彼此之上,在該縮回組態中,該對主要臂實質上垂直於該第一方向而位於彼此之上;且其中在使用中,該對主要臂中之每一者的第一末端與一座位底座耦接且該對主要臂中之每一者的第二末端與一可移動座位托架耦接,使得該可移動座位托架遠離該座位底座之移動引起該剪式機構朝向該延伸組態之移動。
- 如請求項20之支撐構件,其中,該軸線在該對主要臂中之每一者的一第一末端與一第二末端之間平分每一臂。
- 如請求項20或21之支撐構件,其中,該剪式機構包含:一對次要臂,該對次要臂在其第一末端處以樞轉方式連接至彼此以形成當在平面圖中查看時係一V形配置;該對次要臂之每一第二末端分別以樞轉方式連接至該對主要臂 之該等第一末端中之每一者中之一者,使得該對主要臂之該等第一末端經由該對次要臂與該座位底座耦接。
- 如請求項22之支撐構件,其中,該剪式機構包含:一對第三級臂,該對第三級臂在其第一末端處以樞轉方式連接至彼此以形成當在平面圖中查看時係一V形配置;該對第三級臂之每一第二末端分別以樞轉方式連接至該對主要臂之該等第二末端中之每一者中之一者,使得該對主要臂之該等第二末端經由該對第三級臂與該座位托架耦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SG2017/050498 WO2019070194A1 (en) | 2017-10-03 | 2017-10-03 | AIRCRAFT SEAT |
WOPCT/SG2017/050498 | 2017-10-03 | ||
??PCT/SG2017/050498 | 2017-10-03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914904A true TW201914904A (zh) | 2019-04-16 |
TWI785066B TWI785066B (zh) | 2022-12-01 |
Family
ID=65994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7122820A TWI785066B (zh) | 2017-10-03 | 2018-07-02 | 飛機座位及其所用的支撐構件 |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008105B2 (zh) |
EP (1) | EP3691971B1 (zh) |
JP (1) | JP7101243B2 (zh) |
KR (1) | KR102377392B1 (zh) |
CN (1) | CN111164013B (zh) |
AU (1) | AU2017435057B2 (zh) |
NZ (1) | NZ764093A (zh) |
SG (1) | SG11202001910WA (zh) |
TW (1) | TWI785066B (zh) |
WO (1) | WO2019070194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895996A (zh) * | 2021-01-21 | 2021-06-04 | 诸城市锦翔汽车内饰有限公司 | 一种可形成床垫的电动汽车座椅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9059841A1 (en) * | 2017-09-20 | 2019-03-28 | Singapore Airlines Limited | AIRCRAFT PASSENGER CABIN |
GB2568035B (en) * | 2017-10-26 | 2020-04-29 | Cannon Nicola | A seat moveable between a seat configuration and a bed configuration |
JP6975318B2 (ja) * | 2018-03-27 | 2021-12-01 | 株式会社ジャムコ | 航空機用のシートユニット |
GB2572768A (en) * | 2018-04-09 | 2019-10-16 | Zodiac Seats Uk Ltd | A divider screen assembly |
CN111572779B (zh) * | 2019-02-18 | 2024-07-09 | B/E航空公司 | 具有隐私分隔件构造的用于飞机客舱的布置 |
FR3100027B1 (fr) * | 2019-08-19 | 2024-03-08 | Safran Seats | Agencement de sièges passagers, notamment pour aéronefs |
FR3100024B1 (fr) * | 2019-08-19 | 2021-12-10 | Safran Seats | Agencement de sièges passagers, notamment pour aéronefs |
FR3113031A1 (fr) * | 2020-08-03 | 2022-02-04 | Design Investment | Banquette double pour passagers d’aéronef. |
US11577631B2 (en) * | 2021-03-03 | 2023-02-14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Seating assembly with displaceable panel |
US11401038B1 (en) | 2021-06-07 | 2022-08-02 | B/E Aerospace, Inc. | Aircraft seat |
CN113352960B (zh) * | 2021-06-09 | 2022-09-09 |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调节的零重力座椅结构及汽车 |
GB2612793B (en) * | 2021-11-11 | 2024-09-18 | Thompson Aero Seating Ltd | A vehicle seat having a stowage space |
US20240017832A1 (en) * | 2022-07-12 | 2024-01-18 | B/E Aerospace, Inc. | Cascading privacy divider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1155034A (ja) * | 1984-12-26 | 1986-07-14 | Daihatsu Motor Co Ltd | 自動車用シ−トのサイドサポ−ト装置 |
GB9425078D0 (en) | 1994-12-13 | 1995-02-08 | British Airways Plc | A seating unit |
FR2737182B1 (fr) * | 1995-07-27 | 1997-08-29 | Sicma Aero Seat | Dispositif destine a un siege a dossier pivotant pour que l'assise ait un positionnement convenable par rapport a celui du dossier ; siege incluant un tel dispositif |
KR200178117Y1 (ko) * | 1996-01-31 | 2000-06-01 | 유무성 | 비행기 날개 조립용 승강 장치 |
US20010015566A1 (en) | 1997-02-20 | 2001-08-23 | Singapore Airlines Ltd. | Transport accommodation |
CA2359985A1 (en) | 2001-10-12 | 2003-04-12 | Viet Pham | Low profile articulated footrests unit and glider armchair using same |
US20050140183A1 (en) | 2003-12-01 | 2005-06-30 | J. Robert Britton & Associates, Inc. | Reclining chair with foot and leg rest |
US20050151405A1 (en) * | 2003-12-15 | 2005-07-14 | Be Aerospace, Inc. | Vehicle seating with protected living space |
JP4301014B2 (ja) * | 2004-01-22 | 2009-07-22 |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 シートバックのサイドサポート構造 |
DE202005015551U1 (de) | 2005-10-05 | 2005-12-01 | Recaro Aircraft Seating Gmbh & Co. Kg | Sitzvorrichtung, insbesondere Flugzeug- oder Fahrzeugssitzvorrichtung |
DE602006015690D1 (de) * | 2005-12-23 | 2010-09-02 | British Airways Plc Harmondswo | Flugzeugpassagiersitz |
GB2433433A (en) * | 2005-12-23 | 2007-06-27 | British Airways Plc | Aircraft passenger seat with secondary support surface |
JP2007210388A (ja) * | 2006-02-08 | 2007-08-23 | Toyota Motor Corp |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
GB0704546D0 (en) | 2007-03-08 | 2007-04-18 | Contour Premium Aircraft Seati | Adjustable seat |
JP2009153748A (ja) * | 2007-12-27 | 2009-07-16 | Takara Belmont Co Ltd | 理美容用椅子 |
US8573686B2 (en) | 2010-01-21 | 2013-11-05 | Bae Industries, Inc. | Scissor retractable headrest |
CA2872473C (en) * | 2012-05-04 | 2020-06-30 | Bombardier Inc. | Seating arrangement convertible to a bunk bed |
EP2783983A1 (en) * | 2013-03-28 | 2014-10-01 | Etihad Airways | Passenger module for a seating array for an aircraft cabin |
CN105102263B (zh) * | 2013-04-08 | 2017-07-11 | B/E航空公司 | 采用用于座椅平移和座椅倾斜的两个致动器的航空器座椅 |
US10259584B2 (en) * | 2014-04-24 | 2019-04-16 | B/E Aerospace, Inc. | Aircraft seat with occupant weight sensing mechanism to adjust tilt-recline force |
EP3023329B1 (en) * | 2014-11-20 | 2017-12-20 | Optimares S.p.A. | Displacement system of a seat, in particular an airplane seat |
WO2017066559A1 (en) * | 2015-10-14 | 2017-04-20 | B/E Aerospace, Inc. | Aircraft passenger suite privacy screen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
GB2560996B (en) * | 2017-03-31 | 2021-04-14 | Ipeco Holdings Ltd | Seating apparatus |
-
2017
- 2017-10-03 CN CN201780095519.4A patent/CN111164013B/zh active Active
- 2017-10-03 AU AU2017435057A patent/AU2017435057B2/en active Active
- 2017-10-03 WO PCT/SG2017/050498 patent/WO2019070194A1/en unknown
- 2017-10-03 US US16/645,922 patent/US11008105B2/en active Active
- 2017-10-03 EP EP17927863.5A patent/EP3691971B1/en active Active
- 2017-10-03 NZ NZ764093A patent/NZ764093A/en unknown
- 2017-10-03 KR KR1020207012613A patent/KR102377392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7-10-03 SG SG11202001910WA patent/SG11202001910WA/en unknown
- 2017-10-03 JP JP2020517831A patent/JP7101243B2/ja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7-02 TW TW107122820A patent/TWI785066B/zh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895996A (zh) * | 2021-01-21 | 2021-06-04 | 诸城市锦翔汽车内饰有限公司 | 一种可形成床垫的电动汽车座椅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9070194A1 (en) | 2019-04-11 |
US11008105B2 (en) | 2021-05-18 |
AU2017435057A1 (en) | 2020-05-21 |
KR102377392B1 (ko) | 2022-03-22 |
JP7101243B2 (ja) | 2022-07-14 |
US20200277059A1 (en) | 2020-09-03 |
KR20200057774A (ko) | 2020-05-26 |
AU2017435057B2 (en) | 2024-08-01 |
CN111164013A (zh) | 2020-05-15 |
NZ764093A (en) | 2023-04-28 |
CN111164013B (zh) | 2023-10-31 |
JP2021502291A (ja) | 2021-01-28 |
EP3691971A1 (en) | 2020-08-12 |
EP3691971B1 (en) | 2023-03-29 |
TWI785066B (zh) | 2022-12-01 |
SG11202001910WA (en) | 2020-04-29 |
EP3691971A4 (en) | 2021-05-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785066B (zh) | 飛機座位及其所用的支撐構件 | |
JP6978488B2 (ja) | 座席の配置構造、特に航空機の座席のための配置構造 | |
US6692069B2 (en) | Aircraft sleeper seat | |
EP3087005B1 (en) | Aircraft divan convertible into a bed | |
JP5788401B2 (ja) | ベッドに転換可能なシート | |
JP6046917B2 (ja) | ベッドに転換可能なシート | |
JP5097208B2 (ja) | 移動および回転可能な乗客シート | |
AU737843B2 (en) | Improvements in transport accommodation | |
JP5771687B2 (ja) | 制御され且つ最適化された経路を有する座席テーブル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座席構造物 | |
US20150284092A1 (en) | Extendable leg rest for aircraft passenger seat | |
JP2019534201A (ja) | 収納可能なアームレストを伴う乗客用シート配置 | |
WO2014155353A1 (en) | Seating array for an aircraft cabin | |
WO2013181795A1 (en) | Convertible seating unit | |
US6648407B1 (en) | Device for converting seats into sleeper berths, seat designed for said device and transport means equipped therewith | |
US20240327004A1 (en) | Actuatorless movable seat armrest | |
EP3812274B1 (en) | Seat extension apparatus, cabin dividing element and aircraft cabin | |
US11254433B2 (en) | Occupant supports and virtual visualization and navigation | |
EP3795473B1 (en) | Aircraft with an aircraft divan | |
CA3178812A1 (en) | Reclinable seat with multiple configurations | |
NZ507658A (en) | Seat for aircraft with back portion movable between upright and reclined portion and shell behind back portion having lower portion movable to accommodate back portion in reclined posi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