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09221A - 開關之互鎖裝置及開關系統 - Google Patents

開關之互鎖裝置及開關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09221A
TW201909221A TW107104316A TW107104316A TW201909221A TW 201909221 A TW201909221 A TW 201909221A TW 107104316 A TW107104316 A TW 107104316A TW 107104316 A TW107104316 A TW 107104316A TW 201909221 A TW201909221 A TW 20190922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rotation
interlocking device
end portion
pl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43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62574B (zh
Inventor
仲西洋介
幸本茂樹
出口智也
松田和久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092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092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625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6257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1/00Air-break switches for high tension without arc-extinguishing or arc-preventing means
    • H01H31/02Details
    • H01H31/04Interlocking mechanisms
    • H01H31/10Interlocking mechanisms for interlocking two or more switch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3/00High-tension or heavy-current switches with arc-extinguishing or arc-preventing means
    • H01H33/02Details
    • H01H33/46Interlocking mechanisms
    • H01H33/52Interlocking mechanisms for interlocking two or more switches

Landscapes

  • Driving Mechanisms And Operating Circuits Of Arc-Extinguishing High-Tension Switches (AREA)
  • Operating, Guiding And Securing Of Roll- Type Closing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開關之互鎖裝置(3a)係具備:傳達部(40),係使輸出第1開關之開閉狀態的一端部(45)伴隨另一端部(46)之移動而移動;及驅動部(50),係根據第1開關之轉軸(10)的旋轉而使傳達部(40)之另一端部(46)移動。驅動部(50)係具備下述構造:當第1開關從開路狀態變成閉路狀態時,在轉軸(10)之旋轉方向為第1方向之情況下、及轉軸(10)之旋轉方向為第1方向之相反方向的第2方向之情況下,可使傳達部(40)之另一端部(46)移動。

Description

開關之互鎖裝置及開關系統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防止執行電路之開閉的複數個開關同時成為閉路狀態的開關之互鎖裝置及開關系統。
習知技術中,以機械方式防止複數個開關同時成為閉路狀態(並行切入)的互鎖裝置已為眾所周知。例如,專利文獻1中即揭露有一種在一個開關成為閉路狀態時透過引拉拉線來限制其他開關之閉路狀態的互鎖裝置。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5-5093號公報
互鎖裝置係在開關中承受改變電路之開閉狀態的轉軸之旋轉而動作。然而,習知的互鎖裝置中,因 互鎖裝置係使用在轉軸之旋轉方向為同一方向的複數個開關,故當具有轉軸的旋轉方向相異的複數個開關時,即需要2種互鎖裝置。
本發明係有鑑於上述情形而研發者,其目的在獲致一種不用依靠開關之轉軸的旋轉方向即可輸出開關之閉路狀態的開關之互鎖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的課題並達成前述目的,本發明開關之互鎖裝置係具備:開閉狀態輸出部,係與設在開閉第1電路之第1開關的轉軸的旋轉相連動,而將第1開關之開閉狀態予以輸出;及閉路狀態阻止部,係在將開閉第2電路之第2開關的閉路狀態予以輸入時,阻止第1開關的閉路狀態。開閉狀態輸出部具備:傳達部,係使輸出第1開關之開閉狀態的一端部伴隨另一端部之移動而移動;及驅動部,係根據轉軸之旋轉而使傳達部之另一端部移動。驅動部的特徵在於具備:在第1開關從開路狀態成為閉路狀態時轉軸的旋轉方向為第1方向的情況下、以及轉軸的旋轉方向為第1方向之相反方向的第2方向的情況下,可使傳達部之另一端部移動的構造。
依據本發明,可發揮不用依靠開關之轉軸的旋轉方向即能輸出開關之閉路狀態的效果。
1、1A‧‧‧開關系統
2、2a、2b、7、7a、7b‧‧‧開關
3、3a、3b、3c‧‧‧互鎖裝置
4、4a、4b‧‧‧線纜
5a、5b‧‧‧拉線
6‧‧‧殼體
7、7a、7b‧‧‧開關
10‧‧‧主軸
11‧‧‧開閉機構部
12‧‧‧第1連桿
13‧‧‧第2連桿
13a‧‧‧連桿銷
14‧‧‧可動件
14a‧‧‧可動接點
15‧‧‧電源側固定導體
15a‧‧‧固定接點
16‧‧‧負載側固定導體
17‧‧‧可撓導體
18‧‧‧壓接彈簧
20、73‧‧‧互鎖板
21、44、63‧‧‧轉軸
22‧‧‧跳脫板
23‧‧‧跳脫桿
31、31A‧‧‧開閉狀態輸出部
32‧‧‧閉路狀態阻止部
33‧‧‧箱體部
40‧‧‧傳達部
41、71‧‧‧拉線支撐件
42、64‧‧‧連動板
43‧‧‧連結銷
45、65、121、131、141、171、411、421、641‧‧‧一端部
46、66、122、132、142、172、412、422、642‧‧‧另一端部
50、50A‧‧‧驅動部
51、51A‧‧‧驅動板
52‧‧‧第1動作部
53‧‧‧第2動作部
61、62‧‧‧動作銷
72‧‧‧跳脫銷
81、83‧‧‧直線部分
82、86、87‧‧‧圓弧部分
84、85‧‧‧扇狀部
第1圖係實施形態1之開關系統的前視圖。
第2圖係實施形態1之開關系統的側視圖。
第3圖係顯示實施形態1之開關成為開路狀態的內部構成圖。
第4圖係顯示實施形態1之開關成為閉路狀態的內部構成圖。
第5圖係裝設有實施形態1之互鎖裝置之呈開路狀態之開關的前視圖。
第6圖係沿第5圖所示VI-VI線的剖視圖。
第7圖係沿第5圖所示VII-VII線的剖視圖。
第8圖係顯示實施形態1之第1互鎖裝置的第1開關呈閉路狀態時之狀態的剖視圖。
第9圖係實施形態1之第1互鎖裝置及第2互鎖裝置的連動動作之說明圖。
第10圖係裝設有第9圖所示狀態之第2互鎖裝置的第2開關之前視圖。
第11圖係包含有主軸及第2圖所示之開關呈反向旋轉的2個開關、以及2組互鎖裝置的開關系統的前視圖。
第12圖係顯示第11圖所示之開關裝設有第1互鎖裝置之狀態的前視圖。
第13圖係第11圖所示之開關呈開路狀態的內部構成說明圖。
第14圖係沿第12圖之XIV-XIV線的剖面圖。
第15圖係裝設有實施形態1之第1開關的第1互鎖 裝置和裝設有第2開關的第2互鎖裝置的連動動作說明圖。
第16圖係實施形態1之具有不同形狀之連動板之第1互鎖裝置呈開路狀態的剖視圖。
第17圖係顯示第1開關從第16圖所示之狀態轉變成閉路狀態時之狀態的互鎖裝置剖面圖。
第18圖係在側面安裝有實施形態2之互鎖裝置的第1開關呈開路狀態的前視圖。
第19圖係沿第18圖所示XIX-XIX線的剖視圖。
第20圖係沿第18圖所示XX-XX線的剖視圖。
第21圖係顯示實施形態2的第1互鎖裝置之第1開關成為閉路狀態時的狀態剖面圖。
第22圖係顯示實施形態2的第1互鎖裝置之第1開關成為開路狀態時的狀態之剖視圖。
第23圖係顯示實施形態2的第1互鎖裝置之第1開關成為閉路狀態時的狀態之剖視圖。
第24圖係顯示實施形態2之驅動板的其他形狀之圖式。
第25圖係顯示實施形態2之驅動板的其他形狀之圖式。
[發明的實施形態]
以下根據圖式詳細說明本發明實施形態的開關之互鎖裝置及開關系統。另外,本發明並未被該實施形態所限定。
[實施形態1]
第1圖為實施形態1之開關系統的前視圖,第2圖為實施形態1之開關系統的側視圖。實施形態1之開關系統1係連接於包含第1系統及第2系統之複數組系統的未圖示之電路,而執行各系統電路之開閉。另外,下文中,為了說明的方便,將Z軸的正方向設為上方向,將Z軸的負方向設為下方向,將X軸的正方向設為右方向,將X軸的負方向設為左方向,將Y軸的正方向設為前方向,將Y軸的負方向設為後方向。
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開關系統1具備:開閉第1系統之電路的第1開關2a;開閉第2系統之電路的第2開關2b;裝設在第1開關2a之側面的第1互鎖裝置3a;及裝設在第2開關2b之側面的第2互鎖裝置3b。
第1開關2a及第2開關2b係為在大氣中將電流予以切斷的斷路器,亦稱為氣中斷路器。另外,第1開關2a及第2開關2b係只要是執行電路之開閉的開關即可,也可為氣中斷路器之外的開關。再者,如後所述,第1互鎖裝置3a及第2互鎖裝置3b為機械式的互鎖裝置。
第1互鎖裝置3a與第2互鎖裝置3b係藉作為連結構件的第1線纜4a及第2線纜4b而連結。第1線纜4a係將第1開關2a的開閉狀態傳達到第2互鎖裝置3b,第2線纜4b係將第2開關2b的開閉狀態傳達到第1互鎖裝置3a。
第1線纜4a及第2線纜4b係藉由內部之拉線的移動而將第1開關2a及第2開關2b之開閉狀態予以傳達的線纜,但第1開關2a及第2開關2b之開閉狀態的傳達也可利用線纜之外的構件進行。
另外,在下文中有以下情形:不區分第1開關2a與第2開關2b而記載為開關2,不區分第1互鎖裝置3a與第2互鎖裝置3b而記載為互鎖裝置3,不區分第1線纜4a與第2線纜4b而記載為線纜4。
首先,說明有關開關2的內部構成。第3圖及第4圖為顯示開關2的內部構成的圖,第5圖為裝設有互鎖裝置3之開關2的開路狀態之前視圖。第3圖係顯示開關2成為開路狀態的情形,第4圖則顯示開關2成為閉路狀態的情形。此外,第5圖中,係顯示第1互鎖裝置3a作為互鎖裝置3,且顯示第1開關2a作為開關2。
開關2的「閉路狀態」係指電路成為閉合狀態而電流經由開關2流動的狀態,也稱為切入狀態或導通狀態。此外,開關2的「開路狀態」係指電路成為開路狀態而電路之電流被開關2切斷的狀態,也稱為開放狀態或斷開狀態。
如第3圖及第4圖所示,開關2係具備設有主軸10的開閉機構部11,其係與開閉機構部11之主軸10的旋轉相連動而執行電路之開閉。下文中,關於主軸10之旋轉方向的描述係如第3圖及第4圖所示,顯示從左側觀看開關2時的主軸10之旋轉方向。
開閉機構部11雖為藉由包含電磁線圈的電磁機構而使主軸10旋轉的構成,但也可為藉由彈簧式機構而使主軸10旋轉的構成或其他構成。另外,由於用以開閉電路的開閉機構係為公知,因此省略開閉機構部11的詳細說明。
開關2係具備:第1連桿12,其一端部121軸支在主軸10;第2連桿13,其一端部131旋轉自如地連接於第1連桿12之另一端部122,且在另一端部132形成有連桿銷13a;及可動件14,係藉由連桿銷13a軸支於第2連桿13之另一端部132,且以連桿銷13a為中心而旋轉。可動件14係在一端部141具有可動接點14a。
再者,開關2係具備:電源側固定導體15,係連接於未圖示的電源側導體,且具有固定接點15a;負載側固定導體16,係連接於未圖示的負載側導體;可撓導體17,其一端部171連接於可動件14之另一端部142,而另一端部172則連接於負載側固定導體16;及壓接彈簧18,係以連桿銷13a為中心將可動件14朝順時鐘方向賦予勢能。
在第3圖所示的狀態下,開關2為開路狀態,可動接點14a並未接觸固定接點15a。亦即,在第3圖所示狀態的情況時,電路之電流會因開關2而成為切斷狀態。當開關2從第3圖所示之開路狀態變成為向閉路狀態時,主軸10會承受來自開閉機構部11的力量而如第4圖所示朝反時鐘方向旋轉。
具體而言,藉由主軸10朝反時鐘方向旋轉,第1連桿12及第2連桿13會被驅動,而成為第1連桿12及第2連桿13配置成直線狀之狀態。藉由第1連桿12及第2連桿13之驅動,可動件14會朝固定接點15a移動,使形成在可動件14之可動接點14a接觸於固定接點15a。當可動接點14a接觸於固定接點15a時,壓接彈簧18即在可動接點14a與固定接點15a之間施以接觸壓力。藉此構成,上述電源側導體與負載側導體之導通狀態即得以維持,電流會流通於包含電源側導體與負載側導體的電路。
再者,第3圖至第5圖所示,開關2係具備:轉軸21,係旋轉自如地保持互鎖裝置3之互鎖板73,且從開關2之殼體6內朝殼體6外延伸;跳脫板22,係軸支於轉軸21,且與互鎖板73一起旋轉;及跳脫桿23,係被跳脫板22驅動,而將開閉機構部11的未圖示之閂鎖拉開,使開關2跳脫。
如第4圖所示,當開關2成為閉路狀態時,若跳脫板22因互鎖裝置3而旋轉,主軸10會朝順時鐘方向旋轉,且開關2會變成為第3圖所示的狀態。另外,如第5圖所示,主軸10係從開關2之殼體6內朝殼體6外延伸。
接著,就互鎖裝置3之構成加以說明。另外,下文中,雖以互鎖裝置3a之構成為主進行說明,但互鎖裝置3b亦為相同之構成。第6圖為沿第5圖所示VI-VI線的剖視圖,第7圖為沿第5圖所示VII-VII線的剖 視圖。
如第6圖所示,第1互鎖裝置3a係具備:開閉狀態輸出部31,係輸出第1開關2a之開閉狀態;閉路狀態阻止部32,係在輸入第2開關2b之閉路狀態時,阻止第1開關2a之閉路狀態;及箱體部33,係覆蓋開閉狀態輸出部31及閉路狀態阻止部32。
開閉狀態輸出部31係具備:傳達部40,其一端部45連接於第1線纜4a之拉線5a,且該一端部45會伴隨另一端部46之移動而移動;及驅動部50,係根據第1開關2a之主軸10的旋轉而使傳達部40之另一端部46移動。
傳達部40係具備:拉線支撐件41,其一端部411連接於拉線5a;連動板42,其一端部421藉由連結銷43旋轉自如地連結於拉線支撐件41之另一端部412;轉軸44,係固定於箱體部33,並軸支連動板42之中途部。拉線支撐件41之一端部411係為傳達部40之一端部45,連動板42之另一端部422則為傳達部40之另一端部46。
另外,傳達部40並不限定在第6圖所示的構成。例如,傳達部40也可為不設拉線支撐件41而直接將拉線5a連接在連動板42之一端部的構成。而且,傳達部40也可為具備有包含連動板42之複數塊板件的構成。依此方式,傳達部40並不限於第6圖所示之構成,只要是使一端部45與另一端部46之移動相連動而移動的構成即可。
驅動部50具備:驅動板51,由主軸10所驅動,且伴隨主軸10之旋轉以主軸10為中心進行旋轉;第1動作部52,當主軸10之旋轉方向為反時鐘方向時,由驅動板51所推壓,使傳達部40之另一端部46移動;及第2動作部53,當主軸10之旋轉方向為順時鐘方向時,由驅動板51所推壓,使傳達部40之另一端部46移動。另外,為了容易地瞭解上述說明,而有如第6圖所示以兩點鏈線表示第7圖所示之驅動板51之狀態的情形。
第1動作部52係為固定在傳達部40之另一端部46,當主軸10之旋轉方向為反時鐘方向時,由驅動板51所推壓的動作銷61。伴隨動作銷61之移動,連動板42的另一端部422會以轉軸44為中心而朝反時鐘方向旋轉移動,連動板42之一端部421則以轉軸44為中心朝反時鐘方向旋轉移動。藉此構成,第1開關2a朝閉路狀態的移換即經由驅動部50及傳達部40而傳達到拉線5a。
第2動作部53係具備:動作銷62,當主軸10之旋轉方向為順時鐘方向時,由驅動板51所推動;轉軸63,係固定在箱體部33;及連動板64,在其一端部641固定有動作銷62,且中途部藉由轉軸63而軸支。
連動板64係形成為U字形,在連動板64以轉軸63為中心朝反時鐘方向旋轉時,連動板64之另一端部642係接觸於傳達部40之另一端部46。
閉路狀態阻止部32具備:拉線支撐件71,係連接於第2線纜4b之拉線5b;跳脫銷72,係固定於拉 線支撐件71,且向第1開關2a延伸;及互鎖板73,係安裝於第1開關2a之轉軸21。透過跳脫銷72移動並推動互鎖板73,第1開關2a之轉軸21會旋轉,而使第1開關2a跳脫而形成開路狀態。另外,為容易了解上述之說明,在第6圖中,係以兩點鏈線來表示第7圖所示之互鎖板73之狀態。
其次,就互鎖裝置3的動作加以說明。第8圖係顯示第1開關2a成為閉路狀態時之第1互鎖裝置3a的狀態的剖視圖,第9圖為第1互鎖裝置3a和第2互鎖裝置3b的連動動作的說明圖。第10圖為裝設有第9圖所示之狀態之第2互鎖裝置3b的第2開關2b的前視圖。另外,第9圖中,為了說明的方便,係將第1互鎖裝置3a和第2互鎖裝置3b沿Y軸方向配置。
第1開關2a從第6圖所示之開路狀態變成為閉路狀態時,第1開關2a之主軸10會朝反時鐘方向旋轉。因此,安裝在主軸10的驅動板51也會朝反時鐘方向旋轉,而如第8圖所示,藉由旋轉中之驅動板51的旋轉使動作銷61被上推。
藉此構成,由於固定有動作銷61的連動板42之另一端部422被上推,故連動板42之一端部421會以轉軸44為中心朝反時鐘方向旋轉,使連結於連動板42之一端部的拉線支撐件41被下拉。
拉線支撐件41被下拉時,固定在拉線支撐件41的拉線5a也被下拉。如第9圖所示,在第1互鎖裝 置3a中,拉線5a被下拉時,第2互鎖裝置3b中,連接於拉線支撐件71的拉線5a則被上拉。藉此構成,在第2互鎖裝置3b中,安裝有跳脫銷72之拉線支撐件71即被上拉,而如第10圖所示地藉由跳脫銷72使互鎖板73之前端部被上推。
當互鎖板73之前端部被上推時,互鎖板73即以轉軸21為中心朝順時鐘方向旋轉。藉由互鎖板73之旋轉,以轉軸21連結於互鎖板73的第2開關2b之跳脫板22也會朝順時鐘方向旋轉。
因跳脫板22之旋轉,第7圖所示之跳脫桿23會旋轉,且藉由跳脫桿23之旋轉,使開閉機構部11之閂鎖被拉開。藉此構成,由於將第2開關2b設成閉路狀態的切入動作無法進行,故在第1開關2a成為閉路狀態的情況下,可將第2開關2b維持在開路狀態。
亦即,第1開關2a被切入時,第2開關2b即變成無法切入。同樣地,第2開關2b被切入時,第1開關2a也不能切入。依此方式,在實施形態1之開關系統1中,在兩個開關2之間,一方的開關2被切入時,另一方的開關2即無法切入。
接著,就在主軸10之旋轉方向朝與開關2相反的方向旋轉的開關安裝互鎖裝置3的情況加以說明。
第11圖為開關系統之前視圖,其中,該開關系統包含有主軸10朝與第2圖所示之開關2成反向旋轉的兩個開關、及2組互鎖裝置3a、3b。第12圖係顯示第 11圖所示之開關裝設有第1互鎖裝置3a之狀態的前視圖。第13圖為第11圖所示之開關之開路狀態的內部構成之說明圖。
第11圖所示之開關系統1A中,第1互鎖裝置3a係裝設在第1開關7a,第2互鎖裝置3b則裝設在第2開關7b。第1互鎖裝置3a與第2互鎖裝置3b係藉由第1線纜4a及第2線纜4b而相連結。第1開關7a與第2開關7b為相同的構成,故下文中,有不分第1開關7a及第2開關7b而記載為開關7的情形。
第12圖及第13圖所示之第1開關7a從開路狀態變成閉路狀態時,主軸10係朝順時鐘方向旋轉。至於其他的構成及動作,因和開關2相同,故省略其說明。
其次,就裝設在第1開關7a之第1互鎖裝置3a的動作加以說明。第14圖為沿第12圖之XIV-XIV線的剖視圖。第15圖為裝設在第1開關7a之第1互鎖裝置3a與裝設在第2開關7b之第2互鎖裝置3b的連動動作之說明圖。另外,第15圖中,為了說明的方便,而將第1互鎖裝置3a和第2互鎖裝置3b沿Y軸方向配置。
如第14圖所示,當第1開關7a由開路狀態變成為閉路狀態時,第1開關7a之主軸10係朝順時鐘方向旋轉,安裝在主軸10的驅動板51也朝順時鐘方向旋轉。
藉由驅動板51之旋轉,因驅動板51會將動作銷62朝前方向推動,故動作銷62會以轉軸63為中心朝反時鐘方向移動,而安裝有動作銷62之連動板64亦以 轉軸63為中心朝反時鐘方向旋轉。當連動板64朝反時鐘方向旋轉時,連動板64之另一端部642會將連動板42之另一端部422上推。藉此構成,連動板42之一端部421會以轉軸44為中心朝反時鐘方向旋轉,使連結於連動板42之一端部421的拉線支撐件41被下拉。
當拉線支撐件41被下拉時,固定在拉線支撐件41的拉線5a也會被下拉。如第15圖所示,在第1互鎖裝置3a中,若拉線5a被下拉時,在第2互鎖裝置3b中,連接於拉線支撐件71的拉線5a會被上拉。藉此構成,在第2互鎖裝置3b中,安裝有跳脫銷72的拉線支撐件71會被上拉,互鎖板73之前端部則藉由跳脫銷72被上推。
在第2開關7b中,互鎖板73之前端部被上推時,互鎖板73即以轉軸21為中心朝順時鐘方向旋轉。藉由互鎖板73的旋轉,以轉軸21連結於互鎖板73的第2開關7b之跳脫板22亦朝順時鐘方向旋轉。
藉由跳脫板22的旋轉,跳脫桿23亦旋轉,且藉由跳脫桿23的旋轉使開閉機構部11之閂鎖被拉開。藉此構成,由於無法執行將第2開關7b設成閉路狀態的切入動作,故在第1開關7a成為閉路狀態時,可將第2開關7b維持在開路狀態。
亦即,第1開關7a被切入時,第2開關7b即無法切入。同樣地,當第2開關7b被切入時,第1開關7a即無法切入。依此方式,在實施形態1之開關系統1A中,在2個開關7之間,若一方的開關7被切入,另一方 的開關7就無法切入。
因而,實施形態的互鎖裝置3雖安裝在主軸10之旋轉方向相異的開關2及開關7之任一者,但在一方開關成為閉路狀態時,可將另一方開關維持在開路狀態。
此外,連動板64係形成為U字形,如第14圖所示,可將連動板42之另一端部422朝順沿連動板64之延伸部分65的方向推壓。因此,可抑制對連動板42之另一端部422施加的力量分散的情形,而能夠有效地推壓連動板64。
另外,連動板64之形狀並不限定為U字形。第16圖為第1互鎖裝置3a在開路狀態的剖面圖,其連動板64具有和第6圖所示之連動板64不同的形狀。第17圖係顯示從第16圖所示之狀態變成為第1開關7a成為閉路狀態時之情況的互鎖裝置之剖視圖。
第16圖所示的連動板64係形成為L字狀,在一端部641固定有動作銷62,屬於折曲部分的中途部係藉轉軸63所軸支。如第17圖所示,與第14圖所示之連動板64同樣地,連動板64係藉由驅動板51之旋轉而以轉軸63為中心朝反時鐘方向旋轉,連動板64之另一端部642則將連動板42之另一端部422上推。
依此方式,藉由將連動板64形成為L字狀,如第17圖所示,相較於第14圖所示之連動板64,因可將轉軸63之位置設在上方,故可抑制箱體部33之尺寸。另外,連動板64可為U字形,也可為L字狀,而且,也可 為U字形及L字狀之外的形狀。例如,連動板64亦可為三角形。亦即,連動板64只要是可藉由驅動板51的順時鐘方向旋轉所產生的動作銷62之移動而推動連動板42之另一端部422的構成即可。
再者,上述之互鎖裝置3中,雖為連動板42之另一端部422被上推的構成,但第2動作部53只要是和驅動板51之順時鐘方向旋轉相連動而使連動板42之另一端部422移動的構成即可。
此外,互鎖裝置3係在主軸10之旋轉方向為反時鐘方向的情況下,傳達部40之另一端部46會因第1動作部52而被推壓;主軸10之旋轉方向為順時鐘方向的情況下,則不限定於藉由第2動作部53使傳達部40之另一端部46被推壓的構成。亦即,也可為互鎖裝置3在主軸10之旋轉方向為順時鐘方向的情況下,傳達部40之另一端部46係藉由第1動作部52而被推壓,在主軸10之旋轉方向為反時鐘方向的情況下,傳達部40之另一端部46則藉由第2動作部53而被推壓的構成。
如上所述,實施形態1之第1互鎖裝置3a係具備:開閉狀態輸出部31,係與設在用以開閉第1電路之第1開關2a的主軸10之旋轉相連動,將第1開關2a之開閉狀態予以輸出;及閉路狀態阻止部32,係當開閉第2電路之第2開關2b的閉路狀態輸入時,阻止第1開關2a之閉路狀態。開閉狀態輸出部31則具備:傳達部40,係使輸出第1開關2a之開閉狀態的一端部45伴隨另一端部 46之移動而移動;及驅動部50,係根據第1開關2a之主軸10的旋轉而使傳達部40之另一端部46移動。驅動部50則具備:當第1開關2a從開路狀態變成閉路狀態時,在主軸10之旋轉方向為順時鐘方向及反時鐘方向中屬於其一方的第1方向之情況及屬於其另一方的第2方向之情況下,皆可使傳達部40之另一端部46移動。藉此構造,不用依靠第1開關2a之主軸10的旋轉方向,即可將第1開關2a之開閉狀態向第2互鎖裝置3b輸出,且可藉由第2互鎖裝置3b使第2開關2b維持在閉路狀態的構造。
而且,驅動部50具備:驅動板51,係由主軸10所驅動,且伴隨主軸10之旋轉而旋轉;第1動作部52,係在主軸10之旋轉方向為第1方向時,由驅動板51所推壓,使傳達部40之另一端部46移動;及第2動作部53,在主軸10之旋轉方向為第2方向時,由驅動板51所推壓,使傳達部40之另一端部46移動。依此方式,由於可用第1動作部52及第2動作部53將主軸10之旋轉傳送到傳達部40,例如,藉由在具有第1動作部52之互鎖裝置附加第2動作部53,即可完成互鎖裝置3之構成,因而使互鎖裝置3的設計容易地進行。
再者,第1動作部52係包含動作銷61,其係固定在傳達部40之另一端部46,且在主軸10之旋轉方向為第1方向時被驅動板51推壓的第1動作銷之一例。第2動作部53具備:動作銷62,當主軸10之旋轉方向為第2方向時被驅動板51推壓的第2動作銷之一例;及連動板 64,係在一端部641固定有動作銷62,並以轉軸63軸支其中途部,且伴隨動作銷62之移動以轉軸63為中心旋轉,另一端部642則推壓傳達部40之另一端部46並使之移動。藉此構成,可將第2動作部53設成單純的構造,而得以抑制例如互鎖裝置3的製造成本。
此外,連動板64係形成為U字形。藉由將連動板64形成為U字形,如第14圖所示,即可朝沿著連動板64之延伸部分65的方向推壓連動板42之另一端部422,因此可抑制施加於連動板42之另一端部422的力量分散的情形,故能有效地推壓連動板64。
[實施形態2]
實施形態2之互鎖裝置中,其驅動部50的構成係與實施形態1不同。以下就具有和實施形態1同樣功能的構成要素標註相同符號,並省略其說明,同時以和實施形態1之互鎖裝置3不同之點為中心加以說明。
第18圖為實施形態2之互鎖裝置安裝在側面且成為開路狀態的第1開關2a之前視圖,第19圖為沿第18圖所示之XIX-XIX線的剖視圖,第20圖為沿第18圖所示XX-XX線的剖視圖。另外,第2開關2b也同樣地安裝具有與實施形態2之互鎖裝置3c相同構成的未圖示之互鎖裝置3d。互鎖裝置3c與互鎖裝置3d之關係亦與實施形態1之互鎖裝置3a與互鎖裝置3b之關係相同。
如第19圖所示,實施形態2之互鎖裝置3c 具備:開閉狀態輸出部31A,係將第1開關2a之開閉狀態予以輸出;閉路狀態阻止部32,當第2開關2b之閉路狀態輸入時,阻止第1開關2a之閉路狀態;及箱體部33A,係覆蓋開閉狀態輸出部31A及閉路狀態阻止部32。箱體部33A的外形不同於實施形態1之箱體部33。
開閉狀態輸出部31A具備:傳達部40;及驅動部50A,係根據開關2之主軸10的旋轉而使傳達部40之另一端部46移動。驅動部50A係具備:驅動板51A,係由主軸10所驅動,伴隨主軸10之旋轉而以主軸10為中心進行旋轉;及動作銷61,係固定於傳達部40之另一端部46,由旋轉的驅動板51A所推壓時,使傳達部40之另一端部46移動。驅動板51A係形成為扇狀,且以圓弧部分82為前端,基端則固定於主軸10。另外,為了容易地理解上文的說明,在第18圖等中,係以兩點鏈線表示第20圖所示之驅動板51A的狀態。
其次,就連接於第1開關2a的互鎖裝置3c的動作加以說明。第21圖係顯示第1開關2a成為閉路狀態時之第1互鎖裝置3c之狀態的剖視圖。當第1開關2a從第19圖所示之開路狀態變成為閉路狀態時,第1開關2a之主軸10會朝反時鐘方向旋轉。因此,安裝於主軸10的驅動板51A也會朝反時鐘方向旋轉,而如第21圖所示藉由旋轉的驅動板51A而使動作銷61被上推。
藉此作用,由於固定有動作銷61的連動板42之另一端部422會被上推,故連動板42之一端部421 會以轉軸44為中心朝反時鐘方向旋轉,使連結於連動板42之一端部421的拉線支撐件41被下拉。若拉線支撐件41被下拉時,固定在拉線支撐件41之拉線5a也會被下拉。另外,由於拉線5a被下拉時的動作係與實施形態1之開關系統1相同,省略其說明。
接著,就互鎖裝置3c之動作進行說明,該互鎖裝置3c係連接在主軸10之旋轉方向與開關2相反之方向旋轉之第1開關7a。第22圖為安裝在開路狀態之第1開關7a的第1互鎖裝置3c之剖視圖,第23圖係顯示第1開關7a成為閉路狀態時的第1互鎖裝置3c之狀態的剖視圖。另外,第2開關7b中亦同樣地安裝有互鎖裝置3c。
如第22圖所示,互鎖裝置3c安裝在第1開關7a時,其驅動板51A的安裝位置和安裝於第1開關2a時不相同。亦即,驅動板51A係當安裝在第1開關2a時,如第19圖所示,係安裝在環繞主軸10之外周的位置中之屬於前端的圓弧部分82朝向後方的第1位置。另一方面,驅動板51A係安裝在第1開關7a時,如第22圖所示,且安裝在環繞主軸10之外周的位置中之圓弧部分82朝向前方的第2位置。
依此方式,互鎖裝置3c係在安裝於第1開關2a時及安裝於第1開關7a時,驅動板51A相對於開路狀態的主軸10外周的安裝位置並不相同。而且,未圖示的互鎖裝置3d安裝在第2開關2b、7b時也同樣地,驅動板51A相對於開路狀態的主軸10的安裝位置並不相同。另 外,驅動板51A的安裝位置也可謂環繞主軸10外周的安裝角度。
當第1開關7a從第22圖所示之開路狀態變成為閉路狀態時,第1開關7a之主軸10係朝順時鐘方向旋轉。因此,安裝於主軸10的驅動板51A也朝順時鐘方向旋轉,且如第23圖所示,藉由驅動板51A進行的旋轉,動作銷61會被上推。
藉此作用,由於固定有動作銷61的連動板42之另一端部422被上推,因此連動板42之一端部421即以轉軸44為中心朝反時鐘方向旋轉,使連結於連動板42之一端部421的拉線支撐件41被下拉。拉線支撐件41若被下拉,固定在拉線支撐件41之拉線5a亦會被下拉。另外,拉線5a被下拉時的動作,因和實施形態1之開關系統1A相同,故省略其說明。
依此方式,實施形態2之互鎖裝置3c係在安裝於主軸10之驅動板51A的形狀方面具有特徵。藉由將驅動板51A設成扇狀,使動作銷61之距主軸10之距離在驅動板51A之直線部分81、83急劇變化,且在圓弧部分82可設為一定,故可迅速地執行拉線5a之下拉。
再者,藉由將驅動板51A設成扇狀,主軸10之旋轉方向在任何情況下,驅動板51A都會將動作銷61上推。因此,不用依靠主軸10的旋轉方向,即可將第1開關2a、7a的閉路狀態傳送至第2開關2b、7b,且維持第2開關2b、7b的開路狀態。
另外,驅動板51A相對於主軸10的安裝,可藉由例如在主軸10之圓周方向的複數個不同部位設置鍵溝,且使驅動板51A之凸部嵌合於該鍵溝的任一者,而改變驅動板51A的安裝位置。驅動板51A相對於主軸10的安裝,也可利用鍵溝之外的方式進行。
此外,驅動板51A的形狀並不限定於扇狀。第24圖及第25圖為驅動板51A之其他形狀的圖示。第24圖所示之驅動板51A具有楕圓形狀,主軸10的旋轉位置從開路狀態的位置越接近閉路狀態的位置,動作銷61之距主軸10的距離就越長。藉此構成,藉由進行旋轉的驅動板51A之旋轉,即可將動作銷61上推。
第25圖所示之驅動板51A中,2個扇狀部84、85係成為一體的形狀,一方扇狀部84之圓弧部分86係朝向後方,另一方扇狀部85之圓弧部分87則朝向前方。藉此構成,在主軸10的旋轉方向為任一方向的情況下,驅動板51A均可將動作銷61上推。另外,在此情況下,不用改變驅動板51A對主軸10的安裝位置,即使主軸10之旋轉方向為任意方向的情況時,驅動板51A均可將動作銷61上推。
另外,與實施形態1的情況同樣地,傳達部40並不限定於第19圖所示的構成,只要是另一端部46藉由動作銷61而移動,一端部45則與另一端部46之移動相連動而移動的構成即可。
如上述方式,實施形態2之互鎖裝置3c的 驅動部50A所具備的構造,係在第1開關2a從開路狀態變成閉路狀態時,在主軸10之旋轉方向為順時鐘方向的情況下及主軸10之旋轉方向為反時鐘方向的情況下,均可使傳達部40之另一端部46移動。例如,驅動部50A具備:驅動板51A,係基端部安裝有主軸10,且伴隨主軸10之旋轉而旋轉;及動作銷61,係固定在傳達部40之另一端部46,由旋轉的驅動板51A推壓時,使傳達部40之另一端部46移動。驅動板51A係在安裝於主軸10之第1位置時,可藉由主軸10之朝反時鐘方向旋轉,使傳達部40之另一端部46移動;當安裝在主軸10之第2位置時,可藉由主軸10之朝順時鐘方向旋轉,使傳達部40之另一端部46移動。依此方式,藉由改變驅動板51A安裝在主軸10的位置,主軸10之旋轉方向在任一情況下,驅動板51A均可將動作銷61上推。
此外,藉由將驅動板51A形成為扇狀,以驅動板51A之直線部分81、83使從動作銷61之距主軸10的距離急劇變化,且以圓弧部分82可將距離設為一定,即可迅速地進行拉線5a之下拉。
揭露於上述實施形態的構成係顯示本發明內容之一例,也可與另外的公知技術組合,也可在不逸離本發明要旨的範圍內,將構成的一部分予以省略、改變。

Claims (7)

  1. 一種開關之互鎖裝置,係具備:開閉狀態輸出部,係與設在開閉第1電路之第1開關的轉軸之旋轉相連動,而將前述第1開關之開閉狀態予以輸出;及閉路狀態阻止部,係在將開閉第2電路之第2開關的閉路狀態予以輸入時,阻止前述第1開關之閉路狀態,前述開閉狀態輸出部係具備:傳達部,係使輸出前述第1開關之開閉狀態的一端部伴隨另一端部的移動而移動;及驅動部,係根據前述轉軸之前述旋轉而使前述傳達部之前述另一端部移動;前述驅動部係具備下述的構造:當前述第1開關從開路狀態成為閉路狀態時,在前述轉軸之旋轉方向為第1方向的情況下、以及前述轉軸之旋轉方向為前述第1方向之相反方向的第2方向的情況下,可使前述傳達部之前述另一端部移動。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開關之互鎖裝置,其中,前述驅動部係具備:驅動板,係安裝於前述轉軸,且伴隨前述轉軸之旋轉而旋轉;第1動作部,當前述轉軸之前述旋轉的方向為前述第1方向時,被前述驅動板推壓而使前述傳達部之前 述另一端部移動;及第2動作部,當前述轉軸之前述旋轉的方向為前述第2方向時,被前述驅動板推壓而使前述傳達部之前述另一端部移動。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開關之互鎖裝置,其中,前述第1動作部係包含第1動作銷,其係固定於前述傳達部之前述另一端部,當前述轉軸之前述旋轉的方向為前述第1方向時,被前述驅動板推壓;前述第2動作部係具備:第2動作銷,當前述轉軸之前述旋轉的方向為前述第2方向時,被前述驅動板推壓;及連動板,係在一端部固定有前述第2動作銷,且中途部呈軸支狀態,且伴隨前述第2動作銷之移動而以前述中途部為中心進行旋轉,另一端部則將前述傳達部之前述另一端部推壓並使其移動。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開關之互鎖裝置,其中,前述連動板係形成為U字形。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開關之互鎖裝置,其中,前述驅動部係具備:驅動板,係於前述轉軸安裝有基端部,且伴隨前述轉軸之前述旋轉而旋轉;及動作銷,係固定於前述傳達部之前述另一端部,當被旋轉的前述驅動板推壓時,使前述傳達部之前述另一端部移動; 前述驅動板係在安裝於前述轉軸之第1位置時,藉由前述轉軸朝前述第1方向的旋轉而使前述傳達部之前述另一端部移動,當安裝於前述轉軸之第2位置時,藉由前述轉軸朝前述第2方向的旋轉而使前述傳達部之前述另一端部移動。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開關之互鎖裝置,其中,前述驅動板係形成為扇狀。
  7. 一種開關系統,係具備:第1互鎖裝置,係為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開關之互鎖裝置;第2互鎖裝置,係經由連結構件連結在前述第1互鎖裝置;前述第1開關;及前述第2開關。
TW107104316A 2017-07-24 2018-02-07 開關之互鎖裝置及開關系統 TWI6625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7/026731 WO2019021351A1 (ja) 2017-07-24 2017-07-24 開閉器のインターロック装置および開閉システム
??PCT/JP2017/026731 2017-07-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09221A true TW201909221A (zh) 2019-03-01
TWI662574B TWI662574B (zh) 2019-06-11

Family

ID=650405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4316A TWI662574B (zh) 2017-07-24 2018-02-07 開關之互鎖裝置及開關系統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707202B2 (zh)
KR (1) KR102222142B1 (zh)
CN (1) CN110914946B (zh)
TW (1) TWI662574B (zh)
WO (1) WO201902135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93923A (ja) * 1993-12-27 1995-07-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開閉器のインターロック装置
US5814777A (en) * 1996-03-29 1998-09-29 Siemens Energy & Automation,Inc. Cable interlock system for circuit breakers
US6437261B1 (en) * 1998-12-07 2002-08-20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Interlock for use in an electric motor handle and contactor combination
JP2001135203A (ja) * 1999-11-04 2001-05-18 Terasaki Electric Co Ltd 回路遮断器のインターロック装置
JP4248946B2 (ja) 2003-06-11 2009-04-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開閉器のインターロック装置
JP4933395B2 (ja) * 2007-07-06 2012-05-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スイッチ作動装置およびインターロック機構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552318B2 (en) * 2010-11-12 2013-10-08 Schneider Electric USA, Inc. Rotary interlock mechanism for electrical switches
US9327601B2 (en) * 2012-09-05 2016-05-0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High-voltage interlock loop (“HVIL”) switch having a reed relay
WO2014192131A1 (ja) * 2013-05-31 2014-12-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遮断器のインターロック表示システム及び遮断器
CN105378888B (zh) * 2013-07-12 2017-10-1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路断路器
US9312082B2 (en) * 2013-12-12 2016-04-12 Abb Technology Ag Mechanical interlock structure for switchgear
CN204189692U (zh) * 2014-09-28 2015-03-04 珠海许继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开关设备的联锁装置
WO2016103063A1 (en) * 2014-12-24 2016-06-30 Abb Technology Ltd. Tripping unit of a switching assembly
CN204497096U (zh) * 2015-04-29 2015-07-22 浙江中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开关用互锁机构
CN106449302B (zh) * 2015-08-04 2019-07-12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断路器联锁组件
KR101793548B1 (ko) * 2016-02-22 2017-11-03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가스절연 부하개폐기의 인터록 장치
CN205645602U (zh) * 2016-04-26 2016-10-12 乐清致轩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断路器联锁机构的联锁装置
CN206022147U (zh) * 2016-09-18 2017-03-15 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连锁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9021351A1 (ja) 2019-11-07
JP6707202B2 (ja) 2020-06-10
KR20200008613A (ko) 2020-01-28
CN110914946A (zh) 2020-03-24
KR102222142B1 (ko) 2021-03-04
WO2019021351A1 (ja) 2019-01-31
TWI662574B (zh) 2019-06-11
CN110914946B (zh) 2021-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714918C (en) Electrical switching apparatus and linking assembly therefor
CN101971281A (zh) 电路断路器的多极电枢联锁
TWI662574B (zh) 開關之互鎖裝置及開關系統
CA2360905C (en) Mechanical and gate for interlocking electric power switches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incorporating same
EP3382731B1 (en) Molded case circuit breaker
JP4960072B2 (ja) 回路遮断器
US11631564B2 (en) Switching system, and electrical switching apparatus and switching assembly therefor
US3562454A (en) Positive switch contact operating mechanism for underground switch
KR101667636B1 (ko) 기중차단기의 인터록 장치
CN101552161B (zh) 全保护开关
KR100323744B1 (ko) 휴즈장착용 개폐기의 기계적 자동 트립장치
KR102091533B1 (ko) 회로차단기
JP7190956B2 (ja) 回路遮断器
KR101926043B1 (ko) 기중 차단기용 인터록 장치
AU2003214137B9 (en) Circuit breaker having double pole interruption
HU218957B (hu) Biztonsági eszközzel ellátott megszakító
JP2021190204A (ja) 回路遮断器
JP2007012434A (ja) 回路遮断器
JP2021077498A (ja) 回路遮断器
JP6395676B2 (ja) 回路遮断器
KR101413859B1 (ko) 다극 배선용 차단기
KR100510859B1 (ko) 전원 개폐기의 트립 버튼 부착형 퓨즈 스위치
JP2022047370A (ja) 回路遮断器の連動遮断機構
KR20180103599A (ko) 아이솔레이션 기능을 갖는 배선용 차단기
JP2010010068A (ja) 回路遮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