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07103A - 閥體殼、閥體以及閥體殼之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閥體殼、閥體以及閥體殼之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07103A
TW201907103A TW107112508A TW107112508A TW201907103A TW 201907103 A TW201907103 A TW 201907103A TW 107112508 A TW107112508 A TW 107112508A TW 107112508 A TW107112508 A TW 107112508A TW 201907103 A TW201907103 A TW 20190710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body
central axis
mold
flow
body shel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125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81138B (zh
Inventor
原田剛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普利司通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普利司通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普利司通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071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071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11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113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40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 B29C45/44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for undercut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36Moulds having means for locating or centering co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16K27/02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lift val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748Machines or part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9L2031/7506Val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Valve Housing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構造簡單,且可抑制壓力損失同時確保充分的強度之閥體殼、閥體以及閥體殼之製造方法。
閥體殼具有:本體部,係具有配置有閥體的內部通道,以及2個連接部,係將本體部挾置其中而延伸於相反方向,連接部各內側所形成之2個流道係連通於內部通道。閥體殼係由樹脂所構成,2個流道中的一中心軸與2個流道中的另一中心軸係偏移。閥體係具有閥體殼。閥體殼可藉由對模具及銷所成型的空腔射出樹脂來製造。

Description

閥體殼、閥體以及閥體殼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閥體殼、閥體以及閥體殼之製造方法。
傳統的閥體有一種可藉由閥體殼(閥本體)內所配置之墊片來轉動把手並使其上下移動以調整流量之閥體(參閱例如專利文獻1。)。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4-157266號公報
上述般傳統的閥體一般來說係使閥體殼為金屬製。若使閥體殼為金屬製,便可提高閥體殼,甚而閥體的耐久性。又,若使閥體殼為金屬製,例如便可使流道壁的壁厚較薄,來謀求閥體殼,甚而閥體的輕量化。
然而,若使閥體殼為金屬製,則閥體殼(閥體)的價格會變高。又,為了謀求閥體殼(閥體)的輕量化,即便是使閥體殼的壁厚較薄,該閥體殼(閥體)的輕量化仍有極限。
因此,若使閥體殼為樹脂製,相較於使閥體殼為金屬製的情況,則會成為簡單的構造,且可以低價來實現更進一步的輕量化。
然而,若使閥體殼為樹脂製,則強度會較金屬製要下降,而於閥體殼(閥體)的耐久性產生改善的餘地。又,為了改善耐久性,若僅是加厚閥體殼的壁厚則流道會變得狹窄,而亦產生壓力損失變大之新問題。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構造簡單,且可抑制壓力損失同時確保充分的強度之閥體殼、閥體以及閥體殼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相關之閥體殼係具有本體部,係具備配置有閥體的內部通道,以及2個連接部,係將該本體部挾置其中而延伸於相反方向,並且,該2個連接部各內側所形成之2個流道係連通於該內部通道,該閥體殼係由樹脂所構成,該2個流道中的一中心軸與該2個流道中的另一中心軸係偏移。本說明書中,2個中心軸為「偏移」係指該2個中心軸不在同一直線上。
依據本發明相關之閥體殼,便可使構造簡單,且可抑制壓力損失同時確保充分的強度。
本發明相關之閥體殼中,該2個流道中的一中心軸與該2個流道中的另一中心軸之偏移量較佳為7mm~11mm。本說明書中,2個中心軸的「偏移量」係指已偏移之2個中心軸間的最短距離。
此情況下,便可更加抑制壓力損失。
較佳地,本發明相關之閥體殼為射出成型品,且在避開該2個流道所指向的方向之位置處配置有熔合線。
此情況下,便可提高作為射出成型品之閥體殼的強度。
本發明相關之閥體殼中,較佳地,該2個連接部中的一者係配置在會和該2個連接部之一流道的中心軸一起相對於該2個連接部中的另一者而沿著該本體部的內部通道偏移之位置處。
此情況下,便可謀求閥體殼更進一步的輕量化。
本發明相關之閥體殼中,較佳地,該2個連接部中至少一者係具有公螺紋部分。
此情況下,便可以樹脂來製造出具有閥體功能的接頭。
本發明相關之閥體殼中,較佳地,該流道係具有朝向該內部通道而口徑相同的內徑,或是朝向該內部通道而前端變窄的內徑。
此情況下,便會成為容易製造的閥體殼。
本發明相關之閥體係具有上述任一者之閥體殼。
依據本發明相關之閥體,便可使構造簡單,且可抑制壓力損失同時確保充分的強度。
本發明相關之閥體殼的製造方法具有以下工序:第1工序,係使用模具,以及和該模具一起而在該模具內偏移之位置 處所配置的2個銷來形成空腔,該空腔會形成具有將本體部挾置其中而延伸於相反方向的2個連接部之閥體殼的外面形狀及內面形狀;以及第2工序,係在該第1工序結束後,會對藉由該模具及該銷而成型的該空腔射出樹脂。
依據本發明相關之閥體殼的製造方法,便可製造出構造簡單,且可抑制壓力損失同時確保充分的強度之閥體殼。
依據本發明,便可提供一種構造簡單,且可抑制壓力損失同時確保充分的強度之閥體殼、閥體以及閥體殼之製造方法。
1‧‧‧閥體
10‧‧‧閥體殼
11‧‧‧本體部
12‧‧‧連接部(2個連接部的一者)
13‧‧‧連接部(2個連接部的另一者)
14‧‧‧流道(2個流道的一者)
15‧‧‧流道(2個流道的另一者)
16‧‧‧內部通道
20‧‧‧閥體
G‧‧‧閘道
M1‧‧‧模具(可動模具)
M2‧‧‧模具(固定模具)
O1‧‧‧流道的中心軸(2個流道之一中心軸)
O2‧‧‧流道的中心軸(2個流道之另一中心軸)
O3‧‧‧內部通道的中心軸
P1‧‧‧銷(流道14的成型銷)
P2‧‧‧銷(流道15的成型銷)
P3‧‧‧銷(內部通道16的成型銷)
R‧‧‧可變流道
S‧‧‧公螺紋部分
W‧‧‧熔合線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型態相關之閥體,係從閥體殼的一連接部側來顯示該閥體的斜上側之立體圖。
圖2係從閥體殼的另一連接部側來顯示圖1之閥體的斜下側之立體圖。
圖3係從上方來顯示圖1的閥體之俯視圖。
圖4為圖3之閥體的A-A剖面圖。
圖5係用以說明本發明一實施型態相關之閥體殼的製造方法之概略剖面圖。
圖6為相當於圖3的A-A剖面而作為比較例之閥體的剖面圖。
以下,參閱圖式來加以說明本發明一實施型態相關之閥體殼、閥體以及閥體殼的製造方法。
[閥體殼、閥體]
圖1~圖4中,符號1為本發明一實施型態相關之閥體。本實施型態中,閥體1係具有本發明一實施型態相關之閥體殼10。閥體殼10係由樹脂所構成。樹脂舉例有例如熱塑性樹脂,舉一具體例有強化塑膠。強化塑膠可採用例如滑石樹脂,或是含有碳纖維或玻璃纖維之纖維強化塑膠等強化塑膠。又,亦可採用聚苯硫醚(PPS)樹脂來作為樹脂。
如圖4所示,閥體殼10係具有具備配置有閥體20的內部通道16之本體部11,以及將本體部11挾置其中而延伸於相反方向之2個連接部12及連接部13。2個連接部12及連接部13中一者的內側係形成有流道14。本實施型態中,流道14係形成於連接部12的內側。流道14係在連接部12的前端形成有開口部14a。又,2個連接部12及連接部13中另一者的內側係形成有流道15。流道15係在連接部13的前端形成有開口部15a。本實施型態中,流道15係形成於連接部13的內側。
2個連接部12及連接部13各內側所形成之2個流道14及流道15係連通於內部通道16。亦即,2個流道14及流道15係透過內部通道16而相互連通。內部通道16係在本體部11的上端形成有開口部16a。本實施型態中,內部通道16係由形成開口部16a之小流道面積部16b與連通於小流道面積部16b之大流道面積部16c所構成。小流道面積部16b與大流道面積部16c係透過連通口16h而相連通。本實施型態中,如圖1所示,本體部11除了流道14、15及內部通道16之部分以外,基本上為中間有填充物之實心組件。本實施型態中,如圖1所示,小流道面積部16b與大流道面積部16c係在本體部11的內部形成有環狀段差S,開口在該環狀段差S的內側之小流道面積部16會形成連通口16h的形狀。又,本實施型態中,如圖1所示,連通口16h的環狀端緣16p係從環狀段差S朝大流道面積部16c突出,而構成了安置有閥體20之閥座。亦即,本實施型態中,安置有閥體20之該閥座如圖1所示,係由形成有環狀段差S的形狀之本體部11的實心部分所構成。本實施型態中,流道14係連通於小流道面積部16b。流道14係透過連通口14b而與小流道面積部16b相連通。又,本實施型態中,流道15係連通於小流道面積部16c。流道15係透過連通口15b而與大流道面積部16c相連通。
又,本實施型態中,內部通道16的開口部16a係安裝有能夠讓閥體20貫穿之閥體罩18。閥體20係藉由在內部通道16內滑動,而在內部通道16內形成可變流道R。本實施型態中,閥體20係具有安裝有墊片21之軸件22。又,本實施型態中,軸件22係由具有公螺紋部20S之軸所構成。軸件22係透過O型環23而液密地被密封在內部通道16內。本實施型態中,閥 體20會在大流道面積部16c內滑動。本實施型態中,大流道面積部16c係形成為與閥體20的外徑具有大致相同口徑之內部通道。本實施型態中,閥體20的外徑即為軸件22所安裝之墊片21的外徑。又,本實施型態中,大流道面積部16c的內周面係構成了閥體20的滑動面。本實施型態中,大流道面積部16c的內周面並未存在有較閥體20的滑動面要突出至徑向外側之部分。又,本實施型態中,閥體罩18係被構成作為軸罩。詳細來說,閥體罩18係於其內側具有會與軸件22的公螺紋部20S螺合之母螺紋部18S。
本實施型態中,藉由閥體20會繞著軸件22而下降,當閥體20的墊片21與連通口16h的環狀端緣16p接觸時,則連通口16h便會被阻隔。於是,流體便無法在流道14與流道15之間流通。又,本實施型態中,藉由閥體20會繞著軸件22而上升,當閥體20的墊片21自連通口16h的環狀端緣16p分離時,則閥體20與連通口16h之間便形成有體積會對應於閥體20的上升而改變之可變流道R。藉此,流體便可在流道14與流道15之間而以對應於閥體20的上升之流量來流通。
如此般地,閥體殼10中,係將本體部11挾置其中來使一連接部12與另一連接部13相互延伸於相反方向,並使連接部12的流道14與連接部13的流道15連通於本體部11的內部通道16。
又,閥體殼10中,2個流道14及流道15中一者的中心軸O1與2個流道14及流道15中另一者的中心軸O2係偏移。本說明書中,2個中心軸O1及O2為「偏移」係指該2個中心軸O1及O2不在同一直線上。較佳地,係指該2個中心軸O1及O2不在同一直線上且不會相交,亦即,該2個中心軸O1及O2為平行。本實施型態中,係存在有包含2個中心軸(一中心軸與另一中心軸)之平面(圖3中,垂直地延伸於包含有中心軸O1、O2的紙面之平面)(亦即,該2個中心軸係在同一平面上),並且2個中心軸為偏移。詳細來說,本實施型態中,如圖3所示,2個中心軸O1及O2係和內部通道16的中心軸O3一起被包含於同一平面上,而如圖4所示般地構成該同一平面。又,本實施型態中,如圖4所示,2個中心軸O1及O2係在該同一平面上偏移,且相對於內部通道16的中心軸O3而正交般地相互延伸於相反方向。再者,本實施型態中,如圖4所示,流道14的連通口14b與流 道15的連通口15b係一起和2個中心軸O1及O2而在內部通道16之中心軸O3的方向上偏移至不會相重疊之位置處。
另一方面,圖6係顯示作為比較例之金屬製的閥體1000。符號100為作為比較例之金屬製的閥體殼。閥體殼100亦具有具備配置有閥體20的內部通道116之本體部110,以及將本體部110挾置其中而延伸於相反方向之2個連接部120及130。連接部120的內側係形成有流道140。又,連接部130的內側係形成有流道150。
但閥體殼100中,流道140的中心軸與流道150的中心軸係位在相同的軸O4上。於是,閥體殼100中,流道140及流道150便會相互殘留有薄壁且於該壁形成有連通口般地迂迴(蛇行),而成為複雜的組裝構造。又,伴隨於此,流道140及流道150的壁厚會變薄。於是,便難以利用樹脂來製作出作為比較例之閥體殼100。
相對於此,如圖4所示,本實施型態相關之閥體殼10中,係將一流道14的中心軸O1配置為會相對於另一流道15的中心軸O2而偏移之狀態,且使該等流道14及流道15連通於內部通道16。依據上述般構成的閥體殼10,便可使閥體殼10,進而使閥體1為流道(14、R、15)經簡化後的簡單構造。其結果,如後所述般地,便可藉由射出成型來生產閥體殼10。又,依據上述般構成的閥體殼10,如圖4所示,由於2個流道14的中心軸O1與流道15的中心軸O2為偏移,故可使2個流道14及流道15分別直接連接於將連通口16h挾置其中所分別配置之小流道面積部16b及大流道面積部16c。於是,2個流道14及15便不須殘留有薄壁而於該壁形成有連通口16h般地迂迴(蛇行)。若比較圖4的區域A1與區域A2,以及相對應之圖6的區域A1與區域A2即可明白得知,由於閥體殼10,甚而閥體1可在不使流道14及流道15變窄之情況下增厚閥體殼10的壁厚,故可抑制壓力損失同時確保充分的強度。
因此,依據本實施型態相關之閥體殼10,甚而閥體1,便可使構造簡單,且可抑制壓力損失同時確保充分的強度。特別是如圖3及圖4所示,本實施型態中,2個中心軸O1及O2係構成同一平面,且在該同一平面上如圖4所示般地偏移。此情況下,除了2個流道14及15不須殘留有薄壁 且於該壁形成有連通口16h般地迂迴(蛇行)以外,係沿著中心軸O1及O2而相互延伸於相反方向,故可將流體在流道(14、R、15)流通時的壓力損失抑制為更小。
本發明相關之閥體殼中,2個流道14及流道15中一者(本實施型態中為「流道14」)的中心軸O1與2個流道14及流道15中另一者(本實施型態中為「流道15」)的中心軸O2之偏移量△X較佳為△X=7mm~11mm的範圍(7mm≦△X≦11mm)。該偏移量△X係指偏移之2個中心軸間的最短距離。本實施型態中,若偏移量△X未達7mm,便會無法確保所需的壁厚。相反地,若偏移量△X超過11mm,則壓力損失會變大。因此,本實施型態中,便使偏移量△X為7mm≦△X≦11mm。又,偏移量△X可依從流道14經過內部通道16再往流道15之流體的流動,或是從流道15經過內部通道16再往流道14之流體的流動來決定。此情況下,依據閥體殼10,甚而閥體1,由於可使流體在流道14與流道15之間透過可變流道R來滑順地流動,故可更加抑制壓力損失。
又,本實施型態中,閥體殼10為射出成型品。如圖1~圖3所示,熔合線W較佳宜配置於會避開2個流道14及流道15所指向的方向之位置處。此情況下,由於熔合線W係配置於從流體的流動遠離之位置處,則流體的流動便不會對熔合線W直接造成影響,故可提高作為射出成型品之閥體殼10,甚而閥體1的強度。參閱圖3,熔合線W較佳宜配置於會避開流道14之中心軸O1及流道15之中心軸O2的軸線上之位置處。換言之,熔合線W較佳宜配置在閥體殼10的輪廓形狀中,除了在圖3的A-A剖面(包含有中心軸O1、中心軸O2及中心軸O3之剖面)中所成型之閥體殼10的剖面輪廓部分以外之部分。舉一具體例,如圖3所示,熔合線W係沿著本體部11之內部通道16的延伸方向般而配置在閥體殼10之本體部11的側面。
又,閥體殼10中,2個連接部12及連接部13中的一者較佳宜配置在和該2個連接部之一流道的中心軸一起相對於2個連接部12及連接部13中的另一者而沿著本體部11的內部通道16偏移之位置處。如圖4等所示,本實施型態中,連接部12係配置在和該連接部12之流道14的中心軸O1一起相對於連接部13而沿著本體部11的內部通道16偏移之位置處,則相 對於本體部11的下端11b便會形成有段差。此情況下,由於連接部12之本體部11的下端11b側部分僅會在圖4的虛線區域△A處變薄,而該變薄的量為使連接部12和該連接部12的流道14一起從本體部11的下端11b偏移至上方之量,因此便會具有所需的閥體殼強度,進而具有所需的閥體強度,且可謀求閥體殼10,甚而閥體1更進一步的輕量化。再者,連接部12僅在圖4的虛線區域△A處變薄的量,便可減少閥體殼10的樹脂使用量。又,藉由可減少樹脂的使用量,便可以更低價來製造閥體殼10,甚而閥體1。
又,本發明相關之閥體殼中,2個連接部12及連接部13中的至少一者較佳宜具有公螺紋部分S。此情況下,公螺紋部分S係作為接頭要素而發揮功能。亦即,可以樹脂來製造閥體殼10甚而閥體1,來作為具有閥體功能的接頭。本實施型態中,公螺紋部分S係形成於連接部12。可將連接部12的公螺紋部分S使用於用以連接至例如洗臉台下所配管之彈性管等金屬管,便不需用以連接至該金屬管等的零件。
又,閥體殼10中,連接部12的流道14及連接部13的流道15較佳宜具有朝向內部通道16而口徑相同的內徑或是朝向內部通道16而前端變窄的內徑。此情況下,由於可藉由射出成型等模具成型來製造連接部12的流道14及連接部13的流道15,故會成為容易製造的閥體殼10。本實施型態中,流道14為口徑相同的直線形狀(內徑φ14a)與隨著朝向前端而前端變窄的形狀(內徑φ14b)。特別是,流道為口徑相同的直線形狀之情況,則可更加抑制壓力損失。此外,本實施型態中,流道14的內徑φ14a為φ14a=6mm~8mm之範圍(6mm≦φ14a≦8mm)內。在此範圍內,偏移量△X如上所述,較佳為△X=7mm~11mm的範圍。此情況下,可不使流道14及15的內徑變細,而是使區域A1及區域A2的壁厚分別為3mm以上,從而便可確保閥座部分的耐久性。
另一方面,本實施型態中,閥體殼10的連接部13係設置有其他接頭要素30。接頭要素30可使用於用以連接至聚丁烯管、交聯聚乙烯管等樹脂管。
接頭要素30係具有安裝在閥體殼10的連接部13外側之本體罩31。本 實施型態中,本體罩31係由透明的樹脂材料所形成。本體罩31係藉由其內周面所設置之環狀的突起31a會卡在閥體殼10之連接部13的外周面所設置之環狀的突起13a,而相對於閥體殼10之連接部13的外周面來被抑制脫落。本實施型態中,如圖1所示,本體部11之區域A1及區域A2的壁厚係分別較區域A3所示之本體罩31的壁厚要來得厚。舉一具體例,如圖1所示,區域A1及區域A2中,中心軸O1(O2)之延伸方向的壁厚以及中心軸O3之延伸方向的壁厚係分別較本體罩31中,中心軸O3之延伸方向的壁厚要來得厚。再者,本實施型態中,如圖1所示,本體部11之區域A1及區域A2的壁厚係分別較區域A4所示之內部通道16形成開口部16a的形狀之部分的壁厚來得厚。舉一具體例,如圖1所示,區域A1及區域A2中,中心軸O1(O2)之延伸方向的壁厚以及中心軸O3之延伸方向的壁厚係分別較區域A4所示之部分中,中心軸O2之延伸方向的壁厚來得厚。
又,接頭要素30係具有筒狀的頂蓋32。頂蓋32係由樹脂材料所形成。頂蓋32係藉由本體罩31的外周面所形成之卡固突起31b會卡在其卡固溝32a,而相對於本體罩31來被抑制脫落。
又,接頭要素30係具有鎖爪33。鎖爪33係由不鏽鋼等金屬所構成。鎖爪33係配置在本體罩31與頂蓋32之間。如圖4所示,鎖爪33會在與閥體殼10的連接部13之間形成用以供管體等插入的環狀間隙。鎖爪33會卡在與閥體殼10的連接部13之間所插入之該樹脂管等,來抑制該樹脂管等脫落。
又,接頭要素30係具有釋放環34。釋放環34係由樹脂材料所形成。釋放環34可相對於頂蓋32的內周面,而沿著閥體殼10的連接部13來滑動地被加以保持。釋放環34會在與閥體殼10的連接部13之間形成用以供管體等插入的環狀間隙。釋放環34係藉由沿著閥體殼10的連接部13被推入來按壓鎖爪33,便可解除鎖爪33相對於樹脂管等的卡固。
又,接頭要素30係具有安裝在閥體殼10之連接部13的外周面之O型環35。O型環35係由彈性材料所形成。O型環35會氣密或液密地密封閥體殼10的連接部13,與本體罩31、鎖爪33及釋放環34之間所連接之該樹脂管等的內周面。
如此般地,本實施型態中,閥體殼10的連接部12係具有公螺紋部分S,閥體殼10的連接部13係設置有其他接頭要素30。此外,依據本發明,公螺紋部分S可形成於連接部12及連接部13至少其中一者。又,依據本發明,接頭要素30可設置於連接部12及連接部13至少其中一者。亦即,閥體殼10的連接部12及連接部13可僅由公螺紋部分S來構成,或是僅由接頭要素30來構成。
[閥體殼之製造方法]
本實施型態相關之閥體殼10可藉由以下的方法來製造。以下,便參閱圖5來說明本實施型態相關之閥體殼的製造方法。此外,與圖1~4實質相同的部分便賦予相同的符號而省略其說明。
本實施型態相關之閥體殼的製造方法中,係使用模具M1及模具M2及銷P1~P3來進行閥體殼10的射出成型。
模具M1為上模具。本實施型態中,模具M1係作為可動模具而發揮功能。又,模具M2為下模具。本實施型態中,模具M2係作為固定模具而發揮功能。本實施型態中,模具M1及模具M2的內側所形成之空腔會形成閥體殼10的外觀形狀。此外,模具的分模不限於上模具及下模具的2個分模。分模的個數等可適當地變更。
又,本實施型態中,銷P1為用以形成連接部12之流道14的形狀之成型銷。又,銷P2為用以形成連接部13之流道15的形狀之成型銷。另外,銷P3為用以形成內部通道16的形狀之成型銷。此外,本實施型態中,用以形成流道14的形狀之銷P1的成型表面部分f1及f2雖為直徑相同的直線形狀(內徑φ14a),以及隨著朝向前端而前端變窄的形狀(內徑φ14b),但例如,可使銷P1的成型表面部分f1為隨著朝向前端而前端變窄的形狀。同樣地,用以形成流道15的形狀之銷P2的成型表面部分f3雖為隨著朝向前端而前端變窄的形狀(內徑φ15),但例如,可使銷P2的成型表面部分f3為直徑相同的直線形狀(內徑φ15)。亦即,本實施型態中,銷P1~P3只要是可從模具M1及模具M2往圖5的箭頭所示方向拔除之形狀即可。
[第1工序]
本實施型態相關之閥體殼的製造方法首先會進行第1工序,該第1工 序係使用模具與和該模具一起配置在於該模具內偏移的位置處之2個銷來形成空腔,該空腔會形成具有將本體部挾置其中而延伸於相反方向的2個連接部之閥體殼的外面形狀及內面形狀。
如圖5所示,本實施型態中,係使用模具M1與模具M2、和模具M1與模具M2一起配置在該模具M1及模具M2內偏移的位置處之2個銷P1及銷P2、以及相對於2個銷P1及銷P2而呈正交之位置處所配置的1個銷P3,來形成用以射出成型閥體殼10的1個空腔。亦即,模具M1及模具M2的內側係與銷P1、銷P2及銷P3一起形成有空腔。該空腔會形成具有將本體部11挾置其中而延伸於相反方向的2個連接部12及連接部13之閥體殼10的外面形狀,同時會形成應形成於2個連接部12及連接部13各內側之2個流道14及流道15的內面形狀,並且會形成應形成於本體部11的內側之內部通道16的內面形狀。
[第2工序]
接下來,本實施型態相關之閥體殼的製造方法係在該第1工序結束後進行第2工序。第2工序中會對藉由該模具及該銷而成型的該空腔射出樹脂。
本實施型態中,在結束該第1工序後,會在模具M1及模具M2的內側處而對和銷P1~P3一同形成的該空腔內射出上述樹脂。如圖5所示,本實施型態中,該樹脂會通過模具M2所形成之閘道G而被射出至該空腔內。藉此,便可射出成型閥體殼10。
特別是本實施型態中,如圖2及圖5之箭頭G所示,會射出樹脂之閘道G係配置在閥體殼10的下端11b,且為內部通道16的中心軸O3所通過之位置處。會射出樹脂之閘道G亦可在流道14的中心軸O1及流道15的中心軸O2上相距間隔地配置在閥體殼10的下端11b之二個位置處。抑或,閘道G亦可配置在從流道14的中心軸O1及流道15的中心軸O2往左右任一者偏移之1個位置處。該等情況下,熔合線W係配置在會避開流道14的中心軸O1及流道15之中心軸O2的軸線上之位置處。
[第3工序]
再者,本實施型態相關之閥體殼的製造方法係在該第2工序結束後進 行第3工序。第3工序中會將該模具及該銷去除。
本實施型態中,銷P1~P3皆係朝向該空腔的中心而具有直徑相同的外徑,或是朝向該空腔的中心而具有前端變窄的內徑。於是,本實施型態相關之閥體殼的製造方法中,銷P1~P3便皆可從射出成型後的閥體殼10被容易地去除。
如此般地,依據本實施型態相關之閥體殼的製造方法,藉由使用模具內偏移的位置處所配置之至少2個銷,便可製造出構造簡單,且可抑制壓力損失同時確保充分的強度之閥體殼10。

Claims (8)

  1. 一種閥體殼,係具有本體部,係具備配置有閥體的內部通道,以及2個連接部,係將該本體部挾置其中而延伸於相反方向,並且,該2個連接部各內側所形成之2個流道係連通於該內部通道;該閥體殼係由樹脂所構成;該2個流道中的一中心軸與該2個流道中的另一中心軸係偏移。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閥體殼,其中該2個流道中的一中心軸與該2個流道中的另一中心軸之偏移量為7mm~11mm。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閥體殼,其中該閥體殼為射出成型品,且在避開該2個流道所指向的方向之位置處配置有熔合線。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閥體殼,其中該2個連接部中的一者係配置在會和該2個連接部之一流道的中心軸一起相對於該2個連接部中的另一者而沿著該本體部的內部通道偏移之位置處。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之閥體殼,其中該2個連接部中至少一者係具有公螺紋部分。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中任一項之閥體殼,其中該流道係具有朝向該內部通道而口徑相同的內徑,或是朝向該內部通道而前端變窄的內徑。
  7. 一種閥體,係具有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項中任一項之閥體殼。
  8. 一種閥體殼之製造方法,係製造閥體殼之方法,具有以下工序:第1工序,係使用模具,以及和該模具一起而在該模具內偏移之位置處所配置的2個銷來形成空腔,該空腔會形成具有將本體部挾置其中而延伸於相反方向的2個連接部之閥體殼的外面形狀及內面形狀;以及第2工序,係在該第1工序結束後,會對藉由該模具及該銷而成型的該空腔射出樹脂。
TW107112508A 2017-04-14 2018-04-12 閥體殼、閥體以及閥體殼之製造方法 TWI6811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80891 2017-04-14
JP2017-080891 2017-04-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07103A true TW201907103A (zh) 2019-02-16
TWI681138B TWI681138B (zh) 2020-01-01

Family

ID=63793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12508A TWI681138B (zh) 2017-04-14 2018-04-12 閥體殼、閥體以及閥體殼之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3611411A4 (zh)
JP (1) JP7107919B2 (zh)
CN (1) CN110520659A (zh)
TW (1) TWI681138B (zh)
WO (1) WO201819011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373976A1 (es) * 1969-01-14 1972-03-16 Susquehanna Corp Un metodo para fabricar una valvula.
JPS5545956Y2 (zh) * 1975-05-21 1980-10-28
JPH04157266A (ja) 1990-10-17 1992-05-29 Maezawa Kiyuusou Kogyo Kk 流量調整バルブ
US5556582A (en) * 1995-02-17 1996-09-17 Stanford University Injection molding gate flow control
AU5396499A (en) * 1998-08-11 2000-03-06 Magna International Of America, Inc. Method of molding large thin parts from reinforced plastic material
US6063319A (en) * 1998-09-15 2000-05-16 Acushnet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jection molding golf balls
US6837484B2 (en) * 2002-07-10 2005-01-04 Saint-Gobain Performance Plastics, Inc. Anti-pumping dispense valve
JP2004308717A (ja) * 2003-04-03 2004-11-04 Asahi Organic Chem Ind Co Ltd 流体作動弁
CN102213328A (zh) * 2010-04-02 2011-10-12 吴小艇 一种水龙头分水器的改良结构
JP5371945B2 (ja) * 2010-12-22 2013-12-18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ブレーキ装置
DE102011076260B4 (de) * 2011-05-23 2013-02-07 Rausch & Pausch Gmbh Ventilkörper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sowie Ventil mit der Ventilkörperanordnung
CN202274164U (zh) * 2011-10-24 2012-06-13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流道转换阀
JP5642760B2 (ja) * 2011-12-02 2014-12-17 Ckd株式会社 流体制御弁
JP6472197B2 (ja) * 2014-09-24 2019-02-20 アドバンス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ダイヤフラム弁並びにその環状弁座形成方法及び弁体形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107919B2 (ja) 2022-07-27
EP3611411A1 (en) 2020-02-19
JPWO2018190115A1 (ja) 2020-02-20
WO2018190115A1 (ja) 2018-10-18
CN110520659A (zh) 2019-11-29
EP3611411A4 (en) 2020-12-16
TWI681138B (zh) 2020-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2164762A1 (ja) 継手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5370150A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sanitary fitting and sanitary fitting produced according to the process
US10688293B2 (en) Medical connector
CN103269744A (zh) 用于流体管道连接器的截流阀
ITTO990974A1 (it) Valvola di ritegno per linee medicali di infusione e simili.
CN103706494A (zh) 淋浴喷头
CN105188834A (zh) 具有柔性阀门的无针连接器
JP4962062B2 (ja) シールリングおよびシールリング製造方法
CN111919055A (zh) 流体装置
JP2023508724A (ja) 流体継手装置
JPWO2016157829A1 (ja) 医療用コネクタ
TW201907103A (zh) 閥體殼、閥體以及閥體殼之製造方法
US9428891B2 (en) Valve body of a water faucet
JP5784026B2 (ja) 流体カートリッジのためのマニホルド
JP2005315420A (ja) 継ぎ手
JP6020759B1 (ja) 継手用成形型
JP2006329353A (ja) ポペット弁体を有する開閉弁のシール構造
JP3030500B2 (ja) バルブ
JP7425563B2 (ja) 流路構造
US20160082244A1 (en) Medical tub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and tube connector
US20190145084A1 (en) Plastic water passage main body of thermostatic tap
JP5894746B2 (ja) ガス栓
JP2012250525A (ja) 継手の製造方法
JP5979231B2 (ja) 継手用成形型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継手の製造方法
JP2018192691A (ja) 複合成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