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02400A - 粉碎刀及食物處理機 - Google Patents

粉碎刀及食物處理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02400A
TW201902400A TW107100221A TW107100221A TW201902400A TW 201902400 A TW201902400 A TW 201902400A TW 107100221 A TW107100221 A TW 107100221A TW 107100221 A TW107100221 A TW 107100221A TW 201902400 A TW201902400 A TW 20190240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root portion
mounting shaft
cutting edge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02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53018B (zh
Inventor
劉榕
徐建飛
曾祥和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廣東美的生活電器製造有限公司
大陸商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710418740.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08991950B/zh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廣東美的生活電器製造有限公司, 大陸商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廣東美的生活電器製造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024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024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530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5301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4Parts or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43/00Implements for preparing or holding food,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A47J43/04Machines for domestic use not covered elsewhere, e.g. for grinding, mixing, stirring, kneading, emulsifying, whipping or beating foodstuffs, e.g. power-driven
    • A47J43/07Parts or details, e.g. mixing tools, whipping too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5/00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5/02Apparatus for disintegrating, removing or harvesting ice
    • F25C5/04Apparatus for disintegrating, removing or harvesting ice without the use of saw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粉碎刀及食物處理機,粉碎刀包括:安裝軸,安裝軸包括安裝端和連接端;至少一個第一刀葉,安裝在安裝軸上,其上設置有第一刀刃,第一刀葉的厚度為H,且1mm≤H≤5mm;至少一個第二刀葉,安裝在安裝軸上並位於第一刀葉靠近安裝端的一方,其上設置有第二刀刃;至少一個第三刀葉,第三刀葉安裝在安裝軸上,並位於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之間,第三刀葉上設置有第三刀刃;第一刀刃、第二刀刃和第三刀刃中至少有一個刀刃設置在其對應的刀葉遠離安裝端的一面上,第一刀刃、第二刀刃和第三刀刃中至少有一個刀刃設置在其對應的刀葉靠近安裝端的一面上;該種設置可利用下邊的兩層刀葉將食材切碎,同時可利用上層的第二刀葉來專門打碎冰塊。

Description

粉碎刀及食物處理機
本發明涉及家用電器領域,更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粉碎刀及食物處理機。
目前,破壁機的攪拌刀沒有設置專門用於打碎冰塊的冰刀,而只設置有用於切削食材的刀葉,而為了使得刀葉能夠快速切碎食材,該種刀葉的刀刃都比較鋒利,即刀葉上設置的都是利刃(非常鋒利的刃),而破壁機在使用過程中,常常需要打碎冰塊,而鋒利的刀刃雖然易於切碎食材,但卻不利於冰塊的打碎,因為,打碎冰塊需要刀與冰塊之間發生撞擊,而鋒利的刀刃的厚度一般都比較薄,因此,鋒利的刀刃在打碎冰塊時非常容易折斷,且與冰塊的接觸面積較小,因此,在利用切削食材的刀葉來打碎冰塊時,常常使得冰塊打的不碎,因而降低了通過冰塊製作出的食物的口感。
因此,如何設計出一種能夠將冰塊打的更碎,以便能夠確保食材的口感的粉碎刀及食物處理機成為目前極待解決的問題。
有鑑於此,吾等發明人乃潛心進一步研究粉碎刀及食物處理機,並著手進行研發及改良,期以一較佳發明以解決上述問題,且在經過不斷試驗及修改後而有本發明之問世。
本申請要求於2017年6月6日提交中國大陸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號為201710418740.0,發明名稱為「粉碎刀及食物處理機」的中國大陸專利申請的優先權,其全部內容通過引用結合在本申請中。
本發明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
為此,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於,提供了一種粉碎刀。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包括上述粉碎刀的食物處理機。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第一方面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粉碎刀,用於食物處理機,粉碎刀包括:安裝軸,所述安裝軸包括安裝端和連接端;至少一個第一刀葉,所述第一刀葉安裝在所述安裝軸上,所述第一刀葉上設置有第一刀刃,所述第一刀葉的厚度為H,厚度H的值為:1mm≤H≤5mm;至少一個第二刀葉,所述第二刀葉安裝在所述安裝軸上,並位於所述第一刀葉靠近所述安裝端的一方,所述第二刀葉上設置有第二刀刃;至少一個第三刀葉,所述第三刀葉安裝在所述安裝軸上,並位於所述第一刀葉和所述第二刀葉之間,所述第三刀葉上設置有第三刀刃;其中,所述第一刀刃、所述第二刀刃和所述第三刀刃中至少有一個刀刃設置在其對應的刀葉遠離所述安裝端的一面上,所述第一刀刃、所述第二刀刃和所述第三刀刃中至少有一個刀刃設置在其對應的刀葉靠近所述安裝端的一面上。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的粉碎刀,安裝在攪拌器等食物處理機的杯體內,用於對杯體內的食材進行粉碎攪打,具體地,安裝軸的安裝端用於安裝第一刀葉、第二刀葉和第三刀葉,安裝軸的連接端用於與驅動裝置,比如電機驅動連接,以在驅動裝置,比如電機的作用下驅動第一刀葉、第二刀葉和第三刀葉轉動,以對食材、冰塊等進行粉碎攪打,當然,安裝軸也可以直接是電機的電機軸。而第二刀葉安裝在安裝軸上,並位於第一刀葉靠近安裝端的一方,即第二刀葉位於第一刀葉的上方,也即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在安裝軸上下設置,同時,第三刀葉設置在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之間,從而便能夠形成三層刀葉,該種設置一方面可利用中層的第三刀葉來對杯體內的中上部的食材進行粉碎攪打,同時,能夠利用最下層的第一刀葉來對杯體內的中下部的食材進行粉碎攪打,從而能夠利用第一刀葉和第三刀葉對食材進行分層、梯級攪打,因而能夠提高產品對食材的粉碎攪打力度,以將食材攪打的更加細膩,因而能夠提高食物的口感。具體地,可在第一刀葉和第三刀葉上設置鋸齒狀的刀刃,以使其能夠通過刀刃將蔬菜,水果等普通食材輕易的切碎,另一方面,由於第二刀葉設置在第一刀葉和第三刀葉的上方,因而還可利用第二刀葉來打碎冰塊等較硬的食材,具體地,比如可在第二刀葉上設置非鋸齒狀的鈍刃,以使其能夠專門用於打碎較硬的冰塊,而做成冰沙,而目前的破壁機,均沒有設置專門用於打冰的刀葉,從而使得冰打的不細,即使得打碎的冰渣的顆粒較大,因而降低了食物的口感,而本方案通過設置三層刀葉,一方面能夠利用下層的第一刀葉和中層的第三刀葉來對食材進行分層粉碎攪打,另一方面又能夠利用專門的第二刀葉來將冰塊打的更碎,因而能夠製作出口感更好地冰沙等食物,進而能夠提高由冰塊等製作出的食物的口感,以提升用戶體驗。此外,通過將第一刀葉的厚度H設置在大於等於1mm小於等於5mm的範圍內即能夠確保第一刀葉的強度,又能夠防止第一刀葉的厚度過厚。而第一刀刃、第二刀刃和第三刀刃中至少有一個刀刃設置在其對應的刀葉遠離安裝端的一面上,第一刀刃、第二刀刃和第三刀刃中至少有一個刀刃設置在其對應的刀葉靠近安裝端的一面上,即是說,第一刀刃、第二刀刃和第三刀刃中至少有一個刀刃是開口朝向安裝端設置的,第一刀刃、第二刀刃和第三刀刃中至少有一個刀刃是開口朝向連續端設置的,也即,第一刀刃、第二刀刃和第三刀刃中至少有一個刀刃是設置在其對應的刀葉的上表面上的,且至少有一個刀刃是設置在其對應的刀葉的下表面上的,該種設置使得三個刀刃中即有朝上的刀刃,又有朝下的刀刃,因而能夠對食材進行多向攪拌,從而能夠提高產品對食材的處理效果,以提高食材的口感,進而能夠提高用戶體驗。
其中,較佳者,所述第一刀刃的厚度小於所述第二刀刃的厚度,即所述第一刀刃相對所述第二刀刃為利刃,所述第二刀刃相對所述第一刀刃為鈍刃,和/或所述第三刀刃的厚度小於所述第二刀刃的厚度,即所述第三刀刃相對所述第二刀刃為利刃,所述第二刀刃相對所述第三刀刃為鈍刃。該種設置,使得第一刀刃和第三刀刃能夠比較鋒利,因而便於對水果、蔬菜等食材進行切削,同時,該種設置使得第二刀刃比較鈍,因而使得第二刀刃的強度較好,從而能夠用於切碎冰塊等較硬的食材。
另外,根據本發明上述實施例提供的粉碎刀還具有如下附加技術特徵: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第一刀刃設置在所述第一刀葉遠離所述安裝端的一面上,所述第三刀刃設置在所述第三刀葉遠離所述安裝端的一面上,所述第二刀刃設置在所述第二刀葉靠近所述安裝端的一面上。
在該技術方案中,可將第一刀葉的第一刀刃設置在第一刀葉遠離安裝端的一面上,即靠近連接端的一面上,也即第一刀刃設置在第一刀葉的下表面上,也即第一刀刃的開口朝下,同理可將第三刀葉的第三刀刃設置在第三刀葉遠離安裝端的一面上,即靠近連接端的一面上,也即第三刀刃設置在第三刀葉的下表面上,也即第三刀刃的開口朝下,該種設置第一刀葉和第三刀葉在安裝軸的作用下旋轉時,便能夠邊粉碎攪打食材,邊將食材向杯體底部及杯體的外側推送,從而能夠使食材從上至下循環運動,而當被推送到的杯體底部的食材越積越多時,先被推送至杯體底部的食材在後被推送至杯體底部的食材的擠壓下,便能夠順著杯體的側壁向上運動,以實現食材從下至上的循環運動,而在食材從下至上運動到杯體的上部時,食材便能夠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下來,而後再被第一刀刃和第三刀刃粉碎及向下向外推送,至此即可實現食材的一個完整循環。
在另一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一刀刃設置在所述第一刀葉遠離所述安裝端的一面上,所述第三刀刃設置在所述第三刀葉靠近所述安裝端的一面上,所述第二刀刃設置在所述第二刀葉靠近所述安裝端的一面上。
在該技術方案中,可將第一刀刃設置在第一刀葉的下表面上,也即第一刀刃的開口朝下,同時將第三刀刃設置在第三刀葉的上表面上,也即第三刀刃的開口朝上。該種設置,食材在第一刀刃的作用下由上至下及由下至下循環運動時,第一刀刃向下推送食材的速度,即食材向下推送速度要快於食材從杯體上部掉落下來的速度,即食材的回流速度,從而會導致杯體中部形成空隙進而形成負壓,因此當杯體上部的食材再次回流而補充到該空隙時就會導致食材的波動,進而導致食材的循環翻滾運動不合理,進而使得食材不能夠按規定的循環路線和理想的粉碎方位進行運動,而第三刀刃設置在第三刀葉靠近安裝端的一面上,即第三刀刃設置在第三刀葉的上端面上,也即第三刀刃的開口朝上,因此,第三刀葉在安裝軸的作用下旋轉時,便能夠邊粉碎攪打食材,邊將杯體中上部的周邊的食材聚集抽取到杯體中上部的中間,然後隨著從杯體上部掉落下來的食材一起被第一刀刃粉碎及向下向外推送,從而通過設置第三刀刃,第三刀刃便能夠將杯體中上部的周邊的食材聚集抽取到杯體中上部的中間,以填補到食材循環過程中形成的空隙內,從而即可消除食材循環過程中形成的縫隙和負壓,進而當杯體上部的食材再次回流時,便能夠非常平穩地與第三刀刃抽取的食材混合,進而被第一刀刃粉碎並向下推送,因而即可避免食材的波動,以使食材能夠按規定的循環路線和理想的粉碎方位進行循環運動,進而一方面便能夠對食材進行有效粉碎,以確保食材的加工效率和加工效果,另一方面可減小因食材波動而對安裝軸的衝擊,進而使得安裝軸能夠更為平穩地轉動,進而即可減小攪拌器的波動,以使攪拌器平穩地轉動,而攪拌器平穩地轉動會降低攪拌器的噪音和摩擦生熱,進而能夠降低攪拌器的溫升等。同時,該種設置由於食材循環時沒有形成空隙,因而第一刀葉的第一刀刃能夠始終作用在食材上,從而便能夠提高粉碎刀對食材的粉碎效率,確保粉碎刀對食材的粉碎效果,而通過第三刀葉的第三刀刃的粉碎作用,能夠進一步提高粉碎刀對食材的粉碎效率,進而能夠進一步確保粉碎刀對食材的粉碎效果。
其中,較佳者,所述第一刀刃與所述第一刀葉和/或所述第二刀刃與所述第二刀葉和/或所述第三刀刃與所述第三刀葉為一體式結構。第一刀刃與第一刀葉和/或第二刀刃與第二刀葉和/或第三刀刃與第三刀葉為一體式結構能夠提高第一刀刃與第一刀葉和/或第二刀刃與第二刀葉和/或第三刀刃與第三刀葉的連接強度,進而能夠提高第一刀葉和/或第二刀葉和/或第三刀葉的抗擠壓強度,以使產品經久耐用。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第一刀刃設置在所述第一刀葉的一側上,所述第二刀刃設置在所述第二刀葉的一側上,所述第三刀刃設置在所述第三刀葉的一側上。
在該技術方案中,可只在第一刀葉、第二刀葉和第三刀葉的單側上設置刀刃,因為,攪拌器在攪拌食物時都是沿同一方向攪拌粉碎食物,因此,在第一刀葉、第二刀葉和第三刀葉的單側上設置刀刃即可滿足產品的要求,而只在第一刀葉、第二刀葉和第三刀葉的單側上設置刀刃能夠簡化第第一刀葉、第二刀葉和第三刀葉的結構,因而能夠簡化加工工序,降低加工成本。
在另一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至少一個第一刀葉的兩側上均設置有所述第一刀刃,和/或所述至少一個第二刀葉的兩側上均設置有所述第二刀刃,和/或所述至少一個第三刀葉的兩側上均設置有所述第三刀刃。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在第一刀葉的兩側設置第一刀刃,使得第一刀葉的兩側均能夠用於食材粉碎,因而第一刀葉無論是順時針旋轉還是逆時針旋轉均能夠對食材進行粉碎,進而能夠實現第一刀葉的雙面粉碎。同理,通過在第二刀葉的兩側均設置第二刀刃,使得第二刀葉的兩側均能夠用於打碎冰塊,因而第二刀葉無論是順時針旋轉還是逆時針旋轉均能夠對食材進行粉碎,進而能夠實現第二刀葉的雙面打冰。同理,通過在第三刀葉的兩側均設置第三刀刃,使得第三刀葉的兩側均能夠用於食材粉碎,因而第三刀葉無論是順時針旋轉還是逆時針旋轉均能夠對食材進行粉碎,進而能夠實現第三刀葉的雙面粉碎。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第一刀刃設置在所述第一刀葉的第一側上,所述第一刀刃的第一側與所述第一刀葉的第二側為相對設置的兩側,所述第一刀葉的第一側與所述第一刀葉的第二側之間呈預設角度A設置,其中,20°≤A≤40°,所述第一刀葉靠近所述安裝軸的一端的寬度大於第一刀葉遠離所述安裝軸的一端的寬度。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將第一刀葉的第一側,即設置有第一刀刃的一側和第一刀葉的第二側即沒有設置第一刀刃的一側呈預設角度A設置,且A大於等於20°小於等於40°,即是說第一刀葉的左右兩側不呈平行設置,而是大致呈三角形設置,而該種設置可使得第一刀葉遠離安裝軸的一端比較尖,因而第一刀葉在粉碎攪打食材時,其端部的面積較小,因而更不易被食材阻擋,進而一方面能夠減小食材對第一刀葉的磨損,另一方面能夠使第一刀葉旋轉的更塊,因而能夠加大第一刀葉對食材的粉碎力度,以提升粉碎刀攪打食材的攪打效果,因而能夠使食材攪打得更加細膩,因而能夠提升食物的口感,以提升用戶體驗。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第二刀刃設置在所述第二刀葉的第一側上,所述第二刀刃的第一側與所述第二刀葉的第二側為相對設置的兩側,所述第二刀葉的第一側與所述第二刀葉的第二側之間呈預設角度B設置,其中,20°≤B≤50°,所述第二刀葉靠近安裝軸的一端的寬度大於第二刀葉遠離安裝軸的一端的寬度。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將第二刀葉的第一側,即設置有第二刀刃的一側和第二刀葉的第二側即沒有設置第二刀刃的一側呈預設角度B設置,且B大於等於20°小於等於50°,即是說第二刀葉的左右兩側不呈平行設置,而是大致呈三角形設置,而該種設置可使得第二刀葉遠離安裝軸的一端比較尖,因而第二刀葉在粉碎攪打食材時,其端部的面積較小,因而更不易被食材阻擋,進而一方面能夠減小食材對第二刀葉的磨損,另一方面能夠使第二刀葉旋轉的更塊,因而能夠加大第二刀葉對食材的粉碎力度,以提升粉碎刀攪打食材的攪打效果,因而能夠使食材攪打得更加細膩,因而能夠提升食物的口感,以提升用戶體驗。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第三刀刃設置在所述第三刀葉的第一側上,所述第三刀刃的第一側與所述第三刀葉的第二側為相對設置的兩側,所述第三刀葉的第一側與所述第三刀葉的第二側之間呈預設角度C設置,其中,20°≤C≤40°,所述第三刀葉靠近所述安裝軸的一端的寬度大於第三刀葉遠離所述安裝軸的一端的寬度。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將第三刀葉的第一側,即設置有第三刀刃的一側和第三刀葉的第二側即沒有設置第三刀刃的一側呈預設角度C設置,且C大於等於20°小於等於40°,即是說第三刀葉的左右兩側不呈平行設置,而是大致呈三角形設置,而該種設置可使得第三刀葉遠離安裝軸的一端比較尖,因而第三刀葉在粉碎攪打食材時,其端部的面積較小,因而更不易被食材阻擋,進而一方面能夠減小食材對第三刀葉的磨損,另一方面能夠使第三刀葉旋轉的更塊,因而能夠加大第三刀葉對食材的粉碎力度,以提升粉碎刀攪打食材的攪打效果,因而能夠使食材攪打得更加細膩,因而能夠提升食物的口感,以提升用戶體驗。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第一刀葉的一端設置在所述安裝軸上,所述第一刀葉的另一端傾斜向所述連接端的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第一刀葉的傾斜角度為D,其中,30°≤D≤60°。
在該技術方案中,可將第一刀葉傾斜向下安裝在安裝軸上,以便第一刀葉能夠延伸到杯體的中下部和底部,以對食材進行粉碎攪打,而通過將第一刀葉的傾斜角度D設置在大於等於30°小於等於60°的範圍內,能夠使第一刀葉能夠儘量延伸到杯體的底部,以便能夠對杯體底部的食材進行粉碎攪打,進而能夠提高產品的攪打力度,以提升產品對食材的攪打效果,以使加工出的食物更加細膩,口感更好,進而便能夠提升用戶體驗。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第二刀葉的一端設置在所述安裝軸上,所述第二刀葉的另一端傾斜向遠離所述連接端的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第二刀葉的傾斜角度為E,其中,50°≤E≤80°。
在該技術方案中,可將第二刀葉傾斜向上安裝在安裝軸上,以便第二刀葉能夠延伸到杯體的中上部,以對冰塊等較硬的食材進行粉碎攪打,而通過將第二刀葉的傾斜角度E設置在大於等於50°小於等於80°的範圍內,能夠使第二刀葉能夠儘量延伸到杯體的上部,以便能夠對杯體上部的冰塊等較硬的食材進行粉碎攪打,進而能夠提高產品的攪打力度,以提升產品對冰塊等的攪打效果,以使加工出的冰塊等更加細膩。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第三刀葉的一端設置在所述安裝軸上,所述第三刀葉的另一端垂直於所述安裝軸和/或所述第三刀葉的另一端傾斜向遠離所述連接端的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第三刀葉的傾斜角度為F,其中,15°≤F≤50°。
進一步,較佳者,所述第三刀葉的數量為多個,其中,多個所述第三刀葉中的部分第三刀葉垂直於所述安裝軸設置,多個所述第三刀葉中的其餘部分第三刀葉傾斜向遠離所述連接端的方向設置,其中,多個所述第三刀葉中的其餘部分第三刀葉的傾斜角度F,其中,15°≤F≤50°。
在該技術方案中,可利用中層的第三刀葉對杯體內中上部的食材進行粉碎攪打,其中,具體地,可將部分第三刀葉垂直於安裝軸設置,以對杯體內中部的食材進行粉碎攪打,同時,可將部分第三刀葉傾斜向上安裝在安裝軸上,以對杯體內上部的食材進行粉碎攪打,該種設置使得第三刀葉能夠形成多層設置,因而能夠對食材進行分層切割,即能夠使多個第三刀葉形成梯度,因而能夠利用多個第三刀葉對不同高度的食材,比如杯體中部的和杯體上部的食材進行粉碎攪打,以便能夠提高產品對食材攪打力度,以提升產品對食材的攪打效果,以使加工出的食物更加細膩,口感更好,進而便能夠提升用戶體驗。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第一刀葉遠離所述安裝軸的一端向靠近所述安裝端的方向彎折並形成彎折部,其中,所述彎折部與所述第一刀葉之間的夾角為G,其中,130°≤G≤160°。
在該技術方案中,可將第一刀葉遠離安裝軸的一端向上彎折上翹,其中,彎折上翹的角度優選大於等於20°小於等於50°,即彎折後,彎折部與原來的第一刀葉形成的夾角G大於等於130°小於等於160°,該種設置可將第一刀葉延伸到杯體的底部,而將第一刀葉彎折上翹能夠使這第一刀葉能夠延伸到杯體的邊緣,因而能夠增加第一刀葉作用在食材上面積,因而能夠增大第一刀葉對食材的攪打力度,因而能夠進一步提高產品對食材攪打的整體力度,以提升產品對食材的攪打效果,進而使得加工出的食物更加細膩,口感更好,進而能夠提升用戶體驗。
在上述多個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第一刀葉的數量為兩個,和/或所述第二刀葉的數量為兩個,和/或所述第三刀葉的數量為四個。
在該些技術方案中,第一刀葉的數量為兩個,第二刀葉的數量為兩個,第三刀葉的數量為四個,從而可形成三層八葉刀,該種設置使得粉碎刀的結構比較合理,即不會使得刀葉過多,而增加產品的成本,也不會因刀葉過少而降低產品對食材和冰塊等的攪打力度,即該種設置即能夠降低產品的成本,又能夠確保產品對食材的粉碎攪打力度,以確保產品對食材、冰塊等的攪打效果,以使加工出的食材和冰塊等更加細膩。
在上述多個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第一刀葉的數量為兩個,兩個所述第一刀葉相互對稱,和/或所述第二刀葉的數量為兩個,兩個所述第二刀葉相互對稱,和/或所述第三刀葉的數量為四個,四個所述第三刀葉中兩兩第三刀葉相互對稱。
在該些技術方案中,通過使兩個第一刀葉對稱設置和使四個第三刀葉兩兩對稱設置,以及使兩個第二刀葉對稱設置能夠使第一刀葉、第二刀葉和第三刀葉對各個方向上的食材或冰塊的粉碎攪打的效果一致,因而能夠使杯體內的各個方向上的食材流動的更加順暢、平穩。
在上述多個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第一刀刃為鋸齒形刀刃,和/或所述第三刀刃為鋸齒形刀刃,和/或所述第二刀刃為非鋸齒形刀刃。
在該技術方案中,可優選在第一刀葉和第三刀葉上設置鋸齒狀的刀刃,因為鋸齒狀的刀刃更容易切碎蔬菜、水果等普通食材,因而在第一刀葉和第三刀葉上設置鋸齒狀的刀刃能夠將蔬菜、水果等普通食材攪打的更碎。同時,優選在第二刀刃上設置非鋸齒狀的鈍刃,因為鈍刃相比於鋸齒狀的刀刃而言,其更容易打碎冰塊等比較硬的東西,因而能夠將冰塊打的更碎。
在上述多個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粉碎刀還包括:第一刀根部,所述第一刀根部上設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刀根部通過所述第一通孔套設安裝在所述安裝軸上;第二刀根部,所述第二刀根部上設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刀根部通過所述第二通孔套設安裝在所述安裝軸上,並位於所述第一刀根部靠近所述安裝端的一方;第三刀根部,所述第三刀根部上設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刀根部通過所述第三通孔套設安裝在所述安裝軸上,並位於所述第一刀根部和所述第二刀根部之間;其中,所述至少一個第一刀葉設置在所述第一刀根部上,所述至少一個第二刀葉設置在所述第二刀根部上,所述至少一個第三刀葉設置在所述第三刀根部上,所述第一刀根部與所述至少一個第一刀葉為一體式結構,和/或所述第二刀根部與所述至少一個第二刀葉為一體式結構,和/或所述第三刀根部與所述至少一個第三刀葉為一體式結構。
在該些技術方案中,可在安裝軸上對應第一刀葉、第二刀葉和第三刀葉分別設置一刀根部,即第一刀根部、第二刀根部和第三刀根部,從而能夠將至少一個第一刀葉和至少一個第二刀葉和至少一個第三刀葉通過刀根部安裝在安裝軸上。其中,具體地,可在第一刀根部上設置第一通孔,在第二刀根部上設置第二通孔,在第三刀根部上設置第三通孔,從而可將安裝軸的安裝端依次穿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以實現第一刀葉、第二刀葉和第三刀葉的精確安裝。同時,該種設置還能夠使粉碎刀形成三層結構,因而即能夠對食材形成梯級粉碎攪打又能夠將冰塊打的更碎,因而能夠提高粉碎刀對食材和冰塊的粉碎攪打效果。此外,可優選將第一刀葉、第二刀葉和第三刀葉與對應的刀根部,即第一刀根部、第二刀根部和第三刀根部設置為一體式結構,因為,一體式結構的力學性能好,因而能夠確保對應的刀根部和第一刀葉、第二刀葉和第三刀葉之間的連接強度,其中,較佳者,可將刀第一刀葉、第二刀葉和第三刀葉與對應的刀根部一體製成,批量生產,以提高產品的加工效率,降低產品的加工成本。具體地,可利用同一金屬板折彎出第一刀葉、第二刀葉和第三刀葉及對應的刀根部,以方便、快速且低成本地實現第一刀葉、第二刀葉和第三刀葉的加工。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第一刀根部、所述第二刀根部和所述第三刀根部為一體式結構。
在該技術方案中,可優選將第一刀根部、第二刀根部和第三刀根部設置為一體式結構,因為,一體式結構的力學性能好,因而能夠確保第一刀根部、第二刀根部和第三刀根部之間的連接強度,其中,較佳者,可將第一刀根部、第二刀根部和第三刀根部一體製成,批量生產,以提高產品的加工效率,降低產品的加工成本。
當然,在另一技術方案中,第一刀根部、第二刀根部和第三刀根部也可為分體式結構,此時,便於將第一刀根部、第二刀根部和第三刀根部與對應的刀葉一體製成、批量生產。
當然,還可設置第四刀根部、第五刀根部等,以便能夠利用更多層的刀葉來實現對食材的粉碎攪打。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安裝軸的安裝端上設置有環形安裝槽,所述第一刀根部通過所述第一通孔與所述環形安裝槽的配合套設安裝在所述安裝軸上,所述第二刀根部通過所述第二通孔與所述環形安裝槽的配合套設安裝在所述安裝軸上,所述第三刀根部通過所述第三通孔與所述環形安裝槽的配合套設安裝在所述安裝軸上;其中,所述安裝端的端部上設置有壓邊,所述壓邊壓合在所述第二刀根部上。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設置環形安裝槽能夠利用環形安裝槽來對第一刀根部、第二刀根部和第三刀根部進行定位安裝,具體地,可將安裝軸的安裝端依次穿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然後將第一刀根部、第二刀根部和第三刀根部卡在環形安裝槽內,以利用環形安裝槽實現對第一刀根部、第二刀根部和第三刀根部的卡扣安裝。同時,在第一刀根部、第二刀根部和第三刀根部套設安裝在安裝軸上的環形安裝槽上後,可將安裝軸伸出第二刀根部的部分壓平後壓合在第二根部上,以便能夠簡單快速地實現第一刀根部、第二刀根部和第三刀根部與安裝軸之間的固定及安裝。
當然,在另一技術方案中,也可利用安裝軸和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的過盈配合實現第一刀根部、第二刀根部和第三刀根部與安裝軸之間的安裝。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第一刀根部貼合在所述第三刀根部上,所述第二刀根部貼合在所述第三刀根部上。
在該技術方案中,第一刀根部貼合在第三刀根部上、第二刀根部貼合在第三刀根部上,因此能夠使第一刀葉、第二刀葉和第三刀葉形成一個整體而進行同步旋轉,因而能夠使第一刀葉、第二刀葉和第三刀葉對食材進行同步粉碎,進而能夠使第一刀葉、第二刀葉和第三刀葉更好地同步配合,以提高對食材的粉碎效率,同時,第一刀根部貼合在第三刀根部上、第二刀根部貼合在第三刀根部上還能夠使得第一刀根部、第二刀根部和第三刀根部相互支撐,進而能夠提高第一刀根部、第二刀根部和第三刀根部的強度,此外,該種設置還能夠使粉碎刀的結構更為緊湊合理,因而能夠減小產品的整體體積。還有該種設置能夠防止第一刀根部、第二刀根部和第三刀根部之間形成狹窄縫隙,進而更利於用戶對粉碎刀進行清洗。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第一刀根部、所述第二刀根部和所述第三刀根部的形狀大小一致。
在該技術方案中,第一刀根部、第二刀根部和第三刀根部的形狀大小一致,一方面能夠使第一刀葉、第二刀葉和第三刀葉的強度一致,另一方面能夠減少零部件的類型,以利於產品的標準化。當然,在另一技術方案中,第一刀根部、第二刀根部和第三刀根部的形狀大小也可不一致。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第一刀根部和/或所述第二刀根部和/或所述第三刀根部為方形、圓形,三角形,橢圓形或五邊形,具體地,第一刀根部和/或所述第二刀根部和/或第三刀根部的形狀可根據第一刀葉、第二刀葉和第三刀葉的數量變化而變化。
在該技術方案中,第一刀根部和/或第二刀根部和/或第三刀根部優選為方形,因為方形相比於圓形、橢圓形而言更易加工,因而能夠降低產品的加工成本,提高產品的加工效率。具體地比如,該種結構使得第一刀葉、第二刀葉和第三刀葉能夠通過金屬板快速簡單地折彎形成,而圓形則無法通過金屬板直接折彎形成。當然,第一刀根部和/或第二刀根部和/或第三刀根部也可為圓形,三角形,橢圓形,五邊形或者任意其它形狀。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第一刀根部與所述安裝軸相互垂直安裝,所述第二刀根部與所述安裝軸相互垂直安裝,所述第三刀根部與所述安裝軸相互垂直安裝。
在該技術方案中,第一刀根部與安裝軸相互垂直安裝,第二刀根部與安裝軸相互垂直,第三刀根部與安裝軸相互垂直安裝能夠使第一刀根部、第二刀根部和第三刀根部之間安裝的更加牢靠,因而能夠使第一刀葉、第二刀葉和第三刀葉在粉碎攪打食材時不會與安裝軸脫落,從而即可防止第一刀葉、第二刀葉和第三刀葉脫落傷人,進而即可確保用戶的使用安全。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安裝軸為圓形軸。
在該技術方案中,安裝軸優選為圓形軸,因為圓形軸更易與電機等配合,從而能夠更利於對安裝軸進行驅動。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第一刀葉和/或第二刀葉和/或第三刀葉由金屬材料製成,因為,金屬材料的強度高,耐磨性好,因而能夠更好地粉碎攪打食材。當然,第一刀葉和/或第二刀葉和/或第三刀葉也可為其它硬度比較高的材料製成。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粉碎刀還包括:洩壓孔,設置在所述第一刀葉上和/或所述第三刀葉上。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設置洩壓孔能夠在第一刀葉和/或第三刀葉推送食材時為第一刀葉和/或第三刀葉洩壓,以防止第一刀葉和/或第三刀葉因壓力過大而折斷,具體地,比如,在第一刀葉將食材推送至杯體底部時,若杯體底部的食材聚集的過多,則食材對第一刀葉的阻力較大,而通過設置洩壓孔可利用食材與第一刀葉之間的擠壓,以使食材能夠從洩壓孔內排出,從而對第一刀葉起到洩壓的作用,進而即可使第一刀葉經久耐用而不易折斷,因而即可延長產品的使用壽命,同理,在第三刀葉抽取食材時,若抽取的食材過多,則食材對第三刀葉的阻力較大,而通過設置洩壓孔可利用食材與第三刀葉之間的擠壓,以使食材能夠從洩壓孔內排出,從而對第三刀葉起到洩壓的作用,進而即可使第三刀葉經久耐用而不易折斷,因而也可延長產品的使用壽命。當然,我們也可只在第一刀葉上設置洩壓孔,而不在第三刀葉上設置洩壓孔。
當然,也可在第二刀葉上設置洩壓孔。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至少一個第一刀葉上均設置有所述洩壓孔,且所述至少一個第一刀葉上設置的所述洩壓孔的形狀大小一致。
在該技術方案中,可將第一刀葉上均設置上洩壓孔,從而能夠對所有的第一刀葉進行洩壓,以大幅度提高粉碎刀的整體抗壓能力,而一個或多個第一刀葉上的洩壓孔的形狀大小一致使得每個第一刀葉的洩壓能力一樣,進而能夠使每個第一刀葉對食材的推送效果一致,進而即可使杯體的內的食材平穩地運動,以防止食材波動。當然,也可只在部分第一刀葉上設置洩壓孔,而在其餘部分的第一刀葉上不設置洩壓孔。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洩壓孔包括圓形孔、腰形孔、方形孔錐形孔中的一個或多個。
在該技術方案中,洩壓孔的形狀和大小可以任意設置,具體地,洩壓孔可為圓形孔、腰形孔、方形孔和錐形孔中的一個或多個,因為,這些孔都是比較常見的孔,因而易於加工。
其中,進一步較佳者,所述洩壓孔為沿著第一刀葉或第三刀葉方向延伸的細長孔,因為第一刀葉和第三刀葉一般因為細長形結構,因而通過將洩壓孔設置成細長孔能夠使第一刀葉和第三刀葉的結構與洩壓孔的形狀相適配。
本發明第二方面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食物處理機,該食物處理機包括:機座;杯體組件,所述杯體組件包括杯體和第一方面任一項實施例提供的粉碎刀,所述粉碎刀安裝在所述杯體內。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的食物處理機,具有第一方面任一實施例提供的粉碎刀,因此,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的食物處理機具有第一方面任一實施例提供的粉碎刀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列舉。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食物處理機為豆漿機或破壁機或攪拌機,當然,食物處理機也還可以是除豆漿機、破壁機和攪拌機之外的其它結構。
根據本發明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發明的實踐瞭解到。
為了能夠更清楚地理解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徵和優點,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的詳細描述。需要說明的是,在不衝突的情況下,本申請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徵可以相互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於充分理解本發明,但是,本發明還可以採用其他不同於在此描述的方式來實施,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下面參照圖1至圖4來描述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提供的粉碎刀及食物處理機。
如圖1至圖4所示,本發明第一方面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粉碎刀,用於食物處理機,粉碎刀包括:安裝軸1,安裝軸1包括安裝端和連接端;至少一個第一刀葉2,第一刀葉2安裝在安裝軸1上,第一刀葉2上設置有第一刀刃22,第一刀葉2的厚度為H,厚度H的值為:1mm≤H≤5mm;至少一個第二刀葉3,第二刀葉3安裝在安裝軸1上,並位於第一刀葉2靠近安裝端的一方,第二刀葉3上設置有第二刀刃32;至少一個第三刀葉4,第三刀葉4安裝在安裝軸1上,並位於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之間,第三刀葉4上設置有第三刀刃42;其中,第一刀刃22、第二刀刃32和第三刀刃42中至少有一個刀刃設置在其對應的刀葉遠離安裝端的一面上,第一刀刃22、第二刀刃32和第三刀刃42中至少有一個刀刃設置在其對應的刀葉靠近安裝端的一面上。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的粉碎刀,安裝在攪拌器等食物處理機的杯體內,用於對杯體內的食材進行粉碎攪打,具體地,安裝軸1的安裝端用於安裝第一刀葉2、第二刀葉3和第三刀葉4,安裝軸1的連接端用於與驅動裝置,比如電機驅動連接,以在驅動裝置,比如電機的作用下驅動第一刀葉2、第二刀葉3和第三刀葉4轉動,以對食材、冰塊等進行粉碎攪打,當然,安裝軸1也可以直接是電機的電機軸。而第二刀葉3安裝在安裝軸1上,並位於第一刀葉2靠近安裝端的一方,即第二刀葉3位於第一刀葉2的上方,也即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在安裝軸1上下設置,同時,第三刀葉4設置在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之間,從而便能夠形成三層刀葉,該種設置一方面可利用中層的第三刀葉4來對杯體內的中上部的食材進行粉碎攪打,同時,能夠利用最下層的第一刀葉2來對杯體內的中下部的食材進行粉碎攪打,從而能夠利用第一刀葉2和第三刀葉4對食材進行分層、梯級攪打,因而能夠提高產品對食材的粉碎攪打力度,以將食材攪打的更加細膩,因而能夠提高食物的口感。具體地,可在第一刀葉2和第三刀葉4上設置鋸齒狀的刀刃,以使其能夠通過刀刃將蔬菜,水果等普通食材輕易的切碎,另一方面,由於第二刀葉3設置在第一刀葉2和第三刀葉4的上方,因而還可利用第二刀葉3來打碎冰塊等較硬的食材,具體地,比如可在第二刀葉3上設置非鋸齒狀的鈍刃,以使其能夠專門用於打碎較硬的冰塊,而做成冰沙,而目前的破壁機,均沒有設置專門用於打冰的刀葉,從而使得冰打的不細,即使得打碎的冰渣的顆粒較大,因而降低了食物的口感,而本方案通過設置三層刀葉,一方面能夠利用下層的第一刀葉2和中層的第三刀葉4來對食材進行分層粉碎攪打,另一方面又能夠利用專門的第二刀葉3來將冰塊打的更碎,因而能夠製作出口感更好地冰沙等食物,進而能夠提高由冰塊等製作出的食物的口感,以提升用戶體驗。此外,通過將第一刀葉2的厚度H設置在大於等於1mm小於等於5mm的範圍內即能夠確保第一刀葉2的強度,又能夠防止第一刀葉2的厚度過厚。而第一刀刃22、第二刀刃32和第三刀刃42中至少有一個刀刃設置在其對應的刀葉遠離安裝端的一面上,第一刀刃22、第二刀刃32和第三刀刃42中至少有一個刀刃設置在其對應的刀葉靠近安裝端的一面上,即是說,第一刀刃22、第二刀刃32和第三刀刃42中至少有一個刀刃是開口朝向安裝端設置的,第一刀刃22、第二刀刃32和第三刀刃42中至少有一個刀刃是開口朝向連續端設置的,也即,第一刀刃22、第二刀刃32和第三刀刃42中至少有一個刀刃是設置在其對應的刀葉的上表面上的,且至少有一個刀刃是設置在其對應的刀葉的下表面上的,該種設置使得三個刀刃中即有朝上的刀刃,又有朝下的刀刃,因而能夠對食材進行多向攪拌,從而能夠提高產品對食材的處理效果,以提高食材的口感,進而能夠提高用戶體驗。
其中,較佳者,第一刀刃22的厚度小於第二刀刃32的厚度,即第一刀刃22相對第二刀刃32為利刃,第二刀刃32相對第一刀刃22為鈍刃,和/或第三刀刃42的厚度小於第二刀刃32的厚度,即第三刀刃42相對第二刀刃32為利刃,第二刀刃32相對第三刀刃42為鈍刃。該種設置,使得第一刀刃22和第三刀刃42能夠比較鋒利,因而便於對水果、蔬菜等食材進行切削,同時,該種設置使得第二刀刃32比較鈍,因而使得第二刀刃32的強度較好,從而能夠用於切碎冰塊等較硬的食材。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如圖1至圖4所示,第一刀刃22設置在第一刀葉2遠離安裝端的一面上,第三刀刃42設置在第三刀葉4遠離安裝端的一面上,第二刀刃32設置在第二刀葉3靠近安裝端的一面上。
在該實施例中,可將第一刀葉2的第一刀刃22設置在第一刀葉2遠離安裝端的一面上,即靠近連接端的一面上,也即第一刀刃22設置在第一刀葉2的下表面上,也即第一刀刃22的開口朝下,同理可將第三刀葉4的第三刀刃42設置在第三刀葉4遠離安裝端的一面上,即靠近連接端的一面上,也即第三刀刃42設置在第三刀葉4的下表面上,也即第三刀刃42的開口朝下,該種設置第一刀葉2和第三刀葉4在安裝軸1的作用下旋轉時,便能夠邊粉碎攪打食材,邊將食材向杯體底部及杯體的外側推送,從而能夠使食材從上至下循環運動,而當被推送到的杯體底部的食材越積越多時,先被推送至杯體底部的食材在後被推送至杯體底部的食材的擠壓下,便能夠順著杯體的側壁向上運動,以實現食材從下至上的循環運動,而在食材從下至上運動到杯體的上部時,食材便能夠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下來,而後再被第一刀刃22和第三刀刃42粉碎及向下向外推送,至此即可實現食材的一個完整循環。
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一刀刃22設置在第一刀葉2遠離安裝端的一面上,第三刀刃42設置在第三刀葉4靠近安裝端的一面上第二刀刃32設置在第二刀葉3靠近安裝端的一面上。
在該實施例中,可將第一刀刃22設置在第一刀葉2的下表面上,也即第一刀刃22的開口朝下,同時將第三刀刃42設置在第三刀葉4的上表面上,也即第三刀刃42的開口朝上。該種設置,食材在第一刀刃22的作用下由上至下及由下至下循環運動時,第一刀刃22向下推送食材的速度,即食材向下推送速度要快於食材從杯體上部掉落下來的速度,即食材的回流速度,從而會導致杯體中部形成空隙進而形成負壓,因此當杯體上部的食材再次回流而補充到該空隙時就會導致食材的波動,進而導致食材的循環翻滾運動不合理,進而使得食材不能夠按規定的循環路線和理想的粉碎方位進行運動,而第三刀刃42設置在第三刀葉4靠近安裝端的一面上,即第三刀刃42設置在第三刀葉4的上端面上,也即第三刀刃42的開口朝上,因此,第三刀葉4在安裝軸1的作用下旋轉時,便能夠邊粉碎攪打食材,邊將杯體中上部的周邊的食材聚集抽取到杯體中上部的中間,然後隨著從杯體上部掉落下來的食材一起被第一刀刃22粉碎及向下向外推送,從而通過設置第三刀刃42,第三刀刃42便能夠將杯體中上部的周邊的食材聚集抽取到杯體中上部的中間,以填補到食材循環過程中形成的空隙內,從而即可消除食材循環過程中形成的縫隙和負壓,進而當杯體上部的食材再次回流時,便能夠非常平穩地與第三刀刃42抽取的食材混合,進而被第一刀刃22粉碎並向下推送,因而即可避免食材的波動,以使食材能夠按規定的循環路線和理想的粉碎方位進行循環運動,進而一方面便能夠對食材進行有效粉碎,以確保食材的加工效率和加工效果,另一方面可減小因食材波動而對安裝軸1的衝擊,進而使得安裝軸1能夠更為平穩地轉動,進而即可減小攪拌器的波動,以使攪拌器平穩地轉動,而攪拌器平穩地轉動會降低攪拌器的噪音和摩擦生熱,進而能夠降低攪拌器的溫升等。同時,該種設置由於食材循環時沒有形成空隙,因而第一刀葉2的第一刀刃22能夠始終作用在食材上,從而便能夠提高粉碎刀對食材的粉碎效率,確保粉碎刀對食材的粉碎效果,而通過第三刀葉4的第三刀刃42的粉碎作用,能夠進一步提高粉碎刀對食材的粉碎效率,進而能夠進一步確保粉碎刀對食材的粉碎效果。
其中,較佳者,第一刀刃22與第一刀葉2和/或第二刀刃32與第二刀葉3和/或第三刀刃42與第三刀葉4為一體式結構。第一刀刃22與第一刀葉2和/或第二刀刃32與第二刀葉3和/或第三刀刃42與第三刀葉4為一體式結構能夠提高第一刀刃22與第一刀葉2和/或第二刀刃32與第二刀葉3和/或第三刀刃42與第三刀葉4的連接強度,進而能夠提高第一刀葉2和/或第二刀葉3和/或第三刀葉4的抗擠壓強度,以使產品經久耐用。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如圖1至圖4所示,第一刀刃22設置在第一刀葉2的一側上,第二刀刃32設置在第二刀葉3的一側上,第三刀刃42設置在第三刀葉4的一側上。
在該實施例中,可只在第一刀葉2、第二刀葉3和第三刀葉4的單側上設置刀刃,因為,攪拌器在攪拌食物時都是沿同一方向攪拌粉碎食物,因此,在第一刀葉2、第二刀葉3和第三刀葉4的單側上設置刀刃即可滿足產品的要求,而只在第一刀葉2、第二刀葉3和第三刀葉4的單側上設置刀刃能夠簡化第第一刀葉2、第二刀葉3和第三刀葉4的結構,因而能夠簡化加工工序,降低加工成本。
在另一實施例中,較佳者,至少一個第一刀葉2的兩側上均設置有第一刀刃22,和/或至少一個第二刀葉3的兩側上均設置有第二刀刃32,和/或至少一個第三刀葉4的兩側上均設置有第三刀刃42。
在該實施例中,通過在第一刀葉2的兩側設置第一刀刃22,使得第一刀葉2的兩側均能夠用於食材粉碎,因而第一刀葉2無論是順時針旋轉還是逆時針旋轉均能夠對食材進行粉碎,進而能夠實現第一刀葉2的雙面粉碎。同理,通過在第二刀葉3的兩側均設置第二刀刃32,使得第二刀葉3的兩側均能夠用於打碎冰塊,因而第二刀葉3無論是順時針旋轉還是逆時針旋轉均能夠對食材進行粉碎,進而能夠實現第二刀葉3的雙面打冰。同理,通過在第三刀葉4的兩側均設置第三刀刃42,使得第三刀葉4的兩側均能夠用於食材粉碎,因而第三刀葉4無論是順時針旋轉還是逆時針旋轉均能夠對食材進行粉碎,進而能夠實現第三刀葉4的雙面粉碎。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如圖1所示,第一刀刃22設置在第一刀葉2的第一側上,第一刀刃22的第一側與第一刀葉2的第二側為相對設置的兩側,第一刀葉2的第一側與第一刀葉2的第二側之間呈預設角度A設置,其中,20°≤A≤40°,第一刀葉2靠近安裝軸1的一端的寬度大於第一刀葉2遠離安裝軸1的一端的寬度。
在該實施例中,通過將第一刀葉2的第一側,即設置有第一刀刃22的一側和第一刀葉2的第二側即沒有設置第一刀刃22的一側呈預設角度A設置,且A大於等於20°小於等於40°,即是說第一刀葉2的左右兩側不呈平行設置,而是大致呈三角形設置,而該種設置可使得第一刀葉2遠離安裝軸1的一端比較尖,因而第一刀葉2在粉碎攪打食材時,其端部的面積較小,因而更不易被食材阻擋,進而一方面能夠減小食材對第一刀葉2的磨損,另一方面能夠使第一刀葉2旋轉的更塊,因而能夠加大第一刀葉2對食材的粉碎力度,以提升粉碎刀攪打食材的攪打效果,因而能夠使食材攪打得更加細膩,因而能夠提升食物的口感,以提升用戶體驗。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如圖1所示,第二刀刃32設置在第二刀葉3的第一側上,第二刀刃32的第一側與第二刀葉3的第二側為相對設置的兩側,第二刀葉3的第一側與第二刀葉3的第二側之間呈預設角度B設置,其中,20°≤B≤50°,第二刀葉3靠近安裝軸1的一端的寬度大於第二刀葉3遠離安裝軸1的一端的寬度。
在該實施例中,通過將第二刀葉3的第一側,即設置有第二刀刃32的一側和第二刀葉3的第二側即沒有設置第二刀刃32的一側呈預設角度B設置,且B大於等於20°小於等於50°,即是說第二刀葉3的左右兩側不呈平行設置,而是大致呈三角形設置,而該種設置可使得第二刀葉3遠離安裝軸1的一端比較尖,因而第二刀葉3在粉碎攪打食材時,其端部的面積較小,因而更不易被食材阻擋,進而一方面能夠減小食材對第二刀葉3的磨損,另一方面能夠使第二刀葉3旋轉的更塊,因而能夠加大第二刀葉3對食材的粉碎力度,以提升粉碎刀攪打食材的攪打效果,因而能夠使食材攪打得更加細膩,因而能夠提升食物的口感,以提升用戶體驗。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如圖1所示,第三刀刃42設置在第三刀葉4的第一側上,第三刀刃42的第一側與第三刀葉4的第二側為相對設置的兩側,第三刀葉4的第一側與第三刀葉4的第二側之間呈預設角度C設置,其中,20°≤C≤40°,第三刀葉4靠近安裝軸1的一端的寬度大於第三刀葉4遠離安裝軸1的一端的寬度。
在該實施例中,通過將第三刀葉4的第一側,即設置有第三刀刃42的一側和第三刀葉4的第二側即沒有設置第三刀刃42的一側呈預設角度C設置,且C大於等於20°小於等於40°,即是說第三刀葉4的左右兩側不呈平行設置,而是大致呈三角形設置,而該種設置可使得第三刀葉4遠離安裝軸1的一端比較尖,因而第三刀葉4在粉碎攪打食材時,其端部的面積較小,因而更不易被食材阻擋,進而一方面能夠減小食材對第三刀葉4的磨損,另一方面能夠使第三刀葉4旋轉的更塊,因而能夠加大第三刀葉4對食材的粉碎力度,以提升粉碎刀攪打食材的攪打效果,因而能夠使食材攪打得更加細膩,因而能夠提升食物的口感,以提升用戶體驗。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如圖2和圖3所示,第一刀葉2的一端設置在安裝軸1上,第一刀葉2的另一端傾斜向連接端的方向延伸,其中,第一刀葉2的傾斜角度為D,其中,30°≤D≤60°。
在該實施例中,可將第一刀葉2傾斜向下安裝在安裝軸1上,以便第一刀葉2能夠延伸到杯體的中下部和底部,以對食材進行粉碎攪打,而通過將第一刀葉2的傾斜角度D設置在大於等於30°小於等於60°的範圍內,能夠使第一刀葉2能夠儘量延伸到杯體的底部,以便能夠對杯體底部的食材進行粉碎攪打,進而能夠提高產品的攪打力度,以提升產品對食材的攪打效果,以使加工出的食物更加細膩,口感更好,進而便能夠提升用戶體驗。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如圖4所示,第二刀葉3的一端設置在安裝軸1上,第二刀葉3的另一端傾斜向遠離連接端的方向延伸,其中,第二刀葉3的傾斜角度為E,其中,50°≤E≤80°。
在該實施例中,可將第二刀葉3傾斜向上安裝在安裝軸1上,以便第二刀葉3能夠延伸到杯體的中上部,以對冰塊等較硬的食材進行粉碎攪打,而通過將第二刀葉3的傾斜角度E設置在大於等於50°小於等於80°的範圍內,能夠使第二刀葉3能夠儘量延伸到杯體的上部,以便能夠對杯體上部的冰塊等較硬的食材進行粉碎攪打,進而能夠提高產品的攪打力度,以提升產品對冰塊等的攪打效果,以使加工出的冰塊等更加細膩。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如圖2和圖3所示,第三刀葉4(包括第三刀葉4a和4b)的一端設置在安裝軸1上,第三刀葉4a的另一端垂直於安裝軸1和/或第三刀葉4b的另一端傾斜向遠離連接端的方向延伸,其中,第三刀葉4b的傾斜角度為F,其中,15°≤F≤50°。
進一步,較佳者,第三刀葉4的數量為多個,其中,多個第三刀葉4中的部分第三刀葉4a垂直於安裝軸1設置,多個第三刀葉4中的其餘部分第三刀葉4b傾斜向遠離連接端的方向設置,其中,多個第三刀葉4中的其餘部分第三刀葉4b的傾斜角度F,其中,15°≤F≤50°。
在該實施例中,可利用中層的第三刀葉4對杯體內中上部的食材進行粉碎攪打,其中,具體地,可將部分第三刀葉4a垂直於安裝軸1設置,以對杯體內中部的食材進行粉碎攪打,同時,可將部分第三刀葉4b傾斜向上安裝在安裝軸1上,以對杯體內上部的食材進行粉碎攪打,該種設置使得第三刀葉4能夠形成多層設置,因而能夠對食材進行分層切割,即能夠使多個第三刀葉4形成梯度,因而能夠利用多個第三刀葉4對不同高度的食材,比如杯體中部的和杯體上部的食材進行粉碎攪打,以便能夠提高產品對食材攪打力度,以提升產品對食材的攪打效果,以使加工出的食物更加細膩,口感更好,進而便能夠提升用戶體驗。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如圖2和圖3所示,第一刀葉2遠離安裝軸1的一端向靠近安裝端的方向彎折並形成彎折部,其中,彎折部與第一刀葉2之間的夾角為G,其中,130°≤G≤160°。
在該實施例中,可將第一刀葉2遠離安裝軸1的一端向上彎折上翹,其中,彎折上翹的角度優選大於等於20°小於等於50°,即彎折後,彎折部與原來的第一刀葉2形成的夾角G大於等於130°小於等於160°,該種設置可將第一刀葉2延伸到杯體的底部,而將第一刀葉2彎折上翹能夠使這第一刀葉2能夠延伸到杯體的邊緣,因而能夠增加第一刀葉2作用在食材上面積,因而能夠增大第一刀葉2對食材的攪打力度,因而能夠進一步提高產品對食材攪打的整體力度,以提升產品對食材的攪打效果,進而使得加工出的食物更加細膩,口感更好,進而能夠提升用戶體驗。
在上述多個實施例中,較佳者,如圖1至圖4所示,第一刀葉2的數量為兩個,和/或第二刀葉3的數量為兩個,和/或第三刀葉4的數量為四個。
在該些實施例中,第一刀葉2的數量為兩個,第二刀葉3的數量為兩個,第三刀葉4的數量為四個,從而可形成三層八葉刀,該種設置使得粉碎刀的結構比較合理,即不會使得刀葉過多,而增加產品的成本,也不會因刀葉過少而降低產品對食材和冰塊等的攪打力度,即該種設置即能夠降低產品的成本,又能夠確保產品對食材的粉碎攪打力度,以確保產品對食材、冰塊等的攪打效果,以使加工出的食材和冰塊等更加細膩。
在上述多個實施例中,較佳者,第一刀葉2的數量為兩個,兩個第一刀葉2相互對稱,和/或第二刀葉3的數量為兩個,兩個第二刀葉3相互對稱,和/或第三刀葉4的數量為四個,四個第三刀葉4中兩兩第三刀葉4相互對稱。
在該些實施例中,通過使兩個第一刀葉2對稱設置和使四個第三刀葉4兩兩對稱設置,以及使兩個第二刀葉3對稱設置能夠使第一刀葉2、第二刀葉3和第三刀葉4對各個方向上的食材或冰塊的粉碎攪打的效果一致,因而能夠使杯體內的各個方向上的食材流動的更加順暢、平穩。
在上述多個實施例中,較佳者,如圖1至圖4所示,第一刀刃22為鋸齒形刀刃,和/或第三刀刃42為鋸齒形刀刃,和/或第二刀刃32為非鋸齒形刀刃。
在該實施例中,可優選在第一刀葉2和第三刀葉4上設置鋸齒狀的刀刃,因為鋸齒狀的刀刃更容易切碎蔬菜、水果等普通食材,因而在第一刀葉2和第三刀葉4上設置鋸齒狀的刀刃能夠將蔬菜、水果等普通食材攪打的更碎。同時,優選在第二刀刃32上設置非鋸齒狀的鈍刃,因為鈍刃相比於鋸齒狀的刀刃而言,其更容易打碎冰塊等比較硬的東西,因而能夠將冰塊打的更碎。
在上述多個實施例中,較佳者,如圖1至圖4所示,粉碎刀還包括:第一刀根部5,第一刀根部5上設置有第一通孔,第一刀根部5通過第一通孔套設安裝在安裝軸1上;第二刀根部6,第二刀根部6上設置有第二通孔,第二刀根部6通過第二通孔套設安裝在安裝軸1上,並位於第一刀根部5靠近安裝端的一方;第三刀根部7,第三刀根部7上設置有第三通孔,第三刀根部7通過第三通孔套設安裝在安裝軸1上,並位於第一刀根部5和第二刀根部6之間;其中,至少一個第一刀葉2設置在第一刀根部5上,至少一個第二刀葉3設置在第二刀根部6上,至少一個第三刀葉4設置在第三刀根部7上,第一刀根部5與至少一個第一刀葉2為一體式結構,和/或第二刀根部6與至少一個第二刀葉3為一體式結構,和/或第三刀根部7與至少一個第三刀葉4為一體式結構。
在該些實施例中,可在安裝軸1上對應第一刀葉2、第二刀葉3和第三刀葉4分別設置一刀根部,即第一刀根部5、第二刀根部6和第三刀根部7,從而能夠將至少一個第一刀葉2和至少一個第二刀葉3和至少一個第三刀葉4通過刀根部安裝在安裝軸1上。其中,具體地,可在第一刀根部5上設置第一通孔,在第二刀根部6上設置第二通孔,在第三刀根部7上設置第三通孔,從而可將安裝軸1的安裝端依次穿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以實現第一刀葉2、第二刀葉3和第三刀葉4的精確安裝。同時,該種設置還能夠使粉碎刀形成三層結構,因而即能夠對食材形成梯級粉碎攪打又能夠將冰塊打的更碎,因而能夠提高粉碎刀對食材和冰塊的粉碎攪打效果。此外,可優選將第一刀葉2、第二刀葉3和第三刀葉4與對應的刀根部,即第一刀根部5、第二刀根部6和第三刀根部7設置為一體式結構,因為,一體式結構的力學性能好,因而能夠確保對應的刀根部和第一刀葉2、第二刀葉3和第三刀葉4之間的連接強度,其中,較佳者,可將刀第一刀葉2、第二刀葉3和第三刀葉4與對應的刀根部一體製成,批量生產,以提高產品的加工效率,降低產品的加工成本。具體地,可利用同一金屬板折彎出第一刀葉2、第二刀葉3和第三刀葉4及對應的刀根部,以方便、快速且低成本地實現第一刀葉2、第二刀葉3和第三刀葉4的加工。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如圖1至圖4所示,第一刀根部5、第二刀根部6和第三刀根部7為一體式結構。
在該實施例中,可優選將第一刀根部5、第二刀根部6和第三刀根部7設置為一體式結構,因為,一體式結構的力學性能好,因而能夠確保第一刀根部5、第二刀根部6和第三刀根部7之間的連接強度,其中,較佳者,可將第一刀根部5、第二刀根部6和第三刀根部7一體製成,批量生產,以提高產品的加工效率,降低產品的加工成本。
當然,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一刀根部5、第二刀根部6和第三刀根部7也可為分體式結構,此時,便於將第一刀根部5、第二刀根部6和第三刀根部7與對應的刀葉一體製成、批量生產。
當然,還可設置第四刀根部、第五刀根部等,以便能夠利用更多層的刀葉來實現對食材的粉碎攪打。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安裝軸1的安裝端上設置有環形安裝槽,第一刀根部5通過第一通孔與環形安裝槽的配合套設安裝在安裝軸1上,第二刀根部6通過第二通孔與環形安裝槽的配合套設安裝在安裝軸1上,第三刀根部7通過第三通孔與環形安裝槽的配合套設安裝在安裝軸1上;其中,安裝端的端部上設置有壓邊,壓邊壓合在第二刀根部6上。
在該實施例中,通過設置環形安裝槽能夠利用環形安裝槽來對第一刀根部5、第二刀根部6和第三刀根部7進行定位安裝,具體地,可將安裝軸1的安裝端依次穿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然後將第一刀根部5、第二刀根部6和第三刀根部7卡在環形安裝槽內,以利用環形安裝槽實現對第一刀根部5、第二刀根部6和第三刀根部7的卡扣安裝。同時,在第一刀根部5、第二刀根部6和第三刀根部7套設安裝在安裝軸1上的環形安裝槽上後,可將安裝軸1伸出第二刀根部6的部分壓平後壓合在第二根部上,以便能夠簡單快速地實現第一刀根部5、第二刀根部6和第三刀根部7與安裝軸1之間的固定及安裝。
當然,在另一實施例中,也可利用安裝軸1和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的過盈配合實現第一刀根部5、第二刀根部6和第三刀根部7與安裝軸1之間的安裝。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如圖2至圖4所示,第一刀根部5貼合在第三刀根部7上,第二刀根部6貼合在第三刀根部7上。
在該實施例中,第一刀根部5貼合在第三刀根部7上、第二刀根部6貼合在第三刀根部7上,因此能夠使第一刀葉2、第二刀葉3和第三刀葉4形成一個整體而進行同步旋轉,因而能夠使第一刀葉2、第二刀葉3和第三刀葉4對食材進行同步粉碎,進而能夠使第一刀葉2、第二刀葉3和第三刀葉4更好地同步配合,以提高對食材的粉碎效率,同時,第一刀根部5貼合在第三刀根部7上、第二刀根部6貼合在第三刀根部7上還能夠使得第一刀根部5、第二刀根部6和第三刀根部7相互支撐,進而能夠提高第一刀根部5、第二刀根部6和第三刀根部7的強度,此外,該種設置還能夠使粉碎刀的結構更為緊湊合理,因而能夠減小產品的整體體積。還有該種設置能夠防止第一刀根部5、第二刀根部6和第三刀根部7之間形成狹窄縫隙,進而更利於用戶對粉碎刀進行清洗。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如圖2至圖4所示,第一刀根部5、第二刀根部6和第三刀根部7的形狀大小一致。
在該實施例中,第一刀根部5、第二刀根部6和第三刀根部7的形狀大小一致,一方面能夠使第一刀葉2、第二刀葉3和第三刀葉4的強度一致,另一方面能夠減少零部件的類型,以利於產品的標準化。當然,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一刀根部5、第二刀根部6和第三刀根部7的形狀大小也可不一致。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第一刀根部5和/或第二刀根部6和/或第三刀根部7為方形、圓形,三角形,橢圓形或五邊形,具體地,第一刀根部5和/或第二刀根部6和/或第三刀根部7的形狀可根據第一刀葉2、第二刀葉3和第三刀葉4的數量變化而變化。
在該實施例中,第一刀根部5和/或第二刀根部6和/或第三刀根部7優選為方形,因為方形相比於圓形、橢圓形而言更易加工,因而能夠降低產品的加工成本,提高產品的加工效率。具體地比如,該種結構使得第一刀葉2、第二刀葉3和第三刀葉4能夠通過金屬板快速簡單地折彎形成,而圓形則無法通過金屬板直接折彎形成。當然,第一刀根部5和/或第二刀根部6和/或第三刀根部7也可為圓形,三角形,橢圓形,五邊形或者任意其它形狀。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第一刀根部5與安裝軸1相互垂直安裝,第二刀根部6與安裝軸1相互垂直安裝,第三刀根部7與安裝軸1相互垂直安裝。
在該實施例中,第一刀根部5與安裝軸1相互垂直安裝,第二刀根部6與安裝軸1相互垂直,第三刀根部7與安裝軸1相互垂直安裝能夠使第一刀根部5、第二刀根部6和第三刀根部7之間安裝的更加牢靠,因而能夠使第一刀葉2、第二刀葉3和第三刀葉4在粉碎攪打食材時不會與安裝軸1脫落,從而即可防止第一刀葉2、第二刀葉3和第三刀葉4脫落傷人,進而即可確保用戶的使用安全。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如圖2至圖4所示,安裝軸1為圓形軸。
在該實施例中,安裝軸1優選為圓形軸,因為圓形軸更易與電機等配合,從而能夠更利於對安裝軸1進行驅動。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第一刀葉2和/或第二刀葉3和/或第三刀葉4由金屬材料製成,因為,金屬材料的強度高,耐磨性好,因而能夠更好地粉碎攪打食材。當然,第一刀葉2和/或第二刀葉3和/或第三刀葉4也可為其它硬度比較高的材料製成。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粉碎刀還包括:洩壓孔(圖中未示出),設置在第一刀葉2上和/或第三刀葉4上。
在該實施例中,通過設置洩壓孔能夠在第一刀葉2和/或第三刀葉4推送食材時為第一刀葉2和/或第三刀葉4洩壓,以防止第一刀葉2和/或第三刀葉4因壓力過大而折斷,具體地,比如,在第一刀葉2將食材推送至杯體底部時,若杯體底部的食材聚集的過多,則食材對第一刀葉2的阻力較大,而通過設置洩壓孔可利用食材與第一刀葉2之間的擠壓,以使食材能夠從洩壓孔內排出,從而對第一刀葉2起到洩壓的作用,進而即可使第一刀葉2經久耐用而不易折斷,因而即可延長產品的使用壽命,同理,在第三刀葉4抽取食材時,若抽取的食材過多,則食材對第三刀葉4的阻力較大,而通過設置洩壓孔可利用食材與第三刀葉4之間的擠壓,以使食材能夠從洩壓孔內排出,從而對第三刀葉4起到洩壓的作用,進而即可使第三刀葉4經久耐用而不易折斷,因而也可延長產品的使用壽命。當然,我們也可只在第一刀葉2上設置洩壓孔,而不在第三刀葉4上設置洩壓孔。
當然,也可在第二刀葉3上設置洩壓孔。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至少一個第一刀葉2上均設置有洩壓孔,且至少一個第一刀葉2上設置的洩壓孔的形狀大小一致。
在該實施例中,可將第一刀葉2上均設置上洩壓孔,從而能夠對所有的第一刀葉2進行洩壓,以大幅度提高粉碎刀的整體抗壓能力,而一個或多個第一刀葉2上的洩壓孔的形狀大小一致使得每個第一刀葉2的洩壓能力一樣,進而能夠使每個第一刀葉2對食材的推送效果一致,進而即可使杯體的內的食材平穩地運動,以防止食材波動。當然,也可只在部分第一刀葉2上設置洩壓孔,而在其餘部分的第一刀葉2上不設置洩壓孔。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洩壓孔包括圓形孔、腰形孔、方形孔錐形孔中的一個或多個。
在該實施例中,洩壓孔的形狀和大小可以任意設置,具體地,洩壓孔可為圓形孔、腰形孔、方形孔和錐形孔中的一個或多個,因為,這些孔都是比較常見的孔,因而易於加工。
其中,進一步較佳者,洩壓孔為沿著第一刀葉2或第三刀葉4方向延伸的細長孔,因為第一刀葉2和第三刀葉4一般因為細長形結構,因而通過將洩壓孔設置成細長孔能夠使第一刀葉2和第三刀葉4的結構與洩壓孔的形狀相適配。
本發明第二方面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食物處理機(圖中未示出),該食物處理機包括:機座;杯體組件,杯體組件包括杯體和第一方面任一項實施例提供的粉碎刀,粉碎刀安裝在杯體內。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的食物處理機,具有第一方面任一實施例提供的粉碎刀,因此,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的食物處理機具有第一方面任一實施例提供的粉碎刀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列舉。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食物處理機為豆漿機或破壁機或攪拌機,當然,食物處理機也還可以是除豆漿機、破壁機和攪拌機之外的其它結構。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術語「連接」、 「安裝」、 「固定」等均應做廣義理解,例如,「連接」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術語「一個實施例」、 「一些實施例」、「具體實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徵、結構、材料或特點包含於本發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實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徵、結構、材料或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以上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
以上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發明,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綜上所述,本發明所揭露之技術手段確能有效解決習知等問題,並達致預期之目的與功效,且申請前未見諸於刊物、未曾公開使用且具長遠進步性,誠屬專利法所稱之發明無誤,爰依法提出申請,懇祈 鈞上惠予詳審並賜准發明專利,至感德馨。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數種較佳實施例,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發明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安裝軸
2‧‧‧第一刀葉
22‧‧‧第一刀刃
3‧‧‧第二刀葉
32‧‧‧第二刀刃
4‧‧‧第三刀葉
4a‧‧‧第三刀葉
4b‧‧‧第三刀葉
42‧‧‧第三刀刃
5‧‧‧第一刀根部
6‧‧‧第二刀根部
7‧‧‧第三刀根部
圖1係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提供的粉碎刀的結構示意圖。 圖2係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提供的粉碎刀的另一結構示意圖。 圖3係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提供的粉碎刀的又一結構示意圖。 圖4係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提供的粉碎刀的再一結構示意圖。

Claims (13)

  1. 一種粉碎刀,用於食物處理機,其改良在於,包括: 安裝軸,所述安裝軸包括安裝端和連接端; 至少一個第一刀葉,所述第一刀葉安裝在所述安裝軸上,所述第一刀葉上設置有第一刀刃,所述第一刀葉的厚度為H,厚度H的值為:1mm≤H≤5mm; 至少一個第二刀葉,所述第二刀葉安裝在所述安裝軸上,並位於所述第一刀葉靠近所述安裝端的一方,所述第二刀葉上設置有第二刀刃; 至少一個第三刀葉,所述第三刀葉安裝在所述安裝軸上,並位於所述第一刀葉和所述第二刀葉之間,所述第三刀葉上設置有第三刀刃; 其中,所述第一刀刃、所述第二刀刃和所述第三刀刃中至少有一個刀刃設置在其對應的刀葉遠離所述安裝端的一面上,所述第一刀刃、所述第二刀刃和所述第三刀刃中至少有一個刀刃設置在其對應的刀葉靠近所述安裝端的一面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粉碎刀,其中,所述第一刀刃設置在所述第一刀葉遠離所述安裝端的一面上,所述第三刀刃設置在所述第三刀葉遠離所述安裝端的一面上,所述第二刀刃設置在所述第二刀葉靠近所述安裝端的一面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粉碎刀,其中,所述第一刀刃設置在所述第一刀葉的第一側上,所述第一刀刃的第一側與所述第一刀葉的第二側為相對設置的兩側,所述第一刀葉的第一側與所述第一刀葉的第二側之間呈預設角度A設置,其中,20°≤A≤40°,所述第一刀葉靠近所述安裝軸的一端的寬度大於第一刀葉遠離所述安裝軸的一端的寬度;和/或 所述第二刀刃設置在所述第二刀葉的第一側上,所述第二刀刃的第一側與所述第二刀葉的第二側為相對設置的兩側,所述第二刀葉的第一側與所述第二刀葉的第二側之間呈預設角度B設置,其中,20°≤B≤50°,所述第二刀葉靠近所述安裝軸的一端的寬度大於第二刀葉遠離所述安裝軸的一端的寬度;和/或 所述第三刀刃設置在所述第三刀葉的第一側上,所述第三刀刃的第一側與所述第三刀葉的第二側為相對設置的兩側,所述第三刀葉的第一側與所述第三刀葉的第二側之間呈預設角度C設置,其中,20°≤C≤40°,所述第三刀葉靠近所述安裝軸的一端的寬度大於第三刀葉遠離所述安裝軸的一端的寬度。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粉碎刀,其中,所述第一刀葉的一端設置在所述安裝軸上,所述第一刀葉的另一端傾斜向所述連接端的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第一刀葉的傾斜角度為D,其中,30°≤D≤60°;和/或 所述第二刀葉的一端設置在所述安裝軸上,所述第二刀葉的另一端傾斜向遠離所述連接端的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第二刀葉的傾斜角度為E,其中,50°≤E≤80°;和/或 所述第三刀葉的一端設置在所述安裝軸上,所述第三刀葉的另一端垂直於所述安裝軸和/或所述第三刀葉的另一端傾斜向遠離所述連接端的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第三刀葉的傾斜角度為F,其中,15°≤F≤50°。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粉碎刀,其中,所述第一刀葉遠離所述安裝軸的一端向靠近所述安裝端的方向彎折並形成彎折部,其中,所述彎折部與所述第一刀葉之間的夾角為G,其中,130°≤G≤160°。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中項任一項所述之粉碎刀,其中,所述第一刀葉的數量為兩個,和/或所述第二刀葉的數量為兩個,和/或所述第三刀葉的數量為四個。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粉碎刀,其中,所述第一刀葉的數量為兩個,兩個所述第一刀葉相互對稱,和/或所述第二刀葉的數量為兩個,兩個所述第二刀葉相互對稱;和/或 所述第三刀葉的數量為四個,四個所述第三刀葉中兩兩第三刀葉相互對稱。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中任一項所述之粉碎刀,其中,所述第一刀刃為鋸齒形刀刃,和/或所述第三刀刃為鋸齒形刀刃,和/或所述第二刀刃為非鋸齒形刀刃。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中任一項所述之粉碎刀,其中,還包括: 第一刀根部,所述第一刀根部上設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刀根部通過所述第一通孔套設安裝在所述安裝軸上; 第二刀根部,所述第二刀根部上設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刀根部通過所述第二通孔套設安裝在所述安裝軸上,並位於所述第一刀根部靠近所述安裝端的一方; 第三刀根部,所述第三刀根部上設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刀根部通過所述第三通孔套設安裝在所述安裝軸上,並位於所述第一刀根部和所述第二刀根部之間; 其中,所述至少一個第一刀葉設置在所述第一刀根部上,所述至少一個第二刀葉設置在所述第二刀根部上,所述至少一個第三刀葉設置在所述第三刀根部上,所述第一刀根部與所述至少一個第一刀葉為一體式結構,和/或所述第二刀根部與所述至少一個第二刀葉為一體式結構,和/或所述第三刀根部與所述至少一個第三刀葉為一體式結構。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粉碎刀,其中,所述第一刀根部、所述第二刀根部和所述第三刀根部為一體式結構。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粉碎刀,其中,所述安裝軸的安裝端上設置有環形安裝槽,所述第一刀根部通過所述第一通孔與所述環形安裝槽的配合套設安裝在所述安裝軸上,所述第二刀根部通過所述第二通孔與所述環形安裝槽的配合套設安裝在所述安裝軸上,所述第三刀根部通過所述第三通孔與所述環形安裝槽的配合套設安裝在所述安裝軸上; 其中,所述安裝端的端部上設置有壓邊,所述壓邊壓合在所述第二刀根部上。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粉碎刀,其中,所述第一刀根部貼合在所述第三刀根部上,所述第二刀根部貼合在所述第三刀根部上;和/或 所述第一刀根部與所述安裝軸相互垂直安裝,所述第二刀根部與所述安裝軸相互垂直安裝,所述第三刀根部與所述安裝軸相互垂直安裝;和/或 所述安裝軸為圓形軸。
  13. 一種食物處理機,其改良在於,包括: 機座; 杯體組件,所述杯體組件包括杯體和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2項中任一項所述之粉碎刀,所述粉碎刀安裝在所述杯體內。
TW107100221A 2017-06-06 2018-01-03 粉碎刀及食物處理機 TWI6530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201710418740.0 2017-06-06
CN201710418740.0A CN108991950B (zh) 2017-06-06 粉碎刀及食物处理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02400A true TW201902400A (zh) 2019-01-16
TWI653018B TWI653018B (zh) 2019-03-11

Family

ID=645670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0221A TWI653018B (zh) 2017-06-06 2018-01-03 粉碎刀及食物處理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TW (1) TWI653018B (zh)
WO (1) WO201822355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10044071A (ko) * 2019-10-14 2021-04-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블렌더
USD1021533S1 (en) 2022-05-09 2024-04-09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User interface for a micro puree machine
USD1021520S1 (en) 2022-05-09 2024-04-09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Housing for a micro puree machine
US20230371752A1 (en) 2022-05-18 2023-11-23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Micro puree machine with partial depth processing
US20230371753A1 (en) 2022-05-18 2023-11-23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Lid and blade assembly for a micro puree mach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04045Y (zh) * 2009-04-29 2010-02-17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料理机用粉碎刀具
US9814357B2 (en) * 2013-03-14 2017-11-14 Spectrum Brands, Inc. Container and blade arrangement for food preparation appliance
CN103784034B (zh) * 2014-01-25 2016-08-17 浙江爱仕达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搅拌刀
CN204520414U (zh) * 2015-03-31 2015-08-05 广州市福立达电器有限公司 搅拌刀具以及搅拌器
CN204743871U (zh) 2015-07-03 2015-11-11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打浆刀及打浆机
CN206284984U (zh) * 2016-09-26 2017-06-30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食物料理机
CN206761573U (zh) * 2017-01-19 2017-12-19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粉碎刀及食物处理机
CN206761571U (zh) * 2017-01-19 2017-12-19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粉碎刀及食物处理机
CN206761574U (zh) * 2017-01-19 2017-12-19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粉碎刀及食物处理机
CN206761572U (zh) * 2017-01-19 2017-12-19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粉碎刀及食物处理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53018B (zh) 2019-03-11
WO2018223555A1 (zh) 2018-12-13
CN108991950A (zh) 2018-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53018B (zh) 粉碎刀及食物處理機
KR101064127B1 (ko) 음식물 믹서기용 커터
CN206761574U (zh) 粉碎刀及食物处理机
CN206761571U (zh) 粉碎刀及食物处理机
CN108991951B (zh) 粉碎刀及食物处理机
CN201057975Y (zh) 食品加工机的刀具结构
CN207492674U (zh) 粉碎刀及食物处理机
CN114403725B (zh) 粉碎刀及食物处理机
KR101231916B1 (ko) 식품용 믹서
CN108324132B (zh) 具有搅拌功能的料理机
CN206548384U (zh) 杯体组件和食物料理机
CN206761578U (zh) 具有搅拌功能的料理机
CN108991950B (zh) 粉碎刀及食物处理机
CN209346806U (zh) 一种粉碎刀片
CN207492675U (zh) 粉碎刀及食物处理机
KR200462836Y1 (ko) 소형 블렌더
CN219578758U (zh) 搅拌刀组件和料理机
CN208371667U (zh) 搅拌刀组件、搅拌杯组件及食物料理机
CN108324139B (zh) 粉碎刀片和料理机
CN109276166A (zh) 一种粉碎刀片
CN213757857U (zh) 料理机的机头和料理机
CN215272255U (zh) 刀具组件、料理杯及料理机
CN211432484U (zh) 粉碎刀、刀组件和料理机
CN108324137A (zh) 粉碎刀及食物处理机
CN108324138A (zh) 粉碎刀及食物处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