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40065A - 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40065A
TW201840065A TW107112990A TW107112990A TW201840065A TW 201840065 A TW201840065 A TW 201840065A TW 107112990 A TW107112990 A TW 107112990A TW 107112990 A TW107112990 A TW 107112990A TW 201840065 A TW201840065 A TW 20184006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or
plate
wiring
connector
contac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129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79812B (zh
Inventor
山下正樹
本田洋輔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本航空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本航空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本航空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400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400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798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7981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Abstract

連接器,是使具有可撓性之薄片狀的配線零件安裝成直角,於配線零件安裝有補強板與導體接地板,連接器,是含有:絕緣體、安裝在絕緣體的導體殼。絕緣體具有3個面,第1面與第2面是配置成背對背,第1面的法線與第3面的法線是彼此正交。導體殼含有嵌合板部與上板部與接地板接觸部,嵌合板部的板面與上板部的板面是成為直角,接地板接觸部是形成於上板部。第1面,是與補強板接觸的面。第3面,是在安裝有導體接地板的部位之相反側與配線零件接觸的面。合板部,是與第2面接觸。接地板接觸部,是與導體接地板接觸。

Description

連接器
本發明,是關於連接器,其安裝有具有可撓性之薄片狀的配線零件。
圖1及圖2,是作為這種連接器的先前例,表示出專利文獻1(日本國特開2013-51111號公報)所記載之插頭30的構造。圖1,是一起表示該插頭30以及該插頭30之連接對象的插座20。在圖1、2,符號10是代表FFC(Flexible Flat Cable)與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表示具有可撓性的薄片狀之配線零件。
插頭30,是含有配線零件10、基座31、遮罩32。基座31與遮罩32,是互相結合而將配線零件10在厚度方向夾住。
如圖1所示般,使正交的3方向為第1方向A1、第2方向A2、第3方向A3。配線零件10,是被彎曲成直角,具有:往第1方向(嵌合方向)A1伸出而與插座20連接的第1部分11、往第2方向(長度方向)A2伸出的第2部分12、以及第1部分11與第2部分12之間的彎曲部亦即折曲部13。
在第1部分11的外表面,使多數個訊號用導體14配列於第3方向(寬度方向)A3。各訊號用導體14,是從第1部分11通過折曲部13延伸至第2部分12為止。補強板15,是貼在第1部分11的內側面。接地用導體16,是安裝在第2部分12的內側面。
插座20,是搭載於基板21。使多數個訊號連接件與至少一個接地連接件安裝於插座外殼22(在圖1省略詳細的圖示)。訊號連接件的訊號接點是配列在插座外殼22的嵌合孔23的上部,接地連接件的接地接點是配置在嵌合孔23的下部。
基座31,具有:往第1方向A1及第3方向A3擴展之板狀的第1承接部33、往第2方向A2及第3方向A3擴展之板狀的第2承接部34。配線零件10,是沿著基座31的一面來配置。第1承接部33,是與配線零件10的第1部分11相對向。第2承接部34,是與配線零件10的第2部分12相對向。導電性的基座接地部35,是安裝在基座31的相反面。將配線零件10的第1部分11的邊緣予以覆蓋來保護的第1保護部36以及將基座接地部35的端部予以覆蓋來保護的第2保護部37,是形成在第1承接部33。
遮罩32,具有:將配線零件10的第1部分11予以按壓的第1按壓部38、將配線零件10的第2部分12予以按壓的第2按壓部39。配線零件10的多數個訊號用導體14,是在第1按壓部38與第1保護部36之間,露出於外部。
藉由配線零件10的一部分、基座31的一部分及基座接地部35的一部分來構成嵌合部41。
在插頭30連接於插座20時,嵌合部41與嵌合孔23嵌合。藉由訊號用導體14所構成的接點部,是與插座20的訊號接點接觸,基座接地部35是與插座20的接地接點接觸。
基座31,含有:位在第3方向A3之第1承接部33之兩端部的2個鎖固機構42。鎖固機構42,是在插頭30連接於插座20之際,與嵌合部41一起插入至插座20的嵌合孔23,而在第1方向A1卡合於插座外殼22。其結果,插座20與插頭30之間的連接狀態會被鎖定。對基座31的操作孔43進行操作,藉此使鎖固機構42的鎖定被解除。
圖3及圖4,是表示插頭30的組裝。配線零件10,是配置在2個壁部44之間。2個壁部44,是位在第3方向A3之基座31的兩端。將配線零件10配置在基座31之際,形成在配線零件10之第1部分11的2個耳部17,是插入至2個耳部導引部45。2個耳部導引部45,是形成在2個壁部44的二個槽。二個槽,是沿著第1承接部33的外表面來形成。藉此,配線零件10的第1部分11是與基座31之第1承接部33的外表面相對向,配線零件10的第2部分12是與基座31之第2承接部34的外表面相對向。
在基座31的2個壁部44,形成有:與耳部導引部45相連且往第1方向A1延伸的2個導引槽46、形成在2個導引槽46旁邊的2個遮罩安裝部47。
接著,使遮罩32安裝在2個壁部44之間。導引突起48與卡合部49,是分別形成在第3方向A3之遮罩32的兩端。在遮罩32安裝於基座31之際,使導引突起48插入至導引槽46。導引槽46,是將遮罩32往第1方向A1引導。當遮罩32到達碰到配線零件10的位置時,卡合部49卡合於遮罩安裝部47。藉此,防止遮罩32從基座31脫離。
在組裝結束狀態,導引突起48的端部,是銜接於配線零件10之耳部17的邊緣。因此,在嵌合操作時,使遮罩32的兩端部按壓配線零件10的2個耳部17,而使嵌合方向的力作用於配線零件10。形成在基座接地部35的彈簧35a,是貫通基座31而與配線零件10的接地用導體16接觸。
如上述般,作為將具有可撓性的薄片狀之配線零件直接連接於插座20用的連接器的插頭30,是具備:基座接地部35、在配線零件10的厚度方向夾住配線零件10的基座31以及遮罩32的3個零件。
鎖固機構42是一體形成在樹脂製的基座31。例如在連接器被小型化的情況,樹脂製的鎖固機構42沒有充分的強度。為了解決該問題,只要以金屬材料來形成鎖固機構即可。但是,此情況時,零件個數會增加,連接器會具有4個零件。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連接器,其可用比以往構造例的零件個數還要少的零件個數來構成。
本發明的連接器,是安裝有具有可撓性的薄片狀之配線零件的連接器。   在配線零件之一方的面之長度方向的一端部使導體圖形露出。在配線零件之另一方的面之一端部安裝有補強板。在從一端部的端緣沿著長度方向分離之另一方的面的安裝部分安裝有導體接地板。配線零件,是具有以正交於長度方向的折點來折曲成直角的形狀。   本發明的連接器,含有:絕緣體、安裝在絕緣體的導體殼。   絕緣體,具有第1面與第2面與第3面。第1面與第2面與第3面的各個為平面。第1面與第2面是配置成背對背。第1面的法線與第3面的法線是彼此正交。   導體殼,含有嵌合板部與上板部與接地板接觸部。嵌合板部的板面與上板部的板面呈直角。接地板接觸部是形成在上板部。   第1面,是會與補強板接觸的面。   第3面,是會與位在安裝部分之相反側之一方的面之至少一部分接觸的面。   在導體殼被安裝於絕緣體的狀態下,嵌合板部與第2面接觸。   接地板接觸部,是在配線零件被導體殼與絕緣體夾住的狀態下,會與導體接地板接觸的部位。
或是,本發明的連接器,含有:具有可撓性的薄片狀之配線零件、絕緣體、安裝在絕緣體的導體殼。   在配線零件之一方的面之長度方向的一端部使導體圖形露出。在配線零件之另一方的面之一端部安裝有補強板。在從一端部的端緣沿著長度方向分離之另一方的面的安裝部分安裝有導體接地板。配線零件,是具有以正交於長度方向的折點來折曲成直角的形狀。   絕緣體,具有第1面與第2面與第3面。第1面與第2面與第3面的各個為平面。第1面與第2面是配置成背對背。第1面的法線與第3面的法線是彼此正交。   導體殼,含有嵌合板部與上板部與接地板接觸部。嵌合板部的板面與上板部的板面呈直角。接地板接觸部是形成在上板部。   在導體殼被安裝在絕緣體的狀態下,配線零件是被導體殼與絕緣體夾住。   第1面與補強板,是互相接觸。   第3面與位在安裝部分之相反側之一方的面之至少一部分,是互相接觸。   嵌合板部是與第2面接觸。   接地板接觸部與導體接地板,是互相接觸。
根據本發明,是以絕緣體和殼的2個零件來構成連接器,該連接器是使具有可撓性的薄片狀之配線零件安裝成直角。
參照圖式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
圖5及圖6,表示在第1實施形態之連接器安裝有配線零件的狀態。圖中,符號50表示具有可撓性的薄片狀之配線零件,符號200表示連接器。配線零件50,在此例為FFC。配線零件50實際上是很長地延伸,但在圖中配線零件50的長度(長度方向的尺寸)是被省略。以下,將正交的3方向定義為X方向、Y方向、Z方向。將從連接器200伸長之配線零件50的長度方向(伸長方向)定義為X方向,將連接器200的寬度方向定義為Y方向,將連接器200對連接器200之連接對象(未圖示)的嵌合方向(高度方向)定義為Z方向。
連接器200,在此例是以絕緣體60與殼100的2個零件所構成。圖7、8、9,是表示絕緣體60與殼100的詳細內容。參照圖7、8、9,說明絕緣體60與殼100的構造。
絕緣體60,是具有圖7、8所示的形狀。絕緣體60,是包含:在Y方向呈細長之長方體狀的區塊部61、位在區塊部61之X方向前方的前面板部62、位在區塊部61及前面板部62之Y方向兩端的2個腕部63。
前面板部62,是位在比區塊部61還靠Z方向之下方側(嵌合的朝向)。往Z方向之下方突出的2個柱狀部64,是形成在前面板部62之Y方向的兩端。
前面板部62之X方向之前後的板面,是與擴張於Y方向和Z方向的平面亦即YZ平面呈平行。在前面板部62的X方向中,將後側的板面稱為第1面65,將前側的板面稱為第2面66。第2面66是從區塊部61分離之側的板面,第1面65,如圖8(c)所示般,是構成形成在前面板部62與區塊部61之間的狹縫67的板面之一。
在X方向比第2面66還高的段部68及69,是形成在第2面66之Z方向的下端及Y方向的兩端。在X方向比第1面65還高的段部71,是形成在第1面65之Z方向的下端。
前面板部62之Z方向的上端,是比區塊部61的上表面還低。區塊部61的上表面,是與Z方向垂直的表面,且在Z方向的上方(從連接器200的連接對象分離之側)露出。將區塊部61的上表面稱為第3面72。
在Z方向較高的突出部73,是形成在前面板部62之Y方向的中央部且在Z方向的上端。突出部73的內側面亦即狹縫67側的面,是傾斜面74。與前面板部62相對向的區塊部61之面76a,是往X方向後退,因此,在Z方向之上方側中,狹縫67的寬度(間隔)較廣。按壓部75是形成在後退部分中與前面板部62的突出部73相對向的位置,因此,維持狹縫67的寬度。從按壓部75到第3面72的面為傾斜面76。
凹部77,是在2個腕部63之Z方向的上表面分別形成。各凹部77,是藉由1個前方部78與1個後方部81,而被夾在X方向。於X方向貫通的孔79,是形成在前方部78。解除固定按鈕82,是形成在後方部81。
解除固定按鈕82,含有:彈簧部83、形成在彈簧部83前端的按鈕部84、從按鈕部84伸長的伸長部85。彈簧部83,在從後方部81往Y方向稍微突出之後,往X方向的前方伸長。伸長部85的前端,是被收容在前方部78的孔79內。伸長部85的前端,可往Y方向移動。
於Z方向貫通的孔86,是形成在後方部81之X方向的後側且在Y方向的內側。如圖8(d)所示般,突起亦即被閂鎖部87,是形成在孔86的內壁面。在孔86之Y方向的內側,使與孔86相連的切口88形成在後方部81之Z方向的上表面。2個孔89,是形成在第3面72之Y方向的各端部。狹縫91,是形成在凹部77的底面。狹縫91,是伸長至柱狀部64為止。
具有上述構造的絕緣體60,是以樹脂製來形成。樹脂材料,例如為液晶聚合物等。
殼100,是以金屬板來形成,具有圖9所示的形狀。殼100,含有矩形狀的嵌合板部101與矩形狀的上板部102。嵌合板部101是與YZ平面平行。上板部102是與XY平面平行。嵌合板部101與上板部102是互相垂直地相連。
在Z方向比上板部102還高的浮起防止部103,是形成在上板部102之X方向之後端側(與連接於嵌合板部101之側為相反側)的邊緣部。閂鎖部104是形成在浮起防止部103之Y方向的各端部。閂鎖部104,是往Y方向突出之後,往Z方向的下方折曲而伸長。向內折起的折起片105,是形成在各閂鎖部104的前端。
2個接地板接觸部106與2個鎖固機構107,是形成在上板部102。2個接地板接觸部106,是位在上板部102之Y方向的兩端附近。各接地板接觸部106,在此例中,是往Z方向下方突出的折起片。
2個鎖固機構107,是形成在上板部102之Y方向的兩端。鎖固機構107,是含有:U字部108,其一端連接於上板部102且另一端位在嵌合板102部側;卡止片109,其從U字部108的另一端往Z方向的下方(在嵌合板部101側且為上板部102的法線方向)伸長;以及卡止部110,其形成在卡止片109的前端。U字部108,是往上板部102之Y方向的外側突出之後,在Z方向的下方側折返成U字狀。卡止部110,是往Y方向的外側突出。為了得到所期望的彈性,在U字部108形成有窗111。往Z方向的下方突出的壓入片112,是形成在U字部108的基端。壓入片113,是形成在位於U字部108與閂鎖部104之間的上板部102之端緣。壓入片113,是往Z方向的下方突出。相鄰的壓入片113與壓入片112,是在X方向上位於同一線上。
2個防脫部114,是形成在嵌合板部101之Y方向的兩端。防脫部114,是朝向鎖固機構107往X方向折曲。往Y方向突出的2個壓入突起115,是形成在嵌合板部101之Y方向的兩端。壓入突起115,是位在防脫部114之下。
具有上述構造的殼100,例如藉由不銹鋼材料來形成。殼100的全面,是以錫鍍敷。
參照圖10來說明FFC亦即配線零件50的構造。
配線零件50,是在配線零件50的內部含有多數個導體圖形51。各導體圖形51的一部分,是在配線零件50之長度方向(X方向)之一端部之一方的面露出。各導體圖形51的露出部分,是以金鍍敷。補強板52,是貼附在配線零件50之一端部之另一方的面。導體亦即接地板54,是在上述另一方的面上,貼附於從一端部的端緣53往X方向分離的部分(安裝部分)。補強板52與接地板54,是存在於配線零件50之相同側的面,且不互相重疊。
既定的凹凸,是分別形成在配線零件50之寬度方向(Y方向)的兩端。也就是說,配線零件50的寬度(Y方向的長度)是在X方向變化。補強板52的寬度,是在貼附有補強板52的配線零件50之部位中,與配線零件50之變化的寬度一致。同樣地,接地板54的寬度,是在上述安裝部分中,與配線零件50之變化的寬度一致。
切口55、56、57及凸部58,是在X方向以該順序分別形成在配線零件50之寬度方向的兩端。「切口」與「凸部」等名稱,是以端緣53的寬度為基準來使用。在關於凸部58之與端緣53的相反側,配線零件50的寬度是比端緣53的寬度還要稍微寬廣。
切口55的一部分,是到達補強板52,因此,2個肩部59是形成在補強板52。在比肩部59還接近端緣53之側的補強板52之寬度,是比切口55之補強板52的寬度還要稍微寬廣。切口56、57及凸部58,是分別位在接地板54的兩端。
上述構造中,作為補強板52例如使用有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作為接地板54例如使用有以錫鍍敷過的銅板。
配線零件50,是以在正交於X方向的折點(Y方向的折點)來垂直地折曲的狀態下,安裝於絕緣體60。圖11,表示將配線零件50折曲成直角的狀態。Y方向的折點,是位在補強板52與接地板54之間。在配線零件50被折曲後的狀態下,補強板52與接地板54,是位在彎曲的外側。
在端緣53側之配線零件50的一部分(貼附有補強板52的配線零件50之大部分),是插入至狹縫67。此時,配線零件50,是藉由傾斜面74、76來誘導而插入至狹縫67內。圖12,表示在絕緣體60安裝有配線零件50的狀態。貼附在配線零件50的補強板52,是如圖12(b)所示般,與絕緣體60的第1面65接觸。上述安裝部分之相反側之上述一方的面之至少一部分,是與第3面72接觸。
藉由絕緣體60的按壓部75而被朝向+X按壓的配線零件50之部位中,是充分地確保配線零件50之Y方向之中央部之Z方向的長度。配線零件50之Y方向的兩端部,是藉由絕緣體60來夾住。從而,良好地防止配線零件50的前端往X方向浮上。形成在配線零件50的2個凸部58,是如圖12(a)所示般,位於絕緣體60的切口88。從而,決定配線零件50對絕緣體60的位置。
接著,於絕緣體60安裝有殼100。圖13(a),表示在安裝有配線零件50的絕緣體60將殼100予以壓入的狀態。
配線零件50之共計4個的切口56、57的位置,是與形成在絕緣體60之第3面72之共計4個的孔89的位置相對應。殼100之共計4個的壓入片112、113,是通過切口56、57而壓入至孔89。從而,殼100的上板部102,是在第3面72的相反側,與配線零件50接觸(圖6(d))。2個接地板接觸部106,是與配線零件50的接地板54接觸。
殼100的嵌合板部101,是與絕緣體60的第2面66接觸。殼100的壓入突起115,是壓入至絕緣體60的段部69。補強板52的2個肩部59,是藉由2個防脫部114,而如圖13(b)所示般,被往Z方向下側按壓。從而,實現配線零件50的防脫。
2個鎖固機構107的U字部108是位於絕緣體60的凹部77,卡止片109是插入至狹縫91。卡止片109的卡止部110,是從絕緣體60的柱狀部64,如圖5(b)所示般,朝向Y方向之外來突出。
2個閂鎖部104,是插入至絕緣體60之腕部63的孔86。折起片105,是與被閂鎖部87卡合。從而,使浮起防止部103牢固地固定在絕緣體60。
圖14,表示使安裝有配線零件50的連接器200,於Z方向與搭載在基板300的連接對象之基板側連接器400嵌合的狀態。2個卡止部110卡止於基板側連接器400,藉此保持使連接器200與基板側連接器400連接的狀態。
如圖14(b)所示般,基板側連接器400的訊號連接件410是與配線零件50的導體圖形51接觸,基板側連接器400的接地連接件420是與殼100的嵌合板部101接觸。
在連接器200固定在基板側連接器400的鎖固狀態,是將2個按鈕部84向內按壓藉此來解除。鎖固機構107的卡止部110,是藉由按壓按鈕部84,而往Y方向的內側變位。從而,使卡止部110與基板側連接器400之間的卡止被解除。
根據上述第1實施形態的連接器200,可得到以下的效果。
(1)在連接器200,與配線零件50的接地板54接觸的接地板接觸部106是形成在金屬製的殼100,此外,殼100的嵌合板部101是與基板側連接器400的接地連接件420接觸。亦即,連接器200,是具有透過殼100而使接地板54與接地連接件420導通的構造。因此,就不需要將以往的連接器作為其他零件來具備的金屬製之基座接地部35。可用絕緣體60與殼100的2零件來構成連接器200,連接器200的零件個數是比先前例的零件個數還少。可便宜地構成連接器。
(2)在連接器200,是使鎖固機構107對於基板側連接器400形成在金屬製的殼100。從而,鎖固機構107,是具有充分的強度,有利於連接器的小型化。
(3)在連接器200,是藉由殼100的防脫部114來防止配線零件50的脫離。在連接器200,導體圖形51露出的配線零件50之一端部是被防脫部114與絕緣體60之前面板部62的段部71給夾住。從而,使配線零件50的一端部良好地被定位。
(4)在連接器200,是藉由段部71使配線零件50的前端(端緣53)受保護。從而,在連接器200對基板側連接器400嵌合時,防止配線零件50之前端的損傷。
(5)在連接器200,是使浮起防止部103形成在殼100。被固定在絕緣體60的閂鎖部104,是承受配線零件50浮起時所發生的力。從而,防止浮起所致之配線零件50從絕緣體60的脫離。
(6)作為上述配線零件50以外的配線零件,已知有從接地板54到端緣53與相反側貼附有遮蔽材料,且藉由遮蔽材料使配線零件50的雙面或僅有單面被覆蓋的配線零件。這種配線零件的厚度較大。在連接器200,浮起防止部103,是位在比上板部102還高的位置。從而,在連接器200,可使用較厚的配線零件。在此例中,圖10(c)中所示的虛線a下側(從端緣53遠離之側)的部位之配線零件50的厚度,不會對連接器200造成影響。
又,如圖10(c)所示般,在配線零件50是接地板54與補強板52分離。可是,亦容許接地板54的一部分重疊於補強板52的形態。此情況,是在接地板54的區域內形成折點,而與接地板54一起使配線零件50折曲成90度。
以下,針對圖15~20所示的第2實施形態之連接器500進行說明。
圖15及16,是與圖5及6同樣地,表示在連接器安裝有配線零件的狀態。圖17~19,是表示圖15所示之連接器500的絕緣體60a及殼100a的詳細內容。圖20,是與圖14同樣地,表示連接器500嵌合於基板側連接器400的狀態。對與第1實施形態的構成要件相對應的構成要件附上相同符號,並省略該等的詳細說明。
在第2實施形態,是與第1實施形態不同,用來防止配線零件50之浮起的構造是形成在絕緣體60a。
絕緣體60a,是具有圖17及18所示的構造。絕緣體60a,是與圖7及8所示的絕緣體60在以下的點不同:   ・2個腕部63,不具有形成有被閂鎖部87的孔86,   ・形成有橋跨2個腕部63的浮起防止棒92。
浮起防止棒92,是位在區塊部61的後方(從前面板部62遠離之側)。浮起防止棒92的下表面,是在Z方向位在比區塊部61之上表面的高度還高的位置。也就是說,在正視第2面66時,浮起防止棒92與第3面72之間存在有供配線零件50插入用的空隙。
殼100a,是具有圖19所示的構造。殼100a,與圖9所示的殼100在以下的點不同:   ・殼100a,不具有浮起防止部103及閂鎖部104。
在含有絕緣體60a與殼100a的連接器500,配線零件50是如圖15及16所示般,通過浮起防止棒92的下方而安裝於絕緣體60a。浮起防止棒92,是對於配線零件50,位在與絕緣體60a的第3面72所位置之側的相反側。從而,配線零件50從第3面72遠離之方向的位移(浮起),是藉由浮起防止棒92來防止。
藉由第2實施形態的連接器500亦可得到與第1實施形態的連接器200相同的效果。在對於配線零件50之浮起的強度之觀點來看,第2實施形態的連接器500比第1實施形態的連接器200優異。但是,由於浮起防止棒92的存在,使得連接器500之Z方向的高度變高。從而,在實現矮身的連接器的情況時,是第1實施形態的連接器200為佳。
10‧‧‧配線零件
11‧‧‧第1部分
12‧‧‧第2部分
13‧‧‧折曲部
14‧‧‧訊號用導體
15‧‧‧補強板
16‧‧‧接地用導體
17‧‧‧耳部
20‧‧‧插座
21‧‧‧基板
22‧‧‧插座外殼
23‧‧‧嵌合孔
30‧‧‧插頭
31‧‧‧基座
32‧‧‧遮罩
33‧‧‧第1承接部
34‧‧‧第2承接部
35‧‧‧基座接地部
35a‧‧‧彈簧
36‧‧‧第1保護部
37‧‧‧第2保護部
38‧‧‧第1按壓部
39‧‧‧第2按壓部
41‧‧‧嵌合部
42‧‧‧鎖固機構
43‧‧‧操作孔
44‧‧‧壁部
45‧‧‧耳部導引部
46‧‧‧導引槽
47‧‧‧遮罩安裝部
48‧‧‧導引突起
49‧‧‧卡合部
50‧‧‧配線零件
51‧‧‧導體圖形
52‧‧‧補強板
53‧‧‧端緣
54‧‧‧接地板
55‧‧‧切口
56‧‧‧切口
57‧‧‧切口
58‧‧‧凸部
59‧‧‧肩部
60‧‧‧絕緣體
60a‧‧‧絕緣體
61‧‧‧區塊部
62‧‧‧前面板部
63‧‧‧腕部
64‧‧‧柱狀部
65‧‧‧第1面
66‧‧‧第2面
67‧‧‧狹縫
68‧‧‧段部
69‧‧‧段部
71‧‧‧段部
72‧‧‧第3面
73‧‧‧突出部
74‧‧‧傾斜面
75‧‧‧按壓部
76‧‧‧傾斜面
77‧‧‧凹部
78‧‧‧前方部
79‧‧‧孔
81‧‧‧後方部
82‧‧‧解除固定按鈕
83‧‧‧彈簧部
84‧‧‧按鈕部
85‧‧‧延長部
86‧‧‧孔
87‧‧‧被閂鎖部
88‧‧‧切口
89‧‧‧孔
91‧‧‧狹縫
92‧‧‧浮起防止棒
100‧‧‧殼
100a‧‧‧殼
101‧‧‧嵌合板部
102‧‧‧上板部
103‧‧‧浮起防止部
104‧‧‧閂鎖部
105‧‧‧折起片
106‧‧‧接地板接觸部
107‧‧‧鎖固機構
108‧‧‧U字部
109‧‧‧卡止片
110‧‧‧卡止部
111‧‧‧窗
112‧‧‧壓入片
113‧‧‧壓入片
114‧‧‧防脫部
115‧‧‧壓入突起
200‧‧‧連接器
300‧‧‧基板
400‧‧‧基板側連接器
410‧‧‧訊號連接件
420‧‧‧接地連接件
500‧‧‧連接器
圖1為表示連接器之以往例與插座之連接前之狀態的立體圖。   圖2為圖1所示之連接器(插頭)的剖面圖。   圖3為用來說明圖1所示之連接器(插頭)之組裝的圖。   圖4為用來說明圖1所示之連接器(插頭)之組裝的圖。   圖5為表示第1實施形態的圖。(a)安裝有配線零件的連接器(第1實施形態)的前方立體圖。(b)連接器(第1實施形態)的後方立體圖。   圖6為表示第1實施形態的圖。(a)安裝有配線零件的連接器(第1實施形態)的俯視圖。(b)前視圖。(c)側視圖。(d)擴大剖面圖。   圖7為表示絕緣體的圖。(a)第1實施形態之絕緣體的立體圖。(b)絕緣體之反過來看的立體圖。   圖8為表示絕緣體的圖。(a)圖7所示之絕緣體的俯視圖。(b)仰視圖。(c)擴大剖面圖。(d)E-E線部分擴大剖面圖。   圖9為表示殼的圖。(a)圖5所示之殼的立體圖。(b)殼之反過來看的立體圖。   圖10為表示配線零件的圖。(a)配線零件的俯視圖。(b)側視圖。(c)仰視圖。   圖11為表示配線零件的圖。(a)將圖10所示之配線零件予以折曲之狀態的俯視圖。(b)側視圖。(c)立體圖。   圖12為表示將配線零件安裝於絕緣體之狀態的圖。(a)立體圖。(b)剖面圖。   圖13為表示在安裝有配線零件的絕緣體安裝有殼之狀態的圖。(a)立體圖。(b)剖面圖。   圖14為表示安裝配線零件之圖5所示的連接器與基板側連接器之間連接狀態的圖。(a)側視圖。(b)剖面圖。   圖15為安裝有配線零件的連接器(第2實施形態)的立體圖。   圖16為表示第2實施形態的圖。(a)俯視圖。(b)前視圖。(c)側視圖。   圖17為表示絕緣體的圖。(a)第2實施形態之絕緣體的立體圖。(b)絕緣體之反過來看的立體圖。   圖18為表示絕緣體的圖。(a)圖17所示之絕緣體的俯視圖。(b)前視圖。(c)擴大剖面圖。   圖19為表示殼的圖。(a)圖15所示之殼的立體圖。(b)殼之反過來看的立體圖。   圖20為表示安裝配線零件之圖15所示的連接器與基板側連接器之間連接狀態的圖。(a)側視圖。(b)剖面圖。

Claims (6)

  1. 一種連接器,是安裝有具有可撓性的薄片狀之配線零件,但是,在上述配線零件之一方的面之長度方向的一端部使導體圖形露出,在上述配線零件之另一方的面之上述一端部安裝有補強板,在從上述一端部的端緣沿著上述長度方向分離之上述另一方的面的安裝部分安裝有導體接地板,上述配線零件,是具有以正交於上述長度方向的折點來折曲成直角的形狀,   上述連接器,含有:   絕緣體、   安裝在上述絕緣體的導體殼,   上述絕緣體,具有第1面與第2面與第3面,但是,該第1面與該第2面與該第3面的各個為平面,該第1面與該第2面是配置成背對背,該第1面的法線與該第3面的法線是彼此正交,   上述導體殼,含有嵌合板部與上板部與接地板接觸部,但是,該嵌合板部的板面與該上板部的板面呈直角,該接地板接觸部是形成在該上板部,   上述第1面,是會與上述補強板接觸的面,   上述第3面,是會與位在上述安裝部分之相反側之上述一方的面之至少一部分接觸的面,   在上述導體殼被安裝於上述絕緣體的狀態下,上述嵌合板部與上述第2面接觸,   上述接地板接觸部,是在上述配線零件被上述導體殼與上述絕緣體夾住的狀態下,會與上述導體接地板接觸的部位。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連接器,其中,   用來將上述連接器與上述連接器的連接對象之間的連接予以鎖定的2個鎖固機構,是在上述導體殼之寬度方向的兩端形成為一體,但是,該寬度方向是與上述第1面的上述法線及上述第3面的上述法線呈正交的方向,   上述2個鎖固機構的各個,是含有:U字部,其一端連接於上述上板部,另一端位在上述嵌合板部側;卡止片,其從該U字部的另一端在上述嵌合板部側往上述上板部的法線方向伸長;以及卡止部,其形成在該卡止片的前端,   2個解除固定按鈕,是在上述絕緣體之上述寬度方向的兩端形成為一體,   上述2個解除固定按鈕的各個,是具有往上述寬度方向活動的構造,在上述導體殼安裝於上述絕緣體的狀態下,以上述寬度方向之動作的過程來按壓上述鎖固機構。
  3.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連接器,其中,   用來防止配線零件之浮起的浮起防止部,是形成在上述上板部之遠離上述嵌合板部之側的邊緣部,   2個閂鎖部,是在上述浮起防止部之寬度方向的兩端形成為一體,   上述閂鎖部所卡合的2個被閂鎖部,是形成在上述絕緣體,   在上述殼被安裝在上述絕緣體的狀態下,藉由上述2個閂鎖部與上述2個被閂鎖部的卡合,使上述浮起防止部固定在上述絕緣體。
  4.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連接器,其中,   用來防止配線零件之浮起的浮起防止棒,是形成在上述上板部,   在正視上述第2面時,上述浮起防止棒與上述第3面之間存在有供上述配線零件插入用的空隙。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   2個防脫部是形成在上述嵌合板部,   2個防脫部,是在上述配線零件被上述導體殼與上述絕緣體夾住的狀態下,將形成在上述補強板的2個肩部往上述上板部的上述法線方向按壓。
  6. 一種連接器,含有:   具有可撓性的薄片狀之配線零件、   絕緣體、   安裝在上述絕緣體的導體殼,   在上述配線零件之一方的面之長度方向的一端部使導體圖形露出,   在上述配線零件之另一方的面之上述一端部安裝有補強板,   在從上述一端部的端緣沿著上述長度方向分離之上述另一方的面的安裝部分安裝有導體接地板,   上述配線零件,是具有以正交於上述長度方向的折點來折曲成直角的形狀,   上述絕緣體,具有第1面與第2面與第3面,但是,該第1面與該第2面與該第3面的各個為平面,該第1面與該第2面是配置成背對背,該第1面的法線與該第3面的法線是彼此正交,   上述導體殼,含有嵌合板部與上板部與接地板接觸部,但是,該嵌合板部的板面與該上板部的板面呈直角,該接地板接觸部是形成在該上板部,   在上述導體殼被安裝在上述絕緣體的狀態下,上述配線零件是被上述導體殼與上述絕緣體夾住,   上述第1面與上述補強板,是互相接觸,   上述第3面與位在上述安裝部分之相反側之上述一方的面之至少一部分,是互相接觸,   上述嵌合板部是與上述第2面接觸,   上述接地板接觸部與上述導體接地板,是互相接觸。
TW107112990A 2017-04-20 2018-04-17 連接器 TWI6798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83842A JP6452751B2 (ja) 2017-04-20 2017-04-20 コネクタ
JP2017-083842 2017-04-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40065A true TW201840065A (zh) 2018-11-01
TWI679812B TWI679812B (zh) 2019-12-11

Family

ID=63855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12990A TWI679812B (zh) 2017-04-20 2018-04-17 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452751B2 (zh)
TW (1) TWI679812B (zh)
WO (1) WO201819383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44282B2 (ja) * 2018-11-01 2022-09-29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組立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87697B2 (ja) * 2001-12-19 2007-02-2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US8672698B2 (en) * 2011-07-22 2014-03-18 Hosiden Corporation Card connector
JP5826565B2 (ja) * 2011-08-31 2015-12-02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14026765A (ja) * 2012-07-25 2014-02-06 Molex Inc コネ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452751B2 (ja) 2019-01-16
TWI679812B (zh) 2019-12-11
JP2018181770A (ja) 2018-11-15
WO2018193836A1 (ja) 2018-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24104B1 (ko) 커넥터 조립체
TWI446647B (zh) 連接器裝置
JP5093340B2 (ja) コネクタ装置
JP4915879B2 (ja) コネクタ装置
US11158968B2 (en)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TWI392139B (zh) 基板安裝用連接器
JP4090060B2 (ja) コネクタ
KR102232016B1 (ko) 커넥터
JP5110334B2 (ja) コネクタ装置
JP4440122B2 (ja) フレキシブル配線部材用コネクタ
TWI481124B (zh) Connector device
US20080026609A1 (en) Low profile connector
TW200301030A (en) Connector having a shielding shell provided with a locking portion
JP6563046B2 (ja) コネクタ
JP2013101807A (ja) コネクタ装置
TWI679812B (zh) 連接器
JP2015222638A (ja) コネクタ装置
US9755339B2 (en)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connector and flat circuit body
JP2007265911A (ja) コネクタ
CN112670751B (zh) 连接器
US10122104B2 (en) Connector for a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JP6150120B2 (ja) 配線端子連結装置
EP4009446A1 (en) Plug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set having same, and method for removing connector set
JP2007234488A (ja) コネクタ装置
TWI474565B (zh) Connector device